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23:48:27

点击下载

作者:许小年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试读:

序言

互联网是20世纪的一项伟大创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零售、金融、通信、医疗,到教育、媒体、娱乐,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无不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行业结构和企业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消费互联网自21世纪初至今经历了它的黄金时期,有迹象表明它的巅峰已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渐近尾声。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加数字技术齐头并进,机器互联和人机互联繁荣发展,互联网演化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谁也无法预测,万物互联的供给侧一旦对接已然高度互联网化的需求端,将出现什么样的生态、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多少企业家和投资家抓住了消费互联网的历史性机会,跃入创新创业的洪流,造就了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的巨型科技公司,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宠儿。然而,更多的创业者却倒在了走向辉煌的道路上,数以亿计的投资随着他们的失败而付诸东流。一将功成万骨枯,创新必然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吗?能否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创新活动中少走弯路,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创新的理解。查阅文献,笔者发现两种似乎相互矛盾的观点。

哈佛大学的奥地利籍经济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对现有经济与行业格局的破坏,即“创造性毁灭”,职业经理人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依照例行规则管理好企业,却不可能进行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颠覆他们精心维护的现有体系。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也是唯一的职能,成功或失败取决于企业家的直觉和勇气而非职业经理人擅长的计划和执行,用于描述企业家的词语是“首创性”“权威”“远见”“智慧和意志的巨人”,他们的[1]行为适合用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来解释。

在熊彼特看来,第一,企业家具有非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他从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中产生创新的念头,面对尚不存在且难以预测的未来,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和可以依赖的规则,只能根据经验和凭着模糊的感觉做出重大的决策。虽然无法清晰说明决策的逻辑,但却能分清主次,抓住要害,而且事后屡屡被证明是正确的。第二,企业家有自由的心灵和战斗的冲动,否则便不能承担创新的重任。他梦想找到一个私人王国,以梦想的实现证明自己的卓越。他渴求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他积累财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而是为了投资更大的事业。企业家享受创造的欢乐,因为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充分施展个人的能力和智谋。他寻找困难,为改变而改变,以冒险为乐事。第三,企业家勇于面对社会传统观念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善于抓住机会,激发人们的想象,说服人们接受新的事物。在这方面,他更多地使用意志而不是才智,用个人的威望而不是用创始的思想。

熊彼特将创新归因于无法复制的企业家个人气质、心理与认知方式;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则相信:“企业家精神是一种[2]行动,而不是人格特征。它的基础在于观念和理论,而非直觉。”德鲁克同意,企业家“最主要的任务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非将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非要一类特殊的人才——企业家才能完成这个使命。德鲁克进一步论述道:“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具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在所谓的企业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大多数人缺乏方法论,违背了基本且众所周知的法则。”

本书沿着德鲁克的思路,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与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试图验证一些“基本且众所周知的法则”,为读者研究创新的方法论提供案例。这些法则绝不是什么商战获胜的秘诀,也不大可能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设计,而仅仅有助于思考商业模式与操作策略,规避显而易见的误区,降低试错成本和资源的浪费。

笔者倾向于综合熊彼特和德鲁克的学说,将前者视为对颠覆式创新和创新企业(startup)的观察和总结,而视后者为主要针对大公司有组织的和系统化的创新,这些公司从事的多为目标相对明确的改进型创新。互联网时代颠覆式创新的典范非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莫属,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描写的企业家的每一项特质,几乎都[3]能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发现真实人物的对应: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创新者,毕生奋斗的目标是“在宇宙中留下一点痕迹”。德鲁克则更像是给公司的高管上课,援引贝尔实验室和通用电气的案例,破除“大企业不创新”的偏见(熊彼特的一个观点),主张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学到的,并告诉企业怎样管理创新,如何制定创新战略,在哪里得到创新的启发。

自始至终,前人的智慧指引着笔者对本书的构思和写作。

本书的结构如下。第1章介绍互联网之前的网络,包括运输和通信两大类,我们以铁路网为例,说明历史上是技术、市场和企业的互动将人类带入工业社会。第2章讲述互联网简史。第3章和第4章是本书的理论基础,或许会令读者感到枯燥,特别是第4章应用排列组合公式推导出网络特有的梅特卡夫效应(Metcalfe Effect),显得稍稍复杂一些。鉴于这个效应对于后续各章的重要性,希望不熟悉数学公式的读者能大致把握梅特卡夫和双边市场效应原理。

本书的其余各章为应用分析。

第5章在理解零售商业本质的基础上,从效率和客户体验的维度对比线上电商和传统店商,预测这个行业的未来是多种业态长期并存,而不可能一枝独秀。第6章讨论P2P商业模式的天生缺陷,展望互联网小微金融的明天与实现路径。第7章强调平台战略中进入壁垒的作用,认为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建立和守住平台的关键。第8章将若干“共享经济”模式等同于线上租赁和公共品的一种供应方式,探讨了自由开源软件运动两个可能的动机:精明的商业策略及改变世[4]界的情怀。在这一章中,我们还批判了《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的主要结论。

