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机理及协同度测度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1:08:1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姣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机理及协同度测度研究

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机理及协同度测度研究试读:

前言

Foreword

21世纪是群体竞争代替个体竞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加快,顾客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都在大幅缩短,这些都使得组织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从相对稳定向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转变,同时也导致组织间的竞争正逐步地从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组织网络和组织网络之间的竞争。

因此,在今天的商业图景中,不应再将公司(组织)看作一个个独立的实体,而应将其看作公司联盟或者多层次网络(例如将货物或者服务提供给最终顾客的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高度复杂化的全球竞争局面,一个组织只有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才能获得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所需的全部资源。随着竞争形式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系统开始跨越组织边界,由简单的、封闭的组织内信息系统转变为复杂的、开放的组织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IOIS)。

IOIS在组织间合作中一直扮演着支持或赋能作用,它不但扩展了组织间交易、协调和沟通的范围,也促成了新组织间关系的形成,使得在IOIS未实施前不可行的组织间合作变得可行。IOIS可以跨国界、跨地区、跨企业对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它又能利用其独特的功能创造新的经营模式(business mdoel),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间合作、协调方式,甚至改变竞争规则。IOIS正快速成为企业竞争成功的基本资源。

IOIS跨越多个组织的边界,链接了多个成员组织内部系统,因此它内部的组成子系统数量众多,类型和结构各异,作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的构建因素较多。本书中对于IOIS协同问题的研究是针对IOIS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协同现象的发生过程、协同的机理、协同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以及对现有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和测度等方面而展开的整体、系统化的分析和探讨。

本书综合运用了管理学、信息科学、情报学、复杂科学、数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着IOIS协同的“问题界定—影响因素—原理分析—模型分析—程度评价”这一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工作。

笔者在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于IOIS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IOIS概念的重新理解。本书阐明了作为复杂系统的IOIS中的确存在协同问题,同时全方位地探讨了IOIS协同的内涵,包括IOIS协同的内容、特征、协同效应、协同层次等,形成对IOIS协同的客观认识。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分析了IOIS协同的影响因素。IOIS协同的宏观影响因素指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规环境、教育环境、文化和自然环境等,IOIS协同的微观影响因素包括组织间因素、组织内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三个方面。

本书运用演化的观点将IOIS协同划分为他组织阶段和自组织阶段,将耗散结构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超循环理论等理论应用到IOIS协同机理的研究中,剖析了IOIS协同的形成条件、形成动力和演化过程,构建了IOIS的协同过程模型,并从协同的准备和协同的发生(即他组织和自组织)两个阶段分别深入研究了IOIS协同机理模型,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协同工作。

最后书中还构建了IOIS协同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使用组合评价法从构成协同、功能协同、组织管理协同以及环境协同四个方面对IOIS的协同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中进行了应用。作者2015年10月第1章绪 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开始要求信息系统能够跨越企业的边界,支持信息更加快速高效地在企业间传递。信息系统跨越企业边界,就形成了组织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IOIS),借助组织间信息系统又形成了企业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使用信息技术的众多案例中,组织间信息系统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1.1.1 研究背景1.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的转变最终导致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出现

21世纪是群体竞争代替个体竞争的时代。“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间开展平等竞争固然重要,但开展合作更为重要,合作的空间要大于竞争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果不能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任何企业都难以获得成功。”这是江泽民主席于2001年10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的一段演讲。当今世界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加快,顾客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都在大幅缩短,这些都使得组织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从相对稳定向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转变,同时也导致组织间的竞争正逐步地从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组织网络和组织网络之间的竞争。

组织之间建立起来的组织间关系越来越复杂,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简单的商品供需关系到合作研发关系,到业务流程外包关系,等等。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高度复杂化的全球竞争局面,一个组织只有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才能获得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组织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合作战略对组织而言更加重要。随着竞争形式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系统开始跨越组织的边界,由简单的、封闭的组织内信息系统转变为复杂的、开放的组织间信息系统。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如图1.1所示。组织间信息系统在组织间的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能够为成员组织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使得信息能够跨越组织边界流动,降低组织间的共同成本,实现跨越组织的协调,同时,还能够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文化、组织间的协作关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图1.1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出现2.复杂性科学要求从整体上研究系统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系统科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系统大于其组成部分之和,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系统经常与其环境(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它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自组织),确定性的系统有其内在的随机性(混沌),而随机性的系统却又有其内在的确定性(突现)。这些都导致了以还原论、经验论及“纯科学”为基础的经典科学正在吸收系统论、理性论和人文精神而发展成为新的科学——复杂性科学。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 SFI)首任所长乔治·考文曾指出:复杂性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就讲了一段颇具哲理的话:“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链条。”这个观点是很深刻的。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只能从一个部分、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来认识。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早期的科学研究只能采取那种方式。但科学发展到今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必将推动而且也有可能把这根链条连接起来进行研究。

