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研究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0:30:41

点击下载

作者:李荣建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阿拉伯研究文集

阿拉伯研究文集试读:

专研视野

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衰微原因初探

海上贸易是马木鲁克王朝(1252~1517)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在13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初曾经盛极一时,但后来却逐渐衰落下去,其原因何在?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 马木鲁克王朝前期海上贸易的盛况

在探讨马木鲁克王朝后期海上贸易衰微原因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马木鲁克王朝前期海上贸易的盛况,以便进行比较。

马木鲁克王朝是在艾尤布王朝(1171~1252)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木鲁克愿意为“奴隶”。艾尤布王朝仿效宗主阿巴斯王朝(750~1258)从中亚买来守卫宫廷的奴隶,这些奴隶因常侍苏丹左右而逐渐得势。他们于1250年杀害第八任苏丹突兰沙,进一步掌握了实权,遂于1252年废黜幼主艾什拉夫·穆萨,灭艾尤布王朝,由马木鲁克禁卫军头目艾伊贝克(1252~1257)即位为新王朝首任素丹,其后46个继任者均是马木鲁克。为和印度的德里奴隶王朝(1206~1290)相区别,故称新王朝为马木鲁克王朝。

当马木鲁克王朝取代艾尤布王朝时,艾尤布王朝的版图已被肢解。十字军占据地中海东岸一些城市;艾尤布家族仅领有叙利亚地区。因此,马木鲁克王朝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对埃及和巴勒斯坦的控制,保卫边疆。

1258年初,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灭阿巴斯王朝,早已处于纷争和动乱状态之中的伊斯兰世界分崩离析。昔日商贾云集的巴格达满目疮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国际贸易枢纽地位一落千丈。欧亚商人的视线和经济触角纷纷转向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连续点的巴勒斯坦——挨及地区。1260年9月3日,马木鲁克王朝军队在艾因·扎鲁特击败侵入叙利亚的蒙古远征军,进而获取叙利亚统治权。从此,完全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中从印度洋到地中海的通道,承担起欧洲与亚洲中介贸易的重任。

马木鲁克王朝素丹比伯尔斯(1260~1277)为了使自己的王冠合法化,于1261年6月把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穆斯台尔绥木(1242~1258)的叔父从大马士革请到首都开罗就任哈里发,而他从这位傀儡哈里发手中接受统治埃及、叙利亚、迪亚尔伯克尔(现位于土耳其境内)、希贾兹、也门和幼发拉底河地区的册封。比伯尔斯还正式任命四大法官,代表伊斯兰教正统派的四大法律学派,并且首先专门组织为麦加天房运载帷幕的驼轿,从而大大提高了马木鲁克王朝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

为了全力对付西征蒙古军和东征的十字军残余势力,比伯尔斯及其继任者盖拉温(1279~1290)等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钦察汗国联盟,共同抗击伊儿汗国,并籍此从盟国招募奴隶[1];同时与拜占廷帝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并先后与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共和国和西班牙的阿拉贡、塞维尔签订了贸易条约。此外,还密切了同法兰西、印度和锡兰的关系,从而得以集中精力于1291年彻底清除了十字军在东方的侵略势力,并且迫使蒙古军于1303年最终停止西进,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和平环境,促进了王朝经济的繁荣,保证和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纳赛尔(1298~1340)执政时期,政治稳定,社会安宁,是马木鲁克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长治久安,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措施。如1316年重新测量土地,大力兴修水利,积极扩建海港,奖励对欧洲和东方的贸易,取消对食盐、雏鸡、甘蔗、船舶、奴隶和马匹课税等等。通过疏浚河道,开沟挖渠,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加耕地十万多费丹(一费丹约合6.3亩),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农业税充实了马木鲁克王朝国库[2]。丰富的农产品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纺织业、制糖业、制革业、肥皂业、陶器业、铜器业和玻璃工业蓬勃发展,城乡商业欣欣向荣。便利的国内外水陆交通不仅使国内市场的发达成为可能,而且为拓展海外贸易市场提供了条件。马木鲁克王朝的商船遍及地中海诸国,带去了谷物、亚麻、乳香、蔗糖、明矾、药品、瓷砖、铜器和皮革制品等,购回木材、铁和毛织品等[3]。与红海沿岸和东非沿海地区的摩加迪沙、马林迪、桑给巴尔、蒙巴萨、基尔瓦、莫桑比克和索法拉等商业城邦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远航中国的商船则运去了香货、珠宝、药物、纺织品、皮货和杂物等六大类数百种商品;运回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染料、漆器、樟脑和麝香等闻名遐迩的特产[4]。在远洋贸易中,不少阿拉伯商人仿效其‘住唐’前辈,或短期或长期居留礼仪之邦中国。宋元时期,侨居中国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出于宗教生活的需要,仅在泉州一地便建有清真寺六、七座,实为中阿贸易兴旺发达的有力佐证[5]。

阿拉伯商人不仅在进出口(包括部分转口商品)贸易中大显身手,而且在中世纪欧洲与东方的中介贸易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使用。他们很早就在印度洋上进行着频繁的贸易活动,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贸易,逐渐取代了波斯人在印度洋和印度商人在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洋贸易,特别是香料贸易。直到马木鲁克王朝时期,他们仍然执掌着印度洋中转贸易的牛耳。东以东方物品集散地马六甲为起点,中间以马拉巴沿岸港口为转运站,西以红海和波斯湾各港口为终点,再由此分运到地中海东岸诸港口,其中小部分行销本国,大部分销售给欧洲商人,换回欧洲产品,转往亚洲各地,沟通东西方物资交流。在亚欧贸易走廊内,到处都留下了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阿拉伯商人不仅控制了亚欧大陆的海上航线,而且在贯通东西的陆路上和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中也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商业网络和星罗棋布的贸易中心[6]。海陆商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历代伊斯兰君主大都遵循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570~632)的言行,提倡和支持商贸活动。马木鲁克王朝前期统治者也不例外,如前面提到的比伯尔斯、盖拉温和纳赛尔便是其杰出代表。为了招徕外国商人,盖拉温曾特地发布政府文告,热情邀请四海商贾前来“货源充足、条件优惠”的马木鲁克王朝进行互利贸易。保证为来客提供包括食宿在内的各项方便,保障其身体及财物安全[7]。马木鲁克王朝在开罗、亚历山大、迪木雅特(现杜姆亚特)、贝鲁特、的黎波里和亚丁等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商人修建了旅舍和仓库。马木鲁克王朝积极的外贸政策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外国商船。亚丁、苏伊士和亚历山大等港湾,帆樯林立,商贾云集。既有远道而来的中国、印度、信德商人,又有近邻伊拉克、摩洛哥、罗马商人等,与侨居在中国、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贸易线上的众多阿拉伯商人形成对应之势。马木鲁克王朝“对抵达红海口岸的船只徵收东方物品的关税,然后在其再出口之前,又在亚历山大或迪木雅特抽税。此外,沿着尼罗河畔的陆路设有内地关卡。”[8] 商业税和过境税是马木鲁克王朝的仅次于农业收入的另一项主要财政来源,对于维护国家的收支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木鲁克王朝前期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长足发展,为海上贸易的开拓提供了有利条件。王朝主政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积极提倡和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促使有悠久航海历史和丰富经商经验的阿拉伯人在海洋上的贸易臻于极盛。地中海贸易区、包括东非沿海在内的印度洋贸易区和西太平洋贸易区持续繁荣,蔚为大观。

