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4:15:50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功源于思考

成功源于思考试读:

总序

追求卓越人生是青少年求学立志的基础,渴望成功是青少年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因为,成功意味着生活的富足与健康,成功代表着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尽管生活从来不会让我们尽如人意,人生始终都是竞赛般的艰辛,但成功的梦想,从人生开始的那一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热得滚烫。

实现人生的成功,可以有无数种选择,可以有无数条路径,但都离不开人生的智慧。你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若是缺少了智慧,就只能是在空幻中作不切实际的劳作。你也可以不停地奋斗,若是没有智慧的支撑,就只能在无休止的烦恼中埋葬最初的热情。

人生的智慧在于对生命的思考,而成功的人生在于让智慧闪光。

成功人生的大智慧,是生活的哲理,是处世的艺术,是立身的学问,是生存的技巧,更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人生是个万花筒,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独具个性的色彩与姿态。如果缺少了智慧,就会使自己的人生暗然失色。也许我们一次不理智的拖延,却错过了春天的季节;也许我们一次不留神的冲动,却夭折了未成熟的果实;也许我们一次不聪明的放弃,却失去了与成功牵手的机会。因此,感悟成功人生的经验,激活自我的智慧能量,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更快些与阳光拥抱,与成功交汇。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索,就会裨益多多。本书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青少年,目的就是启迪青少年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订制的。它集中展示了当代成功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介绍了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人生奋斗方向,概括了鲜活灵动的人生成功要义,创新地总结了卓越人生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极具启迪意义和极富可读性的成功励志读物。编写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每个人的生活有品味、高质量,希望每个人的人生如花儿般的幸福,如诗一样美丽。人生不可缺少智慧,智慧创造新的人生。愿以此书与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共勉。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由李桂香、魏茂峰任副主编,参加编著的还有:吴国江、张文昌、宋涛、李淑颖、于慈云、李英丽等人,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2009年3月

一、时代呼唤智慧的头脑

1.知识经济时代召唤“头脑强人”

正向人类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伴随着潜在利润的诱惑,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旧社会阶层的逐步消亡,每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调整自己,响应新时代的召唤。

知识经济时代召唤新一代的潜在利润发现者和实现者,使社会在迈向更加丰裕的进程中拓展更为广阔的人类生存空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系列高新技术行业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与新能源、环境保护、空间研究与海洋开发、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纳米电子学的进步,卫星通信、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宽频带高速数字综合网络、信息压缩与高速传输、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代技术等信息科技前沿的发展,21世纪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会产生革命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规模最为宏大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利润是如此巨大,是任何一个追逐利润者所不能忽视的。

在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时代,知识经济也就拥有了另一个潜在利润的重要来源,呼唤新的发展者和开拓者。在21世纪,科学将从分化、深入,继续走向交叉、综合、统一,从简单走向复杂;人们对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研究,将从常规条件走向极端的非常规条件;对新物质、新物种的研制将从一般的化学反应、生物过程,发展到有效的结构设计、分子剪裁和修饰,以基因工程、分子工程的方法,获取预想的特定功能乃至生命性状;凭借人类的创造性逻辑和智慧,数学科学将继续在抽象的理性思维王国遨游。基础科学作为科学的基础,将更加广泛地向科学工程技术乃至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目前,基因的分离、扩增、重组以及体细胞的克隆技术都已实现,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探明,细胞膜内外物质和信息传递的部分机制、微生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机制已为人们所了解。科学家们已从单个基因的顺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对人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工作机理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将揭开人类认知过程的奥秘。认知科学、生物电子学的发展,可能使信息科技与人类教育科学产生新的革命。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大发展需要新一代的知识资本家和知识资本营运家来发现潜在利润并实现产品化。

知识经济时代召唤新型的知识资本所有者,使社会资产的结构和组织内容产生变革,以适应新世纪对人类的挑战,要求变革传统的产权关系和所有制内容,使知识产权和知识资本成为新型产权关系和资本营运的重要物质基础。

产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支配一项事物的权利,产权内涵包括占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四权缺一不可,相互联系。对产权的终极所有者而言,收益最为重要,如果收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所有权则处于虚设地位,产权是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对创造性智力行动依法享有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主体所依法专有的财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也是一种私有权。

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1998年7月7日,《参考消息》刊登了题为《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的文章,文中讲道:“……2月10日,即将就任总统的金大中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一次纪念大会上说,世界正在向科技信息时代迈进,为了使韩国成为21世纪的先进国家,确保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最紧迫的课题之一。今年3月5日,他为《每日经济》报创刊32周年的题词是‘头脑强国’四个字。4月21日他在出席新设计展览会的开幕式时说:21世纪是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时代,只有‘头脑强国’才能支配世界……”。

90年代起,国外一些大企业已经出现了“知识经理”、“首席知识官(CKO)”和“知识管理顾问”等职务,其主要任务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企业的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使之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这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学习型的个人或组织才具有持续性的优势。

全球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未来的社会中,谁掌握知识,谁拥有强有力的头脑——更强的记忆力、判断力、预测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谁就拥有这个世界!2.一切的竞争都是脑力的竞争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一个激动人心但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如果想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想有所作为,想无愧于时代,你就必须鼓足勇气,顽强不屈地拼搏、奋斗。但是仅仅靠吃苦、蛮干,你不可能站到时代前沿,而智慧在这个时代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本。你已经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个人和成功的企业。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是勇气、干劲和智慧,一位世界级的亿万富翁曾说过:“你可以拿走我的所有家产,把我放到沙漠中。但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就会成为百万富翁。”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想成为富翁,必须具有富翁的头脑和智慧,你首先应当是一个潜在的富翁。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就会敏锐地发现并抓住,变成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显见的富翁。

一切竞争最终都是脑力的竞争,智能的竞争。电脑的更新换代表现为内存增大,处理速度提高,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问题。人脑智能的提高表现为记忆力成倍增强,反应力加快,创造力提高,能迅速有效地分析、判断面对的问题,做出最有效的决策,从而最好地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

这是一个强调管理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促进了当今时代革命性的变革,然而导致这些技术得以开发,并迅速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原因则是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日本人就认为,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带给日本后,日本企业高度重视,群起效法,日本战后经济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腾飞。其实,一般说来,管理并不限于企业之内,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某些事物的控制和处理,以便使事情能最有效地向个人或该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定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经理”,区别在于有的人没有明显的、在名分上可以确定的雇员,而有的人则有。但不论哪个人,都首先是自己的经理。事实上,只有先当好自己的经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公认出色的经理。每个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有诸多“员工”和“部门”。能否生活得更成功,取决于管理技能和水平。不过,应该充满信心,因为管理技能是可以学习的。正像《第五项修炼》一书指出的,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最有效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不言而喻,最有效、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一定是不断学习的人。3.拥有智慧,才能拥有成功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运用智慧,要想赚上一把,更离不开高超的智慧的运用,这一点十分关键。

80年代初,一些个体户纷纷南下广州。在那著名的高地街,人们都把目光盯在T恤、牛仔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上,以便回到当地的市场上,领导服装新潮,赚上一把。

然而这位第一次涉足高地街的李晓华,却在服装的大潮中看到了一个更具特色的东西——喷泉果汁制冷机!

它不仅外形别开生面,而且功能十分奇特。当你喝上它流出的一杯果汁的时候,冰凉、清新、沁人心肺!在当时的北京,虽然1000多万人,但谁也没在市场上见过这样的冷饮机。

独具慧眼的李晓华,一眼就看中了它!

它,身价很高——4000元!

这个数字,几乎是李晓华第一次南下广州的全部资本。

尽管如此,“买”!

当这台冷饮机出现在避暑胜地——北戴河的时候,就刮起了冷饮旋风:冒着大汗的游人,排起了长队,一杯接着一杯……一下子赚了10多万元。

李晓华,他不仅第一个把冷饮机投入市场,而且第一个从南方引进了录像机和大屏幕投影机。这两台机器一出现在秦皇岛,马上兴起了“录像热”,录放厅场场爆满,卖票口,人山人海,每张票,竟炒到10元一张!

金钱,又大把大把地流进了李晓华的腰包,一举又赚了数十万元。

李晓华的发迹告诉人们:要想致富,首先,必须超前行动,即必须以新产品第一个占领市场,独领风骚,第一个夺得超额利润,这是致富的真经。

其次,具有超前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有超前行动,必须有超前意识。人的任何行动,都是思想支配的结果。因此,超前意识,是超前行动的前提条件。李晓华的致富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就在第一台喷泉制冷机于北戴河独领风骚的炙热的夏天行将结束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出卖这台立下汗马功劳的机器!

一些亲朋好友都吃惊地发问,“一个夏天还未结束,钱像流水似的进来了,就像是一台印钱的机器,怎么能舍得把它卖掉呢?这不是傻透腔了吗!”

