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古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22:14:55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房四宝古韵

文房四宝古韵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毛笔

笔是“文房四宝”之首,特指我国传统的毛笔。我国毛笔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制作使用,都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它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毛笔在我国古代是主流的书写工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作为东方文明的传承工具,其本身就是悠久深邃的文明的象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在我国乃至海外各地长盛不衰。

毛笔发明与早期发展

那是在我国秦王朝建立的前夕,秦军统一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奉命挥师南下,兵伐楚地中山,平息那里的叛乱。

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

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的,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刀”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除了这个传说,对于蒙恬造笔,古书中也有记载。西晋经学博士崔豹在《古今注》中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毛颖传》,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立传,考证毛笔的先祖,使整个故事具有滑稽效果。

据《毛颖传》的描述,毛颖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去世后成神。蒙恬兵伐楚国时,在中山附近的项城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就召集部下,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地利、人和。

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动物,可以取它的毛,用来做写书册的东西,以后天下都用这种东西来书写文字。”于是,蒙恬开始狩猎,围捕了毛颖一族,拔下它们的毛。

后来,蒙恬将毛颖带回来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让蒙恬将毛颖放入池中沐浴,并赐毛颖封地于管城,又赐名字叫管城子。

毛颖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从大禹时起直到秦始皇时,凡阴阳、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能详细地记下。因此,后世就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其实,我国“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起源很早,可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我国民族考古学调查材料得知,我国先民最初削尖竹木作为书画工具。

从考古发掘来看,先秦早期的毛笔是将兔毛等兽毛缠在竹竿上而成,形制尚较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书写工具的发展,毛笔制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有的地方甚至还保持着使用竹笔的习俗,也就是将竹管削成三角形的竹笔,一端削成坡面,一端削为单刃成笔头,蘸墨书写。用这种竹笔书写,挺健有余但柔软不足,无疑会影响到书写以及绘画的生动流畅。

还有,人们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先秦墓葬时,出土的文物中包括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等工具和陶制水杯等一些彩绘陶器。这些彩绘陶器上所绘图案流畅清晰,装饰花纹粗细得体,这并不是竹木削成的笔所能做到的。因此,人们推断,这时可能已经出现毛笔的雏形了。

另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笔”的象形文字,形似一个人正在用手握笔的样子。商代陶片与甲骨上保留着用墨书写的卜辞,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片上有一个“祀”字,笔锋清晰,粗细轻重得体,而只有用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后来,人们在河南地区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清晰流畅,挥洒婉转自如,粗细轻重得体,也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

诸多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逐渐养成了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并进而形成阴阳、刚柔等易学思想。在这种观念和思想养成的过程中,人们选择了软质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战国时代是毛笔的发展期。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驭龙图》,画中线条有扁有圆,粗细变化自然,显然为毛笔所画。

从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到了战国时,毛笔在华夏区域已被广泛应用于书写文字和绘画。当时毛笔样式仍较原始,但制作已很精良。

后来,考古专家从长沙郊外的左家公山新挖掘的15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书写工具,有铜削、竹片、小竹筒。竹片相当于后来的纸,铜削用来刮削竹片,小竹筒应是用来存放墨、颜料等物。而令人惊讶的竟然有一只保存完好的毛笔,因为这是先秦毛笔首次在世人面前揭开面纱。

这支笔出土时套在一枝小竹管内,笔管长18.5厘米,口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它选用的是上好的兔箭毫,笔毛包扎在笔杆外围,以麻丝缠紧,外面再涂漆粘牢。

笔杆系竹制,裹以麻丝,髹以漆汁,笔锋坚挺,是抄写竹木简牍的良好工具。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实物,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最早的毛笔”。

还有,人们在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内,也发现了一支竹杆毛笔,造型和制法基本和左家公山出土的近似。

当时,毛笔尚无统一的名称。后来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在他所编著的《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以及“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这说明了先秦毛笔的别称很多,“战国七雄”对毛笔的称谓都不相同。

