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带你读唐诗(套装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0:13:37

点击下载

作者:蒙曼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曼带你读唐诗(套装2册)

蒙曼带你读唐诗(套装2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目录

CONTENTS

自序 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

推荐序 敲开唐诗王国的大门

春(立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元宵节)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情人节) 李白《长干行》(雨水、惊蛰) 杜甫《春夜喜雨》(春分) 杜秋娘《金缕衣》(清明) 韩翃《寒食》(谷雨)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夏(立夏)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母亲节) 孟郊《游子吟》(端午节) 李白《江上吟》(小满)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夏至) 高骈《山亭夏日》(小暑、大暑)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建军节) 王昌龄《出塞》

秋(立秋) 王维《山居秋暝》(七夕) 杜牧《七夕》(白露) 杜甫《月夜忆舍弟》(教师节)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中秋)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寒露) 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立冬) 卢纶《塞下曲》(小雪) 祖咏《终南望余雪》(大雪) 李白《北风行》(冬至) 白居易《问刘十九》(小寒) 杨炯《从军行》(大寒)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春节) 王湾《次北固山下》

四时之歌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子夜吴歌·冬歌》返回总目录自序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

2017年,农历丁酉年。正月十五那天,伴着满城的灯火,满天的烟花,我在喜马拉雅推出了一个节目,叫《蒙曼品最美唐诗》。那个时候,刚过立春,不到雨水,东风尚软,万物方苏。当时我确定的原则,就是按照季候来讲诗,和大家在四季的变换中一起赏读诗人笔下的春花秋月,也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古人对季节的变化、对节日的情感,真的比今人敏锐太多,也细腻太多。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全都按照自然的节奏,接受着老天的安排。没有现代钟表的精确报时,但是,人们知道,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那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顺时而动,就是天人合一。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正是社会日益活跃,人们开始东奔西走的时代。做官的出门游宦,念书的出门游学,从军的出门征战,经商的出门行商,甚至娇羞的姑娘,也会迈开她们健康美丽的天足,走出家门,到林间采桑、到水边采莲。有谁会比出门在外的人更关注节气的转换、天气的变化呢?只有他们,才会看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他乡之景,听到“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的异地之音,感受到“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边塞气息,当然,也沉浸在“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的青春律动中。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更是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日子过得丰足,节庆也才格外热闹。“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我们在这样华丽的诗篇中开场,又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浑雄韵律中收束。我们用唐诗来体味端午、七夕、重阳这些传统佳节的动人风情,也用唐诗来表达情人节、建军节、教师节这样一些当代节日的精神实质。

可能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我们的诗里,并没有把二十四节气写全,也没有把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吟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最核心的蓝本,就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这三百多首诗,是从五万余首唐诗中精挑细选而来,代表着唐诗的风骨、风雅与风流。我确信,所有的节气、节日都有诗,但不是所有的节气诗、节日诗都是好诗。我愿意把古人苦吟的精华拿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和我一起,细细领略那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和那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绣口锦心。

那么,这本《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是否仅仅是喜马拉雅那档节目的文字版呢?当然不是。这是按照一个更清晰的主题精心选择,精心编排也精心修改过的三十二首诗。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我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他们——李白、杜甫、王维,更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我们——你、我和他(她)。我们和他们,古代和今天,传统和未来,就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中。蒙曼2017年12月推荐序敲开唐诗王国的大门

蒙曼老师在喜马拉雅的《蒙曼品最美唐诗》,获得了一千七百多万点击率的历史纪录。这是喜马拉雅开播以来,以讲读诗词为主的节目中收听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节目。

我认识蒙曼老师始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2006年1月,我开始在《百家讲坛》栏目录制《项羽》,2007年1月,蒙曼老师开始录制《武则天》。

2005、2006、2007、2008,这四年是《百家讲坛》的早期,也是《百家讲坛》的黄金期。

蒙曼老师2007年1月登坛时,才三十二岁,是这一时期走上讲坛的最年轻的主讲人,并以独到的女性选材,让武则天、太平公主、杨贵妃等一系列女性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的《大隋风云》,盛况不减,好评如潮。自此,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收获了成功与荣誉,奠定了她作为当代文化名人的地位。此后,她在中央电视台几个大会的优异表现,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地位。

专攻隋唐史,在大学讲隋唐史,并以讲隋唐史在《百家讲坛》出名的蒙曼老师,解读唐诗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蒙曼解读唐诗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通俗易懂,二是准确到位。这两点看似容易,其实非常不易。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唐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皇冠。中国人不会背几句唐诗的大概没有,因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极为特殊的年代外,每个时代的小学语文课本都会选录一定数量的唐诗作为必讲课文。因此,对唐诗的认同与熟悉是中国听众的一大特点,但是,绝大多数听众对唐诗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似曾相识,或者会背全诗而缺少精准理解的层面上。

蒙曼老师在喜马拉雅的成功,首先在于她对唐诗的精准理解。十几分钟的讲解,会让讲了多年的主讲人最初感到很容易,但真正做下去,才知道它并不容易。唐诗看似熟悉,可是精准理解太难。离开了对一首首唐诗的精准理解,讲解,绝对不会成功。正是这一点,蒙曼老师充分发挥了她的特长——超强的理解能力使她迅速成功“跨界”。

