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灸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1:24:43

点击下载

作者:张奇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灸法

中国灸法试读:

前言

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达数千年之久,代代相传,迄今不息,为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灸法虽历经兴衰之变,但它的卓著疗效已举世公认。它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认真发掘,前景绚丽。

灸法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显著地位,登过大雅之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齐太仓公淳于意诊疾25例,其中灸案5例,齐文王便是其一。淳于公医术精湛,曾为济北王、淄川王、齐王府培养太医5人,2人兼习针灸术。故《汉书·艺文志》中综合我国古代治病方法为“箴、石、汤、火”,火灼是古代治病四法之一。宋代,赵光义病笃,针汤不济,兄太祖赵匡胤亲手为之施灸,太宗痛,太祖取艾自灼亲验,后世传为美谈。灸法在古代曾是帝王、诸侯、将相治病诸法之上乘。临床实践证明,灸效不亚针效,故灸法在历史上曾列箴、石、汤三法之前。古时以灸为主,以针为辅,嗣后灸针并重,相提并论,而今则针兴灸衰。究其原因,在艾卷温和灸发明之前,盖用艾炷着肤灸为主,灼皮之痛,炙肉之苦,且灸后发灸疮,脓水淋漓,日久不愈,灸疮结瘢,终生烙印。当时,灸法犹若“夏日之日”,令人望而生畏。患者弗受,医者难施,故日渐湮没。自艾卷温和灸和隔物灸诸法问世后,灸疗已免烧灼之苦。此时,灸法犹若“冬日之日”,令人可亲可近。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灸疗不断推出,临床使用可定时、定性、定量,灸温可由人按需调节且疗效显著,使灸法这门古老而又原始的疗法,绽开了鲜艳的花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灸法的显著特点是应用广泛,疗效既迅速又持久。它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证候。对于急性病、慢性病、常见病、疑难病均可施治。临证中常有一炷着肤,疼痛立已,一次施灸,沉疴即起的案例。且简便、安全、经济,易于普及。灸法已受到海内外医家的广泛重视,继世界性的“针刺热”之后,“灸疗热”必将很快兴起。《中国灸法》是一部灸疗专著,写在灸疗振兴之际。本书集古今灸法精华之大成,共分七章,即灸法总论、灸法的种类、经络、腧穴、临床各科疾病的灸法、现代灸法述要、灸法文献,后附古今用药剂量衡量比较表及主要参考书目。内载590个腧穴,168种灸熨及90多种疾病的灸治。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家庭灸疗保健的指南。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从开始筹划,到确定编目,从组织编写,到统稿定稿,责任编辑都亲自主持、参与,对该书的问世,起到了积极的协助作用。编写过程中,为广收博采,使书稿更能指导临床,符合临床实际,我们遂聘请了曾庆样、马兆勤、林衍富、熊光天、谢强、程曙、刘妍等在灸疗临床第一线的同志,根据他们自己的临床实践,参与了部分疾病的编写。在定稿过程中,山东潍坊市中医院的领导同志及针灸科张学山主任,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我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为改变“存针废灸”的局面,尽绵薄之力;为使灸疗走向世界,像针刺一样被世界所公认,使针与灸比翼双飞,弘扬我国优秀传统医学遗产,造福子孙后代,尽到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则夙兴夜寐,如愿以偿。但由于我本人水平所限,加之是众笔成书,谬误难免,敬请海内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1992年4月于泉城济南千佛山下

再版前言

甲午岁末,乙未岁初,春节刚过,乍暖还寒,从西安大雁塔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习总书记带着党对人民的关怀和厚爱,于节前探望二○五所社区时,来到了位于社区一楼东侧的中医馆。习总书记讲:“走过很多社区,但像这样在社区里办中医馆的就你们一家。开设中医科、中药房很全面,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习总书记上面的重要讲话,是我小儿子张振宇从山东济南通过手机告知我的。这信息像温暖人心的春风,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深受鼓舞!简短的几句话,句句讲在了我的心坎上。我彻夜难眠,一连用手机发了五十多条短信,传给我身边的学生和全国各地的中医界朋友们。时年八十岁的我,沉潜社区、问病乡里已二十二年,其中甘苦备尝,感慨万千。联想到二十多年前卫生部崔月犁老部长曾给我题词,“提倡坐堂行医,搞好医药结合,是振兴中医药的好方法,好经验,希望把本草阁办好”。这里说的“本草阁”就是我1993年在潍坊办起的第一个中医馆。不久,群众反映“本草阁,药不缺,质量好,名医多”。我将这一消息写信给崔月犁老,他在回信中用毛笔亲自为我写来了题词,并盖了红印章,我一直保存至今。

二十二年来,我先办“本草阁”,后办“百寿堂”,与群众打成一片,每治好一个病人,都感到无比喜悦,积累了大量临床病例,带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口传心授,让他们耳濡目染,先学药,后学医,培养医药结合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使他们扎根于基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我的服务宗旨是:“弘扬中国医药,探索医药结合;面向人民群众,关心下岗待业;诚心济世活人,首重医风医德;坚持优质服务,做到是药不缺;严格遵古炮制,杜绝假冒伪劣。”晚年的我,白天看病,晚上写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几乎日无暇晷。主编出版的著作共十二部,为传承中医药做出了我应有的贡献。2014年我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山东省十大名老中医”。

