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简明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0:17:24

点击下载

作者:陈天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史简明读本

中国历史简明读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历史简明读本作者:陈天璇排版:小不点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516614778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代序:中国历史的轨迹——历史曾这样走过来一、一乱一治话循环

久合必分,久分必合。这是中国历史的传统讲法。因此,长期以来,中国这个地方就是:一乱一治,轮流交替。而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开头。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乱,是民不聊生,叛乱四起;治,是天降圣人,助贤称帝。或说,君权神授。意思就是,这皇帝是上天特别派下来的。无论如何,他若是能统一天下,姑且不谈后继的人,他必然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强者。

可是,有了天下,就要巩固。于是,设法集权中央,甚至集权于一身,都是过去各朝统治者的做法。周朝分封宗族,目的是设保护伞。后来各朝皇帝,相信自己族人,不信别姓臣子,也是出于同一心理。皇帝只应自家人当,宁愿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但是,皇权最终是独占的,所以,各人千方百计,都是为此巧取豪夺。最后,非我莫属。

从理论上讲,君有天下,名义上皇帝拥有全部的土地,同时由他去管理境内万民。但实际上,他都假手于人,就找人做丞相,代他去日理万机。同样,因他拥有每块土地,也要找人去耕耘。于是,有见识的皇帝,就通过科举制度去找人,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作。这样,文有出路,劳有收成。大家都有好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互惠互利,国泰民安,这叫做“治”。

如果皇帝懒惰,甚至昏庸,国事任人胡为,天下就会出现种种滥权暴政。又或皇帝本身荒淫无度,外戚、骄将、宦官乘机弄权,社会秩序就被打乱。官职或送或买;土地被霸被抢。杂税徭役,贪污横行。朝内,廉正者被排挤;民间,善良者受压迫。情况一旦扩大,又无办法补救,接着就是,民无生计,到处造反,就开始“乱”。

中国人说,祸不单行。除了内乱,还有外侵,如果加上天灾,就更加不可收拾。通常问题会发生在几个方面:一是外族举兵入侵,带来劫杀淫掠;二是土地集中在少数人之手,农民沦为耕奴,或者到处流亡,或者聚为流寇。随后,总是旧王朝被拖垮,新王朝在动乱中形成。于是,旧去新来,改朝换代,又开始另一次的一乱一治,惯称“循环”。二、土地问题实是关键

中国以农立国,人民赖耕谋活。在原始公社制时代,土地全是公有,大家公耕而食。然后由公有变私有,人开始有私产,包括奴隶在内。土地自此有了归属。问题也就由此派生。在上古史时代,君王拥有最多的土地,赐予诸侯,但是,一般平民也有。只有奴隶是唯一的任人使役的阶层。这算是正常的现象。然后,出现兼并。少数人有土地,多数人没土地。问题恶化,动乱遂起。

中国人自商代起,就认为王有天下。从理论上来讲,土地全是他的。不过,他把他的所有土地分给人民来耕。最初用的方法叫做“井田”制度。就是把一大块土地划成九份,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叫做“私田”;私田分给八个家庭。他们除了自耕私田,还需合力共耕公田。公田收成归公所有;私田收成才是私产。继而天子将之分封皇亲国戚,或者他身边的那些有功之臣,土地的归属便催生了中层的次地主。遇上英明君主,情况仍可控制。到了昏君权臣上场,合法归属变成强夺。或以加税迫农割让,或以强势巧取豪夺。次地主变成大地主;小地主沦为奴隶农。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绝大多数人民无以谋生,许多铤而走险,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许多朝代末期发生的动乱都是农民起来造反。原因不外是人民没有出路。最基本的生活无法维持下去。土地被人占了,收成一无所有。又或是人祸加上天灾,于是大批农民流亡。倘若有人带头登高一呼,造反的队伍便闻风而聚。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就是号召大家另推贤主从头再来的明显实例。仿佛谁都可当皇帝,最要紧的是再分土地。中国历朝许多动乱,都以平均土地作为号召。

在农业为主的社会,耕地无疑就是家当,也是人民赖以生活的资源。在中国历史中,一个朝代崩溃,另一个朝代建立,即使依然有个皇帝高高在上,总会在土地问题上作出改善,有人说这是安抚,或称皇帝在让步。然后,至少专政继续,好坏从头再来。这就是过去农民造反的结果,所谓阶级局限。直至工人取代农民,共和制取代帝制,才开始讲到民主,才选择谁来当家。三、选贤任能多弯路

得天下易,管天下难。这是中国人过去的讲法。根据传说,一场大乱之后,有人脱颖而出,独得天下,做了皇帝。于是,遂有谋士上前自荐,说将如何助他统治。

对于这番好意,皇帝反问:“我江山打下了,还要你来教么?”谋士这样回驳他:“王马上得天下,能够马下治吗?”意思是说,能带兵打仗是一回事,坐朝管理又是另一回事。不管这话是否有理,遂成文人求职口实。

中国从古代起,贵族才可入学。所以,长期以来,学识是属于统治阶层的东西,是贵族赖以继续权力的专利。周朝实行宗法制度,贵族逐级相延下降。五代之后,变为庶民。于是,渐渐许多贵族流落民间,包括孔子,怀才不遇,亦即大家无官可做,这就出现了士的阶层。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放眼殿堂,又或豪门,尽是这些文人四处求职。孔子周游列国,找不着投靠处,最后自办学堂,鼓吹有教无类,就是知识专利从贵族转而公开传授平民的起点。其他纷纷效尤,收徒立说,著书传授,史称“百家争鸣”。

战国流行养士,布衣可以拜相。读书人毕竟有出路,但是用与不用,仍取决于权贵。不过,士开始能与贵族争官做。这情形相持几百年,豪门后代,依然显赫。两晋期间,贵族制定“门阀”制度,规定朝中高官厚禄,一律不用士庶出任。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意思是说,用人担政,只问出身,不问才能,无疑是一种倒退。两晋先后灭亡。之后,五胡乱华,贵族南迁,那些豪门望族,自此颠沛流离。一如唐代诗人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贵族子弟都变庶民了。

士的兴起终于取代传统贵族,从此在统治阶层站稳席位。隋唐开始科举制度,每三四年举行一次考试,皇帝选贤任能,文人赖此晋升。全国取仕,首榜状元。这是旧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终生出路。这种制度历朝沿袭直到清末。当然它实施时亦有不少的流弊。有人借此贪污敛财,譬如,考试时用金钱来行贿。这是一种现象。又或有人恃权包揽羽翼,因而树党立派左右朝纲。这是另一种现象。故此,中国后期各朝派性严重,也并非无因。此外,考试内容、录取标准,都有问题。纯粹以文章来取士,实在无法判断其德。所以,升官发财者多,清官廉洁者少。这是历代文人所留下的诟病。报国忠臣虽有,乱臣奸党更多。到了明代,改制用八股文应试,更加变成文字游戏。考题与甄选,答案与能力,可以毫不相关,可以脱离实际。于是,士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何况,更严重更普遍的就是,一入官场,营私角逐。所以,越到后来,士与商人地主勾结,士的阶层势力扩大。四、皇权天授成过去