除了精准的理解,还需要通俗的表达。喜马拉雅的听众,不少是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少的孩子,他们构成了在《中国诗词大会》影响下快速走进唐诗王国的亲子听众。通俗,成为敲开认知唐诗大门的工具。得益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百家讲坛》的成功普及,蒙曼老师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喜马拉雅的主讲人,成功向广大听众普及了唐诗。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的录制现场,蒙曼老师邀请我为她的《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一书作序,我当场欣然同意。作序实不敢当,写几句话,谈谈我所知道的蒙曼老师,义不容辞。在《百家讲坛》,在《中国诗词大会》,在北京市每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与蒙曼老师共同参加了多场活动。我欣赏蒙曼老师简约的生活,欣赏蒙曼老师精到的发言,更欣赏蒙曼老师正直、真诚、朴素的为人,她能成为北京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实至名归。

蒙曼老师还很年轻,她在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传播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借此书出版之际,我祝贺蒙曼老师取得的成功,更乐意看到蒙曼老师继续为中国电视文化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王立群于北京2017年12月春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一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春天是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天也是最具诗情画意的季节。中国古代的诗人固然是一年四季都写诗,但写得最多的还是春天。春天是属于花和鸟的,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也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天又是属于鱼和虫的,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也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春天还是属于男和女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没有春天,就没有如许好诗;同样,没有好诗,也就没有如此永恒的春天。(立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所谓“立”,就是开始。

这一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辛苦的耕耘即将开始,满怀的希望也随之而来。

这一天,朝廷里的官员都要峨冠博带,随着天子到东郊迎春;民间的孩子,则会人手一个甜甜脆脆的大萝卜,嘻嘻哈哈地咬春;而闺中的女儿呢,则会在头上戴了彩绸或者彩纸剪成的春幡,让它随着浩荡的东风,随着年轻的脚步一起绽放,一起招摇。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真是旖旎动人。

如许春光,在游子的心头,又是如何呢?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和:指用诗应答。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淑气:和暖的天气。绿苹:一作“绿”,即浮萍。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巾:一作“襟”。

这首诗写得真好。好在哪里呢?好在一开始就告诉你人生的一个道理。看惯的风景不是风景,人往往更容易在陌生跟熟悉的对比中发现美。比如,我是北方人,冬天习惯了冰天雪地,到了海南岛,看蕉风椰雨,就觉得特别温润,因此也感觉特别美。相反,您从四季如夏的海南来北京,看到白雪飘飘,也会觉得特别奇特,特别美。

诗人也一样啊,他第一句话就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宦游人是什么人呢?就是因为做官而跑到外地的人。古代人活动范围小,一般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只有做官的人、赶考的人,或者经商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外地去,感受不一样的风光。这首诗的作者杜审言就是这么一个到外地做官的人。他的老家在湖北襄阳,但出生地是在河南巩义,因此他算是河南人。一个河南人跑到晋陵(今江苏常州)做官,从黄河流域跑到了长江流域。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四季变换当然也会感觉到,但是因为太熟悉,不会特别敏感。可是到了江南,到了陌生的地方,心一下子就敏感起来了,特别容易感受到新季节、新风景。

中国人安土重迁,宦游人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盼着回家。所以一到换季的时候,心里就像被重重地打了一下:哎呀,我是冬天出来的,或者我是秋天出来的,现在都是春天了,我已经离家那么长时间了。这就是“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再看下两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写得真漂亮。云霞从海上升起来,这是曙光降临了;梅花开了,柳叶绿了,这是春天降临了。从远景写到近景,这个景色美不美呢?太美了,跟谁比美?跟天未亮的时候比是美的,跟冬天比是美的,还有,跟作者的故乡比也是美的。作者的故乡河南,是看不到云霞出海的壮观景象的,而且春天降临得也晚,早春二月还是万木萧条呢。可是江南春早,同样是早春二月,渡过江来,就已经是梅花开,柳眼舒了。所以叫“梅柳渡江春”。

这个美景还没写完。马上,从画面又写到声音了,“淑气催黄鸟”,淑气就是阳和之气,所谓紫气东来,春天的气息来了。黄鸟,也就是黄鹂,被春天的气息鼓舞,叫得更欢了。《诗经》讲“有鸣仓庚”,杜甫讲“两个黄鹂鸣翠柳”,都把黄鹂的啼声和春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春天就是这样一种全方位的舒畅,不仅有花香,还要有鸟语。而“晴光转绿苹”呢?这时作者的眼光从天空下降到水面了,太阳升起来了,所以水面的浮萍光影流转。这像什么?像法国画家莫奈那幅著名的《睡莲》。这就是江南的春天,声和色、光和影,无一不美。

春天的江南如此美丽,作者应该满心欢畅了吧?恰恰相反。作者忽然沉默了,忧愁了,黯然神伤了。为什么呢?“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的题目,不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吗?作者的朋友陆县丞,就是姓陆的副县长,忽然吟诵起了《早春游望》。可能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吧,这首诗一下子触动了杜审言的思乡之情,让他在春游的途中忽然流下眼泪,想回家了!

