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入门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21:09:32

点击下载

作者:麦彭仁波切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者入门论

智者入门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智者入门论作者:麦彭仁波切排版:HMM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9-03-01ISBN:9787570001040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梵音:班智达雅那让阿瓦达绕莫康那玛夏札

藏音:刻波策拉杰波够意夏累丹玖

汉意:智者入门论

顶礼三宝!第一蕴

色受想行识,此等是五蕴。

色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

眼境色分类,蓝黄白红本,

云烟尘雾光,影明暗八支。

形长短方圆,高低粗细等,

余贤劣中等,内分成多种。

声内之分类,有执受大种,

无执受大种,二俱大种声。

能诠有二种,有记无记别,

有记亦有二,世间圣安立,

贤劣中三者,内分无有量。

香分妙恶平,俱生合成等。

酸甜苦辣涩,及咸许六味,

余悦不悦意,中等多类别。

所触因与果,坚湿暖动因,

滑涩轻重饥,渴冷软松紧,

足病老死息,大勇等果触。

法处摄五色,极略极迥色,

受所引遍计,定生自在色。

极微微尘铁,水兔羊牛尘,

光虮虱麦指,递增成七倍,

廿四指一肘,四肘称一弓,

五百弓闻距,八闻距由旬。

受蕴之类别,乐苦等舍三,

身乐苦意乐,意苦舍受五。

眼聚接触中,所生受等六,

彼分苦乐舍,故成十八受。

复身受心受,有爱无爱受,

贪依离依等,分类成多种。

名为想蕴者,眼聚接触中,

所生想等六,执义名言二,

复有相无相,狭广及无量,

无所有想六,是作彼等类。

名为行蕴者,相应非相应,

与心相应者,五十一心所,

受想思作意,及触五遍行。

欲乐胜解念,定慧五别境。

受想除于外,余皆行蕴摄,

信不放逸安,舍惭及有愧,

无贪无嗔痴,不害与精进,

十一善心所,体善系彼善。

无明及贪嗔,我慢怀疑见,

根本六烦恼,彼见则分五,

萨迦耶见者,常断之边见,

邪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

五见五非见,根本十烦恼。

忿恨恼损害,嫉妒及谄诳,

无惭无愧覆,悭吝骄不信,

懈怠及放逸,忘念不正知,

昏沉掉散动,二十随烦恼。

三十烦恼中,坏聚边执见,

二相应无明,除外余欲界,

本体不善故,系彼业成恶。

眠恶作寻伺,是名四异转。

不相应廿四,得无得同分,

无想无想定,命根灭尽定,

生住老无常,名句字异生,

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

方数和合性,依此了知余。

识蕴即眼识,至意识六识,

及染意藏识,承许八识聚。

一切有为法,集于五蕴故,

亦语基具因,世间见处有,

欲乐与爱染,近取有漏蕴,

称有诤苦集,亦有出离名。

知五蕴类别,则执我唯一,

恶见得遣除,精通有为法。第二界

眼色眼识界,耳声耳识界,

鼻香鼻识界,舌味舌识界,

身触身识界,意法意识界,

六根六境识,如是十八界。

六灭无间识,彼则名意根。

法界分十六,择非择灭空,

善等三真如,无想灭尽定,

此二为无心,八种无为法,

受想行法处,及与五种色。

如是十八界,总集所知法,

当知有无漏,此等分类别。

六境所取因,六根是能取,

六识能取彼,证则除我见。第三处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

触法十二处,眼色至意法,

应用处之名,七识界归意。

意乃诸有境,有寻意于法,

实假现遣余,违属境有境,

依种种名言,不昧所知义。

显现所取境,耽著照了境,

有境识分七,现而不定识,

伺察意不悟,颠倒识怀疑,

现量及比量,二种已决识。

识摄四不悟,颠倒疑正识。

遣余境心二,肯定与否定,

非有不容有,别有义基自,

三反体等类。相违分二种,

不并存互绝。初心境相违,

次直间接违。相属有二种,

同体及彼生。名言自类别,

心名用三者,见闻及辨别,

领受四名言。建立是与有,

无遮非遮破,破立四支名。

诸法归现色,心王属心所,

及不相应行,无为五事摄。

所用外六境,内六能受用,

彼等种种处,除我享者执。第四缘起

内外一切法,依于缘起生,

与外之因系,种芽叶枝茎,

花果次第生,彼系六种缘,

即地水火风,虚空以及时。

内缘起十二,有此而生彼,

无明行与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以及取,有与生老死。

无明爱取惑,行有二是业,

余七则为苦,摄略集苦二。

有无明顺生,不断如火轮。

无明灭逆次,十二谛义成。

六缘系地水,火风空及识,

依缘空作意,生眼识等法,

因缘众合生,非时自在等。

讽诵灯镜印,火晶种酸声,

令蕴结生者,不迁亦当证。

了悟缘起义,非常断非迁,

小因果亦大,因果知同类。

诸法非无因,非余非因生,

缘起显现故,除我作者见。

因缘缘起现,无生性寂见,

不昧证三时,八圣道诸法,

真见佛法身,见缘起者见。第五处非处

何法生不生,何法处非处,

分类无有量,七依他起表。

不欲欲清净,平起驾驭得,

威仪依他起,是说共有七。

能知处非处,明处数有十,

工巧医声因,内明大五明。

词藻剧历算,律诗小五明。

外道五论议,数论吠陀裸,

胜论顺世派,略摄常断二。

有部及经部,唯识中观四。

境根识聚缘,彼生识有相,

自证与境证,有无分别等。

遍计依他起,圆成实三性。

析因金刚屑,析果破有无,

析体离一多,遍析大缘起。

由异法依他,知处非处理,

执我普驾驭,愚痴尽除已,

不昧诸所知,获得广大智。第六根

根有二十二,眼耳鼻舌身,

意男女命根,苦根意苦根,

乐意乐舍根,信勤念定慧,

未知当知根,已知具知根。

彼等于自业,功用得舍等,

当知根之分,依于经论说。

依证此根理,执我为境主,

愚痴等断已,精通正法理。第七时

过去今未来,是说为三时。

有时际刹那,成事刹那二。

时际一百二,乃彼时刹那,

彼六十顷刻,三十一须臾,

须臾日及月,递增三十倍,

十二月一年,年分四六季,

六息名漏分,六十一漏刻,

六十刻一日。太阳阴宫日,

春秋及夏季,初冬末夏春,

春秋是六季。成住坏空劫,

中劫及大劫,婴幼韶壮老,

观待外内法,安立此等时。

精通时则知,诸法动无常,

自除执我常,了知诸名义。第八四谛

苦集灭道谛,承许为四谛,

四谛十六相,各谛各有四。

苦空无我常,因集生缘相,

灭净妙离相,道如行出相。

成为苦谛基:不净器世界,

下基风水地,须弥七山海,

四洲八小洲,各别基及处。

情世界复合,黑绳众合号,

大号热极热,无间八热狱。

阿秋霍紧牙,具疱及疱裂,

裂如莲大莲,青莲八寒狱。

铁柱山剑林,尸粪泥煻煨,

四方有十六,名热狱近边,

及孤独地狱,名十八地狱。

饿鬼有二种,住界与空游,

内受业感相,分类有多种。

旁生亦有二,定居及散居,

无足二四足,多足等无量。

人分四八洲,胜身赡洲等,

男女黄门类,王族等众分。

非天罗睺王,星颈鬘净心,

非天内种姓,福寿齐天等。

四天王卅三,离争兜率天,

化乐他化天,名为六欲天。

色界十七处,四禅下至上,

初梵辅大梵,二少无量光,

三禅少净天,无量净遍净,

四无云福生,广果上五净,

无想烦善现,善见色究竟,

是四禅八处。空识无边处,

无所有有顶,名四无色处。

安立三界有,生有及死有,

中有前世有。狱鬼畜三恶,

人非天三善,总集为六道,

非天摄天中,余五说五趣。

彼真实决定,颠倒定不定,

三蕴有情趣,内分有种种。

化湿胎卵生,此即是四生。

段食触思食,识食为四食。

食眠按摩定,长养身四因。

生际必死亡,聚际必离散,

积际必灭尽,高堕为四际。

彼等情世界,法门摄略说:

地狱饿鬼畜,长寿天边野,

邪见喑哑者,无佛八无暇。

为人根具全,中土业无倒,

起信自圆满;有佛说法住,

入彼上师摄,乃五他圆满。

离无暇八暇,十圆满法依。

业惑异熟障,说为三种障。

安住于顺境,依止圣贤士,

自我善愿求,前有造福因,

具足法顺缘,名为四大轮。

法义欲解脱,说为四圆满。

长寿康貌美,善缘种姓高,

富财大智慧,是善趣七德。

利乐誉称欲,衰苦毁与讥,

是为非所欲,名世间八法。

寿时烦恼见,众生为五浊。

有情苦无量,略摄即苦苦,

变苦遍行苦,是三根本苦。

生老病与死,爱别怨憎会,

求不得近取,五蕴名八苦。

集谛业烦恼,初者业差别:

现受顺受业,如是有无漏,

有表无表业,大力微力业;

作积不积业,引业与满业,

善行恶行业,思与思生业。

身语意三业,善不善无记,

福非福不动,苦乐舍受三,

功过浊三业,白黑杂三业。

现法顺次生,顺后受三业,

及受不定四。有漏无漏业,

戒非戒中戒,中戒善不善,

戒分别解脱,禅定无漏戒。

比丘比丘尼,沙弥尼正学,

居士斋戒者,八种别解脱。

禅由禅色定,得无漏圣道。

善等三业中,本性相应随,

等起胜义等,类别阅经论。

施戒修所生,乃福德三事。

贪害心邪见,粗离间绮妄,

杀生盗邪淫,是十不善业。

断彼是十善,救生等殊胜。

异熟及同行,感受等流果,

增上士用果,说生业果理。

杀父母罗汉,恶出佛身血,

及破僧和合,是五无间业。

污母罗汉女,杀菩萨定处,

杀有学圣者,夺取僧团财,

毁坏佛塔五,说谓近无间。

建造善逝塔,于僧供精舍,

调解僧团合,修慈四梵福。

彼等善不善,众别经中知。

烦恼之类别,释说所生因,

未断诸随眠,对境近在前,

及非理作意,三聚生烦恼。

依其漏轮回,此是诸烦恼,

可值遇增长,彼名有漏法。

根本六烦恼,见疑及无明,

缘自类及上,是故名遍行。

彼亦见苦断,五见与怀疑,

见集谛所断,邪见见疑三,

彼相应无明,不共之无明,

十一名遍行。自类所断者,

五分皆随增,坏聚边执外,

九亦缘上地。见灭谛所断,

二邪见二疑,彼相应无明,

不共无明六,亦缘无漏法,

然不得增长,无我所治故。

所有非遍行,自类五所断。

烦恼心心所,相应何者增?