一旦提到统治问题,总离不开要讲权力。

古时候,强者发号,能者多劳。这是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他们逐渐成为公认的首领。有了特权,就有更好的待遇。再扩大,就是王。先是公推,继而世袭。中国由传说的禅让,过渡到夏朝家天下。一切变成私产,包括战俘奴隶。这种尊荣享受,其实谁都冀望。于是,在位者设法长期拥有,在野者伺机择日接替。彼此挖空心思,都希望最有权。依赖武力是方法之一,当然另有其他的法门。

人类害怕鬼神,普天下都如是。于是,人因自身能力不足,便设法向鬼神靠拢。智者借鬼神来助阵,令其他人相信,他与神有特殊关系。先是巫,可沟通;继是王,可祭祀。后来统治者声称他是上天之子,他代表神来到大地,做起了人的统治者。这就是说,除了他的本身,背后还有一大靠山。那是神,亦是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第一件事是到泰山顶去祭神。其实借题公告天下,他是天的儿子。所以,自此中国人的皇帝都叫“天子”。

汉的朝臣更进一步,为皇帝添了更多神话。除了他是天的代表,还提出了其他根据,所谓“君权神授,五德始终”。即皇帝是上天授权统治万民的,同时,因汉属土德,秦曾是水德,所以,汉能取代秦,是土克制水,说完全是顺乎天理循环。不过这种讲法后来被钻空子。黄巾反汉,曾称木德,取其土能生木,不过却失败了。另外,还有“天命”之说。其实也离不开“君权神授”。据说,皇帝有德有权,无德就应失权。于是,自此改朝换代也都有了口实。被打倒的,总是无德;抢到了位的,都属有德。

其实,都是士的阶层作怪。中国人说,神是他创,鬼亦他创。都不过是出卖才能,在朝谋取一个职位。最终,为王效劳,任王差遣。最初,士入朝,自称臣,呼万岁,能赐座。渐渐要跪、叩头,还可以站。最后,贬叫奴才,长跪。士的尊严到清朝,简直降至猪狗不如。不过为谋朝中一官半职,总要变出别的可用花样。其中,有人回乡发展地方势力,不是造反,却助皇帝,这就开始了另一番局面。曾国藩借外力打败太平天国;李鸿章凭外交协助清朝续命。为己为公?功抑或过,尚未定论。

归根结底,最大的权力依然在人民。

唐在宗早就对儿子训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百姓;舟,是皇帝。他其实讲的是,得民者则昌,失民者则亡。在封建专制的时代,农民往往起来造反,屡次推翻腐朽皇朝。然后,又让新的皇帝登基,寄望新的日子变好。不知失望了多少次。同是这个道理,一旦更加清楚,它产生的作用更大。于是,人民的造反变成了革命,王朝垮了,共和建立。人对人的统治有了新的政制。领袖叫做总统;权力不再是天赋了,他是人民选出来的。虽然产生的过程仍然有争议,但是比较起过去已跨了大步。人们最终发现,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可以一起拥护某人上台,亦可一起合力把他推翻。这种制度叫做民主,从此人民当家做主。至少,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理想。五、人的问题是平等

另外,应该指出,历史是研究人。中国人对历史的观念很强烈。传统上留下了著名的廿五史。由司马迁开始的“史记”到记录最后一个王朝的“清史稿”,史册浩繁,名家辈出。但都只是以着笔帝王将相为主。也有通史,例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全都以治问题为本,供历代统治者借鉴。应该知道,尽管如此丰富,其对象可不是百姓。

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无论是过去或现在,平民百姓是大多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他们都被他人所统治,受他人所驱使,在有限的空间挣扎;在劳动中终其一生。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也是被遗忘的多数。但是由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每一个人,虽是个体,却是实际而基本的组成分子。而且,大家作为人生活在世上,首要的追求是如何生存。先有生命,才有其他。

生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古往今来都在不断改变。总的来说,人在进步,今胜过昔。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些人希冀复古。古时有孔子;近代有张勋。说穿了不外是悲叹往日某种好处消逝,盼望时光能够倒流,又回到过去的绚烂。其实,这些慨叹背后,不外某类特权,基本的分别是谁人有抑或谁人无。曾有的想复得,没有的希望有。我有你无,又或我无你有,都会带来矛盾。

同时,时代环境不同,人的拥有,也在变化。过去,主要是土地。以中国历史为例,君王曾是最大的地主。然后,由他分封赐赠,就出现了次地主。皇亲国戚,巧取豪夺,农民最终无以为生。于是一次又一次造反,情况逐步获得改善。直到工业时代来临,人民由农转工,遂开另一种局面。但这世界上依然是,有人可以坐享其成,有人始终贫无立锥。有这样的现象,就必存在冲突,也必需要解决。

所以有个别人提出个别方法。主要就是怎样解决这类矛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如何才算平等;二是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譬如,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工;行共产或行资本的制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种理论;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又是另外一种理论。现代人的自由,无疑增添了问题的复杂性。

谁该听谁?如何取舍?将仍是未来的抉择。第1章基数次序(上古史)一、五千年长,上古占半

上古史总是讲起源。

譬如,民族起源、国家起源、文化起源。

中国人的上古史应该由何时开始,我们不必在此多作探究,就留给考古学家研究吧。

我们只要略知一二,就可以了。

中国人喜欢说,自己有五千年历史。那么,就以五千年为开端。然后,将它一分为二,各两千五百年。前一半是神话传说较多,后一半有史实文字记载。这样区分虽然笼统,却概括简单,而又不脱离实际。

其实,中国上古史的年代分期,专家有繁杂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不打算在这里分别提及。我们普通人要知道的是曾发生了什么。即使粗枝大叶,也简单明了。

所以,我只希望大家记住,在这五千年历史中,中国上古史大约占一半,就大约是两千五百年吧。

若有谁要探究,去查书,答案也非一种。二、发展次序,记住基数

我们就姑且这样推算,上古史约占两千五百年,是中国历史全长的一半。在这两千五百年中,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民族,同时有了自身的神话。开天辟地,聚河而居。由氏族社会发展到称王称霸;由草绳纪事发展到文字文明。如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历经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历史是如何进展的呢?

