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8:24:48

点击下载

作者:张帆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作者:张帆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03ISBN:9787564168957本书由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0绪论0.1研究缘起和视角0.1.1 空间的异化与日常生活研究的兴起

研究缘起于对旧城开放空间异化的关注。一方面,在当代社会,技术理性的统治已经渗透到几乎每一个存在领域,“这种无情的理性[1]化在当代城市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和生动”。《雅典宪章》(1933)[2]把城市简单条块化为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功能标志着理性主义的城市规划达到了顶峰。在这种形式下,城市似乎是可以预制[3]的,建筑和空间是标准化的,并呈精确的几何图式。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在理性思维方式下对城市进行一种单向度的操作,不仅分割了城市空间,而且企图规划人的行为与生活。另一方面,城市空间已经不再仅仅用于组织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是被“城市移植”(图0.1)、“文化打造”(图0.2)和“遗产克隆”(图0.3)三种景观制造模式生[4]产为一种虚拟的图像空间,脱离了真正的日常实践和集体记忆,成为消费社会中的一种商品。本书称这种现象为城市景观的“拟像化”,在当代中国资本逻辑与符号神话共谋下建构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形态——“奇观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自然、人文)的旧城开放空间的异化现象更加明显,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功能脱离日常生活、布局出现社会分异、文化缺乏活态传承等。图0.1 移植了欧式柱廊的某城市广场

随着问题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日常生活”。早在18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日常生活”构成“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应当从日常生活出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并将其视为社会生活的微观基础。胡塞尔(E.Edmund Husserl)、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也提出“生活世界”[6]“生活形式”等重要概念。列斐伏尔(H.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1980年代欧洲的规划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列斐伏尔、德波(Guy Debord)等人敏锐地察觉到:当今物质生活日渐繁荣,而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被经济利益所蚕食。诱导人消费的商品符号与信息的不断膨胀使大众日渐沉迷于图像世界的华丽外观表象,沉浸在审美幻觉中而浑然不觉。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从社会学角度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消费社会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符号政治经济学”,即“在消费社会中,既不是物,也不是主体占据着统治地位,而是符号统治一切”[7]。面对这种状况,建筑和城市规划理论家们以及哲学家都试图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这些回答的核心思想就是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图0.2 表达城市主题文化的园林雕塑图0.3 被到处克隆的“新天地”

正因为出现了问题,旧城开放空间有必要进行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旧城开放空间的本体,更重要的是确立新的研究视角、价值体系、观念意识以及在此前提下设计出的规划设计工具、方法和策略。0.1.2 日常生活的视角与自下而上的态度

鉴于以上的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视角”切入,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实践研究方法探讨旧城开放空间的问题。

1)日常生活的视角 “日常生活”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用来批判科学理性的一个哲学概念,列斐伏尔用其建立了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理论,实现了对现代规划方法和建筑功能主义的广泛批判。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理论启示我们放弃“宏大叙事”和精英角色,从“小事件”和细节入手认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以及空间的复杂性,允许不同空间的重叠并置,这种观念转变或许为我们理解旧城生活的多样性以及空间的复杂性提供新的视点。

2)自下而上的态度 日常生活的视野意味着在研究时需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态度,即不再以强势群体(政府部门、开发商、专家及其他社会精英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立场看待旧城开放空间:首先,倡导一种以公众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公众需求和社会公平,特别是底层人士的价值观;第二,由自上而下的专家角度转为市民角度,由理论性、专业性转向具体、由下而上的探索,不再将正统的规划方法和空间秩序强加给旧城开放空间;第三,放弃宏大叙事的线路和集中的权力管制,由宏观转向微观,倡导一种以城市生活的日常性为基点的规划设计观。0.2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研究旧城开放空间的价值体系、功能、布局和文化等问题,实现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的定性、定量描述的可视化、图示化和工具化,为旧城开放空间的优化提供理论框架和实际可操作的技术手段与策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以下意义。

1)理论意义 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针对城市实践中对开放空间及周边土地的利用注重“高端消费”为主导的“短、平、快”式的一次性“经营”模式和贵族化、绅士化的开发模式,以及国内学术界强调技术理性和自上而下,漠视人的存在和放弃日常生活体验的倾向,倡导以公共性、民主性为基点的价值取向和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理念。(2)创新了一个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的视角,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市民的角度、微观的视点研究旧城开放空间评价、规划设计及管理问题,在开放空间研究领域里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与社会学之间找到一条整合多学科研究体系的途径。

