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医药文化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6:26:08

点击下载

作者:宫温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温州中医药文化志

温州中医药文化志试读:

序一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劳动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一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科学知识,闪耀着东方哲学的光芒。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枝繁叶茂,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中国幅员辽阔,中医药地域文化空间自然也极其广阔,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中医药文化,这些中医药文化除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以外,还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近年来,随着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重视,中医药地域文化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中地方中医药文化志的编纂也是方兴未艾。温州作为“好川文化”“瓯越文化”“永嘉学派”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医药文化就比较繁荣,独具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编纂《温州中医药文化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宜人,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曲折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港湾,加上其特有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造就了温州多元、开放、独特的历史文化,其中极富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就是其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表征。温州中医药发展历史在浙江中医药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永嘉医派更是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宫温虹先生系温州市中医院党政管理干部,业余时间从事温州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先后发表10余篇相关论文,还曾于2010年筹办了“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鉴于他对温州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贡献,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其“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2年5月,温州市卫生局和中医院相关领导在召集各市县中医院办公室主任商讨温州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时候,提出希望他主持编纂《温州中医药文化志》。出于一种责任,更是出于兴趣和爱好,他于同年11月申请了中医药建设项目课题,开始执笔编纂,历时两年,终于成稿。宫温虹先生主编的《温州中医药文化志》是温州首部中医药文化志,全书时间跨度从商周时代至2013年底,采用章节为主、条目式为辅的结构,以志为主体,包含记、志、传、简介、文献选载、图照,从温州历代医药大事记,温州历代医林人物,温州历代医家传略,温州历代医籍录,温州历代医籍序跋,温州地方收藏医书简目,温州历代医药文化碑记,温州近代中医教育、社团及期刊,温州各中医院及各大医院中医科简介等9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温州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成就成果和现实状况,还收集整理了与温州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一些人物传说、轶闻旧事及温州传统医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考据严谨、观点鲜明,集学术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彰显了温州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传承、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促进温州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学术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宫温虹先生乃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研究分会会员、委员,邀余作序,十分荣幸。《温州中医药文化志》出版之时正值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大好局面,大健康产业即将喷薄而出。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也于2008年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2011年,温州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通知》,而且恰好是温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时刻,追溯温州中医药文化渊源,展望温州中医药文化的美好明天,不胜感慨,欣然提笔,权以为序。2015年5月

序二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人杰地灵,文化鼎盛,素称人文之邦,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周成王《逸周书》记载:受四方诸侯之贡品,瓯人以“海蛤”“蝉蛇”“文蜃”鲗之酱”等进贡周王室。食药同源,说明三千多年前温州中医药已渐显萌芽。至东晋,我国医药学家葛洪、陶弘景在温州留下的古迹遗址及种种传说,使温州人民长期受到熏陶,潜移默化,或成为温州中医药文化之发端。东晋及南朝时期出任永嘉太守的王羲之、孙绰、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丘迟等后裔都成了温州移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医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而据唐朝徐坚《初学记》和南唐吴均《续齐谐记》所述:三国时期的朱儒子、唐代段成式对温州所产的菊花、枸杞、牡丹、芍药等药用植物的疗效均有记载。唐宋以后,温州文化发展两度辉煌,留下了“东南滨海邹鲁”的美誉。两宋时期,温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宋绍圣年间,章安杨蟠以承议郎知温州,曾作诗赞曰:“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宋室南渡后,“永嘉学派”奇峰突起,对温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农学、医学、天文学、军事等应用性科学得以突出的发展。这种文化精神与医学相结合,也形成了以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和王硕《易简方》为代表的“永嘉医派”,其学术成就与北方的河间、易水学派鼎足而三,开创了当时江南及温州医学的辉煌时期。而南宋瑞安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及元代永嘉王与的《无冤录》,流传至朝鲜和日本,后者被奉为法医典籍,也成为温州与海外医学交流的史话。元统一江南后,温州官办医药机构承袭宋制,重新开设惠民药局,设置医学官员,设医学于各州县的三皇庙内。及明代,温州许多医家或为太医院御医,或客京师为医。如永嘉徐永祥,永乐初,以名医征至京,从事太医院;永嘉袁迁,嘉靖中,累秩太医院判,其回疾起疡,十不失一;永嘉徐孟彬,客京师,常居善药,人有疾,无贵富贱贫一以药济之。

清末以还,欧风东渐,温州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及思想解放的前沿,“瓯为海国,市半洋商”的局面顿现,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带来的西式教育和西医院也促进了温州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同时,受维新思潮的影响,许多有志之士致力于兴医办学,著书立说,追求中西汇通。如瑞安陈虬《瘟疫霍乱问答》、陈葆善《白喉条辨》和永嘉徐定超《伤寒论讲义》等,不胜枚举。1885年,陈虬等人在瑞安创办中国第一所应用欧美教学机制的中医学校“利济学堂”,开创了温州近代中医教育事业的辉煌时期。1902年,永嘉徐定超出任京师大学堂医学馆总教习,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始创与发展的全过程。1909年,平阳徐润之在温州朔门创办“松龄医学堂”,后又在金乡老家创办“松龄医校”,该校或为我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学校。从晚清培育浙南医生摇篮的利济学堂,至民国时期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名家各派,以及博施济众的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温州名医辈出,杏林丰茂,学术流派,特色纷呈。新中国成立后,温州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温州的各大医院中医科和各市县中医院也相继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人才形成梯队,学科建设颇具规模,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2011年4月,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将使温州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

宫温虹先生系温州市中医院党政管理干部,出于责任及兴趣爱好,一直致力于温州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先后发表10余篇相关论文,并于2010年主筹办“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其“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2年5月,宫温虹先生受温州市卫生局委托,将笔触深入到温州各个时期的中医药文化历史长河之中,近搜远绍,钩玄烛幽,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撰成《温州中医药文化志》一书。该书记录了温州中医药曲折而辉煌的历程,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对温州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我市中医药文化传承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出了一份贡献。值此《温州中医药文化志》付梓之际,爰乐而为序。2015年5月