答案就是:“基数次序”。

基数,作为一个概念,是一系列数字。亦即“一、三、五、七、九……”;也同是它的次序。

记住,中国“上古史”就是这样发展。

真是简单容易,听我细说。三、一三五七,尽言变化

你就需要依次记住:“一”是“一个祖先”。他曾领导着“一个民族”,聚居在“一条河边”,建立了“一个文化”。“三”是“三个朝代”。中国人自称在他们最古老的文明中有“三个朝代”,也就是“夏、商、周”。夏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有了雏形;商朝,留有文字记录,历史开始可信;周朝,小国林立,具有封建的体制。“五”是“五个霸主”。他们相继出现于东周时的“春秋时代”,左右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七”是“七国争雄”。这时中国人已经进入中国“上古史”的最后期;东周灭亡,干戈四起,史称“战国时代”。这“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最后,“秦”胜出,统一天下。“秦”国自此变为“秦朝”;“秦”王自此称作“始皇”。于是,中国有了第一个正式皇帝,亦从此开始了它的“帝制史”。四、九流十家,先秦哲学“基数”有“九”。“九”是“九流”。“九流”在中国“上古史”非常重要;亦可以说“九流”在中国人的整体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影响。

因“九流”是指中国古代的“九类思想流派”。这“九类思想流派”的形成,基本上发生于东周时的“春秋”、“战国”两个特殊历史阶段。它们的具体年代是公元前775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550年。

思想家也就是哲学家。他们这一批人包括了人所熟知的老子、孔子,还有墨子、韩非子、公孙龙等人。

所谓“九流”,其实就是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九个在当时出现的思想流派。

毋庸置疑,他们的思想学说共同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在不同时期,个别某家某流,会压倒性地占据着领导地位,从而使历史朝着一个方向走。

其实,中国古代思想流派本身是一个大题目。而且,在过往传统所开列的“九流”中,并没有把如今世界闻名的“兵家”包括在里面。《孙子兵法》中外流传,各国译本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历史曾有许多遗漏。

或者,换一句话,历史存有许多偏袒。

然而,从“基数”概念的数目出发,中国“上古史”的发展次序结束。只是,“九流”的思想跨越时代界限。代有传人,代有变化,它们继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兴衰。但“基数次序”的作用是进程提示。所以到此为止。少而简单,就是特色。希望从今以后你能记住:中国人的“上古史”是“一、三、五、七、九”。五、扼要内容,分章补述

当然,中国人的“上古史”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但是,若从发展进程来说,最主要的变化是:“一”是一个神话。它围绕着一个传说、一个祖先、一个民族、一条河流、发生在一块土地上。“三”是三个朝代。它们先后叫“夏、商、周”。“五”是五个霸主。它们的相继崛起标志着独裁专制政治的萌芽出现。这段时期史称“春秋”。“七”是七国争雄。顾名思义,是七个强大的“封”国在东周的疆域上,互起干戈,角逐争雄,史称“战国”。它同时是“霸道”战胜了“王道”的历史抉择。“九”是九流十家。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最蓬勃最活跃的时期是从“春秋”到“战国”。周游列国,找寻买主。其中法家为秦王所赏识,因而统一天下。

这就是中国上古史。

以下逐一详加补述。第2章起源一、一个盘古,开天辟地

中国人也有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但不是讲全能的上帝。中国人说,天地间出现的第一个人名字叫做盘古。他不像一个神,只是一个人。

他在黑暗混沌之中出生。伸手向上一推,上面就变成天;双脚站了起来,下面就变成了地。然后日渐生长,天地相距越来越大。他这样坚持着,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万年,天地终于成形。他呼的气成风;他吐的沫成雨;声音变雷,眨眼化电。高兴时晴;生气时雾。最后,他终于死去。他的头化成山脉;眼睛变成日月。毛发是草木;脂膏变湖海。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化做世间万物和人。

这个创世神话的特色是:人自己开辟了天地,人创造人,又创造了万物,人不知道宇宙之间有没有神。

这个神话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盘古的死留给我们这个世界和人类,亦是他对人间所做的牺牲和奉献。

因此,有人认为,中国人只习惯去拜祭他们的祖先,皆因他们没有也不认识有个全能的神。即使是他们神话中的创世者盘古,最后的结局也是要死的!他同样只可为后世纪念。同样道理,中国人对宗教态度含糊。他们把最大的神叫做“天”。但是这个“天”也只像家长一样,所以他们的皇帝自拟为“天子”。天上地下,一脉相承。依然离不开子孙的关系;“天”虽是神亦同时是祖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古代信奉的三大宗教之中,道教土生土长,但没有单一神;佛教,当然有佛祖,却是外来的。至于所谓“孔”教,严格地讲不算宗教,因为孔子生前从不信神,把他奉为神是无稽之谈。二、一个祖先,叫做黄帝

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轩辕庙内的黄帝石雕像。 安克仁摄

除了上述那个创世神话,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叫黄帝。实际上,是传说中最强的一个部落领袖。

当年,他与族人生活在黄河边。相当于今日河南省一带。西有炎帝一族,南有蚩尤一族,都企图向他居住的土地发展过来。黄帝为了阻止蚩尤及他所率的九黎族北上,先与炎帝联合,一起打败蚩尤,史称“涿鹿之战”。

据说,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激烈。蚩尤本身是个勇武之人,加上他有10个善战的儿子,所以是支劲旅。黄帝运用天时地利,又智慧地发明了指南车,在大雾弥漫的山河大地,神出鬼没,逐一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的大发明,但把它归功于黄帝未必可信。随后黄炎二人争雄,黄帝最后胜出,史称“阪泉之战”。他们的后裔便彼此为邻,相互通婚,他们的子孙同称“黄炎世胄”,并把九黎族归于一统,统呼“黎民”,亦即百姓。

这也就是中国人“炎黄子孙”的起源。

黄帝之后,又有承传。在古代传说中,合称“三皇五帝”。至于谁是“三皇”谁是“五帝”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几种说法。最初出现的“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后来改为:燧火氏、神农氏、伏羲氏。显然,他们都是有创建的古代智者。另外,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称“五帝”。他们充其量都只是古代部落领袖。三、一条大河,就是黄河

黄河壶口气势磅礴的“桃花汛”瀑布群。 张保华摄

中国人最初发展在一条大河的两岸。

这条大河,叫做黄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北面的一处盆地,先向北,再转南,咆哮而东,然后蜿蜒出海,流入浩瀚的太平洋。这条大河全长五千多公里,流经现时中国北部九个省区。它的中下游一带,是古中国的中原。

