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1:49:2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史(三)

中国历史(三)试读:

简介

中国通史上自史前时期,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涵盖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几大历史阶段,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等方面。通过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走进西周

西周历代帝王

文王(姬昌)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1046年(在位51年)

公元前1097年登基,公元前1046年去位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在位51年,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囚,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臣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武王(姬发)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1043年(在位3年)

公元前1046年登基,公元前1043年去位

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根据最新的断代工程确定,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之后在商王畿设三监治理,并继续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势力。同时,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异姓功臣,武王死时54岁。

成王(姬诵)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1021年(在位21年)

公元前1042年登基,公元前1021年去位

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康王(姬钊)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996年(在位24年)

公元前1020年登基,公元前996年去位

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昭王(姬瑕)

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997年(在位-2年),公元前995年登基,公元前997年去位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问鼎周疆。“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征集该图片)

穆王(姬满)

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我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中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13年-17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周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朝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继昭王而立的是穆王满,他在位长达55年之久。他好大喜功,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西征犬戎,俘虏他们的五个大王,并把他们迁居到太原。东方的徐国率领九夷侵扰周朝边境,穆王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平定了叛乱。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据说他以造父为车夫,驾着8匹千里马,带着7队选拔出来的勇士,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游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今天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传说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镐京。穆王西巡历时2年多,行程35000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

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征集该图片)

共王(姬伊扈)

周共王,名姬黳扈,穆王子,西周第六代国王,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900年(在位22年),公元前922年登基,公元前900年去位穆王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毕原。

姬黳扈继位时,国家因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弄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西周开始衰落下去。(征集该图片)

懿王(姬囏)

周懿王,名叫姬囏,西周第七代国王,周共王之子,谥号周懿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899年至前892年。去世:公元前892年(在位7年)。懿王在位之时,周王室开始走上衰微之路,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前892年周懿王崩,周孝王继位。周懿王迁都槐里,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传至幽王为犬戎所灭。(征集该图片)

孝王(姬辟方)

周孝王,名姬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生年不详,公元前891年登基,公元前886年去世(在位5年),穆王的儿子,共王弟,懿王叔。周懿王病死后夺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后,一心试图复举周朝。他先振兴军力,在汧水、渭水之间的草原上开辟了一个大牧场,用重金招募行家来养马。有个应募者名叫非子,养的马匹匹膘肥腿壮,一年下来,马的匹数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满意,就将秦地几十里的土地封给他,做了附庸于邻近大诸侯的小国国君,这就是日后统一中国的秦朝的发源地。但姬辟方没有能等到实现振兴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征集该图片)

夷王(姬燮)

周夷王,名姬燮,生年不详,公元前885年登基,公元前878年去世(在位7年)。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燮,原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继位,但他懦弱无能,被懿王叔孝王夺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诸侯又依据父子子继的定例,扶立他为帝。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后来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又尖锐化,姬燮曾烹杀齐哀公。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

姬燮继位后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为太子。翌年姬病死。

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姬燮死后的庙号为夷王。

厉王(姬胡)

周厉王(?~前828)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公元前858~前82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国人暴动”后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前827年(在位36年)。

周,召(共和)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13年)

公元前841年登基,公元前828年去位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宣王(姬静)

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出生?公元前827年登基,-公元前782年去世(在位45年),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他内修政事,外广征伐,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5人伐西戎,得胜。五年,宣王与尹吉甫一起伐狁(即西戎)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战争中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向西北退走。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十八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其时,宣王还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继续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军于西北(今陕西、山西、甘肃一带)、东南(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进攻戎狄和蛮夷的战争。

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一年,伐太原戎,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都归失败。3年后,伐申戎,虽取得胜利,同年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丧失了调遣的南国之师。宣王死后子幽王继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终于导致西周的覆亡。

晚年的宣王渐渐固执己见,听不进去不同政见。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在鲁国选立继承人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硬逼着废长立幼。鲁人不服,他就兴兵讨伐,使鲁国陷于混乱,这不仅破坏了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引起了同姓诸侯间的不睦,使得诸侯们对宣王更加不满。对诸侯尚且如此,对在朝为官的臣下就更加放肆,更加蛮横无理了。一次,为了一件小事,大夫杜伯触怒了宣王,被判处死刑。他的老朋友左儒急忙上前劝阻,宣王愤怒地斥责说:“在你眼中,只有朋友,没有国君,是何道理?”左儒回答道:“国君有理,臣就顺从国君;朋友有理,臣就支持朋友。现在杜伯并没有罪,不该问斩,所以,臣劝谏大王,不要杀杜伯,否则就会枉杀好人。”“我偏要杀他,你能怎样?”宣王恼怒地说。左儒接道:“臣愿陪杜伯同死。”“我偏偏不让你死,看你能怎么办?”宣王说罢,下令左右斩了杜伯。左儒又羞又气,回到府宅后就自刎而死,此事在大臣间引起一片惊恐。

事后,宣王冷静下来,感到自己确实过分了些,暗暗悔恨,又不好意思明说,以致寝食难安,得了一种怔忡症。一次,他带着臣下外出游猎,借以散心。游猎中,他忽然在车上大叫一声,昏迷了过去,医治无效,几天后死去。后来,就流传开一种说法,说宣王打猎时,忽然看见杜伯从路的左边钻出来,身穿红衣,头戴红冠,手持一张红弓,搭上一支红箭,射中了宣王的要害,夺去了他的性命,这自然是迷信之言,但其死因确实成为千古之谜了。

幽王(姬宫生)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

第二章 西周的文化教育

西周金文书法的审美特征

文化艺术53西周金文书法的审美特征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提要:刘莉中文系,上海200241)西周金文线条圆转流畅,粗细匀称,表现为适度的装饰性;结体以圆造型,讲究对称均衡,化静为动;章法在趋于规整化的同时,注重整体空间布局的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西周金文圆浑苍润的整体风格特色,西周金文既显示了物态形展现了宇宙万物生命的律动,又彰显了西周先民圆融内敛,浑穆沉潜的理性品格,渗透着他们因物赋形的构思能力与尚圆意象,识,并且从中体现了平衡和谐的审美观念,关键词:装饰性;理性品格;以圆造型;因物赋形;尚圆意识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3-0053-03命一样显得多姿多彩,东周时代的大篆书体,线条的装饰作用后渗透着一种理性的光辉,因此线条的修饰恰到好处,二是圆转流畅,西周金文线条既体现了宇宙万物生命的律又渗透了理性的品格,萦绕回叠,屈曲转引极有法度,因此显得动,圆转流畅,浑厚沉稳,这些线条以圆曲为主,少有锋芒,既避免了刻板和凝滞,又没有因过分灵动飘忽而轻浮浅薄,显得沉稳厚重,甲骨文以刀刻骨,形成了细长且直来直去的文字线条,弯曲之处,多半以方折为主,而西周金文线条由甲骨文的细长瘦硬变为圆转流畅,带来了书写风格的转变,开启了篆书的风尚,如西周早期作《我方鼎》“丁”“口”甲骨文劲挺品中的字铸成了圆形的实心的形,形成的线条都变得圆润起来,因刻铸而导致许多笔画连在一起,《宰鼎》块面,从而具有立体感,又如的线条圆润含蓄而又流畅婀娜,虽然偏近阴柔美,但并不纤弱,也不臃肿和媚俗,有种浑厚的深苍茫的历史积淀蕴含在其中,沉感,三是粗细均匀,粗细均匀是书写规范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在西周早期的金文书法作品中,代表线条逐步走向独立还有两个非主流现象,一是线条作首尾尖细或头粗尾细状,意味但前者只见于早期,后者则延续到中期,二是分布颇有并行,”规律的肥笔,属于象形装饰文字的孑遗。

中图分类号:西周是青铜器的极盛时期,也是金文的鼎盛时期,金文由赏赐锡命,书约剂,训诰群臣,称扬先祖等六大类,西周时期文字处理水平的提高,使得金文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书法因礼器的大量需要,西周金文超越商代甲骨文,迅速走艺术上,向成熟,构成了书法发展的主流形态,这些金文上承甲骨文传统,下开小篆新风,是大篆书体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一,线条西周金文是大篆书体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书写点画改变了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细硬瘦长的线条形态,变得屈曲圆转,粗细均匀,具有适度的装饰性,萦绕回叠,屈曲转引极有法度,表现浑穆沉潜的理性品格,一变甲骨书系的了西周先民圆融内敛,线条特点,带来了书写风格的转变,开启了篆书的风尚,一是适度的装饰性,这种装饰性主要表现在它具备装饰性的特点,既展现了物象形态,又扬弃了商人装饰意味浓的“篆”“篆”显得恰到好处,所谓大篆书体的就是指装厚的书写风格,《周礼考工记》:“钟带谓之篆”这里的,“篆”饰性云指钟四,《周礼宗伯》“孤卿夏篆”周的装饰图案也有的说法,郑玄注“篆”的特点,即具有装饰性,文字与纹饰在先民的心均指出了目中是神圣的,金文与甲骨文都讲究装饰效果,因此,篆书作为一种书体,无论大篆还是小篆,都注重文字的装饰性,西周金文作为青铜器的一部分,器形,纹饰和金文相映成丰中锐末,即趣,商代及西周早期金文有少数线条呈蝌蚪状,中间部分肥厚而线条的边缘较为锐薄,并且伴有块状实体,较多体现为书法笔意上的圆润,具有较强的装饰意味,随着礼乐文饰越来越为秩序服务,与商代装饰意味浓厚的文化的推进。“在书写风气相比,西周金文讲究适度修饰,而又有实用价值商代金文中,有一类象形性,美术化倾向都很清楚的作品,学术‘图画文字’文字画‘族徽文字’我们则根据其书”,界称之为,体特征,易名为‘象形装饰文字’商末的几十字发展到数百字,内容主要有祭祀典礼,征伐纪功,加强,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锐减,西周金文的线条,由于背:“五采画毂约也,这里的”“篆”云是指车轮上的装饰图案,两者着两种笔法共存的书写感较强的式样,它们与粗细匀一的线条西周金文扬弃了首尾尖细,头粗尾细以及肥笔等线条样式,而将粗细均匀如一的线条形态发扬光大,这体现了西周人带有文化印记的时审美情趣和性格禀赋,西周中晚期金文逐步摆脱商代代精神,金文的影响,开始形成自己的风貌,装饰性的肥捺笔触走向纯,粹线条化,字形的象形意味逐渐消失线的自足性得以彰显,笔墨韵味开始摆脱铸范工艺而获得独立,线条显得浑厚圆润,凝重自然,因此,西周金文线条经历了一个从细长到圆润,从粗细不匀到均匀工整的变化历程,总之,西周金文的线条圆曲转引,粗细匀称,具有适度的装饰性,既展现了物态形象,涌动着宇宙万物生命的韵律,又彰显显得浑厚沉稳,同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了西周先民的理性品格。

