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性格害了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21:25:48

点击下载

作者:邢群麟编著

出版社:线装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性格害了你

别让性格害了你试读:

前言

第一章 性格决定命运

第一节 何为性格

性格是人最本质的象征

性格的表现形式

性格的缘起及发展

中国人历来对性格的认识

西方人对性格的理解

第二节 影响性格的四大因素

遗传——与生俱来的性格

家庭——为性格打上最初的烙印

教育——重塑你的性格

环境——“时势造英雄”

第三节 性格决定命运

怎样的性格决定怎样的命运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用性格来改变你的人生

第二章 解开性格密码

第一节 性格分类

性格的两种基本分类:内向型和外向型

四种典型性格分类

MSCP性格分类

红、蓝、黄、绿四色性格分类

荣格性格分类

第二节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的性格

上帝只创造了唯一的你

认识性格才能完善性格

学会优化自己的性格

第三节 如何认识自己的性格

菲尔测试及性格分析

MSCP测试及性格分析

荣格性格测试及分析

第三章 性格决定人生

第一节 “男怕入错行”——性格与职业选择

为什么你不成功

选对职业,每种性格都能成功

寻找合适的职业

性格相反才是工作的最佳组合

第二节 “女怕嫁错郎”——性格影响婚姻

性格左右爱情

性格决定你的爱情模式

不同性格夫妻的和美相处之道

如何做个丈夫眼里完美的妻子

如何做个妻子眼里完美的丈夫

第三节 从性格去发现你的财富密码——性格决定你所拥有

的财富 没有人是天生的富翁顽强与坚韧造就财富的卓越诚信是一种无价的资本成功者的字典里没有“失败”敢于冒险才能抓住更多的财富和气生财第四节 良好性格打造成功人际关系——性格左右你的人际

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保持适度的弹性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改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消极态度

第四章 塑造良好性格成就辉煌人生 第一节 急需克服的十一种缺陷性格 别让自负提前注定了你的失败多疑是躲在人性背后的阴影别让狭隘禁锢你的心灵远离让你永远也站不起来的自卑懒惰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悲观是人生最黑暗的深渊贪婪是你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走出自闭的牢笼寻求真正的自由暴躁的性格是发生不幸的导火索冲动是魔鬼抑郁是灵魂在疼痛偏执的结果只会是此路不通第二节 培养和锻造十二种成功的性格 自我充实,不断进取——培养学习型性格三思后行,灵光乍现——培养善思型性格改变命运,不靠他人——培养独立型性格勇往直前,敢于冒险——培养冒险型性格心胸坦荡,豪爽率真——培养豪爽型性格风摧不垮,雨打不折——培养坚韧型性格刚强气质,强者风范——培养刚毅型性格把握时机,雷厉风行——培养行动型性格左右逢源,人脉畅通——培养社交型性格心平气和,宠辱不惊——培养沉静型性格以柔克刚,威力无穷——培养温顺型性格积极乐观,快乐无忧——培养快乐型性格悲观沮丧的人长时间一个人待在封闭的空间里,禁锢感袭上心头,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良好的性格是我们内在散发的美丽,能让我们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沉浸在失败的性格当中,所得到的只能是失败。正视自己,审视自身的性格,然后翻个身,选择与成功的性格为伴。前言

命运可谓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不管是中国的《易经》,还是古埃及的塔罗牌,抑或古巴比伦的占星术,无不试图洞穿命运的秘密,希望寻找到命运背后的那位神秘的主宰者。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从神秘主义到心理学,又从荣格到弗洛伊德,命运的最终决定者——性格终于逐渐浮出水面。也许这样的一个答案会让一些人大失所望,怎么偏偏是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如此熟悉的性格呢?

然而,当我们翻开那沉甸甸的历史,在无数的人层叠起来的历史的缝隙里,不难找到性格所留下的痕迹。正是因为项羽的刚愎,才在乌江边上演了一幕经典的“霸王别姬”;正是因为成吉思汗的强悍和勇猛,才有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诞生;正是因为李白的狂放和飘逸,才有了不朽佳作的流传。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再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性格这位隐藏的命运之神也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如同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谓非常之独特。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动,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命运。因此,性格决定命运就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性格对命运的奇妙作用,在古往今来的故事及我们周围的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得到了最有力的见证,而且这样的例子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就我们个人而言,要想取得成功和完美人生的第一步,就要先了解你自己。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而认识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性格,进而对自身的性格进行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我,让良好的性格在人生的道路上助自己一臂之力,帮助自己取得成功。