复杂性科学要求人们开始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人们在花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把所有的东西拆解成分子、原子、核子和夸克后,他们最终像是在开始把这个程序重新颠倒过来,开始研究这些东西是如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而不再去把它们拆解为尽可能简单的东西来进行分析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的研究就是抛开从一个部分或者一个方面来认识IOIS的方法,力求从整体上研究IOIS这一复杂系统的演化问题。3.和谐和协同的思想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接受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这里的和谐包含很多的内容,其中就有社会各系统的和谐和协同运作。此外,[1]和谐管理的思想也深入人心。和谐管理理论是席酉民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是认为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合作的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人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资源、市场稀缺的情况下,竞争的日益加剧是必然的。但是,在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都发生转变的信息社会中,个体和个体、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高度合作要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各个群体或组织的运作纳入一个合作的体系之中,而基于和谐概念发展起来的和谐管理理论正好可以适应这种要求。

美国高德纳(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把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企业外部信息化应用和协同商务。企业信息化发展到目前,已经进入协同商务的时代。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前沿技术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业合作的能力,以更有效地管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协同商务更关注企业内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业。协同商务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企业内部协同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乃至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和谐和协同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4.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子系统众多,作用关系复杂

组织间信息系统跨越多个组织的边界,链接了多个成员组织的内部系统,因此它内部的组成子系统数量众多,类型和结构各异,涉及的构建因素较多,同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常复杂,因此,这么多的要素或子系统以及构建因素必须在组织间信息系统健康运行过程中合理地相互协调、相互匹配、相互合作,才能正常发挥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全部功能。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的研究正是针对IOIS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协同现象的发生过程、协同的形成机理、协同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以及对现有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和测度等方面而展开的整体化、系统化的分析和探讨。1.1.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了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体系。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问题,按照认识问题的思路展开分析,力求从整体上探究组织间信息系统和谐发展继而发挥效用的规律,这样的研究丰富了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的领域、研究视角和研究体系,为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充实了新的内容。(2)拓展了复杂性科学、协同理论等自组织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

组织间信息系统完全符合复杂系统的所有特征要求,因此可以认为IOIS是一种复杂系统,文中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协同理论来探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问题,使人们能够认识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本质。同时,本研究将复杂性科学和协同理论的应用拓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3)完善了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认识。

虽然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概念已出现近半个世纪之久,但是对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大多针对IOIS某一个侧面,或者从一个内部的视角来探讨相关问题,而本书的研究力求加强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组织间信息系统,希望对IOIS的整体性认识能够加以完善。(4)对于信息系统乃至其他类型的人工系统中协同问题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信息系统是复杂开放系统,其中也会存在协同现象。组织间信息系统是一种跨越了组织边界的信息系统,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系统,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问题,对于进一步探讨其他具体类型的信息系统,乃至其他类型的人工系统中的协同问题提供了参考。2.现实意义(1)推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本书的研究工作力求揭示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发展的规律,以提高人们对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认识,这样的研究成果必将推动组织间信息系统这一事物的应用和发展,在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形成过程的探讨以及对现有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和量化测度的基础上,对现状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组织间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2)提高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效用。

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会带来整体功能上的增值,这是协同理论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本研究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和谐发展,推动IOIS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使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效用充分发挥。(3)对组织间信息系统整体功能提供了新的评价视角。

对现有的信息系统的评价是从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系统性能、敏捷性、满意度、经济效益等不同的角度开展的,提出了表示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程度的IOIS协同度这一概念,它是从信息系统要素之间的协作和匹配程度出发的衡量信息系统整体功能的一个新的量化指标,为组织间信息系统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视角。(4)提升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研究以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化实现的过程中,增强了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提高了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捕捉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的能力,这种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与组织其他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信息化应用效果和组织目标的能力称为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硬件、软件、共享的服务,管理实践以及技术与管理技能的集合,它的提高将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如技术、经济、管理、社会、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国外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如图1.2所示)。图1.2 国外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的4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IOIS萌芽阶段。1966年Felix Kaufman在[2]《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跨越组织边界的数据系统”的概念,标志着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的开启。(2)20世纪70年代,IOIS企业探索阶段,企业开始实践IOIS,一些著名的IOIS开始出现。(3)20世纪80年代,IOIS学术上的繁荣阶段,这一时间段内出现了大量的关于IOIS的学术论文。(4)20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互联网的IOIS阶段,IOIS的研究和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商业化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1.成员选择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

