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一学就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23:52:17

点击下载

作者:李铁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推拿一学就会

针灸推拿一学就会试读:

前言

针灸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临床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门知识也存在学术性过强、难以接受的弊病,往往使初学者望而却步。为能更清晰、明了地讲解及推广针灸推拿学的应用方法,我们特编写此书!

本书综述了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介绍了经络腧穴中的常用穴位和特定穴,使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有据可循。重点为读者讲解针刺及推拿常用技法,并配以图片说明。在本书最后为读者讲解36种常见疾病的具体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最直观的举例并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本书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学术特点,注重内容的连贯和衔接,既体现了对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也注重与现代临床的结合。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广大初学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真正达到应用本书就可做到对针灸推拿一学就会。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误与纰漏,欢迎专家、读者针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十分感谢。李铁 2009年10月

第一章 针灸推拿发展概况

针灸学发展简史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和技术,并运用针灸方法和技术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方法和技术、针灸治疗。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家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针灸,一般是指针刺与艾灸的合称。针刺起源于砭,最早的针刺工具是砭石。砭石,是指将石头精细磨制成具有点刺、切割、压按、刮摩等作用的治疗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陶针,随着冶炼术的进步和制作工艺的提高,又创制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金属针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针刺治疗条件,现代针灸临床上通常使用不锈钢针。灸治起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灸,灼也,与用火有关。经过长期的实践,从各种树枝叶草中筛选出艾作为灸料,形成了应用至今的艾灸疗法。

针灸疗法除了针刺、艾灸之外,还包括拔罐、刮痧等疗法,在医疗实践中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青睐,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运用广泛、简便宜行的治疗保健手段。

针灸学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针灸学的发展,可以以《内经》时代为起点。《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灵枢》是以论述针灸学术为主的医学著作。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

魏晋时代,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编撰成《针灸甲乙经》,该书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大的总结,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晋代的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尤以急证用灸见长,其妻鲍姑,亦擅长灸法,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

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这一时期灸法盛行,尤以王焘著《外台秘要》、崔知悌著《骨蒸病灸方》最享盛名。

北宋王惟一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还设计并主持铸造了2具铜人孔穴针灸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南宋王执中撰成《针灸资生经》;金代何若愚著有《流注指微论》和《流注指微针赋》;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著有《针经指南》。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突出了十四经在经络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为后世研究经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明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编撰《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第三次大的总结,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还有陈会的《神应经》、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等。

清代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以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尽管如此,针灸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1956年后,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中医学院,针灸学作为主干课程,为学生们所必修,开创了我国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历史。

针灸发源于我国。随着我国古代文化、科技的对外传播,针灸也被传到国外,首先,传入到周边邻国。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也传到东南亚和印度大陆。针灸传入欧洲是从公元17世纪开始。法国成为欧洲传播针灸学术的主要国家。1825年,针灸被首次介绍到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范围传播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针灸,认可针灸的合法地位,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务人员用针灸防治疾病。1987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国际间针灸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针灸学术发展。

推拿学发展简史

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因撞击、扭挫、跌损等而引起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摩、按压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或通过摩擦身体以抵御寒冷。在长期的实践中,推拿手法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医疗运动,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推拿一词,在汉代以前称按跷、跷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的推拿的手法,是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推拿手法的书籍。《内经》记载的推拿手法有11种。

晋隋唐时期推拿在医学领域的地位较高,被应用到骨伤和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有了新发展《肘后救卒方》记载了许多推拿手法及其运用。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记有“老子推拿法”42式,即将导引与推拿相结合,扩大了推拿的范畴,开拓了保健推拿的领域。唐代的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手法诊治骨折的论述可谓系统而完备。

宋金元时期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圣济总录》对推拿手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成人推拿形成一些流派,推拿手法有较大发展。明代徐用宣《袖珍小儿方》是最早的小儿吐纳专题文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并介绍了20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单行本。明代周岳甫《小儿推拿秘诀》对拿法有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推法、运法等加以阐明。

明清时期,以手法为特色形成的流派主要有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点穴推拿是以点法和按法为主要手法,在有关经穴、奇穴、特定穴和特定线路上进行操作,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推拿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明代异远真人,著有《跌损妙方》。

清代同治年间在扬州一带流行一指禅推拿流派,一指禅推法是其主要手法,手法的特点强调以柔和为贵,要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同时要求刻苦练习手法,使之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使手法的功力深透于内。

内功推拿流派是在锻炼“少林内功”的基础上结合治疗内外伤疾病的经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据考始在北方流传,至清代末期才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民国时期,推拿手法的发展在总体上处于低潮,但推拿流派有所发展,法推拿流派即是在继承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该流派以法和揉法为主要手法。

建国后,推拿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推拿新著和译作、推拿科研和教育、推拿医师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使推拿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历版教材对推拿的手法和治疗疾病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推拿学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9年,首次提出了“推拿学术流派”的概念,并列出了正骨推拿、点穴推拿、内功推拿、小儿推拿、法推拿、一指禅推拿等几大推拿学术流派。

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和国际相继成立了手法研究会,对手法交流、研究等学术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推拿手法的科学研究,以生物力学、生物效应学、生物化学等方面为切入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经络与腧穴

经络概述

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可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为络脉,犹如网络,较经脉细小,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2-1)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少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原则,把各经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组成各经的名称。(表2-2)即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外侧为阳经。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阴经”,它们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标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四肢外侧面及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的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即在阴阳经之间形成六组“表里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表2-3)。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表2-4)。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蓄积、储存和调节作用。

任脉称“阴脉之海”为全身阴经交会之脉,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称“阳脉之海”,全身阳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为全身唯一一条横向循行的经脉,可以约束各条经脉。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只有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此外,由于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故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进行治疗。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症的作用。近现代临床常用的皮肤针、穴位敷贴法等,均以皮部理论为指导。

腧穴概述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是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指经气所居之处。

腧穴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症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

3.阿是穴是指既没有固定名称,亦没有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无固定的数目。

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对腧穴进行了命名: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腧穴的作用

近治作用

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

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如“合谷穴”不仅可治上肢病,还可治颈部及头面部疾患,同时还可治疗外感发热病;“足三里”不但治疗下肢病,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甚至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特殊作用

