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寻趣:青少年最感兴趣的文化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7:41:30

点击下载

作者:宋月航,宋帅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书海寻趣:青少年最感兴趣的文化常识

书海寻趣:青少年最感兴趣的文化常识试读:

前言

品味书香

读者朋友,当你忙碌了一天,独自坐在灯下,展一卷书,捧一杯茶,你不觉得这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吗?

当你浏览那“历史的天空,激情的岁月,如烟的往事”时;与历史的巨人对话、谈心时;“咏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进行着感悟和净化时,你不觉得这一刻是最自我、最惬意的吗?

品味书香,就是品味岁月。翻开书,就是翻开历史,一部鲜活的历史将在你的眼前跳动。

品味书香,就是品味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执着的信仰。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因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会有坎坷,会有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人生的内涵就是要在风雨中坚强,在困顿中挺立,在危难中昂头。要像溪流汇入大海,创造新的不朽,走向永恒。放弃执着,人生将黯然失色。

读书会增加你的修养、阅历、胆识和魄力,可以使你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摆脱尘俗的烦躁,坚持自己的步伐,心灵在读书中洗礼,感情在颤变中升华。因为书籍不是物欲角逐圈,每一次读书都坚定着你的心,使你的心灵更加美好,使你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使你放弃只对金钱和功名的仰慕,而向往更高的追求。所以,在书山上攀登,只需尽心享受自然与恬静即可。

读书可以使你“迷往事,思来者”。有的书是一位老人,他博通古今,向你倾诉一段或辉煌或暗淡或振奋或扼腕的历史……有的书是一部栩栩如生的电影,它现古今于经典,抚四海于一瞬。让你有机会一睹孔孟庄老的睿智渊博,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李太白的望月思乡,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有的书是云游四方的旅行家,为我们讲述各国的风土人情,名山大川……有书做导游,世界变近了、变小了——真可谓“尺牍之内畅游世界也”!

读书能启智,使人变得愈加聪明和高尚。世界名著《巨人传》的作者、法国文学家拉伯雷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令我感到快乐,它让我像巨人一样丰硕,无所畏惧,巨人使人畏惧的,不仅是他的身躯,更应该是他那广博的知识。”高尔基还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所以,应该让读书进入生命的旅程,遍布青春的足迹;应该让世风中多吹几缕诱人的书香,引领人们去领略历史乐章中昨天的光荣与梦想,再去创造明天的灿烂与辉煌。

读书可以传承中华文化,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树立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立下千般愿,“腹中贮书一万卷”。

读书、看报是编著者的一秉天赋。故此,数十年“书海泛舟”,涉猎渐广、渐宽、渐厚。在受教获益之中,日积月累似可称为“颇丰”。读书之乐亦不忍独享,遂学“野人献曝”,编成此书,以呈读者共享。假如,此书中的“书中故事”会让读者启思开智,“书中撷趣”会让读者得到心灵的愉悦,“书中博览”会让读者升华认识境界,“书中之最”与“书中搜奇”会让读者丰富知识并燃起探索的欲火,“书中拾贝”会让读者的成长得到点滴的“助推”力量。那么,编著者的“大海捞针”、“秉烛而耕”也可称作有用之功。

读书是可乐的。

光阴漫漫,学路长长,时不我待,请君细细品味书香吧!

第一章 书中故事

格林兄弟与《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小红帽》、《渔夫和他的妻子》和《灰姑娘》等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你知道那里面200多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是怎样写成的吗?

那是德国的两个兄弟——哥哥雅各布·格林(1785—1863,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童话作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德国著名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经过数十年艰苦的搜集,反复精心整理而成的。

1806年,22岁的雅各布和20岁的威廉兄弟俩背上干粮袋,带上纸笔,跋山涉水,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这一家到那一家,开始了搜集童话的艰难历程。风霜雨雪日头晒,他们不怕;病痛饥渴步履艰,他们坚持;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他们情愿。积日累年,饥一餐,饱一顿,风餐露宿,以至倾家荡产。他们靠着乞讨,互相勉励,决心把这项工作做到底——兄弟俩自幼喜爱童话,深知小朋友都喜爱童话。童话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啊!

一次,兄弟俩走到一个山脚下,莽莽野林,阴气森森,夕阳已下,西风飒飒,令人不寒而栗。二人正踌躇是否继续向前走时,突然“嗖”的一声,一只红眼狼从杂草丛中窜出来,恶狠狠地扑过来。二人急忙躲闪两边,摸起石块雨点般地砸过去,毫不畏惧地同恶狼搏斗起来!那狼一跃扑向东,一跃又扑向西,穷凶极恶地嚎叫着。这时兄弟俩已精疲力竭,也都受了伤。蓦然,威廉急中生智,他从粮袋中掏出一块面包掷向恶狼。那家伙一头扑向食物,兄弟俩急忙拾起行装,逃离险境。

又一次,他们在深山老林中遭遇了黑熊。一番激战,连打加轰,好歹把黑熊赶跑了。可是,他们俩却已是遍体鳞伤。

格林兄弟为搜集童话经历的磨难,要比他们的童话故事多得多呢。

搜集尽可能多的童话是格林兄弟的最大心愿。为此,不论是谁,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是老人还是孩子,也不管他居住在哪里,或者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只要他有童话故事,他们都诚恳地登门拜访求教,请人讲给他们听。

玛丽娅是富人家的保姆,她是个“故事囊”。为请玛丽娅讲故事,兄弟俩首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然后先帮保姆干完了一天的活,这样才从她那里听到了20多个故事。

喀德琳是裁缝的妻子。裁缝的活格林兄弟帮不上忙,只得靠磨嘴皮子,说好话。费了好大劲,总算做通了她丈夫的工作。哈德琳给他俩讲了15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他们还在裁缝这里打听到西法利亚地区有个讲故事家族,祖孙三代以讲故事为业。这家有8个儿子、6个女儿,都是故事大王,这可是必去的人家。可是到那里有百里之遥呀!乘车行一程,坐船走一段,又步行几十里赶到那里。格林兄弟敬上厚礼晋见了主人,诚心实意地求教,感动了这家人。人家是以讲故事为生的,那就得以故事换故事。兄弟俩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他们交换了好多故事。

一次,格林兄弟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听说这里有一个退伍的老骑兵,满肚子都是故事。可是,老骑兵很怪,你登门请他讲故事,他却摆起“谱”来。