在社区临床服务中,无数事实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中医为体,弘扬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把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质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合学习习总书记已出版的《之江新语》和对中医药的数次讲话,回忆自己过去走过的一段路程,借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再版我在1992年主编的《中国灸法》一书之际,展望未来,我坚信中医药将伴随着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医馆、国医堂将遍布全国城乡各个社区,扎根基层,同时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走向世界,服务于世界各族人民。中国医药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2015年5月18日于鸢都百寿堂第一章灸法总论第一节灸法源流

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故灸字从“火”,盖多用于治疗老弱久病之人,效果持久,且必须持久施治,故从“久”。灸法是中医学中针灸学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发明创造的一门科学。

灸,帛书作“久”。《仪礼·士丧礼·注》:“久读为灸。”久字,篆文作“”,象形,像一弯腰驼背老人手拄拐杖在后。故《说文》云:“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距,《增韵》曰:“凡刀锋倒刺皆曰距。”杖形下锐,手持刺地,故曰距。杖,古又名矜,是古代兵器脱去矛头的把柄。《方言》云:“矜谓杖,谓戈戟之柄也。”《吕览·贵已篇》:“操杖以战。”《正》释文:“丈借为扶行之杖,老人持杖,故曰丈人,别作杖。”盖壮年持之以从戎,老迈解甲以为杖,人老物旧,故曰久。柄杖之所以经久耐用,其功在火。久字象形,象形字是用物体的形象来表达一定意义,并有一定读音,它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古埃及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年之久,有的刻在石碑上,更多的写在纸草上,“老”字就是用一个弯着腰、拄着拐杖的人来表示。老者寿也。寿,《说文解字》云“久也”。久字之形,左上为老者,右下为拄杖,其意为人老物旧,其用为刺地助行。

灸字最早不是医学用词,而是一个木工术语。《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云:“灸诸墙,以视其桡之均也。”注:“灸犹柱也”。疏:“柱之两墙,观其体之强弱均否”。古之庐人,即今之木工,其职专做枪矛戈戟等兵器之柄。柱:塞也,支持也,墙屏障。两墙:乃指两个相对的屏障(平面)。桡:曲木也。意思是说,木匠制作戈戟之柄,须先检测矛柄的强弱,要把矛柄支撑在两个平面之间,以观看弯曲是否匀称合适,这道工序,就叫“灸”。灸既查其木质,又验其火候。这便是灸字的本义和应用。上文可见,灸字的演变字为久、灸、柱、拄、刺,五字是灸法的系列用语。医家用灸,炷(艾炷,与柱同音)犹柄也,体表犹墙也,火攻犹刺也,火疗曰灸,形类而意似。用竹刺病曰箴,用石刺病曰砭,用金刺病曰针,用火刺病曰灸。故《素问·血气形志》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人类发展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最初利用自然物,渐渐发展为利用自然物进行加工的进展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可以推想,古人在发明艾炷灸之前,利用树木的枝条作为灸料,手持点燃物熏烤局部以疗病。这一操作手法与老人拄杖刺地十分相似,因而取名灸。灸法常用术语“炷”(柱)、“刺”也随之沿用。针是由箴(竹制品)发展而来,艾炷是由树木的枝条衍化而成。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是在人类开始用火之后,火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火看成生命的保障、光明的象征。人类用火的历史十分久远,生活于一百七十万年之前的元谋人可能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用火的人。用火之后,人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人火合称“人烟”,人与火的情分日久天长,故灸字从火从久。这个时代,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燧人氏”时代。

火不仅给人类以温暖,同时也改革了饮食生活,用火“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使人类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动物界。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前汉书·律历志》称“炮牺氏”。《说文解字》释炮,“毛炙肉也”。营养丰富的肉食生活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和思维的进化。

火作用于人体,还具有消除寒冷、温通血脉、舒展筋骨、解除疲劳等作用,是人类在无意识地接受医疗,无疑是间接的保健灸。原始人使用火日益频繁,接触火时,燃烧爆发迸出来的火星,沾在身上,灼伤体表某部,这种意外的灼伤却消除或减轻了某种疾病的痛苦,人们记住了这个灼伤的部位,当这种疾病再次发作时,病者试探性地点燃枝条烧灼那个有瘢痕的部位,症状同样得以消除或缓解。这些零星的、点滴的经验,日积月累,逐渐发展为灸法。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其形像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按放着一撮草,据研究,此大概是示意用灸治病的方法。据西周甲骨文研究,周文王时已进入“成文历史”时期。在新疆和田出土的亡名氏《孔穴主治》残卷,约为东周时期的写本,记有肾俞等四个孔穴的部位、主治及针灸法(现存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可见针灸笔之于书当在殷末周初。