战国时期的文明进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与广泛。先秦传统文字便沿着贵族化、平民化两极发展。贵族化字体工整,多见用于礼器铭文;平民化文字较为草率,大多见用于印玺、货币、陶器上的文字,呈现简易、速成的趋向。

贵族化的工整体文字,成为后来篆书的起源;平民化草书体文字,时称“草篆”或“古隶”,成为后来隶书的起源。

到了秦代,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确定了毛笔的基本形制,为后世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秦代毛笔最大的特点是“以竹为管”,是由秦将蒙恬所创,然后由其部下随从传承下来,逐步推广到全国。“蒙恬笔”即为秦笔。在春秋战国时期,书写工具尚无统一的名称,直到秦代,“笔”才正式成为书写工具的称谓,这正好与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笔的解释相互印证,其文曰:“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由此可知,笔的叫法自秦代以后才开始统一。

蒙恬的文书刘寅和秦代文字学家程邈相交甚厚。程邈获罪入狱,他殚精竭虑,以10年之功创隶书3000多字。秦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并且把原秦国使用的小篆这种文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程邈又在小篆的基础上,创立了隶书。隶书比小篆更为先进。后来,隶书取代了小篆,秦隶便普及到了全国。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毛笔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毛笔书法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有开创先河之功,而秦代蒙恬发明并改进毛笔,更是书写了我国毛笔史上开天辟地的光辉一页。

知识点滴

秦代蒙恬发明了毛笔,而刘寅便是我国第一个使用毛笔写字的人。刘寅的后人为了纪念刘寅,便精制了一种毛笔,名为汝阳刘毛笔,是河南传统的手工制笔技艺。

汝阳刘毛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名讳的制笔工艺传承人不胜枚举。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仅兔毫的选择标准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则不要;狼毫的选择就必须要到东北去采集过冬的黄鼠狼尾毛来制作。

汉代毛笔发展与别称

在汉代时,毛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开创了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比如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两墓中各出土一支刻有“白马作”和“史虎作”的毛笔,都是当时毛笔技术进步的实物资料。

汉代时还出现了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比如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所著的《笔赋》,这是我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结束了汉代以前无文字评述毛笔的历史。与此同时,汉代还出现了“簪白笔”等特殊形式。

后来,人们发现在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里,有一支毛笔,它属于国宝级文物,人称为“白马作”毛笔。

这支“白马作”毛笔杆直径0.6厘米,笔头长1.6厘米,通长23.5厘米,正好是汉制长度单位的一尺,与王充《论衡》所言“一尺之笔”的长度吻合。“白马作”笔杆竹制,中空,浅褐色,精细匀正。“白马作”笔杆中下部阴刻篆体“白马作”3字,刀法工秀整齐,反映了当时“物勒工名”的手工业管理制度。“白马”是制作这支毛笔的工匠名。“白马作”毛笔笔杆嵌笔头处略有收分,笔头外覆黄褐色软毛,笔芯及锋用紫黑色硬毛,刚柔并济,富有弹性,已经完全具备了古人对一支好笔所要求的“尖、齐、圆、健”4个条件,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笔之四德”。这支毛笔很适合在简牍上书写,其制作方式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笔一样,杆前端中空以纳笔头,外扎丝后髹漆以加固,整体笔形已经与后来的毛笔没有什么差别,同时这支毛笔对汉代阴刻艺术也有很大影响。

在汉代,官员们常将未蘸过墨,或用后洗净的毛笔尾端,横插入发中或冠上,以便随时取用,俗称“簪白笔”,所以杆顶端通常被削细便于簪插。同时,祭祀者也常在头上簪笔以表示恭敬。时间长了,这种习惯就变成一种风度。

