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下看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1:53:32

点击下载

作者:金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花筒下看未来

万花筒下看未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万花筒下看未来作者:金涛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5ISBN:9787535282545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序想象的地平线“巨大的波浪停息的时候,饥肠辘辘、几近绝望的船员们看到了遥远天边的地平线。谢天谢地,我们终于找到了陆地!”多年以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莫须有的语句反复出现。我无法确定这些语句的来源。隐隐约约中,我觉得这是哥伦布航海过程中,在几乎绝望地找到陆地的时候发出的最后感叹。

为了撰写这套丛书的序,我翻阅了《哥伦布航海日记》。让我惊奇的是,哥伦布从来没有在日记的任何地方谈到地平线!

如果航海者不注重地平线,那么航天者又是如何呢?

恰好手头有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我把他进入太空前后的所有章节都读了一遍,令我再度惊奇的是,杨利伟也丝毫没有提到哪怕一次地平线!

难道,有关地平线的故事仅仅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

带着这个有趣的发现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知道在人类的经验、记忆、思维与身体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还想知道,如果存在着一条想象的地平线,它分界的到底是什么?这种分界本身的意义何在?“地平线未来丛书”恰恰是这样一套有关想象与真实、今天与明天、科技与文艺、乌托邦与现实的思考之书。丛书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呈现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和矛盾,构成了一种怪石嶙峋且复杂异常的观念地貌,为我们提供了驾驭各自的思想飞船,巧妙穿越于多维理念空间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地平线未来丛书”有三大特点。首先它是驳杂的。作为多维世界的交织点,丛书中的每一本都不会聚焦于专一的学科或领域,而是覆盖现实和想象世界的多重部分。我们相信,唯有这种交织覆盖,才能更本真地反映今日的时代现实。其次,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充满了无法归类的“界外知识”。由于学科与现实的广泛覆盖,更由于作者的创意植入,导致了这套丛书中许多内容无法进入传统的知识分类学。它们具有越界性、超前性、挑战性。我们相信,唯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当前人类知识的全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丛书以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的激发为指归。因为在我们看来,不管地平线存在于现实还是大脑,通向地平线的广阔空间为想象、创造,甚至行动提供了可能性。丛书作者深知,面对当代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面对人类能力与外部世界的诸多限制,唯有全面动用自己的认知与创新才能,方可通向解放和超越。

我不期待本丛书能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期待您的阅读是跟我们一起构建地平线的过程。

我不期待我们的对话能够将多重地平线统一到一个标准的基线上,恰恰相反,我们为期待着从原本的一条基线中生发或映射出更多复杂的线条。

我不期待寻找知识大陆的航行在地平线出现的时候终止,恰恰相反,我们希望本丛书为您加满燃油,重新点火,开启您追寻未来生活的航程——“隐约中我们看到了地平线。但是,等一等,哦,天!地平线之外还有地平线,我们的航程将永无终止!”吴岩序

这本小书是吴岩主编“逼”出来的,记得他给我发电子邮件约稿,我几乎是一口谢绝了。其中原因也如我在信中所说“实在写不出来”。但是吴岩很执著地来到寒舍,再次动员,他可能看过我的一些旧作,还写过很有见地的书评,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从发表过的文章中挑选一些与展望未来有关的文字。经他一再点拨,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热心和关怀,盛情可感,我于是只得钻进电脑尘封的库房里,上下搜寻,终于攒出这样一本书来。现在回头看看,似乎多多少少和未来有点关系吧。

说起来也很寒碜,依我的井底之眼界,除了头顶一个破圆形的天空,以及井里一汪死水和井壁几块烂砖,我对未来如今几乎没有多少兴趣,那样玄而又玄的高深命题不是升斗小民所该奢谈的,也如遥远的星系一样虚无缥缈。

当然,未来这个题目,在我这一生里也不是没有听说过,那都是别人画给我看的诱人的大饼或蛋糕,只能勾起唾液的分泌,并不能填饱肚子。比如20世纪50年代风行一时的“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就是一个很香的面包。我很受诱惑,憧憬着那红星闪耀的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不料,80年代末,我到了心仪甚久的老大哥家里,才知道黑面包也并不是老有的,超市的货架上空空如也,除了几个卖不掉不知何年何月出厂的鱼罐头。当然还有很多负面的你我皆知的事儿。现实的残酷将我的未来梦彻底击碎了。可见未来这东西千万不可轻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否则就会上当而大失所望了。

当然也有过别的关于未来的梦想,也是别人给我设计好了的。几十年前,我被放逐在华北平原一个名曰“五七干校”的农场。那空旷荒凉的田野上几排干打垒的房屋,便有我的一处栖身之地。我们的芳邻是省劳改农场,那高墙和岗亭围起的森严的大院,每天都有持枪的士兵押着服刑的犯人出来干活。两家的楚河汉界,是一道很宽也很深的壕沟。我们顶烈日在地里干活,抬头时时可见壕沟对面的风景,也深知我们的处境与他们不过是一沟之隔。印象最深至今仍在梦里回响的是管辖我们这帮臭老九的一位胖胖的笑眯眯的军代表的一番咬牙切齿的训斥:“你们!世世代代要走五七道路!你死了,儿子要走!子子孙孙走下去!!”我那时想象的未来,别无它念,的确是死心塌地发誓要像愚公一样,子子孙孙挖山不止。那年月,我不知道也不曾想过还有什么别的未来。总而言之,身处逆境的人不必侈谈不可把握的未来,否则也是多情且被无情恼了。

