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能力测验+申论+法律基础+英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6:41:40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7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能力测验+申论+法律基础+英语)

中公版·2017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能力测验+申论+法律基础+英语)试读: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张永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风格既严谨深入又风趣幽默,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帮助众多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李琳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把握准确。在授课过程中,兼顾解题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学员基础能力的提升,帮助众多考生脱颖而出,圆梦公考。

刘彦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于多年执教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面试辅导上造诣颇深,擅长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授课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推崇和欢迎。

张成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与辅导专家,曾在某机构文字综合部门任职十余年,在多家媒体发表百余篇、近20万字的评论性、介绍性文章,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申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业界颇具指导意义。

张红军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授课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邓湘树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新成果,帮助考生轻松备考。

云哲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对公务员考试命题思路有透彻深入的研究,授课思路清晰,注重培养考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善于以启发的方式帮助学员发现各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

王娜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主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面试理论,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究授课艺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解知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颇受学员喜爱。

赵金川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对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教学经验丰富,授课风格独特,讲解清晰明了,对待学员耐心细致,广受学员欢迎。

张晗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从教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深入浅出,语言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欢迎。

王健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教学多年,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在潜心研究申论命题机理的基础上,善于总结申论的命题及答题规律,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有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授课轻松幽默,注重鼓励学员参与课堂互动,气氛活跃,致力于培养学员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答题思路,深受学员喜爱。

刘伟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申论,对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点、题型以及历年真题都有深入的研究,熟悉公务员申论试题的考查要点。具备深厚的写作功底,善于把握申论题目所考查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讲解申论深入浅出,更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sh.offcn.com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考情综述

考试基本情况介绍

一、考试科目

上海市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学员、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法律基础和外语(英语或者日语),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二)申论

申论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考试时限120分钟。(三)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40分钟。(四)外语(英语或者日语)

外语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10分钟(其中听力时间约30分钟)。

二、科目介绍(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数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常识应用能力等。

数理能力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对文字、图形或表格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准确迅速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理解把握语句的语用、语气、语序、语法、成分、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概念和事物关系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包括运用概念和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对形象和空间关系准确识别、把握和思维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演绎、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

常识应用能力主要测查考生的知识面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内容涵盖时事政治、公共行政、法律法规、行政实务、文史常识和科技常识等。(二)申论介绍

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等能力。

申论考试,是模拟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考试。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对社会变革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具有较强的思想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加以表达。(三)法律基础测试内容

1. 宪法法律制度;2. 公务员法律制度;3. 刑事法律制度;4.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5. 民事法律制度;6.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外语介绍

英语考试内容主要为:1. 听力(包括对话、短文、长对话);2. 词汇;3. 语法结构;4. 完形填空;5. 阅读理解。

日语考试内容主要为:1. 听力(包括对答、长对话);2. 其他选择题(包括选择汉字读音、选择假名的汉字、选择词汇填空、完成句子、语法填空、同义近义句选择、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三、其他说明

面试包括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和体能测评。测评项目先后顺序为纵跳摸高、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为:笔试总成绩占40%、体能测评成绩占10%、结构化面试成绩占50%。

下图是2014~2016年上海市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学员计划招考人数变化图

通过近三年的招考人数来看,变化并不大,并且每年都有专门职位面向符合条件的女性进行招录。

考试内容特点分析

一、题型题量说明

2016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6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申论

2016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法律基础题量分数考点时间50小每题1分,满宪法、公务员法律制度、刑法、刑事诉讼40分题分50分法、民法、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钟

2016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英语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申论为主观写作题,其余科目均为客观题。从客观题的题量上来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最大,法律基础题量相对小些,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点相对较多。考生要根据各科的特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侧重点。

二、考试特点分析(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常见的题型有: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等。

选词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对汉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其中实词的使用是重点考查对象。语句表达主要是对病句辨析和成语误用的考查。阅读理解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两种题型。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整个文段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尤其侧重对文段主旨的考查。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及对中长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 判断推理能力