第9章围绕一家传统服装制造企业的转型,讲述数字化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由工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属性,推测其不同的发展道路与商业模式。第10章融合两家企业的经验,勾画数字化和物联网企业的组织结构。尽管我国数字化和物联网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有可能改写管理学的经典结论。第11章再次引用第3章和第4章的各种经济效应,给出互联网公司估值的概念性框架,并借助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论证俗称的股市“非理性”其实和基于规则的理性决策并不矛盾。[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王永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3-84.[2]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3.[3]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4] 杰米里·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M].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致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母亲教我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她是我研究与写作永不枯竭的动力。

母亲叶铮1923年11月3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田央村,1945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皖西革命根据地、安徽省安庆地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国家机械工业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任职。1983年退休,2002年8月20日病逝于北京。

在母亲的精神激励下,在学生和朋友的支持下,历经3年多,这本小书终于付梓。

感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校友们和学生们,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赋予了烦琐文字工作特殊而重大的意义,他们的热情期盼使我在疲惫中振奋,让我时刻用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训诫鞭策自己。2018年8月我正式退休,正是这些校友和学生发起了签名请愿,促使学院在2019年3月授予我“终身荣誉教授”的称号,我因此得以继续教育这一崇高的事业。

我要特别感谢张代理先生和王玉锁先生,他们打开了各自企业的大门,欢迎并全力支持我做调研和访谈。这两家企业在核心业务上创造性地运用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极富超前意识地探索和试验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变革。这些经验给予我多点启发,构成了本书第9章和第10章的主体。

在整理书稿的过程中,武克刚、宋军、朱新礼、潘石屹、田明、占志波、李士发等好友提供了安静的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程虹女士和宋梅女士为我安排了研究助理,宋明璞、王玮琪、高浩丹等人的贡献出现在本书的各章之中。宋梅女士、朱宇女士就书稿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对于这些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一个经济学人涉足技术领域,偏差与错误在所难免,本人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责任。第1章 前世网络

互联网不是人类建造的第一张网,甚至也不是现代的第一张网。无论古代或现代,网络都和交通(communication)相关,如果我们把交通理解为运输和通信的话。让我们首先来看运输网。运输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二年即着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驰道全长6800多公里,通向新征服的东方六国。跑在这个全国性公路网上的是皇帝和他的扈从,以及经皇帝许可的政府官员及军队。

罗马人修路架桥的历史似乎更早,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随着统治疆域的扩大,罗马大道伸向已知西方文明世界的各个地区,连接欧、[1]亚、非三大洲,形成环抱地中海的空前大帝国的道路网。根据现代学者的估计,罗马大道总共40多万公里,其中铺设石块路面的就有8万多公里(见图1-1)。这张古老的道路网无异于罗马帝国的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离开了这张网,帝国的军事、行政、财政、邮政和贸易便无法正常运转。西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实际上,罗马通过条条大路掌控着行省和主要城市的局势,维持了长达七八百年的地中海霸权。直到今天,在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部分罗马大道仍在使用。图1-1 公元2世纪的罗马大道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现代世界的早期网络出现在英国。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应用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马车已无法满足运输煤炭、铁矿和重型机器的需要,英国人于是开挖了运河,随后又将运输的重心转移到铁路网。1825年9月27日,第一条蒸汽机驱动的公共铁路线在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落成通车,全长40公里,由被称为“铁路之父”的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设计,这一年亦被公认为铁路世纪的元年。斯蒂芬森既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也是出色的企业家,他和儿子以及另外两个合伙人成立了公司,专门生产机车车头。1829年,斯蒂芬森以“火箭号”牵引车头在技术竞赛中胜出,除了500英镑奖金,还赢得了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线的设计与建筑合同。1830年9月15日,这条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开幕式成了新技术的盛大庆典,吸引了包括英国首相在内的政界和工业界要人到场,斯蒂芬森等人亲自驾驶8列火车从利物浦出发,在人们热情的欢呼声中抵达曼彻斯特(见图1-2)。

利物浦—曼彻斯特线的开通激发了英国人的投资热情,多条城际铁路接连开工。斯蒂芬森敏锐地预见到,单条铁路线最终会连接成一个网络,需要尽快统一各条线路的轨道宽度。在斯蒂芬森的倡导下,英国于1845年立法确定标准轨宽为1.435米,这个宽度后来成了世界标准。19世纪中叶,英国已有铁路3600多公里,年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而当时英国总人口也就2750万人(1850年)。到19世纪下半叶,铁路已接通了大大小小的城镇,形成全国性的运输网络。图1-2 1830年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蒸汽动力客车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A.B.克莱顿(A.B.Clayton)绘制。

