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中考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21:29:31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胜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有考生――中考篇

家有考生――中考篇试读:

前言

两千多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今天不同寻常,因为今天距离中考没有多少日子了;你们不同寻常,因为你们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这次选择不同寻常,因为这次选择将决定你是否能坐在重点中学的教室里学习,是否能顺利升学,甚至决定你能否进入象牙之塔,进而决定你将来的人生发展。“十年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中考对你们来说不同寻常,因为你们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或许有的同学正在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而彷徨,或许有的同学会因为时间的短暂而叹息,或许有的同学还不以为然逍遥的数着日子。可是同学们,你知不知道,你的父母正为你即将到来的中考心急如焚,你们的老师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们的竞争者们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考,容不得我们有一丝迟疑,中考,容不得我们有片刻停滞!中考,我们必须胜利!

也许你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但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影响个人成功的因素有五个:第一位的是自信,第二位的是胸怀,第三位的是勇气,第四位的是坚持,第五位的才是聪明。有些同学或许现在成绩不够理想,就不思上进,浑浑噩噩,虚度时日。成绩一时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信心,可怕的是没走上战场就倒了下来。只要把握好考前的每一天,我们就足以能够创造奇迹!当然,对于有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一定要做到戒骄戒躁,沉下心来,做起学问,做到更规范、更严谨、更刻苦,这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考年年有,但学生应该怎样复习,怎样考试,家长应该怎样推波助澜,助孩子一臂之力,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要想让考生省时省力,少走弯路,单纯靠他们在几次考试的实践中来揣摩感悟是完全不够的,而本书的宗旨就是将这些好的方法和技巧,搜集沉淀,整理归纳并梳理成队,同时指出它们所应用的背景环境,力求考生及关心孩子成绩的家长们轻松掌握,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功效。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现实,有的考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却换来不理想的成绩,而另外一些看似不太用功的考生,却学得很轻松,考试成绩也居高不下,为什么呢?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困惑的,究其根源,就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复习有技巧,应试有绝招,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本书立足于此,分上、下两辑编著,上辑主要是针对考生的一些疑问,下辑主要是针对考生家长的一些茫然,每辑都从学习、生活、心态等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详细回答并阐述了中考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54个问题。精选的例子真实生动、趣味性强、可实施性强,是中考生及其家长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读了这本书,你会意识到中考重要但却不神秘,除了要在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还要多汲取借鉴别人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充分把握住适合自己方法和技巧。因为就像人生中的许多机遇一样,中考的成功总是眷顾那些有备而来的人。

同学们,中考既残酷无情,又慷慨公平。这场中考将是对你们的所有学业成果的一次决定性考验。有前两年你们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积累,加上初三一年在应试能力上的反复锤炼,以及你们日益成熟强盛的士气和斗志,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实力都会感觉到无比自信和乐观。笔者坚信,你们一定会以可喜的成绩来展现自己的尊严和荣耀,回报亲人和老师们对你们的关怀和期待!中考的成功将奠定你未来之路的坚实基础,如果你有着灿烂的梦想,有着辉煌的明天,就认真走好这一步吧!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第一章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全力应考篇1.期末考试后应当有N种审视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看看自己经过一学期努力而得到的分数,再看看其他同学的分数,大家的心情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通过比较别人的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成败,大家或喜或忧。

一、“纸老虎”来了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期未考试成绩呢?辩证地看待考试成绩,树立信心,是正确的选择。

①合理地认识期未考试的作用。

期末以类似模拟考试的方式是让我们每位同学对自己合理定位,而并不是让我们盲目紧张和焦虑。

②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成绩好是好事,反映自己的复习有一定成效,会增强自己的信心。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会带来负面效应。有些同学取得好的成绩往往掩盖了自己复习中的漏缺之处,给高考埋下隐患。在考后的分析时,我们要充分重视自己的查漏补缺,不能单纯看分如何如何。

③不要惧怕考试的失利。

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考得不好,有些郁闷和不爽的心态是正常的,但同时也要觉得这是一件庆幸的事情。因为考试暴露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使自己能及早发现问题。警钟早鸣,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耐挫训练,汲取失败教训,高考时会有好的发挥。

但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已经不止一次失败了,没希望了,情绪行为状态欠佳。所谓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行动多次受阻而产生的挫败感,是自己心中滋养起来的“纸老虎”。对于这种吓人的张牙舞爪的“纸老虎”,你不打,它是不会倒的。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做错,可能走了弯路,可能会离目标更远,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体验和收获。如果我们愿意进一步地尝试和努力,那么原来的错误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如果我们在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能力或追求发生动摇和怀疑,产生失败情绪,更多地产生了想放弃努力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就已经失败了。

二、面对困惑:自信+放松

每次考试结束,我都能收到很多学生的信,他们写出自己遇到的困难或困惑,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类是经过努力成绩没有提高很沮丧,学习遇到太多困难不自信了。

第二类是过度焦虑产生烦躁情绪,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不会放松、身心疲劳,怕后期顶不住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面对和解决这些困惑——

①正确的归因,增强自信

第一类常见的心理有沮丧、不自信、无助感。

增强自信需要使用自身的哪些资源?

首先,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假设你期末考试考砸了,如果抱有“我太弱了!期末考试都这样,高考更没戏!”这样的信念,就属于错误归因,消极暗示,或者说消极的内部语言。正确归因有哪些呢?