指某些腧穴所具有的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而言。如“天枢”可治泄泻,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提高心率。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可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互相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

特定穴的意义和特点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之为“特定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定穴的意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经穴,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1.五输穴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2.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3.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5.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6.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8.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腧穴的定位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

骨度分寸法

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表2-5及图2-1)。

解剖标志法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2.动作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手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三种;

1.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2-2)。

2.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2-3)。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图2-4)。图2-2图2-3图2-4

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

经络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循行及其腧穴

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肢内侧前缘,行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前面,下行至肘窝中,沿前臂内侧前缘,入寸口,经过鱼际,止于拇指桡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2-5)

2.主治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图2-5(1)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2)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4.本经腧穴(11穴)

中府(Zhōngfǔ,LU1)

肺之募穴【定位】在胸前臂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图2-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系病症;②肩背痛。【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图2-6图2-7

云门(Yúnmén, LU2)【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图2-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肩背痛。【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天府(Tianfǔ,LU3)【定位】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图2-7)【主治】①咳嗽,气喘,鼻衄;②瘿气;③上臂痛。【操作】直刺0.5~1寸。

侠白(Xiábái, LU4)【定位】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2-7)【主治】①咳嗽,气喘;②干呕;③上臂痛。【操作】直刺0.5~1寸。

尺泽(Chǐzé,LU5)

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2-7)【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Kǒngzuì,LU6)

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图2-8)【主治】①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②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5~1寸。

列缺(Lièquē,LU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图2-8)【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经渠(Jīngqú,LU8)

经穴【定位】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图2-8)【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②手腕痛。【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渊(Tàiyuān, LU9)图2-8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图2-8)【主治】①咳嗽,气喘;②无脉症;③腕臂痛。【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鱼际(Yújì,LU10)

荥穴【定位】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图2-8)【主治】①咳嗽,咳血;②咽干,咽喉肿痛,失音;③小儿疳积。【操作】直刺0.5~0.8寸。

少商(Shàoshāng, LU11)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图2-8)【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②高热,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从起于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掌骨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止于对侧鼻旁迎香。(图2-9)

2.主治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3.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2)热病、神志病。(3)肠胃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4.本经腧穴(20穴)

商阳(Shāngyáng, LI1)

井穴【定位】在手食指桡侧,距指甲角旁0.1寸。(图2-10)【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图2-9【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二间(Erjiān, LI2)

荥穴【定位】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图2-10)【主治】①鼻衄,齿痛;②热病。图2-10【操作】直刺0.2~0.3寸。

三间(Sānjiān, LI3)

输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图2-10)【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肠腑病症。【操作】直刺0.3~0.5寸。

合谷(Hégǔ,LI4)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图2-10)【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症。【操作】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

阳溪(Yángxī,LI5)

经穴【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图2-10)【主治】①手腕痛;②头痛,目赤肿痛,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操作】直刺0.5~0.8寸。

偏历(Piānlì,LI6)

络穴【定位】屈肘,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图2-11)【主治】①耳鸣、鼻衄、喉痛;②手臂酸痛;③腹部胀满;④水肿。【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温溜(Wēnliū,LI7)【定位】屈肘,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图2-11)【主治】①肠鸣腹痛;②疔疮;③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④肩背酸痛。【操作】直刺0.5~1寸。图2-11

下廉(Xiàlián, LI8)【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图2-11)【主治】①肘臂痛;②头痛,眩晕,目痛;③腹胀,腹痛。【操作】直刺0.5~1寸。

上廉(Shànglián, LI9)【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图2-11)【主治】①肩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②头痛;③肠鸣腹痛。【操作】直刺0.5~1寸。

手三里(Shǒusānlǐ,LI10)【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图2-11)【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操作】直刺1~1.5寸。

曲池(Qūchí,LI11)

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图2-11)【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⑦瘾疹、湿疹、瘰疬。【操作】直刺1~1.5寸。

肘(Zhǒuliáo, LI12)【定位】屈肘,曲池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图2-12)【操作】直刺0.5~1寸。图2-12

手五里(Shǒuwǔlǐ,LI13)【定位】当曲池与肩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图2-12)【主治】①肘臂挛痛;②瘰疬。【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臂(Bìnào, LI14)【定位】在曲池穴与肩穴连线上,曲池上7寸处,三角肌止点处。(图2-12)【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颈项拘挛;②瘰疬;③目疾。【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Jiānyú,LI15)【定位】在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图2-12)【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②瘾疹。【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图2-13

巨骨(Jùgǔ,LI16)【定位】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图2-13)【主治】①肩臂挛痛不遂;②瘰疬,瘿气。【操作】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1寸。直刺不可过深,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天鼎(Tiāndǐng, LI17)【定位】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图2-14)【主治】①暴喑气梗,咽喉肿痛;②瘰疬,瘿气。【操作】直刺0.5~0.8寸。

扶突(Fútū,LI18)【定位】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图2-14)【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瘰疬,瘿气;③咳嗽,气喘。【操作】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深刺。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中枢反应。图2-14

口禾(Kǒuhéliáo, LI19)【定位】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图2-15)【主治】鼻塞,鼽衄,口歪,口噤。【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

迎香(Yíngxiāng, LI20)

手、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图2-15)【主治】①鼻塞,鼽衄,口歪,面痒;②胆道蛔虫症。图2-15【操作】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胸腹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足趾外则端(厉兑)。

小腿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图2-16)图2-16

2.主治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热病、发狂、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1)胃肠病:呕吐,食欲不振、胃痛,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2)头面、目、鼻、口齿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等。(3)神志病:癫狂等。(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下肢痿痹、转筋等。

4.本经腧穴(45穴)

承泣(Chéngqì,ST1)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图2-17)【主治】①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目赤肿痛、夜盲;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四白(Sìbái, ST2)【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图2-17)图2-17【主治】①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不可过度提插捻转。

巨(Jùliáo, ST3)【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图2-17)【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鼻衄,齿痛,唇颊肿。【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地仓(Dìcāng, ST4)【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图2-17)【主治】口歪,流涎,眼睑(瞤)动。【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透刺。