前 言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古代称之为瓯越,历史上有不少称谓,诸如“东瓯”“永嘉”“永宁”“东嘉”等都指温州地区。温州有着曲折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密布的港湾。境内以洞宫山脉、括苍山脉、雁荡山脉为主;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河流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是温州的粮食生产区和人口聚集地。温州四季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河流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宜于亚热带多种生物发育和生长,植被种类成分复杂。这种独特的东濒东海、三面环山、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文精神和性格特征,也为浙南本草提供了一个独有的区域环境。2002年,鹿城区上戍乡渡头村老鼠山遗址的发现,确立了以瓯江流域为主要分布区域的距今4000年左右的“好川文化”,遗址中出土文物除大量石器和少量青铜器、玉器之外,还包括陶器和原始瓷器中的饮食器、炊器、盛储器。这些层面显示,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温州就有原始瓯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其居住活动和聚落布局的相关特征表明,温州先民以采集、狩猎、捕捞为主要生存手段,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医学知识。

西周时期,周成王《逸周书》载:受四方诸侯之贡品,瓯人以“海蛤”“蝉蛇”“文蜃”及“鱼皮之鞞”鲗之酱”等进贡周王室。食药同源,上述食物证明,距今三千多年前,温州中医药已渐显萌芽。春秋后期,越人南下东瓯,与原始瓯人杂居,构成了瓯越先民,共创具有区域特色的“瓯越文化”。汉初,驺摇封王东瓯;至末代东瓯王驺望时期,也就是汉武帝时,瓯人移民江淮。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晋室南渡,北方移民与瓯越先民杂居同化;东晋太宁元年(323),温州置永嘉郡,并筑郡城于瓯江南岸,此为温州立郡之始。东晋至南朝出任永嘉太守的王羲之、孙绰、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丘迟等后裔,都成为温州移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医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其间,据相关历史记载,东晋咸和年间(326~344),葛洪来到平阳仙坦山炼丹著书,迄今丹灶、石床和小石楼等遗址尚存。梁武帝天监七年至十一年(508~512),陶弘景曾至温州,先后隐居永嘉大若岩及安固(今瑞安古称),后入楠溪青嶂山修道著述,今永嘉大若岩陶公洞有其遗址。据唐朝徐坚的《初学记》和南唐吴均的《续齐谐记》所述:三国时期的朱儒子、唐代的段成式对温州所产的菊花、枸杞、牡丹、芍药等药用植物的疗效均已有记载。

温州城区古称白鹿城,为历代府治所驻,且又是永嘉县邑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温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析括州置温州,此后,历1300余年,州名无改。入宋之后,温州进入发展与稳定的时期,其地域范围宋元明清以来大致相仿,变化不大。清雍正六年(1728),增置玉环厅,至此,温州府隶永嘉、瑞安、平阳、乐清、泰顺五县及玉环厅。唐宋时期,在物产方面,温州的粮食以稻、麦为主,经济作物有桑、茶、柑橘及海产品、海盐等;手工业方面,有丝织品、瓷器、纸张、漆器等大量供应国内外市场。温州还是全国重要的军用和民用船只的制造基地。宋室南渡以后,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中原转移到南方,许多北方世家大族追随宋高宗南逃路线迁居温州,当时温州的商业及手工业已十分发达,是对外贸易通商口岸之一。而温州的科学文化发展同样也进入了繁荣时期,以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高扬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主张工商业与农业并重。这种事功重商主义对温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农学、医学、天文学、军事等应用性科学得到突出发展。这种文化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陈无择《三因方》和王硕《易简方》为代表的“永嘉医派”,其学术成就与北方的河间、易水学派鼎足而三,开创了当时江南及温州医学的辉煌时期。

宋末及南宋初年,朝廷先后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和海盐设立市舶司,主要与日本、高丽、真腊、占城、印度等国贸易,商品中以香药及药材为主。市舶司内机构完备,设有专职从事药物贸易的官员。当时,温州的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也十分繁荣。绍兴十四年(1144)及十七年(1147),朝廷两次下诏从国外大量进口香药,如从日本输入药珠、水银、鹿茸、茯苓、硫黄、麝香等,其中以硫黄进口最多;绍兴十五年(1145)十一月,一艘日本商船漂泊到温州平阳仙口港,船上尽是硫黄和布匹。当时浙江大寒之年颇多,风暴南行,暮春降雪,故疾病流行,如陈无择在《三因方》中所说:“辛未年,永嘉瘟疫。”而施发在《察病指南》自序中亦说:“年来疫疠盛行。”基于上述情况,一方面经济文化繁荣,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疾病流行,客观上向医药学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于是又促进了温州医药学的发展。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有许多常用药名均冠以“温州”二字,以示道地,如“温州天门冬”“温州石斛”“温州生姜”“温州狗脊”“温州蓬莪术”等。由此可见,宋代的温州药材已影响全国医药界,而瑞安则成为“温郁金”重要的出口产地。与此同时,温州出现了许多名医和优秀医籍,如青田陈无择的《三因方》、永嘉王硕的《易简方》、永嘉施发的《察病指南》、瑞安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在当时及其后的中医学中都起到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在古代日本和朝鲜国有多种刊本及抄本,这些都成为温州与海外医学交流的佳话。

元统一江南之后,江南各地开始陆续设立医学,主要招收当地医户及开药铺的子弟入学。温州路的医学由温州路总管赵凤仪于延祐五年(1318)兴修。当时,温州和江南各地一样,各州县的医学也都附在三皇庙内,如乐清设医学教谕领医户,医学就在县治前,寓三皇庙侧为署;在平阳州也有两座三皇庙,平阳县志曰:“三皇庙,即药王庙,一在县治北,久圮;一在十七都石壁头,祀伏羲、神农、黄帝。元成宗元贞初命郡国通祀三皇,有司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而元代官办医药机构也承袭宋制,重新开设惠民药局,并设置医学官员。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平阳岭门所设官办惠民药局,设官领医;至明弘治五年(1492),惠民药局为医药科署,由名医王约延使官钱买药,以济军民。在元代,浙江仍设有杭州、宁波、温州、海盐4个市舶口岸,直接从海外进口阿魏、血竭、白豆蔻、五味子、没药、茯苓、檀香等药材。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二月,永嘉周达观随使团出使真腊,即从温州开洋。如此庞大的使团远洋,势必需要坚固且足够适宜远航的舰船、经验丰富的水手及大量航海所需的补给品,这足以说明温州作为当时全国7个设有市舶司的城市之一,不仅在国内贸易上居于重要港口地位,而且海外贸易也相当发达,当时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就记载了中外药物的贸易往来。宋代的《图经本草》此时也传入朝鲜,使温州所产诸药名闻异邦;元代东嘉周天锡的《图经备要本草诗诀》,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歌诀体本草原书,国内不传,日本杏雨书屋则存有多种写本;而元代著名的法医学家永嘉王与的《无冤录》,亦于明代传至朝鲜和日本,成为我国最早流传海外的法医著作。

