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0:55:16

点击下载

作者:明·张介宾 李继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上)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景岳全书.上/(明)张介宾著;李继明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ISBN 978-7-117-25134-1

Ⅰ.①景… Ⅱ.①张…②李… Ⅲ.①中国医药学-中国-明代 Ⅳ.①R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2240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景岳全书(上)著  者:明·张介宾整  理:李继明等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3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134-1策划编辑:马光宇责任编辑:孔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出版者的话

清代陆九芸曾云:“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读经典是中医治学之根柢,也是医学必由之径。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六十余载风雨岐黄路,在全国中医药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下,一直砥砺前行。先后出版了影印本、校点本、校注本、校释本等多种古籍著作,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历经几代人的积淀,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所选之105种古籍,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

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在已出版的105种中医经典著作中,优中选优,精选出30种最受读者欢迎的古籍,编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其装帧形式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以精装版面世,在版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的整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本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最为常用、最有收藏价值者;②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均以中医文献专家遴选的珍本善本为底本,严加校勘,反复审核,确保原文精准无误;③原则上只收原文,不作校记和注释,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体悟真谛;④每种古籍撰有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学习方法和临证运用方法等内容,提要钩玄,以启迪读者;⑤原文中俗体字、异体字、避讳字予以径改,不作校注。

另书后附有病证名索引、药名索引、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真正起到读古籍、筑根基、做临床、提疗效的作用,有助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推动我国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第一辑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温热经纬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兰室秘藏

脉经

医学心悟

血证论

医贯

儒门事亲

丹溪心法

景岳全书(上)

景岳全书(下)

医宗金鉴(上)

医宗金鉴(中)

医宗金鉴(下)

本草备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针灸大成

针灸甲乙经

傅青主女科

小儿药证直诀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 (上)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

临证指南医案

名医类案

遵生八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5月序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中医中药人才的培养,从国家社会的需求出发,应该在多种模式多个层面展开。当务之急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倡导求真求异,学术民主的学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首先是参师襄诊,拜名师制订好读书计划,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论其共性则需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还有文献学、逻辑学,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用。“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破解疑难病例获取疗效。再者是熟读一本临证案头书,研修项目精选的书目可以任选,作为读经典医籍研修晋阶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诊疗环境,我建议城市与乡村、医院与诊所、病房与门诊可以兼顾,总以多临证多研讨为主。若参师三五位以上,年诊千例以上,必有上乘学问。第三是求真务实,“读经典做临床”关键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于置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诠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

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义,创立新说者。通常所言的“学术思想”应是高层次的成就,是锲而不舍长期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应是学术闪光点凝聚提炼出的精华。笔者以弘扬中医学学科的学术思想为己任而决不敢言自己有什么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一定要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当然是在继承为基础上的创新;学术思想必有理论内涵指导临床实践,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学术思想不应是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如金元大家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瘟疫的防治。非典型传染性肺炎(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福群众。毋庸置疑刘完素是“读经典做临床”的楷模,而学习历史,凡成中医大家名师者基本如此,即使当今名医具有卓越学术思想者,亦无例外,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则,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指出,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造就学科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在需要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的同时,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易道易图,与文、史、哲,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悟性”指导诊疗工作。面对新世纪东学西渐是另一股潮流,国外学者研究老聃、孔丘、朱熹、沈括之学,以应对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现状。譬如老聃是中国宇宙论的开拓者,惠施则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他解释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如此见解不仅对中医学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对宏观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链接,纳入到系统复杂科学的领域至关重要。近日有学者撰文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有学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而突破靶细胞的发病机制;有医生运用助阳化气,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还有医生使用中成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运用非线性方法,优化观察指标,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径作为惟一的“金”指标,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许,这就是中医的思维,要坚定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先从研修项目中精选70余种陆续刊行,为进一步扩大视野,续增的品种也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经典著作,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只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会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治经典之学要落脚临床,实实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论道,应端正学风,尊重参师,教学相长,使自己成为中医界骨干人才。名医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认可,而社会认可更为重要。让我们互相勉励,为中国中医名医战略实施取得实效多做有益的工作。2007年7月5日导 读《景岳全书》是一本大型的综合性中医著作,自问世以来,反复刊刻,广为流传,备受推崇。后世许多医家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知识的重要读本,同时也把它作为临床实用的治病指南。时至今日,《景岳全书》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指导临床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景岳全书》与作者

张景岳(1563~1640),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绍兴人。14岁时跟随其父张寿峰游于京师,从京师名医金英(梦石)学医,尽得其传。他广览群书,于天文、地理、兵法、象数、堪舆、音律等无不通晓。黄宗羲《张景岳传》称:“是以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弊至之。”58岁时回故里定居,专心著述。几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记录他从事研究中医的学术成果和治病经验的《景岳全书》。书成后不久,张景岳即与世长辞。60年后,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书稿由张景岳的外孙林日蔚带到广东,由时任广东布政使的鲁超主持刊刻,全书才得以问世。《景岳全书》共64卷,100余万字,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八阵、古方八阵以及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古方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妇儿外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切合临床应用。加上全书体例严密,文笔流畅,所以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历史上反复刊刻,使现存《景岳全书》的不同版本达40余种,可见其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除初刊本外,《景岳全书》的主要版本有: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贾棠校刻本,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查礼南校刻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即据查本影印发行),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等。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景岳全书》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十分丰富,既对中医固有的学术进行了较全面地总结,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无论是论述前人的学术思想还是张景岳自己的见解,都是紧紧围绕治疗疾病这一主题,因而具有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1.强调阳气的重要性,注重温补

