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类方汇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2:59:46

点击下载

作者:左季云,耿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论类方汇参

伤寒论类方汇参试读:

内容简介

此书是作者根据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所列的113方(原缺一方)的类别加以整理而成。

全书分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及杂方类等十二章,将有关加减各方附入各大类下。

每一处方下大多分别详列本方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物作用、汤药服法、药后反应、预后等,并将有关近似处方,详述其鉴别方法。

此书可供中西医在临床上作为一般的辨证论治的参考,又因本书作者以处方为主,进行研究《伤寒论》,亦属整理和学习中医的方法之一,故亦可作为学习参考资料。序

夫伤寒者,外感之总名也。而《伤寒论》者,又总论外感之成书也。故仲景《伤寒论》,实为中医治病群方之祖,论中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包举概况。不仅用治伤寒由来已久,明乎此则六淫之病无不通贯矣。盖《伤寒论》专论六气之邪,而后人误为专论伤寒,无惑乎恒多窒塞不通。自汉唐以迄清末,如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诸先辈著作,于《伤寒论》多所发明,皆仲景功臣也。然读是书者,非苦辞旨古奥,即訾统系混淆。加以是丹非素,莫衷一是,割接剪裁,愈改愈晦。至有终身诵其书而不能了然于心者,遂使至要之心传不能轩露人寰,讵非憾事。季云肆力医学,念年于兹,窃以为中医之精神意义,出奇制胜,诚有不可思议者。特其著书方式,条理不清,不免贻人口实耳。于此中西医学互相角逐之秋,但能于伤寒精义,显揭披露,明其当然与夫所以然之故,自足有补于世,有功于仲景,固不必沾沾以著述为能也。徐洄溪云:方之治病有定,病之变迁无穷定。知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庶能穷流溯源,病无遁情矣。后学津梁其在斯乎!其在斯乎!用是采科学之体例,述仲景之心法,宗洄溪之方式,以方名编次,不类经而类方。且繁征博引,为见证施治之准绳,必不拘于一经二经,单传双传,自与仲景之意无不符合。盖法者,方也。必有法乃可云方。案者,断也。必能断方可云案。若非步武前哲,安能有此学术。是故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不可,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亦不可。何则?尚时方者,类少实学。而潜心古训者,又类多不合时宜。必二者兼而能之,乃克有济。兹编以仲景成法、时贤诸案、名医杰作、准古酌今汇合一编,参以新式标题名目,俾对证而求方,因方而援案,因案而知所取舍,先圣后贤,如晤一室。两千年来大法微言,昭如日月。岂非至简至便,至显至明之法乎?区区之心,窃慕乎此,此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之所由作也。计自纂集成帙,时阅廿载,稿凡五易,始毕乃事。后之学者,开卷豁然,不至如雾里看山,难得真相。倘所谓梓匠与人以规矩者非也。诚能以所引诸书,广为搜索,再事增益,俾医学缉熙于光明则大幸矣。公元1927年在疆圉单于春正月中浣四川江北洛碛左季云序第一章桂枝汤类第一节 桂枝汤一、用量(一) 仲景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二) 洄溪

桂枝钱半 芍药钱半,酒炒 甘草五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二、定义

此因伤寒或中风,而又脉弱自汗。为制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达表之温方也。三、病状(一)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者,阳受风气而未及乎阴也。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者,谓肌腠疏缓,卫气不谐。虽无寒而若不能禁,虽无风而常觉洒淅也。翕,越也、动也、盛也。鼻鸣,嘘也。干呕,风邪干胃也。但就鼻鸣、干呕而论,似属阳明、少阳兼证。益从阳明、少阳施治,不知脏腑相通,原不必处处皆治。良以病从阳明而来,主以桂枝汤则太阳之外邪去,而他病自愈也。余皆准此。(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此桂枝汤总证。(三)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此误下之症,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症施治。论中误治诸法,详观自明。(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以解其结。盖邪风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须刺之以泄经气。

风府一穴,在顶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也。刺入四分,留三呼。风池一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针入三分,留三呼。(五)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

提出“风邪”二字,见桂枝为祛风要药。(六)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荣气和者,言荣气不病,非调和之和。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者愈,宜桂枝汤。

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荣卫相离,发汗使荣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祛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或问:伤风自汗与中暍自汗皆相似,伤寒无汗与冬温无汗皆相类,敢问如何不同?曰:伤风不渴,中暍即渴。伤寒脉浮紧,冬温脉不浮也(此条重在“常”字)。(七)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未热之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无他病太阳诸证不必备,而惟发热自汗,故亦用桂枝汤。

前条自汗,因发热有时,系表邪未清,故时自汗。此条自汗觉无热而常出,系表邪毫无,故常汗。易言之,常出者,无表邪也。时出者,有表邪也。是故上条之常出,指阳虚言。本条之自出,指表邪言(此条重在“发热”二字)。

脏无他病云者,谓内无他病,外有表邪也。何也?以其发热故也。(八)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头痛有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太阳证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按:未可二字,从《金匮》增入,《伤寒论》失此二字。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便赤为里有热。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汗出而头痛未解,则血蕴热在经,而血动矣。宜桂枝汤。(九)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里证。身疼痛者,表证。当急救里。此误下之症,邪在外而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下脱可危,虽表证未除,而救里为急。《伤寒论》不可下篇云:误下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里。清谷已止,疼痛未除,仍从表治。盖凡病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阳为急,而表证为缓也。表里分治,而秩序不乱。欲以一方治数症,必至两误。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十)下利、腹胀满、里证。身疼痛者,表证。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节属厥阴证,未必由误治而得。然既见表证,亦宜兼治。(十一)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里证除而表证犹在,仍宜用桂枝法。轻其剂而加减之可也。(十二)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邪入中焦。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解表,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苦寒开降之法详见后。