也许是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罢,我不想也不会给别人去杜撰明天的童话。法国著名科学家帕斯卡尔说得好:“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又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系列并无绝对的界限,逝者如斯,一切的现象和存在都在时间之河不停地流动,今天不过是昨天的重现,而明天又是今天的延续,因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复循环,生生不息。正如我们的老祖宗精辟的概括:“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汉书·京房传》)“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这是很中肯的见解,也是观察历史的圭臬。由此也想到,我这几十年写的文字,拉拉杂杂,虽然并未专门探究未来这个话题,究其内容,却又时刻着眼于历史与现实,关注未来,也不免想得很远很远。

2013年夏的一天,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和科学普及出版社联袂开了个座谈会,对郭曰方先生与我的作品进行研讨。我有个很短的发言,题目是《我始终关注着大地母亲》,全文如下:

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地理学,这是一门关于人与地理环境和谐,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学问。那时受苏联景观学派影响,非常强调地球生物圈内的山脉、海洋、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土壤、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重要性。这个学说的精髓深深熔铸于我的心里,成为我一生的治学指南。

尽管我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非我所愿,我也不能设计自己的人生,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不论何时何地,始终用科学与人文的眼光去审视大自然。我的写作虽然也涉及不少领域,比较而言,关注着大地母亲,以真诚之心和诗的激情去唤起人们的良知,让更多的人懂得珍惜大自然,关爱她,善待她,是几十年来始终一贯的主题。(不仅是科普作品,在我的散文和科幻小说里也常常如此)

从某种角度看,这当然也是很可悲的现象。如果是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我又何必如此。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我做梦时常回到故乡的青山绿水,在梦中寻找蛙声十里的山溪,寻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池塘,寻找郁郁葱葱的老林,也在寻找夜色中提着小灯笼到处游荡的萤火虫们……然而,这一切都无可奈何地消失了。

我和许多许多人一样,如今正在目睹大地母亲的衰老,一天天步入死亡的悲哀:湖泊消失,河流干涸,沙漠化提速,海水污染,以及窒息的大气,有毒的井水,消失的生命……由于人类无比强大,大地母亲正在蒙受(人类有史以来)最凶险、最可怕的环境恶化的疾病煎熬。

我的作品算得了什么呢?它既不是庆功会上的赞歌,更不是向大自然宣战的号角,它们充其量是面对大漠风沙发出的一声叹息,是面对百孔千疮的山河流下的泪水……

自知人微言轻,但我仍将尽绵薄之力,始终关注着大地母亲。金涛2014年4月8日第一部分生存环境昭示的未来1.寻找春天的芳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一场春雨之后,我两次登庐山,去寻找春天的芳踪,也算是了却多年的夙愿罢。

我先是寻访梦中的马尾水,这是庐山一处以飞瀑命名的地名。为了省却攀登之劳,出租车从山麓沿着“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登山公路,将我送上半山腰。弃车前行,脚下是一条贴着山谷而筑的羊肠小道,引导我向密林深处。这一带尚不是旅游景点,游人罕至。愈前行,山回路转,渐入佳境。空山幽谷,篁竹夹道,鸟声啁啾,水声潺潺。我此刻的心情并未像往日沉浸在山林之中,反倒不由自主地激动不已。因为马尾水是我梦中的人间仙境,是先母在世时多次向我述说的世外桃源,我曾不止一次在冥想中虚构它的山山水水,然而遗憾的是,多少年来我却无缘与它谋面。

说来话长,那还是国难当头的1937年。当卢沟桥事变的枪炮声震撼中华大地不久,世居扬子江南岸的我们一家,为了不当太阳旗下的亡国奴,逃难到庐山,落脚之地便是“马尾水”,此处因山涧水声潺潺,鸣深涧中,银瀑似马尾飘然落下而得名。山中有座人迹罕见的古寺,名为九峰寺,又称马尾水庵,始建于唐宋,盛于明代,清乾隆年间修葺,有庙田数十亩。此后屡遭兵燹,碑亭、茶山、草亭尽毁,庙宇规模日渐窘迫。清光绪年间,俄商勾结寺僧,租赁正殿后之园地在此建房筑屋,此后,外国传教士也步俄商后尘,看中这处风景绝佳的宝地,企图染指租地造屋,遭到寺僧继慈和尚的抵制而未能得逞。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商逃遁,一去不返。但历经战乱,年久失修,古寺颓败,到了我家来此避难,已是荒草丛生,满目疮痍了。

我的母亲对马尾水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晚年,母亲忆及当年山居的情景,依然难忘那诗情画意的山野风光。

也许,这是母亲平生第一次拥抱大自然,印象特别深刻吧。那世外桃源般的深山古刹,林木郁馥,竹林青葱,举目可见飞瀑流泉,芬芳的野花四处盛开。晨昏之间,鸟声鸣啭,此呼彼应,宛若仙境。生活在如此宁静恬淡的氛围里,母亲的心情欢愉不已,那战乱的忧虑,前途未卜的忐忑不安,暂时都统统忘却了。

