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历史地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2:51:28

点击下载

作者:侯仁之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平历史地理

北平历史地理试读:

《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

引言:陆海古城

民国二十年的秋天,我初次负笈北上,自济南而北,火车竟日奔驰于华北大平原上。那正是秋收就要开始的时候,阳光潋滟,万里无云。从车窗中望去,遍野都好像泛滥着一阵浅碧又一阵澄黄的波澜,恰是一幅陆地海洋的景象。时远时近若断若续的农庄田舍,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也都一齐淹没在这无限秋禾的波澜中,只见屋顶不见庭院,只见树头不见树身。这正是一个大好丰年的预兆,我眼前立刻浮起了“金颗玉粒,遍地嘉禾”的字句。预备收获忙碌的无数农民,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已经开始向田间散去,就使这辽阔而宁静的大原野上更平空煊腾起无限生气。这幅景色一直继续着,在南北千里乡间,竟然没有什么很大的改变。风驰电掣的列车尽管一小时一小时的奔驰着,而窗中所见仍然是那同一的一幅图画。时间久了,心中未免起了一种茫无依归的厌烦,这平原委实是太大了。

但是一到黄土坡车站,情形立刻改变了。这时我从车窗中望去,在绚烂的夕照中,突然看见西北一带平地崛起一列高山,好似向列车进行的方向环抱而来,于是我又不由的想到:“那应该就是这大平原的边际了吧!我们的行程也该告一结束了。”果然,列车一过丰台,便蓦地转了一个弯子,渐渐在灯火灿烂中安定下来,正如一艘远涉重洋的巨轮,舶入了它最后的港湾——这就是北京。

我用“港湾”两个字,只在描写我当时的心情,事后才知道,原来美国地质学家维理斯氏,在他考察过北京及其附近的地形而后,就早已给它起名叫做“北京湾”了。

既到北京而后,那数日之间的观感,又好像忽然投身于一个传统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的洪流中,手触目视无不渲染鲜明浓厚的历史色彩,一呼一吸都感觉到这古城文化空气蕴藉的醇郁。瞻仰宫阙庙坛的庄严壮丽,周览城关市街的规制恢宏,恍然如汉唐盛时的长安又重见于今日。这一切所代表的,正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历史文化的“诉诸力”。它不但诉诸于我的感官,而且诉诸于我的心灵,我好像忽然把握到关于“过去”的一种实感,它的根基深入地中。这实在是我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最伟大的一课历史教育,是我平生所难忘怀的。

但是,我始终不能无所疑惑的,就是这座古城的存在,是否纯粹为历代帝王意志的产物。如其不然,那么它之所以能够发展为一个伟大的历史都会的地理原因,就应该是一个极有兴味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本文只想从两点出发,加以解释:甲、北京的地理地位,乙、北京的水道与给水问题,分述于后。

……狱中腹稿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翌日清晨,燕京大学被封,师生二十余人被捕,其中教职员11人被关押在北京东直门内日本陆军监狱,包括父亲侯仁之在内。父亲身陷牢狱,思念故都,以“北京都市地理”为题构思专著。1942年6月,父亲被日本军事法庭以“以心传心,抗日反日”罪名判刑,后取保开释。缓刑期间,遁迹津门,移记狱中腹稿于纸端,以为后日续作之张本,其时当在1942年下半年。2010年4月26日,我在清理家中堆积在阳台上的资料时,在一方纸盒内见到几叠宣纸稿本。其一封面有“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字样。稿本大体完好,仅封面边缘有缺损。我立即捧到母亲面前,请她辨认文稿毛笔字迹。母亲凝神细读,确认为父亲亲笔。当天下午,携“狱中腹稿”稿本到医院病房看望父亲,简述寻见的经过后,为父亲读“引言”部分。父亲闭目静听,并无言语,只是在几次被问到要不要继续读下去时,都回答:“要。”如此连读三天。第三天,见父亲精神较好,我将稿本翻开至目录页呈送他面前,父亲双眼大睁,目光自上而下缓缓移动,再自右至左,扫过全页。《北京都市地理》写在敌寇入侵、国家危亡的时刻。它不仅是沦陷中的苦难习作,正值30岁的父亲更是以此明志:本业之不可废,志气之不可夺;确立以北京研究为安身立命的事业、为生活的重心,以事业寄托性命;坚信矢志不渝、终生不悔的“献身”将使国家和社会受益。父亲坚守着中国读书人最重视的坚韧不拔的“士节”,在“献身”的道路上走下去,七年之后,完成了本书呈现的《北平历史地理》。2013年9月24日,一部赶印出来的《北平历史地理》试读本送入父亲病房,置于枕旁,伴随他人生历程最后的跋涉。侯馥兴2013年11月11日