漏体诸烦恼,彼系心心所,

依眼等相应,有漏善亦缚,

随有漏恶习,相值缘随增,

相系六漏门,此名有漏法。

贪嗔及我慢,无明见取见,

疑嫉与悭吝,彼名谓九结。

欲求及害心,萨迦耶见疑,

戒禁取见取,五顺下分结。

坏见戒禁取,怀疑说三结。

色无色二贪,掉举及愚昧,

及与我慢结,名五顺上分。

谄诳骄与恼,恨害是六垢。

欲有贪嗔慢,无明见怀疑,

是为七随眠。昏睡掉悔嫉,

悭无惭无愧,是名为八缚。

欲有见无明,乃是四瀑流。

欲见戒禁取,我语四近取。

贪害戒禁取,实执四身结。

贪欲恚昏睡,掉悔疑五盖。

贪嗔及与痴,名死罪垢等,

欲有无明漏。欲有无明见,

四瀑流加行。欲有见戒禁,

是为四近取。见四谛所断,

一百一十二,九修道所断,

四百一十四。厌患断及基,

远分四对治。欲界上界苦,

集灭道所断,灭尽六遍知,

断顺下分结,灭尽色界漏,

漏尽九遍知。灭有圆不圆,

名言胜义灭,有无严罗汉,

有余无余二。罗汉功德分,

三明二解脱,六通及十智,

九定三等持,八解脱胜处,

无学之十法,十遍处无染,

愿智无漏蕴。道谛为五道,

资粮加行道,见修无学道。

资粮小中大,加行暖顶忍,

及世第一法。见道见法性,

十六智刹那,苦法忍法智,

类忍类智四,集灭道四种,

许为十六智。修道分九地,

欲四禅无色,修禅色等持。

七种作意者,即明知法相,

信解寂静生,喜摄与伺察,

加行际及果。各禅正行定,

得时彼分支,初禅有五支,

寻伺喜乐住。二净喜乐定。

三禅有舍念,正知乐安住。

四二舍念定,寻伺与呼吸,

二乐及二苦,离八过四定。

爱见慢无明,染定有染者,

离彼为清净,因生果二定,

有无漏增否?将禅未至定,

初正行粗胜,及后三静虑,

许静虑六地,增前三无色,

是静虑九地。加行无间道,

解脱胜进四。通速缓及道,

难易互有四。无贪心害心,

念定四法住。止观得理四,

是当知根等,自在摄余道,

道别有种种。加行末无间,

以金刚喻定,断障解脱道,

究竟无学道,尽智无生智,

无学具十法。八圣道解脱,

解脱智与见。戒定慧三学,

解脱解脱智,现见之蕴者,

名五无漏蕴。如是略说道,

得彼法差别,破胜烦恼蕴,

死主天子魔。自在与美貌,

福名及智慧,精进缘圆满,

名六善妙缘。随念佛法僧,

施戒及天尊,自生无为成,

具足智悲力,成就自他利,

具八德是佛。道明净对治,

灭无思二寂,离贪灭道证,

法亦具八德。证法为所诠,

能诠经教法,法初中末善,

句义双善妙,不染普圆净,

具四净梵行。大乘圣僧伽,

各证如尽所,解贪著劣障,

具明解八德。信施戒听闻,

知惭及有愧,智慧悉圆满,

名圣者七财。肉眼天法眼,

慧智为五眼。戒定慧总持,

菩萨四庄严。供佛持正法,

现身入佛刹,圆度成熟众,

修刹随行境,行有义大觉,

菩萨十大愿。众生世空法,

涅槃佛彼智,心缘佛行境,

世法智相续,十种无尽处,

愿成彼所有。思除众生苦,

如是置富足,欲以身利他,

住狱亦利众,生富欲利他,

自他苦乐换,圆满有情愿,

思他利成佛,大士之八想。

闻思与禅定,事业为三轮。

无常苦无我,不净死光明,

离贪不消化,不喜灭想十,

声闻于平日,所当依止此。

空无相无愿,是为三等持。

断贪及得慧,与现法乐住,

得见智等持,说为四等持。

骂而不还骂,如是打讥毁,

怒而不还怒,谓沙门四法。

发须齿甲汗,垢大小便唾,

涕泪皮肉血,筋脂骨髓脉,

肺心肝脾肾,胃小肠大肠,

直肠膀胱油,黄水脓及涎,

胆脑及脑浆,三十六不净。

浮肿虫啖想,红青黑肿想,

啖散焚坏烂,丑陃之九想。

骨锁想如是,散收缘净贪,

部分周遍证,压断五离贪。

本性以害依,优昧及对治,

遍知断有上,无上十离贪。

父母兄姊妹,子女远近亲,

友相修慈心,慈心所周遍。

彼于我或亲,三时害六想,

利敌三种相,九害生嗔息。

天人非人护,身心常安适,

毒刃不能害,得利生梵天,

获慈法八德。若修缘起义,

除痴得慧光,分析身心界,

择修息我慢。慢过慢慢慢,

我慢增上慢,卑慢及邪慢,

是为七种慢,为寂此当修。

妄念重对治,六忆念呼吸,

计数随行住,观转普清净。

世俗及胜义,许此为二谛,

精通四谛者,了知染净义。

灭除视我者,染污清净处,

何者转轮回,何者得还灭,

如何现及住,无余见真义。第九乘

乘数虽无量,略摄说五乘,

人天梵天乘,声缘菩萨乘,

前二增上生,后三定胜乘,

声缘是小乘,菩萨乃大乘。

预流亦来不,罗汉声闻果,

彼分向果等,成二十僧伽。

法类世俗智,他心苦集灭,

道尽无生智,是名为十智。

无师依独自,见缘起还灭,

悟四谛无我,证一半独觉。

所缘修行大,智勤巧方便,

成就事业大,具七大大乘。

以修所缘成,三无上亦胜。

心断证三大,所为依所缘,

披甲入资大,与三大等性。

无勤利众生,离边遍得智,

续际无间道,具八定生果。

大乘道略说,八十无尽法。

欲意行增意,六度四无量,

五通四摄事,四无碍解依,

二资卅七品,止观总持辩,

四法印一道,巧方便八十。

施戒忍精进,定慧为六度,

方便力愿智,增之许为十。

慈悲喜与舍,是为四无量。

天眼天耳通,他心宿命通,

神境为五通,增漏尽六通。

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事。

义法词辩才,是四无碍解。

不依人依法,不依句依义,

依了不依非,不依识依智。

依此不唐捐,教证法证密。

福慧二资粮,双运道圆利。

身受心与法,是为四念住,

此四本体慧,能见真实义。

为令善生增,不善寂不生,

是为四正断,能令发精进。

欲勤心与观,是为四神足,

此四本体定,敬勤住观智。

信勤及正念,定慧五根力。

正念及择法,勤喜与轻安,

等持及等舍,是为七觉支。

正见正分别,正语业际命,

正勤正念定,名为八圣道。

断五过八行,依因生寂止。

懈怠忘教言,沉掉不行行,

五过能除彼,信欲勤轻安,

正念知思维,等舍为八行。

住相续数住,近住调寂静,

最寂一境定,住心九方便。

闻思正念知,勤串习六力。

励力有无间,无勤四作意。

身心得轻安,获止断散乱,

本性外内相,粗劣六散动。

依善断胜止,于如所尽所,

成就辨极辨,思择胜观慧。

不忘陀罗尼,忍门名义咒,

名四陀罗尼。陀罗尼异名,

异熟闻定生,异生七净地,

彼为小中大。复说八总持:

妙音及清净,无尽珍宝箧,

回旋无边际,海印莲花严,

无贪等持定,佛加持共八。

无畏之辩才,如所尽所处,

速明利深广,辩才无间断,

念慧悟因生。总持伴辩胜,

持法具觉心,且能得安忍。

诸行皆无常,有漏悉痛苦,

诸法空无我,涅槃为寂灭,

此乃四法印。趋入平等性,

一行道一行,圆熟炼通速,

三宝种不断,方便智双融,

道伴巧方便,如地金月火,

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

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

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

二十二发心。种姓信解法,

发心行施等,无过而趋入,

成熟诸有情,修行佛刹土,

不住之涅槃,大菩提说法。

种姓如来藏,身智无别界,

本智无为法,周遍无变迁。

自性净法性,入于客尘壳,

地下宝藏等,九喻诠表知。

嗔法及我见,畏轮回舍众,

是种姓四垢。能断彼等者,

信解法胜慧,等持慈悲四。

性随增种姓,苏醒信解法,

彼从外摄持,善得方便智,

双融般若教,当具内摄持。

发心行施等,彼即趋入地,

有寂平等性,净土巧方便,

圆满成熟净,后得大菩提,

事业不间断。大乘之五道,

四念住断足,行三资粮道,

根力加行道,具七觉支得,

见道极喜地,离五畏功德,

亦得十二百。具足八圣道,

修道九地序,无垢发光焰,

难胜现前远,不动及善慧,

法云十学地。渐断二障已,

勤治一切地。如所尽所智,

上增十地际,平等现诸法,

金刚喻定中,无学十一地,

尽得普光地,真如一切法,

转依得竟德。果位彼佛地,

四身五智摄,本性与法身,

报身化身四。二净无漏界,

现基种姓性,彼智分法身,

廿一无漏德。清净所化前,

色身竟报身,处身眷法时,

具彼五决定。法界大圆镜,

等性妙观察,成所作五智,

佛智身难思。菩提分无量,

解脱及等至,胜处与遍处,

无染愿智通,四无碍解净,

十力十自在,及与四无畏,

十八不共法,与三无护念,

不失净习气,大悲一切智,

无漏廿一法。有色观为色,

无色观为色,净色之解脱,

空无边等四,灭定八解脱。

内色想多少,形色二胜处,

内无色亦二,青黄白红八。

地水火风空,青黄白红识,

能遍于一切,是为十遍处。

四禅四无色,灭定九等至。

知处非处报,界信解根定,

道前世生死,漏尽为十力。

寿心及资具,业生与信解,

宏愿神境智,法自在共十。

身缘心与智,一切相四净。

说证断道障,是为四无畏。

无误无暴音,无忘念不定,

无想无不择,无舍行摄六。

欲正勤念慧,解脱之智见,

解脱无有退,是证所摄六。

身语意三业,随智转三行,

过去今未来,智入时摄三。

如是三六类,十八不共法。

闻不闻法俱,无贪嗔三念。

身语意断过,无覆三无护。

手足轮掌平,跟广踝不露,

臂长肩头圆,腨如鹿王相,

缦网指纤长,毛右旋上靡,

肤金色细薄,上身如狮子,

手足皆细软,七处隆满相,

颌轮丰舌长,最上味齿白,

平密四十整。绀目牛王睫,

身广直藏密,白毫无见顶,

梵音卅二相,见喜表大士。

甲铜色润高,指圆丰渐细,

脉不现无结,踝不现足平。

步匀如狮象,牛王及鹅王,

正右旋端庄。头圆额际明,

额宽复平正,发黑密而软,

不乱润齐香。目如青莲瓣,

黑白了分明,无翳视清净。

睫密眉修长,毛软润泽齐。

双耳平不衰,鼻梁隆清净,

面适唇如苹,舌软薄如莲。

齿圆尖利白,平齐正渐细,

语如雷和美。手长软如棉,

手纹明深长,身端严适度,

细分圆槐美,柔嫩无萎缩,

坚实肢舒展。无痣黑点瘢,

洁净如初拭。腰圆舒平适,

脐深理右旋,威仪净观喜,

吉祥纹动心,能仁八十好,

天等世间赞。流泽柔悦意,

可乐净离垢,明亮甘美声,

乐闻无破坏,可意调顺声,

不涩无粗恶,柔善悦耳声,

适身心勇锐,心喜悦乐声,

无热恼善知,明解显示声,

令喜喜爱声,令他善了知,

令他明解声,如理相应声,

远离重复过,如狮音象音,

雷吼龙王音,紧那罗梵音,

共命鸟振鼓,帝释善妙音,

不高不下声,随入一切声,

无缺减具足,无怯怖无劣,

令众心喜声,周遍无染污,

持续庄严声,圆满一切音,

诸根适悦声,无讥无轻转,

不卒入诸众,诸相悉具足,

佛六十梵音,摧贪嗔痴魔。

有际利乐众,平等行化身,

大菩提工巧,投生种种化。

佛业周遍常,任运无分别,

无灭而显现,如帝释鼓云,

梵日如意珠,声影虚空地,

有际任利他,瑜伽行者悟。

谁若精通乘,由乘行瑜伽,

故我瑜伽者,除慢见等愚。

尽入此无我,缘起道乘中,

能获得解脱,遍知无上果。第十有为无为

有为因生灭,无为则反之,

有为五蕴摄,因缘及果法。

能作俱生因,同类相应因,

遍行异熟因,承许为六因。

异熟增上果,等流士用果,

离系果五果。因缘等无间,

所缘增上缘,此等乃四缘。

无为之自性,真如之差别,

自性本清净,离客尘清净,

有垢无垢二,法人二无我,

基道果真如,空无相无愿。

外内外内空,空空及大空,

胜义有为空,无为离边空,

毕竟无散空,自性一切法,

自相不得空,无实体性空。

十六复摄四,有性无性空,

自性他性空。胜义由证悟,

相似真实二,证二谛双融。

深法有八种,生灭及真如,

所知能知行,无二巧方便。

有为漏尽中,得解脱无为,

除解不解基,我见之愚昧。

知有为无为,名通一切法。

知双融法界,证究竟谛实。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梵音:班智达雅那让阿瓦达绕莫康那玛夏札

藏音:刻波策拉杰波够意夏累丹玖

汉意:智者入门论

顶礼三宝!

真实通达十种事,四法印义示众生,

显明句义净法藏,文殊加持入心间。

出有六坏四,寂灭文悲殊,

童子尊前礼,受持此弘法。

宣说所当知,共有十种处,

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时,

四谛与诸乘,有为无为十。

希求获得无误抉择所知理的智慧之人,就要学修依据大经大论中所说当精通的十处。何为十处?即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时、谛、乘、有为无为法。通过抉择这十处,自然能从十种所断我见等一切恶见的愚昧中解脱出来,并增长如所有、尽所有妙慧。第一蕴

色受想行识,此等是五蕴。

蕴有五种,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包含有变碍三时、远近等境、好坏相等一切法,均安立为色蕴。同样也要了解受蕴等。由于多法积聚,故称为蕴。

色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

眼境色分类,蓝黄白红本,

云烟尘雾光,影明暗八支。

形长短方圆,高低粗细等,

余贤劣中等,内分成多种。

声内之分类,有执受大种,

无执受大种,二俱大种声。

能诠有二种,有记无记别,

有记亦有二,世间圣安立,

贤劣中三者,内分无有量。

香分妙恶平,俱生合成等。

酸甜苦辣涩,及咸许六味,

余悦不悦意,中等多类别。

所触因与果,坚湿暖动因,

滑涩轻重饥,渴冷软松紧,

足病老死息,大勇等果触。

法处摄五色,极略极迥色,

受所引遍计,定生自在色。

极微微尘铁,水兔羊牛尘,

光虮虱麦指,递增成七倍,

廿四指一肘,四肘称一弓,

五百弓闻距,八闻距由旬。

如果对具有变碍这一法相的色蕴加以分类,则有四种因色与十一种果色。其中因色是指四大种:地界起到坚硬与基础的作用,水界具有湿润与汇集的作用,火界能起到温暖与成熟的作用,风界起到动摇与增上的作用。十一种果色,即五根、五境合计十种,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再加上无表色,共有十一种;依据《阿毗达磨杂集论》观点,加上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这些色蕴从接触与观察的角度安立为有变碍,原因有二,第一通过手、棍与风等有接触,第二入定或未入定的有分别意明显地认定“此色是这样”。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是各自识的不共增上缘内在的一种清净色,眼根如胡麻花;耳根如扭曲的桦树节;鼻根形如并行靠拢的铜针;舌根如裂开的月亮;身根如同接触鸟时它那柔软的皮肤一样。五境:色、声、香、味、触。其中色是眼根的对境,分类有显色与形色两种。显色包括蓝、黄、白、红四种根本显色以及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八种支分显色。再者,所谓的极迥色,远离阻碍他法的所触,诸如澄净虚空,影像等也与之相似。为了将诸如顶礼等有表色、上方的一片蓝天这一切都摄集在色蕴中才宣说了极迵色。根本显色的部分相互混合成为许多分别的支分。形色,总的来说包括长、短、方、圆、高、低、细、粗、平、不平,内部也有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分类。这些形色与显色都可归集在好、坏、中等三者中。

声是耳根的对境,它包括有执受大种声、无执受大种声、有执受无执受声、有记别声、无记别声。其中有执受大种声,诸如有情的语音及弹指声;无执受大种声,如水流与风等之声;有执受无执受声,诸如敲鼓声;有记别声是指能向有情表达义理的语声;无记别声则指不能向有情表达义理的语声。能表达义理之声也有世间安立名言与圣者安立名言等差别。这些声都有悦耳、刺耳、中等的分类。

香是鼻根的对境,分为妙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合成香。

味是舌根的对境,有甜、酸、咸、苦、辣、涩六种分类,这些味混合会形成内部的多种分类。再者也有悦意、不悦意、中等、俱生、合成的分类。

所触是身根的对境,它有因所触与果所触,因所触是指四大种,果所触又分为滑、涩、轻、重、饥、渴、冷七种,以及软、松、紧、满足、病、老、死、休息、大胆。所谓的大勇也就是不畏惧,由于身强力大而不怯懦。以这些为例,要知道领受身体外内所触的方式有多种。五种法处所摄色

1.极略色:虽然是色法,但只有意才能认知的极微色。

2.极迥色或极明色:如上所说,不阻碍他法。

3.受所引色:指无表色。

4.遍计所起色:诸如影像与梦中的色。

5.定所生自在色:凭助禅定获得自在的力量而显现的青遍处等色。定所生自在色一类,是唯一凭借定力所显现而没有微尘积聚,为此它的因并不是诸大种,而是除此之外的色作为因。