二 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衰微的国际因素

马木鲁克王朝在13世纪下半叶和14世纪初有效地阻止了蒙古人的侵略,成功地清除了盘踞在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残余,从而保证了其海上贸易在一个相对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得到蓬勃发展。但是,15世纪的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崛起于14世纪的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15、16世纪相继侵袭马木鲁克王朝,严重削弱和冲击了马木鲁克王朝的社会经济及其地中海贸易。尤其是后来的葡萄牙人,依仗坚船利炮攫取了阿拉伯人掌握的印度洋贸易,并且几乎把马木鲁克王朝的对外贸易封锁在红海以内。这三种势力的扩张是导致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由盛而衰的主要外因。

14世纪20年代初,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西察合台境内突厥化的蒙古部罗巴鲁刺思部的帖木儿(1336~1405),多年转战,几经周折,于1370年推翻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忽辛,登上西察合台统帅的宝座。此后,野心勃勃的帖木儿率领强大的骑兵部队征战四方,消灭伊儿汗国,北攻钦察汗国,东侵印度,很快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帖木儿大帝国。1400年10月,帖木儿率军南攻钦察汗国的盟国——马木鲁克王国的叙利亚地区,连克通都大邑——阿勒颇、哈马、希姆斯和巴勒贝克四城。野蛮的侵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所克四城几乎夷为废墟。翌年2月,帖木儿军攻陷大马士革,又疯狂地蹂躏了这座历史名城,并将该城的技术工人、艺术家和学者掳往撒马尔罕。

叙利亚遭受的这场骇人听闻的浩劫,使马木鲁克王朝的元气大伤。享誉海外的大马士革丝织业、玻璃业、制陶业和兵器制造业等从此一蹶不振,严重削弱了马木鲁克王朝的出口贸易。然而,马木鲁克王朝的厄运并没有因为帖木儿大军的撤离而结束,另一个潜在的劲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崛起。

奥斯曼帝国于1326年定都布尔萨,随后吞食原宗主国罗姆素丹国的大部分领土。1331年夺取尼西亚城,1337年攻占尼科米迪亚。1354年,土耳其人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加里波里,并以此作为桥头堡挥戈西侵东南欧,1362年拿下亚德里亚堡,后迁都此城。1371年,土耳其军队侵入塞尔维亚。1389年在科索沃战胜巴尔干各国联军。1396年在尼科堡战役中大败欧洲联军,从而控制了巴尔干半岛的绝大部分。

1402年7月,土耳其军队在安卡拉被锐不可挡的帖木儿大军击溃,奥斯曼帝国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重振国威,于1453年5月攻陷拜占廷帝国古都君士坦丁堡,旋即迁都于此,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灭亡拜占廷帝国后,奥斯曼帝国继续对外扩张,1461年攫取伯罗奔尼撒,捣毁特拉比桑特国,至1468年再度完成了对小亚的征服,从而以叙利亚北部为界成了马木鲁克王国的邻国。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将控制幼发拉底河下游水路的阿尔比斯坦等地纳为臣藩,昔日的盟友变成竞争的对手。两国之间时有冲突,而且愈演愈烈。1481年,马木鲁克王朝素丹嘎伊特贝(1468~1495)收留了奥斯曼帝国苏丹巴叶济德二世(1481~1512)的哥哥和凯觎王位者杰姆,致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1488至1489年,马木鲁克王朝与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吉里吉亚而大动干戈,数次交锋,双方怨恨不断加深,终于爆发生死大决战。

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国势强盛,如日中天,不仅控制了东西贸易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西段,而且在东地中海贸易区的角逐中渐占上风。1475年将马木鲁克王朝的重要贸易伙伴热那亚人逐出商业中心卡法(今苏联费奥多西亚),取得对黑海北岸的统治权,从而截断了马木鲁克王朝奴隶的主要来源和赢利的奴隶贸易。黑海自此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湖[9]。时隔不久,奥斯曼大军又于1479年1月26日强迫马木鲁克王朝在地中海贸易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威尼斯人签订和约,迫使威尼斯放弃阿尔巴尼亚属地,每年向奥斯曼帝国缴纳一万杜卡特贡金等条款的和约,从而逐渐确立了其在地中海东岸一带商业贸易中的霸主地位,极大地损害了马木鲁克王朝在地中海贸易区的经济利益[10]。

在西太平洋贸易区,马木鲁克王朝的主要贸易对象中国的情形也发生了巨变。1368年,明王朝(1368~1644年)代元而起。农民出身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王朝建立之初就严格实行有限的“勘合贸易”(朝贡贸易)和“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与外国互市”的海禁政策,这对以私商为主的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是极为不利的。此外,由于元末泉州部分穆斯林居民因宗派纠纷和争权夺利发生内乱,以及元朝的灭亡,大批有能力的穆斯林商贾离开泉州[11]。朱元璋严禁曾在元代中阿海上贸易往来起过重大作用的阿拉伯商人蒲寿庚的子孙参加科举登仕,致使留泉州的蒲氏后裔及其他一些穆斯林商人被迫改姓换名或外迁,他们以往发挥的纽带作用几乎丧失殆尽。由于上述原因,自明初前往中国东南沿海经商的阿拉伯商人寥若晨星,马木鲁克王朝在西太平洋中国贸易区的海上贸易大受挫折,昔日两国之间繁荣的通商贸易一去不返,其经济损失不言而喻。