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针灸医学佚书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灸法已日趋完臻。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二书主要论述十一脉循行主病及灸法,二者成书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但后者较前者为晚。帛书《脉法》《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先秦时期的医方专著。书内载有灸疗、砭刺、药剂等法。以上考古出土的四种帛书,充分揭示出古圣先贤的洞察力和总结力,以及古人对于灸法的研究及应用。灸的种类,除艾灸外,还有其他物灸,除直接灸外,并有隔物灸、加药灸等。灸法在当时已能治疗足小趾废、产聋、目痛、腰痛、肝痛、心痛、乳内廉痛、痈、疥等近百种不同疾病,并已采用分经治疗方法。从中可以看出,灸疗、砭刺(包括针刺)及药剂疗法在先秦时期并行不悖,也展现了两千多年前针灸学真实而古朴的面貌。

春秋时期,灸法已颇为盛行。《左传》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患重病,求医于秦,秦伯遣精于针灸术的太医医缓前往。医缓诊后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此“攻之不可”的“攻”字,即指当时的灸法,据杜预注,“达,针也”。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有艾灸的痕迹,如《孟子·离娄·桀纣》云:“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而后,庄子也提到灸法,如《庄子·盗跖》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在医学专著中,《黄帝内经》将中医理论做了第一次大汇总。该书分《素问》《灵枢》两大部分。《灵枢》是古人对针灸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总结。《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癫狂》说“治癫疾者……灸穷骨二十壮”,《灵枢·背俞》说“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经水》说“其治以针艾”。书中多“针艾”并称,将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足见该书问世前,艾灸与针砭治病已相当盛行。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素问》,以丰富的内容,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中的针灸部分,一直为针灸学科奉为圭臬。《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又《素问·骨空论》说,“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风汗出,灸”“失枕……灸脊中”。《素问·血气形志》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灸法甚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齐太仓长淳于意治疗验案十五例,其中灸疗案五例,治愈案两例。例一:“齐北宫司命妇出于病……病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腹肿……腹之所以肿者,言厥阴之络结小腹也。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足厥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例二:“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误治案三例,例三:“齐章武里曹山跗病……齐太医……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后五日死。”

淳于公医术高明,名闻朝野,四方慕名求学者甚众,课徒六人,其中济北王太医高期、王禹二人兼学砭灸术。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载有与灸法有关的内容十二条,其中适应证四条,三条是用于治疗少阴病,脉微细,手足冷,吐利等。禁忌证八条,多为太阳病误用火法发汗,致使病情骤变,或加重,或不治。仲景十分重视火法,在许多条文中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古代用火之法有五,即:煴、蒸、熏、熨、灸,火可包括灸,灸不能代表火。灸法之用,当审其所宜,不可滥施,仲师告诫曰:“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告灸师慎之。

魏晋时期,东平灵王之子曹翕善研灸法,撰有《曹氏灸经》七卷,为最早的灸疗专著,所载施灸孔穴较前书增多,施灸的禁忌也较以前诸书具体,并申明禁灸原因。该书显示了秦汉以来灸法的进步,也促进了以后灸法的发展,惜已亡佚。好在晋《肘后备急方》、六朝《小品方》、唐《备急千金要方》诸书都有所收录。

西晋皇甫谧,汇集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内容,编纂了《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该书详尽地论述了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以及禁忌、病因病理、各类证候的针灸取穴,把针灸专门化、系统化,对针灸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的针灸医学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葛洪注重灸法,著《肘后备急方》三卷,对猝死、五尸、霍乱吐利等急症、危症,采用灸法治疗。可见灸法不单是疗虚寒证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急症的抢救措施之一。葛洪之妻鲍姑,擅长灸法,以治赘疣而闻名。

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创有灸法预防霍乱,灸足三里健身,发明并使用瓦甑灸,其为器械灸的先驱。此时还出现了《偃侧图》《明堂图》等针灸腧穴图,使针灸的腧穴更加直观。

唐王朝对针灸学十分重视,《旧唐书·职官志》载:“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又《新唐书·百官志》载:“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唐朝设有医科学校,开设针灸课,由博士教授。唐太宗曾命太医甄权等人校订《明堂》,做《明堂人形图》,足见唐代对针灸的重视。

孙思邈大力倡导针灸疗法,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在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立针灸上下两篇,除此,在内、外、妇、儿诸篇中载用灸法治病条文甚多。孙氏用灸法治疗某些热证,发展了灸法的临证适应范围。他注重灸量,施灸壮数可多至几百壮。他将艾灸与药物相结合用于临证,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在《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下》记载有用箭竿(竹筒)及苇筒塞入耳中,在筒口施灸以治疗耳病的“筒灸”。他是灸疗器械的开拓者。

王焘著《外台秘要》四十卷,王氏尤其崇尚灸法,书中多用艾火治疗心疝、骨疽、偏风、脚气入腹等疑难病证,临床颇实用。

唐代已有专职“灸师”之称,韩愈诗“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此时灸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

宋代,国家设立的医疗机构称太医局,熙宁时分为十二科,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至元丰时改为九科。针灸均列为专科。

灸法在宋代皇宫中得到宠遇,宋太祖曾亲自为后来的太宗皇帝施灸并取艾自灸。《宋史》曰:“太宗尝病亟,帝往观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此事后人传为佳话。

