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优秀工作案例100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7:31:25

点击下载

作者: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善行河北”优秀工作案例100例

“善行河北”优秀工作案例100例试读:

前言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自2012年开展以来,取得了大量丰硕成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省各地呈现出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曲高奏、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善行河北活动成为我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彰显河北特色的道德建设新品牌。

各地在推动善行河北中,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有创意、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案例。为了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省文明办从各地各部门推荐的267个案例中精选出100个优秀案例辑印出版。这些案例从项目设计、产生背景、主要做法、基本成效、社会反响等五个方面反映了本地、本部门开展善行河北活动的做法,具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

各地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这些案例,大力推动善行河北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地生根,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石家庄市

爱心深泽品牌建设凝聚善行正能量

80后女孩赵苗欲捐献眼角膜的事迹被央视等媒体播报后,社会反响强烈。近两年来,照顾盲人四兄弟的80后女孩赵灿、割皮救父的张巍兄弟、30载悉心照顾病婆婆的好儿媳林年美……这些道德模范,是爱心深泽品牌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深泽县凝聚社会善行正能量的真实写照。

产生背景:

深泽县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涌现出全国拥军模范王灵芬、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张如琴等先进典型。近两年来,深泽县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爱心深泽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爱心助困、爱心助学、爱心助残三大活动为主线,倡导和引领城乡干部群众投身道德实践,为爱心深泽品牌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年都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开展领孤儿回家过年、与贫困学生共度中秋、贫困儿童游北京等活动,让孩子们切身感受社会的温暖。二是实施爱心助残活动。创建爱心超市,将捐赠物品免费发放给全县残疾人。为32名贫困聋哑人免费佩戴了适配助听器,送14名残疾人到51178技校免费学习技能。三是实施爱心助困活动。每月举办一次爱心义诊,受益群众达28000人次。实施就业扶贫计划,对贫困家庭实施免费技能培训30多期,培训1000多人,帮助5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先后开展了以百对好婆媳、百对好夫妻、百对好邻居为主要内容的三百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以及十佳道德模范、十大爱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广大群众。涌现出林年美、张巍兄弟、张焕民等一批爱心典型人物,特别是80后爱心女孩赵灿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年仅24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赵苗,不顾自己家庭贫困,毅然主动签署了无偿捐献眼角膜的协议,2013年4月被评为河北雷锋。

成立的50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到敬老院、贫困家庭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青少年学生经常到车站、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义务劳动。全县90多家企业签署了自愿接受贫障人士协议书,石家庄市新联合投资公司实施春蕾计划,先后投资30余万元对深泽贫困女童进行救助,立邦集团为深泽捐建了立邦希望小学等等。

基本成效:

各级干部群众都成为爱心深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自身思想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全县先后开展大型活动26次,累计有80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其中,捐款捐物达70多万元。

爱心实践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社会正气不断上升。在农村,邻里和谐、互帮互助成为生活的主基调。特别是党员干部主动与贫困孩子、困难户结对帮扶,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和谐。

活动中不断涌现出众多爱心人物和爱心集体,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的风气日渐浓厚,外地客商、企业纷纷入驻深泽。今年,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中国新型房屋集团公司、中联装备公司分别与我县千秋节能防腐公司、农哈哈机械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都是看中了深泽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反响:

爱心深泽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深泽城乡文明程度,爱心已经演化为推进深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活动开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及近两年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深入报道,提升了爱心深泽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以《功德录》为载体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岗上村位于藁城市西部,紧邻省会石家庄市,全村共有602户,2440多口人。目前,岗上村已连续20多年保持了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2009年、2011年先后三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岗上村30多年如一日,以《功德录》为载体,用正面激励的方式培育文明村风,目前已记录《功德录》180本,记载了11万多件好人好事。良好的村风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村里的商户已超过200家,村工业区已引进企业40余家,总投资近4亿元,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亿元,人均纯收入11447元。

产生背景:

1982年麦收后的一个早晨,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把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主动交到村委会。村党支部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出现这样的事确实难能可贵,决定用这件事对群众进行一次教育。专门召开村民大会,对范振国拾金不昧的事迹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还敲锣打鼓为他家挂上拾金不昧光荣匾。范振国拾金不昧受到表彰,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件小事,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党支部一班人经过反复思考,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不管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变,但是人心向善、人心向上的思想主流却始终不会变。为此,党支部决定建立岗上村好人好事登记簿,岗上人叫它《功德录》,把反映村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先进事迹一一记录下来,范振国的事迹是《功德录》的开篇第一笔,这一记就是30多年。

主要做法:《功德录》从开篇第一笔,村两委一班人几经探索和研究,只有制定过得硬的制度,建立负责任的队伍,完善强有力的保障,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想取得成效,就要有制度来做保障,岗上村的《功德录》一记就是31年,从未间断。一是天天碰头会制度。村两委干部坚持每天上午到村委会碰头,雷打不动,小结前一天的工作,特别是《功德录》的记录宣传情况;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专门会议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功德录》记录情况进行专门研究,分门别类,作为季度表彰的依据。二是层层负责制度。村两委干部分工负责,分小区和街道,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政工员包片、包户,只要当天有好人好事,不论大小,全部掌握,做到村不漏小区,小区不漏片,片不漏户。三是考核评比制度。把每个小组情况准确、及时、没有遗漏地收集上报,作为考核政工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是否合格和评奖的重要依据,让村民代表当评判员,年底综合考核。四是宣传表彰制度。一方面做到好人好事不隔夜,对《功德录》记录的各类好人好事坚持每天在广播喇叭上两次广播表扬;另一方面做到对好人好事大张旗鼓地表彰,坚持半年初评,年底总评,召开村民大会,大力表彰各类先进典型。

