如何达成目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13:47:39

点击下载

作者:(美)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达成目标

如何达成目标试读:

如何达成目标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美)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著王正林 译

ISBN:978-7-111-62250-5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乔纳森和我的孩子们,安妮卡和马克斯,以及我的母亲西格丽德·格兰特。推荐序一 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

写这篇推荐序的时候,恰逢2018年年底,距离新年的到来只有三天了。我相信,不少人正在懊恼,过去的一年又浪费了时光,不少计划没有完成;我也相信,新年伊始,不少人还会制订野心勃勃的计划。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不用猜,我相信不少人终将蹉跎岁月,不断开始新一轮的懊悔。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带着石器时代的大脑,活在一个信息爆炸、人际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今天,人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的习惯,不少都是错误的。

来,让我们看看下面三个新年计划:(1)在新的一年中,我希望自己加入某家名声赫赫的大公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在新的一年中,我希望自己考试拿A,或者达到一个新的绩效目标。(3)在新的一年中,我要学会编程;我要坚持健身;我要读完100本好书。

这三个计划是不是看着眼熟?然而,它们都是错误或不够高效的。自我决定论:更换动力系统

第一个计划涉及人类动机。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燃料,驱动着你去做事,那么,这些燃料也分成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两类,如图0-1所示。图0-1 自我决定论图解

最左边的“缺乏动机”很好了解,即类似机器人。有一些人因为特殊原因会表现得近似机器人;最右边的“内在动机”也好理解,即依靠兴趣、内在满足而活的人。较难理解的是外在动机,人们常常不觉得自己是为外在动机而活,事实上却是如此。受到外在动机控制的有四类人。

第一类人的调节风格属于外部调节。这类人受外部奖赏和惩罚影响大,多发一点工资,就多做一点工作;哪件事情带来的声望大,就做哪件事情。在他们眼中,工作就应该和薪资、名望捆绑在一起。钱与名,多多益善。却不知,一旦习惯这种外部奖赏,当你失去奖赏时,你从此也会失去做事的动力。

第二类人的调节风格属于内摄调节。这类人吸取了很多外在规则,但并没有完全接纳,将其整合成自我的一部分。这类人经常体验到外在规则与内在自我不匹配导致的冲突。比如常常有人在痛苦地思索自己究竟是为钱工作还是为兴趣工作。

第三类人的调节风格属于认同调节。这类人因为某个规则或价值观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而接纳它。相对于第二类人来说,第三类人更少体验到冲突,自我决定成分较高。比如一位大臣,故意挑皇帝的毛病,皇帝要杀他,他还高兴,这就是认同调节。他依然不是为内在兴趣或自我满足而活,而是因为“忠于君主”的声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将此价值观作为自我的一部分。

第四类人的调节风格属于整合调节。这种调节相对前三种来说,最为隐蔽。如果说外部调节的人是奔着名利做事,内摄调节的人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们多数时候奔着名利做事,偶尔兴趣来了,内心就会产生冲突),认同调节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少感到内心冲突,那么,整合调节的人则是欺骗自己的成功的政治家。这类人已经将外在动机完全整合到自我中。虽然他们的自我决定成分高,但其行为依然指向那些与兴趣、热情等内在动机分离的外在。

你也许认为,当你开始为某个目标奋斗时,它就能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并不是这样。只有那些靠近内在动机的目标,才能让你更好地持续努力。正如本书作者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所言,目标并不是全部。

我们发现有些目标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加有益。它们能使我们的内在世界更加丰富,增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让我们不再从他人的眼中寻找肯定。如果你想真正快乐(并且动力十足)的话,你不光要注重目标所含的内容,还要顾及目标的源头。

奖赏会伤人,因为名利和他人的肯定,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反而会削弱你的动机。那些能满足我们内在动机的目标,更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的第一步,就是给自己安装一套新的动力系统:基于自我决定论,从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成长型心智:升级导航系统

第二个计划涉及你如何看待你的目标。

在看待目标时,你是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注重出色表现是多数人的选择,它让你力争上游,也会让你在遇到障碍时备感耻辱,甚至一蹶不振;而追求进步的人,在遇到阻碍时,会聚焦在问题解决上:我是不够努力吗?是方法用错了吗?我要不要请教别人?如此,他们面对困难时更加坚韧,收获也更多。

追求“成长进步”的目标同成长型心智密切相关。什么是成长型心智?它是本书作者霍尔沃森的导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提出的概念。

德韦克发现,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倾向于从自己的智商、性格的角度看待任务的挑战;而另一些人则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前者,德韦克称之为僵固型心智;后者,德韦克称之为成长型心智。两类孩子、两类成人自学者、两类领导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

僵固型心智的人往往倾向于炫耀自己以往的智商与既定成果,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郁闷;而成长型心智的人则会更灵活地看待人生中的挑战性任务。德韦克曾将400名五年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获得“用功”的表扬,另一组获得“聪明”的表扬,被赞赏用功的那组测验成绩较好,也较能应付困难的功课。实验结论是:赞美孩子的天赋,往往使他们误以为凭天赋就会成功,不必努力。结果他们害怕考验,不会努力保持好成绩,反而停下来任人赶上。

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的第二步,就是给自己安装一套新的导航系统,从僵固型心智转变为成长型心智。执行意图:善用行动杠杆

第三个计划涉及你如何提高计划执行成功的概率。

人类大脑爱联想,一旦你把“我要读完300本书”“我要去周游世界”“我要成为更牛的人”写下来,大脑会以为你已经完成了这些计划。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具体的行动步骤。在未来一年内,你的大脑不会有任何行动。

于是,痛苦的自责开始了……

为什么要这么费力气说服自己呢?尝试使用一个小小的心智黑客技巧,就更容易克服拖延症、达成目标。这就是本书第9章介绍的“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它由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发明。