母亲晚年说,她们住在古寺的庙堂里,有天晚上突然听见床下地板嘎嘎作响。山深夜静,莫非有毒蛇猛兽?母亲和相依为命的老婶母住在一起,不禁害怕极了。听那嘎嘎吱吱的声响尚不止一处,仿佛地板底下有许多野兽奔突,要将朽烂的地板咬穿揭开似的……

一夜惊吓,难以入眠。当曙色透过窗户,天色渐亮时,母亲急忙下床看个究竟。好奇心驱使她将床铺挪开,地板早已朽烂,用手轻轻拨弄,地板便掀开了。

原来,地板底下并没有藏着可怕的野兽,也不是蛇,竟是一个个又粗又壮的竹笋破土而出。那压在它们头上的地板被顽强的笋子抗争着,较量着,咯吱作响。这些笋子是古寺周遭的竹林的竹鞭从地底延伸而来,不料它们却在古寺地板底下窜了出来。

母亲的惊喜可以想象,多么有趣的竹笋!那些梦中之竹,给母亲留下多么美好的记忆啊!

不过马尾水宁静的山居生活很快被日寇的枪声打破了。我祖父有一天冒险下山打听消息,顺便买些粮食,被搜山的日军抓获,一顿拳打脚踢之后,让他和其他抓来的农民为日军挑军火,押着他们上山。当晚,祖父乘日军不备,偷偷解开绳索,慌不择路地逃回马尾水。就在这天晚上,全家老小乘着浓浓的夜色,翻山越岭,仓皇逃离,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逃亡之旅……

山涧的溪流送走了60多个寒暑,如今老母已驾鹤西去,连我也步入黄昏,但青山依旧,涧水长流,我眼前的群山想必仍是母亲记忆中的情景。

当我从竹木夹道的山径步行里许,一座古老的石桥架在山涧,对岸山坡筑有一座飞檐高挑、石块垒成的庙宇,坐北朝南,背枕山林,前临清流,这便是近年在原址新修的九峰寺。这里实际上是群山环抱的山坳,遥望远山,起伏的山峰依次排列,竟有9座之多,林木幽深,篁竹叠翠,只闻水声,不见溪谷,只是到了古桥之下,方见乱石纵横,溪水奔腾,那从群山密林汇集的山泉形成的溪流,流淌在山谷之中,穿过桥洞,一路倾泻,时而隐入篁竹深处,时而奔突乱石之间,在遇到一处陡峭的石壁时突然跌落,飞流直下,如帘如练,这即是马尾水飞瀑。我是在下山路上才见到的。

过石桥,有石砌平台,上接石阶,迎面即九峰寺门殿。据陪伴我前来的老妹说,九峰寺仅有一名僧人,他不大愿意与世俗往来,所以庙门虽设而常关。

不过我很幸运,来马尾水的路上,即与九峰寺的和尚不期而遇,一见如故,交谈甚为投机,这大概也是佛家所说的缘分罢。他约莫30来岁,清瘦而机敏,言谈举止不卑不亢,颇有佛门弟子之风范。我问和尚,寺内可有古碑题记之类,他连连摇头,默默从正殿外墙的乱石堆里找出3片残碑,字迹可辨,残缺不全,估计没有多少价值。我又问他遁入空门之前的身世,他却含笑答曰:“一入佛门,前世之事皆忘记了。”听他这样一说,顿时如闻棒喝,有所感悟。我辈投入山林的怀抱,与高山流水相会,与明月清风为伴,饱览秀色,耳根清净,又何必重提尘世的未了之缘呢!看来我还未脱俗矣。

此时,空山寂寥,云淡风轻,春日的阳光暖融融的,树木竹林舒展着嫩叶新枝,崖上的杜鹃花悄然怒放。远山近岭,鸟声啁啾,在山谷之中遥相呼应。我坐在九峰寺前的石台上,喝着和尚送来的煮开的泉水,默默眺望周围的群山,心中一片空茫。耳畔不时回响着桥下潺潺流水,如诉如歌,忽高忽低,忽有忽无。

挥手告别和尚,见他双手合一,掉头返身步入山门,又将山门紧闭,我便从山前一条羊肠小道踏上归程。这条弯弯曲曲的山径,蜿蜒于深谷,林木郁闭,山溪尾随,忽有飞瀑流泉,忽有一泓深潭,杂木丛生,野花芬芳。我方知道,当年我家避难山中,走的便是这条无人之径,那道上磨光的石阶当是留下了先人的足迹啊……

庐山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目前我国拥有29处世界遗产,其中有的是自然遗产,这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历史和地质结构、生物群落形成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云南的三江并流、湖南的武陵源;另一种是文化遗产,它包括具有重大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人工建筑群及考古遗址、历史名城、洞窟陵墓、碑刻雕塑等,如长城、天坛、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明清故宫、秦始皇陵、莫高窟等。此外还有自然与人文两者兼而有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泰山、武夷山和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即是属于此类。