从考题分析:考得太偏了;

从努力程度分析:不够努力,没复习好;

从考试策略分析:为一道计算题浪费了太多时间,有些能得分的题也没时间做了;

从身体状况分析:最近一直失眠,头昏昏沉沉,考试的时候又胃疼,没心思做题;

从心理因素分析:考试时很烦躁,只想赶快交卷回家或早交卷子把剩下的时间准备下科考试,采取“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策略。

考试成绩不理想,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在这方面下工夫。每一次考试结束以后,分数已经不重要了,每一份试卷都可以帮助你检测学习上的问题。你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你分析,看看是不是有知识的漏洞?问题出在哪一部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努力程度不够,还是课堂效率不高,或是懒于复习?或者学习方法有问题,临场发挥有问题……找到自己的弱点,才能知道我们最需要学习与改变的方向。

除了要正确归因外,还要在考试前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上考场前,回想以往成功的一次考试,细节越具体越好。平时情绪不好时,可以用多种方法改善情绪,如做做运动、听音乐或弹乐器、改变自己小屋的色彩、洗个热水澡等都可以。

②放松,放松,再放松

第二类常见的心理有紧张、焦虑、烦躁。

在持久的紧张中,如何把焦躁的心情暂时放下?这就需要学会放松。临近中考,大块时间用来放松不太现实,如果选准时机,短时间放松就能事半功倍。

首先,要学会在紧张中间隙放松。例如,午饭、晚饭后给自己15~30分钟时间放松,给大脑补氧,不要让大脑和肠胃争夺血液;在上学、放学路上,看看天空云彩,感受一下天气的气息,看看路边有趣的人、美好的事……在自己感觉疲劳脑子不转时,也就是在生物钟的低谷期,稍事放松,但要注意有自我管理控制的能力,否则一放松就影响紧张状态。

下面,教给大家5分钟放松法,不妨来试试——起立,进行头部按摩;放松颈部和肩膀,手心呈空,沿脊柱两侧敲打背部;伸懒腰、打哈欠。

第二,要学会在睡前放松。下面,教给大家一些临睡前的放松办法。

入睡困难、睡得轻、早醒,三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就属于睡眠质量低。要想睡眠好,脚、头、腹都要照顾到。先说脚,睡前用热水泡脚十分钟左右,使脚底的涌泉穴等多个穴位受到良性刺激,可助安神。再说头,躺在床上,用十指为梳按摩头部,微微的疼痛后非常舒服。最后说腹,双手搓热,手心相叠,按照右一下,左一上顺序贴在肚皮上缓慢划圈,反复十多次,体会手心的热量在温暖肠胃。按摩时,把压力烦恼抛到脑后,只体会身体被照顾的感觉。好的养生理念是:“先睡心,后睡眼,再睡身。”

第三,要学会在考场上放松。考试的心态要平和,不要期望过高。你回忆一下,在考场上遇到出以下情况吗?(1)见到考试题目,大脑一片空白,看不懂题,不知如何下手。此时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呼吸,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能行”。(2)“舌尖现象”。遇到非常熟悉的内容,却在那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好像话在舌尖却说不出,此时也可深呼吸,寻找一下记忆的线索。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说明关于这部分的记忆被暂时抑制了,不如先做其他题,一会儿抑制解除,自然就想起来了。(3)受到同学干扰。有时听见其他同学哗啦啦地翻卷子,做得很快,自己内心不禁着急起来。其实做得快不一定分数高,更何况有些同学是把不会做的题先搁着,先做会的,让人误以为他做得快。因此上了考场,其他同学翻卷子翻得再快再响,你也不必受影响。坚信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分配,就像跑长跑时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保持体力,什么时候冲刺一样,不要因外界慌了自己的阵脚。

此外,让身体细胞减轻你的焦虑烦躁。首先是饮食上的禁忌,油炸、烧烤、肥腻、辛辣的食品少吃,因为它们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蔬菜水果、蛋白质要均衡;适当吃花生、核桃等坚果可以补脑。一日三餐,早饭必不可少,而且要吃好。其次,多饮水可以排毒,多喝水排毒的同时使肾脏负担最轻。

第四,给大脑充足的氧。散步等有氧运动值得提倡,学习场所保持空气流通也很重要。

三、重要的是站起来的次数要比倒地的次数多一次

第一学期结束后,很多同学容易感叹:时间太少了,不知道天天都干了些什么,各科压力都特别大,一股脑地压下来。我是该注重多做题,还是把做过的题再消化消化……在前一阶段的复习的基础上,如何总结并提升复习效果呢?

①先让自己静下来,想想针对每科该做什么事情。

如果是主要靠记忆的科目,采用分散记忆的效果好于集中记忆。举个例子,如果你打算用60分钟时间背英语单词,那么把它分成三段,每段20分钟,比一口气花60分钟背单词效果要好。

要觉察自己生物钟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想学习、精力充沛、文思泉涌、不易走神的时间,是高峰期;而昏昏欲睡、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低谷期。高峰期的效率至少是低谷期的3倍,必须珍惜高峰期。

最好把自己的高峰期告诉朋友和家人,让他们在这段时间不打扰你。高峰期里的学习,首先应安排最困难、最需要创造力的任务;其次要寻找安静不易被打扰的地点;另外,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吃饭、聊天、娱乐上。低谷期可做些简单作业,或者顺应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干脆放松休息10至15分钟,如户外散步、听音乐、深呼吸、伸懒腰、简单头部按摩等,再学习时会觉得神清气爽。

每天列出需要完成的事,按优先顺序排好,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计划制订宜松,执行宜严。完成了计划,学会自我奖励,找到成功的自信和快乐。

②面对偏科和弱项利用“木桶原理”做分析。

一个木桶,如果桶壁用竖起来的木条拼成,这个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而不是最长的木条决定的。这个原理用在考试里,你的总分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最差一科或薄弱项目决定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提高同样的分数,“补差”比“提优”更重要也更容易。所以,不要放弃你的薄弱科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③底应该多做题,还是把做过的题消化、举一反三好?