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常见的题型有定义判断、图形推理和分析推理等。

定义判断题目包括单定义和多定义,题目相对不难;图形推理则以古典型、视觉型、九宫格型和空间型等传统题型为主;分析推理题目则重点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 数理能力

数理能力包括数字推理、数学应用和资料分析。

数字推理部分主要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数学应用部分考查题型以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等传统题型为主。资料分析部分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其考查的材料类型主要包括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材料。考查的计算型概念主要包括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量、比重、倍数以及几种概念的综合考查。

• 常识应用能力

常识应用能力部分,包括时事热点、政治、经济、科技生活、人文党史、行政管理、公文几部分。

时事热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事政治的熟悉程度,主要是对时政文件内容的掌握。

政治类知识是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的考查,侧重了解考生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信息的掌握。这部分往往是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基本国情、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展开考查。

经济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

科技生活部分的考查涉及的是科技常识,主要是前沿科技。

人文党史部分考查的内容有人文常识、党史常识等相关内容。

对行政管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行政管理学相关内容,具体包括管理学基本知识、行政组织等知识点。

公文部分主要考查公文基础知识。其中公文的类别、公文的结构等是常考考点,考生要多加关注。(二)申论

申论考试中包括五种常考题型,分别是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题。

• 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关键词。

• 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是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

• 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或解决方案。

• 应用文写作题

应用文写作题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所包含的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给定资料以及设定题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的试题。

• 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并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类题型。简单地说,文章论述题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三)法律基础

• 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法律制度部分,包括宪法基本理论、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相关内容,其中国家机构内容是常考考点,考生要多加留意。

• 公务员法律制度

公务员法律制度部分,包括公务员的概念和回避、处分等相关内容,虽然考点不多,但考生也不可偏废。

• 刑事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部分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包括刑法基本原则、量刑制度以及刑法分则等内容,重点考查理论知识。

•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考查部分,包括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民事权利等内容,重点考查理论知识,兼有以案例考查应用能力。考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有应用理论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部分考查知识点包括管辖、证据、强制措施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内容,其中管辖和回避制度是刑事诉讼法部分常考考点,考生要多加注意。

•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部分考查要点主要涉及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包括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知识部分,如管辖、民事诉讼当事人、第三人制度等内容。

以上为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大纲中法律基础测试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在教材编辑时,还加入了法的概述、行政法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人民警察法法律制度等,以增加考生的知识储备。(四)英语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中,英语部分由听力、词汇、语法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五部分组成。词汇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动词短语的词义辨析能力。考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词汇的记忆,并深刻把握其内涵。为方便考生复习词汇,本书特精心挑选了考试中的高频词汇,供考生记忆。

结构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法的掌握。考生要对本书中列举的语法部分进行认真复习,夯实自己的语法基础。

完形填空部分是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题型,既注重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固定搭配等词义辨析的考查,也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考生在做完形填空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上下文语境,选出恰当的词汇或短语。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即考查考生能否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否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要求考生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也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注重积累,词汇、语法是基础。考生要想提高阅读理解作答能力,首先要积累足够多的词汇及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知识。只有这样,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才能正确地分析句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及抓住文章大意。

2. 巩固技巧,历年真题是精华。能否从容应对考试,扎实的英语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做题技巧也同样必不可少。而练习和巩固考试技巧的最佳材料莫过于历年考试真题,因为历年真题最能反映出命题者的思路、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因此,考生在复习英语时,要认真地研习历年真题,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而巩固答题技巧。

备考策略

一、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阶段性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要有阶段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明确自己在每一个阶段复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以及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复习效果,同时在每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安排适量的自我测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掌握各个部分的解题技巧,事半功倍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的考查范围较广,从各个方面测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因此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各个板块的解题技巧,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真题的作用,反复加强练习