戈尔维策将“我要减肥十斤”这种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之为“目标意图”,他强迫自己的实验对象使用一种叫作“执行意图”的目标制订方式。什么是执行意图?它就是使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设定目标。比如:

·把“我要多运动”改成“如果到了每周三、周五的傍晚五点,那么我就去操场跑步”。

·把“我要减肥”改成“如果今天已经摄入了1800卡路里,那么我就不能再吃了”。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本书作者霍尔沃森曾参与彼得·戈尔维策对“执行意图”的实验:放暑假的十年级学生即将面对“学业能力倾向初步测验”(PSAT),实验者发给学生10套模考题,要求他们在假期内完成。一半学生用执行意图制订了时间、地点计划(“平日早餐后,在我的屋子里”),一半学生没有这样做。实验结果是:没有做时间、地点计划的学生平均完成了100道习题,而做了计划的学生平均完成了250道题,是前者的两倍之多。

这个改变,仅仅来自制订时间、地点计划所花费的一点时间。执行意图能帮你将目标拆解为具体步骤,在大脑中埋下时间、地点的触发点,化解可能的障碍。它巧妙运用心理的时空转换,是大脑对未来许下的承诺。你还可以参考戈尔维策的妻子加布里埃尔·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提出的WOOP方法:

·W代表Wish(愿望),设定你内心渴望实现的目标;

·O代表Outcome(图景),想象你实现愿望后的最好图景;

·O代表Obstacle(障碍),即为了实现愿望,你将会遇上的困难;

·P代表Plan(计划),用执行意图(如果……那么……)来设定应对场景的反应。

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的第三步就是,你需要善用行动杠杆,从目标意图转变为执行意图。小结

这个世界存在着太多行动破坏者。这首先是一个矛盾的世界,既要求你严守纪律又要求你富有创意,既要求你忠诚可靠又要求你激情澎湃。其次,这是一个容易令你分心的世界,从老板、客户到你的同事,那么多人随时可以打断你。甚至,多数人错误地选择了开放办公空间,误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沟通效率,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开放办公空间弊大于利。最后,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只是今天的诱惑在科技与媒体的包裹下,变得日益隐晦。正如《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所说,在美国,唯一强迫人的方式是征兵,但我们已经30年没有这么做过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

世界越复杂,你就要越简单。与矛盾、分心、诱惑同行,你需要升级你的行动工具箱。自我决定论、成长型心智与执行意图这三个行动工具分别来自动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前沿进展。正是在科学的武装下,我们才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阳志平,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2019年4月28日推荐序二 人们可以改变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熟知关于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方面面。在本书中,她将和你分享这些知识。

在书中,她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去粗存精,发挥其实用价值:你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新年决心”?如果你正在写一份不久将要提交的报告,如何才能确保自己按时提交报告?为什么有时候着重关注学生的成绩,他们的成绩反而下降?怎样使自己的目标与人生观保持一致?为何有些抑郁的人反而效率很高?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回答了所有这些(以及更多其他的)问题,你可以从她的回答中得到许多启示。

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不仅是位卓越的作家,还是一位研究人员,她主持了书中的许多研究!她从职业生涯的开始,便知道人们的目标与其生活幸福感、个人成就密切相关。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她对人为什么要确定目标,为什么有的人能实现、有的人却不能实现目标等问题形成了鞭辟入里的洞察。实际上,她的研究解释了我在上一段里提到的每个问题。

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在挑选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方面品位很高。她知道哪些研究成果重要且有意义,也知道如何萃取其中的精髓和实用价值。有些心理学研究严谨缜密但缺乏实际意义,有些虽然颇有意义却又缺乏严谨、可信的依据,但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所有内容,不但揭示了人类动机的最基本过程,也一直坚持着最高的学术标准。这正是此书的特别之处。

这本书传递的一条最重要的信息是:人们可以改变。这不一定容易做到,但只要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动机,并且了解了怎样进行改变才是正确的,那么,改变是可能的。一直以来,人们心中都有个疑问:从哪里了解这些关于改变的知识呢?只需打开此书,答案近在眼前。

身为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的导师之一,我深感自豪,而更让我兴奋的是,我从她的成就、知识以及智慧里学到了更多。随着你一页一页地翻读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我这话的意思了。卡罗尔·德韦克博士(Carol S.Dweck)引言

我们为什么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不论是想给老板留下良好印象、追求美好爱情、理顺我们的财务,还是想更好地照顾自己,我们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中至少有一个方面确实需要提高(而且,实际上通常不止一个方面)。我们想要做得更好,甚至也尝试过,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功亏一篑或者达不成目标,有时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我们为失败寻找根源,而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根源在我们自己。我们觉得自己似乎根本不具备达成目标的条件(不论这条件是什么)。这想法真是错得不能再离谱了。

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家,我研究“成就”这个主题已经很多年了。我仔细观察过数千名研究参与者在工作中、学校里、赛场上以及我的实验室里是怎样追求各自的目标的。我请人们连续几周填写每日日志报告,让他们告诉我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追求目标。我还阅读过成百上千篇关于目标与动机的研究报告。通过观察、实践和学习,我得出一些结论,现在就想和你分享其中的两条。

第一条结论是:我们大多数人为失败找错了原因。就连那些聪明睿智、成就不凡的人,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以前,我并没有以研究“成就”这个主题为生,那时的我对成就的直觉,不比别人好到哪儿去。我认为,我的学习成绩不错,但体育十分糟糕,原因是我天生如此。其实不是这样(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如此”)。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另一条我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人都能更加成功地达成目标,没错,人人都能,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是,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放下对自己过去成败的看法,因为它们可能是错的;第二步是阅读这本书。

