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地图-都市传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0:50:34

点击下载

作者:黄媛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派文化地图-都市传奇

海派文化地图-都市传奇试读:

内容提要

当海岸线在800多年前,东进到了宝山、川沙、惠南一带时,浦东从海里长了出来,携着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汇入人类的文明发展之旅。浦东人熬波煮盐、建沙船、筑海塘、造城池,让这块土地成为江、海通航之要地。

昔日摩登上海的一半高楼,由浦东的西式建筑营造商所修,张闻天、黄炎培、傅雷等众多活跃在中国政治、外交、工商业、医学、教育、音乐、文学等领域名人出身浦东。

曾一度步履凝滞的浦东,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浦东奇迹”。陆家嘴的摩天大厦,风华绝代;金融范、张江范、创业范和国际范,年轻一辈神采飞扬。美丽上海的生活画卷从浦东徐徐展开。序一重绘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柴俊勇

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究竟能画多大?

有人说,海派文化的兴起,源自上海170余年前的开埠……而从有关史料来看,四千年前即有一支河南东部移民迁徙上海,进而促使中原文化导入江南地区的这类文化融合的现象,或早已经为这个六千年前成陆的地域的文化,种下了“海派”的基因。而今天的海派文化,除了其发源地——上海以外,正在以Shanghai-style的文化姿态,影响着江苏、浙江、安徽乃至全国和海外……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她背靠的是历史悠久的长江文明,前方则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文明,加上其是中国海岸线的南北中心点,地理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五方杂处,东西交融,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汇着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又凭籍了开埠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吸纳了多国文化质素的上海,久而久之造就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特有的文化性格。

上海境内的每个区或多或少都保留了能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同时,仍在不断积累、沉淀着和兴起海派文化的新思潮、新创造、新成就,同时海派文化亦正在向世界吞吐着印有上海印记的品牌、文学、影视、科技、医疗、教育……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文化现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关于海派文化的整体研究,整理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重绘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描摹海派文化的未来走向,奠定了充满活力、赋予意义的源泉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指出:虹口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弘扬海派文化品格……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是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表述。该“建议”对海派文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以“海派文化+”的方式,以弘扬“品格”为基调,揭开了五年“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序幕。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中,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则进一步描绘了上海作为“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在此不久前,市领导指出:“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保留、保护更多历史建筑,保留、保护更多成片历史建筑风貌区”“精心保护历史文脉、用心留存文化记忆”以及“以城市更新全新理念推进旧改”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换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同时“努力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这似乎是对“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等的一种实践指南。“文化”必须具备传承性、渗透性、共识性、延续性,“四性”缺一不可。海派文化以“开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细作”的文化特征与品格,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上海独特的文化品格。“上海要在2040年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把文化发展放在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位置。未来城市不会仅凭科技、制造业或金融等单一的优势立市,而是主要表现为线上与线下、技术与实业、传统与创新、过去和未来的融合、功能综合,市民精气神展示等特征,背后则是文化在起推动作用乃至决定性作用。文化大都市建设任重道远,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对外开放桥头堡,在文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未来五年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上海文化建设始终要体现国际水准、中国特色、上海精神,以此推动上海成为一座有底蕴、有质感、有脉搏的,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人文之城。”

我们“弘扬海派文化品格”,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世界优秀文化深度融合与创新的作用与作为,要的是海派文化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上海的未来发展;要的是市民如何具备海派文化品格,提升文化素养,展现城市精神的点点滴滴,要的是在中国文化日趋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展现中国“远东第一大都市”的魅力,让来到上海的移民与游客喜欢上海、融入海派文化……

我们感到,源远流长的海派文化内涵丰富,作用领域广泛,对于推动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意义重大。弘扬海派文化,必须绘制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只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身边的上海,才能更加爱上海这座城市。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必须充分发挥上海各区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作用,发挥民间对于海派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共同推动海派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在培育、发展海派文化方面的政策扶持与工作举措。

此番编辑出版的“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由市政协领导和相关专委会共同牵头,并得到了各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丛书共分为17卷,其中16卷分别介绍16个区的海派文化资源特色和与海派文化有关的知名人物等,每一卷,将结合各区地域特色,阐述海派文化在区境内的发源、流布、传承、发展、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说明海派文化的作用领域和对今世的意义。1卷则为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精选集。

希望这套丛书,能让市民与游客更多地发现和体验身边的海派文化,在品读书卷和行走城市之间,领略上海的都市风情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发现上海和海派文化的魅力。2017年7月18日(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席教授)序二说海派文化特质熊月之

依山多仁,傍水常智,乡处者多厚重,城居者常机灵,环境移人塑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近代上海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由一个普通沿海县城,迅速成长为中国特大都市。其政治架构一市三治,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各行其政,各司其法,互不统属,为寰宇之内绝无仅有。其经济体量异常巨大,工业、外贸、金融常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众多且结构独特,五方杂处,中外混处,且流动频繁,既不同于荒僻的乡村山寨,不同于西安、北京等内地城市,也不同于广州、福州等沿海城市。与此相一致,其文化亦戛戛独造,出类拔萃,居民行事风格、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每每卓尔不群,与众不同,惹来路过者、访问者、风闻者、研究者一阵又一阵评论,或赞叹,或羡慕,或讥刺,或诅咒,或兼而有之,关键词都是:海派!海派!