大迎(Dàyíng, ST5)【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图2-18)【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颊车(Jiáchē,ST6)【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图2-18)【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操作】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可向地仓透刺。图2-18

下关(Xiàguān, ST7)【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图2-18)【主治】①耳聋,耳鸣,耳,齿痛;②口噤,口眼歪斜。【操作】直刺0.5~1寸。

头维(Tóuwéi, ST8)【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图2-18)【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流泪。【操作】平刺0.5~1寸。

人迎(Rényíng, ST9)【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图2-19)【主治】①瘿气、瘰疬;②咽喉肿痛;③高血压;④气喘。【操作】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水突(Shǔitū,ST10)【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图2-19)【主治】①咽喉肿痛;②咳嗽,气喘。【操作】直刺0.3~0.8寸。图2-19

气舍(Qìshě,ST11)【定位】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图2-19)【主治】①咽喉肿病;②瘿瘤、瘰疬;③气喘、呃逆;④颈项强。【操作】直刺0.3~0.5寸。

缺盆(Qūepén, ST12)【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19)【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

气户(Qìhù,ST13)【定位】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0)【主治】①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②胸痛。【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库房(Kùfáng, ST14)【定位】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图2-20)【主治】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肋胀痛。【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屋翳(Wūyì,ST15)【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0)【主治】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肋胀痛;③乳痈。【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膺窗(Yīngchuāng, ST16)【定位】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0)【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肋胀痛;③乳痈。【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乳中(Rǔzhōng, ST17)【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图2-20)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图2-20

乳根(Rǔgēn, ST18)【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0)【主治】①乳痈、乳汁少;②咳嗽、气喘,呃逆;③胸痛。【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容(Bùróng, ST19)【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操作】直刺0.5~0.8寸。

承满(Chéngmǎn, ST20)【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操作】直刺0.8~1寸。

梁门(Liángmén, ST21)【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操作】直刺0.8~1.2寸。不宜大幅度提插。

关门(Guānmén, ST22)【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操作】直刺0.8~1.2寸。

太乙(Tàiyǐ,ST23)【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胃病;②心烦,癫狂。【操作】直刺0.8~1.2寸。

滑肉门(Huáròumén, ST24)【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图2-21【主治】①胃痛、呕吐;②癫狂。【操作】直刺0.8~1.2寸。

天枢(Tiānshū,ST25)

大肠之募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②月经不调、痛经。【操作】直刺1~1.5寸。

外陵(Wàilíng, ST26)【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腹痛、疝气;②痛经。【操作】直刺1~1.5寸。

大巨(Dàjù,ST27)【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小腹胀满;②小便不利;③疝气;④遗精、早泄。【操作】直刺1~1.5寸。

水道(ShuǐDào, ST28)【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小腹胀满;②小便不利;③疝气;④痛经、不孕。【操作】直刺1~1.5寸。

归来(Guīlái, ST29)【定位】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腹痛,疝气;②月经不调,白带,阴挺。【操作】直刺1~1.5寸。

气冲(Qìchōng, ST30)【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21)【主治】①肠鸣腹痛;②疝气;③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操作】直刺0.5~1寸。

髀关(Bìguān, ST31)【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图2-22)【主治】腰痛膝冷、下肢痿痹、腹痛。【操作】直刺1~2寸。

伏兔(Fútù,ST32)【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6寸。(图2-22)【主治】①腰痛膝冷,下肢麻痹;②疝气;③脚气。【操作】直刺1~2寸。

阴市(Yīnshì,ST33)【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3寸。(图2-22)【主治】①腿膝痿痹、屈伸不利;②疝气、腹胀腹痛。【操作】直刺1~1.5寸。

梁丘(Liángqiū,ST34)图2-22

郄穴【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2寸。(图2-22)【主治】①急性胃痛;②膝肿痛,下肢不遂;③乳痈。【操作】直刺1~1.2寸。

犊鼻(Dúbí,ST35)【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图2-23)【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Zúsānlǐ,ST36)

合穴;胃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图2-23)【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②乳痈,肠痈;③下肢痹痛,水肿;⑤癫狂,⑥脚气;⑦虚劳瘦。【操作】直刺1~2寸。

上巨虚(Shàngjùxū,ST37)

大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图2-23)【主治】①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②下肢痿痹,脚气。【操作】直刺1~2寸。

条口(Tiáokǒu, ST38)【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图2-23)【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操作】直刺1~1.5寸。

下巨虚(Xiàjùxū,ST39)

小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图2-23)【主治】①小腹痛,泄泻,痢疾;②下肢痿痹;③乳痈。图2-23【操作】直刺1~1.5寸。

丰隆(Fēnglóng, ST40)

络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图2-23)【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痰多咳嗽;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操作】直刺1~1.5寸。

解溪(Jiěxī,ST41)

经穴【定位】在足背与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图2-24)【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操作】直刺0.5~1寸。

冲阳(Chōngyáng, ST42)

原穴【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图2-24)【主治】①胃痛;②口眼歪斜;③癫狂痫;④足痿无力。【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陷谷(Xiàngǔ,ST43)

输穴【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图2-24)【主治】①面目浮肿、水肿;②足背肿痛;③肠鸣腹痛。【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内庭(Nèitíng, ST44)

荥穴【定位】在足背当第2、3趾间缝纹端。(图2-24)【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②热病;③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④足背肿痛。图2-24【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Lìduì,ST45)

井穴【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图2-24)【主治】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②热病;③多梦、癫狂。【操作】浅刺0.1寸。

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图2-25)

2.主治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图2-25

3.主治概要(1)脾胃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2)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等。(3)前阴病:阴挺,不孕,遗精,阳萎等。(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下肢痿痹,胸胁痛。

4.本经腧穴(21穴)

隐白(Yǐnbái, SP1)

井穴【定位】在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旁0.1寸。(图2-26)【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②便血、尿血;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胀。【操作】浅刺0.1寸。

大都(Dàdū,SP2)

荥穴【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图2-26)【主治】①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②热病。【操作】直刺0.3~0.5寸。

太白(Tàibái, SP3)

