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贵州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23:35: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贵州导游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贵州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第一章 贵州概况

【考试内容】

一、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1地理概况,包括相邻省份、面积、地貌、气候、河流等;

2行政区划和人口;

3交通和通信;

4经济发展。

二、历史沿革

考查先秦两汉时期、三国至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贵州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

三、自然资源

考查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三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少数民族

考查各民族的分布、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制的相关知识,以及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等七个少数民族,包括概况、建筑、饮食、服饰、音乐歌舞、节日、婚恋等内容的相关知识。

五、独特的文化

1贵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数量;

2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文学戏曲等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宗教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风物特产

考查贵州名烟名茶、药材、瓜果、山珍、佳禾、奇石、工艺制品等相关知识。

【要点详解】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一、地理概况

1相邻省份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内陆省份,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西连云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邻重庆市和四川省。

2面积

全省境内东西长595千米,南北宽509千米,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

3地貌(1)地势:地势西部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河流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2)地貌类型:贵州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台地、盆地(俗称坝子)和河流阶地。(3)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4气候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5河流(1)河流类型:山区雨源型河流。(2)主要河流:乌江、六冲河、清水江、赤水河、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和都柳江等。贵州境内的主要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以贵州著名的乌蒙山、苗岭为分水岭。乌蒙山、苗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3)河流特点:上游河谷开阔,耕地集中,人口密集,河流平缓;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湍急,具有通航与放木之利。

二、行政区划和人口

1行政区划

贵州现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有9个县级市、52县、11民族自治县、15个市辖区和1特区。

2人口(1)人口

2018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600.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00万人,增长0.56%;城镇人口比重47.52%,比上年提高1.50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89。全年出生人口49.90万人,出生率为13.90‰;死亡人口24.59万人,死亡率为6.85‰;自然增长率为7.05‰。(2)民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三、交通和通信

1交通(1)铁路

湘黔、贵昆、川黔、黔桂、南宁至昆明贵州段、株六复线贵州段、内昆铁路贵州段、水柏铁路和渝怀铁路。(2)高铁

①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通车,贵州跨入“高铁时代”;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贵州全面融入高铁网。

②2015年,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贵阳枢纽龙里至白云联络线、林织铁路(林歹-织金)、织纳铁路(织金-纳雍)和织毕铁路(织金-毕节)5条铁路建成通车。

③2017年12月23日,贵南(贵阳至南宁)高铁开工建设,贵南高铁是贵州省第一条时速350高铁。(3)高速公路

已建成贵黄、贵遵、贵新、凯麻、清(镇)镇(宁)、遵(义)崇(溪河)、关(岭)兴(义)、凯(里)三(穗)、黄果树至胜境关等高速公路。(4)高等级公路

初步形成玉(屏)铜(仁)、水(城)黄(果树)、青岩至惠水等高等级公路以及贵阳至8个市州地的高等级公路网络。(5)航空

贵州省民航系统已形成“一干九支”机场布局,干线机场是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9个支线机场分别是遵义新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黎平机场、荔波机场、毕节机场、黄平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6)内河航运

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主体工程完工和涪陵贵州货运码头基本建成。

2通信

贵州邮政电信业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年末互联网出省带宽9130Gbps,光缆线路长度96.90万千米,互联网用户总数4116.72万户。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电信业务总量2191.17亿元,增长165.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4248.90万户,增长12.0%。全年快递业务量21193.68万件,比上年增长34.3%;快递业务收入40.45亿元,增长29.9%。

四、经济发展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大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之一。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6.6%)2.5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5755.5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6891.37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244元,比上年增加3288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8958元/人,比上年增加4884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先秦两汉时期

1春秋以前

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2战国后期

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

3两汉时期

西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开辟了从四川南部经贵州西部平夷(今毕节)至江(北盘江)、南到番禺(今广州)的通道。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

二、三国至宋元时期

1三国

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2两晋南北朝

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3隋

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

4唐

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5宋

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6元

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三行省。

三、明清时期

1明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三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七府。

2清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四、民国时期

民国2年(公元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第三节 自然资源

一、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1)农作物

①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和薯芋类;

②经济作物:包括油菜、花生、芝麻、烟草、茶、甘蔗、蚕桑等。(2)森林资源

①用材树种;