相比,西周金文线条摆脱图案化和工艺化倾向,逐步走向独立,西周金文使大篆书体向着美化,规范化,个性化三个方向迸发,进而将书法风格推向了唯美主义的境界,这类文字到西周以“象形装饰且多为商代遗民之作,商代这类后数量明显减少,文字”实际上是把文字同纹饰合二为一,以装饰意味浓厚的文饰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神秘崇拜,蕴含了宗教意味,与商代相比,西周金文蕴含更多人文精神,线条挥洒灵动像人的感性生54 二,结体甘肃社会科学2010 年第3 期排列,形成一个和谐美观的造型空间,显示了西周先民抽象的化静为动,在线造型意识,西周金文也注重结字的参差错落,条的律动中蕴含了丰富的阴阳变化观念,三,章法与商代的甲骨文相比,西周金文有着更广阔的书写空间,《毛公鼎》字数最长的周金文数十字以上的文字不下六七百篇,有497 个字,可谓鸿篇巨制,如何利用器表空间进行有机安排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西周金文在章法上更显功力,一是规整化,章法的规整化是书法从无序走向秩序化的必经之路,这种规整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指的是从甲骨文的横无序,纵成行,发展到西周金文的横平竖直,再到严格整饬规范文字的界格,西周金文的章法是在甲骨文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甲骨文由于在不规整的兽骨或者龟壳上书写,所以只不顾及横列的平直,字形或大或小随体而定,考虑竖行的整齐,或长跨数字,或缩为一截,分布参差错落,跳跃跌宕,西周早期行,横不成列的特点,到了中后期,出现了横平竖直,字距和行《大盂鼎》严格遵守一字一格的距平均分布的格式,如康王的,《井鼎》规矩,每个字占据大致相同的面积,大小划一是西周线条劲挺,横平竖直,干净利索,结体方整,早期或中期的作品,转折处化圆为方,气骨开张,章法上有横竖相交的界格,每个字在界格中秩序井然,因此,西周金文章法由商周之际的凌厉跌宕,郁拔纵横趋向于平和简静,二是和谐性,西周金文的章法能协调好各部分文字的空间关系,体现出整体和谐统一的观念,在规整化的同时,西周金文更加注重整体布局的美观得体,比起商代甲骨文和金文,《小臣传簋》西周金文讲究文字造型元素的对立统一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利用象形字的优势,把三角形,菱形,四方形,圆形交织杂糅,字体高低,上下错落有序,在造型上非常有特点,方圆,正侧都对比参差,美不胜收,西周金文能够通过行距变《格化,有意营造错综复杂,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西周中期的总体看来横无行,纵无列,第二行上半段靠近第一行,下伯簋》半段靠近第三行,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间布白多,后面四行文字杂的章法结构,西周金文结体以圆为主,上下左右字离得太开会觉得散漫,因此一般都靠得较紧,而其字形繁简反差显著,避让穿插错落有序,这使得金文特别注意处理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

西周金文中有些字数少的作品,《雁公方鼎《效父如西周金文在结体上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甲骨文的字形以长形为主,线条瘦硬细长,商代金文受到甲骨文的影响,结体也以长形为主,图画痕迹较为浓文字较少,通常只有一两个字,且多与某些图案并列在一厚,结构及线条风格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以圆造型,这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温润的阴柔美,改变了甲骨文带给人的冷硬印象,西周早期的一些金文结体表现刻画痕迹浓重,是受到商代金文的影响,其后西周金为长形,文字形更多地表现出圆造型的特点,这时的文字虽然比商代甲骨文和金文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图画的痕笔画也可随意增省,异体字较迹,甲骨文象形字的字形繁复,多,西周金文象形字的字形相对简单,笔画有了一定的规范但这种简化与秦代篆书相比,还显得相当复杂,秦代篆书性,经过严密的整饬,大小一律,分间布白均等,象形元素逐渐抽象“画成其物。”《乍册般甗》的阶段与商周之际的《乃孙乍且己相比,虽点画结体都比较相似,但线条的两端和中段圆了一鼎》些,然而正是这一点圆,改变了作品的风格,给人的感觉不再《雍伯鼎》《事族簋》多了一点温和,西周金文和分别是刚硬,这两件作品具有圆形的特点,特意强调圆早期和晚期的作品,形:线条圆,结体圆,拓印底子的外形也圆,二是均衡,均衡的结体反映了先民们平衡和谐的审美观念,在西周金文中,组成文字的各部分无论对称还是不对称,都产生了平衡和谐的效果,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使得文字的构架如中的字,不对称的均衡是通过文字十分稳定,《格伯簋》“癸”形成稳定的重心,《小臣传簋》如中各部分协调好空间比例关系,“既”的字,作为造型空间的西周文字结构相对规范,精美,结字也应规入矩,平稳端庄,繁复,流畅的线条整饬而不乱,有着一种文尽管没有摆脱图画的痕迹,但已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结体上抽象的造型意识更为明显,从而把四面八方延伸的且线条在文字内上下,左右均衡排列线条统一在单一文字之内,分布,形成一个重心稳定,和谐美观的造型空间,讲究化静为动,形成一种强烈的韵律感,蕴含了丰富的阴阳变化观念,线条的方向不同,写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直线有静感,安定感,曲线有动感,活泼感,西周金文线条以曲线为多,不同方向的曲线交织错落,带来更多的动感,稳定的圆形结体诡奇,组成族徽一样的图案,西周金文的结体在造型,且文字载体外形的规整有利于谋篇布局,和商代金文相比,西起,“随体诘诎”的一些作品。《令簋》在章法上是星罗棋布排列的,象形痕迹逐渐消失,西周金文象形字还停留在如具有纵成化,井然有序,时空交错的造型美和韵律美,比起商代文字,西周金《作册卣》分间布白很用心,所以被切割出来的局部空间,大小,三是动态感,西周金文的线条屈曲流动,结字参差错落,行距紧密,但字距疏朗,形成一种疏密交错,主次分明的较为复结体中线条有序交叉,向着四面流动,体现了更多生命的跃动,簋》重视对比关系,点画的粗细长短,等,块面与线条,结体的,《能陶尊》正侧大小,《鲁生鼎》线条浑圆修长,多弯曲,有流动的韵律美方圆和三角形,各种造型元素参差错落,穿插避让,“能”中心一个圆圈,中的字,引出六条圆形的线条,向四周发,《史颂簋》散,既像圆形的花瓣,又像蠢蠢欲动的蟹爪中的文字过于整齐,会显得呆板,必须要让文字动起来,因此通过左右点画上的圆转,斜线条产生张力,以此增强运动感和方向倾斜,性,除了线条具有韵律感之外,西周金文还通过组成结字的各部分参差排列,以此来产生强烈的动感,西周金文结体在圆内造型,一方面表明单个文字造型还没有完全脱离图画的痕迹,另一方面,也给西周金文带来了圆浑苍润,古朴童稚的审美意趣,西周金文还讲究文字的对称均衡疏疏密密,虚虚实实既对比丰富又自然浑成,空间关系处理的非常巧妙,表现出西周先民鲜明的空间造型意识,三是因物赋形,西周金文往往根据器物的形状谋篇布局,使得文字与器形相得益彰,一般说来,器皿的形状不同,金文的位置也会不同,这会影响到通篇文字的章法安排,西周金文字数比商代金文明显增多,如何利用器表空间进行有机安排变得尤为重要,作为青铜器的一部分,西周金文一般处于器物的内壁或者底部,因此金文必然要受到器物形体的影响,器形无,《虢季子论是圆是方,西周铭文都有一种因物赋形的整体感文化艺术白盘》在追求方正的同时,结构紧凑,每一个字都向中心收缩,性,喜好修饰的文化心理使得他们选择了端正典雅的艺术风而很多的笔画又向四方极力地伸展,呈现出辐射状,而它的章《能陶尊》西周早期的作品文字位于尊的圆形底部,章法和结体而且每个字,尤其是四周的字的左右倾斜也受就有圆的感觉,西周金文章法显现了周代先民们初步的空间造型意识,比商代先民更加注重文字整体布局的美观,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的对立统一,比例对称,均衡和谐等金文整体布局讲究形式规范,形式法则运用得更为娴熟,使得书法艺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四,风格西周初期,金文继承商代甲骨文和金文风貌,风格多姿多彩,异彩纷呈,有恣放瑰奇,质朴缜密,遒丽凝练,圆润整饬,荒但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西周金文多姿多率恣肆等多种样式,逐步形成了端庄典雅和奇异恣肆两彩的风格样式如过眼云烟,种主要风格,西周金文的第一种风格是奇异恣肆,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商代金文风格的继承和革新,格,》》地位的格局,其代表作是《毛公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等显示了西周后期成熟的铭文风貌,笔力坚挺,线,《大克鼎》之棋罗,四时之列序笔画均匀圆润,布局完整,字体出现了横直相交的界格,显示出秩序井然的风貌,端庄质朴,意高低错落,形成一种动态美,讲究书法元素的对立统一,在形式组合中方,圆和三角形互相搭配,字距行距疏疏朗朗,井然对秦代小篆的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序,《大克鼎》西周金文经历了规整和放逸兼而有之的繁荣期严谨的界格既表现了书法技巧的熟练和精到,同时也意味着束。“书法史上缚了创作的灵性,书法往往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字体成熟之后,接下去的发展就是两极分化:趋于规范和趋于放逸,则的建立和破坏同时产法。

因此,生,西周金文风格主要表现为趋于规范和放逸的法布局则追求疏朗有致,顾盼有情的姿态,非常具有艺术魅力,西周初期金文多姿多彩的风貌很快转变成端庄典雅占据主导好像跟着旋转,使得章法有着一种律动和节奏感,条古朴浑厚,到圆的影响,结体严谨端正,通篇雄浑肃穆,刚柔相济,如众星章法大体是参差错落,星罗棋布的,显得较为古朴自然,而西周《虢季子白盘》整体风貌端庄秀雅,纵能成行,横则大致成列,有反映西周金文早期的风貌,两级分化,趋于规范的艺术风格是在官方的礼乐文化的支持下继承了商代金文自由奇肆的特点,商代金文远不像西周多数金文的作品那样规范和严谨,有着一发展起来的,与西周庄严肃穆的时代风貌相一致;趋于放逸的艺术风格代表西周金文艺术的最高成就,集中显现了文字背后生“商人气质倾向艺术,彝器之制作精绝千古,而好饮酒,好田猎,命的律动和情感的张扬,这两种艺术风格都展示了西周先民在西周早期的一些金文书法艺术上的积极探索,好崇祀鬼神,均其超现实之证,拓宽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表现领域。《何作品具有这种浪漫自由的气质,承袭了商代金文的风格的方笔直线和方形结体受到甲骨文的影响,章法布局上讲究尊》,《扬方鼎》因势而定,自由恣肆,风格较为豪放结体偏长,线条两头细中间粗,显得精神抖擞,且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十分自整饬规范由,西周金文在典雅端庄的主体风格发展到极致后,妨碍了书法的灵动,于是商代金文那种自由奇肆的风格再次卷土重来,西周金文在继承商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探索,形成奇异恣肆的书写风格,是高度掌握规范基础上的再创造,在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具有写意特点的《散氏西周金文成熟期,西周金文书体书风的变化,有外因也有内因,从时代风尚看,它作为青铜器的附属物,受到周代礼乐文化的制约,承担着祭祀等礼仪功用,因此整体朝着工整规范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所谓物极必反,任端庄典雅的审美风格;从书法自身发展来看,何书体书风一旦完全成熟,就会定型凝固,变为程式,最终会僵化,这时书体会朝着与此风格相反的方向发展,西周初年受使得西周金到商代金文影响的自由奇肆的风格再次卷土重来,文风格演化呈现波浪式曲折发展的变化历程,种随意天真的神秘感和浪漫气质。