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习惯于先“想明白原理”再做题,那么你就要多做一些题;如果你已经感到消化不良了,就不要急着再往脑子里填东西,应该把做过的题深入分析一下;如果发现在某个知识点上反复错,说明你需要把知识点好好梳理一下。此外,做题不是为了损伤和打击自信心,如果非要通过不断尝试才能证明自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那么即使做了100道题都会做,还是不放心要做第101道题,那102道题呢?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的!重要的是站起来的次数要比倒地的次数多一次!

四、寒假里,合理地“双抢”

曾有个调查反映,初三学生在寒假中有80%的人都会出现心理压力大,躁动不安,行为上表现为忙乱。那么,怎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寒假学习生活?

在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总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越复习越觉得问题多、不会的知识内容多,越学心里会越感觉没底也就越着急,特别希望利用寒假期间把平时来不及做的事做个计划,按照计划认真去做。

从时间感觉上,学生们会觉得寒假看起来时间比较多,但一分配给各个学科就又会觉得时间明显不够,这时容易产生怕时间不够的急躁心情,造成假期学习生活安排紧张无序反而影响学习效果和心情。

学习犹如种地,每年都有“抢收”“抢种”期,假期就是学生在学习上“抢收”“抢种”的双抢期。把上一学期的知识漏洞补回来是“抢收”,提前学习新的课程是“抢种”。“双抢”直接关系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假期较充裕的时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要充分利用好假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优化学习方法,进而学会学习,为新学期积蓄充足的能量,为下次取得好成绩赢得自信。

小贴示:寒假之后,同学们会真切地感受到中考的临近,多数学生都有放手一搏的打算。这时学生的心理也更趋成熟,自我要求更加严格。祝愿同学们经过假期的休整,以更加饱满的斗志、踏实严谨的作风经过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2.中考前最有价值的五大备战技巧

考试是需要技巧的,技巧准备有五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

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考生填写准考证。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这五分钟可以看题。很多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就从第一个题开始看,建议大家拿过这套卷子来,这五分钟是用来制定整个战略的关键时刻。之前没看到题目,你只是空想,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得利用这五分钟迅速制定出整个考试的战略来。

如果你拿着数学卷子,不要看选择,不要看填空,先看后边的六个大题。这六个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从易到难。我们为了应付这样的一次考试,提前做了大量的习题,试卷上有些题目可能已经做过了,或者你一目了然,感觉很轻松,建议先把这样的大题拿下来。大题一般12分左右,这12分如囊中取物,你就有底气了,心情也好了。

特别是要看看最后那个大题,一看那个题目压根儿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着后边只有五个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控制速度和质量。

如果倒数第二题也没有什么感觉,你就想,可能今年这个题出得比较难,那么我现在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把前边会做的题目踏踏实实做好,不要急于去做后边的题目,因为后边的题目不是正常人能做的题目。

第二,进入考试阶段先要审题。

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我发现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你误读了这个题目。你在误读的基础上来做的话,你可能感觉做得很轻松,但这个题一分不得。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你一旦把题意弄明白了,这个题目也就会做了。

会做的题目是不耽误时间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在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单纯地写那些步骤并不占用多少时间。

第三,要由易到难。

一般大型的考试是要有一个铺垫的,比如说前边的题目,往往入手比较简单,越往后越难,这样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发挥。1979年的高考,数学就吓倒了很多人。它第一个题就是一个大题,很多学生就被吓蒙了,于是整个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就出现一些心态的不稳。

所以后期,就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故性的试题的出现,不能让一个学生正常发挥,我们国家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学生慢慢地进入状态,再去慢慢地加大难度。有些学生自以为水平很高,对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屑一顾,所以干脆从最后一个题开始做,这种做法风险太大。

因为最后一个题一般来讲,难度都很大,你一旦在这个地方卡壳,不仅耽误了你的时间,而且会让你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整场考试的发挥。

当然由易到难并不是说从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个,以数学考题为例,一般数学高考题有三个小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它的难度属于难题的层次;第二个小高峰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也是比较难的;第三个小高峰出现在大题的最后一题。由易到难,就是要把握住这三个小高峰。

第四,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

现在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做的题目,就快速地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以为前边题目的分数不值钱,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

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腾出时间来检查。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那些难题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第五,控制速度。

你也许会问:“我在做题的时候多长时间做一个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个填空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呢?”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你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人为地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其实你考试的时候,速度要是和平常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因为你速度一加快,反而导致了质量的下降。

一场大型的考试,你会做的题目本身就那么多,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着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