大西洋彼岸,19世纪晚期美国也在其工业发达地区建成了密如蛛网的铁路网(见图1-3)。人物

乔治·斯蒂芬森(1781—1848),英国机械工程师、发明家,出生在英国诺森伯兰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困,8岁时帮人放牛,14岁当上蒸汽机司炉的助手,繁重的劳动使他产生革新机械的愿望。斯蒂芬森从未接受过正式教育,17岁时开始进夜校读书。因工作成绩优秀,他被破例提拔为矿上第一个工匠出身的工程师。经过多次试验,斯蒂芬森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辆能够使用的蒸汽机车,11年后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客货运蒸汽机车“旅行号”。1829年,斯蒂芬森以“火箭号”新机车赢得建造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的合同,并于次年建成该铁路,是为世界第一条城际蒸汽客车线路。斯蒂芬森于1847年当选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第一届主席。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事实证明,斯蒂芬森的轨道标准对铁路技术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的角度看,如果轨道宽窄不同,运输线路局限于一国一地而不能相互连通,将大大地降低网络特有的梅特卡夫效应(详见本书第4章)。秦朝在修建驰道的同时,规定了车轨的宽度,“车同轨”才可形成交通网络,“书同文”才能顺畅地沟通交流。罗马帝国也规定了道路和车轨的宽度,保证不同的车辆在帝国境内畅通无阻。在本书第2章我们将看到,当局域网扩展延伸到彼此相连时,通信协议成为必需,TCP/IP等协议之于通信网相当于轨道的标准宽度之于道路网。为不同的电脑硬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语言,才使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成为可能。图1-3 19世纪晚期美国的铁路网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继铁路网之后,下一个登台的运输网是电网(见图1-4)。铁路运送煤炭,电网运送(比如煤炭燃烧转化成的)电能。图1-4 美国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全国性电网

注:电网目前由东部、得克萨斯和西部三大部分组成。20世纪90年代,联邦政府放松了对电力行业的管制,开放了供电市场和价格。面对复杂多变的需求,电力供应商们正在运用人工智能进行电力调度,就像电信公司用自动电子交换机控制话音和数据传输一样。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电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大(见图1-5),电灯取代了煤气灯和蜡烛,机器从工厂走进家庭,开创了家用电器的时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在制造业之后兴起,成为发达市场经济的主体,电力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如电话、电视、电脑、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奠定了基础。图1-5 “网络经济”

注:1888年的纽约市,各个电力公司和电话公司密如蛛网般的电线布满天空。一场暴风雪造成大面积停电和通信中断,电力公司和电话公司吸取教训,将空中的电线埋入地下。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铁路受到轨道的限制,电力传送需要架设高压线。为了寻求更为灵活的“运输工具”,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Karl Benz)经过多年研发,首先推出了内燃机汽车的商业化产品,1908年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Henry Ford)采用流水线生产T型车,大幅度降低了汽车的成本和价格,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了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汽车的普及,公路再次兴盛,替代铁路成为区域性中短途交通运输的骨干。1965年前后美国动工修建连接各州的公路网,在长途运输上也将铁路边缘化了。

自工业革命开始,技术进步从未停顿,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所有这些新技术无不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man_roads#/media/File:Roman_Empire_125_general_map_(Red_roads).svg.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

前工业时代英国GDP平均每年增长0.5%~1.0%,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1780~1830年将GDP增长率提高到年平均1.7%。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英国的经济增长非但没有放缓,反而在[1]1830~1860年进一步上升到平均每年2.5%。实现可持续甚至是加速的经济增长,铁路功不可没。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铁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19世纪下半叶,美国开始投资建设铁路,南北战争结束后加快了铺设的速度。1869年和1873年,两条横贯美国的铁路干线先后竣工,拓荒者乘火车涌入中部大平原,在那里开拓大片的农地和牧场,更多的人越过落基山脉,来到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推动了美国的西部开发,从此美国各州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全国性市场(见图1-3)。1875~1890年美国进入铁路的投资密集期,这一时期的GDP[2]增长达到4.1%,铁路一度是除农业之外的最大就业部门。

顺便提一下,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无关。在英国经济起飞一百多年后,才诞生了旨在刺激需求的凯恩斯经济学。从工业革命到今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供给侧涌现出的新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和经久不衰的动力。新技术不仅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并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人均收入,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带来旺盛的消费需求。有收入支持的消费需求反过来刺激生产,经济进入供给和需求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增长。

铁路等新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不只在于火车是比马车速度更快、装载量更大的运输工具,新技术引起了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结构性变化带来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的飞跃。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效率远超传统农业,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这一过程本身就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能量。由于早期工业化必需的大宗商品是煤炭和铁矿石,受到运输成本的限制,利用蒸汽动力机器生产的工厂一般都建设在煤矿和铁矿附近,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铁路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工业生产方式就此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局限,随着火车进入大小城镇乃至乡村。如果将蒸汽机视为工业革命的心脏,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铁路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仅有技术创新还不足以改变生产方式,市场规模才是变革的决定性推手。虽然机器的效率比手工高很多,但由于资本投入太大,生产批量过小会使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机器成本过高(详见本书第3章),传统的人力加简单工具相对机器生产仍具有成本优势。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只能使用手工纺车(见图1-6),当市场规模随着铁路网扩大时,生产批量不断增加,机器的使用才变得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现代工厂才建立起来(见图1-7),逐步取代手工工场和家庭承包作业,将人类带入工业时代。