事实证明,李晓华不是傻透腔,而是精透腔了。

在李晓华看来,这台冷饮机,今年所以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是第一台,独家经营。一些脑袋反应快的人,肯定会紧紧跟上。明年的北戴河,将会出现上百台,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可想而知。

正如李晓华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年北戴河的夏天,喷泉式冷饮机到处可见,比比皆是,虽然还有人畅饮,但已不见排长队的镜头了。

李晓华对了,亲友们服了。

他利用这笔“原始资本”,购进一台录像机和一台大屏幕投影机,第一个在秦皇岛登市。

其所以勇于更新事业,就在于他具有超前思想,具有战略眼光。这是李晓华致富的第二条“真经”。

第三,是有超人的知识。

在某种意义上说,超前的行动,来自于超前的意识;超前的意识,来自于超人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要富钱袋,先富脑袋,李晓华深知这一点。

他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生活清苦。但一直牢记父亲要专心学习的教导。从小学到初二,成绩一直名列上游。“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虽然结束了学校生活,但他善于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各种知识。无论是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还是在河北涿县插队,为生产队推销产品,还是回北京在外贸部出口大楼当炊事员,他都善于向社会学习各种知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原北京市工商局的副局长——宋学进。他如饥似渴地向这位久经商海的老前辈学习。

宋学进,曾在西单商场做过经理,他以自身经历的经验和教训,坦诚地开导李晓华。

李晓华从他的身上,不仅学到了经商的诀窍,还学到了做人的真谛:诚实和正直。从此,李晓华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他不仅向国内外久经商场的老前辈学习,还放开眼界,向发达国家学习最现代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谋略,这是事业发展的关键。

1985年,出国留学成风,他决定乘风前进。于是,他把学习的目光投向了日本。在东渡日本的行列中,他是一位卧薪尝胆的“大腕”。他决心把经商的经营之道学到手,为此,他从社会最底层干起,在中华料理店打工刷盘子,以此全面地了解日本社会。他学习十分刻苦,很快掌握了日语,他学习从实际出发,很快学到了日本人经商的学问。他学习很用心,很快悟到了日本人做生意的诀窍。

总之,这次日本之行虽然时间较短,但他确实增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

正因为如此,他才当机立断,把“101”毛发再生精推向日本,占领日本市场。

正因为如此,他才做出“日本不是世界贸易中心”而下香港的壮举。

在香港,他于1988年成立了华达投资集团公司。此后,又搞起旅游、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纺织品等。

总之,由于他经历曲折,善于向各方面学习,积累了超于常人的经商知识、经营之道,所以他的事业越来越大。

从国内到国外,从超经济巨人的日本,再到世界经济枢纽的香港,他凭借着经商的学问和先进的信息网络,运筹帷幄,指挥着各方事业的顺利运行。金钱,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他腰包。可见,智慧就是金钱。

第四,是抓住机遇。

机遇的特点是稍纵即逝,一晃而过。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取得胜利。李晓华,就是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一段时间,香港地价大跌,一些房地产商争相撤走资金,纷纷抛售楼花,犹如大海退潮一般撤向远方。

可是,在李晓华看来,机会来了!他凭借着丰富的经商知识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坚信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制裁,无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坚信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针不会改变,香港稳定繁荣的大势不会改变,于是,他集中资金,收购到大批价格很低的楼花!

正如李晓华所料,半年过后,大陆形势稳定,经济繁荣,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方针不变,许多远走他国的移民又纷纷返回香港。结果,香港房地产价格骤然上升,楼花迅速升值、走红。

李晓华审时度势,见好就收,趁势全部抛出楼花,一举赚得数千万元!可见,谁有超前眼光和智慧,就能抓住机遇,就能取得成功。4.智慧能托起人的黄金之梦

智慧具有一股强大的魔力,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时代,智慧已成为新经济中的“魔王”。当今的黄金梦,已由强力抗争进入了智慧制胜的时代。

有一位富翁曾对一个强盗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可以拿走我的汽车,抢走我的金钱,但是,只要留下我的脑袋,过不了多久,我就又会拥有这些了!而你呢?在把从我这里抢光的钱挥霍掉之后,你就又一贫如洗了……”,那个强盗听了,似有所悟,问富翁:“那是为什么呢?”富翁说:“因为我拥有智慧。”

在信息时代里,依靠高智能创造财富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拥有知识的年轻人,这个时代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机会。

每一个年轻人都憧憬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可是能从憧憬飞跃到现实的又有几个呢?孙正义好比是这寥若晨星中的佼佼者。他飞跃的方法既独特又平凡……

1983年,日本经济界爆出了一个特大新闻:由一个毛头小子创立的日本软件库以3300多家代理店、1万多种经营品种、13亿日元的高额年利,摘取了日本计算机软件流通业的桂冠。这位毛头小子——27岁的孙正义成为轰动一时的明星人物,被誉为日本企业界的神童。连日本经济界的宿耆们也不得不刮目相视。

如此年轻的企业家是靠什么起步的呢?他出身名门望族?不,他生于一个朝鲜血统的日本家庭。他家富万钟?不,他父亲仅是个“上班族”。他是省吃俭用,积沙成塔,由小而大吗?不,他年不过而立,从时间上来算,显然毫无可能。那么,究竟他起步的支柱源于何方呢?

1973年,孙正义远涉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他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在日本未学完的高中学业。两年后,他进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克雷分校就读经济学。

孙正义刻苦地学习。崭新的知识,使他浮想联翩,经常灵机一动,一件超凡脱俗的新事物便出现在他的机敏的头脑里。与众不同的是,他十分珍惜这些智慧的闪光,没让它们一闪即逝,而是一一用笔记下来,哪怕表面看来是十分荒唐的。其中甚至包括一种永远不会沉没的舰艇。

孙正义原来的愿望就是从事经济事业,这时他更憧憬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家。在这个问题上,他同样与众不同,不仅仅狂热地编织未来美好的前景,而且还冷静地分析研究实现的途径。

他明白,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资格和资金。前两样,自己正在或将要取得。而资金呢?除了父母每月寄来的一些生活费外,自己还别无收入。这点钱仅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通过省吃俭用来积蓄办企业所必须的资金是不现实的。课余时间去打工,其菲薄的收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他连想也没去想依赖父母取得资金这条路。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后再去考虑?那,未免太晚了。人生的黄金年华有几何?况且当前正值世界经济的繁荣时期,赚钱相对容易,同时也是造就企业家的时代。几年以后,如果遇上经济萧条,那就困难多了。怎么办呢?如何尽快地获得资金这个恼人的问题日夜萦绕着还是个大学生的孙正义。

一次,他偶然看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生平事迹。他为这位伟人所倾倒,激动不已。这次不仅如此,同时还深有感触地陷入了沉思:青年的爱迪生起步之时,又何尝有什么资金呢?甚至比自己的起点更低,因为起码来说,自己现在受的是高等教育,这是爱迪生当年做梦也不敢想的啊。他能靠发明创造起步成为大企业家,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即使自己没有爱迪生那样天才的创造性,但只要抓住一点取得突破,也会获得成功。

怎么正确地找准突破点呢?孙正义翻阅了专利目录。发现某些专利的立足点与他平时记下的那些带有幻想色彩的设想很相似,只是专利实际得多而已。他茅塞顿开,年轻的心兴奋激动起来。对,把幻想色彩去掉,搞实际的发明,争取获得专利,并设法卖掉,创业的资金不就有了吗?

尽管激动,兴奋,他仍没有盲目地马上投入研究发明,而是谨慎地确定了实施方案。

冬去春来,一年终于过去了。孙正义的笔记本上记下了250个新发明的设想,也记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足迹。面对厚厚的发明笔记,他没有因自己拥有众多的小设想沾沾自喜而仓促行事,而是翻来覆去地考虑每一个设想的现实性,认真选择突破点。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同时还是国际政治活动的重要市场,各种各样的语言在这里汇集。语言不通造成的矛盾在这里格外突出,作为外国人旅居求学的孙正义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他从各种各样的发明设想中选择了一种带有声音合成装置的电子翻译机作突破口。

主攻经济的孙正义并不是电子技术的行家,但是这样一种涉及声——电技术的复杂发明并没难倒他。他充分发挥了在大学学过的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巧妙地请教了一些这方面的行家后,终于完成了这种新设备的整体构思和可行性分析。

光有整体构思还不行,还要有具体的设计图才能试制样机。孙正义清醒地认识到,仅靠自己的能力和财力是无法做得到的。能力和财力之间,财力是主要的,如果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就可以聘请各种人力发挥“兵团作战”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是寻找一个大企业做合作伙伴,自己出技术,对方出资金共同研制,然后共享成果的效益。孙正义正是这样做的,他决定选择日本夏普公司为合作伙伴。因为日本毕竟是他的祖国,撇开感情因素,日本各方面的情况他要熟悉得多,方便打交道。再者夏普公司是日本电子行业有数的大公司之一,它敢于冒风险在新领域内开拓的精神是举世闻名的。60年代,它利用美国的技术,加上自身的优势,全力开发小型电子计算器,终于在该领域内独领风骚的拼搏精神,连美国人也自叹不如。

孙正义满怀希望地给夏普公司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状况,并要求会见公司领导,谁知惨遭拒绝。他没有气馁,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对方为什么对这么一件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合作会拒绝呢?当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时,不由得自我嘲笑起来,一个20岁不到的毛头小子,就凭他自己说有一项重大发明,居然要求会见堂堂的夏普公司的领导?