因为可追溯的中国人祖先聚居在黄河中下游,即今日河南省一带。生息繁衍,创造文明。因此一般意见认为,黄河流域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

宁夏沙坡头黄河大拐弯处。 刘泉龙摄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过去一直是个谜。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表达过人们对它那气势雄伟的赞美和希冀探索的心愿。时至20世纪,总算找出答案。原来它开始于青藏高原星宿海以西约古宗列盆地一道涓涓细流。冰山雪水,汇聚而下。谁又会想到,当它流过青海草原,向北穿越河套之后,就改变面貌。黄河自此突然转弯,急转南下,从高原峡谷中,带着滚滚泥沙,一路汹涌澎湃,剧烈地冲向东南下游。因而有时决堤改道,经常导致泛滥成灾。所以,这条孕育着中国文化的大河,在千百年历史中,又变成经常肆虐的水患。即使今时今日,如何处理黄河河水的疏道仍是个大问题。

黄河之南,另有长江。它比黄河长,流经更多省。由西蜿蜒向东,注入太平洋。从今日中国地理位置看,它把中国大地横切为二。但在古代,尤其在上古史阶段,那里尚属蛮荒。长江以南,在黄帝的传说时代,曾是九黎族的故乡;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变成楚国土地。然而,即使是楚国,在先秦的那些日子,仍不算是中原之地。

因此,孕育中国文化的大河是黄河。四、一块土地,取名中国

中国位于亚洲,幅员十分辽阔。

它北有蒙古戈壁大沙漠及西伯利亚的大森林;西北是连绵起伏的万里黄沙;西南是世界最高最险峻的青藏高原;东面则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这些都是自然屏障。因此,中国人曾长期认为他们的国土位于世界的中央。所以,才把其国家叫“中国”,其地域称“中原”;大概是在建立夏朝以后,又开始称“华夏”,再演变为“中华”,自以为是文化最高的一个先进的民族。

与此同时,又习惯地把其四方外族视做蛮人,分别贬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当然时至今日,这些观念早已被打破了。中国人也终于开始接受,中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包括了汉、满、蒙、回、藏等56个民族。人口总数几乎达到世界的1/4。

有人认为,若从地理环境来分析其文化,由于中国境内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因而在过去,造成了旧时中国人的那一种自足感、排外感以及自以为是的文化优越感。是耶?非耶?仍有争论。

从地理范围看,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已在其北方筑起了世界奇观万里长城,不是抵挡大漠风沙,而是防御外族入侵。这样子守了1000年。然后,蒙古人在塞外崛起,终于进入中原成了主人,带动了民族间的大融合。又过了300年,满族人进来了。中国人的组成再次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版图亦在不断扩大。即使是常被有些人质疑的关于台湾和西藏这两地的主权归属,也可以追溯到最迟于明朝初期及清朝初期已被划入中国国境之内。明朝距今有700年;清朝距今有400年。而且在那个时候,有些今日的世界强国还未出现。五、一支文化,龙是象征

荆州太晖殿内的盘龙柱。 于澄建摄

近些年来,中国人爱说他们是龙的传人。意思是说,既喜欢龙,又崇拜龙。中国是龙之乡。

中国人认为,龙是一种神物。头如马、角如鹿、眼如虾、颈如蛇、腹如蜃、鳞如鱼、爪如鹰、掌如虎、耳如牛。这亦是古代传说中的“龙有九似”。

根据学者考究,龙是部落图腾。最初其形状可能只似蛇,继而才加进了其他特征,遂变成龙。其实是一种异体。这是因为最先的部落吞并了其他别的部落。后来中国人的皇帝比喻自己是龙,可能出于龙的形态威猛,同时可以上天可以入海,遂认为那是尊贵与王者的象征。爱穿龙衣;自命龙种。从此,龙的一切逐次高升,直至代表无上权威。渐渐地,中国人索性把自己称做龙的后裔;中国人的文化,亦称龙的文化。中国人的整体,都叫“龙的传人”。

其实,天下从来没有龙。它只是一种象征,也可视为“神”的形化。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这种讲法,又把皇帝冠以“真龙天子”呼号。姑且算是佐证。

有关龙的比喻,在中国文献中,很早已经出现。包括圣人孔子,也曾以“龙”来比喻人。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回去后对他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会游的可以用线去钓;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无法了解了,它是乘风而上天的。我今天所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好像一条龙!”

所以,龙的意象起源,一定比这更早。只是,在无数的笔墨交战之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亦有人指出,所谓“龙的传人”,只是“牵强附会”。他们强调,中国人民从来不崇拜龙,而龙,不过是皇帝的自拟化身。

另外,东方的龙和西方的龙有极大的不同。前者比喻高贵、善良;后者视为凶恶、残暴。第3章三代(上篇)一、神话传说,曾有禅让

三代前有神话与传说留下来。除了开天辟地的那一个盘古,还有“女娲补天”的传说,显然是对母系社会时期曾经成功地克服重大自然灾害的一次歌颂。随后还有一些美化山川的传说与神话,可以理解,都是刻画他们祖先们在新旧石器时代的文明衍变和奋斗。

传说之中都说远古曾有“三皇”“五帝”。比较流行的讲法是,“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很明显地,这只是人们对自然及祖先的崇拜。其后,“三皇”又进一步有了名字,叫“燧火氏”、“神农氏”及“伏羲氏”。

顾名思义,前二者是纪念曾发明用火及农耕的智者。至于“伏羲氏”则指认他始创“八卦”和刻树纪历。

所谓“五帝”,虽说有好几种排名,但全来自“黄帝”一族。这亦间接证明,中国人都是“黄炎”二帝繁衍之后。“五帝”最通用的排名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据说,黄帝,姓姬,名叫轩辕。他战胜蚩尤后,开始“黄帝王朝”。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他曾孙。唐尧,亦是黄帝后裔,他是姬挚的弟弟。

相传唐尧之兄姬挚,荒淫无度,是中国第一个暴君。后来人民起来把他杀了,把王位传给他弟弟唐尧。史书所以习惯称他唐尧,因他曾是唐部落的酋长。在他执政期间让有才能的人创制“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有365日及其差数,确立闰月制度,促进农业的耕种与收成。

他不但打破了承袭制度,并开始了王位的禅让制。他到年老时,把位传给虞舜。虞舜本姓姚,出身很寒微,却以孝顺德行为时人所称颂。唐尧把他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一起嫁给了他。虞舜统治时期,天下常有水患。虞舜命夏禹去治水。夏禹广疏河道,终于把水治好。虞舜效法唐尧,把王位传给夏禹。这种无私做法,史书称“禅让”。