至明代,温州注重推广传统礼教,程朱理学在温州得以盛行,形成了敦厚简朴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各种原因的影响,温州明代有关医学史料大都散佚,能够见于历史文献且可供查考的资料也是寥寥无几。因此,自宋以后及清末之前,如此几百年间的温州医学文化史迹,竟显得十分荒芜。然而,在此期间,温州许多医家或为太医院御医,或客京师为医。如永嘉徐永祥,永乐初,以名医征至京,从事太医院;永嘉袁迁,嘉靖中,累秩太医院判,其回疾起疡,十不失一;永嘉徐孟彬,客京师,常居善药,人有疾,无贵富贱贫一以药济之。及清初,朝廷虽实行闭关自守和海禁政策,但仍在浙江开设了杭州、宁波、温州、海盐4个市舶司,与海外进行贸易,这为浙江与海外的医药交流提供了方便,并一度出现了较为繁盛的景象。清光绪二年(1876),中英签订《烟台条约》,温州成了对外通商口岸,商业繁荣,移民骤增,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同时洋货大量涌入,英国传教士苏慧廉也带来了西式教育和西医院,使温州人较早地感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氛围。受康梁维新思潮和戊戌变法的影响,温州一度成为思想解放的前沿及维新重镇,许多有志之士致力于兴医办学,著书立说,追求中西汇通及学术改良。如清光绪十一年(1885),陈虬等人在瑞安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具有欧美教学模式的中医学校“利济学堂”,开创了温州近代中医教育事业的辉煌时期。光绪二十八年(1902),永嘉徐定超出任京师大学堂医学馆总教习,经历了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始创与发展的全过程。宣统元年(1909),平阳徐润之在温州朔门创办“松龄医学堂”;及至晚年,又在金乡老家创办“松龄医校”,该校或为我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学校。至民国初期,浙江各地先后建立了10余所中医学校,温州就占了半数以上,形成了近代温州乃至浙江中医教育事业的高潮。这些学术氛围的振兴,虽不过是昙花一现,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学,却起到了空前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温州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创立于1923年的医疗慈善机构“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于1958年更名为温州市中医院,温州的各大医院中医科和各市县中医院也相继成立,中医人才形成梯队,学科建设颇具规模,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本书系温州首部中医药文化志,故此上限溯自商周时代,下限截至2013年底,个别延伸至本书付印前。温州市下辖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瑞安、乐清两市,永嘉、平阳、苍南、泰顺、文成、洞头六县,著录范围以现有行政区划为主,少量兼顾历史境域。

本书以志为主体,记、志、传、简介、文献选载、图照并用。结构以章节为主,条目式为辅。全志设温州历代医药大事记,历代医林人物及医家传略,历代医籍录暨序跋,温州地方收藏医书简目,历代医药文化碑记,温州近代医学教育、社团及期刊,温州各县市中医院及各大医院中医科简介等9章,卷末附有温州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人物及传说、轶闻旧事,以及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中华民国”前之历史纪年用中国历史纪年(用汉字),后括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字)。“中华民国”后用公元纪年。历史地名、称谓与特定名称用原名(如温州旧称永嘉、东嘉等),必要时夹注今名,其余用现行标准名称。入志资料取自正史、旧志、档案、书籍、报刊、文物等,除少数引注出处外,余不加注。碑记部分作简化标点,以便今之读者。宫温虹2014年10月第一章温州历代医药大事记第一节 古代部分一、商(前1600-前1046)

温州历史自商代始  《逸周书卷七·王会解第五十九》记载:“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且瓯文蜃。”东越今浙南、福建闽侯地。孔晁注:“东越瓯人也……且瓯在越。”同书又云:“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牛马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我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鲗之酱……为献。”孙诒让云:“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实一字也。”故沤深、越沤即为瓯越。(《温州建置沿革表引》)《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郭璞注:“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也。”二、西周(前1046-前771)

周成王诵(前1042-前1020)  《逸周书·王会解》载:受四方诸侯之贡品,瓯人以“海蛤”“蝉蛇(黄鳝)”“文蜃(大蛤)”及“鱼皮之鞞”鲗之酱”等进贡周王室。上述食物证明,距今3000多年前,食药同源,温州中医药渐显萌芽。三、战国(前475-前221)

周元王三年(前473)  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东瓯入越国疆域。周元王四年(前472)勾践立其子为东瓯王。(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引《越绝书》)四、秦(前221-前207)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秦统一六国后派大将王翦、蒙武平定楚江南地,置会稽郡;同年进军东南沿海兼并瓯越、闽越,建立闽中郡,废国王安居(驺摇父安朱)为君长。郡治设冶县(今福州),东瓯属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东越列传》)五、西汉(前206-25)

汉惠帝三年(前192)  勾践七世孙驺摇佐汉王灭楚有功,被立为东海王,以东瓯为都邑,俗称东瓯王。驺摇被认为是东瓯的始祖,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史记·东越列传》)六、东汉(25-220)

章帝章和元年(87)  改回浦乡为章安县,东瓯乡属之。顺帝永和三年(138),析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七、三国(220-265)

吴大帝孙权赤乌二年(239)  于永宁县大罗山以南,设罗阳县,县治鲁岙(今瑞安西岙)。是为瑞安县建制之始。八、西晋(265-316)