为什么呢?不见得是因为陆副县长这首诗写得多好,也许只是因为作者的思乡之情太深。就像一个蓄满了春水的池塘,随便捅一捅哪里,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与其说杜审言一听陆副县长的诗就想家了,还不如说,杜审言从一开始看到江南春色就想家了。哎呀,江南都桃红柳绿了,我们老家那条大河还没解冻呢,就在这么一看一比的时候,家乡自然而然地就回到杜审言心里了。

为什么这么美的景色也留不住杜审言的心呢?因为“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杜审言也罢,我们也罢,选择远行,确实因为“江山信美”,外面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美丽的前程。但是,就像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都要回家一样,杜审言还是会思乡。故乡也许没有那么美丽,没有那么美好,但是,那毕竟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最初的来路,谁又能忘了它呢!所以,这首诗是以“偏惊”开头,以“沾巾”结尾,让春天的柳丝和思乡的情丝缠绕在一起,绵绵不绝。所以明朝人胡应麟说,这是“初唐五律第一”。

最后说说杜审言吧,好多人都知道他是诗圣杜甫的祖父,却不知道他也是最最狂傲的一个诗人。他曾经夸下海口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论文章,屈原、宋玉都得给我当下属;论书法,王羲之都得给我磕头作揖。唐突古人也就罢了,批评起同时代的人,杜审言更是口不择言。当年,他还是小秘书的时候,负责在各地官员的年终总结上写评语。有一次写完评语出来,见人就说,苏味道该死了。苏味道是谁呢?苏味道是大诗人,也是当时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副部长。别人一听吓坏了,忙问为什么,他说,苏味道一看我写的评语这么漂亮,还不得羞死?这得是多狂傲,才敢这么攻击自己的领导!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我其实是想说,无论多狂傲的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美丽的春天,还有一个更美丽的家乡。他们也许一生都不会向任何人低头,但是,对春天、对故乡,他们只有赞叹,只有眷恋。这就是诗人。(元宵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春节过后,第一个大节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西汉开始出现,到唐朝已经盛极一时。只不过,唐朝人还没有发明元宵,无法吃着元宵过着节,那人们怎样庆祝佳节呢?最有吸引力的活动就是放花灯。唐朝不仅花灯放出了高度,诗也写出了高度,其中最著名的上元诗篇,就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元宵节的灯景。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妓”。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落梅:曲调名。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夜:指宵禁。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正月十五,现在已经没那么热闹了。但在古代,它算是个大节,叫上元。所谓上元、中元、下元都是道教的说法。上元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中元七月十五,叫地官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是水官解厄。三者之中,上元最是普天同庆。

上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绝不是吃元宵。吃元宵是宋朝以后才有的习俗。上元节有另外两大好处。第一个好处是点花灯,第二个好处是不宵禁。这两个好处,在今天没什么意义,在古代可不同寻常。古代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灯,晚上照明就靠月亮。只有上元节前后,从官府到商家再到私人,家家举火,户户点灯,一下子把夜空照亮,这是平时看不到的景象。另外,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宵禁政策。一到晚上,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待在家里,街上黑灯瞎火,冷冷清清。还有金吾卫监督执行,谁要是不回家就抓起来。只有上元节这几天会解除宵禁,让大家出来赏灯。这样一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上元节的晚上都涌上街头,所以,上元节又是中国的狂欢节。

苏味道这首《正月十五夜》写的就是唐朝上元节的狂欢。第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形容灯光绚烂。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形容焰火的吗?当然不是,唐朝还没有焰火呢。但是唐朝的时候,正月十五点灯的规模特别大。比如唐玄宗的时候,在皇城前面树灯轮,高二十丈,上面挂五万盏灯,可以想象何等壮观。所谓火树银花,就是说在灯光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那为什么“火树银花合”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火连在一起,而且满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灯光也都连在一起,所以是天地、四面八方都合在一起了。这个场景太动人了,所以这句诗一出来,后人就反复引用和化用。比如,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是从这儿来的,现在“火树银花”已经是成语了。“星桥铁锁开”又是什么意思呢?星桥是唐朝洛阳城著名的天津三桥之一。要知道,苏味道这首诗是武则天时代写的,武则天时代的都城在洛阳,星桥是洛阳最重要的一座桥。因为这座桥北面是宫城和皇城,也就是皇宫加政府办公区,南面是老百姓的生活区。平时这里戒备森严,但是,正月十五举国狂欢,所以这座桥上铁索都打开了,皇帝、后宫佳丽、文武百官都走出来,与民同乐。这一联诗,等于描绘了一幅全景图,节日气氛立刻被烘托出来了。

下一联,“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从宏观到微观了。风流倜傥的美少年们骑马游街,把地上的尘土都卷起来了。如果没有灯,这种浮尘是看不到的,但是,在节日灯光的映照下,你就可以看见一团团的尘土随着马在跑,这是地上的场景。那抬头看天呢?正月十五是月圆之夜,一轮明月涌出,把月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如果从骑马人的角度来看,就是地上的浮尘随着人在走,天上的月亮也随着人在走。一个明、一个暗,一个是细小的微尘,一个是又大又圆的月亮;一个去,一个来,对照也特别好。

再下一联更好了,讲到最美的地方了。从男性讲到女性了。“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游伎是什么?是歌女,唐朝的文艺工作者,大众偶像,她们个个艳如桃李。《诗经》里有一句话讲“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苏味道把它借过来了,说“游伎皆秾李”。美人出现,已经非常好看了。这还不够,这些美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她们是“行歌尽落梅”。所谓“行歌”就是边走边歌,载歌载舞。唱什么呢?唱《落梅》。或者叫《落梅花》。唐朝有两支最流行的曲子,一支叫《落梅花》,一支叫《折杨柳》。所以李白写“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又写“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天我们还有一支曲子叫《梅花三弄》,就是从《落梅》演变过来的。这些桃李年华的歌女唱着《落梅花》走过来了,一方面是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是给大众表演,给自己做广告,这就是狂欢节的高潮。其实我们也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吸引人啊?就是因为这一天在大街上公开露面的不光是肆无忌惮的小伙子,还有平时深藏不露的姑娘。姑娘和小伙子在这么欢快的场合碰见了,难免就会有抛媚眼、捡手帕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元宵节又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欧阳修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到这里,宏观也有了,微观也有了,天上也有了,地下也有了,小伙子也有了,姑娘也有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高潮,接着就要考虑收尾了。怎么收呢?“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卫,是唐朝的府兵十二卫之一,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平时金吾卫是执行宵禁,监督人们晚上回家睡觉的,可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连金吾卫都放松下来,让老百姓尽情享受节日狂欢了。可是玉漏这恼人的计时器,为什么还在一滴滴滴下水来,仿佛催促人们快点回家呢?玉漏啊,你能不能别再催了呢?

