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人家:吴越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2:05:00

点击下载

作者:唐容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越人家:吴越文化特色与形态

吴越人家:吴越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吴越人家:吴越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唐容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514323801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吴越人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开化古老历史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其地域以太湖、钱塘江流域为中心,东临大海,北临长江,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

吴越文化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原始人类最初主要在宁镇丘陵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扩大到太湖流域。

至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创造了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如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它们发达的制陶业、水稻种植业、玉器雕琢等表现了显著的区域文化特色。汤山葫芦洞内的南京猿人

早在35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在宁镇山脉地区活动,如南京猿人。■旧石器时代生活场景

旧石器时代晚期,率先进入杭嘉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边缘地带的古人类,如江苏下草湾人、溧阳神仙洞人、丹徒高资人等,开始了初期的制作陶器甚至可能已有原始农业活动,在溧水神仙洞和太湖三山岛都发现过已经细化的旧石器遗存或人类骨骼以及大约1万年前的陶制品。

南京猿人化石,发现地点位于南京城东约30千米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该洞全长64米,宽25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在洞内南侧的小支洞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一枚直立人臼齿化石。

据考证,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汤山猿人头盖骨演化的直立人阶段。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

南京猿人一号头骨保存基本完整,有基本完整的面骨、眉嵴骨、额骨和顶骨及部分枕骨,可以复原成一具完整的猿人头骨面貌。

从这具头骨上可看出,该人头骨骨壁较厚,达近10毫米,比现代人的骨壁要厚,眉骨像屋檐一样向前突出且显得比较粗壮,鼻骨窄而尖,吻部明显前伸,枕骨也比较粗壮且突出。和县人 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的直立人化石,包括一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两块头骨碎片、一块下颌骨碎片和9颗单个牙齿。头盖骨属一青年男性个体,有许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较北京人进步的特征。这表明和县人是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可能与北京人中的较晚者相当。

这些体格上的特征都是属于“猿人”明显的特征。另一具头骨保存较残,仅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头顶骨,形似一个倒放的“瓢”,从体质特征看,骨壁比这一具头骨还厚。泗洪县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临洪泽湖。泗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周时为徐国中心,南北文化交汇处,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璀璨夺目的古徐国文化之主体。后为泗州本州。境内分布着吕布辕门射戟台、鲁肃故里子敬泉、隋朝开凿的通济渠等古迹名胜。

在葫芦洞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经考证,这些动物中主要有棕熊、鬣狗、中华貉、猪獾、狐、虎、豹、野猪、肿骨鹿、葛氏斑鹿、小型鹿、水牛、梅氏犀、马、剑齿象等。

江苏下草湾人也称“泗洪新人”,是在泗洪县双沟镇东南发现的一段骨头化石,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化石,距今约四五万年。“下草湾人”股骨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论说。

下草湾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南临淮河,北滨洪泽湖,是河湖间的岗岭地带,海拔40多米。由于滨湖湾,而且有广泛的水草资源,故称“下草湾”。

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下草湾土层的地质结构为湖泊沉积区,其岩性特征为灰绿色于紫红、褐色泥浆,并普遍含有高岭土矿物。因此,下草湾地层被称为“下草湾高岭土地层”,这一地层是地质年代中新世的典型地层。淮洪新河东岸有一端人类化石,经鉴定为右侧股骨化石,化石长15.2厘米,为股骨的上半段,小转子基部以上已经完全缺损。从形态上看,有股骨结存在。骨表面布满长尾纤孔,确定为人类的股骨。■旧石器时代猿人打磨石器图■旧石器时代化石

从其石化的程度计算,以及从海绵骨质的空隙中填土来判断,确定为相当早人类化石。经测定,这段股骨含氟量为0.3%,而新石器时代和现代人股骨的含量为0.15%,下草湾系土层中发掘的巨河狸化石含氟量为2.28%,说明这段骨化石的年代较现代人早,比巨河狸晚。

