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办事最能打动人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2:02:30

点击下载

作者:唐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样办事最能打动人心

这样办事最能打动人心试读:

前言

我们任何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诸如求学、求职、求人、升职以及婚丧嫁娶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办。这些要办的事有的可能会让你心清气爽,但是有的又会让你头疼。如果不能掌握办事的技巧把这些事情办好,小则可能让你的生计出现问题,大则可能会让你的人生走到绝境。毫无疑问,没有人想走绝路,不但不想走绝路,而且希望自己能够长袖善舞,人生越活越“滋润”。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办事,而且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的确,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行得开,重要一点是看会不会办事儿,会办事的人做起事来顺风顺水,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办得天衣无缝,打动他人的心让人满意,也能够让他人心甘情愿地和他共事。因此,会办事的人总是人生事业一马平川,能够取得不一般的成功。

当然,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要把事情办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所办过的每一件事儿,又有谁敢说自己在办事情的过程中都是那么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和一帆风顺呢?显然未必。我们曾经在办事情的过程中有多少件事儿是中途受挫?又有多少件事儿功亏一篑?而又有多少件事儿即使办成了,但结果也是大打折扣,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令人有口难言,无可奈何呢?

所以,面对着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如何才能够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我们想要办的事情办得顺顺当当,合情合理呢?为了很好地解答读者心中的疑惑,本书从办事的基本功、办事的技巧、办事的绝招、办事的能力、办事的艺术五个方面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办事手段和技巧,并且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自己办事的目的以及他们所能够给予人们的启迪。

毫无疑问,这其中有一种深邃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充满了激情和希望,而要掌握这种智慧,向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学习是一种简单而可行的方法,本书为所有的读者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详细地展示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的方法和技巧。

1.聪明人总是善于学习,从别人的教训和经验中汲取办事有成的积极要素。

2.聪明人总是凭借自己的本领最大限度地打通各个环节,以便为自己办事制造人事关系。所以聪明人的人缘好,受人欢迎,办什么事都有人帮忙。

3.聪明人善于抓机会,他们善于跑而不是一味坐等。要知道当今社会任何事情的解决都不是那么天经地义,人家给你办事总要分个主次轻重,很多情况下你不会被放在主要的、重要的地位上,因此机会需要自己去抓、去找、去创造。

4.聪明人有容人的气量:遇到冷脸他不会掉头而去,一次不成他会锲而不含,善于以柔克刚,克服办事中的各种障碍。

总之,本书告诉每一位有心的读者:只要我们在办事的时候能够多多用一点心,我们就会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宠儿”,就一定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得到名誉,在政治上得到地位,在经济上得到财富,在事业上得到成功,在爱情上得到美满,在人生中得到幸福。

第一章 练就把事办好的基本功

第1节 学会办事很重要

第1节 学会办事很重要01

会办事是会做人的必要条件,只有会办事,你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办事,社会总是垂青于善于办事的人,因为人离不开办事,这是会做人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会办事的人才能够成功

天下无论大小事情,都自有它本身存在的道理和规律,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去办,有的事情可能会让你心平气爽,但是有的事情又会让你头疼。如果不能掌握办事的技巧把这些事情办好,小则可能让你的生计出现问题,大则可能会让你的人生走到绝境,毫无疑问,没有人想走绝路,不但不想走绝路,而且希望自己能够长袖善舞,人生越活越“滋润”。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办事,而且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举个例子,你是一位保险推销员,你的工作就是要把保险推销出去,这件事情办得好,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保障,而且就像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一样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否则你就只能够靠微薄的底薪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且是公司要淘汰的对象。但是作为一名保险业务员在自己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难缠的人,特别是遇到难缠的老板或者领导时,怎样来说服他们,最终达到自己的办事目的呢?保险员王某就是一个会办事的人,他采取的迂回战术也就是“围魏救赵”的战术,很轻松地就摆平了董事长,达到了自己的办事目的,为自己的成功又添了一份保险,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张某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还身兼数家企业的股东。当保险业务员向他介绍保险时,他盛气凌人地说:“我现在的钱足够我生活好几辈子,不用买保险。如果你因做不成我的保单而失业,我可以在我的公司里为你安排一个职位。”

遇到这样难缠的人,业务员并没有接着劝他买保险,而是笑着说:“我真高兴能有这个职位,不过我要求这是一个能够给您提建议的职位。”

张某说:“你有什么好建议要向我说?”

业务员说:“您是我们这一带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对于如何赚钱肯定有超过常人的本领。但是,我仍然想提一个能让您的财产增值的建议,你不会反对吧。”

张某说:“愿闻其详。”

业务员说:“一个拥有巨额资产的人最怕什么呢?虽然他的公司每年都向政府按时报税,他个人还要上缴巨额的所得税,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睡着后就再没有醒来,那么这世上谁最关心他的财产呢?不是他的家人,而是税务局。一个亿万富翁交两三千万的税是再正常不过了,而且还得用现金去交纳,时间限半年内,最多能延长半年。您说是这样吧?”

张某说:“可是这和你说的保险有什么关系?”