文吏们的这种风习,战国时就已经存在。“白马作”毛笔出土时的位置,正好在墓主人头部左侧,这也表明入殓时笔就簪在头上,可以印证出汉代官员的“簪笔”习俗。

在汉代,著名发明家蔡伦改进纸张以后,当时制笔的方法,有的用兔毫和羊毛,有的再夹上人的头发。可见,汉代制笔是硬、软毫并用,也可谓是早期的兼毫毛笔了。

汉时,人们对于笔管质地、装饰也渐渐重视起来,有的人还以金银为饰,使毛笔更加美观。同时,汉代隶书渐趋于成熟,碑版大字隶书的兴盛,蔡伦发明造纸术及东汉造纸技术的发展,要求毛笔形制更大,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些都对汉代毛笔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外,汉代出现了专门赞美毛笔的文章,汉代文学家蔡邕在他所写的《笔赋》中称赞毛笔道:

惟其翰之所生,生于季冬之狡兔。

据文献记载,朝廷月供有大笔。汉代古籍中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红管大笔具体多大不得而知。从出土的实物可知,汉代毛笔制作沿袭旧法,一种是将笔头装入空腔,另一种将笔杆头部劈分为数片夹住笔头。

人们在江苏东汉古墓中出土了一些毛笔,其中有一枝毫长4.1厘米,竟有2厘米储入管内。将笔毛的一半纳入腔中,这正是汉笔大料制小笔的特点。一则由于技术的局限,因势利用紫毫的特点;再则为了增加锋尖的弹力,笔头短,锋颖自然比较突出,更富有弹性。

同样在这处汉墓中,还出土了一只长竹管做成笔套,整笔能套入笔套之中,这支毛笔的制作应该说是很精细的,笔毫浸入水中毛能自然张开,上下左右轻轻旋转能自然张合一致,尖齐圆健,均属上乘。

两支笔管均为木质,上下同粗,其中居延笔天然木质本色不加任何修饰,自然纯真,光艳内含,手感舒适,久玩不腻,越用越光洁。

这种短而粗的形制一直影响到后来唐代,唐代著名的鸡距笔可谓此种形制的极致典型。物极必反,至唐末短而粗的形制渐渐发生了转变。

还有,汉朝的毛笔逐渐重视笔管的质地,还用金银镶饰。据东晋著名文学家葛洪在他所著的《西京杂记》中记载: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由此可见,汉代笔杆的造型和装饰日趋考究,已经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毛笔也成了精致工艺品和身份象征。这种工艺化倾向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到后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知识点滴

汉代,是我国文字发展的一个变革时期,隶书的成熟,草书的演变,都在这一时期。汉代文字特点促成了汉代毛笔需要“加力、流畅”,还需“耐用”。这一点,和当时的时代是吻合的。

章草,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有一种解释为“快书”,即把母字写快。书写速度的加快,就需要“利器”,毛笔也需要“加油”,这就给毛笔的制作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要求。汉代书写的变化,也改进了毛笔,并增加了笔法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的毛笔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乱世。在这个战火频仍、朝运短促的时代里,每一个王朝的君主以及觊觎王权的霸主们,都积极地谋求着管理好国家的人才和策略。

当时管理朝政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就是档案文书,所以各个王朝都十分重视文书的处理保存,这也为毛笔在当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这一时期,皇帝对掌管天下政事的尚书省、中书省职权的不断划分,还表现在他们对史书的重视上。正是鉴于文书的重要性,皇帝才不断地分化尚书、中书的职权,使尚书省逐渐成为了一个办理机构,中书省内职权不断下移。这一时期所编辑的史书、起居注的数量之多,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魏晋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各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期。汉末,经历60余年的三国鼎立之后,西晋始立,而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又出现了一次高峰。

我国书法艺术到魏晋时期,是一个空前的丰收季节,在当时,篆、隶、草、行、楷诸体齐备,各立门户。隶书已经走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

这时已经不再时行簪笔之风,笔杆逐渐变短。曹魏的学者韦诞很有文才,善辞章,并以制笔和墨闻名当时,他所制之笔,人称韦诞笔,还著有《笔经》一卷留世。

魏晋著名文学家贾思勰在他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韦诞的制笔方法:

先次以铁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将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讫痛颉之。