然而,应该记住,这些传说是后人撰写的。二、启建夏朝,开始世袭

中国最早的有根据的朝代是“夏、商、周”,史书上称“三代”,合计近2000年。一般认为,三代从公元前2070年起至公元前256年止。或说,夏朝约400年,商朝约600年,周朝约800年。当然,较早部分只是推算。

中国最早的第一个朝代公推夏朝。

夏朝由启建立。启是禹的儿子。前面已经说过,夏禹获虞舜禅让而统治天下。他在位时,权力大增。一次他曾故意到“涂山”去狩猎,并且下令其他部落首领到那里去聚会,有迟到或不到的,均先后被罚或被杀。可见相当专横。他年老时,本来依照惯例,亦要把位禅让。“四岳”(部落联盟的诸首领)决议推荐伯益。但夏禹生前没有让伯益担当任何职务。与此同时,其子启则身居要职,掌握朝纲。因此,夏禹死后,启接了位。于是伯益带头反对。据说伯益本来打败了启,把启关起。但是启逃走了,后来又率众把伯益打败,最后把伯益杀死了。其他部落起来反对,有扈氏及东夷氏。不过,都先后被启打败。然后,启索性修筑了城墙,组织军队,建起监狱。还把战俘收做奴隶,行私有制,制订刑罚,夏朝就这样开始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是中国由公有制转入私有制的开始。

夏启为庆功,常有乐舞。其母有音乐的天分,曾作《九韶》。

此外,相传启有5个儿子。他们都为继位争吵。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武观,公开作乱。启派大将率军前往把他打败并杀了他。然后遂决定把王位传给长嫡。

于是,王位世袭自此确定。中国以后历朝,基本采用此制。父传子,弟继兄,把持着“家天下”。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启死之后,太康继位。太康是启的长子,终日花天酒地,只知享乐,少理朝政。对民怨沸腾,视若无睹。他喜欢狩猎,经常在外不归。有一次他带着全家去远地狩猎时,都城被人攻占,只好四处流亡。

攻占都城的人,来自东夷族。他名叫后羿,以神射著名。相传,另外有神话把他渲染得神乎其神,甚至说他曾经射下天上9个太阳,解决了当时长期干旱的天灾,又曾射杀几种害人猛兽,因此曾一度得到人民拥护。后来,他骄傲了,变得暴戾了。只顾狩猎,不管国事。就添了一段哀艳感人的神话,说他那美丽的妻子嫦娥也放弃他,偷食灵药,飞到月宫,宁愿陪伴一只白兔孤单过日。

但历史的传说,却是另有故事。后羿坐了几年王位,把朝事交给亲信打理,自己终日旅行狩猎。他的亲信买人把他暗杀了,登上王位,并夺其妻。这人名叫寒浞。

寒浞在位30多年,过尽奢华生活。他曾经派人追杀太康后裔。太康之孙名相,就是这样死的。相之妻怀孕,却侥幸逃脱。生子少康,长大复国。

据说这段历史前后有40年,称“无王之世”或称“少康中兴”。

所谓“无王”,是不把后羿及寒浞时的统治当做夏王;所谓“中兴”,是夸大少康的出生及成长复国的意义。

其实,少康不以政绩传世。据说,他喜欢酒。因此,他改良酒。而且,他以酿酒流名千古。中国人后世盛行的“杜康酒”则自古相传是由他开始的。四、桀王残暴,终被推翻

少康之后几名夏王,都以征战享乐留名。其中少康孙,名字叫槐,登位三年,竟能臣服九夷。他把夏朝的疆土扩大,并且广设“圆土”,加强监狱制度。由此可见,征战带来俘虏,俘虏充当奴隶,监狱有助看管。

随后几代夏王,继续穷兵黩武。

不降在位期间,因其长子孔甲不肖,又传位给次子扃。扃死其子菫继。菫死后因无子,由其叔孔甲接。所以,这位因德行欠佳而未被传位的夏朝长嫡遂登上王位。

据传孔甲本性浪荡,除了荒淫无度,特别喜欢养龙。好方术,惑人民。在位残暴长达30年,部落首领纷纷造反。自他以后,朝纲更劣。夏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

第16任夏王名发。他在位的第7年,泰山曾有大地震,这可能是世界史上最早的一次地震记录。

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叫桀。他被评为暴君。据传夏桀才智过人,喜好淫乐。而且生性残忍,毫不体恤人民。时值旱灾,土地龟裂,收成大减,百姓困苦。他还大兴土木,建造琼楼宫室。同时用肉堆山,以酒注池,日夜召人陪庆,酣歌舞乐。大臣劝谏,全被处死。又因他有宠妃妹喜,爱听裂帛,便命人送布匹进宫,任她撕戏。奢华浪费,不可终日。人民恨透了他,编了民歌咒他:“天呀,你赶快死吧,我愿与你同归于尽!”

商部落的首领名叫汤,遂联合其他部落造反。他与桀对垒,决战于鸣条(今山西省运城一带)。桀败而逃,退至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商汤率众穷追,桀最后自焚而死。五、夏墟古迹,尚待发掘

夏朝的都城共8处。先后迁都9次。

夏朝由夏禹开始计,安邑原是它的都城。安邑位于今日的山西省夏县。夏禹在位时,为避虞舜后裔,曾经一度迁都阳城。阳城位于今日的河南省登封。及后迁回安邑。

今人在河南省登封发现有王城岗,是一古代城址,被认为是“夏墟”。详细考古工作仍待日后进行。

夏朝在太康时迁往斟寻,即今日的河南省寻县一带。后来其子孙在流亡之中,曾经易都两次,一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另在斟灌,今河南省清丰。中兴之后,曾迁往原,今河南省济源。后又改迁老丘(今河南省开封),继而迁往西河(今河南省安阳),最后迁回斟寻。

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夏墟遗址,发掘出土大量陶器,展现出二里头时期陶器文化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夏商文化的同一性和传承关系。图为有方雷纹的敛口罐。 朱广智摄

古书传说,禹把全国划分“九州”。计为:冀州、兖州、青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豫州、徐州,以后历朝沿用。此外,按照管理能力,疆域分为“五服”。以都城安邑为中心,500里内,称为“甸服”,由夏王直接去治理。1000里内,称为“侯服”,由部落首领去治理,首领向夏王进贡。1500里内,称为“绥服”,求天保佑平安;2000里内,称为“要服”,彼此尚未接触;更远以外,称为“荒服”,因荒山野蛮,威信仍不达。

