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0:53:40

点击下载

作者:尹音频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报告

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报告试读:

序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而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王国华,2009),而金融业则是核心中的重心。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以货币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的物质资源运动。金融业作为媒介促成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的资金转移,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资源配置。随着金融发展速度加快、金融深化程度提高,金融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愈发明显。金融业发展可以通过储蓄高比例地转换为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也会能动促进金融业发展。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Goldsmith分析了35个国家在1860—1963年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趋势,认为金融产品(包括金融服务)在有效率地使用资金的引导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趋势的深入,金融风险也日趋剧烈。金融作为一把双刃剑既需要发展,又需要监管。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经济萧条、失业聚升、金融机构倒闭、主权债务危机频发。金融危机使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20国集团(G20)的推动下,金融机构风险税(代称“银行税”)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热议的话题。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在危机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通过金融业中占比最大的银行业作为货币政策执行主渠道,承担起保增长主力军的重任。因而,金融业既要保证自身在市场化经营中的盈利增长和资产质量稳定,又要以资金中介作用于经济并引导资金流动配置顺畅。为此,税收政策工具如何既能促进金融业发展,又能抑制金融风险就成为急需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报告》是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国公共财政监测报告”系列报告之二。该系列研究报告主要针对我国公共财政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首部报告由我院教授、世界银行学院首席经济学家沙安文(Anwar Shah)主编。本报告从国际金融监管及金融税制变革趋势与中国金融业营业税改革进程的立体视角,以金融业发展趋势为基点,以各类金融机构——银行、保险、信托、金融经纪业、金融租赁业为分析支点,审视金融业税制的国际实践,实证评估我国金融业税制效应,提出金融业税制改革目标与路径,以达到提供决策参考的目的。

全报告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分析,中国金融业及税制发展战略,由尹音频、魏彧完成;第二章,中国银行业税制发展分析,由尹音频、魏彧完成;第三章,保险业税制发展分析,由尹音频、魏彧完成;第四章,中国信托业税制发展分析,由李建军、曹芳、郭子瑛、宋秀梅完成;第五章,中国金融经纪业税制发展分析,由张伦伦、刘泽坤、胥祺瑶、赵慧娟完成;第六章,中国金融租赁业税制发展分析,由刘蓉、刘楠楠、罗帅、许广博、魏姗姗完成;第七章,中国基金业税制发展分析,由吕敏、宋伟完成;全报告由尹音频统纂。

虽然我们力图对金融业税制进行深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但受理论功力与数据收集所限,报告难免存在缺陷,真诚期望财政学界的同仁们批评指正。“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魅力与魔力兼备的“金融业税制”等待我们的共同探索。尹音频2014年春于光华园1中国金融业税制发展分析1.1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与国内经济运行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世界各国政府只得奉行“国家干预主义”,纷纷出手救市,制订了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来增强市场中的流动性,但是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国际经济态势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1.1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运行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的创伤难以痊愈,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暗淡。虽然“全球联合救市行动”中的政府信贷取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但政府信贷本身也遇到了问题,造成了新的一轮主权债务危机。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欧洲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债务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08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产出增长率达到2.8%,而2009年则为-0.6%,2010年全球产出增长率为4.8%。在经历了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产出负增长后,2010年转为正增长,这显示出世界经济正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艰难走出。然而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将缓缓而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11年、2012年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而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继续恶化,将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在此艰难复苏的背景之下,欧美等各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情况参差不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1.1.1 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不平衡仍将持续

虽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全球经济增长低速且不平衡仍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的动力不足,产能利用率低下,而且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部分国家可能陷入经济衰退的境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虽然前期实现了全面的复苏,而后期经济增幅回落压力明显,表明这些国家将面临在全球进入低速增长期间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保持低位经济增长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2009年第三季度转为正增长,2010年美国经济继续呈现出低增长的趋势。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的影响,美国经济在2012年步入快速增长轨道的可能性较小,然而美国私人经济仍具有缓慢增长的动力。美国白宫在年度《总统经济报告》中称,鉴于美国经济目前并未实现满负荷运转,许多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预计宏观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的态势。(2)欧洲: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经济再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大

