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8:37:54

点击下载

作者:何清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

生态

与环境

作者:何清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ISBN:9787537555029

本书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生态

1. 动物为什么要休眠

许多动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便会进入休眠状态,这是它们对不利的环境条件产生的一种特殊反应。动物休眠时不进食、不活动,陷入昏睡状态,呼吸微弱,体温下降。在冬季到来时,有些动物新陈代谢降低,于是进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天。如爬行类的蛇、两栖类的青蛙等动物,在严冬到来之前,都会躲在洞穴中、岩石下或泥潭里进行冬眠。许多鱼类,像鲤鱼,由于环境温度太低、食物短缺、氧气不足,也会出现类似冬眠的过冬现象。此外,哺乳动物中的蝙蝠、鸟类中的蜂鸟也都会进行冬眠。到了冬天,蛇会冬眠

为什么会发生冬眠现象呢?对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解释还不太一致。有的科学家认为主要是环境温度起作用,由于动物体内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适应环境温度的改变,血液就会逐渐变冷。动物体温降低,就会开始进入冬眠。有人对青蛙冬眠作过试验,确认外界环境温度的降低,是引起冬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有人主张,因为缺乏食物,造成饥饿,或者由于环境和体内水分的损失,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引起动物的冬眠。无论何种解释,冬眠都是动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

除了冬眠外,还有一些动物由于高温、干燥、食物短缺而引起夏眠,如草原龟、黄鼠、美洲鼠、鲸鱼等。

不仅动物有休眠,植物同样也有休眠的习性。秋天,落叶植物把叶子落尽,大幅度降低新陈代谢,进行冬眠,如温带的杨树、柳树等。到了秋天,树的根茎枝条已经储满了养料,而叶子的生理功能已显著衰退;由于气温的逐渐下降,根的吸收作用也不像先前那样旺盛,因此影响了叶子的继续活动,而进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秋天空气干燥,叶子的蒸腾作用依然十分旺盛。因此,为了迎接更“差”的环境季节——冬季的到来,树木便落尽树叶,以避免水分的大量散失,度过冬季。休眠并不是动物适应温度条件的唯一方式。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最低温度达到了-88.3℃,年平均温度为-25℃,但这里依然生活着芸芸众生,已知的生物有400种地衣、75种苔藓、4种开花植物和70余种动物,它们以各自特有的形式来适应这里的环境。

生活在南极的鱼,经过长期的演化,它们体内能够合成一种不同寻常的生物化学物质——抗冻蛋白。由于有这种抗冻蛋白的存在,使南极的鱼能以独特的方式降低体内血液的冰点。通常的鱼没有这种蛋白,在-1℃时就会冻结死亡。南极的鱼具有了这种抗冻蛋白,鱼血的冰点便会降到-2.1℃,南极海水一般为-1.8℃,这样鱼血的冰点就低于了南极海水的温度,所以能在南极海域里生活。生活在南极的鱼抗冻

许多人都知道一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惯,下面介绍几种有冬眠习性的动物。

四眼斑水龟 体型适中。头顶皮肤光滑无鳞,上喙不呈钩状,头后侧各有2对眼斑,每个眼斑中有一黑点,颈部有条纵纹。其背甲棕色且具花纹,后缘不呈锯齿状或略呈锯齿状。腹甲淡黄色,每块盾片均有黑色大小斑点,背甲与腹甲间接骨缝相连。指、趾间具蹼。

四眼斑水龟性情胆小。一般喜栖于水底黑暗处,如石块下、拐角处。连续多次将鼻孔露出水面呼吸后,静伏于水底可达15~20分钟。每年4~5月初,水温15℃时少量活动,18℃左右时可见在水中游动。6~9月间随温度的上升,龟活动范围增大,中午喜趴在岸边伸展四肢晒甲。10月霜降后陆续进入冬眠。11月水温13℃时龟进入冬眠,对触摸、振动、刺激反应迟钝。翌年1月水温10℃以下时龟进入深度冬眠,无排泄现象。冬眠时龟头缩入壳内,四肢、尾部均不缩入壳内,趴在池的深水处或岸边石缝、草堆下。到翌年4月中旬、温度回升到18℃时开始逐渐苏醒,时常睁眼,微爬动,少数龟略有进食。

鸭嘴兽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鸭嘴兽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人若受刺伤中毒,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符”。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幼体有齿,但成体牙床无齿,而由能不断生长的角质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许多隆起的横脊,用以压碎贝类、螺类等软体动物的贝壳,或剁碎其他食物,后方角质板呈平面状,与板相对的扁平小舌有辅助的“咀嚼”作用。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生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鸭嘴兽的生物钟是颠倒的,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觅食者,取食时潜入水底,每次大约有1分钟潜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以及昆虫幼虫和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冬季不活动或冬眠。雌兽挖相当于16米长的洞穴,将卵产于用湿水草筑成的巢内,每次产1卵,有时3卵。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兽发育很不完全,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乳头,成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服食乳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5个月。

鸭嘴兽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但因追求标本和珍贵毛皮,多年滥捕而使种群严重衰落,曾一度面临绝灭的危险。由于其特殊性和稀少,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澳大利亚政府已制定保护法规。

旱獭 又名士拨鼠、草地獭,属哺乳纲,松鼠科,旱獭属,又叫哈拉、雪猪、曲娃(藏语)。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我国有四种旱獭:蒙古旱獭、长尾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阿尔泰旱獭。旱獭

体形肥大,体长50厘米,颈部粗短,耳壳短小。四肢短粗,尾短而扁平。体背棕黄色,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过家族生活,个体接触密切。洞穴有主洞(越冬)、副洞(夏用)、避敌洞。主洞构造复杂,深而多口。有冬眠性,出蛰后昼间活动。