张景岳在学术上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反复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在阴阳两个方面更加重视人体的阳气。他针对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提出了“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的论点,并在《景岳全书》中设专篇进行了讨论。在他的《内经附翼·大宝论》中也有对阳气重要性的专门论述,可参见。他认为:“难得而易失者,惟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亦惟此阳气。”“阳主生,阴主杀,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这一思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就在于要善于运用扶正补虚的方法来治疗疾病,而在具体使用补法时又要注重温补。张景岳说:“虚实之治,大抵实能受寒,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泻必兼凉。”“虚弱者,理宜温之补之,补乃可用于常”。所以,补法是治疗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补法的原则有两条:其一,只要是无实证可据,就可以兼用补法;其二,只要是无热证可据,就可以兼用温法。景岳在运用前人补益方剂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创制了如温补元阴元阳的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温补五脏气血的五福饮,温补精血的大营煎,升阳举陷的举元煎等著名的温补方剂。这些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并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疗效。2.重视命门水火,善补元阴元阳

张景岳的命门学说是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和命门理论的有机结合。他认为命门即生命之源。命门为真阴之脏,命门所藏的元精为“阴中之水”,元精所化的元气为“阴中之火”,命门藏精化气,兼俱水火。而命门水火是脏腑的化源,命门元阴元阳的亏损是脏腑阴阳病变的根本。景岳善于调整阴阳,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阴阳互济理论与治疗大法,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景岳根据其“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基”,“阴阳之气,本同一体”的理论,创立了“扶阳不忘补阴,补阴不离扶阳”的立方用药大法。正如他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阴阳互根”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景岳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并最终落实到方剂的组成之中。纵观景岳新方,凡补益剂,无一不体现出阴阳、水火、精气并补这一法则。如右归饮、右归丸,虽然目的在于温补元阳以治命门火衰,但仍然必用大量填精补水之药,以使阴阳相互滋生而生化无穷、源泉不竭。3.治病必求其本,用药贵在精一

景岳反复强调治病求本的重要性,他说:“万事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所谓本,即是起病之因,不外乎虚实寒热表里。而疾病往往是复杂的,多有六者兼见,此时,“惟于虚实二字,总贯乎前之四者,尤为紧要当辨也。盖虚者本乎元气,实者由乎邪气。元气若虚,则虽有邪气不可攻,而邪不能解,则又有不得不攻者,此处最难下手。但当察其能胜攻与不能胜攻,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景岳立法,总以固护人体生机为原则,遣方用药以准确辨证为依据。他说:“故凡施治之要,必须精一不杂,斯为至善。与其制补以消,孰若少用纯补以渐而进之为愈也;与其制攻以补,孰若微用纯攻自一而再之为愈也。”时人亦言其为人治病,“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景岳论药贵精专,还含有在必要之时大剂用药的含义。他指出:“若安危在举动之间,即用药虽善,若无胆量勇敢而药不及病,亦犹杯水车薪……。”他说:“若新暴之病,虚实既得其真,即当以峻剂直攻其本,拔之甚易,若逗留畏缩,养成深固之势,则死生系之”。主张在病本既得的前提下,大胆用药,“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又说:“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性缓者可用数两,性急者亦可数钱。”如此量大力专之剂,也体现了景岳用治贵在精一的观点。4.敢于不循旧说,提出新知灼见

景岳通过对固有的中医理论和前人经验的全面考察,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的新见解。如中风一证,古人皆以外风或内风立论,其治法以祛风为主。景岳继承和发展了河间、东垣、丹溪诸先贤关于中风的学说,明确提出在中风之外应立“非风”一名。既名非风,则与风邪无涉,“盖其形体之坏,神志之乱,皆根本伤败之病。”所以在治法上就应当以“培补元气”为主,发展了中医中风学说。余如对三消、肿胀、血证、湿证、痰饮等病的论述,都有许多新知灼见,极具参考价值。景岳不仅善于化裁古方,又常别具匠心,另辟蹊径,自创新方。在他的《新方八阵》中,有不少方剂都是取法于古方,并结合自家经验,加减而得。其化裁古方,不囿于古人窠臼,常常举一反三,别出新意。如左归饮(丸)、右归饮(丸),系由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景岳继承了前人用地黄丸、肾气丸分治水火的学术思想,并认为“治水治火,皆从肾气,此正重在命门,而阳以阴为基也。”故左归饮(丸)、右归饮(丸)补阳不忘滋阴,养阴而不离扶阳。又因补益命门真阴,纯补尚嫌不足,岂可再用渗利,故于原方中去泽泻,使药力精专,取效更速。他提出了“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的学术观点,使地黄丸、肾气丸的化裁别出新意。又如,四逆汤本为仲景回阳救逆之剂,对于兼有阴液内竭者,仲景又立四逆加人参汤。景岳以之为法,立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及四维散三方。东垣补中益气汤用于劳倦内伤,虚人感冒,景岳以山药、熟地易陈皮、黄芪,取名为补阴益气煎,用治阴虚外感之证。总之,《新方八阵》所列方剂,立法严谨,正如景岳所说“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只要用之得当,疗效明显。三、如何学习应用《景岳全书》《景岳全书》部头大、内容丰富,要全面理解与掌握并不容易。所以,要学习和应用好《景岳全书》就必须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必有收获。但读书也要讲究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为读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以期对学习和应用《景岳全书》有所帮助。1.了解全书概况,把握全书结构