晋武帝咸宁中(275-279)  永嘉大疫。

武帝太康元年(280)  晋灭吴统一中国,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太康四年(283)  析安固县南境置始阳县;旋改为横阳县。是为平阳县建制之始。九、东晋(317-420)

明帝太宁元年(323)  析临海郡南部地置永嘉郡,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治在永宁,并筑郡城于瓯江南岸,此为温州立郡之始。

明帝太宁二年(324)  置永嘉郡学于华盖山麓。温州立学自此始。 成帝咸和年间(326-344)  葛洪在平阳仙坦山炼丹著书。迄今丹灶、石床、小石楼等尚存。

成帝太和二年(367)  葛洪在永嘉乌牛东蒙山天然道观修炼,迄今存有炼丹台。

孝武帝康宁二年(374)  析永宁县东部置乐成县,是为乐清立县之始。至此,永嘉郡管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松阳五县。十、南北朝(420-589)

刘宋武帝永初三年(422)  永嘉太守谢灵运游楼石山(今苍南流石)。其《游名山志》云:“楼石山,多栀子,色可染帛。”《本草》称:栀子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其能理气明矣。

梁武帝天监七年至十一年(508-512)  陶弘景至温州,先后隐居永嘉及安固(今瑞安古称)福泉山白云岭一带。为民治病,不取分文,百姓感恩戴德,称其为“陶公”,并将其住过的小屿山称作陶山。在永嘉大若岩有陶公洞,是陶氏隐居编撰《真诰》的地方。十一、隋(581-618)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隋灭陈,统一中国,罢天下郡制,实行废郡置州,以州统县。

是年  废永嘉、临海两郡,置处州,州治括苍(今丽水古称)。同时改永宁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三县入永嘉县,县治永嘉。永嘉作为县名始于此。(《隋书·地理志》)十二、唐(618-907)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改永嘉置东嘉州,领永宁、安国、乐成、横阳四县,与括州分疆而治。

高宗上元元年(674)  《图经》:永嘉民李行抚诣阙,请置州。四月,制以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其地自温峤山(今浙江台州温岭境内)以西,民多火耕,冬月地常暖少寒,故名。(明弘治《温州府志·建置沿革》)温州之名始于此。

武后载初元年(689)  析永嘉复置乐成县。至此,永嘉县境正式确定下来,以后五代、宋、元、明、清均未变动。县治一直设于温州城区。(《旧唐书·地理志》)

宣宗大中七年(853)  日本僧人园珍随唐人钦良晖的商船来浙江,历访温州、台州及越州诸名刹。当时,商船从日本运来沙金、水银、锡、绵、绢等,运往日本的货物有经卷、佛画、佛像、书籍、药材、香料等。十三、北宋(960-1127)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  温州献灵芝图。(《宋史·志第六十五》)

哲宗元祐三年(1088)  大若岩陶公洞建文昌阁,黄道陵居此修炼。

徽宗崇宁五年(1106)  平阳北港闹村进士朱允罕之女婵媛,十四岁辟谷于南雁石室,常以草药为乡人治病,有“下药立愈”之说,人称“朱仙姑”。朱婵媛为温州民间记载中最早的医生。现平阳南雁荡山新月岩下,尚有小道称“采药径”。

徽宗政和六年(1116)  瑞安飞云江两岸已有蓬莪荗(即蓬莪术、郁金)种植。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冠以“温州”二字,以示道地。温郁金为“浙八味”之一。

徽宗政和七年(1117)四月  从林灵素奏,仙岩山有仙迹,升温州为应道军。(徽宗赵佶笃信道教,赐温籍道士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先生”。《续资治通鉴》载:“升温州为应道军节度,为林灵素也。”)(《民国瑞安县志·山川门》《重修浙江通志稿》《宋史·徽宗传》)十四、南宋(1127-1279)

高宗绍兴八年(1138)  温州地产药材黄精、石英、杜衡等已开始出口。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  永嘉瘟疫。其时,陈无择侨居温州。其所著《三因方》中评论“圣散子方”时指出:“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春  永嘉饥疫。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青田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该书受汉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学术论点的影响,明确提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法,对后世医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称:“每类有论有方,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赅,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  郡饥疫。

孝宗乾道二年(1166)  瑞安大疫。由功郎县尉黄度用草药为民治病,活人甚众。

孝宗乾道五年(1169)  瑞安王执中登进士第。著有《针灸资生经》《既效方》。

孝宗淳熙五年(1178)  永嘉周去非在外任职回温,著成《岭外代答》十卷。该书记述了岭南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及非洲部分国家的风俗、物产、方物。其中有珍贵医药史料,如描述曼陀罗花之麻醉功效,为我国最早的记载,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要早四百多年。

是年秋  永嘉太守韩彦直撰写《橘录》三卷。为世界上首部柑橘学专著。上中两卷载温州所产27种柑橘性状,下卷有“入药”部分说:“橘皮最有益于药,去尽脉则为橘红,青橘则为青皮,皆药之所需者……”“朱栾小者,半破之,日暴以为枳。”此为朱栾充枳最早的记录。

光宗绍熙间(1190-1195)  永嘉王硕撰《易简方》一书,流传甚广。是书仅取方三十首,列㕮咀生料三十品,及市肆常货丸药十种。特为救急或医药不便之地而设。

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  瑞安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首刻于澄阳,共7卷,列360腧穴,被视为“治病捷要”珍本,朝鲜、日本都有刊本。《四库全书总目》称:“经纬相资,各有条理,颇为明白易晓。”至今仍流传。

理宗嘉熙元年(1237)  永嘉薛直夫知广东雷州。始雷俗不知医药,病则专事巫祷。直夫创立惠民药局,教民医疗,有病必求医。离任雷州时,民立生祠祀之。

理宗淳祐元年(1241)  永嘉疫疠盛行。

是年  永嘉施发根据脉搏跳动状况,制作33种脉经图,为世界上最早描绘脉搏的形象图。比法国人马瑞1860年问世的脉搏描记器要早六百多年。

理宗景定三年(1262)  平阳林元启任平阳州医学录,其出身于平阳岭门望族。十五、元(1271-1368)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六月  疫疠大作,死亡甚众。

