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3年10月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4:19:09

点击下载

作者:新东方英语

出版社:《海外文摘》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3年10月号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3年10月号试读:

卷首语

在大学里找友谊

俞敏洪

我觉得我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交了不少好朋友,而且和好朋友一起做成了新东方。所以我觉得,在大学期间,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交朋友。在我看来,在大学阶段最有可能交上一辈子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在这个阶段,同学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而且大家一起这么多年,彼此知根知底,人品怎么样、个性怎么样、胸怀怎么样、才能怎么样,完全清楚。而踏入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大家要么是同事关系,常会争权夺利;要么是上下级关系,难以平等相处;要么是作为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相互有求又彼此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很难找到真正心灵相通或能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的朋友。

交到好朋友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你自己是个好人;第二,你要追随比你厉害的人。首先,你自己要做个好人,因为谁也不愿意去跟一个不好的人交朋友。所谓“不好”,并不是说做了什么违法的事,而是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不好,比如自私,不愿与别人分享;再比如心地阴暗,总在背后说别人坏话。人是一种有对等反应倾向的动物,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可能怎么对待你。我很庆幸自己是个喜欢为别人服务的人。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不是特别好,但我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就总在班里打扫卫生,结果就一直做我们班的卫生代表。进了北大以后,教室有专人打扫,不用我操心了,但我发现宿舍没人打扫,于是又开始打扫宿舍。除了扫地,我还自愿为室友打开水,所以我们宿舍基本上没排过什么卫生值日表和打开水值日表。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同学对我说:你真伟大,为我们打水、扫地这么多年!但十年以后,有些事情就体现出来了。那时我把新东方做到了一定程度,觉得应该找一些我的好朋友和大学同学跟我一起把它做得更好。我知道,要把他们“弄”回来很不容易;但我也知道,他们不回来,新东方肯定做不大。后来,在我“游说”他们时,他们说的一番话让我特别感动。他们说:大学同学四年,我们知道你是个好人,知道你是个可靠的人,也知道你有饭吃的时候,我们肯定不会喝粥,你有粥喝的时候,我们肯定不会饿死。就这样,大家最后一起回来了,新东方也就做大了。

除了要做个好人,你还要追随比你厉害的人。你要追随心胸比你宽广、志向比你高远、眼界比你开阔、在某个领域比你更强大的人,这样你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我从小到大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那就是没有任何妒忌心理,对此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每当我看到比自己厉害的人,我都会产生一种崇拜心理,包括对我的部下。不管对方是哪个领域的,只要比我厉害,我就会从心底里仰慕和喜欢。

我在北大一无是处,但为什么能交到像王强老师、徐小平老师等这样对新东方来说比较关键的人物?因为我在大学里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让我愿意追随他们。比如说王强老师,他喜欢读书,一进北大就把自己的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饭票,一半用来买书。而且王强老师有个习惯:买书的钱绝不用来买饭票。那饭票用完了怎么办?他就开始拿我的。我发现这个习惯很好,于是就向他学习,也把我的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票。要是我的饭票用完了,我就拿他的饭票。每到星期六、星期天,我们就拿着钱去买书。那时,我刚从农村进北大,完全不知道买什么书,所以我就干脆跟着王强,他买什么书我就买什么书。

跟徐小平老师打交道也是如此。其实当时在北大,徐小平已经是我的老师了。他教中国音乐史,说话富有激情,常常一句话就能让我的心“怦”地跳一下。我觉得这个老师讲得真好,于是就想跟他交朋友。他当时担任北大团委文化部的部长,每到星期五的晚上,他都会请一帮北大的年轻老师到他家里去聊天。学生当然很想旁听了,但老师肯定是不干的。我当时问徐老师:我能听你们聊天吗?徐老师表示不太方便,他说:我们老师聊的都是男人和女人的事情,你太年轻,会被污染的。我的反应速度很快,当场就说:徐老师,我刚好需要这方面的启蒙知识。于是徐老师没办法了,只好说:你这次在这儿听我们聊,下不为例。但殊不知,从此我就找到了继续旁听下去的机会。为什么?还是因为我的服务精神。他们聊天聊得口渴时,我就给他们煮水、泡茶;他们晚上肚子饿了,我就出去给他们买方便面。就这样,慢慢地,我就成了他们离不开的那个煮水、泡茶、泡方便面的人了。有时我没按时到徐老师家,还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俞敏洪,你怎么还不来啊?”