在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区经济首先维持了温和的增长,其后受欧债危机蔓延的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增加,其经济再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大。

2010年,欧元区实现了正的增长并进入复苏期,在企业库存和政府支出的强劲带动之下,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2%,增幅比上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6%,为2008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的正增长。但受市场前景不明朗和产能过剩及信贷紧缩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内需动力仍相当不足,复苏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欧元区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复苏的程度不平衡,PIIGS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与西班牙)经济复苏乏力,与法、德两国的经济增速差距明显。欧元区经济在2011年非常低迷,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欧元区GDP的增长为1.5%,低于2010年的1.9%。欧元区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由第一季度的0.8%大幅下滑至0.2%(环比),曾表现强势的德、法两国经济几乎停滞,第三季度欧元区的经济仅同比增长0.2%。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经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同时,欧债危机已经从希腊等外围国家蔓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并呈现出向金融部门蔓延的趋势,因而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继续艰难前行,经济下行的风险累加,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性。(3)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无法摆脱“无增长陷阱”的风险

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经历了2009年-5.2%的增长后,开始由负转正。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快于预期,但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2%,增速比上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也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长,增幅明显高于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4月的53.8升至54.7,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小型企业商业信心指数升至46.7,为2007年以来最高值。日本大地震后,在政府和民间的努力之下,日本经济曾一度出现回升迹象,市场也是一片乐观,认为灾后重建会刺激国内需求,但事实证明这仅是回光返照。尽管灾后重建有助于带动经济缓慢复苏,但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日元升值的影响之下,日本经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正如前所述,由于存在经济长期低迷,内需不振,人口老龄化和日元继续升值的影响,2012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可能无法摆脱“无增长陷阱”的风险。(4)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但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下滑

在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但由于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影响,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下滑态势。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7.1%,2011年为6.4%。就金砖四国而言,巴西2009年的增长率为-0.2%,2010年的增长率则高达7.5%;俄罗斯2009年的增长率为-7.5%,2010年的增长率为4.0%;印度2009年的增长率为5.7%,仅比2008年的增长率低0.7个百分点,2010年的增长率为9.7%。但是,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软以及自身通货膨胀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1.1.1.2 主要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各主要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经济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就业的复苏之中。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两年才有所回落。2009年平均失业率达到8.9%,表明美国经济处于无就业的复苏状态。2011年2月美国的就业形式有所好转,申请失业补贴的人数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工部2012年2月16日在每周报告中称,截至2月1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1.3万人,至34.8万人,为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美国就业市场好转的一个信号。

金融危机之后,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区的失业率处于高水平(10%以上),且向愈来愈严峻的趋势发展。2010年欧元区的失业率为10%。2011年11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10.3%,创1998年6月以来的新高,其中西班牙、希腊及葡萄牙的失业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高达22.8%、18.3%和12.9%;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失业率分别为9.8%、8.5%和8.3%,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新高。受债务危机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影响,欧元区就业形势继续恶化。欧洲统计局2012年7月2日公布,2012年欧元区17个成员国5月份失业率由4月份的11%上升至11.1%,为1995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位列前两名,分别为24.6%和21.9%。1.1.1.3 全球经济通货膨胀显现,但呈非平衡状态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通货膨胀现象显现,但呈非平衡状态。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着较低水平,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普遍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美欧等国的通货膨胀形势温和,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可控的低水平上。美国2010年第二季通货膨胀保持着相对稳定,作为美联储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增长0.7%,增幅是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的。2012年1月份美国批发物价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小幅上升0.1%,通货膨胀率仍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徘徊。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为2.4%,比4月份的2.6%有小幅回落。若按照环比计算,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为-0.1%,其通货膨胀压力降低至26个月的最低点,显示出通货紧缩的迹象。低通货膨胀为各发达国家央行继续维持着低利率水平,为刺激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新兴经济体虽然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实现了全面的复苏,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新兴经济体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不断加大。2011年在金砖五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分别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1.1.1.4 美欧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财政风险凸显