什么是性格?概括来说,性格就是人在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理智、沉稳、坚韧、执着、含蓄、坦率等。性格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也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职业升迁、商务活动、事业发展、经营理财等,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以及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优良性格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并且不懈努力,取得成功;不良性格会让人走尽弯路,受尽挫折,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良好的性格能够促使其事业成功,能够给他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快乐;而不良的性格则会阻碍人的成功。事实上,个人成功除与财富有关以外,与名誉、社会地位和声望等亦息息相关。尤为重要的是,积极的心态、高贵的品格、快乐的心情,更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然而,任何人都没有完美无缺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长处与短处。人,天生就有某一类性格,决定了一个人适宜在这个方面做事,而不适合在那个领域发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要为自己的性格而烦恼。性格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味地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庸;而发挥性格优势的人,才可以将自己变得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发挥自己性格的优势。性格的奇妙作用,在古往今来的名人故事以及我们的亲身体验中早已屡见不鲜。然而,多数人总是浅尝辄止,读之有趣,行之艰难。究竟什么是性格?怎样的性格对人有益?什么样的性格害人不浅?博大精深的性格学问,无不令我们诧异、惊奇、叹服、思考。究竟是何种玄妙因素使性格超越了智商、外貌等先天因素,以强大的力量牵掣着我们的成败?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这不得不让我们真正重视、重新审视自身的性格。也许,此时的你内心充满了困惑,也许你要追问: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自己的性格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性格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的产物?性格可以在后天得到改变吗?如果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看这本书吧。

本书从性格定义、性格特征、性格类型、影响性格的因素、性格对人的前途命运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对性格内涵做了深入挖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性格对命运的决定关系,不仅在理论层面对“性格决定命运”进行了科学论证,而且对每种性格都做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并着重于对性格的优势和缺陷的剖析,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性格的方方面面。同时从众多的性格类型中,列举了如中庸、狭隘、懦弱、懒惰、残暴、认真、自满、自负、大度、勤奋、诚信、正直、豪放、多疑、孤僻、乐观、自卑、进取、顽强、创新、敏感、逃避、自恋、自闭等性格特征来进行分析、阐述,不仅有正面的性格,还有负面的性格,并选取具有典型性格的历史人物,采取历史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性格进行解析。本书避开了生涩难懂的专业理论,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常见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帮读者了解自己,驾驭他人。

本书紧紧围绕性格决定命运这一主题,通过自我性格测试及典型性格代表案例来帮助读者认识并掌握自己的性格,从而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高效开展工作、事业,经营生活、婚姻、家庭,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和谐圆满的人生,并获得成功和幸福。第一章 性格决定命运第一节 何为性格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同样是大敌当前,为什么岳飞宁死不屈,而秦桧却卖国求荣?同样是楚汉相争,为什么刘邦能一统天下,而项羽却乌江自刎?同样是才华横溢,为什么毕加索能一举成名,而凡·高却郁郁而终?同样是遭遇厄运,为什么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而许多与成功仅一步之遥的人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放弃?太多的为什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性格,正是因为性格的不同而导致了选择的不同、行为的不同,进而导致命运的不同。而性格本身又是复杂而多样的,这体现在每一个个体上更是纷繁复杂、变化万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周围的人有的开朗活泼、有的沉稳冷静,有的热情大方、有的冷若冰霜,有的潇洒大方、有的郁郁寡欢,有的细心谨慎、有的粗枝大叶……归根结底都是性格所决定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最本质的象征

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典型性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一个较成熟的人在各种行为中,总贯穿着某一种典型的方式,这是经常的,而不是偶然的。这就是性格。

例如,王某不论在众人聚会的场合,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开朗大方、活力四射的。这样,我们说他的性格是活泼的。如果某一日,他有点心事,因而变得沉默寡言,但这只是很偶然的情形,我们就不能说他的性格是沉默寡言的。性格是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恩格斯说:“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动动机或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类似的情境下不断地出现,逐渐地得到巩固,并且使相应的行为方式习惯化,那么这种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例如,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总是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热情奔放、豪爽无拘、坚毅果断、深谋远虑、见义勇为,那么我们说这些特征就组成了这个人的性格。构成一个人的性格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总是比较稳固的,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我们就可以预测到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将会做什么和怎样做。

而性格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使得每个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事实上我们生来就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在学同一课程,在同样的时间里由同一位老师讲课,却往往会获得不同的成绩。尽管性格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能否认人们的性格也存在着共同性,性格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作为个体总要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与实践活动会使人们的性格带有群体的共性特点,像直爽、热情、好客就是东北人的共性。可以说共性是相对存在的,而性格的差异是绝对的。具体地说,性格的特征大致包含了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以及可变性、复杂性。

1.整体性

性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性格倾向性和性格心理特征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固执的人同时也可能是坚强果断的,而一个温柔的人也可能同时是宽容的。因此,分析自己的性格,应当从自身全面地去看,既要看到自己性格的优势,也要看到劣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性格。

2.稳定性

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为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一种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固,不论在何时、何地,于何种情境下,人总是以他惯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行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性格的稳定性。

3.独特性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独特的性格倾向性和性格心理特征组成的,即使是双胞胎,他们在遗传方面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但性格品质也会有所差异。因为每个人在后天的实践环境中,条件不可能绝对相同;而且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宏观环境相同,个人的微观环境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人的性格都反映了自身独特的、与他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状态。如《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便是个个性格迥异。

4.社会性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群,离开了社会,正常的心理发育将无法完成,更谈不上性格的发展。生物因素只给人的性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社会因素则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格作为一个整体,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地反映了人的性格的社会性。

5.可变性

整个人类的心理素质都处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之中,作为人的心理素质之一的性格,当然也在不断进化。性格也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总体来说是趋向成熟的。一个人,当发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好的,对他自身的发展有利,他便会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这一性格特点;而当他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不好的、有缺陷的,严重地阻碍了他的发展,他便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地节制和消除。人便是通过这个方式改变不好的性格和培养好的性格,不断完善自己,塑造优良而完美的性格。