通过阅读全书序跋、凡例、目录等,概略了解全书的著书原由、写作经过、主要学术思想、内容、特点、价值等,把握全书的总体结构与著作体例,这是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景岳全书》的基础。因全书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中医学所有领域。如果要通读一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益处自不必言,但即使是通读两三遍,也难以保证能够熟练运用全书内容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首先需要的是了解全书的概况和熟悉全书的结构,然后根据需要,分清主次,有重点地学习全书的有关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2.理论部分与临床部分并重,融会贯通全书的学术思想

中医理论与临床密不可分,只有系统地了解了中医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只有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才能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景岳全书》正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典范。全书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阅读学习时应前后参看。书中《传忠录》专门论述了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基本医学思想。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重点在于理解和领会中医的基本思想,掌握辨证方法。《脉神章》专门讲中医的脉学,介绍了各家脉法。因为脉诊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手段,阅读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在理解脉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脉与证的关系,掌握诊脉方法。同时,还应了解中医脉学发展的历史以及诸家脉法的异同。《伤寒典》专门论述了中医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辨证及治法方药,将《内经》《伤寒论》及后世诸家对伤寒病的认识融会在一起,为我们学习和掌握伤寒病的理论和临床提供了极大方便。《杂证谟》是全书分量最重的部分,它简直就是一部“中医内科全书”。其编排体例是以病为纲,病名之下大略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辨古”、“列方”等项,各病种下所列内容多寡不同。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不能贪多求快,应结合临床,反复参看,准确地掌握每一病种的诊断辨证和理法方药。妇人、小儿、麻疹、痘疹、外科等部分的学习方法与《杂证谟》相似。本草与方剂内容可以采用先随意浏览,再根据需要进行查阅,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熟悉和掌握。3.广泛参考其他书籍,加深对景岳学术的理解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专门文献,《景岳全书》仅仅是其中一种,所谓沧海之一粟。张景岳是在参考了以往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才写成了《景岳全书》。我们在学习本书各部分内容时,应当参考一些其他相关文献(包括张景岳本人的其他著作),以加深对景岳学术的理解。譬如,我们学习《传中录》中关于虚实寒热表里、标本、藏象等论述时,可适当参考《黄帝内经》的相关内容。学习命门等论述时,可适当参考《难经》、《医贯》等相关内容。学习“辨河间”、“辨丹溪”时,可参考《素问玄机原病式》、《格致余论》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应参考景岳的《内经图翼》、《内经附翼》等。学习《伤寒典》应参考仲景《伤寒论》及后世注家。这样就能较为全面深入地弄明白中医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景岳的学术思想。4.结合临床,学以致用

读书与临证是学习中医的两条必由之路,历史上有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在充分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临证实践,逐步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学习《景岳全书》也应当采取读书与临证相结合的方法,将书本上景岳的学术与经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带着临证时遇到的问题从书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如此反复,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李继明2017年1月整理说明《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穷毕生精力写成的医学巨著,在祖国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学习中医理论和治病经验的重要参考书。为了满足广大中医学习者和中医工作者的需要,我们对《景岳全书》进行了认真整理,主要采用了以下整理原则和方法:

一、此次整理采用原书初刊本(鲁超刻本)为底本,以贾棠刻本、查礼南刻本为校本,对书中有疑义之处,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整理中对原书引文进行了大量他校,凡引文有明显错误之处均据原书予以改正。如“膝者脚之府”改为“膝者筋之府”,“肩脾”改为“肩胛”等。书中引用《内经》篇名有误的均据原书予以改正。

三、书中通假字、古今字予以保留,对异体字进行了规范。

四、全书采用简化字排印并加用标点符号。个别繁简字如“癥、症”等,因中医术语使用的习惯而予以保留。书中指前后关系的“右”全部改为“上”。

五、原书方剂名及药名后的序号使用较混乱,如“百一,百,一百一”等,均予以统一。

六、对原书药名进行了规范,如“班猫——斑蠡”等,另如“蓬术”、“钩藤钩”等则予以保留。

七、书后附方剂索引和病症名索引,以便查阅。李继明2017年1月鲁 序

人身一小天地也。天地之气,不越阴阳。阴阳和,而后覆载得其清宁,渊岳得其渟峙,以至草木鸟兽咸若。《易》有之,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是谓阴阳和之之谓也。所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而余亦谓医与《易》准,故能神明阖辟之原。人之一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备矣,非气不生,非血不行。气血者,阴阳之属也。而医则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循环无已,从逆得顺,从消得长,从虚得盈,分先后之天,审燥湿之宜,察刚柔之用。二气之说明,则表里虚实,无不洞然于中,斯酌古可以剂今,所谓神而明之,在乎其人,善《易》者,未尝不善医者也。