所以,只要你是个乐于分享、愿意奉献的人,只要你肯摆正心态,追随比你厉害的人,你一定能交到可在人生路上扶持和帮助你的挚友。大学时光美好而短暂,除了专心学业,你也应该在这里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结下终生难忘的友谊。

考试手册 Test Bible

四级听力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文 / 洪薇薇

2013年8月14日,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宣布:自今年12月起,四、六级考试实行改革,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即段落信息匹配;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取消完型填空题。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很多四级备考者始料未及。就听力部分而言,所有选择题(短对话、长对话和短文理解)不做任何调整,而复合式听写中没有了记录长句的压力,整体难度其实是略有下调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掉以轻心,毕竟听力的分值依然占到35%之多。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今年6月的四级真题和刚刚出台的新四级样题,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听力各题型的重要考点和备考方法。

短对话

近年来的四级改革都没有改变短对话的出题形式,可以说它是最稳定且最易让考生适应的题型。同时,短对话篇幅短小,语言风格偏口语化,难度不高,适合短期突击。短对话的命题可以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在有限的篇幅里,通过一词多义、固定句型和固定词组搭配等体现考查方式的多元化。

考点一:一词多义

今年6月四级听力短对话第12题的录音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The data is harder to interpret than I expected.”由于该句中提到了data一词,所以这里的interpret不应取“口译”的意思,而应指“理解”。像这种利用熟词僻义来命题的例子在以往真题中也出现过。比如在短文理解中,曾考过ring当“树的年轮”讲的意思,且有关年轮的内容成为整篇短文理解的主题。如果考生对该单词的理解仅仅限于“电话铃音”“戒指”等,那自然就把整篇文章的内容都理解错了。

在今年6月四级考试的同一份试卷上,有两道短对话题都提到了同一个单词due。其中一个对话中有这样的句子:“You’ve known for months the report is due today.”这里的due是形容词,表示“到期的”。另一个对话中的句子是这样的:“Unfortunately, it’s been delayed due to the bad weather.”这里的due不是作为独立的单词出现,而是和其后的to构成了词组due to,表示“由于……”。考生如果只知道其中一个意思,就很容易把句子理解错了。

● 备考建议:四级听力部分对词汇的考查不像阅读理解那样强调考查长难词,而重在考查考生对词汇的灵活应用,要求考生能听出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因此,在选择词汇书时,考生应优先选择每个词条下带有例句的词汇书,这样就能结合例句了解单词的各种含义及用法。同时,对于自以为已经记住的词汇,考生也不要掉以轻心,要仔细检索各条释义,如果发现自己不熟悉的生僻词义,要不断地强化学习。

考点二:固定搭配

今年6月四级短对话第14题录音中的男士说:“Ellen, you should know better than to take Pam’s words for anything.”这句话中包含了两个固定搭配:sb. should know better than to do sth. (表示“某人真不应该做某事”)和take one’s words for anything (意为“把某人的话完全当真”)。

第18题录音中的女士说:“I really enjoy that piece you just played on the piano. I bet you get a lot of requests for it.”其中的I bet也是常用搭配,表示“我敢打赌,我确信”。

● 备考建议:对于固定搭配,考生平时要多留意,多积累。同时,鉴于短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与情景口语关系密切,考生也可以利用情景英语口语书籍边听边积累书中的固定英语表达。这样做不仅为四级听力考试做了充足的准备,也为开口说英语积累了语言素材。

长对话

长对话的内容多且时间长,这使它能够铺陈出具有不同主题倾向的对话类型。每一种对话形式都有其语言特色,难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考生了解各种对话形式并分别予以掌握。另外,由于长对话语言信息量大,考生会听到很多与答题无关的次要信息,所以掌握答案出现规律、学会判断信息的主次就显得十分重要。

考点一:三种对话形式

考生在听录音的第一个对话回合时就可以判断出该对话属于何种类型,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听录音。长对话的对话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对话形式为讨论(Discussion)。录音中的对话双方打过招呼后,开始就生活、工作上的话题进行交流。例如2011年6月四级听力真题第一个长对话的开头。

M: Hello, Professor Johnson.

W: Hello, Tony. So what shall we work on today?

第二种对话形式为面试(Interview)。录音中的双方一方为面试官,另一方为应聘者。在历年真题中,面试话题谈论最多的是应聘者以往的工作经历、应聘新工作的原因以及薪资待遇等。今年6月有一篇长对话题就是这种形式,在录音开头考生可听到下面的对话。

W: Good afternoon, Mr. Jones. I am Teresa Chen, and I’ll be interviewing you. How are you today?

M: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Miss Chen?

W: Good, thanks.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experience in this kind of work?