这主要包括IOIS的应用模式、IOIS的扩散问题等。(1)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

很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阶段和层次作了划分。[3]

Barrett & Konsynski根据企业在IOIS技术方面的投资及企业在其中的责任,将IOIS应用分为五个层次:①企业进入一个由其他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系统;②企业参与设计、开发、维护和共享一个单一的应用软件,例如客户订单系统等;③参与企业对较低层参与企业可能共享的网络完全负责;④参与企业开发和共享一个各种类型参与企业可能使用的种类不同的应用软件的网络;⑤任何低层次的参与企业都可能以实时的方式被集成在复杂的运营环境中。这种划分认为IOIS应用模式是可选择的,但这种观点仅着眼于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投资。[4]

Venkatraman根据IT在企业内外的应用范围和程度,将IT的应用分为五个层次:局部运用阶段,内部集成阶段,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阶段,企业网络重新设计阶段,企业范围重新设计阶段。这种观点认为IT应用阶段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是缺少如何选择和利用IT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研究。[5]

Lummus & Duclos从供应商角度,根据EDI实施的深度和宽度,将EDI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交易层,在这一层供应商同客户交换数目有限的EDI交易集合;第二层是连接层,在这一层供应商的EDI系统与其制造计划系统相连接;第三层是集成层,在这一层供应商和买方之间共享的EDI交易与合作企业的其他应用系统集成。这种看法从技术角度提出了IOIS应用方式,但是没有考虑应用的组织背景。[6]

Massetti & Zmud根据深度维度将EDI应用分为三个层次:文件到文件的连接,应用软件到应用软件的交换,工作环境的连接。提出了EDI应用的4个维度——深度、多样性、宽度和量,但是这种分层仅考虑了深度维度,忽视了其他3个维度。[7]

Lummus R. 根据EDI实施的程度将其由浅入深分为6个阶段:①EDI仅同一个顾客有少量交易;②EDI用于两个以上顾客之间少量交易;③EDI与企业其他内部系统集成;④EDI同时用于供应商;⑤EDI与顾客内部系统集成;⑥EDI被集成到全企业中。这种划分认为,在不同的EDI实施阶段企业将获得不同的利益,并且随着应用层次的提高利益将增加。(2)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扩散问题。

组织间信息系统成功与否依赖于其他组织的采用情况,Cooper [8][9]R.B. & Zmud,Lacovou C.Benbasat I. & Dexter A.,Premkumar [10][11]G. & Ramamurthy K., Kumar R.L. & Crook C. W.等人都进行了IOIS采用和扩散问题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技术因素、组织内因素和组织间因素在IOIS采用中起着重要作用。[9][12][13]

Lacovou、Grover、Chwelos et al.认为IOIS的采用与否与组织的意向有很大关系,扩散的障碍包括技术障碍、组织障碍、合作障碍、基础建设障碍等,另外,IOIS要与组织的情景相容。2.组织间信息系统对成员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

这主要包括IOIS对组织变革的影响、IOIS对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IOIS潜在的利益问题等方面的研究。(1)组织间信息系统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组织要想从IOIS中获得利益,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进行组织变[4]革。Venkatraman识别了组织变革的五层框架:前两层是演化层,后三层是革命层。还有一些作者提出了重新设计企业网络的方法及框[14]架,Kambil & Short提出一个角色-连接模型来表示和分析企业网[15]络;Clark & Stoddard提出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的框架,同时强调技术创新与流程创新两个维度,组织才能从中受益。(2)组织间信息系统对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

IOIS对组织间关系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技术-经济的观点和社会-政治的观点。

技术-经济的观点强调关系的收益性和功利性,应用经济理性的原理来解释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对组织关系的影响,这种观点引申出竞[16][17][18]争优势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社会-政治的观点认为合作关系在互惠性基础上暗含了义务、承诺和理解,把焦点集中在信息技[19]术系统参与者的行为上。如Vlosky & Wilson证实了IOIS的应用导致了双方关系短期的衰退,他们还提出了影响组织间隔阂的因素,并从组织内和组织间两个方面提出理论上的解决办法。Clemons & [18]Row发现建立在企业交互活动基础上的IOIS经常导致不信任、矛盾心理和合作伙伴公开的抵制,并且进一步说明在一些渠道上,供需双方协同合作带来的潜在收益可能没有被认识到。(3)组织间信息系统潜在的利益问题的相关研究。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施能够为参与成员带来潜在的利益。[20]Malone等人认为IOIS的应用会引起以下三个效应:电子通信效应、电子经纪效应和电子集成效应,它们都会给参与企业带来很多利益。[21]