业务员说:“我们还说刚才那个亿万富翁,假设他的资产是1亿元,但是其中肯定不只是现金,一定还会有相当多的固定资产,比如房产、债券、珠宝等。但是他的家人所要交的税金必须是现金支付,为了筹足现金,就要变卖房产、债券、珠宝等。如果那时不幸遇到经济低谷期,您花一千万买的房子可不一定还能卖出一千万吧,其他债券和珠宝也可能都要折价低卖。他辛苦一生所积累下来的财产都打了对折去交税,能留给家人的还能有多少呢?没有什么是永远的,就像您虽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肯定也有生意失败的时候。”

张某:“没错,你说的对。”

业务员:“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那个亿万富翁现在的资产不但可以避开这些风险,还能增值。当他健康时,先为自己买一份足够的保险,可以把用来交税的三千万税金买保险,一年只不过付100万元左右的保费。按当前利率计算,100万元只是3000万元的利息,用利息就能维护30倍本金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在预定的期间内没有发生重大变故,交费期满可以选择解约或者继续保障。如果续保,自然可以保持财产的完整;如果解约,拿回的钱还比当初所交的钱多,因此‘有事保资产,无事增资产’,如果把这钱存到银行,还要交利息税,可是买保险所回收的现金是免税的。所以,以您的现在状况,不但需要买保险,而且还要多买。”

张某说:“好吧,我接受你的建议,你也可以到我的公司来工作。”

业务员说:“我的工作就是还要为您公司的每位员工做一份保险计划。”

在这个故事中,业务员王某正是采取了欲解己围,则攻敌之所必救,待敌人自救时,己围自解的办事策略,面对这个本无购买保险意愿的大老板,并不过多纠缠,而是直切他最心痛的自有财产问题,使得其为了自己的命根子不得不进行投保,成功地达成了自己的办事目的。因此,办事情不能蛮干,更不能够事情没办好反而得罪了别人,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一定要学会办事情。

会办事情生活自然没烦恼

会办事情的人不仅能够让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还可以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和睦。我们知道一个家庭,难免会产生很多矛盾,这些利害关系的冲突,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就会升级,一家人不得安宁。有时一个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和处理,就可能酿成大问题,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而会办事情的人就会采取正确的方法,把这些问题和矛盾化解于无形,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充满阳光。

晓丽是某杂志社的编辑,工作比较自由,不用坐班。

她习惯于每天下午和晚上上网写稿子,早晨睡个懒觉。她与东书已经结婚三年了,一直住在婆家。刚开始两代人之间还相安无事,因为公公婆婆还没退休,每天早晨与东书各自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家里就剩下晓丽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想睡到几点就几点,然后干点自己的事情。可最近,晓丽感到越来越不方便了,原来婆婆退休了,每天呆在家里没事干,一大早就忙这忙那,弄得屋里这响那响的,懒觉睡不成不说,起床后还得陪着婆婆说话聊天,再说了,自己干点什么总觉得有双眼睛在后面看着,特不自在。

婆婆在原单位也是个干部,由于常年上班,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她平时也体谅晓丽工作的特殊性,再加上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就不加干涉。但现在退休了,每天早晨早早起来后,为家人做早饭、收拾房间,干完一大堆家务活后还不到八点,看着儿媳还不起床,心里总觉得别扭。再加上在家呆着没事干,也想找个人说说话儿。

晓丽和东书商量:想个什么方法能让老人每天早晨出门转转,既丰富了老人的退休生活又不打扰自己呢?

东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和调查,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他家离陶然亭公园不远,他发现附近退休的老年人都有一张公园月票。每天早晨,老人们就直奔公园,遛弯、打拳、跳舞、下棋、唱歌唱戏……有些老太太们还带上毛线钩针等,锻炼完身体后找个地方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编织技艺。

等到月底,东书悄悄拿了母亲一张照片,到公园为母亲办了一张月票。母亲接过儿子给她的月票时嘴里还说:好多年没正经逛过公园了,再说了,就我自己一个人,多没劲呐!可看着手中的月票,不去吧,几十块钱没了,又心疼,只得先去这一个月了。

开始几天,老人去得早,回来得也早,可渐渐地,老人在公园找到了伴儿,回来得越来越晚了,后来,干脆也买了毛线钩针等,早晨去公园学习新花样,回家来就忙于编织,第二天带上成果与别人比较,再也没时间找晓丽的毛病了。

到了月底,不用儿子说,自己先把下个月的月票早早换好了。经过一段时间,老人不但为家庭的每个成员都织了新毛衣,听到家人的夸奖,老人还兴致勃勃表示要再接再厉。

两代人有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在发生冲突时,两个人的精力全用在找对方的“不是”上,这时东书若贸然相劝,不但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弄不好还会把矛头指向自己。东书运用正确的办事策略,避开老人的锋芒,让老人不得不分出精力来顾及另一件事情,既让老人自娱自乐,丰富了老人的退休生活,又为老婆解了围,巧妙地化解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自己和家人还得到了老人带来的实惠,真是一举三得啊!

会办事情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会办事情也能够让你在竞争激烈的商海立于不败之地。举个例子,在与对手的交易过程中,会办事的人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对手的痛处,抓住要害,从而掌握主动,然后乘势出击,最终摆平自己的对手,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我们从下例中印度画商与美国画商的较量中,可见一斑。

在欧洲比利时的一间画廊里,一位美国画商和一位印度画商在激烈地讨价还价,争得不可开交。原来,印度画商带来的一批画,每幅开价都在10至100百美元之间,惟独对美国画商选中的三幅画,每幅要价250美元,一文不让。

美国画商对这种敲竹杠的行为当然不满意,不愿成交。

不料,印度画商大为生气,抓住三幅画中的一幅,当场点火烧掉了。

美国画商见他把自己喜爱的画烧了,心里觉得很可惜。他问印度画商,剩下的两幅画价格是否能低点儿。不料印度画商毫不让步,坚持每幅250美元,一点儿也不能少。

那美国画商仍然嫌价钱太高,不愿买下。于是,印度画商又抓起一幅画烧掉了。

这下美国画商沉不住气了。他酷爱收藏名人字画,只好低声下气地乞求画商不要烧掉这最后的一幅画,愿意将它买下来。

打掉了美国画商的气焰,印度画商乘胜出击,将这最后一幅画提价到500美元。美国画商不敢有任何反抗,乖乖地付了款。

其实在商品交易方面,为了使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至于反悔,采取一种“这边疏来那边堵”是必要的。那就是不直接面对,而是采取迂回战术,直切对手的痛处,待他接受了条件后,也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迫使另一方遵守协议,不得中途变卦,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兵法中称,打集中的强敌,不如把他分散以后再打。先兵出击,不如后发制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职场中采取此战术,可轻松摆平。从下例中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求职中的疏堵结合术的高妙之处。