郭沫若先生就曾感慨地说:总而言之,西周金文作为礼乐文化的附属物,形式上逐渐,它的字距,盘》行距非常疏朗,开阔;用笔豪放,结字不拘一格,趋于规范严谨,在讲究书写规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的美观欲正还斜,错落有致,静中生动,颇有情致,我们已看不到周代晚得体,它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积累的形式法则上进一步发展,期成熟金文的规整形态,看不到那装饰性很强的粗线,也看不到对立统一,比例对称,均衡和谐等规律运用得更为娴熟自然,那工整纯熟,精美华丽的铸铭技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天机,从整体上看,西周金文线条屈曲圆转,结体以圆造型,章法讲究而将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粗放与含蓄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寓多样于统一,更加注重整体的协调一致,浑然一体,表现出圆它既有金文的凝重遒美,又有草书的流畅飞动,可算是金文中的“金神品,也是早期尚意书风最成功的作品,无怪乎有人称之为文中的草书。”《五祀卫鼎》《大鼎》了和是西周中期的作品,风《散氏盘》格与相近,但稍微工整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上下参差,参考文献,《师汤父鼎》结体更加欹侧,章法注重大小变化和穿插避让是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西周中期作品,从整体看,星罗棋布,结体以圆转为主,方正为2002.辅,三角形穿插,折笔,斜线,角的形状杂糅在一起,充满了动感和张力,因此,行距字距增大,以避免冲突,而西周金文的主导风格是端庄典雅,这代表了大多数作品的审美风格,其中渗入了礼乐文化的功利意识,金文成为礼教的附庸,这种风格的金文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凝重沉稳,显示了周人圆融内敛,浑穆沉潜的理性品格,西周早期金文风格延续了商代金文的风格,风格类型多姿多彩:或灵动活泼,或不加雕饰,或随意散漫,显得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西周先民重视理郭沫若,青铜时代附录[.北京:科学出版社,M]1957.沃兴华,金文书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4.浑苍润的特点,其中蕴含了西周先民因物赋形的构思能力和在书法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尚圆意识。

夏、商、西周及春秋篇:干戈与礼仪

夏、商、西周:

由夏经商至西周灭亡的1400年,是中国古代战争缓慢发展的时期。平时仅有以贵族为主组成的王室亲卫部队,战时依所需兵力召集氏族、方国人员组军出征。商中期后,军队已装备青铜兵器,战车增多,发展为车、步两兵种,分别编组,协同作战,并出现了密集方阵战术,以发挥整体功能。通常步兵列阵于前,战车列阵于后,组成广正面之大方阵。指挥官以金、鼓、旗帜等听视信号指挥战斗,强调队形严整。每前进一定距离,即停止整顿一次队形,军队只能在平坦开阔地形作缓慢的直线运动,实施正面攻击。周灭商牧野之战,战车机动性、冲击力得到发挥。此后,战车兵成为军中主兵,步兵成为战车属兵。

由于年代久远,生活在这些时代的人行事多不可考,所以入选者仅姜尚一人。

姜尚:生卒年不详。东海海滨人。名望,吕氏,字子牙。又称吕望、太公望。先祖为贵族,至姜尚时以家道中落,年轻时不得志。暮年时才得遇周文王姬昌,成为其谋主。商纣王子受辛怀疑姬昌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其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姜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子受辛,赎出了姬昌。姬昌归国,便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姜尚在辅佐姬昌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周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姬昌死后他辅佐周武王姬发。约BC1059年,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周军在姜尚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姬发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子受辛的檄文。届时800诸侯会诸此地,显示了姬发的声威。当时许多诸侯都认为商纣可伐,姬发和姜尚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统治虽已陷入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如果兴师伐纣,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决定班师而回。这次行动,实际是灭商前的一次预演,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强烈影响,使更多诸侯听命于周。约BC1062年,商王朝统治集团核心发生内讧,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姬发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300乘,虎贲3000名,甲士4.5万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伐商。二月,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军17万(当然了,很多是凑数的奴隶和囚徒),灭商。受封于齐,并获得征伐诸侯的权力。又参与平定管、蔡之乱。据说享年一百多岁。他死后齐国一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据说《六韬》是他所著。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A,战绩C,名气A,综合B。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六韬》虽未必是他所著,但上面记载的很多谋略都极有可能是他用过的。还有无数其它兵书也伪称是他的著作,似乎挂了他的名就一定上畅销书排行榜。

春秋:

自BC770年周平王东迁至BC453年三家分晋的春秋时期共300余年,期间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竞建常备军。为争夺劳力、土地、兵源及对别国的控制权,战争渐趋频繁,较大的战斗约400余次,主要是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迅速发展的时期,军队沿袭西周,仍为车步合编,以乘为基本建制单位,每乘战斗人员由25人增至75人,大国兵力由1000乘增至4000乘,进入繁盛的车战时代。

春秋前期大多数战役由君主亲自指挥,而且将相经常不分,纯粹意义上的名将较少。此时期的名将还有:司马穰苴、伍员、赵鞅等。堪称军事家的君王则有:郑庄公姬寤生、楚庄王熊侣、越王勾践等。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BC516年被伍员推荐给吴王阖闾。为阖闾制定了称霸的战略。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BC512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舒国,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员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员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BC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员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亡楚国。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著有《孙子兵法》。

评分:统率A,战斗C,智谋A,战绩C,名气A,综合B。孙武可谓世界级名将,可是可考的战绩却不多,基本上在史册上见不到他领兵作战的记载,也许他担任的是军师的角色吧。《孙子兵法》古今大部分将领都看,可是能“百战不殆”的名将也就那么多个人,关于兵书的重要性,北宋的何去非在他的《何博士备论》中有很好的论述,特此摘录如下:

盖法之无得而传者,其妙也。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书,而应无穷之敌,则胜负之数戾矣。是以古之善为兵者,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会法。顺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变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败,而我以之胜。视之若拙,而卒为工;察之若愚,而适为智。运奇合变,既胜而不以语人,则人亦莫知其所以然者。此去病之不求深学,而自顾方略之如何也。夫“归师勿追”,曹公所以败张绣也,皇甫嵩犯之而破王国。“穷寇勿迫”,赵充国所以缓先零也,唐太宗犯之而降薛仁杲。“百里而争利者蹶上将”,孙膑所以杀庞涓也,赵奢犯之而破秦军,贾诩犯之而破叛羌。“强而避之”,周亚夫所以不击吴军之锐也,光武犯之而破寻、邑,石勒犯之而败箕澹。“兵少而势分者败”,黥布所以覆楚军也,曹公用之,拒袁绍而斩颜良。“临敌而易将者危”,骑劫所以丧燕师也,秦君用之,将白起而破赵括。薛公策黥布以三计,知其必弃上、中而用其下。贾诩策张绣以精兵追退军而败,以败军击胜卒而胜。宋武先料谯纵我之出其不意,然后攻彼之所不意。李光弼暂出野次,忽焉而归,即降思明之二将。凡此者,皆非法之所得胶而书之所能教也。然而,善者用之,其巧如是。此果不在乎祖其绪余而专守也。赵括之能读父书详矣,而蔺相如谓徒能读之而不知合变也。故其于论兵,虽父奢无以难之,然奢不以为能,而逆知其必败赵军者,以书之无益于括。而妙之在我者,不特非书之所不能传,而亦非吾心之能逆定于未战之日也。

昔之以兵为书者,无若孙武。武之所可以教人者备矣,其所不可者,虽武亦无得而预言之,而唯人之所自求也。故其言曰:“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又曰:“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又曰:“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善学武者,因诸此而自求之,乃所谓方略也。去病之不求深学者,亦在乎此而已。嗟乎!执孙、吴之遗言,以程人之空言,求合乎其所以教,而不求其所不可教,乃因谓之善者,亦已妄矣。

先轸(?~BC672):曾追随晋文公姬重耳流浪多年,在重耳归国即位后受到重用。BC633年,楚国攻宋国,宋向晋求救,先轸认为当前唯有楚能与晋争霸,只有打败楚国,才能建立霸业,力主出兵。得到重耳赞同。楚军统帅子玉为寻找借口同晋军决战,派宛春向姬重耳提出了一个“晋许曹、卫复国,楚解宋国之围”的休战条件。狐偃认为子玉太无礼,他只解宋围,却要晋放弃曹、卫两国(所谓“君取一,臣取二”),主张抓住这个理由,向楚军进攻。先轸却认为,子玉的提议,“一言而定三国”,如果晋国不答应,就把三国都得罪了。晋国出兵是来救宋的,如果宋国灭亡,各国诸侯会责难晋国。楚国变成三国的恩人,而晋却与三国结怨。因此,他提出对策:“不如私许曹、卫以携之(离间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于是晋文公扣留宛春,私下允许曹、卫两国复国。曹、卫两国遂都与楚绝交。这样一来,子玉果然被激怒,不顾楚王“无从晋师”的告诫,挥军向曹都陶丘前进。晋文公见楚军逼进,下令“退避三舍”(就是九十里。这是因为重耳流亡在楚时,曾受过楚王的恩惠,并有“退避三舍”的诺言)。在城濮扎下营寨。这既是信守诺言,又可占据有利地形,纵敌骄横,诱而歼之。子玉果然率兵追来。双方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BC632年四月二日,晋军与齐、秦、宋各国的军队到达城濮,四日在城濮以南的有莘与楚军对阵。决战开始,晋左翼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以助军威,首先向对面的楚右军的陈、蔡两军发起攻击,陈、蔡军战斗力很差,遭这一突然攻击,惊慌失措,退却溃败。晋右翼上军主将狐毛,竖起两面大旗伪装主将后退,引诱楚左军出击。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佯示后面军队也在撤退,以诱楚右军,子玉不察实情,下令全军实施追击。子玉率左军迅速推进,以致—孤军突出,侧翼暴露。晋军主帅先轸见楚左军被诱出击,便指挥由晋国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部队横击楚左军暴露的右翼。这时,伪装退的晋军也停止后退,配合中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遭到夹击,大部被歼。子玉看到左右两军都已失败,急急鸣金收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至此结束。城濮决战当中,晋军针对楚军部署及其主帅骄躁轻敌的特点,采取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取得了决定性胜利。BC628年姬重耳逝世,秦军偷越晋境袭郑国归来,先轸认为秦不为晋国的丧事悲伤,反而趁机攻打晋国的同姓国家,力主袭击秦军,得到刚即位的晋襄公姬欢同意,于是他在崤设伏,全歼秦军并俘虏了秦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沉重地打击了秦东进中原争霸的企图。BC672年,击败狄人的进犯,由于之前对晋襄公姬欢的母亲无礼,在战斗采取自杀式冲锋,以战死来赎罪。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B,战绩C,名气C,综合C。先轸指挥的城濮之战和崤之战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但崤之战属于不宣而战的偷袭,秦军死了还不知是被谁杀的,袭击的目标还是对晋有大恩的秦,破坏了晋秦联盟,招来了此后秦军连续的军事报复,在战略上可谓得不偿失。