海指上海,海派即上海流派。以地名作为地域文化流派之名,使其名实一体,与他处相区分,本是人们讨论、研究地域文化之惯例,古人即有南派、北派之区分,明清以来又有岭南、燕北、浙东、湘西等说法,其内涵多无褒无贬。惟海派之名诞生于近代,所涉城市为内涵极其复杂、褒贬不一的上海,故“海派”之名自始即颇多歧义。海派书画、海派京剧、海派服饰、海派文人,其抑扬意味在各领域并不一致。但是,寻根溯源,综核名实,异彩纷呈之海派表象背后,确乎有其统一的海派内核。任伯年等人的写实通俗画,吴友如等人的社会风情画,郑曼陀、杭稚英等人的月份牌广告,刘海粟的使用人体模特儿,周信芳等人的改良京剧、连台本戏、机关布景,刘雪庵等人所作风靡一时的《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歌曲,《礼拜六》等报纸期刊连载的言情小说、黑幕小说,凸显女性曲线的旗袍,适应复杂人群口味的改良菜肴,既吸收江南民居内涵、又适应集约型利用土地要求的石库门建筑,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或为绘画、戏曲,或为音乐、文学,或为服饰、饮食、建筑,但都有以下四个共同点,即趋利性或商业性、世俗性或大众性、灵活性或多变性、开放性或世界性。最根本的一点是趋利性,其他大众性、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基础仍是趋利。因为趋利,所以绘画要迎合普通买主的胃口,画通俗、写实等喜闻乐见的内容,画时装美女、麒麟送子、八仙过海。因为趋利,所以要改良各地移到上海的菜肴,改造各地传入上海的戏曲,以适应来自五湖四海移民的需要。因为趋利,所以要写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小说、歌曲,要演有趣好看、吊人胃口的连台本戏,写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连载小说。因为趋利,所以房屋既要让居住者舒适,又要提高得房率,使大房东、二房东更多获利,联排式便广受欢迎。因为趋利,所以要不断花样翻新,不断追逐世界潮流,不断制造时尚。于是,美术、音乐、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不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文以载道的工具,房屋也不能如乡村那么宏阔气派,而要适应市场、迎合市场、创造市场、扩大市场。

通过趋利性、世俗性、灵活性与开放性所反映出来的海派文化,其本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高度集聚、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根本途径、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需要为旨趣的城市文化。

海派文化不限于上海,但以上海为早、为多、为甚,其影响也以上海为圆心,一圈一圈向外扩散开去。海派文化之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江南文化,二是移民人口。

江南自唐代以后,就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结构、文化风格,有不同于北方的鲜明特点:其一,重商,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商人地位大为提高。宋代以后,棉、丝、盐、茶在江南经济中已占有相当高比例。明代江南,已经形成一个多样化、商品化和专业化、有着充分市场机会的经济结构。宋代以后,江南地区传统的士-农-工-商的顺序,实质上已经变成士-商-农-工,亦儒亦商、商儒合一家族在江南所在多有。元代以后,江南与国际市场已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其二,市民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反映追求声色货利的小说、传奇、歌谣、戏曲长盛不衰,《三言》《二拍》等公开言情言性的小说多为江南文人所作,所表现的思想、格调与官方倡导的意识形态大异其趣。其三,行为偏离正统。不守传统规矩,逾分越矩,讲究吃穿,讲究排场,奢侈成风,追求新奇,在江南已是普遍现象,上海地区尤为突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明代上海陆家嘴人陆楫,竟然专作奢侈有益论,系统论述传统的崇俭恶奢观念并不正确,认为禁奢崇俭并不能使民富裕,而适度奢侈倒能促进经济繁荣,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这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一朵瑰丽的奇葩。上海本为江南一部分,近代上海人虽说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来自江南。所以,上海文化底色就是江南文化。

近代上海城市人口8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来自外国。本地人口少,移民人口多,便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排斥力、同化力不强,这为外来移民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这一移民社会呈现高度的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与密集性。在这里,传统熟人社会士绅对人们的道德约束机制荡然无存,个人能力的释放获得空前的自由与巨大的空间。晚清竹枝词中有一句话:“一入夷场官不禁”,其实,不光“官不禁”,民也不禁。于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便主要是能力而不是家世,维系人际关系的便主要是契约而不是人情。于是,重利、竞争、好学、崇洋、灵活、多变、守法、包容等,便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符号。

还在民国时期,已有学者将海派文化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综合指称,高度肯定海派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正面价值,认为上海在引进新思想、引导新潮流、引领现代化方面,担当了领导中国前进的“头脑”角色:“一切新兴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都由上海发动,然后推到全国去。虽然所谓新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发难于广东,可是上海仍是中国工、商、经济、文化、出版界的中心。从物质文化方面看,从非物质文化方面看,上海都是中(1)国的头脑。”还有学者认为,“在文化上,上海和西洋文明接触密切,所以洋化气味较重,同时由于历次政治革命的激动,文化革新运动也随之勃发,所以海派的文化作风是好谈西洋文物,崇尚创新立

(2)异”,认为“做上海人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上海一切开风气之先,今后中国需要新的建设和新的作风,而在上海首先创导这种新建设和(3)新作风”。人们还对海派文化如何扬长避短、创新发展进行了讨论,(4)提出“培养我们的海派新风气,发挥我们海派的新力量”。

江南文化本是魏晋以后由南方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而海派文化则是由江南文化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等相互联系的背景下看海派文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海派文化是中国的南北文化结晶品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化合物,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海派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点都不过分。