庐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很有意思。庐山群峰竞秀,云海茫茫,高山植被繁茂,飞瀑流泉众多,按理本应列入自然遗产,但是,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赋予庐山与众不同的特色,这座名山自东晋以来便是佛教圣地,更是历史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章名篇;不但如此,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又在这里交汇,大量西式别墅与西洋建筑以及积淀的人文景观,形成庐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大概正是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吧。

不过人们往往忽视一个问题,这就是当一个具体的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属性就发生了变化。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确立,其宗旨是对不可再生的、极其珍贵的自然与人类遗产的保护,因为这些遗产是地球上无与伦比的瑰宝。“公约”明确指出:“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这清楚地表明,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顾名思义,它就是“世界”的遗产,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任意支配的“遗产”。尽管这个“遗产”谁也搬不走,还是在本国本地,你却只能在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约束下,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而决不能任意妄为,大兴土木,搞破坏性的建设之类劳民伤财的工程。公约指出,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严重的特殊危险的威胁,如发生蜕变加剧、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计划造成的消失威胁;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随意摈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灾害和灾变;严重火灾、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水位变动、洪水和海啸等。委员会在紧急需要时,随时在《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中增列新条目并立即予以发表。对于人为的破坏,世界遗产公约委员会就将干预,给予黄牌警告,直至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那就是国家的形象问题,必将受到世界的谴责。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不是可以自行支配的财产,而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遗产”。

近些年,我国的一些世界遗产景区发生的诸如大兴土木,建世界第一的观光天梯,建度假村和观光索道,以及开山凿石,毁坏古建筑和林木的事件屡见不鲜,已经敲响了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警钟。我对庐山的探访虽然为时甚短,但也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周边地区尤其是山麓地带溪流污染、垃圾随意倾倒的脏乱差现象触目惊心;以开发旅游为名,在景区开山凿石、伐木毁林、营造大煞风景的房舍和假古董,破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风屡禁不止。究其深层次原因,大概都是管理体制混乱、各自为政、利益驱动带来的恶果。这不能不引起地方当局的重视。

春光明媚的庐山是美丽的,但愿人们百倍珍惜这天赐的人间胜景……(2004年6月)2.甪直行(追思叶圣陶与叶至善父子)“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这是叶圣陶先生著名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一开头的文字。我是读初中时从语文课本中熟悉这篇文章和作者的名字,那还是半个世纪以前的陈年往事了。江南入夏以来最闷热的一天中午,顶着骄阳,我沿着古镇民居依傍的河道,踯躅在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过了一道石桥,迎面的粉墙上有个大大的“米”字,走上几十米,河边有一座大院子,门额悬挂“万盛米行”的横匾。

万盛米行门前搭起高高的凉棚,河埠头比镇上的街道稍宽一些,很像如今城里高楼大厦门前的停车场,这当然是为了运粮船只卸货上岸的方便,也为了遮挡风雨。地上凹处有称粮过磅的磅秤。米行的门面很高,威风得很,进门左右便是柜台,如今只是象征性地摆放着算盘、木制的斗、斛,还有一些米和豆子的样品。按照小说中的描写,当年“米行的先生”就是在这里和卖粮的农民进行交易,讨价还价,压低收购价格,盘剥农民的。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描写农民的疾苦。种田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因年成好多收了三五斗,结果却因粮价大跌,收入反而不如往年,从而揭露了“谷贱伤农”这个永恒的主题。

小说最后还这样写道:“‘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停泊在万盛米行船埠头的自家的船上,又从船梢头拿出盛着咸菜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船头开始喝酒。一会儿,这条船也冒烟,那条船也冒烟,个个人淌着眼泪。小孩在敞口朝天的空舱里跌交打滚,又捞起浮在河面的脏东西来玩,唯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尽管是几十年前读过这篇文章,但我的脑海里还留有很深的印象。作者没有用一个字明写农民的悲苦,却用他们喝闷酒,以酒浇愁,以及天真不懂事的孩子们的嬉戏,来衬托出他们内心的忧愤和无奈。而那几句明明是白描的写景:“一会儿,这条船也冒烟,那条船也冒烟,个个人淌着眼泪。”却是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农民内心的苦痛。

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是苏州一处具有水乡风情的古镇,位于昆山县和吴县交界处,它有个特别的名字叫“甪(lu)直”。与所有江南水乡的古镇一样,弯弯曲曲的河道,是古镇的血脉,也是奏出水乡古韵的一根琴弦。黒瓦粉墙的老屋枕河而筑,前门是河,后门也是河,狭窄的街巷,石砌的驳岸,隔不多远即是一座造型小巧的石拱桥,将两岸人家连在一起。如今这里见不到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运粮船,倒是不时碰到钻出桥洞的游船,头裹蓝花白底头巾的船娘轻摇船橹,向游人招揽生意。沿河的小街也很热闹,小吃店、小饭馆、卖土特产的、卖影碟的、卖冷饮雪糕的……一家挨一家。“万盛米行”据说是镇上特意保存下来的一处商号旧址,里面有两重毗连的院落,有宽宽的回廊和空旷的院子。高敞的厅堂如今是陈列旧式农具的一个小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面墙上工工整整地录下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全文,一篇经典小说与作家取材的地点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顿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拉近了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说起这次寻访甪直古镇,也是因为热情的东道主的安排,为寻访叶圣陶先生的足迹而来。叶圣陶是苏州人,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他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同在这里任教。尽管他们在这里仅仅生活了四年半,但是乡村小学实施现代教育的实践,充实而富有成效的教学生涯,小镇富有田园风光的宁静生活,以及叶圣陶早期文学创作上的收获都与甪直镇息息相关,所有这些,都在叶圣陶的心中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印象。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并且把甪直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这里有叶圣陶纪念馆,叶圣陶的墓地也在这里。可见甪直在叶圣陶心目中的地位。