王惟一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针灸学家,对针灸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绘制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丰富,图样较完整,经穴较多而又系统。医者按图指穴,按穴治病,非常便利。该图在刊印流传的同时,还被刻在石碑之上,不但便于抄咏,而且可防刊行之误。其设计制造的铜人模型两具,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对经穴的统一起到很大作用,是针灸史上的重要成就。该铜人年久已失,我国现存铜人是明、清两代的仿制品。

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及其前后的《小儿明堂灸经》《膏肓腧穴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经》,以及《明堂经》《针灸经》等,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形成了不同的针灸流派,丰富了灸疗学内容。

此外,宋代的针灸书籍中还有所谓“天灸”或“自灸”的记载,这是利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如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贴敷于有关穴位上,使之发疱的方法,它是不同于温热刺激的另一类灸法。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及《圣济总录》等医方书中亦收集了大量的灸疗内容。《圣济总录》首论骨度及骨空穴法,为针灸取穴制定了客观标准。

窦材的《扁鹊心书》是记载以灸法治疗各种疾病的专著。该书载灸法50条,取穴均为1~2处,只用关元或命关(食窦)二穴计34条。书中载有“睡圣散”,使病人昏睡后施灸,减轻患者火灼之苦,这是用麻醉法施灸的最早记载,并指出常灸关元、气海、中脘诸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灸法是宋代医家的主要救急法之一,《备急灸法》说:“凡仓猝救人者,唯艾灼收第一。”

灸法在宋代,发明之多,著述之富,可谓全盛时代。

辽代,太宗时皇室太医直鲁古,专门从事针灸,著有《脉诀针灸书》一卷,传世。

金代,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实热证一般用“引热外出”法,寒热格拒证可用“引热下行”法。

元代,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其阐释了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

明代,针灸学家辈出,其中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针灸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颇有影响的针灸专著。与其相前后的还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汪机的《针灸问对》等,都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明初成书的《寿域神方》出现了艾卷灸法。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用药末与艾绒混合制成的艾卷熏熨的“雷火针灸”及“太乙针灸”。又有“桑枝灸”及用桃木为灸料的所谓“神针火灸”。这些均可以被认为是古代灸法和熨法的结合运用。此时还有灯火灸的记载,即用灯草蘸油点火在病人皮肤上直接烧灼的一种灸法。也有用铜镜聚集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所谓“阳燧灸”,近代则发展为用凸透镜聚集日光施灸的“日光灸”。

清代,吴谦等人编纂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在总结前人刺灸经验的基础上,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的各种内容,便于初学和记诵。内载灸法歌诀22首,不仅重视普及内、妇、外科危症、急症、难症的灸法治疗,而且对传染性疾病也提出了灸疗的方法。《神灸经纶》倡导灸法的应用,主张“灸重审穴”,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灸法专著。清代在施灸的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如出现了瓷缸灸、针柄烧艾灸、隔面碗灸等。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灸法与我国人民共同陷入了灾难,但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灸疗,其在缺医少药的民间仍广为流传,并以其简、便、验、廉而扎根于民众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在医疗、科研、教学诸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级中医院开设了针灸科,综合医院及卫生院也开展了针灸医疗,全国以及各省市先后建立了一批针灸研究机构,大多数中医学院还专设了针灸系。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筹建北京针灸学院。为了继承发掘针灸疗法,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人力对一批古典针灸书籍进行了校勘整理。近年来,灸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出现了“燎灸”“火柴灸”“硫黄灸”等新灸法,对休克、心绞痛、骨髓炎、硬皮病、白癜风等危症、难症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灸法作用原理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中。

灸法对世界医学也有很大影响。公元541年,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遣使来朝,梁武帝也派使回访,进行文化交流,从此中国的针灸术传入朝鲜,朝鲜置博士教授中国医学。公元562年秋八月,吴人知聪携《针灸甲乙经》《明堂图》等医书160卷越海东渡,来到日本,立即受到日本医学界的重视,将这些书列为研究中国医学的重要典籍,此后针灸学在日本逐渐流传。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遣药师惠日、福音等来中国学医,回国时将《诸病源候论》和《备急千金要方》两书带回,广为传授,奠定了日本医学的基础。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从扬州到日本,传授中国医学。朝鲜和日本把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至今。此后,针灸又传到东南亚、印度以及欧洲。我国的针灸术,现已传入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一大经验总结,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科学,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当前,灸法更加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我们深信,灸法这块瑰宝,在世界医坛上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第二节灸法的定义及适应证一、灸法的定义

灸法,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它的特点在于“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对于使用针刺、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证,采用灸法往往奏效或获奇效。正如《医学入门》中所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故灸法已成为针灸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二、灸法的适应证

灸法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的治疗目的。其适应证十分广泛,内、外、妇、儿各科的急、慢性疾病,不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灸法的适应病证。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由于艾叶的药性是生温熟热,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因此,灸法具有良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止痛的作用。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2.外感风寒表证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证,用灸法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3.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久泻、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人体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体强而寿彰,失其所则体弱而寿夭。《本草从新》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可见灸法具有温阳补虚、回阳固脱的功效。《扁鹊心书》曾说:“如伤寒、疽疮、劳瘵、中风。等证,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临床对阳气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脱证亦可急灸之。