印度洋贸易区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由西而来的葡萄牙势力咄咄逼人,使马木鲁克王朝的海上贸易优势产生逆转。

葡萄牙12世纪获得独立。13世纪上半叶将阿拉伯人逐出阿尔加维,成为在欧洲率先完成民族统一的国家,国势日盛,开始向海外扩张。1415年8月占领北非重要工商业城市休达。此后,葡萄牙人沿西非海岸南下探航,1488年航抵好望角。1498年5月,葡萄牙贵族达·伽马(1469~1524)率领的远航队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库特,完成了从欧洲绕非洲到印度的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1495~1521)自封为“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波斯和印度进行征服、通航和通商之王”。葡萄牙从此进入向印度洋扩张的时代。

为了抢夺阿拉伯人掌握的印度洋贸易,葡萄牙组织了一支规模很大的远征队。1500年3月9日,大贵族卡布拉尔率领由十三艘船舰、1200人组成的远征队驶向印度,9月13日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库特。卡利库特是当时世界的大商港之一,为马拉巴海岸香料、纺织品和瓷器等货物的主要集散地。阿拉伯商人在卡利库特经营香料贸易已有数百年之久,从而掌握了香料贸易。葡萄牙人远道来采购香料,进而控制香料贸易,对阿拉伯商人的利益造成威胁。可卡利库特的统治者沙末林却视卡布拉尔如财神,允许葡萄牙人开设商站,致使葡萄牙人与阿拉伯商人发生激烈的斗争。先是双方抬价争购香料,接着是武装冲突。葡萄牙人洗劫了一艘准备启航的阿拉伯商船,阿拉伯人则于12月16日袭击葡萄牙商站,杀死53个葡萄牙人[12]。

为了镇压阿拉伯人的反抗,卡布拉尔再次洗劫阿拉伯商船,杀害船工600人,并炮轰卡利库特,然后向南驶往柯钦。卡布拉尔利用马拉巴沿岸诸邦的矛盾,许诺将柯钦首领拉甲扶上马拉巴统治者的宝座,赢得他的欢心,并和他签订友好条约,获准在柯钦建筑要塞,藉此同卡利库特的阿拉伯人抗衡。然而,当卡布拉尔得知沙末林和阿拉伯人的联合舰队前来讨伐时,慌忙于1501年1月9日深夜驶离柯钦,溜回葡萄牙。继卡布拉尔之后,由达·诺瓦指挥的另一支葡萄牙远征队游弋马拉巴沿海,继续洗劫阿拉伯商船,但仍然未能动摇阿拉伯人经营的香料贸易的根基。

为了撕碎阿拉伯人在东非的贸易网,摧毁马木鲁克王朝在马拉巴海岸的贸易中心卡利库特,达·伽马于1502年3月25日率领20艘船舰远征印度洋。伽马先在东非用武力迫使与阿拉伯通商的基尔瓦的素丹就范,又在印度的达布尔下令严禁人们与阿拉伯商人交往,此后把在安佳迪夫岛附近海面遇到的一艘从麦加返航卡利库特的商船洗劫一空,并将商船和船上包括马木鲁克王朝派往卡利库特的使臣在内的四百多名穆斯林葬入海底,其海盗行径令人发指[13]。伽马于10月2日到达卡利库特后,要求沙末林将四、五千家阿拉伯人逐出卡利库特,由葡萄牙独占该地的对外贸易。谈判未果,伽马远征队强行劫持了港内满载货物的24条商船,炮击卡利库特后方离去。伽马抵柯钦与拉甲签订条约,此外还与卡纳诺尔、奎垅等小邦签订了商约并在诸港设立商站,以便垄断这一带的贸易。伽马西返葡萄牙时,留下索德雷率领五艘军舰驻守柯钦,拦截阿拉伯商船。

1503年,鲁伊·拉瓦斯率领的葡萄牙远征队征服桑给巴尔和布腊瓦。翌年9月,阿伯噶略远征队抵达卡利库特后又是烧杀抢掠。一批阿拉伯商人携带家眷、财产在返回故乡途中遭葡萄牙人拦截。其中17艘船只的货物被抢劫一空,两千多人全被杀害[14]。从此,葡萄牙人基本控制了马拉巴海岸的商业贸易权。

葡萄牙人挤进印度洋贸易前,阿拉伯人平均每年运销欧洲的香料在两千吨左右。而在1502~1504年这几年里,葡萄牙人利用武力欺行霸市和拦截阿拉伯商船,每年平均运回里斯本四万金塔尔即两千吨香料[15]。使阿拉伯商人经销的香料数量锐减,以至于威尼斯商人1504年去贝鲁特和亚历山大交易时,发现两地的香料市场几乎空无所有。

为了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掌握全部香料贸易,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任命阿尔梅达(1450~1510)为“印度总督”,于1505年3月25日率领计有船舰22艘、士兵2500人的庞大远征队进军印度洋。阿尔梅达先在索法拉抢劫阿拉伯商船,扶植一名傀儡,继而胁迫莫桑比克的谢赫俯首称臣,然后血洗蒙巴萨。从此,东非沿海的贸易大都被葡萄牙人所控制。阿尔梅达到达柯钦后,设立总督府,作为称霸印度的政治、军事中心。霸道的葡萄牙残民主义者对印度洋上的一切商船实行通行执照制度,并严禁阿拉伯商人经营香料贸易。阿拉伯商船被迫绕道马尔代夫群岛到锡兰岛和马六甲贩运香料等。然而,阿尔梅达又派遣其子劳伦斯率领分遣队围追堵截阿拉伯商船。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严重损害了阿拉伯海上贸易。马木鲁克王朝通过外交途径与葡萄牙交涉无效,要求罗马教皇约束葡萄牙亦无济于事,便决定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1505年,干骚·奥里素丹(1500~1516)派遣名将侯赛因·库尔迪率领50艘船舰驶离苏伊士港,船上带有大批工匠,以便在吉达等港建筑堡垒,防御葡萄牙人的可能入侵[16]。1507年9月20日,侯赛因舰队抵印度半岛西海岸的第乌港,同古吉拉特海军司令艾牙兹统帅的舰队会师。翌年3月,埃印联军在巡航中遇到游弋的葡萄牙分遣队,激战三天,劳伦斯兵败身亡,剩余两艘葡萄牙军舰逃之夭夭。侯赛因提出乘胜进军柯钦、把葡萄牙侵略者赶回欧洲。可是艾牙兹坚决反对其速战速决的上策,给了葡军以喘息之机。同年12月,阿尔梅达率船舰19艘、士兵1600人自柯钦出发,沿马拉巴海岸北上,翌年2月在第乌海面击溃埃印联军,从而确立了葡萄牙在西部印度洋的海上霸权。