Pfeiffer认为IOIS潜在利益分为两类: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22]Sokol也认为实施EDI可以获得直接和间接的利益。Mukhopadhyay [23]& Kekre认为企业通过IOIS可以获得经营利益和战略利益,[6]Massetti & Zmud也采用了同样的利益分类方法。[24]

Johnston & Vitale认为企业通过三个途径——提供给成员更大的内部效率、促进成员之间直接关系的效率和增加成员的议价能力,能够从IOIS中获取竞争优势。3.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的相关研究

此外根据现有的外文文献资料来看,以“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和“Collaboration”或“Coordination”、“Synergetic”等为检索条件,没有发现将组织间信息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来探讨其协同问题的相关研究。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仅有几所大学的几位教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在开展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分别以“组织间信息系统、企业间信息系统、组织际信息系统、跨组织信息系统、跨组织系统”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个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并对检索得到的20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1.组织间信息系统基本问题

国内最早提出“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是东南大学的梅姝娥教授,她认为组织间信息系统就是指跨越组织边界由两个或多个组织所[25]共享的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提出相关概念的还有厦门大学的刘震宇教授,他提出了“组织际信息系统”的概念,认为所谓组织际信息系统是指跨越组织边界、支[26]持信息在组织间流动并且被多个组织共享的信息系统。另外有代表性的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延章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生钟铭,他们认为“企业间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嵌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之内,能够支持或者赋能企业间关系、交易和合作的信息系统。此外,文中还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类[27]。贵州大学的秦黎提出了“跨组织信息系统”的概念,认为跨组织信息系统就是指跨越组织疆界的信息系统,他还从组织关系视角探[28]讨了跨组织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2.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研究

梅姝娥教授对诱导组织间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25]析,并对组织参与组织间信息系统不同层次做了探讨。刘震宇教授从组织际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特点、作用、成本和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国外组织际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提出了组织际信息系统经济[26]分析的若干问题。王延章教授等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两类主要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电子层级和电子市场)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29]。此外,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陈信宏等从社会镶嵌的角度,探讨[30]和分析了台湾中小企业跨组织资讯系统采用困难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方华教授分析了跨组织信息系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31]跨组织信息系统基础上的网络型组织的趋势和特点。

国内很大部分文献都是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问题。有代表性的有:南开大学袁斌等从交易成本、关系稳定、迅速反应、大规模定制和组织再造等方面分析了供应链上跨组织系统的[32]效用问题。复旦大学唐跃军以关系管理为基础提出了组织间系统在供应链中应用的四阶段模式,探讨了影响组织间系统成功的关键变[33]量和相应措施。深圳大学的罗汉洋分析了供应链中跨组织信息系统的不同演化阶段及特征,认为Internet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组织间信[34]息系统的性能。王高山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成员实施组织[35]跨组织信息系统的行为。楼天阳提出供应链就是跨组织系统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建立跨组织系统的内在动机,认为跨组织系统就是[36]企业信息化的横向延伸。

此外,对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问题的研究,徐宝祥等分析了协同理论在组织间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识别了组织间信息系统中的协同效应,给出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实现技术和策[37]略。

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问题还开始出现在国内博士论文的论题中,如浙江大学程军在博士论文“电子交易市场的形成原因研究”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电子交易市场的技术、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成因进行了研[38]究;大连理工大学钟铭在博士论文“企业间信息系统模式研究”中分别从技术模式、权力模式、组织模式和流程集成模式等方面研究[39]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模式。1.2.3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关于组织间信息系统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强调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应用,但存在以下不同点。1.国内的研究落后于国外的研究

国内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数量上、质量上,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落后于国外的研究。目前来看,国内的IOIS研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待于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努力,使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加丰富,为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2.国内研究的连续性较差