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带着自己的构思和可行性分析,固执而雄辩地说服夏普公司的各级职员和领导。终于公司和他签订了有关协议。根据协议,他在美国招聘了一批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组建了一家公司,其任务就是将孙正义的发明设想变成现实。

孙正义无资金的白手起步成功了,当时他仅是个大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因这项发明获得了1亿日元,为更高的腾飞打下了资金和实践经验的基础。5.智慧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奠基石

智慧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独特资源。这种资源一旦应用到人生或者事业中,就可以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资本形态。与有形的物质资本不同,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再生的、反复利用的无形资本。

很久以来,西方经济人士就明确指出智力资本和智力价值的意义。企业家都明确指出,“现有的资本应当包含着知识、技术、智慧与发明,而不仅仅是金钱,这种与物质形态不同的资本价值是无法衡量的。”这种认识被以后的许多成功人士所验证。

人生充满了智慧,必定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并能走出一条独辟蹊径的成功之路。

胡文虎是一位传奇式的以智慧经营闻名的华侨企业家。

胡文虎祖籍为现在的福建永定县,是客家人。所谓客家人,是原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避战乱南迁或被驱逐至现在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一带落户的人。客家人“骏马奔程书远方,日久他乡即故乡”。胡文虎父亲叫胡子钦,原为中医,在家乡开诊所行“治病救人”之道,后因清政府日益腐败衰亡,家境困窘,自觉发展无望,遂于1862年漂洋过海,来到仰光谋生。

胡子钦在仰光开了一家小小的中药铺,取名永安堂,他一边经营中草药,一边行医。由于胡子钦医术高明,药物灵验,加之待人诚恳,老小无欺,一视同仁,他颇受缅甸华侨的敬重。胡子钦娶了当地一个潮州籍华侨的女儿为妻,安家立业。胡子钦生有3个儿子:文龙、文虎、文豹。文龙幼时夭折,文豹沉静宽厚,只有文虎生性好动,常与当地顽童打架斗殴。后因怕父母责骂,常常晚上不敢回家,就在药店旁卖肉的屠案上过夜。在胡文虎10岁时,父亲把他送回永定家乡读书,可读了4年,并没有多大长进。可见当时的旧式私塾教育是何等陈腐,何等误人子弟。于是胡子钦又把他接回仰光,留在身边学医。胡文虎才智过人,又勤奋肯学,进步很快。

1907年,胡文虎24岁,弟弟胡文豹22岁,兄弟俩娶客家籍华侨郑氏姐妹为妻,于是兄弟俩又成了连襟,郑氏两姐妹也成了妯娌,彼此关系不错,感情很好。1908年,胡子钦去世,留下的永安堂由于经营不善,景况日下。母亲李氏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把仅有的2000元储蓄拿出来,由两个儿子持家管理。兄弟俩合计之后,确定由活泼好动的胡文虎到香港来回办货,胡文豹则在仰光经营店铺。文虎脑筋灵活,文豹诚实勤劳,两人配合很好。从此,永安堂药店有了很大的转机。

当年胡子钦由永定去仰光时,曾从国内带去一种名为“玉树神散”的中草药成药,这种药能提神解暑,止痛止痒,因为南洋一带靠近赤道,气温高,阳光直射时间长,居民容易中暑、头晕、疲乏,加之蚊虫又多,一经叮咬,即痒不可止,因此“玉树神散”颇受当地居民欢迎。胡文虎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以“玉树神散”为基础,用科学方法加以改良,研制成一种新药,它既可内服,又能外搽,并用老虎图案作为招牌,称为虎标万金油。同时胡文虎还聘请医药人员,搜集中国和缅甸的古方,研制成药丸、药粉、药水,分别取名为八卦丹、头痛粉、止痛散和清快水,加上万金油成为虎标五大良药。这些药含有阿司匹林成分,能止痛止痒,解暑提神,颇为灵验,很受患者的欢迎。

胡文虎在制成万金油时,在当时的东南亚和中国市场已出现了同类的药物。比如“至宝丹”、“如意膏”等,特别是佛标二天油,畅销全国各地。虎标万金油一问世,即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在商品竞争中取胜,胡文虎审时度势,常出新招。

首先,胡文虎认识到,万金油最大的特点就是应急诊治多种疾病的速效药,并非是为专治某种疾病,因此他从薄利多销、携带方便和人人都买得起着眼,改变了剂型。起初在仰光生产的万金油,是散装流质的,每瓶1元;后来改为小瓶,再改为铁盒装软膏,每盒1角。铁盒形体只有纽扣般大,价格又便宜,因此很受广大顾客,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的欢迎。

当时,西方国家的营销术正在逐渐形成与发展,广告宣传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商界人士认识和接受,并且影响到了亚洲的市场。厂商为了推销其商品,或在通衢大道上竖起一个个高大的广告牌,牌上描绘着商品的图案、式样、商标、特点,并且安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以吸引行人;或在报上大做广告,广为宣传。这些广告虽有明显的效果,但费用浩大,对于在创业路上刚起步的胡文虎来说,实在支付不起。起初,他只能提着药箱在大路旁铺下一块白布,摆上几种药品,向过往行人宣传,打开万金油盒子,供人免费使用。由于确有药效,买的人很多。同时,胡文虎还委托仰光各地药店寄卖,但这种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胡文虎想,花费不大而能突破时空限制的广告宣传办法,就是印制大张的招贴广告,派人到各处张贴。胡文虎说干就干,印制了许多广告,自己也出动张贴,遇到位置高但地点显眼的地方,他就请人当人梯,自己爬到人家的肩上,贴了一张又一张,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仰光贴遍了,就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去贴,边贴边推销,销量大增。

虎标万金油销路打开后,胡文虎的永安堂药店获利越来越多,胡文虎也开始在大城市竖起装有霓虹灯的大广告牌,并在报上大登广告。胡文虎还出高价买来几只刚被人打死的老虎,叫人把虎皮剥得干净,填充上干草摆放在永安堂药店大厅上,并用电灯泡充作老虎眼睛,使它不停闪烁,引起过往行人驻足观看。老虎旁边还写有几个大字:“虎标万金油”。胡文虎利用这种“引起注意法”做广告,确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虎标万金油销量继续大增。

胡文虎的虎标万金油在缅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想:缅甸经济不发达,本身的市场不大,如果单在缅甸发展,前景自不会太好。于是,1926年雄心壮志的胡文虎把他的永安堂总行从仰光迁到新加坡,弟弟胡文豹仍留在仰光经营。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位置极为有利,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家必争之地。当时的新加坡是英国海峡殖民地的首府,商业繁盛,华人众多。在新加坡,由于胡文虎经营有道,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1929年,胡文虎在新加坡的制药总厂雇有职员30多人,工人600多人,日出万金油3万打(1打为12个),八卦丹1万打,头痛散2万打,清快水2000多打,规模之大,在南洋首屈一指。

几年之间,永安堂除仰光老行和新加坡总行外,在香港、曼谷、巴城、棉兰、泗水等地设立了分行;在国内的上海、天津、汉口、重庆、广州、福州、汕头、西安、昆明、贵阳等地也设立了分行或分销机构,另外,胡文虎还在欧美的一些大城市设立了特约经销部。一时间,虎标万金油闻名全球。30年代中期,是永安堂成药经营的鼎盛时期,虎标万金油的年销售量达200亿盒。仅新加坡和仰光两地的年营业额就达叨币(新加坡的货币)1000余万元,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一笔钱。

虎标万金油进入了国际市场,胡文虎的永安堂业务大增,改标为虎豹兄弟有限公司。万金油最初是黑色的,欧美人不太喜欢黑色,胡文虎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立刻组织力量,研究、试验,终于把黑色万金油提制成白色和金黄色两种,这样便适合各种肤色的人使用,销量自然是有增无减了,因此市场扩大了。

当代商战实质上是一场智力的比拼,谋略的斗法。充满智慧的头脑将为所有创业者奠定成功大路的基石。6.聪慧的大脑是人前进的“助推器”

聪慧的大脑使人生拥有明确的目标,而目标则是人前进的“助推器”,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当人给自己确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人的鞭策。目标给人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人们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他就会有成就感。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人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变。

有一点很重要,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降低人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就会使人泄气,甩手不干了。

拿破仑·希尔举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钟头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钟头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2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当你规划自己的成功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7.清醒的头脑能使人未雨绸缪

成功人士总是事前决断,而不是事后补救的。他们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别人的指示,而拥有清醒的头脑则能使你未雨绸缪,从而驶向成功的彼岸。

清醒的头脑能帮助我们事前谋划,迫使我们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要想制作一幅通向成功的交通图,你就要先有目标。正如18世纪发明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的:“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是会有大作为。”

每一天,我们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不满意的人。你可知道,在这些对自己处境不满意的人中,有98%对心目中喜欢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他们没有改善生活的目标,没有一个人生目的去鞭策自己。结果是,他们继续生活在一个他们无意改变的世界上。

拿破仑·希尔曾听一位医生讲到退休问题。这位医生对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的共同特点做过大量研究,他叫听众思考一下这些人长寿的什么共同的因素,大多数听众以为这位医生会列举食物、运动、节制烟酒以及其他会影响健康的东西。然而,令听众惊讶的是,医生告诉他们,这些寿星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共同特点。他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他们都有人生目标。

制定人生目标未必能使你活到100岁,但必定能增加你成功的机会。人生倘若没有目的,你也许会一事无成。正如贸易巨子J·C·宾尼所说:“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个平凡的职员。”8.有目标的头脑是人奋进的“罗盘”

一个没有目标的头脑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达到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

你是否有一个目标或目的?你必须有一个,因为你难以达到你并未曾有的目标,正像要你从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回来一样。

除非你有确实、固定、清楚的目标,否则你就不会察觉到内在最大的潜能,你永远只是“徘徊的普通人”中的一个,尽管你可以是个“有意义的特殊人物。”

前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总裁刘易斯·沃克曾接受一位记者访问有关稳健投资计划的基础。他们聊了一会儿后,记者问道:“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他说:“我在几分钟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有一天’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找出你想要的小屋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是妄想而已。”

有一位妻子叫他的丈夫到商店买火腿。他买完后,妻子就问他为什么不叫肉贩把火腿末端切下来。丈夫反问他太太为什么要把末端切下来。她说她母亲就是这么做的,这就是理由。这时岳母正好来访,他们就问她为什么总是切下火腿的末端。母亲回答说她母亲也是这样。然后母亲、女儿和女婿就决定拜访外祖母,来解决这个三代的神秘之谜。外祖母很快地回答说,她所以切下末端是因为当时的红烧烤炉太小,无法烤出整只火腿的缘故。现在外祖母有她行动的理由了,那你呢?