阿尔布克尔克(1453~1515)接替阿尔梅达担任葡萄牙驻印度总督不久,便于1510年1月初猛烈进攻卡利库特。英勇的卡利库特军民和阿拉伯商人同仇敌忾,挫败了葡萄牙侵略者的进攻。阿尔布克尔克攻打卡利库特失利后,把矛头转向印度西部位于马拉巴海岸中部的另一大商业中心果阿。该地是控制坎贝湾至科摩林角的战略要冲。1510年2月和11月葡萄牙军两度攻入果阿。阿尔布克尔克将总督府迁到这里,以此作为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大本营,然后逐渐将南印度纳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阿尔布克尔克巩固了在印度半岛的统治后,便将马六甲作为下一个侵略目标。

马六甲地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间的要冲,是东南亚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东方货物集散地。阿尔布克尔克于1511年4月20日率领18艘船舰驶向马六甲,途中洗劫了9艘从马六甲满载东方货物西返的阿拉伯商船,并把其中一艘船上的阿拉伯人全部处死。7月1日,葡军闯进马六甲,先烧毁港内的阿拉伯商船,接着便进攻马六甲城,遭到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马六甲军民的顽强抵抗,激战十昼夜,占领该港。阿拉伯商人从此痛失这一大贸易源头。此后,葡萄牙人相继侵占苏门答腊、爪哇和香料群岛,从而控制了印度洋上的绝大部分香料贸易。

为了控制全印度洋,阿尔布克尔克于1513年2月率军进犯亚丁,遭到阿拉伯人的英勇抗击而败北。其后占领红海港口的企图也由于阿拉伯人的有力防范而未能得逞。1515年2月,阿尔布克尔克率领葡军再度征服霍尔木兹,从而继1506年夺得红海入口附近的索科特拉岛之后又控制了波斯湾的门户,大体上截断了阿拉伯与近东和远东的贸易往来。至此,葡萄牙人基本上取代了昔日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贸易地位,并将亚欧经波斯湾或红海至地中海的传统商路扭转到大西洋一线,马木鲁克王朝的海上贸易也从此一蹶不振。

三 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衰微的国内因素

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的失利,与马木鲁克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有直接关系。

马木鲁克王朝前期(1252~1390),主要是突厥人当权,基本上实行王位世袭的制度,政体的连续性保持了国家的相对稳定。虽然国内部分地区(特别是叙利亚)封建割据势力在十四世纪已经抬头,但对强大的中央政权尚未构成严重威胁。外部环境也比较安宁。马木鲁克王朝后期(1390~1517),执政者多为塞加西亚人,采取强者为王的原则,军政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高级军官们窃取王位的冲突进入白热化,首都开罗时有大规模的巷战发生。仅在1421年一年之内就有三位素丹上台下台,政权极不稳定。另外,由于伊克塔(封地)制逐渐世袭化,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各省长官经常发动叛乱,例如叙利亚总督穆艾叶德·谢赫于1412年进军埃及,杀素丹并取而代之,不仅削弱了中央集权,而且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由于封地世袭化,依附于封地上的农民的境况更加悲惨,他们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同时遭受大封建主——国家和小封建建主——领主的双重压迫。因此,农民暴动时有发生。随着封建大土地占有制的发展,侵占和兼并土地之风日炽,兵灾战祸连绵不断,水利失修,田地荒芜,饥饿、瘟疫纷至沓来,老百姓蒙受极大的灾难。

马木鲁克王朝沿袭阿巴斯王朝创立的宗教基金制度,将大片土地馈赠寺院和分给宗教首领及其后代。而这些土地大都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或交给农民精耕细作,因此,其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导致15世纪马木鲁克王朝农业衰退,手工业生产日趋凋敝,从而严重影响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加之封建官僚阶层的铺张浪费,给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终于使马木鲁克王朝陷入经济危机。

马木鲁克王朝的大多数素丹同其他封建统治者一样,恣意享乐,挥金如土。例如纳绥尔买一匹良马,不惜花费三万第尔汗。他去麦加朝觐时,由40只骆驼驮着一个活动菜园,以保证他在沙漠之行中也能天天享用新鲜蔬菜。为他儿子举行婚宴,消费一万八千块糖,宰了两万头牲口,用三千支蜡烛把皇宫照得通明。再如贝尔古格(1382~1398)为了享受,不顾路途遥远,叫人用骆驼把冰从大马士革运到开罗。白尔斯巴伊(1422~1438)的一个妻子的一套衣服竟价值高达三万第纳尔。更有甚者,哲格麦格(1438~1453)在三年之内,就挥霍了三百万第纳尔[17]。此外,历届素丹竞相修建富丽堂皇的清真寺、学校和陵庙等建筑物,耗资巨大。大臣乃至地方官员纷纷效尤,讲排场,比阔气,致使国库空虚。

庞大的军费开支加快了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速度。为了维护铁血政权的统治,除了陆军和海军外,马木鲁克王朝还豢养了一支精锐的奴隶军团。奴隶全部从国外买进,多达数万之众。奴隶军团是马木鲁克王朝的军事支柱和战争机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争夺势力范围。

为了严惩偷袭亚历山大港和多次劫掠叙利亚港口的塞浦路斯海盗,马木鲁克王朝经过精心准备,于1424~1426年三次远征塞浦路断,占领了这个海岛;又于1440~1444年期间三次进军罗德岛,讨伐塞浦路斯人的帮凶——圣约翰骑士团,为此而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18]。马木鲁克王朝的最后二十年里,在与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帝国的抗争中,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尤为显著。