为更好地收集、记录、宣传《功德录》中的好人好事,村两委决定专门设置政工员、记录员、广播员三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一是推荐政工员。将全村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每组由群众公开推举选拔一名责任心强、有威望的人当政工员,专门负责收集好人好事。二是评选记录员。由各村民小组推选,两委班子再根据文化水平、个人素养、群众基础等条件,综合评选出一名记录员,负责全村好人好事的汇总整理记录,有为拆迁改造做出贡献的,有抗震救灾参加救援的,有见义勇为勇抓歹徒的,有孝敬老人的,有拾到一串钥匙的等等,不论大小都一一记录在册。三是明确广播员。一方面明确了一名专职的广播员;另一方面,村两委干部及各小组政工员,人人都当广播宣传员。做到好人好事随时发现、随时上报、专人记录、天天广播、绝不隔夜。

一是精力和时间有保障。党支部书记郑梦辰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亲自记录、点评各类好人好事,不定期地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功德录》的作用。政工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等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收集、整理、记录好人好事,还要随时广播。二是奖励机制有保障。村里根据财力情况,专门为《功德录》设立了活动经费,一为各类标兵送牌匾,挂锦旗,发奖品;二为负责任的政工员、广播员、村民小组长,给予一定的奖励;三为好人好事编排成文艺节目的团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三是宣传载体有保障。为加强宣传效果,岗上村把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刻入功德墙、把事迹更为突出的先进典型刻入三个功德牌坊。2012年,岗上村又把30年记载的《功德录》编辑成了三册书,发放到每一户村民家中。《功德录》在好人好事的收集、记录、宣传上,采取了既操作简便易行,又容易让群众理解和接受的办法,更加适应农民的实际,符合农村的风格。

以村民住宅楼院为单位,划分6个村民小组,每组设有政工员。村民发现好人好事随时就近向本小组政工员反映,政工员将情况核实后,报给村记录员,记录员把事件汇总、记录下来。日常,村委会有专门值班人员,发现好人好事随时可以到村委会反映。

对各种好人好事的记录,不进行分门别类,按事情发生的时间依次记录,语言上也不用咬文嚼字,只要能说清什么时间、什么事、谁做的和简单的事情经过就可以,一目了然,简单明了。

广播喇叭是宣传表扬的主阵地,每天分早晚两次定时对《功德录》上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广播,对较为典型的好人好事多次重复广播。还将村里的典型人事编排成快板、三句半等节目,节庆日、农闲时节为群众演出,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村民。

基本成效:

目前,岗上村共有注册志愿者300多人。多年来,全村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累计修建村内道路总长超过15公里,村民累计出义务工20多万人(次)。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岗上村先后派出2批共计26名志愿者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并为灾区捐款1万多元。

现在,岗上村路面已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无论是村内大街小巷,还是田间路、环村路全部成为水泥路,并建立健全了卫生保洁制度,村卫生队每天两次对大街小巷进行清扫。同时,完成了道路两旁的绿化工作,种植各类树木50000棵,各类乔木100000余株,今年,又在村内种植了1200余棵槐树,在主要街道架设路灯120盏。为改善冬季燃煤污染环境的问题,岗上村又新上了水源热泵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冬季采暖质量,改善了居住环境。

岗上村聘请省设计院对村庄进行了规划,建成标准化居民小区4个,建成高层住宅楼53栋,入住居民570余户,占全村户数95%。为了让每个人都看得起病,该村不仅动员全部村民都加入了新农合,并且对因病致贫的家庭进行救助。从今年开始,岗上村为年满50周岁、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奖金。我们还对新民居拆迁户给予每户每月200元的拆迁补助,每年冬季给予拆迁户每户1000元的取暖补贴,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30多年来,岗上村用《功德录》培育了文明村风,如今在岗上村,自行车不加锁、门市不安卷闸门、楼房不安防盗网,百姓富足,和睦相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阿奔和他的晋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

晋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是由3年前一个网名称做阿奔的残疾退伍军人自发组建的qq群、爱心联盟、爱心志愿者协会(爱心公益网站)逐步发展建立而来。3年来不但吸引了众多残疾青年参加,而且来自晋州市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逐渐汇聚,既有公务员、农民、打工者,也有医生、教师、企业老板、个体户等。现如今已发展到近500人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将日行一善,传递爱心定为协会的宗旨,弘扬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私地扮演着爱心传播大使角色,在晋州大地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交响乐,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产生背景: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如何让残疾人自强不息扬起生活的风帆,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融入到晋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是摆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众多残疾青年的心愿和呼声。网名自称阿奔的晋州市伤残退伍军人代表姬建辉,身残志不残,通过伤残后亲身体验和经历,为感谢社会各界帮助,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成立爱心qq群,带动了一大批人参与爱心队伍并广泛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晋州市文明办得知后给予有力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建立了晋州献爱心志愿者协会,落实了办公地点。

