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勤医案选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7:56:3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学勤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学勤医案选粹

刘学勤医案选粹试读:

作者简介

刘学勤(1936年3月—),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二级教授。1994年至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二、四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导师,开封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全国中医糖尿病和肝胆病重点专科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等20余项兼职。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奖”、“河南省中医药终身成就奖”、河南省“德医双馨奖”、河南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开封市人民政府“中医药终身成就奖”、开封市劳模等40余项殊荣。

刘学勤擅治心肺系和脾胃系疑难病证,尤擅治疗肝胆疾患,总结出肝热病论、肝病肠治论、肝中风论、肝胆病外治法、降酶十法、退黄八法、消胀五法、顽固性肝复水三阶段治法、攻补法纠正蛋白倒置及鼓胀治疗三原则等治疗方法。研制出强肝1-5号系列方药和乙肝胶囊、乙肝扶正胶囊、胆宁胶囊等。带教本科生、研究生和师承高徒,当以百计。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6项,开封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9项,国家实用专利4项。先后在《中医杂志》、《中医杂志》日文版、《河南中医》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发行专著40余部:其中独著3部:《吐下汗奇方妙法治百疾》《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刘学勤》《刘学勤辨治肝胆病》;主编论著10部:《肝胆病诊疗全书》《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当代专科专病研究精要》《专病专治方药丛书》(共22分册600万字)等;总编、总审、副主编30余部:《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第一集、第二集)《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丛书》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从全国名老中医刘学勤教授的大量临证医案中,筛选、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医案编辑而成。全书共分辨治特色、验案撷英、经典方医案、经验方医案四章,选录医案386则。经典方医案主要是指《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医林改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中医经典所载方剂治病的案例;经验方医案是指应用刘学勤教授通过临床总结、提炼而创立的方剂治病的案例,其中既有从古方化裁而来者,又有刘学勤教授自创之方。书中所载医案后均附有“按语”,概述、总结、分析了该案的特点、难点、辨证及用药特色,包括少数初治效果欠佳或治疗中病情反复,经重新辨证、调整治疗方案后终获佳效者。这些珍贵医案的收集、整理与总结分析,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刘教授的学术经验起到了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

自 序

余初识中医,1956年幸蒙中医大家郭义蕃先生指点,背诵、熟读《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后拜儒医连介一为师。先生医文并茂,医德双馨,精于伤寒,擅治杂症,遣方用药,味少量大,胆识过人。先生要求弟子颇严,督促学业甚紧,讲解医理透彻,剖析医案细腻,曾专门为我逐条、逐句、逐字讲解《伤寒论》。强调习医必“以德为先”“医术必精”。恩师谆谆教诲,收益良多。余严遵师教,上午侍诊,下午听课,夜晚精读、整理笔记多至三更,黎明即起,背诵经典,未敢稍懈。

余近“不惑”,有幸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深造年余,这是余从医生涯的一个大转折、大飞跃。每周一至周六,皆可侍诊于不同名医大家门诊或偶尔查房时伴于身侧。记得1973年在岳美中先生家,听岳老讲述治疗肾病的经验,要求治肾病用药要精,药量可大,病到收尾亦可单用一味玉米须。岳老特别强调“守法守方”的重要性,曾举例治一肾炎患者守法守方一年有余,直到痊愈。因余和赵锡武先生为河南同乡,求教更为方便。赵老虽住院接受治疗,但常在探病之余,讲述运用经方的经验、选用经方的诀窍:例如介绍20世纪50年代按胸痹辨证治愈外国专家冠心病、心绞痛的医案,深入浅出地讲解“甘温除大热”的道理和用药经验。王文鼎先生查房时,现场结合患者病情详解脉理,每部脉浮取、中取、沉取的不同形状、不同主症,指导辨证,选方用药,讲解之精、分析之细、论述之深,闻所未闻,大开眼界,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年多进修时间,还分别侍诊于赵心波、郭士魁、王伯岳、步玉茹、施奠邦等各位先生左右,得其言传心授,解疑析惑。特别是耳闻目睹了对一些疑难重病辨证论治、选方遣药的“精”“巧”“稳”“准”,进一步领悟到医道之奥妙、各位大师医术经验之真谛,收益颇丰。这个时期的学习,结合几十年临床体会,使余真正认识到要想学好中医,在临床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拜名师、多临证、读经典、勤笔耕,这是造就一个“明白”中医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再经过数十年临床,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反复总结,不断提高,达到辨治准确、方案恰当、疗效满意、患者相信的水平,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医”。

五十多年来,余分别为中医学习班和西医学习中医班讲授中医基础学和中医诊断学,以及内、妇、儿科,撰写教案数十万字。带教本科生、研究生和师承高徒,其数当以百计。余深知学海无涯、医道无边,始终以“研岐黄广承先贤,习金匮衷中纳西”和“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为标杆,严于律己,不敢懈怠。临诊查房,省病问疾,从未间断;书写心得,发表文章,出版中医著作,皆为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悟出新理,以利提高。此前先后出版发行《汗吐下奇方妙法治百疾》、“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百名临床家丛书•刘学勤》《刘学勤辨治肝胆病》等,几本中医书籍,内容涵盖中医理论探讨和临床诊治体会等。均为诊病之余,所感所悟,只言片语,信笔漫记,终难成为大器。

转瞬余已进入耄年,近日又收集、筛选、整理、编写了《刘学勤医案选粹》一书。收选医案三百余例,每案均详实记载治疗过程,案后均加有“按语”,简要介绍治疗心得体会,或理论探讨,或治案总结,或剖析疑似,或指出方药提炼,或疗效欠佳,重新辨证,找出原因,或调护食疗等等。从这些“按语”中可以看到其中有真知灼见,有临证感悟,有实践升华,有失败教训……其内容都是真实可靠的,其案例都是有卷可查的,“求真务实”是作为一名有道德的中医师必备的素质。