国外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持续性,如Barrett、Malone、Bakos、Kumar、Lummus等人均发表过两篇以上的相关论文。国内的研究相对而言就没有什么连续性,绝大多数作者发表过一篇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文章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这个领域的研究。这种连续性差的现状必然制约国内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的发展,影响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应用。1.2.4 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目前,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分别围绕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扩散问题,组织间信息系统对组织变革和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组织间信息系统潜在的利益问题等方面展开,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研究工作存在以下特点。(1)很多学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做出了定义,但是对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清晰和透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OIS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有必要对IOIS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和理解。(2)有很多分析IOIS不同侧面(如特征、分类、应用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但是系统化的研究较少,未来应当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理论分析架构,对IOIS进行系统性分析。(3)缺乏网络视角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单个组织成员或者一对合作伙伴的角度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其他网络成员的影响,应当从整个网络系统的高度对IOIS进行综合分析。今后应当将IOIS放入网络视角中进行研究。(4)针对IOIS不同侧面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多IOIS定义、分类、模式、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IOIS的规划、实施和实现,尤其是从信息技术层面来考虑IOIS的实现问题关注得较少。(5)对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评价方面都是定性的描述性分析,而且局限性很大,都只针对某一类型的IOIS来开展,未来应当对多种类型的IOIS进行分析,并从总体上对IOIS进行定量的评价和测度。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的特点如下:(1)多从具体应用层面定义和分析组织间信息系统,缺乏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解;(2)多从系统内部单一视角局部分析组织间信息系统问题,对整体上的网络视角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则比较少;(3)考虑组织间信息系统基本问题、IOIS采纳、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研究工作比较多,深入探讨其开发、构建中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则比较少;(4)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定性评价比较多,而开展具有普适性的整体性定量评价的几乎没有;(5)开展从系统整体视角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内在规律的几乎没有。

因此,我们选择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力图从整体上研究IOIS,将IOIS放入网络视角下进行分析,在全生命周期内综合考虑IOIS的协同问题,以及从系统整体上进行IOIS协同程度的量化评价。1.3 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1.3.1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问题界定—环境因素—原理分析—模型分析—程度评价”这一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展开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以及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两个部分。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是本研究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根本认识,指对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重新理解,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分类、特征、作用等,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而研究IOIS协同问题的理论基础则包括协同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竞合理论以及系统建模理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分析。书中首先证明组织间信息系统中是存在协同问题的,然后在对组织间信息系统构成解析的基础上,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内容进行界定,分析IOIS中的协同效应、IOIS协同的特征以及IOIS协同的层次,同时还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动态特性进行探讨,从而形成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这一研究对象的系统认识,这部分也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出发点。(2)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科技、政策法规环境、教育环境、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宏观环境要素,从组织间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组织间因素三个方面分析IOIS协同的微观影响因素。(3)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形成机理分析。根据组织方式以及组织间信息系统演化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划分为两个阶段——他组织阶段和自组织阶段,分别探讨他组织阶段中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准备工作以及不同协同内容之间的关系,剖析自组织阶段中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规律,完成对IOIS协同过程的建模,根据阶段性特征总结出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不同协同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协同机理模型作深入分析,研究组织间信息系统不同协同内容的分析方法与实现技术,分别从协同准备和协同发生阶段探讨不同协同内容的实现技术。(4)通过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评价实现对IOIS协同度的量化。首先定义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度的概念,总结开展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度评价工作的基础,在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度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IOIS协同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一种组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度进行评价。选择一个较典型的案例将本研究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文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研究的逻辑框架如图1.3所示。图1.3 研究的逻辑框架1.3.2 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和贡献:(1)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及其协同的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分析了IOIS协同的影响因素。在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重新理解,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包括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内容、特征、协同效应、协同层次等,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这个对象系统形成统一认识,同时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2)用演化的观点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划分为他组织阶段和自组织阶段,将耗散结构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超循环理论等理论应用到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形成机理研究中,剖析了IOIS协同的形成条件、形成动力和演化过程,构建了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形成机理模型和协同阶段模型。从协同的准备和协同的发生两个方面分别对IOIS协同形成机理模型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3)建立了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使用组合评价法从构成协同、功能协同、组织管理协同以及环境协同四个方面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应用,为衡量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价视角。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围绕相关研究领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的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公开著作等,在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理解和新的观点。2.调查研究法

将专家调查、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影响因素、协同度测定的指标以及组织间信息系统应用的现有状况等进行分类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为相应部分的研究奠定基础。3.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组织间信息系统无疑是一种复杂系统,在对其开展研究时以系统论作为指导,书中使用了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分析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IOIS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4.数学方法

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序参量主导系统的演化证明以及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度定义等部分使用了数学推导的方法,在协同度测度和评价部分使用了统计学的有关方法,并借助相应的软件工具处理和分析数据,选取组合综合评价方法对IOIS协同问题进行测度。5.案例分析方法

将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应用本研究中提出的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度测定方法来评价该企业所在的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协同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1.4.2 技术路线