夫营卫调而后经络顺,阴阳错而后疾病生。轩岐具挽回造化之神功,而《灵枢》《素问》一书,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后之人虽穷幽极渺,尚恐理解未明,用违其术。唯仲景张氏、立斋薛氏、丹溪朱氏、东垣李氏诸君,朗悟通神,能窥其奥,皆有著述,为医家指南,以名于淳于、越人之后。而《医宗》、《医录》、《医统》、《拔萃》、《宝镜》诸篇,亦足以羽翼《内经》者,犹之六经而外,诸子百家不可废也。但浩博泛滥,童年习之,皓首而不得其源。倘能探掇精华,不支不漏,灿若云汉,明若列星,俾人披其集而漱涤五脏,练精易形,有所宗旨,斯亦窥《易》简之奥,而具参赞之功者矣。

吾郡张会卿先生,名介宾,自号通一子,于书无所不窥,壮年好谈兵击剑,思有所用于世,筮《易》得天山之遁,遂决意石隐,避世壶中。精轩岐之道,而于生死疑难之际,审呼吸于毫芒,辨浮沉于影响,君臣佐使,无不析其源流,望闻问切,无不穷其窔奥。汇成《景岳全书》一集,列为八阵,中为九宫,前分门,后方剂,去陈言之糟粕,阐前哲之心思,合者参之,疑者剖之,略者补之,诚度世之津梁,卫生之宝诀也。

是书脍炙海内已久,余以不得一见为怅,适林汝晖侄倩携之来粤,如获拱璧。因谓儿辈曰:兹篇宏济之仁,不在良相下,岂一身一家之所敢私哉!特付剞劂,以公诸世,庶不没作者之苦心,而同于长桑禁方之授也夫。会稽鲁超序贾 序

人情莫不欲寿,恒讳疾而忌医。孰知延寿之方,非药石不为功;得病之由,多半服食不审。致庸医之误人,曰药之不如其勿药,是由因噎废食也。原夫天地生物,以好生为心,草木、金石、飞潜、溲渤之类,皆可已病,听其人之自取。古之圣人,又以天地之心为己心,著为《素问》、《难经》,定为君臣佐使方旨,待其人善用之。用之善,出为良医,药石方旨,惟吾所使,寿夭荣谢之数,自我操之,如执左券,皆稽古之力也。庸医反是,执古方,泥古法,罔然不知病所自起,为表为里,为虚为实,一旦杀人,不知自反,反归咎于食忌,洗其耻于方册,此不善学者之过也。故曰:肱三折而成良医,言有所试也。不三世不服其药,言有所受之也。假试之知而不行,受之传而不习,己先病矣。己之不暇,何暇于已人之病?是无怪乎忌医者之纷纷也。

越人张景岳,豪杰士也。先世以军功起家,食禄千户。结发读书,不呫呫章句。初学万人敌,得鱼腹八阵不传之秘。仗策游侠,往来燕冀间,慨然有封狼胥、勒燕然之想。榆林、碣石、凤城、鸭江,足迹几遍。投笔弃繻,绝塞失其天险;谈兵说剑,壮士逊其颜色。所遇数奇,未尝俯首求合也。由是落落难偶,浩然归里,肆力于轩岐之学,以养其亲。遇有危证,世医拱手,得其一匕,矍然起矣。常出其平生之技,著为医学全书,凡六十有四卷。语其徒曰:医之用药,犹用兵也。治病如治寇攘,知寇所在,精兵攻之,兵不血刃矣。故所著书,仿佛八阵遗意。古方,经也;新方,权也。经权互用,天下无难事矣。书既成,限于赀,未及流传而殁,遗草属诸外孙林君日蔚。蔚载与南游,初见赏于方伯鲁公,捐赀付梓。板成北去,得其书者,视为肘后之珍,世罕见之。予生平颇好稽古,犹专意于养生家言。是书诚养生之秘籍也,惜其流传不广,出俸翻刻,公诸宇内。善读其书者,庶免庸医误人之咎,讳疾忌医者,毋因噎而废食也可。时康熙五十年岁次辛卯孟春两广运使瀛海贾棠题于羊城客舍之退思堂范 序

我皇上御极五十年,惠政频施,仁风洋溢,民尽雍熙,物无夭札,固无藉于《灵枢》《素问》之书,而后臻斯世于寿域也。虽然,先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乃知有圣君不可无良相,而良医之权又与良相等,医之一道,又岂可忽乎哉!自轩辕、岐伯而下,代有奇人,惟长沙张仲景为最著。厥后,或刘或李或朱,并能以良医名,然其得力处,不能不各循一己之见,犹儒者尊陆尊朱,异同之论,纷纷莫一。

越人张景岳,盖医而良者也。天分既高,师古复细,是能融会乎百家,而贯通乎诸子者。名其书曰全,其自负亦可知矣。他不具论,观其《逆数》一篇,逆者得阳,顺者得阴,降以升为主,此开阴阳之秘,盖医而仙者也。世有以仙为医,而尚不得谓之良哉?而或者曰:医,生道也;兵,杀机也。医以阵名,毋乃不伦乎?不知元气盛而外邪不能攻,亦由壁垒固而侵劫不能犯也。况兵之虚实成败,其机在于俄顷;而医之寒热攻补,其差不容于毫发,孰谓医与兵之不相通哉?若将不得人,是以兵与敌也;医不得人,是以人试药也,此又景岳以阵名篇之微意也。