输穴;原穴【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图2-26)【主治】①肠鸣、腹胀、泄泻胃痛、便秘;②体重节痛;③痔漏。图2-26【操作】直刺0.5~0.8寸。

公孙(Gōngsūn, SP4)

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图2-26)【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②心烦失眠、狂证;③气上冲心。【操作】直刺0.6~1.2寸。

商丘(Shāngqiū,SP5)【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图2-26)【主治】①腹胀、泄泻、便秘;②黄疸;③足踝痛。【操作】直刺0.5~0.8寸。

三阴交(Sānyīnjiāo, SP6)【定位】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图2-27)【主治】①肠鸣腹胀、泄泻;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③遗精、阳萎、遗尿、疝气;④失眠;⑤下肢痿痹,脚气。图2-27【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漏谷(Lòugǔ,SP7)【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图2-27)【主治】①腹胀、肠鸣;②小便不利、遗精;③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

地机(Dìjī,SP8)

郄穴【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图2-27)【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崩漏;②腹痛、泄泻;③小便不利、水肿。【操作】直刺1~1.5寸。

阴陵泉(Yīnlíngquán, SP9)

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图2-27)【主治】①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②膝痛。【操作】直刺1~2寸。

血海(Xuèhǎi, SP10)【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四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图2-28)【主治】①月经不调、崩漏、经闭;②瘾疹、湿疹、丹毒。图2-28【操作】直刺1~1.5寸。

箕门(Jīmén, SP11)【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图2-28)【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腹股沟肿痛。【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冲门(Chōngmén, SP12)【定位】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图2-29)【主治】①腹痛、疝气;②崩漏、带下。【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府舍(Fǔshě,SP13)【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外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9)【主治】腹痛,疝气,积聚。【操作】直刺1~1.5寸。

腹结(Fùjié,SP14)【定位】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29)【主治】①腹痛、泄泻;②疝气。【操作】直刺1~2寸。图2-29

大横(Dàhéng, SP15)【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旁开4寸。(图2-29)【主治】腹痛,泄泻,便秘。【操作】直刺1~2寸。

腹哀(Fùāi, SP16)【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图2-29)【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操作】直刺1~1.5寸。

食窦(Shídòu, SP17)【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0)【主治】①胸胁胀痛;②噫气、返胃、腹胀;③水肿。【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天溪(Tiānxī,SP18)【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0)【主治】①胸胁疼痛、咳嗽;②乳痛、乳汁少。【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胸乡(Xiōngxiāng, SP19)【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0)【主治】胸胁胀痛。【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周荣(Zhōuróng, SP20)【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0)【主治】①咳嗽、气逆;②胸胁胀满。【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大包(Dàbāo, SP21)

脾之大络【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图2-30)图2-30【主治】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④四肢无力。【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心系”向上的脉: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图2-31)

2.主治病候图2-31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3.主治概要(1)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癫狂痫等。(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4.本经腧穴(9穴)

极泉(Jíquán, HT1)【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图2-32)【主治】①心痛、心悸、咽干烦渴;②肩臂疼痛、胁肋疼痛;③瘰疬;④腋臭。【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青灵(Qīnglíng, HT2)【定位】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缘。(图2-32)【主治】①头痛、振寒;②胁痛、肩臂疼痛。【操作】直刺0.5~1寸。

少海(Shàohǎi, HT3)

合穴【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图2-32)【主治】①心痛、癔病、神志病;②肘臂挛痛;③头项痛,腋胁痛;④瘰疬。【操作】直刺0.5~1寸。

灵道(Língdào, HT4)【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5寸,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2-33)图2-32【主治】①心痛;②暴喑;③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通里(Tōnglǐ,HT5)

络穴【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2-33)【主治】①心悸、怔仲;②暴喑、舌强不语;③腕臂痛。【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阴郄(Yīnxì,HT6)

郄穴【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2-33)【主治】①心痛、惊悸;②骨蒸盗汗;③吐血、衄血。【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神门(Shénmén, HT7)

输穴;原穴【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图2-33)【主治】①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②高血压;③胸胁痛。图2-33【操作】直刺0.3~0.5寸。

少府(Shàofǔ,HT8)【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图2-34)【主治】①心悸,胸痛;②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③小指挛痛。【操作】直刺0.3~0.5寸。

少冲(Shàochōng, HT9)

井穴【定位】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开0.1寸。(图2-34)【主治】①心悸、心痛、癫狂、昏迷;②热病;③胸胁痛。图2-34【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图2-35)

2.主治病候图2-35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

3.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2)热病、神志病:昏迷,热病等。(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4.本经腧穴(19穴)

少泽(Shàozé,SI1)

井穴【定位】在小指尺侧,距指甲角旁开0.1寸。(图2-36)【主治】①乳痈、乳汁少;②昏迷、热病;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

前谷(Qiángǔ,SI2)【定位】微握拳,当小指第5指掌关节前尺侧,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图2-36)【主治】①热病;①乳少;③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操作】直刺0.3~0.5寸。

后溪(Hòuxī,SI3)

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图2-36)【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②目赤、耳聋、咽喉肿痛;③癫狂;④疟疾。【操作】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

腕骨(Wàngǔ,SI4)

原穴【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图2-36)【主治】①指挛腕痛、头项强痛;②目翳、耳鸣;③黄疸;④热病、疟疾。【操作】直刺0.3~0.5寸。

阳谷(Yánggǔ,SI5)图2-36【定位】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图2-36)【主治】①颈颌肿、臂外侧痛、腕痛;②头痛、目眩、耳鸣耳聋;③热病;④癫痫。【操作】直刺0.3~0.5寸。

养老(Yǎnglǎo, SI6)【定位】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缘中。(图2-37)【主治】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酸痛。【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支正(Zhīzhèng, SI7)图2-37

络穴【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图2-37)【主治】①头痛、项强、肘臂酸痛;②热病;③癫狂、目眩。【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小海(Xiǎohǎi, SI8)【定位】曲肘,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图2-37)【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操作】直刺0.3~0.5寸。

肩贞(Jiānzhēn, SI9)【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图2-38)【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操作】直刺1~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

俞(Nàoshū,SI10)【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图2-38)【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操作】直刺或斜刺0.5~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图2-38