想要在考试中获胜,做真题是必不可少的。真题练习不仅可以全面熟悉试题内容、形式、结构、流程,而且可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做题技巧。考生在做真题的基础上,可以辅之以质量较高的模拟题。通过做题提高解题的能力,摸索答题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答题顺序,最终达到突出强项,提高弱项的目标。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一章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第一节 选词填空考点一 词义辨析

一、理性义

理性义是词义的核心内容,是词义研究的主要对象。词典中解释的意义主要是词的理性义。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近义性词语就是指理性义相近的词,它们在所指范围、适用对象和轻重程度上存在差别。

1. 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范围有大小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例题1 究竟国家与个人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是一个_____选择问题,而不是政府可以任意决定的事项。要让民众有机会参与这一重大财政决策,透过人大的审议机制,将自己的意愿_____到长期的财政安排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公共 体现B. 公众 融合C. 大众 反映D. 集体 表达

解析:题干说的是“究竟国家与个人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与公众共同选择决定的问题,“公众”“大众”体现的只有公众,没有把“政府”囊括在内,故排除B、C。“公共”涵盖了公众与政府两类主体,符合题意。再看第二空,“表达”与“到……中”搭配不当,只能说将自己的意愿“体现”到财政安排中,不能说“表达”到财政安排中。故本题答案选A。

2. 看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最相契合的一项。

例题2 弱小生命之间往往是相互同情的,相互依存的;强大生命之间则是另一种景象,他们之间彼此都很_____,懂得尊重与忍让。我注意到非洲草原上猎豹与狮子的和睦相处,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安详画面让我感动。猎豹在一边怀旧,而狮子则享受着自己的天伦之乐。这对“一山不容二虎”是一种嘲弄。这是强大生命之间表现出的一种真正自信。这样的自信是上帝赋予的。没有任何的_____,故而平静如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抑制 虚张声势B. 压抑 狐假虎威C. 控制 貌合神离D. 克制 装腔作势

解析:“抑制”指约束,压制。“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抑制”与“控制”均不能与“很”搭配,排除A、C。“压抑”指情绪、感情低落。“克制”指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题干说的是强大生命之间彼此都很收敛,而非情绪低落,故选“克制”更恰当。第二空选“装腔作势”也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3. 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例题3 我们应该以敏捷的手腕_____乡村的封建社会余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拔除B. 根除C. 去除D. 铲除

解析:此题答案为D。“拔除”是指拔去、除掉,“去除”是指除去、除掉。这两个词语词义太轻,不合语境,排除A、C两项。“根除”强调从根本上铲除,“铲除”强调清理干净。“余孽”是指残留下来的坏分子或恶势力,应该是清理干净即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色彩义

理性义使语言表达得准确,色彩义则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所以,我们在做选词填空时,要仔细体会词语的理性义与色彩义,在无法从理性义判断答案时,能通过辨析色彩义找到另一解题方法。

1. 词语的感情色彩

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例题4 因为媒体的存在以及报道产生的“纠偏效应”,或多或少让一些_____的人有了精神上的依靠。其实,在制衡权力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媒体承载了过多_____的功能,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风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孤立无助 沉重B. 掩耳盗铃 喉舌C. 随波逐流 监督D. 形单影只 沉甸

解析:本题从第一空即可得出答案。通读文段,可以明确文段不含贬义,故排除带有贬义的B、C两项。“孤立无助”指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同伴。根据文意可知,媒体为一些人提供了精神上的依靠,“一些人”即得不到外力援助的人,故第一空填“孤立无助”,答案为A。

2. 词语的语体色彩

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

从表达内容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广告语体。

例题5 这部作品_____了热情,有着一种内在的力的搏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包括B. 蕴含C. 包容D. 含有