2)实践意义 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为旧城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研究框架和依据。以市民的公共利益、社会公平为价值基点,以市民为文化主体,重建旧城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主体、价值体系的基点、价值目标,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以及价值制约机制等要素,为旧城开放空间的重构建立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和思路。(2)为旧城开放空间的评价、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研究工具。以市民的活动期望和习惯为依据,以保证开放空间满足市民日常生活为底限,探寻旧城开放空间的评价、规划设计的客观规律,以数理模型或图示模型的形式揭示出来,设计出可供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评价和规划设计时所需的工具。这些工具反映的是在满足市民的活动需求时旧城开放空间应具备的最低条件,并不限制规划师、设计师的思维,反而能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3)为旧城开放空间提供规划策略和决策方向。立足于旧城开放空间的现状,兼顾我国开放空间行政管理机构和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条件,从市民与开放空间的日常关系、市民在开放空间中的日常实践以及国内外以日常生活为视角的开放空间成功实例中归纳、总结出旧城开放空间的规划策略和决策方向。0.3研究对象和目标0.3.1 概念与取样对象的界定

1)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重构、日常生活、开放空间以及与开放空间相近的概念作出如下的界定。(1)重构 重构(Refactoring)这个词最初由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和肯特·贝克(Kent Beck)给出定义:它是一种修改,使软件的内部结构更容易理解,在不改变软件的可见行为方式前提下使软件更容易变更……它是一种有节制的整理代码、使Bug产生几率最小化的方法。题目中的“重构”移用了这两位计算机软件开发专家的定义,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修改”而非推倒重来,在转换了研究视角的前提下,从问题入手,在旧城开放空间原有的基础上制定修改的思路、方法与内容,使旧城开放空间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符合我国未来市民社会发展的趋势;第二,它立足于当前旧城开放空间的问题以及我国的现实条件(包括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理念、基本制度和政策以及行政管理机构和空间规划体系等)。(2)日常生活 由于个人的学术习惯,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并没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通过大量的描述将其显现出来,其核心是[8]真实的生活:“生计、衣服、家具、家人、邻里和环境,……”本书所指的日常生活是指城市生活中常人的、世俗的、仪式性要求较弱的活动;它既包括有意识的活动,即工作、居住和娱乐活动;也包括附带性活动,即在主要活动之外,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次要的或偶然的活动,如日常的交往、闲聊、街头漫步与邂逅等等。它具有自发性和无序性,区别于那些具有宏大的、神圣的价值意义的活动。本书沿用列斐伏尔的理解:日常生活是人们每天例行的、重复的生活方式,是“真实的生活”,和“此时此地”非抽象的真实、个人的生存和再生产直接相关。(3)开放空间 是由“Open Space”翻译而来的。“Open Space”一词最早出现于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 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中,这一概念随后得到重视而[9][10][11]不断发展,但不同国家对开放空间的理解有一定差异[12](表0.1)。国内对“Open Space”一词有两种翻译:开放空间和开敞空间,绝大多数文献采用“开放空间”一词。目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为题检索到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有138篇(1996年至2013年),其中23篇对开放空间的定义提出了研究者自己的理解。23条定义对“开放”一词[13]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多数研究者将其理解为“室外”“未被建[14]筑物覆盖”;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开放”是指空间具有“免费”[15][16][17][18]“公共”“可进入”或“行为自由”的特性。前者强调开放空间的“外部”特性,后者则包含了室内空间,这就造成诸多定义所涵盖的空间类型差异较大。此外,国内研究者界定开放空间包含的对象时也显示出了不同的倾向,比较典型的界定方法如表0.2所示。表0.1 国外的开放空间定义举例表格来源:依据文献整理表0.2 国内的开放空间对象界定方法举例表格来源:依据文献整理(4)其他相近概念 在中译英时,除了“开放空间”和“开敞空间”之外,“绿地”“外部空间”“户外空间”“室外空间”“滨水空间”“园地”等标题的英文翻译中也包含“Open Space”。与开放空间在研究内容上存在重复的有“公共空间”“外部空间”“休闲空间”“游憩空间”“户外空间”“室外空间”等概念。其中,公共空间的范畴与开放空间最为接近。《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这基本等同于开放空间。有一些学者认为,“从人的参与角度,……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周进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主要是城市人工开放空间,或者说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外部空间”“户外空间”“室外空间”等概念所指的“空间”是相对于建筑[29][30]的内部空间而言的。“休闲空间”“游憩空间”的概念强调空间的功能。