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维持宫廷的奢侈生活,白尔斯巴伊在位期间,加强了对商业贸易的控制。他一面囤积大众急需的胡椒和其它香料,一面一度禁止从印度输入各种香料,人为地造成物价飞涨,然后再高价出售皇家存货,从而大发横财。他还垄断制糖业,以便增加皇家的收入。白尔斯巴伊及其后任实行商业垄断政策,限制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严重挫伤了商人们的积极性,这是导致马木鲁克王朝海上贸易衰微的重大因素之一。马木鲁克王朝政府为了谋取更多的税收,以填补国家财政的窟窿,将过境税由13世纪的百分之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五,吓退了不少商船,妨碍了过境贸易的繁荣,为求其利,反遭其害。当然,后来严重摧残马木鲁克王朝过境贸易的罪魁祸首是葡萄牙人,由于葡萄牙人霸占了印度洋贸易,并且迫使传统的欧亚商道移位。新航道路程较远,仍有一些商船突破葡萄牙的封锁走老路,使红海贸易还在不太景气的情形下持续进行,但东方的商品大多不再经埃及和叙利亚的港口运销欧洲,马木鲁克王朝的过境税和商品税锐减。加之农业税收入逐年递减,国家财政陷入困境,再无足够的军费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以打退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南北夹击。1516年底至1517年初,岌岌可危的马木鲁克王朝终于被赛里木一世(1512~1520)的大炮轰得山河破碎,剩下最后一丝生气的海上贸易也被奥斯曼帝国所吞噬。

本文发表与

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7世纪初期, 阿拉伯著名思想家穆罕默德( 约公元570-632年)历经艰难曲折, 创立了伊斯兰教, 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团结起来, 大体上统一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随即开始对外扩张, 通过东进西伐、南征北战, 相继征服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波斯萨珊王朝控制的伊拉克, 并以摧枯拉朽之势, 消灭了波斯萨珊王朝。此后, 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出击中亚, 进军北非, 占领西班牙, 于公元8世纪中叶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 大大小小的城市星罗棋布般坐落在其辽阔的大地上。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以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著称于世。阿巴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后伍麦叶王朝首都科尔多瓦、马木鲁克王朝政治中心开罗, 均排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繁华的城市之列。

一、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城市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 如现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麦地那, 也门的萨那等; 第二类城市是由阿拉伯人在军事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 如始建于公元635年的巴士拉, 始建于公元638年的库法, 始建于公元641年的开罗(初名“福斯塔特”, 后改名为“开罗”) , 始建于公元670年的凯鲁万等;第三类城市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地区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 如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 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阿勒颇, 埃及的亚历山大市, 突尼斯的突尼斯市, 西班牙的科尔多瓦等城市;第四类城市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城市, 如始建于公元762 年的巴格达等。

(一)阿拉伯半岛上的古城萨那

现位于也门西部的萨那,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萨那始建于公元1 世纪,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古老的城镇之一,后成为半岛南部商道上闻名遐迩的重要商站。公元6世纪初,希木叶尔王国(公元前115年-公元525 年)的佐努瓦斯国王, 首先将萨那城作为王国首都。公元525年, 埃塞俄比亚人攻占萨那城, 灭希木叶尔王国。575年, 波斯人赶走埃塞俄比亚人, 成为萨那的统治者。628年,阿拉伯人打败波斯萨珊王朝军队, 占领萨那。

萨那进入伊斯兰时代后, 修建了大量伊斯兰建筑, 如清真寺、经学院等。630年兴建的萨那大清真寺, 是萨那城第一座清真寺。该寺初建时规模不大, 仅有12根柱子、4扇廊门。伍麦叶王朝第六任哈里发韦立德一世( 705- 715年在位) 执政期间, 萨那大清真寺得到扩建, 后经历代君王修缮, 该寺变得十分壮观。该寺占地1万多平方米, 共有12扇大门, 高耸的宣礼塔直插云天。萨那大清真寺外壁上刻有精美的《古兰经》经文, 寺内书库藏有大量珍贵的阿拉伯文手稿和书籍。

阿拉伯穆斯林重视社会生活和教育, 讲究清洁卫生。公元11 世纪时, 萨那城里有100 多座清真寺、12所公共澡堂、20所伊斯兰学院和学校、许多家商店, 以及6000多幢民居。艾尤卜王朝 1171- 1250年)时期, 伊斯兰君主下令对始建于希木叶尔王国后期的萨那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和加固, 使7座城门更加坚固和壮观。萨那民居一般用石头和烧砖砌成, 大多数为多层住宅。民居门窗普遍用古朴的伊斯兰雕花装饰, 别具一格。1986年, 以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著称的萨那老城,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二) 由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开罗

阿拉伯人在早期对外征服中, 每当攻下一座城池, 并不急于进驻该城, 而是在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以保持其部队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同时避免打扰百姓生活。远征的阿拉伯军队通常以氏族部落为军事单位, 因此, 阿拉伯军营亦分成若干区域, 让各部落官兵及其随军眷属或战后迁来的家属分别居住。军营中央建清真寺, 以便军民做礼拜。军营起初纯粹是阿拉伯军队及其家属的营地, 后来又有阿拉伯乡亲和归顺阿拉伯人的其他民族人员落脚军营。天长日久, 随着军营的居民越来越多, 市场、学校、医院、图书馆、钱庄等设施相继建成, 军营逐渐发展成城市。

开罗就是由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公元639年, 阿拉伯名将阿慕尔率领高举伊斯兰教大旗的阿拉伯军队向埃及挺进, 于641年4月6日攻破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堡垒——巴比伦城堡。阿慕尔根据欧麦尔哈里发(634- 644年在位)的命令, 在巴比伦城堡外搭帐篷、建住宅等, 并把它定为埃及新首府, 取名福斯塔特。福斯塔特意即“帐篷”。与此同时, 阿慕尔在福斯塔特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阿慕尔清真寺是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的第一座清真寺, 也是非洲大陆上第一座清真寺。该寺后经重建、扩建,至今犹存。

公元752年, 阿巴斯王朝埃及省第二任省长艾布·奥恩下令在福斯塔特北面建设一座新城区。9世纪中叶, 埃及省省长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福斯塔特东北兴建一座新城区, 并于876年-879年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清真寺。