不要担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点,一个学生的正常考试,如果始终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全神贯注的话,这场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的,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你一直投入到会做的题目中,按照你平常训练的速度,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后边还有题目可能会做但来不及了,也不是一个令你后悔的结果。最后结果出来你会发现,你最后得到的分数往往会比你的实际水平要高。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控制速度,这是考试技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小贴示:中考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查,中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3.怎样做个初三生的好家长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了天底下最无私最彻底的爱,关心着孩子的身体,担心着孩子的未来。总之,孩子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用点滴汗水不断浇灌出来的结果。但令无数父母者困扰的是:他们的付出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有些孩子还整天把父母当成是不相干的人,甚至仇人。

有个15岁的中学生,其在家人和外人面前的表现就判若两人,在家里他不是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就是对父母吹胡子瞪眼。可到外面一见到同学朋友却眉开眼笑侃侃而谈,他的父母始终搞不清楚这长大了的孩子,更应该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永远猜不透的谜。相信很多家长也有同样的体会,不知道自己的辛勤付出为什么会换来如此伤心的结局。

怎样做个好家长,是很多做父母最头痛的问题。

一、淡慢略宽

淡是不看重孩子的分数;慢是话语不唠叨、不训斥;略是忽略孩子天性中的淘气和所犯错误,让他们有独创精神;宽是宽容对待孩子,但不纵容和袒护。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实际上就是了解孩子的过程,不但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还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要注意倾听(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话也要耐着性子听),让孩子说出心里话,使沟通变得很容易。所谓倾听,就是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家长沟通,而且还会自动提高沟通的质量。

家长不要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孩子自信心、还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及行为控制能力。

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做不到孩子会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同时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有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过于急躁,总幻想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不可能,因为两代人年龄差异很大,又成长在不同时代,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

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1、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2、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3、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4、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

我们的孩子并非无材,而是他们的材被小学到高中的模式化教育所扼杀,所泯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发现孩子独特才能的“伯乐”,也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策划大师,发现他们的长处,放大他们的优点,打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名别人无法替代的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往往会成为他重拾自信,努力奋进的动力。

三、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

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4、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5、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6、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四、解读成功家教

一是早,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长就要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这个时期是孩子的启蒙期,也称关键时期。可以从孩子的日常身边小事做起,如说话要文明,在政治上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在品德上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生活上要艰苦朴素,珍惜粮食,饭前洗手,自己东西要排整齐,做错事要表示歉意等。在学习上主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是德,现在不少家长过分重视智育、重视智力投资,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忽视德育教育。不关心孩子做人,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导致孩子文明礼貌意识淡薄,身体观念淡薄,思想道德品质不佳。养成孩子自私、狭隘、放任、不合群等不良毛病。

最后说说,父母应送给孩子的10件礼物:

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

2、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

3、以身作则: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言语方式来达到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建议: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假如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吸烟,你自己最好就不要与香烟为伴。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4、自尊: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5、良好的自我形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称赞是重要的,但假如称赞言过其实,反而会有损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相反,对孩子的过分指责和嘲笑,传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你没有能力做这事情,必须由我来代替你完成。”这种凡事包办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建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后说一声:“做得好!”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7、良好的健康习惯: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无意地向你孩子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建议:让你的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健康体检,同时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建议:每周都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然后让孩子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8、学习动力: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但也应注意不要拔苗助长。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建议: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待他长大后再让他对着你朗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你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与他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9、幽默感:与你的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10、伙伴关系:从两岁开始,孩子就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你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建议:不要总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与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之,试着做个亲和力强的好家长,让孩子接受你,尊敬你,理解你,主动消除由你担当“主力”建立起来的与孩子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小贴示:家长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一句话就是:表达爱,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多鼓励,以开放和包容、自由的态度引导孩子。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可爱的多。4.制订一套系统完善的复习计划

中考对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重要的挑战。怎样迎接挑战,并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我认为除考生自身的实力外,还与考生的复习计划是否合理等许多因素有关。当中考进入倒计时阶段时,每一位面临这一人生重大转折点的学生,其心情的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一试”。

如何使每个考生都以最佳的状态走入考场,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呢?这时候就体现出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复习计划的重要性了。就如同运动场上的长跑运动员一样,不到最后的终点站,决不能松泄下来,就必须做好全力冲刺的准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充分利用好中考的复习阶段,才有机会有把握赢得胜利,因为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

很多中学生朋友在面临中考考试时,有不少同学发现自己要复习的东西很多,很着急,于是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会儿做数学题,一会儿背英语单词,忙忙乱乱的,哪一科也没复习好。因此,要想事半功倍,需要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制订一个适合自己水平和进度的复习计划,出每天的小目标,在完成的同时,就在向最终目标挺进。那么如何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呢?

下面就如何规划复习阶段的学习,合理有效地制定复习方案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1、制订复习计划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况

面临考试的考生自己将要力争弄清诸多学科中,自己的强项、弱项各是什么;每一学科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各个学科在考试中的地位如何;自己一天的情绪高、低潮各在什么时间。张辉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自己晚上记忆效果好,早上头脑并不太清醒,于是调整计划,将早上背单词改为晚上背单词,将晚上收拾书包、整理卷子改为早上做。这样张辉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小鹏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进入总复习阶段后,通过和老师家长认真研究平常的英语试卷和练习题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针对这一弱点集中训练。自己做的同时,请老师帮助辅导。结果在中考时小鹏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可都是了解自己的情况后针对弱项集中复习的功劳。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2、要先制订一个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的第一个主题是安排各学科的主要复习时间。数学是重在推理的学科,因其理解性胜于记忆性,应主要置于复习中前期。像语文、英语等学科,因其记忆性强于理解性,则必须在复习中后期给予充分的再回忆时间。长期计划的第二个主题是,找出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3、将长期计划分解为若干环节,以“周”为时间单位