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根、茎、叶为食,亦食小动物。出蛰后交配,年产1胎,每胎产2~9只,3岁性成熟。喜马拉雅旱獭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省内除海西州均有分布。毛皮质好,肉细嫩鲜美,肉、油、骨、肝、胆均可入药。旱獭体短身粗,长37~63厘米。无颈,尾、耳皆短,耳壳黑色。头骨粗壮,上唇为豁唇,上下各有一对门齿露于唇外,两眼为圆形,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因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背毛多为棕、黄、灰色。母獭有6~7对乳头。

旱獭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爱吃雨后草及露水草。喜群居,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暴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旱獭的寿命可长达15~20年,繁殖年限为10~15年。公母比例以1∶10为宜。春季是旱獭配种的季节。一般年产1~2胎,雌獭怀孕期为30天左右,有的达40天产仔。每胎产仔6~8只,多者达12只以上。

刺猬、鼩鼱 本目动物主要以虫类为食,故称食虫目。除澳大利亚、南美洲的中南部及南极、北极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如营地上生活的刺猬、鼩鼱;地下掘土生活的鼹鼠;水陆两栖生活的水鼩鼱;树上生活的树鼩等,均为本目代表动物。

刺猬,体表披满硬刺,当遇刺激时能将身体蜷缩成球状。吻尖、眼小、耳小、脚矮、尾短。有利爪适于掘土。栖息于山林、草丛中。夜行性。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鼠、鸟卵、小蛇等。有冬眠习性,入眠前贮存大量皮下脂肪。刺猬

麝鼹,俗名鼹鼠、地排子。终生地下穴居。体粗短,密被不具毛向的绒毛。前肢短而强健,宽大的足掌向外翻转,趾端有长的利爪,适于掘土。食物包括蝼蛄等地下昆虫、蚯蚓及植物的根,其挖掘时常破坏植物的根系,对农作物有害。

非洲睡鼠 分布于非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有植被的多岩石地带。它的体长为10~18厘米,身体背部体毛为深灰色。腹面为白色。耳圆。脸部有白色斑。尾巴较长,尾端长着茸茸长毛。

非洲睡鼠集小群活动。夜行性。以植物果实、种子,以及昆虫等为食。它善于爬树,遇到敌害来袭,就迅速上树。它利用树洞或侵占鸟巢作窝,平时大多在暗处活动,掩护自己。非洲睡鼠尾巴上的皮肤松弛,容易脱掉。在它的栖息地内,有许多小型灵猫类或猫类动物,也身轻体健,善于爬树,如果发现非洲睡鼠,就立即上树,穷追不舍,非洲睡鼠一般很难逃脱。但是,如果它们咬住的只是非洲睡鼠的尾巴,非洲睡鼠就会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将那层松弛的皮脱下,留在敌害的嘴里,自己赶快溜之大吉。这个绝招往往能使它们化险为夷。

非洲睡鼠以完全冬眠而得名。一般的啮齿类动物都会为过冬而储存粮食,但非洲睡鼠是能吃尽量地吃,从而为越冬储藏大量的脂肪。因此,进入冬眠的时期不因寒冷的程度,而以是否吃得饱满来决定。冬眠时,体温随着气温降低而下降,但体温到0℃左右时就不再下降,因此有适当的体温调节。心脏和呼吸机能几乎停止。冬眠时将下颌放在肚子上,把脚折到鼻头,尾巴卷在头上和身上,身体缩成一团,即使被推动都不会醒来。由于它冬眠得很深,因此在这段时间常受到天敌的侵害。

2. 沙漠中有哪些生命

任何生物都是一个含水的系统。水是生命的主要成分。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里,许多生物为适应环境,演化发展了它们特有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性。双峰骆驼

骆驼,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它适应干旱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曾经有两位科学家在撒哈拉沙漠的绿洲里,把骆驼拴在太阳下暴晒了8天,不给水喝,使它失重100千克(占体重的22%)。这只骆驼腹部凹陷,肋条裸露,肌肉萎缩,但它仍然能够挺立在太阳下。后来给它喝水,身体很快就复原了。单峰骆驼

为什么骆驼会有这种本领?过去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驼峰内有较多的脂肪,在缺水条件下,可以通过氧化的方法来自己“造水”;每氧化100克脂肪便产生110克代谢水。又有人认为,它的第一胃上有一水囊,可以多储藏水。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正确。驼峰里有厚厚的脂肪,但它只是在供长途跋涉、饲料不足时使用。骆驼胃里也没有什么水囊。

现在,科学家有了确切的发现。培克尔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结论:骆驼血液内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维持血液内所含的水分,使血液不致变稠,并能使血液循环畅通无阻,而不致伤害生命。

他把骆驼血浆内的蛋白质注射入兔子体内,然后再把它们放到40℃高温下,断水7天,结果这些兔子只损失了3%的水。而用以作为对照比较的未注射骆驼血浆蛋白的兔子,在相同条件下,失去却达100%,濒临死亡。

另外,骆驼的毛层厚51厘米,多毛的外皮亦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据测定,在强日照的情况下,骆驼背部皮毛的表面温度高达70~80℃,但毛皮下皮肤的温度只有40℃。如果将它的毛剪掉,不仅皮肤温度升高,而且骆驼体内水分蒸发的速率也随之增加50%。