2)本书“开放空间”概念的界定 为了与“公共空间”“外部空间”“休闲空间”“游憩空间”“户外空间”“室外空间”等概念区分,需对开放空间的概念和其包含的对象进行明确界定。(1)概念界定的要点 本书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形态、属性和功能等三个方面定义开放空间:

首先,开放空间在形态上是“开敞”的,无覆盖物遮蔽的。所谓覆盖物是指建筑、构筑物等实体(包括自然山体及人工构筑的山体),冠幅较大并覆盖场地的植被不在此例。城市综合体所形成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不计入考察范畴,因为一方面这类空间在形成机制上主要借助于建、构筑物,另一方面其面积难以统计和指标化。对形态的界定有助于令“开放空间”区别于“公共空间”和“休闲空间”,因为后两者包含建筑的室内空间。

第二,开放空间在属性上是“公共”的,向公众开放的。这一点与公共空间相似。所谓开放是指任何人都有权进入,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例如,人们不用缴费或购票进入,或进入者不会因背景受到歧视。对属性的界定有助于令“开放空间”区别于“休闲空间”“游憩空间”“户外空间”“室外空间”“外部空间”,因为这些空间未必是大多数人可进入的。

第三,开放空间在功能上是“自由”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从不同类别的开放空间构成的系统来看,开放空间可以凭借自然条件、人工设施具有生态、文化、景观、控制、保护、游憩等多重功能,但就单个开放空间而言,并不需要完全具备这些功能(图0.4)。从这个意义上来考察,开放空间的概念更强调形态的开敞性、属性的公共性和系统功能的复合型。这一点使开放空间区别于“休闲空间”“游憩空间”等强调某种单一功能的空间。图0.4 不同功能、不同尺度的开放空间(2)概念的界定 综合起来,开放空间的定义可表述为:存在于城市建、构筑物等实体之外,向公众开放,在系统层面上具有生态、文化、景观、控制、保护、游憩等多重功能和目标的开敞性空间。这一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用地上则表现为如表0.3所示的诸多类型,其中包括了一些准开放空间。除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标注的城市用地之外,公共建筑由于红线后退而留出临路、临街的一些空地,经绿化、美化后形成具有简单游憩、停留功能的小型广场也在本定义的范畴之内(如图0.5)。从国内现有的空间规划体系来看,这类开放空间存在指标化的可能性。图0.5 建筑红线后退形成的小型广场表0.3 基于城市用地性质的开放空间类型①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与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不统一,前者的统计指标中不含“附属绿地”的概念,将其融入各类除“绿化与广场用地”以外的建设用地中,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写入了“附属绿地”的概念,用地编号为G4。为了避免引起误解,表0.3中的“附属绿地”未注明编号。续表0.3表格来源: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整理

需要指出的是,表0.3中所列举的开放空间并不具有同等程度的“开放性”。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中的度假村和高尔夫从空间形态上来说属于开放空间,但在向公众开放时设置了经济门槛,从公共性的角度来说不完全符合开放空间的定义,但鉴于休闲产业的发展,度假村和高尔夫存在平民化的趋势,本书暂且将其列入开放空间的范畴。属于附属绿地中的单位、居住区(或小区、组团)的绿化空间服务于部分人群,具有半公共的性质,其开放性取决于该单位、居住区(或小区、组团)的开放程度。绿地、广场和街区是开放程度最高的三类开放空间。其中,广场包括交通枢纽用地(S3)中的交通广场、广场用地(G3)以及公共建筑红线后退形成的广场;街区主要是指商业步行街、历史街区、老街及未封闭的社区。