刘静生、庞国明、刘静宇、刘晓彦、陈莉、刘明照等十六位中医师参与了本书的策划、筛选、整理,他们均为余之门生。庞国明和刘静宇是国家第二批“两部一局”确定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均为国家二级教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首届、第二届杰出百名青年名中医。刘静生主任中医师和刘明照副主任中医师是国家第四批“两部一局”确定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该医案选虽经多次审阅、修订,终未惬意,恐仍有疏漏或错谬之处,诚恳期望同道指正。寥寥数语,是为之序。刘学勤2015年3月

前 言

中医临床医案是最能直接体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载体,对于临床医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必要手段。在繁多医案中不断去粗取精、探寻规律、总结提高,才能起到指导临床、点津后学、惠及苍生的作用,这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精髓实质,也是编写本书的根本意义。

国家名老中医刘学勤教授行医五十余载,方研仲景,法效子和,博采众长,攻克顽疾。其治学特点主要体现在继承与创新并重,且师古不泥,创新而不失法度。

继承方面:一是广承先贤,活用经典方;二是总结经验,创立实用经验方。

创新方面:一是提出“肝热病”观点,将慢性肝病伴反复发热、缠绵难愈而无血象升高的现象统称为“肝热病”,并根据气虚与阴虚不同分别治之;二是提出“肝中风”观点,认为现代医学诊断的肝性脑病,因其病起于肝,眩晕、震颤、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与中医“中风病”类似,无论是否出现肝昏迷,均可以“肝中风”名之;三是提出“肝病肠治”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外治法在肝胆病领域的应用;四是根据鼓胀病(肝腹水)病理阶段的不同,创立“祛水”“舒肝”“健脾”三阶段疗法;五是总结了“降酶十法”“退黄八法”“消胀五法”等特色治法,在临床应用中收效显著。除以上对肝胆病的特色治疗外,在其他疑难杂病甚至罕见怪病方面也常能出奇制胜,提出“怪病从痰瘀论治”“交媾疾患从肝论治”等学术见解,应用于临床,均获满意疗效。

本书基本反映了刘教授的学术思想框架,集中体现了其临证经验特点,不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颇多值得玩味、深思与借鉴之处,而且论述医理,深入浅出,对于研究中医、发展中医、指导临床、启迪后学,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学勤教授虽值耄耋之年,仍以“研岐黄广承先贤,习金匮衷中纳西”(自撰楹联句)以及“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标杆严以律己,笔耕不辍,查房临诊,省病问疾,带徒传经,服务临床,实乃后辈之楷模。吕炳奎教授赠亲笔题词曰“内外合治肝胆病,殊途同归疗效高”,挚友杨景宇先生赞其“医德高自爱心出,术业精从磨砺来”,皆是对刘老辛勤耕耘一生的真实写照。整理者2015年3月第一章辨治特色之“四字真言”

对名医大家而言,医学犹如一门艺术,医家好比艺术家,而每一次成功的治疗、每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医案都是一部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正是由于名师大家功底深厚、技法纯熟、构思精巧、匠心独运,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顽疾,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

余历经五十余载临床历练,在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些许经验和体会,如有值得同道借鉴之处,当甚是欣慰。如对哮喘的辨治,余分虚、实、寒、热诸证,虚证中又分肺虚、肾虚、肺肾两虚、肺实肾虚、肺脾肾俱虚、肺阴亏虚诸型;实证分风寒夹痰、痰浊壅肺;寒证分寒痰束肺、寒湿困脾;热证分热瘀痰阻、外寒内热等证。余以“通下法”治喘,屡获佳效,思当与“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关,以“釜底抽薪”之法施治,自然获效(详见第二章第一节哮喘部分)。

在内科诸病中,余对肝胆脾胃病用功尤深。本书共载386个医案,其中肝胆脾胃病医案为101案(含肝胆脾胃病验方医案),可见此领域在余临床实践中之分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反复历练,余提炼临床心得,创立“胃平汤”“疏肝和胃汤”“和胃降逆汤”“胆宁汤”“消水汤”“强肝丸1-5号”等一系列经验方(详见第四章第二节经验方医案部分),经反复临床科研论证,均取得较好疗效,在临床推广应用后,造福了广大病患,不枉余在中医药防治肝胆脾胃病方面倾注的心血和汗水。

半个世纪以来,余诊病愈疾数万之多,经典验案不胜枚举。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余概言,无非“理、法、方、药”四字“真言”而已。第一节 理——辨证与循证结合

这里的“理”,即诊病遣方用药的道理,是余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治病疗疾的中医理论依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合理辨证,力求“病”“证”相参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临床诊治特色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医中药尤能独辟蹊径,屡起沉疴,展现出东方传统文化冷静与深邃的底蕴。从医者欲达此境界,余主张应“病”“证”相参,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证”的概念和辨证论治的涵义。“证”是从整体出发,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各种材料综合分析,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理论和方法,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联系客观条件等相关因素对疾病进行“去粗求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推理、判断,进而综合归纳出当前疾病所处病理阶段的认识。“证”概括反映了疾病某一特定阶段的实质,“辨证”的过程就是通过四诊提炼“证”的过程。而“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医思维,把捕捉到的临床信息融会贯通于理法方药,并通过与病人的交流,确定治疗方案,随后共同战胜疾病,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可见,辨证论治的涵义就是通过中医特色理论思辨,决定相应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论治”,根本立足点在于“治”。辨证论治虽不能概括为中医学的全部精华,但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的必然环节,被称为中医的临床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其次,要树立纯粹的“中医辨证”思维。在每位中医人心中,辨证论治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真正运用它、用好它,却是何其难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在临床上颇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大体系之中。古人云“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医的生命力来自临床实践,这也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对于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灵活运用,余总结了三个“不”:

一是中医辨证不可“对号入座”,不能说西医某病就是中医某病,不进行辨证论治就直接套用某方。中医的特点尤其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上,中医思维本着循证求因的方法,从分析局部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失掉这种思维,必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对症治疗”,陷入“丢中医而存中药”的泥潭。目前西医已越来越认识到临床治疗中“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作为杏林传人,我们更应当保持和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治疗上,中医学认为人乃万物之灵,用“天人相应”的观念,而采天地之灵——中药,借助中药以偏纠偏的物质基础,来帮助人体扶助正气,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促进机体恢复健康,完全以“人”为本。所以中医在治疗西医诊断的肝炎时并不专治肝,治疗贫血也不专补血,治疗肾炎也不专治肾。如果见其病治其脏,一病一方,往往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二是不可单以西医病名作为治疗依据。不可遇高血压就想去降血压,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专想去升血小板,而是要参考这些病情,先确定中医的证,再确定治疗方药。

三是不可“中药西用”,即沦为一个纯粹“开中药”的医生。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认识及取得的成果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果机械运用这些成果而“舍证从病”的话,那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中药西用”。

最后,“辨证”的过程是运用理论思维的过程,离不开中医的基本理论。机械地把张仲景的“辨证候”变成在西医的病名之下“辨证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建立“病证结合”的新的临床思路才是正道。

总之,中医学是一门治疗艺术,她包涵着五千年历史的沉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疗效,临床实实在在的疗效是中医不被取消的基础,是中医学面对各种压力的“底线”。余坚信“中医学打而不倒,靠的就是治病有效”,余素以仲景之言“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而自勉,深思之而笃行之,研其理,用其要,取其精,显其效,乃余之所求。二、践行循证,临床、科研并进“循证”一词已被医学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中医也不例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循证?循证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古老中医学属于经验医学,而循证医学脱胎于经验医学,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专业技能、患者的价值。其中最好的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而临床专业技能和患者的价值不但是循证医学的特点,也同样是自古以来中医学的强调重点。

早在二十余年前,余在临床科研中就开始采用中医循证医学的思维理念,本着求真务实、客观严谨的治学精神,及时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及时对来诊患者进行随访,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追踪,从而深化对那些奇病、怪病的认识。带领学生和继承人,按照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设计科研课题,开展多项科学研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医循证医学的原则,力求实现中医临床实践与临床科研的完美结合。

多年来,余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开封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具体包括:

1994年余主持开展的关于胆宁胶囊的科研课题“内外合治胆石症的临床研究”,就是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设计研究方案,共观察胆石症病例250例。研究结果表明:胆宁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81%,明显优于胆石通对照组(P<0.05)。该课题获1999年开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之后又围绕胆宁胶囊的制备工艺做了更加深入的系统研究,以此为依托的科研项目“十味胆宁胶囊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2010年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余主持了开封市科研项目“强肝软坚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及2002年10月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的诊断与疗效评估共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严格筛选病例,及时总结研讨,并经科学统计学处理数据信息,以强肝软坚丸治疗组40例与大黄虫丸对照组40例做比较,疗程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强肝软坚丸治疗组在症状、肝功能、影像学等方面的好转情况均优于大黄虫丸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达91.2%。该课题获2007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余主持的开封市科研项目“强肝健脾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严格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筛选病例:以强肝健脾丸治疗组114例和苦参素对照组58例相比较,疗程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纠正肝损伤及抑制HBV-DNA复制等方面,强肝健脾丸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5%,疗效均优于苦参素对照组(P<0.05)。该课题获2011年开封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4月至2011年9月,余主持了开封市科研项目“益肾升白方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研究”,按照《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入选病例:以益肾升白方治疗组60例和苦参素对照组40例相比较,疗程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益肾升白方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方面,总有效率达93.3%,疗效均优于苦参素对照组(P<0.05)。该课题2010年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2月余主持完成的课题“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2月余之门人、学生围绕余之学术思想体系开展的科研课题“刘学勤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中医先贤“审症求因”“四诊合参”等中医循证医学的特色,重视“证据”的收集和整理,科学、规范地开展临床研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临床实践,才能不断印证中医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先进性。三、“辨”“循”结合,发展现代中医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有较深的渊源,最早使用“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乾隆时期使用“考证”的方法,即使用证据的研究来解释古代典籍。循证医学着重从人体对于干预措施的整体反应去选择临床试验的终点指标,和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观,其思辨方式几乎一致,两者都关心考察终点指标——即病人的整体疗效。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原则,与循证医学重视临床证据,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治决策的治疗原则完全一致。

中医临床循证医学形成的标志是《伤寒论》,是张仲景在继承古代医籍精华的前提下,经过验证与实践,搜集、筛选大量临床证据,验证前人方证使用效应,对疗效欠佳的方剂加减化裁、另立新法,对疗效确实可靠的原方照用,选择能说明主要病机的脉证作用为经方治疗的最佳证据,融辨证论治与方证理论为一体,集临诊、治疗、预后、判效为一身,完成了东汉前中医临床最佳证据的生成、实践与评价,为医生正确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成书过程具有循证框架,奠定了中医循证研究体系的基石,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写照。

两千年来中医药学的发展史表明,中医学本身就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上千年的临床实践、古代先贤大量的医案、论著,勾勒了中医循证医学的原始风貌。中医学能够生存至今,能够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靠的是临床疗效,靠的是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绝活”。所以说,中医学的发展史,代表了中医循证医学的成长历程。

我们前面讲了中医的“辨证”,这里又讨论中医的“循证”。那么,对中医而言,辨证和循证有什么区别呢?答案是:辨证之“证”不同于循证之“证”,前者是指“病证”,包括了疾病的性质、阶段、程度等内容,是相对抽象的中医诊断概念;后者是指“证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文字、图片、数据等资料。辨证的对象是个体,是微观的;循证的对象是群体,是宏观的。辨证是某个时间点对一种疾病的性质、部位、正邪等的横向型把握;循证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等整个过程的连续性、纵向性认知。只有做到“辨证”和“循证”相结合,才能从“纵”“横”两方面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疾病全貌,提升高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保障。

余认为,中医要与时俱进,就要遵循“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同时按照中医循证医学的要求,既要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之精髓,淘汰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又要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诊断与治疗进行诠释、改进和发展,形成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以及现代中医的诊断与治疗体系。从实践方面来看,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总结临床规律,将中医治疗经验上升到常规治疗层面,再提升到科学研究的高度,使临床经验在大样本的研究中得到验证、优化、更新,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造福于民。这就要求中医学和循证医学有机结合,有效推动现代中医的快速发展。第二节 法——主症与次症兼顾