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关先生,儿子中学要毕业了。他发现儿子学习比低年级时一下子忙了许多,所以难免手忙脚乱,有时甚至忙中出错,影响学习。怎么办呢?关先生忽然想起每周的电视节目预告,于是他和儿子商定,每个周末也定一份下周的“节目表”。具体步骤如下:

其一,先安排各“频道”的时间分割。大头当然是“学习频道”,剩下是“休闲频道”。

其二,再安排每个“频道”各“板块”的时间分割。如“学习频道”,英语占多长时间,数学占多长时间等等。

其三,最后确定每个“板块”的“播出时间”。如英语,每天早上6点至7点,数学,每晚8点至9点等等。当然,“播出时间”也要以“节目预告”为准。

关先生的儿子自打有了这个“节目表”,每天该干什么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学习效率大为提高,终于以高分考入了向往已久的重点中学。

短期计划有两忌:

一是不要纵容自己的好恶,不要让自己用一整天的时间复习自己喜欢的某门功课,一定要保持各个学科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不要制订不符合实际的计划,一定要有张有弛,否则,考生到考试时就会成为强弩之末。考生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小本,每周末将下一周的计划安排好,每完成一项就在小本上将它画去。

这样,每画去一天的计划或一周的计划,考生自己就会产生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在实施短期计划时,要将计划中复习内容的突破口置于一天思维效率最高的时段。

4、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

冬冬的妈妈就是这样安排儿子晚上的复习的: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数学复习完后让儿子喝口水,起来活动活动,再开始看英语。留有余地可以让孩子稍作休息,避免“连轴转”。这样做既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也可以为下一段计划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和体力上的准备。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孩子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5、要结合教师的复习进度制订计划

老师的复习进度是考生为自己制订复习计划的前提。考生需要做的是,针对自己自身的特殊情况加以调整。考生感觉到自己掌握得好的地方,就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复习;而自己学得不太好、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就应让他多花些时间,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再多看、多想上几遍。

另外,再找一些有关的习题让自己练习一下,将薄弱的知识夯实。考生自己制订的计划可以进行得比老师的计划略快一步,但绝不能比老师的计划慢。当然,这些调整都是以绝对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为前提的。如果有可能,应该和老师谈一谈自己的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这样制订出的计划才会有的放矢。

6、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所谓“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不能只满足于死记硬背,而应当注重理解,可以通过适当的分析、研究,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的串联,归纳、整理后挖掘出知识间潜在的联系;基本技能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书中的例题(包括教师提供的典型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切记:做题不是简单的演算,而是要通过这种演算的过程来总结出所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解题规律。

复习时,历年的中考试题也不容忽视,要多做一些,才能悟出中考强调的解题思路。这都有利于我们的准备与中考方向保持一致,防止脱轨。

7、复习计划要全面

张京同学很喜欢数学,不喜欢英语,于是复习的时候,总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上,对英语则不怎么重视,结果英语成绩越来越差,最终没能进入重点高中,他很是后悔当初没有顾及全局,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计划。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因此考生自己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全面覆盖自己所有的科目,不可以个人的爱好而有所偏废,二是要做到强化优势,弥补劣势。

考生们大多有这样的习惯,就是自己越是喜欢、擅长的科目就越是喜欢先复习,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就向后拖,没时间了甚至可以不复习。这样做势必会导致强项科目越来越强,弱项科目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的结果。所以制定复习计划一定要兼顾全面,即使不能把各学科的时间平均分派,但最起码也要做到强项更强,弱项不拖后腿。

8、计划的执行要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

考生自己一定要清楚,准备中考复习,光是由计划是不行的,有计划还要有行动,并且执行计划贵在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学生计划制订得头头是道,但是只能执行两三天,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还像过去一样,放学回家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原先的计划就形同虚设。

建议考生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例如要解决数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复习而导致劳而无功了。通常情况下,在临考的前两周应把全部知识过完,利用剩下的这两周将重点放在查漏缺补上。今年考上北京某重点高中的赵子宣同学,原本成绩并不是很优秀,回忆起去年备战中考时说,就是因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时间几乎都精确到分了,并且按部就班的坚持下来,成绩才有了质的飞跃,得以顺利的进入理想中的学校。

另外,在执行计划时,要体现灵活性。小明在执行复习计划的时候有点死心眼儿。一次,他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花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理出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还是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弄得一晚上什么也没有学到,白白浪费时间,而且情绪也很糟糕。

对于这样的考生,要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不妨先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问,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亦或可直接求助于老师或者同学,提高复习效率,千万不能做又丢了西瓜,又没捡到一粒芝麻的傻事。复习时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其实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检验自己计划完成的效果如何,例如: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

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

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

第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的学习,才是有兴趣的学习。

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

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

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复习,才能体会到复习的乐趣。

总之,考生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注重复习的实际效果。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通过日常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弱势,再认真加以反复的有针对性的练习,直到解决出成果,要尽量做到在考前少遗留悬而未决的问题。突出“实效性”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复习中要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起到“龙头”的作用,可举一反三。因为通过时效性检查,最能看出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否适合自己及其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小贴示:一个周密的、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出来以后,如能坚持执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有始有终。有的学生计划制订得头头是道,但是只能执行两三天,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还像过去一样,放学回家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原先的计划就形同虚设。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可以请家长监督计划的实施,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5.中考应考不得不知的十个“怎么办”

1.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如在临考前忘代准考证,不要着急,可以向监考教师报告,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考生可先参加考试,但在下场考试前要向监考教师交验准考证。如在临考前不慎丢失准考证,考生可由所在中学出具证明后,到所在区县招生办公室挂失补办。

2.拿到稿纸该怎么办?