可能你还没有发觉,美国政府一直在持续追踪人们的成功或失败。在www.USA.gov这个政府网站上,你可以找到一份“新年决心”一览表,上面记录着最受美国人欢迎的、长年存在的“新年决心”。假如在那个一览表上看到“减肥”和“戒烟”等字眼,你也许不会感到惊讶。每年1月,数百万人会为自己确定一两个目标,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发誓新的一年要让自己身体更健康,能够重新穿那些紧身牛仔裤,或者成功戒烟,因此省下一小笔钱。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每3名美国人中有2人超重,而且有1人肥胖。这些人大多数想减肥。体重超标者不仅要设法防止患上心脏病和糖尿病(由于体重超标,患这两种疾病的风险也增大),还要竭力应对“苗条即时髦”的社会公众舆论对自己自信心的打击。然而,尽管书市上充斥着各类减肥书籍,减肥计划随处可见,人们也有着真正强烈的渴望——变苗条,但到最后,在那些迈出了减肥第一步的人之中,只有相对较少的人能减轻体重并长期坚持下去。我们没有变瘦,而那些紧身的牛仔裤也还躺在衣橱里等着我们。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追踪吸烟者的数据。如今,在美国成年人中,吸烟者约占1/5。根据CDC的调查显示:每10位吸烟者中,有7人表达过彻底戒烟的愿望,而且,在这些想戒烟的人(超过1900万人)之中,一半的人在过去一年里曾尝试至少戒烟一天,但到最后,只有300万人坚持下来。也就是说,在想要戒烟并且真正制订过戒烟目标的人之中,大约85%的人最后失败了。尽管人人都知道吸烟严重危害健康,可每年还是有近50万美国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因此,如果你是吸烟者,没能成功戒烟,到最后你也许会因为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死去。实际上,那85%的尝试过戒烟却每年都戒不掉的人,很清楚这一点。

失败率为什么那么高呢?很明显,许多减肥或戒烟失败的人不是没有动力。再没有什么比“我可能会死掉”更能激励人们戒烟了。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在对自身健康至关重要的目标上一再失败呢?你最常听到的答案,也是我在问你这个问题时你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意志力(willpower)。说到“意志力”,我的意思是指人们内在力量中的某种能使他们成功抗拒诱惑的特质。大部分人相信,这从根本上说是人格问题,有些人有意志力(身材苗条的人、不吸烟的人,我们因此而钦佩他们),另一些人没有意志力(我们据此来评判他们)。我们觉得,那些没有意志力的人就是弱者,不太成功,他们的性格特征并不是很令人钦佩。

有趣的是,我们不但这样总结别人的失败,还用同样的方法评价自身的不足。我无数次听到同事、学生和朋友说起他们“就是戒不了烟”“就是抵挡不了甜点的诱惑”“就是无法着手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而你一旦认定自己就是没有意志力去减肥、戒烟,或者没有意志力去克服拖延的陋习,那为什么还要麻烦地去尝试?你去做这些,有什么希望呢?

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希望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大,因为意志力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如果我们用一个不那么高深的词来替换它,也许会更有帮助,因为我们在这里探讨的,确实就是简单的自制力(self-control)。自制力是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指引你行动的能力,它使你在诱惑和干扰面前仍然紧盯目标、坚持不懈,直到完成目标。自制力极其重要,它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会在本书中一再提到它。但是,它发挥作用的方式与你想象的不同。成功者和自制力的悖论

首先,并不是有的人有自制力,而另一些人没有自制力。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被清晰地划分为“赢家”和“输家”。掌控着自制力这种神奇力量的人是成功者,他们自始至终都成功,不论做什么总是赢家。而不具备这种神奇力量的人是失败者,他们不论做什么都将失败。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没有任何自制力,甚至每天早晨从床上起来,几乎都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显然不是事实。赢家并非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赢,也没有人的自制力缺乏到无法做好任何事情的地步。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自制力,只是有的人会比其他人多一些。而且,正如研究显示的那样,即使是那些具有极强自制力的人,有时候也会缺乏自制力。为了更生动地说明这个观点,只要想一想在各自领域中极其成功的人士,他们也曾公开表明,在“减肥”和“戒烟”这两个“新年决心”的某一个上面,自己也曾苦苦挣扎、难以坚持。

那些公开谈论自己多次减肥经历并坚持下去的明星,包括格莱美音乐奖得主珍妮·杰克逊(Janet Jackson)、薇诺娜·贾德(Wynonna Judd),奥斯卡奖或艾美奖获奖者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罗斯安妮·巴尔(Roseanne Barr)、克斯蒂·艾丽(Kirstie Alley)、罗茜·欧唐内(Rosie O'Donnell)以及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也许你曾在超市付款通道摆放的杂志上注意到,流行杂志总把这些或其他一些知名人物的照片放在封面上。有时候,明星们骄傲地展示着通过健康饮食和刻苦锻炼才好不容易换来的苗条身材。另一些时候,封面照片也会披露她们重拾旧习、减肥失败和体重反弹后的身材,还时常伴随一些非常不友好的评论。(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只列出了女明星,并不是因为成功男人就没有为体重而苦恼过,只是因为女性更爱公开讨论这个话题罢了。)

现在也许是提出下面这个观点的好时机:我们有时候由于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因而没能实现目标,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即使我们准确地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可仍然会失败。每个人都知道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有助于减轻体重。然而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去行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大多数人都可能关注并且十分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不论是减肥、戒烟、意识到我们工作或学习的潜力,还是修复(或离开)一段已经失败的关系。即使我们感到自己更好地了解了自己没能实现目标后会遭遇的各种令人不快的结果(通常是接受残酷的公众监督),但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

说到公众监督,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以及他那反反复复的戒烟行动,也许是展示成功人士如何难以执行“新年决心”的一个最好例子。2007年2月,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奥巴马向《芝加哥论坛报》表明了他彻底戒烟的坚定决心。