任何文化都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性。海派文化在不同时期,虽有一以贯之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新陈代谢,有因袭,有创获,有损有益。不断地损益、代谢、嬗变,正是海派文化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本特性。2015年,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上海要“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弘扬海派文化品格”,将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是一个立意高远的愿景,也是一个涉及很广、难度很高的宏大课题。海派文化既涉及观念形态,也涉及物质层面,涉及文化创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弘扬的前提是调查、梳理、研究。“海派文化地图”丛书,定位于可供新老上海人和国内外游人自助行走的海派文化体验全书,为上海传承传播海派文化发挥积极作用。按区域分卷,述其特点,明其流变;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理性分析,也有得自当下调查的新鲜知识。执笔者均为长期生活于上海、沉潜于上海文化研究、学养丰厚的作家,所作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笔生动,加以图片精美,令人一旦展阅,便不忍释手。

可以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新老上海人了解上海、熟悉上海,一定会起到导航指路的作用;在海派文化研究史上,也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是为序。2017年7月21日(上海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1)高植:《在上海》,《大上海》半月刊,1934年第1期。

(2)姜豪:《海派新作风的培养》,《上海十日》,1946年第2期。

(3)姜豪:《海派新作风的培养》,《上海十日》,1946年第2期。

(4)姜豪:《海派新作风的培养》,《上海十日》,1946年第2期。从海里长了出来:灶、团、场、墩、塘

浦东是从海里长出来的。6000多年前,海岸线在浦西的冈身地带,上海市区还在一片汪洋大海中,松江、青浦浮出海面成了陆地。1300多年前,海岸线向东推移,上海市区以及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沙、航头一线以西的浦东出现了。800多年前,海岸线又向东推移到了宝山、顾路、川沙、六团、祝桥、惠南、大团一线,浦东基本长全。

所以,浦东带着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浦东先民也顺从本能,靠海吃海。他们投入地制盐,偶尔打打鱼。至于浦东先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渔业致富的路,这个问题交给专家吧,浦东因盐而生、因盐而兴,我们来回顾下前辈们的盐业开拓之路。浦东盐场模型 吴伟宗 摄浦东成陆图

熬波煮盐需要灶头,先民们便直接以灶来称呼自己的住地,既然都以煮盐为生,当然不会只用一个灶头,于是便三灶、四灶、五灶地排列下去。做大了,灶越来越多,十几、二十几地排下去不方便,再说还得考虑管理问题。于是,把几个或十几个灶组成一个管理单元,叫“团”,也是很形象的名称,团就是盐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参照灶的命名思路,有二团、三团、四团。到了明朝,将盐场划分为数个团,这时候团成了盐区的行政单位名称。为防御倭寇,还设立了海防兵备,对沿海的团、灶实行军事化管理,制盐的同时兼职打仗。浦东还有叫“大团”的地名,直接按字面理解就对,也就是说这个团很大,管了好多灶。还有些地方叫“墩”,大洪墩、十一墩、青墩等,“墩”指的是烟火墩,具有烽火台的作用,沿海每隔一段距离,用土堆筑起一座烟火墩,供附近驻兵守望,遇有险情便点火报警。

浦东盐业生产由小到大,再到鼎盛后逐渐衰落,前后经历了七八百年时间,为浦东大地上孕育出一大批带着盐味的村镇,浦东的地名中与“场、团、灶、墩、水、路、桥”相关的,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是浦东古代制盐业留给子孙后代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民塘 吴伟宗 摄清雍正南汇县图

先民们就是这样单纯、爽气、率性地给自家住的地方起好了名字,顺手把自己生存的信息存进地名里,传给后辈。今天的我们,看地名就猜得出当年住这的人以啥为生。原来的两大县(川沙与南汇)得名,也是同样思路。川沙古城墙川沙古城墙

今天的川沙在明初的时候,分属于下沙盐场六团、七团和八团的部分地域。本身即盐场,比较富庶,更幸运的是,这片沿海滩涂有十余个洼地可以泊船,其中,以川沙洼最深最宽,船只能够从此处直达八团老护塘脚下,是理想的运输港湾。八团镇也因此凝聚人气,盐商云集,帆樯林立,越来越兴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已被人称为“滨海巨镇”了。直至明嘉靖年间,八团及其周围地区倭寇猖獗,朝廷采纳了当地民众的建议,在镇的四周一一修筑城墙,取名为川沙堡。1557年明朝政府根据川沙抗倭英雄的提议,在川沙堡筑川沙城,川沙县城的名字由此流传。因此,原川沙县是以八团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川沙县撤销,历史性地划入浦东新区。川沙镇也就是此前的八团所在地原样保留,五年后,川沙镇与东城镇同时撤销,合并建立了新的川沙镇,今天的镇东南一角还留有几十米当年修建的城墙,依稀露出曾经的容颜。

南汇的名字也简单,长江水和钱塘江水的汇合处称作南汇嘴。《南汇县志》对此的记载是:因大海环其东南,扬子江水出海时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故称南汇嘴,也叫“海曲”“南沙”。1724年,两江总督查纳弼疏请清政府,将上海县长人乡划出单独建县,以“南汇”命名。1726年,清政府批准南汇正式建县。2009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南汇区域划入浦东新区。因为南汇不像川沙那样有个同名的镇,所以为了延续南汇这个历史地名,就把临港新城主城区,定名“南汇新城”,把这个名字给了申港街道和芦潮港镇合并建立的镇。从前的南汇嘴依然存在,还在向外延伸,现在位于临港新城的东南端——南汇嘴观海公园。

