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0:03: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导 论

一、概念题

1.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与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不同的是,对一国而言的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就是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

答: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3.出口贸易

答: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他国市场的贸易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不属于外销的货物不列入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对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不经任何实质性加工改制,再行向外出口时,称为复出口(re-export)。

4.进口贸易

答: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的贸易活动。同样,不属于内销的货物不列入进口贸易。一国的产品销往别国后未经加工改制又被该国重新购回时,称为复进口(re-import)。

5.过境贸易

答: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这属于过境贸易。过境国除了对过境商品征收很低的过境税或印花税以外,与商品交易双方并无发生任何关系。

6.总贸易

答: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General import)。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Generalexport)。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为总贸易额。过境贸易列入总贸易。

7.专门贸易

答: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Special import)。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Special export)。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为专门贸易额。

其中,专门进口包括:①进入关境内(经过结关)供生产和消费用的货物;②进入保税工厂加工的进口货物;③从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进入境内的货物。专门出口包括:①本国运出关境的货物;②从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③本国化货物出口。

专门贸易指标反映一国作为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是作为买者或卖者)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采用这种记录和编制出口货物统计方法的有德国、意大利、瑞士和法国等国家。

8.有形贸易

答: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因为货物或商品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属性,故称有形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额要经过海关手续,并表现在海关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

9.无形贸易

答: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是指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是从有形贸易开始发展的,当时也并没有有形与无形之说,因为贸易往来几乎都是商品的购销及贷款的收支活动。随着国际间经济关系的扩大,先是围绕商品购销的各种服务,如运输、保险、金融、通信等大为增加,后来又有旅游服务、专利及技术转让、资本移动及劳务贸易等关系的扩大。基于这些非有形商品交换活动的迅速增长,一国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为无形进口,在这些方面的收入则为无形出口,在这些方面的一切活动便是无形贸易。

10.直接贸易

答: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

答: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其中,商品生产国是间接出口,商品消费国是间接进口。

12.转口贸易

答: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是过境贸易的一部分。

13.易货贸易

答:易货贸易(Barter trade)又称换货贸易、对销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方式。易货贸易在一些外汇比较短缺的发展中国家间采用。易货贸易的特点是:①易货贸易只涉及贸易的双方,如政府对企业和个人、企业对企业或政府对政府;②易货商品按照各自的需要,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串换;③贸易合同往往是短期的;④在清偿时,既可以是逐笔支付平衡,也可以是定期综合平衡。

14.自由结汇方式贸易

答:自由结汇方式贸易(Free liquidation trade)又称现汇结算(Cash Settlement)贸易,是指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贸易方式。在当代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自由结汇贸易是最通常的贸易形式。

15.贸易条件

答:贸易条件是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用以对国际贸易中各国贸易利益和地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由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利益不仅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有关,还与该国的贸易量和国内外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关,所以就有了不同形式的贸易条件。

16.外贸依存度

答: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与该国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简单地用该国某一年份的进出口总额与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

外贸依存度的大小与一国经济和外贸的关联程度高低有关,而这种关联程度又与该国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有关。通常小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而大国的外贸依存度较低;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较低,发展中国家外贸依存度较高;经济结构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外贸依存度较高,内向型的国家外贸依存度较低。

17.国际贸易惯例

答: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习惯性做法。这些习惯性做法由国际组织或某些国家的商业、学术团体加以规范成文,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即国际贸易惯例。国际惯例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

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主要惯例均由国际商会制订。其中,主要的国际贸易惯例有:①《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年);②《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6年);③《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④《国际保付代理惯例规则》(1994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颁布);⑤《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1992年)。

二、复习思考题

1.简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答: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原因有:

①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各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要素比例又存在差异,若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优势,分工生产相对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则不仅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而且能够促进生产资源有效利用,增加产品总量,提高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导致了跨国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坍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打开了束缚生产要素流动的桎梏——国界。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全球供应链应运而生,从而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

③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发端于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与成长,多边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多外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2)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世界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进步起到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可通过国际贸易增长率与世界生产年增长率的相互关系得以部分反映。(3)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就一个国家而言,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的增长也是密切相关的,对外贸易能够刺激、带动一国经济的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埃默里(R.F.Emery)曾就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作了定量分析,这些定量分析说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尤其在经济发达国家,两者相关性较高。另外,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2.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与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有何不同?这一区别对于我国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启示?