以所整羊毛中为笔柱,复用毫青衣羊毛使中心齐,亦使平均,育颉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韦诞的制笔方法,同时也反映出三国魏晋时制笔的过程和特色。关于韦诞,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轶闻。

韦诞是曹魏时期京都地区人,太仆之子,曾官至侍中。韦诞师从张芝,兼学邯郸淳的书法。他能书各种书法,尤其精通题署匾额。

魏明帝时筑成一座凌云台,诏令韦诞题台名。韦诞在写的时候,有一点写得上下的位置不得当,魏明帝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到台上悬放匾额的地方,就地点正。

韦诞感到很危险,恐惧异常。这件事过后,他便告诫子孙,再不要习练大字楷法。韦诞书写隶书、章草、飞白笔法精妙,也能书小篆。他的哥哥韦康也工习书法,他的儿子韦熊也擅长书法。当时人们说:“一名书法家的儿子,不会有第二种事业的。”可见,世人都赞美韦诞父子。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熟知制笔方法,还著有《笔经》,他在书中认为,做笔须用秋兔毫,因为秋兔肥,毫长而锐,只有这样的毛,才能制成好笔。由此可见,当时毫毛的选采已经极为讲究,这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经验。

东晋时,安徽宣城出产一种紫毫笔,是以紫毫兔毛为原料精制而成,笔锋坚挺耐用,闻名于世。这种精工制作的毛笔,既是当时汉字笔画变形及绘画技法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对书画笔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东晋末年还出现胎毛笔,据后来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他所著《酉阳杂俎》中记载,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萧子云用的毛笔,笔芯经常用胎发。由此可见,古代胎毛笔问世不应晚于六朝时期。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尚书省、中书省记录档案,还是书法家表现的书法艺术,都使得笔的使用量增多,从而促进了制笔业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滴

据说,我国汉末及魏晋时期最金贵的毛笔是鼠须笔,是指由两种材料制成的。一是以老鼠胡须制作的毛笔。《辞源》中“鼠须笔”条:“用老鼠胡须做成的毛笔”。二是即以松鼠之胡须制作的笔。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非老鼠之胡须所制。

鼠须笔挺健尖锐,与鬃毫相匹敌。当时书法大家张芝、钟繇皆用鼠须笔;东晋“书圣”王羲之从中得到启发,用鼠须笔写下了绝世佳品《兰亭序》。鼠须笔制法今已失传。

唐宋时期毛笔的大兴盛

那是在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政治上与王安石实行变法的主张意见不合,在3次上书宋神宗,陈述变法得失无果之后,请求外任。1071年,皇帝让他到杭州去任通判。

陈州正好在苏轼的行程之内,于是苏轼就顺便到弟弟苏辙这里来小住。

当苏东坡闻知汝阳刘“御笔坊”离此只有百十里路程时,就和弟弟等人策马来到汝阳刘。

刘氏族人得知名满朝野的大学士苏轼及其家人前来,大喜过望,热情接待。苏轼深谙笔之神奥,于是他提出制作几支“鸡毛为被,狼毫为柱”的毛笔。

刘氏族人按要求精制而成,献于苏轼。苏轼随即展纸挥毫,运笔自如,十分满意,连声赞道:“此笔真乃极品圣物也!”

从此,汝阳刘毛笔系列又添新贵。后来,刘氏族人就把这种毛笔命名为“东坡鸡狼毫”,并开始世代流传。

在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文房四宝”的制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制笔过程中,毛笔工艺改进和毫毛采选的讲究,既促成了毛笔特性的提高,也使唐宋的制笔业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达到了更加兴盛的阶段。

唐代的笔,大多出自宣州。宣州成为当时全国的制笔中心,宣州所制的宣笔十分精良,深受唐代书生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了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所藏我国的唐笔,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镶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拨镂碧色之管的。这说明唐代毛笔的丰富多彩,工料精致。

唐代的笔,以兔毫为主,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所写的《紫毫笔》中说: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说明当时的宣笔主要用兔毫制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十分名贵。