主要做法:

姬建辉20岁时在部队因公受伤致颈椎受损,胸部以下高位截瘫,9个手指头没有知觉。高位截瘫的身体状况经常让他遇到困难,但是周围的人都会及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在爱心的温暖下使他一步步坚强和成长起来,在爱心的感召下找到了自己重生。为让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爱心行活动中,他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当作座右铭,立志尽自己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组织,2010年4月,姬建辉以阿奔为名建立了爱心QQ群,第一次在网上召募志愿者,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观赏梨花,他把这项活动的时间、地点与意义发到了各大论坛与贴吧,开始招募愿意帮助残疾人实现这个梦想的志愿者。很快就有爱心人士做出回应,十几名久居家中的残疾朋友在志愿者帮助下走进了洁白的花香雪海,享受春光。传递爱心让他生平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扩大救助范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阿奔又成立了晋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建立了爱心公益网站,为更好地开展帮扶打下了基础。每逢节假日,志愿者们放弃休息走村串户去访进行摸底,然后将信息汇集到爱心QQ群里,大家一块商量怎样进行帮扶。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每次实行AA制。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自发组建了一个拥有40多辆车的爱心车队,每次捐款30、50元,100元不等,也有的捐200元到300元,一名开汽车修理厂的志愿者一次捐助了1000元,一名在石家庄做生意的晋州志愿者也捐了1000元……但志愿者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动员社会力量加入献爱心行列,才能帮助更多人。从去年开始,阿奔组织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发放爱心传单,上街进行募捐,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天,只要有需要有活动,志愿者们都会义无反顾参与进来。

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足迹遍布晋州,后来扩大到藁城、无极等周边县市。先后为胡士庄村孤儿李光亮、李光星姐弟俩捐款捐物,为他俩找到一帮一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侯城村爸爸患有精神病,妈妈另嫁的11岁的董凯元,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对他一帮一,并协调乡里为他家修缮了被烧的房屋;为藁城梅花镇2岁时就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病现今6岁的王梦艺,联系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西部儿童救助基金,筹集到6万元捐款,在北京儿童医院完成了第一期手术;为周村11岁患有白血病的周依诺募捐到1.2万元捐款;在公益网上为被割掉生殖器的甘肃省武山县2岁的男童强强筹集到10万元捐款;为贵州患流行性乙脑炎的贫困儿童周鹤鹏筹集到4万元捐款……两年来,阿奔和他的团队资助贫困孩子60多名,家庭12户;为4名大病儿童募捐善款21万元;捐赠图书1万多册,文具5000多个,衣服800多件;义务维护环境9次,为光荣院、养老院、残幼院、孤儿等累计服务约3000小时(次)。2013年4月,为4.20四川地震灾区组织募捐,累计为灾区捐款28777.5元。

基本成效:

一些残疾青年自发地参与到奉献活动,在奉献中认识自我、在奉献中领悟到存在的价值,克服了以往的自卑、自弃,心里有了自立、自强不息的勇气。

爱心志愿者协会是自愿者自觉组织起来的一支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队伍,他们不图名利、不计得失,这恰恰与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及利欲熏心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行动弘扬了正气,树起了团结友爱、扶老携幼、扶贫济困的道德丰碑。

社会反响:

通过爱心志愿者协会,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在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道德模范、敬业模范、精神文明建设百颗星如今在晋州市层出不穷,有效推动了善行晋州、和谐晋州建设。姬建辉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先进事迹先后在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河北青年报》、河北电视台《真心英雄》、《石家庄日报》、石家庄电视台、《燕赵晚报》等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刊(播)出,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批示:为轮椅上的播爱使者喝彩!姬建辉个人被省会文明委授予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被提名为石家庄市道德模范。最近,又有幸成为中国优秀志愿者候选人和河北省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当问起姬建辉为什么取名阿奔时,姬建辉饶有风趣地说:我已不能奔跑,但我希望自己的爱心能够自由奔跑。

以道德评议会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南峪村位于井陉县西部,与山西省平定县接壤。全村576户,2120人,耕地1474亩,人均纯收入6700元,是全县双文明标杆村、全省文化建设示范村。

产生背景:

为了进一步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该村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经验。面向群众开展农村新型生活方式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村支部、村委的领导下,率先成立了道德评议会,详细规定了评议的标准、程序以及步骤。评议人员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在操作上经过自评、小组评、村支部、村委评定四道程序,期间经过三榜公布、全民评说。