若问:无表色到底是怎样的呢?无表色是一种获得戒、非戒与中戒的身语之业,它在散乱与无心位也不间断存在,因此不是由心所摄;最初由自相续执受的所有大种作为因产生,依靠有执受大种乃至所依没有出现毁戒或舍戒因之间连续产生;本体必定为善、不善其中之一,是身语业的一种类别。它是由以上这三种原因被安立为色的。具体来说,诸如以清净心顶礼或诵经,以嗔心殴打他众、口出粗语,这样的业虽然除了因身语的微尘以外另行不存在,但是对于身语的特殊动摇与形态,需要安立为业。自己动机所引起身语微尘聚合的这种业,他众能够了知。比如,当看到许多小石子布置成马匹等形状时,尽管看见的都是小石子,除了石子以外一无所见,可是通过看到这些小石子也能知道小石子布置成的形状。无表色也是身语特殊的业,这一点与有表色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无表色由动机引发的身语分,是自己的因,他众并不能了知。比如,仅仅见到他的身体并不能知道一位具戒之人的戒是如何,因此称为无表色或无见无对色。

由于根、境十种都是微尘积聚的缘故,是由色法的无分微尘组成,逐渐变得越来越大。那到底是怎样的呢?七个极微称为一个微尘。如此铁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日光尘、虮子、虱子、稞麦、指节的量依次呈七倍递增。二十四指宽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五百弓称为一闻距的量,八闻距是一由旬。依靠由旬能够衡量山川洲岛等的量。

在欲界,无有根与声的任何尘都具足四大与色、香、味、触八种尘,如果有声,那么再加上声尘,共九尘。倘若有身根,再加上身尘,共十尘。如若还有其他根,那么身根与它并存,结果就有不同种类的十一尘。

受蕴之类别,乐苦等舍三,

身乐苦意乐,意苦舍受五。

眼聚接触中,所生受等六,

彼分苦乐舍,故成十八受。

复身受心受,有爱无爱受,

贪依离依等,分类成多种。受蕴:具有领略的法相。受蕴分类,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或者身乐受、意乐受、身苦受、意苦受与舍受五种。从所依角度而言,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的聚合触所生的六种受,这六种受每一种都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分类,这样就成了意之近因的十八种受。此外,还有与五根识相应的身受、与意识相应的心受、与贪爱身体相应的有爱受,与爱不相应的无爱受,与贪爱五欲妙相应的贪依受、无有耽著的离依受等不同的差别。

名为想蕴者,眼聚接触中,

所生想等六,执义名言二,

复有相无相,狭广及无量,

无所有想六,是作彼等类。想蕴:也就是相执,如果从所依的角度分,以眼聚合触所生之想等一直到意聚合由触所生之想间,共有六种。再者,对外境(义)执相而执著蓝黄等显现,对名言执相,分别男人、女人等,内部的分类等同所知万法的数量。也有分为以下六种,1.有相想:除了不通晓名言即尽管见到色法但由于不熟知名言而不懂、入定于无相法界和非想非非想处的一切想以外其他的所有想;2.无相想:有相想没有包括的那些想;3.狭小想:了知欲界的一切想;4.广大想:了知色界之想;5.无量想:了知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之想;6.无所有想:了知无所有处之想。

名为行蕴者,相应非相应,

与心相应者,五十一心所,

受想思作意,及触五遍行。

欲乐胜解念,定慧五别境。

受想除于外,余皆行蕴摄,

信不放逸安,舍惭及有愧,

无贪无嗔痴,不害与精进,

十一善心所,体善系彼善。

无明及贪嗔,我慢怀疑见,

根本六烦恼,彼见则分五,

萨迦耶见者,常断之边见,

邪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

五见五非见,根本十烦恼。

忿恨恼损害,嫉妒及谄诳,

无惭无愧覆,悭吝骄不信,

懈怠及放逸,忘念不正知,

昏沉掉散动,二十随烦恼。

三十烦恼中,坏聚边执见,

二相应无明,除外余欲界,

本体不善故,系彼业成恶。

眠恶作寻伺,是名四异转。

不相应廿四,得无得同分,

无想无想定,命根灭尽定,

生住老无常,名句字异生,

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

方数和合性,依此了知余。行蕴:是具有现行功用的法相,其余四蕴以外的一切有为法都属于行蕴。它包括与心相应行的一切心所、不相应行的得绳等所有不相应行。心所有五十一种,如果将五见分别计算,就成了五十五种。五遍行心所:思、受、想、作意、触。其中受与想二者前文中已经宣说,原因是,虽然它们是心所,但并不摄在行蕴中,而另行阐述。