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普遍大幅增加,尤其是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财政风险凸显。

虽然美国以稳定金融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救市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量流动性外溢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创纪录的国债加剧了平衡内外经济的难度。2010年财政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国债规模逼近法定上限。2011年年底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3万亿美元,占GDP的8.7%。美国主权信用风险引起人们对美国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影响经济复苏进程。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区面临着最大和最危险的系统性风险。一些欧洲国家和银行评级正在恶化,存在破产的可能性。冰岛早早宣布破产,葡萄牙、希腊、西班牙、意大利都陷入主权债务泥潭而无法自拔。201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部分国家陆续到期的国债的总额为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1.1.1.5 各国适时采取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尽快走出衰退漩涡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适时采取财政货币政策,提升本国消费、投资及出口动力,以促进本国经济尽快走出衰退漩涡,但是各国的政策重点与政策效果不尽相同。(1)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尽相同

发达国家一直实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主线。欧美等发达国家强化财政纪律,进一步协调之间的财政政策,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继续维持超低利率。美

国白宫在2012年度《总统经济报告》中称,鉴于美国经济目前并未实现满负荷运转,许多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预计经济复苏动能进一步加强。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之一是制造业,白宫还提议在2013年预算案中加大对制造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受就业市场疲软和通货紧缩等影响,日本政府对其政策退出的考虑更加审慎,继续维持零利率的政策不变,以刺激经济持续复苏。

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更多倾向于防止经济硬着陆。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本国通货膨胀压力进行加息,其后为了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又不得不降低利率水平以应对经济增长的严峻挑战。新兴经济体的部分国家已经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巴西于2011年12月初公布减免税金79亿雷亚尔(约合42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菲律宾也公布了金额为721亿比索(17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2)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之下,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依靠消费及投资拉动内需,对外贸易方面则出现了巨大逆差。在扩大内需方面,日本2010年居民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3%,为连续第4个季度正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1%,为连续第2个季度正增长。内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6个百分点。2010年5月份,家庭消费信心指数升至42.8,为2007年10月以来最高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4月的53.8升至54.7,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小型企业商业信心指数升至46.7,为2007年以来最高值。对外贸易方面,受日元持续升值导致出口疲软及燃料进口飙升的影响,日本2012年1月份商品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475万亿日元(185亿美元)。受半导体和钢铁需求下降的影响,2012年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9.3%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进口额同比增加9.8%,连续第25个月上升,这是日本连续四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日本出口创下的9679亿日元贸易逆差记录。这表明日本出口型经济的疲软势头进一步加剧。

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内需,部分国家出现了贸易逆差。在扩大投资方面,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吸收了全球直接对外投资资金流入的一半左右,同时释放了1/4以上的全球直接对外投资资金的流出,成为全球直接对外投资复苏的主导力量之一。虽然新兴经济体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大规模刺激措施造成的高通货膨胀压力等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在国际收支方面,部分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汇率明显贬值。2011年4月底以来,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货币兑美元汇率均贬值10%以上,有的贬值幅度达到20%。货币的贬值反过来加速了资本流出的步伐,国际收支恶化有的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部门,工业生产减速甚至出现下降,新兴经济大国巴西、土耳其等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上述现象。2012年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全面波及新兴经济体:2012年1月份韩国国际贸易收支出现了19.57亿美元的逆差,这是韩国两年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中国2012年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了1.7个百分点;印度面向欧洲的出口也相当不景气。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了复苏态势和回升态势,但是仍面临着较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得经济复苏依靠政策工具驱动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维持着低速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而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增长和高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在区域上和速率上表现出不平衡与不确定性。1.1.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运行

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中国,自然也无法置之度外,外需放缓,内需不足,投资过剩,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部分拟从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入手,梳理、分析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运行状况。

1.1.2.12009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8.7%,增速比2008年低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2.5%、92.3%和-44.8%。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08年下降0.7%,较2008年低6.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1020亿美元。

1.1.2.2201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2010年我国实现GDP39.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增速比2009年高1.1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比2009年高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比2009年减少126亿美元。2010年我国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改善、对外贸易复苏较快,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物价涨幅扩大。