从一座石拱桥过去,穿过一条窄巷,迎面便是著名的保圣寺,千年古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院落不大,珍藏着六朝造像、唐代经幢、明代建筑天王殿等文物。最珍贵的要数罗汉堂内的罗汉塑像,融雕塑绘画于一体,历经千年沧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出保圣寺山门,西行几步,古寺西院是一个很空旷的大院子,绿茵茵的草地旁边有一座凉亭,几株浓荫匝地、枝叶扶疏的银杏树,凌空挺立,很有些年头了。在一座曲池环抱、四角攒尖的方亭后面,隐藏着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小小的墓地。这座方亭名为“清风亭”,亭子四面架有石砌的“小虹桥”,环抱的一方池塘又称“斗鸭池”,是后人为纪念隐居在此的陆龟蒙建造的。

院子另一角,与陆龟蒙墓地遥相呼应,便是叶圣陶先生墓地。拾阶而上,有一处石头栏板围起的高台,前方立着一座屋檐形的巨大墓碑,上书“叶圣陶先生墓”几个大字。同行的几位老前辈纷纷站在墓碑前方,让数码相机摄下他们的镜头。

关于墓地,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在《送父亲到甪直》一文中写道:“地点可选得实在好,本来是片开阔的空地,又紧靠着纪念馆的后墙。七十年前,我父亲和几位好朋友,还有我母亲,在这里教过书,试验过教育改革。站在墓前的石台上,可以望见新建的甪直小学,也可以望见我母亲当年教书的那座小楼。左首的斗鸭池和陆龟蒙墓,前头的保存着宋塑罗汉的保圣寺,都是我父亲和同事们的游憩场所。父亲当年带着学生种瓜种菜的小农场,就在后头那块荒地上。三棵又高又大的古银杏,父亲是时常怀念的,曾几次出现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这是1988年写的。叶老也是这年2月走完了他长长的一生。

当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叶圣陶先生安息之地,随后在毗邻的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旧址上建起的叶圣陶纪念馆参观,寻访当年的教室和他的书房时,我的思绪总是不由地想起我和叶圣陶先生会面的情景。如今面对墓碑,阴阳相隔,心情是很无奈的。

20多年前的一天,我找到北京东城区东四八条的一个四合院,访问了叶圣陶先生(人称圣翁)。进大门,有一道影壁,穿过玄关,即是方方正正的老四合院。坐北朝南的一溜正房当中是客厅,两边是卧室和书房,东西是相对的厢房,南边也有偏房,四周有相通的走廊,院中植有紫藤丁香等花木。在北京城里,这样保存完好、独门独院的老宅如今不多了。由于事先在电话中约好,我们抵达后不久,慈眉善目的圣翁在长公子叶至善先生携扶下,来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那次采访,缘起某地发生殴打乡村教师的事件,引起舆论的关注。圣翁是著名教育家,又是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我们请他就此发表看法。那天圣翁谈了些什么,如今记不得了。印象中圣翁耳朵有点背,说话又有浓重的苏州口音,我也听不太懂。于是整个采访过程有劳叶至善先生,他大声地对着圣翁转述我们的提问,在一旁翻译。这次采访很顺当,时间不长,很快告辞。报道也在不久见报。同去的摄影记者罗明扬同志捕捉了珍贵的镜头,我后来也得到一份有意义的回报,是圣翁亲笔题赠的《叶圣陶散文》,这多半是叶至善先生的好意,否则圣翁也不会赠书给我这样的无名之辈。

这之后,再没有见过叶老,和叶至善先生却多了些接触,因为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理事长,有时在一起开会,或者参加科普作品评奖,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叶。他是个性格开朗、待人诚恳的长者。记得有一次到他府上探望,老叶拿着一本新出版的薄薄小册子,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一板一眼,哼起了古诗词。老叶告诉我,这是他将古诗词填入人们耳熟能详的老歌,编辑而成《古诗词新唱》。起初,他只是个人消遣,既能帮他回忆起久已忘却的老歌,又能背诵古典诗词。后来,引起同好者的关注,认为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学习古诗词是相当好的捷径,决定出书。于是老叶忙着找乐谱,选诗词,还要长短合适,琅琅上口,边填词边唱,不断修改,乐此不疲。搞儿童文学的作家永远是年轻的。老叶就是这样一位爱生活、爱孩子的人。