赵毋恤(赵襄子)(BC457~BC425):赵鞅(赵简子)之子,因母是从妾,又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处于庶子的地位。在他小时候,甚至连赵鞅也看不上他。但是,毋恤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似诸兄纨绔,久而久之,引起赵氏家臣姑布子卿的注意。子卿索以善相取信于赵鞅。一天,赵鞅召诸子前来,请子卿看相,子卿乘机举荐了毋恤。赵鞅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他曾将训戒之辞,书于若干竹板上,分授诸子,要求他们认真习读,领悟其要旨。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要逐一考查。然而,在他考查时,他的儿子们,甚至连太子伯鲁,也背诵不出,以至连竹板也不知遗失何处。只有毋恤对竹板上的训戒背诵如流,而且始终将竹板携藏于身,经常检点自己。于是,赵鞅始信子卿所荐,认为毋恤为贤。及至诸子长大成人,赵鞅又对他们进行更深的考察。一天,他召见儿子们说:“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之上,你们去寻找吧,先得者有赏。”于是,诸子乘骑前往,寻宝符于常山。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得空手而归。只有毋恤说:“我得到了宝符。”赵鞅闻听便让他将情况奏来。毋恤说:“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即可归赵所有。”赵鞅听罢高兴异常,顿觉只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赵氏大业难得的继承人。遂废掉太子伯鲁,破例立毋恤为太子。BC478年,赵鞅去世,他接任其位担任赵国的六卿之一,然后马上准备进攻代地。赵毋恤邀请代王赴会,于席间派刺客用铜勺击毙代王,随后起兵平定代地,获得了地理上的优势和当地特产的骏马(重要战略资源)。其姐为代王的夫人,闻讯自杀。BC454年,与智瑶发生冲突,被围困在晋阳近一年,由部下张孟谈奇迹般在一夜之间说服了智瑶的韩、魏盟军,突然向智瑶反攻,击斩智瑶。从此奠定三家分晋的基础。智瑶门客豫让欲为主报仇,意图刺杀赵毋恤被发现,赵毋恤放过了他。豫让又以漆涂身、吞炭为哑,乘赵毋恤过桥时欲刺杀他,赵毋恤马惊,豫让又被发现。赵毋恤问:“你以前也曾效力范氏、中行氏,智瑶攻灭他们,你为什么不为他们效死,偏偏为智瑶效力,现在又要为他刺杀我?”豫让说:“范、中行氏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智瑶以国士遇我,我就以国士报之。”赵毋恤很感动,但仍命士兵包围豫让,豫让请求赵毋恤把衣服给他刺杀,以致报仇之意。赵毋恤更加感动,将衣服送给他,他三次跳起刺之,随后自杀。赵国人听说此事,无不为豫让落泪。赵毋恤善于用人,与其父被后人并称为“简襄之烈”。

评分:统率B,战斗C,智谋B,战绩C,名气C,综合C。赵毋恤共有五个儿子,他晚年不立自己的儿子为世子,却欲传位于其兄伯鲁的后代。因伯鲁和其子赵周都去世较早,遂立伯鲁之孙赵浣为世子,可谓无私。

商-西周-春秋绘画

中国商、西周、春秋时代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其实物遗存,最早的见于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刻纹与镶嵌图像纹饰。绘画的作者是百工。

壁画 商代建筑中有壁画。1975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商代建筑物遗址内发现一块壁画残片,长22厘米,宽13厘米,厚7厘米。为一块涂有白灰面的墙皮,上面绘有对称的朱色花纹,缀以黑色的圆点。线条宽粗,转角圆钝,推测为主体纹饰的辅助花纹。

此外,在安阳大司空村的商墓墓道台阶上,也曾发现朱、黑色彩绘纹饰。

据《孔子家语》等文献记载,西周初,在明堂的墙壁上,绘出尧、舜和桀、纣两类不同的古代帝王,使后世统治者从他们的成败中汲取教训,明辨是非。直至春秋末期,孔子观明堂时,还曾见到四门墉上绘制的尧、舜、桀、纣和周公相成王,以朝诸侯的画面。此外,在周王处理政事的宫室路寝外面的门上画有虎的形象,以明勇猛守卫之意,因之路寝的门也称做虎门。西周时期的壁画残迹,发现于陕西省扶风县杨家堡西周墓中,墓穴四壁有以白色绘出的菱形二方连续带状图案,是一种比较粗简的壁面装饰。

车服旗章 商周时期在统治阶级服装和旌旗、器物上分别绘有各种图像,以标示等级身份的差别。这种以不同的图像标志君臣等级区别的章服制度,则在后世一直沿袭下来。此外,统治阶级使用的车器、兵器、赠物的覆布上,贵族也都绘以云气等纹饰。这些是当时绘画应用的主要方面。

商、西周、春秋时代绘画的实物遗存,在商代墓葬中曾发现画幔。如河南洛阳摆驾路口的第2号商墓二层台四角发现有布质画幔痕迹,画有黑、白、红、黄4色几何纹图案,线条朴拙。同地下瑶村第159号商墓北壁,发现垂挂的丝织帐幔残迹,为红色条纹地,饰有黑色线条。在山西灵石旌介村的两座商墓中也发现有画幔痕迹,其上绘有红、黄、黑色以弧线和圆点组成的彩色图案。

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西周伯和井姬墓发现有彩绘的丝织物与刺绣的印痕。刺绣的残痕上附着红、黄、褐、棕4种颜色,其中红、黄二色为朱砂、石黄绘制,颜色非常鲜艳。

据《考工记》,设色之工有画、缋、钟、筐、5种。画、缋主要指章服的画和绣。《考工记》总结了古代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经验。同时也反映了东周时期五行学说的盛行对色彩观念的影响。赤、青、黄三原色和黑、白两个无彩色被视为正色,五彩齐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青、赤、白、黑、玄(深黑)、黄,象征东、南、西、北、天、地。绘画布彩的次第为: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玄与黄相次。在东周的彩绘漆器与丝织品上,可以见到丰富的间色与复色。这些丰富的色彩常以黑、白或金、银色为主调,求得色彩总体效果的统一,这一点在理论上的体现即是《考工记》中所提出的“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在《论语·八佾》中,则称“绘事后素”。其具体涵义,据郑玄的解释,是指在绘画时,先布众色,然后以白或另一种颜色分布其间,以形成统一的色彩效果。而据朱熹的解释,“后素,后于素也”,即是说先以素为质地,然后施以五彩。

装饰纹样 在青铜器、玉石雕刻和彩绘雕花木器上装饰纹样,须事先设计出底样,然后雕刻,从中也可看出这一时期绘画的部分面貌。在湖北省盘龙城、河北省藁城、河南省安阳殷墟等地的商代墓葬中,都曾发现大型的彩绘雕花木椁板等器物灰痕,有的长达2米。在木椁板的正面阴刻双勾饕餮纹、夔龙纹、蛇纹、虎纹和蕉叶纹、云雷纹等辅助纹饰。图案的阴线部分涂朱色,阳面部分涂黑色,背面一般涂朱。有些还在线刻的图案中间嵌以绿松石、猪牙、蚌片、黄金叶等,以增强其装饰效果。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的石磬上的阴线双勾虎纹,在表现手法上与木雕椁板上的纹饰一致。其共同特点是形象夸张,富于装饰性;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线条劲健,圆中寓方,富于韧性,为传统绘画以线造型的滥觞。

在青铜器的纹饰中也有一些写实的形象。如山西灵石旌介村1号商墓所出的簋,圈足底部以阳线铸出的骡子形象,俯首、长胪,突出地表现出骡子的形体特征。流入美国的一件商代鸟兽纹四足觥盖部浮雕有虎与象、鸟追逐嬉戏的形象,反映出力求进一步表现物象之间群体活动的创作意图。春秋晚期开始出现了表现人物活动的绘画性纹饰。江苏省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的刻纹画像铜器残片,为此类纹饰已知的最早实例。铜片上有以利器刻画出的贵族宴饮、狩猎的图像,线条由断续的短点联成,细密稠叠,较之战国以后的铜器刻纹更显得简朴古拙,画面情节也较简单。

青铜纹样【饕餮纹】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装饰。

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爬行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卷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仪礼·玉藻》:“龙卷以祭。”郑玄注:“画龙于衣。”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双体龙纹

亦称“双尾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体躯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行于商末周初。大多施于方彝或方鼎口沿上。【交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在一起,成多叠式的。《仪礼·觐礼》:“载龙旗弧韣乃朝。”郑玄注:“交龙为旗,诸侯之所建。”《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旗。”郑玄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复也。”是交龙为龙交缠的图象。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夔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蛇纹】

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蟠虺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

●蟠虫离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斜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鸟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商、西周、春秋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有一部分图画文字,其中有一些是单体的人或动物形象,有的颇为逼真,如虎、牛、鸟、马、象、龟、鱼等。这些图形多是选择了人或动物形象特征最为鲜明的正面或侧面形象,加以夸张表现,使之具有为人易于识别的符号性质,它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在捕捉对象形体特征方面已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和创造性。另外,有些形象是以会意的方式表现成组的人物活动或人与兽、人与环境的关系,其涉及的方面很宽,包括了贵族的宴饮、狩猎、战争、刑戮等各种活动。它反映了绘画意识的发展,虽形象简单,但也有一定的感情因素的表现。例如以跪坐的女子抱子组合成的“好”字,能使人感受到有一种母子间的亲昵之情。还有一些字体以抽象、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更为复杂的人物活动与人际关系。例如人的手、足、眼睛等器官就常被用作人的代表符号,用以表现比较复杂的生活内容。还有的字包含着物象的透视关系,例如字是俯视的单辕双轮车的形象。虽是为了便于辨识,但也反映了绘画发展尚不成熟时期的特点。在一组图像中同时出现几种不同透视的情况,直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镶嵌图像中仍时常出现,例如表现四马系驾的图像,将车子画作正侧面,而两服两骖则被画成向两边翻倒,以表示空间透视关系。这些绘画上复杂透视关系的难题直到汉代绘画中才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象形文字:

黄帝大臣仓颉,根据天地山川鸟兽等形状,制定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如:⊙代表日、艹代表草等,而所谓的象形文字,就是模仿物体的形状、写形以外也兼具写生,所以也可以说是具备了绘画的原始形态,而中国绘画对于笔墨非常重视,也有“书画一家”的论调,且中国文字的结构优美,自然与艺术互辉映,也因此文字与绘画之间有一层很深的渊源。

二、最早的绘画:

据说中国绘画的始姐,是黄帝的大臣史皇,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绘画,只要的源由是黄帝时代的衣冠制度,如天子的皇冠“冠冕”及天子的龙袍“衮衣”上,仓颉用文字画成各种图形,而史皇便在衣冠上点缀一些彩色花纹,这就是所谓的“五采之绘”,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绘画。

三、五采(五种颜色的丝)之绘:

所谓五采也就是五种色彩,在当时就是在服装上描画五种彩色,利用五彩画成“十二服章”,十二服章里所绘的图画上装有太阳、月亮、星辰、山川、两条龙、野鸡等……下装有杯两个、水草、火焰、米粉、斧铖、亚字等……,其代表意义为日月星辰代表照临、山川代表镇压、龙代表变化、米粉代表生活。

四、缝绘:从“绘”的部首为“纟”部,表示用丝会合在一起,而五采之绘所用的色彩就五种颜色的丝会合在一起,再做成某种图形,演变成所谓的缝、织的手工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今日所称“刺绣”,而这些应用在当时的土器、木器、竹器、牙角上相当普遍,更把这些花纹雕刻在金属器物上,也造就中国三代时期古器物花纹图的起源。

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

礼,是“周人为政之精髓”,“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在“以礼治国”思想的指导下,西周王朝对夏商礼制加以损益,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被孔子赞为“郁郁乎文哉”,是我国奴隶社会礼制史上的鼎盛期。西周灭亡后,其礼仪制度的主体和精神,被儒家学者所继承,并随着儒家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学说的广泛传播而备受重视,影响极为深远。西周之所以能在礼制建设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圣贤的制礼作乐之功外,完善、有效的礼仪教育制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西周实现“以礼治国”目标的重要条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除了一些教育史的著作中略有提及之外,学术界尚无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撰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西周礼仪教育的发端

在西周时期,“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抽象的,是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及社会共识构成的,既作为人际交往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又作为社会的一种观念和意识,约束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是‘礼’的具体、有形的表现形式,严格遵循和依据‘礼’的规定及内容,形成了一套系统且完整的程序和形式”,“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周人的礼仪教育,早在灭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在豳(今陕西旬邑县西),“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尝到甜头的熏育又来进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此举实际上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礼让教育”,其结果是“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亶父“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而且古公亶父还“作五官有司”,以处理政务,教化百姓。“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文王继位后,“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即在此时投奔周。由于文王公正廉明,连诸侯们也“皆来决平”,即请文王评理。如“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毛苌云: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君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乃相让所争地以为闲原。文王礼仪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武王即位,“祭于毕”,“观兵至于盟津”,又先后举行了泰誓与牧誓,这些既是盟誓礼典,同时也是对民众的礼仪教育。而灭商之后的大规模献俘礼和分封诸侯,更是声势浩大的礼仪演示会。当时,周人按照名位、官阶品级制定了一整套礼仪等级制度,相应配套有一系列的礼节规范和仪礼容态,统称为礼数。正如《左传·庄公十八年》所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二、西周礼仪教育的形式(一)家庭教育

周人对家庭教育极为重视,认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家庭教育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教育的主体是父母、祖父母及兄长、家庭教师等。对于这类教育活动,《礼记·内则》有详细记载。书中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对青少年在家中的日常行为礼仪也有明确规定:“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凡男拜,尚左手……凡女子拜,尚右手。”

女孩的教育与男孩相比有很大不同。《内则》云:“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这里,“十年”是指十岁,“姆”是指女教师。郑玄注《仪礼·士昏礼》云:“妇人五十无子,出不复嫁,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矣。”“婉娩听从”之类就是所谓的“妇道”,后世更明确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行为修养、性格脾气、语言谈吐、穿着打扮到生活操作等方面都对女性做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周人还注意到胎教的重要性。如文王之母大任,“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以胎教也”,成王之母“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不踞,虽怒不詈”,孟子之母“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等等。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和学习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注意的焦点。在礼仪方面,家长遵礼守仪,孩子才会遵礼守仪。《礼记·文王世子》云:“文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暮)又至,亦如之……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者曰:‘诺。’然后退。”这里,“末”,犹勿。原,再。“末有原”,即不要把剩下的食物再进献给王。受文王身教的影响,“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句中“说”,通“脱”。由武王的做法,足见身教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礼记·内则》载:(子生后)“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于子室”,三个月后,父亲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然后“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这里,辩,通“遍”。“师”,即家庭教师。

此外,家庭中经常举行的各种礼仪活动,如冠、婚、寿、丧、飨以及节庆、祭祀等,也都是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二)学校教育

1、西周的学校

文献记载,三代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史记·儒林列传》载:“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教、序、庠都是指的地方学校。《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

夏代的学校,尚未得到实物证实。至于商代的学校,则“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得到地下出土文物特别是殷墟甲骨文的佐证。商朝的学校名称,除‘庠’、‘校’、‘序’以外,还出现‘学’、‘大学’、‘瞽宗’等称谓。关于‘学’,这在甲骨卜辞中已得到了证实。”该字的构形意义是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房屋——‘介’中进行有关筹算知识——‘爻’的教学活动”。此外,卜辞中还发现了“大学”二字。

西周的学校教育在商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分两种: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小学。西周时期的“大盂鼎”等青铜器上都有关于宫廷小学的记载,证明《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的说法不无道理。

西周的大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周天子都城所设的大学,称为“辟雍”,又叫“学宫”、“射庐”、“西雍”等,建于京城南郊(一说西郊)的开阔地上,四面环水,在中间岛形陆地上建学宫。学宫的四面还有4座教学建筑: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北为上庠,南为成均。这些建筑都在辟雍的四门,所以又叫四门学,是辟雍的组成部分。大学同时是养老、祭祀和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天子有时也来这里射箭或泛舟,所以又叫“射庐”或“大池”。另一种情况,是诸侯国都城中所设的大学,称为“泮宫”,即《王制》所说的“诸侯曰泮宫”,形制与辟雍相同而略小。

关于西周的乡学,有多种说法。如《周礼》曰:“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礼记·学记》曰:“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而《孟子》只提到“周曰庠”。无论历史的真实情况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时期在天子、诸侯国都和郊区都设有各级学校。

2、西周学校礼仪教育的主体——教师

西周时,由于实行“学在官府”的制度,教师均由官员兼任。“国学中的教师由大司乐、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大师、小师、龠师等官吏担任。”如《周礼·地官司徒·师氏》曰:“师氏掌以美诏王”,同时“以三德教国子”。

乡学的教师,主要由各级行政长官兼任,包括大师徒、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父师、少师等,而致仕居乡的乡老、乡先生等人,则可能带有专职教师的性质。

3、西周学校礼仪教育的客体与教育内容

西周时期的各级学校,基本上都是供贵族子弟读书学习用的,也就是说,教育的客体主要是贵族子弟(包括所谓的世子与国子),以及部分平民子弟。有时,天子也要到大学“承师问道”。奴隶们没有进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世子,指周天子及诸侯国的太子。国子,即“公卿大夫子弟”。郑玄注《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而合国之子弟焉”曰:“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这里的“学”是指大学。《周礼正义》云:“大司乐通掌大小学之政法,而专教大学,与师氏、保氏、乐师教小学,职掌互相备”;又云:“周制,大学所教有三:一为国子,即王太子以下至元士之子,由小学而升者也。二为乡遂大夫所兴贤者能者,司徒论其秀者入大学……三为侯国所贡士。此三者,皆大司乐教之。”

关于学校礼仪教育的内容,《师氏》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又“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皆学焉。”郑玄《注》云:“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

·地官司徒·保氏》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以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其中,“射”也是一种礼仪。“五礼”,即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王制》说:“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即冠、婚、丧、祭、飨、相见六种礼仪。教授礼仪知识的还有国老(大夫以上退休者)和庶老(大夫以下退休者)。

行礼离不开乐,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礼记·文王世子》云:“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乐师系统的官员如大司乐、大胥、小胥等人,都负有在学校教国子乐舞的职责。如《大司乐》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上述这些都是大学教师。掌管小学教育的是乐师。《春官·乐师》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郑玄《注》云:小舞“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

关于入学年龄及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儿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可见,儿童在最初几年学的是一些简单的知识技能和礼仪,13岁以后就要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乐舞等较难的内容。先秦时期,15岁是“成童”的年龄,因而学习的内容有所加重,到20岁行冠礼之后,才开始学习吉、凶、军、宾、嘉等专门的礼仪制度,同时继续学乐,还要做到“博学不教,内而不出”。这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学习内容、逐步提高学习难度的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大戴礼记·保傅》对入学年龄有不同说法:“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朱熹解释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又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扫洒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可见,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少年儿童学会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懂得一些事君、事父、事兄、处友之道,了解一些礼仪之则、衣服之制、饮食之节以及简单的文化基础知识。这种礼仪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履小节”,就是学习和实践洒扫、应对、进退等待人接物的礼仪,这种做法是正确而有效的。

除了礼和乐之外,《诗》、《书》、射、御等也都是国子们必须学习的内容,学习时也须循序渐进。

世子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与国子相比有所不同。《礼记·文王世子》说:“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天子每年一度要到学宫中举行视学之礼,其目的一是检查世子、国子们的学习进度,二是举行释奠养老之礼。

乡学的教学内容与国学差不多。毕业时达不到要求的,须受到一定的惩罚。

4、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

西周的学校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教学场所,学制又长达10年左右,而且还要定期考核学业,显然须有比较正规的课堂教学。早在商朝时,甲骨文中的“学”字,反映的就是课堂上师生相对进行教学的情景,西周当然不会例外。《礼记·王制》曰:“(乐正)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记》曰:“大学始教……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幼学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箧”是书箱,这里指打开书箱发给学生教材、书籍。初入学者还应多听少问。(2)实践教学