是书为谦庵鲁方伯任粤时所刻,纸贵五都,求者不易。转运使贾君,明于顺逆之道,精于升降之理,济世情殷,重登梨枣。予于庚寅孟冬,奉天子命,带星就道,未获观其告竣。阅两月,贾君以札见示,《景岳全书》重刻已成,命予作序。余虽不敏,然以先文正公良医良相之意广之,安知昔日之张君足为良医,而异日之贾君不为良相,以佐我皇上万寿无疆之历服耶!故为数语以弁卷首。闽浙制使沈阳范时崇撰查 序

天地之道,不过曰阴与阳,二气之相宣,而万物于以发育。人固一物耳,皆秉是气以生,赋以成形,不能无所疵疠,而况物情之相感,物欲之相攻,此疾疚之所由兴,往往至于夭札而莫之拯。有古圣人者起,为斯民忧,调健顺之所宜,酌刚柔之所济,分疏寒暑燥湿之治理,而著之为经。至今读《灵枢》、《素问》诸篇,未尝不叹圣人之卫民生者远也。及览汉史方技传,若仓公、扁鹊之流,多传其治疾之神奇,而其方不著。洎仲景、立斋、丹溪、东垣辈出,多采其精微,勒为成书,以嬗后世。及诸家踵接,各祖所传,同途异趋,即有高识之士,览之茫无津涯,欲求其会归,卒未易得也。

越人张景岳者,少负经世才,晚专于医,能决诸家之旨要,乃著集六十有四卷,以集斯道之大成。其甥林汝晖携之至岭外,为鲁谦庵方伯所赏识,始为之梓行。凡言医之家,莫不奉为法守。后其板浸失,贾青南都运复刊之。寻挟以北归,其行未广。余族子礼南客粤,以其才鸣于时,而尚义强仁,有古烈士之概。慨是书之不广暨也,毅然倡其同志诸君,醵金以授梓人,锓板摹发。会余奉命典试,事竟,礼南从余游,出其书视余,请为弁首。余读其集分八阵,阵列诸科,科次以方,方征诸治,其义简,其法赅,其功用正而神,是为百氏之正轨。而其究盈虚之理数,析顺逆之经权,则又与大《易》相参,而阴阳之道备是矣。学者苟得其体用,随宜而措施,则足以利济群黎,可无夭札之患。且今圣天子方臻仁寿,保合太和,至泽之涵濡,使天下咸登寿域,更得是书而广其术,行之四方,其于天地生物之心,圣人仁民之化,赞襄补益,厥用良多,而礼南诸君乐善之功,亦将与是集共传不朽。癸巳科广东典试正主考翰林院编修查嗣 撰林 跋

先外祖张景岳公,名介宾,字会卿。先世居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卜室郡城会稽之东。生颖异,读书不屑章句,韬钤轩岐之学,尤所淹贯。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居数年无所就。亲益老,家益贫,翻然而归。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尽弃所学而肆力于轩岐,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云。苦志编辑《内经》,穷年缕析,汇成《类经》若干卷问世,世奉为金匮玉函者久矣。《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以自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凡二卷;著伤寒为《典》,杂证为《谟》,妇人为《规》,小儿为《则》,痘疹为《诠》,外科为《钤》,凡四十卷;采药味三百种,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参、地为良相,黄、附为良将,凡二卷;创药方,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名《新方八阵》,凡二卷;集古方,分八阵,名《古方八阵》,凡八卷;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总皆出入古方八阵以神其用,凡四卷。共六十四卷,名《景岳全书》。是书也,继往开来,功岂小补哉!以兵法部署方略者,古人用药如用兵也。或云:公生平善韬钤,不得遂其幼学壮行之志,而寓意于医,以发泄其五花八门之奇。余曰:此盖有天焉,特老其才,救世而接医统之精传,造物之意,夫岂其微欤?是编成于晚年,力不能梓,授先君,先君复授日蔚。余何人斯,而能继先人之遗志哉?岁庚辰,携走粤东,告方伯鲁公。公曰:此济世慈航也!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捐俸付剞劂,阅数月工竣。不肖得慰藉先人,以慰先外祖于九原,先外祖可不朽矣。外孙林日蔚跋卷之一入集上传忠录一明 理

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散之则理为万象,会之则理归一心。夫医者,一心也;病者,万象也。举万病之多,则医道诚难,然而万病之病,不过各得一病耳。譬之北极者,医之一心也;万星者,病之万象也。欲以北极而对万星,则不胜其对;以北极而对一星,则自有一线之直,彼此相照,何得有差?故医之临证,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对彼之一,既得一真,万疑俱释,岂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苟吾心之理明,则阴者自阴,阳者自阳,焉能相混?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是编也,列门为八,列方亦为八。盖古有兵法之八门,予有医家之八阵。一而八之,所以神变化,八而一之,所以溯渊源。故予于此录,首言明理,以统阴阳诸论,详中求备,用帅八门。夫兵系兴亡,医司性命,执中心学,孰先乎此?是即曰传中可也,曰传心亦可也。然传中传心,总无非为斯人斯世之谋耳,故复命为《传忠录》。二阴阳篇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多言者为阳,无声者为阴;喜明者为阳,欲暗者为阴。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以药而言,则升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辛热者为阳,苦寒者为阴;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性动而走者为阳,性静而守者为阴。此皆医中之大法。至于阴中复有阳,阳中复有阴,疑似之间,辨须的确。此而不识,极易差讹,是又最为紧要,然总不离于前之数者。但两气相兼,则此少彼多,其中便有变化,一皆以理测之,自有显然可见者。若阳有余而更施阳治,则阳愈炽而阴愈消;阳不足而用阴方,则阴愈盛而阳斯灭矣。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道产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何以见之?如水为阴,火为阳,象分冰炭,何谓同源?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此水火之气,果可呼吸相离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也。欲得先天,当思根柢。命门为受生之窍,为水火之家,此即先天之北阙也。舍此他求,如涉海问津矣,学者宜识之。