1.1.2.32011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2011年我国实现GDP47.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9.2%,增速比2010年低1.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为1551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264亿美元。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转向自主增长,消费和投资平稳增长,对外贸易更趋平衡,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1.1.2.42012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2012年我国实现GDP近52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7.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33116亿美元,比2011年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这意味着2012年经济增速“破八”,并创出2000年以来的年度GDP增速最低值。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也低位运行。

1.1.2.52013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201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增速均有所放缓。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模式”转向“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模式”,并将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1.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金融事业经历了6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1978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金融体制改革也揭开了序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的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人民银行,到今天的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林立、政策性银行获得巨大发展。从最初的人民银行统一监管,到今天初步形成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

宏观调控体系,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体系。1.2.1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历程与成效1.2.1.1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历程

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78—1992年:建立双层银行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展开。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独立出来,恢复了国家银行的地位,随后1983年开始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家专业银行)并存的双层银行体系。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专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即由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金融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同时,新设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承接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等业务职能。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跨时代的转变,将仿效苏联计划经济的“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裂变为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银行体系。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关键步骤和标志性事件,并由此催生、延展和引致了其后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如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健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等。

当时的改革目标一方面是突破原国家银行体系僵化的行政管理桎梏,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贯彻“政企分开”原则,构建适合商品经济需要的、为商品生产企业提供独立运营服务并实行商业化管理的专业化金融机构,为向市场经济转轨打下微观基础;另一方面是使职能混沌的中国人民银行转化为明确的宏观金融调控机构;也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管理由“计划管理、指标之上”的行政指令的僵化状态转变为政策制定与贯彻执行的双层调控体系,由信贷指标的平衡协调向资金需求的预测导向和政策制约转化,这就为后来走向以市场化运营和基于市场化运营进行调控为特点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奠定了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基础。(2)1993—2002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终于结束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等观点的争论,明确了国家经济制度进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这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经济金融的蓬勃发展,促使中国金融业开始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的历程;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当时的国民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了股票发行热、开发区热、乱拆借、乱集资、乱提利率以及乱设金融机构等不正之风,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宏观经济出现了不正常的波动。当时中央采取了两项重大决策:一是加大国务院对宏观金融调控决策与贯彻力度,强力推动经济金融秩序的整顿工作,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必要增长;二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在1993年7月推出金融、财税、投资、外贸和外汇五项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其中,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建立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并建立政策性银行,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等。同时,金融法制建设也得到有力的加强。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五法一决定”)。“五法一决定”的相继颁布实施,为实现这些改革目标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切断了财政透支的可能性;证监会、保监会设立后将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初步形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2001年11月,我国完成了长达15年的加入WTO谈判,签署了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入世协议。这表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按照国际规则有序开放的新时期,这对我国金融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之后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段入世期是推进我国金融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动力与压力已将我国不良资产包袱过重、资本充足率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靠国家信用生存而实际上面临着巨大风险的金融机构体系改造成为了“产权明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良好”的金融体系。(3)2003年至今: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2003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蔚然成形。这一时期进行了以银行体系改革开放为重点(尤其是以国有银行改革为核心)、以资本市场规范为支撑、以市场产品开发为基础和以市场调控为取向的全面改革创新。由此,我国扩大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业在内的市场准入,逐步实施金融在地域上的全面开放和推进以人民币业务为主的金融业务品种的开放进程。中资金融机构开始引入多元化战略投资者,进行新一轮现代金融制度的整合,并形成初具规模的市场金融体系。通过国家注资、资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国家完成了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这为国有银行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和风险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此外,其他各种股份制银行、存款类和贷款类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如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服务种类逐渐丰富,服务质量逐渐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年底),境外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在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下,探索综合经营模式,开拓新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股权分置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基金业的兴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建立,投资品种日趋多元化。这一阶段,是中国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金融服务逐步与国际接轨,努力跻身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金融风险,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走向现代化金融业的探索阶段。