3)本书取样对象的界定 在众多类型的开放空间中,绿地、广场和街区开放程度高,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且易于指标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将该标准的上一个版本中的“G”类用地由“绿地”改为“绿地与广场用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认同了城市绿地与“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为主的广场”具有近似之处:同属于开放空间。街区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最能反映市民的生活形态。因此,绿地、广场和街区是本书主要的取样对象。0.3.2 理论建构的主旨与目标

基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框架,研究的主旨与目标如下:(1)构建旧城开放空间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2)开发旧城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和评价的量化工具;(3)提出旧城开放空间布局优化和调控的具体策略;(4)重构旧城开放空间文化保护和延续的决策认知。0.4研究内容和框架0.4.1 “重构”研究的内容:从价值到文化“重构”概念的定义使研究建立在一种“改良”的基调上。将旧城开放空间推倒重来既无此必要,也无此可能。因此,研究内容无需重构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整个框架,而是紧扣“日常生活的视角”、坚持“自下而上的态度”,从旧城开放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建立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展现的是本书采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与“日常生活的视角”及“自下而上的态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表明视角的创新性、可行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内容按下列五个方面展开:

1)旧城开放空间的问题研究 在深入剖析国内城市景观制造“拟像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旧城开放空间在功能、布局和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尝试从价值体系与制度层面、社会结构层面、规划和管理层面分析导致旧城开放空间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由问题引出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的具体内容。

2)旧城开放空间的价值重构 依据问题分析的结论,从分析价值主体、价值体系的基点、价值目标,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以及价值制约机制等要素入手,为旧城开放空间建构日常生活视野下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功能重构、布局重构和文化重构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方向与具体内容。

3)旧城开放空间的功能重构 以市民的活动期望和规律为依据,开发旧城开放空间评价和规划设计的工具,包括旧城开放空间满意度分析模型、旧城开放空间功能评价模型和旧城开放空间设计模型,为旧城开放空间的功能优化提供日常生活视野下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限定框架。

4)旧城开放空间的布局重构 立足于旧城开放空间的现实条件,从旧城开放空间的存在形式和可达性优化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以自下而上的视角、非正规的规划途径,从旧城开放空间的拓展、间歇性开放空间的使用、临时性开放空间的使用、自发性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干预等方面为旧城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调控提供策略。

5)旧城开放空间的文化重构 通过对旧城开放空间文化释义的界定,从“文化主体”与“文化结果”的关系入手,提出旧城开放空间“遗址文化”“活态文化”和“潜在文化”的概念,确立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培育是旧城开放空间文化重构的三大目标,并探求实现目标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操作方法。0.4.2 “重构”研究的框架:从问题到对象

研究框架下图所示:图0.6 研究框架0.5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界定了重构、日常生活、开放空间等相关概念。将开放空间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用地上,并指出了研究主要的取样对象。确立了研究的视角,并在研究思路、量化工具和具体策略等三个方面对旧城开放空间的重构提出了四个研究目标。最后,说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1相关研究综述1.1国内开放空间研究进展分析

最早出现于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 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中的“Open Space”在20世纪80年代被[22]引入国内。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对开放空间的研究已有相当的积累,但在文献的信息层面,还没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探讨。作者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动态,归纳其特点,分析其利弊。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依据以下检索条件选择分析文献:①考虑到研究的直接相关性,检索项选择了“篇名”,检索词为“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排除了与开放空间存在内容交叉的概念如“公共空间”“外部空间”“室外空间”“户外空间”“休闲空间”“游憩空间”等。②排除化工、热能、社会政治、绘画艺术、文艺美学等领域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开放空间概念。③研究时间跨度定为:1996年至2013年。检索结果显示:期刊论文共377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为138篇;硕、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134篇和4篇。考虑到研究的权威性、可靠性及深度,核心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共276篇文献纳入研究文本。1.1.1 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

就研究内容而言,可归纳出国外研究进展评述、保护与规划设计、调查研究、实践项目分析、客观规律研究和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六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见表1.1。表1.1 主要研究方向的统计数据(单位:篇)表格来源:依据用于综述的276篇文献整理