这里的“法”指治病的主要治则、方法。

主症和次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症,就是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是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广义的次症,即次要症状或伴随症状。狭义的主症,指《伤寒论》原文记述的必见症状;狭义的次症,指《伤寒论》原文记述的或见症状或非必见症状。现代多以广义的概念区分主症与次症。如肝郁证的主症有胸胁作胀或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胸闷,善太息,脉弦;次症有嗳气、脘痞、腹胀、症状因精神紧张而诱发、咽部异物感、失眠多梦、疲乏、妇女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或痛经等。

中医临床中,在治法上要抓住重点,主次分明,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主次”,即主症和次症。在患者繁杂众多的症状中,区分哪些是主症,哪些是次症,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向和具体治法,这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一环。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主症比较直接地反映了疾病的主要证候特征,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讲,此时采用“主症辨证法”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主症辨证法”的意思就是抓住患者几个最突出、最紧要、最痛苦之症状来处方用药,也叫“抓主症,对症用方”。亦有并无突出表现的疾病,可直接从病因入手。采用“主症辨证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病易识,证难辨,抓主要症状就可以立法用方;二是病难断,证难辨,惟据主症即可用方;三是通过经验积累,简化辨证程序,只抓几个主要症状,就可对症用方。主症解决了,表明药证合拍,疾病的关键问题也解决了,伴随的次要症状自然不治自愈。

另一种情况是主症次症分明,易于分辨。此时要发挥中药处方“君臣佐使”的配伍优势,从药味搭配、药量增减、性味归经等方面加以调配,君药、臣药解决主症,佐药、使药主要针对次症,灵活配伍,解决主症的同时兼顾次症,全方位取得临床疗效。第三节 方——经典与现代统一

这里的“方”主要指中药复方。治法确定后,如何选方的问题随之而来。临证选方应注意“经典与现代统一”,即经典方或经验方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相适应。经典方指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所记载的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经验方是指老中医经多年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的处方,如余常用的胃平汤、咳平汤、胸痹汤等。经典与现代的统一主要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经典方应与中药方剂现代机理研究相结合。例如小柴胡汤原为治疗少阳病代表方,现代研究其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等作用,余不但用其治疗少阳发热证,而且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胆囊炎、肝硬化等疾病,疗效满意。温胆汤原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等症,现代研究该方不但可调节精神情志、改善睡眠,而且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胆汁反流、保肝降脂等作用,余常用其加减治疗反流性胃炎、脂肪肝等疾病,收效尚佳。

如余曾治一女性患者,45岁,农民,近3年来间断烧心、吐酸,胃脘胀满不适,失眠,痰多,色黄白,每于晨起排便,便前腹痛,便后痛消,大便性质正常。平素心烦易怒。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方求治,疗效不佳。视其形体虚满,脘腹撑胀,嗳气频作,吐酸烧心,纳差食少,二便尚调。舌暗淡,可见瘀点,苔根部黄厚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吐酸,乃木乘土位,气滞痰阻、肝火犯胃、胃气上逆之象,治用清肝和胃,化痰降逆为宜。方用温胆汤加味:云茯苓20g,姜半夏10g,姜竹茹10g,炒枳壳12g,广陈皮10g,川黄连6g,春砂仁9g(后下),琥珀9g,防风10g,广郁金16g,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20g。服药10剂,烧心、胃胀大减,晨起腹痛消失,吐痰减少,黄厚舌苔较前消退,已变为薄黄苔,但感夜眠不安,乏力身困。上方去竹茹、广陈皮,加焦白术8g,炒枣仁30g,太子参30g,粉甘草6g,继服10剂。半年后前来为其女儿诊病,诉及之前为她开了20剂中药,就治疗好了她的吐酸病,至今未发。

再如余曾治一男性患者,38岁,每天饮白酒一两斤,已10余年,出现酒精依赖,渐出现不思饮食,纳呆、乏力、头蒙、多梦等症,二便尚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滑稍弦略数。肝功能:ALT86U/L,GGT63U/L。血糖6.28mmol/L。彩超:中-重度脂肪肝。中医诊断:纳呆(脾虚湿困)。西医诊断:酒精性脂肪肝。治以健脾化湿,开胃解郁。方用温胆汤合三仁汤加减。野党参10g,云茯苓20g,广陈皮10g,炒枳壳12g,川芎片9g,焦白术9g,清半夏10g,淡竹茹10g,炒栀子10g,草红花15g,广藿香15g,佩兰叶15g,薏苡仁30g,草豆蔻、春砂仁各8g(后下)。煎服。嘱尽量减少饮酒或戒酒。以此为主方加减调理36剂,乏力、头蒙、多梦等症状基本消失,饮食如常,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ALT32U/L,GGT38U/L,血糖5.51mmol/L,均已正常。继以上方加减调理1月余,复查彩超:脂肪肝(轻度),化验肝功能均正常。

二是经典方与现代疾病谱改变相适应。经典方为古人治疗疾病的经验方,但古代和现代在社会环境、气候变化、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毕竟存在较大差异,人们所患疾病也必然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有些古时疾病现已消失,而现代新发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古时没有相应记载。对于这些新发病,治疗就要有新治法。据此,余常在原有古方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病的特点加以创新,以最大限度纠正机体气血阴阳的偏颇为目的。