②林木、林果种类;

③木本油料植物;

④特种经济树种;

⑤干果类树种。(3)牧草资源

①野生饲用灌木和草本有140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00余种;

②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和牛、羊饲草生产基地。(4)野生植物

①药用野生植物

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有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有50种,已开发利用的中草药资源有350余种,天麻、杜仲、黄连、吴萸、石斛是贵州五大名药。

②野生经济植物

包括工业用植物、食用植物和珍稀植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珍稀植物有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

2动物资源(1)畜禽资源

主要有:牛、马、猪、羊、鸡、鸭、鹅、兔等。(2)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

二、矿产资源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贵州省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也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贵州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三、能源资源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

第四节 少数民族

一、各民族分布

1汉族

汉族人口遍布全省各地,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市。

2少数民族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国排第五位,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云南,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万的集中分布在贵州市,其他民族较少的分布在其他市县。

二、少数民族人口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侗族(162.86万,占4.6%)、土家族(143.03万,占4.1%)、彝族(84.36万人,占2.4%)、仡佬族(55.9万,占1.6%)、水族(36.97万,占1.0%)、白族(18.74万,占0.53%)和回族(16.87万,占0.5%)。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创制情况

1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

贵州的少数民族语言均属汉藏语系,分属不同的语族和语支。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仍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交际工具,并且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群众不通汉语。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少数民族充分拥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2民族文字创制情况(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成立,开始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2)20世纪50年代,民族文字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实验、推行。其主要工作包括:

①逐步建立民族语文工作机构;

②培训师资力量和民族语言工作者;

③大力开展民族文字推行和双语教学;

④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出版;

⑤对新创制的文字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主要少数民族

1苗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苗族人口约为429.99万,占12.2%。(2)建筑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苗族的主要建筑为吊脚楼。(3)饮食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①酸汤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②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

③小黑药炖鸡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4)服饰

①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②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5)音乐歌舞

①音乐

苗族音乐可包括声乐和器乐两种。苗族声乐一般都是真人声歌唱,不用器乐伴奏。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苗族的乐器通常有芦笙、唢呐、箫笛、胡琴、月琴等。

a.飞歌

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b.嘎百福歌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c.盘歌

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在盘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双方通过对唱,显示自己的才能。

②主要舞蹈

a.芦笙舞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芦笙舞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2006年,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反排木鼓舞

反排苗族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反排苗族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锦鸡舞

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6)节日

四月八、姊妹节、祭鼓节、龙船节、吃新节、苗年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游方;

②时间:农闲季节、传统节日和赶场天进行。(8)禁忌

①生活习俗禁忌

a.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

b.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

c.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风病。

d.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

e.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

f.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②产忌

a.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

b.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

c.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③农事禁忌

a.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

b.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

c.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

d.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

e.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④丧葬禁忌

a.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

b.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人。

c.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以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

d.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2布依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布依族人口约为279.82万,占7.9%。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2)建筑

布依族民居有楼房、半楼房和平房数种。半楼房一般采取后半部是平房,前半部是楼房,或左(右)半部是平房,右(左)半部是楼房的建筑格局。楼房和半楼房建筑是布依族传统建筑形式。楼房上层高,住人,下层低,圈牲畜,古称“干栏”,或称“麻栏”。它的结构简单,形式美观,适用于南方山区的地形特点。属于干栏式建筑。(3)饮食

①布依族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兼食玉米、小麦、红稗、荞麦等。

②布依族尤喜糯食,并有多种制作方法,如制成糍粑、圆糖粑、耳块粑、枕头粽和三角粽等。

③副食有各种蔬菜、豆类和肉类。

a.蔬菜加工制品有著名的“独山盐酸”“酸辣椒”等。

b.肉类加工有熏腌腊肉和香肠;喜食狗肉,各地加工方式不一,风味独特,较著名的有“花江狗肉”“都匀黄焖狗肉”“册亨狗肉全席”等。

c.豆类制品主要有豆豉、豆腐、血豆腐等。(4)服饰

布依族服饰多为青、蓝、白等色。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①男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人多着长衫。20世纪70年代后男子服饰与汉装无异。