1)国外研究进展评述 此类文献绝大多数是由国内研究者通过阅读国外文献或者出国直接接触研究对象和材料后撰写而成,极少数是由国外专业人士撰写,经翻译后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主要成果(表1.2)可归结为:(1)总结整体层面或某方面的研究进展,如总体研究进展、概念演进、规划模式(或范式)发展、价值评估方法发展、开放空间系统理论发展等;(2)从文化、绿色、公园、城市更新、设计手法、人性化、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等不同角度或主题研究国外开放空间在类型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历程;(3)分析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开放空间管理、保护及规划经验,如北美线性开放空间和都市区开放空间的规划、管理与保护,德国开放空间的临时使用策略与规划程序,荷兰开放空间的系统性规划思想与“绿心政策”以及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等。表1.2 “国外研究进展评述”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国外研究进展评述”类文献整理“国外研究进展评述”类文献有助于国内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自“Open Space”概念诞生以来国外的研究发展历程,把握国外开放空[27][31][32]间在保护与规划设计、格局演变与机制分析、评价等主要研究方向的动态,引进某些符合国内开放空间实践现实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手段等。

2)保护与规划设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开放空间包含的视觉资源能大幅度提升地产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其用地要求与“寸土寸金”的用地现状发生矛盾,这两点导致了开放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形成问题。从文献数量来看(表1.3),学术界对开放空间保护的关注度较低。少数研究者提出了城市边缘地区开放空间的保护模式、“开放空间优先”策略、容积率奖励策略及街道开放空间的更新保护方法。

研究规划设计的文献数量最大(表1.3),这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注重应用、实践的传统有关,同时也是国内仍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的一种反映。相当数量的研究者在总体层面上探讨了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问题,如规划与设计、开放空间系统(或体系)规划、空间格局优化、空间组织等。这部分文献构成了“保护与规划设计”类文献的主体。其余文献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视觉景观视角,如景观设计、景观意向等;二是“以人为本”视角,如人性化设计、通用设计、导向系统、步行适宜性等;三是生态环境视角,如绿色开放空间、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等;四是功能视角,如城市形态界定、旅游吸引力提升、生态平衡、文化保护等;五是公共安全视角,如防灾避险;六是批判视角,如问题、困境等。表1.3 “保护与规划设计”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保护与规划设计”文献整理“保护与规划设计”类文献是研究者在一定量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的经验,旨在指导专业人员如何做好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该类文献的主要贡献在于为开放空间实践方面的研究建构了基本[21]的框架和做出了原则性的概述,并为教科书的编写和实践中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不足之处是缺少实证分析,且由于归纳具有选择性,不可避免地使研究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类文献在数量上仅次于“规划设计”类文献,以现场调研或文献研究为手段,描述了开放空间的某一类现象或属性、使用状况、建设情况和发展历史(表1.4)。对开放空间某一类现象或属性的调查研究涉及宜人性、场所性、地域性、公共性、社会性、休闲性及避难容灾能力等问题。对开放空间使用状况的研究包括使用后评价、环境行为、活动期望、认知及使用效度等五个方向。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现状或问题的研究,可细分为对某地(或某类)开放空间总体现状和某一方面现状(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等)的调查;二是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如“参与与创造”“两型社会”。少量文献对传统或地域性的开放空间如南宋杭州开放空间、陕西和苏南乡村开放空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特征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表1.4 “调查研究”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调查研究”类文献整理“调查研究”类文献侧重于描述现象(或事实)或进行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较少涉及开放空间实践规律、规则等方面的研究。该类文献搜集和整理开放空间的基础资料,为“客观规律的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方向,为使用后评价方法的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为开放空间的改进策略提供了参考数据,在国内开放空间的史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4)实践项目分析 “实践项目分析”类文献的阐述对象为具体的项目,分为两种模式:项目介绍、理论说明+项目介绍。“项目介绍”类文献通常以项目背景(概况)为起始,对规划(设计)目标、理念、策略、内容、专项等内容进行解析,有的侧重于整体介绍,有的则突出某项内容如理念或技术等。“理论说明+项目介绍”类文献在项目介绍之前先提出简短的理论观点,其余内容同模式1。两种模式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表1.5):(1)总体层面,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设计、规划布局等;(2)原理或技术的应用,如POE技术、生态原理、GIS技术等;(3)某一类型开放空间规划,如绿地、村镇、街道、校园、中心区及滨水的开放空间;(4)某些特定导向,如城市事件(世博会、园博会等)、特色问题、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等。表1.5 “实践项目分析”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实践项目分析”类文献整理