小李的一位高中同学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当写手,可没三年企业便倒闭了。

那时,私立学校正风起云涌,他想回归教师职业,便对本市的私立学校进行了一番考察,最后确定两所私立中学作为自己应聘的候选单位。

第一所规模较大,前途看好,但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元,第二所规模一般,前途不明,但每月的工资1200元。

在当时来说,私立学校教师多为临时聘请的,本科专职的鲜见,而是否有本科专职教师是扩大生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小李明确向第一所学校的校长阐述了自己的优势,提出若适当加薪便可留下来,如果不可能,他就到第二所学校去了。

整个学校校务会成员经过研究认为小李是学校不可多得的人才,待遇提高,每月也是1200元,就这样,小李留在了第一所私立学校,经过几年发展,他已是这所私立学校的常务副校长了。

从小李这位同学的做法来看,他是明着想去第二所私立学校,以第二所私立学校的“多出200元”为诱饵,又以自己是“难得的本科专职”为暗示,使第一所私立学校同意提高待遇,从而实现了在第一所私立学校任教的目的。

在职场中,身怀特长,要想到理想的单位工作,而这个单位又对你提出一些限制时,可以先答应部分条件,然后再提出和此单位相竞争单位的用人优惠条件,依此使原来的单位提高待遇。整个聘用过程看似“水到渠成”,实则是运用“围魏救赵”的谋略延伸出来的高明的谋职手法。

会办事情让你占尽便宜

会办事情还会让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占尽便宜。例如在生意场中,聪明的人就会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办事技巧,先让别人“自相残杀”,当他们两败俱伤时,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种会办事的聪明人总是善于观察“火势”,善于“煽风点火”,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下面的例子也许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表情庄重,步伐稳健,一副虚怀若谷、若有所思的样子,眉宇间透露出他的精明与干练,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是商界的老手。不错,他确实是个商人,而且是来自经济发达国家——日本的商人,他是日本富士现代办公用品公司驻该国的业务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来,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与该国的泰恒公司签订一个有关进口日本某型复印机的合同。复印机在这个经济刚刚起飞的国家,还完全是个新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占领这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藤野先生就是带着公司“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指令来的。

走出机场,藤野先生却惊奇地发现,泰恒公司并没有如约派人来接他,心里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难道对方工作疏忽,记错了日子,可两公司签约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记呢?

不可能的,那是车子在路上抛了锚?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起的经验,凭直觉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他来不及细细思考,立即叫了出租车赶往泰恒公司,想弄个水落石出,找到问题的答案。

果然,泰恒公司的老板见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抛过来一句话:“对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准备签订这项合同了,很遗憾。”说完,一摊手走开了,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打击,藤野先生黯然神伤,想到临行前公司的嘱托,藤野先生果断决定,不能再沮丧、报怨下去,惟有冷静头脑,振奋精神,查清事实真相才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他看来,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复印机这个大生意不做,无缘无故松开牵着财神爷的手,那他们现在拒绝签合同,又该做何解释呢?难道又有了新主顾?对,很有这个可能。哪儿的呢?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就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复印机来说,只有日本产品才是一流的,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见利忘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信誉着想不会贪图便宜买进现已淘汰的产品。那么,与泰恒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

他们是以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吸引泰恒公司舍此适彼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谋划好了行动方案,他首先向国内公司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公司协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证明国内确实有一家公司在从中作梗,暗中与泰恒公司取得联系,要为其提供价格更低、性能更先进的某型复印机,致使泰恒公司改变初衷并拒绝签合同。

目前,要战胜竞争对手,需立即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赶在对方前面尽快拿到与泰恒公司的签约;二是立刻与厂家联系,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复印机在该国的经销权。

作战计划已定,公司便兵分两路,仍由藤野先生负责与泰恒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另派人马去厂家联系进货业务。

当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现在泰恒公司老板面前时,还未等对方开口,他便开门见山地说:“总裁先生,别来无恙,我未约而至,您不会介意吧?我这次来是与您专门洽谈关于某型复印机的进口问题,想您一定是感兴趣的吧?不错,此打印机确实比其他机子优越,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与贵公司合作,而且我还要高兴地告诉你,我们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比贵公司前些天联系的那一家价格要低3成。”

听罢此言,泰恒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这个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过,这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只要有利可图和谁做生意还不一样,既然富士公司价格比那家公司优惠得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他马上笑容满面地上前与藤野先生握手成交,并随即签订了进口1500台此机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藤野又马上飞回日本,找到复印机生产厂家。其实厂家早已从近日富士公司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发现了问题,经过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与另一家公司争夺复印机客户及东南亚的独营权。厂家暗自高兴,看来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项生意,为从中渔利,便对来者不慌不忙地解释:因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授予其在该国的经销权,为了自己的信誉,表示不能再与富士公司签约或干脆顾左右而言他。藤野先生当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对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抢先占领了该国市场,请厂家把复印机及辅助材料与设备的经销权授给富士,富士愿意把其进价全部再加一成。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印机生产厂家认为近来一段时间的“坐山观虎斗”这场好戏该收场了,现在对方出价已足够高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若不趁势取利,“时不再来”。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与富士公司签了约。

当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会吃亏,他高买低卖复印机倒赔的几百美元也最终从随后的高价卖出的辅助材料与设备中得到了补偿。

回顾整个过程,复印机厂家之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与富士公司成交,就在于他采用了正确的办事技巧。先是坐山观虎斗,富士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竞相抬高价格;既而又煽风点火,以种种借口迫使买方提价,最后看准时机已到,趁势坐取渔人之利。