4.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灸之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灵枢·官能》指出:“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灸法对气血的运行能起“推而上之”的引导作用。对于气虚阳气下陷的脱肛、久泻等证,可灸百会等穴,以升提阳气。

5.外科疮疡初起、瘰疬或乳痈初起、各种痛证、疖肿未化脓者,灸之可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因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行,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故起到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疮疡溃久不愈,灸之还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6.气逆上冲的病证,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等,灸涌泉穴能镇逆下气。《灵枢·官能》说:“下气不足,积而从之。”灸法对气血的运行能起“引而下之”的引导作用,如预防中风的发作,可灸足三里穴和绝骨穴,以平肝降逆、引气下行。

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就载有:“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第三节施灸的材料

施灸的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故有将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的记载。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镵石针艾治其外。”《孟子·离娄》也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里所说的艾,即指灸而言。一、艾(一)概说

别名:蕲艾、艾蒿、灸草、冰台、医草、黄草。

灸用部分:叶。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普遍野生,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叶厚而绒多,称为蕲艾。此外,朝鲜、蒙古、日本亦有分布。

形态: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田林、土埂之中,春天抽茎生长,叶有1~2回羽状深裂,裂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被白色丝状毛绒,质柔软,折断为白色,茎高60~120厘米,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花,花冠呈圆筒状,其中排列着头状花序,小而数多,排成狭长的总状花丛。艾叶有芳香气味,在农历的四五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株割下,晒干或阴干后备用。(二)艾的性能

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气味芳香,易燃,用作灸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功用。《名医别录》说:“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叶加工成艾绒作为施灸的材料,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①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②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③艾叶我国各地均产,价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为临床所采用。(三)艾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艾叶中含无氮素之有机物(主要是纤维质)66.85%,含氮素之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11.31%,水分8.98%,溶酶成分4.42%(其中含挥发油0.02%),离子成分(钾、钠、钙、铝、镁)8.44%。其中挥发油又名艾叶油,油中含桉叶素、β-石竹烯、松油烯醇等。艾叶油、β-石竹烯及松油烯醇对豚鼠实验性咳嗽及喘息有一定治疗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艾叶油对豚鼠尚有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四)艾绒的制作和选择

将艾叶反复晒干后,置于石臼或其他器械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棉,筛去灰尘及杂梗,再行焙燥,即成艾绒。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粗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细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拣数十次者,500克艾叶只得150克艾绒,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使人有舒快之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施灸的效果。质量优、无杂质且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则更大,疗效愈佳,反之则差。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含杂质较多的艾绒,燃烧时艾炷常有爆裂的流弊。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选择陈久的艾绒为佳。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故《孟子·离娄》早有“求三年之艾”之说。(五)艾绒的贮藏

艾绒性善吸水,故易于受潮、霉烂或虫蛀,影响燃烧。应将艾绒置于干燥容器内,梅雨季节尤应防潮,晴天宜常晾晒,随用随取。二、其他材料

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可在艾绒内加进其他灸料,或单独使用其他灸料施灸。临床使用的有以下三类:(一)容易点燃生热的灸料

1.灯心草

灯心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采收。灯心草蘸油点燃,在病人身体上灼烫,谓之灯火灸。

2.硫黄

硫黄为天然硫黄矿或含硫黄物的提炼品。将硫黄置于疮面上点燃施灸,谓之硫黄灸。

3.竹茹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用竹茹做炷施灸,谓之竹茹灸。

4.黄蜡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将黄蜡烤热施灸,谓之黄蜡灸。

5.桑枝

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用燃着的桑枝施灸,谓之桑枝灸。

6.桃枝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用燃着的桃枝施灸,谓之桃枝灸。

7.麻叶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用大麻叶和花做炷施灸,谓之麻叶灸。(二)具有芳香或刺激性的灸料

1.毛茛

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夏秋采收,一般鲜用。用毛茛叶捣烂,敷于穴位发疱的天灸,谓之毛茛灸。

2.旱莲草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地上部分。用鲜旱莲草捣烂敷贴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发疱的天灸,谓之旱莲草灸。

3.其他

尚有麝香、木香、豆豉、葱白、白芥子、吴茱萸、斑蝥、大蒜、胡椒等灸料。(三)药锭、药捻

将多种药物研末和硫黄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置药锭于穴位上施灸,谓之药锭灸。临床上习用的药锭有以下几种:

1.香硫饼(《种福堂公选良方》)

组成:麝香、硼砂各6克,辰砂、细辛各12克,以上俱为末;皂角刺、川乌尖各6克,用黄酒250克煮干,为末;硫黄200克。

2.阳燧锭(《医宗金鉴》)

组成与制法:蟾酥、朱砂、川乌、草乌各1.5克,白僵蚕1条,以上共和匀。硫黄45克置勺内,微火炖化,入以上药末,搅匀,再入麝香0.6克。冰片0.3克,搅匀即成。

3.救苦丹(《本草纲目拾遗》)