海洋在把盐馈赠给浦东先民的同时,也时常闹闹脾气,怒涛滚滚掀翻沿海一带,浦东人吃尽苦头。在一次又一次与海争斗的过程中,浦东先民由内向外修筑了古捍海塘、里护塘、钦工塘、彭工塘、人民塘。名中有塘,表示的不是水塘,而是堤坝。

众多的海塘,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是人与自然长期博弈后的握手言和,可想而知塘的故事很多很多,就嵌在名字里。南汇嘴观海公园“司南鱼”雕塑

历史上以禁烟而名震华夏的江苏巡抚林则徐,就亲自主持修建浦东宝山海塘。那是光绪十五年(1835年)夏天,宝山海塘遭海潮冲击,灾情十分严重。林则徐率同司、道、州、县倡议捐廉并发动嘉定、上海的邻县捐助,收到捐银13万余两。10月林则徐专程从省城出发,亲自抓“兴修海塘”的组织管理,制订赏罚政策,关注塘工结构以及筑塘要求和事后的保护措施,验收也是他亲自到浦东宝山海塘进行,逐段检测新修海塘的质量。

浦东另一条塘——钦公塘,前身是外捍海塘,1732年受灾被毁,南汇首任知县钦琏临危受命,重新修筑了这条塘。从南汇的五墩威水庙开始,往北一直到黄家湾,往南一直到奉贤城,全长45公里左右,为了纪念钦琏,这条海塘被改名为钦公塘。

1949年7月24日,六号台风正面袭击祝桥、老港地区,高桥海塘被冲破,决口20余处,川沙、南汇海塘也被冲破,决口50余处,一片汪洋。灾情发生后,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当即号召上海各界人民投入抗灾抢修海塘工程,并亲临抗灾第一线的决口进行勘察。一条新的海塘终于抢筑加固成功了,陈毅市长建议将其命名为人民塘。从此,东海之滨有了一条人民塘。

如今的海塘,具有抵御百年一遇风浪的能力,固若金汤。浦东人在人民塘和胜利塘上种活了5500亩的海上水杉林,使这儿成了上海地区最长、面积最大的防汛护堤林,抵御海患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增添海滨风光。海塘凝结了浦东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浦东人与大海和解的符号,是人与自然寻找到平衡之道的结果。前世今生陆家嘴:从叶宗行到陆深

上海的黄金水道——黄浦江,在明朝朱棣夺取皇位称帝的时候,还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那时候,在上海这片版图上,东西向的河流叫河或塘,南北向的称浦,够得上叫“江”的只有一条,吴淞江。这个江名后来虽然消失了,但还是非常不甘心地在上海留了个印记,黄浦江的入海口至今仍称吴淞口,而不是黄浦口。那么吴淞江去哪了?它还在上海,缩小了,就是现今的苏州河。这个江变河,河变江的戏法,不是大自然自说自话形成的,而是人的杰作。对这件事下命令的是永乐帝,他派大臣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但是,为此事出谋划策的却是浦东人叶宗行。陆家嘴历来是航行的难关,船舶肇事屡见不鲜陆家嘴历来是航行的难关,船舶肇事屡见不鲜

叶宗行,明初华亭县叶家行人,地址在浦东与闵行交界处,如今从行政区划上归了闵行区浦江镇正义村,但不少专家学者称其为浦东人,历史上黄浦江以东都称浦东,就广义范围而言确也不错。位于浦江镇召稼楼的叶宗行塑像

继续“江河变”。这一工程有个专业名词——江浦合流。北宋以前,吴淞江非常宽,有“一江可敌千浦”之气势,宽到站在吴淞江的这边看不到对岸。元明的时候,吴淞江下游瘀塞越来越严重,以致从海里来的船驶不进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疏浚,直到明永乐年间出了个叶宗行,方给出了一劳永逸的法子。他直接颠覆了前人在吴淞江里不停挖的做法,改为拓宽黄浦,引吴淞江水在今外白渡桥处入黄浦,又建水闸调控水量。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蒸蒸日上,为日后上海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浦江不仅成为城市主要的泄水通道,还逐渐形成了黄浦江水系,为上海成为著名的东方大港,打下了基础。

黄浦江升级成功后,陆家嘴借势出场了。黄浦江流到陆家嘴这一块,来了个90度的大拐弯,在江东形成一片突出的滩地,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从江这边望过去一看,那边怎么像只巨大的金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饮水,“嘴”就这么来的。那么“陆家”出自何典?浦西有个徐家汇,名字因徐光启后人聚居于此而得。同样的缘由,陆家嘴也是因为陆姓家族世代居住于此而得名。这个陆姓家族也是赫赫有名,成就不比徐家小。

陆家的先祖,是战国时齐宣王少子通的后裔,到陆家嘴定居的第一个正主是陆深,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上海历史上的位高权重者,被皇帝点了翰林的。他一生数次出仕、数次回乡,当官的足迹遍布江苏、福建、山西、浙江、江西、四川,1544年62岁,终于得以荣归故里。他在文坛也有很高的名望,诗文书法上佳,著《俨山集》和《俨山外集》等。他藏书颇丰,达数万卷,特建有“江东山楼”藏书。和古代那些能官能文的名家一样,他还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1521年他借父亲病故之名,留在陆家嘴家里休长假,趁机建了个后乐园。据说园名取意于宋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示自己虽然隐退着,亦不敢忘忧。这个园子如今已经无觅处了,上海的各路专家多番寻访,只能猜测大约在烂泥渡路附近,离陆深墓地不远的地方。实景之美是欣赏不到了,我们只好从那时代人留下的文字,想象一下后乐园的妙处,《松江府志》对后乐园有大段记载,我们就选一句:“隔岸楼阁一望如画”,由此可见一斑。陆深石刻像陆深墓前石马陆深著《俨山文集》书影,明嘉靖刻本陆深书《偶写寄东石书册》局部