例如余曾治患者刘某,女,49岁,农民,患“乙肝”两年。1周前生气后出现乏力、纳呆,右胁胀痛,口苦口黏,尿黄,便溏,脉弦滑而细,舌质红,苔白腻。肝功:TB30.1μ mol/L,ALT75U/L,AST81U/L,GGT72U/L,乙肝两对半:HBsAg、HBeAb阳性,HBV-DNA7.82×103copies/mL。彩超:肝实质损伤性改变。中医诊断:肝著(肝郁脾虚,兼有湿热)。西医诊断:慢性病毒肝炎、乙型、中度。治以疏肝健脾,清利湿热。方选自拟方疏肝健脾汤(原方组成软柴胡、紫丹参、京赤芍、土茯苓、薏苡仁、广郁金、制香附、粉甘草)加减。软柴胡9g,全当归12g,京赤芍20g,土茯苓15g,薏苡仁30g,广郁金9g,牡丹皮12g,重楼30g,制香附12g,粉甘草3g。以上方为主调理1个多月,诸症减,食量增,唯夜梦多,苔薄。肝郁日久多夹血瘀,治宜疏肝、清热、活血通络,处方:当归18g,炒白术15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丹参24g,红花9g,重楼30g,广郁金12g,板蓝根3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以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2个月,症消。复查肝功能:TB25.1μ mol/L,ALT40U/L,AST45U/L,GGT52U/L,HBV-DNA8.06×102copies/mL,均较前好转。上方去白术,加净连翘30g,炒枳壳12g,以清热解毒,行气除痞。继续调理1年余,诸症悉除,2012年6月2日复查肝功能正常,两对半示“小三阳”,HBV-DNA<500copies/mL,临床治愈。

此案疏肝健脾汤为余治疗慢性肝炎常用经验方,由逍遥散化裁而来,逍遥散原方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余结合慢性肝病多见血瘀证的特点,在其原方基础上,以丹参(热象明显者可用丹皮)易当归,赤芍易白芍,一可疏肝养血,养肝柔肝;二可增其活血通络之功;三可降低HBV-DNA含量及HBsAg、HBeAg滴度。以土茯苓易云茯苓,薏苡仁易白术,一增化湿清热之力,二避白术温燥之嫌,三可降低HBV-DNA含量。余认为,该变方特点在于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同治,使肝体得畅,血虚得养,脾虚得补,湿热皆清,诸症自愈。既不失原方之意,于慢性肝病而言在化湿解毒、活血散结方面又更具针对性,正如此案。余以此方治疗该型各个时期、各类肝病,屡用屡效,且疗效巩固。第四节 药——经验与理论并蓄“药”指中药及其应用。临床中药的应用,大致分两种情况:

一是根据中药知识用药,即依据中医教材、中医经典、中医论著等记载的中药的功用及主治范围来用药。比如根据药物的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如余临床喜用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荆芥与防风疏风解表、苍术与白术化湿健脾、川牛膝与怀牛膝补肾活血等等。

二是经验用药,即在长期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某些中药功用和主治的新的认识、体会等经验积累来用药,这些积累往往和课本或教材的理论记载存在差别或有所创新。例如清热解毒药重楼、利水渗湿药猪苓、清热凉血药赤芍,虽然在中药教材中归属不同类别,但现代药理研究均有调节免疫、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HBV-DNA含量的作用,故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如为热毒壅盛型,选用重楼就更为合适,既可清解热毒,又可保肝降酶、抑制病毒;而对湿热蕴结型,选用猪苓疗效就优于云茯苓,因其不但具有化湿清热之功,并且可调节免疫、增强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对于血瘀化热之乙肝,余几乎必用赤芍,而且用量偏大,因为该药不但在中药药理药性上合拍,而且现代研究该药还有利胆退黄、保肝降酶、扭转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抗氧化、抑制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分泌等多种作用。如余经验方清热化湿汤(强肝丸Ⅰ号)即以猪苓、重楼、板蓝根等组成;疏肝化瘀汤(强肝丸Ⅳ号)即以赤芍、当归、红花等组成。

再者,在严守“理、法、方、药”四字真言基础上,较好的临床疗效还需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和反复总结、不断探索的求学精神。没有临床实践的检验,中医的疗效就无从谈起。中医学来源于临床,更服务于临床,中医存在的价值就是能够很好地提高临床疗效。正如本书所载医案,见效迅速者二、三诊即愈,恢复缓慢者十余诊方瘥,也说明即便对同一疾病、同一患者而言,整个治疗阶段也是在不断探究中提高疗效的过程。

然而,如果不讲究发展中医的方式方法,即便有再多的临床实践,也不易取得进步或者进步很慢。要想中医医术快速精进,在前人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非常重要。余在活用经方的基础上,就在反复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见验方医案部分)。这些经验方的提炼,是余数十载临证经验的宝贵结晶,其学术价值和作用机理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也载入本书,一则可从组方的角度体现余治病“紧扣主要矛盾”的诊疗思路;二则也便于后学者掌握,在临床推广应用。第二章验案撷英第一节 肺系病证一、感 冒

医案1:寒包火证

李某,女,40岁。2009年3月30日初诊。【主诉】感冒、咳嗽1个月。【病史】1个月前感冒,咳嗽,咯痰量多,色黄白,质黏,伴胸闷,出虚汗,全身乏力,畏寒怕冷,鼻出热气,舌质红,苔根部厚,脉沉。曾服“消炎、止咳”西药,名量不详,效果欠佳。胸片:支气管炎。化验血常规正常。平素经常感冒、咳嗽,平均2~3月发作1次。【中医诊断】感冒。证属外寒内热,痰湿蕴肺。【西医诊断】支气管炎。【治法】解表清里,化痰止咳。【方药】生麻黄6g,杏仁泥10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鱼腥草30g,蒸百部12g,川贝母10g,猫爪草30g,生桑皮15g,清半夏10g,川厚朴6g,化橘红12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4月10日二诊:服药9剂,感冒、咳痰好转,入睡困难,多梦,手足凉,舌质淡,苔薄,脉沉弱。治宜化痰安神。温胆汤加味。