目标很重要,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然而,一般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行事,这是“徘徊的大多数普通人”,而不是“有意义的特殊人物”。你必须是一位“有意义的特殊人物”,而不是一位“徘徊的大多数普通人”。

选一个最热的天气,从商店里买一些最大的放大镜以及一些报纸,把放大镜拿来放在报纸上,离报纸有一段小距离。如果放大镜是移动的话,永远也无法点燃报纸。然而,放大镜不动,你把焦点对准报纸,就能利用太阳的威力,这时纸就会燃烧起来。

不管你具有多少能力、才华或能耐,如果你无法管理它,将它聚集在特定的目标上,并且一直保持在那里,那么你永远无法取得成就。那个猎得几只鸟的猎人并不是向鸟群射击,而是每次选定一只作为“特定”的目标。

设定目标的艺术是把它聚在某一特定、详细的目的上。“许多”钱,“好”或“大的房子”,“高收入的工作”,或成为一位“较好的丈夫、妻子、学生、人”,这些目标订得都太笼统了。一般而言,都不够特殊。

例如,不能光讲是“大”或“好”的房屋,你的目标应当很清楚地以细节表示出来。如果你不知道精确的细节,就要收集一些合你心意,并有房屋图样的广告杂志。建筑商或房地产商人有样品屋时,要多方参考,比较综合各种创意与观念。9.开启人的头脑等于开采一座无价的金矿

空泛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钱”是没用的,你必须拥有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否则,面前的“金矿”会变成“石矿”。

很久以前,一位年迈的乡村医生驾着马车到了一个小镇,他把马拴好之后,悄悄地钻进一家药店,和一位年轻店员商谈一桩秘密生意。

一个多小时后,店员跟着医生走近马车,带回一个老式大铜壶,店员经过一番检查后,掏出一卷钞票递给老医生,这500美金是年轻店员的全部积蓄。

老医生便给店员一张写好配方的小纸条。小纸条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老医生自己不清楚,这个奇妙配方将创造多大的奇迹,年轻店员也无太多把握。

后来,店员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他请她品尝了铜壶中的饮料后,姑娘赞不绝口,再后来,这位姑娘成了年轻店员的妻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起用那位老医生的配方生产饮料,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这种饮料就是当今风靡全世界的可口可乐。

那位年轻店员的举措就是开动“大脑机器”。

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时,人们就像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皮尔·卡丹被指责为倒行逆施。结果,他被雇主联合会除了名。不过,数年之后,当他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提高了。从大学里直接聘请时装模特儿,使人们更加了解他的服装,确保了他的成功。

1959年,皮尔·卡丹异想天开,举办了一次借贷展销,这一个极其超常的举动,使他遭到失败。服装业的保护性组织时装行会对他的举动万分震惊,因而再次将他抛弃。可他在痛定思痛后,又东山再起,不到三四年功夫,居然被这个组织请去任主席。

就这样,皮尔·卡丹的帝国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挎包、鞋和帽,而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化妆品。并且向国外扩张,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1968年,他又转向家具设计,后来又醉心于烹调,并且他成了世界上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卡丹帝国”从时装起家,40多年来,他始终是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巴黎举行了题为“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他30年设计的妇女时装,虽然岁月已流逝了20~30年,可他设计的这些时装仍然显得极有生命力,并不使人有落后的感觉。

卡丹在经营时装业的同时,还向其他的行业发展。1981年,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从一个英国人手里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这一惊人之举在全巴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家坐落在巴黎协和广场旁边,有着90年历史的餐厅当时已濒于破产,前景十分暗淡,不少人对卡丹之举不理解,有人甚至怀疑这位时装界的奇才是否真有魔法使这家餐馆会重放异彩。可是,三年过去后,马克西姆餐厅竟奇迹般地复生了。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而且把它影响扩大到了整个世界。马克西姆的分店不仅在纽约、东京落了户,同时在布鲁塞尔、新加坡、伦敦、里约热内卢和北京安了家,卡丹经营的以马克西姆为商标的各种食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卡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执法兰西文明的两大牛耳(时装、烹饪)而面向世界。”

40多年来,皮尔·卡丹的事业不断扩展,现在他在法国有17家企业,全世界110多个国家的540个厂家持有他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他在全世界约有840个代理商,18万职工在生产着“卡丹牌”或“马克西姆牌”产品,每年的营业额为100亿法郎,皮尔·卡凡已成为法国十大富翁之一。

回顾皮尔·卡丹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自从步入法国时装业,就以服装设计敢于突破传统,富于时代感、青春感而著称。早在1955年,皮尔·卡丹应因创新而不容于同行,被逐出巴黎时装协会——辛迪加,然而他的服装设计并未因此而窒息,反而加速发展。他在厚呢料大衣上打皱褶;用透明面料做胸前打折的上衣;给新娘穿上超短裙;让模特穿上带网花的长统袜;他还设计出“超短型”的大衣、气泡裙;用针织面料为男士做西服……。他在60年代末,推出一套女式秋季服装,就是以式样新、料子柔、做工精而成为时髦女郎和年轻太太的抢手货,一时轰动了巴黎。由于皮尔·卡丹设计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因此,法国的时装界“卡丹革命”的旋风劲吹。

有销售方面,皮尔·卡丹讲究全方位、多层次。上至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下至微不足道的领带夹,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标。如皮尔·卡丹时装、打火机、香水、手表、地毯、框子、汽车、飞机……几乎一切有形的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在他以皮尔·卡丹为商标的经营范围之内。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推销战略,使卡丹的各项经营走上了一条互为补充、流动式发展的道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皮尔·卡丹的发迹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经营需要智慧。

经营离不开智慧,管理也需要智慧。

在美国的麦考密克公司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几乎倒闭的危机。公司创始人W·麦考密克是个个性豪放、江湖气十足的经营者,其管理方式逐渐落后于时代,公司越来越不景气,以至陷入裁员减薪的困境。正在此时,他得病暴死,公司经理一职由他的外甥C·麦考密克继位。新经理一上任,即向全体职工宣布截然相反的措施:“自本日起,薪水增加10%,工作时间适当缩短。”职工们顿时听呆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面面相觑的职工,转而对C·麦考密克的新举措表示由衷的感谢。因此,士气大振,全公司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一年内就使公司扭亏为盈。

在麦考密克公司危难之际,两位经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减薪——加大了职工的危机感和不满情绪;加薪——振奋了职工的精神和感激之情。其利弊得失,不言而喻。可见,好的创意不仅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还会使企业兴旺发达。要使自己创造力旺盛,就得多方面寻求启示,越是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发掘,就越有可能突破框口,产生崭新的创意。

有个毛纺厂出产一种呢子,没想到质量不过关,呢子面上有许多白色斑点,结果产品积压没有销路。这时厂里的设计人员忽发奇想,既然有白色斑点的毛病不易克服,能否将这些斑点由瑕疵变成装饰呢?于是他们在生产中刻意追求那种效果,将斑点加大,最后生产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产品,名叫“雪花飘”。“雪花飘”上市便成了抢手货。厂里的人们称这种经营方式为“歪打正着”。10.多换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

成功始于智、成于智。对于创业者而言,聪慧的大脑比千万的资金更加重要。美国经营大师巴菲特曾说过这样的话,“榨出我一克脑汁,再加上一万六千元,我就可以创造出一千万的价值。”可见智慧具有何等巨大的价值。

一个人没有技能,可以拜师学艺,没有知识,可以求学问道,没有金钱,可以筹借贷款,但没有智慧,一切都无从谈起。多换思想少换人是一种商业智慧,是认识智力资本巨大价值的创新行为。有智者,事竟成,无智又不肯动脑的人,成功与他永远就是不可能相交的二条平行线。“希望”是人才发展的良好载体,这个载体容易使你成功,对于那些有智慧的人,成功是他们的需求。人有了希望,再加上智慧的运作经营,才容易做出成绩,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永行,1948年生于四川新津。其父母是早年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于1977年考入成都师专数学系,1980年毕业后回新津县电教室当教师。从此,他和自己的三个兄弟一样捧起了当时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1982年8月,刘永行和兄弟们在自家那个泥砖墙茅草顶的小院里,举行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案会议。三天三夜后,他们做出了一锤定音的决定,辞职回乡当专业户!于是由一千元钱,开始了四兄弟的创业历程。

1987年,刘永行兄弟兴建了西南最具规模的“希望饲料研究所”,并开发出了“希望1号乳猪饲料”。从此,他和兄弟们由专业户变成了私营企业家。1992年,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刘永行兄弟的“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获金奖;刘永行也于该年出任四川希望集团的董事长,从此,这位当家人,正式走进了“希望”的田野里。