过去几年我曾间歇性地戒烟。这次,我夫人给我提出了不可动摇的严格要求,那便是:即便在竞选活动的压力下,也不能再度复吸。

结果他没有成功。2008年年底,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告诉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时任新闻主播。奥巴马竞选总统时,布罗考曾出任第二场总统辩论的主持人,此后多次采访奥巴马),说自己已经戒烟,但是“偶尔也会旧瘾重犯”。2008年12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奥巴马先生在接受各种采访时心情愉快地聊到吸烟这个话题,从中不难看出,他和许多年底发誓戒烟的人一样,没能真正做到。”我们确实没办法知道总统先生到底是不是又开始吸烟了,也无从知晓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复吸,而且,他也不太可能在白宫草坪上吸烟,以免被人“当场逮住”。我肯定希望他戒烟成功,但如果没能戒掉,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毕竟有些吸烟者是戒烟十次以上才获得成功的。

奥巴马总统缺乏自制力吗?不可能。他的背景相对卑微,后来逐渐成为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假如他出身名门、拥有新英格兰贵族血统,那么,他从社区组织者开始,当上《哈佛法律评论》主编,再到州参议员、联邦参议员,一路平步青云,最终当选美国总统,也只能说是让人羡慕罢了。但他没有那样的背景,他只是一个出生于不完整、不富裕家庭的混血儿,除了具有非凡的智商和决心,再没有任何优势。即使你不是他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确实知道如何实现目标。

我之前提到的几个人,全都是极其成功的知名人物。他们中很多人克服和战胜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和逆境,创下一番伟业。无数的孩子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屡获殊荣的艺术家或是强大的世界领袖,但几乎没人能做到。如果不具备非常强的自制力,没人能取得这样的功绩。即使是获得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成功,也需要不少的自制力。回想一下你自己一生中的成就吧,也就是那些最令你感到自豪的成就。我敢跟你打赌,为了取得这些令人自豪的成就,在你原本更容易想到放轻松一些,不去劳心费力地做事时,你得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艰难局面下坚持不懈,并且时刻保持专注;在你觉得放弃自己的目标也许是件有趣得多的事情时,你得远离这样的诱惑;在你原本可以相信自己很厉害、不再需要进步,从而让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时,你得坦诚地剖析自己的不足。所有这些实现目标的每个方面都需要自制力。毫无疑问,像奥巴马总统这样的人具有超乎寻常的自制能力,但他依然在戒烟这件事上反反复复。这又怎么来解释呢?自制力到底是怎样的

实际上,如果你理解了自制力的真实本质,上面的问题就完全可以解释得通了。根据最近得出的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家开始明白,自制力很像我们身上的一块肌肉。没错,它好比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我知道,这听上去有些怪异,但让我来解释。

如同肌肉那样,自制力的强度各不相同——不仅因人而异,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极其发达的肱二头肌有时也会疲倦,你的自制力同样如此。在最初研究自制力(有时也叫作自律能力)理论的一系列实验中,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他的同事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极其饥饿的大学生面前放一碗巧克力和一碗萝

1卜。

每个学生面前都摆着这同样的两碗食物。实验者告诉其中的一组学生,自己等一会要离开,只剩下学生单独在这里。在独处期间,学生只能吃两三块萝卜,不能吃巧克力。另一组(幸运的)学生则只能吃巧克力,不能吃萝卜。和只能吃巧克力的学生比起来,只能吃萝卜的学生需要更强的自制力。对大多数人来讲,光是生吞萝卜或者眼巴巴地看着有巧克力而不能吃,就已经够难了,何况这两种情景合二为一。

接下来,为了测试这两组学生自制力的消耗程度,鲍迈斯特又给每人出了一道智力题。这道题挺难,实际上无解,鲍迈斯特只是想知道学生们会坚持做题多久后放弃。正如“肌肉”理论预测的那样,吃萝卜的学生比吃巧克力的学生放弃做题的时间早得多。他们甚至说,做完整个实验后,整个人更加疲惫了。

这跟你我有什么关系?跟其他并不涉及萝卜的情景,又有什么联系呢?从这个角度来想:你刚刚运动完的时候,和你刚到健身房的时候相比,你的肌肉一定更加疲劳,体力也消耗了不少。同样的道理,当你刚刚做完一件需要很多自制力的事情(比如制作一期电视节目),你可能也耗费了大量的自制力。最近的研究显示,即使是做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决定,或者是试图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都会消耗(自制力)这一宝贵的资源。那些在人生的一个或多个领域里极其成功的人,恰恰是由于他们把大部分自制力投入到相应的领域,才如此成功的。如果每天都面临很多压力,不论你是什么人,都会感到身体被掏空,从而可能达不成自己的目标。

在《奥普拉杂志》(O Magazine)的一篇文章里,奥普拉·温弗瑞2这样总结她最近身材发胖的原因:

今年我意识到,我的体重问题不是由于吃得太多或运动太少造成的……而是由于生活失衡,工作太多娱乐太少,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我让这口井干涸了。

我认为后面一部分说得太深刻、太准确了。如果你过度榨取你的自制力之井,它肯定会被榨干。你能做什么

现在,你也许在想:“好了,减肥失败不是因为我缺乏意志力,而是因为我把意志力用来追求其他重要的目标了,比如在工作上干一番事业。这很好,但这又怎么能帮助到我呢?”没错,这可以帮到你,是因为你知道了自制力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便可以更好地制订计划了。这将我们带到了“肌肉”理论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假如你歇息一会儿,你的力量就能恢复。消耗只是暂时的,当你刚刚耗尽自制力的储备时,你也最为脆弱。你是否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诱惑的对抗会变得更容易一些?刚开始让自己放下一块点心、一根烟,或者想到即将做那项可怕的工作,可能令你备受煎熬,但慢慢地也就不那么难熬了。如果你能熬过自制力消耗一空的阶段,并给它时间恢复,你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个问题还有其他方式能解决。有时合适的激励和奖励也能帮助你克服自制力的缺乏。心理学家马克·穆拉文(Mark Muraven)和伊丽莎白·斯雷萨莱娃(Elisaveta Slessareva)开展过一项研究,让参与研究的凯斯西储大学的学生观看一段罗宾·威廉姆斯的五分钟幽默3脱口秀视频研究者告诉一半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会被监控探头拍摄下来,并且不准笑。对另一半的学生则没有这样的要求。由于视频非常搞笑,强忍着不笑需要很大的自制力,从而消耗了很多的意志力资源。为了论证这种资源的消耗,研究者又给所有学生喝酷爱牌(Kool-Aid)橙汁,但没有放糖,而是放醋。这种“混合”橙汁很难喝,但如果强迫自己的话,还是能咽下去(如果你曾强迫自己吞服感冒药,就会明白),这个举动需要自制力,但也可以做得到。