导言:地形地貌及地理关系

1 北平湾

北平城,位于呈巨大三角形的华北平原的最北端(图1)。对于生活在这片平原上的人们来说,北平城凝聚着他们的深厚情感,如同始终闪耀在北方夜空中的北极星。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座辉煌的城市。如果我们对这座城市周边的地形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图2),就可以看到一个重山环绕的半封闭小平原。美国地质学家贝利·维理斯(Bailey Willis)曾生动地将这片三面环山、一面开敞的小平原称为“北平湾”。

按照大沽基准面量算,北平城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45英尺(约44.2米),然而紧邻北平湾的山脉通常高达3000英尺(约914.4米),即使是海拔较低的山脉也不低于1000英尺(约304.8米)。平原与山地的界限常常是150─300英尺(约45.7─91.8米)的陡坡,从山区到平原的高度下降得十分突然,几乎没有任何的山麓丘陵带。小平原向南面和东南面开敞的方向缓缓倾斜,周围山脉的基岩陡坡间或向平原中伸出,如同海岸边的岬角,此外,还有在平原沉积层上孤立的丘陵,如同在大海中升起的小岛。如果将被沉积层掩埋的地下景观挖掘出来,应该和周围暴露在外的山体表面没有太大的区别。

填充在北平湾里的沉积物是砾石、沙子、黏土和黄土,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平原上开凿的每一口水井都要穿过许多不同的水平沉积层。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估算出这些沉积层的厚度,北平东城协和医学院的一口水井,虽然已被挖至708英尺(约215.8米)的深度,但尚未达到下面的基岩。据估算,北平城下的沉积层与基岩之间至少有1000英尺(约304.8米)的厚度。

大体说来,平原在紧邻山区的地方,是一个粗砂砾区,紧邻粗砂砾区的外侧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带,广大平原的中心地区则由黏土和黄土覆盖,这成为了北平这座古老城市的基础。

2 两河之间的土地

在北平湾内部,北平城区建于(1)向大平原的开口处,(2)浑河与白河两河之间。如果说这一湾状地区可以被恰当地描述为“北平湾”,那么,笔者认为“美索不达米亚”这一经典的地理名词也可以用来形容这片土地。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浑河与白河分别流经北平城两侧,流向大体一致,交汇之后最终注入渤海湾,正如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并行在两河流域,最终汇成一河注入波斯湾一样。(图3)图1 华北地区地形图图2 北平城与北平湾

如果以北平城内故宫的中心作为参照点,北平城位于浑河以东14英里(约22.5公里)、白河以西15英里(约24.1公里)的地方。沿一条穿过故宫参照点的东西线测量,地形的海拔高度从浑河东岸的260英尺(约79.2米)下降到白河西岸的70英尺(约21.3米)。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北平城是建在一个两河之间比降约为1:806的缓坡之上。(图4)

浑河与白河在其发源的山区均有众多的小支流,白河从北平湾的北端流入平原,并将北平湾中心地区一分为二。湾内西面所有的小河流汇成温榆河,在通县以北流入白河。

浑河的流程比白河长很多,从北平湾的西南角流入平原。在西山一带,浑河河谷十分狭窄,如同穿过峡谷。随后,河谷变得稍宽,但仍须在山间穿流,一直到三家店村一带流入平原。此后,浑河在平原上时而分流,时而合流,河道时常变化。因其流经的是黄土覆盖地区,浑河河水总是呈浑浊的黄色。在冲积平原上,由于河流中泥沙沉积很快,河床通常高于附近的地表。在地质时期,浑河对北平湾以及华北平原北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北平湾的平原表面从浑河的出山口至北平城是有一个坡度的,但在历史时期,由于浑河下游河道总是在不停变化,浑河对平原上的居民始终是一个威胁。图3 北平小平原及其河流分布图图4 浑河与白河之间的垂直比降剖面图

在北平城悠久的历史上,浑河与白河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这两条河流不止一次由人工修筑的水道相连通,用于水利或交通。这一问题将在下文中论及。

3 地理关系

北平城不但是北平湾的核心,也是华北平原与北方的山地和高原之间绵长的南北陆路交通线的天然焦点,也可以说是连通着中原与塞外之间的要塞。北平城以南是华北大三角平原,平原向南延伸数百英里,直至长江低平的河谷及三角洲地区;东面除却与山东丘陵接壤的一部分外,直抵大海;西面则与崛起的太行山脉东麓和秦岭东部余脉相接。北平城坐落在北平湾的端口,也恰好位于三角形大平原的顶点,所有交通线都经过这里,它是从北向南的起点,也是从南到北的会合点。