1993年,在刘永行的带领下,“希望”打进上海滩,先后在嘉定成立了希望集团的分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邦国为“希望”落户上海滩而亲笔题写了“希望城”三个大字。

1997年,刘家四兄弟分家后,刘永行由“东方希望”起步,致力开拓,形成了“永行企业”。1999年4月,“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在上海浦东又建立了集动物饲料、食品、生物制品等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民营企业——“永行”企业,下辖“东方希望”集团、“强大”集团、“永行”企业三大集团共62家公司,工厂遍及华北、华东、东北、中原、西南等地区。

2000年8月,刘永行以10亿美元的财产总额荣登《福布斯》评比的中国50首富排行榜第2名。

刘永行是四兄弟中留在饲料行业的,他的目标是做大做强饲料和相关产业,饲料业已呈低利润趋势,年增长速度翻番时光已成过去,由于饲料市场非常疲软,加上搬迁,1999年东方希望集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前几年铺摊子,全国布点已经完成,在饲料方面希望集团已做到了“全国第一”,现在要考虑的是行业的优化组合。

做面粉和食品,都是饲料行业的延伸。东方至少要做几十家面粉工厂,此前已兼并了河南、安徽、四川3家面粉厂。成都东风面粉厂是国际一流的全套瑞士设备,能生产高档面粉,刘永行返回家乡四川,代表上海东方希望集团与东风面粉厂签订了租赁协议,并称此举是东方希望集团返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步,如果租赁经营成功,将大规模进军四川面粉加工业,组建一个至少有五六个面粉厂组成的面粉集团。“东方希望”之所以选择面粉加工业,不仅是因为饲料制造与面粉加工业同属食品工业,更基于“东方希望”决策层对四川食品工业发展前景和面粉市场需求的精心评估。

刘永行作为一个从西部走向东部的企业家,对西部开发有许多独到见解。他认为参与西部开发可以使东部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更直观、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西部,增强对西部的感性认识。同时,四川企业与东部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合作开发,也搭起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使东部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更好地了解西部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哪些值得开发和参与,哪些项目可以实现“双赢”。他说,西部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商机很多,但要吸引外资,搞好开发,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运作体制;要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大胆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对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国有企业一视同仁;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

东方希望集团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建的10000多平方米的商务大楼近期将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东方希望立足成都,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基地。

与通常流行的“不换思想就换人”不同的是刘永行把“多换思想少换人”作为培育人才的指导思想。

刘永行认为,企业是人员集合体,优秀企业则必须成为优秀人才的集合体。被市场竞争所淘汰的劣势企业,从根本上说,是对劣势企业决策人和管理者的淘汰。企业不断进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才不断优化的过程。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及时发现、使用、培养人才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正常的淘汰和更新机制。

1993年以来,希望集团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时期,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在短期内走上不同的领导和管理岗位,创造出了十分可喜的业绩,是集团发展的宝贵资源。但同时,在个别中高层干部中也存在着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消解企业文化和凝聚力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希望集团把加强内部整合,建设企业文化作为重点,通过整顿思想、调整干部、优化班子和人才结构,为实现长远目标创建和积累人才的条件。“多换思想少换人”,就是要鼓励优秀人才做与企业同步发展的“长跑运动员”。希望集团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机制是疆场赛马、注重业绩;修订完善规章制度鼓励人才做优秀“长跑运动员”,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不断成长的企业环境。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没有聪慧的大脑,就没有希望集团的成功。智慧就是希望,智慧就是动力。有了智慧的鞭策力量,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发现成功的秘密,就可以在事业的前途中找到成功的捷径。

二、智慧=思考+知识

1.成功靠的是“智慧”和知识

知识指的是对事物的认识。智慧指的是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王飞是北京某著名高校党史系的研究生,原为某中学的历史教师,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进了这个他梦寐以求的高等学校。研究生生活的第一学期,由于功课比较多,另外他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习很努力,决心作好学问。但是慢慢地,他就坐不住了。因为他看到别的同学大都在利用大量的时间搞副业创收,并且很多人收入不菲。虽然他对钱并不是很看重,但是他发现能赚到钱似乎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于是他决定也要赚上一笔,以体现他的能力和价值。

他暂时停下手中的学业,到处寻找机会,并且很快就找到了。一次他到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同乡那里玩,同乡送给他两张CD,说是他们单位圣诞和新年送给客户的礼物。CD中的曲目都是《梁祝》、《十面埋伏》等经典的中国古曲,用特制的公文夹包装,制作得非常精美。同乡说客户对这礼物非常欢迎。这是他们公司特意到厂家订作的,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商品,如果哪个厂家能及时大量推出这种商品肯定大赚。因为现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种CD播放机已经进入了很多中高收入阶层的家庭,过节送这样的礼物,既非常别致,花钱也不是很多,送礼者和受礼者都会非常喜欢。

同乡的一席话一下提醒了正苦苦寻找赚钱机会的王飞,他连忙向同乡建议两人搞一个经销这种礼物的公司,从CD生产厂家购进CD,再让广告公司设计制造封面和礼品夹,然后他们组装后推向市场。

同乡也很为他的想法叫好,并同他一起估算了可能的赢利。假设每片CD从厂家以10元购进,2张是20元,若礼品夹的成本以每个10元计,每套礼品的成本就是30元,因而他们的礼品若定价为70元/套,应不算贵。而若以每套70元计算,卖出一套就可赚40元,1千套就是4万元,5千套就是20万元……,他们越算越激动,并决定马上动手,赶到圣诞前推出(当时是11月上旬)。

于是,他们分别各自去筹钱,大约花了一周时间筹得3万多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凑合了。接下来,他们分别跑厂家和广告公司。但是正在这时,同乡的老板派他出差去广州,要离开20来天。并且离开时托故提走了自己的1.5万元投资中的1万元。王飞并不怪同乡,因为他想如果换成自己很可能也会这样干的,况且同乡能留下5000元,没有全部取走已经够意思了。于是王飞又设法重新筹集了1万元。

同乡走后,王飞更加马不停蹄地工作了,他一面与厂商联系CD的货源,一边与广告公司联系礼品夹的设计,他把自己的宏伟设想全部告诉了对方,说这项业务肯定很有前途,他们以后肯定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厂家这边的办事效率实在让他不敢恭维,十几天过去了仍然犹犹豫豫地没有准信;而广告公司这边的进展还比较令他满意,很快就设计并制造了1000套提前交货。剩下的就等CD厂家了。王飞一天几个电话地催,但是总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直到11月底,厂家才有明确的答复,说因为现在原材料上涨,订货的人又多,而他的货量太少。故只能以每张15元提供给他,否则他们根本赚不了钱。

王飞一下子愤怒了,他真想在电话里大骂那家CD生产厂的厂长,但是他最终克制住了自己。并且低声下气地向对方诉说自己的苦衷和困境,请求对方帮一帮他,把价再降一降。对方表示同情,但降价却无能为力。最后王飞见软的不成就亲自到那厂家去了一趟。一进门就大声斥责他们不讲信誉,原来说好每张10元,但到最后又突然提价。对方的答复是,彼此并没有签合同。王飞一时语塞,但仍称他们是故意坑害客户,损人利己,并扬言要到处去揭发他们的行径,把他们搞臭。王飞的这一招还真有了一定的效果,公司最后同意以每两张27元的价格给他,王飞赶快与对方签订了合同,当厂家的货到达王飞手中时,时间已经到了12月13日。王飞赶紧找人分装礼品,自己也日夜不停地亲自动手。

到12月15日,王飞将装好的礼品送到各礼品店去代销时,他发现礼品店里已经有了与他几乎同样的货品,他出50元/套的价钱,礼品店的老板们仍是摇头。他一下都明白了,肯定是那CD厂家和广告公司联合耍了他……

王飞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作过生意,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师。2.哈佛的文凭不是万能的通行证“拥有哈佛的学位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赚大钱”。不少现在或将来想去哈佛求学镀金的人都这样认为。那么哈佛到底有多神?哈佛学子真是个个成功?哈佛的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哈佛的理念能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非也。仅有HBS的一张文凭,却没有能力的人,绝对当不上老板,担不起重任。手里拿着HBS的毕业证书,有时却连工作也难找到,这在哈佛毕业生中并不少见。

的确,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学生在进哈佛商学院以前,曾经到一家经营咨询公司求职吃了闭门羹。但当他从HBS毕业后再去该公司就职时,仅仅听说他是哈佛的毕业生,公司马上就给他提供了年薪10万美金,破格的资金、低息贷款和个人电脑等优越条件。

然而,另一个例子则完全相反。毕业于某大学,在一家一流广告公司做了两年的路易斯,在1990年,曾经接受纽约的另一家广告公司的面试,也许是面试时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好印象的缘故吧,他马上被录用了。不巧此时,他也接到了哈佛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路易斯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婉言拒绝了该公司的聘用,选择了去HBS深造。1993年,路易斯从哈佛拿到学位。当他又去这家公司应聘时,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待遇。负责招聘的人事部长,竟在他的履历表上写下这么一句“来自哈佛的硬石头”,然后就将之扔在一边了。还是两年前的路易斯,还是对广告业有着同样爱好的路易斯,竟然被看做石头一块!而原因,只不过是他拒绝了该公司的聘用,而在HBS进修了两年!