一般情况半年一次。对全村各项文明建设活动集中进行综合评议,户户参评,好劣分明,张榜公布。村里经常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表扬善良、鞭挞邪恶。村民李秀珍不仅孝敬老人,而且十几年如一日主动帮人照顾本村一位残疾退伍军人,事迹突出,经过评议会评议,评她为好媳妇。村民于金科带头致富、助人为乐,自己搞运输发了家之后,帮助十几户也搞起了运输业,牵头成立了南峪运输协会,帮资金、帮找活、帮助解决运输中的各项困难,开展系列化服务,深受广大群众赞许,评他为十佳道德模范公民。村民每年都要集资上万元和投入义务工,对村里的街道进行硬化。在进行定时评议的同时,村里还坚持对随时出现的典型人事进行不定期一事一评。老支书仇玺为爱护彩砖街道虽然拉煤车能到家门口卸煤,但是他还是在离家50米以外的公路上卸煤,自己一担一担的往回担。针对此事评议会进行了专题评议,开展了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在村民心目中树立起了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的良好新风。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评比,好的扬名光彩,差的点名脸臊。村里的梁老太就是因为搞封建迷信而被评为坏典型的。梁老太看到自己干这一行抬不起头,就组织全家人办了一个为民服务菜店,方便了村民吃菜。评议会又根据其表现把她评为十星级文明户。

该村在开好评议会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培育社会有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型人才上来。一位青年人过去在村里经常打架斗殴不务正业,是派出所的常客。在开展道德评议活动中,评了他个坏典型。评委会人员多次登门找他谈心,教他做人的道理,还帮助他搞起了运输业,他时间不长就变好了,致富后这位青年人还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和捐资助贫活动。道德评议会根据他的表现评为劳动模范。这位青年人深有感触地说:是道德评议会让我走上正路,变好的。红白理事会是由村党支部领导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理事会成员由本村威信较高的家族老人和村干部组成。最初集体商定过事每桌控制在10个菜100元左右,只准提高菜品不可增加菜量。群众举办红白喜事,事前向理事会报告,理事会协助其操办各项事宜,杜绝铺张浪费。群众及直系亲属去世后,理事会要上门悼念,帮助安排丧事,为丧主分忧解难。拒不执行的家庭提交村道德评议会评说。

基本成效:

道德评议会会员身在农村,熟悉情况,他们经常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消除群众对干部的误会和怨气,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道德评议会把调解矛盾纠纷作为重点,把一些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基本做到了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屋,大事不出村。

道德评议协会积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了落后、愚昧、不健康的风俗习惯,有效地遏制了封建迷信、赌博等不正之风。

社会反响:

南峪村在农村工作中通过以德治村准确地把握住了村民的思想脉搏,坚持道德评议和红白理事,以德治村,极大地促进了村民创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爱集体、讲团结、做奉献的精神文明蔚然成风,村民的心顺了,村风正了,各项事业都显出勃勃生机。

以道德模范选树常态化

推动全区文明创建

近两年来,井陉矿区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健全选树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奖励力度,设立了一系列挖掘培育典型、总结宣传典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区道德模范群体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覆盖面持续提升。

产生背景:

近几年来,在井陉矿区各行各业中,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发现榜样、选树榜样、宣传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凝聚正能量,成为矿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矿区文明办先后深入开展百佳、感动矿区十大人物、矿区好人等评选活动,旗帜鲜明地倡导正气、弘扬新风、推崇模范,一个个根植于民间、彰显时代精神的道德榜样陆续被挖掘出来。

主要做法:

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机关各党委系统成立道德模范评树组织对区文明办负责,形成道德模范评树的常规机制。加大对道德模范发掘、培育、推广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以文明委成员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联动机制,注重指标量化、具体化,建立辅助的结构科学的评价机制,将道德模范评树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布置、同考核,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让道德模范走进千家万户,找到生存的土壤。

首先,将评选重点放在那些来自基层的、持续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的先进典型,他们对周围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更为直接,示范作用更容易发挥。其次,宣传道德模范时突出平民视角,运用日常生活语言,以亲切感人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让道德模范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引导民间舆论和网络媒体发现的草根善举和道德明星,保护和激发人民群众进行自主道德评议和自我道德教育的热情。第三,积极推进志愿者行动。道德行为的重要特征是自觉、自愿,志愿者行动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征,通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道德模范典型效应向全社会广泛延伸。

在大力选树、宣传道德模范的同时,组织开展好新老道德模范的回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落到实处,让好人不仅有好报,而且是报现在,报自己,报家人,通过以德导人、以义感人、以利引人,推动乡风文明的进步和道德风尚的树立。同时,充分发挥民政局、红十字会和各级文明单位的作用,定期开展公益募捐、提供政策帮扶、就业指导等,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好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学习模范、崇尚模范、关心模范、争当模范的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基本成效:

通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从善行义举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广大群众在赞赏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习宣传过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同时,使道德模范品格内化为一个精神坐标、一种道德尺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引导人们颂扬其事迹、践行其精神、争做其传人,形成崇尚好德新的道德文化自觉。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活动,传播善行义举,赞颂高尚情操,激发公民道德意识,引人向善向好。使广大群众把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自觉践行到工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能释放无穷的力量,辐射整个社会,带动广大群众。建立道德模范选树常态化机制,为道德模范的培育提供了沃土,并保障其健康成长。通过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道德模范,激励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中不断提高自己,永葆先进品格和纯朴本色。

社会反响:

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个社区的好媳妇上了电视,哪个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乡亲,哪个好心人义务照顾孤寡老人,都家喻户晓,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楷模。孝敬老人的多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助人为乐的多了,爱岗敬业的多了,全区形成了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叫响服务无极限品牌助推善行河北纵深发展

石家庄市无极县地税局立足本职工作,创新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打造服务无极限纳税服务品牌,坚持开展帮扶、救助等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当地产生了良好反响。

产生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不同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满足不同纳税人涉税需求,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档次,就成为新时期税务机关一项重要工作。无极县地税局在深入调查了解纳税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适时推出服务无极限品牌,并以实际行动践诺,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爱心行动。

主要做法:

该局结合实际,将无极历史文化底蕴与纳税服务资源深度融合,在全局深入开展品牌标识征集活动,认真总结和提炼,确定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全力提供最优服务为服务理念,推出了服务无极限纳税服务品牌。品牌标识以税字为中心,在税字下面标识无极地税的英文缩写,无极限即无极县的谐音,代表优质服务永无止境,把提供优质服务向无限延伸。为打造这一服务品牌,该局推行直通车服务模式。对财务管理规范、涉税业务量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部分大企业,根据每月收集的纳税咨询热点问题,编写《税收政策汇编》小册子,向其免费赠送,并给予详细辅导、个性化解读,确保政策直通;成立纳税人维权办公室,制作管理员与纳税人联系卡,选取全县20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纳税人活动,为纳税人解疑释惑,实现企业办税人员与税管员24小时交流直通。

开设绿色通道,为纳税信用企业、重点税源大户和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军转干部及残孕人士等,发放绿色通道办税卡。制定实施1+1帮扶工程,和纳税业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涉税账务和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县小镇气门厂生产的气门大部分销售给批发业户,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常被外地产品假冒,生产一度陷入困境。地税干部建议厂长董运虎注册自己的产品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并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联系。如今,太行山牌气门不仅牢牢把握了当地市场,还远销河南、山东等地。

无极县特教学校是一所对残疾少儿实施教育的学校,校内40多名学生身体都有残疾。该局38名税务干部与智障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到学校看望,与孩子沟通交流,成为这些孩子欢迎的爱心使者。全局干部还定期参加慰问老党员、军烈属、为孤寡残疾人捐款捐物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树立良好的地税形象。

该局从2010年开始,坚持每月举办一期道德讲堂,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建设,每期确定一个教育主题,针对主题,挖掘每位同志身上的闪光点,选定典型上台做经验介绍,并由先进典型所在的分局、科室承办该期道德讲堂,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述。围绕主题,承办单位自行制作记录本单位和典型个人日常工作点滴的幻灯片,通过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典型事迹、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等六个程序,来凸显主题。截至目前,该局共举办道德讲堂29期。通过道德讲堂活动,起到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干部职工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受到了触动,工作热情得到了激发。

基本成效:

地税干部主动推出以一杯茶、三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个办(立即办、热心办、办得好)为主要内容的133文明服务活动。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在内的五项规范、九项制度,一位酒后到大厅准备办理房产证的中年男人因不能提供有关材料遭拒后,大怒,扬言要找媒体举报。工作人员贾华给他送上热水,耐心解释。最后,这位纳税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懊悔不已,并对地税干部文明的高素质行为连挑拇指。

地税干部发挥自己接触企业、信息量大、信息面广的优势,积极为困难职工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和热情服务。李丽华是无极县纺织厂下岗后一名生活困难职工,地税干部帮她在宏远针织厂实现了就业。2年多来,全局干部累计帮助50多名下岗或困难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去年9月份,一场暴风雨使该县西罗尚村1900亩玉米倒地绝收。地税干部杨运平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联系上一家定州养殖企业,企业很快和村民签订了收购协议,使370户家庭免受了损失。

该局地税干部王军海连续12年资助一位因意外事故失去双亲的女孩,如今女孩已经考上大学。王军海曾荣获河北省文明委十佳青年志愿者、石家庄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该局干部白建祥、王翠乔等人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全局干部累计献血超过3万毫升。2年多来,全局干部累计自筹资金1.6万元,看望贫农村群众逾60人(次);该局还通过开展地税杯摄影比赛、唢呐吹奏节以及帮扶基层薄弱村等多种公益活动,凝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力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社会反响:

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该局的纳税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连续两年实现了纳税服务零投诉。该局推出的服务无极限纳税服务品牌做法在全县窗口单位进行推广,并先后在人民网、《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中国税务报》等10余种报纸媒体上刊登介绍。该局被团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志愿者集体荣誉称号,办税服务厅被省局评为五星级办税服务厅,先后荣获省级、市级巾帼建功示范岗、文明窗口、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县级十佳为民服务窗口单位。该局干部志愿服务智障孩子的事迹先后在河北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石家庄日报》等媒体宣传介绍。

加强道德建设改变农村风貌

鹿泉市黄壁庄镇古贤村两委班子创造性地实施了道德建设工程,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开辟宣传阵地、成立道德协会、实行道德评议等一系列措施,积极转变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观念,走出了一条由移民大村、经济穷村、信访难村到道德风尚蔚然成风的典型村的嬗变之路。

