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孩子都爱看的励志枕边书(经典修订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9:27:10

点击下载

作者:赵雪峰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孩子都爱看的励志枕边书(经典修订版)

优秀孩子都爱看的励志枕边书(经典修订版)试读:

前言

“江山代有才俊出”,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涌现出无数的风云人物,这些永载史册的人物为立志成才的青少年朋友指明了方向,并引领着他们走向精彩纷呈和丰富充实的世界。

每一个名人都曾从孩提时代走过,每一个孩子长大后也都有可能成为名人,成为一个影响民族、影响世界的伟人。其实,名人小时候和我们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只是名人在小时候比我们普通人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和困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拼搏。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名人的故事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很多人正是受到名人成长故事的激励和影响,奋发向上,成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了解名人,学习名人,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了解中外的文化差异,更能从名人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和人生智慧,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生当作人杰”,无数的青少年都有着自己远大的抱负,都想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一番精彩的事业。发生在古往今来名人身上的成长故事,会给我们更多的成功启迪。名人们在成为名人之前的不懈努力、自强不息、对自己充满希望、百折不回的拼搏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都有非常好的鼓励、鞭策和借鉴作用。阅读这些名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心有多远,路有多长。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在于他人生目标的远近。目标在近处,成就就不可能大;目标在远处,成功的路就会越走越长。名人成功的这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不足;名人成功的事迹可以磨炼我们的毅力,激励我们的斗志。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100个名人青少年时期的奋斗及成长故事。书中的每个名人小故事,都彰显着名人们的精神风范。每一位伟大的名人,都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和成就的。阅读名人的故事,走进名人们的内心世界;品读名人的人生,从而更好地洞察自己的人生,磨炼心智,并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翻开本书,故事生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名人们的言与行如在眼前。本书不但适合青少年自己阅读,同时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们不仅可以给孩子讲述故事中的道理,还可以通过书中的故事了解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好书亲子共享,亲子关系才会更加融洽,亲子教育才会更加成功。赵雪峰2015年2月第一章自强自信,永远坐前排

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居里夫人1 自强自立才能长志气——中国近代著名工程学家詹天佑的故事

成长故事

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人倚仗着洋枪洋炮在中国土地上肆意横行,年幼的詹天佑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在他的内心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不相信我们就这样总受人欺负,他立志要为祖国的富强做些事情。你们中国人是学不会这些的

儿时的詹天佑对机械制造十分感兴趣,在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玩时,他就领着伙伴们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他们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水的,回到家里受到家人的责骂,詹天佑却丝毫不在乎。小詹天佑还很喜欢摆弄家里的小物件,他经常偷偷地把小物件给拆了玩。有一次,他把家里的自鸣钟拆了,并好奇地摆弄着里面的零件,可是等到他想装上的时候,却怎么都装不回去了。他怕父亲回来责备他,就赶紧抱着自鸣钟和零件,跑到街上一家洋人开的钟表铺里,请开店的洋人把钟表装上。那洋人接过钟表,用很轻蔑的语气问詹天佑:“怎么,装不上了?”小詹天佑看着洋人充满鄙夷的神情,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个洋人低头摆弄了一会儿,很快就把零件都还原了。小詹天佑问洋人是怎么装上的,能不能教他,他很想学习。可那洋人却用骄傲自大的眼神和鄙夷的口吻对小詹天佑说:“你们中国人是学不会这些的。”

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组织的“幼童留美预习班”。从此,詹天佑勇敢地告别了家人,踏上了求学之路。在美国学习期间,詹天佑看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西方的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惊叹不已。一同前去的同学看到西方的工业和科技如此发达,又联想到自己的祖国是那么的落后,不禁对祖国的前途悲观起来。然而詹天佑却不以为然,他信心百倍且坚定地对一起来的同学说:“我们要勤奋学习,外国人能行,我们也一定能行,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火车、轮船!”就这样怀着强国富民的坚定信念,詹天佑不断努力,最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毕业时在同届毕业的几百人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国后,詹天佑全身心致力于国家的工程制造,他主持建设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许多著名工程,成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的创始人之一。

成长启迪

成龙在《男儿当自强》这首歌中唱道:“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愤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

是的,“男儿当自强”。因为自强,詹天佑努力学习、不断拼搏,主持修建了外国人曾断言中国人修不了的铁路,为中国人大长了志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认清目标,坚定理想,相信自己也会有闪光的一刻。自信的人总是积极向上,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奋发进取,并最终获得胜利。

一个人要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这是一种人生前进的动力;要学会自己热爱自己,这是一种生命的感激。自暴自弃,自己便是自己的奴隶;自强自立,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自强是一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气度,是一种困难压不倒、厄运头不低、危险无所惧的靓丽操守,是一种不怕己弱小、勤勉解困机、敢于硬碰硬的拼搏精神。自强,是一叶高扬的风帆,是一道亮丽的景观;自强,将永远伴随我们走向希望,走向成功,走向圆满。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故事