M: Well, for several years, I managed a department for the Brownstone Company in Detroit, Michigan.

第三种对话形式是节目演播(Program)。录音中对话发生的情景是在演播室内录制访谈节目,对话一方为主持人,另一方为接受访问的嘉宾。这类对话开头会有明确的情景提示,通常以“welcome to …”来提示,例如四级听力最新样题第二个长对话的如下开头。

W: Good evening, and welcome to this week’s Business World, the program for and about business people. Tonight we have Mr. Steven Kane who has just taken over an established bicycle shop. Tell us, Mr. Kane, what made you want to run your own store?

M: Well, I’ve always loved racing bikes and fixing them.

● 备考建议:讨论类对话难在话题跳跃性较大,例如在录音开头讨论升职,接下来可能会话锋一转,讲起婚礼筹备事宜。这就需要考生紧紧把握住话题的转换。面试类对话中所谈的话题非常统一,即职业发展,但这一情景下可能出现较难的词汇,考生需要多留意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节目演播类对话中主持人除了开场白介绍节目和嘉宾名称外,仅提出几个简短的问题,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嘉宾在侃侃而谈。这就意味着考生应该重点听嘉宾的发言,厘清主次关系。

考点二:答案出现的位置

长对话考题的考点和答案在对话中出现的位置较为规律:在对话中,提问者的话往往会成为考点,而且每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意味着出现一个新的内容层次;而回答者的话中往往会出现考题的答案。考生只需遵循上述规律,便不难在对话中找到答案。例如今年6月四级听力长对话第20题,考题问:“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ve his present job?”考生便可以根据录音中的以下对话回合找到答案。

W: Oh, how interesting. Tell me, why do you want to leave your present job?

M: I’ll finish school in a few months, and I’d like a full-time position with more responsibility.

● 备考建议:因为答句中往往含有题目答案,所以对于回答者说话的内容,考生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并做好听写笔记。

短文理解

当听力考试进行到短文理解这一项时,试题难度陡然上升,因为此部分考生听到的是包含长难句的短文。此时,考生除了要掌握答案出现的规律(在下文的考点一和考点二中详述),还要适应语言书面化的特点,在听冗长而不带语气停顿的句子时,准确判断何时出现说话人强调的信息,并积极对比选项,选出符合录音关键信息的一项。

考点一:首句常含有答案

短文理解题的录音内容呈“总—分”结构,首句往往是全篇主旨句,因此常有问题针对首句考查。例如最新四级短文理解样题的短文一是这样开头的:“I first met Joe Gans when we were both nine years old, which is probably the only reason he’s one of my best friends.”接下来短文重点介绍了说话人与Joe Gans的友谊。而其后的第16题便这样提问:“Why does the speaker say Joe Gans became one of his best friends?”显然,首句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 备考建议:与听短对话、长对话时随着对话的展开慢慢进入状态不同,对于短文理解,考生必须从开始听录音的那一刻便全神贯注,尽快进入状态。

考点二:转折和强调处有答案

最新的四级短文理解样题短文三第22题的题干如下:“Why do some children trapped in a burning building hide from masked firefighters?”其答案在这样一个句子中:“Saddest of all is when children catch a glimpse of the masked firefighter but hide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have seen a monster.”该句中的saddest of all表示强调,but表示转折。在听录音时,对于这样含有表强调和转折的词汇的句子,考生要格外注意听,并记好笔记。

● 备考建议:录音中包含答案的句子往往在语气或表达结构上有显著特点。四级听力中考查最多的就是转折和强调这两种语气,所以当考生听到but、however、most等词以及强调句型、形容词最高级等表达法时,应特别注意。

短文听写

从最新样题来看,复合式听写由单词和句子听写改为单词和词组听写的考查形式后,听力短文的长度依然是350个单词左右,结构还是“总—分”结构。其中,单词听写考得多,词组听写考得较少,而且每个词组不超过三个单词。

考点一:单词只考四大类实词

通过历年四级听力真题考生可以发现,听写部分就单词来说只考名、动、形、副四大类实词,虚词一律不考,而拼写复杂、发音特殊的词或者有近音、同音的词往往是考查的重点。由于考试要求听写“录音原词”,所以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和语态,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细节都要与录音完全一致,考生不能擅自使用近义词和同义词替换录音中提到的词。

考生可以在听录音前迅速浏览每个空格前后的单词,推断出要填入的单词词性和含义,这样之后听录音时便有了心理预判。例如,最新四级短文听写样题第26题的空格前出现了is和more,那么空格处必为形容词,正确答案为curious。第27题空格前出现了and这一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说明空格内要填入的单词或词组在形式上和and之前的部分应该是一致的,而and之前出现的单词是finding,这说明空格内需填入的内容也应该为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正确答案为figuring things out。