6.复杂性

人的性格的复杂性,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体,从社会属性来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人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人的行为的动机、欲望、需求是相当复杂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人的性格也往往表现出这种矛盾性。有的人平时温文尔雅、态度谦和,但在面对丑恶时也能疾恶如仇、勇于与之斗争。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描绘一个人的性格。因此只有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剖析自己的各种欲念和思想动机,并且把这些和自己性格方面的各种表现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住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概念是如此的广泛,因此,我们只有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性格决定行为的规律、不断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同时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握和掌握好自己的命运,成就美好的人生。性格的表现形式

1.活动凸现出性格

人的心理和活动是密切联系的。性格在活动中形成,也在活动中表现。因此,应在游戏、学习、劳动和交往等各种具体活动中研究人的性格。

儿童的性格在游戏中会表现出来。例如,让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之间选择一个他最喜欢的游戏,从而由这个游戏的类型来判定儿童的性格,例如,有的游戏是需要团队协作的,有的是由个人独立进行的;有的游戏是运动型的,有的则是安静型的。一般来说,愿做运动型游戏的儿童的性格是比较活泼好动的;愿做安静型游戏的儿童的性格是内向的;而愿做个人游戏的儿童表现出其性格孤僻一面的同时,也表现出其特立独行的一面;喜欢参加团队协作的儿童的性格,既有善于交往的一面,也有依赖他人的一面。

学生的性格则会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如学习的责任心和坚持性。作业是否认真、细致,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和表现,也能反映其性格上的特点。

人的性格还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例如,可以从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及如何完成任务等方面观察到他的性格特征。

2.语言体现出性格

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观察一个人怎样说话,对认识其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说话的内容、说话真诚与否、言语风格如何等,都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一个人表里不一,也可以从其言语中表现出来,如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这充分表现出虚伪的性格特征。一个正直的人在说话时不仅语气坚定、斩钉截铁,而且用语也非常讲究礼貌、准确,其内容更是由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而一个狡诈的人在编造谎言时语气往往是飘浮不定的,而且用语也给人一种不确定、不可靠的感觉,其内容更是漏洞百出。

当然,语言只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性格的一方面,因此,为了更好、也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我们必须把言语的不同方面与性格的其他表现联系起来。

3.外貌表情反映出性格

其实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姿势、打扮、衣着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一个热情开朗的人总是将他的开朗的性格写在笑脸上,而一个阴郁的人则总是一脸的惆怅表情。微笑本身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托尔斯泰写道:“有些人一双眼睛在笑,这是奸诈的人和利己主义者。有些人不用眼睛而是口中发笑,这是软弱、优柔寡断的人,而这两种笑都是不愉快的。”面部表情是多种多样的,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眼睛在面貌的表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显示了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某些特征。托尔斯泰就曾把人的眼神分为:狡猾的目光、炯炯有神的目光、明朗的目光、忧郁的目光、冷淡的目光、无情的目光等。

典型的姿势,如一个人是放开大步走还是迈着碎步走,是笔直地站着还是斜歪着,双手放在什么地方等,往往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的服饰也可表现出人的性格。比如,活泼型的姑娘一般喜爱色泽鲜艳、图案活泼多变的服装;温柔文静的姑娘则爱穿素净淡雅、饰物线条简单的服装。性格的缘起及发展

英文中的性格“Personality”一词的语源一般都认为它来自希腊文“Persona”。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希腊人在演戏时戴上的面具,后指演员在戏中扮演的角色,并指扮演该角色的人,有时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这也就是说,“性格”是人类行为的特征,是经常性的行为表现,而不是那些仅偶尔发生的行为。因此,性格一词最初出现时,含有4种不同的意义:

①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呈献给其他人的公开形象。

②别人由此知道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③适合于这个生活角色的各种个人品质的总和。

④角色身份的特定性和异他性。

可见,人的性格既包括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外部的自我,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显示出来的内部的自我。

人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对性格的关注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大弟子德奥佛斯特就在他的《人的种种》一书中对愚钝、小气、胆小、叛逆等常见的性格及典型行为做了深刻而幽默的描述:

愚钝的人就是——“去找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的人,要求和他谈谈心。”“女朋友正生病发高烧,却在她面前大唱情歌。”“去喝喜酒,却在宴会上大肆批评新娘的不是。”“看到长途旅行回来、累得全身无力的朋友,却邀他去运动。”“对方手上有一件事情正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自己却自告奋勇地表示想接此工作。”

而他对“小气”的人的刻画更是到位,让人叹为观止:“请人喝酒,却一直数对方喝了几杯。”“请别人帮忙买东西,即使花费很低,但一看到账单,仍大皱眉头。”“天天跑去看自己和邻居的土地界址是否被移动了。”“请人吃烤肉,却切成小小的块,每次只端出一点点。”“说要出去买食物,逛了半天却什么都没买回来。”