骆驼经过长期的演化,获得了这些特性。即使连续17天不喝水,脱水达体重的27%,它仍然能奇迹般地在戈壁滩上行走。仙人掌

相类似的现象不仅表现在动物身上,也出现在植物上。沙生植物,经过同风沙干旱的长期斗争,具有了种种奇特的适应性。被称为“沙漠英雄花”的仙人掌、仙人球,常具有在干旱季节休眠的特性,为了适应干旱沙漠生活条件,植物体呈多汁肉质,以贮藏水分;叶形成针状,以防水分大量蒸发。雨季来临时,它们迅速吸收水分重新生长,并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它们的叶子变异成细长的刺或白毛,可以减弱强烈阳光对植株的危害,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使湿气不断积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浅的根系所吸收;茎秆变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气孔晚上开放,白天关闭,减少水分散失。茎秆也是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常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正是这些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类植物具有惊人的抗旱能力。如南美洲的巨柱仙人掌,一株便能储存1吨多的水。同时它们的茎表面生长着厚厚的角质层,像打了蜡一样,使储存在体内的水分轻易不能蒸发掉。正是这种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使仙人掌类植物能够忍受长期的干旱。沙漠中即使几个月不下雨,也渴不死它们。

有人做过实验,把一株75千克重的大仙人球移到室内,6年不浇水,它照样活着,仅是体重减轻了22千克。

热带稀树干草原是茂盛的禾本科植物的王国。一些个头矮小的乔木如相思树等,却以特殊的本领挤进了这个草原的王国,稀稀落落地点缀在草原上。瓶树

瓶树(又叫纺锤树)是些横粗的矮胖子:两头细,中间粗。它的胖是因为需要有那么一个膨大的空心“肚子”用来储水。通常一棵中间直径5米的瓶树能容2吨水。这里的草原终年炎热,没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旱季。雨水旺时,瓶树拼命吸收,把“肚子”装得满满的;旱季来临时脱掉一身树叶,再慢慢饮用。

在非洲的热带沙漠中,生活着一种矮草。如果你把它拔起,随便扔到一个地方,任它在那里待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当你再次看到它时,它早已成了一把枯黄的野草,死去一般。可当你把它放入水中时,就可以看到它的复苏,几个星期后,它甚至比你第一次见到它时美丽千倍。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沙漠玫瑰。沙漠玫瑰

另一类是沙拐枣、沙蓬等植物,适应干旱的本领是以其“短命”作为手段,只需少许降雨,它们便能匆匆发芽、开花、结果, 3星期左右就能度过“一生”;它们以短暂的生命,向荒漠挑战。

另外一些,如三角杨柳,属落叶乔木,发育了强大的根系。在干旱地区,它们的根能伸入地下水位而利用地下水。有一种白刺,地上部分高不足半米,而根系却能深达3米以上。

3. 生物之间为什么要斗争

生存于某一地区的动植物为了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和食物,个体之间以及种群之间常常进行激烈的竞争。这就是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无论是种内竞争,还是种间竞争,适者、优胜者便能生存;不适者、失败者便被淘汰,或被驱逐。

当同种的植株靠在一起生长时,它们之间的竞争立刻开始。它们的叶片很快相互遮阴。高处的叶片由于阳光充裕,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阴处叶片的光合作用则受到很大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生长差异,在短短的两三天内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处于有利地位的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发育快;处于不利位置的植株则生长发育不良。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强壮的个体成为优势种,其他发育缓慢的个体则开始衰弱。倘若条件太差,不足以维持生存时,这些发育缓慢的个体则开始死亡。

在森林中,这种竞争导致了同年龄的优势木和劣势木组成的混交林。在混交林中,一些树木高大结实,而另一些则矮小细弱。

植物一般来说并不像动物那样能够到处活动,但它们的争斗也并非如人们想象得那样平和。桃花向来被人们认为是多情妩媚的花朵,能够开出桃花的桃树大概一定是异常温柔的。然而并非如此,可爱的桃树会施放“化学武器”,毫不留情地排斥其他植株。它生长在某片土地上时,根部便分泌出一种叫扁桃苷的物质,从中能分解出苯甲醛,使土壤“中毒”。它自己安然无恙,其他植株却不易在这里扎根生长。

蔓生植物为了独得一块天地,先攀着树木往上爬,然后将树木杀死,起码也不让树木好好地活着。热带雨林中的棕榈藤就是这样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鬼索”。它的干很细,一般不超过5厘米。顶部长着一束叶子,叶子前面的茎梢又长又结实,上面长满硬刺,如同一条鞭子;只要碰着大树,就缠住树干往上伸。它爬到树顶以后,继续生长,由于没有什么可攀缘,越长越长的茎就往下坠,在大树周围绕上无数藤圈,妨碍大树生长发育。蔓生植物

有些植物不仅和植物发生争斗,而且和动物发生争斗,甚至吞食动物。猪笼草是一种半木质的蔓生植物,长着色彩艳丽的捕虫袋。捕虫袋有的像小圆筒,有的像喇叭,都挑在叶片的尖端;袋口还有半开的小盖子,好像一把挡日遮雨的小伞。袋口的蜜腺发出阵阵芳香,诱骗虫子爬进小袋。但爬进去的小虫子就再也无天日可见了。小袋中分泌出一种叫消化酶的液体,将虫子淹没,最终把它“吃掉”,消化。猪笼草

世界上类似的食虫植物有500多种,按科分有猪笼草科、瓶子草科、茅膏菜科和狸藻科。它们吃起小动物来,各有各的高招。

矮而丛生的茅膏菜,长得不起眼。它那半圆形的叶片边缘,生着密密的腺毛,能分泌出露珠般的黏液。馋嘴的虫子落下后,只要被一根腺毛粘住,其他腺毛便会一齐伸向虫子,把它紧紧地抓住,粘裹在里面。几天以后,茅膏菜的这个“俘虏”便消失了。当那片叶子的腺毛恢复原状时,小虫就只剩下一些残壳。

下小雨的时候,从紫云英的叶面流下水滴,然而流下的已不是天上的雨水,紫云英叶上的大量的硒被溶进了水滴里,周围的植物接触到有硒的水滴,就被毒害而死。这是紫云英为独占地盘而惯用的手法。紫云英