产生背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鹿泉市黄壁庄镇古贤村探索建立道德评议协会,加强道德建设的做法,符合时代要求,是河北省善行河北和石家庄市学雷锋、倡善行、树新风、建设幸福石家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化、具体化,切合农村实际,切合村情民情,切实提高了村民思想素质,规范了村民日常行为,营造了良好道德氛围,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主要做法:

一是提素质,转变村风民风。从2003年开始,古贤村先后开展树新风、树正气、讲文明、讲卫生,抵制歪风邪气,共同办好古贤村事情活动、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家、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活动,制定实施了《村民公约》、《文明公约》、十二要、十二不要(要热爱集体,不要危害集体;要遵纪守法,不要违法乱纪;要爱护公共财物,不要损公肥私;要维护村容整洁,不要侵街占道;要家庭和睦,不要吵架生气;要善待邻里、不要只顾自己;要勤俭持家,不要好吃懒做;要计划生育,不要早婚多育;要拾金不昧,不要见财起意;要坚持正义,不要固持歪理;要诚实守信,不要坑蒙欺骗;要相信科学,不要封建迷信),建立了《村民新风录》,记录和表彰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好村广播和板报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农闲以及重要节日节点,如春节、三八、清明节、五一、五四、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土地日、法制宣传日、抗日战争纪念日等,均开展相应的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和建立制度,提高了思想素质,规范了日常行为,营造了良好道德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转变。

二是建协会,评选树立道德模范。2006年,古贤村成立道德评议协会,协会以明德、扬德、建德为宗旨,成员由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等3~7人组成,通过建宣传阵地、记道德档案、树先进典型来对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导乡风文明。迄今为止,共评选出孝老爱亲、热心公益、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友善好邻居、勤俭致富家庭、计划生育标兵、致富女能手、五好家庭等各类道德模范40余人(户)。形成了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建乡风文明的好机制。

三是树典型,带动善举蔚然成风。古贤村的道德建设重心不是专门盯着一些负面的东西去暴露去批判,而是对传承道德力量的行为,特别是村民自发的道德风尚大力弘扬,让群众认清社会的主流道德风尚,村民思想觉悟随之有了很大地提高。大力开展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妯娌、好邻里等多项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对于好人好事,村道德评议协会将其事迹记录在墙报和宣传栏上以示表彰,并通过广播反复进行宣传;对于每年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并授予荣誉、给予奖励,由村集中颁发奖状和奖品,并组织军乐队、秧歌队、群艺团敲锣打鼓到获奖家庭贴牌挂匾,扩大对群众的影响、提升典型人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长期大张旗鼓的宣传和道德模范们的示范、带动,村民明荣知耻、崇尚善行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古贤村37岁的杜雪英,公公2009年起由于车祸卧床不起,她把公公当作亲父亲对待,喂水喂饭、接屎接尿,成为当地有名的好媳妇,被古贤村评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杜雪英的带动下,道德评议协会连年评选出了好儿媳刘春姐、大孝子刘志海以及和谐家庭刘顺元家庭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尊老敬老的风气对绝大多数家庭产生积极影响。70多岁的于付叶老人,由于家庭矛盾,在女儿家住了近20年。这些典型对于付叶老人的儿子产生了很大触动,在道德协会的多番努力下,老人终于坐在儿子的小推车上回了家。村民张金海家拉石头,因为担心石头压坏路面,就走街串巷拉玉米秸,在路上垫上厚厚一层后才卸石头。在评选出的张金海等讲公共道德的好村民、环境卫生好农家的影响带动下,村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乱拉乱倒行为基本绝迹,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基本成效:

一是村风民风得到好转。黄壁庄镇古贤村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找到发展的切入点,选择从道德建设入手来改变村风村貌,坚持从小亮点入手,持之以恒地把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进行颂扬,让广大群众入目入耳入心,不断改善村风民风。并且坚持不懈抓了近1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无一起因对村干部不满或村民之间纠纷等原因上访事件发生。2010年,国家饮水工程修路埋管,工程在沿线几个村不同程度受阻,而在古贤村,70多间屋棚、百十来棵老树,几天时间就该拆拆、该砍砍,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二是环境面貌大改观。在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先后拆除京赞线西侧违章、危陋建筑1600余平方米,并进行了绿化;治理了村内主街道两侧和小街小巷的71处乱搭、乱建、乱堆、乱栽、乱占(五乱)点。先后筹资100多万元对村中心大街、南北主街等四条道路进行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投资110多万元实施了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新打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2400余米,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难问题。投资15万元建成了占地32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图书室、活动室、广播室等设施功能齐全。投资20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广场,为群众提供集读书学习、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三是党群关系融洽。古贤村道德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做示范,当表率,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纷纷主动支持村内工作,帮助开展工作,村内顺利发放了宅基地,硬化了村内街道,绿化、美化了村内环境,打了深水井,顺利解决了存在多年的宅基地问题、村民出行难、吃水难、浇地难,以及环境脏、乱、差等困扰村民多年的一系列遗留问题,村两委班子群众满意度由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了现在的90%。本次村两委换届顺利,9名两委班子成员中,6名为连选连任(其余3名中,2名是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主动提出不再担任职务),村干部真正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社会反响:

古贤村的道德实践活动改变了村风民风,拉近了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孝老爱亲的多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多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村民明荣知耻、崇尚善行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带来了村风村貌的巨大改变,使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古贤村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开花结果,其经验做法在全市得到了推广,使全市农村道德水平提升到新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依托志愿服务四级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求,石家庄市桥西区不断深化善行河北·爱在桥西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创新特色平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四级体系,努力在全区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树立了省会良好形象。2013年1月31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作出重要批示:桥西区四级体系建设彰显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请白石同志派员了解,可推广。产生背景:

石家庄市桥西区作为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中心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优势,具备开展志愿服务的有利条件,率先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树立省会良好形象。桥西区是省会主城区,省四大机关所在地,长途汽车站、河北会堂、省艺术中心等窗口单位坐落在辖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展示省会乃至河北形象的第一名片和第一窗口。二是用好人力资源,汇聚社会正能量。辖区驻有60多家中省直单位、30多家省部属科研院所、180多家金融机构、23个团以上驻军部队、2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3万余名大中专学生,这些高知识层次、高素质结构、高收入水平的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认识到位,行动自觉,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继承光荣传统,培育志愿精神。桥西区历来就有拥军爱民、服务驻区单位的光荣传统。近年来,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区干部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率先意识、责任意识,为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发展空间。

主要做法:

桥西区充分发挥辖区中省直单位、科研单位、金融机构、驻军部队和大中专院校多的优势,建立完善了以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为领导,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为主体,以街道和区直部门志愿服务分队为依托,以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支撑的志愿服务四级体系,形成了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组建了党员、青年、巾帼、职工等21支志愿服务分队,建立了8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成立了500余支敬老助残、治安巡逻、科普宣传、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小分队,吸引了大批有责任心、乐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参与其中,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达到3.4万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挖掘亮点,培育特色,力推老品牌出新,新品牌做实。红大娘志愿服务队从最早的拆洗被褥、缝补衣服等拥军服务,扩展到文艺、法律、科普、服务、政策五送军营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今年又在服务标识、项目、着装上进行了统一,使服务品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加彰显;中苑社区从单纯依靠物业公司开展免费上门服务,发展到由物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共同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帮扶空巢老人、心理疏导等30余种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当今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的现状,长兴街道志愿者王佳牵头组建帮大姐调和工作室,并吸纳法官、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为促进辖区和谐稳定做出贡献;建立桥西志愿服务网,依托民政12349社区服务热线平台和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将志愿服务信息上传至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卓达玫瑰园社区志愿服务站,安装电脑弹屏系统和一键通智能信息传递系统,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全天候、多元化服务。

根据志愿者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多角度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真正为民排忧解难。开展敬老助老志愿服务。为全区4010位空巢、孤寡老人建立爱心档案,组织志愿者对有需求的老人开展一助一亲情结对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巾帼志愿者做空巢、失独老人的代理女儿;成立妈妈之家志愿组织,为失独家庭父母提供心理疏导;成立德爱艺术团,深入辖区老年公寓、干休所进行义务慰问演出;将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作为青少年志愿者实践基地,组织志愿者利用周末、假日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与7942名农民工子女结成长期一对一帮扶对子,多方筹集爱心款61万元,爱心空调25台,价值2万元的学习用品赠送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学校;利用街道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及辖区教育机构推广四点半课堂,为放学后无人照顾的农民工子女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去处。开展帮残助困志愿服务。投入32万元,开展康复训练、精神慰藉、困难帮扶等常态化的助残活动;招募3620名助残志愿者,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全区71名特困、困难职工发放爱心通手机和家政服务爱心卡,开通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助困到家、细化到人的帮扶格局。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做市容环境卫生义务督导员,开展找差距、找亮点、找典型、提建议活动,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青年团员认领责任区活动,成立青年义务保洁队、青年文明号环保监督队,在主街主路、小街小巷、社区学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低碳环保我能行——低碳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活动,以共享蓝天碧水、共建生态家园为主题的万人大签名等活动。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明交通引导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文明交通知识,纠正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石家庄新客站投入使用后,在重要时间节点及客流高峰期,每天安排40名青年志愿者,为过往旅客指引道路、答疑解惑、帮拿行李和维持秩序;在建党节到来之际,组织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善行河北·无偿献血公益活动,桥西区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的600余名党员志愿者踊跃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基本成效:

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全部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2012年荣获8项国家级、28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二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某些缺位,缓解了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拉近距离、消除隔阂,重建信任、增进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文明单位和窗口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示城市文明形象。通过文明交通引导、环境保护、文明礼仪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市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

社会反响:

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区广大党员群众敬业奉献意识,营造了凝心聚力、崇德向善、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在桥西区层出不穷,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近几年来,全区共评选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社区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1230人,各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品牌50余个。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19家主流新闻媒体对桥西区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集中采访宣传,共刊播相关报道90篇次,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汇聚爱的暖流,传递社会正能量。