成长故事

艾森豪威尔曾经历任美军五星上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美国总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童年生活却是历尽艰辛的。艾森豪威尔童年时期,因为父亲做生意失败了,使得家庭的经济情况很糟糕,爸爸妈妈只有带领孩子们一起努力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艰苦条件的磨炼,才培养和练就了艾森豪威尔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可贵品质。

因为父母都在忙于打点家中的生活,艾森豪威尔及其兄弟几个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做家务。除了抓紧时间学习外,艾森豪威尔和兄弟几个还要打扫卫生、干农活。艾森豪威尔的父母还为孩子制订了非常严格的家规,比如,孩子们早晨6点必须准时起床,晚上9点没活干了就必须上床睡觉,学习空闲的时候要参加各种劳动……父母以此来约束孩子们,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艾森豪威尔家旁边有一块空地,春天的时候,他们会跟父母一起在那块地里种菜。等到夏天和秋天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和兄弟几个就把菜运到城里去卖,然后再用卖菜的钱贴补家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有一年,恰逢农忙播种时节,艾森豪威尔的弟弟得了重病。父亲和两个哥哥要下地干农活,母亲要照顾病重的弟弟,家里的事务变得更加忙乱起来。母亲只好把艾森豪威尔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把为全家人做饭这件“大事”交给了他。尽管小艾森豪威尔此前曾经帮助母亲打过下手,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独立操作过。他没有也不可能拒绝母亲安排的工作,但是他也没表现出为难。他想:很多本领不就是这样自己学到的吗?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饭做好。第一次,他把饭菜做好了,可家人吃得直皱眉头,弟弟妹妹们更是嚷叫着难以下咽。渐渐地,做了几次以后,他便越做越有经验,越做越熟练了。他不仅有了自己的拿手菜,还学会了做各种菜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

就这样一直到中学毕业,艾森豪威尔都一直在帮父母干活。

少年时期的这些经历深深地印在了艾森豪威尔的脑海中,即使成为将军后,他仍对此记忆犹新,还经常津津乐道地向别人讲起。他常和别人说:“父母在艰苦岁月中教会他的,又岂止是做饭!”

成长启迪

艾森豪威尔的“硬汉”形象使人很难把他和做饭这样“婆婆妈妈”的琐事联系起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在他年幼时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终生受益。

娇生惯养的生活难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早一天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独立,就早一天挖掘出他们身上成功的潜质。对于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一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无论什么事都宁肯自己做,也不让孩子动手,实际上这是剥夺了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机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大有作为的。一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什么事情都想让父母做,父母不帮忙,自己就会茫然不知所措。这大多是长辈娇惯、包办代替的结果。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人应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碰钉子,感受失败,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从而真正地成长起来。3 比贼还笨的人——清末政治家曾国藩的故事

成长故事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赋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啊

结果曾国藩一个人愣愣地坐在那里,眼看着贼人出门消失在屋外。他心想,自己的确是很笨。

那贼人确实很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国藩因为用心苦读,后来却成了清朝末年最重要的大臣,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成长启迪“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曾国藩遇到的那个贼的记忆力很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还很勇敢,居然敢跳出来教训曾国藩,之后还背书,扬长而去。遗憾的是,尽管他很聪明,有天赋,但他却走上了邪路,成为一个贼。曾国藩没有他那样的天赋,却比他勤奋,最终成为清朝末年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上帝给予了人天赋,勤奋将天赋变为天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爱因斯坦、牛顿少年时也都并不聪明,但同样是勤奋使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古到今,三国时吴国的吕蒙,近代的数学家华罗庚等,都是经通过自己的勤奋而取得成功的。爱迪生说过:“巨大的成就,来自于长期的勤奋。”因此,要成功,就要勤奋。成功是勤奋的结果,而勤奋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4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的故事

成长故事

日本有个叫福井谦一的孩子,是家里的独子,因为家境殷实富有,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有一番作为。可是,福井谦一上学后学习成绩很一般,特别是化学成绩不尽如人意。一次,福井谦一的化学测验又不及格,为此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父亲,他连家都不想回,在马路上转了好几圈,左思右想,他还是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于是,他决定干脆向父亲摊牌,提出自己不想读书的想法。

父亲听了他的话,先是一愣,而后深思了良久,然后告诉儿子:“无论你将来做什么,都必须要读书。不读书,没有文化,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见福井谦一不说话,父亲继续耐心地开导他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遇到挫折。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就永远也不能进步。要想成功,你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超越困难,成就自我。”最后,父亲叮嘱福井谦一:“孩子,你要记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向前走,我们就能成功。”爸爸,我不想再读书了

父亲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福井谦一,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确实不该就此放弃。福井谦一收回了不去读书的想法,从此,更加努力地学习。