有一种名叫铃兰的花卉,若同丁香花放在一起,丁香花就会因经不住铃兰的“毒气”进攻而很快凋谢。要是玫瑰花与木樨草相遇,玫瑰花便拼命排斥木樨草。木樨草则在凋谢前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使玫瑰花中“气”而死,结果是同归于尽。

植物的斗争如此,动物之间的斗争就显得更直观、更残酷。你吃我,我吃它;争夺、劫掠、残杀……一连串的生存斗争令人惊心动魄。

一只斑斓彩蝶翩翩飞来,小心翼翼地落在一朵盛开的鲜花上。它正在津津有味地吸着花蜜,冷不防一只螳螂冲来,彩蝶很快就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丧生。螳螂正要品尝自己的战利品,岂不知一只蛤蟆已悄悄摸到它的背后。只见蛤蟆猛然吐射长舌,一下把螳螂卷入口中。蛤蟆没有来得及吞咽,早已伏在旁边的蛇猛然一窜,准确无误地咬住了蛤蟆。而盘旋在天空的鹰,早已盯上了它,它趁蛇由于猎食而疏于防范,一个猛子扎下来,用铁爪紧紧抓住了口噙蛤蟆的蛇。这是一幅典型的动物猎杀图景。

不同的动物间为了占有食物和空间,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参与竞争。尖爪利牙,犹如刀枪,这是凶禽、猛兽的常规武器。为了捕食和御敌,这些动物的爪牙高度发达。狮虎豺豹的爪牙之利,是人所熟知的;鲨鱼和鲸的牙齿也令人望而生畏。但在南美洲亚马孙河里的锯齿鱼面前,就都相形见绌了。

个头不大的锯齿鱼凶猛无比,牙齿像铜锯一样锋利有力,有时钢制的鱼钩也会被它的利齿“锯断”。过河的人畜野兽,如果不幸遇到一群锯齿鱼,轻则丢趾断足,重则连骨带肉被它们吃个精光。

狼不仅犬齿发达,爪子锐利,而且四肢修长,擅长奔跑,一旦发现目标,就穷追不舍。狼群甚至会分工合作,前堵后追,围捕猎物,就连强大的驼鹿也常常遭到狼群的猎食。虎擅长打伏击,它们利用自身的斑纹作掩护,巧妙地隐身于林莽之中,当其他动物走近时,它就大吼一声,猛扑过去。由于它的动作快如闪电,吼声又像晴天霹雳,所以某些动物常常被吓得不知所措,还没清醒过来,已死于它的尖牙利爪之下。

许多动物的“化学武器”比尖牙利爪还要厉害。哥伦比亚有一种毒箭蛙,它的皮肤分泌物只要注入人体1毫克,就能置人死地。

在澳大利亚生长的一种环状章鱼,只有巴掌大小,褐色身体上带着蓝色斑点,它一次喷射的毒液,足以毒杀7条人命,中毒者几分钟后便丧命。毒箭娃

胶状透明的伞形动物水母,在水面浮游时飘飘逸逸,显得温柔潇洒,可它体内藏毒,凶猛异常。在它们长发般下垂的触手上,长满特殊的刺细胞,一旦缠住猎物,刺细胞立即分泌毒汁,注入对方体内,待猎物麻痹后送入口中,慢慢消受。

青蛙、癞蛤蟆、避役等动物,会闪电般地吐射长舌,击取猎物,几乎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癞蛤蟆捕食时,你就是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也看不清楚它怎样吐舌。它的速度太快了,从伸出舌头到卷回猎物,只有1/15秒。大个头的癞蛤蟆,舌头能射中10厘米外的目标。这还不算最远,石龙子能伸出舌头抓住30厘米外的小虫。

有一些动物非常机智,它们布下陷阱,专等牺牲品自投罗网。蜘蛛就是这样的动物。它在蚊虫出没的地方,织成一面面精制的网,蚊虫一旦触到网上,就难逃厄运。有一种大型蜘蛛,叫王蛛,大如手掌,两脚最大距离25厘米,它的网甚至可以抓住小型飞鸟,供其享用。

动植物的战争就是如此惊心、残酷。而另外的一些战争则如隐形的战线,显得平静而安宁。寄生是生物间的一种特殊战争,一样的残酷,一样地你死我活。当一头雄狮被致命的病菌折磨而死去活来的时候;当一只猴子被十几种小寄生虫咬得又抓又搔,坐立不安时;当一种真菌侵入某种幼虫体内,最后把它吃得只剩下一具皮壳的时候,你就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猴子伸出五爪,在皮毛中仔细地搜寻,抓到一只虱子,就送到嘴里。有时候,两只猴子还会协同作战,互相帮忙。但虱子似乎太多,太隐蔽了,猴子只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活一天就要抓一天虱子。实际上,猴子身上的寄生虫不止一种,经常出现的就有螨虫、跳蚤、蛆、虱蝇等。如果看看猴子的体内,就会发现更多的寄生虫。细菌不必说了,单寄生的虫子,就不下千万,它们日夜不停地消耗着猴子的营养,成为猴子的另一劲敌。

有一种巨黄蜂,能用毒刺扎入袋蜘蛛的身体,然后注射毒液,使袋蜘蛛麻醉。被麻醉的袋蜘蛛既不能动,又死不了,这时巨黄蜂便把自己的卵产在被麻醉的袋蜘蛛体内。幼虫诞生后,就住在袋蜘蛛体内,不停地吃它的肉,直至吃光为止。

松毛虫是松林的大敌。群聚的松毛虫,可以在一两天之内把成片的松林吃得只剩下树枝。为了防治松毛虫,人们常把白僵菌的孢子喷洒到松树上,受到孢子入侵的松毛虫很快得病,身上长出茸茸白毛,最后僵硬而死。原来白僵菌在成熟时能放出成千上万的小孢子,孢子沾虫萌发,便侵入虫体,靠松毛虫的体液生长,使松毛虫死亡。毛毛虫