穆拉文和斯雷萨莱娃的实验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学生们每咽下1盎司(29毫升)的“饮料”,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金。研究者将奖金的金额不断改变,进行了多组实验。在奖金少的那一组中(每咽下1盎司橙汁奖励1美分),看视频时可以笑的学生比不能笑的学生多喝了两倍的橙汁,可以看得出来,后者的自制力消耗了不少。但奖金多的那组(每咽下1盎司橙汁奖励25美分)则完全没有表现出这个现象。那些之前强忍不笑的同学也灌下去了不少的“混合饮料”。

这是不是意味着金钱能买来自制力?或者换句话说,奖励可以补充意志?不完全准确。更确切的说法可能是:以奖励的方法增强动机,可以弥补短时间内消耗的自制力。毋庸置疑,这正是许多减肥成功人士成功的秘决:他们把除了食物以外的其他奖励方式作为减肥策略的重要部分。当你太过疲惫而难以抵挡诱惑时,任何对你来说有效地增强动机的方式,都是让你重新找到平衡的砝码。

意志力或者自制力还在另一个方面与你想象的可能不同,那便是:它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变的。自制力是后天得来的,通过锻炼可以逐渐变得强大(或者,如果你不锻炼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变得衰弱)。如果你想得到更强的自制力,你也可以做到。增强自制力的方式与增强肌肉性能是一样的,你得定期锻炼。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记账或者记录饮食情况,甚至只要时不时提醒自己坐直,都能帮助人们提高总体的自制力。举个例子,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进行运动(并且坚持下去),结果,这些学生不但身体更健康了,而且更有可能吃完饭后直接把碗洗了,而不是把碗留在水池里不洗,同时还更不容易冲动地花钱了。

在另一个证明自制力可以通过定期锻炼而增强的研究中,马修·加约(Matthew Gailliot)和他的同事让参与者用非惯用手来刷牙、搅4饮料、吃饭、开门、操作鼠标等,并且坚持两周(在这个实验的另一个版本中,研究者严禁参与者说脏话,并且说完整的句子,“是”就说“yes”而不说“yeah”,“不”就说“no”而不说“nope”,而且不用“我”作为句子的开头。)通过两周的“自制力肌肉”训练,参加训练的成员比未参加训练的成员能更好地完成需要自制力的任务。特别是,训练了两周后,参与者还更少用成见来看待别人了。令人遗憾的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但这本书不打算阐述这个主题。本书的主题

我在引言中花了很多时间阐述自制力,不但因为它的确很重要,而且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用来证明我们的直觉在有些看似明显的事情上并不是那么准确。它也很好地例证了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实用性——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意志力的本质,还能告诉我们怎样获得更多的意志力,假如我们想要的话。

然而,这本书真的不只是阐述意志力。它还描述如何实现目标,而自制力只是这个难题中的一环。具体来讲,成功需要我们理解目标到底怎样发挥它的作用、什么事情往往会出错,以及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或他人实现目标。

关于实现目标,你听到过的大部分建议既显而易见,又一无用处。比如,我们都知道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制订计划”,还有“付诸行动”,但我为什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总要这样吗?(不。)我们应当制订什么样的计划?这很重要吗?(是的。)我要怎样采取行动?我知道,要减肥就得少吃多运动,可是我似乎从来都做不到。这种状况可以改变吗?(当然。)

本书的一些建议可能让你备感惊讶,实际上,我确定你会吃惊。这些建议从优良的信息来源中摘录而来,不仅摘自我本人开展的关于目标与动机的研究,还摘自国际顶尖的心理学家们几十年来严格进行的数百次实验和现场研究。

我很想把这本书取名为《成功:实现所有目标须知的三件事》,这样的话,我也许能多卖一些书。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你需要知道的事情不止三件。例如,在你的脑海中,即使面对同样的目标,也会有许多种方式来构建。你觉得这次晋升是你理想中想要实现的,还是必须要实现的?掌握课堂知识是为了培养技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这些区别很重要:以不同方式构建的目标,实现起来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且目标实现过程中差错的多和少也会有差异。以某种方式构建目标,会使人拼命努力却一点都不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以另一种方式构建目标,你有可能培养兴趣和趣味,但说实话,也许不会让你获得光鲜夺目的绩效,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对于某些目标,自信是必需的,而对于另一些目标,你是确定无疑还是左右摇摆,似乎都没有多大的差别。

重要的是,虽然实现目标比只做“三件事”稍稍复杂一些,但也不是过于复杂。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会探讨那些关于设定目标的普遍适用的重要原则,无论你的目标是关于工作、人际关系还是自我发展,这些原则都适用。在第二部分,你将了解我们给自己制订的不同种类的目标,要学会在最重要的几种上下功夫。我将告诉你如何选择最适合你个人的目标,你也能学会怎样引导孩子、学生以及职员,帮助他们设立让他们最受益的目标。在第三部分,我将一步一步引领你分析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你将学到高效的、通常也是简单易行的策略,以免自己踏入这些陷阱。

过去的10~20年,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了解目标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一些学术杂志和指导手册介绍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我从其中摘取了一些,这本书便是我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的一次尝试。第一部分 准备就绪第1章 你明白自己去往哪里吗

无论你去往哪里,第一步是决定你想去的方向。这听起来似乎太过显而易见了,以至于你想不通我为何要费这句口舌。其实,尽管它极其显而易见,你还是会很惊讶地发现,许多人完全忘记了这一点。没错,你感觉给自己确定了许多目标,但真的如此吗?你是不是想着自己怎样更幸福、更健康或是更成功,却没有真正决定过具体做些什么?你有自己的渴望,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你把多少个愿望转化成了真正的目标?没能将愿望转化成目标,我们的愿望就仅仅停留在那个“希望能实现”的层面。想象一下,你盼着好好地出门度假,但假如你的计划仅仅停留在“我想去个暖和点的地方”,可能最终哪儿也去不了,不是吗?