绝大多数的“项目介绍”类文献借用了“开放空间”一词,题目[33][34]可直接改为“××广场规划”或“××公园设计”,其内容并未显示出采用“开放空间”这一概念为题的必要性。“理论说明+项目介绍”类文献提出了理论观点,但缺乏分析、论证的过程。“实践项目分析”类文献尽管研究深度不足,但可为研究者了解国内各时期开放空间的实际规划设计水平提供参考资料。

5)客观规律研究 少数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与开放空间相关的客观规律上,以各种方式加以描述,这是开放空间研究趋向理性化、科学化的重要表现(表1.6)。林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领域的研究者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工程原理对开放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道路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大气污染机制、气候舒适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借助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等)、形态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GIS)及经济学原理揭示了环境行为规律、量化评价体系、声景、空间原型、公众意象的影响因素、空间活力、价值以及疏散等方面的内在规律。表1.6 “客观规律研究”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客观规律研究”类文献整理

这些文献的研究结果绝大部分以公式、模型的形式呈现,或运用某些技术将客观规律以量化的方式展现。对客观规律的研究使开放空间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逐步获得了在进行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评价时可供选用的科学依据和工具。例如,王绍增、李敏首次综合运用生态[20]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开放空间的布局规律,其中关于“城市组团的生态化规划布局”“城市空气通道与绿地、城市建筑的布局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6)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空间格局演变分析”类文献共8篇,按研究方法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开放空间数量的增减、形状的改变及类型的转换常被视作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覆被变化,这类定量研究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例如,王发曾等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结构均匀比指数测度法,解析了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面积、斑块、空间布局结构的动[35]态演变过程(1988—2008年);邵大伟运用景观指数分析、等扇分析、环线分析、服务便利性分析等方法,对南京主城区内开放空间及各类型格局的演变(1979—2006年)进行了剖析,探讨了驱动[36]机制,提出了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模型;曾容采用了景观指数[9]来反映武汉市绿色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依靠对历史地图、档案的定性分析,徐振等从平面、风貌和功能三个层面对南京明城墙[37]周边开放空间的形态变化(1930—2008年)进行了研究。

对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从宏观上把控一个城市开放空间的变化规律、分布现状,为开放空间布局合理性的评价及优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但总体来说,国内研究者对于开放空间类型间转换的研究多停留在格局的变化过程上,侧重于展示分析技术的运用过程,对驱动力及其机制的研究深度不够。对于如何优化开放空间的布局,多数文献仅提出了策略,未能发展出优化模型、延续量化分析这一优势。1.1.2 国内开放空间研究的特点

1)文献的数量特征 研究数量先升后降,关注度有所减弱。从2002年起,文献数量大幅上升,研究热度不断增加。2007年起核心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数量有所回落(图1.1),2012年此两类文献数量的下降幅度较大。2011年起期刊论文(包括核心与非核心)数量大幅度回落。从2007年以来核心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包括2013年检索到的5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并未达到理想的地步。因此,可初步判断:论文数量的下降并非研究的理性回归所致,而是国内学术界对开放空间的关注度有所减弱的表现。相比之下,同时期国外的相关研究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图1.2),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图1.1 国内开放空间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图片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文献绘制图1.2 国内外开放空间论文数量年度变化的比较图片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文献绘制

2)研究取向的特征 研究取向统计结果(表1.7)表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中具有高级职称或高学历的研究者注重了解国外的研究进展,倾向于以量化的方式寻求开放空间的实践规律,试图以数据化的实证研究来说明其理论或假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职称或学历相对低的研究者倾向于规划设计、项目分析和调查研究三个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总结经验或描述现象(或事实)。此外,高级工程师的研究成果集中于“规划设计”和“项目分析”,可能与其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实践的工作性质有关。表1.7 研究者类别与研究取向的关系分析表表格来源:依据纳入考察范围的276篇文献整理