正是铁路将它所到之处的人口纳入统一的市场,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太平洋铁路连接了相隔数千公里的美国东西海岸(见图1-3)。英国内陆城市的家庭吃上了沿海捕捞的鱼虾,企业将英国先进的机器运到海港,再将它们装到蒸汽动力轮船上,从那里出口到其他国家。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市场超越国界,开启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化时代。图1-6 一位爱尔兰老人在用纺车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铁路网的出现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特别是作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大城市。铁路运输具有快速、准时和成本低的特点,一方面吸引企业在城市开设工厂;另一方面也便利了人口从农村、郊区向城镇的迁移,满足了企业不断上涨的劳动力需求。1847年从伦敦驶出世界上第一班廉价通勤列车,中心城市扩展到郊区和邻近县城。图1-7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机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人口聚集到城镇,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在农业社会中,一个村子的需求带来的购买无法养活一个全职做衣服的裁缝,农户的主妇因此必须自己纺纱织布(见图1-6),自己缝制衣服。城市里人口多、需求大,为专业的纺织和服装厂家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制衣于是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服装制造商面向市场需求,生产批量大,有可能用机器替代人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从事一项专业工作,工人熟能生巧,操作技能得到改善。同样是专业化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则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加快了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步伐。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亚当·斯密视分工为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应当说是极具洞见的。

专业化分工越发达,对协作整合的要求越高。服装制作始于棉花的种植,到消费者穿衣上身,在长长的加工、运输和销售链条上,不知有多少企业参与其中,经过十几乃至几十道转手,才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如果在协作的环节上成本过高,例如织布厂距离制衣厂太远而运输成本过高,或者两家厂商无法就布匹的销售价格和数量达成一致,我们称之为交易成本过高,供应链条就有可能发生断裂,导致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失败。幸运的是,铁路降低了运输成本,企业聚集在城镇,沟通便利,信息传播快,减少了交易成本。

就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而言,今天的互联网和昔日的铁路网并无本质区别,人们一般认为的互联网创造的新业态,在历史上其实也有迹可循。

1892年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在芝加哥开办了一家零售邮购公司,销售手表、珠宝等商品,取得初步成功后便扩展到玩具、生鲜产品、缝纫机、自行车、体育用品甚至汽车,其商品目录也从最初的几页增加到300页、500页。消费者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寄发邮件下单,西尔斯收到订单和定金后发货,货到如不满意,原款如数退回。这一切成为可能,皆拜铁路之赐。西尔斯利用铁路交通向广大的乡村地区投放邮购目录,同时用火车给客户送去他们订购的商品。聪明的读者一定会联想到今天的亚马逊和淘宝,在现代的语境中该如何称呼西尔斯呢?与电商相对应,西尔斯是“邮商”或“铁商”吗?考虑到西尔斯本人从铁路货运代理开始他的商业生涯,铁商是相当准确的名称,如果人们不会把它混同于五金行的话。

凭借铁路邮购,西尔斯成长为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让位于迅速崛起的沃尔玛,后者的商业模式优势同样来自网络技术——高速公路网,以及连接其遍布全球的商店和仓库的卫星通信网。今天,沃尔玛又面临亚马逊的挑战,互联网使电商有可能直接触达数以亿计的个人消费者,因而有可能再次重塑零售业。

新技术不仅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而且时常引发下一波的创新浪潮,技术进步呈现出自我繁衍和收益递增的趋势。为了通报和调度列车的运行,英国人1838年在西部铁路线上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电报线路。从此之后,火车开到哪里,电报线路就架到哪里。早期的电报使用电线和电缆,而后很快又出现了无线通信技术。不知不觉之中,伴随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历史上第一张通信网形成了。在此之前,人类只能依靠声、光信号,在可听与可视的范围内做短距离通信(就像古代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电报使人类的沟通超越感官所及的范围。[1] Broadberry S,Campbell B,Klein A,et al.British Economic Growth,1270-1870:an output-based approach[J].Studies in Economics,2013:56.[2] Robert J Gordon.Macroeconomics[M].New York:Prentice Hall,2011.通信网

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于1877年创立贝尔电话公司,一度垄断了电话通信的世界市场。

1878年1月28号,在获得了贝尔电话公司的许可后,科伊(Coy)等人的纽黑文电话公司开张,第一台电话交换机投入商业使用(见图1-8),公司招徕了第一批当地客户,共21人,每人月费1美元50美分。图1-8 手工电话交换机,网络通信的雏形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得克萨斯理查德森公共图书馆藏,大约拍摄于1900年,拍摄者不详。人物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苏格兰出生的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其祖父、父亲、兄弟都从事演说术与发声法的研究,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聋人,这一切都影响着贝尔对听力和语言的研究。他发明的实验听力设备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并在1877年7月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即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前身,一度垄断了世界的电话服务市场。贝尔的学生评价他“终其一生都在与隔绝人类的沉默做斗争”。贝尔还发明了一台测量听力的仪器,一台可用来发现人体内金属的仪器以及可载人的巨型风筝,他还改良了留声机,并在光通信、水翼船及航空等方面取得开创性工作。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将贝尔选为“十大杰出加拿大人”之一。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这台原始的交换机开创了网络通信的新时代,在此之前,无论电报或电话,人们只能做点对点的单线联系,如果三个人A、B、C要实现互通,需要建设AB之间、AC之间和BC之间的三条线,使用交换机后,有AB和BC两条线就够了,A和C之间不必再有线路直通。A若想给C打电话,信号可走AB线,由交换机转接BC线到达C,这样就节省了电话网络的建设费用,而且用户数量越多,人均成本就越低,我们将在本书的第4章中将网络的这个性质表述为“梅特卡夫效应”。