哥俩一进门,恭恭敬敬地向老骑兵问好,诚恳地说明来意。开始,老骑兵似理非理,无动于衷。再三恳求,老骑兵还是摇头耸肩,金口不开。这是为什么?格林兄弟捉摸着,观察着:老骑兵面带病态,穿着又旧又破。忽然他们反应过来:要听他讲故事,得先缴“听讲费”!这可难为了兄弟俩。十多年来行万里路,访千百人,耗去了全部家当,只能靠乞讨行路,哪里还有钱呀!怎么办?“难道还要老人可怜我们吗?不,应当给他点帮助——童话故事里的好人都是这样的。”兄弟俩不约而同地想,“赠他点什么呢?”二人望望老人的衣衫,再看看自己的衣服,就毫不犹豫地脱下外套,彬彬有礼地赠给老骑兵。老人深为感动,请他们坐上炕头,为他们讲了好几个从未给别人讲过的故事。

数十年艰苦奔波,格林兄弟收集到几千个民间故事。第一步工作就算告一段落。如果说,搜集故事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是繁重的体力劳动,那么整理、筛选、改编这些故事,便是更为艰苦的脑力劳动。他们夜以继日地一篇篇地重读、回忆,一篇篇地改编、誊写,常常通宵达旦,精心地进行着大量的、难以想象的、复杂而艰苦的劳动。这样又用了几个年头,格林兄弟精编了200多个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好童话,出版了《格林童话全集》。

这就是《格林童话》的创作过程,也是170多年来,它的生命力长盛不衰的缘由。

《人间喜剧》的来历

时针已指到深夜11点了。

夜黑月明,在法国巴黎贫民聚居的巴耐区的一家剧院门口,一个人影闪动在停车场那里——这里没有汽车,只有不多的自行车停放着。这人是看车子的吧,你看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大衣,戴着一顶破毡帽。唔,不像,他两手揣在衣兜里,在路边来回地踱着,看上去既像散步,又像在等人。

剧院门口的灯一下子全亮起来。那人抬起头向那边望去。借着灯光,我们看清了他:矮胖的身材、硕大的脑袋,两眼闪射着聪颖的光。对,他就是著名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可是,他在等谁呢?他在等写作素材。

戏散场了,观众们走出来。人群中有一对工人模样的中年夫妇,领着两个孩子边走边说。巴尔扎克像见了熟人似的,立即跑过去,但并没同他们打招呼,只是尾随在他们身后。他神态自若,装作刚看完了戏,往家走的样子,因此丝毫没引起对方注意。你知道,这样尾随人后,他是很有经验的了——这是深入生活、获取素材的需要。

那对工人夫妇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剧情,并商量着如果下星期六手头宽裕的话,就请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来看戏。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到生活,说到钱,他们的话题立刻变了,连语调都变了。妻子唉声叹气:“唉,土豆又涨价了,往后想顿顿吃上土豆,那是不可能了!”丈夫捏捏鼻子,又搓搓手,没精打采的。妻子又唠叨起来:“前天面包房老板又来逼债了,像催命鬼似的,那话语里的词儿,一个比一个尖刻,让人难以忍受。”丈夫无可奈何地摇着头,又怜悯地抚摸一下孩子的头,“是啊,还有孩子的学费、文具费……”他自语着。“还有房租呢!还有卫生税,这个税,那个税!”女人说着长叹了一声。夫妻俩你叹一句,他吁一声,低头看看孩子,又仰脸望望天:清冷的月洒下寒心的光,晕圈又粗又大;看来,又要起风了,雪又要撒向穷人的头了。“上帝呀,真愁煞人啦!你也不可怜可怜我们——老是刮风下雪,冬季这般长;煤炭又老是涨价,涨价,都要把人冻死了!”妻子越说话越多,越说越伤心。

不知怎的,女的说着说着,啜泣起来:“上帝要逼死人啦!怎么活呀!”男的忙劝慰她。这一劝可好,丈夫成了妻子的出气包:“都是你,不知道过日子,老往酒馆里跑!”男人也抱怨起来,嫌妻子不体谅他,即使口袋里有一分钱,也要给抠去……

一直跟随这对夫妇拐过博马舍街,看见他们回到破旧的家,巴尔扎克才回转身离去。

后来,巴尔扎克回顾这类观察时说:“当我谛听这些人的谈话的时候,我能够进入他们的生活;我觉得他们的褴褛披在我的身上,我的脚上穿着他们的开了口的鞋;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需要,样样都渗入了我的灵魂,或者是,我的灵魂渗入到了他们的灵魂中。这跟人醒着还在做梦是一样的。”

巴尔扎克一生写作了96部小说,他把这些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那里面的2400多个人物形象,有不少就是用这种奇特的方法获得的。

《羊脂球》诞生记

你了解莫泊桑(1850—1893)吗?他是世界文坛“三大支柱”之一,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

他一生著有300部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1个剧本,还写了许许多多评论文章。

莫泊桑上小学时就喜爱作文。后来,经语文老师介绍,他拜大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学习写作。“小说大王”福楼拜是莫泊桑崇拜的老一辈作家。

一天,莫泊桑请教老师:“老师,我读了您的名著和一些大作家的成功之作,也学了不少写作技巧,可为什么一提起笔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时,总写不生动呢?”“你这是功底不足。”福楼拜说。“您说的功底,指的是什么?”“主要是观察,循序渐进的观察、精细的观察、持之不懈的观察。”老师一字一句地说,“这是写作的基本功底。对人物、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体验,自然是写不好的。”“您说,我该从哪开始呢,老师?”“每天都有马车从眼底经过吧?那你就从一辆马车观察起吧。你要把看到的情景,用画家的手法——速写的、素描的、写生的、写意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把它描写出来。”

数天以后,莫泊桑带着习作来见老师。“老师,这是我的作业”。他双手把观察习作交给福楼拜,“我遵照您的要求天天都在观察马车,可是我看到的马车都是一个模式地跑来跑去,单调、枯燥,真没什么好写的。”莫泊桑露出难为的神情。“是这样吗?你细心看马车在晴天里是怎么行驶的?在雨天泥泞地里呢?上坡、下坡,拉空车,载人多和载人少,都一个‘模式’吗?”老师谆谆开导着,“你留神过车夫的神情变化吗?在晴日、下雨、刮风等不同的天气里,都是一个样吗?还有,一匹、两匹或是三匹马拉的车,在以上的情形下,没有区别吗?只这一些,变化就多姿多彩。怎会是单调、枯燥的呢?”