或问:伤风汗自出,用桂枝汤以散其邪。伤寒无汗,用麻黄汤以发其汗。又言表证未解者,用桂枝汤。其理似乎相反?曰:伤风汗出,腠理既开。伤寒已汗后,腠理亦开。并用桂枝汤以解肌,可谓宜矣。(十三)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此禁下总诀。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言虽有当下之证,而外证未除,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也。四、脉象(一)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寸阳浮,则主卫阳外越,故热自发。尺阴弱,则营血受伤,营为卫之守,营不守卫,故卫气外泄而自汗。故本汤认证,以自汗为主。

桂枝证之脉,有阳浮阴弱者。阳谓寸脉,阴谓尺脉。言病在上不在下也,不可以阴弱指为阴虚。故柯韵伯曰: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病虽过期,而脉症属太阳,仍不离桂枝法。(三)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四)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本自多汗,但不恶寒而恶热,今多汗而犹恶寒,则仍在太阳矣。虽阳明病,而治从太阳。(五)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发汗未透,故烦。乃服药不及之故。(六)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本无汗法,因其脉独浮,则邪仍在表,故亦用桂枝。从脉不从症也。(七)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有时复热。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发热,则为阳明之潮热,而非疟矣。脉实者,宜下之。脉虚浮者,宜发汗。一症而治法迥别,全以脉为凭。此亦从脉而不从症之法。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五、药解

本方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利里。甘草甘平,安内攘外。用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

本汤姜、枣为主要之品。成无己注云: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故辛散为开卷第一方也。盖姜、枣具安内攘外之功,故桂枝汤重之。即单用二物,亦为正治。

桂枝,能活动脉之血者也。芍药,能活静脉之血者也。动脉为阳,故曰桂枝为阳药。静脉为阴,故曰芍药为阴药。动脉之血,由心以达周身血管,其地位由小而大,桂枝辅之,故曰桂枝发散为阳。静脉之血,由毛细血管以归于心,其地位由大而小,故曰芍药收敛为阴。一散一收,互为起讫,如环无端,依道运行。

本汤芍药宜用赤芍药之治验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市无芍药,自诣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许叔微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

论曰: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常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按《神农本草》称:芍药主邪气、腹痛、利小便、通顺血脉、利膀胱、大小肠、时行寒热,则全是赤芍药也。又桂枝第九证云:微寒者,去赤芍药,盖惧芍药之寒也。惟芍药甘草汤一证云:白芍药,谓其两胫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药以补,非此症也。《素问》云: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伤寒脉涩,身无汗,盖邪中阴气,故阳有余,非麻黄不能发散。中风脉滑,多汗、身寒,盖邪中阳气,故阴有余,非赤芍药不能劫其阴邪。然则桂枝用芍药赤者明矣(参《百证歌》)。

本汤桂枝非肉桂之治验

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许叔微曰:当服桂枝。彼云:家有自合者,许令三啜之,而病不除。询其药用肉桂耳。许曰:肉桂与桂枝不同。许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论曰:仲景论用桂枝者,盖取桂枝轻薄者耳,非肉桂之肉厚也。盖肉桂厚实,治五脏用之,取其镇重。桂枝清轻,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今人一例,是以无功。六、煮服法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凡云一升者准今六勺七抄)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试分释如下:(一)咀与剉如麻豆之考据及意义

仲景云:剉如麻豆大与咀同义。夫咀者,古之制也。古无铁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大,为粗药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腹中,易升易散,此所谓咀也。今人以刀器剉如麻豆大,此咀之易成者。若一概为细末,则不分清浊矣。经曰:清阳发腠理,浊阴归五脏,果何谓耶?又曰: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是也。咀之法,取汁清易循经络,故古人制咀剉如麻豆大,煮清汁饮之,名曰汤。所以入经络攻病取快。

释音咀。上音父。下才与切。嚼也。剉如麻颗也。(二)啜薄粥之解释

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内经》云: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主皮毛,汗所从出。啜粥,充胃气以达于肺也。观此可知伤寒不禁食,亦可见复方之妙用。

徐洄溪云:仲景用桂枝等药,犹恐其营中阴气为风火所煽,而消耗于内,不能滋润和泽,托邪于外。于是啜薄粥以助胃气,以益津液,此服桂枝汤之良法。凡发汗之方,皆可类推。汗之必资于津液者如此。

释音:啜。昌悦切。饮水也。七、服后现象(一)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解肌之法也。若如水流漓,则动荣气,卫邪仍在。

徐洄溪云:总之有病之人不可过凉,亦不宜太暖,无事不可令出汗,惟服药之时宜令小汗。服本汤已,温覆令微似汗,不可如水淋漓,此其法也。(二)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全料,谓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古一两,今二钱零。则一剂之药,除姜、枣仅一两六钱零,一服不过五钱零矣。治伤寒大症,分两不过如此。

释音:。音蛰。谓使周身然似乎有汗者,无非欲其皮间毛窍暂开而邪散也。八、食禁

凡服桂枝汤后,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九、禁用(一)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为解肌,而不可用以发汗,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故惟中风发热,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则是太阳麻黄汤证。设误与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此桂枝汤之大禁也。故曰不可与也,勿令误也。仲景叮咛之意至矣。(二)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酒客得之则中满而呕。(三)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内热者服桂枝汤则吐,如酒客之类也。既亡津液,又为热所搏,其后必吐脓血。吐脓血,谓之肺痈。(四)温病。

桂枝汤主温里,为温邪里热之大忌。故叔和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考《医林改错》云:发热有汗之证,从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杨素园大不以为然,谓常治风伤卫证,半剂辄愈。王孟英谓改错所云者,乃温热证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尊圣法。余亦谓然。

用桂枝汤证之要诀

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行桂枝汤也。十、本汤治风寒与白虎加人参汤治风热辨

长沙桂枝证,风寒病也。然往往昔人知有风寒,而不知有风热。《伤寒论》又云: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岂非以风寒药治风热病之变证哉?汉代且然,况后人乎!风热,即风温也。四时皆有,冬春为甚。十一、本汤发汗当注意