觉醒了的福井谦一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安排好了自己的时间,决心从头开始补起。他把自己最弱的化学科目的课本都找了出来,从头学起,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努力,初见成效,他的成绩有所上升。慢慢地,曾经常不及格的化学,竟然成为他的优势学科,他不仅当上了化学课代表,还获得了参加化学竞赛的机会。通过不懈的努力,福井谦一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化学家,并于198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成长启迪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虽高,路虽远,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可以达到。福井谦一也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多次考试不及格,有过挫折,有过失败,也有过退缩,但他在父亲的鼓励下坚持下来了,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输,困难挡不住勇者的脚步,敢于面对失败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太阳每天从一地方升起,但人生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徘徊。拥有逆境,便拥有一次创造奇迹的机会,百分之百的信心,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就等于百分之百的成功。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自己,挑战自我,是成功的金钥匙。

没有什么比坚持更重要。牛津大学曾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丘吉尔应邀发言。他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第一,绝不放弃;第二,绝不、绝不放弃;第三,绝不、绝不、绝不放弃!”许多人的成功都是这样,挫折和磨难总是与人相伴的,它们最终都会被自信和执着所战胜。

人生路漫漫,多有崎岖坎坷。山高路远,但山的高低,路的长短,完全取决于人的双脚。只要执着地、永不放弃地走下去,我们就会踏平坎坷,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很远,很远。5 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成长故事

20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在英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出生了。小姑娘的到来,给爸爸妈妈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父母的家教很严格,对小姑娘也不例外。随着小姑娘的逐渐长大,父母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不要落后于人。比如,在学校上课时,你要争取坐在前排;听别人演讲时,你也要争取坐在前排;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争取坐在前排。”父亲告诉她:“因为坐前排,你会更认真;坐前排,你会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更为主要的是,你要树立争第一的思想。”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而是告诉她,只要努力去争取,就没有什么难事,她就一定能行。

这种要求对于年幼的小姑娘来说,可能是太高了,但正是由于玛格丽特从小接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才培养了她凡事不甘人后、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玛格丽特逐渐长大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对待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来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事事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实践着父亲的“永远坐在前排”的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拉丁文。因为拉丁文很难学,所以学校放松时间,要求学生可以用5年的时间来学完,而玛格丽特却硬是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在一年内学完了全部的拉丁文课程,并且她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这是她所在的学校自要求学习拉丁文以来所没有的。这也使得同学们开始对她刮目相看,甚至羡慕不已。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其他方面如体育、音乐、演讲等也表现得很突出。学校的校长高度评价她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

四十多年后,当年那个要强的小姑娘玛格丽特终于成长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永争第一的气势雄踞英国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成长启迪“永远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坐前排,就要有为坐前排而努力和奋斗的行动。“我不能,我不行。”许多人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时常常用这句话来为自己找借口。“我不能,我不行”是对自己的极大不信任,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是为自己筑造的一堵高墙。

是的,人生的旅途上处处布满了荆棘,谁都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常会伴在我们的左右。知识要靠积累,勇气要靠磨炼,别再红着脸,腼腆地说“我不行”。只要相信自己,鼓起勇气,大步向前走,就能超越坎坷,走过曲折。6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中国著名妇产专家林巧稚的故事

成长故事

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是我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不但善良,而且医术精湛。你能考100分,我就能考110分

20世纪20年代初,林巧稚在中学读书,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还相当盛行,女孩上学的很少,学校里的一些男生也看不起女同学。一次,一个男生狂妄地对几个女同学放言:“我的数学要考100分,你们几个女同学的分数加起来也不会有我那么多的!”听了这话,要强的林巧稚和这个男同学较起劲来,她自信地说:“你要是能考100分,我就考110分!”林巧稚平时学习就十分用功,这回就更用功了。果然,在下一次考试中,林巧稚取得了好成绩,这不仅为所有的女同学争了光,更为自己争了一口气。

之后,林巧稚又经过8年的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协和医学院的学业。因为成绩优秀,她又被派往英国留学进修妇产科,可是由于当时一些思想封建的人对女性持有偏见,协和医院的负责人认为女人开刀动手术是不可想象的,是不行的,于是拍电报给远在英国的林巧稚,要她改学公共卫生。

收到这份充满性别歧视的电报后,林巧稚非常气愤,她没有换专业,而是坚信自己的选择,坚信自己一定能行。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以出色的表现让众人见识到自己的能力,并对她刮目相看。

也正是这种自信心,成就了林巧稚辉煌的一生。自信、自强是林巧稚一生成功的秘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其成为医学界的楷模,更受到了百姓们的尊重、崇敬和爱戴。

成长启迪

只有相信自己的力量,才会朝着自己制订的目标勇往直前,才会大胆尝试,接受挑战,既不为闲言碎语所左右,也不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所动摇。

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总有一座明亮的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前方为你照亮,而这座灯塔就是我们自己那份永不退色的自信心。

一生中,我们会拥有许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我们始终拥有自己。相信自己,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相信自己,人才有勇气克服卑怯;相信自己,人才能从失败走向胜利。

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竟能掌握五种语言,读完大学课程,被认为是19世纪伟大的人物。这是因为她自信,她相信自己,她不畏困难,不畏险阻,勇往直前。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绚丽多彩的,但人生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顺利,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抬头看看自己那生命的灯塔,给自己以巨大的信心和勇气。7 敢和洋人比高低——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故事