公元969年, 法蒂玛王朝大将昭海尔攻占埃及。昭海尔在福斯塔特附近兴建新市区, 取名卡希拉。卡西拉意为“胜利者”。后来, 威尼斯人把卡希拉译为Cairo, 汉语则依据英语发音Cairo译为“开罗”。970-973年, 昭海尔在新市区内修建了爱资哈尔清真寺。973年, 法蒂玛王朝穆义兹哈里发(952-975年在位)将首都从突尼斯麦赫迪城迁至开罗, 开罗日趋繁荣。公元11世纪时, 开罗仅商店就有2万多家。阿拉伯反十字军英雄蕯拉丁执政期间(1171-1193年), 在开罗新建了两所医院, 并于1183年在开罗穆卡塔木山上修筑了蕯拉丁城堡。该堡雄伟壮观,至今仍巍然屹立。在马木鲁克王朝时代( 1250-1517年) , 开罗又兴建了许多民居、商店、澡堂、医院、学校、清真寺等建筑, 开罗的发展达到鼎盛。14世纪时, 开罗拥有近50 万居民, 成为当时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伊斯兰文化中心之一。

1979 年, 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伊斯兰开罗作为文化遗产,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三) 阿拉伯人征服地区的城市阿勒颇

现位于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8世纪,阿勒颇被亚述帝国吞并。公元前64年,阿勒颇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公元636年,阿勒颇被阿拉伯人征服。

阿勒颇是阿拉伯人在征服地区原有城镇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公元10世纪, 是阿勒颇城的黄金时代之一。当时的阿勒颇城, 成为独立的哈木丹王国(945-1003年)的首都。特别是赛义夫·道莱(意为“国家的宝剑”)执政期间(945-967年),积极倡导学术文化,大力兴建学校、图书馆,打败拜占庭军队,文治武功卓著。12世纪时,阿勒颇居民在反抗十字军东侵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260 年1 月,阿勒颇城遭到蒙古军队的洗劫, 损失惨重。同年9月, 埃及马木鲁克军队在约旦河左岸贝桑附近的艾因·扎鲁特成功阻止了蒙古军队的西征。在马木鲁克王朝时代, 阿勒颇城社会稳定, 居民安居乐业, 商业、教育再度蓬勃发展。

阿勒颇城以城堡为中心, 在城堡周围兴建了大量的民居、学校、商店、澡堂、清真寺等。阿勒颇古城堡始建于2000多年前, 后几经修缮。赛义夫·道莱执政时, 大规模翻修了该城堡。13 世纪时, 该城堡得到进一步加固。

阿勒颇古城堡建在一个人工修筑的高地上。高地约高45米, 面积达19万平方米。古城堡高38米, 占地约15万平方米。古城堡围有高12米至13米的石墙, 外围是一条宽30米、深22 米的壕沟。古城堡有6 座塔楼, 塔楼辟有了望孔、喷火口和箭孔, 壁垒森严。城堡有7 座大门: 雕塑着两条缠绕在一起的大蛇的蛇门, 雕塑着一对坐狮的双狮门, 雕塑着一哭一笑两只狮子的3 号门, 以及4 号门、山门、北门和秘密门。古城堡内设施齐全, 有考究的王宫、清真寺, 美丽的花园和很大的地下仓库, 还有安装了陶制热水管、冷水管的澡堂等。该城堡居高临下, 易守难攻, 至今坚如磐石, 巍然屹立。

阿勒颇大清真寺位于阿勒颇城堡的西面, 始建于公元7世纪, 后于12世纪依照大马士革的伍麦叶清真寺进行重建。该寺巍峨壮观, 宣礼塔高耸入云。寺内装饰精美, 漂亮的壁画、精致的石雕等堪称艺术精品。该寺保存完好, 至今仍在使用。

1988 年, 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阿勒颇古城, 作为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四)“和平城”-巴格达

巴格达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著名城市。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 750- 1258年) 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于公元754 年继位后, 首先平定了内乱, 然后决定建立新首都。为选择新都地址, 曼苏尔派人四处勘察, 最后确定地处两河流域之间的巴格达为新都城址。公元762年, 曼苏尔亲自主持巴格达城奠基仪式, 亲手放上奠基石。为了修建巴格达城, 曼苏尔先后从帝国各地抽调约10万名建筑师和建筑工人。经过建筑工作者4 年多辛勤劳动, 巴格达城于766 年初步落成。曼苏尔把巴格达称为“和平城”。

巴格达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城为圆形, 直径2352 米。城中央是一座大广场, 广场中间建有哈里发宫, 哈里发宫周围建有政府机关、国库、兵营等, 构成紫禁城。以紫禁城为中心, 四条大街像辐条一样从中心区通向四座城门: 东北门——呼罗珊门, 西北门——沙姆门, 东南门——巴士拉门, 西南门——库法门。城门用铁制成, 城墙用砖砌成, 城墙外修有护城河。

773年, 曼苏尔下令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兴建一座卫城, 又称 “东城”。随着东城的迅速发展, 东城与西城逐渐连成一片。

巴格达城作为阿巴斯王朝新首都,很快兴旺发达起来。相继修建了清真寺、犹太会堂、基督教堂, 商场、澡堂、旅馆、医院、学校、公园和大量民居。市场上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包括来自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在内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相当繁华。

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786-809年在位)执政期间,下令在巴格达修建了一座收藏珍贵图书文献的书库, 并把该书库命名为“智慧[1]宫”(亦译“智慧之家”) (第8页)。第七任哈里发麦蒙( 813-833年在位)博学多才,酷爱希腊哲学,重视文化事业。在他执政期间,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一所集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局为一体[2]的多功能机构(第376页)。以巴格达智慧宫为中心开展的阿拉伯翻译运动,持续了100多年。阿拉伯学者把大批希腊、罗马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和许多波斯、印度文学、史学、医学、天文学著作译成阿拉伯文,为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阿拉伯史学家赫推布·巴格达迪(1002-1072年)记载,“在公元9 世纪时,巴格达有书店近百家,清真寺数千座, 澡堂上万家, 全城居民人[3]数多达数十万”(第79页)。巴格达成为中古时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除了上述名城外,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著名城市还有: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格拉纳达,以及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花拉子模等。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治理下的科尔多瓦市市容整洁, 街道宽阔,清真寺壮丽巍峨。科尔多瓦市有大学和学校27所及70所图书馆。穆罕默德一世(852-880年在位)创建的科尔多瓦图书馆,到哈克木二世(961-976年在位)执政时,该馆图书已达40万册。哈克木二世不仅派人四处收购图书,还把自己珍藏的图书赠给了这所图书馆。教育质量高、学术空气浓厚的科尔多瓦大学,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欧洲学子们向往的圣地,学者云集。巍峨壮丽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一直保存到现在,至今仍然是西班牙的名胜古迹。