所以,设定目标很重要。在这一章,我会用一些研究成果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原因,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这是因为,怎样确定目标(也就是你如何构建你的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本身同样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方式聚焦于正确的细节时,成功就离你更近一步了。别说“做到最好”

告诉别人“做到最好”是一种激励他们的好方法,对不对?我们大部分人无数次说过也听过这句话。它的出发点是好的,“做到最好”本该是一句不会给人造成太大压力的激励口号,它也本该激发人们最好地表现。然而实际并非如此,这句话其实是一种蹩脚的激励方式。

主要是因为“做到最好”这话十分模糊。我到底要做得怎样才算是“最好”?假设你是一名经理,派员工去调查某个很可能带来相当丰厚利润的商机。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件事本身也非常重要。你对员工说:“鲍勃,在这件事上,你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但鲍勃的最好是怎样的?如果看到他的调查结果了,怎么才能知道这就是他做到的最好程度?鲍勃本身又怎么会知道他的“最好”能到什么程度?别人知道吗?

现实的情况是,没有人听到“做到最好”后会这样想:“我要精益求精,把这件事做到没有一丁点儿更好的余地为止。”这样很可笑,估计也会花很多时间,对你或鲍勃都没有好处。听到这句话,我们反而会想:“我要做到让老板满意并觉得我尽力了为止。”严格说来,这其实并不令人鼓舞。讽刺的是,如果没有确定具体的目标,“做到最好”往往离“最好”相去甚远,它恰恰是让人们表现平庸的“秘诀”。

那用什么来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明确而艰巨的目标。埃德温·洛克(Edwin Locke)和加里·莱瑟姆(Gary Latham)这两位著名的组织心理学家用几十年时间研究了设定明确而艰巨的目标所带1来的卓越成效在世界各地组织开展的上千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明确而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两者的差异明显。无论目标是自己树立的,别人确定的,还是和父母、老师、老板或同事一起制订的,无一例外。

为什么明确而艰难的目标比“做到最好”更能激发人们的动力呢?“明确”这部分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让人知道你明确的期望值(或者为自己确定到底想实现些什么),这就排除了设定的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可能性,免得让你告诉自己,我做的事情“已经足够好了”。如果奋斗的目标不明确,人们很容易向疲惫、灰心或无聊妥协。但是,如果你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你便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了。达成目标还是没有达成目标之间,不存在中间地带。若是还没达成,若是还想成功,便只能继续努力。

那么“艰巨”这部分呢?设定艰巨的目标,难道不是很危险的吗——标准太高,不会带来很多问题吗?难道这不是在“邀请”失望和失败吗?绝对不是!(你看过《为人师表》(Stand and Deliver)这部电影吗?片中的埃斯卡兰特先生都能教会那些顽劣的学生微积分,想象一下你能做到什么——只要你敢于尝试!)当然,你不能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艰巨但可能实现才是关键。因为艰巨的目标会在不知不觉间促使你付出更大努力,更加聚精会神,更加紧盯目标。你会坚持得更久,也能更好地运用最有效的策略。

洛克和莱瑟姆的研究表明,明确而艰巨的目标适用于各类不同的人群,比如科学家、商人、卡车司机、工会工人、伐木工人等。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研究中,莱瑟姆发现木材搬运工的平均负重是法定上限的60%,这对公司来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而工人对每一趟的负载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洛克给他们定下了法定重量的94%这样一个目标。过了9个月后,洛克返回伐木场,发现搬运工人的平均负重已在法定重量的90%以上,为公司省下了大把的钱,这些钱放到今天来看,相当于数百万美元。

因此,如果你给搬运工制订搬运更多树木的目标,事实证明,他们就能搬更多木材。人们通常会把事情做到被要求的程度,但很少大幅度超过这个程度。要求某人的绩效优异,只有把究竟多么“优异”具体化,才能真正看到更优异的绩效。给你自己树立高目标,你的表现就会更上一层楼。有人对近3000名美国联邦职员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认为“我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和“我团队中的同事被寄予较高标准,因而努力工作”的职员,是那些在年终绩效评估中最优异的职员。

这些人是不是活得很悲惨?不是。设定并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除了能带来优异的绩效,还有其他好处。回想一下你人生中完成过的某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把它和另一个比较容易的任务相比,哪个任务让你的自我感觉更好呢?成功地完成艰难的任务使人更加愉悦,因为它能给人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提高人们整体的幸福感。而完成一项容易的任务,根本不足挂齿。根据最近在德国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员工,才会报告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以及成就感在长期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你可能想问,究竟是对工作的满意度能激发更好的绩效,还是优异绩效使人对工作更加满意?答案是:两者都对,对工作满意使人们更加投入地为所在机构工作,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给自己设定更多的挑战,这又提升了绩效和满意度,周而复始……设定明确而艰巨的目标便创造了成功和幸福的无限循环。洛克和莱瑟姆称之为高绩效循2环(high performance cycle)

你也可以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开启这样的循环:第一步是设定一些非常明确且具有合理难度的目标;第二步是用最能激励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成功机会。大局与细节