听老师绘声绘色一说,莫泊桑脸上感到一阵阵发热。自己走马观花似地观察,怎能发现这些细节呢?他看看老师,难为情地笑了,老师也亲切地笑了。“老师,这份作业留在您这里吧。我重新再观察,再写。”福楼拜满意地拍拍莫泊桑的肩膀,和蔼的目光里透着鼓励与信任。

一年多来,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冰雪消融,莫泊桑都到大街上专心致志地观察,细致入微地体会。

他从上百篇习作中挑了几篇得意的,兴冲冲地交给老师看。“你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但还不够成熟,还要从观察的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不要轻易地下笔。”福楼拜看后评说着,“人,总有根据前人思索过的记忆来使用眼睛的习惯,因而一切东西一定还有未被探索到的地方。比如:当你经过一个工厂大门,你要描绘一个守门人,可以通过他的外貌、姿态、神情,写出他的内心世界。但请你注意,要让我不把他同车夫、农夫,以及其他工厂的守门人混同了。还请你仅用一句话就让我辨清停马场有1匹马同它前前后后50多匹马是不相同的。”

莫泊桑与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深知老师用心良苦。这是从严培养他深入生活、表现生活和刻画事物的能力。

一次,老师带他到街上散步。恰巧迎面驶来一辆牛车,福楼拜以牛车为题材,让莫泊桑写出7篇内容、风格迥然不同的散文,给他批改。

莫泊桑眉宇紧锁,期待着老师的点拨。福楼拜指着驮着满车货物的老牛说:“拉车的牛,晨出和暮归,神态是不同的;饥饿的牛爬山岗,食饱的牛走平地,当然也大不相同;赶车的人,空腹或醉酒后,对牛的态度绝不会一样,诸如此类的细节,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挖掘。莫说写7篇,即使17篇,也不会雷同了吧?”

莫泊桑眉头舒展了,眼睛越闪越亮。

福楼拜深情地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但你带给我看的东西表明你有某种聪明气。可是青年人,永远不要忘记,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这是博物学家布封说过的话。”

老师耳提面命,莫泊桑心领神会。“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他遵照老师的教导不倦地观察着,写作着。写诗歌、写剧本、写评论,还写小说。可是,这些东西到了老师手里,几乎全部都通不过,劝他不要发表。莫泊桑毫不气馁,写呀,写呀,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整整10年,写成的稿子都要同他的身体等高了。

1879年,莫泊桑已经30岁了。那一年,他参加了一次文艺座谈会,在会上听别人讲了一个故事,散会后,他利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这个故事写成一篇小说,名叫《羊脂球》。

1880年,莫泊桑带着他的小说《羊脂球》去拜教老师。这一回,老师一反常态,欣喜若狂,他发自心底地向莫泊桑道贺说:“你的文章已经成熟了,可以见见世面了!”文章不久就刊登出来,顿时震动了法国文坛,年已30岁的莫泊桑一举成名,并被冠以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人们争相传诵这个青年人的大名:莫泊桑。

又是10年。他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受到广泛赞誉,赢得了“短篇小说之王”的美名,成为同恩师福楼拜和左拉齐名的世界“文学三大支柱”。

“昆虫大王”与《昆虫记》的出笼

“知了……知了……”密枝繁叶间的蝉聒噪不休。

有人在树下举枪瞄准,“砰”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可是那蝉把枪响只当耳旁风,照旧长腔高调,“知了、知了”地鸣唱。“啊,蝉是个聋子!”放枪的人想。

放枪的是谁?法布尔,名扬四海的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1823—1915)。他在试验蝉的听觉。为了研究蝉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他用了整整15年!从1831年他8岁时到终年92岁的84年里,他一直与昆虫打交道。

法布尔是名副其实的昆虫迷、昆虫大王。

8岁时的法布尔,赤着脚,哼着歌儿,把鸭子放进池塘后就跑到水边去了……咦,那边有小鱼!哎,草叶上爬着一只甲虫,一只身披翠蓝色外衣、个头比樱桃核还小的甲虫。他睁着圆眼睛,咬紧嘴唇,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一个猫扑!“看你往哪跑?哈,捉住了!”他喜滋滋地把甲虫装进蜗牛壳里。

扬起小竹竿,赶着饱食的鸭子,法布尔蹦着、跳着、唱着,顶着烈日回家了。“爸、妈,我回来啦!”爸妈一看:裤脚打湿了,衣袖割破了,口袋里的蜗牛壳撑破衣袋探出头来,一些虫子从蜗牛壳里爬出来飞舞在房间里。“捉些虫子做什么用!我看它们都要迷了你的魂了!”爸爸生气地说。

是的,法布尔被昆虫“迷了魂”了。童年是这样,成年后依然这样。

他趴在田间小路旁,一动不动——下地干活的人收工时见他还趴在那里。“哟,这是个神经病啊!”妇女们毫不掩饰地说着、笑着,从他身边走过去。法布尔根本没察觉有人在身旁说笑,依旧趴在那里观察着——用放大镜观看蚁国大战——两群蚂蚁在争夺一只大苍蝇!

深夜,他手提灯笼,蹲在田埂边,专心致志地看蜈蚣怎样产卵……直到太阳公公醒来!

一天晚上,挂在窗口的笼子里,一只雌性孔雀蛾子长出了透明羽翅。不知什么时候,三五成群的孔雀蛾子包围了这挂笼子,又是歌,又是舞,整整一宿,简直像过狂欢节!

这引起了法布尔的注意。他想:平常没见过这么多孔雀蛾啊,它们为什么而来?“对,让实验来证明,没有实验,任何猜想都靠不住。”法布尔想定后,悄悄地张开捕虫罩,把捕到的孔雀蛾子装进玻璃罩里。细细查点,有上百只呢,尽是与笼中同类的雄性孔雀蛾。“哦,原来如此,是雌蛾把它们吸引来的。”法布尔想,“可是雄蛾怎么知道这里有雌蛾呢?以前怎么没有见它们来呢?”

法布尔把装过雌蛾的空笼子挪在阴暗的墙角里,把雌孔雀蛾放到了玻璃罩里。

第二天晚上,窗子大开,气灯大亮着。成群结队的孔雀蛾子又赴会来了。奇怪的是,它们从玻璃罩旁边经过时,对罩里的雌孔雀蛾不屑一顾,径直飞到阴暗角落的空笼子那里。仅仅一顿饭的工夫,笼子周围又开始了狂欢节!

法布尔张开捕虫罩将蛾子一网打尽。仔细察看,又是清一色的雄蛾,连一只雌蛾也没有;而且全是与昨晚相同的品种,连一只异类的都没有!