会办事情让你以静制动

会办事的人善于以静制动,他总是要善于观察,于细微处,发现对手破绽,最后攻其要害,达到自己的目的。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名叫曹福的捕快,由于他长期在衙门担任缉捕盗贼的差役,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难以破获的盗窃大案或人命凶案交给他,很快就能破获,因而曹福很受上级的器重和同事的尊重。

平时闲来无事,曹福就喜欢在外散步,实际是在观察过往行人的行迹,从中发现可疑之处。

这天,曹福吃罢午饭,又在河堤上游逛。河中船舶如织,南来北往,好一派繁忙景象。这时,一条小舟靠岸了。这是一艘空船,船主将小船的缆绳拴在岸上的一块大石头上,然后就坐在石头上,掏出旱烟抽了起来。

曹福看了一会儿,立刻登上小舟,坐了下来。船主看见有生人上了船,立即跨上船来,催促曹福离开,曹福就是不走。船主说:“你不走,我就要解下缆绳开船了。”曹福却笑着说:“你开船吧,我愿意与你同行。”

船主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人,呵斥道:“你这人真是岂有此理!为什么赖在我船上不走?”

曹福不紧不慢地说:“因为你船上有异物,我要搜查。我是衙门捕快。”

船主听他这样说,走过去揭开舱板,怒气冲冲地对曹福吼道:“你搜吧!”曹福也跟着过去一看,舱中空无一物。“这下你该上岸了吧!”船主说道。

谁知曹福并不挪步,继续说道:“请把底板打开。”船主坚持不肯。曹福拿起一根铁锤,硬把底板撬开,发现底板下厚厚一层金帛。船主顿时傻了眼。曹福将其扭送衙门,经审讯船主是多年的老贼。

曹福似乎在漫不经心中拿获老贼,人们十分奇怪,问他凭什么发现船上有赃物的呢。曹福笑着说:“其实这很简单,我看这船很小,船舱又未装什么货物,但它行驶在河中,风浪却不能使其波动;而船主在拴船缆时,牵拽也很是吃力,故我断定船夹底里一定有重物,一查果然如此。”

又有一次,城外田沟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不是本地人,像是外地商人,显然是凶手谋财害命。但案发后,凶手已逃之夭夭,县令严令捕快近日拿获凶手。其他捕快经过明察暗访,查不到丝毫线索,十分焦急,都想去请教一下曹福,可是曹福却不见了踪影。经过一番搜寻,大伙才在河堤边的一座茶馆里找到了他。曹福正临窗而坐,一边喝茶,一面注视着河中的情景。“曹兄,你真有闲情逸致,坐在这儿品茗赏景,我们都急死了。”大伙不无埋怨地说道。“急什么?来,来!坐下喝杯茶再说。”曹福招呼大家坐下,眼睛却始终不离河面。

大伙儿被他搞得莫名其妙,说道:“河里有什么看头,除了船还是船。快给我们想想办法吧。”

正在这时候,河对岸有一艘大船开走了,原来被它遮住的一艘中等船呈现出来。这艘船上晒着一床绸被。曹福注视了一会儿,立刻把桌子一拍:“凶犯就在那艘船上面!”

大伙儿来不及细问,都一齐向河边奔去,借了艘小船,很快地划到对岸,连船带人扣了下来,送往衙门。

经过审讯,船主终于招供:一个行商的人坐他的船时,他发现这人带了很多银子,于是起了歹心,夜间乘商人熟睡时把他杀了。然后将尸体抬到岸上,扔在田沟旁。

一桩杀人凶案就这样给破了。事后,大伙儿特地将曹福邀到那家茶馆,请他谈谈怎么就能一眼识别真凶。

曹福呷了一口茶,笑了笑说:“干我们这一行的人,一是要积累经验,二是要善于观察。你们当时大概没有看到,那艘船船尾晒着一床新洗的绸被,上面苍蝇群集,这就有问题。大凡人的血沾上衣被等物后,血迹虽然能够洗去,但血腥味却很难一下子除净,所以招来苍蝇。那床绸被上有苍蝇,证明上面一定有血腥味,苍蝇又聚集了那么多,说明血腥味很浓,肯定沾了很多人血。如果不杀人,哪来这么多的人血?这是其一。其二,只要在船上待过,都应知道船家根本不用或极少使用绸被面的。况且,船家再富有,洗被子时也绝不会不将绸面拆去而与被里子一同洗晒,而这个船主就将整床绸被子一起洗晒的,这不是盗来的又是什么?就凭这两点,我断定船主就是凶手。”

听到这里,大伙个个点头称是,无不佩服曹福的智慧和经验。

曹福就是凭着自己经验和智慧,静静地观察,以静制动,但同时又从别人的“动”中发现问题所在,抓住凶手,办好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情。

会办事情让你改变自己的命运

会办事人总是在没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在有条件的时候利用条件,巧借他人之势,缓己燃眉之急,这是他们能够比别人更成功的关键。唐高祖李渊就是一个会办事的人,他通过借势而行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唐高祖李渊西进关中时,除了正面的隋军外,还存在着左侧东都洛阳附近李密的威胁。但他找到一条神秘的借人之道!