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  大饥荒蔓延,疫疠大作,死亡甚众。

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  东嘉周天锡著《图经备要本草诗诀》二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歌诀体本草原书。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从日本杏雨书屋发现并引回国内。

成宗元贞元年(1295)  平阳岭门所设官办惠民药局,设官领医,南北三间俱为店,择良医主之。为温州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医院或诊所。至明弘治五年(1492)惠民药局为医药科署,令名医王约延使官钱买药,以济军民。

成宗元贞二年(1296)二月  永嘉周达观奉命随元使团出使真腊(今柬埔寨),由宁波经温州启航南下,途经占城(今属越南),七月到达真腊。据所见所闻写成《真腊风土记》。其中记述真腊出产:有犀角、降真香、豆蔻、紫梗、大风子油;而真腊欲得唐货:有泉州檀香、白芷、麝香等物。其中大风子油最早文献见载于此书,《本草纲目》曾予以引述。

成宗大德九年(1305)  况遭疫疠苦,十病无一痊,死者相枕藉,活者难久延。(《元诗选》初集卷十一《尹廷高·永嘉书所见》)

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  郡大疫,死者相枕藉。

武宗至大元年(1308)  永嘉王与撰《无冤录》。为我国最早流传国外的法医著作。“所载多至元、元贞、大德间官牒条格,又多引《平冤录》《洗冤录》之文而稍为驳正。上卷皆官吏之章程,下卷皆尸伤之辨别。其论银钗试毒非真则触秽色必变,论自缢、勒死之分,皆发二录所未发,至今尤遵用之”。(《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法家类存目)

是年  浙东发生饥荒,流民聚集温州,温州路达噜噶齐拜特穆尔捐资赈济,救活者甚多。“环温诸郡饥疫相仍,流民数千人来归,为之储偫以食之,为之庐舍以居之,为之药物以救其疾”。(《雪楼集》卷十五《温州路达噜噶齐拜特穆尔德政序》)

顺帝至元二年(1336)  瑞安郑作新授瑞安州医学正。

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  温州改路为府,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四县。

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  瑞安司医教、医药于民间郎中。十六、明(1368-1644)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  乐清、平阳置惠民药局,设官领医。

太祖洪武三年(1370)  瑞安置惠民药局,设官领医。时授郑作新居官治其职事。

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  瑞安改医学正,设医学训科。

同年  泰顺城西设有公馆(医药学官办机构),掌管考试医生、审编医药书籍、考查辨验药材品质等。

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  有暹罗国(今泰国)进贡南京。船经温州港进行互市贸易。“时温州民有市其沉香诸物者,所司坐以通番,当弃市。帝曰:‘温州乃暹罗必经之地,因其往来而市之,非通番也。’乃获宥。”(《明史》卷三二四)

成祖永乐元年(1403)  乐清大疫。

英宗正统三年(1438)  朝鲜世宗王按照明朝法医制度,将王与的《无冤录》作为吏科、律科取材课目。并将《无冤录》加注成《新注无冤录》颁行全国,作为国家律书之一。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日本以《新注无冤录》为蓝本,编译《无冤录述》,应用极广。

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  叶氏广勤书堂刊刻王执中医著《针灸资生经》,今存。据记载,该书明刊本尚有弘治十七年(1504)刘氏正堂刊本,今未见传。

代宗景泰三年(1452)  以瑞安县罗阳镇置泰顺县,析平阳县地益之。斯时以国泰民安,顺从民心,赐名泰顺,隶温州府。(《明史·地理志》卷五)

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  乐清置惠民药局于县城隍庙右侧。(清光绪《乐清县志》)

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  泰顺瘟疫流行,死者十之三四。

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  温州有户104976,人口351082。(明万历《温州府志》)

孝宗弘治二十年(1507)  南宋永嘉王硕医著《易简方》越洋东传至日本。

武宗正德八年(1513)四月  泰顺县前街疫病流行,死者相枕。

武宗正德十年(1515)  永嘉大疫,人死过半。

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  温州府设医学正科一员,在府治前。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各县设医学训科一员,俱在县治前。(明万历《温州府志》)

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  永嘉吴彦匡中举,知龙南县(今属江西)。崇祯年间著《花史》十卷,对温州花卉及药用植物多有记载。曾诗曰:著书爱纂神农经。

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  是年屡患瘟疫,永嘉知县同安林应翔(万历进士)思所以禳之,乃择府城海坛山麓天宁寺侧建五灵庙,为民驱疫祈福。

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  泰顺百丈徐彬创办“徐益寿药店”,为温州最早的私家中药店。十七、清(1644-1911)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  瘟疫盛行,城乡男女死者数百。

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夏秋  永嘉、乐清瘟疫大作,乡民死亡枕藉。

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  永嘉县设医学,在府治前。(光绪《永嘉县志》)

圣祖康熙八年(1669)  日本宽文九年村上勘兵卫刊行瑞安王执中医著《针灸资生经》。

圣祖康熙九年(1670)  兰溪郎中叶心培在郡城西门创建“叶同仁堂药栈”,经营中药配方零售,兼制丸散膏丹。至雍正及同治年间成为温州规模最大的药店。

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  温州商船驶往日本长崎港贸易。输出货物有蚕丝、茶叶、瓷器、药材等。运回货物有金、银、铜、海参、鲍鱼、鱼翅等。(日·大庭修《日清贸易概况》)

圣祖康熙三十三年(1694)  温州商业迅速发展,中药、南货、绸布、酱酒成为四大台柱。

世宗雍正元年(1723)  兰溪金炜宗在郡城八堡九曲里(今温州市区曹仙巷)开设“金源亨药行”,专营温州地产药材。光绪三十四年(1908)闭歇。

世宗雍正五年(1727)  瑞安知县何诗奉文建神农庙(亦称药王庙)于城关后垟十二堡。

世宗雍正八年(1730)六月二十七日  琉球国番民佐和田等自太平山驾船一只,前往琉球中山交纳贡赋,途中遇风,飘至温州地方。时温州府同知徐昆在《遁斋偶笔》中记曰:适海漂琉球船一只泊岸。其船形有栏水而削直,不类中国船。其人十九,询为小岛中载贡赋输其国者也……时溽暑,船中郁蒸,病暑者数人……无何,马死,病者亦一人死。给芷术椒姜等物薰疗之,旋已。候中丞檄下,乃拨兵船护至闽,附其进贡使者而还。