这一句结束得真好,人生的感慨出来了。上元之夜太美好了,谁不希望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呀!可是时间就是那么无情,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分一秒地溜走,也一分一秒地催促着你,从今天的节日,进入明天的日常;从今天的狂欢,进入明天的平淡。乃至,从此刻的青春,最终步入白发苍苍的晚年。这就是人生的不得已,但是,也正因如此,更彰显上元之夜的迷人。从尽情欢乐到微微的惆怅,这正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普遍感受吧,苏味道把它表达得如此动人,如此微妙,所以历代都觉得,这是描写元宵节最好的诗篇。

最后说说苏味道吧。他是武则天后期的宰相。武则天推崇文学,喜欢才子,所以选了好多大文豪当宰相,苏味道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家也知道,武则天经常搞政治清洗,所以大臣都很谨慎。苏味道有一句名言:“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常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故世号“苏模棱”。处事模糊,写诗却明明白白,风流潇洒,可见诗人和政治家还真不是一回事。还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宋朝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都是苏味道的后裔。当然,他们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比祖先更出彩。(情人节)李白《长干行》

冰雪消融,大地春回,万物萌动,爱情也该萌动了吧?春天不止一个情人节,上篇我们讲了号称“中国情人节”的元宵节,而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情人节。等到农历三月三,还要迎来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这么多的情人节密集降临,一波一波地向我们传递着青春的美好、生命的喜悦。有没有“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感觉?下面我们就借着情人节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首最具中国风的爱情诗——《长干行》。长干行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长干里:在今南京市。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yàn)滪(yù)堆:长江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早晚:多早晚,何时。三巴: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

通篇读下来,这口吻、这节奏,多像民歌呀。其实,《长干行》本来就是民歌的曲调,李白这首诗,属于民歌的再创造。所以特别清新,特别明朗,犹如一缕清风。

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最具中国风的爱情诗呢?因为它描述的不是一份激情,而是一份长情。西洋的爱情往往是激情式的,比如少年维特遇到少女绿蒂,少妇安娜遇到贵族沃伦斯基,都是爱到翻江倒海,以生以死。这种感情激烈,也短暂。所以我们看西洋的童话,王子爱上公主,历经磨难,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故事也就结束了。因为轰轰烈烈的爱情之后的生活太平淡,跟恋爱的激情无法相提并论。所以,他们讲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所以他们听到杜拉斯说“和你的青春美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会特别感动,因为这样的感情不寻常。

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追求的不是一把火的炽烈,而是一江水的长情。长到什么程度呢?长到像这首诗里说的,从“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开始,直到什么时候结束?不是到结婚结束,而是两个人,一辈子,就这样相爱,相守,相思。

具体看一下这首诗吧。这份长情是怎么开始的呢?这首诗,是以一个少妇的口吻,从追忆开始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古代人长大之后就要束发了,男子戴冠,女子插上发笄。但是小时候,还没有束发,也没有总角的时候,头发就是自然垂下来的,这就是垂髫,也就是诗里说的,妾发初覆额。那具体是多大呢?就是三四岁的样子。小女孩三四岁,小男孩也大不了多少,所以才会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还会唱儿歌,“骑大马,戴红花,喇叭吹响嘀嘀嗒。”一千多年了,一代一代的人,都这么度过童年。

小男孩骑着竹马来找小女孩,然后两个人就“绕床弄青梅”,绕着院子里的井栏追逐打闹,互相争一枝青梅。这里的“床”和“床前明月光”的“床”一样,不是睡榻,而是井床,也就是围起来的井栏。在古代,井就是家的象征。暖暖的春天,青青的梅子,天真无邪的孩子,这是多么纯净的画面,多么纯净的情感啊。所以,下一句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中国古代不是讲“男女授受不亲”吗?这两个孩子,又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的姑舅兄妹,为什么能这样无拘无束地一起成长呢?因为他们“同居长干里”。长干,在如今南京市的秦淮河到雨花台一带,三国时候孙权父子在那里建立大市,成为商贾辐辏,船家聚集之地。所以这个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商人的儿女,是市民人家的小孩。而市民人家的小孩,一般来说,比农家的孩子更活泼,又比贵族人家的孩子更自由。所以,这一对小儿女才能发展出这么无拘无束的感情。这种感情,我们今天已经概括成两个最美的成语了,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这样相伴着长大之后,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地谈婚论嫁了。唐朝法定的婚姻年龄是男十五,女十三。这首诗的主人公,这个小女孩,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自己童年的伙伴。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哥哥妹妹式的婚姻太没有新鲜感了吧?才不是。诗里写的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平时熟悉归熟悉,一旦做了新娘子,小姑娘还是那么羞涩,就那么低了头,对着墙坐着,无论小伙子怎么叫,都不肯回头。这才是传统的中国女性,又淳朴,又娇羞,真美。

然后呢?然后是“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过了一年,娇羞的新娘子才终于在情感上放开了,她是那么爱自己的丈夫,希望和他在一起,永不分开,直到化成烟,化成灰。这不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梦想吗?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尽如人意!“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她总希望丈夫能够像庄子笔下的尾生那样,信守自己对心上人的承诺,哪怕大洪水,哪怕天崩地裂,也一直在原地不动,等着她,守着她。可是现实呢?现实是长干儿女,注定要过聚少离多的生活,丈夫注定要东奔西走,妻子注定要尝尽离愁。“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小新娘十六岁的时候,丈夫要出门经商了。丈夫走到哪里,小新娘的心就跟到哪里。她在家猜测,丈夫此刻可能要到三峡了吧?民谣说:“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堆那么凶险,丈夫没事吧?“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时候,丈夫是不是也心生哀愁呢?