梅特卡夫效应超越了一般的规模经济效应,是网络强大力量的一个主要来源,铁路网、电话网对经济产生了较非网络技术更为深远的影响,原因也正在这里。我们将在第4章详细分析梅特卡夫效应。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电话单位成本下降,从而价格下降,电话很快从大公司和富裕人家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1915年,AT&T开通了东西海岸的长途电话服务。1921年,全美共有1400万部电话,几乎覆盖了城镇和农村的每一个家庭,其中AT&T占有64%的市场份额,长途电话完全为其垄断。AT&T保持了它的霸主地位,直到1982年被迫分拆,原因之一是这个巨无霸在华尔街的支持下,不断收购独立的运营商,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就像今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1926年,跨越大西洋的伦敦—纽约电话电缆铺设完成,世界性的通信网初现端倪。

通信网络的下一个飞跃是移动技术。移动通信的历史可上溯到1918年,德国人在柏林到左森的军用火车上试验了无线通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交战国广泛使用了肩载、车载、舰载和机载的无线通信设备,战后移动通信进入民用领域。1948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移动通信网,覆盖圣路易斯市和周边的100个城镇及铁路沿线的车站,这个系统被称为移动通信的第零代(0G)。

1973年4月3号,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拨打了世界上第一个手机电话(见图1-9)。1979年,一代(1G)模拟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在日本东京建成。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二代(2G)的数字化移动通信网,欧洲的标准是GSM,美国则采用CDMA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 DoCoMo)在1999年引入互联网服务,由此开始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

2G移动通信的应用很快从电话语音扩展到数据,特别是与互联网相关的数据,2G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2001年5月日本电话电报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商用3G系统投入使用,采用新的数据打包传送方法(packet switching),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技术可能性的扩展刺激了应用的迅速增长,不久即达到3G网络的能力上限,新一代技术的开发势在必行。2009年美国和斯堪的纳[1]维亚的国家开发了基于IP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一举将传输速度提高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4G无线通信实现了和互联网的完全对接。图1-9 “大哥大”之父马丁·库珀,2007年演示他创造历史的手机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Rico Shen拍摄于2007年6月。

过去十年间,互联网移动通信飞速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和服务应用急剧增加,数据流量暴涨,4G通信系统的容量很快将不敷使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启动了5G标准的制定工作,厂商纷纷投入资源研发5G的软硬件技术。2018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了首个完整的5G国际标准;同年12月,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韩国部分地区推出5G服务;几天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在美国12个城市开放5G网络;2019年6月,中国工信部向中国电信等四[2]家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

据报道,5G系统可以接入千亿台设备,数据传输速度比4G快100倍,时间延迟从30~70毫秒缩短为低于1毫秒。大容量的系统为物联网的广泛使用铺平了道路,快速传输免除了高清视频下载时令人心焦的等待。时间延迟短意味着反应快,这对于汽车的自动驾驶是至关重要的,几分之一秒的差别可能就决定了路上是车祸悲剧还是安全无恙。

回顾从罗马大道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轨迹,网络在人类文明史上并非今日才有,虽然今天5G的功能已超出古希腊人对诸神的想象,然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仍属蒸汽机和铁路网。蒸汽机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跨入现代工商文明,铁路将工商文明传播至世界五洲。电力网、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继续了铁路的故事,创造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不断深化社会分工与协作,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 IP,Internet Protocol直译为“互联网协定”,它说明了传送数据的大小、发出和收取地址,类似于纸质邮件的信封。[2] https://baike.baidu.com/item/5G/29780?fr=aladdin.小结

我们将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网络分为两类:运输网和通信网。公路、铁路、水路、空运和电力网被归入前一类(如果视电网的作用为能源运输的话);电报、电话、电视和互联网则属于后一类,人们在网上搬运传输的不是物质产品和能源,而是信息和数据。无论哪一类网络,它们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不仅体现在工具效率的提高,而且因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深化社会分工,从而驱动经济增长。网络的第三层效益是孕育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铁路网之于百货商店,互联网之于电商、社交,都是这样的例子。第2章 今生互联网

互联网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并在美、英等国进行了试验。早期的电脑网络以一台主机为中心,连接多个PC终端,组成物理上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网LAN(local-area network),如图2-1中放大的方格所示。图2-1 互联网长什么样

注:如果你能看见互联网,它像动物的神经系统,图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区域互联网LAN,以一台电脑或服务器为中心,连接该区域内的多个终端(如图右下角所示),这些节点的相连构成互联网,即所谓“互联网的互联网”。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着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几位研究人员和教授首先试图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斯坦福研究所(SRI)的区域网连接起来。1969年10月29日,大学生查尔斯·克莱因(Charles Kline)在洛杉矶这端的电脑键盘上敲了一个字母“L”,用电话询问等候在另一端的人收到没有,在得到斯坦福那边的确认回答后,克莱因用键盘发出第二个字母“o”,那一端又确认收到,然而在打第三个字母g的时候,系统宕机(down机)了……一个小时之后,系统重新启动,克莱因终于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短信“Login”。