夏朝历19王,长达400多年。有17王是夏禹及其后裔;另有二王属来自异族异姓。其中,子继父位有13人;弟继兄位亦有两人。另外一位,是叔侄关系。

他们的名字及次序如下:1禹,本姓姒、2启、3太康、4仲康、5相、6后羿、7寒浞、8少康、9予、10槐、11芒、12泄、13不降、14扃、15菫,又名胤甲、16孔甲、17皋、18发、19桀。桀最后为商汤所灭。

中国人最权威的古史书是汉时司马迁的《史记》,对上述夏朝诸王曾全开列。不过就是没有统治年份。第4章三代(中篇)一、造反有理,君权神授

商汤打败夏桀,于是商朝开始。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以下犯上的兴兵作乱的行为;与此同时,也是一次诸侯代君的篡朝自立的举动。因此,不管是自我的自圆其说,抑或是后人的为其解释,都需要有合理的辩白,才足以成为后世典范。

尚书中有篇“汤誓”,就是这样的文献。

桀王既然无道,汤集诸侯造反。汤在誓师之前,曾这样对众人讲:“不是我本人想作乱,而是上天命令我的。但桀实在有罪,我又不敢抗天,就不得不这样做了。”他接着说:“你们都要助我,否则违背天命,都会受罚。”

于是商汤灭夏,商汤代夏,都是上天意旨。

这也是后来“君权神授”的依据。中国历朝历代的交替取代,无论什么方式的篡位登基,都从此说成了是上天的意思。

商汤造反,不但有理,而且合理。以后的人,借题发挥,道理更多。商汤这位古人,遂成王者典范。

说他贤明的故事就陆续出现。其中,最为人乐道的就是有关他的“网开三面”。据传,有一猎人在设网捕禽时对神祷告:“上天下地的,全都进网来。”商汤上前劝他:“你怎能忍心!你听我的。想向左的请去,想向右的随便,想飞就飞,想钻就钻,我只要捕捉那些不听话的专门闯网者。”商汤宽宏大量,所以深得人心。

这显然还不够。于是再添奇迹。

商汤统治时逢干旱,因迷信要人祭求雨。据说,因为商汤不忍杀人,决意以身作则。在那一天,商汤举火设坛,先削发及指甲作献,继而祷告,求神赐雨。待他正要投身火中,电闪雷鸣,雨倾盆下。商汤自然也就不必死了。从此,商代对人祭及向鬼神请示的意识更浓,商代甲骨文的出土更加证明这一事实。人祭人殉亦是商朝最大特色,堪称空前绝后,中国奴隶社会的高峰在商朝。二、为保江山,刑狱残酷

只靠宣传商汤之贤,是不能保住后代江山的。所以,商朝有非常严酷的刑罚和监狱。刑称“汤刑”,分为五种,即:一、墨脸,二、削鼻,三、断肢,四、阉刑,五、斩首。并在全国遍设监狱,但却没有成文法律。

与此同时,商朝沿袭夏朝用于王位承继的世袭制,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所不同的是,商朝的大前半段,以兄终弟及为主。但是未必轮及每一个弟,然后又由长兄之子继位。自康丁以后,亦即最后五世,才终确立传子。

不过,尽管如此,商朝王位的传袭也并非井然有序。古书有载,由仲丁至阳甲,连续发生争夺王位斗争,史称“九王之乱”。主要是由于曾决定取消传嫡,因而诸兄弟间的排次产生纠纷。是故,王室内部矛盾重重,连累人民经济生活。例如,都城为此几度搬迁,反映了政治的动荡。根据能找到的记录,商朝600多年统治,先后曾经迁都6次。汤建朝时,是在亳邑。至第十王接位,才开始迁往嚣;后继者迁相邑;继续者再迁庇。据说在庇传了三王。然后至祖丁在位时,因曾出现过日食,竟导致人心惶惶,南庚接位遂迁往奄。又据现代天文学家计算,该次日食应发生在公元前1328年10月18日;中国史家认为那是祖丁统治时候,并可能是世界最早有关日食记录。总之在这期间,或因政治,或因天灾,或因迷信,连换了5处京都。从王位更迭次数看,亦刚巧是传了9世。

至第19王盘庚时,黄河经常发生泛滥,加上贵族奢华腐化,为摆脱这双重祸害,遂又决定迁都至殷。三、盘庚迁都,商殷开始

这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商代) (2007年12月6日摄)

盘庚迁都往殷,是商史的大事。

据说当时朝野都在反对,盘庚又哄又迫才终成行。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殷那地方荒芜;另一方面是一切要从头起。盘庚留下文献三篇,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不过,搬迁以后虽苦,却是带来朝气。民安而又国治。上下发愤图强。这在商朝的历史上,被誉为是中兴阶段。自此随后的11王都没有再次迁徙,相继以殷为都历时长达250多年。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原因也在此。

现时史家所以认为商朝历史可信,是因为在河南省的安阳发现殷墟。这个古代的城墟,曾于1928年时被开掘。内中除了发现宫殿陵墓,还出土了大量遗迹遗物,尤其有一万多件商人祭祀问卜用的甲骨文,成为今时学者研究商史的依据。而且,借此引证了商代诸王的名字。

汉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内列商朝31王名单,不过他并没有开出年份,所以部分史家对此存疑。自从甲骨文的发现,又经过专家们考究,商朝历史才确定了。

商朝历时600多年,传17代,共30王。他们的在位先后排次是:1汤(即“太乙”)、2外丙、3仲壬、4太甲、5沃丁、6太康、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亶甲、13祖乙、14祖辛、15沃甲、16祖丁、17南庚、18阳甲、19盘庚、20小辛、21小乙、22武丁、23祖庚、24祖甲、25禀辛、26康丁、27武乙、28文丁、29帝乙、30帝辛(即“纣”)。共30王。另有一说,共31王,是把“太丁”收入。太丁是汤长子,早死,故传次子外丙。强调有太丁,是表现传嫡。四、武丁有妇,能征善战

盘庚之后,值得一提,是第22任商王武丁。

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的青铜壶盖,再现了商朝晚期的社会风采。 刘建华摄

武丁本是第18任商王阳甲长子。但是,由于废嫡而更立诸弟,因此被送到民间生活。直到第21任商王小乙死后才又轮到他。武丁登位,重用人才,甚至用奴隶傅说为相。内修政事,外扬武功,使商朝达到极盛高峰。

武丁的配偶名字叫妇好,是位能征善战的人才。她曾带兵攻打羌夷等族,降服41国,调兵13000名。今人曾于1976年在殷墟发现一墓,内中有殉葬武器达120件。后来又证实,就是她的墓。因为在出土遗物中有一青铜器皿,上刻铭文以甲骨文称颂她的生前战绩。