天宗(Tiānzōng, SI1)【定位】在肩胛骨岗下窝中央凹陷处,平第4胸椎。(图2-38)【主治】①肩胛疼痛;②气喘;③乳痈。【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秉风(Bǐngfēng, SI12)【定位】在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图2-38)【主治】肩胛疼痛,上肢酸麻。【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曲垣(Qūyuán, SI13)【定位】在肩胛部,岗上窝内侧端,当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图2-38)【主治】肩胛疼痛。【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不宜向胸侧深刺。

肩外俞(Jiānwàishū,SI14)【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38)【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操作】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肩中俞(Jiānzhōngshū,SI15)【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图2-38)【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肩背疼痛。【操作】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天窗(Tiānchuāng, SI16)【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图3-39)图2-39【主治】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暴喑;②颈项强痛。【操作】直刺0.5~1寸。

天容(Tiānróng, SI17)【定位】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图2-39)【主治】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颈项强痛、头痛。【操作】直刺0.5~1寸。注意避开血管。

颧(Quánliáo, SI18)【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图2-40)【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颊肿、三叉神经痛。【操作】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听宫(Tīnggōng.SI19)图2-40【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图2-40)【主治】①耳鸣、耳聋、耳;②齿痛。【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要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窝中。

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与腰部支脉在窝相合,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指外侧端(至阴),交足少阴肾经。(图2-41)图2-41

2.主治病候

脏腑病症: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经脉病症:目痛,鼻塞多涕,头痛以及项、背、腰、股、臀部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4.本经腧穴(67穴)

睛明(Jīngmíng, BL1)【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图2-42)【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③心动过速。【操作】嘱患者闭目,医生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的捻转),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禁灸。

攒竹(Cuánzhú,BL2)【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约在目内眦直上。(图2-42)【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动、眼睑下垂、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等目疾;③急性腰扭伤。图2-42【操作】可向眉中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眉冲(Méichōng, BL3)【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的连线之间。(图2-42)【主治】①头痛,目眩;②鼻塞,鼻衄。【操作】平刺0.3~0.5寸。

曲差(Qǔchā,BL4)【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处。(图2-42)【主治】①头痛,目眩;②鼻塞,鼻衄。【操作】平刺0.3~0.5寸。

五处(Wǔchù,BL5)【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即曲差穴上0.5寸处。(图2-43)【主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痫。【操作】平刺0.3~0.5寸。

承光(Chéngguāng, BL6)【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即五处穴后1.5寸处。(图2-43)【主治】①头痛,目眩;②鼻塞;③热病。【操作】平刺0.3~0.5寸。

通天(Tōngtiān, BL7)【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即承光穴后1.5寸处。(图2-43)【主治】①头痛,目眩;②鼻塞,鼻衄,鼻渊。【操作】平刺0.3~0.5寸。图2-43

络却(Luòquè,BL8)【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即通天穴后1.5寸处。(图2-43)【主治】①头晕;②目视不明,耳鸣。【操作】平刺0.3~0.5寸。

玉枕(Yùzhěn, BL9)【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图2-44)【主治】①头项痛,目痛;②鼻塞。【操作】平刺0.3~0.5寸。图2-44

天柱(Tiānzhù,BL10)【定位】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侧缘凹陷中。(图2-44)【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②鼻塞;③癫狂痫,热病。【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大杼(Dàzhù,BL11)

八会穴之骨会【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咳嗽;②项强,肩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风门(Fēngmén, BL12)【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感冒,咳嗽,发热,头痛;②项强,胸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肺俞(Fèishū,BL13)

肺之背俞穴【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操作】斜刺0.5~0.8寸。图2-45

厥阴俞(Juéyīnshū,BL14)

心包之背俞穴【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呕吐。【操作】斜刺0.5~0.8寸。

心俞(Xīnshū,BL15)

心之背俞穴【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②咳嗽,吐血。【操作】斜刺0.5~0.8寸。

督俞(Dūshū,BL16)【定位】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心痛,胸闷;②寒热,气喘。【操作】斜刺0.5~0.8寸。

膈俞(Géshū,BL17)

八会穴之血会【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操作】斜刺0.5~0.8寸。

肝俞(Gānshū,BL18)

肝之背俞穴【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黄疸,胸胁胀痛,目疾;②癫狂痫;③脊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胆俞(Dǎnshū,BL19)

胆之背俞穴【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疾患;②肺痨,潮热。【操作】斜刺0.5~0.8寸。

脾俞(Píshū,BL20)

脾之背俞穴【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症;②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胃俞(Wèishū,BL21)

胃之背俞穴【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患;②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三焦俞(Sānjiāoshū,BL22)

三焦之背俞穴【定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水肿等脾胃疾患;②腰背强痛。【操作】直刺0.5~1寸。

肾俞(Shènshū,BL23)

肾之背俞穴【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5)【主治】①腰痛;②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泌尿系疾患;③耳鸣,耳聋。【操作】直刺0.5~1寸。图2-46

气海俞(Qìhǎishū,BL24)【定位】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6)【主治】①肠鸣腹胀;②痛经,腰痛。【操作】直刺0.5~1寸。

大肠俞(Dàchángshū,BL25)

大肠之背俞穴【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6)【主治】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操作】直刺0.8~1.2寸。

关元俞(Guānyuánshū,BL26)【定位】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46)【主治】①腹胀、腹泻;②腰骶痛;③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操作】直刺0.8~1.2寸。

小肠俞(Xiǎochángshū,BL27)

小肠之背俞穴【定位】骶正中嵴(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图2-46)【主治】①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②腹泻,痢疾;③腰骶痛。【操作】直刺0.8~1寸。

膀胱俞(Pángguāngshū,BL28)

膀胱之背俞穴【定位】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图2-46)【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的病症;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操作】直刺或斜刺0.8~1.2寸。

中膂俞(Zhōnglǚshū,BL29)【定位】骶正中嵴(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3骶后孔。(图2-46)【主治】①腹泻;②疝气;③腰骶痛。【操作】直刺1~1.5寸。