法布尔细细琢磨着:“看来雄蛾并非依靠它们的视觉来会雌蛾,而是凭借嗅觉。雌蛾准是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气味,才把雄蛾招引来的;而且这种气味,只有同类的孔雀雄蛾才嗅得到。”十分遗憾,限于当时的实验技术,法布尔不可能获得精确的数据,他把这些情况记在笔记本里,后来又写进了书里。

法布尔的推断为后世科学家证实。孔雀雌蛾的腹部末端有个腺体,在雌蛾生出羽翅时,会分泌出性外激素,它对雄蛾有强烈的吸引力。经测定,0.1微克的性外激素,能诱使方圆4公里内的100万只雄蛾来赴会。这激素气味的发散是持久的,浓郁的,但是,它只对同类雄蛾起作用。

你或许要问:法布尔非凡的观察、分析能力是怎样炼就的呢?是兴趣、热爱、专一不二的精神。他说过,研究昆虫,使他的“精神集中到了一个焦点上”,使他“如入无人之境”。

卓绝的研究,丰硕的成果,使法布尔获得国家最高勋位的荣誉勋章。

这一天,国王召见他。

皇宫门外,法布尔走出马车。身穿棕黑色燕尾服和灯笼裤,脚蹬系着银扣子的长皮靴的侍从官连忙迎上去。法布尔一见他的装束打扮,就习惯地同昆虫的模样联系起来——他太像“鞘翅目”昆虫啦!棕色的外壳,鞘翅一般的尾巴,那甩动着的长袖,多像翩翩起舞的翅膀啊!

国王召见法布尔是要让他做皇族孩子的教师。如果他答应的话,那就会尽享荣华富贵!然而,他对国王说:“感谢陛下的盛意,我甘愿终生与昆虫做伴。”

数十年如一日同昆虫打交道的法布尔积劳成疾,到晚年时他患了重病。日夜守候在他床前的是谁呢?是他最钟爱的昆虫伙伴。

冬天,当他一睁开眼看到小虫被冻僵了,他便吃力地挣扎起身子,颤抖着双手捧过小虫,把它们暖在胸怀里。待到僵虫苏醒过来,他竟也神奇般地下床走动了!

他望着自己87岁那年才出齐的10卷《昆虫记》,翻看着那些从他童年起就熟识的昆虫画页,老泪扑簌簌流下面颊……他留给人类的财富实在不小:浩瀚如海的昆虫学知识,爱自然、爱昆虫胜过爱富贵、爱自己的崇高品格,艰苦卓绝、从一而终的献身精神,都是不朽之宝呀!

1915年,92岁高龄的法布尔与大自然永别了,与和他终生相伴的昆虫永别了。

看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葬礼:海潮般的人流,源源不断地涌在他的灵车后边——从皇室贵族到黎民百姓,从老人到孩子,抬着花圈,唱着挽歌……

就在灵柩即将下葬的时刻,遮天蔽日的蝴蝶、蜜蜂、孔雀蛾子们“嗡嗡嗡”盘旋在墓地上空;倾巢而出的蟋蟀们急忙忙爬出草丛,跳到墓沿上,奏起了催人泪下的哀乐;那绿衣螳螂高高地撑起双臂,搭在棺头上,吱吱地哭叫;还有土蜂、隧蜂、蜣螂、甲虫,以及数不清的蚂蚁们,井然有序地赶来了。听呀,漫山遍野的每一颗大树的每一根树枝上,都传来了肝肠欲断的哭喊:“别了……别了……”充盈着晶莹泪水的蝉儿,正与他们祖祖辈辈的老朋友做最后的诀别!一片哭声动天地,也分不清哪是人的哭声,哪是昆虫的哭声!“他一生最喜爱的是昆虫,而现在他所喜爱的昆虫也都留恋着他呀!”葬礼主持人泪流满面、悲恸欲绝地诵着悼词。

啊,与日月长存、与昆虫长存的“昆虫大王”法布尔……

阿瑟·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探案集》

你可能读过或者听说过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可是你了解真福尔摩斯的故事吗?作家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为什么选中他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呢?

在苏格兰爱西堡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的学生正在上课。

一位长着耸眉毛、蓝眼睛的青年坐在前排,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他就是后来蜚声全球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当初,他是这里的学生。

讲台上,一位持重老练、精神矍铄的老师,正在讲授“观察与临证”一课。他,就是医学院教授、著名医生约瑟夫·贝尔先生。

突然,教室后门吱嘎一声,走进一个人来。“刷、刷、刷”几个正步,那人笔挺地立在教室正中的走道上,然后像对长官报告似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我要找贝尔医生看病!”

转眼间,课堂秩序乱了:学生们纷纷回转头,一齐惊愕地望着眼前这位鲁莽的不速之客;倏尔,又一齐注视着贝尔先生……

贝尔起初蓦地一怔,眼珠飞快地一转,迅即以咄咄逼人的目光盯着来者……‘逐他出去吗?他是来找我看病的;不理睬他,继续讲课?那……’他思索着。片刻,他自语道:“好,就让他做个活‘教具’吧!”

贝尔眉梢一纵,嘴角皱起微笑,略略提高嗓音,清晰而果断地讲道:“同学们请注意,这位病人先生,一定曾是位军乐团兵士!”“唔,他是个军人?”学生的目光一齐聚向这位身材短小精悍的病人。“可他穿的是便服啊!”“从哪可知他懂音乐呢?”学生们低声议论着。

那病人耸耸肩,摇晃一下脑袋,显出根本就没那回事的神态。“冒昧了,先生,请原谅。”贝尔嘴上道着歉,心中却十分自信。他缓步走到病人身边,谦和地说,“那么,请让我为你查病吧。”“啊,先生判断错了!”学生们耳语着。

柯南道尔半信半疑,思忖着:“先生的眼光,从来都是洞察一切的,难道这次……”

有人给病人递过一把椅子。学生们围拢过来。

贝尔先生一边询问病情,一边让病人脱掉上衣。这时,那人难为地瞅了瞅他;贝尔向他点头示意“是的,一定要脱光上衣察看”。病人耸耸肩,无可奈何地解开衣扣……“呵,他真是个兵士!而且……”柯南道尔险些喊出声来。——病人肩背上烙着一个显著的“D”字,这是英文“desereer(逃兵)”的缩写!

无地自容的病人,耸肩摇头,十分难堪地连连向贝尔医生道歉,承认自己的确当过军乐兵。然后讨了处方急匆匆感谢着,快步跨出课堂。“哈,老师的眼力真神!”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你凭什么一眼就看准了病人的身份?”柯南道尔迫不及待地问。

贝尔慢条斯理地说:“大家注意了!病人闯进门时,尽管冒失,但不失体统:训练有素的步伐,洪亮而清晰的陈述。举止言语,当然是军人的气派。再看他身材矮小,扛长枪上前线不大可能,只能派在军乐队里服务,因为他相当干练,这便是答案。”

贝尔灼人的目光扫向每个学生,回头指了指讲题“观察与临证”,发人深思地说:“做一名医生,诊病时连对方的真实职业都搞不清,那就很难把握病症的来龙去脉。一名优秀外科医生应当具有‘一对鹰的眼睛,一副豹子的胆,一双妇人的手’,而洞察秋毫的眼力,是头等重要的!”