横亘于北平城北面和东北面的是燕山山脉,燕山也正是环绕北平湾的群山之一。有史以来,从山西高原绵延至渤海湾的燕山山脉,就在南部华北平原与北部蒙古高原及满洲平原之间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屏障。分布其间的一些峡谷隘口,为南北沟通提供了天然孔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南口、古北口和山海关。

南口位于北平湾的西北角,沿着这条通往西北方向的古道,可以到达张家口以北的山地的最北端,也就是蒙古高原的边缘。蒙古高原到了这里地形突然改变,其边缘以下崎岖的山地和陡峭的峡谷骤然变成广阔的平地,延伸至遥远的地平线。(图5)

古北口位于北平湾的东北角,从这里可以通往今热河省的省会承德。横贯的山脉在这里漫散开来,众多崎岖的浅山丘陵在这里发育。即便如此,这片山区与满洲平原的界线仍像它与北平湾的界线一样清晰。从承德出发,天然山谷通道可以向西北或东北方向辐射,到达蒙古高原地区和地势较低平的满洲平原地区。此外,还有一条通往正北方的道路可以到达西拉木伦河,即辽河上游河谷地区的辽阔草原。辽河上游本身即是一条自西向东的通道,由蒙古高原向满洲平原缓缓倾斜而下。

最后,还有镇守万里长城最东端的著名关隘山海关。顾名思义,山海关正是位于山海之间的关口。途经山海关的这条狭窄的沿海通道,正是连接华北平原与满洲地区的交通咽喉。

如上所述,这些山口的位置使得北平成为从蒙古地区及满洲地区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唯一的例外或许是途经山海关的北平至辽宁的铁路线,这条铁路线取道天津,偏离了位于天津西北80英里(约128.7公里)的北平。实际上,在历史时期,北平与山海关之间的古代交通是靠近北面依山而行的,并未向南绕道至天津。图5 横亘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之间的山地(据G.B.巴伯)

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尽管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引人注目,但它仅仅是一个新兴之地,在古代陆上交通中并没有任何地位。另外,从北平向外辐射的现代铁路干线也可以很好地阐释这里作为区际交通中心的地位(图6)。

此外,作为天然屏障的燕山不仅对于南北交通十分重要,而且对居民生活的基础有重大影响。燕山以南地区降雨丰富,冬季温度相对较高,农耕生活占主要地位;燕山以北则有大片地区由于水热条件限制,时至今日仍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唯一的例外是满洲地区,那里的降雨量可与华北相比,但由于冬季的漫长及一些政治原因,满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直到近期才发展起来。

造成这种根本差异的物质基础是不言而喻的,无须作进一步解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南北屏障的燕山山脉对于北平城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图6 会聚于北平的交通网络

事实上,燕山山脉只是历史上中原农耕区与北方游牧区界线的一部分。虽然这一界线应该是一个地带,然而长城成为了这一地带的具体象征。这条农牧交界带西起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东迄太平洋海岸,长达一千五百多英里(约2400公里)。罗士培(P.M.Roxby)教授曾写道:“这条界线,标志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分水岭之一——它分隔了大草原与农耕区,也就是由无数小农家庭组成的中原地区与广泛分布着掠夺性游牧民族的北部边疆地区,而后者只在最强盛的中原王朝统治下曾一度臣服。”

不管怎样,并非沿这条界线分布的所有地区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位于北平北部及东北部的燕山山脉正是这一界线中的要害部分。这是因为,这里有整条界线上从游牧草原至农耕平原的最短的天然通道。也正是因为扼守着如此重要的门户,北平城的地位才格外重要。

第一部分 边疆之城

第一章 周代(约公元前1122─前221)的蓟城

燕的国都

1 燕的建立及其扩张

如前文所述,北平是一座边疆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尽头的北平湾,标志着中国早期疆域范围的北界。可以肯定的是,北平湾在周代(约公元前1122─前221)初期已属于华夏文化区的一部分,但是,它融入华夏文化区的确切时间则不能确定。蓟城是今北平城的前身,要了解蓟城,就必须先对诸侯国燕有所了解,因为蓟城正是燕国的国都。因此,本节首先论述分封制度下的燕国,下一节再专门论述其都城蓟城。在周代的漫长统治时期,华夏族在文化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地域上也进行了扩张,同时,其社会政治形态也由奴隶制发展为封建制。周天子并不直接管理整个国家,而是只统治他自己的领地,即王畿地区。除此之外,国家由诸侯王在各自的封国进行统治,最初的诸侯王多为宗室子弟,只有少数几个例外。