自从叶圣陶先生去世以后,老叶力辞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之职,也尽量减少社会活动,为的是抓紧时间,完成《叶圣陶集》25卷的编校,浩大的工程把他累得够呛,几乎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2003年的冬天,我去看望老叶时,他留起了胡子,银发长髯,长长的寿眉,但思维敏捷,记性好,看不出是85岁的老人。问他眼下忙着写什么,一旁给我们拍照的她的女儿小沫说,他正在写爷爷的传记,已写完15万字左右。老叶说现在精力差多了,每天最多千把字,少则几百字。那天,本想拉老叶去胡同口的孔乙己酒家小聚,几年前我们一起曾在那里品绍兴老酒,吃茴香豆,但这回老叶摇摇头谢绝了。小沫说入冬以来,老爷子没有出过门,可见老叶身体大不如前。也是这天,老叶除了送给我们新出的书,还特地送了一人一张他的照片。我们当然十分感谢,可事后想想,老叶也许是有深意的。

这些年,老叶每出一本新书都送给了我,他生前最后的一本书是写父亲叶圣陶的传记,书名是《父亲长长的一生》,但唯有这一本,当我收到时,老叶不能亲笔题字,而是由小沫代写托人转交的。我这才知道,老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这是2005年冬天的事,待我到北京医院去探视,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如今,叶圣陶和叶至善父子相继都走了。在甪直镇逗留的短暂时刻,不禁想起,这座江南古镇以她的古朴秀丽和宁静的水乡风貌,曾经给予一代文学巨匠叶圣陶难以忘怀的温馨,以致他愿意以古镇为长眠之地,听那长河上的桨声,听那古巷深处飘扬的丝竹,这绝不是偶然的。这也是甪直古镇的荣幸啊……

不过,我不得不说的是,这次访问甪直古镇,以及后来去参观上海著名的枫泾古镇。我是多多少少有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两处江南水乡的古镇以小桥流水、临河民居、窄巷老街勾起人们怀旧的情愫,又以许多名人故居人文景观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多少年来,它们是画家笔下永恒的题材,也是海内外多少人寻根问祖的圣地。遗憾的是,维系古镇的生命之水,那弯弯曲曲穿行于家家房前屋后的小河,如今已是一条臭水沟,趋向死亡了。沿着临河的老街一路走去,走上横卧河上的石桥,始终摆脱不了酱黄色的浑浊河水,在阳光下发出扑鼻的腐臭。环顾左右,酒旗飘动,楼榭临桥,颇有诗情画意,但你的视线不能俯看眼前的臭水浊流,那是令人作呕的风景。我很担心,长此以往,谁会千里迢迢跑来,花费不菲的门票,去游览一座臭水横流的古镇呢?古镇小河的污染之源,是否与太湖有关;或许,它本身也是污染太湖的众多河流之一?这些,我都不清楚。但是以经营旅游为生计的古镇,倘若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它的前景是不难想象的。古镇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衰,恐怕已是为期不远了。这当然是我的井底之见。

回到北京,又翻开叶至善先生赠我的《父亲长长的一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照抄如下:“顺便说一说那年(指1934年)七月发表在《文学》创刊号上的《多收了三五斗》。有人说,我父亲当时写这篇近似报告文学的小说,曾回甪直作过调查。这是想当然。那时还没有临到动笔,再去现场体验生活收集材料之一说;何况我父亲离开甪直五十五年之后才重游故地。父亲跟我说过,那时甪直镇上并无米行,只镇口有个万盛酱园,四个大字写在雪白的围墙上,天天看见,印象很深,在小说中‘万盛’就成了米行的名字。我相信父亲的话:因为他写的不是甪直,也不是别的哪个乡镇,而是盛产稻米的整个江南农村,又处在没落中一个阶段的开始。”

我想起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参观万盛米行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又被善意地“忽悠”了一回。这大概也是文学与现实的差异罢……(2007年7月22日)3.白洋淀之秋

白洋淀,久闻其名而未能亲睹,但它的知名度也不亚于家乡的鄱阳湖。孙犁笔下的芦花荡,湖上人家的诗意风情,出没于芦苇水荡的雁翎队的枪声以及小兵张嘎的传奇故事,是记忆库中不曾忘却的一卷老磁带,只是这些虚幻的印象并非亲历的影像,而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激化而生的想象罢了。

从北京到白洋淀,自驾车很方便,我是坐长途大巴去的。在永定门外的海户屯有长途汽车站。清晨的海户屯一派繁忙,这里是城南批发窗帘、服装的集散中心,也营销加工服装的大缝纫机及各色布匹。推着三轮车、开着面包车的商贩们,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好生热闹。街上的小饭馆、早点摊子也多。

9点整,第一班长途大巴出发了,目的地是河北的安新县。白洋淀是河北大平原上的淡水湖,在干旱少雨的燕赵之地,居然有方圆366平方公里的水乡泽国,也是天赐的自然美景,其中有三分之二水面就散布在安新县境内。近几年,靠水吃水的沿湖各地,依托白洋淀,发展颇有特色的旅游,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开车的司机是个和气的中年人,见我们这几个银发族去白洋淀,说你们该七八月里来。那时白洋淀十里荷花,芦苇荡里野鸭成群,煞是好看。这会儿,荷花谢了,芦苇也枯黄了,看个啥呢?司机是当地人,说的话一点不错。同行的王君只好调侃道:像我们这样的老家伙,也只配看看残花败柳啊……说罢,大伙儿哈哈大笑。