李密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李弼的后裔,长期受隋朝廷的排挤。后因参与杨玄感起兵被捕,逃脱后,投奔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他扩大起义军武装,出谋划策连败隋军,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名望,野心也随之暴露出来。不久之后,他谋害了瓦岗军的农民领袖翟让,窃取了义军的领导权,掌握了全部军队。

此时的瓦岗军,已发展到几十万人,获取了隋王朝大批的良马,装备精良,同时又据有了洛阳周围的几个大粮仓,粮饷充足,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力量。李密与李渊相比,贵族身份相仿,虽然政治地位不如李渊,但此时的实力却大大超过了李渊,也有西入关中,夺取全国最高封建统治政权的欲望。所以李渊进军关中,顾忌的是李密,也属必然。为此,李渊在进军途中就致书李密,要求联合。李密自恃兵强势盛便以盟主的身份,派人给李渊送去复信,书信中说:“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惟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并要求李渊亲率步骑数千到河内,面议并缔结盟约。

李密在信中以盟主自居,力图在政治上先声夺人,居于优势地位,李渊岂能识别不出?但由于形势所迫,不允许他与李密一论高低。当务之急是设法稳住李密,使其牵制东部隋军,对他抢先占据关中,稳固自己的地位,促使国中政治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像他收到李密书信后笑着所说的那样:“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仡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部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

出于此种策略,李渊便毫不犹豫地决定暂时承认李密为盟主。为骄李密之志,故意“卑辞推奖”。在给李密的复信中,李渊一方面吹捧李密,称他为当今天下救世主;一方面称自己年老力衰,将来若能得封于唐,已很满足了。借此来掩盖自己的政治欲望,然后又以安揖汾晋地区为借口,隐蔽自己抢先进入关中的意图,并婉言谢绝去河内郡会盟。

这样一封假情假意,并且弦外有音的信,却使“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

自此李密集中兵力对付隋军和王世充的军事力量,对李渊进军关中完全不闻不问,李渊在策略上又取得了巨大胜利。这不仅为李渊父子进入关中和其后经营关中及四川等地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当山东群雄与隋军逐鹿中原时,李渊父子却得以稳居关中,毫无顾忌地扫荡西北地区的割据武装并镇压起义军,同时积蓄力量,注视关东鹬蚌相争的势态,以适时收得“渔入之功”。

一个“借”字,奥妙无穷,李渊正是“借势”而起,坐收渔翁之利。这个“借”属于智者,而不属于愚者。智者与愚者之别往往就体现在人生几个关键点上,善借势者就是其一。

只有善借势者,耳聪目明,方能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会办事情让你成就大事业

会办事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关注,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可成就大事业。我国著名的清代商人胡雪岩正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办事能力和技巧,在生意场中纵横捭阖,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历史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龄的势力生意越做越大,一片坦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军围攻杭州,王有龄坚守城池,被围两月弹尽粮绝。胡雪岩受托冲出城外买粮,然而却无法运进城内。王有龄眼见回天乏术,上吊自杀。胡雪岩闻讯,悲不自禁,胡氏之生意,得力于王有龄,尤其是这种乱世,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靠山,凭什么成事呢?如今王氏一去,大树倒矣,又岂能不悲伤。

此时的胡雪岩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杭州藩司蒋益澧。但他在交往中逐渐发现,蒋益澧谨慎有余,远见不足,他不得不寻找更有价值的人物。这时,他将目光投向了闽浙总督左宗棠。此时左宗棠正忧心忡忡,杭州连年战争,饿死百姓无数,无人耕作,许多地方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自己带数万人马同太平军征战,自己的几万人马吃饭成了个大问题。

左宗棠乃传统的官僚,有“无商不奸”的思想在脑中作怪,而且他又风闻胡氏在王有龄危困之时,居然假冒去上海买粮之名,侵吞巨款而逃。听说胡雪岩求见,心想此等无耻的奸商,本不欲见他,无奈蒋益澧的面子,只得待了半天,才懒洋洋地宣胡雪岩进见。

胡雪岩一进去,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随即告诫自己小心谨慎。胡雪岩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说道:“浙江候补道胡雪岩参见大人!”左宗棠视而不见,仍怒目圆睁。一会儿,左宗棠那双眼睛开始转动,射出凉飕飕的光芒,将胡雪岩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遍。胡雪岩头戴四品文官翎子,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脸颊丰满滋润,一副大绅士派头。端详之后,左宗棠面无表情地说道:“我闻名已久了。”这句话谁听都觉得刺耳,谁都懂得它的讽刺意味。

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压住心中的不满,他觉得自己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挑剔的顾客,挑剔的顾客才是真正的买主。胡雪岩没有直接谦虚地回答左宗棠,而是再次以礼拜见左宗棠。他知道左宗棠素来是个吃捧的人,抓住这一弱点,恭贺左宗棠收复杭州,功劳盖世。又向左宗棠道谢,使杭州黎民百姓过上安定日子。

胡雪岩一边恭维一边注视着左宗棠,他见左宗棠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让人觉察的微笑。捕捉到这一信息,胡雪岩又急忙施礼。

这一次左宗棠虽然仍旧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阴沉的双脸绽开了笑容,也许面子过不去,他装着恍然似的说:“哎呀,胡大人,请坐!”胡雪岩在左宗棠右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摆脱了尴尬的窘境。

胡雪岩坐定之后,左宗棠直截了当问起当年杭州购粮之事,脸上现出肃杀之气。胡雪岩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个清清楚楚,说到王有龄以身殉国,自己又无力相救之处,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左宗棠这才明白自己误听了谣言,险些杀了忠义之士,不禁羞愧不已,反倒软语相劝胡雪岩。

胡雪岩见左宗棠态度已有松动,急忙摸出二万两银票,说明这银票是当年购粮的余款,现在把它归还朝廷。他解释说,这巨款本应属于朝廷,现在他想请求左帅为王有龄报仇雪恨,并申奏朝廷惩罚见死不救又弃城逃跑的薛焕。这符合常情的恳求,左宗棠欣然答应,并叫管财政的军官收了这笔巨款。

收下胡雪岩的银票后,胡雪岩对王有龄的忠心使左宗棠非常佩服,立即叫人上茶,和胡雪岩闲聊。胡雪岩大赞左帅治军有方,孤军作战,劳苦功高。

胡雪岩说话有分有寸,当夸则夸,让人听起来既不觉得言过其实,又没有谄媚讨好的嫌疑。左宗棠听得眉飞色舞,满脸堆笑。

胡雪岩见左宗棠已被自己的话吸引,他想,只要实事求是地奉承恭维,左帅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拉他做靠山,往后的生意更会如日中天。主意拿定后,他抛砖引玉,话锋一转。指责曾国藩只顾自己打算,抢夺地盘,卑鄙无义。气愤地谴责李鸿章不去乘胜追击,占领唾手可得的常州,而把立功的机会让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做人情。胡雪岩有根有据的指斥引起了左宗棠的共鸣,左宗棠在心中对胡雪岩更有好感了。