②妇女服饰式样颇多

a.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一带目前仍保存布依族较古老的服饰: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脚边沿,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佩戴各种银质首饰。

b.黔西南州和黔南州的罗甸等县布依族的妇女服饰,普遍为大襟衣,长裤脚;衣服的盘肩、袖口、襟沿镶有兰干;裤脚为大褶边,或蓝色裤脚镶青布和兰干。

c.布依族妇女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须改用竹笋壳作“骨架”的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5)音乐歌舞

①音乐

布依族常用的乐器有唢呐、月琴、葫芦琴、竹琴、巴勒、洞箫、短箫、姊妹箫、铜鼓、牛骨胡等。铜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乐器。

②主要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主要有《织布舞》《糠包舞》《狮子舞》《龙舞》《转场舞》《铙钹舞》《花裙舞》《铜鼓舞》《铜鼓刷把舞》等,舞蹈动作优美动人。(6)节日

大年节、二月二、六月六、三月三、吃新节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浪哨;

②时间:赶场天、节日期间或走亲访友时进行。(8)习俗禁忌

①大年初一,不开箱柜,不扫地,不梳头,不晒晾衣服。初一到初三不动土,正月十五不动刀,菜也只能用手扭断。

②禁在村前村后埋坟。

③扫寨时禁外人入村,驱鬼时禁外人进家门。

④禁已出嫁的姑娘在娘家生小孩。家有产妇,在门口挂红布和篾帽拒人进家,男子不得进人妇女分娩的房屋。

⑤禁在屋内吹口哨、唱情歌。

⑥非正常死亡的人,忌以鼓声报丧。

⑦到布依族人家中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⑧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⑨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

3侗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侗族人口约为162.86万,占4.6%。(2)建筑

①侗族居住的村寨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侗寨一般由民居、鼓楼、寨门、寨墙、戏台、禾仓、禾晾、水井、石板路、池塘、排水沟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和设施组成。

②鼓楼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鼓楼是一种木结构重檐建筑,建筑手法综合了中国木结构的“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工艺。(3)饮食

①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薯类,但一般为调剂口味而搭配。

②肉食以家养的禽畜为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尤喜食鱼类。

③蔬菜品种较多,以青菜、白菜、萝卜、茄子、豇豆、黄瓜、南瓜、冬瓜、白瓜、辣椒最为普遍。

④糯米、油茶、腌酸和鱼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这类食品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被公认为是侗家风味。

⑤酒在侗族饮食中有极重要的位置。酒多以糯米酿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侗家好客,以酒为礼,以酒为乐,平时则以酒消除疲劳。以“油茶”“酸宴”和“合拢饭”款待宾客。(4)服饰

①侗族服饰的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普遍使用机织细布,自织的侗布成为馈赠亲友的礼物。

②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5)音乐歌舞

①音乐

唱歌在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侗族大歌,琵琶歌,拦路歌,均是侗族音乐的优秀代表。“大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主要特征是在音乐上形成了复调结构与表现手法。

②主要舞蹈

侗族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耍龙舞、狮舞等。

③侗戏

侗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侗戏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由贵州黎平腊洞的吴文彩(约1798~1845年)首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侗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侗族民间乐器琵琶、牛腿琴以及二胡、铃、锣、钹、鼓等。(6)节日

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7)婚恋

①婚恋名称:行歌坐夜;

②时间:一般在晚饭后。

4土家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土家族人口约为143.03万,占4.1%。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2)建筑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土家族多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其中,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3)饮食

①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

②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③其他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④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4)服饰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①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②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5)音乐歌舞

①音乐

a.摆手歌

伴随摆手舞产生的摆手歌俗称“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创世史诗,由祭祀歌和伴舞歌两部分组成。摆手歌描述了人类起源,追溯了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歌颂了祖先业绩和英雄事迹,表达了土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

b.山歌

山歌质朴自然,乡土气息浓郁,主要反映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爱情生活,有单唱、对唱、一人唱众人合等形式。从歌唱样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称“喊山歌”;“平腔”叙事,为“唱山歌”,且分类细致,采茶歌、穿号子、翻山调等曲式各异,韵律跌宕。

c.溜子乐

土家族打击乐“打溜子”,以其独特韵味,丰富曲牌而闻名,多用于民间喜庆活动。

②主要舞蹈

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舞、农事舞、生活舞、军事舞等,它节奏鲜明,形象优美,舞姿朴素,有着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