解析:此题答案为B。“包括”“包容”与“热情”搭配不当,应排除A、C两项。“蕴含”也有“含有”之意,但“含有”常用于口语,而“蕴含”常用于书面语。由后文的“内在的力的搏动”这种书面的表述可知,此处用“蕴含”更恰当。

3. 词语的形象色彩

它指的是某些词语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上的联想的特点。

例题6 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冬季银装素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姹紫嫣红 硕果累累B. 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C. 生机勃勃 琳琅满目D. 婀娜多姿 五谷丰登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考点二 词语搭配

一、习惯搭配

有些词语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

例题 2008年的这场冰雪,砥砺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中国人再次用心血、汗水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民族精神的崭新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桥梁B. 辉煌C. 篇章D. 丰碑

解析:此题答案为D。“辉煌”“篇章”不能与“一座”搭配,故排除B、C两项。桥梁:桥,比喻能够起连接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丰碑:高大的石碑(多用于铭刻丰功伟绩),借指不朽的功绩或杰作。由词义可知,本题应选“丰碑”,即D项为正确答案。

二、常用专业术语

1. 法律专业术语

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选词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

2. 经济专业术语

经济专业术语是描述经济领域中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的总称。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选词填空中对经济专业术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一些表示特定含义的专业概念上。考点三 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字组成。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特点。

下面介绍一下成语含义的常见误区:

1. 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成语的确切含义,只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2. 断词取义

断词取义是指在理解成语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语素的意义,从而作出错误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3. 忽视多义

多义成语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成语。对于这种成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只关注了成语的常用义,而忽视了成语的其他含义。

4. 形近、音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理解时极易混淆。对于这种题目,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从成语的相异语素入手进行辨析,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成语进行归纳总结。

例题1 有些人把别人的思想和理论拿来,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_____,并非真有所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鸡鸣狗盗B. 拾人牙慧C. 滥竽充数D. 狐假虎威

解析:空缺处词语对应前文的“把别人的思想和理论拿来……装自己的门面”。“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符合题干语意。本题选B。

例题2 大众是聪明而挑剔的,对那些_____、故作高深的东西,那些_____、不着边际的东西,往往会表示“不感冒”而转头走开,讲空话、大话、套话、老话、重复话、累赘话,只会让生动活泼的理论变得_____,让富有内涵的理论显得胶柱鼓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一潭死水B. 声张造势 天马行空 死气沉沉C. 故弄玄虚 不切实际 面目可憎D. 扭捏作态 徒有虚名 生吞活剥

解析:第一空,“扭捏作态”多指人的性格方面,不适用于“理论”,排除D。第二空,“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同样不适用于“理论”,排除A。第三空,“死气沉沉”形容气氛沉闷,没有生气;也形容人精神消沉,缺少活力。“面目可憎”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样子令人厌恶。对应前文的“大众是聪明而挑剔的”“表示‘不感冒’而转头走开”可知,此处填“面目可憎”更能体现“讲空话、大话、套话……”给大众的坏印象,故本题选C。

例题3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摆脱了_____的说教,言简意赅,_____,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令人费解 妙趣横生B. 高深莫测 引人入胜C. 曲高和寡 深入浅出D. 枯燥无味 平易近人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能用来修饰“说教”,与通过小故事来让人从中获得启发相比,“说教”的学究面孔就显得过于生硬、无趣,与此意相符的为“枯燥无味”。第二空中,“平易近人”既可指人态度谦逊和蔼,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用来修饰《伊索寓言》的语言风格也恰当。本题答案为D。考点四 虚词

虚词包括连词(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无论等)、起连接作用的副词(如:又、也、才、就、都、还等)和关联短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所以等)。正确使用虚词,取决于对内容关系的正确把握,也涉及到对虚词用法的了解。

一、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1. 从而 进而 因而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因而:重在表因果关系。

2. 对 对于 关于

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关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3. 以至 乃至 以致

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在意义上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用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于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乃至:文言虚词,用法同“以至”①。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4. 虽然 尽管 即使