本汤为表虚风寒,直中肌腠者设。故其方有芍药、大枣。其法有啜稀粥。使汗出而解,不可令如水淋漓,此当注意也。十二、服本汤汗出与服柴胡汤汗出现状不同

服桂枝汤,必当先烦,乃汗出而解。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此烦此振,亦战汗也。十三、本汤治阴维、阳维之创论

二十九难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越人但有是说,而无治法。后人以桂枝汤为治,可谓中肯。盖阳维,维于阳,属于卫也,故为寒热。阴维,维于阴,属于营也,故为心痛。桂枝汤有和营卫调阴阳之力,适合比例以治也。十四、本汤加胶饴之功用

桂枝汤主散表邪,建中汤主立中气,本汤加饴糖一升名小建中汤。表里补泻之功用,即因之各异矣。十五、本汤出入加减之心法

仲圣以一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即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证。加胶饴为建中,即治里急梦遗。加胶饴、黄芪,更治虚劳诸不足之证。出入加减,无投不利。何后人一见桂枝,即指为伤寒之剂而不敢用也。若知仲景治虚劳之义,则得其心法矣。盖桂枝汤,辛甘而温之品也。若啜稀粥,温覆取汗,则发荣卫以逐外邪。即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是以辛为主也。若加龙、牡、胶、芪则补固中外,以治虚劳。即经曰:劳者温之,甘药调之,是以甘温为主也。谁谓仲景但能治外感,而不能治内伤哉!十六、本汤四时加减之要诀

按:《活人书》云,桂枝汤自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可加知母一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素虚寒者,不必加减。十七、本汤兼治

按:桂枝汤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想仲景立法之日,当是邪在太阳卫分时说法,就未言及别证皆可以用得。今人不明原意,死守成法,不敢变通,由其不识变化之机也。

予临证时多用此方,应手辄效。因思仲景之方,原不仅治一伤风证,凡属太阳经地面之病,皆可用之。兹将经验病状,列举备采:(一)胸腹痛,背亦彻痛者

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致胸腹痛,背亦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背亦受之。故桂枝汤可治之愈。(二)通身寒冷

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也。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故可治之愈。(三)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抽掣

太阳行身之背,因风中于背之太阳,经气不舒、卒闭,故见角弓反张。桂枝汤力能宣太阳之风邪,故可治之愈。(四)脑后生疮

脑后者,太阳经脉之所注也。风寒之邪,逆于脑后,抑郁成疮。桂枝汤宣散太阳之邪,故可治之愈(太阳行身之背,所有背上诸疮,以及一搭中搭之类,皆可用也)。(五)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

周身毛窍,乃太阳寒水化气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能宣太阳抑郁之气,故可治之愈。(六)足跟痛,痛彻腰股

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邪内闭,故见以上病形。桂枝汤能输太阳之气,故可治之愈。(七)小儿腮肿发热恶风

两腮近耳下,乃少阳、阳明地位,似不可与桂枝汤。今用此方可治之愈者,因其发热恶风,知太阳之邪逆于此也。(八) 小儿发热痘出

盖痘本胎毒,欲出于外,必得太阳真气鼓动,方能引痘外出。桂枝汤扶助太阳之气,气伸而毒尽越于外,不遗于内,故兼能治痘也。(九)妇人妊娠恶阻

妇人初妊,经气卒然不舒,营卫之气不畅,故见恶阻。桂枝汤能宣营卫,协和阴阳,故可治之愈。(十)发热、恶风、下利,日数十次

风邪犯太阳,则表气不通。表气不通,则里气不顺。邪陷于下,故见下痢。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痢可愈。(十一)寒霍乱后,身犹痛者(十二)自汗盗汗,虚疟虚痢

柯韵伯曰:予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盖以芍药微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先辈谓无汗不得用桂枝汤者,以芍药能止汗也。

按:此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可用,至于加减变通,实多奇异,仲景已言之矣。十八、本汤对举合勘之点(一)《伤寒论》原文

如上述。(二)《金匮》原文

1.治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治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第二节 桂枝加附子汤一、用量(一) 仲景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二) 洄溪

桂枝汤内加炮附子一钱半。二、定义

此因发汗太过,津脱阳虚,为制招补亡阳,散寒止汗,并御虚阳之温方也。三、病状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此发汗太过如水淋漓,或药不对症之故。其人恶风,中风本恶风,汗后当愈。今仍恶风,则表邪未尽也。小便难,津液少。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四肢为诸阳之本,急难屈伸,乃津脱阳虚之象,但不至亡阳耳。若更甚而厥冷恶寒,则有阳脱之虑。当用四逆汤矣。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四、脉象

浮而大。五、药解(一)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津止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是故桂枝、附子同服,则能止汗回阳。(二)此汤为表证未除,心力已衰者而设也。心主营,营弱者汗自出,汗出则阳走。附子味辛,能刺激腺体,使分泌旺盛,其气温补心,又为强心专剂。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按:近用附子之方,必嘱冷服,恐热服令人呕吐。此云温服一升,系指漏汗无虚热而言,若内有虚热者,则凉服为是。七、服后现象

服附子微有热象及小便短赤者,是阳回之佳象。今人以服附子而见舌干燥渴,疑惑附子所致,复投寒凉,前功尽弃,良可叹矣。更有视附子为毒药,遇有发热口渴,虽脉已细数,虚脱在即,竟不敢用,不得已亦以淡附塞责,可嗟执甚!故舒驰远曰:用桂附诸汤,惟恐其阴不去而阳不回,服后微有热象及小便短赤者最妙。可见姜、附之不忌口渴舌燥,观此益信。八、本证漏不止与大汗出之异点

服桂枝汤大汗出,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滋阴,故用白虎加参汤以和之。此用麻黄汤发汗,遂漏不止,而不烦渴,是阳亡于外,急当扶阳,故用桂枝加附汤固之。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多。因桂枝汤中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大汗出而玄府尚能自闭,但能使阳盛,断不致亡阳,同一不当也。而有阳陷宜滋阴,阳亡宜扶阳之别如此。九、本证漏不止与真武汤汗出不解之异点