因为一颗心追随着丈夫,所以,小新娘对眼前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自从你走后,我就很少出门了,你之前留下的脚印,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青苔那么厚,扫都扫不走了,你走了那么久,秋天不知不觉都来到了。

秋天到了,又如何呢?下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农历八月秋风凉,秋天最常见的黄蝴蝶又飞来了。连蝴蝶都能双双对对飞,为什么你要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春去秋来,草也黄了,花也落了,你再不回来,我也老了!小新娘最伤心的是什么?其实不是自己年华老去,而是我的青春这么美,你居然没能看到。处处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这才是深情。

从童年的明媚,到新婚的旖旎,再到此刻的惆怅,接下来呢?接下来就是属于李白的感情了!李白在唐朝的诗人里,确实是最爽朗、最豪迈的。他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好像很郁闷了,可紧接着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心太热,压不垮,打不死。这里也是一样,小新娘难过,也抱怨,可是接着呢?接着她的热情又回来了:“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你多早晚才能回来?一定要先写信告诉我呀,我会出门去接你,一直接到长风沙。长风沙在哪里?在今天安徽的安庆市,距离长干有七百多里,一接接出七百多里。这是何等炽烈的情感啊!

这就是我衷心喜欢的中国式情感。古代中国人当然也是谈恋爱的,但是最深厚的情感,也许还不在恋爱的时候,而是在相濡以沫的过程中,在“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思念里,在“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中,在“直至长风沙”的欢迎中。这就是长情。

最后说说诗人李白吧。说到李白,好像大家最容易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好像李白就会豪情万丈,就会笑傲王侯。其实,李白之所以能够笑傲王侯,正是因为他有一颗最天真、最纯净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孩子一样的心灵,他才能做到“天子呼来不上船”,也才能理解青梅竹马的小儿女之情。所以,李白笔下的爱情,写的虽然是商家儿女的烟火人生,但是,却一丝烟火气也没有,一片天真烂漫,一派流水落花。这就是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另外,我们还要知道,古代中国人对商人的印象并不好,白居易不是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吗?但是,李白没有这份偏见,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商人的儿子,他家从中亚一路经商,到四川落脚。他父亲叫李客,其实这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称呼,就是姓李的客商,好比我们今天说张老师、王编辑一样。所以,李白知道,商人也多情,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雨水、惊蛰)杜甫《春夜喜雨》

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家都背过二十四节气歌吧?小的时候,我常常想,已经有了四季,又有了十二个月,干吗还要再分成二十四节气呢?多麻烦呀。可是,长大后再想,就觉得这发明真好。这个好,不仅仅是因为它掌握了黄河流域的气候规律,更是因为,这二十四节气,又把琐碎而平凡的日子划分得更细密了。假使一年只分四季,那就只有四次转变,四次惊喜吧?可是一旦化成二十四节气,就有二十四次变化,像二十四声鼓点,一下下地敲打着人心。何况,每个节气还要再分成三候呢!二十四节气又分成七十二候,五天一段落,五天一主题,本身就那么富有诗意。

就拿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来说。雨水的三候是什么?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万物萌动。想想看,先是水獭动起来了,把肥美的河鱼拖上河岸;紧接着是鸿雁北飞,在蓝蓝的天上写下一个人字;再后来就是草木萌动,大地从干枯的褐色变为一片葱茏,这是多么动人的景象啊!而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拜淅淅沥沥的春雨所赐。沾衣欲湿,润物无声,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诗意的吗?所以,我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这里是拟人化的写法。乃:就。发生:萌发生长。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野径:田野间的小路。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大家都知道,杜甫责任心、忧患意识强,感时伤世,作品往往比较沉重。但是,这首《春夜喜雨》不一样,一开始就透着高兴劲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并不都一样。冬天是冻雨,冷雨敲窗,落地成冰;秋天是秋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夏天是暴雨,一泄如注,翻江倒海。都没有那么好,甚至还会带来灾害。但是春雨不一样,春雨是用来点醒春天的,它带来的是属于春天的滋润,属于春天的绿色,属于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大家都喜欢春雨,期盼春雨。那春雨呢?仿佛也在回应人们的期盼,如期而至。所以才会有这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早不晚,恰恰就在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了,真是一场善解人意的好雨。

