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军事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0:58:09

点击下载

作者:问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学点军事常识

每天学点军事常识试读:

虎符

是古代一种军令标志,它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为铜制虎形。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契合验真,才能生效。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经过了多次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是用兽角做成的,故称“

号角

”。号角是东汉时由边地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由于它发声高亢凌厉,在战阵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后来,号角被广泛使用,制角的材料也改用较易获得的竹木、皮革,还有铜角、螺角。角的型号长短大小有别,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击鼓、鸣金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之一。《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为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击鼓就是敲战鼓,除用以鼓舞士兵进攻外,部队驻扎和行军时也通过鼓声发布号令。“鸣金”就是“鸣钲”,并不是“鸣锣”。《说文解字》上说:“钲,似铃,柄中上下通。”也就是一种铙铃,或单个的串铃。它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

辕门

”是指“军营之门”。

春秋战国时期,两军作战时采用马拉着的战车。当军队宿营或驻扎时,为防止敌人骚扰攻击,兵士们就将战车围成圆形以为屏障。为便于出入,则以两车相向而形成门。因车辕相对,故名“辕门”。由于约定俗成,因袭相传,虽战车早被淘汰,但“辕门”一词仍被保留下来,并推而广之,把一些高级军事衙署的正门也称“辕门”了。

燃烧烽火的地点叫“

烽火台

”。早在2700多年前,我国就已在战争中利用烽火传递军事信息。汉代称烽火台为“烽燧”或“烟墩”。当遭到敌人攻击时,白天燃烟为“燧”,夜间点火为“烽”。据说用狼粪烧的烟又旺又直,所以烽火台也叫“狼烟台”。《

孙子兵法

》为春秋末孙武所著,亦称《孙子》。该书有曹操等11家作注。唐朝杜牧说:“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成此书。”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的西汉墓中发掘出《孙子兵法》残简。该书现在的存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重要规律,历来被称为《兵经》,对后代的军事科学和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

成语“

三令五申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八阵法

”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八种最基本的阵法。它经历秦汉传到三国,由于诸葛亮的出色运用,而成为一种著名的阵法。其各阵名称是:

方阵:用于截断敌人。

圆阵:用于集结队伍。

疏阵:用于扩大阵地。

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

锥行之阵:如利锥用以突破敌阵。

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

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准备改变队形、迂回包抄。

玄襄之阵:多置旌旗,是疑敌之阵。

十大阵图

一字长蛇阵,二龙汲水阵,三才天地人阵,四门兜底阵,五虎撵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斩将阵,八卦乾坤阵,九曜星宫阵,十面埋伏阵。“

十八般武艺

”的说法最早见于宋代的戏文《张协状元》,当时是泛指各种武艺,并不是说真有十八种武艺。后世有关其内容的说法有多种。施耐庵著的《水浒传》里提到一种说法:“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杈、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白打就是拳术。中国古代的兵器武艺远远不止十八种,因此,“十八般武艺”往往多用于泛指某人技艺全面。

三十六计

之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梁朝时成书的《南齐书》中“檀公三十六计”。约在晚明或清代有人据此撰成《三十六计》一书,撰者不详。三十六计分六套,每套各六计。前三套为优势之计,后三套为劣势之计。

胜战计: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围魏救赵”战术出自于战国时期齐魏桂陵之战中。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进去,魏军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乘其疲惫,我军于归途截击,魏军必将大败,赵国之围遂解。田忌采用孙膑的计策,最终在桂陵大败魏军,解了赵国之围。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坚壁清野

又叫空室清野,指对付优势敌人入侵时采用的一种作战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营垒,又抢不到东西。它源于《后汉书·荀彧传》。当时,徐州牧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认为徐州民心未定,正是攻取的好时机。谋士荀彧却说:“眼下徐州方面正组织人力加紧收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内,并且星夜加固营垒。我军一到,对方必将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曹操听了荀彧的话,放弃了夺取徐州的计划。

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充分利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0年麦收时节,河北安平县谷家佐村党支部和武委会,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白天组织群众抢收小麦,晚上在月光下打场。麦子打完后,全部装进瓮里埋藏起来。麦秸、柴草也藏起来,并把村子里的井全封上,日伪军到村里,水喝不上,柴烧不上,饭吃不上,只好迅速离开。