陆家后代枝繁叶茂,浦东数处名为陆家宅的地方,都和陆深家族有关。子孙后代在文化思想领域留得大名的也不少,陆楫、陆明扬、陆起龙、陆鸣珂、陆瀛亮、陆秉笏、陆锡熊等均在文化上有所建树。其中,最有个性的是陆深儿子陆楫(1515~1552),现代人冠他为明代经济思想家、文学家,他可以算奢侈品经济的祖师爷了。在惯以节俭为美德的传统中国,他惊世骇俗地放言说从来没有见过因为高消费导致贫穷的事。他还说个人或家庭靠着节俭能够温饱度日,但这个社会提倡节俭就不行了。他认为当时的江南一带之所以富裕,盖因这个地方的人生活考究。他还有一个观点“华夷辩”,也非常特立独行,用现代话来解释,所谓“华夷辨”是人无论国别种族,文化好的人就是华,文化低的人就是夷,如果老外文化好也是华,中国人文化差也是夷。

华夷之分,古已有之。通常“华”指的中原华夏地区,而“夷”以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为多。但是,到明朝,这个华与夷的含义已发生质的变化,明成祖朱棣从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以此推论,到了陆楫时代(1515~1552),明朝人概念里的“夷”大抵扩展到中国版图之外的亚洲和西方。所以,这里的“夷”就不单单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包括今天意义上的老外,当然也将高鼻子、蓝眼睛的西方人囊括在内。

此时,远在西方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热衷于地理大发现,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穿越太平洋,途经菲律宾停留,但并未到过中国。而在中国面向太平洋的东海之滨,没有直接接触西方文明的陆楫,已经拥有了接纳世界各国人的胸怀,只要你的文化被他认定为“好”的一类。这也算“海纳百川”精神的体现啊。浦江东岸的追逐:第一条长途轮渡

黄浦江自上游青浦流经上海市区抵达长江口,从地理上把上海分隔为两部分。数百年里两岸之间只有手摇的小舢板,在江面划出一条条流动的曲线,把浦西、浦东系在一起。

维系两岸的渡口,原本都是义渡,不定期不定班,有人过江就开船。清代的时候,浦东沿岸形成著名的八长渡:老白渡、烂泥渡、陆家渡、高昌渡、南仓渡、永济渡、杨家渡和周家渡。这些渡口最初是由来自山东、苏北、宁波等地的农民渔民,以撑划子、摇舢板往来摆渡自然形成的。舢板、划子作为市轮渡的补充夏季,市轮渡每晚八点半开辟乘凉夜班船

手摇的小船,抵不住大风大浪。和中国内陆紧密相连的浦西,于20世纪初跃升为远东大都市。而一江之隔的浦东,纵然拥有出海的便利,依然荡悠悠、荡悠悠。浦西霓虹灯亮起的时候,浦东还飘着村烟与海雾。一道江水,生生把都市的东进之路给挡了。

驿动在辛亥革命前一年开始,1910年12月5日,从浦东的东沟码头驶出一条小火轮,开往浦西铜人码头,是黄浦江上第一条长途轮渡,也是第一个官办轮渡,经营者是浦东塘工善后局。从此,黄浦江上,轮船的汽笛声越来越亮,越来越持久,而艄公的吆喝声一点一点的弱了再弱。

黄浦江上的小火轮可以上溯到1909年,浦东塘工善后局在进行黄浦江支流的东沟及附近河道的疏浚工程期间,为了方便自己职工来往工程工地,特地租用一艘火轮在北京路外滩的铜人码头和浦东东沟码头间行驶。因为职工人数有限,一般不过四五十人,小火轮空着不如顺带搭乘些需要过江的市民,当然不会白白供外人搭船,也是要收点费用的。船费应该比舢板的高,然而火轮的优越性也明显,又快又安全,比舢板更能抗风雨,逐渐从舢板那儿吸引过来不少乘客。塘工善后局在结算当年收支时惊喜地发现,这些酌情收取的费用,竟然轻松抵消了租船的费用。于是,便有了正式开办轮渡的设想。

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轮渡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是谁提议把一个公司内部的“班车”,变成赚钱的公共交通。有据可知的是轮渡开办之初困难重重,频遭干扰,眼红的人太多太多,利益驱动下,不少商家甚至勾结外商,挟领事之力来争夺航行权。从1911年到1916年,德商、日商多次加入混战。塘工善后局据理力争,斗智斗勇,1916年赢得阶段性胜利,由当时的交通部及江苏省公署定案,将上海浦东塘工岸线范围内的航行权,划归塘工局独享。在此范围中,他轮不得筑埠、载渡、经过、停顿、拖驳。自此,黄浦江上相安无事十余年。1938年上海特别市公用局船舶管理处设浦东办事处

1927年,浦西的外滩已经高楼林立,黄浦江面的轮渡也穿梭频繁,大大小小的公司,争先恐后开出了数条轮渡。为改变黄浦江上混乱的轮渡运营管理,已成立的上海市特别政府宣布,撤销整编浦东塘工善后局,将轮渡业务收归上海市公用管理局,这一年官办轮渡级别从浦东上升到市政府。