③戏曲

a.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间古老的集歌、舞、话为一体的“似剧似舞”的祭神戏剧。

b.傩戏

傩戏是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又称地戏、傩堂戏、傩愿戏、还傩愿,事主家有所求之事即向神许下愿心,愿心已了就由巫师代事主家向神还愿。土家族的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6)节日

年节(过赶年)、二月社日、牛王节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哭嫁;

②时间:结婚前三天。

5彝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彝族人口大约为4.36万人,占2.4%。(2)建筑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3)饮食

①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

②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

③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④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

⑤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4)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其中,乌蒙山彝族服饰男女均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或短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系白色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或“鹰头鞋”。男子服饰无花纹,披羊毛披毡,女子服饰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饰彩色花纹组合图案。(5)音乐歌舞

①音乐:曲谷;

②主要舞蹈:阿妹凯等。(6)节日

三月三、火把节、彝族年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龙门盘歌;

②时间:迎亲时。(8)习俗禁忌

①岁时农事方面

a.“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b.除夕之日,妇女忌推磨舂碓,忌梳头、洗衣,怕来年下雨洗刷掉地里的泥土;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一,妇女忌动针线,以免犁田耙齿钉着牛脚和稻禾,苞谷长钻心虫;忌汤泡饭,防止天下雨冲毁庄稼。

c.立春之日,忌挑井水;立秋之日,忌摘蔬菜。春耕开始,须看日子,忌羊日下种,下种后至小暑节,逢龙日不动土。

②日常言行方面

a.姑娘及孕产妇不能坐在堂屋门槛上,成年男女忌坐一条板凳。

b.不准用脚踏火坑和三角架,以免亵渎神灵;不能以脚踩灶,在灶门口烘脚,认为是对灶神不敬。

c.忌挑空桶、倒背背篓和扛着锄头进屋;不准将撮箕倒挂在堂屋里。

d.在节庆、喜事、出门办事之时,禁说不祥之语,要多讲吉利话。

e.过年过节,忌猫进屋,俗称“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穿孝服”;祭祀丧葬,亦忌闻猫声,严禁猫靠近。

6仡佬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仡佬族人口大约为55.9万,占1.6%。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2)建筑

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属于干栏式建筑。

①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

②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3)饮食

①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麦子、荞子及薯类,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

②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为珍贵食品,年节打粑“祭祖”,喜庆待客,端阳送亲家,重阳献新送亲友,这一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③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饮食。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主要有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油茶面条等。(4)服饰

①清代及其以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男着无领长衫,抄襟,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

②民国以后,仡佬族服饰与汉族及邻近的少数民族大体相同。质地从单纯的棉布、涤卡发展为毛料、麻纱、涤丝等,农村的仡佬族群众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才会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饰。(5)音乐歌舞

①音乐

有“打闹歌”“号子”“山歌”“盘歌”“古歌”“情歌”“牧歌”“闺怨歌”“长工歌”“哭嫁歌”“戒烟(鸦片)歌”“戒赌歌”等。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乐器,泡木筒(又称“呜哇”)是仡佬族的独特乐器。

②主要舞蹈

仡佬族的舞蹈有“顶翁罗”“打亲敬酒舞”“酒舞”“淘盆打褂子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田娘舞”等。(6)节日

吃新节、祭山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打亲;

②时间:接亲时。(8)丧葬

仡佬族葬式独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竖埋、倒埋是仡佬族的传统葬式,“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是仡佬族的传统丧仪。

7水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水族人口约为36.97万,占1.0%。(2)建筑

水族传统的房屋结构,大多属于“人楼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栏”式建筑遗风,由“依树为巢而居”演化而来。(3)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待客以酒为重,主人敬酒时带头喊一声“秀”(即干杯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将酒饮尽。水族重糯食,一挑挑的摘糯谷穗(亦称米廉、谷廉)是婚丧起造的重要礼品。(4)服饰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水族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而是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服饰审美观——朴素、大方、实用。