白环俞(Báihuánshū,BL30)【定位】骶正中嵴(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4骶后孔。(图2-46)【主治】①遗尿,遗精;②月经不调,带下;③疝气;④腰骶痛。【操作】直刺1~1.5寸。

上(Shàngliáo, BL31)【定位】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图2-46)【主治】①大小便不利;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症;③遗精,阳痿;④腰骶痛。【操作】直刺1~1.5寸。

次(Cìliáo, BL32)【定位】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图2-46)【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疾患;②小便不利;③遗精;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

中(Zhōngliáo, BL33)【定位】当次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图2-46)【主治】①便秘,腹泻;②小便不利;③月经不调,带下;④腰骶痛。【操作】直刺1~1.5寸。

下(Xiàliáo, BL34)【定位】当中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图2-46)【主治】①腹痛,便秘;②小便不利;③带下;④腰骶痛。【操作】直刺1~1.5寸。

会阳(Huìyáng, BL35)【定位】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图2-46)【主治】①痔疾,腹泻;②阳痿;③带下。【操作】直刺1~1.5寸。

承扶(Chéngfú,BL36)【定位】在大腿后面,臀横纹的中点。(图2-47)【主治】①腰、骶、臀、股部疼痛;②痔疾。【操作】直刺1~2寸。

殷门(Yīnmén, BL37)【定位】在大腿后面,承扶穴与委阳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图2-47)图2-47【主治】腰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2寸。

浮郄(Fúxì,BL38)【定位】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图2-47)【主治】①股、部疼痛、麻木;②便秘。【操作】直刺1~2寸。

委阳(Wěiyáng, BL39)

三焦之下合穴【定位】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图2-47)【主治】①腹满,小便不利;②腰脊强痛,腿足挛痛。【操作】直刺1~1.5寸。

委中(Wěizhōng, BL40)

合穴;膀胱之下合穴【定位】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图2-47)【主治】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症;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附分(Fùfēn, BL41)【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操作】斜刺0.5~0.8寸。

魄户(Pòhù,BL42)【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等肺疾;②项强,肩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膏肓(Gāohuāng, BL43)【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②肩胛痛;③健忘、盗汗、遗精等虚损诸疾。【操作】斜刺0.5~0.8寸。

神堂(Shéntáng, BL44)【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②脊背强痛。【操作】斜刺0.5~0.8寸。(Yìxǐ,BL45)【定位】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肩背痛;③疟疾、热病。【操作】斜刺0.5~0.8寸。

膈关(Géguān, BL46)【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胸闷、嗳气、呕吐等气上逆病症;②脊背强痛。【操作】斜刺0.5~0.8寸。图2-48

魂门(Húnmén, BL47)【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胸胁痛,背痛;②呕吐、腹泻。【操作】斜刺0.5~0.8寸。

阳纲(Yánggāng, BL48)【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肠鸣、腹痛、腹泻等胃肠病症;②黄疸;③消渴。【操作】斜刺0.5~0.8寸。

意舍(Yìshě,BL49)【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腹胀、肠鸣、呕吐等胃肠病症。【操作】斜刺0.5~0.8寸。

胃仓(Wèichāng, BL50)【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胃脘痛、腹胀、小儿积食等脾胃病症;②水肿;③脊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

肓门(Huāngmén, BL51)【定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腹痛,痞块,便秘;②乳疾。【操作】斜刺0.5~0.8寸。

志室(Zhìshì,BL52)【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2-48)【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2、第3腰动、静脉背侧支;布第2、第3腰神经外侧支。【主治】①遗精、阳痿等肾虚病症;②小便不利;③腰脊强痛。【操作】斜刺0.5~0.8寸。

胞肓(Bāohuāng, BL53)【定位】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图2-48)【解剖】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主治】①肠鸣,腹胀,便秘;②癃闭;③腰脊强痛。【操作】直刺1~1.5寸。

秩边(Zhìbiān, BL54)【定位】平第4骶后孔,髂正中嵴旁开3寸。(图2-48)【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症;②小便不利;③便秘,痔疾。【操作】直刺1.5~2寸。

合阳(Héyáng, BL55)【定位】在小腿下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直下2寸处。(图2-49)【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疝气;③崩漏。【操作】直刺1~2寸。

承筋(Chéngjīn, BL56)【定位】在小腿后面,合阳穴与承山穴连线的中点,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穴下5寸。(图2-49)【主治】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操作】直刺1~1.5寸。图2-49

承山(Chéngshān, 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图2-49)【主治】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操作】直刺1~2寸。不宜作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飞扬(Fēiyáng, BL58)

络穴【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图2-49)【主治】①头痛、目眩;②腰腿疼痛;③痔疾。【操作】直刺1~1.5寸。

跗阳(Fūyáng, BL59)

阳跷脉郄穴【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图2-49)【主治】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②头痛。【操作】直刺0.8~1.2寸。

昆仑(Kūnlún, LU60)

经穴【定位】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图2-49)【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②癫痫;③滞产。【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仆参(Púcān, BL61)【定位】外踝后,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图2-50)【主治】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图2-50【操作】直刺0.3~0.5寸。

申脉(Shēnmài, BL62)

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图2-50)【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腿酸痛。【操作】直刺0.3~0.5寸。

金门(Jīnmén, BL63)

郄穴【定位】外踝前缘直下,骰骨外侧凹陷中。(图2-50)【主治】①头痛;②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③癫痫、小儿惊风。【操作】直刺0.3~0.5寸。

京骨(Jīnggǔ,BL64)

原穴【定位】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图2-50)【主治】①头痛,项强;②腰痛;③癫痫。【操作】直刺0.3~0.5寸。

束骨(Shùgǔ,BL65)

输穴【定位】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图2-50)【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等头部疾患;②腰腿痛;③癫狂。【操作】直刺0.3~0.5寸。

足通谷(Zútōnggǔ,BL66)

荥穴【定位】第5跖趾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图2-50)【主治】①头痛,项强;②鼻衄;③癫狂。【操作】直刺0.2~0.3寸。

至阴(Zhìyīn, BL67)

井穴【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图2-50)【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上行于腿肚内侧,出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

其直行的支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入肺中,循着喉咙,上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来络心,注入心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图2-51)