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室里,贝尔教授正带着学生实习。

他沉静地打量着每一位候诊的病人。

一个戴礼帽、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坐到贝尔医生面前。柯南·道尔和一位同学坐在老师身边。“先生,您是否在步兵团里当过兵,不久前才退伍?”贝尔询问一位病人。“是的。”病人回答。“那一定是在苏格兰步兵团,而且去过巴巴多斯;想必您在那儿任过中士。”“您说得对,医生。”“您的橡皮病肯定就是到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后患得的,在此之前,您没有什么病。对吗?”“对的,对的,是这样。您说得完全正确!”

开完处方后,病人满意而去。贝尔对学生说:“听得出来嘛,他一口浓重的苏格兰语音;看清楚了?他站立笔直,落座痛快,答问干脆,这都是军人的气质;从语言的简练,谈吐的文雅以及举止的端庄,都足以推断出,他是个有修养的人——至少任过中士军衔。”“可是……他进屋后没有脱帽。老师,这为什么?”柯南·道尔问。

贝尔微笑道:“这正与我的问话吻合——因为他退伍不久,老百姓的礼仪尚未恢复;军队里没有进屋脱帽的习惯。”

从学生的目光中,贝尔觉察到疑问并没有消除,于是目光一闪,又说。“至于我说他到过巴巴多斯,这是由他患橡皮病推导出的,在那儿,这是一种地方病,几乎谁都幸免不了的,更何况他是个步兵。”

两个学生不停地点头。

有心的柯南·道尔把活生生的见闻,以及贝尔观察、分析的神态,一一记到了《观察手册》上。后来他弃医从文,创作了《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写到的福尔摩斯应该就是以贝尔为原型的吧。再加上他丰富的想象和渲染,把书中人物写得出神入化。

一盏通宵不熄的 “灯塔”

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的塞纳河畔有一盏通宵不熄的明灯,那并不是灯塔,而是一位作家的窗户里映出来的灯光。在这个窗户前人们偶然可以看到一个体格健壮的男人,穿着东方式的睡衣,前额贴在窗上,久久地凝望着塞纳河。他就是法国著名的作家福楼拜(1821—1880)。

他写过剧本、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曾对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人会说,福楼拜也许是天生的聪明,否则,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呢?事实正好相反,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其智力的发展似乎比一般人还缓慢!他有时几个小时不活动,嘴里衔着手指,长时间地发呆。

一次,他家有个叫彼耶的仆人对他说:“你到花园里去,或到厨房里去,看看我在不在?”福楼拜果真跑到厨房里对女厨工说:“彼耶叫我来,看他在不在这儿。”这个举动逗得别人哈哈大笑。他妈妈叫他认字,他妹妹站在旁边,一看就会,可福楼拜却学不会,急得直淌眼泪。后来他勤奋学习,终于培养了惊人的记忆力。二十多年前念的一本书,他能记得什么内容在哪一页上,基本不出差错。福楼拜的成就完全是从勤奋中来的。

福楼拜住在塞纳河畔的克鲁阿斯时,他的书房的窗户就临着塞纳河。在他的书房里,有一盏绿色灯罩的灯。由于他彻夜写作,那盏灯直到清晨才熄灭。久而久之,他的窗户就成了渔夫们夜里行船的灯塔。从哈佛尔开往卢昂的海轮的船长曾说:“在这段航路上,要想不迷失方向,应该以福楼拜先生的窗户为坐标!”但写作的速度并不快,往往一星期只写两页稿纸;有时,两个月只写二十七页。有一次,四个星期写完了十五页。又有一次,从七月写到十一月底,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只写完了一幕剧。他还觉得这是破例的速度呢!

福楼拜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他不相信灵感,他认为天才就是耐心,天才就是勤奋。写文章是艰苦的劳动,哪能一下子就写好呢!当我们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福楼拜先生的窗户吧,那彻夜不熄的灯光也许会照亮你的心灵,鼓舞你去克服困难!

“两拳”打出《叛乱》

富尔曼诺夫(1891—1926)是前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学作家。他的《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和《叛乱》出版以后,得到了一片赞扬声。

1925年2月,富尔曼诺夫把这两部长篇小说寄给了高尔基,9月初接到了高尔基的来信。他认定照例可以听到一番恭维,但拆开信一看,大出所料。高尔基虽然也肯定了这两部小说的价值,但更多的却是严厉的批评,信上写道:“你写得很匆忙,很草率。你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叙述,而不是作为艺术家在描写。两本书写得很不简练,废话很多,有很多重复和解释。这些解释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说明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读者的理智。”最后,高尔基劝告富尔曼诺夫:“以后写小说,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写,做不到这一点,最后就别发表。”

收到这样一封“大煞风景”的来信,富尔曼诺夫不是恼怒、委曲和沮丧,而是“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第二天就给高尔基写了回信,说:“你顺手给我了两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得是地方,是地方。”他不是口头上表示一下虚心接受就完了,不久,他就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恰巴耶夫》和《叛乱》进行了反复修改,力求使其更臻完善。

富尔曼诺夫还是写短篇小说的能手。他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写一个短篇要快,而送出去付印要慢。短篇小说像酒一样,收藏得越久越好。只是有一点区别:酒不能动,不能老打开;而短篇小说时时得抚弄,看一看,摸一摸,——相信吧,每一回你都会发现缺点的……等到你问心无愧了,那时候再送出去。

富尔曼诺夫挨了“两拳”以后,闻过则喜,端正了写作的态度,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成绩卓然。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酒收藏得越久,味道越香醇;作品也该像酒一样,尽可能地多收藏些日子,在收藏的过程中反复琢磨、删改。那种不愿深入研究生活素材,不愿下苦功夫,把写作当成轻而易举的事情的人,应该从中受到教益。

一个被遗弃在荒岛上的人和《鲁宾逊漂流记》的诞生

你读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吗?还记得书中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过着野人生活的情景吗?在历史上,鲁滨逊确有其人,他是英国人,原名亚历山大·塞尔柯克(1676—1723),他所以成为笛福小说的主角,这里有一段故事。

塞尔柯克在1676年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一个鞋匠家庭,青年时就做了海员。不久,英国海军上将威廉·但披尔进行私人海洋考察(确切些说是进行海盗活动),塞尔柯克就受雇到船上当领航员。1704年12月,船停靠到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在去取淡水的时候,塞尔柯克同船长发生了争吵,被扔到了岸上。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马萨捷尔岛(后来改名为鲁滨逊岛)。塞尔柯克收拾了自己的全部东西,其中包括航海仪器和书籍。船员们也给了他一些东西:火石枪、为数不多的火药、铅砂和子弹、刀子、斧子、小锅、《圣经》、烟草以及两件衬衣、被子和枕头。过了一天,塞尔柯克冷静下来便请求返回船上,但遭到拒绝。“五港号”不顾他的呼号、抗议、詈骂,鼓起风帆,扬长而去。塞尔柯克从此沦落天涯,在这渺无人烟的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他过着野人生活,白天和海鸟、山羊为伴,入夜和海浪、松涛同眠。