思:心动摇、涉入对境,从所依的角度而言,包括眼聚合思等六种。

作意:心执取所缘。

触:境、根、识三者聚合而辨别自对境,作为受的所依。

这五种心所是随从一切心而产生,为此称“遍行”。五别境:欲乐、胜解、念、定、慧。

1.欲乐:缘于所向往的事物生起希求,作为发起精进的所依。

2.胜解:执著所确定的事物,具有不被动摇的作用。

3.念:不忘失所熟悉的意义,具有不散乱的作用。

4.定:心一缘专注于所观察的事物上,具有心专注的作用。

5.慧:详细辨别所观察之法,具有遣除怀疑的作用。

以上这十种心所称为十遍大地法。十一善心所

1.信:对于真实处生起清净欢喜爱乐的诚心,作为欲乐的所依。

2.不放逸:郑重取舍,具有勤修有寂(即世间出世间)善法的作用。

3.轻安:身心堪能行善,能灭粗重之心。

4.舍:无有贪嗔痴,心处于清净状态,具有使烦恼无机可乘的作用。

5.知惭:以自我或出世间法作为理由,警戒罪过,具有防护恶行的作用。

6.有愧:以他人或世间法作为理由,警戒罪过,具有警惕恶行的作用。

7.无贪:不贪著世间与世间资具,从而不作恶行。

8.无嗔:于有情与苦法,无有损恼之心,从而不作恶行。

9.无痴:分别抉择,不昧事理,不行恶行。

10.不害:属于无嗔范畴内的悲心,具有不损害他者的作用。

11.精进:对于善法,心生欢欣、喜悦而趋入,具有勇猛奉行善法的作用。

不善心所有六根本烦恼与二十随烦恼。六根本烦恼

1.无明:不了知业果、真谛、三宝之理,能产生一切染污法。

2.贪:贪著三界的有漏蕴,能产生三有的痛苦。贪有两种,欲界的贪名欲贪;上两界的贪名有贪。

3.嗔:对有情、痛苦与苦处生损害之心,作为不住安乐、恶行的根源。

4.我慢:依靠坏聚见而产生的一种贡高心态,是对人不敬、产生痛苦的根源,它有七种分类。

5.疑:对真谛之义心存疑惑,具有不行善法的作用。

6.见:所有染污见,作为一切恶见的根源。五见

1.萨迦耶见:把近取五蕴视为我与我所,作为其余见的所依。

2.边执见:将我或五蕴执为常有或断灭,有能妨碍生起中观正道的作用。

3.邪见:将业因果等本来存在的事实看成不存在,有中断善根的作用。

4.见取见:认为上面的三种恶见及生起恶见之处近取五蕴为殊胜、绝妙,有顽固耽著恶见的作用。

5.戒禁取见:对于本不是清净解脱的戒律、禁行及其依处的五蕴视为可以清净(罪过)、解脱(烦恼)、出离(轮回),有徒劳无果的作用。

这两种取见是颠倒趋入事理的恶见,也能表示耽著非为解脱方便的劣道。

以上五见均是染污慧。

五见与五非见即十种根本烦恼,其中两种取见、邪见与怀疑四者是遍计所执性,其余六种既有遍计所执性也有俱生所执性。二十随烦恼

1.忿:嗔恨增长,真实准备以捶打等手段伤害他众。

2.恨:属于愤怒的范围,不能堪忍,不舍损害的心相续。

3.恼:忿恨为因,不能堪忍,口出恶言。

4.损害:属于愤怒的范畴,无有慈悲而进行加害。

5.嫉:忿恨所摄,自己贪图利养、恭敬,无法忍受他人圆满,以致心烦意乱、满怀不悦、心不平静,成为罪过的根源。

6.谄:由于贪图利养、恭敬等而隐瞒自己的过失,包藏恶念,虚伪狡猾,属贪嗔痴三者所摄,能阻挠获得真实的教言。

7.诳:为了利养、恭敬等,自己本来无有功德而假冒为有,欺骗他人,属于痴、贪所摄,作为其他烦恼与随烦恼的助伴,成为邪命养活的根源。

8.无惭:以自己为理由,对于罪业无所顾忌,三毒所摄,作为烦恼与随烦恼的助伴。

9.无愧:以他者为理由,对不善业无所顾忌,三毒所摄,作为所有烦恼的助伴。

10.覆:属痴与贪所摄,不纳善谏,想遮掩自己的罪过,成为不知悔悟的根源。

11.悭:由贪欲之因所生,对于资具等所有财物紧抓不放,不愿惠施,不减少资具。

12.骄:以喜爱、贪执无病、韶华等自相续具备的有漏圆满之心而自满自大,作为烦恼与随烦恼的根源。

13.不信:属于痴心所摄,对正净处与善法不起信解,是懈怠的根源。

14.懈怠:爱著于睡眠、靠垫、倚坐等舒适的劣事,而不乐奉行善法,松懈懒散,是精进的违品。

15.放逸:以三毒及懈怠为因,不谨慎善恶取舍,是不放逸的违品,具有增长不善、减灭善法的作用。

16.忘念:对于善的所缘不能铭记在心,与成为正念之违品的烦恼相应,是失去正念、令心散乱的根源。

17.不正知:是与烦恼相应的一种散乱慧,不能随时了知三门之行,成为犯罪的根源。

18.昏沉:属于痴心所摄,由于身心沉重而无法趋入所缘,成为向内收敛、心不堪能、烦恼的根源。

19.掉举:由趋入喜爱之相的贪心所摄,心散于对境中,无法堪能,无法寂静,阻碍寂止。

20.散动:属三毒所摄,心动摇流散于对境中,不能一缘安住于善所缘,它有内散动、外散动、相散动等分类。

以上二十种烦恼从属于根本烦恼,与之相随,故称随烦恼。四异转

1.睡眠:依靠睡眠的因而对善不善、理非理、时非时等无有辨别,五根识内收,为痴心所摄,成为失去作为的根源。

2.恶作:心中对过去所作之事不欢喜而挂碍在心,能障碍住心。

3.寻思:依靠心识或智慧对所缘事物,以遍寻之意诠说,笼统执著其粗略相状的心所,例如看到远处的色法还没有分出是碗与瓶子的差别,只是认定它而已。

4.伺察:依于心识及智慧精细地以妙观察之意剖析认定事物差异的心所,诸如,认清瓶子是崭新的、没有破裂的。

这四种心所根据等起和意乐的差别而相应成为善、恶、无记法,为此称为四异转。

以上这些心所主要是以区分遍大地法与善恶心所的差别来宣说的。

此外还要清楚,由思与想等执著相的差别中形成了有厌不厌、难不难、忍不忍等极其众多的异名,所有这些均是与心相应之行。

虽然不是心所那样的行,但必然属于有为法中,而且既不摄在无情法也不归在心识中的法称为与心不相应行的法。由此可知,无情法、心识与不相应行这三者可涵盖一切有为法,微尘组成的是无情法,明、知是心识,不是前两者的一切有为法是不相应行。不相应行

1.得(也叫得绳):自相续中的善、不善、无记法任何一种,前所未有重新获得(新得),已经获得持续具足(具得),由于既属于相续的法又是有为法,因此名为不相应行。

2.无得:善等在自相续中得而复失、灭尽,称为无得。

3.众同分:生于各类有情中缘分相同的法,称为同分或同类。

4.无想定:已经离开遍净天的贪欲、尚未远离上界贪欲的补特伽罗通过作意,使心与心所相续不稳固,六种转识暂时得到灭尽之定,在遮止心与心所的这种阶段,凭借定力前所未有重新获得。从中出定,由于灭尽的缘故,虽有生灭,但仍然属于一种既不是无情也不是心识的法,因而安立为不相应行。

5.无想:由修(无想)定而往生到无想天中的补特伽罗(灭除心、心所法),即是无想。

6.灭尽定:有顶的心再求上进,先以无我与寂止想使不稳固与稳固的心所中包括染污意识所摄的一切法俱灭。

安立(无想定、无想、灭尽定)这三种不相应行时,必须要懂得它们是灭尽心与心所的一种能力。稳固的阿赖耶不被无想与二定所遮,由此可以使心再度生起。

7.命根:同类有情由宿世业力所感安住一定时间的寿命。

8.生:前所未生的所有行,现在产生。

9.住:它的相续存在。

10.老:相续变异。

11.无常:相续坏灭。

以上这四种(生、住、老、无常)称为表示有为法的四法相。

12.名身:单独表达柱子、瓶子等事物本体的一种实词。

13.句身:对应能说明事物本体与差别的别名。

14.字身:作为组成名、句二者根本的阿等文字。

这三种不相应行为语音所摄,然而与单独的声音有所不同,它们从假立为心的表相而言,属于具足所诠、有记等能力的行法中。《俱舍论》中只讲了以上这十四种不相应行。《阿毗达磨杂集论》在前十四种上又加上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共二十四种。

15.异生性:未得圣法者,是所安立无情、有情中的补特伽罗之类别。

16.流转:因与果连续不断运转。

17.定异:因果各别,互为他体。

18.相应:因果前后随应等同。

19.势速:因果迅速出生。

20.次第:因与果一一按顺序产生。

21.时:因果连续生起的分际。

22.方:十方中均存在因果,由此得名。

23.数:所有行各个分别计算而安立。

24.和合性:因果的外缘聚合阶段。

以这二十四种为例,无情、心识分位安立的法必然摄在有为法中,要知道,也有许多既不应摄在无情中也不应归在心识中的法。

识蕴即眼识,至意识六识,

及染意藏识,承许八识聚。识蕴:了别一切法各自的本体。分类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聚,也就是从依靠增上缘的眼根而生起认知色法的眼识,直至依靠增上缘的意根产生、了知不共自境的法界与此外所有法的意识之间。唯识宗的经论中承许八识聚。意识之类别的染污意,是恒常执著自我,缘于内在阿赖耶识而与我见、我慢、我贪、无明这四烦恼相应的心,除去现前圣道、灭尽定、无学地以外成为善、不善、无记的一切心,就称为染污意。阿赖耶识则是受持被蕴界处完全熏染的种子之心基,唯明唯知,无所偏断,从留藏能显现产生处、境、身之种子的角度称为阿赖耶识,也叫取识。虽然显现处、境、身体,但就像梦中的景象一样,仅仅从阿赖耶识显现它的角度,也称为异熟阿赖耶或异熟阿赖耶识。有者认为心、意、识实际上是义同名异罢了。还有承许心是阿赖耶识、意是染污意、识是六识聚的。