当时宣州的制笔名家有黄晖、陈氏与诸葛氏。唐笔锋短,过于刚硬,所以蓄墨少,容易干枯。于是又发展出了一种锋长精柔的笔。长锋笔的出现对于毛笔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它带来了唐宋时期纵横洒脱的新书风。

宋代的制笔工艺逐渐趋向软熟、虚锋、散毫。当时的制笔名匠众多,尤其是诸葛氏,为跨唐宋两代的制笔世家,技压群芳,堪称北宋制笔大师。其独到的制笔工艺和对制笔方法的改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诸葛氏制笔法,大大促进了毛笔的进步。

诸葛氏中最著名的一个人叫诸葛高。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所写的《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中说,宣城人诸葛高做出来的毛笔个个都很精良。欧阳修还对京师制笔与诸葛氏宣笔进行比较,他认为京师笔用起来不舒服,而且价钱高,不耐用,不如宣笔。

此外,诸葛高在长锋柱心笔的基础上,又创制了无心散卓笔,即在原加工过程中,省去加柱心的工序,直接选用一种或两种毫料,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并将其深埋于笔腔中,从而达到坚固、劲挺、贮墨多的效能。

苏轼曾称当时的无心散卓笔,只有诸葛高会做,其他人做出来的还不如一般的笔。这种无心、长锋、笔头深埋的形制,是对长锋笔的一种改良,标志着制笔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在毛笔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及歙州吕道人、吕大渊,还有新安汪伯立,都是诸葛高的传人。

宋代最著名的制笔家是吴说。吴说,字傅朋,号练塘,钱塘人,官信州守。吴说是宋徽宗时著名笔工吴政之子,他能继承家法,极善精究制笔,为当时的书画家所推重。

宋代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很欣赏吴说所制之笔,作诗赋文,均不用他笔。苏轼曾说:“中原一带的士大夫皆喜欢用散毫作无骨字,在市面上所售的笔都是散软一律。惟有吴说能够独守旧法,精工良制,其笔经久耐用,吾甚嘉之。”

苏轼还评价道:“徐浩的书法之所以为人所贵,关键在于锋藏划中,力出字外,这就是杜甫所谓的书贵瘦硬方通神。如今有的笔工制出的笔虚锋涨墨,若写字皆成为肥书,毫无精气神,只有用吴说的笔写字作书,才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吴说所制之笔的技术和能力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吴说不仅是制笔家,而且也是书法家。他的书法深入黄庭坚的堂奥,得力于钟繇,尤善杂书游丝草,所题碑铭匾额,为世所重,传世书迹有《王安石苏轼诗卷》。吴说曾经在钱塘北山九里松牌题字,高宗到此巡视,亲御宸翰,撤去吴书。后来,高宗三次观玩,终觉得不甚满意,无奈最终还是换上了吴说所书的铭牌。

吴说传世之简札,多为信手而书,无拘无束,自由挥写,不计工拙。自然而又合理地与抒情达意紧密结合。这些简札最能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其榜书沉稳端润,行、草圆润流丽。传世书迹有《三诗帖》、《叙慰帖》、《门内帖》、《行艺诗帖》、《千字文》等,这些名帖对当时毛笔的进步起到了不小作用。

知识点滴

据说,我国唐宋书法家使用的毛笔基本是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据正史书籍记载,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坚挺而著称于世。宣州陈氏之笔深受唐宋书法家的推崇。

唐宋时期是宣笔的鼎盛时期,宣州成为全国制笔的中心,宣笔声誉日隆,当时文人墨客以宣城紫毫为上品。此时的宣笔无论在制作技巧,选用材料,或在笔杆的雕镂艺术上,都已日臻完善,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等人都对宣笔有过极高的评价。

元明清毛笔工艺发展

在我国元代,制作毛笔头的主要原料,通常分为狼毫、羊毫、紫毫、石獾、鸡狼毫、猪鬃、山马、牛耳毫等,在同种毫毛之中的档次质量是相差无几的。无论哪一种动物毛,由于这些动物的产地、品种、部位、雌雄、年龄以及生长的季节,所吃的食物,所处的气候、水土和健康发育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差别很大。