打造善行品牌聚集社会正能量

近年来,在善行河北和学雷锋、倡善行、树新风、建设幸福石家庄活动指引下,赵县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广泛调研、集思广益,提出并实施了以善在赵州、感动赵州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广发动、树典型、重关怀、建长效,全力主打善在赵州、感动赵州品牌,全方位包装打造、多渠道宣传推介,一个品牌口号喊到底、一条品牌主线抓到底,保证了活动有声有色蓬勃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产生背景:

近一年多来,在赵州桥畔、梨园故地,一个个好人善人不断涌现,一件件善行义举扑面而来,有消防烈士尹进良、捐髓青年周青强、最美军嫂张秀桃、残奥冠军李虎召、美德少年李安宁、勇救落水儿童李苟圈、拾巨款归还失主的刘聚中……如此多的善人善行集中涌现,为全力打造善在赵州·感动赵州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社会善行义举的不断出现,善在赵州、感动赵州活动渐入佳境,并汇聚成大善赵州的洪流,源源不断向社会释放着正能量。

主要做法:

围绕做大做强善在赵州、感动赵州活动品牌,赵县按照‘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思路,载体新颖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相继推出:春风送暖·千名志愿者学雷锋、燃情夏日·文明看我行、感恩秋阳·敬老孝老、冬日爱歌·亲情援助以及激活正能量、助力新发展、日行一善、与诚信同行、关爱女童、新春衣加衣、爱心书屋等系列活动,把涓涓善流汇纳成大善赵州的滔滔洪流。

大力选树、挖掘和推介道德模范典型,利用报纸、电视及网络媒体对典型事迹集中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提高知晓度,倡导正风正气,激活正能量。一是在县电视台开辟善在赵州·感动赵州专栏,集中播放尹进良、张秀桃等先进事迹;二是刻制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光盘、辑印《善在赵州感动赵州》书籍,供全县学习参考;三是在全县召开表彰会,7月1日我县召开首届感动赵县十大杰出人物颁奖仪式,残奥冠军李虎召、捐髓青年周青强、最美军嫂张秀桃、美德少年李安宁、勇救落水儿童李苟圈等十人受到表彰,在全县通报他们的先进事迹,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善是品牌、形象和文化,更是良好投资环境的传递者、展现者。善在赵州、感动赵州所裂变的正能量,为县委、县政府实施环境立县作了最生动的诠释与注脚:崇善向善的环境更能赢得客商信赖垂青,思善行善的人民更能亲商安商。善行义举的群体式接连出现,绵绵不绝向外界传递着赵县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政策、优厚的项目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客商纷至沓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

基本成效:

一是赵州人的善已浸心入髓变成本能。通过打造善在赵州·感动赵州品牌,向先进典型学习,赵州人善意融入血液、深入骨髓,转化为关键和危难时刻的本能反应。李苟圈发现儿童掉进冰窟窿,本能地跳水救人,当时并未考虑是否认识落水者、自己会否游泳……而这瞬间和下意识地反应有时就决定了被救者的生与死,成为施救者高尚与平凡的分界点。刘聚中捡到巨款,第一时间就是要找到失主,把钱还给人家,面对巨款诱惑不动心,以正确抉择和行动为各自人生绘上华彩乐章。

二是赵州人的善已发自肺腑执着坚韧。赵州人的善已超越小我小善,走向大我大善。8年前张秀桃远赴江西时,说服家人、冲破俗见,辞别多病老父、白发老娘、至亲骨肉,就为了把大爱奉献给最可爱的人。

周青强今年正月捐髓时不仅瞒着家人,还没能赶上到年前所在的北京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失去了这份工作。张秀桃、张明明、周青强、李苟圈等舍小家、小善、小爱为大家、大善、大爱,坚定执着、无怨无悔,实现了赵州人的人格魅力、善品善行的重造和升华。

三是赵州人的善已老少咸行遍惠城乡。善在赵州已成为一种信仰、时尚、品格和自觉。从公务员到个体业者,从城市到乡村,从豆蔻少年到耄耋老者,都把善普遍地融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李安宁帮郑子昂推轮椅时才11岁,赵二英办农家书屋时已逾七旬。公益联盟组织上千爱心人士不张扬、默默奉献,一件衣物、一床棉被、几百元钱,让困难家庭、失学儿童、残疾人群和孤寡老人感受到社会温暖。

社会反响:

一系列好人善举、凡人义行,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阶层争相学习对标,使全县崇善向善的氛围更浓,助善行善的人更多,社会正能量得到进一步引领释放。如今,文明出行、礼貌待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互助互爱在赵州城乡已蔚然成风;陪孤寡老人做顿饭、聊次天,每月省下一包烟钱捐助行善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做好本职奉献社会,全力以赴上项目、引投资、促发展、惠民生已成全县共识……涓涓细流汇聚成大善洪流,为环境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省会南部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亲情关怀教育基地——留守儿童的家

新乐市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基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亲情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产生背景:

当前,在全市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一些孩子虽然不在农村但是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者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这也属于留守儿童的一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乐市辖区内外出务工者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有增加的趋势。为让全市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亲情关怀教育,感受到同一片蓝天下,共有一个温暖的家,新乐市成立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基地。

主要做法:

1、设立留守儿童图书阅览室。室内有醒目的标识,配备一定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