● 备考建议:要答好单词听写题,考生必须夯实词汇基础。在背单词时,考生必须牢记单词的拼写、含义和发音,三者缺一不可。比如plumber (水管工)一词中字母b不发音,如果考生背单词时忽略了这种特殊的发音现象,只记得拼写和含义,那么在听到该单词时就会反应不过来。

考点二:词组侧重“动词+介词”搭配

在最新的四级样卷中,短文听写题共有三道题考查词组,分别是第27题的figuring things out、第29题的interacting with和第33题的trying it out。这三道题考的都是“动词+介词”的搭配。同一个动词之后跟不同介词,表达的含义千差万别。所以,考生在听录音时,要格外注意动词后跟的是哪个介词。

● 备考建议:在平时背单词、做练习的过程中,考生要有意识地多积累类似搭配。历年四级真题中的完型填空题和2006年以前四级考试中的词汇与语法题中,有大量关于词组搭配的考点,这些题目形式虽然已不再考查,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旧未变。考生如果有较为充裕的备考时间,不妨参考上述题目。由四级阅读改革谈2013年6月四级阅读真题◎ 文 / 王长胤

从2013年6月的四级考试来看,阅读部分的命题方式很稳定,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从2013年12月起,四、六级考试又将进行改革。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作一系列调整。下文中,笔者将首先介绍此次四级改革阅读部分的变化,然后对2013年6月的四级阅读真题作简单分析,并结合此次改革的情况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四级考试改革简介

就阅读部分来说,此次四级考试改革变化最大的是快速阅读部分,而深度阅读和选词填空部分没有变化。那么,快速阅读是怎么变化的呢?原先的快速阅读在改革后称为“长篇阅读”,但文章的篇幅长度、语言难度和题目的分值比例都保持不变。真正变化的是文后的题目:改革后长篇阅读的文章后附有十个句子,每个句子的内容对应文章的某个段落,做题时,考生需要将每个句子和相应的段落进行匹配。当然,每个段落不一定只对应一个句子,可能个别段落会对应两个或三个句子,而有的段落可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句子。

虽说快速阅读部分“大变脸”,但实际上却是“换汤不换药”。从官方给出的样题来看,长篇阅读实际上可以看做新形式的快速阅读。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官方给出的样题文章直接取材自2007年12月四级考试的快速阅读文章,文章内容和篇幅基本没有变化;其次,长篇阅读的分值比例和做题时间也与快速阅读相同;最后,虽然题目的考查方式变了,但其实只是把原来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换成了句子匹配题,而考生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本质上就是把题干内容和原文内容进行相应的信息匹配。因此,面对阅读部分的改革,考生不必过于担心,打好基础、研究真题才是最重要的。

2013年6月四级阅读真题评析

2013年6月的四、六级考试第二次实行“多题多卷”的考试形式。目前笔者收集到了这次考试的三套真题。此次四级考试的阅读部分在文章题材、体裁和阅读题型等方面依旧延续了以往的思路。下面笔者就结合这三套真题来具体分析。

快速阅读部分

首先,从文章题材来看,三篇快速阅读的文章涉及三个不同的内容。三篇文章的标题分别是“School Lunch”(学校午餐)、“Can Digital Textbooks Truly Replace the Print Kind?”(电子版教材能否真正替代印刷版教材?)、“Surviving the Recession”(在萧条中求生)。从标题基本可以看出,第一篇文章涉及饮食和健康,第二篇文章主要讨论新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第三篇文章应该与商业经济有关。从题材的角度来看,以上三篇文章可分别归入健康、新技术和商业经济的范畴。

其次,从文章体裁来看,本次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的文章体裁都是论说文。从历年的命题来看,快速阅读部分的文章体裁都是论说文,记叙文至今没有出现过。