20世纪30年代,闪烁斑斓的霓虹灯照亮上海的夜空,也照亮热闹非凡的黄浦江面,江上不仅有手摇舢板、火轮,还有游览船。船,已经从纯粹的交通工具,变身为摩登上海的娱乐;码头的定义在离别和到达之外,加上了寻乐。是抗战爆发终结了繁荣之景,真正的复原待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慢慢实现。1956年,上海全市渡轮行业进行公私合营改造,传统的民营舢板因安全问题被全部取消,划了数百年的小船从此消失了,宣告着农业文明的逝去。1910年,浦东塘工善后局率先开办机动船渡江业务。是年九月,浦东塘工善后局“经禀准县道立案”,租赁小轮附载旅客酌收渡费。航线为铜人码头(今南京路外滩附近)至浦东东沟,是上海第一条正式渡江线。后来,商界和各市政机构合作,成立市轮渡公司,统一经营市轮渡

从舢板到火轮,从渡口到码头,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乡村走向都市,上海的画风渐变。

时间快进到1993年,上海市轮渡公司航线达21条,日客流量10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曾达110万人次,创日轮渡人数的峰值。这年以后,隧道、大桥陆续建成,乘坐轮渡的人数开始掉头下跌,作为交通工具的轮渡日渐萎缩,而作为娱乐形式的黄浦江游览船,日渐兴盛。

有关轮渡的记忆,虽然不都是愉快的,特别是1987年陆家嘴轮渡,因大雾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让多少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但其底色总体仍然是温暖的,是老上海人无法磨灭的。黄浦江轮渡最鼎盛时有20来条线路,上游可上溯到闵行,下游一直到共青森林公园、嫩江路。至今还有不少上海人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抱在怀里,坐上轮渡,吹着江风,看着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感觉坐一次轮渡即可抵上一次假日公园游玩的兴奋。

现在,让我们迎着江风,回头认识一下浦东塘工善后局。这个在今天看来,名称有点不知所以然的半官方机构,成立于1906年,系浦东金桥人谢源深联合朱有恒、朱有常等上书上海知县创办。主管浦东市政基础建设,管辖范围在黄浦江以东,当时被称作二十二、二十四保各图,即今天的洋泾、塘桥、高行、陆行四区,主要从事塘工、河工、路工、防务、学务、善举、航业等各项公益事业。

几个浦东人自发向政府要来了机构,拿到了责任,却没有政策倾斜,没有资金支持。这个所谓的“局”四不像:不像政府部门,不像公益组织,不像民间机构,不像企业,却又都沾点边。他们进行浦东市政基础建设,还兼城管、协管、慈善。所有费用由创始人从自己口袋拿一部分,募捐一部分,想办法赚一部分。赚钱的途径,上文提到的轮渡是其一,另有一块来源是田租,他们把民田压废的土地收进来再分给农民种。最大一块收入是老外缴纳的土地租金,系他们与浦东洋商交涉的成果,通过不断的谈判施压,迫使老外把该缴的钱掏出来。

塘工善后局的头等大事是疏浚航道和修路,至于开设上海第一条长途轮渡,且首开黄浦江上轮渡的官办之举,是无心插柳而已。

今天的研究者,有不少人认为浦东塘工善后局为浦东开发先驱,因为近代浦东的市政建设,就是始于这个机构的创立。创始人和总负责谢源深1921年去世,为纪念他在浦东市政建设中的贡献,浦东各界商议后,决定将他主持修筑的那条路改名为源深路,是浦东唯一一条以近代浦东人命名的马路。

塘工善后局的作为,意味着浦东一直追着浦西的都市化进程,尽管追得气喘吁吁,但决不停下来。从那时到1990年,浦东始终以追逐者的形象,在黄浦江的另一边时而走、时而跑,及至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以蕴积了百年的力量冲刺,一跃而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回望历史,我们看到,当年的领跑者中,塘工善后局的身影依然清晰。英雄何惧问出身:沙船、海运、开埠

上海市的市标,由沙船、白玉兰、螺旋桨三个元素构成,白玉兰是市花,而螺旋桨表示航运,寓意不断前进。沙船是什么?现如今别说知道沙船甚至听说过沙船的人都不多,从登上市标这一点来判断,其必定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海市市标

沙船是一种平底船,是上海特色,也是上海人的发明。

上海向南海水较深,向北较浅,南来的船只习惯在深水区航行,到了上海无法继续向北航行,而且从上海往北的海域,洪沙多,退潮时沙滩露出海面,南方的尖底船就被困住了。因此,南来的货船不到上海便卸货,转运河送货,直到沙船被发明出来。

发明沙船的是浦东人张瑄和崇明人朱清,他们是结拜兄弟,都不是有学问的人,张瑄根本不识字,俩人一起干的活,是当海盗。有些记载为先人避嫌,忽略不提。其实,英雄何惧问出身,张瑄从一介草莽到朝廷重臣,一生经历跌宕起伏,非常励志,好一个威武霸气的浦东人。他没文化但本领高强,胆识过人,被海盗推为首领,率领一帮好汉,在浦东沿海纵横叱咤,主要贩卖私盐,当然一定干过抢掠的事。到底是上海人,张瑄不仅彪悍,也精明得很,具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元朝初年,他掂量了下形势,决定率众海盗归顺朝廷。他判断准确,行动迅速,顺顺当当入朝为官,立了很多战功,得到最高领导忽必烈的赏识。当时政府财赋主要依靠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供给,而那时的大运河干涸不畅,漕粮北运成了一大难题。张瑄站了出来,提出海运设想。驰骋海上多年,让张瑄把这片海域的脾气摸得透透的,他设计督造了60条专用海上运输的帆船,沙船诞生了。