比如羊毛,我国元代白山羊毛的产地很多,全国各地产的山羊毛的质量长度、毛杆粗细、锋颖长短价值等都不相同。

在元代,宣笔的声名地位逐渐由湖笔代替。湖州产白山羊,这种羊毛长而色白,尖端锋颖长而且匀细,性柔软,特别适宜制作长锋羊毫笔。

长江三角洲气候湿润,水草丰美,这里饲养的一种白色山羊,所产的山羊毛毛色洁白似玉,毛杆粗细匀称,锋颖细长嫩润,透明发光,历来被推为制作毛笔的佳品。

这一时期,特别是太湖沿岸的湖州、宜兴、无锡、苏州等地区所产的白山羊,其羊毛质量更是出类拔萃,为优中之优,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湖笔”。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追求以书入画,注重绘画笔法的写意,这种绘画用笔方法必然要求所用笔锋要软硬适中,弹性适宜,且储水量大,这些特性恰为长锋羊毫笔所具备。因此湖州所产长锋羊毫笔,适应了当时文人画家的需要而声名鹊起,成为湖笔最具特色的品种。

元代,湖州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宋室南迁,政治文化中心随之南移。二是宋末元初,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以避战乱。三是湖州地区制笔的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由此可知,太湖地区的书画家对笔工的提携,作用不小。

据文献资料,湖州一带,家家制笔,笔工不计其数。所谓“浙间笔工麻粟多”。当时,湖州笔工不但最多,而且声名最著。在元代,湖笔延续了宣笔的传统,主要生产紫毫笔及兼毫笔。

元代湖州文人沈梦麟描写的湖州制兔毫笔的繁荣景象,其诗云:

吴兴阁老松雪翁,书画直与钟王同。

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笔工们知道若能得到当时书法家赵孟頫的垂青,则必会声名鹊起而沽得善价,于是他们纷纷向赵孟頫提供制作精良的毛笔。

据《紫桃轩又缀》中记载,元代的书法家赵孟頫将笔头中最好的精豪取出收藏,“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终岁任之,无弊。”而为赵孟頫做笔的笔工,可能就是沈梦麟诗中的陆颖了。

在元代,湖笔笔工在文士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冯应科,其次便是陆颖、陆文宝、陆继翁了。

湖笔笔工驾舟往来南北,又与文人交厚,于是便有相善的文人托笔船给远方的亲友捎带书鸿。

元代毛笔制作还使用了剔犀工艺。剔犀是指用两种或3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起来,至相当厚度后用刀剔刻花纹。由于刀口断面可以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效果不同,故称剔犀。元代剔犀工艺发展到至高的水准,为后世所不及。

元代存世文物中有一支剔犀心形纹毛笔,长21厘米,以黑漆为面漆,中间以红漆两道,色感稳重深幽,用刀圆润婉转,打磨平整精到,整体曲线柔和,透露出一种沉静华贵之美。心形纹饰乃是剔犀中最古老的一种剔刻纹饰,早在南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

此笔自笔套起,由上而下贯穿相应的心形纹装饰,而在握笔处用卷草纹作突节,手感舒适,连贯有序,一气呵成,而无唐突牵强之感。既体现出元代剔犀工艺大气、敦实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当时制笔工艺的高度发达。

明清制笔,不仅讲求实用,更加讲求工艺欣赏性。当时笔头选用的毫料主要有羊毫、紫毫、狼毫、豹毫、猪鬃、胎毛等数十种。明代学者陈献章还创制了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笔头,称白沙茅龙笔。

明清毛笔的形制类型也有增加,出现了楂笔、斗笔、对笔、提笔、楹笔等大型的笔。此外,还有一些是专用以作工笔画的小型笔。

明清毛笔的笔管制作极为考究,在选材上,与以往常用的竹管、木管相比,更讲究材料的名贵。如竹管有棕竹、斑竹等,木管有硬木、乌木、鸡翅木等。

除常见竹木管笔外,还有以金、银、瓷、象牙、玳瑁、琉璃、珐琅等制成的笔管,或为前代已有而此时更常用,或为前代未曾使用而增加的新材质,将其加以镶嵌、雕刻,使之成为一种精妍的工艺品。