处方:茯神20g,广陈皮10g,清半夏10g,淡竹茹10g,炒枳壳12g,焦远志12g,炒栀子12g,淡豆豉12g,炒枣仁4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广郁金15g,浮小麦30g,粉甘草5g,大枣5枚。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1年后因胃炎来诊,诉服上药后感冒、咳嗽悉愈,至今未发。【按语】患者平素体弱,卫外不固,易于感邪。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气亏虚,则畏寒怕冷;卫表不固则易出虚汗;正气不足则乏力身困;痰湿蕴肺,则咯痰量多;外寒袭肺,内热难以外达,则鼻出热气,舌质偏红。治以外散寒邪,内清里热,方用麻杏甘石汤为主,加鱼腥草、猫爪草清热解毒,薏苡仁清热利湿,川贝母、清半夏、川厚朴、化橘红化痰止咳。二诊时表邪已解,治则调整为化痰安神为主,并以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缓以治本。

医案2:体虚感冒

陈某,女,38岁。2008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反复感冒、咳嗽两年余,复发1周。【病史】近两年反复感冒,咳嗽,1周前复发。现症:畏寒,咽喉痛,咳嗽,痰多,色黄白。舌质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滑。【中医诊断】感冒、咳嗽。证属卫外不固,痰热蕴肺。【治法】益气固表,化痰止咳。【方药】生黄芪25g,防风10g,软柴胡10g,嫩黄芩15g,杏仁泥10g,浙贝母20g,射干10g,天竺黄6g,胆南星9g,前胡、延胡索各12g,炒莱菔子20g,炙枇杷叶20g。10剂,水煎服。

6月9日二诊:服药有效,咳嗽减轻,痰多色白。上方去浙贝母、前胡、延胡索,加半夏10g,广陈皮9g,川厚朴7g,黄芪10g。10剂,水煎服。

6月26日三诊:畏寒、咳痰明显减轻,自觉咽痒,大便干燥。

处方:炒莱菔子20g,川贝母10g,秋桔梗10g,生黄芪30g,防风10g,软柴胡10g,清半夏10g,嫩黄芩12g,青礞石12g,化橘红12g,胆南星8g,炙枇杷叶15g。10剂,水煎服。【按语】该患者卫外不固,则易感外邪,畏寒怕冷,反复感冒;肺气不利,上逆为咳;痰湿蕴肺,入里化热,则痰多色黄白。舌质淡、苔黄白厚腻、脉滑为表虚兼有痰热之虚实夹杂表现。治疗以黄芪、防风实卫固表,取“玉屏风散”之意,但此处去白术,防其温燥太过。以柴胡和解表里,透表泄热,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杏仁泥、浙贝母、射干、止咳化痰平喘,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前胡、延胡索、炒莱菔子、炙枇杷叶宣肺止咳。至三诊更加川贝母、清半夏、胆南星化痰止咳,青礞石坠痰下气,兼可平肝;化橘红止咳化痰,理气健脾。

医案3:阴虚感冒

赵某,男,32岁。2009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感冒、咳嗽10天。【病史】10天前感冒,咳嗽,自服“感冒药”后,症状稍减。现咽干咽痒,口干,咳嗽,咯痰量少,鼻通气不畅,涕黄。面部疖肿。舌边尖红,苔白,脉稍数。平素经常感冒、干咳,咽喉不适。【中医诊断】阴虚感冒。证属风热袭肺,阴虚火旺。【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止咳。【方药】加减葳蕤汤增损。明玉竹15g,秋桔梗12g,白薇20g,淡豆豉12g,薄荷叶6g,南沙参、北沙参各30g,川贝母12g,辛夷花8g,鱼腥草30g,金银花20g,净连翘20g,广藿香12g,佩兰叶12g,粉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12月5日二诊:感冒大愈,鼻窍已通,咳嗽有痰,夜间失眠,面部起疖肿。

处方:明玉竹15g,细石斛15g,麦门冬15g,炒山药20g,鸡内金20g,南沙参、北沙参各30g,炒枣仁30g,焦远志12g,金银花30g,净连翘30g,川贝母10g,春砂仁6g。10剂。

以上方为主调理半月,诸症皆愈。【按语】该患者反复感冒,肺气不利,常服“感冒药”,发散太过,伤及肺阴,故咽干、咽痒、咯痰量少等均为肺阴亏虚之征。阴虚火旺,上炎于面,则面部疖肿。治以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并加南沙参、北沙参养阴生津,川贝母润肺化痰,辛夷宣通鼻窍,鱼腥草、金银花、净连翘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二诊更加石斛、麦门冬滋阴,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春砂仁化湿和胃,培土以生金;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兼可化痰。此案特点在于滋阴勿忘清热解毒,以防滋腻太过,湿聚化热,反可能使病势缠绵难愈。而清热解毒之剂与养阴药合用,则清热与养阴并举,二、咳 嗽

医案1:急性支气管炎

李某,女,41岁,干部。1997年9月8日初诊。【主诉】咳痰8天。【病史】8天前患者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不易咯出,咳甚则胸痛,口唇干燥,咽喉干痛,舌质淡红,舌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浮数。【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燥伤肺,肺失清润。【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治法】清肺疏风,润肺止咳。【方药】生桑叶10g,杏仁泥9g,苏薄荷8g,淡豆豉12g,南沙参、北沙参各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川贝母10g,净连翘20g,生石膏20g,生栀子12g,天花粉12g,粉甘草7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月12日二诊:服药3剂,咳嗽,吐黄白色黏痰量较前减少,咽干咽痛减轻,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数。守原方去生石膏,加鱼腥草20g,续服6剂。

9月20日三诊:诸症大轻,咳嗽吐痰已止,间有少量黄黏痰,易咯出,上方再加鱼腥草10g,再服6剂。

9月27日四诊:诸症消,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滑。上方继服5剂,巩固疗效。【按语】本案因受风燥之邪而致温燥咳嗽,近代名医何廉臣云:“六气之中,唯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别:凉燥者,治以温润,杏苏散主之;温燥者,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桑杏汤主之;下燥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兹从叶氏“上燥治气,辛凉宣泄”之意,使肺之燥热,逐渐清解。方中生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轻清凉散,能清疏肺经及在表的风热;苏薄荷疏散风热,善解风热之邪;淡豆豉、生栀子辛甘微苦,善于消泻心、肺、胃经之火邪而除烦;生石膏清泄肺热作用较强,并有平喘之效;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嗽;天花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麦门冬养阴清火,润肺止咳;杏仁泥肃降肺气,化痰止咳;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善清肺经热邪;诸药相合,共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医案2:急性支气管炎