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一道挨着往下写。第一遍完成的题目,自己的把握也不一样,有确定为无误的,有稍微不放心的,有非常不放心的,还有根本未答出来的,这就需要在草稿纸的题号前注上自己可识别的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3.遇到难题后“懵”了怎么办?

试卷每题体型所列的试题,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一般来说,解题要先先易后难,从简到繁的顺序进行。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易题的作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

此时,考生不妨先跳过难题,找些容易的题目做。再回头去看那道难题时,也许就不觉得像先前那样难了。如果考生觉得整卷的难度都很大时,也千万不要产生放弃的心理,尽量“拣”出稍有把握的题目来做。

4.脑中忽然“一片空白”怎么办?

在几种常见的考场病中,最可怕的也是最容易让考生慌乱的是发生“记忆堵塞”。不妨尝试这样做:

首先是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吸,你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做别的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你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利用其它试题。在标准化考试中,后面的试题也许会给你提供某些线索,你可不要轻易放过,看其中是否能给你提供线索或启发。

5.答题时“吃不准”怎么办?

试题中的某些部分,特别是选择、填空等类型的题目,一看似曾相识,但又不真相识,很容易使考生产生犹豫不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审题作答要沉着冷静,看准看全。考生要努力追忆有关的基本知识,变换角度思考各种解题办法。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确实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因空白无论如何是不得分的。

6.复查试卷时该怎么办?

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

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该添的添上。

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的检查,一是要改正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

计算题和证明题是检查的重点,你要仔细检阅你是否完成了题目的全部要求。若时间仓促,来不及验算的话,有一些简单的办法。一是查物理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所说的“像”是依靠经验判断,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剧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无规则、零乱的,则要重新演算。

7.老师巡考影响答题怎么办?

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监考老师在身旁走动时,就无法集中精力答题,紧张慌乱得无法答题。甚至当监考教师来回走动,偶尔抬起头来,正好与考生的目光相遇,就不由紧张起来。

这时,可以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老师是履行职责,对每个考生都是一样。”

8.发现别人做得比自己快,听到别人翻试卷,非常紧张怎么办?

这仅仅是个人在紧张氛围下的一种感觉,往往是错觉。别人真的比你做得快吗?做得快的是否都做的对呢?做得快的同学与你处在同一学业水平上吗?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专心致志做自己的题,不关注别人,不埋怨自己。

9.遇到易题过分激动怎么办?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在考场上便情不自禁摇头晃脑。

这样,势必急于求成、粗枝大叶,反而容易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这就要求考生,在面临过分激动的情绪时,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使自己答题顺利时具备一种成竹在胸、心情舒畅、认真慎重、稳操胜券的良好心理状态。

10.考试中遇无法集中精神怎么办?

其实走神可能只持续几十秒钟或一两分钟,但是由于过分在意和害怕,走神现象反而会增多。偶尔出现走神时,可听其自然,或做个呼吸、放松,很快思路就会回到考试中来。

小贴示:考试的最高境界,就是考生以平稳的心态、忘我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考出自己的能力。做到中考当平时,答卷如练习。为此,诚望考场上的学子记住4句话:冷静思考寻找感觉,大胆猜测完整认定;选项仔细作答缜密,一旦确认不再回首;循序渐进步步向前,依据实力灵活跳跃;心态坦然发挥正常,沉着应战节省时间。6.善事先利其器——如何挑选参考书

学生在准备复习时,都要选取一些辅导书做参考,做一些课外习题,来巩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自己薄弱科目的提高,增强自己的应试技能。但市场上的参考书多如牛毛,良莠不齐,光是同类的辅导书就高达几千种,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辅书群,挑选时难免会眼花缭乱。

很多孩子自己买很多辅导书,或家长为了督促帮助孩子学习,也买了一些辅导书。但显然不是买的辅导书买的越多,孩子学习越好!所以不少学生都感慨的说:“参考书太难挑了!”其实关于辅导书要注意三点:

1、要少而精。孩子的时间有限,我们当然希望挑选最好的。但现在很多辅导书都是东抄抄,西抄抄,拼凑出来的。所以,辅导书的选择最好由有经验的老师推荐,选择好的出版社(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的作品,经过时间考验的。

2、要选择适合孩子水平的。一般来讲,我们推荐购买略高于孩子水平的辅导书,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学习,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提高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拔苗助长。

3、阅读辅导书的例题讲解部分。很多同学买书只是为了做题,这是很错误的想法。一本好的辅导书,例题的选择会很多样化,讲解会提供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甚至会指出一些容易犯错的地方。所以,仔细研读辅导书的例题是很重要的。

选参考书,首先应知道中考复习参考书基本分类。中考复习参考书一般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偏重讲解与例题的,第二类,讲解和例题兼重的,第三类以练习题为主的,参考书的选择应该与初三阶段的复习相匹配,对不同类型的参考书应该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对各类参考书所倚重的程度不通也应该有所不同。