这如期而至的春雨是什么样子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春天的和风,在静静的夜里飘然而至,它滋润着天地万物,却又无声无息。这不只是春雨,这是儒家君子。为什么是君子?因为它潜入夜,细无声。这么受欢迎的春雨,如果着意表现自己,应该在白天大张旗鼓地到来,来接受一切的鲜花和掌声。但是,如果它是那样外露地、夸张地表达着自己,那就不是中国人喜欢的人格精神了。中国人喜欢什么?中国人喜欢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通身散发着内敛的光芒。这场春雨也是如此,它滋润万物,犹如君子德泽万民;同时,它又无声无息,犹如君子不言而化天下,无为而治天下。唐代的大诗人各有各的性情,李白飘飘欲仙,杜甫则是循循儒者,所以杜甫才能写得出具有儒家君子之风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还不够。春雨的好处还没写完呢。这场让人欣喜的春雨不仅下得是时候,下得柔和,还下得充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么是时候的雨,如果只是淅淅沥沥地下一会儿就结束了,那多遗憾啊。大地的干渴没有解除,万物的生长也就不会那么蓬勃。可是这场雨呢,它下得后劲十足。为什么?出门看看就知道了。若在平时,晚上有月亮,田野固然是黑漆漆的,可是,田野里的小路会反光,江面也会反光,都会显得比较明亮。而今天这个下雨的夜晚,因为云层厚,没有月光,所以,天是黑沉沉的,小路是黑沉沉的,江面也是黑沉沉的,天地都笼罩在绵密的春雨之中,只有江边小船的一点渔火,透出黄黄的光芒。这一点渔火,一下子把整个色调都调亮了,也把诗人的心点亮了。

看到云头这么厚,雨势这么好,诗人放心了,要回屋睡觉了。他躺在床上,还在想着这雨,越想越高兴,不禁开始想象明天早晨的情景了。明天早晨,雨停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样的好雨下上一夜,一定能催开春花吧。等到明天早晨推门一看,一朵朵春花带雨,红艳艳、湿漉漉、沉甸甸,这样的生命,该是何等饱满,何等蓬勃!锦官城里,该成为花的世界,春的海洋了吧。一首诗,就从一场春雨开始,结束在一片春花、一座春城之中,写得细腻柔和,而又气象万千。

可别小看最后这“锦官城”三个字。锦官城是什么?是成都的别名,因为成都一向以织锦著称。三国时期,蜀汉在此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所以叫锦城,之后锦官城也就成了成都的雅称。李白《蜀道难》不是也写过“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吗?所以,“花重锦官城”,其实就是花重成都城,点出了这场春夜喜雨的发生地点。但是,杜甫在这里用“锦官城”三个字,绝对不仅仅是点出地点这么简单,也不是为了音韵更协调。为什么用“锦官城”,而不用“成都城”?因为“锦”是一种最美、最柔和也最华贵的丝织品,而“花重锦官城”,就仿佛是鲜花着锦一般,那是何等的富贵风流啊。所谓春夜喜雨,到这里,真是喜上眉梢,喜上心头,喜不自胜了。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点属于诗人的敏感吧。你看,同样是春雨,北方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让人感觉到了北国的辽阔和干燥。而江南却是“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着江南特有的灵秀与轻柔。四川盆地则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显得那么富足和厚实。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春雨,就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北方,是厚实的羊肉大葱饺子;江南,是鲜嫩的荠菜小馄饨;而四川盆地,则是热辣辣的红油火锅。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无论在哪里,无论有着怎样的风光与风情,让我们一起来期盼一场春雨吧!春雨之后,花开满地,虫鸣满院。诗人刘方平写过一首《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虫声新透绿窗纱”应该就是惊蛰最好的广告语了吧?谁都能听懂,谁都会心动,春天,真的就是这样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呀!(春分)杜秋娘《金缕衣》

经常有人问我,最喜欢哪首唐诗,我总答不上来。因为喜欢的太多,没法区别哪个是“最”,哪个是“其次”。但无论如何,《金缕衣》是我印象最深的诗歌之一,我会在赏花听鸟的时候想起它,也会在挑灯夜战的时候想起它,还会在激烈的比赛现场想起它,甚至,在截然相反的情况下,在春眠乍醒,无所事事的时候,也想起它。之所以印象这么深,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为它是《唐诗三百首》里的最后一首。小的时候,急着忙着要把书读完,终于翻到《金缕衣》的时候,会大大地松一口气,充满胜利的喜悦。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不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首《金缕衣》真热切,真婉转,不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堪:可以,能够。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莫待:不要等到。

事实上,它也确实就是一首歌。此前,我每介绍一首诗,都会说出它的作者,但这次我直接说《金缕衣》,没讲作者。为什么?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是中唐时期一首著名的流行歌曲,有一个歌女杜秋娘唱得最好,而且,因为这首歌曲,实现了一段传奇人生。所以在《唐诗三百首》里,它的作者干脆就写成了杜秋娘。

怎么回事呢?杜秋娘出生于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因为美貌,成了浙西观察使李锜的侍妾。和一般有色无才的侍妾不同,杜秋娘会唱《金缕衣》,和李锜相互呼应,唱得荡气回肠,最得李锜宠爱。后来,李锜仗着自己人多钱多,不甘心当一个封疆大吏,非要反抗朝廷当皇帝。结果唐宪宗出兵平叛,李锜兵败被杀,杜秋娘则作为战利品,没入宫廷。这当然是一件悲惨的事。不过,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祸福相倚,谁也没料到,唐宪宗也喜欢听《金缕衣》,杜秋娘歌喉一展,很快又成为一代英主唐宪宗的心上人,有点儿像会跳舞的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关系。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十多年,唐宪宗被宦官杀害,儿子唐穆宗接班。无儿无女的杜秋娘本来命运堪忧,不料上天又一次眷顾了她。唐穆宗不知道是被她的歌喉打动,还是被她的风度打动,并没有为难她,反倒让她担任儿子漳王李凑的保母。注意,这个“保母”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带小孩的保姆,而是类似《红楼梦》中的教养嬷嬷,是个相当有身份的人生导师。于是,这首《金缕衣》又陪伴着漳王成长。在杜秋娘的保护教育下,漳王成了大名鼎鼎的一代贤王。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中国古代一向善待保母,想来,杜秋娘也会觉得,自己晚年有靠了吧。然而,仍然是世事难料。先是穆宗去世,漳王的哥哥唐敬宗接班当皇帝,很快又被宦官杀掉。再后来,漳王的另一个哥哥唐文宗又接班当了皇帝,他不想再被宦官杀掉,主动出手打击宦官。漳王既然贤明,自然支持哥哥。问题是,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已经积重难返。他们疯狂反扑,唐文宗差点被废,漳王则被削除王爵,软禁起来,很快死去了。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保母杜秋娘也被扫地出门,赶回了老家润州。在宫里经历的四朝三十年,恍若南柯一梦。