赵某,男,88岁。2012年1月30日初诊。【主诉】咳喘、咯痰1周。【病史】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闷喘,咯痰色白,畏寒怕冷,胃脘胀满,四肢酸困。自服“感冒止咳”药物(名量不详),效差。夜眠欠佳。舌淡苔白腻,脉弦硬。【中医诊断】咳嗽。证属气虚痰阻,蕴肺化热,虚实夹杂。【西医诊断】急性气管炎。【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药】姜半夏10g,广陈皮10g,云茯苓20g,猫爪草30g,川贝母12g,太子参40g,软柴胡12g,嫩黄芩20g,生黄芪40g,金银花40g,荆芥、防风各10g,粉葛根30g。4剂,水煎服。

2月17日复诊:上方为主调治10剂,诸症已愈,停药1周。近两天活动后又感心慌、闷气,轻咳,乏力,腰痛,腹泻。脉弦硬。调整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

处方:太子参30g,云茯苓15g,白术10g,扁豆30g,广陈皮9g,莲子肉15g,薏苡仁30g,春砂仁9g,远志12g,柏仁、枣仁各15g,防风10g,生龙骨、牡蛎各30g。3剂,水煎服。

2月20日五诊:诸症均明显好转。仍咳,喉中有痰。上方去扁豆、广陈皮、薏苡仁,加生黄芪30g,川黄连6g,川贝母10g,4剂。

2月24日六诊:心悸好转,咳嗽减轻,食欲稍差,进食时出汗。脉弦硬,舌质暗,苔白厚根腻。

处方:太子参40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清半夏10g,广陈皮9g,远志12g,柏子仁12g,川贝母12g,春砂仁9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广藿香、佩兰叶各10g,炒枳壳12g。4剂,水煎服。【按语】患者本身年事已高,肺肾俱虚,感受风寒之邪,则使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脾虚失运,水液酿湿成痰,上犯于肺,则咯痰色白;气虚及阳,阳虚失于温煦,则畏寒怕冷;痰湿中阻,则胃脘胀满,四肢酸困。方以云茯苓、广陈皮、半夏健脾渗湿,猫爪草清热化痰散结,川贝母润肺化痰,太子参益气扶正,柴胡和解少阳,黄芩清肺泄热,生黄芪温阳补气,金银花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疏风解表,葛根解热生津。对于老年患者咳喘的治疗,在止咳化痰的同时,勿忘培补肺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健则水湿得运痰无所生,肺气充则营卫调和痰无所存。故本案在治疗始终重用太子参、生黄芪以补肺健脾,扶正达邪;重用金银花,该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热毒;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医案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郭某,女,54岁。2012年2月25日初诊。【主诉】间断闷喘40年,再发伴咳嗽1周。【病史】近40年来每遇冬季或受凉后即发胸闷气喘,1周前感寒后症状复发,胸闷喘息,气短乏力,动则尤甚,伴咽痒咳嗽,痰少,头痛,纳眠尚可,二便尚调。舌质暗,苔白,脉缓滑。【中医诊断】咳嗽、喘证。证属肺肾两虚,痰湿阻滞。【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法】化痰止咳平喘,补肾纳气。【方药】自拟方咳平汤合喘平汤加减。生麻黄6g,桃仁、杏仁各10g,生桑皮15g,川贝母9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地龙20g,云茯苓20g,姜半夏10g,广陈皮9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2g。6剂,水煎服,日1剂。

3月5日二诊:服上方6剂,胸闷、气喘减轻,但仍咳嗽,咳则两胁疼痛,痰量不多,夜眠不安,多梦,大便稍干,舌脉同前。上方去山茱萸、枸杞子、地龙、川贝母,加炒枣仁30g,合欢皮30g,前胡12g,延胡索12g,川厚朴6g,五味子6g。6剂,水煎服,以化痰止咳,安神助眠。

3月12日三诊:咳喘大减,夜眠欠安。上方去前胡、延胡索,加远志12g,继进10剂,以固疗效。【按语】该患者素有慢性咳喘病史近40年,素体虚弱,感寒易发咳喘,风寒上受,内合于肺,肺气不宣,则喘咳逆;肺脾两虚则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肺窍不利,则咽痒咳嗽;舌质暗,脉缓滑,为痰湿壅肺之象。对此久病咳喘者,余专门立咳平汤及喘平汤治疗(详见经验方医案部分)。方中麻黄辛温散寒,宣肺平喘,生桑皮泻肺平喘,炙紫菀、炙枇杷叶润肺止咳,山茱萸、枸杞子培补下元,补肾纳气平喘,地龙化痰、平喘、通络,又加川贝母化痰止咳平喘。全方肺肾同调,扶正祛邪,表里兼顾。

咳喘一病主要涉及肺、肾两脏,同时与脾也有关,对此风寒袭肺之证,以麻黄散寒平喘,为常规之法,此案特点在于治疗咳喘同时,据“久病入络”之理,以桃仁、地龙化瘀通络,二诊时肺病及脾,心神失养,故加炒枣仁,合欢皮安神助眠,前胡疏风止咳,延胡索理气通络止痛,川厚朴理气降逆,消痰宽中,五味子敛肺止咳。

医案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乔某,男,58岁,工人。2002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间断咳嗽8年余,加重9天。【病史】近8年来间断咳嗽,反复发作,入冬为甚;9天前出现咳嗽短促,呈阵发性,干咳无痰,咽部发痒,咳甚时痰中带有血丝,口干舌燥,面部潮红,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肺阴亏虚,燥热伤津,肺失润降。【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法】滋养阴液,润肺化痰,生津止咳。【方药】南沙参、北沙参各30g,天门冬、麦门冬各12g,川贝母12g,炒知母8g,生百部10g,炙紫菀12g,天花粉30g,细石斛15g,明玉竹12g,款冬花15g,生百合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10月27日二诊:服药8剂,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口渴缓解大半,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略数。咯痰甚时痰中带血丝,加粉丹皮12g,藕节12g,以凉血止血;继服6剂。