最后,从命题的角度来看,快速阅读的命题方式依然是“7 + 3”的结构,即七道选择题和三道填空题。本次的选择题依然以考查文章细节内容为主,整体难度适中。而填空题则有难有易,所填答案主要是动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下面笔者重点分析两道比较典型的题目。其中一题是标题为“School Lunch”的快速阅读文章的第8题,其题干是这样的:“Students are advised to stay away from snack foods offered à la carte because their extra fat and sugar will make them ———.”考生可根据题干定位词à la carte将答案信息定位到原文倒数第五段的倒数第三句和倒数第四句:“Stay away from snack foods offered à la carte. They may fill you up now, but the ones that contain a lot of fat and sugar will slow you down later.”该题有一定难度,因为题干中有明显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词because,而原文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其实,原文两句之间也暗含因果关系,只是考生需要自行判断出来。对照原文与题干中的这种因果关系,此题空格处应填入动词性成分slow down later。另一题是标题为“Can Digital Textbooks Truly Replace the Print Kind?”的文章的第8题。该题较简单,考生只要通过同义替换就能找到答案。该题题干是这样的:“One of the challenges to build an interactive digital textbook from the ground up is that it takes a great deal of ———.”考生可根据题干定位词interactive和from the ground up将答案信息定位到原文倒数第四段的这句话:“Each interactive textbook is a media-heavy experience built from the ground up, and you can tell that it takes a respectable amount of manpower to put together each one.”考生只要能看出a great deal of和a respectable amount of是同义替换,就能立刻找到答案:manpower (to put together each one)。

总结:四级考试改革后,虽然快速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往年的快速阅读真题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建议考生在备考练习时,把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和原文相应的内容作匹配,这样的练习方法就相当于把曾经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变成了改革后的信息匹配题。

深度阅读部分

首先,从文章题材来看,本次四级考试深度阅读部分的文章以旧题材为主,主要包括商业经济、健康、婚姻家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四级考试的深度阅读部分,商业经济类文章所占的比重较大,占据了深度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另外,笔者结合快速阅读部分的分析发现,四级考试中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的题材相似度极高。

其次,从文章体裁来看,本次四级考试深度阅读的文章体裁主要是论说文,没有出现记叙文。从历年真题来看,深度阅读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论说文,记叙文只是偶尔出现。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侧重于训练论说文体裁的阅读文章,尤其应训练自己快速查找观点句和结论句的技能。

最后,从题型来看,往年四级考试的深度阅读部分主要考查三种题型:细节题、词义题和推断题(关于词义题和推断题的介绍请参见本刊2011年4月号和2011年10月号的相关文章)。本次四级考试深度阅读部分出现的题型基本都是细节题。词义题难度相对较大,但并没有出现在目前笔者搜集到的三套题中。在这三套题中,推断题只出现了一道,也算是本次考试深度阅读部分最难的一道题。下面笔者就来重点分析如何解答这道推断题。该题的题干表述是典型的推断题:“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由于该题出现在最后一题的位置上,因此既有可能是针对最后一段的内容而设置的,也有可能是针对全文内容而设置的主旨性题目。审题之后可知,这道题需要联系全文内容来解答,属于一道全文主旨题。文章内容主要围绕“爱情”和“婚姻”展开论述,甚至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通过论述阐释了婚姻的重要性。虽然文章末段没有直接给出本题的答案,但实际上结合全文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第二段的末句“That’s why historically we see an increase in romantic love as a basis for forming long-term relationships”,考生便可得出答案。本题答案是“Romantic lov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family relationships”这一选项。

总结:考生备考时应重点训练深度阅读部分的细节题,因为这种题型难度一般不大,但所占比重却非常大。在做细节题时,考生应主要关注原文中出现的相关答案信息以及相关人物的观点句,同时还应关注原文中出现的转折句和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这些地方都是命题的热点。相反,推断题和词义题则属于“性价比不高”的题,因为这两种题型出现频率不高,且难度较大。因此,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不必在这两种题型上钻牛角尖,只要能掌握基本做题思路即可。

选词填空部分

首先,从选项的角度来看,本次四级考试选词填空部分和往年一样,都侧重于考查动词和名词的用法,形容词考查得不多,副词考查得最少。

其次,从解题的角度来看,本次考试的选词填空部分仍侧重考查词性、词义和语法搭配。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选词填空题最难的地方在于选项词经常会出现一词兼有两种词性的情况,如本次考试的三套题中出现的以下几个词:reason (作名词表示“原因”,作动词表示“推理”)、monitor (作名词表示“监视器”,作动词表示“监测”)、maximum (作形容词表示“最大的”,作名词表示“最大值”)、excess (作名词表示“过度,过量”,作形容词表示“过度的,过量的”)等。另外,就语法而言,考生除了要分析句子成分从而确定空格处所缺单词的词性外,还要重点关注名词的形式,因为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以及单数和复数之分。本次考试中出现的以下几个名词在选项中就是以复数形式呈现的:results (结果)、symbols (象征,符号)、symptoms (症状)、accidents (事故)、instances (例子,情况)等。此外,副词有时也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障碍,因为很多考生对副词不是特别熟悉。本次四级考试中出现的较难的副词有以下几个:consequently (因此)、dramatically (显著地)、briefly (短暂地,简单地说)。