虽然(尽管):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情况是事实,后与“可是、但是”等词呼应;“虽然”让步的程度比“尽管”轻,一般情况下两者可通用。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5. 忽然 突然 猛然

忽然:副词,程度较轻,作状语,常用在谓语之前。突然:①副词,程度较重,强调“突如其来”,作状语,常用在主语或谓语前;②形容词,作谓语、定语、补语。猛然:副词,程度更重,强调“气势猛、强有力”。

6. 互相 相互

互相:副词,一般只作状语。相互:①副词,作状语,可与“互相”互换;②形容词,表示两相对待的、彼此的,作个别名词的定语。

7. 几乎 简直

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简直:语气比“几乎”强,带有夸张,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

8. 屡次 一再

屡次: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或活动次数多。一再:一次又一次,语气比“屡次”重,强调动作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确的次数。

二、分辨语句间的关系及常用关联词语

例题1 _____在现有税制基础上增开资本利得税或房产税,可使房价下降,_____这类改革总会导致更恶化的福利分配结果,_____会导致改善型住户福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 但 也B. 虽然 但 尤其C. 即使 但 而且D. 虽然 但 就

解析:分析可知,前两空所连接的句子是转折关系,排除表假设的A、C。第三空连接的句子与前文是递进关系,“尤其”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例题2 一般来说,实地考察是了解一国法律制度状况的最佳方法,____能够了解其全貌,_____能够深入其社会生活的肌理,洞察其法律实践的细节,增强对不同法律实践的理解,但缺点是研究者必须身临现场,_____费时费力费钱,_____对方法训练的要求程度较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 但是 只有 才B. 不仅 更 不仅 而且C. 不仅 还 只有 才D. 不但 还 不仅 所以

解析:前两空,“了解其全貌”与“深入其社会生活的肌理”为递进关系,排除表转折的A项。后两空,“费时费力费钱”与“对……要求程度较高”为递进关系,排除表条件的C项。“不仅……所以……”不能搭配,排除D。本题选B。第二节 语句表达考点一 病句辨析

一、病句六大类型

病句,实际上就是有毛病的句子。这“毛病”是指违反了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逻辑。下面根据病句的六大类型进行讲解。

1.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因缺少应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明确的一种语病。

成分残缺的几种类型

示例一 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我国出口遭遇寒冬。

主语残缺。滥用介词“当”,使句子主语残缺,删去“当”即可。

示例二 我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谓语残缺。本句缺少谓语,删去“为”,或者在最后加上“而奋斗”。

示例三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中国人保以更适合公众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奥运,分享奥运所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宾语残缺。谓语动词“组织”缺少宾语,应在“服务奥运”后加上“的活动”。

示例四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状语残缺。应在“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前加上时间状语“现在”。

示例五 那些手上有过硬技术的职工,企业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地挽留。

介词残缺。应在“那些手上有过硬技术的职工”前加介词“对于”。

示例六 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是按时到校学习。

关联词语残缺。应在“是”前面应加上“都”。

2. 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实际上就是句子中出现了重复表达的内容。常见的容易出现赘余的情形有: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虚词多余等。

示例一 当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当前”与“当务之急”的“当”语意重复,应删去“当前”。

示例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虚词“所”多余,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3.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语义不清的语法错误。

示例 一部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要有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要有……”和“……缺一不可”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中,去掉其中之一。

4.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比较常见的语病,主要出现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主宾之间、修饰成分与中心词之间等。

搭配不当的四种类型

示例一 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主谓搭配不当。主语“出勤率”与谓语“增加”不搭配,应把“增加”改为“提高”。

示例二 在拉萨市郊的每块土地上,都可以看到农民们愉快的笑脸和那“喔哝、喔哝”的赶牛的吆喝声。

动宾搭配不当。谓语动词“看到”只能与“笑脸”搭配,不能与“吆喝声”搭配。

示例三 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主宾搭配不当。主语“瓷器”与宾语“省份之一”搭配不当,应删去“省份之一”。