商代(约公元前1766─前1122)在统治华北平原中部数个世纪后,被周武王率军征服。武王定都镐京,其王畿地区位于以镐京为中心的渭河谷地,随后他立即对新征服的土地进行分封。最早的八个诸侯国正是在此时产生的,其中就包括燕国。周代的第二位统治者、武王之子成王,也承袭了分封这一传统。根据各种资料,周代前十年就至少分封了30个诸侯国。从下图(图7)可以看出燕国及其他诸侯国与王畿地区的相对位置。

图上的黑点所表示的各诸侯国实为城市,而不能表示各诸侯国的领土范围,因为诸侯国之间的边界并未确定过。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多数诸侯国集中在中心区域,燕国距王权中心最远,距王畿地区也最远。因此,燕国从分封之初,便是一个边陲封国。诚然,位于版图最南部的聃国也与中心区域相距甚远,与地处遥远的北部边境的燕国似乎形成一种南北相对的平衡。但是,当时周代的南部边界并不与任何自然地理界线相重合,尽管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山脉从某种程度上给南北交通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并非难以逾越。况且不久之后,位于这道障碍以南的地区也被并入华夏控制区,使得日后华夏族向更南部地区的扩展得以实现。简而言之,历史上中国疆域向南方的发展没有因为天然的、决定性的屏障而受到阻碍。现在,中国的南疆已经位于南方的南海岸线。图7 周代主要诸侯国的分布

而在北方,燕国作为边陲城市的这一性质,则比南方的聃国更加持久。如导言所述,由于燕山分隔所造成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奠定了南方的中原农耕区与北方的草原游牧区之间的差异。因此,这一原本地理意义上的界线便开始具有了显著的政治、社会内涵,而北方边疆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也由此确定,即主动进犯的游牧民族与被动防守的汉族之间的持续斗争。公元前三四世纪时一个巨型防御体系的修筑,标志着汉族的这种被动防御达到了顶峰,这一防御体系正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长城的前身。燕国也是最早兴建长城的诸侯国之一。

对于燕国从分封建国至公元前五世纪这段时期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只知其历代同族统治者的名字及一系列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当时的史料记载中,仅有一处明确提及燕国遭受北方山戎的入侵,并在邻国齐的协助之下将其击退。齐国的早期疆域范围位于今山东省的东北部。这段记载十分重要,它发生在公元前664年。

毫无疑问,燕国与北方游牧部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并且随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强大而日趋激烈。公元前四世纪,北方边疆第一次出现骑马的入侵者,这也标志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强大。或许正是这些骑兵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区不得不修筑长城。

当位于北方边疆地区的诸侯国为了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入侵而陆续开始修筑长城时,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从这时起拉开序幕,比较可靠的战国时期起讫年代是从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221年。燕国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一时期也有一些极具地理意义的资料,将在下文论及。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战国策》中的描述大致圈定燕国的地域范围,《战国策》是收集战国时期关于政治斗争论述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段引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虽然此处直接叙述了燕国地域范围,但四条边界实则无一可以准确界定。在此不具体论述上述地名,即使论述一二,想必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不管怎样,我们可以依照人们对于前六个地名的传统解释,大致确定燕国的范围:

朝鲜:现代朝鲜

辽东郡:现在的南满

林胡和楼烦:游牧部落,大约占据今山西省北部和察哈尔省南部

云中郡:今山西省最北部及绥远省东部的中心地区

九原郡:今绥远省西部的中心地区

这些地名在图8中作了大致的标识。引文最后提及的滹沱河(即古呼沱河)与易水,河名从古代一直保留至今,所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了解。易水是大清河的一条支流,燕国曾沿易水修筑过一段南长城,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记载过这段长城的遗迹。于是,燕国在战国时期的南部边界可以大致确定下来。(图8)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基本确定,战国(公元前480─前221)前期燕国的领土仅局限于今易水、大清河以北的平原,并沿海岸低地向东北方向延伸到辽东地区。我承认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燕国很有可能已经占据了临近的山区,但是尚未深入。

直到战国后期,燕国才在北方和东北方取得了比较重要的地域扩张,这一时期的扩张也使得修筑长城成为必然。燕国修筑的长城在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