成长故事

20世纪初,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内的落后现状使得许多西方人歧视中国人,一些在海外非常优秀的中国人也被压得抬不起头来。我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年轻时就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出国留学的。我代表我的祖国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那里的许多洋人学生都看不起中国学生。徐悲鸿就曾受到一个洋人同学的挑衅。那个同学当着徐悲鸿和几个中国同学的面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料,别说在我们这里留学,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见这个同学如此傲慢无理,徐悲鸿义愤填膺地站起来回敬道:“那好,从今天开始,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徐悲鸿从此更加刻苦地学习。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好评,而且在数次竞赛中,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学校所在的整个城市——欧洲文化艺术中心巴黎的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同学当初所没有料到的,也是他远远不能及的。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和卓越的成绩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是绝不可小视的。

徐悲鸿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求索着、进取着,他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成长启迪

自尊、自信是人不断进取的阶梯,是一种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巨大力量,这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既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又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可以说,人的一生中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随着自尊和自信取得的。有自尊且自信的人,才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在经历挫折与失败后获得成功。第二章放飞梦想,赢在起点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也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的、无愿望的人。——纪伯伦1 不懈追求作家梦——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

成长故事

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朴次茅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少年时期,狄更斯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然而因为家境贫困,狄更斯作为家中的长子,只好放下自己最喜欢的书本,帮助妈妈承担起照顾弟妹的担子。11岁时,狄更斯费尽周折才找到一份给人贴鞋底标签的工作,以此来接济一家人的生活。艰苦的日子和痛苦的记忆,使狄更斯深切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对穷人和被迫害者充满了同情,而对英国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残酷的社会现状深恶痛绝。这些在他的内心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为他后来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狄更斯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他不仅做过律师的书记、事务所的送信工,还做过法院的速记员、报纸的采访员等。他辗转于这些不同的工作,工作辛苦劳累,但也能勉强糊口。在体味到了生活艰辛的同时,他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他在生活的道路上,苦苦地追寻着。

稍大一些,狄更斯离开了家庭,出外做工。为了省钱,他和别人同住在一起。白天,为了多挣钱,狄更斯拼命地工作;晚上,他不停地写作。为了不让同住的人看到自己往外寄稿子,免得遭人嘲笑,他总是趁深夜时悄悄地溜出去,把写好的稿子寄给报社。因为他的文化水平太低,所以写的稿子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退了回来。如此多次反复,使得狄更斯很失望。有一次,狄更斯到外边工作到很晚才回来,当他一走进租住的房间,同住的伙伴就将一封信举得老高,兴奋地对他说:“恭喜你,我们的作家先生……”狄更斯以为是退稿信,很不好意思地将信接过来:“对不起,这是一封退稿信。”“不,我们的作家先生。”同伴高声地告诉他这应该不是一封退稿信。狄更斯这才注意起这封信,信封很薄,上面还写着编辑的名字……我一定要成为作家

原来,这是几年来狄更斯在写作生涯中第一次收到编辑写给他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简短:“你的文章是我们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作品……年轻人,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受到这个编辑的鼓舞,狄更斯从此更加努力地写作,多年后,他终于成为一位文学巨匠。

成长启迪

也许那位编辑从来都没有想过他的那封简短的信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也许他只是想鼓励一下这个文学爱好者,然而正是这封信改变了查尔斯·狄更斯的一生。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编辑的信给了查尔斯·狄更斯以信心,但更关键的是查尔斯·狄更斯本人,不管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他从没有中断过自己的作家梦。

人生中最值得我们期待的事是什么?是梦想成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可以说,梦想成真是所有人最美好和最真切的期待。人因有梦想而伟大,人因实现梦想而精彩,但关键是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不是尽力而是竭尽全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们竭尽全力了,我们就能梦想成真。2 像水一样流出大山——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故事

成长故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喜欢语文,立志考上大学中文系后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然而事不遂愿,命运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他和哥哥学习都很好,所以,平时也比着劲地学习。当他正信心满满地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努力时,身为农民的父亲因为供养两个学生力不从心,没办法,不得已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为了缓解家里经济上的压力,让他的哥哥先考学,他暂时休学一年,等哥哥考上学再说。可世事难料,哥哥如愿考上了师范学校,他休学的这一年,国家的高考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待他高考时,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各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前一年,学校有一半的学生考上了大学。而这一年,学校近200人参加考试,考上大学的却不超过10人,就连成绩位于班级前三名的他也名落孙山。

没有考上大学,他所有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好像都在高考揭榜后的那一瞬间崩塌了。上不了大学,怎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失魂落魄、六神无主,他的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黯淡。高考失败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每天晚上睡觉,他都从床上惊叫着跌到地上。面对困难时就要像水一样流淌