2.主治病候

脏腑病症:遗尿、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等;经脉病症:耳聋、耳鸣、咽喉肿痛、腰脊强痛、内廉痛、小腿内侧痛、内踝肿痛、足跟痛等。

3.主治概要图2-51(1)五官病症: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2)泌尿生殖系疾患: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3)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4.本经腧穴(27穴)

涌泉(Yǒngquán, KI1)

井穴【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图2-52)【主治】①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②头痛,头晕;③咯血,咽喉肿痛;④小便不利,便秘;⑤足心热;⑥奔豚气。图2-52【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

然谷(Rángǔ,KI2)

荥穴【定位】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图2-53)【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症;②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咯血,咽喉肿痛;④消渴;⑤小儿脐风,口噤不开;⑥下肢痿痹、足跗痛。【操作】直刺0.5~1寸。

太溪(Tàixī,KI3)

输穴;原穴【定位】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图2-53)【主治】①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肾虚性五官病症;②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④气喘、胸痛、咯血等肺部疾患;⑤消渴;⑥失眠、健忘等肾精不足证。【操作】直刺0.5~1寸。

大钟(Dàzhōng, KI4)

络穴【定位】内踝后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图2-53)【主治】①癃闭,遗尿;②月经不调;③腰脊强痛,足跟痛;④气喘、咯血。【操作】直刺0.5~1寸。图2-53

水泉(Shuǐquán, KI5)

郄穴【定位】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图2-53)【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②小便不利。【操作】直刺0.3~0.5寸。

照海(Zhàohǎi, KI6)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定位】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图2-53)【主治】①痫证、失眠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干咽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症;③小便不利,小便频数;④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病症;⑤下肢痿痹。图2-54【操作】直刺0.5~1寸。

复溜(Fùliū,KI7)

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图2-54)【主治】①水肿、腹胀;②盗汗,身热无汗;③肠鸣,泄泻;④足痿,腰脊强痛。【操作】直刺0.5~1寸。

交信(Jiāoxìn, KI8)

阴跷脉之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面的的后缘。(图2-54)【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病症;②腹痛,腹泻;③小便不利,水肿;④睾丸肿痛,疝气;⑤膝、股、内侧痛。【操作】直刺0.5~1寸。

筑宾(Zhùbīn, KI9)

阴维脉之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直上2寸,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图2-54)【主治】①癫狂痫证;②呕吐;③疝气;④小腿内侧痛。【操作】直刺1~1.5寸。

阴谷(Yīngǔ,KI10)

合穴【定位】在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图2-54)【主治】①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②膝股内侧痛。【操作】直刺1~1.5寸。

横骨(Hénggǔ,KI11)【定位】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耻骨联合上缘。(图2-55)【主治】①少腹胀痛,疝气;②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疾患。【操作】直刺1~1.5寸。

大赫(Dàhè,KI12)【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疾患;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症。【操作】直刺1~1.5寸。

气穴(Qìxué,KI13)【定位】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②小便不利;③泄泻。【操作】直刺1~1.5寸。

四满(Sìmǎn, KI14)【定位】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腹痛、疝气、便秘等胃肠病症;②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症;③遗尿、遗精等泌尿生殖系疾患。【操作】直刺1~1.5寸。

中注(Zhōngzhù,KI15)【定位】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腹痛、便秘、泄泻等胃肠病症;②月经不调。【操作】直刺1~1.5寸。

肓俞(Huāngshū,KI16)【定位】脐中旁开0.5寸。(图2-55)【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病症。【操作】直刺1~1.5寸。图2-55

商曲(Shāngqǔ,KI17)【定位】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噫气、反胃、腹胀、水肿等脾胃病症;②胸胁胀痛。【操作】直刺0.5~0.8寸。

石关(Shíguān, KI18)【定位】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呕吐、腹痛、便秘等胃肠病症;②不孕。【操作】直刺1~1.5寸。

阴都(Yīndū,KI19)【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①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症;②不孕。【操作】直刺1~1.5寸。

腹通谷(Fùtōnggǔ,KI20)【定位】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腹胀、腹痛、呕吐等脾胃肠腑病症。【操作】直刺0.5~0.8寸。

幽门(Yōumén, KI21)【定位】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图2-55)【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脾胃肠腑病症。【操作】直刺0.5~0.8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损伤内脏。

步廊(Bùláng, KI22)【定位】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胸痛,咳嗽,气喘;②乳痈;③呕吐不嗜食。【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神封(Shénfēng, KI23)【定位】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胁支满;②乳痈;③呕吐不嗜食。【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图2-56

灵墟(Língxū,KI24)【定位】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咳嗽,气喘,痰多;②胸胁胀痛,乳痈;③呕吐。【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神藏(Shéncáng, KI25)【定位】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烦满,呕吐,不嗜食。【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中(Yùzhōng, KI26)【定位】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胁胀满;②不嗜食。【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俞府(Shūfǔ,BL27)【定位】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2-56)【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不嗜食。【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着胸内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图2-57)。

2.主治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3.主治概要(1)心、胸、胃、神志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胃痛、呕吐等。(2)外经病:上臂内侧痛,肘臂挛麻,腕痛,掌中热等。图2-57

4.本经腧穴(9穴)

天池(Tiānchí,PC1)【主治】①胸肺病症如咳嗽、气喘、胸闷、胸胁疼痛等;②乳疾如乳痈、乳少;③瘰疬。【定位】在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图2-58)【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天泉(Tiānquán, PC2)图2-58【定位】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图2-59)【主治】①心肺病症如心痛、咳嗽、胸胁胀满等;②胸背及上臂内侧痛。【操作】直刺0.5~0.8寸。

曲泽(Qūzé,PC3)

合穴【定位】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图2-59)【主治】①心系病症如心痛、心悸、善惊等;②急性胃肠病如胃痛、呕吐、泄泻等;③热病,中暑;④肘臂挛痛。图2-59【操作】直刺0.8~1寸;或点刺出血。

郄门(Xìmén, PC4)

郄穴【定位】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2-60)【主治】①心胸病、神志病,如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癫狂痫证等;②血证如咯血、呕血;③疔疮;④肘臂痛。【操作】直刺0.5~1寸。图2-60