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成以大型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主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法人)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类和贷款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中国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黄金、外汇市场也迅速兴起,呈现出多个子市场同时发展、投资者同时参与的多种市场格局。1.2.2.2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成效

中国金融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金融业改革持续推进,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金融体系整体稳健。(1)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组织体系更加健全

第一,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负债总额为124.9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79%(见图1-1)。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为44.93%,比2012年下降2.41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资产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1.4个、0.46个和0.3个百分点。图1-1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

第二,银行机构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12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4.2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6%;各项贷款余额为67.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6%。从期限上看,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加1.6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加0.68万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多增加0.94万亿元,活期存款同比多增加0.27万亿元。从信贷投向上看,与项目投资密切相关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比年初减少522亿元,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89万亿元。

第三,银行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机构种类、数量和市场份额继续上升,市场集中度趋于下降,竞争程度深化。截至2012年年末,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4家、农村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合作银行147家、农村信用社1927家、村镇银行876家(开业800家,筹建76家)。(2)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快增长,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第一,资产规模较快增长,机构数量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达到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见图1-2)。保险机构164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10家,财产险公司61家,人身险公司68家,再保险公司8家,资产管理公司15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1家,农村保险互助社1家。与2011年相比,保险机构新增12家,其中人身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财产险公司分别增加了6家、4家和2家。图1-2 保险业总资产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第二,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2012年全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2011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31亿元,同比增长15.4%;寿险保费收入8908亿元,同比增长2.4%;健康险保费收入862.8亿元,同比增长24.7%;意外险保费收入386.2亿元,同比增长15.6%。保险赔款给付4716.3亿元,同比增长20%(见图1-3)。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实现保费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38.3%,为1.83亿户次提供9006亿元的风险保障,向2818万农户致富赔款148.2亿元;小额保险试点推向全国后,参保人数达到3200万人,同比增长33.3%;保险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受托管理资金为50.5亿元;出口信用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42.6亿元,为3.5万家企业提供了2936.5亿元的风险保障。图1-3 保险业总赔付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3)证券期货业机构经营总体稳健,行业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第一,市场主体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2年年末,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2494家,同比增长152家,全年新上市154家,退市2家。总市值为23.04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8.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6%和10.15%,与2011年分别下降19.09%和14.60%相比,重新恢复了增长态势(见图1-4)。图1-4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

第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稳中有增。2012年年末,全国证券公司有114家,较上年新增5家;其中上市证券公司有19家,较上年新增1家。期货公司有161家,与上年保持一致。基金管理公司有77家,较2011年新增8家(见图1-5)。图1-52004—2012年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

第三,证券期货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2012年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不含客户资产)为1.11万亿元,同比增加约2092亿元,增长23.22%。期货公司总资产(不含客户资产)为505.53亿元,同比增加103.53亿元,增长25.75%。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1173支基金,基金总份额达到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2%,基金净值约为2.87万亿元,同比增长31.05%。

第四,证券期货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证券公司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并开展非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融资渠道和业务范围得到扩展;证券质押式报价回购、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现金管理产品等业务由试点逐步推开;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新政策出台,放宽业务限制,拓展投资范围,推动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年末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5.7倍。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推出,年末共有20家期货公司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基金管理公司准入政策得到优化,各类基金产品不断创新,跨境ETF、理财型基金等产品陆续推出。

综合上述分析,金融业改革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了金融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完善了金融法制建设,为实现金融体系改革目标奠定了法律基础。(2)构建了多层次的金融业调控与运行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构建起了以调控监管机构(“一行三会”)、国家政策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业调控与运行体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3)形成了适合现代市场体制的金融业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以及其他金融行业都获得了大幅度发展,形成了以大型国家控股金融机构为主体,股份制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并存的竞争格局,使各类金融机构在竞争市场中提高效率,获得发展。1.2.2 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金融呈现出全球化发展态势,跨国金融机构大举进军中国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如何利用外资,如何提高预防金融风险能力,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2.2.1 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态势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实现全球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各国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展,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通过G20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改革,制定国际规则和相关政策,以寻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