你采取的每次行动或者每个目标,我们都能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和思考。如果你在使用吸尘器,我们可以将这个举动称为“打扫卫生”或者“从地上吸走碎渣”;如果你想在数学考试中拿到A的成绩,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把大部分题目做对”,也可以解释为“熟练掌握代数”;倘若你经常锻炼身体,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减掉10磅(约4.5千克)体重”,或者“变得更苗条”。如何看待你做的事情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先回答下面的问题,看一看你如何看待你做的事情。用本子或纸记下你的答案。这些答案并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请选择那个更能形容你的行为且听上去让你的耳朵更舒服的答案。

1.列举清单是

a.整理头绪

b.把事情写下来

2.打扫房间是

a.爱干净的体现

b.用吸尘器清理地板

3.支付房租是

a.保证自己有住所

b.写支票

4.锁好房门是

a.把钥匙插进锁眼

b.保证房子安全

5.跟人打招呼是

a.问“你好”

b.表示友好

请把每题的选择用如下分值换算并累加起来,计算出总分:

1a=2;2a=2;3a=2;4a=1;5a=1;3

1b=1;2b=1;3b=1;4b=2;5b=2

如果你的得分达到或超过6分,你也许是个习惯用更抽象的方式理解自己行为的人,也就是说,想到某件日常事务时,你更注重“为什么”要做。所以,在家里推着吸尘器打圈圈,是在“保持清洁”,可以看出,希望家里干净是你打扫的原因,你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行为的。如果你的得分为5分或5分以下,你可能更注重实际,从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行为。所以,在家里推着吸尘器打圈圈,是在“用吸尘器清理地板”,这是真正发生着的事,你便如此理解这个行为。

两种描述都正确,所以并不是其中一种描述正确,另一种错误。但它们肯定是不同的,而且这里的差异很重要。因为到最后,从抽象的“为什么”和具体的“是什么”的角度来看待你的行为,在激发动机方面各有利弊。在不同情况下,一种思维方式可能比另一种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实现目标。这里的诀窍在于要懂得针对不同情况来调整思维方式,好消息是,这根本不难调整。你只要学会什么时候该想“为什么”,什么时候需要想“是什么”就行了。

让我们从抽象的开始说起,即“为什么”的思考方式。更加抽象的思考行为能让人充满激情,因为你把一件特定的事情(通常是小事)与一种更大的意义或某个更重要的目标联系起来了。这便赋予了一件本不那么重要或不那么有价值的事情新的意义。例如,说到加班1个小时,我把它看成是“促进职业发展”而不是理解为“多打60分钟的字”,从这种角度来思考,我更有可能踏实而勤奋地工作。你做事情的原因将不可思议地激发你做事的热情,所以不难理解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想激励别人做某件事情,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描述这件事,还有助于说服他们去尝试。如果你想让你儿子为准备化学考试努力复习,告诉他考出好成绩更有利于将来考上好的大学,往往比告诉他打开课本硬背元素周期表更加有效。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解释儿子的复习,他都要了解“H”代表氢元素,但如果你具体地描述他复习化学“是什么”,却很难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而给他讲“为什么”,他也许就去做了。

那么,用细节来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从“我在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有没有帮助呢?当然有。首先,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的事情或是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习的事情时,这种思维方式格外有益。如果你从来没有用过吸尘器,“用吸尘器清理地板”(“是什么”)的思考方式就比“打扫卫生”(“为什么”)的思考方式更加有效。

举个例子,心理学家丹·韦格纳(Dan Wegner)和罗宾·华勒切尔(Robin Vallacher)让一些经常喝咖啡的人喝杯咖啡,然后请他们评价,在30种对喝咖啡这个行为的描述中,各种描述与他们自己喝咖啡的行为到底有多么相符(我敢打赌,你肯定想象不到对喝咖啡这个行为的描述竟然多达30种,反正我是想不到)。两位心理学家提供的选项包括比较抽象的、基于“为什么”的描述,比如“满足我的咖啡因嗜好”“让自己精力充沛”;还有那些更为具体的、基于“是什么”的描述,比如“喝一杯饮料”和“吞咽”。

一半的实验参与者用普通的咖啡杯喝,另一半的实验参与者拿着1磅重(约合0.45千克)的笨重杯子喝。(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不算重,所以我应该说明一下,这个实验是在1983年做的,那时还没有人喝像氧气瓶那么大的大杯星巴克咖啡呢。那时,半磅的杯子都算很重的了。)在选择描述方式的时候,用普通杯子喝咖啡的参与者更倾向于那些抽象的、“为什么”类的描述。换句话说,在正常情况下,经常4喝咖啡的人倾向于用“为什么”来解释喝咖啡的行为

不过,用笨重咖啡杯的参与者明显倾向于具体的描述。他们想的是具体行动,比如“把杯子举到嘴边”。你看,要从重量重得多的咖啡杯里喝到咖啡,而且不让它溢出来,这些参与者需要用具体的动作来理解喝咖啡的行为。他们得把重点放在这个行为“是什么”上(也就是说,握紧杯子的把手,把杯子举到嘴边,再吞咽),而不是“为什么”上。重点关注具体的“是什么”,他们便能顺利地从奇怪而陌生的杯子中喝到咖啡。若他们采用诸如“给自己提神”的“为什么”式的思维方式来描述,那么,“提神”很容易变成“烫伤和弄湿衣服”。