救苦丹有2种配方:一方由麝香3克,劈砂(水飞)6克,上硫黄9克组成;另一方由麝香1.5克,朱砂(水飞)4.5克,硫黄15克,樟脑4.5克组成。

将多种药物研成粉末,用絮绵纸裹之即成药捻,用药捻施灸,谓之药捻灸,如“蓬莱火”即是药捻灸。其配方见第二章第一节,其他火热灸法项。第四节施灸的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一、施灸的体位选择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病人的体位宜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点穴,而且还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其原则是,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病人肢体舒适,能坚持完成施灸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可采取卧位,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的腧穴明显暴露,艾炷放得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肤,从而提高疗效。灸膝以下穴位也以正坐为宜。若体位勉强,往往取穴不准,或病人不能坚持施灸而移动肢体,造成艾炷倾滑,烫伤皮肤,疗效不佳。正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常用的体位有以下5种:(1)仰靠坐位:此体位适用于头面、颈前和上胸部的穴位。(2)俯伏坐位:此体位适用于头顶、后项和背部的穴位。(3)侧卧位:此体位适用于侧身部以少阳经为主的穴位。(4)仰卧位:此体位适用于胸腹部以任脉、足三阴经、阳明经为主的穴位。(5)伏卧位:此体位适用于背腰部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的穴位。

在坐位和卧位的基础上,根据取穴的要求,四肢可放置在适当的屈伸姿势,常用的姿势有以下3种:(1)仰掌式:适用于上肢屈(掌)侧(手三阴经)的穴位。(2)曲肘式:适用于上肢伸(背)侧(手三阳经)的穴位。(3)屈膝式:适用于下肢内外侧和膝关节处的穴位。二、施灸顺序

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正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千金翼方》说:“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明堂灸经》也说:“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按这种次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果不按顺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面,病人往往有面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即便无此后遗症状,颠倒乱灸,可致病人反复改变姿势,拖长灸疗时间。

当然,临床施灸,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病制宜,特殊情况,宜灵活掌握。第五节灸法的补泻

灸法的补泻,也即是灸治的手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临床上运用艾灸法或非艾灸法,都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选用灸治的手法。对于邪气壅盛的要用泻法,对于正气虚弱的要用补法。灸法的补泻一般可分以下几种:一、艾炷灸的补泻

此灸治的手法,首载于《黄帝内经》。其补法为: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这样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一会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其泻法为:将艾炷点燃,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正如《灵枢·背俞》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二、艾卷灸的补泻

艾卷灸的补泻,是近代针灸家朱琏提出的一种灸治手法,主要有强刺激法和弱刺激法。强刺激法(抑制法):用艾卷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弱刺激法(兴奋法):主要用雀啄灸,每次每穴灸半分钟至2分钟,30~50下,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3~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作用。

关于用灸法补泻,这仅仅是前人的认识,现代人用其甚少。三、根据辨证选取部位、经络、穴位、时间,补虚泻实

根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按照灸法治疗的基本规律,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作用。如雀啄灸或蒜泥敷灸涌泉穴,治疗鼻衄、咯血等,可起滋阴泻火的作用。用温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缓、阴挺、脱肛等,均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四、根据病种、病型、辨证,选用灸治方法以补泻

根据病种、病型、辨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灸治方法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急性病选用着肤灸、雀啄灸;慢性病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等。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药物,均按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予以选用,如甘遂灸用以逐水泄水,附子饼灸用以补虚助阳。第六节灸疮及灸后调养一、灸疮

用艾炷直接灸灼穴位,使灸处皮肤起疱后所致的无菌性化脓状态,即为灸疮,又叫灸花。

艾炷直接着肤灸,必须发灸疮,只有灸疮起发,才能发挥治愈疾病的功效。古人甚至认为,灸疮的起发与否,是瘢痕灸成败的关键。如《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临床上大量资料表明,灸疮发否,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故凡施瘢痕灸法,均应使其疮发。(一)灸疮的引发

艾炷着肤灸,是一种借助艾火之力以治病的方法,轻者皮肤红赤,重者起疱溃烂。若灸后局部不红不起疱,说明火力未达到治病的要求,或再灸,或用引发灸疮的方法。

引发灸疮之法,如《针灸大成·灸疮要法》所说:“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煻灰中煨熟,拍破,热熨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养气血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有复灸一二壮遂发,有食热炙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顺其自然,终不发矣。”

当然,过度的引发,亦能伤人元气,而且也难为一般病人所耐受,故灸疮的引发宜适度。

灸必发疱,是古人的认识,今人普遍使用温和灸,不令发疱,亦可达到治疗目的。(二)灸疮的处理

艾炷着肤灸,施灸后局部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用处理,经数小时即可消失,或遗有黄色瘢痕。如灸后皮肤起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发疱灸,灸后皮肤起疱大者,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固定,或用淡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

瘢痕灸,灸火较重,水疱较大,发了灸疮,除了用消毒粗针穿刺水疱、放出水液、避免污染外,可用赤皮葱、薄荷适量煎汤,乘热淋洗,外贴玉红膏,促其结痂而愈。在灸疮无菌性化脓期间不能做重体力劳动。若要防止灸疮化脓,在施灸时,热度应恰当,灸炷宜捏紧小些,如此则灸疮面积不致过大,起疱亦小,吸收也轻快。如连续施灸,可先用消毒针刺破水疱,去其皮痂,涂上京墨汁,即很快结痂。如灸疮呈现黑色而溃烂,可用桃枝、嫩柳枝各等份,芫荽适量,煎汤温洗,有生肌长肉的作用;痛不可忍者,煎洗汤中再入黄连,收效颇著。灸疮长时间不收敛者,为气虚所致,可服内托黄芪丸。当灸疮退痂后,仍宜用桃枝柳枝汤温洗,保护局部皮肤,免受风邪外袭。