此证发汗,汗遂不止。是阳中之阳虚,不能摄汗。所以本证之恶风不除,而变证有四肢拘急之表,小便难之里。故仍用桂枝加附子以固太阳卫外之气。彼证发汗,汗遂不止,是阴中之阳虚,汗虽出而不彻。所以彼证之发热不除,而变证见头眩身振之表,心下悸之里。故假真武汤以固坎中真阴之本。就两汤本证变证发现之比较,则两汤用药之异点明矣。简言之,真武汤是救里寒亡阳之失,急于回阳者。本汤是救表寒漏风之失,急于温经者。十、本证漏不止与自汗出用芍药甘草汤似同实异之点

彼证脚挛急,在未汗前是阴虚。此证四肢急,在发汗后是阳虚。且自汗因心烦,其出微,而遂漏。因亡阳,故不止,小便数,尚不难,恶寒微,不若恶风之甚,脚挛急,尚轻于四肢不利。要言之,此之微、急、难以屈伸,是诸寒收引。彼之两胫拘急,是阴液不养其筋,一为阴竭,一为阳亡。且即此而悟阴虚阳虚之病,此其似同实异之点也。

附: 《医医病书》自汗论

自汗不止,今人悉用黄芪、浮麦,他法概不知之。

1.伤寒漏汗,治以桂枝加附子汤。

2.中风自汗,治以桂枝汤。

3.风温自汗,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如桑叶、连翘之类。

4.中暑自汗,治以白虎。狂汗不止,脉芤者,加以人参,亦有用生脉散处。

5.阳虚自汗,轻则用人参、黄芪,重则用桂枝、术、甘。

6.肺虚自汗,用沙参、麦冬、五味子、霜桑叶之类。

7.心虚自汗,用秋小麦、人参、枸杞、柏子、龟板之类。重者,用龙骨、牡蛎、救逆汤。

8.阴虚不受阳纳之自汗,即盗汗。治以介属潜阳,大固肾气。

9.湿家燥家自汗,均以护阳为主。

10.痰饮咳嗽自汗,即用发汗之麻黄,单用其根,以收太阳归纳之气。

附录:《伤寒指掌》自汗论

1.伤风则恶风自汗。

2.伤湿则身重自汗。

3.中暑则脉虚、烦渴、自汗。

4.湿温则妄言自汗。

5.风温则鼾眠自汗。

6.柔痉则搐搦自汗。

7.阳明则潮热自汗。

8.劳倦则身倦自汗。

9.亡阳则漏不止自汗。阳明胃土虚,中寒,脾不约束津液,横溢四肢,犹如阴淫盛雨滂沱,故汗出而冷也。十一、本证小便难与五苓散相似之点

此汤小便难,是膀胱之水寒结,与五苓散之水结相似,故五苓用桂以温之。此方更加附子者,正所以温散水结也。第三节 桂枝加桂汤一、用量(一) 仲景

于桂枝汤原方内,加桂二两。(二) 洄溪

肉桂钱半,去皮 白芍钱半,酒炒 桂枝八分 甘草六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水煎,去滓,温服。二、定义

此阳虚不解,阴邪乘虚冲心,欲作奔豚。为制和营散邪,益火消阴之温方也。三、病状

太阳伤寒者,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复感新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不止一针,故云各一壮。且灸法不循穴道,亦甚易。与桂枝加桂汤,烧针取汗,亦汗法。兹因针失慎,致外被寒袭,火郁于中,血不流行,结肿核赤起矣。又因卒然加针时,心畏而惊。《金匮要略》曰:病有奔豚,从惊发得之,所以肾邪乘心之虚,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邪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去寒邪也。四、脉象

弦紧细。五、药解(一)太阳风邪,因烧针复感于寒,用桂枝汤解外以散其邪。更加桂者,益火以泻阴气,并祛外邪也。(二)徐洄溪云:重加肉桂,不特御寒,且制肾水。且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七、本汤治奔豚之辨证《难经》曰:肾之积曰奔豚,则奔豚属肾矣。方用桂枝加桂汤,于足少阴肾,其法不合。既阴邪上逆,从少腹冲心,悖乱已极,岂犹敢用桂枝之升散,以重耗其阳,而愈动其阴乎?仲景必无此法。

齐有堂偶与闵公景陆谈医曰:昨见一少年其身壮盛,患少腹痛,以渐上攻而至心下,医者用桂枝加桂汤四剂,遂魄汗厥逆而死。此误也!是病乃少阴中寒,宜吴茱萸四逆汤,驱阴降逆。而庸辈谬用奔豚法,放胆用桂枝以杀之耳!予闻而爽然曰:先生高识,足以释我疑,而破后世之惑也。今而后益知奔豚之法,不可从也。爰是更进而求之。烧针者,温经以御阴也,肾邪当不致发矣。且核起而赤者,尚在躯壳之表,曷为必发奔豚耶!此必后人之误。八、本证少腹上冲与苓桂甘枣汤脐下悸之区别

彼方茯苓半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四两,去皮。因发汗后,脐下悸,是水邪乘阳虚而犯心,故君茯苓以清水之源。本方因表寒未解,而少腹上冲,小腹两旁曰少腹,即脐下丹田穴。是水邪挟阴气以凌心。故加肉桂以温水之主。前症已在里,而奔豚未发。此病尚在表,必奔豚已发。故主治不同,而区别亦异。九、本证内外先后夹攻之精义

内外夹攻云者,谓桂枝不足以胜风,先刺风池、风府,后与桂枝以祛风,烧针不足以散寒,先灸其核,后与桂枝加桂以散寒也。十、本方与桂枝加芍药汤主治之区别

彼方加芍药,治阳邪下陷。此方更加桂,治阴邪上攻。只是一味中加分两,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离之妙如此。十一、本方加桂之考证