高宗乾隆五年(1740)  兰溪诸葛石柱在曹仙巷开设“集丰药栈”,主营川、广药材拆兑。

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  永嘉春旱。四五月连雨。岁大饥,人多饿死,继又大疫。

高宗乾隆三十三年(1768)  泰顺县三魁张麟英开设“长寿堂药店”,出卖当地山间药材为主,并以治疗痹症见长。人称“草药店”。

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夏  瑞安大疫。

高宗乾隆六十年(1795)  瑞安大疫。

仁宗嘉庆三年(1798)春夏  永嘉大疫。冬,大寒,民冻死者甚多。

仁宗嘉庆八年(1803)  慈溪叶子渐在郡城府学巷口开设“叶三宝国药号”;道光三年(1823),又在纱帽河开设批发部,秘制“赛空青”眼药。

仁宗嘉庆十年(1805)春  永嘉痘疫,童殇无算。

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秋冬  永嘉痧疫流行,死亡甚夥。

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  永嘉、乐清、瑞安痧疫流染,朝发夕死,遭此厄者十室八九,得生者十之一二,一门数日间有舆榇三四口者,啼哭之声遍于里巷。

宣宗道光元年(1821)  瑞安大疫、大水,永嘉疫尤甚。

宣宗道光二年(1822)  永嘉、瑞安又疫。

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夏秋  永嘉瘟疫。

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春夏  永嘉大疫。

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春夏  永嘉大疫大饥,贫民乞丐死于饥疫者,横塞道路,日以十百计,凶惨形状不堪入目。

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夏  永嘉大疫。第二节 近代部分一、清(1840-1911)

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  自道光十八年(1838)始,台州罂粟传入平阳南港、赤溪、金乡等地,居民栽植熬成烟膏出售,平阳县内吸食鸦片成风。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请禁烟。

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  永嘉春夏大疫,秋冬疟痢流行。

宣宗道光二十七年(1847)  乐清霍乱大流行,死亡枕藉。

是年秋永  嘉飓风为灾,大疫,死亡枕藉。但早晚稻均丰收,晚稻亩产多者七百余斤。

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  永嘉大疫。

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  永嘉痘疫,童稚多殇。

文宗咸丰四年(1854)  永嘉枫林生员徐殿恩在枫林街开设“乾寿堂”药店,行医卖药,自制丸散膏丹,精制饮片配方。

文宗咸丰六年(1856)  慈溪董氏在郡城蝉街及府前街口开设“乾宁斋”药店。

穆宗同治二年(1863)  厚朴分川朴、温朴两大类,前者为植物厚朴;后者为植物凹叶厚朴,因集散温州,故名。国内历来以川朴为主。是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转战四川,砍树伐薪,川朴荡尽。由此,温朴跻身全国市场,相沿一百多年。

穆宗同治五年(1866)  玉环厅坎门人郭国芳开设恒源南货店,商号在温台一带享有盛誉。之后,开设“郭仁德国药铺”,药铺内兼设坎门邮政代办所。

穆宗同治六年(1867)  永嘉张应爔中试副榜。其曾在郡城铁井栏创办“通济医院”。

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  瑞安许启畴首创“心兰书社”,陈虬、金鸣昌等合资聚书。开中国公共图书馆之先河。

德宗光绪三年(1877)  温州府候补同知郭钟岳倡议“月捐若干俸金,创办惠民药局”,于城内府城隍庙、三港庙、大南门天后宫,设局三所。每年三月十五日至九月十五日,各延医生一人,到局施诊。如系赤贫患者,方上盖以戳字,持方取药,以济民病。

德宗光绪四年(1878)  泰顺县志《分疆录》载:泰顺天关山所产白术质优,誉称“泰术”。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泰术参展并荣获优等奖。

是年  宁波镇海包氏在平阳县城开办“回生堂”药店,经营有方,蜚声浙闽赣。

是年  平阳大疫。

德宗光绪六年(1880)  英籍传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在府城租房开办西医院,由英籍医师稻氏主持,陈日铭为助理。此为温州最早的西医院。旋稻氏调往山东停办,为时二年。

是年  洞头始有中医坐堂行医。

德宗光绪九年(1883)元月  英国基督教传教士苏慧廉(W.E.Soothill)来温传教,在城西筹建教堂,设“循道公会”。随后,英国传教士海和德(J.W.Heywood)来温,与苏慧廉共办诊室,为人医治小病,并借医传教,时在瓯海关任职的英人劳莱(J.H.Loying)医生也常来相助。至此,西医始传入温州。

德宗光绪十年(1884)  泰顺东溪蔡起霭创办“蔡恒春药号”,内设西药柜,聘西医师坐堂门诊,是为泰顺有西医之始。

是年  瑞安陈虬撰写《医院议》,提出建立中医院和中医学校的计划,并在县城建“女婴堂”,次年改名为“育婴堂”。

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  陈虬与陈黻宸、何迪启、陈葆善在瑞安杨衙里创办“利济医院”及“利济学堂”。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采取欧美办学制度的中医专科学校。所撰《利济教经》为中国知识分子最早的自编新式教科书。

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冬  孙诒让在沪得中土佚书,日本宽延刊本、宋永嘉王硕《易简方》。

德宗光绪十六年(1890)  瑞安城白喉病流染。

德宗光绪十九年(1893)冬  英国教会派霍厚福(Dr.Aify.Hogg)医师来温担任专职医生,在城西教堂小药房行医,并设立病床,扩充为收治病人的诊所,成为西医院雏形。