初三第一学期,尤其是期中以后,就应该较早的进入复习状态,这个阶段最好选用一些偏重讲解的参考书(最好选用知名度高,编写质量好的出版社出的参考书)这样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也可以让自己对初三的一些经典的传统习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效的避免做题的盲目性。

到了初三,期末考试完毕,从寒假开始,一般学校还没有开始总复习,利用一个月左右时间有计划的做一些练习题,讲解与练习兼重的参考书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实用的,选这类参考书应选用水平高,质量好的名师,各校出的参考书。使用讲解与练习兼重的参考书时,应是研究阅读完前面的讲解内容,然后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初三第二学期开始,一般学校已完成授课内容,全面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化学课除外)这个阶段;习题集就该成为你复习的主角了。这个阶段,应该主要的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解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熟能生巧,巧能生速。

选参考书是一本书用到底还是多选几本书,这要视情况而定,好参考书凝聚了编者几十年的教学精华,如能系统地阅读几遍,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思路的开阔必然是受益无穷的;由于初三阶段各学校纷纷加课,补课,每天留大量的作业,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建议多数学生只选用一本质量好的参考书“一书到底”为好,好参考书不是认真读一遍就可以了,要完全吃透其中的内容,至少应该读上二、三遍,甚至四遍。因为在不同的复习阶段,随着自己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升,收获也会不同,当然读第二遍与第三遍使用的时间和精力,大可不必与第一遍平分秋色,第二遍是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回顾,第三遍是作系统的回顾,这应该为一种合理的办法。

选择参考书不可盲目,有三条标准供你参考:

首先看出版社,大的有名气的出版社,作者水平比较高,能有效的保证质量。李宇蒙经过同学的推荐,到书店买了一本名叫《中考各科重点难点解题精萃》的参考书,可回来后与同学的一比较,内容却完全不同。仔细一看,原来不是一个出版社发行的。我们到书店实地考察后会发现:书名相同,而出版社不同的书籍随处可见,不足为奇。因此在挑选参考书时,一定要书名与出版社二者兼顾。目前课外教辅书出版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市场,也出现了一批教辅书品牌,一个好的出版社发行的的教辅书往往可以代表它的品牌优势,质量能得到相对的保证。可推荐的出版社有辽宁教育出版社、东北师大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出版社等。

第二看书的出版内容和时间,年代越远离中考的实际意义越远,一本书反复再版,时效性不能保证。因为在如今的教学改革中,课本更新换代的比较快,常常会出现一些旧的教材已经被淘汰,但相应的参考书却还在市场上出售的现象,因此最重要的一条是要看能否与你所学的教材相符、配套。

再有选购参考书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购买。中考生郑远哲在英语科目上,主要是语法上面有欠缺,因此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一定要选偏重于语法方面练习的,如果选了一本综合性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选了偏重于单词方面练习的,就南辕北辙了。而且有些参考书上的题目都很类似,重复做相同的题目根本达不到练习的效果。所以购买参考书时一定要先看内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编者名师、名家固然好,重点中学教研室也是值得信赖的对象,要挑选专家推荐的品牌书。但是对外省市出的参考书选择时应慎重,因为不同省市的中考试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不少教辅书籍都打上了专家推荐的字眼,这些书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值得信赖。如果与你所需的参考书内容相符,可优先选购。除专家推荐外,购买参考书时还可以参考任课老师意见。

因为老师不仅清楚你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而且任课经验丰富,对市场上的参考书也比其它人了解得多,因此购买前咨询老师的意见将有助于你选到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而不至于象只无头的苍蝇一样在书市里胡乱选择。

需要申明的一点是,选购参考书是为了阅读这些书籍,而不是摆在那里做做样子。

有位学生中考后,把她所有的教辅书都送给了我,一大提包,有些还是崭新的,从来没翻过,真是可惜了。教辅参考书的特点,一般都是先罗列、归纳出每一章节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叙述,进而勾画出要点之间的联系,然后再举例进行说明。因此,只有阅读过教科书的学生,才能比较容易地弄明白这些简洁语言的涵义,否则,你就不清楚作者的用意何在。参考书中的例题一般也是由易到难。每一道例题都需用到一个或几个概念、公式及定理来解答。每一道妙题,都是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一个概念、公式或定理,而有些则是你从未见过或很难想到的。我们通过阅读这些例题来加深理解书中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并从中理解和熟悉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阅读了一本参考书的某个章节之后,最好能做一做这一章节后面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是与前面所讲的要点和例题配套的。阅读之后,概念和解题技巧尚记忆犹新,立刻做一下这些配套的习题,所花的时间最少,效果最好。做完与每一章节配套的习题之后,要立刻对照书后的答案来核实一下自己的结论与答案是否相同。及时的信息反馈,可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与答案不一致的地方,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若能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无论谁对谁错,或是两个都对,都可使你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一个层次。进步正是在这种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发生的。对于一个初级水平的自学者,若没有老师帮你批改练习,一般不要做没有答案的习题。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你不知道你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这时往往得不到好的解题效果。

阅读参考书及加大习题量,是扩大视野,加深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个即将参加影响自身命运的重大考试,如高考或中考的考生来说,尤其更是如此。一个棋手,若只会背诵游戏规则,而不去加强练习和向高手学习,其棋艺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学生学习也是如此。但要记住,阅读参考书,一定是在阅读教科书之后,而且每次阅读之后,都要立刻做书后的配套习题才会有好的效果。

小贴示:参考书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键是要有的放矢。一般一个科目只选一两本作为参考即可(弱势科目可适当增加一本)。好参考书凝聚了编者几十年的教学精华,如能系统地阅读几遍,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思路的开阔必然是受益无穷的。7.家长也有“考试焦虑症”

学期过半,期中考即将来临,而更紧张的高考、中考也迫在眉睫,考试焦虑症不仅发生在学生身上,家长也难以避免,而且有互相影响的趋势。考生的焦虑可以找同学、找老师来舒缓,家长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放松,或者尽量避免将自己的紧张情绪影响到孩子呢?