生物界进行的生存斗争看似残酷,但正是这种不停息的斗争,加上其他非生物环境因素的限制,才将各种生物控制在适当水平上,形成一个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网络。

4. 生物之间能“和平共处”吗

童话中,常有小动物间相互帮助的故事。实际上确有许多生物,它们相安无忧地生活在一起。或者大家互相合作,都得到好处;或者友好相处,一方得到好处,而对另一方也没有什么坏处。这种“和平共处”的关系,生态学上称为“共生关系”。海葵

海葵像一朵艳丽的菊花,自己是很少移动的。然而它却经常骑着寄居蟹到处漫游,以得到更多的食物和丰富的氧气。背负海葵的寄居蟹虽然辛苦,但也得到许多好处。当它停下来时,海葵便成了它绝好的伪装。同时,海葵的触手会分泌毒液,自然也成了寄居蟹有力的防御武器。

大鱼吃小鱼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有些情况下,一条大鱼向一群小鱼游来,显得十分温顺。它乖乖地张开鳃,让小鱼用尖尖的嘴吮吸着什么。几分钟后,大鱼摇摇尾巴,扭扭身体,然后乐悠悠地游走。紧接着,又是一条大鱼向小鱼游来。

原来这些小鱼是专门为大鱼服务的。它们有时候给大鱼清除鱼鳞、鱼鳃、鱼鳍上的死皮,有时候吃掉大鱼身上的细菌和微生物,有时候治疗大鱼的体表创伤。小鱼的这种服务同样是“有偿”的,大鱼身上的碎屑、细菌、附生藻类和外寄生虫,都是小鱼的可口食物。大鱼和小鱼互助互惠,两厢情愿。在大海里已经发现16科大约50种这类小鱼,它们常常充当“外科医生”的角色。鹿头上的啄牛鸟

啄牛鸟堪称陆上动物的“外科医生”,它们体小轻巧、嘴尖锋利,常常悬立在有伤口的长颈鹿、斑马、犀牛、水牛等大型动物身上,从伤口中啄出寄生虫,并清除污血,剔去腐肉,使它们的伤口尽快愈合。而这些大型动物则成了啄牛鸟的生活基地——它们吃在那里,住在那里,而且求爱、交配也在那里进行。

当我们挖开蚂蚁洞穴,常会发现一群群的蚜虫。这些蚜虫原来是蚂蚁饲养的“奶牛”。蚜虫卵离开母体后,蚂蚁就把它们搬到洞内精心饲养,待孵化成虫后,蚂蚁就将其送到地面植物上去,让它们吸食嫩叶的汁液。如果遇到蚜虫的天敌,蚂蚁便会奋力搏斗,保护蚜虫。而蚜虫的消化道末端能分泌出一种牛奶似的甜汁,既可口,又富有营养,是蚂蚁最爱吃的“奶汁”。只要蚂蚁用触角轻轻拂动蚜虫的身体,蚜虫就会很快立起来,分泌“乳汁”,翘起尾巴送到蚂蚁面前,供其使用。两者就这样互相利用,形成了奇妙的共生现象。

丝兰蛾和丝兰的共生更是令人惊叹。春天的傍晚,丝兰蛾像一个个白色的小天使,在丝兰花丛中上下起舞。吸引这些“小天使”的丝兰花,有着很黏的花粉。丝兰蛾落到花上后,用嘴和前腿吃力地采集花粉,把花粉团成比自己脑袋还大的小圆球;然后飞到另一朵花的雄蕊上,并把自己的卵产在雄蕊的子房里;接下来,爬到雌蕊顶端的柱头上,用脑袋使劲把花粉团拱入柱头开口,帮助丝兰完成授粉大业。如果没有丝兰蛾的传粉,那么黏的花粉是不会被风吹到雄蕊上的。当丝兰种子成熟后,产在花中的蛾卵也变成了幼虫,丝兰花种正好给它们预备下丰盛的食品。它们毫无愧色地食用,但并不全部吃掉。剩下的种子落在地上,照样长出新的丝兰。两者就这样共同迎接美妙的新生。丝兰

无论何种共生,结果都能够互惠互利。共生的双方,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协同进化,繁衍生息。协同进化不仅出现在共生的生物间,寄生、捕食关系的生物间同样存在着协同进化。

植物和植食动物是矛盾的双方。植物是植食动物的食物,它们以化学和物理的方式防御植食动物;但正是植食动物的进攻,锻炼了植物的防御本领,形成一种适应性。

1975年,一位科学家发现,野生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的类型,生长在植食动物非常少的地方。这种类型的野生姜往往分配更多的能量在它的生长和种子的生产上。但是,另一种类型的野生姜,生长在植食动物很多的地方,它们降低了生长速度,压缩种子的生产,把更多的能量注入一种有效的化学防御中去。

另一方面,植食动物则能采用多种形式来回避毒素。有些蚜虫只取食老死的叶子,以避开有毒的化合物。椿象等昆虫以非常精致的刺吸式口器,确保它们在寄主植物的有毒腺体或管道之间取食;这样,它们可以获得空间上的回避。有些动物则发展了对有毒物质的忍受机制。某些植食动物取食了植物的有毒产物,可以储存起来,或者呕吐出来。这样不仅自身不会中毒,而且可以防御别的捕食者。

动物的捕食是一种掠夺性行为,但对被食者种群却起着调节作用。

广阔的非洲土地上分布着许多珍稀的物种。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鸟,另一种是大颅榄树。渡渡鸟虽然有翅膀,但早已在陆地行走生活中退化,不仅不能飞,而且行动迟缓,靠地面上的食物为生,身体硕大。大颅榄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树干挺拔,木质坚硬,木纹很细,树冠秀美。渡渡鸟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