①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素雅文静。

②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5)音乐歌舞

①音乐

a.按内容可分为古歌、生产歌、风俗歌、礼仪歌、风物歌、酒歌、丧歌、苦歌、情歌、婚嫁歌等。

b.按形式可分为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等,而以双歌、单歌居多。

c.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锣、芦笙、胡琴、唢呐等,其中铜鼓最具民族特点,曾被视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②主要舞蹈

水族的民间舞蹈艺术有铜鼓舞、角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每逢节庆即舞蹈助兴。

③曲艺

水族曲艺,由寓言式的双歌“旭早”演化而来,是文艺工作者从带有一定表演性质的水族传统大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水族曲艺由双方表演,以唱和为主。其代表作有《龙女与鱼郎》《老虎鱼虹龙》《乌鸦与白鹤》等。(6)节日

端节、卯节、额节、苏宁喜节、敬霞节、铜鼓节等。其中,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水族人把这个节日当成汉族的春节一样来过。端节,水语称“借端”,意为吃端,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7)婚恋

①婚恋名称:草标传情;

②时间:一般在晚饭后。

8瑶族(1)人口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瑶族人口约为4.4万。(2)建筑

瑶族房屋建筑主要有四种形式:横宽式、杆栏式、曲线长廊式和直线长廊式。(3)饮食

①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

②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等;

③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

④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

⑤油类有猪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4)服饰

①男子上衣有对襟及左大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及脚面,有的却短至膝盖,大都以蓝、黑色为主。

②瑶族妇女服装,各地也不一样。有的上穿无领短衣,以带系腰,下着长短不等的裙子;有的着长可及膝的对襟上衣,腰束长带,下穿长裤或短裙。有的在衣领、衣袖与长裤裤脚上还绣有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

③瑶族男女,喜蓄长发。(5)音乐歌舞

①音乐

布努瑶的《酒歌》、坳瑶的《大声歌》等。乐器有唢呐、锣、钹、鼓、长鼓等。

②舞蹈

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

③神话《盘古》《密洛陀》《伏羲兄妹》《盘瓠》等。(6)节日

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7)婚恋

①婚恋名称:凿壁谈婚;

②时间:夜晚;

③瑶族婚姻形式主要是嫁女,其次是招郎入赘。

第五节 独特的文化

一、历史文化

1古人类文化遗址(1)黔西观音洞文化

①时间:距今约60万年;

②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③特色:长江以南旧石器时期出土的件数和种类最多。(2)盘县大洞文化

①时间:距今约30万年;

②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③特色:发现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并发现数枚人牙化石。(3)赫章可乐遗址

①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②时期:新石器时代;

③特色:墓群面积大、墓葬密集、延续时代长,为西南之最。

2夜郎文化(1)时间:距今2000多年;(2)特色:夜郎领地广阔、夜郎王传说、夜郎自大的典故。

3屯堡文化(1)时间:距今约600年;(2)特色:安顺“云峰八寨”和平坝县天龙古镇是屯堡文化的代表,它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民俗、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形式和宗教文化。

4阳明文化(1)时间:距今500多年;(2)特色: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王阳明在贵州潜心悟学、创办书院及讲学所留下的大量遗迹,对贵州乃至中国具有重大影响。

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已公布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6处。其中,贵州共有70处,主要包括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大屯土司庄园、增冲鼓楼、青龙洞、息烽集中营旧址、穿洞遗址、奢香墓、大洞遗址、黔西观音洞遗址、可乐遗址、天台山伍龙寺、石阡万寿宫、云山屯古建筑群等。

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遵义市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2)镇远县

镇远县隶属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7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贵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共有8个,分别是: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8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贵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共有16个,分别是: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贵州省雷山县郞德镇上郞德村、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

9文学(1)汉代:最早的两个文化人——盛览和尹珍,被称为“贵州文坛之祖”。(2)明代:贵州诗坛群星璀璨,影响较大的包括王训、孙应鳌、谢三秀和杨文聪四人,其中被誉为“黔中二隽”的谢三秀和杨文聪是当时诗坛上地位最高者。(3)清代:贵州文人四起,包括贵州花溪的周起渭(《康熙字典》的编纂人之一、著名诗人);遵义沙滩的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大学问家、文章高手)。

10戏曲(1)黔剧

①概述:用贵州方言演唱,唱腔继承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并借鉴了昆曲,代表作有《秦娘美》《奢香夫人》。

②流行地区:贵州各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