两个字母“L”“o”拉开了一场技术革命的大幕。大学与研究所阶段

ARPAnet的成员在1969年底增加到4个,犹他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加入进来,到1981年,ARPAnet连接的区域网增加到213个,独立于ARPAnet的互联网也由美国政府机构如航天宇航局、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高等院校分别开发建立。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络,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其中英国开发的X.25网络数据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受为国际标准,X.25跨出国界,进入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与ARPAnet不同,X.25从一开始就允许包括公司在内的民间机构接入,而前者仅限于军队、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

如此多的网络并存,各有各的标准,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相当困难。意识到统一标准的重要性,美国国防部委托并资助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Vinton Cerf,见图2-2左)进行互联网通用标准的研究,瑟夫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见图2-2右)设计了[1]TCP/IP标准,两人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工程师被称为“互联网之父”。这使我们想起了斯蒂芬森,他在铁路时代建立了道轨宽度的标准,为线路连接成网络奠定了基础。

1983年1月1日,ARPAnet的所有用户转换到新的TCP/IP标准上。在这个过程中瑟夫等人第一次使用了“互联网”(Inter-networking)这个词,后来它被简化为Internet,从动名词“连接网络”变成了名词“互联网”。经过一番争执,美国人压倒了欧洲,使其TCP/IP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为世界性的互联网铺平了道路。图2-2 文顿·瑟夫(左),罗伯特·卡恩(右)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韦尼·马尔科夫斯基(Veni Markovski)拍摄。

1989年,天才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向他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提出构建万维网(World-WideWeb)的设想,以方便该组织的研究人员分享和更新信息。这个设想的一端是超文本(Hypertext)链接,将分布在不同物理空间的文件、音响、图片、视频组织构成多媒体网页,存放在服务器上;另一端的用户借助手中的浏览器(Browser,同时也是网页编辑器),在网上将所需的网页列表展示在终端屏幕上,然后逐一登录这些网页,浏览、修改、下载,或将自己的网页上传。

蒂姆·李的这一设想最终催生了三项对互联网至关重要的技术发明,一是用于制作网页的标准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二是网页传输和通信的标准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三是俗话说的“网址”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1990年12月20号,蒂姆·李开发出第一个浏览器,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网页,用来说明他正在从事的万维网研究项目。万维网上的无数网页相当于一个分布式图书馆,只要知道网址,读者就可以利用浏览器很快找到他想要的网页。1993年,万维网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蒂姆·李一直坚持非营利原则,不申请专利,不收专利费,人人皆可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扩散和普及。

蒂姆·李并不是当代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的唯一技术大家,在本书第的8章,我们将看到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和莱纳斯·托瓦尔兹(Linus Torvalds)等开源自由软件的先行者,本来有机会成为比尔·盖茨(Bill Gates)那样的亿万富翁,却自愿选择了造福社会的道路,激烈地反对为了商业利益而垄断技术。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富甲天下的野心,也有普惠众生的抱负,平心而论,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对技术进步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物

1955年6月8日,蒂姆·伯纳斯-李出生于英格兰伦敦西南部,父母均为数学家;1976年获牛津大学王后学院物理学士学位;1980年担任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独立承包人;1984年以研究员身份加入该组织;1989年开始构建万维网;1994年离开CERN,转至麻省理工学院组建万维网联盟(W3 Consortium);2004年获封为英国爵士;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因“发明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以及使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获得图灵奖。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图片由乌尔迪斯·博亚尔斯(Uldis Bojars)拍摄。[1]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IP提供了数据点对点联接的信息,说明数据是怎样分装打包的、发出与终点地址、传送方法、传输路径以及接收方法。解除管制,商用爆发

1992年,美国国会意识到政府的限制已构成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通过《科学与先进技术法案》,允许商业网络接入政府所建的骨干网络如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1995年则取消了对商业互联网的所有限制。及时解除管制,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如开闸洪水,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果说瑟夫、卡恩、蒂姆·李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使全球一张网变为现实,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1993年向普通的PC使用者提供接入服务,则是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连接到这张大网上。接下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这张网上找到每个人所需要的信息。

虽然蒂姆·李几年前就编制了网页索引,但网页浏览器的普及则始于1994年网景(Netscape)公司发布的商业性产品。1995年微软(Microsoft)利用Windows近乎垄断的地位,捆绑推广它的浏览器IE(Internet Explorer),击败网景公司,很快占据了90%以上的浏览器使用市场。然而正像我们在第7章中讨论平台时所强调的,规模从来就不能保证长久的成功。进入21世纪,微软IE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1]近年来仅剩个位数,远远落后于谷歌Chrome的62%。谷歌的崛起得益于一种新的网上信息查找方法,尽管这种方法的原创属于另一家公司。