仲景书用桂而不云枝者二处:一桂枝加桂汤;一理中丸去术加桂。一主脐下悸。一主脐下筑,皆在下之病。东垣曰: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桂肉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刘潜江曰:亲下者,趋阴也,消阴翳而发阳光。亲上者,归阳也,以达阳壅而行阴化。又曰:气之厚者,亲下,即走里而入阴分。凡在里之阴滞而阳不足者,皆可治也。气之薄者,亲上,即走表而入阳分,凡在表之阳壅而阴不和者,皆可治也。则桂枝桂肉之用,岂不彰明较著哉。十二、本汤对举合勘之点(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二)《金匮》原文

治发汗,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此汤主之。

按:此两条,《金匮》多“治发汗”三字。又《金匮》上至心,与《伤寒》上冲心少异。然所治皆奔豚证也。第四节 桂枝去芍药汤一、用量

仲景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二、定义

此阳虚于内,胸满不舒。为制振阳气,散阴霾之温方也。三、病状

太阳病,下之后,胸满者。

中虚而表邪仍在,因下后而伤胸膈之气,故下焦浊邪之气潜居阳位而为满也。四、脉象

脉促。

数中一止为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成无己)。

三指禅云:促与结对。迟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迟为寒结,则寒之极矣。数为热促,则热之至矣。

季云按:吴鞠通谓《脉经》云,数而一止曰促,缓而时一止曰结。按古书从无治促结之明文。余生平治病,凡促脉主以石膏,结脉主以杏仁。盖促脉为阳属火,故以石膏降阳明之阳。结脉属阴,乃肺之细管中有块痰堵截隧道而成,故以杏仁利肺气,而消块痰之阴,无不如意。然照时人用药,石膏用七八钱,杏仁用三五钱,必无效矣。似脉促当用凉药,一定之理。然此证脉促,用桂枝去芍,微恶寒加附子,讵不与《脉经》相反乎?不知《脉经》所云促脉,系指未经误下之阳盛实热而言。仲景所云是指已经误下之阳虚欲脱者而论。是阳盛之脉促,不因误下或汗出淋漓,此其常也。而阳虚之脉促,则因下后,毫不汗出者,此其变也。观此则阳盛脉促,当用凉;阳虚脉促,当用温可知矣。况上文言脉促胸满,系寒邪内结。下文言微恶寒者加附子系阴气凝聚乎。五、药解

此方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去之者,恶其酸收引邪入内也。故尤在泾曰:阳邪被抑而未复者,仍当从阳,因而去之,此桂枝汤去芍药之意。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七、本汤与葛根芩连汤脉促同而治法异辨

病在太阳,而反下之,邪气被抑而未复,正气方虚而不振,是以其脉多促。然当辨其仍在表者,则纯以辛甘发之,桂枝去芍药汤是也。辨其兼入里者,则并以苦寒清之,葛根黄连黄芩汤是也。八、本证胸满与瓜蒂散证胸、满桂枝汤证胸虚邪陷辨

太阳病未解,反下之,胸实邪陷,则为胸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胸虚邪陷,则为气上冲心,桂枝汤证也。今下之后,邪陷胸中,胸满脉促,似乎胸实,而无冲咽喉,与不得息之证,似乎胸虚,却又见胸满之证,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亦不用桂枝汤以治虚,惟用桂枝之辛温,以和太阳之表,去芍药之酸收,以避胸中之满,此三方之辨别也。第五节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一、用量

仲景

即前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二、定义

此误下扰乱阴阳之气,阳虚欲脱。为制固护真阳,以防亡阳之变之温方也。三、病状

太阳病,误下后,汗出胸满,更见微恶寒者。《金鉴》谓恶寒下当有“汗出”二字。若无此,乃表未解,无加附子之理。柯韵伯谓喘满而不汗出,则是无“汗出”二字。然就微恶寒而论,当以《金鉴》注为近是。四、脉象

脉促。五、药解

微恶寒者,阳亦虚矣。故加附子。六、煮服法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恶寒止停后服。七、本证之脉促、汗出、胸满与葛根芩连汤之脉促、汗出、下利寒热虚实辨

彼证脉促汗出,不恶寒,下利不止,实热也。本证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不喘,不下利,虚寒也。盖彼证是里热蒸越之汗,故汗出不恶寒,为阳实。喘而下利,亦为热。此证乃表阳不固之汗,故汗出,微恶寒,为阳虚。即不喘利,亦为寒。要知仲景立法,每在极微处设辨,用示准绳,甚恐人于微处易忽也。今以微恶寒发其义,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热,而在汗出恶寒不恶寒上辨寒热。不在脉促上辨寒热,而在脉促之有力无力辨寒热。于此又可知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而当在胸满之时满时不满,常常满而不减上辨虚实矣。八、本证之胸满脉促与桂枝去芍药汤之胸满脉促辨

促为阳脉,胸满为阳证。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正以见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脉矣。故辨脉不同如此,而治方去加如彼。九、本证去芍药加附与桂枝汤去芍之区别

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见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薄不能散邪,加附子之辛热为纯阳之剂矣。仲景于桂枝汤一加一减,皆成温剂。而更有扶阳纯阳浅深之区别如此。十、本汤对举合勘之点(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二)《金匮》原文

伤风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季云按:此方在《伤寒》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在《金匮》名桂枝附子汤。虽所治迥异,而药味实同。又《伤寒》方中桂枝用三两,《金匮》则用四两,《伤寒》附片只一枚,而《金匮》用三枚,则又同中见异也。第六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一、用量(一) 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二) 洄溪

杏仁二钱,去皮 桂枝钱半 厚朴一钱,制 甘草五分 白芍钱半,炒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二、定义

此因伤寒误下后,表邪未解,发热喘逆。为制解表降逆定喘之温方也。三、病状(一)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二)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前条乃本然之喘,此乃误下之喘,因殊而法一。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四、脉象

脉弦浮。五、药解

喘为麻黄证,治喘功在杏仁。此妄下后,表虽不解,腠理已疏,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芍药酸寒,但加杏仁治喘,恐不胜任。必加辛温之厚朴以泄之,则喘随汗减矣。要言之,不外肺气郁阻,降冲逆而破壅塞也。别录厚朴主消痰下气。本经杏仁主咳逆上气。良有以也。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七、本汤治喘与麻杏石甘汤治喘辨