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能找到的最古老的“性格论”著作了。它有关性格的各种描述在诙谐幽默中给人一种贴切、点到死穴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读此书也成为当代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随后卡雷努思根据希波克拉底的“液体病理学”提出所谓的“气质说”。活泼而有阳刚之气的人血液较多,也就是“多血质”;而性情稳重、沉着缓慢者则是由于黑胆汁过多,属于“黑胆质”;至于急躁没耐性的人则是由于黄胆汁过多,属于“黄胆质”。这种所谓“气血质”的学说可说是卡雷努思将希波克拉底以来古希腊医学综合整理、体系化的结果。

到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医学和心理学家恩特将人的情绪反应以“强与弱”“快与慢”等二元对应的方式,配合气质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人的性格归于以下4类。

1.多血质

这类人轻率、活泼、好事,喜欢与人交往,面对困难不会退缩,以及不会记恨;很容易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很容易忘了约定;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但看事情不妙,也会开溜;能够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保持心理平衡与往前冲刺的状态;一旦成功或受别人赞赏,就乐不可支。

2.黏液质

这类人多安静、漫不经心、散漫、邋遢、好饮食。相对于黄胆质的人一受刺激就哇哇大叫,黏液质的人则反应非常迟钝或冷淡。虽然反应及行动缓慢,但这类人通常诚实且值得信任。由于个性平淡,这类人多工作缓慢,所以不太容易紧张,但反面,则有做事动作迟缓、不修边幅、喜好享乐等毛病。可以说,这类型的人多半有点利己主义倾向。

3.黑胆质(抑郁质)

这类型的人比较趋向于稳重、沉郁,经常只看到人生的黑暗面。他们多半避免迎来送往的交际活动,也不喜欢和外向活泼的多血质人在一起,甚至看到别人欢天喜地乐不可支时,反而会不高兴。这类人一遇到困难常常心理失去平衡,一旦心情不高兴,便久久无法恢复正常。

4.黄胆质(胆汁质)

对于情绪的刺激非常敏感,意志容易动摇、没有耐心、情绪忽冷忽热。这类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但想法常常改变,只有3分钟的热度。这类型的人不喜欢被压抑,喜怒哀乐的表现非常明显。不过,他们不像黑胆质的人容易持续某种心情,不论悲伤或愤怒都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而言,这类型的人既有热心也有爱心,做事情很有爆发力。

到了20世纪,“四气质说”又被德国学者克雷兹曼及美国学者提出的各种理论代替,而这一期间的“性格”学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根据四型判断性格的方法被普遍应用。中国人历来对性格的认识

我国对性格的认识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性习论”,而后到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年代,各家各派又在“性习论”的基础上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将对性格的探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是产生于商代的“性习论”。“习与性成”据说是商代早期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意即一种“习”(习惯)形成的时候,一种“性”(性格)也就形成了。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随后把“性习论”加以发展,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原先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练,而导致了人们“习相远”,即差异很大的性格。

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以往学说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性染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即人性完全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与此同时,儒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孟子则一直坚持“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的性格天生都是善良的,并且举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人性的“四端”,而这“四端”是人皆有之的,只要推而广之,就可发展成为仁、义、礼、智、信等善良性格。

同属儒家的荀子则提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恰恰相反的“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情”和“欲”都是人的天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所以,“情不可免”,“欲不可去”,“情”和“欲”都是人们产生不良性格的基础。他主张用“礼乐”节制人们的“情”和“欲”。

到了汉代,集各家学说于一身的董仲舒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便将性格与“天人感应”联系起来,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天人感应论”,认为“为人者天也”。因此,人的身体结构跟天的特点相吻合:“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也与天的现象相对应:“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从这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观”出发,必然引出唯心主义心身观,对人性做出唯心主义的臆测。董仲舒明确把人的性格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这就是所谓“性三品”说。他认为“圣人之性”天生为善,不必教育;“斗筲之性”天生为恶,无法教育;“中民之性”则可善可恶,必须教育。

随后,“性恶”“性善”“性染”和“性品”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

关于性格的分类,中国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分类方法,我国古书《灵枢》中就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进行分类,并归纳为五类:金、木、水、火、土。

金型人面呈方形,皮肤白色,肩、腹、足都小,脚跟坚实厚大,骨轻。禀性廉洁,性情急躁,行动刚猛,办事严肃认真、果断利索、坚定不移。

木型人肤色苍白,头小面长,肩阔背直,身体弱小,忧虑,勤劳。好用心机,体力不强,多动刚猛,多忧多劳。

水型人皮肤较黑,面部不光洁,头大,清瘦,肩膀狭小,好动,走路时身子摇晃。禀性无所畏惧,不够廉洁,善于欺诈,为人不惧不卑。

火型人皮肤发红,背部肌肉宽厚,脸形尖瘦,头小,手足小,步履稳重,走路时肩背摇晃,背部肌肉丰满。性格多虑,缺少信心,态度诚朴。性急,有气魄,轻财物,但少信用。

土型人皮肤呈黄色,头大面圆,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体匀称。内心安定,助人为乐,对人忠厚。行事稳重,取信于人,静而不躁,善与人相处。

根据这个理论,不同性格的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火型人“不寿暴死”,土型人寿长病少,这一点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我国另一部伟大的医书《内经》还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五类: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

用“阴阳五行说”对人进行分类,虽然缺少科学依据,但还是给人们提供了区分不同类型的人的参考工具,这在当时是有一定作用的。这种分法表明:人的本质是由内部阴阳矛盾的倾向性决定的。这和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关系有相同之处。西方人对性格的理解