且不管前者是否仅仅是因为哈佛的毕业证书就被录取,而后者是否是因未被该公司录用而恼羞成怒,哈佛的文凭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不是学校所有毕业生能力的试金石。

利用哈佛的MBA学位,去得到“三高”——高工资、高地位、高名望的职业绝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有些公司绝对不买哈佛的账,单就哈佛的名气,也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曾使学生们去公司面试时,由于过于紧张而告终失败。

尤其对学生压力最大的是接到一流的咨询公司或大银行的录取通知时,因为待遇好的企业,绝不只看你的文凭是什么,他们选人时的条件非常苛刻。尽管学生们照样必须努力地推销自己,但不少哈佛的毕业生们也往往败下阵来。

1990年的毕业生中,曾有一位是名门出身的学生,不少咨询公司曾对他的情况作过仔细的调查。很自然,这些公司慕其名声而希望拉他加盟。

学生们为了要争先取得一个较好公司的聘用通知书,有时必须在二、三天之内一个接一个地到这些公司去参加面试。这个学生前几天一直是一天去两三个公司,这一天也准备接受三个公司的最后面试,忙得不可开交。

时间已近中午,面试大厅异常混乱,学生们经过几天的奔波,开始有些疲倦了。看哪一个考官都如同一人,张三李四区别不开。考官的提问,在他们听来也是如出一辙。比如: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打算怎样在工作中发挥你的特长?你的爱好是什么?等等。

悲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当这个学生走进他最希望就职的A公司的面试房间,考官问他:“你为什么想到我们公司就职”时,他面带微笑,直视着考官的眼睛侃侃而谈:“在六岁的时候,我就做梦想在你们B公司工作。”然后,他就开始大讲特讲B公司的经营方针、企业文化,最后还提到以前认识的B公司的一位职员,说他曾给自己留下相当好的印象。考官直着眼睛听完了他的叙述,告诉他:“你可能搞错了,这是A公司,而不是B公司的考场,我们A公司同样也是很多学生想来的地方。”说完考官向门外喊:“下一个!”

这个被赶出来的学生走到大厅里后,拼命“运气”以迫使自己平静下来。毫无疑问,他在这次求职面试中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吴刚去参加一家投资银行的面试。他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财务、会计等课程门门优秀。投资银行很想要他,而他也希望参加几家投资银行的面试。但他却接连失败了。在学校,他确实是一位屈指可数的优等生,但不知怎么偏偏在面试时怯场,哈佛的口才培养看来没有在他身上起到良好的作用。甚至就连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都录用的二流企业,也没有录用他。最后在他准备的面试材料中,只留下了一家地方城市的公司。由于连续的挫折,吴刚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他想,自己的大学时代就是在这个城市的近郊度过的,回到这里不是也很好吗?

面试开始后,吴刚感受这次面试有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好气氛,考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年青人,而且毕业于与母校有密切关系的大学,所以谈起来非常融洽。他想,这次可能差不多了吧!

哪知这时考官发问了:“你想来我们公司的动机是什么?”

说实话,他本来就没想到会到这最后一家候选公司面试,所以准备很不充分,对该公司的内部情况一无所知,慌乱之中他只能把自己有关投资银行的知识拿出来应付场面,这样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席话说完,考官默默地站起来,打开房门,做出一个请走人的手势:“年青人,我们公司可不是投资银行,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也不打算成为投资银行。不过你的发言,还真让我吃了一惊,迄今为止把我们与投资银行搞混的人你还是第一个。请记住,我们公司是美国屈指可数的几家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真不知你是怎么从哈佛毕业的。”

走出面试房间,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位考官的话还在吴刚耳边回荡。

有如吴刚等遭遇的哈佛毕业生多多,他们往往也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但绝对不是如人们想象的是凭了哈佛的毕业证书。这不仅对哈佛是个教训,对如哈佛一般的其他名牌学校也同样有借鉴之处。3.博学不等于实用

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实则是样样不精。但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现代社会是个社会化程度极强的社会,很多的工作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强的社会,你只要有所特长,在某一领域中有过人之处,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否则自认为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实则是样样不精,那么,你只能在与他人耀眼的特长竞争过程中,黯然失色。

法国的化学兼细菌学家巴斯德说:“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可见,只要能够把自己锻炼成为一门重要行业的不可缺少的专家人物,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北京的王麻子虽只是菜刀做得好,但他凭它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许多知识涉猎广泛但浅尝辄止的人,一生平平庸庸,默默无闻。

多年来,罗伯特自认为自己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华,但这却把他弄得很狼狈。

大学时,他主修经济,毕业后到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了几年后,又回到学校读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虽然他曾经想自己开公司,后来还是决定替别人的公司做咨询顾问。“我打出顾问的招牌”,他笑着说:“并且找到了几家客户。”他最早的客户是一家塑料容器公司,是在他拿到企管硕士学位后10个月找到的。“我一眼就看出来这家公司有生意可做。”

至于什么生意,罗伯特没有说,因为他认为那样会限制他的服务范围。“我无所不通,”他开玩笑地说,“他们可随时来问我,并且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他很少拒绝客户提出的要求,似乎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工作得非常认真、辛苦。由于他非常聪明并且凡事都不屈不挠,因而总是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解决客户的问题。即使客户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也总能想出办法。

罗伯特中学时,曾希望从事他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篮球,但这个愿望由于他长到1.75米后再也没长而告破灭。从那以后,他对运动就不再那么有兴趣了。而是把全部精力致力于使自己成为多面手。

罗伯特一直很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把自己比作救火员,“公司总会有什么地方发生问题,接着警铃响起,然后就来找我万能的罗伯特,由我去抢救。专业咨询顾问就应该是这种样子,要能应付所有的问题。”

我们不妨听听这位“杂家”20年来工作的心得:“要解决任何事情,包在我身上。”他34岁时这样说。而在36岁时他说:“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问题,我都会有办法解决——否则我也会有办法从外头找到解决之道。”39岁时他说:“我对各行业都很精通,这是我的职业,你该知道我的意思吧!没有任何事情能逃过我的注意力的。”41岁时则说:“我很擅长站在整体的立场来看事情,从各个环节中找出事情的症结。”到了46岁时:“我告诉他们不要找其他什么人了,我有办法应付一切的。”49岁时他说:“只有我才是他们惟一需要的人,如果连我都没办法解决,大概也就没有什么人能解决了。”

但实际上呢?罗伯特的公司一直经营平平,向他进行咨询的客户,大都对他的服务表示满意,但却很少有再次向他咨询。

罗伯特绝对不是一个单独而不正常的例子,根据美国某调查机构连续10年对350位企业管理硕士所作的追踪研究显示,罗伯特的情形也发生在很多自行创业都没能成功的人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的事事精通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最大的危机就是他们业不专精,没有一项自己的特长。在上面所提到的调查中,分析人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加入并留在大公司工作的企业管理硕士往往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方法,发展专长的范围虽然有限,但却十分专精,而自行创业的人却比较喜欢凡事一把抓,以至于专业无法专精。由于没有人限制他们在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发展所长,因此他们也认为没有必要总把自己局限在那里。更重要的,也是那些人最乐不可支的,是他们因为能有较多的自我发展机会而幸运不已。这些恰恰正是造成他们失败的最主要因素:这不光是指自己创业的企业管理硕士,对其他创业的人士来说,也是一样。

为什么呢?当问起罗伯特的客户为什么他们不再继续让罗伯特提供服务时,他们说:“罗伯特是个很帮忙的家伙,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我们发现,对于某一特定的方面,别人比他做得更好。”

可是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多才多能而业无专精的人,往往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的真正原因。例如罗伯特就将其归结为客户的变化无常。“这些公司的经理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就每种都想试试看。”

这实在是一个天真的解释。客户并没有找个和他相似的多面手来取代他,而是找了那些能提供更专精服务的人来取代他。

当罗伯特43岁时,有人问他:“你认为你对一个公司的哪方面最精通?”“我什么都精通”罗伯特回答说,“财务、生产、销售、存货等等各方面都懂。”

他的这番话还真对一家运动用品公司的老板起了作用,他与罗伯特签了半年的顾问合约。但是期满后,老板并没有续约,使得罗伯特感到非常沮丧。和以前一样,这家公司对他的服务也没有任何不好的批评。“他已经尽全力了。”事后,那位老板这样说。但是一个月之后,这家公司还是找了另外一家专门进行存货控制系统的咨询公司来帮忙。

这种转换绝不是因为客户善变,这家公司只是想从一个比他更专精的咨询公司那里得到协助罢了。不同的公司需要不同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罗伯特真的能行行都精通、都出类拔萃,那当然是最好的,他当然会因此而获得极大的成功。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能成为行行都出色的专家,包括罗伯特,虽然他很聪明,也很勤奋。

由此,我们想到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中学习经济学等专业的人很难分配,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包括一些著名的名牌学校。

为什么呢?