附:

1.玉红膏

来源: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方药组成:当归60克,白芷15克,白蜡60克,轻粉12克,甘草36克,紫草6克,血竭12克,麻油500克。

制法: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4味药放入麻油内浸泡3日,再次放入锅内慢火熬,使药微焦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入血竭,次下白蜡,微火化开,即行离火,待稍凉将凝时,入轻粉,搅匀,即成红色之软膏,收存备用,用时摊贴患处,上以消毒纱布盖之。

主治:痈疽发背,烧伤溃烂,为灸疮之要药。

2.内托黄芪丸

来源:出自《世医得效方》。

方药组成:黄芪240克,当归60克,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绿豆粉120克,姜汁煮糊为丸,如梧子大。用时温开水送下2丸,每日3次服。二、灸后调养

施灸一般无任何不适之感,但也有少数病人,由于体质和病状不同,开始施灸时出现低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不需处理,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施灸的间隔时间。若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为灸火伤阴之象,可内服加味增液汤,其组成为生地、麦冬、玄参、肉苁蓉各15克,水煎,每日3次服。

施灸者要注意调养,情绪乐观,心情愉快,胸怀开朗,静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度劳累,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以助疗效。民间流传的灸后调养口诀是: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唯食素淡最适宜。由于古人喜用瘢痕灸法,这对病人精血津液会有些影响,故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注意。如《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说:“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事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第七节灸的壮数和艾炷的大小

古人施灸,虽主张用大炷多壮,但也提出必须权衡变化。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指出:“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白吃苦头)’,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更具体地指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艾炷如小麦(粒),恐火气伤心也。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对于疔疖疮毒的灸治,该书强调“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一、灸的壮数

施灸的壮数,总的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适其宜,恰到好处,无太过不足之弊。一般每次少则只灸三五壮,多则可灸数十壮抑或数百壮。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一般前3天每日灸1次,以后隔2~3日灸1次。急性病1日可灸2~3次;慢性病隔3、5、7日灸1次亦可;保健灸,每月可灸3~4次,终生使用,受益良深。

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体弱妇女、老年人、小儿施灸壮数宜少。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正如《医学入门》所说:“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直接着肤灸,一般每穴灸5~7壮,小儿灸3~5壮,每次灸3~5穴或5~7穴。当急救之时,可不计壮数,须灸至阳回脉起为止。二、艾炷的大小

施灸时选取艾炷,一般是壮年男子、新病体实者宜用大炷;妇女、小儿、老年人及久病体弱者宜选小炷。从患病施灸部位上分,头面、胸背、四肢皮薄肌少之处,宜用小炷;腰腹部皮肉厚实之处,可酌情用大炷。

直接着肤灸,一般以麦粒大的小艾炷为宜。凡肌肉菲薄之处、骨骼之上、大血管与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均应慎用直接灸法,而肌肉丰满之处,可使用任何灸法。

临床上如治疗风寒湿痹、上盛下虚之候,选用小炷,即可达到温通经络、驱散外邪,或引导气血下行的目的;而对沉寒痼冷、元气将脱等证,则亟宜大炷多灸,以振奋元阳,温散寒凝。第八节施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据古代文献记载,灸法的禁忌颇多,但经后人临床实践证明,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如日月、时辰、食物、气候等。对于《针灸经穴图考》中所说的“无论伤寒杂病,凡证涉三阳者,皆禁用灸也”,此灸法当指古代常用的造成灸疮的瘢痕灸法,可采用变通办法施灸。一、施灸的禁忌

施灸的禁忌,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不宜在过饥、过饱、过劳、酒醉、大惊、大恐、大怒、大渴、大汗淋漓时施灸。情绪不安者、经期妇女亦不宜施灸,但治大出血除外。这些禁忌,临床施灸时应倍加注意,以避免晕灸等意外。

2.特殊病证的禁忌。不论外感或阴虚内热病证,凡脉象数疾者不宜施灸。对于高热、惊厥、昏迷,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机体已无调节能力者,亦不宜灸治。

3.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结聚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及下腹部、睾丸、乳头与阴部均不可灸。颜面部不宜用直接着肤灸,防止形成瘢痕,有碍美观。《肘后备急方》指出:“口僻者,衔奏灸口吻、口横纹间,觉火热便去艾,即愈,勿尽艾,尽艾则太过。”此外,关节活动处亦不用瘢痕灸,避免化脓、溃烂,不易愈合。