在西周的各级学校中,要讲授礼、乐(含舞)、射、御、书、数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学员必须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践活动,才能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周礼·春官·大胥》载:学员“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3)情景教学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西周时期的各级学校非常重视情景教学法,使学员们能在身临其境中真实地感受有关的礼仪知识。其主要表现为学校中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各种典礼,如入学(含释菜、释奠等)、敬师、射、乐舞、飨宴、养老、献俘等等,无论这些典礼是学校举办的还是各级政府举办的,也无论其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是否直接相关,其客观结果都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生动、直观甚至是亲身参与的礼仪教学形式。如《文王世子》载,养老礼中,有“乞言合语之礼”,即学生们向老人请教“嘉言懿行”,实际上就是传授历史知识和道德伦理的过程。(4)循序渐进

从前文所引《内则》与《学记》的记载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学校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是遵循着按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的。这种做法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5、教学管理

学校对国子们的教学管理非常严格。《礼记·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若8岁入小学,则“小成”应在15岁,“大成”在17岁。《王制》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不举”,谓用膳不奏乐。《周礼·春官·小胥》载:“小胥掌学士之征令而比之,觵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觵,用兽角制的酒器,此处指罚酒。对于那些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按时到达的学士,小胥要罚他们饮酒;对于那些在舞蹈队列中不够严肃认真的国子,小胥则要进行鞭笞挞罚。当时还有专门用以体罚的教鞭,即《礼记·学记》所说的“榎、楚二物,收其威也”。可见,政府对不认真学习者的惩罚是相当严厉的。(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官府通过政令及所行礼仪向社会训谕、诱导,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其中,有些礼仪与学校礼仪教育密切相联,既是学校礼仪教育的延伸,又是社会生活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影响,二者互相渗透。事实证明,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密切结合的形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官府教谕

西周时,凡天帝、周王和官府向下发布的言论政令都称为“教”,这在《尚书》中很常见。如《酒诰》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洛诰》曰:“朕教汝于棐民彝”、“文武勤教”;《无逸》曰:“古之人犹胥(相)训告,胥保惠,胥教诲”等等。这些“教”当然包括教育,其中不乏礼仪教化方面的内容。《周礼·大宰》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邦……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正百官,以均万民。”“扰”,郑玄《注》曰:“犹驯也”。同书载大司徒的一部分职责是“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是“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司徒还要根据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湿五种地区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施行十二种教育:“以祀礼教敬”、“以阳礼教让”、“以阴礼教亲”、“以乐礼教和”、“以仪辨等”、“以俗教安”、“以刑教中”、“以誓教恤”、“以度教节”、“以世事教能”、“以贤制爵”、“以庸制禄”。每年正月初一,还须向王畿和各诸侯国宣布教典,“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悬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法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小司徒的职责是“掌建邦之教法”,每年正月,率领属官观览悬挂在象魏上的教典,并督促执行。《周礼》中,地官系统的官员基本上都负有教育民众的职责,因而被统称为“教官”。春官系统的官员,则被统称为“礼官”,如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在西周的宫廷中,还设有专门教育妇女(嫔妃)的女官——九嫔。《周礼·天官冢宰·九嫔》载:“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她们如何按“礼”侍奉天子等。

2、频繁的典礼

西周时,除了在学校中时常举行的各种典礼外,在学校之外也不断有不同规模的典礼仪式。这些典礼主要有以下几种:(1)射礼。西周举行的射礼有四种:乡射、燕射、宾射和大射,其层次高低不同,举行的地点有的在学校,有的不在。《礼记·射义》说:“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则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泽,指泽宫。射宫,在都城中,近于公宫。(2)军礼。包括出征前的告庙、授兵,出师时的类祭、宜祭、受脤于社,出城后的郊天之祭,踏上征途时的祃祭,行军途中的向庙主和社主祷告,凯旋归程中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入太庙告成时的献俘、饮至、赏功等典礼。(3)军事教育与训练。西周有经常化的军事教育与训练,包括普通的军事演习和专门的训练。前者如周王的“大蒐”,民间的“蒐于农隙”、“狝于既烝,狩于毕时”等,后者主要是指射手和御者的训练等。(4)祭祀礼仪。包括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鬼神等。(5)人生礼仪。包括诞生礼、冠礼、婚礼、寿礼、丧葬礼等等。

三、西周礼仪教育的特点(一)政府高度重视,定为治国之本

周人对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视。《礼记·乐记》曰:“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节。”在各种教育中,礼仪教育最为重要。《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强调的都是以“礼”固定人的名分,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因此,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不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使之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的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配合,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养正于蒙,坚持不懈

人在年少之时,性情未定,可塑性很强,是教育的大好时机。此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周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了。母亲在怀孕期间,其言行举止及饮食视听都与平日不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胎儿健康发育,将来能够成长为有修养、懂礼仪、成大器的人才。在孩子出生以后,礼仪教育更是贯穿于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天也不松懈,并将持续到成年以后。而且,在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同时,家族中的其他孩子及成员也受到了教育。(三)内外兼修,全面发展

西周时期不仅重视礼仪教育的外在形式,而且重视其内在道德要求。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同样,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高尚品质、文化修养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和作用,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礼记·乐记》所说:礼的最高境界是“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德是礼的源泉和动力,推行礼仪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让礼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达到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目的。(四)礼乐结合,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礼与乐密不可分。西周时,绝大多数礼仪活动都须配有相应的乐。而且,乐与礼一样,在人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周人在重视礼仪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乐教以及射(体育)、御(实践)、书、数等。此举在客观上提高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相当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五)礼仪教育的客体以贵族子弟为主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又实行“学在官府”的制度,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其目的都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而严格的家庭教育也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奴隶和一般平民是没有这种条件的。所以,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上,礼仪教育的客体都是以各级贵族子弟为主。当然,平民和奴隶们也须掌握必要的礼仪常识,但内容仅局限于尊上和服从等少数礼仪,繁杂的贵族礼仪他们是没有资格学习的。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后,接受教育的平民子弟才逐渐增多。(六)重视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

西周时期不仅重视“礼”的教育,也十分重视“礼”的实施,即知识灌输与行为实践融为一体。在礼仪教育中,学生们不仅要懂得各种礼仪知识,而且还要亲自“演礼”,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这种将礼仪知识的传播与礼仪的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常大。

四、西周礼仪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西周以礼仪文化为核心的“六艺教育”,“是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课程体系”,对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其对今日的启示主要有:(1)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礼仪教育制度,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营造人人学礼仪、人人讲礼仪的良好社会风气。(2)从娃娃抓起,实行终身教育。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政府应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礼仪教育做出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大学毕业后,还要接受各种形式的再教育,使礼仪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终身教育项目。(3)礼仪教育应与道德教育密切结合,内外兼修,绝不可以只重视礼仪的形式而忽视人的内在修养。(4)礼仪教育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礼仪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学生掌握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后,就应该严格地按要求去做,使之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5)弘扬“家教”传统,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将礼仪教育置于家庭教育的核心地位。

第三章 西周的政治经济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晋成公逝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后来的三晋就不说了,除了比较弱的韩,后来其他两国有哪些将军和战役,不用废话。再说大多也是战国时候的事了。

魏国

在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诸侯国名,处于现代的中国山西芮城,前661年被晋国灭亡。东周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以後,在晋国的版图上,建立了新的魏国。

燕国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貭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除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楚国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地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篇拓土历程,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成王两传至庄王。庄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冶,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侯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大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00年,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一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鲁国

原为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旧奄国地曲阜,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

吴国

吴国是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吴国的开始不明,传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将他们的王位让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出逃到江南建立吴国。这个传说的准确性无可考证。到春秋时期为止,吴国是中原边上的一个不重要的小国,有可能吴国到春秋时刚刚开始使用从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令伍子胥自杀,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越国

越国是以绍兴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第一个古朝,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越国的势力范围曾北抵山东,南入闽台,东濒于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公元前三一二年正当秦、韩、魏与楚齐对峙、楚调发大军包围秦兵于曲沃和商於的时候,越王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挥作战的大船)、战船三百艘、箭五万支,送给魏国(《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支援魏国。这样运送大批水战所需的军用物资到魏都大梁,必须从长江经邗沟,再经淮水和鸿沟,可知当时越的国力仍能控制邗沟和淮水的航行。这时越王原要伐齐,经齐王使人游说越王,越不攻齐而攻楚,被楚打败。因此楚图谋灭亡越国,消除后顾之忧,并扩展领土到江东一带。公元前三〇七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秦国有争立君位的内乱,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图谋攻灭越国。楚国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活动了五年,到公元前三〇六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把越国灭亡了,把江东建设为郡。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宋国后来逐渐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称霸时都有强大的实力,召集各国会盟较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

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6年,宋国令尹向戎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发起和平大会,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

战国时期,宋国终被齐国所灭。

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两年后,犬戎杀死周幽王,并杀郑桓公。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郑武公以和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卿士,且能控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的历史上,郑国甚为活跃。就连当时的齐国还经常听命于郑国,跟随郑国东征西讨。到郑庄公统治末期,郑国由于连年征战,国势日衰,齐国才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对周边小国发号施令。郑国以后由于内乱叠起,国势逐渐衰弱,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鄫国

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唯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疆域:驻苍山县向城西南,包括苍山大部分,枣庄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邾国(邹)

颛顼帝之后代曹挟于周武王时被封于“邾”,建立邾国,最初附庸于鲁,春秋时渐强,进为子爵之国,称“邾娄”,后又改为“邹”,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后来,春秋时鲁穆公改邾国为邹国。因建都邹邑而得名。曹姓,战国初亡于楚宣王。

莒国

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隐公元年,这一段的莒国历史,史文缺略,为空白期。太史公多见旧籍,于此当有所见,惜他因莒国小弱,未立《莒世家》,后人于此空白期之史迹,无法妄测。仅知自兹舆期始封至鲁僖公年间之兹平公,共历十一世。兹平公之后,始有国君世系,但是因为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作为生前称号。由此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间,周人欲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尚未收到显著效果。

自鲁隐公二年后,《春秋》经传始见莒之事迹,至战国楚简王灭莒(时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间,莒国大事可述者甚多。兹仅就其与齐、鲁两大邻国关系及参与中原霸主盟会之主要事迹,略为综合排比之,以说明夷夏之斗争与民族融合过程,在东方仍在继续进行中。