一切有为法,集于五蕴故,

亦语基具因,世间见处有,

欲乐与爱染,近取有漏蕴,

称有诤苦集,亦有出离名。

知五蕴类别,则执我唯一,

恶见得遣除,精通有为法。

由于五蕴涵盖一切有为法的缘故,它也是组成时间等许多异名和安立的来源。为此,五蕴也称为时、语基、出离、具因,也叫世间、见处、有。正因为以欲乐、爱染的方式近取,所以有漏近取蕴,也叫有诤、苦、集。蕴品终第二界

眼色眼识界,耳声耳识界,

鼻香鼻识界,舌味舌识界,

身触身识界,意法意识界,

六根六境识,如是十八界。

六灭无间识,彼则名意根。

法界分十六,择非择灭空,

善等三真如,无想灭尽定,

此二为无心,八种无为法,

受想行法处,及与五种色。

如是十八界,总集所知法,

当知有无漏,此等分类别。

六境所取因,六根是能取,

六识能取彼,证则除我见。十八界

由色蕴安立十界,是哪些呢?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五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五界,共十界。七种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六界,再加上意界。所谓的意界也就是意根,它是六识灭尽无间产生意识的根。所谓的法界是指受、想、行三蕴、无表色及一切无为法。关于其中的无为法,《俱舍论》中宣说了抉择灭、非抉择与虚空三种。如此承许有七心界。唯识宗等再加上真如,共有四种无为法。《阿毗达磨杂集论》中承许善真如、不善真如、无记三真如、无想、灭尽定时的二无心位,再加上述的三种,合计有八无为法。其中抉择灭:依靠分别思择之智慧等道的力量永远离开所断烦恼等的无为法之分。非抉择灭:并不是以分别思择来阻止,而是由于因缘尚未具全使某种法上不存在某法,如马头上无角。诸如在某一方位无瓶之类一切不存在的类别都包括在这里。虚空是无有变碍的,不遮障一切作为,畅通无阻。善等诸法的真如就是法界。无想定是“不动摇”。灭尽想、受的是灭尽定。这样一来,法处的五色,受、想、行三蕴以及八种无为法,这十六种合称为法界。

从眼界到意界、色界到法界、眼识界到意识之间三类六种,共有十八界。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能取六境的因或种姓或种子之义,色、声、香、味、触、法是所取的因或种姓或种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界是直接取对境的因或种姓或种子之义,也就是说,所谓的界具有因或种姓或种子的意义。

另外,所谓的士夫六界,是指地、水、火、风、空、识六界,也就是身体的四大,内在空隙部分是虚空界,再加上识界,以此为主用界的名称安立的其他分类实际也无不摄于十八界中。

界的详细分类有十八界,其中属于有色的有五根、五境十界与法界的一部分,剩余的为非有色。眼前有见的唯一是色界,其余均为无见。相互有对的是五根、五境,也就是十色;剩余的均是无对。

无漏法,是指最后的意界、意识界与法界中属于道谛的心所、无为法;除此之外的其余所有界是产生烦恼的现量行境,因而是有漏法。

欲界中具足一切界;色界中具有香、味、鼻识、舌识界以外的十四界;无色界中有最后三界(即意界、意识界与法界)的部分。

七心界,色、声、法界这十种有善、不善、无记法三种,剩余都是无记法。

色、声、香、味、触、法六界是外界,其余的十二界是内界。

有缘,是七心界与法界的一部分心所,剩下的所有界均是无缘。

有寻,是意、意识的部分和法界的一部分心所。自相续之受所摄的有五根与内在的色、香、味、触共九种。法界的一切分是常有无为法;其余的均是无常有为法。五根与心、心所是能取,其余均是所取。有寻有伺的是五识界;意、意界一切心所存在有寻有伺、无寻无伺、无寻有伺三种;剩余的所有界均是无寻无伺。十色界是微尘积聚的,其余是非积聚。既是能断又是所断唯有色、香、味、触四界,燃与量也是如此。

十色界与眼识等五界是修断,最后三界有见断、修断、非所断三种。

如果分析三生的差别,则内五根有异熟生与长养生。自己同类的等流生与异熟生是七心界、法界的一部分心所即八种无对界的一部分。

声音无有相续,因此不是异熟生,声音是否动听的因——喉咙的形状等是异熟生。根群体中存在的其余所有界均有等流生、长养生、异熟生三种。所有外界唯一是等流生。所谓的长养生,也就是长养身体的四因,即饮食、按摩涂香等方式、睡眠和等持这四种。

所有根,在作为自识的直接所依同时,诸如清醒时缘取色法的眼根,是有依根,相反,诸如睡眠时的眼根,称为相应根。

上界的身体不是下界的眼依,因为自地具有更殊胜的眼根。下界的眼根不能见到上界的色法,原因是上界的色法细微,耳根也是同样。如果在欲界依靠修行力获得了天眼、天耳,则以那一静虑地所摄的大种为因造出的清净根在自己的眼与耳附近产生,那个根恒常是有依根,没有聋、盲之类残疾的情况,并且远处、细微、有遮障、有阻隔的色法也都能够见闻。一禅的根可以了知自地与欲界的行境……其余可类推。阿罗汉所具有的天眼能见二千世界、麟角喻独觉能见三千世界,佛陀能照见无数世界。这种天眼虽然也有不是依靠今生修禅定力所致,而是前世修行等异熟生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天眼不能见到中有。应当了解诸如此类上下界的根、识各种产生情况。界品终第三处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

触法十二处,眼色至意法,

应用处之名,七识界归意。

意乃诸有境,有寻意于法,

实假现遣余,违属境有境,

依种种名言,不昧所知义。

眼界与眼处是同一意义,仅仅是各品安立方式不同而已。同样,十色界每一界也就是它的处,法界即是法处。七识界包括在意处中,从眼处到意处、由色处到法处之间,共有十二处。从眼至意之间的内六处是能取,色至法之间的外六处是所取,通过能取、所取的途径成为产生、起现识境的门,因此称为处。