本研究遵循现状调查—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案例分析的技术路线,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4所示。图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章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的相关理论

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与其他管理领域涉及的协同问题虽有很多不同,但是对组织间信息系统领域中的协同问题的探讨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成熟的,这为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文中开展组织间信息系统协同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协同理论、复杂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以及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体系结构理论等。2.1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就是指IOIS的定义、分类、特征、概念辨析等方面的内容。2.1.1 组织间信息系统定义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提出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很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组织间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相似的概念也有很多,如组织际信息系统、跨组织的信息系统、跨组织的资讯系统等。1.组织间信息系统定义的回顾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与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概念的是Felix [2]Kaufman,他于196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跨越组织边界的数据系统”,在论文中他认为应当开始考虑跨越组织的边界应用信息系统的可能性。[3]

Barrett S.和Konsynski B.在1982年对“组织间信息共享系统”下了定义,即“涉及两个或多个组织间的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硬件、软件、传输设备、规则与程序、数据与数据库,以及专业知识等”。[40]

Barrett S.还提出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概念代替“组织间信息共享系统”,认为组织间信息系统是连接独立组织并且使这些组织能够共享电子信息处理资源的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20]

Malone et al.在1987年探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底层机制时,认为跨组织的信息系统普遍应用于商业交易的活动中,因此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应当是“一种具有影响组织之间交易活动的信息科技(信息技术)”。[41]

Bakos将组织间信息系统定义为:“一种跨越组织边界线,以信息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42]

Premkumar将组织间信息系统称为外联网(Extranet),它是指“利用公共的或专用的电信基础设施将供应链上的各种伙伴连接起来的一种应用系统”。[43]

Hong认为组织间信息系统是“超过传统的企业边界的、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由于组织间信息系统使信息能够进入到其他组织,组织边界被重新规定和扩展,甚至到了组织(企业)的价值链需要重新设计的程度”。

关于组织间信息系统基本问题方面的文献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都有发表,这也说明对IOIS这个事物人们的认识还很不够,对于IOIS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统一。现将国外研究者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定义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于表2.1。表2.1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定义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编号提出人年份的定义跨越组织边界的数1Kaufman1966据系统涉及两个或多个组Barrett & Konsynski21982织间的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的系统被两个或多个企业Cash & Konsynski31985共享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具有影响组织之间4Malone et al.1987交易活动的信息科技(信息技术)围绕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使信息的建5Johnston & Vitale1988立、存储、转换以及传输能够跨越组织边界的系统跨越组织边界,以6Bakos1991信息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管理组织以计7Suomi & Reima1994算机内存对计算机内存的沟通的系统以信息技术和通信8Kumar & Van Dissel1996技术为基础,跨越企业体的系统组织间联结成的团9McLeod1998体,形成单一系统共同完成目标联结多个组织的信10Kumar & Crook1999息科技(信息技术)基础系统利用公共的或专用的电信基础设施将11Premkumar2000供应链上的各种伙伴连接起来的应用系统超过传统的企业边Hong122002界的、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综合整理。)

国内首先提出“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是东南大学的梅姝娥教授,她认为组织间信息系统就是指跨越组织边界由两个或多个组织所[25]共享的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提出相关概念的还有厦门大学的刘震宇教授,他提出了“组织际信息系统”的概念,认为所谓组织际信息系统是指跨越组织边界、支持信息在组织间流动并且[26]被多个组织共享的信息系统。另外,有代表性的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延章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生钟铭,他们认为“企业间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嵌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之[27]内,能够支持或者赋能企业间关系、交易和合作的信息系统。2.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重新理解

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定义有很多,经过分析能够总结出一些统一的观点:(1)组织间信息系统至少要涉及两个或更多的组织;(2)组织间信息系统能够跨越组织的边界;(3)组织间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4)这个系统能够使信息在组织间得以流动,资源在组织间得以共享。

不同的概念和定义上的差异和不完整反映了IOIS正处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该过程的内涵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不断融入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创造出新的经济关系形式和经济活动方式,同时,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形式和经济活动方式又为更高水平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在定义时,只注意其技术手段,或者把技术手段应用只局限于企业经济活动某一侧面都有失偏颇。其定义应该反映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以及企业间关系和合作的统一。

本书中综合分析上述观点,对组织间信息系统做出重新理解,即:组织间信息系统是为了获取组织发展的全部资源,实现信息在组织间的流动和共享,跨越两个或多个组织的边界,通过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嵌入组织之间,能够被成员组织共享,并能够支持组织之间交易和合作等关系的大型信息系统。