答:(1)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与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的区别

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比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复杂的多,其中,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①在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下,贸易当事人必须面对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条约这三个层面的法律。

②在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下,贸易当事人只须面对国内法,在国内法的约束下进行双方之间的贸易,而不需要考虑国际贸易条约和国际贸易惯例。因此,相对国际贸易来讲,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更加简单。(2)对我国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启示

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必须确保合同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因为只有符合法律规范的合同才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国内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诸如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条约的国际法层面上的法律,保证合同符合国内法和相关国际法的规定。只有这样,在贸易双方的法律利益发生冲突时,才能够明确贸易双方的责任。

第一篇 国际贸易原理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题

1.重商主义

答: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源泉,为了积累国内财富,他们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又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追求有利的贸易差额,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绝对利益

答:绝对利益理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比较利益

答: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比较利益,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4.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表示放弃一种生产机会而采取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

机会成本理论认为,机会成本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一国在机会成本低的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出口部分该产品换取本国机会成本高即比较不利的产品,这样,通过分工和交换,能为各国带来利益。

5.商品相对价格

答:商品相对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若以和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价格,则商品相对于商品的价格为。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且一国同时生产、两种商品,则的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于的价格。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的机会成本又等于其相对价格,因此,两国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反映了其比较优势所在,并为互惠贸易提供了基础。

6.隔离均衡

答:隔离均衡是指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均衡。从宏观角度看,一国的生产与消费应该一致。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需求,则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即隔离均衡点。

7.贸易均衡

答:贸易均衡是指两国的生产专业化持续到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状态。其中,不同国家的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在国内均衡点的边际机会成本不同,因而成为贸易产生的原因。二、复习思考题

1.试述重商主义的要旨。

答: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的要旨主要是:重商主义实质上是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它认为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而获取财富的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多卖少买”,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

2.试述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

答: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有:(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斯密看来,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交换是人类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为了追求私利,便乐于进行这种交换。为了交换,就要生产能交换的东西,这就产生了分工。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增加国家财富。(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利。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不同的国家,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也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察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3.试述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并简评之。

答:(1)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利益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国家间应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比较最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2)对比较利益论简评

①比较利益论的进步性

a.比较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该理论曾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居于首位。

b.比较利益论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利益法则。比较利益法则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即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即比较不利)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②比较利益论的局限性

a.比较利益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的,它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b.该理论所揭示的各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不得而知。

4.试以现代分析工具和方法分别对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情况下两国的贸易均衡进行分析。

答:(1)在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贸易均衡的实现

如果贸易双方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不变,双方开展的是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将全部资源用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除非有一方为贸易小国,所能提供的贸易量不能满足另一方(大国)的全部需求,大国才不得不继续生产两种产品,即开展不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图2-1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贸易均衡

在图2-1中,假定国Ⅰ和国Ⅱ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不变,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均为直线,它们与各自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互切点分别为和,即在无贸易的情况下国Ⅰ于点生产与消费达到均衡,国Ⅱ于点生产与消费达到均衡。由于国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较为平坦,所以国Ⅰ的隔离均衡商品相对价格小于国Ⅱ的隔离均衡商品相对价格。因此,国Ⅰ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国Ⅱ在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若两国有贸易可能,国Ⅰ将增加产品的生产,减少产品的生产;国Ⅱ则增加产品的生产,减少产品的生产,直至国Ⅰ把全部资源用于产品的生产,即生产点为,国Ⅱ把全部资源用于产品的生产,即生产点为,亦即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因为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所以这是可行的。两国通过相互交换产品,只要交换比例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彼此所得到的产品总量均大于无贸易的情况下国内商品消费总量。国Ⅰ的消费水平建立在点上,国Ⅱ消费水平建立在点上,国Ⅰ实际获益和,国Ⅱ获益和。两国消费的增加及贸易利得来自双方进行各自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而引起产量增加。

②在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贸易均衡的实现

如果两国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则两国开展的是不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即便有一方为贸易小国,两国的生产专业化也只持续到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此时两国贸易达到均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