荒岛距太平洋的南美洲海岸450公里,那里四季常青,平均气温为摄氏十多度。岛上虽然没有毒蛇和猛兽,却也没有什么物资,只有一些树木和野果以及一种名为“狍子”的野兽,但塞尔柯克并未绝望。

塞尔柯克用树木搭了两间茅屋,屋顶盖着茅草,屋里铺着狍皮。他捕山羊做食物,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来做线,用来缝东西。像《鲁宾逊漂流记》中所描写的那样,他每天在门框上砍一道作为日期的记号。他从被扔在岸上的破船板中找来钉子做鱼钩,用棕榈纤维做成钓来钓鱼。在岛上,他找到了野李子、野萝卜和野辣椒,又驯服蓄养了几只“狍”,从它们身上取得了奶、奶酪和奶渣。空余时,他以读书为乐,又研究了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他在两个最高的山冈搭起了两个用干原木做的灯塔,以便远方突然出现的船只能够发现这里有人。他日夜盼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眼欲穿……

直至1709年2月中,英国著名航海家罗杰斯率领的杜克船队路经此地,才把他救到船上。这时,他已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四个月。被救后的塞尔柯克加入了船队,并当了水手长和海军中尉。

1711年,塞尔柯克返回苏格兰后,经常出入酒店向人们讲述他的历险故事。1718年,他结识了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笛福根据塞尔柯克讲述的不凡经历,用了一年时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著名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小说中的情节基本上保持塞尔柯克在荒岛生活的原型,只是把主人公取名为鲁滨逊·克鲁索,又加上了鹦鹉和黑人“礼拜五”。小说出版后轰动一时,广泛流传,历久不衰,使塞尔柯克孤身独处过的荒岛成为世人皆知的“鲁滨逊·克鲁索岛”。

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人体内的血液是循环的:从心脏流出,经过动脉和静脉血管,重新回到心脏。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著名的“血液循环学说”。

人类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至今才不过36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人类认识这一最基本的常识会这么晚?

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师盖仑认为,血液是肝脏制造出来的,它通过血管流向全身,被身体各部分吸收后,再也不会返回。

1553年,西班牙生理学家塞尔维特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尽管还不成熟,却因触犯了教会而被处以火刑。不久,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也指出盖仑的谬误,被判处死刑。

这就是说,旧的观点即使是错的,也不允许触犯。真理要战胜谬误,人类要认识自我,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直到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1578—1657,英国科学家)出版了《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才彻底推翻了盖仑体系,使人类从1000多年的错误统治中走向真理。

毫无疑义,哈维理论的创立是为人们所接受的。真理的诞生与传播从来都不会是风平浪静的。

1578年4月1日,哈维生于英国法克斯敦市一个富裕的家庭。19岁,哈维于剑桥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刚入大学不久,他得过一场大病,久治不愈。后来母亲请来一位民间医生。医生用了极简单的放血疗法,居然治好了他的病。那位医生用手术刀割开哈维左臂上一根静脉血管,放出一点血,然后包扎起来。几天后,又重复了一次。就这样,哈维的重病痊愈了。

这种放血疗法使哈维感到好奇。他想:“割破血管,血是流动的呀?它从哪出发,流经哪里,又流到哪去呢?”

一场病引发他对“血液是怎样流动”的疑问,这成为哈维以后终生研究的课题。于是哈维弃文从医,到意大利攻读医学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伦敦。

哈维十分清楚,医生必须熟悉人体结构,所以他很注重解剖动物和人体。他在意大利求学的时候,就有“小解剖家”的雅号。

哈维医生白天为病人看病,晚上回家攻读医书,解剖尸体,常常熬到深夜。

哈维精心钻研的书多是塞尔维特的著作,尤其是关于血液循环方面。在解剖人体过程中,他特别留意心脏血液流动的问题。

反复测定、计算,哈维得出数据:每一次从左心室里流出的血液,约有2盎司重。如果按每分钟心脏跳动72次,那么在一小时内,就从左心室里流出8640盎司,也就是540磅的血液。这一重量,相当于一个人体重的3倍。

通过解剖与计算,哈维坚定了认识: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的,绝不是像盖仑说的,流向身体各部分,再不返回。经过继续研究,哈维发现人体内有两种血管:一种是流着鲜红血液的动脉血管;一种是流着暗红色血液的静脉血管。

他仿照民间医生的放血法,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细绳扎住动物的动脉血管,他发现,在结扎的上方——离心脏近的一端,血管膨胀起来,割开小口,血就汩汩涌出,并且伴随每次心跳,就有一次脉搏,这时他测出每搏的输出量。而在结扎的下方,也就是离心脏远的一端,他发现血管瘪缩下去,割开小口后,血液也很少。当解开结扎后,血液通过,血管胀缩消失,恢复了常态。

同样的方法结扎静脉血管,情况恰恰相反。结扎的上方——离心脏近端的血管瘪缩了;而结扎的下方,反倒膨胀起来。

这一实验,充分证实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从心脏流出,经过动脉血管,流入静脉血管,重新回到心脏。

经过前后20余年的研究,前后20具尸体的解剖,前后800多种小动物的实验,才使哈维写出了名著《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为科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书一出版,震惊了当时的医学界和生理学界,它的观点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人们头脑上千年的关于肝脏造血和血液不返回的“经典”观点,提出了血液是循环运行的和心脏有节律的持续搏动是促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动力源泉的新观点。同时也立即招来了风起云涌般的反对与攻击。什么哈维的书是“荒诞的、无用的”、“虚妄的、不可能的”、“荒谬的、有害的”,等等,不一而足!更有一位不知科学为何物的人,竟然只用14天写出一本书,对哈维20多年研究的心血著作逐条加以“批驳”!