高校学生处专管学生分配工作的教师这样说:“这些系所学的课程很杂但很浅,使这些系的学生就像万金油,似乎什么都懂。但是一旦更深入一点,用人单位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学生又什么都不懂,从而形成了这些学生哪里都能要,哪里都不要的局面。”

当然,这些专业成为长线专业并不仅仅因为以上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很多很复杂的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并且也并不是说现在社会上不需要这些“杂家”和“多面手”了;但是随着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程度的越来越高,对他们的需求量已经很小了,并且还在迅速减小。因此,如果你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最好放弃“懂得越多,机会越多”的想法而改为“钻得越深,机会越多”,让自己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出类拔萃。如果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其他方面有所了解,那当然是更好了,但万不可因此而把前提给忘了。

另外,如果你在某一方面非常精通(这一方面对于你的事业应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而其他方面懂得不多甚至一窍不通时,你不要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不要充当这方面的专家,你应该向这方面的专家请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会有人因此而低贱你。更重要的是,你从专家那里得到的指教和意见远远不是你自己一个门外汉经过冥思苦想能得到的。你只有集中了各领域最优秀者的智慧,才能使你的事业成为本领域中最优秀的一个。4.“门内汉”也有尴尬之时

所谓“门内汉”是指那些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专长的人。可是,这些“有专长的人”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处于被这一领域所抛弃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自认为“门内汉”掌握了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就肯定能胜券在握,而听不进他人的建议和劝告,从而被无情的事物发展规律所淘汰掉。这就证明了,人生也罢,创业也罢,自以为有专长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往往是一些“门外汉”,在不断的摔打中增长了见识与才干,凭借过人的胆量和超人的头脑,在事业发展中成为了打造辉煌的人。智慧确实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我们从热比亚的创业史中可以得到些有益的启示。

1992年9月,新疆乌鲁木齐的二道桥街,平地拔起8层商业大厦——热比亚大厦。这五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注目,成千上万的人观光、赞叹。它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用2000万元建成的,这仅是其主人亿万财产中的一小部分。

这是新疆第一座私人大厦!

它的主人,就是红极新疆、誉满全国并正在走向世界的亿万“富婆”——热比亚·卡德尔。

热比亚的亿万财富是怎样取得的呢?

用她自己的话说,主要是靠“差价法”。即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价钱不同,而且往往差额很大。在经商的道路上,谁能抓住商品的差价,谁就能取胜。热比亚,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一次,她带着3000元现金,走出新疆,观光南方。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出疆旅游。首选的是首都。她以无比激动之情,饱览了北京的风光。

之后,南下上海。在这里,她主要是看琳琅满目的商场。具有商业头脑的她,总是留意商品的价格,有时干脆用日记本一一地记录下来,并且觉得开心。

到了广州,她一头扎进了大大小小的商场。有时还钻“小胡同”,百看不厌。结果,她发现同一种商品,上海和广州价钱不同;和新疆比,差距就更大了;就是同一种商品,因产地不同,厂家不同,价格也有差别。还是那个“商业头脑”的细胞,使那个日记本记得满满的了。她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对比数字,眼前忽然闪现出“生意”二字,“差价”就是生意,她好像看到了晨光!“差价”也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她满怀希望地思考着。

就这样,她结束了全国性的旅游之行。当她悄然回到乌鲁木齐的时候,3000元已经花光了。

不过,她仍然很坦然。记忆犹新的“差价”二字,使她马上走上了“生意”之途。

一天,在开往阿克苏的客车上偶然听说,一桶油漆在那里卖13元,但在喀什只7元一桶,两地相差6元之多,这不就是生意吗?

在“差价法”的鼓舞下,她到喀什一下子买了500桶油漆,运到阿克苏去出卖,不久便销售一空,立即二次进货,又赚了一笔。一个月下来,赚了13000元!她继续前进,50000元很快进了她的腰包。可见,“差价”就是利润,“差价”就是财富!

从此之后,她在“差价法”的催促下,开始追逐”阳光下的每一笔利润”。

于是,她带上50000元,再次南下,走上海,闯广东,转福建,到深圳,利用差价法,贩皮鞋,批服装,一举赚了15万元。可是,她最终没有挣到钱。因为她太单纯与忠实,竟一次被一个广东佬骗走15万元!当她回到新疆时,手里仅剩60多元钱。这是1981年。

不过,她并不绝望。一是因为她是从难以忍受的磨难中走过来的人。那是1971年,她因为在街头上卖点衣衫和童鞋,赚一两元钱,竟被挂上“投机倒把”的牌子,在大道上被“游街”批斗,丈夫因丢不起脸皮,硬逼着离了婚,扔下六个孩子,现在单身一人,还怕什么!因为有“差价法”,有它就有钱,失败了再挣。

于是,她又涉足天山南北,再下上海、广州等地,根据地区差价,将那里的服装、家电等商品,贩运到西北内地进行销售。

为了站稳脚跟,她在二道桥子租了一个摊位。这里是穆斯林大聚集的地方,不但最具穆斯林风情,而且是著名的商业小区。她每天在这里将贩运来的商品卖给消费者。

为了尽快地将货卖掉,她给自己定了四条准则:

第一,保证做到货真价廉,这是市场买卖的关键。

第二,保证多渠道进货,品种多,花色全,这是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的前提条件。

第三,保证服务周到,态度和好,允许挑拣,三天之内可以退货,这是争取回头客的关键。

第四,保证说话算数,讲究商业信誉,从不拖欠批发商的货款,这是保证货源的重要一环。

这四条准则,同时也就是她的经营诀窍。它像磁石一样,将顾客吸引到摊位前,没过多久,就成了生意最红火的个体户了。到1986年,30万元流进了她的腰包。从此,她成了天山南北最为著名的女大款了。

1987年,热比亚又凭着地区和国别差价,冒着风险,当起国际“倒婆”了。她利用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利用各种关系,将国货运到当时的苏联和后来的独联体各国销售,再让过来的亲朋好友等带货或美元给她。就这样,一举赚了500万元!

当时,热比亚的双脚变成了两个圆心,一只脚在国内,一只脚在国外。根据商品的差价,随时调整两脚之间的重心。她穿梭似的来往于新疆与中亚各国之间。

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她承包了二道桥子菜市场。并在费10万元,把这个菜市场改建成乌鲁木齐市第一个个体经营市场,取名三八商场。场内设140个摊区,准备用50个青年女工进入市场经营。

三八商场落成了。然而,没有人来租柜台。因为当时还没有以个人名义开商场的。热比亚首先吃了螃蟹。一时间,议论纷纷:“你还是回家给男人做拉面吧!”

议论、讽刺,对于热比亚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了,她从容不迫。可是,刚招进来的50个女青年却守着空柜台不解地问道:“我们卖什么?”“不用急,有东西可卖,现在主要是学怎样对待顾客,怎样卖好东西。”

原来,热比亚早就做了准备:她根据地区差价,从苏州进了100公斤珍珠项链和一大把长筒袜。在苏州,项链3元,这里可卖13元。她又根据时空差价,以较低价格,用150万元收购国营商店和个体户长期的积压商品,准备“三·八”节那天出售。这些积压商品到了她的手里,让人重新修整、加工,将衣服和布料重新烫平,给散装珠穿线,一切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到了“三·八”节那天,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热比亚借助麦克风,满怀激情地喊道:“为了庆祝我们妇女自己的节日,决定用我的所有商品大酬宾,一律半价出售!长筒袜6角,珍珠项链5元,请姐妹尽情地挑吧!”

热比亚望着这“差价法”呼唤出来的成麻袋的钞票,激动地流下泪水。

20天下来,净赚100万!120个摊位收租金60万,160万元入了腰包。

热比亚,神了!声名显赫的王恩茂将军来了;自治区副主席黄宝章来了;自治区妇联主席玛依努尔·哈斯木来了;电视台、报社的来了。从此,热比亚的名字响遍了天山南北,祖国大地。

1992年,她又把三八商场改建成热比亚大厦。

30年来,热比亚先后经历了“投机倒把分子”——地下商人——个体户——私营企业家这样四部曲,她的下一部曲是——国际大富婆!

三、思考具有神奇的力量

1.正确思考的神奇力量

一只昆虫可能被蛛网粘住。昆虫一旦陷入困境,它就不能解放自己。然而,每个人都可以绝对天生地控制一样东西,这东西就是你的心态。我们能够避免自己的心理结上蛛网,也能够清除这种蛛网。当我们一旦陷入网中时,我们仍然能从中解脱,获得自由。

公元前31年,一位住在爱琴海滨一个城市的哲学家,想要到伽太基去。他是一位逻辑学教师。因此他就凝思苦想赞成和反对这次航海的各种不同的理由,结果他发现他不应当去的理由比应当去的理由更多:他可能晕船,船很小,风暴可能危及他的生命;海盗乘着快艇正在海上等待着捕获商船,如果他的船被他们捕捉住了,他们就会拿走他的东西,并把他当奴隶卖掉。这些判断表明他不可作这次旅行。

但他还是作了这次旅行。为什么?因为他想,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情绪和推理都应该是平衡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总是处于控制地位。你所想要做的事,尽管在推理上是有些恐惧的事,但有时也是好的。最终,这位哲学家却作了一次最愉快的旅行,安全归来。

苏格拉底是雅典伟大的哲学家、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但他的思想上也有蛛网。

苏格拉底年轻时爱上了赞西佩。她很美丽,而他长得其貌不扬。但苏格拉底有说服力,有说服力的人似乎有能力获得他所想要获得的东西。苏格拉底成功地说服了赞西佩嫁给他。

然而,度过蜜月之后,苏格拉底并非过得很好。他的妻子开始看他的缺点,他也看她的缺点。他为自我主义所激励,据称,苏格拉底曾说:“我的生活目的是和人们融洽相处。我选择赞西佩,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能和她融洽相处,我就能和任何人融洽相处。”