示例四 他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打扫”与其补语“整整齐齐”不搭配。“整整齐齐”应与“收拾”搭配。

5. 歧义

歧义是指一个句子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的现象。

导致歧义的四种类型

示例一 “依我看,这个考点最需要引起重视”,张老师补充道。

词的多义导致歧义。“考点”既可指“考试的地点”,也可指“考试的内容重点”。

示例二 柏林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

停顿不同导致歧义。既可理解为“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也可理解为“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

示例三 “有偿新闻”应当受到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指代不明导致歧义。“这”可以指“有偿新闻”,也可以指“有偿新闻受到批评”。

示例四 两个单位的代表都来到了现场。

修饰语两可导致歧义。“两个”既可理解为修饰“单位”,也可理解为修饰“代表”。

6.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考查的是对事理逻辑的分析能力。

不合逻辑的五种类型

示例一 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一面对两面。“构成要件”与“是否”属于一面对两面,应删去“是否”。

示例二 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自相矛盾。既然“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那就不可能有“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示例三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主客倒置。主体应该是“我”,可改为“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示例四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故事,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否定失当。“防止”“不”双重否定表肯定,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删去其一。

示例五 展望21世纪,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伟大复兴,必将改变西方文化片面主宰世界的格局。

并列不当。“中国文化”属于“东方文化”,二者不能并列。

二、解病句辨析题的两大方法(一)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找准句子成分,从而确定句子是否在语法上存在错误。结构分析法主要从主干和修饰语两方面对病句进行辨析,是判断病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1. 主干

句子主干主要指主语+谓语(+宾语)。作为完整的句子,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缺一不可。结构分析法正是运用句子主干不可或缺的结构原理,以提取句子主干来判断是否构成语病。

例题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如此,而且春天的西湖是最美丽的季节。

结构分析:(春天的)西湖是(最美丽的)季节。

提取主干:西湖是季节。

诊断:“西湖”和“季节”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

例题2 极少数党组织至今仍不敢发展那些本人表现很好只是家庭出身不好的党员。

结构分析:(极少数)党组织[至今]仍不敢发展(那些本人表现很好只是家庭出身不好)的党员。

提取主干:党组织不敢发展党员。

诊断:既然是党员,就不需要发展了→不合逻辑。

2. 修饰语

修饰语主要是指定语、状语、补语,而定语、状语又是极易出现错误的修饰语。定语、状语本身都存在多层修饰语的现象,而这些修饰语的语序就是出题点,常被设置为语序不当的病句。

以下是关于定语和状语多层次修饰语的排列顺序。(1)多层定语的语序

多层定语的语序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注意: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题3 《骆驼祥子》是一部老舍的催人泪下的描写洋车夫生活的长篇小说。

结构分析:《骆驼祥子》是(一部)(老舍)的(催人泪下)的(描写洋车夫生活)的(长篇)小说。

提取主干:《骆驼祥子》是小说。→主干没有问题

分析修饰语:

诊断: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

正确顺序为:(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2)多层状语的语序

多层状语的语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

注意: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题4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达谢意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结构分析:(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达谢意][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提取主干:失主点了歌。→主干没有问题

分析修饰语:

诊断: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

正确顺序为:[为表达谢意][昨天][在电视台][诚挚]地[为小赵](二)词语标识法

在一个句子中往往具有一些标识性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句子语病的症结所在。也就是说,在这类句子中只要抓住这些标识性词语,语病判断就会变得很容易。

1. 并列词

常见的并列词有:和、与、同、及(以及)、跟等。

这些词语表示句子内部有一部分成分存在并列关系。当看到这一类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时,应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将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了,是否因并列成分不明造成句子歧义。

例题5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名叫理查德·哈斯的天体物理学家和一位地质学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对一块陨石进行研究。