考试焦虑,刘女士可谓典型。“女儿即将参加今年的高考,可我现在比孩子还紧张。有时早晨四五点钟就醒了,满脑子都是高考的事。生活重心全都移到了孩子身上,每天变着法给她做可口的饭菜。每天晚上她学多晚我就陪多晚,有时孩子说要先睡一会儿,让我凌晨两点钟叫她起来看书,我就根本不敢睡,生怕睡过头误了孩子的事儿。有时候看到女儿累得趴在了桌子上,想叫她起来又觉得孩子太辛苦。可是转眼又想,现在时间这么紧,她休息的这工夫,别人已经赶到前面去了。怀着这种复杂心情,我在女儿的书桌前转悠……”

失眠、烦躁、多虑等等,刘女士这些表现是很明显的考试焦虑。刘女士如果再不放松自己的情绪,尽量让生活的步骤恢复从前,否则随着高考的临近,刘女士的焦虑情绪将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增加其压力。建议考生家长,要放松情绪,首先要做的是让日常的生活恢复正常,不要总想着为子女而牺牲。例如该有的社交活动不妨继续,该看的电视继续看,但是孩子的复习资料不妨留给孩子自己去准备,孩子的复习计划也让他自行和老师解决,父母既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妨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家庭的生活步骤行走在正常的轨道上。

下面再看一个例子。“时间不等人呐,眼看着中考就要开始了,我只不过就是多提醒了他几句。”林彬的妈妈一边看着坐在旁边低头不语的儿子,一边焦急地和对面的心理医生说,“我说什么来着,噢,就是说‘彬彬,马上要考试了,复习再加把劲’。他竟然哭了起来,居然一边哭还一边说我给他施加压力什么的。我当时很惊讶:‘这样的话都叫施加压力?’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反正你们平时一贯如此,只管灌输你们的想法,从没想过这都是在给我增加压力。’唉,搞得我现在什么话都不敢对说他了。”

见医生没有讲话,彬彬的妈妈接着说:“别看他都十几岁的人了,做事情还象个小孩子,整天丢三拉四的、情绪很不稳定!尤其是在考试中特别明显。明明很简单的题目,就是答不全面,一问起来,他竟然还振振有辞。我想他是不是患了考试焦虑症,一见到试卷人就紧张得发抖,大脑里也空白一片!于是我帮他分析原因,给他讲道理,一次次的叮嘱他,提醒他,甚至连威吓的办法都用上了,可他的成绩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起色。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不就找您来了。”

见彬彬的妈妈终于收住了口,医生同意和彬彬好好聊一聊。时间定在每个周四的晚上,彬彬下晚自习后。可出乎意料的是,三周过后,医生却主动提出想跟彬彬妈妈谈一谈,谈话的主题是劝导她别把个人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这是什么话嘛,我本来是送儿子来看心理问题的,怎么到最后,反倒是我这个做家长的需要心理调适了!”彬彬妈妈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我说错了话?”

如今,家长们都知道不能给临考的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但很多心理医生在与陪同孩子看心理门诊的家长们的交谈中,却明显地感觉到家长的焦虑程度远比孩子更甚。他们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焦急、迫切的心情。

中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参战的不仅仅是临考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也毫无保留地被卷了进来。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参与到各种考前准备中来。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考生家长终日吃不下,睡不安,总有诸多个放心不下。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无法承受,出现了所谓的“考生家长综合征”,此病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焦躁不安,心情恍惚;二、过分不自觉地关心孩子;三、严重失眠;四、无心工作,常请假在家,用各种手段督促孩子复习,弄得全家上下紧张兮兮。

据一位大学生回忆说:“我表妹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姨妈让我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给她辅导辅导功课。其实我表妹成绩还是蛮稳蛮好的,考重高根本没问题。但我到她家一看,气氛还是紧张得不得了。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些紧张的气氛都是姨妈和姨父人为制造出来的。据说从这个学期开始,姨妈就一天到晚地去跟表妹的各科老师‘联系’,无非是问问学习情况。姨父还托人到重点高中去打探“内部情报”,看看万一差几分能不能弄到一个借读的名额……,搞得表妹也紧张兮兮的,如临大敌。唉,可怜的表妹。”

中考将近,毕业生小芳却收拾行囊离开了家,因为她实在受不了妈妈的焦虑。据小芳班主任介绍,近1个多月前,班主任频频接到小芳妈妈的电话,问的都是“小芳能不能考上”的问题。无论班主任怎么解释,小芳的妈妈还是一天一个来电。班主任也发现小芳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情绪越来越烦躁。小芳说,“妈妈每晚都找我谈话,要么担心我考不上,让我干脆放弃去找工作;要么就说宁愿花钱也要考民办大学……隔三五分钟就问一次报考情况、复习进度和考试成绩,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