过后,左宗棠亲自将胡雪岩送出去,他认为胡雪岩不仅会做生意,而且还对官场非常熟悉,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能人,难怪杭州留守王有龄对他如此器重。然而粮食仍像幽灵一样萦绕脑际,缠得左宗棠心急如焚,愁眉不展,一连几天都没有想出个好办法。

其实胡雪岩上次别后,就筹划着如何帮助左宗棠解决粮食,以解眼下之急。他迅速到上海筹集了上万石大米运回杭州,一部分救济城里的灾民,另一部分送到了军营。

这上万石大米真是雪中送炭,不仅救了杭州,而且对左宗棠肃清境内的太平军也助了一臂之力。左宗棠捋着花白的胡须,连日紧皱的双眉舒展了,他高兴不已,内心总觉得过意不去。他说:“胡先生此举,功德无量,有什么要求,直说无妨。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奏。”胡雪岩大不以为然,他说:“我此举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我本是一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这一句话可当真说到左宗棠的心坎上了。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战功谋略闻名,在与太平军的浴血奋战中,更是功绩彪炳。所以平素不喜与那些凭巧言簧舌、见风使舵之人为伍,对这些人向来鄙夷不屑。此时一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当真是使左宗棠感觉遇到了知己。对胡雪岩顿时更觉亲近,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军饷还没有着落。军饷像重担似的压在左宗棠的心上。由于连年战争,国库早已空虚。两次鸦片战争的巨额赔偿犹如雪上加霜,使征战的清军军费自筹更为困难。左宗棠见胡雪岩如此机灵,于是请胡雪岩为他想法筹集军费。胡雪岩一听每月筹集二十万的军费,感到非常棘手,但他认为如果能够顺利筹集,左帅对自己会加倍信任。胡雪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左宗棠。

原来,太平天国起义十年来,不少太平军将士都积累很多钱财,如今太平军败局已定,他们聚敛的钱财不能带走,应该想法收缴。但由于这些太平军不敢公开活动,惟恐遭到逮捕杀头,常常躲藏起来。胡雪岩认为左帅可以闽浙总督的身份张贴告示:令原太平军将士只要投诚,愿打愿罚各由其便,以后不予追究。

左宗棠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既收集钱财,又能笼络人心,一箭双雕。可如此做法还没有先例。如果处理不周,后果不堪设想。左宗棠将心中的顾虑和盘托出,胡雪岩忙出妙策。他的理由是:太平军失败后,很多人都要治罪。但人数太多株连过多,又会激起民愤,扰得社会又不安宁。这与战后休养生息的方针背道而驰。最好的处置就是网开一面,给予出路。实行罚款,略施薄刑,这些躲藏的太平军受罚后就能够光明正大做人,当然愿罚,何乐不为。

左宗棠对胡雪岩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当即命胡雪岩着手办理。回去后,胡雪岩立即着手,张贴布告,晓之以义。不多久,逃匿的太平军便纷纷归降,一时四海闻动,朝廷惊喜。借助这一机会,早康钱庄也得利不少,胡雪岩更是四品红顶高戴,成了真正的“红顶商人”。通过这件事,左宗棠既了解了胡氏的为人,也了解到胡氏办事的手段,知道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倾心结纳,倚之为股肱,两人很快成为知己。

回头看胡雪岩结交左宗棠的过程,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对左宗棠的充分了解。胡雪岩在决意拉拢左宗棠这座大靠山之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左氏有了透彻的了解。他知道左宗棠是“湖南骡子”脾气,倔强固执,难以接近。他也知道左氏因功勋卓著,颇为自得,甚喜听人褒扬之辞。他也对左宗棠与曾国藩及其门生李鸿章之间的重重矛盾了解得很透彻,建立在这些知识之上,他才能打一场有准备之仗,使得言辞正中左氏的下怀。

第二,善急人之所急。光说不做是不行的,胡雪岩打动左宗棠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上。他解了左氏的燃眉之急,为他做好了两件事:筹粮与筹饷。这两件事对左宗棠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现在胡雪岩主动地为他去掉了两块心头之病,当然也就换取了他的感谢和信任了。

第三,最重要的还是胡雪岩本人的真才实学。胡氏结交官场自有一套或以财取人,或以情取人的手法,然而这些对左宗棠而言都是不起作用的。左宗棠贵为封疆大吏,区区小惠根本不放在眼中,若是胡雪岩只是一个有意拉拢的庸人,左氏早就三言两语打发掉他了。而左宗棠之所以器重他并引为知己是因为胡雪岩有过人的学识,能助他一臂之力,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他才愿意在胡雪岩的生意中加以援手,因为他知道,两人是互惠互助的关系。

从此,胡雪岩走上事业的巅峰。

跳板的作用是让人跳得更高更远。有人问,没有跳板可否?答案是当然可以。但你永远得不了第一名。善于借势发挥者,总是力求找到脚下的跳板,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更高更远。聪明人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抓住转折点。胡雪岩日后能做大生意,是以投靠左宗棠为转折点的。这是理解胡雪岩之所以生意越做越大的关键。

可见,从找跳板开始,到成就大事,这是胡雪岩办事的成功经验!