那就是他所说的话。但是他的行为却不是那样的。问题在于,他力图和许多人而不是少数人融洽相处。当你像苏格拉底那样,总是试图证明你所遇到的人都是错的,你就是在排斥而不是吸引人们。

然而他说他忍受赞西佩的唠叨责骂是为了他的自我控制。但他如果要发展真正的自我控制,可取的道路是努力了解他的妻子,并用他当年说服她嫁给他的同样的体谅、关心以及爱的表现去影响她。他没有看见自己眼中的“横梁”,却看到了赞西佩眼中的微尘。

当然,赞西佩也不是无可指责的。苏格拉底和她正像今天许多丈夫和妻子一样生活着。过去他们使用令人愉快的个性和心态,以致他们的求爱时期成了十分幸福的经历。后来他们却忽略了继续使用这种个性和心态来思考。忽略也是一种心理蛛网。

有时,我们对同一问题可先后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每一个结论都基于不同的前提。当你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发时,蛛网就会干扰你的正确思想,使你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斯通有一段很有趣的经历,他描述了自己的这个经历:

我小时候很喜欢吃青蛙腿。但有一天在一个餐馆里,服务员给我端来了味道不佳的粗大的青蛙腿,我就不喜欢它们了。从那时起,我就不爱吃大青蛙腿了。

几年以后,我在肯塔基州东北的露易斯维尔城的一个高级大餐厅的菜单上看到了青蛙腿,我就同服务员谈了起来:“这些是小青蛙腿吗?”“是的,先生。”“你有把握吗,我不喜欢大青蛙腿。”“是的,先生!”“如果它们是小青蛙腿,那就十分合我的口味。”“是的,先生!”

当服务员上这道正菜时,我看见的仍是粗大的蛙腿。我被激怒了,我说:“这些不是小蛙腿!”“这些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小的蛙腿,先生。”服务员答道。

现在,我宁愿吃这种蛙腿,而不愿老是郁积不满。我甚至非常喜爱这种蛙腿,并愿它们更大些。

我学到了逻辑学上的一课。

在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我对于大小蛙腿的优缺点的结论是基于错误的前提。不是蛙腿的大小决定它们有无味道。问题是由于这个事实,我以前所吃的粗大蛙腿并不是新鲜的。我错误地把蛙腿失去味道同大小而不是同腐烂联系到一起去了。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从错误的前提出发时,蛛网就会阻碍正确的思考。所以,当许多人允许总括性的词语符号凌乱地堆积在他们的心理作为错误的前提时,他们就会想得不正确。属于这类词语符号的词或词组有:总是、仅仅、决不、没有什么、没有人、每、每个、不能、不可能、既不是……也不是,等等。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错误前提。因此,许多人轻率地应用这些符号时,他们的逻辑结论就会是错的。

有一个词,当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应用它时,就能激励人取得成就。当人们用消极的心态去应用它时,它就会变成说谎、欺骗和欺诈的藉口。这个词就是“需要”。需要是成功之母和罪恶之父。“正直”是一种神圣的标准,是一切有价值的成就的主要标准,并且是积极的心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书中的许多成功故事中的人们都受到了“需要”的激励。在每一个故事中,你都会发现这些人在取得成就时都没有违背“正直”这一为人准则。里·布拉克斯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里·布拉克斯登是美国北卡罗利纳州怀特维尔城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勤奋的铁匠,有12个孩子。他是第10个孩子。“……所以你可以说,”里·布拉克斯登先生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熟悉了贫穷。凭着艰辛的工作,我好不容易才得以读完小学六年级。我曾经给人擦皮鞋,送货、卖报,在针织厂劳动,擦洗汽车,充当技工的助手。”

当里·布拉克斯登成了一名技工的时候,他结婚了,和妻子一起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后来他失业了,完成了一幅失败的图景。他的房子将被人夺走,因为他无力偿付抵押金。这似乎是一个绝望的境况。

但是,布拉克斯登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从朋友那里借到一本书,名叫《思考致富》。这位朋友在经济萧条期间,失去了工作和家庭,就是在受了《思考致富》的激励之后,他弥补了他的财富。

现在里·布拉克斯登也准备好了。

他把《思考致富》读了又读。他在寻求经济上的成功。他对自己说:“我似乎有一件什么事必须去做。我必须增加些什么东西。我所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运用我的积极的心态,以便能利用我的能力和机会。我必定要选择一个明确的目标。当我确定目标时,我必须提出比过去更高的要求。但我必须尽快地开始。我要从我所能找到的第一件工作开始。”

他就去寻找工作,他找到了一件工作。这件工作开始时报酬不多。但是在里·布拉克斯登读了《思考致富》之后没有多少年,他就组织了怀特维尔市第一国民银行,并成为该行总经理,后来他又被选为怀特维尔市市长,并且开办了许多成功的企业。2.正确的思考是成功的先导

当别人失败了,你只需要一个正确的想法,紧跟以一个行动,你就可以成功。当你自己失败了,你也只要转换一个正确的想法,紧跟以一个行动,你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美国芝加哥北密契根大道的一个地区现称为“富丽哩”。1939年,那里的办公楼群可说是惨不忍睹。一座座大楼只有空荡荡的地板。一座楼出租了一半就算是幸运的。这是商业不景气的一年,消极的心态像乌云一般笼罩在芝加哥不动产的上空。那时,你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些论调:“登广告毫无意义,根本就没有钱”。或“我们没有必要工作了。”然而就在这时,一位抱着积极心态的经理进入了这个景象阴翳的地区。他有一个想法。他立即行动起来了!

这个人受雇于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来管理该公司在北密契根大道上的一座大楼。公司是以取消抵押品赎取权而获得这座大楼的。他开始担任这件工作时,这座大楼只租出了10%。但不到一年,他就使它全部租出去了,而且还有长长的待租人名单送到他的面前。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他把无人租用办公室作为一个挑战,而不是作为一个不幸。记者采访他时,他介绍了他对整个事情的思考:“我准确地知道我需要什么。我要使这些房间能100%地租出去,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此我必须把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①要选择称心的房客。

②要激发吸引力:给房客提供芝加哥市最漂亮的办公室。而且:

③租金却不高于他们现在所付的房租。

④如果房客按为期一年的租约付给我们同样的月租,我就对他现在的租约负责。

⑤除此之外,我要免费为房客装饰房间。我要雇用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和内装工,改造我们大楼的办公室,以适合每个新房客的个人爱好。

我通过推理得到下列几个方面认识:

第一,如果一个办公室在以后几年中还不能出租,我们就不能从那个办公室得到收入。我们到年底可能得不到什么收益,但这种情况总不会比我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时的情况更糟。而我们的境况应该更好,因为我们满足房客的需要,他们在未来的年份中会准时如数地交付房租。

第二,而且,出租办公室仅以一年为基数,这是已经形成了的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房间仅仅只空几个月,就可接纳新的房客。因此,得到租金的希望就不至于太落空。

第三,在一所设备良好的大楼里,如果一个房客一定要在他租约满期的那一年的末了退租,也比较易于再租。免费装饰办公室也不会得不偿失,因为这会增加全楼的股票价值。结果极好,每一个新近装饰过的办公室似乎都比以前更为富丽堂皇。房客都很热心,许多房客花费了额外的金钱。有一个房客在改建工作中就花费了22000美元。

亲爱的读者,请你现在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有一个人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他手上有一座巨大的办公大楼,可是这座大楼十分之九的办公室都是空闲未被租用的。然而,在一年内这座大楼便100%地出租了。现在,就在隔壁的左右,仍有几十座大楼是空荡荡的。

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差别当然就是每座大楼的经理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思考方法和所持的不同的心理态度。一种人说:“我有一个问题,那是很可怕的。”另一种人说:“我有一个问题,那是很好的!”

中国著名企业家楼中福无疑是属于后一种人。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楼忠福非常善于思考,常常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发现关键性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抓住事物的关键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去做一件事情,不知道做好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结果会收效甚微,如果能够感知事情的关键所在,那么结果往往是另一番景象。

楼忠福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会通过周详的思考来解决问题。1987年,东阳三建刚进驻宁波不久,已经顺利完成了一些工程,可就在这时,一股逆流威胁到东阳三建在宁波的生死存亡。

1987年8月28日,《宁波日报》报道了一则消息,市住宅开发公司技术处副处长吴银澜向10多个建筑单位的有关人员索贿现金及实物,终于东窗事发,被抓了起来。据其交代的受贿款项中,也有三建公司的一笔。

三建公司宁波施工队的一名副队长,曾经根据吴银澜的“启发”,送去了2000元人民币。尽管楼忠福对此作了严肃处理,撤了那个副队长的职,但是东阳三建的声誉还是受到了损失。在宁波,有些领导同志不是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而是对整个企业以一盆脏水泼之,要将东阳三建清退出宁波建筑市场。

三建在宁波的声誉刚刚建立起来,怎么能因这件事就放弃宁波市场,楼忠福十分焦虑。他看上去不动声色,但他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这个问题。终于他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时,楼忠福已经得知清退文件即将下达,而三建公司和宁波房地产开发公司460万元的工程项目意向已定,合同未签。他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自己该做的事不是出面辩白,而是拿到新的工程。拿不到新工程,不用别人清退,自己就得打道回府;拿到新工程,就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