公路上车子不多,沿途的景色也很单调,目力所及,除了加油站、隔离墙和拦路的收费站,别无它物,这也是高速公路的无奈。过去,乡村公路沿途的农家、田野以及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绝无可能见到了。只有道旁的火柱树,时不时以血也似的嫣红点缀着长天秋色,倒也平添几番诗情画意,给人无限欢喜。一个多小时的疾驶,便到了安新县城。听朋友说,过去安新也有古老的城墙,热闹的老街,如今柏油马路宽敞平直,两旁都是新建的办公楼和住宅,旧日痕迹荡然无存。市容倒是漂亮多了,但是总觉得这种没有特色的新貌,毫无美感也没有历史的厚重。你说它是安新也行,说它是通州、昌平、房山也可以。中国的城镇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中大多丢失了自己的面容,也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只剩下大同小异的躯壳。如同整容的女子,漂亮是漂亮了,却也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魅力了。这大概也是城市的世纪病,没法治了。

在长途汽车站下了车,换乘出租车去开会的酒店。白洋淀周边和湖中湿地,这些年大兴土木,盖了不少高规格的宾馆、酒店、度假村,兴建了游乐场,一些庙宇和景点也修葺一新。通向码头的道路十分宽敞,湖岸的商厦及服务设施也颇具规模。可想而知,当地为开发旅游的投入相当可观。据说荷花盛开的时节,白洋淀游人很多,宾馆客房的入住率甚高。只是我们来时已是旅游淡季,许多宾馆已经关门谢客,连职工也打发回家了。这也是北方旅游景点受季节影响的特点。

次日清晨,由住所步行至码头,沿湖边的大堤前行。大堤可通行汽车,大道上建有一座座小木屋,是出售当地特产和旅游工艺品的商亭,多半歇业,只有几家开门。这里有特色的商品是出自水乡泽国的红白莲子、莲心、芡实(俗称鸡头米)、薏米,还有家养的鸭蛋和野鸭蛋。白洋淀不只盛产鱼虾莲藕等水产,满湖的芦苇可编苇席、造纸,利用芦苇秆的天然色粘贴的芦苇画,做工精细,花鸟虫鱼、人物风景,无所不有,风格类似水墨画,堪称一绝。这是大自然无私的奉献。

秋天多雾,头天傍晚到湖边走走,视线被灰蒙蒙的雾霭挡住,只能见到湖荡中枯黄的芦苇,再往远处,什么也看不见了。蚊蚋成群,追逐而至,竟然如黑云在头顶飞舞盘旋,逼得我们落荒而逃。这天清晨,起了风,再向湖边走去,雾也散开了,码头堤岸下边停泊了许多待发的游船。前边伸出的高地,挺立着一座人工建造的巨型风帆标记,再往前便是晨光辉映的一弯湖水了。

游船是铁壳船,以天然气为燃料,倒也是清洁能源,除了甲板上放着一排排座椅,也没有更多的设施,很像是一辆敞篷卡车。上了游船,那船头座舱里的驾驶员便发动马达,向湖中驶去。深秋的清晨,还有些寒意,那迎面而来的风,在无遮无拦的甲板上不觉身上的衣服有些单薄了。

白洋淀是一个十分奇怪的淡水湖,你几乎很难见到碧波万顷的浩淼水面,也看不到波涛汹涌的气势。当然这只是我见到的情景。那偌大的湖中散布的芦苇荡,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把湖面分隔成一条条忽宽忽窄、弯弯曲曲的水道,宛如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势较高露出水面的沼地,清一色的芦苇,估计涨水时节,芦苇荡也会没入水中;而在枯水时节,如眼前所见,芦苇荡便像小岛一般浮出水面了。

地势更高的地方,倘若涨水时节也安然无恙,便是水乡村落的落脚之处。果然,听导游小姑娘说,白洋淀中有3700多条沟壕、河道,大小不一的芦苇荡有12万亩,还隐藏有36个村庄,以至于整个湖面形成大小不同的146个淀泊,大的有2万多亩,最小的才有100多亩。

不难想象,在芦苇茂长、荷花盛开的时节,船行在淀泊之中,景色虽是迷人,却也很易迷路。倘若不是熟悉地理的人,一头闯入迷宫似的芦苇荡里,绝对是很难找到出路的。想当年,白洋淀的雁翎队出没芦苇荡,伏击日本鬼子,正是倚靠得天独厚的“地利”,打得鬼子兵蒙头转向哩。

我们在这巨大的水上迷宫穿行,视线所及,景致倒也变幻无穷,这也是白洋淀不同于其他湖泊的独特之所在。沿着弯曲的水道,两旁是茂密的芦苇丛,那高及丈余的芦苇密不透风,宛如华北平原的青纱帐,向天际伸延。船行其间,如泛舟运河,不禁想起当年在威尼斯的夜游。美中不足是时届深秋,芦苇失去夏日的勃勃生气,叶子开始泛黄,快到了开镰收割的日子。水道深处的沟壕之间,时而还能在水面发现残荷的枯梗败叶,令人连想起“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但也印证了“花无百日红”的人生哲理。