会办事情让你事半功倍

会办事的人明白拓展自己的人生,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只有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湾的顶尖业务员叶明全就是这样一位既有远见卓识,又能用心思捉摸眼前利益的会办事的人,我们不妨从下例中来窥见一斑。“徐太太,你家先生真是很爱你啊!他是董事长,平时业务那么忙,还能抽出时间陪你去加拿大旅游。”梁太太对徐太太客气地说道。在台北某家旅行社内,一个旅行团的团员们正在进行出行前的必要学习,有两位阔太太正在相互闲聊着。“你也一样啊,你的老公不是也陪你一起去吗?不过,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这次出去旅游,不用我们夫妻自己掏一分钱。”徐太太露出一脸既骄傲又神秘的表情。“那一定是你家先生业务上的朋友给你们出钱,这样的事我家也常有。”梁太太不以为然地说。“才不是呢!告诉你吧。是给我做保险的业务员负担这笔旅费的。”徐太太有些得意地说。“不会吧。我们家买保险买了有十多年,保险公司也买了好几家,从来没有一个业务员对我们如此好。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梁太太对此难以相信。“最开始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是我的一个朋友给我介绍的这个业务员,他的服务可真好,在他的客户群中,只要是每年缴费达100万者,就可以免费享受他招待的出外旅游,每人旅费以6万元为上限。这个业务员叫叶明全,他可是全台湾最顶尖的保险业务员。”徐太太自豪地接着说,“你如果不信,等咱们从加拿大回来,一下飞机,你就有可能认识他。因为叶先生假如有空,就肯定会来接我和我家先生。”

让梁太太和他先生吃惊的是,刚一回到台湾,这位全台湾最顶尖的保险业务员叶明全真的在机场等候他们的归来。叶明全见到四人,马上走过来一边和他们寒暄,一边帮他们拿行李,再把他们让进汽车,然后开车向市区驶去。

徐太太对叶明全说:“我和我先生都要谢谢你的特别招待啊,加拿大真的很美。”

叶明全说:“你们对我的工作一直都很肯定和支持,我作出一点小小的回馈是微不足道的。”

梁太太对梁先生说:“老公,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有对保户如此大方慷慨的保险顾问。你看给咱们做保险的那个小林,一年赚我们那么多钱,结果连一顿饭也没请我们吃过,更别说像叶先生这样招待出去旅游了。当初我就和你说不要跟那个小林上保险,你偏不听。现在一年缴费将近200万,想退保就有可能吃亏,你说你要是听我的多好。”

梁先生没好气地说:“想退就退吗!又不是舍不得那几个钱,亏了就亏了。”

叶明全马上说:“梁先生、梁太太不用着急,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因为不满意业务员就退保。”这样吃亏的最终还是保户自己。如果可以的话,我看看您二位先前的保单,假如已经购买的险种适合你们,就根本不用退保;如果还有需要再补充的部分,我就给您提提建议。您可以接着向那位林业务员继续购买。”

徐太太说:“叶先生,你真的和别人不一样啊!我所接触过的业务员,有的催着我解除旧约买他的新保单,有的等我一签完保单就再也见不到人了。怪不得你被称为全台湾最顶尖的保险业务员。能不能说一下你现在的客户群有多少啊?”

叶明全说:“小的客户就不说了。拥有1000万保额以上的有1000多位,目前承保户中缴费最高的是一年缴费1600万。这些成绩都是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对了,我已经为大家在饭店订好了席位,咱们这就去,我给大家接风洗尘。”

梁太太说:“啊?真的。可是我刚才坐飞机有些晕机,时差也没倒过来。现在真的没什么食欲,就想睡觉。”

叶明全丝毫没有不快的意思,“好,那我们就下周同一时间,凯悦饭店见。”

在下周愉快的晚宴上,叶明全顺利地签下梁氏夫妻180多万的保单。

远交近攻的核心在于从长远利益着眼而不是从近期利益着手。

对于一个保险业务员来说,签下保单当然是最根本的长期目标,而赢得别人的信任则是必须要首先实现的近期目标。如果把签下保单与赢得信任本末倒置,也只能像那位林业务员一样签成了梁氏夫妻的一次保单,却签丢了他们的后续保单,同时也是签丢了他们的朋友。

叶明全并没有因为梁氏夫妻欣赏自己,就急于拉保单,而是真诚地从梁氏夫妻自身利益出发,为其出谋划策。从而赢得了梁氏夫妻的信任,最终签下高额保单。徐氏与梁氏两对夫妻的保单,均由叶明全的保户相互介绍而来,还有叶明全为客户提供的免费旅游,这些都是叶明全远交近攻原则的具体体现。

叶明全的办事技巧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

第2节 关注细节是把事办好的前提

第2节 关注细节是把事办好的前提01

一个人的办事能力是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从细节上严于律己,讲究分寸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从小事做起,事事认真到位是一种素质。

要想办好事就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与此类似,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同是写一篇报告,有人就能把它做得像模像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有的人却马马虎虎,该做的没做,能做的也不做。就连报告中的表格也大小不一,非常难看。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形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内容。但是如果连你能做的都不把它做好,那么怎么能说你确实努力去做这件事了呢?再说,拿国际会议标准来说,这些都是形式上的东西,可是如果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也达不到的话,又能说哪个国家的国际会议是成功的呢?报告的质量既在内容也在形式,形式的差别就体现了人们做事的差别,素质的差别。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在心里立下一个标准,下次做这件事或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以这种标准做,不要有丝毫折扣。通过做普通的小事训练自己的素养,就能使自己真正变得不同起来,做更复杂的事也会得心应手。

办事的细节体现了一种办事的价值观

能不能关注到细节不仅是个主观问题,也是一个客观问题。在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里,细节体现的就是专业水平,一方面只有更加精细的技术才能达到某一个领域的尖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细节才能够体现出真正的个性,才能够让我们的创新乃至事业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国20世纪90年代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二十多年立于不败之地。

微软公司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每一个新版本,就是要确保多方面细节上的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只要保证产品在一比一的竞争中能够获胜,那么整个市场的绝对优势就形成了,因而对于细节的改进是非常合算的。