其中,“组织”是广义概念,并不一定特指企业,它可以是企业包含的组成部分以及组织利益相关者;“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实体,具有一定业务目标,包含一组相互合作的工作人员和自动化管理的应用系统。组织可大可小,如跨国公司是一个组织,新建的创业公司也是一个组织,利益相关者如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也是一个组织。“资源”的提供者就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资源不仅指资本,还可以包括信息、人力、无形资产等;这个系统是能够促进组织间协作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组织间的交易以及合作提供支持的一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系统目标,有信息资源处理模型支持的,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和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用户、规章制度等所组成的处理信息的统一体。

这个对IOIS的理解既体现了它的技术属性,同时又将过去定义仅局限于支持买方与卖方之间交换关系的传统的IOIS范围,扩展到包括各种各样类型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和协作的更广泛的背景,强调了IOIS的目的在于支持组织之间的交易或合作。2.1.2 组织间信息系统分类

分类有助于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很多作者根据不同的维度提出了不同的IOIS分类方法。[20]

Malone等根据规制结构将IOIS分为两种类型:电子层级和电[41]子市场。类似地,Bakos将IOIS分为信息连接和电子市场。组织间信息连接是指在垂直市场里供应商和客户增值链界面上的一个连接,它意味着在双边集成上的投资。电子市场是一个使加入的买方和卖方能够交换市场价格和产品报盘信息的平台,它意味着在多边信息共享方面的投资。电子层级信息连接和电子市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存在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关系已经确定的双边背景下,而后者在多边背景下起作用,其目的在于建立双边买方—供应商关系。[45]

Benjamin等根据功能度(交易处理与任务支持)和规制结构(电子层级与电子市场)两个维度,将IOIS分成以下四种类型:电子层级—交易处理型、电子层级—任务支持型、电子市场—交易处理型以及电子市场—任务支持型。[24]

Johnston和Vitale根据三个顺序相连的维度——业务目的、参与者之间关系和信息功能,提出了一个分类框架。业务目的说明,之所以需要IOIS,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现在的业务或者是要进入一个新的信息驱动的业务。关系是指系统所连接的企业类型,这些企业可能是客户、经销商或竞争者。信息功能则与系统要执行的功能有关,它可能处理边界交易、检索和分析所共享的信息。这三个维度可以产生24种可能的组合。[46]

Kumar & Van Dissel提供了一种IOIS的拓扑结构,根据参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将IOIS分成了三种类型:共享信息资源的IOIS、价值链/供应链IOIS和网络化的IOIS。共享信息资源的IOIS在组织间共享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资源;价值链/供应链IOIS支持买卖关系,是沿着价值链/供应链而形成的关系的结果;网络化IOIS实现了组织间的互惠依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组织可以同时参与不同的组织间关系中,不同程度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不同程度的组织间作用。[47]

Choudhury识别了三种IOIS:电子对、电子垄断和电子市场(包括电子采购系统和媒体销售系统)。电子对指的是双边的IOIS,也就是买(卖)方和卖(买)方建立的独立的逻辑连接。电子垄断是一个多边的组织间逻辑连接,通过这个连接允许一个企业同大量的贸易伙伴进行交流。电子市场是一个多边IOIS平台,在企业和其贸易伙伴之间扮演着媒介的作用。当然也可以为一个单独的企业或者企业联盟建立多边IOIS,称为电子采购系统。如果这种IOIS是由供应商建立的,那么就称为媒体销售系统。

从上面Bakos、Kumar & Van Dissel以及Choudhury对IOIS的分类可以看出,IOIS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认为是区别IOIS系统的一个关键

(1)因素。IOIS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组织之间彼此连接的物理结构,包括三种:一对一、多点以及星形结构,具体如表2.2所示。表2.2 组织间信息系统拓扑结构(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46:287扩展。)[42]

此外Premkumar根据IOIS在企业间的作用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沟通型IOIS仅是替代纸张在企业间进行交易数据的传送,但交易数据仍用人工处理,且未同内部系统进行集成。协调型IOIS则指企业间交换的数据和内部系统集成,因此系统可以自动地传递生产计划、交货期以及确定运输路径等,省去人工操作。合作型IOIS是指交易伙伴设定共同的目标与绩效指标,通过信息交换达成某些较高的战略性需求。