沉默寡言的父亲开始为他担心起来:“考不上大学,可别再得个精神病什么的。”为了帮他减少压力,父亲领着他帮助自己干活,边干活边开导他。一天,父亲带他去伐树,当来到小河边时,父亲停下脚步问他:“你知道这水是怎么流出大山的吗?”他根本无心思考这个问题,看看父亲,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地说:“水遇到大山,碰撞后,不能把山冲垮,无法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听到父亲这样说,他看了看父亲,知道父亲没有把话说完。父亲看到他注意听了,才又接着说:“看看这水,即便流动时遇见了深潭,也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一起向前奔流,最后找到出口。记住,孩子,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

父亲的一席话顿时令他茅塞顿开,从此,他勇敢地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阴霾。

之后,他曾先后到过一个乡村小学、公社的中学当过老师,又历任文化馆副馆长、馆长。就这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如河水般不停地奔流着,终于一步一步地流出了大山,进入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也正是这40年农村生活的积累,他才写出了大气磅礴、颇具史诗品位的巨著《白鹿原》。

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成名以后,当有人问起该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他总是淡淡地说:“像水一样流淌。”

成长启迪

像水一样流淌,这是岁月积淀的智慧。水有它的柔软,柔软莫过于春江水,到不了平地上也歌唱;水有它的坚韧,水滴石穿。遇见困难,努力了,无法克服它,无法超越,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突围,依山而行,借势取径。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突破,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到达远方,实现梦想。陈忠实的成功,在于他遇到困难像水一样流淌,不断积累力量,最后终于突出重围。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与磨炼中成长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那么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和坚定的意志,然后再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或迎难而上,或曲折向前,向阻碍我们前进的困难挑战,克服它,勇往直前。“像水一样流淌。”成功总会是我们的。3 莫让时光消磨了你——《明朝那点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故事

成长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更有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经历:上学,读书,玩耍,在平淡的岁月中一点点长大,过着和同龄人一样的琐碎日子。与别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很喜欢历史,读历史书,看历史故事,有时到了痴迷的程度。上小学时,当别的男孩正拿着玩具满街乱跑的时候,他独自蹲在家里如饥似渴地一本接一本地读着自己喜欢的史书。一直不停地努力的人才会成功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读大学时,大学的学习任务很轻松,面对许多的业余时间,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打发,大多数人都用恋爱、玩网络游戏来填补生活的空白,消磨自己的时间。而他在诸多的同学中,无疑是一个另类。他不谈恋爱,不玩游戏,也很少上街闲逛。功课之余,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一头扎进史书堆中,去和古人对话。

大学毕业后,他顺利地考上了公务员,在惬意的办公室生活中,很多同事在没事时看看报纸,喝喝茶、聊聊天,打发漫长的时光。他和别人不同,他还是将自己闲暇的时间都用在了读史书上,他边看边记录着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他也很少或不去参加别人的应酬或休闲活动,他是同事们眼中的古董、不合群的另类,但他全然不理会这些,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历史上刀光剑影、富贵浮云的往事的乐趣中。他不想和别人一样,浪费自己的青春岁月,史书读多了,他就想自己写一本书,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一段古老的历史。

就这样,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他把这本书命名为《明朝那些事儿》,以“当年明月”的网名将其发表在网络上,小说一经发表,便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他那独特的历史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那俏皮调侃的语言,受到了无数读者的追捧,各出版社也争相和他签订合约,要出版他的作品。于是,那个当年的小公务员“当年明月”几乎一夜之间就红透了大江南北。这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同事们所没有想到的,从此大家也不得不对这个“古董”刮目相看了。

有人问“当年明月”是如何成功的,他调侃着说道:“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在他们消磨时间的时候,我却在不停地努力着。”

成长启迪

如今,“当年明月”当年的同学和同事们仍旧默默无闻,而他却已大获成功,这其中的奥妙,不能不让人深思。

我们身边永远都不缺乏憧憬成功的人,真正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才华、足够的时间、伟大的梦想,可是,因为没有踏实的奋斗而未能获得成功,使得自己的才华在时间的消磨中消失殆尽。一些人才华横溢却工作平平,毫无建树。因为他们恃才傲物,好高骛远;因为他们永远活在自己营造的才华光芒下,没有想过怎样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才华。相反,一些人才华平平,他们会在平淡琐碎的时光中根植梦想,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创造机会。最终,他们在别人感慨平庸生活的时候,收获成功。

其实,才华只是成功的千万个条件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有人说,知识比聪明重要,选择比聪明更重要。成功不是依靠学历和才华,它更多的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努力,需要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式去做,把智慧应用于成长实践中,成功更需要的是实干。

别让无聊的时光消磨了我们,只要能把握自己的时间,珍惜分分秒秒,踏踏实实地去积累、创造,成功必将离我们不再遥远。4 饿肚子也要买书——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的故事