著名的瑞士Swatch手表的目标就是在手表的每一个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精致、时尚、艺术、人性。此外,随着季节变化,Swatch不断地变化着主题。针盘、时针、分针、表带、扣环……无一不是Swatch的创意源泉。它力图在手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意念都得到最完美的阐释。Swatch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拥护,其每一款图像、色彩,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暗含年轻与个性的密码,或许这就是它风靡市场的原因。

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味道虽美,毒性却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毫无疑问,这30道工序绝不是平白无故地杜撰出来的,一定是经过精细的科学试验测试出来的(即便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就是从营销的意义上讲,这种宣传也会增加可信度),人家很少因吃河豚而中毒就是明证。可能经过20道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此外,个性也是由细节体现出来的。一件很普通的裙子加上了一颗珍珠吊坠味道就不一样了,简历的封面改成扑克牌的样子就很吸引人了。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有个性化,就必须在细节上下工夫。做事做到位,到谁的位,有可能是顾客,有可能是自己,有可能是上级,有可能是朋友,等等。无论怎样,到位是要让对象满意。如以顾客为对象的,要突出个性化服务。产品的一个小设计就能满足一类顾客的需要。如海尔冰箱不仅制作普通大众型号的,而且也做按单个客户特殊要求设计的冰箱,对冰箱的细节功能进行改造即可。当然,个性化并不是另类得无拘无束,它还是必须在统一的宗旨和目标下做出来。要是脱离了这个范围,那么个性化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海尔的个性化也是对客户周到服务的体现,这种更细化的服务就是到位的工作。我们做事时所追求的个性化并不是纯粹的标新立异,而是使事情更加完备完美的表现,是以一种摆脱传统的方式使工作更加到位。

至于创新,它往往也不是突然发明个什么让人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几乎都是在对前人的成果和经验上进行改进得来的。创新的源头其实就是对已有的思想的某一点进行深挖,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个行业也越来越艰深,要想有突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细节,进行联想。比如,有个单位有一项工作是专门记录来信内容,工作人员要快速地读完一封信,并在电脑里输入自己所归纳的信的内容。每天来信很多,他们不得不一整天都坐在电脑边上,重复着许多类似的工作,非常枯燥,而且很累人。其中一名青年发现这些信很多内容很相似,完全可以把相似的内容归类以后直接输入就行,不用重新概括内容,这样查找起来也会非常方便。于是他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效率提高了几倍。这里的关键是青年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了总结,发现了一些规律可以利用来节省时间精力。他进行的创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而是把更加合适的方法技术用在了相应的事情上。这样一处理,记录信息的工作就非常简便了。

办事要精于观察细节

要学会在细节上下工夫,就必须精于观察。观察不仅能使我们能注意到事物的真实状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指导我们的行为。

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训练画蛋,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蛋,就如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从观察这些蛋的区别,达·芬奇所获得的是透视物体的感觉,准确描绘一个物体的能力。科学家尤其需要观察的能力,在实验室里如果不仔细观察,他将错过新的发现的机会。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隐藏在事情背后的条件,就连解数学题也有隐含条件呢。这些条件可能是一些潜规则,可能是一些难言之隐,也可能是一些被刻意掩盖住的东西,也可能是我们经常疏忽的方面……还要观察事情本身,事情的进展,事情的困难等。

总之,精于观察的人确实掌握了一门“手艺”,善于发现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关系到所要做的事情的质量,如果控制了这些东西,把事情做得更加令人满意,你就胜人一筹了。

举个例子,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就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知道现代商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了。大笔的金钱投入下去,往往只为了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将这些利润完全吞噬掉。

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没有被我们真正观察到,而轻易地被我们二号线的设计者和施工者所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1.三级台阶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二号线曾发生过雨天被淹的麻烦。

2.转弯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而二号线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一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3.地面装饰线

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里面铺设同一色彩地砖。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轨道沟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乘客。

4.站台宽度

一号线的站台比较宽,上下车比较方便,而二号线的站台比较窄,尤其是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比较窄。在高峰时间,显得非常拥挤。

较窄的站台,也使乘客无法看清楚对面的本站站牌,容易坐过站。这使得二号线重新装饰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个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认。

5.小缺口

地铁一号线在设计的时候留有站台门,地铁到达的时候,地铁门和站台门会对准,同时打开。没有地铁的时候站台门关闭。这进一步保存了站台的热量,节省电费。同时也保证了旅客的安全,使得旅客根本不可能跳下站台。

虽然在实际运营的时候,并没有安装站台门,但仍然可以在站台上看到门的导轨,导轨在每一个正对门的地方都留有一个缺口。

6.其他

地铁一号线每一个站台的楼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大大减少了设计时候的绘图费用。从德国进口的车子的照明程度得到了精确的测量,当车厢壁上没有悬挂任何东西的时候,其亮度是相当舒适的。而目前由于大量张贴了广告,使得车厢内的照明偏暗。

办事的大忌就是浮躁和马虎

年轻人做事的大忌就是浮躁。浮躁有几种表现:第一,事情做到一半了,就觉得要大功告成了,开始飘飘然起来。第二,做事毛毛糙糙,巴不得立马干好,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第三,处于一种烦躁状态:觉得事事都没什么可做的,没什么意义,做不出个什么名堂出来,没劲。

浮躁是通病,一般是由于出道的新手做事情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认识到事情的复杂性,或做事的意义。他们没有从事情的细节上去了解它,没有看到隐藏在事情背后的困难,或其所涉及的其他因素。他们的兴趣没有被提升起来,他们的挑战自己和别人的欲望也被压抑着。

那么作为初来乍到者,让自己沉下心来进入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地进入就意味着越早地步入事业的轨道。我们需要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上级进行沟通,从老到的职员身上学东西。通过记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的收获和发现心得都记录下来是个很好的方法,它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全面反省的机会,每天都让自己成熟一些,做事少一些浮躁,多一份踏实。每天从细节上认识工作的质量,认识人们之间的关系,浮躁之气自然会少下来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