这段股骨侧面直平,同北京猿人股骨相似,不同于现代人股骨的向前弯曲。股骨上部的扁平度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而与尼安德特人相近。股骨下端骨壁的厚度和髓腔大小的比例,远比北京猿人小。洪泽湖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古称“破釜塘”。历史悠久的洪泽湖,给人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南岸淮河入湖处的老子山,古称丹山,相传老子曾在此炼丹,故而得名。山上现有炼丹台、青牛蹄迹和凤凰墩等古迹。龟山位于老子山南侧,山形如龟,为历代用兵之地,秦汉以来历史名镇,留有夏禹治水遗迹。

在下草湾引河东南的火石岭,有一处细石器遗址,面积达1500平方米。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小石片、石核等,其文化特征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细石器传统的技术风格相一致。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可能就是下草湾人制作石器的场所。下草湾一带不仅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还有相当丰富的动物化石,如大河狸、纳玛象、剑齿象、四不像、无角犀、原始牛及众多的淡水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和蚌类都是下草湾人不可缺少的食物资源。下草湾人应该以渔猎为主,辅以采集,过着捕鱼拾蚌,采果打猎的“攫取性经济”生活。■猿人打制工具图阅读链接在治理淮河时,古生物学家到下草湾水利工地考察古生物,发现巨河狸及其他一些古脊椎动物化石。在考察巨河狸和其他古脊椎动物时,于淮洪新河东岸,采集到一端人类化石,经鉴定为右侧股骨化石。后经考证,这段股骨化石同北京猿人股骨相似,不同于现代人股骨。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而与尼安德特人相近。后来,考古人员在下草湾东南的火石岭发现与下草湾新人同时期的旧石器遗址,面积1500平方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状器等,这对下草湾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据此,专家们确定:这段股骨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化石,定名为“下草湾人”。跨湖桥人的生活用具

浦阳江是钱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龙门山脉和会稽山脉之间,上游形成一个河谷盆地。地势平缓的河谷地带分布着一座座小山岳,上山遗址就坐落在其中一座名叫“上山”的小山丘上。遗址西侧为浦阳江支流洪公溪的古河道。■古猿人制陶图

上山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年至11000年。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碳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夹炭陶单把钵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上山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出土的陶器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85%都是敞口盆形器。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湘湖 历史悠久,文化与自然资源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就有跨湖桥人在这里生产、生活。春秋战国时代,又有越国在这里争战。南宋以后,先后建有净土寺、隆兴寺、湘云寺等20多所寺庵。宋元明清历朝文人骚客钟情于湘湖,留下几百首诗篇,而且结庐,建藏书楼,开书院,创造了风雅厚重的历史文化。

遗址发现大量的石球、石磨棒和石磨盘,考古界将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组合称为“工具套”,上山遗址的这一工具套就与原始的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复合性经济模式相对应,石球应该是狩猎的投掷物,石磨棒、石磨盘可以用来脱去稻壳,也可以用来碾磨块茎类食物以获取流汁状的淀粉。

我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浦阳江的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彩陶 也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最早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沿着浦阳江顺流而下,即可到达跨湖桥文化遗址。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浙江萧山城区西南的湘湖村。遗址西南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

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古猿人用火场景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等,还在遗址中发现了灰坑、黄土台、残存墙体等建筑遗迹。在出土的文物当中,陶器最为精致和独特,除器形规整匀薄外,主要指彩陶与黑光陶工艺。彩陶保存的鲜艳程度十分好,而且发现的完整器物较多,彩陶的分布位置及组合形态也十分清晰。陶器的彩饰分为厚彩和薄彩两种,都施于均匀细腻的陶衣上。薄彩一般施于圈足盘的内壁,有红、黄、黑等色,从口沿向内垂挂的环带纹、半月纹最为普遍。另外,还有一些双腹盘从上至■远古时期骨耜下分层设组,各有题材,十分讲究。据考证,这类器物不是实用器皿,而是充任礼器、祭器。

最有特色的是厚彩,施于器物的外部,如罐的肩颈、圈足盘的圈足等位置。

彩纹一般为以圆形镂孔为中心的放射线,肩颈部位多以组合纹饰出现,其中“太阳”纹引人注目。弦纹 古代陶器纹饰。纹样是刻划出单一或若干道平行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弦纹广泛应用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在手法上,点彩别具个性,往往与条纹、波浪纹相配合。厚彩材质似乎加了某种作为黏合剂的泥料,脱落后留下的乳白色痕迹仍旧清晰可辨。