为了便于了解莒与当时诸国之关系,分四个阶段叙述。

第一阶段,自鲁隐公二年(前720年)至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73年)。开始时,莒的疆域似已较初封国时有所扩张(也许是又逐渐恢复了周公东征前之旧疆)。它南入向(在今莒县南70里处),北伐杞,取牟娄。杞,本为旧国,卜辞(《殷虚书契后编》下375)中有“杞侯”字样出现。周武王重封夏之后楼公于杞,初都于今河南杞县,春秋前,不知何故东迁。先迁于今新泰县境,继又迁淳于(今安丘东北)。杞之国土,东起今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横亘于莒之北部。莒欲扩地,向南已灭向,向北不能遽吞杞,故取蚕食手段,先取其一邑。杞本夏族,但因处东夷故地,用夷礼,故齐鲁等国鄙之。

莒之西疆临鲁境,西北疆有州、纪二国。州为小邦,姜姓,不久似被齐所灭。纪(已)曾因调停鲁与莒的关系,与莒盟于密。前715年,鲁与莒因而盟于浮来。可见莒对西方及西北方之邻国,是维持着友好关系的。但齐桓公即位后,齐为霸主,局面为之一变。

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出奔莒国避难。返齐为君之后,却不念旧德。旧籍载桓公与管仲谋伐莒为东郭牙所觉之事②是否事实,姑置不论,而不久却向东方扩张,则是事实。纪和杞首遭压迫,亦开始见“伐莒”之文。莒似乎判明了这个情势,以后不再向北发展,转向西、南两方,开始与鲁、鄫发生纠葛。

当时,莒是齐鲁之外的东部大国,附近的贵族与国君,在本国住不下去时,多爱暂奔莒国。这一阶段,齐公子小白之外,还有谭君及鲁庆父。由于鲁人赂莒交出庆父,反又食言不送贿赂,鲁莒之间曾数次发生战争,莒败。鲁也有了戒心,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城诸及防(东防,在今费县东北40余里处)即所以备莒。

桓公由于标榜攘夷,所领导的几次会盟,莒都不得参加。后宋襄公欲霸诸侯,也领导了几次会盟,莒亦未获准参加。

前660年齐逼迁阳(今沂水西南)国之民而有其地。前644年,完全灭纪国。齐向东扩张的面目已经不再掩饰了,莒国为了对抗咄咄逼人的齐国,便完全倒向新起的霸主晋国,这在下一阶段中表现得明朗了。

第二阶段,自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成公十四年(前577年)。这是晋文公为霸主以及邲之战后楚庄王继为霸主时代。莒国在这一阶段,历兹平公、纪公庶其、厉公季陀、渠邱公朱四个国君。他们先后参与中原各国的一些会盟,是外交上初步活跃的时期。

晋文公虽也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却未在会盟中表现出来,因而莒国得以参加了有名的践土之盟。与此同时,齐继续向东开拓国境。见于记载的是前600年伐莱。取根牟。莱为东夷族,根牟又在莒之邻境,因而齐于前598年及前596年有两次伐莒之事。《左传》对于后一次伐莒记曰:“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部分地道出了齐、莒双方的打算。原来,与莒同时被晋文公邀请参加会盟的小国邾,本是鲁的禁脔。此后,齐欲并莒,鲁欲并邾,二大国会晤频繁。前599年,鲁出兵伐邾,次年,两国连兵伐莒。又次年,楚败晋于邲,齐国见莒失去了奥援,遂无所顾忌,复于下一年再次伐莒。在这以后的十年间,齐恃其强,开始欺压鲁国,又侮辱晋之使臣,形势又为之一变,晋、鲁、卫、曹于前589年合兵伐齐,败齐于鞍。于是,前584年以后,莒国又参加了以晋为盟主的马陵之会及蒲之会。

这一阶段的后期,可能由于齐鲁交侵,也可能由于莒君渠邱公的无能,莒有三城一度为楚所攻破,但楚不能据而有之,不久退出了。前574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称黎比公。

第三阶段,自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这一阶段的前期,晋悼公复霸,后期,宋向戌倡议晋楚弭兵,争霸局面稍得缓和。

晋势复强之后,30年间,大会盟24次,莒都参加了。由于多次参加复盟,莒似乎逐渐以大国自居,开始对外用兵。初期,即与邾联合,共同侵郐,郐在莒之西南,距鲁不远,便向鲁求救,然而鲁的兵力不能胜莒,郐终于为莒所灭。鲁感到受到了威胁,开始修建东疆的费城。前565、563、561年,莒三度侵犯鲁境,表面上看,似仅是争夺边境上的田地,然而鲁国却以为:“莒人间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东鄙。”当时晋楚继续争霸,齐、鲁全参加进去,莒乃钻了空子。由此看来,莒稍强之后,也会走上扩张领土的道路。“春秋无义战”,莒也不例外。莒国的兵力,这时似乎很强。前555年,以晋为首的12国伐齐,莒曾要求以“车千乘”从东南方向攻齐。这一次齐兵不敢出,晋军焚临淄。12诸侯之兵到达齐之南疆。齐坚守城池,未导致大败。然而齐开始有了向莒报复之心。

莒君黎比公之治民,《左传》称之为“虐”,又说“国人患之”。大约指的是他不顾国力,连年与齐鲁争战,民不堪命的情况吧。黎比公处于齐、鲁两国大启疆土之际,利用强晋为援,以攻为守,还不失为较好的策略,因而这一阶段为春秋时莒最活跃之时期。黎比公死后,莒逐渐走向衰亡了。

第四阶段自鲁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这一时期,晋公室强大,国力内耗不复外顾,莒亦失去了奥援。莒君可考者,有展舆、著邱公去疾、庚舆、郊公与狂5人。嗣后入战国,莒事无记载,公元前431年,楚灭莒。

这期间,莒之国土屡被齐鲁侵占,国势已弱,只好采取守势。加上本身有内乱,展舆立为莒子后,夺群公子秩,群公子把公子去疾从齐国召回,立为莒君。展舆逃往吴国,其党羽务娄等3人奔齐,带走了大庞、常仪靡二邑。后牟夷又奔鲁,献了牟娄及防二邑。前532年鲁伐莒,取郠。郠位于今沂水县界,因此莒国西疆藩屏尽撤。在此情况下,莒之内乱仍不止,国君去疾死,蒲余侯杀了公子意恢,从齐国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舆,此后莒国依附于齐。到了前523年,又想摆脱齐之控制,两次引起了齐兵来伐。莒已不复比于列国。入战国后,楚的势力扩张到淮上,灭蔡,进而灭莒。然而到底距其本土过远,不能长期占有,莒之全境终于入于齐。

吕国

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周宣王时,吕国改名为甫国,春秋时甫(吕)国为楚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许国

据史书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西周灭商后,周成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为许文叔。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前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详细: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唯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大约到战国时期许元公在位时,便被楚国攻灭了,一说为魏国所灭。许国灭亡后,许国宗亲四散逃走,他们虽散居异乡,不忘故国,便以国为姓,这是许姓的一个来源。

虢国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虢东迁后,据守上阳的虢叔被称为南虢,据守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虢(据《左传》“正义”引)。与此同时,西虢支庶与羌人在西虢故地又建立一个虢国,时称小虢,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后出现过的5个虢国。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据《竹书记年》)。公元前687年,小虢为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

补充

东虢于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西虢东迁三门峡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于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实为一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虢公丑带领一部分贵族逃往洛阳,后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苏国(即河南焦作温县一带),现有东虢村、西虢村;被俘的一部分贵族、平民被晋军带到山西汾阳一带,形成望族;另一部分贵族、平民在当地居住或逃到他处。

虞国

虞——周代姬姓国。虞也同吴,史书记载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时曾争霸中原的吴国,此略。一是山西晋南的北虞。《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此谓山西平陆、夏县一带的虞国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国。然而,刘晓景等根据金文及相关资料论证,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前655 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珍玉、借道给南下伐虢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州国

古州国之都。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

淳于国

周武王把安丘县东北部封给淳于公,建立淳于国,淳于公为姜姓,和当时的菜,纪等国为邻,春秋初年,从河南搬来的杞国不断侵逼,淳于无力抵抗,国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难,淳于国亡。

杞国

周朝建立后,求先贤的后代进行分封,从诸城的牟娄寻到大禹的后代东娄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国,西周末年,由于邻国的侵逼,杞在河南无法立足,便举国东迁,回到国君的祖籍(今潍坊市),后来在昌乐,安丘等地建国,现在安丘黄旗堡镇西南有杞国古城遗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国被楚国攻灭。

莱国

莱国商代以前,莱国的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等县,东部直到黄县沿海地区,姜太公初封齐国,建都营丘(今昌乐县境内),离莱都较近,莱候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强大,齐国打败莱国,占有今平度县以西的领士,莱公被迫迁都黄县,称东莱。战国时,东莱亦被齐国吞并。

萧国

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春秋时灭于楚庄王。

徐国

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周穆王时,已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比较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平叛,徐偃王弃国而走,躲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后周穆王降偃王儿子宗为子爵,仍封于徐(今江苏省泗洪市一带),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

舒国

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群舒国先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灭于楚国。灭国后,群舒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氏,称舒氏。

纪国

纪国是商朝在东方的与国,都城在今寿光县纪台乡,周灭商,纪国又臣服于周,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发展,纪国成为主要障碍,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被齐国吞并。

谭国

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初年,齐桓公出奔时曾经过这里,当时谭国君对齐桓公很不礼貌,齐桓公继位,谭国也没派遣使臣祝贺,齐桓公称霸诸侯后,借此故吞并了谭国。

管国

管国作为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封国之一,屡见史书。西周早期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管叔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后裔以管为氏,管叔鲜为管氏(姓)的开氏始祖。

蔡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后裔,灭于楚国。建都于蔡,辖地大致为现在的上蔡附近。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郧国

郧国之都。在今湖北安陆县境。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蒋国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

芮国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于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一说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有芮城),周成王时改做诸侯国,称芮伯。在周王室任司徒。春秋时,芮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沈国

同样和姓名有关,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姬姓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

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一说被晋国灭掉),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曹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伯爵,国君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後裔。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国灭曹。

霍国

周代姬姓霍国有两处,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另一霍国位于山西省霍县西南,是西周时期山西境内最北的姬姓封国,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改封霍叔后裔于此。晋献公十六年冬(前565),晋太子申生灭霍。

庸国

史载公元前1059年,周请庸人筑都于洛邑,今竹山县文丰乡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确很高;庸人又是史料中所称的最早饮茶的先民,“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然而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庸人的军事艺术水平,“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古代战事考》)。

商代,庸为侯国。定都于竹山城东南四十一里的方城山。《括地志》载:“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湖北通志》载:“方城天险之保障”。《民俗博览》载:“庸人好巫,端公疗疾,其效神验,乃上古遗风也”。在商代崇尚巫风祭祀的时代潮流中,堵河的巫文化得以张扬。