总结:选词填空部分以考查词汇和语法搭配为主。因此要做好选词填空题,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本功。另外,从选词填空题的考查方式来看,考生在平时背单词时,需特别关注所记单词的词性。

2013年12月四级备考建议

由于2013年12月四级考试将进行改革,快速阅读部分发生变化,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打牢语言基础,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改革后的官方样题。改革后的题型没有太多现成的真题可供研究,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官方样题,因此针对这次四级改革,考生应该重点关注官方样题,最好能自己做一做样题,找找做题的感觉(官方四级样题下载地址:http://www.cet.edu.cn/cet4_2013.pdf)。

2. 以真题为核心备考。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真题上。实际上,考生只要能把近五年的真题研究透彻,通过四级考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于市面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模拟题,考生应尽量不接触,因为模拟题毕竟不是命题人出的,所以在题目的难度和考点上或多或少会偏离真题,严重时可能会误导考生的做题思路。

3. 扩大阅读面。阅读的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平时多做阅读训练。当然,这里说的阅读未必是四级真题的阅读文章,也可以是其他阅读内容,比如网络、报纸、杂志上的英语文章都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读得多了,考生就能逐渐熟悉英语的很多用法和表达方式,而这些对于应对四级考试来说都是极有帮助的。

4.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条建议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的意味,但是笔者还是要提醒各位考生,英语学习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四级考试虽是一门考试,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笔者建议考生尽早开始备考四级。如果有三个月左右的备考时间,那么考生只要能保证每天不少于三小时的练习时间就差不多了。从2013年6月六级写作真题谈引言型作文写作攻略◎ 文 / 贾从永

2013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多套试题中共有三道作文题目,均采用了引言型的命题方式,即要求考生通过评论一句话(一般是名言或谚语)来写一篇作文。题目中的引言常常表达抽象的人生哲理,所以引言型作文迥异于分析具体社会现象的作文。面对这种抽象题目,一些考生很不适应,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笔,而且模板和套话也派不上用场。本文拟通过2013年6月的三道作文真题来分析引言型作文的写作攻略,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写作题型。

审题立意

引言型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句名言或谚语来写一篇作文。由于名言或谚语往往言简意赅,既深刻又抽象,所以要写好此类作文,仔细审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考生要准确把握名言或谚语所蕴含的意义。下面来看2013年6月六级考试的三道作文题目。

题目一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commenting on the remark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 but not every man’s greed.” You can cit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your poin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审题:本题引用的是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前半句话的意思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后半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的过度开发会造成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综合起来,甘地这句名言启示我们:人类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要向地球过度索取。

题目二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commenting on the remark “Good habits result from resisting temptation.” You can cit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your poin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审题:本题的引言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意思是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必须经受住诱惑。由于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所以要形成良好的习惯绝非易事。这个谚语之所以能够流传千百年,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人们的切身感受。

题目三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commenting on the remark “A smile is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wo people.” You can cit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your poin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审题:本题中的名言出自美国著名钢琴家、幽默作家Victor Borge。这句名言本身不难理解,因为它说的是一个生活经验,意思是微笑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谋篇布局

从2011年12月起,六级作文的写作指令中不再包含三条提纲,这让一些考生方寸大乱,不知道作文该写成几个段落。其实,六级考试的引言型作文仍以三段布局为佳。第一段引出名言,并用通俗的语言简要解释其蕴含的意义。这一段的任务是亮出观点,宜简洁明快,一般不要超过三句话。第二段论证名言的正确性。这一段是作文的重心所在,考生要不惜笔墨把道理讲透。第三段先简要议论,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者号召大家践行这个道理。结尾段虽无实质性分析,却也不可或缺,它会使作文的意思和结构更圆满。中国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说开头要精彩,主体部分要内容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这一审美要求也适用于六级英语作文。

论证方法

引言型作文的主体段落要论述名言或谚语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论证技巧。由于名言或谚语所蕴含的哲理往往比较抽象,因此笔者建议考生“虚”题“实”写,即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不要空发议论。下面笔者推荐两种论证抽象道理的实用方法。

1. 列举事实

对于比较抽象的道理,考生不要空泛地议论,那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因为大多数考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尚不足以应付抽象论证。要证明抽象的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考生可以在第二段里列举出具体事实、研究结果、调查数据等来证明这个名言或谚语的正确性。例如,就本次六级考试的第一道作文题目来说,考生可以在第二段举出人类滥砍、滥伐森林的事实,从而证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请看下面的范文。

Deforestation is a good case in point. Trees give us the oxygen we breathe, the paper we use and the fruits we eat. But forests—the cradle of many civilizations—have been shrinking at an alarming rate. Man has been ruthlessly cutting down trees to meet his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timber, firewood or farmland, contributing to the greenhouse effect which scientists believe could be disastrous for human beings if we do not stop this insanity.