11月3日三诊:咳嗽已愈,痰中血丝消失,舌质淡,舌苔薄,脉平。守上方再进6剂,间日1剂,巩固疗效。【按语】本案为老年男性,咳嗽日久,导致肺阴亏耗,虚热内生,肺气失于润降所致。肺燥阴虚,多见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咳伤肺络,则痰中带血丝;面部潮红,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方中南沙参、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清肺热,补肺阴,生津液;天门冬、麦门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滋阴润燥;明玉竹、细石斛、生百合三药均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心解烦之效;生百部、炙紫菀、款冬花甘苦微温,润肺止咳,化痰下气,三者相伍,有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川贝母、炒知母性凉而甘,化痰止咳,兼可润肺;全方以滋养阴液,润肺化痰,生津止咳之剂,使病祛、咳止、痰除、津生而病愈。

医案5:支气管炎

曹某,女,22岁,学生。2000年4月3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病史】1个月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咳嗽,吐白黏痰,咯之不利,咽部不适,自服抗生素等药,效果不佳。现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口干苦。舌质偏红,少津,舌苔薄黄略腻,脉略滑数。胸片示: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风燥伤肺。【西医诊断】支气管炎。【治法】清燥润肺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冬桑叶10g,南沙参20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2g,杏仁泥10g,麦门冬12g,生百部12g,胆南星8g,浙贝母15g,明玉竹12g,青礞石10g,炙甘草6g。

上方为主共进10剂,诸症消,舌脉平,继进5剂,间日1剂,巩固疗效。【按语】本案青年患者,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冲而上逆作咳,故程国彭曰:“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只因久治不愈,迁延月余,风寒入里伤热,燥热之邪最易伤津耗液,表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等症。余治以桑杏汤加减清燥润肺止咳。方中冬桑叶、紫菀宣肺散邪;杏仁泥、炙枇杷叶、生百部宣肺化痰止咳;南沙参、浙贝母、明玉竹、炙甘草润肺止咳;胆南星清泄胸膈之痰热。并加用性烈质重之青礞石,功专镇坠,善下气消痰,《本草纲目》言其:“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诸药合用,清、宣、润、镇备具,故获佳效。

医案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王某,女,55岁。2008年11月11日初诊。【主诉】间断咳痰半年,复发1周。【病史】半年前感冒后咳嗽,治未彻底,咳嗽间断发作。1周前受凉后咳嗽复发并加重,咯吐黄白痰,质黏,咽痒,纳食可,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脉滑。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两年余。【中医诊断】咳嗽。证属燥痰阻肺,阴虚内热。【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南沙参、北沙参各20g,炙枇杷叶14g,杏仁泥10g,黑芝麻30g,麦门冬15g,桑叶8g,鱼腥草30g,前胡12g,化橘红12g,秋桔梗12g,云茯苓15g,法半夏10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11月21日二诊:咳痰减轻,便秘好转。昨日再次感冒,鼻塞明显,流涕。

处方:山柰10g,鹅不食草10g,辛夷9g,薄荷8g,清半夏10g,百部12g,云茯苓15g,广陈皮8g,杏仁泥10g,白芷9g,浙贝母12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煎药时以蒸汽熏鼻窍。

2009年1月30日三诊:口服并以上药熏蒸鼻窍后通窍作用明显。鼻塞、咳嗽好转。4天来再发咳嗽喑哑,咽痒,白痰多。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滑。自拟咳平汤(方见“常用验方及医案1.咳平汤”)加五味子5g,青礞石12g,秋桔梗12g,射干10g,鱼腥草30g,前胡、延胡索各12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月2日四诊:咳痰已轻,仍咽痒,上方加鱼腥草10g,炒苏子9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月6日五诊:咳嗽明显减轻,上方去苏子,加浙贝母15g。服药6剂,病愈。【按语】患者感冒后治未彻底,导致久咳不愈,肺金受损,咽喉为肺之门户,肺气不利,则咽痒;肺气上逆则为咳;痰湿蕴肺,化火化热,则咯痰黄白;火热伤阴,则口干,痰黏难咳。余以为,久咳的治疗,应注意从“救肺阴”入手。故初诊取“清燥救肺汤”之意,一方面以南沙参、北沙参、炙枇杷叶、黑芝麻、麦门冬等滋阴清火,另一方面以前胡、橘红、秋桔梗、云茯苓、法半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做到“清”“化”结合。二诊以宣肺气、通鼻窍治疗为主,三诊时咳嗽再发,证属痰湿蕴肺为主,故以咳平汤加鱼腥草、青礞石、前胡、延胡索、炒苏子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同是治咳,同一患者,初诊与三诊治咳用药思路却有差别,原因在于“法随证变、方从证行”。

医案7:胆汁反流性咳嗽

吴某,女,73岁。2012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咳嗽、乏力4年余,复发1周。【病史】近4年来间断咳嗽,咳而痰少,乏力,口干,口辣,食欲不佳,四肢困倦,时轻时重。1周前无明显诱因上述诸症复发,程度加重。现症:干咳,身困,口干,口辣,无食欲,胃脘不适,忧思郁怒,情绪不畅。脉沉弦,舌质偏暗,苔黄厚腻。有“胃炎、胃下垂、咽炎”病史5年,“肝下移”病史4年,胃镜示“胃内胆汁反流”。脉沉弦,舌质偏暗,苔黄厚腻。【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西医诊断】咽炎、胃内胆汁反流。【治法】清胆和胃,化痰止咳。【方药】温胆汤加味。云茯苓15g,清半夏10g,广陈皮8g,淡竹茹10g,炒枳壳12g,广郁金16g,金银花30g,嫩黄芩15g,太子参40g,广藿香、佩兰叶各12g,川贝母10g,甘草3g。6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8日二诊:乏力、身困、咳嗽均减轻。上方去黄芩、广藿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