当时还是斯坦福大学博士生的杨致远创办了雅虎,于1994年推出搜索引擎,用户不必知道网址,输入关键词即可根据内容需要查找网页。虽然网页搜索工具早已有之,例如蒂姆·李编制的网页索引就是一个搜索的雏形,但雅虎对于搜索引擎的普及功不可没。1998年底,雅虎的日均访问量达到2亿多人次,注册用户4700万,成为无可争议的市场领头羊。遗憾的是,雅虎在搜索上的先发优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它的搜索是图书馆式的,按照大类—小类—子类的树状目录查找,不仅对用户的知识要求高,而且只能手工编制目录索引,工作效率远远跟不上网页数量的急剧增长。

1996年,同样是斯坦福大学博士生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学生宿舍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搜索方法,根据关键词在网上找出关联度高的网页,实现了更高的用户端查询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编制索引的方法不需要人工干预,由机器自动执行。1997年两人试图将这项技术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雅虎,遭到拒绝后,于1998年注册成立谷歌公司(Google),很快反超雅虎,成为网上浏览和搜索的首选工具。人物

杨致远,1968年出生在中国台湾台北市,2岁丧父,10岁时随母亲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只用4年时间便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结识了大卫·费罗。两人在1994年共同创立雅虎互联网导航指南,意识到网页查询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于次年注册成立了雅虎公司(YAHOO!),杨任首席执行官。1996年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很快主导了网页搜索市场。1997年底,雅虎日均访问量达到9000多万人次,比所有对手访问量的总和还要多,1998年12月进一步增加到2.35亿人次,注册用户数量高达4700万人。

由于搜索方法落后,雅虎失去市场优势而渐趋衰落,在与脸书(Facebook)和微软的收购谈判中失败后,雅虎2016年以48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移动通信巨头威瑞森(Verizon)。

雅虎2005年10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购买了40%的股份,至今仍持有15%(阿里巴巴2019年初的市值为4300亿美元)的股份。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佩奇(左)和布林(右)在租来的车库办公室里人物

谢尔盖·布林,犹太裔美国人,1973年出生在苏联,6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布林于1990年进入马里兰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毕业后前往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在那里认识了计算机博士生拉里·佩奇。在经历了初期短暂的不甚愉快的交往后,两人就“在智力上惺惺相惜,成了亲密的好友”。布林专注于数据挖掘,佩奇则从学术论文的相互引用得到启发,重点研究网页内容的关联度。两人最初在宿舍里使用廉价电脑,试图开发出超文本的网络搜索引擎。随着这项计划越来越有成功的可能性,两人暂停在斯坦福的学业,从苏珊·沃西基(后成为谷歌高级副总裁)那里租来车库,继续谷歌搜索的研发。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人物

拉里·佩奇,1973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都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本人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从童年时期起,佩奇就沉浸在科学和技术杂志中,他在2013年的一封给谷歌员工的信中写道:“我记得(年轻时)花了很多时间仔细阅读书籍和杂志。”佩奇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活到老,学到老”勉励自己。除了科技,佩奇热爱音乐,可以演奏萨克斯管。佩奇提到音乐教育激发了他对计算速度的兴趣和迷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音乐训练为我带来了谷歌的高速发展”,“假如你是一个打击乐手,你必须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击打”。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接入和搜索使互联网具备了普及每一个人的技术条件,开启了消费互联网商业应用的繁荣期。1994年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亚马逊(Amazon)上线销售电子书,eBay则在1995年开始网上拍卖以及便利线上交易的电子支付。技术铺路,商业助推,互联网用户数呈现出病毒式增长。人物

杰夫·贝佐斯,1964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幼时即表现出对科技的浓厚兴趣,他曾操控一个电子钟将他的小表弟反锁在房间外,他也曾把父亲的车库改装成实验室。高中时他加入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科技训练项目”,毕业时荣获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入读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电机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贝佐斯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当他偶然看到一个数字——2300%时,这是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长率,他激动万分,便毅然辞掉收入稳定而富足的工作,决心投身互联网行业,希望获得像微软那样的成功。1995年贝佐斯从纽约搬到西雅图,用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郊区租来的车库中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最初名叫Cadabra)。随着网上书店的成功,亚马逊开始涉足音像、医药、宠物、家居、网络拍卖等众多领域。

当传统的图书出版商申请接入亚马逊的线上销售系统时,亚马逊开发出了API(application programing interface),并于2002年推出Amazon Web Services(AWS),为外部厂商提供诸多线上开发服务,这是云计算的滥觞。2006年3月,亚马逊简易储存服务上线,标志着云存储的商业化。2019年初,亚马逊公司一度成为市值第一大公司,超过苹果、微软,市值高达7970亿美元。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age_share_of_web_browsers.社交媒体与互联网新技术

面对高速扩张的互联网,人们自然会想象,迟早有一天网络要将地球上所有的人连接起来。这一想象正在变成现实,社交媒体的出现使这一天提前到来。

2003年,哈佛大学本科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创办了一个网站Facemash,哈佛学生上传自己的照片,在网上评比看谁更帅或更漂亮。几天后网站即被学校关闭,理由是侵犯版权和个人隐私。在学校撤除了这些指控后,扎克伯格扩充了网站,在艺术史期末考试之前上传艺术图片和评论,帮助学生应付考试。2004年扎克伯格注册成立脸书公司,第一笔投资来自PayPal的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2012年上市,公司市值高达1040亿美元,创造了当时的股票首次发行纪录。2018年4月,脸书公司的活跃用户数达到惊人的2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同年中国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为11亿,两家社交媒体即囊括了接近一半的世界人口,人类真正进入了地球村时代。