二、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特色

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形形色色,有的呈方形,如开罗;有的呈圆形, 如巴格达。阿拉伯不同地区城市的社会生活五光十色,如地中海沿岸城市亚历山大,颇有古希腊文化的遗风;大马士革等城市充满罗马情调;萨那等阿拉伯半岛古城更多地继承了阿拉伯传统风习;而巴士拉等城市,则吸收了较多的波斯文化神韵。但是,中古时期的大多数阿拉伯城市普遍具有以下三个相同的特点:(一)浓郁的伊斯兰色彩

阿拉伯城市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具有浓郁的伊斯兰色彩和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一般中等城市都建有数十座规模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大城市则建有数百座风格迥然的清真寺。高大的宣礼塔林立,成为阿拉伯城市的显著标志和独特景观。城市、城区、居民区往往以清真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展开。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居民的服饰别具一格, 阿拉伯男士身穿典型的白色阿拉伯大袍,聚在一起悠闲地谈天说地;阿拉伯女士身穿黑色大袍, 脸戴面纱,行色匆匆地出没在街头巷尾。

(二)相对齐全的城市设施

阿拉伯城市的设施比较齐全,市区内医院、学校、商店、旅馆、澡堂、作坊、清真寺、图书馆、广场、教堂、公园、市场、书店、钱庄、水塘、墓地以及娱乐场所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由于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 因此,市区内建有许多公共饮水处,免费供过路行人饮用。富有人情味的公共饮水处,构成阿拉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 城市面积大, 人口多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规模较大,一是城市面积大,二是居民人数多。“公元9世纪中叶,巴格达城区已延伸到底格里斯河两岸,城区面积达四千公顷,超过了君士坦丁堡的1400公顷和罗马城的1366公顷”[4](第188页)。

10世纪时,科尔多瓦市“有居民五十万人,有清真寺七百座,[5]有公共澡堂三百所,其华丽仅次于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 (第623 页)。

14世纪时,开罗有居民40多万人,叙利亚的阿勒颇、大马士革和突尼斯的突尼斯市居民人数均超过10万人。而“当时西欧没有一座城市具有开罗的规模, 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和巴黎可能有10万[6]居民,而英国、低地国家、德国和中欧的城市则较小”(第111页)。

中古时期兴建的阿拉伯城市开罗、巴格达等,以及在该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麦加、突尼斯、大马士革等城市, 经过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洗礼, 至今仍在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1] 桑巴斯·阿巴斯. 智慧之家1200年[M]. 巴格达: 伊拉克智慧院出版社, 2000.

[2] 威尔杜兰.拜占庭、伊斯兰及犹太文明[M]. 台北: 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75.

[3] 赫推布·巴格达迪. 巴格达史: 第1 卷[M]. 巴格达, 1960.

[4] [苏]赫勒杜夫, 等. 5-15 世纪的阿拉伯文化史研究[M] . 莫斯科: 前进出版社, 1989.

[5] [美]希提. 阿拉伯通史: 下册[M]. 马坚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6] HOURANI, Albert. A History of the Arab Peoples [M]. Cambridge: T 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本文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公元8世纪至10世纪, 阿拉伯学者、翻译工作者把大量古代希腊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和罗马医学、天文学著作译成阿拉伯文、古叙利亚文等文字, 为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 西方学者、翻译工作者把大量阿拉伯文典籍和希腊典籍阿拉伯文译本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等西方文字, 为基督教笼罩下的欧洲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一、8 世纪至10 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

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大思想家穆罕默德历经艰难曲折,创立了伊斯兰教,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团结起来,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阿拉伯人随即开始对外扩张, 相继征服拜占廷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波斯萨珊王朝控制的伊拉克,并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了波斯萨珊王朝。此后,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出击中亚, 进军北非,占领西班牙,于8世纪中叶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初登世界历史舞台的阿拉伯人,为了借鉴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成果,把大批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自然科学著作以及一些波斯、印度的文史、医学著作译成阿拉伯文,为阿拉伯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翻译运动始于伍麦叶时代。伍麦叶王朝第二任哈里发叶齐德的儿子哈立德,首先让人将一些有关医学、炼金术和星相学的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科普特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从而拉开翻译运动的帷幕。第十任哈里发希沙木则命人将有关波斯萨珊王朝的历史及其典章制度的书从波斯文译成阿拉伯文,进一步推动了翻译活动的开展。

阿巴斯王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一些哈里发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支持和鼓励学术翻译与研究,从而促进了翻译运动的蓬勃兴起。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重视医学,爱好天文学,他命人将一批有关医学和星相学的波斯文著作,以及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执政期间,下令修建了一座收藏珍贵图书文献的书库,并把该书库命名为“智慧宫”。他曾派人外出搜集希腊典籍,鼓励人们将其翻译成阿拉伯文。在他的支持下, 译书范围不断拓宽,翻译园地里百花齐放。

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在执政期间, 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一所集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麦蒙博学多才,酷爱希腊哲学,重视文化事业。著名学者约翰纳·本·马赛维、赛海勒·本·哈伦、侯奈因·本·伊司哈格等相继担任智慧宫负责人, 组织和主持翻译工作,由此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翻译运动。智慧宫里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等, 从事翻译、注释、校勘以及著述等项工作。在麦蒙的鼓励和鞭策下, 翻译家们将数百部各门学科的著作,从希腊文、波斯文、奈伯特文、古叙利亚文、希伯来文、印地文、科普特文和拉丁文翻译成阿拉伯文, 使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达到鼎盛。其后,小规模的翻译运动又延续了百年之久。阿巴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科学典籍中的大部分重要著作, 都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其中有:著名希腊学者柏拉图的《政治家篇》、《法律篇》、《理想国》、《智者篇》、《申辩篇》等;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的逻辑著作《范畴篇》、《论辩篇》、《解释篇》、《辩谬篇》 , 以及《物理学》、《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论灵魂》、《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第的大部分医学著作;希腊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的《金色格言》及有关音乐的论文等;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数据》、《光学》等;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论浮体》等;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乌斯的《圆锥曲线》、《有限极数》等。此外, 古罗马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天文大集》、《四部集》、《地理学》、《光学》等著作, 也被译成阿拉伯文。