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  慈溪三北叶苑馨在郡城五马街开设“三余药栈”,其将“建神曲”改良并命名为“灵验万应神曲”,后载入郑叔纶《修正丸散膏丹配制全集》。其主治风寒、伤寒吐泻、胸腹饱闷、舟车晕吐等症,饮誉百姓,人称“三余神曲”。

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  温处道宗源瀚特捐奉银二百元,邀陈虬在郡城小高桥设立利济分院,并创设分院学堂于郡城周宅祠巷。

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  陈虬在郡城府前街设利济学堂报馆。次年元月,刊行第一册《利济学堂报》。此为我国最早发行的医学杂志,国内各重要城市及港澳均有经售。

德宗光绪二十三年(1897)  英国基督教会传教士约翰·定理(Mr.JohnDingley)在郡城杨柳巷创办男女病房、门诊部、药房等配套的第一所西医院,定名为“定理医院”。

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  瑞安李芑运用近代植物学知识,编写《东瓯本草》四卷,内容专取永嘉所产草本,察其气味形状与李时珍《本草纲目》合者收之,不合者概置不录。目次以植物分科排列,药名仍从俗呼。此举开启我国科学整理本草之先河。

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  据温州海关医报记载,夏秋之际,温州郡城因霍乱致死者在五六千人,全府死于霍乱三千余人。七月,近日瑞城疫气甚厉,染者往往朝发夕毙。洪子迁姻丈昨早尚出外为人诊症,下午染疫,至上灯时遽尔逝世,亦可哀矣。郡城疫气甚盛,小南门、大东门外、第一桥下各处,疫气尤甚,染者均无法救治。(《张惘日记》)

是年  瓯海瘟疫流行,夭亡踵接。温处道童兆蓉恫瘝在抱,筹款令杨伯畴办理防疫局。杨氏拟订白头翁汤,佐以杀虫败毒之品,商请当道,传檄各县,而瓯栝人民救活数万人。

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元月一日  维新思想家、中医学家陈虬病逝,终年53岁。戊戌政变后,陈虬为医院事业艰苦支撑。晚年又苦研温州方言,以至病惫。

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  温州府商会成立,首先发起者有酱园、银钱、典当、布、药、木等六业。首任总理王岳崧,继任总理有郑一燮、朱眉山、余朝绅、吕渭英等。

是年  约翰·定理(Mr.JohnDingley)推荐其友亨利·白累德(Hehy.Blyey)出资在郡城大简巷建成白累德医院,病床150张,定理医院并入白累德医院。英国人包莅茂(W.E.Plummer)为第一任院长。(英·苏慧廉《一个传道团在中国》)

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  由于招商局广济轮载运一名霍乱病人进港一事,瓯海关首次公告,进港船舶必须经关医检验后,方可抵埠。这也是温州港最早的检疫措施。

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平阳金乡徐润之在郡城朔门开设松龄医学堂,自编教材,并探索中西汇通之门。从学而成名者有方鼎如、宋孟芳、陈高槱等。

恭宗宣统三年(1911)  利济医院温州分院附设学校招生,主持者胡润之、池源瀚。校址设在郡城生姜门(俗称三角门)曾宅花园。十一月九日,徐定超从杭回温,入军政府,就任辛亥革命后温州军政分府都督。二、民国时期(1912-1949)

民国元年(1912)二月  玉环改厅为县,同知改称知事,县城置朝珠镇,属温处道。朱竺峰任首任玉环县知事。三月,温州军政分府撤销,废各县军政分府,置县公署。徐定超改任永嘉县知事。七月,置温州府。

是年  由翁石惺、南琴舫、陆建之、刘玉如、薛立夫、吕渭卿、白仲英等一百余位医家共同发起,组织永嘉医学公会,公选徐班侯为会长,翁石惺、陈墨农副之。会址设府城殿巷旧右营废署。并附设永嘉卫民医院,南琴舫任院长。

同年  平阳李少波在城区东公廨创办“伯兰氏医院”,为温州首所私立西医院。

民国二年(1913)  永嘉霍乱流行。

是年  由法国天主教巴黎仁爱会修女、医务工作者赖斯(Laiss)资助,在城区岑山寺巷购地15亩,建成济病院。内设男女病房、门诊部、嬷嬷住房等,赖斯任院长。1914年,改称董若望医院。教会先后派遣10名嬷嬷来院担任助理。

民国三年(1914)五月廿三日  废温州府,置温处道。六月,温处道改为瓯海道,下辖温州六县,处州十县。原玉环厅改为玉环县。永嘉城区为道治和县治所在地。

民国四年(1915)  为反对北洋政府废弃中医药之谬举,赵幼竹、白良玉、林馨如等人将永嘉医学公会改组为上海神州医药会温州分会,会址迁设城区府前街药王庙内。仍附设永嘉卫民医院,为医诊之用。

是年  玉环陈孟扬于坎门设诊所行医,县西医始于此。

民国六年(1917)二月廿日  永嘉薛立夫在城区道前街创办中和医院,并免费施种牛痘苗,改变接种人浆旧习。

是年  英国人施德福(Dr.K.T.A.Stedeford)由循道公会派遣,就任白累德医院院长。施氏旅温32年,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并以其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赢得了病家的信任和尊敬。

民国七年(1918)元月五日  上海招商局温沪航线“普济”轮由沪驶温,在吴淞口铜沙洋海面被英国“新丰”轮撞沉,死难者260余人。徐定超夫妇暨仆从等5人,同船罹难。

是年  瓯海道尹黄庆澜举办中医会试。白仲英以“用药如用兵论”一文夺得榜首,获得最优等医士奖,从此医名大振。以下有朱凤丹等数十人,考取后发中医执照方可行医。

同年  瓯海道尹、瓯海关监督黄庆澜于署内设立施药局,并委白仲英主持其事,仅一年余,嗣以调署会稽,遂告停顿。

同年  王仲秋、伍幼莲、谢叔瑚等筹办“瑞安医院”于道院前邹氏宗祠。

同年  瑞安利济医学堂平阳籍学生陈仲彬于平阳县城设立“利济医院”。

同年  北岙中药店主叶彩神创办洞头首个邮政代办所,经营信件、报纸代转业务。

同年  朴头郑之初在乐清大荆关帝庙隔壁创办“性善医院”,为乐清有医院之始。

民国八年(1919)  温处各属每逢春令,天花流行,婴孩转相传染,重者肢残命丧,轻亦目瞽而面麻。道尹通令十六县知事广设牛痘处,并限于文到一个月办理妥善。七月,瑞安瘟疫流行。同月,地方人士吴璧华、杨玉生、潘鉴宗、黄溯初等与瓯海道尹黄庆澜商议发起创办瓯海医院,并租赁城区古炉巷三间民房开诊。1921年筹资在积谷山麓兴建新院舍约1500平方米。