所幸,哈维当时身居国王御医的要职,还没有人敢治他什么罪。否则,谁敢说他的命运不会是与前贤们相同的?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终于得到了世人的公认,虽然距今不过360多年……

顽劣的人写出 《好兵帅克》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是捷克近代著名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他最著名的著作就是长篇小说《好兵帅克》,这本小说已有近三十种文字的译本。

哈谢克是个传奇性的人物。他带有浪漫不羁的特性,既是一个“浪人”,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也是一个酒鬼。他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又酗酒乃至不能自拔。

哈谢克四岁的时候,就十分大胆俏皮。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去散步,结果失散了,找了一整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原来他站在陆军医院的门外,在跟士兵聊天,士兵们把烟斗插在他嘴里,跟他开玩笑,他也装成是个军官似的跟士兵玩闹。

1891年哈谢克八岁,家里把他送进学校去念书,他是个又懒又爱捣蛋,但却聪明透顶的学生,经常被罚站。开学第一天,他就把课本扔到了教师头上。

哈谢克十三岁丧父,经母亲介绍进了一家“三金球”药房当学徒。他同情罢工游行的工人,竟然把店里女佣的红色内裤挂在屋顶,引得工人欢呼喝彩,大唱《红旗颂》,警察跑来干涉,结果老板炒了他的鱿鱼。

十六岁那年他进了捷克斯洛伐克商科学校读书,以五个A毕业,毕业后在斯拉夫保险银行当小职员,但这不合他的口味,同上司不和,不久就自动退职不干了。

早在1901年他还在商科学校读书时,就开始写作,他第一篇小说《吉普赛人宴会》是在布拉格资格最老的大报《国家新闻》上发表的。根据统计,1901年,他发表了五篇短篇小说,1902年二十篇,1903年十二篇,1904年十三篇,四年之间共发表了五十篇小说,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青年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成就。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作品十分多,大多是讽刺小说。

这时期,他曾一度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派别,甚至在家里自制炸弹。他的阁楼里摆满了瓶瓶罐罐。有一天,他的朋友哈捷克来找他,发现他在混合着某种药品,就问他:“你在搞什么?”他说:“制造炸弹!”过了不久,一声巨响,家里的玻璃全被震碎了,他母亲吓得目瞪口呆,从厨房冲出来,但哈谢克却跑来吻吻她,请她息怒,答应用稿费修理玻璃窗,同时得意洋洋地说:“我把炸药混合得很好呢!”这时期他自认为是革命家,拼命读俄国文学,对高尔基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穿着也学高尔基的样子。

由于他参与无政府主义活动,受警方通缉,曾一度离开布拉格。1905年末回到布拉格,结识了一个善良的少女贾美娜。贾美娜劝他不要再搞无政府主义的活动,专心找一份编辑工作干。经过一番热恋,1910年5月23日结婚。结婚后曾一度安定下来做编辑工作,但是不久就同老板闹翻了。他缺乏责任感,没有一件工作是干得很长的,而且经常带文人朋友回家喝酒,结果把家庭弄得一贫如洗。他曾一度被送进精神病院,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塌糊涂。在从精神病院出来后,1911年5月,他开始构思《好兵帅克》。

有一晚他回家时十分疲倦,到第二天醒来,就到处找昨晚留下的一张纸片,贾美娜是很爱整洁的,这张破纸她已扔进垃圾堆里,哈谢克找到了那张纸,看了一遍,然后揉成一团扔掉,说:“我已回忆起昨晚想到的小说内容啦!我要写一个士兵!”于是他动手写《好兵帅克》。1911年5月22日,他发表了《好兵帅克》的第一篇短篇《帅克站起来反抗意大利》,跟着写了一系列有关这个小人物帅克的小说,1911年尾,以《好兵帅克和别的奇怪故事》为书名出了一本书。

哈谢克所以要写《好兵帅克》这篇短篇小说,是因为他看到德国军官把捷克人当做狗一样呼来喝去,于是创造出这么一个可笑而又可爱的小兵形象,嬉笑怒骂皆文章,向奥匈帝国的军事机器进行讽刺。

立即,警方来搜查他的家,但搜不出什么证据,就把他同贾美娜相恋时的情信全部抄走,还逐封译成德文送到维也纳。他们忙了一番,当然结果毫无收获。当贾美娜生下儿子后,对他实在忍无可忍,结果婚姻触礁,两人分居。

1915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谢克应征入伍,被编入第九十一兵团,当年9月就被俄军俘虏,关进了俘虏营。俄军将捷克俘虏组织了一支捷克兵团,哈谢克也参加了,不久发现这兵团不是向奥匈帝国作战,而是攻打布尔什维克,哈谢克逃了出来,加入红军,1918年还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捷克兵团宣布他是“卖国贼”,下令通缉他。

哈谢克加入红军后,完全改变了过去的生活习惯,一滴酒也不喝,生活也正常了。他曾担任过布尔马市部队副司令,1919年任乌发市外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同时任红箭印刷厂的书记,1920年又担任红军第五军政治部国际组组长,编过德文杂志《狂飙》、匈牙利文杂志《进攻》。他还同一个苏联女工舒拉结了婚。他结婚时声称未曾结过婚,准备同舒拉在乌拉尔定居。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捷克社会民主党派的代表团到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提出要哈谢克回捷克协助建党,这使哈谢克内心十分矛盾,他不想回捷克去,但几经犹疑,最后决定带舒拉一起回布拉格。

当他们回到布拉格后,发觉捷克的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资产阶级对曾经参加过红军的哈谢克大肆攻击,说他是“叛徒”、“间谍”。

哈谢克心灰意冷,又开始喝酒消愁,这时他的肝脏已经有病,无法搞社会工作,于是在朋友的支持下,让他到摩洛维亚高原尼普利斯的一间别墅去写作,在他笔下,好兵帅克又活过来了。当第一卷《好兵帅克》写好后,竟没有出版社肯出版,他在朋友的资助下,自费印了第一卷,并同朋友上街叫卖,1921年,这本书大获成功,但所得的钱,大多买了酒喝。

他原来计划《好兵帅克》共写四卷的,可惜1923年1月3日,他只写到第四卷第三章,就因心脏麻痹和肝病溘然与世长辞。但是,哈谢克所塑造的“好兵帅克”,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为读者喜爱。

《姬姬》创造出了文学的奇迹

1954年,法国政府邀请巴黎的市民参加一次隆重的国葬,悼念女作家——高烈特(1873—1954)。她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

高烈特是法国现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她是一个南方农村出身的姑娘,偶然跨入文坛,一跃成为著名作家,最后担任雨果文学院的院长。她在晚年病魔缠身、瘫痪在床的情况下,由于爱情的力量,写下了不朽的名著《姬姬》,创造出文学的奇迹。

高烈特1873年出生于离巴黎约100里的勃根底村,18岁与印刷公司的少爷威利结婚。

婚后,高烈特随威利来到巴黎。威利组织了一个“文学工场”,把未成名的作家组织起来,用他的名字写文章,他负责出版。高烈特自然也参加了“文学工场”,并写了一本《克劳婷在学校》。威利并不欣赏这本书。然而,小说发表后,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版再版。《克劳婷在学校》的成功使威利发现有利可图。于是他每天把高烈特关在房里逼她写作,而自己却在情妇家中鬼混。1903年,高烈特以高烈特·威利为笔名写了一部《克劳婷出走》,写出她对婚姻生活的幻灭。1906年她与威利离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高烈特写了两本最有影响的小说《吾爱》和《吾爱结束》,描写一个50岁的女人与年轻小伙子私通的悲剧,刻画出灵与肉的矛盾。小说成功后,又被搬上舞台,40岁的高烈特亲自担任女主角。这时,她结识了来看她戏的年轻商人马雷士·顾狄基特。结果两人演出了同《吾爱》相似的爱情。但不同的是小说《吾爱》是以悲剧结束的,而高烈特的这场恋爱是以喜剧结束的。他们同居10年后,于1935年正式结婚,当时高烈特62岁,而顾狄基特35岁。