16~17世纪时,欧洲人踏上毛里求斯的土地。身体硕壮,行动迟缓,肉肥味美的渡渡鸟很快便成为他们肆意捕食的对象。在来复枪的射杀和猎犬的追捕下,渡渡鸟自由自在生活的乐土再也不复存在了。渡渡鸟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那自由漫步在大颅榄树丛林下憨态可掬的渡渡鸟了。渡渡鸟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以后,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了不育症。到20世纪80年代,整个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就要从地球消失了。

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这一年正好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而这些幸存的大颅榄树的年龄正好也是300年。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时,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日。一天,他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他想,也许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种子的发芽能力有关。现在渡渡鸟是没有了,但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存在着的有吐绶鸡。于是,他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几天后,从吐绶鸡的排泄物中找到了大颅榄树的种子。这些种子外壳由于吐绶鸡嗉囊的研磨已不像原先那么坚厚了。坦普尔把这些经过吐绶鸡“处理”过的大颅榄树种子栽在苗圃里。不久,居然绽出了绿油油的嫩芽。这不就是在地球上停止萌发了300年的大颅榄树的树苗吗?大颅榄树的不育症被治好了,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处逢生。

原来,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构成了巧妙的生态关系。鸟以果实为生,鸟又为树催生。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灭了渡渡鸟,实际上也就扼杀了大颅榄树的生机。

5. 有哪些损人利己的“寄生”物

人们常把靠剥削别人劳动成果,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生活斥之为过寄生生活。在动物种间关系中,有一种损人利己的特殊形式,这就是寄生关系。这是指一种动物生活在它种动物身上,从中吸取营养而使它种动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关系,前者叫寄生者,后者叫寄主或宿主。寄生现象普遍存在于动物之中。可以说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一种不被其他寄生者寄生的动物。寄生关系非但形式多样而且非常复杂。按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体内寄生和体外寄生。如蛔虫寄生在寄主体内就是体内寄生;跳蚤、虱、蜱和螨等寄生在寄主体表就是体外寄生。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外被一种寄生动物寄生的现象叫单寄生。蝙蝠的毛皮上寄生着多种动物

这种寄生事实上不多见,因为,在自然界一种动物常被多种寄生动物寄生共生。例如一只蝙蝠的毛皮上可以发现蜱、螨等多种体外寄生动物,在它体内的器官中同时也可发现线虫等多种体内寄生动物。更复杂的是复寄生或叫重寄生,如甲种昆虫可被乙种昆虫(一级寄生动物)所寄生,而乙种昆虫又可被丙种昆虫(二级寄生动物)所寄生,甚至可多达四五级。

人们习惯把寄生者叫寄生虫。其实寄生者并不一定限于昆虫。还有很多不是昆虫的动物,甚至高等脊椎动物也有过寄生生活的。蚊子

疟疾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世界25亿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人受到疟疾的威胁。法国内科医生拉弗兰从病人血液中鉴定出寄生物,指出该病是一种原生动物叫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和肝脏的实质细胞中所致。一位在印度的英国外科医生罗斯指出是按蚊传播这种疾病。我国最为常见的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寄主: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按蚊。感染疟原虫的雌蚊叮人时,疟原虫的子孢子随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在肝细胞和红细胞中进行无性繁殖,分裂成很多裂殖子,一些裂殖子可继续侵入新的红细胞,不断循环裂体生殖,每一循环周期为48小时,所以病人每48小时出现一次发冷发热,俗称“打摆子”。最后有一些裂殖子形成配子母体。当雌蚊叮病人时,配子母体进入蚊体,在蚊胃中完成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生成合子,完成有性繁殖,最后形成千万个子孢子。

扁形动物中具有吸盘的种类全部过寄生生活,如对人类危害很大的华枝睪吸虫。人被感染后,肝大,胆囊发炎,并可触发原发性肝癌。它有2个中间宿主和1个终末宿主。成虫寄生于人、猫和狗等的胆管内,进行有性繁殖,虫卵随粪便排出,被第一中间宿主沼螺吞食,在螺体中发育成尾蚴,离螺体入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体,形成卵圆形的蚴。如果人吃了没有煮熟的带有蚴的生鱼,让蚴进入肝中,1个月后就发育成成体,其寿命可长达15~20年。

曾经威胁过我国江南水乡人民的日本血吸虫,也是一种扁形动物。儿童被寄生,不能正常发育,成为侏儒;成人则丧失劳动力,妇女不能生育,甚至丧失生命。它有1个中间宿主和1个终末宿主。成体寄生于人、牛、猫等肠系膜的静脉血管中,雌体在肠壁产卵,有的卵由肛门静脉入肛,有的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钉螺,发育成尾蚴,离开螺体在水中游动,经人的皮肤而入人体。

寄生动物更换寄主的现象是由于与寄生主们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关系形成的,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种类就是最早的寄主,后来寄生动物的生活史才扩大到较后出现的类群中去。这样较早的寄主就成为中间宿主,而最后的寄主便成为终末寄主。此外,寄生生物大量的无性增殖是对寄生生活的一种适应,只有大量增殖才能使寄生生物繁衍,尤其是需要更换宿主的种类以使得到寄主的机会增加。否则,就会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七鳃鳗寄生在其他鱼类身上

人疥螨是一种蛛形纲的小动物,寄生于人体皮肤内,形成疥疮。有些人患了酒糟鼻,影响了形象美,也是一种螨类寄生所造成的。蚤类把一些动物的疾病传播给人,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一般先在鼠类中流行,由鼠类叮咬而传染给人。据史载,欧洲在古代和中世纪发生过12次由鼠疫形成的浩劫,最大的一次是14世纪鼠疫的流行,蔓延到世界上很多地方。在牛津大学当时每3位学生就有2个因此而死亡。使农村和城镇人口减少。结果从经济上的衰退导致政治和宗教上的混乱。以后虽然再也没有如此大的流行,但威胁尚存。在近代,1941年美国洛杉矶就发生过一次。1947年我国东北也发生过一次鼠疫,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于1937~1945年的8年间,丧心病狂地在我国各地实施细菌战,导致鼠疫流行的结果,百姓遭殃,受害者达3万人。