2. 讲述故事

对于一些生活哲理,考生可以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证明其正确性,最好能举出大家熟悉的名人轶事。若一时想不起名人轶事,考生也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这是降低写作难度的一个窍门,因为讲述故事无论是从遣词还是造句来说都比抽象论证更容易下笔。这种写法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实现化难为易。例如,就本次六级考试的第二道作文题目而言,考生可以在第二段举出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事例,从而证明只有经受住诱惑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请看下面的范文。

Take David Liu, 50, my immediate superior, who is now as fit as a fiddle. But who knows he used to be a sickly man, sometimes coughing so badly as to gasp for breath? It was all because of his heavy smoking. He decided to embrace a healthy lifestyle half a year ago. It was no easy job for him, but he overcame the temptation to smoke and has become alive and kicking.

上面的范文以身边人为例,讲述了此人经受住抽烟的诱惑,成功戒烟,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恢复健康的故事,以此证明了这句谚语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例如,对于本次六级考试的第三道作文题目,考生就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微笑的力量。请看下面的范文。

Let me share a personal experience. One awful morning, everything went wrong: the alarm clock broke down; I got up late; I hurried to work, only to find the key left in my room after slamming the door shut. You can imagine my frustration. On my way to work, I tried smiling to cheer myself up. I forced a big smile on my face. It was a hard task for me at first as I was down. But it worked! Every person I smiled at smiled back. Some nodded, some flashed a grin, and some commented on the weather.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office, I was a happy man again.

2013年6月的四、六级作文大变脸,这应引起考生的重视,因为这预示着今后四、六级作文的命题方向。今后六级作文的话题将不再局限于考生所熟悉的校园生活类话题,会变得更加抽象,因而难度大增,考生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除了掌握本文所介绍的攻略,建议考生多阅读,多积累句型和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保证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作文。2013年6月六级听力真题解析◎ 文 / 耿 龙

2013年6月的六级考试已落下帷幕,这次考试仍然延续了去年年底开始采用的“多题多卷”的形式。根据广大考生的反映及笔者的感受,此次六级听力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六级听力试题共包括四种题型: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下面笔者将分别就这四种题型的难点、易错点、出题规律和解题原则进行详细阐述。在本文的真题解析部分,笔者选用了使用相对广泛的一套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析。希望本文能帮助广大考生解开疑惑,并对今后的备考有所指导。

短对话

六级听力短对话题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简单词的活用上。在参加过此次六级考试之后,考生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录音原文还是题目中都很少见到太过专业或生僻的词汇。尽管录音原文和题目中出现的都是常见词,但考生如果不了解这些词的地道用法,便无法理解对话的核心含义,或是被那些简单词的字面意思所迷惑。下面来看一道例题。

例1:

What does the man mean? (2013年6月六级听力Section A Question 15)

A. He is bothered by the pain in his neck.

B. He cannot do his report without a computer.

C. He cannot afford to have a coffee break.

D. He feels sorry to have missed the report.

解析:在这段对话的开头,考生会听到一名女士说:“You’ve been sitting at the computers for hours. Let’s take a coffee break, shall we?”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她建议男士停下手头的工作,离开电脑,休息会儿。该题的重点体现在男士的回答中:“I’m up to my neck in work.”此处的短语be up to one’s neck in sth.是该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首先,考生可能会将其误听为netting work。其次,如果考生不了解该短语的含义,即便听出了neck,也是一头雾水,很可能将答案错选为选项A。虽然neck这个词很简单,但短语be up to one’s neck in sth.却不太好理解。该短语意为“深深陷入某事物中”,据此考生可判断出该男士正因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他后面又提到“I don’t want to miss the deadline”,考生很容易就能判断男士的意思:我还不能休息,要继续工作。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这道题反映出了短对话题型的一条出题规律:此类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能否听出录音材料的“弦外之音”,即在理解细节信息的基础上揣摩出说话人最终想表达的意图。出题人经常会根据这条规律设置干扰选项。这些干扰选项往往会和录音材料中的细节信息形成“部分对应”,迷惑考生。所以考生在听录音时,应尽可能把握对话主旨,或是根据“部分对应”排除那些干扰选项。