成长故事

1917年,德国一个叫科隆的小镇降生了一个男孩。慢慢长大的小男孩从小就对文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可是他家里很穷,小男孩的父亲是一名专门给当地教堂雕刻手工艺品的木匠,父亲每天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10口人的温饱,不但没有培养他对文学兴趣的条件,甚至连为他买一本课外书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然而,这一切并不能阻止小男孩对文学的渴望与追求。镇上有一家书店,他是那里的常客,每天一放学,他便匆忙地往书店跑,家中没有活计的时候,他总要到书店去读一会儿书。为了能早点看上书,书店往往还没有开门,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书店门口了。因为衣着单薄,加上营养不良,长得瘦弱的他有时候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便在书店门前的台阶上一级一级跳下去又跳上来,这样能暖和一些。时间久了,书店里的店员们都认识他了,都知道他家里穷,买不起书,但是他们从来不阻止他在书店看书,而且一有新书来了,还会向他介绍。

小男孩读书的时候非常入神,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时间,有时候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肚子“咕咕”地叫起来,他才想起父亲交代给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他放下书,拔腿往家里跑。父亲常会让他把做好的雕刻工艺品送到教堂,每次跑腿后,父亲都要留一点零钱给小男孩,让他上学时买点吃的。他用一点钱买一个最小的最便宜的面包,然后把省下来的钱存放到一个小铁罐里。小男孩最大的愿望就是存够钱买一本他最喜爱的书。再冷再饿也要读书

一天,学校的老师宣布,为了让同学们开阔视野,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要拿出几本课外书,让大家交换阅读。

这下可急坏了小男孩,他很听老师的话,但他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他铁罐里存的那点钱也不够买一本书。小男孩知道家里没有钱,爸爸也不可能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小男孩自己琢磨,怎样才能每天多存一点钱,尽快买到一本书呢?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自己中午买面包的钱都省下来,这样几天就可以买到一本新书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小男孩将爸爸给他买面包的那点零钱都放到小铁罐里。每当上学经过面包坊,面对阵阵的奶油面包香味,他就使劲地咽口水,快步跑过去。面包坊的师傅招呼他进来吃面包时,他说自己已经吃过了。

小男孩饿了三天肚子,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这天,小男孩来到书店,大声地对店员说:“我要买一本新书。”店员奇怪地问他哪来的钱,小男孩告诉店员说是自己省下来的面包钱,就这样,小男孩终于买到了一本自己最喜爱的《格林童话》。对于这本得来不易的书,小男孩格外地爱护,他用牛皮纸把书包起来,并把书放在鼻子底下闻,那书页中所散发的阵阵油墨芳香令他深深陶醉,“这本书是我的啦,我有一本新书了。”

就是凭借这种对书的热爱和执着,长大后,爱书的小男孩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

成长启迪

为了买书,宁肯自己饿肚子,海因里希·伯尔把精神食粮看得比物质食粮还重要。

宋朝皇帝赵恒在劝世子读书时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字里行间无不告诉世人,读书可以考取功名,读书就什么都有了。我们暂且不评论封建皇帝的读书观是否正确,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要想成才,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就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读书使人胸怀宽广,使人提高品位,读书更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信心,提高一个人的竞争力。多读书,才能眼界广、境界高,才能更深更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今天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要想使自己有一席之地,要想使自己成长为有用之才,不读书、不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读书使人进步,学习使人自强。“学习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5 追求忘我才能超越自我——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茜尔玛·拉格萝芙的故事

成长故事

1858年,一个女孩诞生在瑞典的一个富裕家庭。然而,不幸的是,女孩出生不久,就染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疾病,并因此瘫痪不能行走,为此她的爸爸妈妈甚是苦恼。我要去看天堂鸟

女孩7岁的时候,一次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同船旅行的还有船长的太太。船长的太太是一个很爱说话且招孩子喜欢的人,她和女孩一直相处得很好。一天,船长的太太绘声绘色地为在甲板上玩的女孩讲述船长养的那只天堂鸟的故事,这是一只特别美丽的鸟,它有着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女孩被船长太太的话深深吸引了,她着迷地急于马上看到这只天堂鸟,她让照顾她的保姆快去找船长。于是,保姆只得将女孩独自留在甲板上,自己先去征得船长的同意。谁知,船长有事正忙,保姆只好在那里等候。但是,女孩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实在等不及了,正好一个服务生路过,她请求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个服务生不知道她的腿有病不能走路,拉起她的胳膊就走。奇迹发生了,在过度的渴望下,女孩竟随着服务生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女孩的病痊愈了。

这个女孩长大后,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忘我的文学创作上,先后创作出《戈斯泰·贝林的故事》《有形的锁环》《骑鹅旅行记》《圣诞节的故事》等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作品,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瑞典的著名作家茜尔玛·拉格萝芙。

成长启迪

有人曾经做过有趣的统计:在所有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就是“我”。由此可见,“我”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重要。但人生在世,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许多时候都需要把这个“我”字抛开,真正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据说,能登上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金字塔顶上出现一只鹰算不得稀罕事,但如果出现一只蜗牛,那就是一种奇迹。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呢?设想,如果蜗牛清醒地意识到金字塔的高度,或许有再顽强的毅力也会退却,有再好的耐性也会垮掉。