在西方国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性格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做出了种种解释。而这些最早的研究和论断也为后来性格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早提出性格分类学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他把人分成两类:一类人是以“逻各斯”(理智)为指南并能支配自己欲望和需要的人;另一类人则屈从于跟动物没有多少区别的愿望和需要的支配。柏拉图则用不同的灵魂占优势来解释人们的性格。在他的《理想国》中,他提到人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做适合的事情,从而各司其职,例如,有智慧的人应该当学者,勇敢的人应该当军人,而情欲旺盛的人可以从事手工业、做手艺人。在西方,把性格理解为其本质是产生于社会的这种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把人确定为政治的、社会的动物,认为人的性格产生于结合成群体的人们的社会情感和联系,以及由人际交往联系起来的集体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构成西方最早的性格社会心理学的核心。

一直到十八九世纪,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拉杰法尔的相面术和加尔的颅相学。这种学派认为,人的长相、脸型和性格、命运有联系。1811年,奥地利医生加尔研究了大脑皮质不同部位的功能定位,并且认为,脑的某一部分是否发达,能在颅骨的外形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根据颅骨的外形来确定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倾向。例如,前额骨突出,就被认为是“聪明”“精干”;额骨扁平,则被认为是“笨拙”等。加尔的这个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被他的学生施浦泽姆加以发展,成为一门“骨相学”。根据这种学说,一个人是忠诚老实还是虚伪奸诈,是正直坦率还是阴险毒辣等,只要看一个人的头骨长相就能推测出来。但是,这些学说带有很浓的唯心主义色彩,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随着科学的进步,它最终被新的学说所取代。

20世纪初,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明确提出了“个性精神源自于整体精神之中”的观点,认为个人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是由一定的集体现象中派生出来的。

在冯特以后,又有人提出“遗传决定”的学说,认为个人的性格取决于遗传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个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霍尔则鼓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他们实际上都认为,个人性格之间的差异就是遗传因素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而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到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至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个性形成问题上都看到了社会的作用,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于性格的影响,提出了性格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的原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更是将社会对性格的影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他们强调人的活动本身在改变环境中的作用,即不但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改变环境。

到了20世纪40年代,关于遗传和环境对性格、心理的作用,曾引起国际心理学界一场激烈的论战,其结果是不了了之。这场论战中止20多年后,又由于詹森在1969年发表了关于种族的智力差异观察、强调遗传决定而重新引发。究竟是遗传决定,还是环境决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性格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性格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性;另一方面,人也可以支配自己的性格,人的性格是接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调节的。一个人,当发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好的,他便会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这一性格特点;反之,当他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不好的、有缺陷的,他便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地节制和消除它。人便是通过这两个渠道改变不好的性格和培养好的性格,来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优良而完美的性格的塑造。第二节 影响性格的四大因素

性格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性格又在有意或无意中支配人的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结局。而性格的形成又受到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双重影响,使得每一个人的性格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环境、教育等改造,从而使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发生质的改变,进而走向性格的完善与成熟。遗传——与生俱来的性格

人类似乎很早就对性格形成的遗传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国的很多俗语就有这一方面十分生动和形象的体现,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梁不正下梁歪”“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生物学根源,遗传素质作为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也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下面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遗传对性格的影响。

第一,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会因社会文化的评价与自我意识的作用,影响到自信心、自尊感等性格特征的形成。

如在一个崇尚以瘦、高、小脸为美的国家里,如果一个人的外表刚好符合这个国家的大众审美标准,那么他/她将成为众人认可、肯定的对象,其自信心和自尊感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如果相反,他/她胖、矮且相貌并不那么出众,他/她就会在一种大众无形的否定中感到自尊心受挫,并产生自卑的情绪。

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说,早熟的孩子爱社交,责任感强,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容易给人良好的印象;晚熟的孩子往往凭借自我态度和感情行事,责任感较差,不太遵守校规,很少考虑社会准则。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表现为或起加速作用或起延缓作用。这从气质与性格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印证:开朗型的人比抑郁型的人更容易形成热情大方、积极乐观的性格。

在不利的客观情况下,抑郁型的人比开朗型的人更容易形成胆怯和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顺利的条件下,开朗型的人比抑郁型的人更容易成为强者。

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性格上更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攻击性、支配性,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而女性则比男性更具依赖性,较易被说服,做事有分寸,具有较强的忍耐性。这种由性别差异而导致的性格差异在社会的职业选择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例如,需要细心与耐心的护士、幼教、秘书等工作的从业者一般以女性居多,而需要耐力、独立性、支配性的工作,如工程师、警察等则以男性居多。

遗传固然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们不能无限夸大遗传的影响。因为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无论是讨人喜欢的性格还是讨人厌烦的性格,除去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后天的家庭、教育及环境的影响。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并完善自己的性格。家庭——为性格打上最初的烙印

当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时,就归属了一个家庭,而且家庭作为每一个人出生后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场所,父母双方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式、观念,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所承担的角色等都对人的性格的最终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1.父母性格的影响