传世品中较著名的有明嘉靖彩漆云龙管笔、明万历青花缠枝龙纹瓷管羊毫笔等。明清笔管的雕饰也更加繁复精制,有雕为龙凤、八仙、人物、山水以及各式几何图样的。

这种对笔杆材质的讲求与装饰,已经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了,而纯为了鉴赏的需要。毛笔这种装饰在明清两代也有着一些差别,明代形制及装饰显得质朴大方,清代则极为繁缛华丽,这是明清两代时代风格的差别。

自从毛笔成为鉴赏和珍藏的对象后,人们便常以珍宝珠玉制毛笔管,以获装饰之美或夸耀其财势和地位。比如清代学者唐秉钧在他所著的《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说:

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

这说明了此时的毛笔,不仅是书画工具,有的还是供人鉴赏观玩的艺术品,已经没有实用性了。

清代同治年间,在杭州经营湖笔的笔商邵芝岩,以500两纹银的重价购入一枝刚被发现的兰花极品“绿云”,置于店堂之中,又改店名为“邵芝岩笔庄”,并在所经营的湖笔上刻上了“芝兰图”商标。于是,慕名前往赏兰的人,见笔庄内,并蒂绿云,翠玉生香,满架毛颖,颖尖毫健,便闻香选笔。笔庄声名由此大振。

明清时与湖笔并驾齐驱的是湘笔。湘笔是在湖笔影响下,于元末明初崛起,逐渐得到很大发展。

湘笔主要产地以长沙为中心,其制笔历史可溯至唐代郴州笔。明清湘笔主要特色在于笔头制作方法采用杂扎技术,即将不同笔毫不作分层,而是相互间杂在一起,取得刚柔相济的效果,并有“水毫”、“兼毫”等著名品种,都有广泛影响。

明清毛笔制作已形成湖笔、湘笔等名品并存的局面。各地制笔业竞相发展,进入了毛笔制造业的鼎盛阶段。这种状况,同时也适应了明清书画技法的多种面貌对毛笔性能的不同需求。

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笔工。张文贵是明代笔工,杭州人,他擅长制作画笔,有“画笔以杭之张文贵为首称”的赞评。

周虎臣,清初著名笔工,江西临川人。制笔规模较小,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1694年在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店”,专门制作经营毛笔。后于1862年扩展到在上海开设分店,而后总店也迁至上海,成为拥有100多名笔工的作坊。周虎臣之子继承父业,连续七代,这都为明清时期的毛笔推广做出了贡献。

施文用也是清代著名笔工,精于制作笔翰,大多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内府,被达官贵人视为案头清玩。笔杆常标“笔匠施阿牛”记号,清乾隆皇帝鄙弃其名,改为“施文用”。此后施文用的名字在湖笔界有了盛誉。

王永清,清代笔工,他善制笔,不传徒不设肆,治笔于家,制笔做工精细。

王兴源,能制作卷心笔,其功能超过一般规范,大可作擘窠巨字,小可作楷书,为当时书法家文人所称赞。

古代工匠在周不盈寸的毛笔管上,巧妙地描绘,镌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足以表现工艺的独特高超。

鉴别明清的毛笔,首先对保存的遗物和各个时代古笔的历史要做系统了解和认识,分清笔的历史上限下限,区分制笔地区,把握各时代廷御制品。

其次看笔毫完好与损坏情况。而后再着眼于笔管的装饰,是否有制笔名家的镌刻,是否有名人的赠语及题跋。

对制笔名家和名人的时代特点、个人风格,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识别和鉴别,从而审定其文物价值。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首,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的书画艺术水平。因而从使用到保养,都是我国文人非常重视的。

在毛笔的运用上,有很多的讲究。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

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

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