——凡人之阴阳,但知以气血、脏腑、寒热为言,此特后天有形之阴阳耳。至若先天无形之阴阳,则阳曰元阳,阴曰元阴。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乎此。《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此之谓。今之人,多以后天劳欲戕及先天;今之医,只知有形邪气,不知无形元气。夫有形者,迹也,盛衰昭著,体认无难;无形者,神也,变幻倏忽,挽回非易。故《经》曰:粗守形,上守神。嗟呼!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见无形者,与之共谈斯道哉。

——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然阳为生之本,阴实死之基,故道家曰: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华元化曰: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曩自刘河间出,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伐此阳气,其害已甚;赖东垣先生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然尚未能尽斥一偏之谬;而丹溪复出,又立阴虚火动之论,制补阴、大补等丸,俱以黄柏、知母为君,寒凉之弊又复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返;后习而用者,犹迷而不悟。嗟乎!法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二子者,谓非轩岐之魔乎?余深悼之,故直削于此,实冀夫尽洗积陋,以苏生命之厄,诚不得不然也。观者其谅之察之,勿以诽谤先辈为责也,幸甚!

——阴阳虚实。《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经》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此言表邪之实也。又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言阳气之虚也。仲景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又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与经旨义相上下。

——《经》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如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又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

——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也,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则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

——考之《中藏经》曰: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盖阳虚喜阳助,所以朝轻而暮重;阴虚喜阴助,所以朝重而暮轻,此言阴阳之虚也。若实邪之候,则与此相反。凡阳邪盛者,必朝重暮轻;阴邪盛者,必朝轻暮重。此阳逢阳王,阴得阴强也。其有或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者,以正气不能主持,则阴阳盛负,交相错乱,当以培养正气为主,则阴阳将自和矣。但或火或水,宜因虚实以求之。三六变辨

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以表言之,则风寒暑湿火燥感于外者是也;以里言之,则七情、劳欲、饮食伤于内者是也。寒者阴之类也,或为内寒,或为外寒,寒者多虚;热者阳之类也,或为内热,或为外热,热者多实。虚者,正气不足也,内出之病多不足;实者,邪气有余也,外入之病多有余。六者之详,条列如下。四表证篇

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火燥,气有不正,皆是也。《经》曰:清风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又曰:风从其冲后来者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凡此之类,皆言外来之邪。但邪有阴阳之辨,而所伤亦自不同。盖邪虽有六,化止阴阳。阳邪化热,热则伤气;阴邪化寒,寒则伤形。伤气者,气通于鼻,鼻通于脏,故凡外受暑热而病有发于中者,以热邪伤气也;伤形者,浅则皮毛,深则经络,故凡外受风寒而病为身热体痛者,以寒邪伤形也。《经》曰: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此六气阴阳之辨也。然而六邪之感于外者,又惟风寒为最。盖风为百病之长,寒为杀厉之气。人身内有脏腑,外有经络,凡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孙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气自外而内之次也。然邪气在表,必有表证,既见表证,则不可攻里,若误攻之,非惟无涉,且恐里虚,则邪气乘虚愈陷也。表证既明,则里证可因而解矣。故表证之辨,不可不为之先察。

——人身脏腑在内,经络在外,故脏腑为里,经络为表。在表者,经络各有六经,是为十二经脉。以十二经脉分阴阳,则六阳属腑为表,六阴属脏为里;以十二经脉分手足,则足经之脉长而且远,自上及下,遍络四体,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经之脉短而且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故凡诊伤寒外感者,则但言足经不言手经也。然而足之六经,又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而三阳之经,则又以太阳为阳中之表,以其脉行于背,背为阳也;阳明为阳中之里,以其脉行于腹,腹为阴也;少阳为半表半里,以其脉行于侧,三阳传遍而渐入三阴也。故凡欲察表证者,但当分前后左右,而以足三阳经为主。然三阳之中,则又惟太阳一经,包覆肩背,外为周身之纲维,内连五脏六腑之肓腧,此诸阳之主气,犹四通八达之衢也。故凡风寒之伤人,必多自太阳经始。

——足三阴之经皆自脚上腹,虽亦在肌表之间,然三阴主里,而凡风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阳经而入阴分也。若不由阳经径入三阴者,即为直中阴经,必连脏矣。故阴经无可据之表证。

——寒邪在表者,必身热无汗,以邪闭皮毛也。

——寒邪客于经络,必身体疼痛,或拘急而酸者,以邪气乱营气,血脉不利也。

——寒邪在表而头痛者,有四经焉。足太阳脉挟于头顶,足阳明脉上至头维,足少阳脉上行两角,足厥阴脉上会于巅,皆能为头痛也。故惟太阴、少阴皆无头痛之证。

——寒邪在表多恶寒者,盖伤于此者必恶此,所谓伤食恶食,伤寒恶寒也。

——邪气在表,脉必紧数者,营气为邪所乱也。

——太阳经脉起目内眦,上顶巅,下项,挟脊行腰腘。故邪在太阳者,必恶寒发热而兼头项痛,腰脊强,或膝腨酸疼也。

——阳明经脉起自目下,循面鼻,行胸腹。故邪在阳明者,必发热微恶寒,而兼目痛鼻干不眠也。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其脉绕耳前后,由肩井下胁肋。故邪在少阳者,必发热而兼耳聋胁痛,口苦而呕,或往来寒热也。