黑光陶一般见于豆、罐两类器物。跨湖桥出土的这种黑光陶主要是一些黑的器物,如钵类器,内壁十分光亮。这些黑光陶除了应用还原焰烧造技术外,还经过精心的打磨。

器物上常见周正的弦纹、棱纹,分明使用了轮制技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距今6000多年前才有了慢轮修正术,跨湖桥出土的陶器却把这一时间推进了1000年。陶器 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度至1000度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其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多种。

跨湖桥陶器的群组合也十分新颖。从器名上看,只有釜、罐、钵、豆、甑几种,但形态却完全是新的。如钵型釜、扁腹双耳罐、盅型钵、双腹豆。而且纹饰也愈加丰富与成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拍印的方格纹,而且多呈菱形。另外还有蓝纹、篦纹、指甲纹、戳印纹以及“工”字、“卜”字、三角形、方形、圆形等镂空形式。

出土的有机质遗物中,骨器数量不少,包括耜、镖、镞、哨、针、纬刀、簪、双尖叉形器及一些功能不明的复合工具。■古代猿人生活图

骨耜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作,端部有圆形插孔用以装柄,成孔方式是用火烫灼后再行挖凿的。釜 是战国时期秦人使用的一种饮食器。形制近似于现在的罐,敛口束颈,口有唇缘,鼓腹圆底,口径小于腹径甚多,肩部有两个环状耳。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

另外,还有很多用动物肢骨的骨壁、肋骨加工而成的骨具,磨制精致。出土的一件骨针长9厘米,最大径不足0.2厘米,孔径不足0.1厘米。同时还出土了纬刀、双尖叉等纺织工具。

从出土的动物遗骨来看,跨湖桥的动物群包括鹿、猪、牛、狗、獾、鹰、鳄和豚等。猪、牛等动物的牙齿磨损度普遍较高,这是跨湖桥人肉食大多来自狩猎的证据,因为老迈的动物缺乏抵抗力,容易成为捕杀对象。这说明狩猎在跨湖桥时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很多木桨,其中一半是半成品,上面满是清晰的刀砍斧削痕。

数量最多的是木锥形器,尺寸近似筷子,中间稍粗,一端平头,另一端尖;另一种木锥的一端削成扁舌形。另外还出土了数件木“簪”。遗址出土的石器也很有特色,器形主要有斧、锛、凿,还见有极少量的镞、石片形刀、石杵、磨盘等。石质多为青灰色的硬质沉积岩,附近地区无法找到这种岩材,应该从远方交换得来。在跨湖桥遗址还发现了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口径11.3厘米,高8.8厘米,外底有烟火熏焦痕,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长度约5厘米至8厘米。单根直径一般在0.3厘米至0.8厘■跨湖桥独木舟米间,共20余根,纹理结节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曲缩在釜底。从现象观察,当属因陶釜烧裂而丢弃的煎药无疑。

最为重要的是,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一艘独木舟。独木舟船头朝东北,船尾向西南。船长5.6米,船身最宽处为53厘米,船体深20厘米。在船体凹面内,有多条支撑横木的痕迹。

据考证,由于生活在濒临江海湖泊的地理环境里,跨湖桥人很早就发明了水上交通工具,舟船的制造和利用可以说是跨湖桥先民最伟大的贡献。在跨湖桥遗址还出土木弓一件,残长121厘米,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木弓。

跨湖桥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文化面貌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为7000年至8000年,打破了长江下游原来所认识的史前文化格局,证明了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的,为研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阅读链接跨湖桥遗址在第一次发掘中,发现了建筑遗迹和多处房屋遗迹。还发现了两座贮藏窖,里面贮满了橡子。但由于第一次发掘出土的文物较少,于是跨湖桥遗址被“冷冻”了10年。第二次挖掘发现了文化层堆积,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余件。经北京大学等5个不同权威机构进行科学测定,断定跨湖桥文化距今为七八千年。由于跨湖桥遗址被破坏严重,第三次开挖的探方大多处在遗址的破坏边缘,所以大都不完整,实际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但就在这里,却“驶出”了人类最古老的独木船。后来,考古学家再次对跨湖桥遗址进行发掘。这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木器、骨器碎片,其中有保存完整的骨哨。马家浜古代文化遗址群