甲骨文是商代在祭祀时,刻在龟甲上的卜辞文字。商人尊天事鬼,凡事求神问卜。有问有答,刻上兽骨。常用龟甲之外,还用牛骨鹿骨。迄今发现的甲骨字,约有3500多个,能辨认的接近一半。据专家研究称,甲骨文基本上已是象形文字。也已有会意字和形声字。这和以后周朝的文字也很接近,可以说汉字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王颂摄

商朝出土的遗物中,以青铜器皿最具特色。据说青铜在夏朝已出现,但到商朝获得高度发展。青铜器制的种类很多,其中有兵器和礼器等。尤其是鼎,最为著名。已出土的有一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通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形状雄伟,技艺高超,是晚期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而制。

商朝还有各种陶器。灰陶、红陶、白陶、黑陶……商朝已有麻及丝织。同时,基本沿用夏朝的太阴历。五、人祭人殉,奴隶遭殃

在距殷墟宫殿宗庙区西约3000米处,发掘出的商代晚期五乘车马坑,以及双面刃青铜短剑。 朱祥摄

商朝最恐怖的是采用人祭人殉。

在殷墟的陵墓之中,发现大量殉葬骸骨。男男女女,有头无头。还有牲畜,尤其是马。这是统治者把人及畜作陪葬品的社会现象,亦证实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高峰期。奴隶大部分来自战俘,为王室贵族所拥有。家奴杂役也常被充当人祭人殉。征伐前后,举行人祭来祭祀祖先神灵。贵族死亡,都有殉葬,以一批生人当侍卫去陪死者。在殷墟已发掘的一个墓中,可以找到225个陪葬的骸骨。有男有女,有跪有蹲。另外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统计到,只武丁一朝,人祭的卜辞共达1006条,曾用了9021人作祭。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纣。他亦是古代著名的暴君。除了生活荒淫无度,尤其喜欢穷兵黩武。他特别宠一妃名叫妲己,在朝歌建宫殿纵情作乐,挂肉满树,灌酒入池,召千人陪乐共饮,或男女赤裸嬉戏,夜以继日,朝野痛恨。其兄与叔前往劝谏,妲己从旁教唆,或炮烙或剖心惨死。成语“助纣为虐”就是出自这段故事。又传纣王曾多次放虎入闹市,纯粹为观看百姓如何受惊和逃跑。

最后,由周部落所率领的联合队伍起来造反,向纣王在朝歌所建的那一处宫殿进军。纣王由于先前曾派了大军去远征,只好在忙乱中集合数万奴隶充数,亲自上阵,战于牧野。岂料这支临时军队阵前倒戈。纣王狼狈地逃回朝歌,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当晚与妲妃双双自杀。

商朝也就这样结束了。

它的历史大部分可信。第5章三代(下篇)一、武王立周,封藩建卫

周朝是上古时期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先后共传34王,历时长达800多年。

周朝史分前后。前称西周,后称东周。分界线是由于迁都。西周时都城设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东周时都城设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因为从地理位置看,镐京在西,洛邑在东。故此,史家惯分西周、东周。

周朝,是由武王建立,灭纣后才开始。

不过武王之父姬昌,史称文王,生前曾费力打基础。最为人乐道的故事就是文王会姜太公。姜太公是姜尚。他在河畔钓鱼,文王兵至而不动。王感觉奇怪,停下查询。见姜垂钓无钩,遂上前再三询问。交谈之下,认为是能人。于是用为军师,不断征战扩地。据传,其时三分天下有二。商王为之大震,遂将文王囚禁。后经说项,才获放还。

之后,文王死,武王继。几度联合诸侯,卒将商朝推翻。武王原叫姬发,祖先原本叫弃。曾于舜时协助大禹治水,又任农官,后来才赐姓姬。世代居邠(今陕西枸邑)。根据同一传说,弃下传14世然后是武王。

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登位,才开始了周朝。

又“王”,从此改称“天子”。他取号为周武王。尊父为周文王。与此同时,他为了巩固周朝天下,把亲属和功臣分封各地。而且授命他们建诸侯国。此外,诸侯可将自己封国内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亦可将部分采邑分给属下,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开国时的大分封,史称“封藩建卫”。它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之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严格规定隶属关系,务使各方诸侯奉天子为共主。最终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护周。各诸侯国均以周的模式层层分封管辖。

武王建周第三年,天下未宁,政权待定,却已劳累染病死。遗长子成王年幼接位,托弟周公旦摄理政事。二、澄清流言,订宗法制

王幼无知,叔父掌权。难免就出现种种流言,散布周公姬旦要篡位。尤其统治阶层,更是沸沸扬扬。

武王还在世时为要殷民归顺,对纣之子武庚采取怀柔政策。他决定要以殷治殷,容许武庚续管治殷。但派他的三个弟弟前去监国。武王死后,众弟意欲谋位,武庚亦想复国,联合作乱。矛头同指周公,声言要清君侧。

周公力抗谣言,亲自率师东征。

经过三年努力,终于铲平叛乱。

然后周公又秉承武王遗训,继续制作一套典章制度。例如,采用国野分治政策。“国”即城市,近郊周围,住着周族成员,通称“国人”,包括士农工商。各有定所,不相混淆。至于“野”,是外围。居者全是被征服的其他氏族部落以及夏商两代后裔,通称“野人”。全都沦为奴隶,任由贵族及周族的成员差遣,从而形成两大阶级。

另外,为要澄清有关他的流言,以及确保嫡子承继世袭,周公立下了完全不问个人好坏的王权传位制度,史称宗法制度。条文极为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嫡长子为国王或爵位唯一合法继承人。无论嫡长子是贤与不肖,白痴或疯子都如此。其余所有儿子,包括嫡出次子在内,一律无权问津。嫡长子死亡后,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承继。倘若是嫡长子无子,才由嫡出次子接位。总之,必须按照母亲的身份和出生先后,将所有儿子划分为嫡、庶、长、次。妻生的大儿子是嫡长子,其余是嫡次子。妾生的大儿子称庶长子,其余是庶次子。周公这一传袭制度,史称亲属等差递减。不但为历朝所接受,对后世影响亦极深远。

周公摄政七年,然后还政成王。

他的制度所为,受到儒家推崇。三、厉王劣政,国人暴动

同时,周朝把夏及商朝以来实行的农业井田制度发展得更完备。井田制度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推行。一般是采用一大块可耕地,分为相等大小的九方块,中间一块定为公田,由周围的八块拥有者去共同耕种,年终收成,全归国有。其他八块,由八家拥有者各自耕种,所得也是各自私有。但是,公田是首先的作业。另外八块,虽谓私田,其实亦属诸侯或百官的。一般庶民,几乎如同奴隶,只是实际耕种者。他们在名义上有权,可是在实质上无权。