在G20框架下,国际经济金融改革涵盖宏微观各个方面,包括: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进逆周期调节手段,防范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推动财政改革,提高财政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赋予中央银行更多的监管权限,加强对对冲基金等机构的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规范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限制存款类机构自营投资,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F)等国际金融组织改革等措施。

这些改革举措代表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方向,对各国金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蔓延,政府不得不救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但在救助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在防范道德风险和阻止危机蔓延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健全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2)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均衡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失衡矛盾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它表明依靠低储蓄、过度举债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过于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消费,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3)在金融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应注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践证明,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财政的健康性,完善金融安全网,提高危机处置能力。

当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启示也可能不完全一致。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既要面向全球经济金融的最新改革进展,吸取教训、积极借鉴,也要立足于中国新兴市场加转轨的国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在实践中稳步推进改革。1.2.2.2 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深刻调整的变革时期。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1)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①外汇净流入导致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较大。近些年,由于受储蓄持续大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和外贸导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全球流动性过剩,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较多,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被迫购汇投放基础货币。为了防止基础货币大量投入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大量吸收流动性的操作手段,进行冲销干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受到削弱。②由于多种因素使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而且由于相对利率上升,因此投机性资本流入的可能性上升。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作为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从今后看,我国经济发展还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资源、水源短缺等问题,增加了控通货膨胀、保增长、调结构的难度。(2)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艰巨

我国金融机构创新不足、开放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存在潜在风险。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的顺周期行为以及监管、会计等制度因素可能加剧系统性风险累积。金融业综合经营较快发展,存在着跨市场和交叉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监管空白与监管交叉并存。金融监管法规有待完善、执行力有待加强,监管方式和手段有待不断提高,风险纠正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3)金融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

我国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中央银行调控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不够畅通,长期利率定价缺乏有效的外部基准,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较低,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灵活性不足、市场供求的决定作用有待提高、外汇供求关系不尽合理等问题,出现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导致货币政策自主性受到一定影响。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实际增长一同出现的货币升值有助于新兴经济体的居民缩小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结构调整。但是如果短时间内汇率大幅升值,必将对出口产业造成沉重打击。因此,协调汇率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有较大难度。(4)金融业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金融业结构欠合理,银行业比重较高,保险业、信托业、基金业等发展滞后。我国GDP在世界排名第2位,但保费收入在世界排名第6位。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仅占GDP的11%,而经合发展组织成员国仅人寿保险总资产占GDP的比重就超过20%。同时,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5)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为我国金融机构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一方面,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随着一些金融机构全面整合的完成,将进一步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多变,国内金融机构海外运营面临的风险加大,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国内金融机构整体竞争力不强,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还很漫长。1.2.3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战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对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十二五”规划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不断提高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1.2.3.1 加快和完善金融业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1)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独立经营能力。从我国国情看,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与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要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国有企业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企业(包括国有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②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为了挽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经常干预银行的贷款决策。其结果是,不但企业的依赖性变本加厉,而且银行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减小。因此,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工作重心从对企业“扶持”逐步转向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的轨道上来,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大政府从宏观上运用货币政策对金融运行进行调节的能力。(2)深入对部分国有银行进行改造。通过对国有资产进行并购、重组和改造,剥离不良资产,提高企业优良资产利用率,推动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1.2.3.2 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工作