一栋房子因发生火灾要倒了,为了救孩子,妈妈用自己的肩膀扛住了正在下落的房梁,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个房梁平时要六七个小伙子才能抬得动。有人问这个妈妈是怎样扛住的,妈妈说,根本就没想自己能不能扛住。许多时候,当一件事超出常规和常理时,也许我们只能用信念来解释,因为信念坚定而忘我,因为忘我而忽略了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距离,又因为这种忽略,生命的巨大潜能被调动了起来。

有时候,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奇迹的出现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在于,你必须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哪怕是短暂地进入。第三章点亮心灯,解开心结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1 打开心窗的大爱——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

成长故事

1882年,在纽约的一个上层社会家庭中,一个男孩出生了。然而,他并非如他的兄妹一般幸运,因为患了脊髓灰质炎,他成了瘸腿,并且他的牙齿也参差不齐,这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他变得很自卑。上学后,他很少与同学们一起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因为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

这一切都被男孩的父亲看在眼里,他决定用父爱帮助孩子重拾自信。

春天到了,男孩的父亲弄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的园子里。他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父亲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当然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是当看到兄妹们蹦跳着提水浇树的样子,再想到自己行动不便的腿时,他的心里很不好受,不由得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他为树浇过一两次水后,就再也没去搭理它。

可是,过了几天,当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竟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反而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于是,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从此,小男孩的心里燃起了希望的曙光。

一天夜里,望着窗外明亮皎洁的月光,原本多愁善感的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了,他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自己反正睡不着,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晚上是怎么长的?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在夜色中给自己的那棵树浇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他返回房间,泪水在他的脸颊上肆意地奔流着……真爱无痕

小男孩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真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父亲。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成长启迪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话很简单,其中的道理却要让每一位父母咀嚼好一阵子。孩子年纪虽小,但心却不小。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内心更是复杂。再加上一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孩子的心里更是容易产生难以解开的心结。

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真爱无痕,对于一个脆弱而又敏感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维护孩子的自尊,树立孩子的自信,更能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解开孩子心灵的结。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个孩子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个孩子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残疾,但只要有养料的浇灌和真爱的鼓励,他就能大放生命之光,成就一番伟业。2 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奥托·勒韦的故事

成长故事

奥托·勒韦是美国著名的医师及药理学家。1873年,奥托·勒韦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少年时代的奥托·勒韦在艺术、音乐和绘画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但是长久以来,犹太人所遭受的歧视和迫害令其父母心有余悸,他们奉劝奥托·勒韦不要涉及意识形态领域,要专攻一门科学技术。受父母思想的影响,奥托·勒韦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专长,而选择了医学。这种转变并非易事,然而这并没有难倒意志坚定的奥托·勒韦,他勤奋好学,不怕从头学起,他坚信只要自己专注于这个专业,就必定会成功。他执着于医学领域内的学习,进步很快。

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后,奥托·勒韦先后在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奥地利的格拉兹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学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此期间,他研究了神经学,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实验,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找准定位,专心学习

奥托·勒韦在专业领域中的建树和成绩虽然卓越,但他身为犹太人,也同样遭受到了纳粹德国的迫害。当局逮捕了他,野蛮地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并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得以逃脱,辗转到了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受聘于美国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对糖尿病的专门研究。不论潜心于哪项研究,他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设计出检测胰脏疾病的勒韦氏检验法,更是为人类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奥托·勒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成长启迪

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人贵自知,认识自己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关系到是否能够做出正确选择和确立自信,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做出选择的,而缺乏自信则什么事也干不成。

人贵自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的个性、气质、爱好、志趣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成长之路、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和不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对自己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自然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行业;只有做到自知,才能为自己找准人生定位,才不至于入错行。3 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中国名僧鉴真大师的故事

成长故事

小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开始,小和尚做得还很认真,可到了后来,他就越做越不愿意做了。有一天,太阳已升起好高了,小和尚却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小和尚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草鞋。住持叫醒小和尚,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草鞋做什么?”

小和尚打着哈欠,慵懒地回答道:“师兄弟们一年一双草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也理当为庙里节省些鞋子了。”

住持会意地笑了笑,他拉着小和尚要到刚下完雨的寺庙前的小路上走走。

寺前的路是一座黄土坡,刚下过雨后,脚走上去泥泞不堪。

住持一边和小和尚艰难地走着,一边问道:“你是想做一个很普通的和尚,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呢?”

小和尚不解:“我当然希望做一代名僧,光大佛法了。”

住持微微一笑:“昨天你从这条路上走过吗?”

小和尚说:“走过,怎么了?”

住持说:“你昨天从哪里走的,现在能找到昨天的脚印吗?”

小和尚更加不解了,心想,住持这是要干什么呢?他摇摇头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怎能留下脚印呢?”