到厉王统治时,发生了一场暴动,史称国人暴动,也与土地有关。起因是厉王出于贪婪,把山林川泽也归为国家专利,不准小贵族及庶民去打猎捕鱼。这种措施使劳动阶层失去额外的生活收益,便群起反对。厉王施加压力,采取恐怖手段对付敢言者,遂引发了暴动。

结果,在镐京的国人冲进皇宫吓走厉王。在厉王外逃的时候,公推两名贵族执政。史称共和,长达14年。“共和元年”的开始被列入“确切纪年”的首项。中国自此起,亦即公元前841年,日期皆可追溯。

其实还是要归功于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在那部书内,根据孔子修的“春秋”及左丘明著的“左传”,编写成了“十二诸侯年表”。表内,首列“共和元年”。所以,自是年起,年年可考,中国历史有了准确年代。

也许应该指出,周朝诸侯设有史官,职责本就记事。但并不是凡事都载,又或年份只记王号。即使“春秋”,也不过是上起鲁国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讫鲁国哀公第14年,即公元前481年。而且内中语多隐晦。如当做历史看,作用实在有限。同时没上溯至共和元年。另外“左传”,虽是补充了事件,却又欠缺了连贯。四、烽火游戏,一笑倾国

西周最后的一个王是幽。幽王导致西周灭亡,完全因为耽于嬉戏。史家认为,幽王因为宠妃褒姒不笑,采佞臣的建议,发烽火戏诸侯,终于引得褒姒笑逐颜开。点燃烽火,本来是意味着周王遇难急召诸侯来救的生死信号。烽火点燃后,诸侯们带兵来援,一路奔波,只争朝夕。原来不过是为了要博后宫的一名女子一笑。当他解释了真相,将士都不开心。后来真正出了急事,诸侯便不再当真了。

幽王又是因为宠爱褒姒,废了原来的皇后及嫡出太子,不但改封了褒姒为新皇后,并立她所生的儿子为太子。这当然是违反周朝宗法制度。同时引发了一场问罪战争。原因就是,旧皇后的父亲申侯,向外族的部落借兵,一直攻到镐京,杀死幽王及褒姒所生的太子,并掳走了褒姒。到周室财富被抢一空,这些外族才离去。而且,危难发生时,各国诸侯都不曾来援。当这一次动乱平静下来,王室又出现了继位纠纷。一方面是,由申侯带头拥立原嫡长太子接位,是为平王;另一方面是,有一批贵族另举幽王的另一儿子继任,是为携王。这段两王闹剧,竟持续了10年。最后,以携王被晋文侯所杀而告终。

同时,由于外族入扰及王室的内斗,镐京几经兵劫,遂残破不堪,于是,就有迁都之议。然后,在公元前770年,平王在西部众诸侯国的军队(包括晋、郑、卫、秦四个大国)护送之下,大举东迁洛邑,遂开始了东周。也因为是这样,东周局处一隅,占地仅600里。随着西陲秦国开始强大,众诸侯国互相兼并,平王这个共主更加无奈。五、平王东迁,共主失势

平王在位51年,周室威望一落千丈。总之,平王一切有关天下的决策,均受到各大诸侯国的左右。

与此同时,兼并频频。相传,在西周时,大小封国多达1800个。到春秋时,已被兼并为100多个了。中原地域,逐渐以晋、郑、宋、齐、鲁、卫等国为大;诸侯混战,秩序大乱。周朝王室,仅能以宗法制度继续维持着尊严;诸侯之间,开始以会盟的方式试探着称霸。在随后的300年中,在诸侯间有五霸的迭起,史称“春秋时期”。

而且在社会上,涌现出了士的阶层。“士”是知识分子,先辈原是贵族。这是因为周朝宗法制度规定,小宗传五世后便尽降为平民。加上众多封国的灭亡,增添了大量失爵的子弟。他们失去贵族特权,但却拥有文化学识。于是,个个各以所长,四处另谋官位,或者投靠有权势者。这种由“士”阶层逐渐带起的四处求职的社会现象,史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遂塑造出中国哲学界的雏形。“春秋”之后进入“战国”。

那个时候,东周仍在。不过,周朝天子对各国的制约作用已经消失殆尽。“晋”国已被属下的大夫三分国土,变成了“韩、魏、赵”三个大国了。另加上“秦、楚、燕、齐”,史称“战国七雄”,继续争雄角逐。但是,这时候他们的目的已不只是称霸,而实际是要取代天子了。

由此可见,东周存在500多年,而事实上形同虚设。前300年是“春秋时期”;后200年是“战国时期”。最后“秦”在西崛起,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国所灭。周朝合计811年,前后一共传了34王。

其后,秦又逐个消灭其他六国,秦朝开始。第6章五霸(上篇)一、春秋五霸,两种排名

春秋五霸是指东周初期五个最杰出的诸侯领袖。在那长达300年的春秋时代,他们均先后被公认为霸主。“春秋”这个词,来自“鲁国编年”。

据说,因为孔子曾修删过它,并把那个历史阶段定名“春秋”,于是,以后史家便都这样称呼。

其实,“春”和“秋”原是分开的两个不同含义的季节。“春”,是指一年四季开始的第一季,亦即阴历正月至三月;秋,是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三季,亦即阴历七月至九月。因后来人们习惯了将它们连在一起使用,变为表示一年四季岁月光阴的一种俗称。到东周时,鲁国史官在编写鲁国史书时,便将书名定为“春秋”。后来孔子依据鲁国史官这本史书材料,进行加工,编删增补,就成为中国古典十三经之中的“春秋”。书中编年,从鲁国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开始,至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止,合计编入事件242年。孔子于公元前479年死去,那是此书编年所载之后两年。

不过,“春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实际上指东周开始以后周室王朝权力衰退期的第一阶段,为了时间的确切和真实,于是史家又把它作了适当的年份调整。所以,“春秋时期”是从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东周迁都以后开始,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476年)止,共计294年。那是因为“史记”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开始“战国时期”,现时史家多采用这一分期。

那时,一方面是周室王朝由于东迁,本身所统辖的土地和人民因而大大地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各诸侯国发生大小吞并,逐渐出现几个强大的诸侯国。相对之下,周室王朝也就变成了空架子,以至完全失去了它的控制力。

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室王朝起到了那段时期共主的作用。

又由于在那个阶段这样的侯国领袖曾先后出现过五个,所以才被称为“春秋五霸”。他们是谁?说法有二:一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