3)知识层面的信息特征 体现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由单一视角向多视角发展。研究者不再局限于试图建立一个“大而全”的理论体系或者提出“导则式”的规划设计要点,研究内容更为发散,切入点更多。276篇文献涉及的领域从早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扩展到了风景园林学、生态学、艺术设计学、环境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学、旅游学等众多领域。随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陆续地加入到开放空间研究的行列中,研究视角从最初的功能视角扩展到了生态环境、环境美学、文化保护、公共安全、社会公平、以人为本、价值评估、日常生活等多重视角,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开放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方法总体上以定性分析、静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呈现递增的趋势(表1.8)。十多年来,研究方法有较大的突破:由早期以经验总结、思辨性研究为主发展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由简单的图示表达、数理统计来获取结论发展到采用GIS、RS、SPSS、多元回归方法、因子分析方法等较为先进的工具和复杂的统计手段来揭示规律。但从整体上说,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文献仍占据多数。相比之下,国外十分注重社会调查(问卷、访谈、电话、网络等)、量化[27]分析、数学模型、GIS、RS、航片等研究方法的使用。从研究跨越的时间限度看,大部分的研究着眼于横断的静态研究方法,即在某一时间点研究和观察开放空间,采用纵向动态研究方法的文献较少。表1.8 研究方法相关统计数据表格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276篇文献整理(3)研究对象以开放空间本体为主。在276篇文献中,除去介绍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28篇,按研究对象划分,文献数量的分布极不均衡(表1.9):以开放空间本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文献总量的90%,其中研究整体意义上的开放空间的文献占大部分比例;针对开放空间的主体——人的研究仅占文献总量的9%,以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更是为零,仅1篇文献的内容因研究开放空间的“声景”而涉及对动物的讨论。表1.9 按研究对象划分的文献数量分布统计表格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276篇文献整理1.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首先,定义不够清晰。在国内,“开放空间”尚不是一个行政法规性的名词,法律或法规都未对开放空间做出明确的界定,其使用仍然停留在学术、规划文本中。对于开放空间的定义,现有的文献存在三种态度:(1)将其作为一个常识性的词语;(2)罗列已有的各种定义;(3)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及研究目的,提出或引用他人的定义。目前核心期刊论文给出的定义有23条之多,依据被引用的频率,其中3条定义具有一定的认可度(表1.10)。综观23条定义,对“开放”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多数研究者将其理解为“建筑实体[19][13][14]之外”“室外”“未被建筑物覆盖”;部分研究者则[15][16]认为“开放”是指空间具有“免费”“公共”“可进入”[17][18]或“行为自由”的特性。前者强调开放空间的“外部”特性,后者则包含了室内空间,这就造成诸多定义所涵盖的空间类型差[20]异较大。还有的研究者将开放空间理解为非建设用地、公共空[38]间,这不免使人质疑引入“开放空间”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开放空间”定义的不清晰导致了研究对象、目的、意义的不明确。表1.10 认可度较高的开放空间定义表格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276篇文献整理

第二,研究对象不够明确。由于定义的模糊和研究者学科背景的差异,开放空间所涵盖的内容游移不定。研究对象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1)按用地性质划分,如“绿化空间、广场空间、运动空间”[13];(2)按空间的公共属性划分,如“自然环境、公园、广场、街[16]道、绿地、水体及室内公共使用空间”;(3)按空间的“开敞”属性划分,如“绿地、江湖水体、待建与非待建的敞地、农林地、滩[19]地、山地、城市的广场和道路”等。研究对象的不明确致使开放空间的量化标准研究难以进行,对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阻碍。

第三,缺乏实证研究。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领域中的研究活动本质上属于实证研究,即研究“是什么”的问题。58.8%的文献只提出观点,缺乏验证过程,重点研究“怎么做”的问题,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不能揭示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客观规律”。当专业人员面对各种从不同角度建构的理论体系而又缺乏可供运用的规律(规划设计工具)时,将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对于以上的问题建议:①可在充分探讨开放空间作用的基础上,梳理、辨析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游憩空间、休闲空间等相近概念的关系,结合国内城市规划相关实践的现实情况(用地分类、规划流程、行政管理等),提出适用于国内城市建设的开放空间定义;②在此基础上将开放空间涵盖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用地上,进而为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提供确定的研究对象;③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揭示开放空间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时的本质问题,定量研究重在揭示客观规律、设计量化模型与指标体系、开发规划设计工具;④加强对开放空间中的人以及动物的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的研究者们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开放空间理论及实践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从以上的问题来看,国内的开放空间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做出“研究体系日趋完善”[39]的结论为时尚早。1.2国外开放空间研究进展分析