火药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运用

唐末,火药已开始用于军事。路振《九国志》记载,904年,割据江淮的杨行密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所谓“飞火”,就是在箭杆上绑一个火药团,点着引芯,用弓发射出去,火烧敌军,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火药武器。进入宋代,人们制造和使用火药武器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宋初曾公亮(998—1078)等编写的《武经总要》中记述了多种火药武器:蒺藜火球、烟球和

火炮

等。该书还记载了三种不同用途、不同比例的火药配方。北宋末年,还创制出“霹雳炮”“轰天雷”等。1126年,金人围攻开封时,李纲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寿春人发明能射出“子弹”的“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元代,管状火器演变为铜或铁铸成的大炮,当时称其为“火铳”,因其威力巨大也被称为“铜将军”。到了明代,火器的使用更加广泛,技术也非常先进。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有能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0支箭的“一窝蜂”,甚至能同时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当时还出现了类似现代二级火箭的火器——“火龙出水”,据说它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的高处飞行二三里远。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将烧完时,点燃腹内火箭飞出,使敌方人船俱焚。另外,明代还发明和使用了地雷、水雷和炸弹这些火药武器。这些武器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我国于唐末宋初研制出火炮。它是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公元1044年,北宋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火炮火药复杂的配制方法。宋金战争中火炮在实战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雷的发明与使用

地雷最早是由我国人民发明的。地雷出现在战场上,早可上溯宋元,最迟不晚于明代中叶。公元1130年,宋军曾使用“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攻打陕州的金军以重大创伤。有关“地雷”的名称,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出现于明代。《兵略纂闻》上说:“曾铣作地雷,穴地丈余,柜药于中,以石满覆,更覆以沙,令与地平,伏火于下,系发机于地面,过者蹴机,则火坠落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还绘制了地雷构造的图样和爆炸时的形状。明末已有了“地雷炸营”“炸炮”“石炸炮”“无敌地雷炮”等等多种地雷,在使用方法上也有了踏火和拉火之别。在战术区分上,也有了可装药五斗的大雷和“连结数十个”的连环雷。

最早的手榴弹

,是把火药装在葫芦里的“葫芦飞雷”。这种手榴弹是我国彝族人民在公元l8世纪时发明的,当时它主要用于狩猎时杀伤群体动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彝族农民军便把这种兜抛式“葫芦飞雷”改制成手投式用来打击清军。

弓箭

是古代一种主要的作战武器,它是由狩猎工具转化而成。据考古资料证明,我国使用弓箭的历史已有两万余年。

原始弓箭制作简单粗糙,但弓箭的发明,成为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周代,弓箭制作技术逐步提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制作工艺。对选材、配料、制作程序以及规格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魏国曾专门选拔训练弓箭兵,战斗力强大。到汉代,弓箭制作精美,大都镶有铜饰和玉饰,并将毒药敷于箭镞之上制成毒箭,以增加其杀伤力。

弓箭在古代是一种远程作战的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在古代战争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万箭齐发,被认为是无敌之策。蒙古兵曾凭借弓箭横扫欧亚,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到了清代,弓箭形制复杂、种类繁多。箭依战斗、田猎、校阅、信号等不同用途而定其形式。一般弓有两种:习射所用,以榆木为杆,丝为弦;战斗所用,则以鹿皮为弦。箭头也分为尖形和棱形两种,以桦木或柳木为杆。

作为一种重要的冷兵器在我国由来已久。迄今发现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西安长安区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时代的墓中,都曾出土有柳叶形青铜短剑。青铜是用锡铅铜混合而成,具有较强的硬度。春秋时期的吴、越等国,剑成为步兵手中的利器,剑身加长。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那时吴越地区铸剑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吴越铸剑名闻天下。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并已铸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其脊部柔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效能。代表青铜剑最高技术水平的是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剑长94厘米,剑身窄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剑作为重要的防身利器一直受到重视。许多著名的剑还留名青史,如青虹宝剑、鱼肠剑等。