除了那些包含简单词的短语表达,熟词僻义也是短对话题型的考查重点。来看下面这道例题。

例2:

What could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2013年6月六级听力Section A Question 16)

A. Only top art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works in the gallery.

B. The gallery space is big enough for the man’s paintings.

C. The woman would like to help with the exhibition layout.

D. The man is uncertain how his art works will be received.

解析:在这段对话的开头,一位男士问道:“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gallery space? They offer to let me exhibit some of my paintings here.” 此句比较简单,只要考生知道exhibit一词的意思就能理解。该题的难点在于女士的回应:“Any art student I know would die to have an exhibition here.”此处出现了die这个考生都很熟悉的单词,但这里的die和“死亡”没有关系。此处的短语would die to do sth.意为“渴望做某事”或“为做某事死也值了”。所以该女士回答的核心意思为艺术生们都渴望在这里展示画作。据此考生可以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十分优秀的艺术生才能得到在此展出作品的机会。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A。

长对话

此次六级考试听力部分两段长对话的难度都不小,其难点均体现在大量的生词上。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以遵循长对话的基本解题思路——视听基本一致原则,即“所听即所得”。换句话说,如果某一选项的核心信息几乎全部出现在录音中,与录音原文的信息吻合度最高,那么该选项便很可能是正确答案。此外,考生还应熟记一条规律:遇到问题,必出考题。也就是说,录音中出现的问句往往也是考点所在。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两个长对话涉及的题目。

例3: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new suppliers? (2013年6月六级听力Section A Question 20)

A. They quote the best price in the market.

B. They manufacture and sell office furniture.

C. They cannot deliver the steel sheets on time.

D. They cannot produce the steel sheets needed.

解析:该题是第一段长对话的第二题。在这段对话中,说话人针对一次商务危机的处理进行了讨论。对话开头曾两次出现了dictate一词,这其实是在迷惑考生。这个词首次出现在dictating machine这个词组中,该词组意为“录音机”。该词第二次出现在“I’ve got a long report I must dictate”这句话中,意为“口述”。此处第一个说话人其实是想借用录音机。尽管这些信息出现在开头,却并非该对话讨论的核心问题。在这之后,第二个说话人提出了一个疑问:“It’s the message you sent me about the delivery delay (延期交货) on the control desks (控制台). What’s gone wrong?”考生听到这里会发现,双方重点讨论的其实是控制台的延期交货及其原因。因此,根据“遇到问题,必出考题”的规律,考生可以判断问句之后出现的信息很可能就是该题的正确答案。

在第一个说话人回答这个问句时曾出现两个重点语句:“We have to get the steel sheets we need for these desks from new suppliers”和“They (指suppliers) say they will be a bit late with delivery”。考生会发现,选项C中的“cannot … on time”其实就是上文be a bit late的同义替换。可见,选项C中的核心词与对话中的信息几乎是完全对应的。此外,其他选项中出现的很多词都未在对话中出现。因此,根据视听基本一致原则,该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C。

考生在解答长对话题目时,除了运用视听基本一致原则,还可利用两个原则:题文同序原则和并列排除原则。题文同序是指题目出现的顺序和答案信息在录音中出现的顺序大体一致。而并列排除是说,如果多个选项的信息在录音的一个分句中并列出现,那么这些选项就有可能是错误答案,应予以排除。下面笔者就通过以下例题来具体分析。

例4:

What is the woman’s profession? (2013年6月六级听力Section A Question 23)

A. Stockbroker.

B. Physicist.

C. Mathematician.

D. Economist.

解析:该题是第二段长对话的第一题。这段对话主要探讨的是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及其应用的问题。由于该题为第一题,根据题文同序原则,考生可将答案信息定位至对话开头处。在对话开头,一名男士问道:“Kathy, chaos theory seems to be a branch of physics or mathematics. You are an economist. So how does it influence your work?”考生不难发现,在男士问话的第一个句子中,B、C两个选项的信息以“A or B”(physics or mathematics)的并列形式出现。然而,考生不能将两个选项同时选为正确答案,因此应予以排除。虽然后面紧接着就出现了选项D中的economist一词,但该词独立于前两个词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所以不能排除。而根据视听基本一致原则,考生可判断出此题正确答案恰恰是选项D。

但请考生注意,并列排除原则只是一种应试技巧,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使用。考生应对听力考试的关键仍在于提高自己对材料主旨的理解能力和对细节信息的听辨能力。只有在考生听力基础过于薄弱、听不懂对话的情况下才适宜用该技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