大诗人杜牧感慨于杜秋娘的传奇人生,到润州去看望她,给她写了一首长长的《杜秋娘诗》,其中最旖旎的一句就是:“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什么意思呢?杜牧看到晚年贫病交加的杜秋娘,蓦然想起了她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她手持满满的一杯酒,唱起这首《金缕衣》,是何等明媚,何等得意啊!杜牧这首《杜秋娘诗》,感时伤世,历来评价堪比白居易《琵琶行》,从这以后,杜秋娘和《金缕衣》也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93年,台湾拍了一部有关杜秋娘的电视剧,名字就叫《金缕衣》,片头曲也是这首《金缕衣》。再后来,《金缕衣》又成了《甄嬛传》的插曲。那么,这《金缕衣》到底好在哪里,能够在一千多年间,被人反复吟唱呢?

先看前两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真是一首歌的样子。两句话全用“劝君”开头,“惜”字也两次出现,句式更是一模一样。诗哪能这么重复呢?可是,正因为它句式重复,但句子的意思又截然相反,才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金缕衣,那是金线编织的衣服,贵重不贵重呢?当然贵重。可是,作者却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可见还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是“少年时”。为什么“少年时”如此宝贵?因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你甚至可以豪迈地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是青春呢?青春一去,却永不回头,纵有家财万贯,也无法买得太阳不下山。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道理谁不懂呢?这道理确实是老生常谈,可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效果还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老师跟你讲这个道理,会说什么?会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或者会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当然都对,但是,却不免有太多的教训意味,让人觉得冷而硬。可这首《金缕衣》不一样,它的感觉不像是一个老先生在谆谆教诲,而是一个年少的女子,用灼灼的眼睛看着你,跟你一再殷勤致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你会觉得,她不是在教训你,而是在盼望你,盼望着你振奋,盼望着你作为,焉知当年的浙西观察使李锜和唐宪宗不是在这样灼灼目光的注视下,在这样娓娓歌声的催促下,才都想做一番大事业的?虽然他们的事业有顺有逆,有成有败,但是,他们都不甘心年华虚度,时光浪掷,这就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啊。

写诗的三种方法“赋”“比”“兴”。所谓赋,就是铺陈,排比,直抒胸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用两个排比直接告诉你,莫负好时光,珍惜少年时,这其实就是赋。那接下来呢?“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在比呀。把人生的美好比成花,让你赶紧去追求,去体味。杜牧说,“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花开的时候,你若不及时折,很快就“绿叶成阴子满枝”了。不仅你的青春是有时间限度的,别人的青春也是有时间限度的,甚至,世界上的一切机会、一切美好,都不会原地不动,永远只等着你。时不我待,这就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两句话还是高度重复,“花”出现了两次,“折”甚至出现了三次。但是,内容却又截然相反。前一句说“花开”,后一句说“无花”。前一句说“须”怎样,后一句说“莫”怎样。问题是,它真的在表现相反的意思吗?才没有。它不过是从正反两面表达同一种心情。前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在讲什么?这是从正面讲“行乐须及春”。后一句“莫待无花空折枝”讲什么?这又是从反面讲“行乐须及春”。“行乐须及春”,无非就是前两句“惜取少年时”的另一个说法,但是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诗的口吻一下子急切起来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直须”这两个字多迫切呀,“莫待无花空折枝”,“空折”这两个字,又是多遗憾呀。前两句是在娓娓道来地劝你,这两句就是在大胆热情地鼓励你。鼓励你什么呢?鼓励你振作,更鼓励你欢乐。谁能不喜欢这样的鼓励呢?

通篇看下来,这首诗美不美?真美。用足了回环往复之美。前两句是莫什么什么,须什么什么。后两句是须什么什么,莫什么什么。前两句是反复地教你“惜”,后两句是反复地催你“折”,这样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真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这首诗巧不巧?真巧。

一般绝句不都是先写景语,后写情语吗?比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先写景,后抒情,是诗歌的常态。但是这首诗不一样,它先抒情,再写景,让整首诗结束在一片花海,一片春光中,让人的感受那么直接,这样的美好,怎么能辜负呢!这首诗单纯不单纯?也真单纯,不就是莫负好时光吗?这是人所共有的感情,但是,也正因为人所共有,它才能模糊一切差别,打动所有人的心。你说它教你及时行乐吗?是的。你说它教你珍惜时光吗?也是的。你说它教你追求爱情吗?是的。你说它教你追求事业吗?也是的。它的感情既单纯又丰富,它的表达既婉转又强烈,它既质朴直白又摇曳多姿,它像诗又像歌。这不就是春天应该带给我们的感情吗?花开到了极盛,春天也就过半了。所以,人们才会有这样强烈的莫负好时光的情感吧。我把这首《金缕衣》作为春分的礼物献给大家,劝君惜取少年时。(清明)韩翃《寒食》