解析:歧义。“和”既可指“天体物理学家”和“地质学专家”是并列关系,表示他们两人共同领导科研小组,也可指“天体物理学家”和“地质学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是并列关系,表示领导科研小组的只有地质学专家一人。

2. 两面词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好坏、得失、成败、高低、有没有等。

通常这类词语出现,一般是前后两个分句,这两个分句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前(或后)分句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后(或前)分句也应该有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因此,当看到句子中出现两面词时,应考虑前后是否对应。

例题6 一则小品的好坏,不仅在于构思的巧妙,语言的诙谐幽默,还要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解析:“好坏”为两面,“构思的巧妙,语言的诙谐幽默”为一面,可改为“一则小品的好坏,不仅在于构思是否巧妙,语言是否诙谐幽默,还要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3. 否定词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不再)、没有、否认、避免、忌、防止等。

这类词语连用,往往会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反,因此当看到多个表达否定意思的词语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时,要注意判断句子是否存在否定失当的语病。

例题7 《通知》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干预下级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置,强调机构改革涉及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组织分配。

解析:“严禁”与“不得”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变为“《通知》要求上级部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显然与原意不符。

4. 代词

常见的代词有:这、那、他(她、它)、此、彼等。

这些词语通常指代前面句子中出现的某个人或事物,因此当看到这些指示代词,尤其是句子中的人和事物又是多项时,考生首先要考虑句子是否存在指代不明的问题。

例题8 今天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解析: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此举”既可指“全球华人大签名”,也可以指“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5. 介词

常见的介词有:经过、对(对于)、通过、在、由于等。(1)介词经常与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修饰、限制谓语。而介词常常会把句子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2)“对(对于)”的前面通常为主体,后面为客体。有“对(对于)”的句子,通常要注意是否把主体和客体的位置调换了,也就是犯了主客倒置的错误。

例题9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滥用介词“经过”,从而使句子主语残缺,可改为“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例题10 《哈利·波特》这部科幻大片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解析:应该是我对《哈利·波特》有兴趣,可改为“我对《哈利·波特》这部科幻大片有较大兴趣”。

6. 数量词

句子中出现数量词时,要仔细观察句子是否存在矛盾、歧义、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等语病。

例题11 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超过100余人。

解析:约数重复。“超过”已经是多的意思,“余”也表示多。把“超过”改为“有”或删去“余”。

7. 关联词(1)不同的关联词表示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不同关系,不可乱用。(2)大部分关联词是需要搭配使用的,要注意是否搭配正确。(3)复句中的关联词要根据主语的情况来决定位置: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分句主语不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题12 她缺乏对待顾客的热忱,还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

解析:关联词使用不当。“还”表示“再、又”的意思,而该句前面说她“缺乏热忱”,后面说她“有……本事”,明显是转折关系,“还”应该改为“却”。考点二 语句连贯

一、题型

1. 语句填充

它是已有一个不完整文段,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以使之完整。

例题1 本质上说,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我筛选、自我调适、自我更新、自我净化的过程。一味地拒绝排斥并不是“保卫汉语、纯洁汉语”,自我封闭只会导致汉语逐渐失去生命力。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不要赋予其太多的意识形态功能,更不能将“收录字母词”夸大为“从根本上破坏中国文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_____。语言如此,文化如此,一切皆如此。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语言的发展也应打破自我封闭B. 只有开放包容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C. 一味地拒绝、排斥只会失去生命力D. 各类语言直接吸收外来词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是“语言如此,文化如此,一切皆如此”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且横线处的句子主语不应是“语言”,由此可排除A、D两项。前文提到“自我封闭只会导致汉语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此相对,B项“只有开放包容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更恰当,且与此句阐述的“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话题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 语句排序

它是要求对给出的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正确组合。

例题2 ①这样的时钟在理论上将不存在任何的误差,用这样的时钟测定时间,将会大大提高人类的实验精度

②制造出真正的“时空晶体”,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也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③时空晶体既然在时间上存在对称性