无汗喘者,宜麻杏石甘汤。有汗喘者,宜本汤。

附:六经喘咳用备参考

1.太阳病喘咳,宜前两方,小青龙汤(指无汗喘咳言)。

2.少阳病,无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汤加五味、干姜。

3.阳明病,无咳有喘。内实喘者,宜大承气汤,下利,宜葛根黄连黄芩汤。

4.三阴,惟少阴有喘咳。喘者,宜四逆汤加五味、干姜。咳者,阴邪下利,宜真武汤加五味、干姜。阳邪下利,宜猪苓汤。八、本汤治喘与葛根芩连汤治喘之区别

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下利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者,乃邪陷于里,热在阳明,葛根芩连汤证也。今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表仍未解也。故用本汤以治之。此其区别也。第七节 小建中汤一、用量(一) 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胶饴一升,倍芍药。(二) 洄溪

白芍二钱,酒炒 桂枝六分 炙草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饴糖五钱二、定义

此中气虚馁,表受寒邪,遏郁不解。为制安内攘外,泻中寓补之温方也。

按:此方仲景治阳虚之总方也。得其旨者,可即此一方,而治百十余种阳虚证候,无不立应。三、病状(一)伤寒,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胶饴大甘,以助中宫。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按:急则为热,痛则为虚。是方辛以散厥阴之邪,甘以缓肝家之急,苦以泻少阳之火,酸以敛太阴之液,是建中州之都会也。夫建者立也。盖因中气不足,以此重立之也。(二)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按: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之表,但心中悸而烦,是少阳中枢受寒。木邪挟相火为患,非辛甘助阳,酸苦维阴,则中枢立亡矣。四、脉象

阳脉涩,阴脉弦,或缓弱而迟者。

中宫之阳气虚,则木来乘土,故阳涩而阴弦也。不差,与小柴胡汤者,谓治太阴不愈,变而治少阳,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脉弦故用此法。

本方为脉迟者而设,若脉数者,则不宜桂枝。五、药解

桂枝散寒,甘草、饴糖助脾安悸,白芍泻火除烦,生姜佐金平木。盖取酸苦以平厥阴之火,辛甘以缓脾家之急也。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此先煮五味去滓,而后入饴糖也。温服一升,日三服。

徐洄溪曰:古方一剂,必分三服,日服一次,并有日服三次,夜服三次。盖药味入口,即行于经络,祛邪养正,性过即已,岂容间断。今人则每日服一次,病久药暂,此一曝十寒之道也。观此则凡曰日三服者,当知所注意也。七、本汤之命名

此汤寓发汗于不发汗之中。曰小者,以半为解表,不全固中也。易言之,即小小建立中气也。八、本证虚烦与栀子汤证虚烦辨

本证悸而烦,其为虚烦可知,故用建中汤以补心脾之气。栀子汤治有热之虚烦,此治无热之虚烦也。九、本证心悸不可误认为小柴胡汤证

伤寒悸与烦,皆小柴胡兼见之证。本证得之二三日,里证未必悉具,小柴胡汤非所宜也。盖心中悸而烦,里气虚而阳为阴袭,建中汤补虚和里,保定中州,故以资气血为主,而无事乎和解少阳中枢也。十、与本方后审证施汗下治法

建中者,建其本也。与建中后,徐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在里,则应下之,以中州即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所谓急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十一、本汤治喘与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治喘辨(一)太阳病不解,用小青龙汤治喘者,治水包于肺也。(二)用麻杏甘石汤治喘者,治寒包肺火也。(三)用本汤治喘者,治寒邪在肺也。十二、本汤禁与(一)阴虚火旺

此方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之病相反。(二) 呕家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三)嗽症及痰火

凡嗽症皆为肺家有痰及火,建中总属不宜。(四) 吐蛔

吐蛔者不可用此汤。盖因虫得甘则逆上。(五) 中满

中满不可用此汤。盖因甘能补气填实故也。十三、本汤兼治(一)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亡血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皆宜之。喻嘉言曰:虚劳病至于亡血失精,精血枯槁,难为力矣。急宜建其中脏,使饮食进而阴血旺。故但用稼穑作甘之味,生其精血,而酸辛咸苦,绝所不用,舍是无良法也。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火也。(二)黄胖。用力劳伤,神疲黄胖者,乃脱力虚黄,俗云黄胖是也。当服小建中汤,六君子汤之类。(三)头面畏寒。头为诸阳之首,阳气独盛,故能耐寒。今不能耐寒,是阳虚也。故宜此方温补,其阳自愈。十四、本汤治肠鸣泻痛与四逆理中治下利腹痛辨

三阴下利而腹痛者,里寒也,宜温之,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是也。肠鸣、泄泻而腹痛者,里虚有寒也,宜温中散寒。悸者,阳气虚也,烦者,阴血虚也,与小建中先建其里,倍芍药者,酸以敛阴,阴收则阳归附矣。

按:经云,中气不足苦肠鸣,此之谓也。十五、本汤之加法(一)阳虚自汗,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凡中气不足,劳倦所伤,非风寒外袭者,《金匮》加黄芪以固腠理而护皮毛,则亡血失精之证自宁,此阳密乃固之理也。又头面畏寒者,加附子三钱。(二)脉沉足冷,加附子。名附子建中汤。(三)若血虚腹痛,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十六、本证之心中悸而烦与调胃承气证之心烦辨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则是烦之实者也,与调胃承气汤下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则是烦之虚者也,与小建中汤补之。烦而悸则为热,悸甚而烦故为虚。大抵先烦而悸者,是为热也。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则此类也。第八节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一、用量