是年  刘云伍、王惠川等5人联合创办平阳医院,为平阳首家西医院。

同年  邑绅吕文起、胡调元等呈准瓯海道在城区府头门建立《徐公定超功德碑》,其后移置江心屿西塔南澄鲜阁旧址,同时修立徐公祠。蒋中正题赠“风节凛然”横匾,悬挂于徐公祠正堂。教育家蔡元培给徐公祠题联:“御史楼台高百丈,谏官祠宇壮千秋。”

民国九年(1920)  因邻居失慎,位于城区府前街药王庙的永嘉卫民医院全部焚毁。当时管岳夫、陈杏人、王资生、夏品珍、赵幼竹、薛立夫、吕渭卿、朱洛生、白文俊、白仲英等发起出资重建,同时向药界募捐,以完成善举。

民国十一年(1922)十月  《永嘉医药周报》出版,该报以阐发中医学理为主旨。编辑郑平州。社址府前街药王庙。同年,永嘉医药研究会成立。主任郑平州、管岳夫、白仲英。

是年  为响应上海中医学会及中华医药联合会抵制北洋政府内务部的《医士规则》之号召,温处[温州与处州(今丽水市)之简称]医药联合会成立。青田杜师预任会长。

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  平阳县医药分会成立。1925年,改称平阳县医药联合会,会长陈京,会址城关节孝祠。

是年秋  温州工商界开明绅士蔡冠夫、陶履臣、陈子明等人发起募办“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初租府城殿巷(今温州市区广场路)三间民房为局址,为贫民诊病施药,概不收费。

民国十三年(1924)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日)  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正式开诊,蔡冠夫任董事长,并主持局务。“普安局”共历28年,所募经费达50万银元以上,施诊病员达120万。至1952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接办。

民国十四年(1925)  瑞安灯场庄霍乱暴发流行,死者30余人。

是年  永嘉神州国医学会成立。白仲英任会长。

同年  毕业于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平阳敖江人张鋆应黄群之邀,回温任瓯海医院院长,在任一年多,成绩卓著。1949年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

民国十六年(1927)二月  曹万顺军队由福建进驻温州。温州中医界新老两派为了团结关系,各推派代表共同成立温州中医协会,会址设府前街卫民医院内。并推选郑平州为主席。七月,乐成洪叔翰创办乐清医院,所需费用由地方人士捐助和少数公款补助,院址租用县学前屠氏宗祠。1947年,改为乐清县公立医院。十一月二十九日,永嘉县县长虞兆熊、温州警察局局长刘铭埙联合公告,严禁进售伪劣药材,计有用广木(洋广木)、川丹参(洋丹参)、洋天麻、洋花粉、枯白羚、客血余等十多味中药,由药业同业公会负责将各店存货悉数依价收买,当众焚毁,计耗银元一千多元。

是年  洞头始办西医诊所。

是年冬  由于“普安局”求诊者日益增多,局舍与资金均不敷应用,旋以慈善机构“永善福”名义,再行分股筹金,共募集银元10500元,在城区扬名坊购地建房,8个月即告竣。

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  “普安局”建成五楹洋式楼房两进,前设药局,后做医室。同时购进局西之余基,辟为鲜药圃,栽植各种鲜药,以备之需,北边另筑房屋三楹,西为图书室,东为储药所,西侧为花园,有假山亭沼橘泉杏林,环境极为幽雅,规模颇为壮观。十一月,乐清改育婴堂为救济院,下设养老、扶残、育婴、施医等4所。

是年末  永嘉县委设卫生专员一名,仅16天,县长调离,随其裁撤。

民国十八年(1929)春  池仲霖创办“温州国医国学社”,兼开医学、国文课程。三月,全国中医界反对国民政府“废医存药”的斗争取得胜利。温州中医界推选白仲英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三·一七”国医节暨全国中医药代表大会。四月,乐清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死亡3000余人,以儿童居多,柳市、白象一带最为严重。

是年  由于连年灾荒,温州人口减为2292732。温属各县人口数为:永嘉678316,平阳655592,瑞安516161,乐清367209,泰顺163243。

同年  温州各县公安局设卫生警17名,其中永嘉、瑞安、平阳各2名,乐清5名,泰顺6名,负责管理环境卫生,组织预防注射,处理医疗纠纷,对医药界进行登记管理。

同年夏  白累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创立,校址设艺文学校内。首任校长薛美德。

同年夏秋之际  永嘉霍乱大流行,死亡无数,地方人士集资开办临时时疫医院。九月,乐清籍寄生虫学家洪式闾赴日本九州大学作姜片虫问题学术讲座,并获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后,历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等职。

民国十九年(1930)三月  平阳白沙乡发生鼠疫,数日间死十余人。五月,方冠英为“普安局”撰写《永善福购基建筑碑记》。(《温州历代碑刻集》第二○七篇)

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  潘澄濂与沪上名医秦伯未、章次公、陆渊雷、黄文东等一起赴南京参加“赴京请愿团”,反对南京政府颁布取缔中医的禁令。

是年夏  永嘉县中医公会成立,主席郑叔纶,常务委员金慎之、周怀民。会员142人。会址设城区县城殿巷三贤祠内。次年一月,《永嘉县中医公会月刊》创刊,编辑潘澄濂。

是年  《温州国民日报》设医药卫生栏。至1934年停办。

同年  永嘉县立医院成立,有门诊而无病房,院长张景飞,院址府学巷。至1936年停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