韦格纳和华勒切尔在另一个实验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研究结果。在那个实验中,他们让学生分别用双手和筷子吃切里奥斯麦圈(Cheerios)。结果,用筷子的学生倾向于用“把食物放到嘴里”和“移动我的双手”(“是什么”)来描述吃麦圈这个动作,而不是用“减轻饥饿感”或“摄取营养”(“为什么”)来描述。我们一再发现,人们在做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时,用简单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来思考,比用深远抽象的“为什么”方式思考更加简洁有效。(这一刻,你可能在想,是不是社会心理学家看着别人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心里就特别有快感,比如用筷子吃麦圈,生吃萝卜,或者观看喜剧男星罗宾·威廉姆斯的视频时忍住不笑?简短的答案是:没错。在学习统计学的时候,所有这些怪诞的事情,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随着我们做某件事的经验日渐丰富,它变得容易了,我们便开始用更加抽象的“为什么”来看待,也就是说,把重点放在这件事的意义和目的上。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未成年人往往用“吞咽”或“拿起杯子”来形容喝某种酒类饮料,而正在戒酒的患者更喜欢把喝酒想成“缓解紧张情绪”或者“让自己不无聊”。一方面,不怎么喝酒的人大概不太了解人们“为什么”喝酒;另一方面,酗酒者恰恰知道太多喝酒的理由。

当人们用“为什么”来思考行为时,总会想得更宏观一些,把那些日常的微小举动看成更重大目标的一部分。他们更容易联系长远的目标。因此,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想问题的人不太冲动,不太可能受到诱惑,并且更有可能为行动提早做好计划。(好吧,也许当用“为什么”来思考行为的人群是酗酒者时,上面这种说法不太恰当,但是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思考“为什么”会让他们更确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对于外界的因素,这些人认为外界因素(比如其他人、运气或者命运)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

当人们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行为时,会把关注点放在细节上,也就是说,紧盯从A点到B点的机械过程。虽然他们有时斗志不那么高昂,也更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但他们特别擅长在崎岖的山路上驾车前行。当你需要做的事情格外复杂时,先撇开全局,把关注点聚焦在手上的事儿,是值得做的。

所以说,大局和细节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最佳策略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切换。这种切换有时候会自动发生,有时候不会。重要的是确定自己启用了最佳思考模式。如果没有,要赶快切换。要想变得激情满满、让自制力大为提升(或者帮助别人达到这个目的),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想一想行为背后更大的意义和目的。当一盘甜点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想坚持自己的节食计划,请记得自己“为什么”减肥;当你下属的员工业绩乏善可陈时,提醒他们“为什么”业绩十分重要——不光为了公司,也为了他们自己。

另一方面,若是追求某个格外复杂、难办或陌生的目标,最好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学习一套新的日常程序时,需要把它分解成几个具体步骤。你第一次滑雪?那么,请注意将膝盖弯曲,并将滑雪板的前端对齐。此刻别想着让谁对你的速度和优雅的姿态刮目相看——这样想,往往最终导致滑雪新手围着大树打圈圈。

完成下面这个练习,有助于你理解如何在自己已经确立的目标上运用这个方法。(注意:在本书中,我将为你提供一些书面练习,帮助你学习如何运用新策略实现目标。你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其一步步地记下来,是促使新策略变成习惯的好方法。考虑专门为这本书准备一个笔记本。通过练习,你的大脑终将逐渐学会自动启用新知识,到那时,你就不用费事做笔记了。但现在,做笔记肯定是值得的。)怎样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1.写下一件你最近由于缺乏动力或者诱惑太多而无法完成的事。不管是什么事都可以,从忍不住订购甜点,到不能按时回复重要的电子邮件,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写下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你个人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实现什么?你怎样从中受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你下次再试着做这件事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刚刚总结的“为什么”。反反复复地这样做,直到它成为习惯为止。(它会成为习惯的。只要反复去做,任何简单的行为,都能变成习惯,做起来易如反掌,只要你肯坚持。)怎样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

1.写出一件你想做却特别复杂、困难或者陌生的事。也许你想创建自己的网站但你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又或许你想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写下你第一步应当做什么。为了开始追求那个目标,你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你下次再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刚刚总结的需要采取的下一个具体行动,并且聚精会神地做。这很快也会成为一个习惯。现在与将来

如果你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打算在“为什么”和“是什么”的思维模式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了解你自己什么时候可能偏向于哪一种思维方式,是有益之举。这样一来,你便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会更喜欢某种方式,并做出相应的补偿。就在前几页我说过,当你熟练掌握了某件事情或者觉得它变得容易了以后,许多人更喜欢采用“为什么”式的思维。对于某个行动或目标,你是从抽象的“为什么”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具体的“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时间,尤其是指从你开始计划到着手行动的时间。你从明天就开始减肥还是下个月才开始?你打算下周休假还是明年去?最近的研究显示:一方面,我们偏向于用大而抽象的概念(强调“为什么”)来考虑较长时间以后才会执行的计划;另一方面,在考虑近期的计划时,我们往往更加具体,也就是更加专注于做好这件事需要做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雅各夫·特罗普(Yaacov Trope)和尼拉·利伯曼(Nira Liberman)曾让一群本科生描述一系列的日常活动,在这次实验中,他们有了上述发现。他们要求其中一组大学生想象近期(比如“明天”)要做的每一件事,要求另一组大学生想象较为遥远的未来(“下个月”)要做的每一件事。两位心理学家发现,想象着明天要“搬家”的学生更倾向于用“是什么”的思维方式,把这件事描述为“装箱、搬箱”(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描述),而想象着下个月“搬家”的学生则更喜欢用基于“为什么”的逻辑,将搬家描述为“开始5新的生活”

这些区别对我们怎样做出选择和决定有着重要的含义。它们还会将我们引向不同的麻烦局面。“为什么”式的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desirability)信息。换句话讲,不管怎样,去做这件事或者去追求这个目标,都将导致一些好事情发生。这些好事到底多有趣、多愉悦、多有益呢?当我们考虑在更加遥远的将来做某件事情时,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思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几年以后到医学院上学,我还能不能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赚得可观的财富?半年以后在那场大会上发表演讲,会不会有益于我的事业,让我和一些老友久别重逢?下个圣诞节邀请公公、婆婆来家里住,对我孩子是不是美好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追求这个目标(例如“考上医学院”)或者着手行动(例如“邀请公婆一起过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