父母个性的相映成趣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父母中有一位是黄胆质气质,另一位是黑胆质或黏液质气质,这样两种个性刚好形成互补,这样的父母一唱一和,松弛有致,孩子就能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家庭的魅力、生活的乐趣、人生的幽默感。生活在这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乐观、开朗的个性。相反,若是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同(多血质还好点),要发脾气,两人大动干戈,要温柔起来,两人情意绵绵,家庭环境也形成夏日型环境:一会儿狂风暴雨,一会儿晴空万里。这样的个性组合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往往具有消极影响。他们往往对父母的行为感到不知所措,再开朗、乐观的孩子也会变成一副坏脾气,沉默、抑郁、苦恼、少年老成。

此外,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影响还表现在父母本身的个性影响力上。一般说来,多血质和黄胆质气质的父母比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两种“外向型”的气质,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他们很容易形成类似父母的个性。如果父母性格比较沉郁,孩子在沉寂的家庭环境找不到多少快乐就会把目光投向外界,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欢乐,从而丰富自己的个性内涵,使孩子在未来形成与父母相差甚远的个性。

2.父母的教育方式、观念及态度的影响

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与爱一起发挥重要作用的,那就是教育。教育是一个权威和服从的问题,即父母怎样发挥权威和发挥什么样的权威,以及孩子怎样服从父母的权威。

父母亲的权威,在各个家庭中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比较专制,硬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如果不接受,那就非打即骂。与此相反,有的父母一切听从孩子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片面强调孩子应该有自己的自由。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态度多变,一会儿大耍威风,一会儿又百依百顺。

不过,研究发现: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家长对儿童采取何种教育态度与方式,而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特别是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其性格特点有明显的差异,现概括为下表: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态度与子女所形成的性格示意表

3.在家庭中的地位及角色的影响

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

艾森伯格研究认为,长子或独生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最小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视,其性格发展越倾向自信、独立、优越感强。如果其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由于从童年起姐姐就担当保护和照顾妹妹的责任,那么,姐姐就会处事果断、主动勇敢,而妹妹则较为顺从、被动。再如,一个家庭将儿子当作女儿来对待和教育,那么,这个男孩往往会形成温顺、细腻、柔和的女性化性格。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角色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家庭氛围中来。一般来说,在气氛很好的家庭,即父母和子女相互信赖、相互爱护,相处得如同朋友一般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年,大多数人的性格表现出沉着稳定、善于适应和独立性强的倾向。而在那些乱七八糟、纷争频频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年,则大多数适应性很差,经常会捅出各种娄子来。

由以上三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所谓“成功的父母是孩子的明天”,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大师鲁班的母亲也是一位出色的木匠,鲁班受其母亲的影响,从小对斧头、锯子等感兴趣。他成了大建筑师后,母亲仍是其重要的帮手。每次鲁班用墨斗放线时,母亲就拉着墨线的一端。有一次墨线突然卡在了木缝里,母亲突然得到了启示:如果有一个钩固定在一端将墨线钩住,不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活了吗?母亲将想法告诉了鲁班,鲁班很快做好了这种钩。人们为纪念发明家的母亲,就将这个钩称为“班母”。鲁班在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又相继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这其中有其母亲不小的功劳。

在人生的过程中,家庭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师,因此父母的性格对子女最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重塑你的性格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除了早期的家庭为主的教育方式以外,学校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社会教育方式,将在儿童性格的形成阶段起主导作用。学校将根据某些具体的教育目的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影响,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及其他活动中受到影响。

1.班集体的影响

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会以它正确而又明确的目的、对班集体成员严格而又合理的要求、自身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集体成员,充分调动所有成员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与此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主义感,学生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重他人、遵守纪律,也培养了学生的乐观、坚强、勇敢、向上等优秀品质。优秀的班集体还可以使学生的一些不良性格得以改变。日本心理学家岛真夫曾挑选出在班集体里的8名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指导他们工作。一学期后,发现他们表现得有自尊、有责任心,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一个好的班集体固然能为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但对于作为教育的主导——教师来说,他们更是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直接而关键的作用。

2.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直接与学生进行接触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放任型:表现为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不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则表现为无集体意识、无团体目标、纪律性差、不合作。这样的学生往往容易形成散漫、懒惰的性格,若任其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极其不良的放纵性格。

专制型:表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进行赞誉、贬损。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这样的学生往往容易形成依赖、压抑的性格,也很有可能会形成另一反面——叛逆的性格,甚至会存有报复心。

民主型:表现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开朗坦诚、有领导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有良好的心态,易形成积极乐观、豁达宽容、坚韧友善的性格,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因此,学校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人的性格的形成时期恰好是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期。一个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制度都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环境——“时势造英雄”

人生来就不是孤立的,人总是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就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尤以社会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族两大方面,我们常常会对各地的人进行分析,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而民族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到个体性格的不同。而对人的性格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大环境则更为复杂。想必大家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这其中就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影响。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主要活动于战国时期的梁惠王、齐宣王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孟子本为贵族后裔,到他父亲那一代,家境就已衰落了。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得病死了,他是母亲一手抚养大的。孟母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很能干的女人,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人。

开始,孟子家距墓地很近,他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墓地里去看热闹,也许是看得太多了,他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来。孟母知道以后,觉得这种地方不能让孩子来,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于是,第二天孟母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就搬家了。