推进金融创新工作首先要转变政府金融管理职能。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要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加强调控的有效性上来。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消除歧视性政策,放宽市场进入标准,按照统一的市场监管原则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展开充分竞争鼓励合法金融创新。对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和恶性竞争要依法规范和治理。其次要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当前,充分利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针对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积极发展票据和国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程;针对提高金融效率,加强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和提高金融运作能力。1.2.3.3 加强对金融业综合监管能力(1)加强对金融业的内部约束。①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金融机构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局部分割控制。②加强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要加强对成员进行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加强对成员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要加强银行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在证券业,要加强证券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其在公平竞争、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和仲裁等方面的协调职能。(2)加强对金融业的外部约束。①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一是完善金融立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仍然有一些重要金融领域尚未纳入法律规范。目前迫切需要完善各项专门法律,以便规范金融业务的运作,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一起构筑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主干。二是强化金融执法。从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要赋予央行及证监会与其职责真正相称的权力。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软环境。②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实行金融风险预警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危机处理机制是化解危机、减小损失的最后防线。一是要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银行的清偿力。二是要提高呆账准备金比率,充实风险准备金。三是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四是加强国家专门的金融危机防范机构,统一权限,协调行动,以便在危机发生时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五是完善援救性措施。对遇到临时清偿困难的金融机构应提供紧急资金援助。③加强国际合作。一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系统,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在金融全球化发展中充分发挥中国的积极作用。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又好又快地发展。1.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税制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税收是影响金融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金融税制的优化与发展对于金融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3.1 金融业税制发展沿革

中国金融业税制的发展蕴含在整体税收制度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之中,深深带有整体税制改革的烙印。从总体上看,60多年来,中国税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878年年底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期间历经“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税制建立及曲折发展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税制改革。这一期间内经历了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全面改革税收制度,中国税制整体得到加强。第三个时期是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

1.3.1.11949—1978:建立税制及曲折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的税收制度,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和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税务会议,拟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草案)》和若干税法草案,暂定下列税收为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即货物税、工商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税与所得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和使用牌照税,此外船舶吨税的征收办法由财政部和海关总署拟定。

与金融业有关的课税规定主要涉及工商业税、利息所得税和印花税。①工商业税。工商业税是对工商企业的营业收入和所得的课税。它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事业单位,征税对象为纳税人的营业收入和所得。除了临时商业和摊贩业另行制定征收办法外,固定工商业分别按照其营业额和所得额计算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公营企业的营业额就地缴纳营业税;所得额提取利润,不缴纳所得税。②利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是对利息的课税。它的纳税人为利息所得者,征税对象为存款利息、证券利息等利息所得,计税依据为利息所得额,实行5%的比例税率。③印花税。印花税的纳税人为应税凭证的书立人、领受人和使用人,征税对象为中国境内因商事、产权等行为所书立或者使用的凭证,设有发货票、银钱收据、账单、记载资本的账簿、债券等25个税目。

1958年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税制改革。这次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税制,将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印花税、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等四种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不再单独征收营业税。由于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部分纳入工商统一税,因此所得税部分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成为工商所得税。工商统一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工业品生产、农产品采购、外货进口、商业零售、交通运输、服务性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一共有108个税目,税率从1.5%到69%不等。国家银行、保险事业、农业机械站、医疗保险事业的业务收入和科学研究机关的实验收入,免征工商统一税。

1972年按照“合并税种,简化征收方法,改革不合理的工商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税制改革。这次税改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合并税种。将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盐税和屠宰税合并为工商税,合并以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和屠宰税只对个人和外国侨民等征收。②简化税目与税率。与工商统一税相比,税目从过去的108个减少到44个,税率从过去的141个减少到82个,多数企业可以减少到一个税率征税。工商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产品采购、进口贸易、商业经营、服务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一共设有44个税目,税率从3%到66%不等,其中科学研究单位的实验收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医疗保健、农业事业等单位和国家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可以免征工商统一税。

1.3.1.21978—1993:经济改革开放推进的税制构建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税制在理论、政策和实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时间和内容上看,这一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的酝酿和起步阶段,建立了涉外税收制度;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实现了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工商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

第一个阶段,建立涉外税收制度。1980—1981年所确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起了涉外税收制度,适应了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涉外金融业的课税法规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及沿海经济开放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之中。1983年财政部所颁布的《关于外商从我国所得的利息有关减免税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经过批准在中国境内设有常驻代表机构的外国银行,有常驻代表机构直接同中国公司、企业签订合同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可以扣除有关的成本、费用。为便于计算,可以暂按利息收入的15%作为应纳税所得,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按照应纳税所得缴纳10%的地方所得税。1990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上海浦东新区鼓励外商投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规定》: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者分行由总行拨入运营资金超过1000万元、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其经营业务所得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并可以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