以上皆三阳之表证,但见表证,则不可攻里。或发表,或微解,或温散,或凉散,或温中托里而为不散之散,或补阴助阳而为云蒸雨化之散。呜呼!意有在而言难尽也,惟慧者之心悟之。

——表证之脉。仲景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脉经》注曰:风为阳,寒为阴;卫为阳,营为阴。风则伤阳,寒则伤阴,各从其类而伤也。故卫得风则热,营得寒则痛,营卫俱病,故致骨节烦疼,当发汗解表而愈。

——浮脉本为属表,此固然也。然有邪寒初感之甚者,拘束卫气,脉不能达,则必沉而兼紧。此但当以发热身痛等表证参合而察之,自可辨也。又若血虚动血者,脉必浮大;阴虚水亏者,脉必浮大;内火炽盛者,脉必浮大;关阴格阳者,脉必浮大。若此者,俱不可一概以浮为表论,必当以形气病气、有无外证参酌之。若本非表证,而误认为表,则杀人于反掌之间矣。

——外感寒邪,脉大者必病进,以邪气盛也。然必大而兼紧,方为病进。若先小而后大,及渐大渐缓者,此以阴转阳,为胃气渐至,将解之兆也。

——寒邪未解,脉息紧而无力者,无愈期也。何也?盖紧者,邪气也;力者,元气也,紧而无力,则邪气有余而元气不足也。元气不足,何以逐邪?临此证者,必能使元阳渐充,则脉渐有力,自小而大,自虚而实,渐至洪滑,则阳气渐达,表将解矣。若日见无力而紧数日进,则危亡之兆也。

——病必自表而入者,方得谓之表证;若由内以及外,便非表证矣。《经》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治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此内外先后之不可不知也。

——伤风、中风,虽皆有风之名,不可均作表证。盖伤风之病,风自外入者也,可散之温之而已,此表证也。中风之病,虽形证似风,实由内伤所致,本无外邪,故不可以表证论治,法具本条。

——发热之类,本为火证,但当分辨表里。凡邪气在表发热者,表热而里无热也,此因寒邪,治宜解散;邪气在里发热者,必里热先甚而后及于表也,此是火证,治宜清凉。凡此内外,皆可以邪热论也。若阴虚水亏而为骨蒸夜热者,此虚热也,又不可以邪热为例,惟壮水滋阴可以治之。

——湿燥二气,虽亦外邪之类,但湿有阴阳,燥亦有阴阳。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者为湿热;燥从阳者因于火,燥从阴者发于寒。热则伤阴,必连于脏;寒则伤阳,必连于经。此所以湿燥皆有表里,必须辨明而治之。

——湿证之辨,当辨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沾衣,此皆湿从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疸、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湿热者宜清宜利,寒湿者宜补脾温肾。

——燥证之辨,亦有表里。《经》曰: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此中风之属也。盖燥胜则阴虚,阴虚则血少,所以或为牵引,或为拘急,或为皮腠风消,或为脏腑干结。此燥从阳化,营气不足,而伤乎内者也。治当以养营补阴为主。若秋令太过,金气胜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此伤风之属也。盖风寒外束,气应皮毛,故或为身热无汗,或为咳嗽喘满,或鼻塞声哑,或咽喉干燥。此燥以阴生,卫气受邪,而伤乎表者也。治当以轻扬温散之剂,暖肺去寒为主。五里证篇

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以此言之,实属易见。第于内伤外感之间,疑似之际,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里,以里作表,乃致大害,故当详辨也。

——身虽微热,而濈濈汗出不止,及无身体酸疼拘急,而脉不紧数者,此热非在表也。

——证似外感,不恶寒,反恶热,而绝无表证者,此热盛于内也。

——凡病表证,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入里也。

——表证已具,而饮食如故,胸腹无碍者,病不及里也;若见呕恶口苦,或心胸满闷不食,乃表邪传至胸中,渐入于里也;若烦躁不眠,干渴谵语,腹痛自利等证,皆邪入于里也;若腹胀喘满,大便结硬,潮热斑黄,脉滑而实者,此正阳明胃腑里实之证,可下之也。

——七情内伤,过于喜者,伤心而气散,心气散者,收之养之;过于怒者,伤肝而气逆,肝气逆者,平之抑之;过于思者,伤脾而气结,脾气结者,温之豁之;过于忧者,伤肺而气沉,肺气沉者,舒之举之;过于恐者,伤肾而气怯,肾气怯者,安之壮之。