以“Open Space”为检索词,限定“Title or Keyword”对Science Direct数据库进行检索,1888年至2013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共123篇。以“Open Space”为标题检索词对ProQuest学位论文检索平台进行检索,除去文学领域、图书馆领域以及政治领域中的“Open Space”, 1971年至2013年期间,硕、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23篇和11篇。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共157篇文献纳入研究文本。1.2.1 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

就研究内容而言,可归纳出开放空间的功能与价值、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评价、开放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开放空间的供给与管理、开放空间的调查与认知六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见表1.11。表1.11 国外文献主要研究方向的统计数据(单位:篇)表格来源:依据检索后纳入考察范围的157篇文献整理

1)开放空间的功能与价值 国外研究者对开放空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表1.12):一是自然、环境方面的功能与价值;二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开放空间的自然、环境[27]功能与价值多在生态、生物、林学等视角下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保护,以及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研究。随着其社会、经济价值的显现,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如开放空间在促进社会健康(身体、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增进社会交往、防灾减灾等方面,以及提升财产经济价值、美化景观、发展都市农业等方面。其中,围绕着开放空间的市场属性,通过HP模型(Hedonic Pricing)、房产交易调查数据进行的研究十分广泛[40][41]。表1.12 “功能与价值”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功能与价值”类文献整理

2)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源于以“田园城市”(the Garden City)模式中“绿带”[42](Green Belt)手法阻止大面积建成区的无限制蔓延的实践,如英国的绿带政策和大伦敦规划。此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开放空间在阻止城镇的合并、阻止对乡村环境的入侵、保护城镇的环境和历史城镇的特别属性以及推动城市衰退区更新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并在开放空间与城市增长、城市结构、城市肌理、城市形态、城市个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表1.13)。另外,当今日趋得到认同的“精明增长”“精明保护”和“紧凑城市”等控制城市空间的理论也与开放空间有关。表1.13 “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类文献整理

3)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评价 开放空间的保护和评价是国外研究者关注的两个重点问题(表1.14)。保护问题涉及开放空间保护的系统总结、政策研究、程序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以及影响因子研究等。系统总结包括以实例研究为主,如Eric Koomen等分析1995年至2004[43]年间荷兰的土地利用、空间保护政策和执行情况,类似的实例[44]还有美国、德国等。政策研究包括开放空间的保护政策及经[45]济、空间增长政策对开放空间保护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成果反映了开放空间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在方法和技术方面,运用了GIS分析技术和显示性偏好法等带有明显的量化特征的方法或工具。在影响因子方面,研究者发现开放空间自然条件以及人们对开[46][47]放空间的主观态度会影响开放空间的保护效果。开放空间的评价研究包括总体评价、质量评价、景观评价及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固碳效益、声学舒适性等。总体来说,这些开放空间评价研究文献侧重于展示作者研究时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如GIS分析技术、变化跟踪技术、谷歌地球测量法、HP模型、地理场地模型、住宅排序模型等。很显然,定量化、模型化是评价研究的主要特点。表1.14 “保护与评价”类文献的数量统计表格来源:依据“保护与评价”类文献整理

4)开放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与国内的同类研究相比,国外研究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热度并不高,研究内容较为零散,但呈现出多视[48]角的状态(表1.15)。开放空间保护政策的研究已经从法规、政策等宏观视野下解决了开放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如何规划开放空间本体的文献数量不多,但研究视角发散,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公共设施规划、系统规划、规划模式、空气卫生、可持续优化等。开放空间的设计研究大致呈现自然生态化、人性化、人文化、系统化四个特征:首先,开放空间的设计研究一直保持着对自然[49][50]生态的重视,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方面;第二,不同人群如低收入者、成人、儿童、大学师生对开放空间的不同需求、认知及感受得到研究者、设计者的关注;第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或人文环境下的开放空间设计;第四,可持续性、多样性、关联性等带有系统化特点设计思想被运用到实践中。表1.15 “规划与设计”类文献的数量统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