至周代,庸国因率群蛮伐纣有大功被封子国。《尚书》说:“武王兴兵伐纣,庸率卢、彭、濮等八国以兵相从。”灭商之后,庸国作为南方群蛮的领袖以军事实力奠定了,疆域也拓展为占有今陕西的山阳、镇安、柞水、安康、汉阳、紫阳、岚皋、平利、镇坪,四川的巫溪、巫山、奉节,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兴山、姊归、巴东等县,即整个秦巴山区的大部为庸之辖属。国都仍在竹山的方城。

至春秋时代,庸国与楚国抗衡,东威摄楚国的崛起,西牵制秦国的扩张。庸人主要的敌人是楚国。楚国后于庸而崛起,有代庸而为“百濮之长”的态势。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在韬光养晦“三年不鸣、不飞”。楚之四邻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

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实现了“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壮志。

权国

商武帝武丁的后人有被封于权地(今天湖北境内),建立权国。春秋时期,楚国武王大败权国。权国迁走,不久又被巴国所灭,权国贵族子孙就以原国名“权”作为姓氏。

谢国

黄帝的儿子中有一姓任,任家族建有十个国家,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其比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灭掉了谢国(资料只查到这么多了)。

巴国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史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巴人或许参加了武王伐纣战役,后在汉江上游建立国家,部分更弱小的民族融入巴族。春秋时期巴国见诸于史籍的是与楚、邓等邻国之间的战争记载。最终巴国失败了,又开始了几百年的迁徙,向祖先的故地退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断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周边文化,使巴人原本就不深厚的传统更难彰显。最终巴国被一路跟随而来的楚国逼迫,数易其地,“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丰都),后治阆中,”这段记载也许就是巴人当时的境遇写照。公元前316年,巴国最终被秦国所灭,结束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

息国

夏商时期,这里已建立了息国,号称千乘之国,北结齐郑、南抗荆楚春秋时,春秋时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和息国发生了矛盾争端,息国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的态度来解决争端,却贸然出兵,攻打郑国。郑国被迫应战,将入侵者打得大败而逃,后楚文王攻灭息国。传闻:息妫(桃花夫人)无限漂亮,搞亡了息国。

郤国

春秋时期,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凶,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其后遂以封地为姓,形成郤氏。见《尚友录》、《古今姓氏书辨证》、《正字通》。

春秋时期郤宛的的代。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来被晋厉公灭族,有子孙逃往楚国,楚昭王时郤宛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氏。

邢国

周公旦的第四子被封于邢(河北邢台),建立了邢国,公元前662年邢国为卫国所灭,邢国国君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为邢氏。②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邑于邢,其后代子孙以封邑名为姓,亦称为邢氏。

祝国

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

公元前768年,“齐人灭祝”。

鄣国

西周初,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

聂国

春秋时齐国丁公分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为齐国附庸,称聂国。(没有资料了)

陈国

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陈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为陈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西周时期,陈国国力比较强盛,成为西周12大诸侯国之一。陈国在西周时期共传10君:胡公卒,其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其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其子孝公突立;孝公卒,其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卒,其子幽公宁立;幽公卒,其子釐公孝立;釐公卒,其子武公灵立;武公卒,其子夷公说立;夷公卒,其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时,周朝东迁,开始进入东周时代,诸侯“礼乐崩坏”,多不义之战,周室衰微,陈国也由此进入多难之秋。

东周时期,原为中原大国的陈国国势日趋衰弱。楚、晋、齐交争于中原,陈国处于四战之域,无日不处于战争的气氛之中。加之国内多次发生争夺君位的内乱残杀,国力不振,终至覆亡。

陈平公卒后,其子文公圉立。文公娶蔡女,生子佗。文公卒后,长子鲍立,是为陈桓公。公元前719年,宋、陈、蔡、卫四国联军伐郑,公元前707年,伐郑胜利,但陈桓公也去世了,国内因此暴发了一场争夺君位的内讧。桓公鲍的异母弟弟佗,其母为蔡女,蔡人为支持佗,杀死桓公太子免,立佗,是为厉公。陈厉公也是娶蔡国女子为妻,蔡女与蔡人淫乱,厉公也多次到蔡国奔淫。原来陈桓公的太子免有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三兄弟联合蔡人杀死厉公,为其兄复仇。厉公死后,跃、林、杵臼相继即位,为利公、庄公、宣公。

铜雀台中国历史论坛陈宣公(公元前692-647年在位)的大女儿嫁给蔡哀侯,陈宣公之二女儿息妫嫁给息侯,姐妹二人都很漂亮。前684年,息妫从息国回娘家陈国探亲,路过蔡国,蔡候既尽地主之谊,又尽姐夫之情,但因好色而调戏息妫。息妫拂怒而去,息侯得知,火冒三丈,于是借助南方楚国的力量报复蔡候。楚文王自前689年继承王位,把楚国的都城由丹阳迁到郢,不仅向北攻伐郑国,还灭除了地处南阳盆地的申、吕、缯等国。息候的借刀杀人之计正好为楚文王东进淮河提供了良机。蔡哀侯在莘地战败,被俘虏。楚文王志在中原,如果杀了蔡侯,诸侯恐惧,必然联合抵抗,于是把蔡哀侯放了,以示仁德。蔡候恨息侯,心生一计,向楚王叙说息妫的漂亮,楚王魂不守舍,决心据为已有。楚文王于是灭掉息国后,将息侯安置在汝水,并将息妫抢到楚国。楚文王许诺不杀息侯,并立她为王后,因息妫面如桃花貌似仙,文王又称她为“桃花夫人”。前681年,息妫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取名熊艰,次子取名熊恽(楚成王)。但是息妫在楚宫三年,终日吞声饮泣、以泪洗面。楚文王为了博得她的欢心,在前680年打进了蔡国,将蔡哀侯囚禁。此后,桃花夫人的心情才逐渐开朗起来。

前676年陈宣公(公元前692-647年在位)的三女儿嫁与周惠王为王后。

宣公的宠妃生子款,深得宠爱,宣公欲立款为国君,就杀死了自己亲生的太子御寇。厉公之子妫完(即田敬仲)与御寇关系很好,妫完害怕祸及于己,被迫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此时正值公元前672年齐桓公在位,齐桓公本打算让妫完任卿相,妫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妫完以原国名陈为氏。陈完传至五世孙陈桓子,仕齐为大夫,食邑于田,遂改姓田氏。

前656年,齐桓公侵蔡伐楚,至召陵(今郾城境)还,欲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恐陈受害,诈齐出东道。东道恶,桓公大怒,执辕涛涂而去。

前647年,陈宣公死,儿子款继位,即穆公;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这时齐桓公称霸诸侯,陈国被迫跟在齐国后面攻打楚国。后来楚国势力强大,陈又臣服于楚。随后,晋国称霸,陈又加入到晋的联盟中。晋楚相争,陈国处于两大强国的夹缝当中,只得朝晋暮楚,惶惶奔波于楚、晋之间以求生存。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国又发生了第三次内乱。

陈国有一个寡妇夏姬,是陈大夫夏御叔之妻,风流美貌。陈灵公和两位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经常跑到城外株林中与夏姬淫乐,大夫泄冶劝谏被杀。前599年的一天,三人在夏姬家饮酒寻欢,嬉戏间,互笑夏姬之子夏徵舒像对方,夏徵舒不忍其辱,灵公被徵舒一箭射死,孔宁、仪行父二人逃往楚国,灵公的太子午也逃往晋国。于是夏徵舒自立为陈侯。当时楚庄王正称霸,趁此机会,出兵攻入陈国,将夏徵舒车裂于陈都城的栗门之地,并派人到晋国把灵公的太子陈午接回陈国,立为陈成公。但将陈国每乡取一人迁往楚国,居住在今汉口之东,谓之“夏州”(夏口)。

陈成公病逝,子弱(陈哀公)继位。哀公娶郑女,生师立为太子,然而哀公二宠妃,一生留,一生胜。哀公喜留,托弟司徒招照管。司徒招乘哀公生病之机,便杀死了太子师,宣布留为君,哀公上吊身亡。局势稳定后,招派使去楚说明情况,楚灵王当场杀死陈使,派公子弃疾率兵伐陈,留逃往郑国,弃疾灭陈。五年后,弃疾回国弑楚灵王自立,是为楚平王,楚平王为博取天下人的好感,把太子师之子陈吴从晋国接回,立为陈惠公。春秋末年,吴国崛起,与楚争雄,陈国处在吴、楚交兵之地,首尾两端,惶惶不可终日。陈惠公死后,其子陈柳继位,是为怀公。怀公欲结交吴国,却被吴国扣留,后悄然死于吴国,陈国只好立怀公之子妫越为陈湣公(闵公)。不久吴又来攻陈,陈国向楚告急,楚昭王亲驾相救,驻兵城父(安徽亳州东南),吴兵退。隔九年后,吴王夫差伐齐,打败齐军后,派人召见陈湣公,湣公鉴于其父客死吴国,马上应召前往,而此举又得罪了楚国,楚出兵讨伐。终于在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出兵北伐,杀掉陈湣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郡县,至此陈国宣告灭亡。

薛国

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唯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齐、魏共灭薛。

巩国

春秋时期姬姓小国,现今巩义市孝义镇。前516年晋灭巩。

叶国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曾孙沈尹戌,生一子名叫沈诸梁,诸梁被封于叶,建立叶国,为公爵,世称叶公,亡于?

项国

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项国。后项国被齐国所灭。

卫国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

滕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前1046年立国,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

江国

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于春秋时期灭于楚。

葛国

夏代有嬴姓葛国,在今河南修武县境(该在遗有葛伯城、葛伯墓),后为成汤所灭,汤征服葛国后,只将葛伯除之,葛国也不改国名,历经夏、商、周三代,立国约1800年。春秋时沦为鲁的附庸,后灭于宋。

戴国

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

宿国

周朝时,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伏羲氏的景仰,就封伏羲氏的后代在宿国(今山东东平县东南),据传义,是宋亡宿国。

遂国

虞颉次子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夏朝找到,分封在舜故乡附近的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春秋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被齐所灭。

钟吾国

春秋时期,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灭于吴。

附:新沂地区据“春秋”记载,西周时为子爵钟吾国,南邻淮夷,北界郯、滕、西至宋、陈,今宿豫县大部在其境内。

钟吾国疆域:新沂大部分,郯城杨集部分。

炎国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曾两度朝鲁。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

疆域:包括在沂河东岸从李庄到归昌杨集,东面包括临沭曹庄大兴,以及赣榆部分、东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区。

鄅国

妘姓之裔,封于鄅,即春秋鄅国。

曾为邾的附庸。直到春秋时期,鄅国被鲁国吞并,成了一个属邑,更名为“启阳”,这个妘姓国就灭亡了。

疆域:在古琅琊开阳县,现在临沂大部分,苍山部分、沂南部分。

毕国

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并被晋献公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

申国

周宣王时黄帝的后代被封于谢,并且建立了申国。公元前668年,申国被楚文王所灭。

罗国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

邓国

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绞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