仲景

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二、定义

此因表邪未尽,体虚过汗。为制祛邪补正,和荣助卫之方也(凡素体虚而过汗者方可用)。三、病状

发汗后,身疼痛者。表未尽也。四、脉象

脉沉迟。

沉则不浮,不浮则非表邪矣。迟则不数紧,不数紧则非表邪之疼痛,乃气虚已甚之现象矣。(一)脉沉迟与脉沉微之区别

仲景于脉沉者,先叙其身疼痛。盖痛属血少,血生于心,由心管出而散为脉,故心火甚则动速,心火虚则动迟。沉迟云者,脏气虚寒也,故用桂枝补心火以生血。加减建中汤证云:假令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又于沉微申之曰:身重无大热者,盖热属气分,无热则气虚,气虚不能鼓动,故脉微。所以主用附子者,补肾与膀胱之气也。同一脉沉,而一迟一微,又有气血之区别如此。(二)《内经》言心主血,《脉经》言脉为血府,《医林改错》言脉动,皆是气动,与西医言脉辨《脉经》言脉为血府。《内经》言食气入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西医言心脏跳动不休,故脉应之而动,此中西脉法相同之点也。《医林改错》言脉不能跳动,凡脉之动皆是气动。此说非也,使其是气动,则气一呼当应之一动,气一吸亦当应之一动,何一呼动二至,一吸动二至,显然与呼吸相左哉?以是知脉是血管应心而动无疑矣。五、药解

本汤专任甘、枣以佐桂枝,则桂枝当入心养血之任,复加人参以通血脉,邪未尽宜表,而气虚不能胜散药,故用人参。则营卫调和,而身痛自瘳矣。《医宗金鉴》云: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也。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此以多煎为妙,取其味厚入阴也。七、本汤新加之命名

名曰新加者,见表邪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且明非桂枝汤之旧法也。八、本证非中寒证辨

身疼痛,脉沉迟,焉知非中寒证?然此证乃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不止,脉变沉迟,非中寒比也。九、本证因误于药

此本桂枝证,而误服麻黄以发其汗,故加芍药协桂以和其荣,生姜、人参又以助卫也。十、本汤与四逆汤身疼痛、脉沉迟之同点

彼汤在未汗前,而脉反沉,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协里寒而表寒自解。此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助桂枝而通血脉,是调中发表之义也。要言之,一逐寒而表寒解,一和营气而身疼自瘳,此其同点也。十一、本证身疼、脉沉迟与他证身疼、脉浮紧之治法

仲景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又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新加汤主之。夫身疼痛皆系表邪不尽,故宜汗解。何以复加人参、生姜、芍药以益血也?曰:表邪盛则身疼,血虚则身亦痛,其脉浮紧者,邪盛也。其脉沉迟者,血虚也。盛者,宜损之则安,虚者,宜益之则愈。十二、本汤与桂枝人参汤之异点

彼因妄下而胃中虚寒,故用姜、术,表尚协热故倍桂、甘。此因发汗不如法,亡津液而经络空虚,故加人参。惟胃未伤,故不须白术。胃不寒,故不用干姜。要言之,一因妄下,故胃虚而寒。一因发汗失法,致经络空虚。此其异点矣。十三、本汤加参之要点

李东垣曰:仲景于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者必益气也。然人参味甘气温,温固养气,甘亦实能生血。汗下之后,血气虚衰者,非此不为功矣。此要点也。第九节 桂枝甘草汤一、用量(一) 仲景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二) 洄溪

桂枝八分 甘草钱半二、定义

此因发汗过多,心液虚,心气馁。为制甘温补心之轻剂也。三、病状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心下悸欲得按者,谓气液两虚,中空无倚,惕惕然不能自主,所以叉手冒心,欲得自按,以护庇而求定也。其虚在膻中,故必须补阳气生心液。四、药解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则心液空而喜按,故用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助中土以防水逆,不令肾气乘心。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顿服。此以一剂为一服者。

陶节庵用甘澜水煮服。

汗多则心虚,欲得乎汗者,将水以物扬之千数遍,至水上有珠者是也。此取其扬之无力,不助肾邪而克心火也。六、本证心悸之解释

悸,心动也,怔怔忡忡不能自安也,但与惊不同。盖有触而动曰惊,不触而动曰悸。惊从外起,悸从内生,皆不外心虚之故。但有三种区别如下:(一)有气虚而悸者。此阳气内弱,心下空虚也。(二)有停水饮而悸者。此以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也。(三)有汗下后而悸者。汗为心液,汗去心虚,如鱼离水也。七、本证鉴别在望

汗多则心液虚,心气馁,故心下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凭。如此不堪之状,一望而知其虚矣。但与心中悸而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八、本证心下悸与真武汤证心下悸之区别

本证心下悸,因发汗过多,气液两虚,故用甘温以补之。彼证心下悸,系下焦肾水,因心液不足,随阳而上犯,故用镇伏以救之。要言之,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一症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季云按:心下悸,以扶阳御阴,补土逐水为主法。诚是矣!但于逐水之后,如仍心下悸不宁,的属心虚,则少加补血药亦可。何则?以心主血故也。九、本证汗多不须附芍之理由

不须附子者,以汗虽多而未至于亡阳。不须芍药者,以汗已止而嫌其敛阴也。第十节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一、用量(一) 仲景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一) 洄溪

茯苓三钱 桂枝六分 甘草三分 大枣三枚二、定义

此因发汗伤肾气,肾水阴邪,乘虚上干于心。为制培土制水之方也。三、病状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动也。欲作奔豚者。

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攻之象。欲作者,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四、药解

心阳不足,肾气上逆,故脐下悸动,欲作奔豚。汤中君茯苓以伐肾邪,佐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制水以平肾气。五、煮服法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一) 甘澜水作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二) 甘澜水释义

澜水名劳水,状似奔豚,性则柔弱,扬之无力,取其不助水邪,且取动极思静之意也。

按:水味本咸,扬之反甘,则不助肾水之邪,转有益之之妙。水性本下,扬之则润下之性益急,岂犹虚内泛之水与外来之水,相得而冲逆乎?从此可知大半夏汤与秫米汤之妙理矣。(三) 先煮茯苓法