几年后,二战爆发了,顾狄基特被抓进集中营,高烈特瘫痪在床上,无法写作。

大战结束后,顾狄基特出人意料地回来了。从此,他担负起照顾女作家的责任。

在爱情的激励下,高烈特再一次拿起了她的笔,写下了最后一部也是她晚期最成功的小说《姬姬》。女作家说:“创作《姬姬》是顾狄基特给予我的力量,没有顾狄基特就不可能有《姬姬》。”因此,她把这本小说献给她最忠诚的爱人。

1954年,81岁的高烈特在顾狄基特的怀中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易卜生和他的《玩偶之家》

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的《玩偶之家》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西方戏剧之一,在“五四”时期曾引起过巨大的轰动,许多青年女性都是在娜拉的影响下,离开家庭,摆脱束缚,走上自立自强之路的。但人们一定想象不到,作为娜拉形象原型的劳拉·基勒却因此剧而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这里面的恩恩怨怨,倒是别有趣味的。

劳拉·基勒是挪威的一位女作家,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据她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认识易卜生……当他的《布朗德》出版时,我亲眼看到它在当地像在挪威的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很大影响,它使得许多人变得疯狂了。那时候我虽然只有18岁,竟然写了一本书,叫做《布朗德的女儿》,较详尽地讨论了书中的宗教问题。我将这本书献给了易卜生,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开始。”

1874年夏天,易卜生约劳拉到丹麦去,在首都哥本哈根见面。易卜生原以为劳拉是个渊博的女学者,见面才知道她不过是个20岁的姑娘,很是惊喜,还给她起个绰号“小鸟”,鼓励她从事创作。后来劳拉与丹麦人基勒结合。基勒是个学监,为人善良正派,但脾气有些古板,遇事总爱认死理。

新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易卜生还去看过他们。但基勒不幸患上了疾病,医生告诉劳拉,如果不去瑞士或意大利疗养的话,病情可能会加重。劳拉后来回忆道:“我的经历和娜拉的经历是很相像的。我丈夫病了,我为了救他的命,瞒着他私自去借了一笔债。”她把借的债说成是她的稿费,陪她丈夫去养病。疗养结束后,他们曾去慕尼黑看望易卜生。劳拉将私自借债的事向易卜生说了,他劝她不要保守秘密,应该告诉丈夫,可劳拉没有听从。债务终于到期了,挨到无法拖延的时候,她一时着急,竟在票据上签了假名,但劳拉没敢把假票据用出去,很快就将之撕掉了。可事情最终还是没瞒过去,丈夫知道了这事,社会舆论也哗然。其实,劳拉并不是存心作假,债主知情后也表示不再追究,但基勒先生认为这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他痛骂劳拉并提出离婚,劳拉也同意了。

易卜生据此写出了《玩偶之家》,上演后引起轰动。劳拉当然也去看了。尽管易卜生在剧中是把娜拉作为正面形象处理的,但由于事情本身给劳拉的伤害很深,她对这个剧仍感到痛心,特别是剧中的海尔茂对娜拉父亲的攻击和指责,会使人误解她父亲。从此,劳拉愤然与易卜生绝交了,一对忘年知交反目成了仇人。一直到易卜生死前的三四年,两个人才抛却前嫌,恢复了友谊。当易卜生得知《玩偶之家》竟给劳拉带来莫大的痛苦时,竟心痛地哭了。

从此以后,易卜生就像父亲爱女儿一样关怀劳拉,似乎是借此来补救自己无意中造成的伤害。

一个盗尸者的著作《人体的构造》

1536年深秋的一天,比利时卢万城到处贴满了通缉布告:捉拿盗尸人!“天下奇闻!昨夜,绞刑架上的死尸被盗了!”“真有这等事?!那是为什么?为了金钱?”“也许死者是他的亲属吧!”“盗尸人真胆大,若被捉住,也要处绞刑的!”

……

站在通缉布告前的人们议论纷纷。一时间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头天深夜,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时已夜半三更,万籁俱寂。那被绞死的犯人垂吊在绞刑架上,在怒号的秋风中晃动着。忽然,朦胧中一个人影闪到绞刑架上,他的身体迅速与尸体并拢在一起,瞬间,那尸体倒伏在神秘的人背上。“谁?!”城头上传来巡逻兵的喝问。

盗尸人支撑着死尸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死一般的宁静。巡逻兵以为是风吹草动,便踱向城头的另一侧。

此时,那人背起尸体匆匆溜走。

不料走出不远,一队巡夜骑兵迎面奔来!盗尸人背负着尸体急忙卧倒在草丛中。

一阵疾风吹过,淹没了窸窣声。骑兵们马不停蹄而去。气氛异常紧张,盗尸人连忙掏出小刀,手脚麻利地割下死尸的头颅,挟在腋下逃跑了……

正在缉拿队到处搜捕盗尸人、闹得满城鸡犬不宁的时候,那人却在隐秘的地下室里专心致志地解剖头颅。

盗尸人是谁?他为什么敢于冒杀身之祸深夜盗尸?原来他既不是死者的亲属,更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科学研究。

他是一位解剖学家、外科教授,名叫安德烈·维萨里(1514—1564,比利时伟大的生物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宗教迷信猖獗的时代。政府及其赖以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是不允许解剖人体的,认为那样做天理不容、大逆不道。但是,作为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不了解人体结构,不了解脏腑机理,如何诊断,如何救死扶伤?

维萨里是一位事业心极强的医学科学家,他决心冲破宗教罗网和世俗偏见,坚持人体解剖,坚持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尽管只有这一条路——冒着惊吓和死亡的威胁盗尸解剖,他也毫不畏缩地去做。

自然,解剖一个头颅,只能了解头部组织的生理机制,要了解人体完整的结构,还得设法搞到整具尸体。除了盗取死刑者尸体外,他还经常于夜半更深之时,摸到荒凉的墓地上,把一些无人埋葬、无人认领的尸体弄回到实验室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加以解剖,然后绘制解剖图,写下说明,最后再将尸体埋葬掉。

就这样,维萨里同死尸打交道四、五年。熬不眠之夜,冒绞刑风险,终于完成了世界第一部正确描绘人体结构的医学巨著——《人体的构造》(共7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确描写人体结构的专家。这部著作出版后,他被宗教裁判所宣判了死刑。维萨里据理以争,死刑不得不缓期执行。《人体的构造》极大地推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维萨里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大放光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