对文献中涉及的IOIS分类和类型可作简要总结,如表2.3所示。表2.3 组织间信息系统分类总结提出人分类维度类 型Malone规制结构电子层级、电子市场[20]等[41Bakos规制结构信息连接、电子市场]Johnsto业务目的、参加n & 者之间的关系、24种不同类型[24]Vitale信息功能电子层级—交易处理型、电子层级—任Benjami功能度、规制结务支持型、电子市场—交易处理型、电[45]n等构子市场—任务支持型营销或物流IOIS、产业内的平台、虚拟系Konsyns发起者意图统、电子市场[49]ki连接的形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Kumar 企业间依赖的状共享信息资源的IOIS、价值链/供应链& Van [50况IOIS、网络型IOISDissel]Choudh参加者的基本业电子对、电子垄断、电子市场[47]ury务关系PremkuIOIS在企业间的沟通型、协调型、合作型[42]mar作用角色连接、系统资源共享型、互补经营型、经营合作型、[43]Hong支持层经营协商型(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综合整理。)2.1.3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特征

组织间信息系统也是一种信息系统,因此它必然具有信息系统的普遍特征,但是由于组织间信息系统跨越了组织的边界,与以前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相比,就显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1.跨越组织的边界

组织间信息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自动处理各种业务信息的系统,它不同于组织内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组织间信息系统应用在组织间的背景中,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参与,因此IOIS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允许信息跨越组织的边界进行传递。正是由于这种跨越组织边界的特性,因此称其为组织间信息系统。2.构建IOIS需要伙伴

要想构建一个IOIS至少需要两个有合作意愿的伙伴,单方的努力不可能在组织间建立IOIS连接。参与的成员还必须具有完成这项工作的能力,包括技术和管理的能力。合作伙伴之间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不平衡会导致某些特定类型IOIS的失败。3.兼容性

由于组织间信息系统应用在组织间的背景中,参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成员组织在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系统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异构状况,因此要想使跨越组织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组织间信息系统就必须具有兼容性。4.标准处于核心地位

IOIS的成功实施标准占有重要地位,包括两种标准:公共协议标准和专有标准。由于组织间信息系统跨越两个或多个组织的边界,因此,就需要有一组计算机协同工作的标准协议,此外,行业标准、专用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也都是保证组织间信息系统具有兼容性以及能够协同工作的重要条件。5.通常会涉及第三方

合作系统的协作通常通过使用第三方(IOIS卖主或者IOIS软件生产商)来培训用户、建立和维护标准、提供软硬件和通信服务来得以实现。虽然在IOIS采纳中第三方的重要性越来越不明显,但是第三方参与仍然有很多好处。第三方不仅有建设IOIS的技术专长和经验,还对解决合作者之间出现的信息分歧有很大帮助。6.管理的复杂性

与组织间的管理问题相比技术因素就显得没有那么复杂了。实施(2)(3)IOIS的主要挑战在于新的电子伙伴关系的建立。组织间信息系统必然涉及两个以上的组织或企业,每个参与成员都是具有自治权利的独立的单位,此外,组织间信息系统中参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除了联合与合作外,同时也存在着自主与竞争,因此,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管理就显得比以往的任何一种组织内部信息系统都要复杂得多。IOIS的设计和实施问题不可能在一个参与成员的控制下完成,有关IOIS的决策制定均要通过合作达成,参与成员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以及信息能力水平的差异都使得IOIS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7.安全性要求较高

相对于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IOIS应用在跨组织的背景中,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组织信息,不同层次的用户所获得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IOIS对安全性的要求要高得多,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来保证IOIS的安全性要求。2.1.4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作用(4)

McKesson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Economost系统,该系统是McKesson公司为了应对竞争压力而建设的一个批发药品分销的电子化订单输入系统。这个系统为McKesson公司带来了很多好处,包括快捷、可靠的低成本用户订单输入,为零售商提供服务的平台,减少销售人员,将顾客与McKesson公司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等。从1975年到1987年,McKesson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424%,而与此同时其成本仅仅增长了86%!由于IOIS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被企业(组织)广泛地采用,并且还经常被视作企业的一个战略信息系统。

组织间信息系统在很多方面都会对组织的运作产生影响,传统的看法是IOIS通过提高参与者之间沟通的效率而创造了竞争优势,现在IOIS对运营层面和战略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降低成本

IOIS最主要、最明显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两个层面上降低成本。IOIS的实施提高了信息交换的自动化水平和通信能力,因此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组织和个人间纸质文件的转递,继而降低了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实施IOIS带来的间接成本节约则表现在企业可以通过频繁地从供应商订货或者生产顾客需要的适当数量的产品进而大大降低其库存水平。此外,实施IOIS还大大降低了组织间的协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