尽管五蕴可以涵盖一切有为法,但并没有包括无为法,无为法可摄于界、处之中,所以说一切所知万法均可包括在这两者中。

上文中已宣说了界的详细分类,实际也如此了知。在本品中,由意处、法处展开来阐述名言的某些安立。意也了知眼等的对境——色等,五根,也是以与识随存随灭的方式来了知它们的存在,因此意是一切所知的有境。不仅如此,而且因为为一个识相续所摄自证的缘故,五根识连同意本身都成了无分别意识的对境,为此意是一切法的有境。有分别意可以命名外内一切法,通过这种途径对万法不愚昧。所以说,意是诸法的有境,能认知诸法的意义,是取舍的作者。如果意善,那么其他识也将善妙等,根据意识的作意,其他识才能于对境进行取舍等,因而意为主要。如世尊在经中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很显然,一切能知均可归集在心识中,一切所知都归集在法中。心识包括五根识和意,五根识是无分别的,意具有分别与无分别两种。无分别识的对境即地点、时间、行相互不混杂,自时的自相与名声也不可混杂。有分别的对境也仅是瓶子等诸法各自义总相在意前显现,这可以与名称相混杂,称为义共相或名言义。谙熟名言者通过把它与名称混合而认定,再以对境、时间、行相混合的方式对瓶子等万法进行各种安立。所知,可分为有实、无实两种,有实法可分为无情、心识与不相应行三者,它们也是归摄上上中,所知与有实法是无情法等之总法,无情等是它的别法。不观待假立自己实体存在,如蓝色;仅以假立而存在,如总法等。无分别识通过显现的途径趋入实体,有分别识依靠遣除非它的别法,也就是遣余或否定,或者遮他的途径趋入假法。这样的假法,就称为反体。遣余,从遮遣外境自相以外的本体存在的角度而言,有外境自相遣余与相应遣余执著的心识遣余两种,依靠遮遣或否定的力量,如果否定了其他非瓶,那么就肯定成立了瓶子本身,在瓶子上面,从遮遣非所作的角度立为所作,遮遣常有的侧面立为无常,诸如此类,有许多辨别反体法的安立。

显现所取境,耽著照了境,

有境识分七,现而不定识,

伺察意不悟,颠倒识怀疑,

现量及比量,二种已决识。

识摄四不悟,颠倒疑正识。

遣余境心二,肯定与否定,

非有不容有,别有义基自,

三反体等类。有境识有四类:不悟识、颠倒识、怀疑与正量识。不悟识的类别,有现量现而不定识、不依靠比量的伺察意两种,它们是从意识不能引出决定的角度安立的。颠倒识就是颠倒执取。怀疑是三心二意、悬而未决。正量识,有作为因的现量和比量两种,这二量的果是已决识即定解。四种境:有显现境、耽著境、照了境和所取境。显现境,诸如色等一类,无分别识的对境。耽著境,是指有分别识将义共相耽著为对境。这两种境,从作为士夫行止之对境的角度而言就叫照了境,从是心识所取的对境的角度称为所取境。

以上是境、有境的安立。

相违分二种,不并存互绝。

初心境相违,次直间接违。

相属有二种,同体及彼生。

名言自类别,心名用三者,

见闻及辨别,领受四名言。

建立是与有,无遮非遮破,

破立四支名。

相违、相属之安立:相违:有不并存相违与互绝相违两种,彼此不能持续平衡相伴并存,是不并存相违,它包括我执、无我执之类的心识相违及热触、冷触一类的外境相违两种;互绝相违,有常与无常之类的直接相违、常和所作之类与对立所遍相对立的间接相违两种。相属:包括诸如所作、无常一类不同反体在瓶子法上无有异体的同体相属和诸如火、烟之类的彼生相属两种。“瓶子”是假立的事物,腹部隆起是能安立瓶子的法相;它所安立瓶子的名称是名相;作为建立这两者任何一种的差别基,名相之类别金瓶,是事相。

以上是法相、名相、事相的安立。

诸如瓶子,是差别基有法,它上面瓶口、瓶腹、瓶柄等以及所作、无常等尽其所有的法,叫作差别法。

再者,所诠与能诠之安立:所观察的外境事物,它的义共相浮现在心里的显现和假立混为一体,能得到所表示的事物。如果对此加以分析,那么依靠名称真实的所诠是义共相,耽著所诠是外境自相;真实能诠是名言共相,耽著能诠是名言自相。然而,有分别意将名言与名言共相混为一体而认定能诠,将外境与义共相混为一体认定为所诠,进而由能诠句中证知所诠义。

依靠诸如此类符合名言的这些安立而对所知意义不愚昧。名言中从心、语、身的角度安立为心、名、用三法。

从命名之因的角度来说,有凭借根识现见而命名现见的名言、通过可信的词句听闻、依靠自己的意分析辨别不同、借助自证领受而命名四种方式。再有证成是、有的建立和无遮、非遮的遮破,是立式的名言破立四支。应该以此等为例通达名言的安立。

诸法归现色,心王属心所,

及不相应行,无为五事摄。

所用外六境,内六能受用,

彼等种种处,除我享者执。

以上有关蕴界处的论述,色蕴由十处、十界以及法界法处的一部分所摄。为此,法处的这个色称为五蕴中的色,而并不单单是五境中的色。影像与回音之类不是眼识、耳识的对境,在名言中这样承认虽无相违,但由于它们不具备任何真正的色、声,为此仅仅是无而明现,归在法处的色中,而不摄于色处声处中。属于五境类别的色:1.有见有对:诸如柱子、瓶子一类的色;2.无见有对:在眼等根依所见之内极其澄清如阳光般存在着的,以普通根无可执取,但承许是有质碍的;3.无见无对:无表色。尽管只是宣说了这三种,然而很明显可以把影像安立为有见无对色的名言。识蕴,为意处和七识界所摄。其余三蕴与色蕴的一部分——法处的色、无为法由法处和法界所摄。所有这一切都可包括在色蕴、意处和法界三者中。还可以归属为所知五事:1.显现色法:色蕴,如前所说;2.心王:六识聚或八识聚;3.从属心所:一切心所,也就是受想的五十一心所;4.不相应行:如前所说而了知;5.无为法:如前所说而了知。处品终第四缘起

内外一切法,依于缘起生,

与外之因系,种芽叶枝茎,

花果次第生,彼系六种缘,

即地水火风,虚空以及时。

什么是缘起呢?

内外所摄的一切法并非无因产生,也不是由非因、我、时间、自在天等其他常有的作者之因所生,而是依靠各自的因缘、缘起聚合才产生的,这就叫缘起,讲说这种道理是佛语不共的自宗。外界的一切法,以种子生苗芽等的方式依缘而起,内在的法——上、中、下有情的诸蕴以缘起十二支的方式而生。那到底是怎样的呢?

外缘起以七种与因相联及六种与缘相联的方式,通过种子生芽的比喻表示来理解。七种与因相联:种子、芽、叶、枝、茎心、花、果,由前者次第产生后者,作为近取因。六种与缘相联:地、水、火、风、虚空、时间六种,按顺序,地能使其稳固、水能收摄、火能成熟、风能增上、虚空提供空间、时间次第变化。这些俱有缘作为产生芽到果之间六者的助伴。

内缘起十二,有此而生彼,

无明行与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以及取,有与生老死。

内缘起是与因相联十二支,是哪十二支呢?如经中云:“所谓缘起,即此有而此生,此生故生此,以无明之缘生诸行,以行之缘生识,如是类推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至老死之间。且生忧、哀、苦、愁、烦乱,将生起唯一大苦蕴。其中,无明灭使行灭……直至生灭而使老死、忧等唯一大苦蕴灭。”缘起十二支

1.无明:不明谛实义,对于三界自地的诸蕴起常、乐、我、整体、唯一、有情、我所想等,不符合万法自性颠倒执著的愚痴、能遮障真实义的妄念就叫无明。

2.行:如果有了我执的无明,那么由它驱使就会出现贪嗔痴所生的福德善业、非福德不善业和不动业,以至于在识上播下后有的种子,由此称为行。以善业形成善趣的身份及安乐,由不善业导致恶趣的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