七鳃鳗是一种圆口纲的水栖动物,它是现代脊椎动物中构造相当原始的类群。过暂时性的寄生生活,常用它的口吸盘吸在鱼体上,用角质齿和舌锉破皮肉,吸食血肉,给渔业造成很大危害。有一种深海鱼,雄鱼居然用口吸附在雌鱼身上,吸取养料,完全过寄生生活,在生物学上叫性寄生。许多种杜鹃,以及黄莺科和指示鸟科的一些鸟类,自己不筑巢,而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并由别的鸟代为孵育,在生物学上称为社会寄生,也叫巢寄生。

有些科学家认为寄生现象起源于共栖,以后发展成体外寄生,然后再进而形成体内寄生。

人们对动物寄生关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消灭和防治对人畜有害的寄生虫,如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措施是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和沼螺,使血吸虫不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史。以及在感染区注意个人防护,不要让皮肤直接与可能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接触。防治疟疾最主要是消灭蚊子。防治人体蛔虫是饭前便后洗手,粪便不能随处乱倒。因为蛔虫的传染途径是虫卵经口而入人体的,生吃瓜果要去皮或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加以消毒。二是利用寄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有害的昆虫,如世界各国都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地老虎和棉铃等害虫。因为赤眼蜂产卵于这些虫的卵中,整个发育过程都在被寄生的卵内完成,这样就可达到害虫危害之前就把它们消灭的目的。

在生物防治上特别注意重寄生现象,例如舞毒蛾的一级寄生蜂的幼虫有复寄生昆虫35种,其中还有三级寄生昆虫2种。如果用寄生蜂防治舞毒蛾,就要解决二级寄生物寄生在寄生蜂上的问题,可以利用三级寄生物来防治有害的二级寄生物。寄生在其他树木的藤科植物

在种间斗争激烈的战场上,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动物之间。的确,它们有伶牙利爪者,有穷追不舍者,有疯狂掠夺者,还有略施小计者。但是,你不要以为那些表面无声无息,默默无闻,又不能自由运动的植物就那么宽宏大度,那么厚厚道道。它们虽然不动声色,却“钩心斗角”,为了争夺生活空间中的“寸金”、“寸土”,也在激烈、残酷地竞争着。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在这遮天蔽日的环境中,各种树木都力求往高处生长,以得到“生死攸关”的阳光。那些粗大的树木自不必说,就是那些纤细的植物也常常死死地缠住“别人”拼命地往上爬,有的则靠“吸食”其他树木的营养生活。

我国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榕属植物,就是以绞杀其他树木而站住“脚跟”进而争得阳光的树木。这种榕树的果实被鸟啄食后,没有消化的种子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由于鸟经常在树木上栖息,所以种子就常常被排在树杈上。种子落在哪棵树上,哪棵树就算是降临了一颗“灾星”。当榕树的种子在寄主树的枝杈间发芽后,幼苗可以长出两种根。一种根缠绕着寄主的枝条或树干,用以固定自己,另一种根像绳索一样悬于空中,这种根叫气生根。气生根不断地向地面生长。在它到达地面以前,这“无赖”只是靠附生在寄主树的根从树缝中获取少量水分和养料。但是,一旦它的气生根垂落到土壤,它养料供应的来源就大大增加,植株就迅速生长,直到寄主树干完全被它的气生根所包围,它的繁茂的树冠遮住了本该寄主得到的阳光。最为恶毒的是,它的根紧紧地捆裹住寄主,直到最后将寄主活活地勒死。我们看到的那高大的榕树,其实是骑在别人脖子上的“寄生虫”。那看似粗大的树干,实际上是它的气生根。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榕树都是“空心”的原因。

植物中靠卑劣残杀寄主而“洋洋自得”生活的种类很多。生活在热带的常绿乔木檀香树,生活在北方的小灌木槲寄生,都是靠着寄生树上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长的树木。

有些植物为了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还会分泌或释放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以消除自己竞争的对手。如大麦田里杂草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大麦的根能分泌大麦芽碱和芦竹碱,致使它的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铃兰是一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可以释放一种具有挥发性的萜类化合物,这种有毒的气体,可以使丁香“中毒”,很快凋萎死亡。

6. 仙人掌的刺有什么用

大自然是残酷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不仅要学会获得食物的本领,还要和它的天敌作斗争;不仅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一致抵御敌害,还常常为争取生存、繁衍的机会而“六亲不认”;不仅为逃避敌害而“乔装打扮”,还要学会“故作姿态”蒙混过关。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物为“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斗争。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

然而,时时威胁着各种生物生存的不仅仅是生物因素,还有一种因素在不断地影响着各种生物,那就是非生物的环境因素。地球上并不是每天都是阳光明媚,和风细雨,温暖如春,有冰雪覆盖的极地世界,有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有海拔入云的高原荒漠,有险象环生的热带雨林。残酷的大自然使生长在它怀抱中的各种生物非适应它而不能“活”下去,特别是植物由于本身不能运动而不得不“固守”在阵地上,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本领。在这些植物中,要数沙漠植物仙人掌最具有代表性了。

提起仙人掌,你一定会想到那是一种绿色身体上生长着许多外刺的植物。如果你认为那绿色的部分是它的肥厚的叶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仙人掌绿色的身体是它的茎,它可以代替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原本应该制造养料的绿叶却退化为针刺,变得细长而坚硬。为什么仙人掌会长成这种奇特的形状?这还要从仙人掌的“老家”说起。仙人掌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带,那里干旱少雨,一般的植物是很难在那里生存的。但仙人掌以它独特的身躯适应了那里的环境。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棵37.5千克重的球状仙人掌放在屋子里不浇水,过了6年,再称它的重量,只蒸腾了1.1千克水分。这是由于胖乎乎的掌状茎,蓄含了足够它生理活动的水分,而针刺状的叶,将蒸腾面积减少到最低程度。而且那又尖又硬的针刺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沙漠里的动物吃掉。仙人掌的刺