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从而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古代文化遗产。例如,罗马医学家盖伦《解剖学》的希腊文原本遗失了,幸亏有阿拉伯文译本,这部珍贵的著作方得以流传下来。来自不同民族、信奉数种宗教的阿拉伯学者在翻译东西方典籍的同时,还为这些学术著作做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注释。此外,他们在翻译、介绍、研究这些著作的基础上,通过消化、改造和创新,撰写了大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促成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

二、11 世纪至13 世纪的西方翻译运动

阿拉伯文化主要通过西班牙、西西里岛传入欧洲。11世纪至13 世纪十字军东征期间,形成阿拉伯文化西传的热潮。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古代希腊学术著作,进而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欧洲学者对希腊、阿拉伯学术著作的翻译和研究,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711年,北非阿拉伯人总督穆萨·本·努塞尔属下的柏柏尔将领塔利格率军攻占直布罗陀、卡尔提亚和阿尔赫西拉斯,尔后进入内陆, 攻击西哥德人的军队,占领科尔多瓦和托莱多。次年,穆萨亲自率领由一万多人组成的阿拉伯大军进入西班牙,并相继夺取了塞维利亚和梅里达。此后, 阿拉伯大军在西班牙境内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到718年已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此时的西班牙被阿拉伯人称作“安达鲁斯”,成为伍麦叶王朝的一个行省。

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的数百年间,重视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使西班牙在公元9、10世纪成为欧洲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科学、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尔多瓦、托莱多和格拉纳达等城市,均设有大学和规模不一的图书馆, 学者云集。教育质量高、学术空气浓厚的西班牙著名大学,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欧洲学子们向往的圣地。来自欧洲各地的学子们学成回国后,又将阿拉伯文化传播四方。11世纪初, 西班牙人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 并陆续收复一些失地。一些阿拉伯学者和阿拉伯化的犹太人,为躲避战祸而迁居法国南部和西欧其他一些地方,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和当地文化的交流。

1085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基督教徒攻陷托莱多城。1130 年, 雷蒙大主教在托莱多建立了一所正规的翻译学校, 用以搜集、整理、翻译阿拉伯文化典籍和阿拉伯文书籍。该校卓有成效的翻译活动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将大批阿拉伯人撰写的各学科著作和译成阿拉伯文的希腊古典文献翻译成拉丁文,为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此外, 享有“智者”美称的阿方索十世,于1269年在塞维利亚建立的用阿拉伯文和拉丁文授课和研究的学院,在传播阿拉伯文化方面也功不可没。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位于连接北非和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公元827年,阿拉伯大军出征西西里岛,于831年征服巴勒莫, 902年攻陷托尔米纳,从而完全结束了拜占廷人对西西里岛的控制, 使该岛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区。

阿拉伯人统治西西里岛期间,把阿拉伯文化带进该岛。11世纪下半叶,统治西西里岛的阿拉伯人内部闹矛盾,政府处于分裂状态, 招致诺曼人入侵,并最终于1091年被罗吉尔一世征服。罗吉尔二世的外孙,弗拉德里克二世统治西西里岛时,也相当重视阿拉伯文化。他从巴格达和大马士革等地招聘学者,到其宫廷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命人翻译了许多阿拉伯文书籍。1224年,弗拉德里克二世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这所大学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阿拉伯图书。阿拉伯文化不仅在西西里岛进一步普及,还顺利传入西西里王国统治下的意大利南部地区, 并由此传到欧洲其他地区。11世纪到13世纪,西西里岛成为向欧洲传播阿拉伯文化的桥梁之一。另外,生活在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和北部巴黎的翻译家,也曾把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译成拉丁文等西方文字。

在西方翻译运动中,西班牙的托莱多、塞维利亚,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威尼斯,法国的蒙彼利埃、巴黎等地,相继成为翻译、研究阿拉伯文著作的中心。许多学者和翻译家用他们的宝贵心血和智慧的汗水,浇开了灿烂的学术之花。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有最早将阿拉伯文著作翻译成拉丁文的非洲人康斯坦丁,英国人阿德拉德,首次将阿拉伯文《古兰经》译成拉丁文的罗伯特,一生共翻译了70多部著作的克雷莫纳人热拉尔等,他们的名字将流芳百世。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11 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末,欧洲翻译家把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安萨里、伊本·鲁西德、花拉子密、拉齐、白塔尼、贾比尔·本·哈扬、扎赫拉维、比特鲁吉等50多位阿拉伯学者的253部阿拉伯著作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等西方文字,并且把约200余部译成阿拉伯文的古希腊著作译成拉丁文等西方文字。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进而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

古代希腊哲学和阿拉伯哲学传入欧洲后,在一潭死水似的欧洲哲学界掀起波澜。自12世纪到16世纪末的400 多年间, 以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鲁西德的哲学体系为指导思想的阿维罗伊主义,一直是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学说。伊本·鲁西德的“双重真理说”,为欧洲进步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帮助他们把哲学从神学的婢女地位解脱出来,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文艺复兴的早日到来。

古希腊数学和阿拉伯数学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计算数学的进步;古罗马天文学和阿拉伯天文学传入欧洲,对欧洲天文学的迅速发展,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希腊医学和阿拉伯医学传入欧洲,丰富了中世纪欧洲的病理学、眼科学和外科学,为欧洲近代医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和阿拉伯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

一、古代中国和阿拉伯交往回眸

我国对阿拉伯早就有所了解。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时,我国把阿拉伯称作“条枝”。《史记·大宛传》:“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安息指波斯(现伊朗),西海即波斯湾。《汉书·张骞传》:“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条枝、身毒国。”这是见诸我国史籍的中阿交往的开始。

古代中国和阿拉伯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两条要道。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出玉门阳关,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中亚木鹿(今土库曼共和国境内的马里)等地,取道波斯(现伊朗),到达伊拉克、叙利亚。大量的中国蚕丝、丝织品和其他货物,通过这条陆路,运往阿拉伯各地,以及更远的西方。香料之路(亦称“陶瓷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地南航,穿过马六甲海峡,经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南端,至波斯湾或红海。大批的陶瓷、丝、绢、绫、绵等货物,通过这条海路,运往阿拉伯各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