讲到互联网的历史,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不可遗漏的名字。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触屏智能手机iPhone。由于完全抛弃了键盘,这款手机有着比当时同类产品都大、显示清晰度更高的屏幕,台式电脑操作系统演变而来的手机操作系统iOS可方便地驱动触屏,并使手机具备了多数网上操作的功能。iPhone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苹果公司于2010年发布屏幕更大、功能更加齐全的iPad,更进一步。今天人们用到“互联网”一词时,在大多数场合下,实际指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人物

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美国创新企业家。1955年生于旧金山市,父亲是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的叙利亚人,母亲是有瑞士-德国血统的同校学生。小史蒂夫诞生之际就被加州的蓝领工人保罗和克拉克·乔布斯夫妇收养,条件是必须保证婴儿未来的大学教育。乔布斯1972年入读里德学院,1974年和同学一道去印度寻求精神启蒙,在那里研习了禅宗,自此终生践行不辍。1976年他和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创办苹果公司,于次年推出Apple II——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个人电脑,配有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创办NeXT,将以太网、多媒体、数字等技术融入电脑,虽然没有取得轰动的商业成功,但为他回到苹果后的创新爆发做了多方面的准备。1997年苹果与NeXT合并,乔布斯重掌他亲自创立的公司,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接连推出iMac、iTunes、iTunes Store、Apple Store、iPod、iPhone、App Store、iPad,成为世纪之交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家。2003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上胰腺癌,2011年10月去世。乔布斯生前曾说:“我想在宇宙中留下一点痕迹。”他做到了。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如同铁路车辆的调度需要快捷的通信工具,由此而催生了电报,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求更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2006年8月亚马逊成立子公司Amazon Web Service(AWS),发布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 2,EC2)。亚马逊推出云服务带有偶然性,有一种说法是当初为了给大[1]量的电商冗余IT能力寻找出路。零售有很强的季节性,订单处理、仓储物流、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必须按照高峰期的销售量来配置,最大销量通常出现在圣诞节前,圣诞节一过,如何利用闲置能力就成了管理层头痛的事情。既然闲着,何不出租?云的概念由此而来。又一说是贝佐斯为了打破公司技术部门对资源的垄断,为每个研发团队分[2]别配置了计算能力,以鼓励他们进行创新。

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这项技术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08年4月谷歌发布Google App Engine,2010年2月微软启用Azure,形成美国云计算三足鼎立的格局。国内三大云服务商为2009年创建的阿里云、2010年正式开放对外服务的腾讯云,以及2011年揭幕的华为云。

有了云计算,公司、机构和个人不必再为服务器或电脑的有限资源而发愁。从理论上讲,人们只需要一个键盘和一块显示屏,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到网(也就是“云端”)上,在那里调用近乎无限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按照使用量的多少付费给云计算服务商,而不必自己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和机站。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相当于电力时代的用户接入电网获取电能,而不必自建发电厂和输电线路。

一般认为,互联网的中国先行者可以追溯到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钱天白先生,他在1987年9月14号发出中国的第一封电邮:“越过长城,我们可以触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989年中国开始建设四大国家级骨干互联网络,1994年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标志着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用户可以利用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1996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张朝阳创建爱特信——搜狐的前身;1997年丁磊设立网易公司,推出中文搜索引擎;1998年马化腾等5人成立腾讯公司(T);1999年马云等18人创建阿里巴巴(A);李彦宏则在2000年创建百度(B)。BAT的故事相信读者耳熟能详,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回顾网络的前世今生,我们怎样评价网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电子支付公司PayPal的创始人之一彼得·蒂尔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类:从0到1以及从1到N。以笔者的陋见,蒸汽机和铁路网,或许还要加上轮船航线组成的海运网,是当之无愧的从0到1,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冲击远超今日的电脑加互联网。第一次使用非自然力,蒸汽机和铁路网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带入现代工商文明。电力网虽然也是一个飞跃,但仍属于化石燃料能量传输的从1到2,从火车运煤、燃烧释放能量,到烧煤发电,再由电网输送能量。

电报是通信技术的从0到1,通信第一次超越人类感官所及的范围,在此之前,人类眼观长城烽火,耳听渔阳鼙鼓,只能做短距离的和简单的信息传递。如果电话可以算作通信的从1到2,电视是从2到3,那么互联网是从0到1,还是从N到N+1?互联网是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是,是一个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的时代?这些问题我们留给读者在阅读本书后思考。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威力,也看到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很多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例如原子能、激光和基因工程等,为什么都没有像互联网这样令人惊奇和着迷?各种技术的社会反响与它们的实际效能并不总是一致的,原因之一是产品的大众曝光度。电商和社交平台把互联网送进了千家万户,原子能则天生寂寞,至今没有一款用到它的消费品,或许电力除外,但消费者也无法区分是原子能发电还是常规的燃煤发电。与此相类似,几乎所有的电脑使用者都知道微软的Windows,而英特尔CPU的知名度则远远低于微软,尽管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