住持又笑笑说:“那你今天能找到你刚走过的脚印吗?”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

小和尚若有所悟地深思着。接着,住持拍拍小和尚的头:“只有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啊。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走过去,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在苦难中不停地跋涉,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一路留下的脚印正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小和尚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他一心修行,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他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鉴真大师。

成长启迪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平平坦坦、铺满鲜花,很难一帆风顺。人生的道路总是泥泞不堪的,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精彩的痕迹,就需要积极地进取、迎难而上,否则将会碌碌无为,人生自然也就平淡无奇了。

人生要留下有价值的脚印,就必须走过泥泞不堪的道路。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他们不经历挫折和坎坷,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历风雨和坎坷的人,在困难中不停跋涉,一生过后,他们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没有风浪不是大海,没有坎坷不是人生。人生只有经历坎坷,生命才会深刻。要真正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就要在平时敢于直面各种困难,不怕挫折与磨难,不消极回避“泥泞”的道路,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应付各种难关,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考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 父亲的一堂人生励志课——国际电影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故事

成长故事

20世纪40年代,一个男婴降生在奥地利格拉茨的一位警长家。在他过10岁生日那天,父亲让男孩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男孩对着生日蜡烛许下了三个愿望:一是成为世间最强壮的人;二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三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父亲听了儿子的志向后,非常高兴,但是他并没有给儿子更多的赞美之辞,而是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在美国费城的纳尔逊学院门口竖立着两尊雕塑:一只鹰和一匹马。那只鹰,低垂着脑袋,身形萎缩;那匹马,双目微睁,皮开肉绽。许多人不明白纳尔逊学院为什么要竖立起这样两尊奇怪的雕塑。于是,有位学子带着内心的疑云去询问学院的院长。永不抱怨,埋头干好每一项工作

院长先生指着那只鹰说:“这只鹰在很小的时候,就向往着像其他的鹰一样搏击长空,翱翔四方,于是它带着强烈的愿望开始了对各种飞翔本领的练习,由于鹰学习刻苦,终于将飞翔的技巧和技能熟练地掌握了。不久,鹰迫不及待地展翅飞向自己一心向往的蔚蓝的天空。它在空中自如地展示着各种飞翔的技巧,一会儿滑翔,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盘旋。它飞过很多地方,尽情地领略天空的广阔和大地的秀美。它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骄傲。渐渐地,鹰飞累了,感到很饥饿,它凌空俯视地上奔跑的兔子和田鼠,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捕获它们,因为过去它只顾着学习飞翔的本领,而对于如何捕食却一窍不通。筋疲力尽的鹰再也没力气飞了,它伏在一处山崖上动弹不得,最后被活活饿死了。”

接着院长先生又继续说起马来:“那是一匹自负的马。本来它生活在一个磨坊主家,因为成天拉磨而觉得委屈,马觉得这样会埋没了自己超强的奔跑能力,一只善于奔跑的马怎么能成天拉磨呢?于是,马跑到上帝那儿抱怨。上帝就把马安排到一个农夫家,农夫常常让马拉着车子运些粮食和杂物。一开始马觉得这种生活不错,但是没过多久,马又开始不满足了,它跑到上帝那里抱怨农夫家只让自己拉车,却给自己吃得太差,因为农夫总是拿点干草喂它。于是,上帝又一次满足了马的要求,把它换到一个能够让它吃得好的皮匠家。这回马根本不需干活,每餐吃香喷喷的豆渣,皮匠还会每天给马洗刷皮毛,马感到很高兴、很满足。可是不久,马却被绑在了木桩上,皮匠用刀一下结果了它的性命,剥下了它那质地优良的皮。”

父亲告诉男孩:一个人不仅要有理想,更要学会生存。要学会生存技能,还要懂得生存的法则:在没有干好手头上正在从事的工作之前,永远不要抱怨。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牢记着父亲给他讲的故事,并用故事中的道理指导着自己的生活。他从来不抱怨命运,而是埋头干好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为了生存,他刻苦学习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通过经营房地产赚取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百万富翁。后来,他又刻苦练习健美,前后共获得过一届国际先生、五届环球先生(世界健美冠军)和七届奥林匹克先生的荣誉,创造了健美界的奇迹。21岁时,他移居美国,改行做电影演员,他更加刻苦地钻研于演技,在银幕上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形象,成为人们所仰慕的国际巨星。他干一行,就钻研一行;做什么,便要做好。他写过书,一经问世便被抢购一空;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其卓越的表现,使他获得了老布什总统颁发的“国民领袖奖”;尔后,他又走上政界,竞选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三十八任州长,为了本州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他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他就是国际电影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

成长启迪

理想,我国古代的先辈们称它为“志”。先贤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今天的人们又把理想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是暗夜中的灯光,是吹响生命的号角;理想是我们奋勇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诗人流沙河曾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是的,没有理想,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没有理想,我们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

施瓦辛格的父亲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理想,更要学会生存。一是要懂得生存的基本技能,二是要懂得生存的法则:那就是一个人首先做好手头上正在从事的工作,在没有干好之前,永远不要抱怨。”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生存、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学会生存,生存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理想。为了生存,就要努力做好正在从事的工作,把正在从事的工作做好了,理想才能实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