④同时也将开创更多物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⑤时空晶体将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

⑥那么首先它自然就成为一个无比精准并且会永远运行的时钟

⑦利用这种新的物质形态,科学家们将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物理学中的“多体问题”和量子纠缠问题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⑥⑤⑦④B. ②③⑥①⑤⑦④C. ②③⑥⑤④①⑦D. ②⑥③①⑤⑦④

解析:根据③句中的“既然”和⑥句中的“那么”可知,⑥应紧跟在③之后,排除D项。分析可知,⑦句中的“这种新的物质形态”指的是⑤句中的“时空晶体”,⑦应紧跟在⑤之后,排除C项。同理,①句中的“这样的时钟”指的是⑥句的“……的时钟”,顺序应为⑥①,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B。

二、原则

1. 话题统一

话题统一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现代汉语的话题一般由共同的主语来表示,共同的主语是贯穿语段中各句的灵魂,是联系各句的纽带。所以,说话时要尽量保持主语的一致性。

例题3 填在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_____,_____,_____。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A. ③②①B. ③①②C. ②①③D. ②③①

解析:此题答案为B。第③句“满天的星星”的描写正是作者惊呆的原因,也是走出帐篷后看到的景象,所以第③句应在最前面。①句“它们”又承接③中的“星星”进行陈述,保持了话题的一致性,②又承接①,且②和下文的比喻衔接得最紧密。

2. 句式一致“句式一致”指组成文段的语言结构形式,前后具有一致性。考试中常考的句式主要有主动句、被动句、排比句、对偶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在做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找出最恰当的选项。

例题4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见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______,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 血盆大口张开着化作了城门B. 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C. 张开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D. 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解析:此题答案为C。从题干看,“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都是“修饰语+器官名”作主语。只有C项保持了与上下文相同的句式。

3. 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指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或前后对比,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做语句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关联。

例题5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有一次,听到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_____,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为神妙动听。(2)北京郊外,_____,和时时吹来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

①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

②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

③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④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A. ②③B. ①④C. ②④D. ①③

解析:此题答案为C。“飞动如闪电”,从视觉角度描写;“高亢如天风”,从听觉角度写声调高。“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分别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跟前两句交叉衔接。故第一个横线处填入②更通顺。从句子长短、语句连贯性上来看,第二个横线处填入④最合适。

4. 合乎逻辑

在表情达意时,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或以空间转换为顺序,或以心理变化为顺序,或以人们的认知规律为顺序。

例题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

A.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解析:此题答案为C。四个选项中C的表述是最符合逻辑的。正常情况是:“传达”在前,“购置”在后;“没人管”是因,“污染严重”是果。

5. 意境协调

意境协调是指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这一点包括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包括喜与乐,褒与贬,凄清与热烈,壮美与秀丽等。

例题7 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 一行白帆闪着日月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面的峭壁上

解析:此题答案为B。由题干中的“崖壁”“坟地”、破碎的石碑、模糊的字迹、“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的石头、“寂静”这些词语可以感知,整个句子呈现出的是凄清、萧瑟、冷寂的意境,与此相反,A项的意境显得热烈灿烂,D项显得清新明快,不符语境,排除。C项所绘之景虽与下文一致,但从事理角度分析,崖壁矗立在江对岸,如此之远,石碑上模糊的字迹是绝对看不见的,因此C项也可排除。考点三 修辞运用

一、十种常见修辞格

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修饰语言。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表达,而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根据题旨、情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就是修辞。(一)对比

1. 定义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的修辞方法。

2. 作用

运用对比,能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3. 类别(1)两体对比:即把不同事物针锋相对的某个方面加以比较。

示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一体两面对比:即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

示例 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二)衬托

1. 定义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方法。

2. 作用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 类别(1)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示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