他们母子二人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这个市场人来车往,每天从早到晚叫卖声、吵嚷声不绝于耳,时间一长,孟子又学起那些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来了。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再次搬家。

这回,他们搬到一个学堂附近住下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个个斯文,讲礼貌,见面时或作揖或鞠躬。日子长了,孟子就照着那些读书人的样子拿书来读,和人见面时也仿照那些读书人行礼作揖,变得非常懂事有礼貌。孟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的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就一直住下。

后来,孟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孟母就把家中节约下来的钱给他交了学费,送他到学校读书。起初,孟子还很用心读书,可时间长了,就有些松懈了,有时孟子还偷偷逃学,后来被孟母知道了。有一天,天黑了,玩了一整天的孟子回到家里,一进门看到火炉也没有点着火。孟子感到情况有些不大对头,他慌忙低着头准备从母亲背后绕过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他刚走到屋门口,被母亲厉声叫住了。他见母亲站起身来,满脸气愤,又走到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朝织布机上的布刷地一下砍了下去,将那块还没有织好的布一下子砍成两截。孟母用颤抖的手指着被砍断的布对孟子说道:“你也太没出息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跟这没织好的布有什么区别呢?假若你再逃学,不求上进,我就不要你了。”孟母说得很伤心,并掉下泪来。孟子是个孝子,他最怕母亲伤心难过。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急忙认错并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惹母亲生气。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终于成为志向远大的学者,名扬四方。

试想:倘若孟母不注重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不曾三次搬家,可能孟子今天就不会被写在历史书上了,他也许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也就更不会有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思想精华。因此,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注重环境的改造,使之能更加有利于造就和发展每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生活中还有许多环境影响性格的例子: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比别的同龄孩子早成熟,这是由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某些才能卓越的孩子是由于他们自小就生活在一个有助于他们发展特殊才能的家庭环境中,如天才的音乐家莫扎特,他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位音乐教师,并且从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的良好的音乐熏陶,进而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有名的音乐家。

生活中,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从来不为一些日常小事发愁,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大度豁达的性格,不会斤斤计较,什么事都放得开,且有一种包容的气度。我国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具有这样的性格。在书香门第中长大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都会透出一种温雅的气质,农村来的孩子其性格中的朴实与憨厚也是掩盖不住的。有良好家教的孩子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对待老人尊敬有加;相反,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则可能显得骄横跋扈,让人难以接近。这些都是环境对人的性格产生作用的有力实证。

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形成、改造、完善自身的性格是必要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第三节 性格决定命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人能历尽艰难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而有的人则半途而废;有的人喜欢刺激的攀岩,而有的人则喜欢安全的慢跑;有的人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有的人则追求平实的婚姻;有的人选择浪漫,而有的人则选择稳定。在人的一生中,除了机遇和才华,我们回头看一看就会发现,其实,一直在左右我们命运的,正是我们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怎样的命运

约翰·梅杰被称为英国的“平民首相”。这位笔锋犀利的政治家是白手起家的一个典型。他是一位杂技师的儿子,16岁时就离开了学校。他曾因算术不及格未能当上公共汽车售票员,饱尝了失业之苦。但这并没有击倒年轻的梅杰,这位信心十足、具有坚强毅力的小伙子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境。经过外交大臣、财政大臣等8个政府职务的锻炼,他终于当上了首相,登上了英国的权力之巅。有趣的是,他也是英国唯一领取过失业救济金的首相。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自信坚强的性格让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领救济金的人最终成为英国的首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感动过无数人的张海迪。她之所以能感动无数人,不仅仅因为她的成就,更因为她同时还是一个残疾人。

多年以来,曾动过3次大手术,摘除了6块椎板,严重高位截瘫,自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觉的张海迪,以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鼓舞自己,凭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同病残做顽强的斗争,同时勤奋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她自修了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外语,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还自学了针灸,并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专著,免费为病人诊断疾病。1992年,她获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学奖”,1994年获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1993年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能取得比很多正常人更大的成就,她靠的就是性格带给她的力量。

好的性格能让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积极面对,不懈地努力,并最终取得成功。相反,不良的性格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进而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韩信虽为一代名将,其性格却优柔怯懦。“胯下之辱”虽表现出了他的隐忍,同时也表现出他的怯懦,倘若不是如此,他就不会惧怕刘邦,而会果断地反刘自立。

韩信其实不能忍。母亲的几句话,他就容忍不下,羞惭得无地自容,倘若能忍,何至于此?开国之后,刘邦对他一贬再贬,他便忍耐不住了,怨声载道。倘若他真能忍住,断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韩信不敢反,又不愿忍,在优柔寡断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也许,对于优柔性格的韩信来说,最理想的行为方式,就是让别人先反,自己在一旁优柔地观看,败则与己无关,胜则乘势而起。韩信确实这样做了,他让陈起兵,自己则优柔观望。然而,刘邦和吕后却不优柔,他们快刀斩乱麻地处决了韩信。