关于禁灸穴位,《针灸甲乙经》记载24穴,有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女子)、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瘈脉。《针灸大成》记载禁灸穴45个,《医宗金鉴》记载禁灸穴47个,《针灸集成》记载禁灸穴49个。这些禁灸穴位,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等接近眼球,人迎、经渠位于动脉之上等,禁忌是很有道理的。但也有些禁灸穴位,后世临床针灸医师通过实践,于古人定为禁灸的穴位施灸,却获得可靠的治疗效果。如灸少商治鼻衄,灸隐白治血崩,灸鸠尾治癫痫,灸心俞治夜梦遗精,灸犊鼻治膝关节痹痛等。实践证明,有的禁灸穴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掌握施灸部位的禁忌时,如遇急危重症,有些部位改用变通之法还是可灸的。变通之法是用艾卷灸、间接灸等,最好在临证时灵活施行。二、施灸的注意事项

1.灸法的施术者,应举止稳当,严肃认真,安详而持重,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手巧而心细。正如《灵枢·官能》所说:“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选用适合的灸法。施灸前做到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其配合。须选用瘢痕灸法时,必须征得病人同意。

3.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气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正如《针灸大成》所说:“故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唯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承淡安在《中国针灸学》中也说:“取穴中肯,精简疏针,灸穴勿多,热足气匀。”

4.施灸的诊室,空气应保持清新,避免艾烟过浓,可以开窗,但应避免直接风吹病人。冬夏季节,室内温度应适宜,以防感冒。病人脱衣施灸,病人之间应隔屏障,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

5.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施术者亦应注意。对初次施灸或体弱病人所用艾炷宜先小后大,所灸壮数宜先少后多,逐渐加量,不可突然刺激量过大。施灸病人,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甚至晕倒等症状时,是为晕灸。发现晕灸,要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急灸双侧足三里穴3~5壮,即可平复。导致晕灸之原因,多为忽视了施灸的禁忌。

6.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坏病人衣服、被褥等物。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或艾炷彻底熄灭,以防发生火灾。不寐病证,施灸的时间宜选择在临睡之前。施灸病人只要不是化脓灸,均可洗浴。若有灸疮,只宜擦澡,且应小心疮面,不要洗脱疮痂。第二章灸法的种类第一节火热灸法一、艾灸法

灸者,火之功,艾之力也。李时珍曰:“火为五行之一,有气无质。”邵子曰:“火无质,他物为质。”艾即可代火为质。医家用艾灸百病,故曰灸草,灸疗以艾为火。艾是一种平凡的野草,既无艳丽的花朵,又无诱人的芳香,亦无美味可口的果实。然而诗人骚客却赞不绝口。《诗·王风》曰:“被采艾兮。”《离骚》曰:“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芳。”要者,腰也。《诗》赞其可以疗疾,屈子则颂其芳香之气胜于幽兰。受人爱之,故曰“艾”与“爱”同音,以其为人所爱而得名。

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载,艾与其他药物配伍组方可治49种疾病。可内服、外敷、火灸、佩戴,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久负盛名的茸、芪、术、归等难以企及。被誉为百草之王的人参,与其他药物组方可治疾病32种,较艾少17种。

医者,治病工也,以其医术之优劣,分为上工、中工、下工三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防重于治。艾不仅是治已病之良药,也是治未病的上品。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插艾,或用布帛将艾叶和药材包好,制成小巧玲珑的艾人、艾虎或桃形、葫芦形的小荷包,爱美的妇孺们佩在胸前或腰间,生动、美观、散发出淡淡幽香,令人喜爱,可驱秽防疫。艾,成了人们的爱物,当之无愧。每当感冒瘟疫流行时,人们取干艾叶揉成团点燃,在居处及办公室烟熏,预防感冒,效果良好。

艾之用广矣,功大矣,故诗人褒之,赋家赞之,百姓用之,历千古而不衰。端午节,亦可称艾生日。《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施灸时将艾绒置于应灸穴位上燃烧即可。艾灸是火热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包括艾条灸、艾炷灸、艾饼灸及艾熏灸。艾灸是以艾叶制成的艾绒作为施灸原科。健康之人常施灸治,能补正益气,起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患病之人施以灸治,可使衰弱的机能得以兴奋,亢进的机能得以平抑,瘀血之疾得以消散。故此法数千年来一直为医者所喜用且兴盛不衰。

艾灸法的特点:艾灸火力温和,其温热能渗透到组织深部,病人痛苦少,可灸治一切虚寒性疾患,对风寒湿痹、脘腹疼痛、小腹冷痛、痛经、月经过多,以及皮肤湿癣、瘙痒等病尤为适宜。(一)艾条灸

艾条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艾条,分为普通艾条和加药艾条两种。

艾条的制法: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要求卷得越紧越好。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两头余纸拧成结即成。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时的标准(图2-1)。图2-1 艾条式样

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药物细末的,称为有药艾条,简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以上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入药末6克。药条的种类很多,有加入麝香、沉香、松香、硫黄、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壳,白芷、茵陈、巴豆、川乌、斑蝥、全蝎、桃树皮等药的。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50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羌活各6克,金粉(或铝粉)40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触按灸、隔物灸3种。

1.悬起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又不至于烧伤皮肤。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3种。(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于施灸穴位之上熏烤,若病人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可固定不移,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图2-2)。一般灸10~15分钟。为掌握距离和避免施灸者疲劳,施灸者可用右手拇、食、中指持艾条,小指置于患者穴位附近施灸。此法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施灸者可将自己的左手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灼伤。(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3厘米处,平行往复回旋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图2-3)。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