不尽长江,滚滚东来,在我国北纬30度线附近开辟出宽阔的流域范围。太湖就是长江下游南岸的一个大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远古部族聚居的重要地区。

在这片肥田沃野上,分布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区域范围南达浙江省的钱塘江北岸,西北至江苏省常州一带。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马家浜坐落在嘉兴市城南的南湖乡天带桥村,东北面临九里港,西至坟屋浜,南为马家浜,是一个三河交叉的平原。马家浜文化类型在嘉兴市境内的重要遗址分布地有:嘉兴的马家浜、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张家埭、新■马家浜出土的玉器桥、吴家墙门;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马家浜先民劳作情景

在太湖流域的苏、锡、常、沪、杭、湖地区中,有湖州邱城、杭州吴家埠、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下层和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的下层。

在草鞋山遗址,发现由10个柱洞围成的近圆形的房基残迹,面积约6平方米。在马家浜遗址发现的是长方形房基,面积约20平方米,其东、西两侧各保存柱洞5个,南面一侧有柱洞3个。邱城遗址 位于邱城东、南和西南部。分上、中、下3个文化层。下层距今约6000多年,属马家浜文化。中层距今约5000多年,属崧泽文化。上层即城墙部分,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王夫、玉璜等,最晚是印纹陶和原始陶。

上述两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还残存木柱或在洞底垫有朽木板。这种木板与柱础的作用相似。圩墩遗址出土有榫卯结构的木柱。

在邱城遗址发现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砾石、陶片、贝壳和骨渣等混合筑成,还在居住区内挖小型沟道,附近有石筑的长条形公共烧火沟。农业经济是马家浜时期主要的经济生活,特别是栽培水稻,培育出粳稻,是水稻种植的一大发展。在圩墩遗址发现了一件残木铲,仅存铲身,两面削成扁平状,刃部较薄,应是掘土工具。收获用的石刀数量较少,而且制作也较粗糙。■马家浜遗址出土的兽面器耳

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罗家角、草鞋山和崧泽遗址下层都发现稻谷,经鉴定有籼稻和粳稻两种。罗家角第三、四层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存。草鞋山遗址 文化堆积层厚11米,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至春秋吴越文化。整个序列几乎跨越太湖地区、乃至长江下游一带新石器时代至先秦的全部编年。堆积厚、内涵多,因此也被我国考古界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同时,在罗家角遗址还发现有籼稻。从粳、籼稻粒的数量比例分析,当时籼稻的种植比粳稻要发达。同时,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马家浜文化遗址不仅有相当多的稻谷遗存,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水稻田。

这些水稻田都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原生土上,包括草鞋山遗址的44块,绰墩遗址的46块,共计90块。这些水稻田的灌溉系统,可分为以水井和水塘两种灌溉系统,后者既可通过水口灌溉,又可排水。绰墩遗址 位于江苏昆山市巴城镇正仪绰墩村,文化内涵从下至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另有唐宋时期遗存。是太湖地区发现的文化序列最为完整的一处重要史前文化遗址。

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渔猎经济在马家浜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发现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在马家浜、崧泽、圩墩等遗址的下层,都有大量的兽骨堆积。玉镯 我国装饰佩戴中的大件首饰,选材有翡翠、白玉、青玉、玛瑙、釉玉、黄蜡石等,正所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但尤以翡翠材质最为珍贵,翡翠不仅具有其他玉石优良的品质,更为突出的是能集多种颜色于一身,鲜艳迷人,其翠色是祖母绿宝石也不能相提并论的。

如马家浜有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圩墩的野生动物骨头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蟹獴和鸟类、草龟、鼋、鲫鱼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猪的数量较多。

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这些是人们从事采集活动的例证。

在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发现墓葬200多座。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等,多数头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内的死者年龄相近。

在草鞋山有些死者头骨用釜、钵、盆、豆等陶器覆盖,有的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

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无随葬品,其他的有多件,最多的为一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