先煮茯苓者,取其功专下伐肾邪耳。故仲景方中,凡专重之药,法必先煮。六、本证奔豚之原因及发动之部位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七、脐下悸与心下悸之区别

心下悸,是扰胸中之阳。脐下悸,则因发汗太过。上焦干涸,肾水上犯,故重用茯苓以制肾水,桂枝以治奔豚。八、本汤与苓桂术甘汤有去、加、倍三种治法之区别

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此治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去白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脐下悸是邪上干心,其病由汗而起,自不外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补阳气,生心液,更倍茯苓以伐肾邪,益大枣培中土,土强水制,阳建阴御,而欲作者自不作矣。要之,本汤欲作奔豚之治法,已作奔豚则系肾阴邪盛,又非此汤所能治,则当从事桂枝加桂汤法矣。第十一节 桂枝麻黄各半汤一、用量

仲景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及双仁者二、定义

此余邪怫郁于表,战惕面赤身痒。为制小发汗和营卫之轻剂温方也。三、病状(一)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过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邪已渐轻。其人不呕,非少阳。圊便欲自可者,无里热。一日二三度发。非疟象。

圊便自可者,谓小便清白,里和不受邪也。太阳病已过,一候欲愈,则必交厥阴。厥阴中见少阳,故如疟状。且热多厥少,为阳胜。其人苟脾胃气和,自二三度发,邪气已浅,故知其必愈。(二)恶寒兼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

此三句,明承上文欲愈之故,盖由病气虽除,而正气亦衰,当静以养之。使胃气渐充,则营卫自和。若更用汗吐下之法,益虚其气,则病从药增,医者不审,误人多矣。(三)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

微邪已在皮肤中,欲自出不得故身痒,以此汤取其小汗足也。阳明篇云: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四、脉象(一) 脉微缓者

微缓云者,即不浮、不弦、不大之谓也。微则邪衰,缓则正复,故为欲愈。(二) 脉微者

但云微而不云缓者,邪衰而正亦衰也。五、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欲去沫,故先煮。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减去三之一。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按:此汤分两甚轻,汁共约六两。古今之秤,仅一两三四钱,分三服,只服四钱,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总之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之义也。六、药解

此不专事桂枝,而兼合乎麻黄者,谓其面热身痒,邪在轻虚浮浅之处,惟麻黄能达也。七、本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之区别

彼方因汗不如法,虽不彻而已汗,故取桂枝二分,入麻黄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而缓汗之。本汤因未经发汗,而病日已深,故于二汤各服三合,并为六合,顿服而急汗之。一缓一急,于以见仲景用偶方之轻剂,而有大小反佐不同之区别。八、本汤注意

治发热自汗,或无汗。第十二节 桂枝二麻黄一汤一、用量

仲景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甘草一两二铢,炙 生姜一两六铢,切 大枣五枚,擘二、定义

此因大汗出,表邪仍在,并不烦渴,为制小发营卫之温方也。三、病状

服桂枝汤大汗出,与桂枝汤如前法。此所谓邪不尽行,复如法者也。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桂枝汤宜令微似汗,若大汗出,则为汗之太骤,表解而肌未解也,仍宜与桂枝汤,形如疟,日再发者,是肌邪表邪未尽也。四、脉象

脉洪大。

脉洪大,若烦渴者,则为表邪已入阳明,是白虎汤证也。今脉虽洪大而不烦渴,则为表邪仍在太阳,是汗虽出而邪未尽,当与桂枝汤如前法。五、药解

邪气客于营卫之间,故与桂枝二以解肌邪,麻黄一以解表邪也。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分再服。

成无己曰:经云,如服一剂,病症犹在者,故当复作本汤服之。七、本证与疟疾相似之点

疟因暑邪久留,而伏著于募原,故发作有时,日不再发。此因风邪泊于营卫,故一日再发,或三度发。一在发作有时,一在再发,或三度发,此其似同实异之点也。八、本汤重解风邪

方有执曰:服桂枝证,转大汗出,脉转洪大者,乃风多寒少,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两者均不得解,而寒热如疟也。用此汤重解风,而轻散寒也。九、本汤重桂枝轻麻黄之意义

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第十三节 桂枝二越婢一汤一、用量

仲景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此即桂枝汤加麻黄、石膏二味也。

附:越婢方

麻黄六两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二、定义

此因热多寒少,表证未罢。为制发越婢气,通行津液,清疏营卫之温方也。三、病状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此无阳也,不可更汗。

热多云者,谓肌表之热邪甚。越婢云者,谓发越之力如婢子之职,挟小其制,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四、脉象

脉微弱者。

此指“脉”不甚紧而言。然就脉而论,则与证反。盖以证为太阳,其气内陷于至阴之中,全隐其太阳真面目。《全生集》云:尺脉微者,因无阳也。五、药解

此即大青龙以芍药易杏仁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剂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矣。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汗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以石膏佐麻黄,而为发汗祛肌热之重剂也。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七、本汤加减法

自汗,去麻黄,加白术、芍药。小便不利,加茯苓。脉弱,加人参。八、本汤兼治

温病挟寒湿。九、本证无阳与亡阳辨

此无阳与亡阳不同,并与他处之阳虚亦别。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脐下悸等症,故以此清疏营卫,令得似汗而解。况热多寒少,热在气分,尤与石膏为宜。十、本汤与麻黄一汤麻黄二汤之存考

徐洄溪曰:按以上三方,所谓一二各半之说,照方计算,并不对准,未知何说。或云:将本方各煎,或一分,或二分,相和服,此亦一法,但方中各药又注明分两,何也?故录存考。十一、本证之热多寒少与金匮越婢证之无大热辨

彼证无大热者,因热被水阻,不得外越,内已蕴酿成大热,故不用辛温之桂枝。此因表证未罢,肌表热甚,且无阳而脉微弱,故佐桂枝和表以清热。二方药味不同者只桂芍耳。惟一属太阳病,故用桂、芍。一属风水病,则去桂、芍。仲景用药之严如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