这种平底船完全不惧北方的浅滩,也无畏多洪沙的海,它最多平搁于沙滩,待海潮上涨便可继续航行。海上漕运从此开始,上海的发展步入上行通道。张瑄的官越做越大,忽必烈对他的赏识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临死前还要手下大臣必须保全张瑄,想来也是有预感的。果然,新皇帝上位不久,找个借口就把张瑄杀了,海上霸王以悲剧的形式落下人生帷幕。

张瑄的传奇人生和他的沙船,在上海历史留下明亮的一笔,正是他的作为让上海海运港口的地位及政治地位重要起来。连着带动江浙沿海几十万人从事海运活动,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促进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造船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郑和下西洋的造船技术及人才队伍,都与张瑄、朱清的班底有关。上海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航海人才,就是在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因而,沙船在上海的发展和海洋文化品格的形成中,是关键的起点和推力。到了清朝,黄浦江上大小沙船300余条,常年航行在上海到天津的北洋航线上,上海也成为江海均可航行的大都会。沙船

历史到了1843年,又是一个拐点,上海开埠,全世界冒险家纷纷涌入,英、法、德、日、美利用先进的造船技术挤兑打压中国航运业,垄断航运交通,控制沿海经济。沙船日落西山,终于出局。

与沙船一起被掠夺的还有黄浦江两岸的码头,从1853年,浦东出现第一个外商码头,到1926年黄浦江两岸的外商码头已有37个。软弱腐朽的清政府,把保税特权也给了老外,德国瑞记洋行在陆家嘴附近建造的油码头,就是最早享有这一特权的码头。

在外国人的虎视眈眈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并没有弃权,他们中有人拍案而起。煤炭大王刘鸿生与人合资购进了英商怡和洋行在浦东董家渡路的码头产业,之后又频频出手购买码头,1927年豪掷32万银元,买下浦东周家渡地区的荒滩,建了座水泥钢筋码头,即今天的周家渡码头,是上海港规模最大的私营华商码头。

痛感中国工业之落后,1872年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在此重要时刻,一位贴有浦东、沙船标签的重量级人物出场,义无反顾地扛起振兴中国航运的重任。他就是朱其昂,浦东高桥人,张瑄的同乡,沙船世家,也是个卓有见识的富豪。他受李鸿章所托,为最早的官督商办轮船企业——轮船招商局,拟定章程,并成为实际创办人。朱其昌招来两个也是沙船大腕的兄弟朱其诏、朱其彝共同创业,从劣势中奋起,艰苦地与外商抗争。他们从洋商手中挽回利权,开拓了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航线,驶向世界。

1876年,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轮船招商局以222万两白银购并了称霸中国江海10余年的外国最大航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扬眉吐气。这是晚清第一个走向世界、参与海上航运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此后,招商局创办近代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修船厂等等,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947年,以招商局为首的轮船业在上海成立全国轮船商业联合会,理事长也是个浦东高桥人,他是大名鼎鼎的海上闻人杜月笙。轮船招商局兼并了外企旗昌轮船公司。图为轮船招商局大楼(1901年)原马勒船厂办公楼

那时浦东还有个英商的马勒船厂。马勒这个名字听着耳熟,没错,他就是浦西那座漂亮的、有童话风格的马勒公馆主人。在浦东的造船厂,他也建造了一幢现代独立式花园别墅,取名为“浦东马勒公馆”,也非常幸运的得以完整保留至今。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马勒造船厂因远离战争而着力发展生产,闷声大发战争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勒造船厂进入衰退期。抗战期间,马勒造船厂的工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以互结兄弟的形式发展抗日组织,进行抗日活动,留下了光辉一笔。造了半个上海城:西式建筑营造商

对他们的印象,最初来自一个名词解释式的条目——中国近代第一批西式城市地标建筑营造商群落,建筑商和浦东历史上那些重量级的人物相比,似乎分量不够,可以跳过。就在准备翻页的刹那,瞄到一行字:浦东高桥营造商,参与承建了海关大楼、和平饭店、汇丰银行、国际饭店等上海地标性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建筑群,三分之二以上由他们承建,历史上曾有“浦东人造了半个上海城”之说。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我们有关20世纪十里洋场的印象,绝对离不开这些卓越的建筑群。那么跨越黄浦江,来造起这些建筑的群体,对上海文化产生的作用就不可估量。杨斯盛,1880年创设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

建筑商在旧上海被称为“营造商”,1949年以前,由浦东人正式注册开办的营造厂达27家。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营造厂为杨瑞泰营造厂,就是浦东川沙蔡路镇人杨斯盛在1880年设立。杨斯盛出身贫寒,13岁家里变卖了一只老母鸡给他作盘缠过江来到浦西,投奔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哥哥,当了名泥水工。因为手艺好,得到洋人赏识,被海关聘去专门修房子。十几年的房子修下来,他掌握了先进的建筑技术,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结交了些友好的外国人,积累了不少优质人脉资源,从而自立门户。

1891年上海江海关(今上海海关)施工招标,意大利商人皮特尔中标。对此杨斯盛不服气,他豪迈地说:“代表中国主权的海关岂能让外国人造?如此实在脸上无光。我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和外国人(1)争个高低。”。果然,中了标的皮特尔并没能趾高气扬多久,在遇到地下水位上涨无法打桩的难题时,便停工进行不下去了,杨斯盛接标施工,在1893年完成了海关的建造。这一成功,大长中国建筑工匠的志气,开启浦东营造商的光辉历史。