随葬品大都是一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一件。食器以豆为多,其次为钵,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产工具随葬的只有两座墓,各放一件石斧。有的墓还随葬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马家浜出土文物鹿角豆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名,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

马家浜的陶器独具特色,分为3期。早期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红陶为主,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要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型以釜为主。

马家浜出土的黑陶中有一件镂空黑衣陶壶十分精致,此陶壶器表施黑陶衣,撇口,短粗颈,折肩折底,圈足高而外撇,通体镂空装饰。此件镂空黑衣陶壶是马家浜文化的象征器。白陶 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商代晚期是白陶器物高度发展的时期。

马家浜文化中期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仍有一定数量的灰黑陶和灰红陶,以素面的为多,绳纹基本消失,器型仍以釜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少量的鼎和较多的豆,还有牛鼻形耳的罐。■马家浜陶器文物

晚期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衣陶为主,主要器型是釜、鼎、豆。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鼎足一般为扁平或铲形,甚至有的鼎足为鱼鳍形。

以腰沿釜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陶器,体型大,器形多,已出现了三足器和袋足器。

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也尤为引人在注意。白陶是瓷器的先祖,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马家浜出土文物豆盘土,高岭土由于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较红、灰陶耐得起高温。

白陶烧成后外形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从制作工艺和焙制方法上看,马家浜的陶器是由手工捏制,泥条盘筑,轮盘旋制逐步发展起来的。鼎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

焙制方式的演变则更加漫长,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围上柴火烧制,但温度不高,难以焙制大的器皿。

后来逐步形成陶窑。据考古学家推测,罗家角白陶应该是轮制的,否则不会这样光滑、均匀。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炉灶式。可见马家浜人的生产力水平比同时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当时的马家浜先民已经用磨制石器和骨角器开垦农田、栽种水稻、饲养家畜等。马家浜、罗家角遗址出土了很多磨光穿孔石斧、弧背石锛和角骨制耜、凿、锥和网坠等生产工具。

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体,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草鞋山遗址出土了3块炭化了的纺织品残片,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纬线起花的螺纹编织,说明编织工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织物标本之一。

从地面木构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出土遗迹来看,马家浜文化都表现出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打破了古代文明起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四周辐射的“一元”说。阅读链接按照学术惯例,各种遗址文化大多是以首次发现及发掘地命名的。但马家浜文化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它的首次发现地并不是马家浜,而是在嘉兴市桐乡县一个叫“罗家角”的地方。1956年,当地农民们在罗家角的水田里挖出了大批兽骨和陶片。当地农民没有看过动物遗骨,但听说过“龙骨”可以入药的事情,便纷纷将其拿到中药铺出售。结果“龙骨”越掘越多,中药铺不收购了,农民就转卖给废品收购站。最后是收购站向文物部门反映,才使罗家角遗址出现在考古学家的视野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前往桐乡县罗家角调查,采集到石器、陶器、兽骨等若干,确定罗家角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但由于当时注重程度不够,只是加以保护。直至1959年马家浜惊世骇俗的重大发现之后,至1979年才开始了罗家角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内涵。河姆渡人进入定居生活

杭州湾宁绍平原的南缘有一处十分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就是余姚河姆渡。河姆渡遗址的南面是连绵逶迤的四明山麓,北面是一片平畴,西南就是碧波荡漾的姚江。■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人就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余姚河姆渡原始人生活场景

7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势低平,地表平均海拔高仅1米左右,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气候温暖湿润,是动植物的天堂。

河姆渡遗址所在的平原是“工”字形地质结构,具有良好的促淤功能。遗址的西部紧临江边有一座海拔仅9米左右、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小石山,当时的河姆渡人就依山聚居在小山坡的东面和北面。

特殊的“工”字形地貌使这里最先成为陆地,当周边还是一片浅海时,河姆渡已是一块“风水宝地”了。河姆渡先民正是借助“工”字形高地的优势,在这里栖息、繁衍。风水 本为相地之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坐向、建设等,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河姆渡遗址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一般不能采用半地穴式建筑解决居住问题,于是河姆渡人发挥聪明才智,开创了人类居住方式的惊人之举,即干栏式建筑。榫卯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我国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就需要用榫卯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以桩木为基础,构成高于地面的基座,再用桩柱绑扎立柱、架梁、盖顶的半楼式建筑,是巢居的继承和发展。