间使(Jiānshǐ,PC5)

经穴【定位】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2-60)【主治】①心病、神志病,如心痛、心悸、癫狂痫证等;②胃病如胃痛、呕吐等;③热病,疟疾;④肘臂痛。【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Nèiguān, PC6)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定位】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2-60)【主治】①心胸病、神志病,如心痛、心悸,胸闷、胸痛、失眠、郁证、癫狂痫等;②胃病如胃痛、呕吐、呃逆等;③肘臂挛痛瘫麻。【操作】直刺0.5~1寸。

大陵(Dàlíng, PC7)

输穴;原穴【定位】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2-60)【主治】①心胸病、神志病,如心痛、心悸、胸胁痛、喜笑悲恐、癫狂痫等;②胃病如胃痛、呕吐、口臭等;③手腕麻痛、腕下垂。【操作】直刺0.3~0.5寸。

劳宫(Láogōng, PC8)

荥穴【定位】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图2-61)【主治】①急症如中风昏迷、中暑等;②心病、神志病如心痛、癫狂痫等;③口疮,口臭;④鹅掌风。【操作】直刺0.3~0.5寸。

中冲(Zhōngchōng, PC9)

井穴图2-61【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图2-61)【主治】①急症如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②舌强肿痛;③心烦,心痛。图2-62【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1.经脉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沿手背第4、5掌骨间,上行前臂外侧桡骨尺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的支脉,从膻中向上,出于锁骨上窝,上走颈外侧,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方,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眶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丝竹空),与足少阳胆经相接。(图2-62)

2.主治病候

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头、目、耳、颊、咽喉病等。(2)外经病:胸胁病,肩臂外侧痛,上肢挛急、麻木、不遂等。(3)热病。

4.本经腧穴(23穴)

关冲(Guānchōng, SJ1)

井穴图2-63【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图2-63)【主治】①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②热病,中暑,昏厥。【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液门(Yèmén, SJ2)

荥穴【定位】在手背部,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图2-63)【主治】①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②热病,疟疾;③手臂痛。【操作】直刺0.3~0.5寸。

中渚(Zhōngzhǔ,SJ3)

输穴【定位】在手背部,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图2-63)【主治】①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②热病,疟疾;③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操作】直刺0.3~0.5寸。

阳池(Yángchí,SJ4)

原穴【定位】在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图2-63)【主治】①五官病如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②消渴,疟疾;③腕臂痛。【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Wàiguān, SJ5)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定位】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图2-64)【主治】①热病;②头面五官病如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③胁肋痛;④上肢挛痹疼痛、麻木不遂;⑤瘰疬。【操作】直刺0.5~1寸。

支沟(Zhīgōu, SJ6)

经穴图2-64【定位】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图2-64)【主治】①便秘;②胁肋疼痛;③耳鸣,耳聋,暴喑;④手指震颤,肘臂痛;⑤瘰疬,热病。【操作】直刺0.5~1寸。

会宗(Huìzōng, SJ7)

郄穴【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图2-64)【主治】①耳鸣,耳聋;②上肢痹痛;③痫证。【操作】直刺0.5~1寸。

三阳络(Sānyángluò,SJ8)【定位】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图2-64)【主治】①五官病如耳聋、暴喑、齿痛等;②上肢痹痛。【操作】直刺0.5~1寸。

四渎(Sìdú,SJ9)【定位】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图2-64)【主治】①五官病如耳聋、暴喑、齿痛、咽喉肿痛等;②前臂痛麻。【操作】直刺0.5~1寸。

天井(Tiānjǐng, SJ10)

合穴【定位】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图2-65)【主治】①肘臂痛,上肢不遂;②耳聋,偏头痛;③瘰疬;④癫痫。【操作】直刺0.5~1寸。

清冷渊(Qīnglěngyuān, SJ11)【定位】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穴上1寸。(图2-65)【主治】①上肢痹痛不遂;②头痛、目痛。【操作】直刺0.5~1寸。图2-65

消泺(Xiāoluò,SJ12)【定位】清冷渊穴与会穴连线的中点处。(图2-65)【主治】①肩臂痛麻;②头痛、齿痛、项强痛。【操作】直刺0.8~1.2寸。

会(Nàohuì,SJ13)【定位】肘尖与肩穴的连线上,肩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图2-65)【主治】①上肢痿痹;②瘰疬,瘿气。【操作】直刺0.8~1.2寸。

肩(Jiānliáo, SJ14)【定位】在肩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的凹陷处。(图2-65)图2-66【主治】肩臂挛痛不遂。【操作】直刺0.8~1.2寸。

天(Tiānliáo, SJ15)【定位】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图2-66)【主治】肩臂痛,颈项强急。【操作】直刺0.5~0.8寸。

天牖(Tiānyǒu, SJ16)【定位】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图2-67)【主治】①头项、五官病如头痛、头晕、项强、目痛、耳聋等;②瘰疬;③肩背痛。【操作】直刺0.5~1寸。

翳风(Yìfēng, SJ17)【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图2-68)图2-67【主治】①耳疾如耳鸣、耳聋等;②面、口病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等;③瘰疬。【操作】直刺0.8~1.2寸。

脉(Chìmài, SJ18)【定位】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至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图2-68)【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②小儿惊风。【操作】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颅息(Lúxī,SJ19)【定位】在耳后,当角孙穴至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图2-68)【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②小儿惊风。图2-68【操作】平刺0.3~0.5寸。

角孙(Jiǎosūn, SJ20)【定位】在侧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图2-68)【主治】①偏头痛,项强;②目赤肿痛,目翳;③齿痛,颊肿。【操作】平刺0.3~0.5寸。

耳门(Ermén, SJ21)【定位】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处,张口取穴。(图2-68)【主治】①耳疾如耳鸣、耳聋、耳等;②齿痛。【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耳和(Erhéliáo, SJ22)【定位】在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图2-68)【主治】①头痛,耳鸣;②牙关紧闭,口歪。【操作】避开动脉,平刺0.3~0.5寸。

丝竹空(Sīzhúkōng, SJ23)【定位】眉梢凹陷处。(图2-68)【主治】①头目病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动等;②癫痫;③齿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