匕首

,剑属,其头类匕(古指饭勺),故曰匕首。匕首长七寸至一尺许,两面利刃,锋利尖锐,也名短剑。匕首术虽不入十八般武艺之列,但以它便用、易藏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最轻短的兵器之一。匕首术泼辣凶悍,招式诡谲;它巧妙地将剑术与拳法合为一体,时而短兵长进,时而拳匕交袭,使敌防不胜防。技击上匕首运用刺、撩、削、划、捋、切、推、掷等,既迅猛快捷又轻灵巧快,是防身御敌的理想技法,也是对敌作战的辅助手段(当主兵器失去或短兵相接)。至今,它在公安、保卫、边防中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标尺“3”

我国生产的冲锋枪和步枪的瞄准装置都有常用标尺“3”。这是因为冲锋枪和步枪有效的射击距离是在300米以内。在战斗中常用的射击距离也是在这个范围里。因此,军工厂在生产时,就选用在战斗中经常使用的射击距离(300米)作为工厂校枪的标准。因此,在300米以内的任何距离,表尺定“3”后不需调整,就能有效地击中目标。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今存13篇。《孙膑兵法》: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撰。《六韬》:传说为周代吕望(姜太公)所作,后经研究,确认为战国时作品,现存6卷。《尉缭子》:传说为战国尉缭所作。《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今存本仅5篇。《太白阴经》:唐代李筌撰写,共10卷。《虎钤经》:宋代李许洞撰写,全书共20卷120篇。《纪效新书》: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时撰写,共18卷。《练兵实纪》: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9卷,附集6卷,此书和《纪效新书》亦称戚氏兵书。

中国古代军衔

元帅:出现于晋文公四年。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代有兵马大元帅,元代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时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有将军官号。

校: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唐代折冲府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

尉: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号地位逐渐下降。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袭用古制在军中以上、中、下士为官职名。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

民军制:夏、商、周时代,兵役寓于田制之中,有受田权利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西周时规定每家出一人为“正卒”,随时准备出征;其余为“羡卒”,服后备兵役。军队的核心由王室和贵族子弟组成。

征兵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17岁至60岁的男子无论贵贱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西汉初年,规定年满20岁的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服役,学习骑射,称“正卒”;一年守卫京师或屯田戍边,称“卫士”或“戍卒”。

府兵制:这一制度始于西魏,隋唐逐渐完善。唐代的府兵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男子20岁至60岁受田,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府兵由设置在各地的军府管理,平时散居务农,农隙进行训练,还要轮番守卫京师或戍守边防,战时奉命出征。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府兵的社会地位较高,可免除赋役,征战有功者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

募兵制:北宋时,朝廷直接管辖的禁军,从全国各地招募;守卫各州的厢兵,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地区的藩兵,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保卫乡土的乡兵,由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组成。此外,还强迫罪徒当兵。士兵的社会地位降低。

世袭兵役制:早在三国、两晋时就实行过这种制度,把士兵之家列为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服兵役。元代初期,规定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蒙古族男子都要服兵役,后因兵源不足,又规定汉人20户出1兵,凡当过兵的“壮士及有力之家”都列为军户,世代为兵。明代,各卫所的军士,少数驻防,多数屯田,农时耕种,农隙训练,战时出征,军士之家列为军户,世代服兵役。清代的八旗兵,也采用世袭兵役制,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世代相袭。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的长平,赵国派没有作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先前的赵将廉颇。结果被秦军包围,40万赵军被俘坑杀。这次战争严重削弱了赵国。从此,六国更加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起义军在巨鹿同章邯领导的秦军主力展开决战,起义军英勇作战,大败秦军。章邯向项羽投降,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为农民起义军最终推翻秦王朝打下了基础。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那时候,袁绍拥有兵力10多万人,曹军人数少,他很轻视曹军。曹操亲自率领精兵五千人插入袁军后方,焚毁袁绍的全部军粮。袁军听到军粮被焚的消息,惊惶失措,纷纷溃退。曹操乘胜歼灭袁军7万多人。袁绍带领骑兵800人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企图一举统一南方,带领大军南下,迅速占领荆州的部分地区。在荆州的刘备退驻樊口,只有兵力1万多人。而曹操拥有兵力20多万人,实力相差悬殊。为破曹兵,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一带共同抵抗曹军。曹操的兵力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水军的实力不如孙刘联军。双方刚一交战,曹操因为军队里发生疫病,就引军退到长江北岸。孙刘联军利用火攻,烧毁曹操的船只,大火延烧到岸上的曹营,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烧死和溺死的再加上疾疫,死伤人数在半数以上。曹操带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下令进攻东晋。苻坚自恃拥兵百万,投鞭断流,出兵前就已经做好了迎接胜利的准备。秦晋两军对峙于淝水两岸,东晋将领谢玄让苻坚军队稍微后撤些,以便晋兵能渡河会战,与秦军决一雌雄。苻坚以为有机可乘,企图待晋兵半渡时,让骑兵出击,打垮晋军,于是下令军队后撤。秦军闻命后退,不知原因,以为前军失利,遂争相奔逃,结果一退而不可止。晋军乘胜追击,秦军溃不成军,如惊弓之鸟,风声鹤唳,拼命逃跑,一路上损失惨重。