干栏式建筑的功能十分强大,首先可以避免野兽的袭击,一般性洪涝对其生命安全也不构成灾害,另外还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

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干栏式房屋的建筑工艺已经十分科学。

在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遗迹中,最有影响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河姆渡人的榫卯技术,把我国应用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3000多年。■手绘河姆渡文化生活场景图

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在没有金属工具的生产条件下。仅以粗劣的石器和骨器,创造了多达10余种形式的榫卯,令人惊叹不已。■河姆渡遗址石雕

这种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为我国所罕见,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被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而成,并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耜耕农业。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稻的谷粒外形、颗粒大小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粒重远远超过野生稻,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中晚稻型的水稻,少部分属粳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换算出稻谷应当在12吨以上。出土的稻谷数量之大,保存之好,不仅堪称全国第一,就是在世界史前遗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河姆渡栽培稻较传说神农植稻早2000年,比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稻谷早数百年,填补新石器时代考古“有粳无籼”空白。

河姆渡的农具也很先进,骨耜就是其中的代表。骨耜看上去很像现代的锨或铲,它的主要用途是松土,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骨耜170余件。骨耜 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制造出来了。

河姆渡人还用动物肋骨制作了一大批劳动工具,如磨成锯齿状的骨镰、中耕农具鹤顶锄和谷物加工工具木杵等。

这些都表明,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农业已成为河姆渡人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它的稻作农业耕作形态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雕像

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了6支木质船桨和一艘陶舟,桨柄和桨叶用同一块原木削制而成,长63厘米至92厘米。木柄上刻着各种斜线组成的图案,精细美观,桨叶呈柳叶状,阻力很小,大小和形状跟现代游船的划桨很接近。7000年前的木桨,不但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而且在世界上也属首例。同时还出土了一只陶舟。该舟长7.7厘米,高3厘米,宽2.8厘米。■河姆渡黑陶罐陶舟两端有小孔,可以系缆,全舟下半部的弧形、轮廓自然流畅,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虽然河姆渡尚未发现完整的独木舟,但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的遗骸、木桨,可推知河姆渡先民能够制造出较为先进的独木舟。

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古遗迹,而这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口木构浅水井,距今已有5600余年,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

这口井的井口为方形,边长约两米。河姆渡人在低洼处的水坑中部,先打入4排桩木,组成了一个方形的桩木墙,然后再将排桩内的泥土挖去。为了防止排桩向里倾倒,再在排桩上部套一个方木框。

排桩之上平卧16根长圆木,很可能是构成井口井架或为了加固井口而设置的构件。井底距当时井口地表深1.4米。在水井外围有一圈呈圆形分布的栅栏桩,在井内有辐射状的小长圆木构件和苇席残片等,据此推测水井上当盖有简单的井亨。

这个比较完整和高级的水井,是我国发现的属于最早的一流水井。它和河姆渡文化农业定居的社■河姆渡文物陶釜支座会经济生活是完全相应的。历史传说中的所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水井的发明,是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自从发明水井以后,人们可以在远离河流、湖泊的地方生活,开辟新的生活居地,可以战胜干旱的威胁,对于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猪纹黑陶钵

毫无疑问,水井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夹炭黑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的一大特征。陶胎中布满大量碳晶粒,颜色墨黑,碳和泥是陶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炭素的作用,再加陶胎在焙烧中未能充分氧化,因此陶质呈黑色,内胎黑得更浓。

河姆渡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为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等,陶器表面常有绳纹、刻划纹。

陶器上刻画的图案写实性强,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双燕比翼齐飞,小狗饱食后小息等。

出土陶器的经典之作是著名的猪纹陶。猪纹陶通体由炭黑色的陶制成,陶体呈长方形,但四角都具有一定的弧度,底是平的,两个长的边壁上各刻有一条猪纹,虽然线条较为简单,但形态却非常逼真。

这件陶器的胎质较疏松,器壁较厚,还处于陶器制作的原始阶段。猪的头部向前伸而且稍微有点低垂,猪的嘴很长,双目圆睁着,好似在寻觅食物。绳纹 是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绳纹是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常见的纹饰。