仙人掌不仅从外部形态上形成了一副适应干旱的模样,而且在生理上也具备了干旱环境的生活本领:它的气孔,一反正常植物的生物钟,偏偏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晚上开放。这是为了尽量减少水分的蒸腾,而利用夜晚使足够的二氧化碳进入体内,以便“关起门来”自己制造养料。

对环境的适应几乎是各种生物的本领。特别是恶劣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表现得最为典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菊科植物齿子草,采取的是一种“速战速决”的生存方针,即充分利用沙漠地区仅有的短短的潮湿季节,迅速生长繁殖,然后死亡,其生长周期不过个把月。等到雨季过后,沙漠被骄阳烘烤之时,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留下自己的种子,以期第二年雨季的到来。松树是生长在北方严寒地带的常绿乔木,在严冬到来时,它为什么能抗严寒?这是因为它的针叶叶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表皮角质化,气孔内陷很深,同时还有抗寒的松脂,这种结构是对严寒环境的适应。

7. 生物为什么要伪装

当植物高大,一般动物不能取食时,便进化出身躯高大的长颈鹿;为了逃避猛兽的追捕,鹿、斑马、兔子便有了惊人的奔跑速度。真正健壮的斑马,在草原上几乎不落入狮虎之口,狮子的逐猎,往往选择那些掉队者、体弱者。

生物从互相对立逐渐发展到协同进化。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副作用逐步减弱,从而使双方相安无事地共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生长发育。

保护色,是动物的“常规”武器。住在森林、草原的动物,体色大多发绿;而在荒漠中生活的动物,却多为土褐色或土黄色。更奇的是许多动物可以变换体色,以躲避捕食者的追杀。

大家知道,斑马身上有黑色条纹(实际上,它是淡黄色的)。这种条纹分布在斑马的全身,从头到脚,甚至在尾巴上也有这种条纹。它不仅很好看、有趣,而且也很有用。

斑马的条纹有什么用呢?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条纹是一种隐身术。那就怪了,有这种条纹不是很显眼更容易被发现吗?是的,对于同类来说,这是一种颜色语言。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相间的条纹容易引起注意,一旦出现危险,例如狼和狮、虎出现,只要头马一动,所有斑马很快能够一起逃跑。也就是说,这种条纹对同类来说有引起注意的作用。斑马

但是,它对于猎食者来说,能起隐身作用。科学家发现,眼睛对黑白两种颜色的感光程度有差异。正是由于有这种差异,再加上斑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捕食者很难迅速地测定它的距离。当捕食者测定距离时,它早就逃之夭夭了。因而这是斑马的一种隐身术。

科学家经过研究,对斑马条纹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解释。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表示,斑马的条纹是为了防止刺刺蝇的叮咬。刺刺蝇是双翅目昆虫。它常常叮咬羚羊等颜色单一的动物,并传播一种睡眠病。但是,斑马在同样的环境下则不被叮咬,得以安静地生活,也用不着不停地摇晃自己的头部和尾巴去驱赶蚊蝇。

动物学家在斑马生活的地方做实验,把小铁桶分别染成黑色、白色和黑白相间三种,然后在这些铁桶上通上电流,放在灌木丛中,凡是落在小铁桶上的刺刺蝇统统全被电击而死。实验结果发现,染成黑白相间颜色的小铁桶上被杀死的刺刺蝇数量最少。

也许这都是真的,斑马的条纹既有防止蚊蝇叮咬的作用,又起隐身的作用。

这是动物在环境的压力下,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它们有利于保护自己,有更多的存活机会。这是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形成的一种生态平衡状态。

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不仅仅学会了用保护色来乔装打扮,而且还练就了各种各样的“模拟”环境的本领。

动物的拟态是另一种伪装,伪装者可以使自己的形体或行为方式混同于周围环境。有的动物伪装成树叶,有的则装成枯枝,以迷惑对手,保护自己。

生长在海底的扁平比目鱼就靠这种变色的把戏,避害保身。每当凶猛的大鱼游来,比目鱼便伏在海底不动。在大鱼眼里,比目鱼成了一块石头或别的什么。等大鱼失望地掉尾而走以后,海底的这位魔术大师抖擞几下,又慢慢地游动起来。

当你在小树林中玩耍,眼前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挥手去扑它。然而,只见它忽地一闪不见了。明明看见它落在一株枯树枝上,可是只见枝条上几片摇曳的枯叶瑟瑟随风抖动。你可能气恼地摇摇那枯枝,几片枯叶随即飘落在地。你终于扫兴而去。但是那飘落的“枯叶”突然又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去。原来,它就是你刚刚欲捉不着的蝴蝶。由于它能成功地模拟树叶的样子,所以人们叫它“枯叶蝶”。枯叶蝶的翅膀的正面颜色鲜艳美丽,而反面的颜色暗淡无光,就像一片枯萎的叶片,翅膀上的条纹又极像叶脉,当它静止在树枝上时,两翅合拢,酷似一片枯叶。即使就在敌害的眼前,也难辨别。枯叶蝶

枯叶蝶这种模拟枯叶,混淆敌害视觉,以避免遭受敌害捕食的本领在生态学上称为“拟态”。这是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环境异常相似的本领。

拟态在昆虫中最常见。南方竹林中生活着一种竹节虫,它不仅在颜色上,而且在组织细节上都极像竹节。竹节虫对它所栖息的竹节极为成功的拟态,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使它的天敌视而不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