清明节最脍炙人口的诗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我并没有选这首诗。原因在于,这首《清明》诗,并没有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而且,在唐朝乃至北宋时期,杜牧的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这首诗。直到南宋末年,谢枋得编《千家诗》,才把它归入杜牧名下。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它不是杜牧的作品。这是一个理由。更重要的理由是,现在的清明节,本来就包含了古代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我们暂时放下《清明》,选一首《寒食》,是希望大家知道,古代其实有过更多的节日,那些今天已经消逝了的节日,也都曾经有过自己的芳华,值得我们记住和珍惜。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到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先说说题目吧,这首诗的题目是《寒食》,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清明节吗?为什么会讲《寒食》,还说是应节气呢!因为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合并。而且,更早的时候,上巳也罢,寒食也罢,都比清明的名气大。上巳本来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按照风俗,这一天要在水边洗涤污垢,祈求平安。孔子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上巳沐浴祭祀的风俗。到魏晋南北朝,上巳的时间就固定在三月三日,节日的内容也变成了水边的燕饮和踏青,杜甫《丽人行》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讲的就是上巳游春的风俗。

寒食是怎么回事呢?寒食节是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到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烧死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后来,这个节日又增加了祭祀这个重要内容,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历朝历代都要放假,让人回乡祭祖扫墓。白居易所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讲的就是寒食节扫墓的情景。

那清明节又是怎么回事呢?清明本来不是节日,它就是一个节气,因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所以叫作清明。但是,大概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大家对节气特别敏感吧,清明的地位从唐朝开始逐渐提升,到了宋朝以后,干脆合并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从上巳那里接收了游春的内容,又从寒食那里接收了祭扫的内容,这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我们跟大家分享唐诗,除了讲文字之美外,本来也是想帮大家了解一下唐朝人的生活。所以,我就来讲讲这首和清明节相关的,文字优美,内容也新鲜的《寒食》。

先看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写得真漂亮。春城是什么?不是昆明,不是广州,而是春天的长安城。时唯春日,地属都城,春和城连接,非常雄壮。那无处不飞花呢?这是一个双重否定,本来就是处处飞花的意思,但是双重否定表示强烈肯定,所以,无处不飞花,又比处处飞花的感情要强烈。但是这些都不是这句诗中最精彩的部分。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在“飞”字。为什么要写无处不飞花,不写无处不开花呢?因为开花就是开在地面上,是平面的,而飞花,则是从地上又飞到天上,这就是一幅立体的春光图了。而且,“开”字多呆,“飞”字多灵动啊,春风卷着缤纷落花,春风也卷着柳絮杨花,春风浩荡,春花飞舞,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啊。一个“飞”字,诗眼就出来了。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但是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这就是炼字的力量。要知道,寒食在春分之后,已经算是晚春了。正是“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时候,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马上,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的景象如在眼前,真是一幅又轻盈、又壮阔的长安城春日全景图。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东风浩荡,吹遍了长安城,当然也吹进了皇宫御苑。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斜斜地飞上了天,这就是“寒食东风御柳斜”。本来,风是无形无影,最难描述的,但是,这两句诗,通过花之飞、柳之斜,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而且,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焦点在哪儿?在皇宫。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焦点,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里的东风,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吗?其实在古代,春风往往不仅仅指春风本身,它还有帝王的意向,那在这首诗里,是不是也如此呢?

再看下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这是从风景转到人的活动了。焦点既然在皇宫,那么,皇宫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这里诗人用的是汉宫,以汉比唐,是唐诗的传统,所以这句“日暮汉宫传蜡烛”,就是傍晚时分,从唐朝的皇宫里走出了马队,传出了蜡烛。那皇宫里为什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了。按照唐朝的制度,寒食节这天,全国上下不能举火,只有皇宫特殊,可以点蜡烛。那为什么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当时的另一个制度了。唐朝风俗,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赐近臣新火是在清明节,而天下禁火,只有皇宫可以点蜡烛是在寒食节。我们刚刚说过,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一两天,所以,这里面本来是有一两天的时间差的,可是皇帝为了表明额外的恩宠,在寒食节的当晚就借赐新火这个风俗,往皇宫外赏赐蜡烛了,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那么是谁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西汉成帝时,外戚尊贵,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为侯,合称五侯。另一个说法是说,东汉桓帝时,宦官势力强大,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也叫五侯。不管韩翃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因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这时,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举着高高的蜡烛,飞奔而去,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一路飘向了权贵人家。这两句写得真传神,让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把这四句话合到一起,前两句写白天的风景,后两句写夜晚的风情,一幅长安寒食节的立体画已经跃然纸上。场景呢,也随着“飞”“斜”“传”“散”这几个动词,从长安城转到了皇宫禁苑,又从皇宫禁苑转到了五侯豪门,转得轻灵跳脱,神采飞扬。这幅画面的焦点是皇宫,那统领这些场景的力量是什么?是东风,是东风在让花飞,让柳斜,让烟散。这东风既来自自然,也来自皇帝,这才能结到“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结到皇帝的恩典。白日飞花,夜晚飞烟,真是春风浩荡,皇恩浩荡,可是呢,又写得那么有灵气,不沉不重,有如风舞落花。这就叫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

无怪乎这首诗一出来,连当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唐朝当时缺一个“驾部郎中知制诰”,这可是个整天给皇帝写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马上钦点韩翃。可是,当时在朝廷里做官的韩翃有两个,还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唐德宗怕别人误会,还特意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