猪的身上还刻有简单的圆圈和叶子似的花纹,脊背上的鬃毛簇拥着。从整体上看这头猪形状更像野猪,只是比野猪要温顺些,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从这件猪纹黑陶钵我们可以了解到河姆渡人已经开始进入了定居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河姆渡的畜牧业水平,对研究猪的进化具有极高的价值。河姆渡人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原始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玉制作的装饰品,而■河姆渡文物陶盉玦、璜、管、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萤石制成,开创了用玉之风的先河。

河姆渡人并不满足于对这种装饰类物品的追求,他们还发明了吹奏、打击乐器的发明,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些吹奏、打击乐器,有骨哨、陶埙和木筒等,其中出土的骨哨已达5孔。

河姆渡出土的雕刻艺术品也相当讲究,用料有象牙、骨、木等,设计奇巧,寓意更是十分深奥。最为神秘的就是一件神秘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它是经过加工的象牙,部分已残缺,外形像一只展翅的蝴蝶。牙雕 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我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

牙雕长16厘米,宽5.9厘米。牙雕体的正面刻有精美图像,正中为光芒四射的太阳,用5个同心圆表示日面,园心附近有一个圆点,位置在日中稍微偏左。这件象牙雕刻的时间,大约距今六七千年。

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一件漆碗。这件漆碗,胎为木质,器呈椭圆瓜棱状,敛口,底有圈足。器壁外表有薄薄一层红色涂料,微有光泽。这种朱红色涂料经裂解后,涂氯化钠盐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

河姆渡人已经学会了缝纫,出土的缝纫工具主要有骨针、细小的骨锥、管状针及小石锛等。河姆渡人的缝纫、纺织、编织技术已经比较娴熟。

河姆渡文化遗址如一座藏品极为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形象地展示了南方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河姆渡先民的智慧与成就,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添上了最辉煌的一笔。阅读链接河姆渡遗址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之后,考古人员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正式的发掘。首先,工作人员在探方里发现了一些木头,上面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专家推断这是一口水井的井架。经过进一步发掘,验证了推断的正确性,并确定水井深为1.4米。紧接着,考古人员在探方中挖掘出11座墓葬和3个灰坑,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器。这个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大部分是灰黑色夹砂和夹碳的陶器,这些陶器的质地比较粗糙,从表面留下的痕迹判断,它们应该是在距今6000年左右加工出来的。随后,在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时,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一些金黄色小颗粒,这些颗粒是炭化了的稻谷!在泥土中发现了许多骨制的耜。接下来的发现更让人惊奇。考古人员除了挖掘出大量的石器、骨器、木器和陶器外,还发现了很多的木板、木桩和芦苇编织的席子。考古人员将这些木板、木桩及木构件、芦苇席子进行了复原,原来是凝聚了河姆渡人智慧结晶的干栏式建筑。丰富多彩的崧泽人文化

5000年前的崧泽地处海滨,东临大海,西和南是丘陵山地,大部为沼泽地带,自然环境有利于早期崧泽人的定居生活。

崧泽人的茅舍村落聚集在较为高爽的高阜处,在村落周围,人们已经垦植了小块水稻田。崧泽文化延续约900年,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的原始文化。水稻是崧泽人主要种植的作物。人们将居住地周围的小块田地平整为栽植水稻的田块,经过长期的培植已有两种不同的稻种,即粳稻和籼稻,并能按照不同生长期分别栽种。崧泽人已经制造各种生产工具,包括收获后或播种前用来锄耕整地用的石锛、石斧,以及脱粒和■印纹硬陶罐去谷壳时使用的石块或陶拍。

崧泽人还发明了我国最早的石犁。

崧泽人对生产、生活用具的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标志着崧泽农业率先进入了犁耕阶段。石犁的出现说明崧泽文化农业生产水平比马家浜文化进步。

崧泽人制作石器的石料来源于崧泽附近几千米至数十千米的范围■崧泽古水井内,以火山喷发形成的沉凝灰岩类为主。这种沉凝灰岩质地致密、坚硬,崧泽人经过打制、切割、磨制、钻孔等多道工序把它们制作成斧、锛、凿、镞等多种石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