韩信在优柔中被杀,其实他并没有真反,而只是在犹豫,他是被硬拉上刑场的。我们不知是否直到临死那一刻,他才真正不再优柔。

在历史上,因性格上的缺陷而毁掉大好前程的又何止韩信一人呢?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大学者、大权谋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作为秦国丞相曾经大红大紫、权倾一时,但最终他被腰斩于咸阳街头,全家老少都被杀害。李斯的一生是秦国政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身个性使然。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人。少年时家境贫寒,年轻时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

有一天,李斯上厕所,看到老鼠偷粪吃。老鼠又小又瘦,见人来就惊慌逃窜。过了不久,李斯又在国家的粮仓里看到老鼠在偷米吃。这些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逃避,反而瞪着眼,很神气的样子。李斯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他悟出一个道理: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借;而又肥又大见人不逃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借而已。

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了小吏的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荀子为师。李斯十分勤奋,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术”,即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当官的学问。学成之后,他便辞别荀子,到秦国去了。由于李斯才华横溢,并且提出了许多治理国家的好建议,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韩非是李斯的同学,他们同在荀子门下求学。韩非著作极丰,秦王感叹道:“我若能见到此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

后来韩国在国势危急之际,起用韩非,让他出使秦国。李斯知道韩非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出于嫉妒,他对秦王说:“韩非是韩王的亲族,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理。”

秦王说:“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

李斯希望赶尽杀绝,他对秦王说:“如果放他回韩国,他定会为韩王出谋划策,对秦国十分不利,不如在他羽翼未满之时将他杀掉。”

秦王听信了李斯的话,赐给韩非毒药,令他自尽,就这样,李斯除掉了他的对手。

而后,秦王统一了中国,李斯也升为丞相,职位越来越高,权势也越来越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以赵高为首的旧贵族意欲立胡亥为帝,而要立胡亥为帝,就必须通过李斯。李斯身为丞相,掌握着最高权力,没有李斯的同意,胡亥是当不了皇帝的。当时,李斯是可以揭露赵高、粉碎其篡位阴谋的唯一的人,但是,由于李斯软弱、妥协,贪恋已有的荣华富贵,他没有这样做。赵高抓住李斯的弱点,用高官厚禄去引诱李斯,李斯听信了赵高,对赵高的阴谋未进行及时的揭露和制止。

胡亥继位以后,赵高便开始陷害李斯,最后使忍无可忍的李斯到秦二世面前揭露赵高的罪行,但秦二世非常信任赵高,并告诉了赵高。赵高进一步诋毁李斯:“李斯最嫉恨的就是我,我一死,他就可以谋反了。”秦二世听后,立即把李斯逮捕入狱,并派赵高负责审讯。

李斯被套上了刑具,关进了监狱,并受严刑拷打、百般折磨,经过十余次的审讯,他忍受不了痛苦,只好供认了“谋反”的“罪行”。被判处死刑。

李斯的悲剧结局,固然与当时的局势有关,但也与他的个性不无关联。他的“老鼠哲学”,注定他是一个贪婪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学韩非,甚至不惜帮助赵高实施阴谋,最终走入了赵高的陷阱,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可谓咎由自取,怪不了别人。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性格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生来就神经过敏的人与普通人相比,大都容易产生感情和情绪的反应,而且常常表现为感情用事,难以控制自己。那些感觉敏锐的人,也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怖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遗传性自律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性格特征的形成还取决于环境因素——从所处的环境中学来的。

因此,性格特征就“生来具备”而言,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由于形成得早,所以变化极其有限;而就“受环境影响”和“人在不断地趋于成熟”而言,则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正如水流经过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管道的形状;生命流经个体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个体思想的形状。

相传,在古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段时间,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神,但人类是如此罪恶并滥用神权,以至于梵天——众生之父,决定剥夺人类的神性,并把它藏到人们永远也不会重新发现的地方,以免他们滥用它。“我们将它深埋在地下。”其他神说道。“不,”梵天说,“因为人们会挖掘到地层深处并发现它。”“那么我们将它沉入最深的海。”其他神说道。“不,”梵天说,“因为人们会潜到海底发现它。”“我们将它藏于最高的山上。”其他神说。“不,”梵天说,“因为人类总有一天会爬上地球的每座山峰,捕捉到神性。”“那我们实在不知道应把它藏在哪儿,人类才不会发现它。”其他神说道。“我告诉你们,”梵天说,“把它藏在人类身上,他们绝不会想到去那里寻找。”诸神赞成。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从自身出发,找到藏在“自身”的神性,并用它来改造和完善我们的性格,那么,我们也将变得更完美。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并不尽然。人的本性是比较难改,但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曾在书房醒目处挂起自己亲笔书写的“制怒”的横匾,以此自警自戒,陶冶自己的情操。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并非生来就具有完美的性格,在当时就有人曾批评富兰克林主观傲慢,他认真反思后,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武断行事。他还给自己提出了具体改正的要求,以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这也正是他成功的一个秘诀。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总是有很多人把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当成自己不成功的借口,拒绝跳出自己编制的网。我们往往忽视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性格来重塑我们的人生,并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突出自己的优势,改变性格中的缺陷,再加上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相信成功很快就在眼前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两人信步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塑像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呢?”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她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佛印的一句“求人不如求己”道出了命运的天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天上会掉馅饼,总是希望人生能有一个依靠,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生命线就在自己的手心里,人生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你可以替你自己选择和决定你的人生,不要总是期待不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