有着杨斯盛榜样在前,浦东一大批后生加入营造业,他也乐于提携后辈,把杨瑞泰营造厂办成了营造业经营人才的摇篮,他直接带出来的就有顾兰洲、赵增涛、李贵全、张兰堂等。汇中饭店由玛礼逊洋行的建筑师司高脱设计,王发记营造厂承建,1908年落成顾兰记营造厂承造的上海太古洋行大楼百乐门大舞厅聘请中国建筑师杨锡璆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

顾兰洲也是蔡路人,出生贫困但勤奋好学,曾跟随杨斯盛参加海关二期的建设,深得杨的器重。1892年顾兰州独资创办顾兰记营造厂,承建了位于外滩的英国领事馆、南京英国大使馆、上海太古洋行和先施公司等。他敏锐地发现石库门开发的商机,利用积累的资金和技术,购地建造石库门住宅,仅在上海就开发了2000幢左右的石库门,加上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开发建设的房产,他成为富甲一方的房地产商。

和杨斯盛私交甚好的王松云是高桥人,在杨斯盛开办营造厂时,他入股鼎力相助。他先与宁波人合资办仁泰营造厂,后来独自开设王发记营造厂。他也结识不少外国人,其中有上海滩名人哈同,1904年哈同把爱俪园交给仁泰营造厂建造,1909年完工,王松云由此扬名。外滩当时最高的建筑——汇中饭店大楼建造时,业主英国人找到他,但又有些犹豫,对他能否造高楼没有信心。这时,杨斯盛出面做担保人,英国人才将汇中饭店工程发包给王发记营造厂。其间,他数次在杨斯盛的帮助下化解难题,像建造过程中的地基倾斜问题,就是在杨斯盛的技术支撑下顺利解决的,圆满完成了这一上海建筑的佳作。汇中饭店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和平饭店。

跟杨斯盛学过艺的蔡路人陶桂松,后来名列上海近代五大营造商之一。他在1920年创办陶记营造厂,1923年承接永安公司老板郭乐、郭顺在南京西路1400号的住宅,宅邸修建得相当气派,大大超支,他便自己贴本钱进去。就此获永安老板的青睐,得到了永安新楼“七重天”的承建权。外滩的中国银行新厦、美琪电影院、沪光电影院也都由他承建。抗战胜利后,他被推荐为上海市营造业同业公会整理委员会5人成员之一,承担重组任务。

周瑞庭也是高桥第一批营造商,在杨斯盛、顾兰洲手下承包过工程。他在营造商中受教育程度算高的,读过私塾,懂英文,对西方近代建筑较熟悉。1895年创办周瑞记营造厂,礼查饭店、外白渡桥、杨树浦发电厂一期工程、俄罗斯公馆(苏联领事馆)、扬子大楼、新闻报馆、敬业中学、四行储蓄会虹口分会大楼、圣三一堂翻建和乍浦路桥都是他承包建造的。营造商朱云山参与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建造

在群星闪烁的浦东营造商中,有一位参与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建设,他是浦东高东镇人朱云山。他办的营造厂名朱泰森,著名的大世界游乐场是他承造的,黄浦江港区码头、南京中山陵的中山路也都出自他的营造厂。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中国宫殿式展馆,采取了在国内拆为散件,再运过去实地组装的方式。他的宅邸,位于浦东高行镇的宝善堂,也是他自己建造的,当地人称“浦东第一宅”。

浦东的营造商,普遍出生贫困,都具有勤奋好学、不畏挑战的特质,不少人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能够自如地与外国人打交道,因而兼收并蓄中西文化,成为业界翘楚,每个人都活成了“励志大片”。多数人发达后,都不忘回馈社会,捐资兴办教育,修筑公用设施,踊跃支持慈善事业。陆根记营造厂创办人陆根泉

(1)唐国良主编,《浦东近代营造》,浦东新区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年1月没钱也敢修铁路:上川铁路、上南铁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对经济的影响,被天才地概括为这通俗的八个字。因此,2000年6月11日,上海地铁二号线通车典礼,时任市委领导全部到场,由这个豪华阵容,可知市政府对这条铁路将带给浦东的影响,寄予了多么大的希望。这是时隔25年后,浦东又迎来了火车。

没有写错,浦东在1925年就有小火车穿梭往来,川沙南汇人坐火车转轮渡去浦西打工经商见世面,浦西的少爷小姐乘轮渡转火车到浦东郊游白相,方便来兮。

创造了这方便的是几个如雷贯耳的浦东人:黄炎培、穆湘瑶、张志鹤、凌云洲、顾兰州等,1921年1月,他们发起筹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黄炎培。从浦东塘工善后局和川沙县交通事务所手里取得上川县道30年的经营权,建起了浦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也是近代上海第一条民间招股的商办铁路。

造铁路是要钱的,而且投入相当高,第一期就需要资金15万。当年民政总长李平书动过在浦东修沪金铁路的念头,因资金而搁浅。靠政府拨款是白日梦,只能依靠民间的力量。黄炎培率众人用了现代的方式筹款——发行股票。就在上海街头卖股票凭证,认购者踊跃,资金问题妥妥解决。黄炎培亲自起草《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并在1924年4月的“上川公司”创业会上表决通过。就在此次会议上,凌云洲和顾伯威分别做了招股和工程报告,选举产生了董事和监察员。从组织上完善了上川铁路建设的领导。此时可以说上川铁路建设已万事俱备,随后便紧锣密鼓地投入施工。上川铁路庆宁寺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