——饮食内伤。气滞而积者,脾之实也,宜消之逐之;不能运化者,脾之虚也,宜暖之助之。

——酒湿伤阴,热而烦满者,湿热为病也,清之泄之;酒湿伤阳,腹痛泻利呕恶者,寒湿之病也,温之补之。

——劳倦伤脾者,脾主四肢也,须补其中气。

——色欲伤肾而阳虚无火者,兼培其气血;阴虚有火者,纯补其真阴。

——痰饮为患者,必有所本,求所从来,方为至治,若但治标,非良法也。详具本条。

——五脏受伤,本不易辨,但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肝病则目不能视而色青,心病则舌不能言而色赤,脾病则口不知味而色黄,肺病则鼻不闻香臭而色白,肾病则耳不能听而色黑。六虚实篇

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有表里之虚实,有脏腑之虚实,有阴阳之虚实。凡外入之病多有余,内出之病之不足。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凡欲察虚实者,为欲知根本之如何,攻补之宜否耳。夫疾病之实,固为可虑,而元气之虚,虑尤甚焉。故凡诊病者,必当先察元气为主,而后求疾病。若实而误补,随可解救,虚而误攻,不可生矣。然总之虚实之要,莫逃乎脉。如脉之真有力真有神者,方是真实证;脉之似有力似有神者,便是假实证。矧脉之无力无神,以至全无力全无神者哉,临证者万勿忽此。

——表实者,或为发热,或为身痛,或为恶热掀衣,或为恶寒鼓栗。寒束于表者无汗,火盛于表者有疡。走注而红痛者,知营卫之有热;拘急而酸疼者,知经络之有寒。

——里实者,或为胀为痛,或为痞为坚,或为闭为结,或为喘为满,或懊恼不宁,或躁烦不眠。或气血积聚,结滞腹中不散,或寒邪热毒,深留脏腑之间。

——阳实者,为多热恶热;阴实者,为痛结而寒;气实者,气必喘促而声色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而且痛且坚。

——心实者,多火而多笑;肝实者,两胁少腹多有疼痛,且复多怒;脾实者,为胀满气闭,或为身重;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

——表虚者,或为汗多,或为肉战,或为怯寒,或为目暗羞明,或为耳聋眩运,或肢体多见麻木,或举动不胜劳烦,或为毛槁而肌肉削,或为颜色憔悴而神气索然。

——里虚者,为心怯心跳,为惊惶,为神魂之不宁,为津液之不足,或为饥不能食,或为渴不喜冷,或为张目而视,或闻人声而惊。上虚则饮食不能运化,或多呕恶而气虚中满;下虚则二阴不能流利,或便尿失禁,肛门脱出,而泄泻遗精,在妇人则为血枯经闭,堕胎崩淋带浊等证。

——阳虚者,火虚也,为神气不足,为眼黑头眩,或多寒而畏寒;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气虚者,声音微而气短似喘;血虚者,肌肤干涩而筋脉拘挛。

——心虚者,阳虚而多悲;肝虚者,目无所见,或阴缩筋挛而善恐;脾虚者,为四肢不用,或饮食不化,腹多痞满而善忧;肺虚者,少气息微而皮毛燥涩;肾虚者,或为二阴不通,或为两便失禁,或多遗泄,或腰脊不可俯仰而骨酸痿厥。

——诸痛之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

——胀满之虚实。仲景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夫减不足言者,以中满之甚,无时或减,此实胀也,故当下之;腹满时减者,以腹中本无实邪,所以有时或减,既减而腹满如故者,以脾气虚寒而然,所以当与温药,温即兼言补也。

——《内经》诸篇皆惓惓以神气为言,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大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可不畏哉?《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脚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骨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此《内经》之言虚证也,当察其意。

——虚者宜补,实者宜泻,此易知也。而不知实中复有虚,虚中复有实,故每以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此不可不辨也。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胀满,虚狂假斑等证,似为有余之病,而其因实由不足。医不察因,从而泻之,必枉死矣。又如外感之邪未除,而留伏于经络;食饮之滞不消,而积聚于脏腑;或郁结逆气有不可散,或顽痰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致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还当治本,若误用补,必益其病矣。此所谓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附:华元化《虚实大要论》曰: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滑,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也。又,按之沉、小、微、弱、短、涩、软、濡,俱为脏虚也。饮食过多,大小便难,胸膈满闷,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闷眩,唇口肿胀,咽喉闭塞,肠中气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热,疮疽并起,悲喜时来,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气不舒畅,血不流通,此脏之实也。诊其脉,举按俱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实也。看在何经,而断其脏也。头疼目赤,皮热骨寒,手足舒缓,血气壅塞,丹瘤更生,咽喉肿痛,轻按之痛,重按之快,食饮如故,曰腑实也。诊其脉,浮而实大者是也。皮肤搔痒,肌肉胀,食饮不化,大便滑而不止。诊其脉,轻手按之得滑,重手按之得平,此乃腑虚也。看在何经,而正其时也。胸膈痞满,头目碎痛,饮食不下,脑项昏重,咽喉不利,涕唾稠粘,诊其脉,左右寸口沉结实大者,上实也;颊赤心忪,举动颤栗,语声嘶嘎,唇焦口干,喘乏无力,面少颜色,颐颔肿满,诊其左右寸脉弱而微者,上虚也。大小便难,饮食如故,腰脚沉重,脐腹疼痛,诊其左右尺中脉伏而涩者,下实也;大小便难,饮食进退,腰脚沉重,如坐水中,行步艰难,气上奔冲,梦寐危险,诊其左右尺中脉滑而涩者,下虚也。病人脉微涩短小,俱属下虚也。

——本篇虚实证有未尽者,俱详载虚损门,当互察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