所谓“

三军

”,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其中中军的地位较高,也更为骁勇善战。后来,又演变为前中后三军。唐宋以后,前中后三军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不过,这时“三军”的概念与春秋时期已有很大不同,而是指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即担任军队行军中架桥开路任务和小规模作战任务的先锋营,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而后军即军队在行军或作战中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到了现代,前中后的三军建制已完全消亡,“三军”的意义与古代更是有所不同,它指海陆空三军,也用作军队的统称。“

参谋

”是现代军队中普遍设立的一种官职。

在我国古代军队中,参谋人员和参谋机构早已有之,只不过称谓不同而已。

春秋以前的军队还没有专职参谋人员,一般是谋士和将军集于一身,如著名军事家孙武。战国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专门替国君和主帅运筹帷幄的参谋人员就应运而生了。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是我国古代军队中最早的参谋长。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所谓“师”,就是军队作战的导师,故称“军师”,用现代军队职务来说,就是“参谋长”。

虽然从战国时期军队就有了参谋人员和机构,但“参谋”称谓的最早出现却在唐代。据《旧唐书·职官志》,各节度使属员有“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从唐以后,“参谋”称谓沿用至今。

沙盘

,是在军事上为了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同作战或实施训练,根据地形图或实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等堆制成的模型。它在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汉光武帝部将马援在商讨战略时,曾用米堆成一个与陇西一带实地地形相似的模型。马援手指模型,从战术上作了详细的分析,为光武帝制定作战方案提供了依据。这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沙盘推演。

骑兵

就是骑马作战的部队。在我国,骑兵源于春秋战国之交,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在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大规模的骑兵。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应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骑兵。只不过当时是以车战兵为主,骑兵并不突出罢了。

指挥员和战斗员

指挥员、战斗员是我军的专用称呼,它们是由刘伯承担任红军学校校长时命定的。当时学校在山沟里条件较差,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几本国民党军队的旧教材和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大都不适用。刘伯承便带领大家自己编写教材,还翻译了苏联军队的战斗条令等。我军的各种军事用语和名词等,均由刘伯承定。刘伯承把过去旧军队称呼的军官改称为指挥员,士兵改称为战斗员,一直沿用至今。“

民兵

”一词最早见于公元1045年间的《玉海·兵制》:“凡兵有四:一曰禁兵……二曰厢兵……三曰役兵……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也就是说,把健壮的农民列入兵籍,没有战事时从事生产,有战事则征召入伍,参加战斗。这里所说的“民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兵”性质是不同的。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梭镖队、工人纠察队、赤卫队、农民自卫军等群众武装,都是“民兵”的雏形。到了抗战后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才改为民兵和人民自卫军。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1月写的《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中说:“协助民兵,用武装掩护,月夜强种敌人堡垒底下的土地。”同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乡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从此,“民兵”一词被正式提出并被沿用下来。

黄埔军校

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在1924年1月24日国民党一大期间提出创设军校的方案,并以大元帅令任命蒋介石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同年5月,军校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成立,定名为“陆军军官学校”。6月16日举行正式开学典礼,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部。中国共产党曾派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叶剑英、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担任教员,还聘有苏联顾问。

黄埔军校是一个新式的军事学校,学习苏联制度,实行党代表制和政治工作制。课程除军事作战、指挥科目外,还有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南征等战役以及北伐战争。学员大多数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也有少数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分子成为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骨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完全控制了黄埔军校,并培养了一批亲信骨干,形成了国民党内部所谓的“黄埔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