一路上,也能遇上当地渔民的小船,有的载着收割的芦苇,有的是撒网打鱼,都是划桨的木船。再往前,渐渐接近了白洋淀的村落了。淀泊中出现了围起的一方方鱼塘,不时还能看到一个个立在湖上的小棚屋,在镜子般的湖面投下晃动的光影。一打听,方知那是渔民们看护自家承包鱼塘的临时住所,如同瓜地里看瓜人的窝棚。不多一会,游船开进了壕沟似的狭窄水道,岸边出现了掩映在树丛中的一座座农舍,房屋砖墙平顶,有采光很好的玻璃窗。淀泊中的农舍多是平顶,是因为这里土地紧缺,农民收割的芦苇便放在房顶上晾晒,这也是因地制宜的好办法。在一处村落附近,停靠着运输的铁壳船,上面堆满砂石砖块,岸上的一台手扶拖拉机正在忙活,几个农民在挖沟掘土,似乎是修砌护岸的砖墙。生活在淀泊中的农家出门要坐船,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完全靠船运输,也很不方便。但我也看见淀泊中有电线穿过芦苇荡,估计这里也村村通电了。

回程路上,途经几处很具规模的水上游乐园和楼阁飞簷、金碧辉煌的宾馆,但已人去楼空关门大吉,宣告了一年一度的冷清。游船掉转船头,匆匆而去,忽听得阵阵金属的敲击声,忽起忽落,从水上传来。循声而去,只见几艘散开的木船上一人荡桨,一人坐在船头敲打什么东西,声音是从船上发出的。问导游方知,这是白洋淀捕鱼的传统法子,渔民击打铁器,以响声惊扰鱼群,然后才下网,这也如同猎人围猎时以猎犬的狂吠声和号角声惊扰林中野兽一般。果然,再往前不多远,遇见了几艘驾着鱼鹰的小渔船,每艘船的木架上都蹲守着七八只虎视眈眈的鱼鹰,看来一场由人类导演的生死搏斗,瞬间就要爆发了。

时间不允许我们观看鹰同鱼儿的搏杀,游船加快马力,向码头疾驰,我们的游程也将结束了。

在我的文字即将结束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对白洋淀的湖水始终只字未提,这并非我的疏漏,而是很难下笔。

实际上,芦苇丛生以及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146个淀泊的景象,从湖泊的生命史上,预示白洋淀已经进入老年期。白洋淀是湖泊,也有人称它是湿地,或者是湖泊向湿地的演变,都意味着它的生命已经衰退,步入晚年。上个世纪80年代,白洋淀像罗布泊一样已经死亡过一次,淀泊干涸,湖底种上了庄稼,还修了公路。如果不是引水工程,屡次补充水源,白洋淀也像罗布泊一样成为历史的地理名词了。

如今白洋淀仍然为水所困扰。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华北平原降水量普遍减少,干旱的大地导致北方的许多河流断流,而地下水资源也日渐枯竭,此外,经济的过快发展,水资源的透支,白洋淀的水源已无法获得天然的补给。因此,耗费巨资,定期“输血”——引水济淀,才能维持白洋淀的生命。它就像一个垂危的病人,靠输液输氧才苟延残喘,一旦停止输液输氧,很快就会宣告死亡。但是,这样的输血也是很有限的,对于普遍缺水的华北,引水济淀无异于剜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除非出现奇迹,那就是气候发生巨大变化。这种被动的局面才能改变。

此外,眼下对白洋淀的存亡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上游及沿湖的城镇排放的大量污水造成的污染。我在游湖时所见,淀泊周边的村庄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以致附近的湖水浑浊不堪,是普遍的现象。但比较而言,如果仅仅如此,尚不足以造成巨大的危害。听说如今最危险的,还是保定排放的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水,定期由一条府河注入白洋淀,导致水质恶化,鱼虾大量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这种情况如不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白洋淀的绿水碧波是很难再现的,而白洋淀的旅游业和水乡风光,完全是建立在洁净的一泓碧波之上的,它当然也关系当地老百姓的生计和社会安定。

白洋淀的生态系统,看来是很脆弱的。保护这河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人们切实爱护它,不要让它迅速衰老,以致消失。这当然也是很不容易的事。4.“敬畏大自然”小议

将近20年前,我从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乘远洋科考船返回祖国时,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航行了整整一个月。船穿过赤道时,船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祭海神的仪式。鞭炮齐鸣,信号弹拖着彩色的烟柱飞上蓝天。船员水手们化装的海龙王和海怪水妖,在甲板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为了祈求海神保佑,船员们还将旧衣物抛入大海,献给海神。

据说世界各国的远洋船只,每逢过赤道时,无一例外都要举行祭海神仪式。

尽管今天举行这样的仪式,多半是为了调剂远洋航行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增加一点节日欢乐的气氛,然而追根究底,这个古老的习俗,最明显不过地反映了古代的先民特别是水手对海洋的敬畏。

在历史的漫长时期,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威力既无法抗拒,也无法理解,在这种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人类形成的原始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敬畏。世界上古老民族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崇拜自然,对高山、大地、海洋、森林、沙漠,对天气现象以及地震、火山爆发、雪崩、瘟疫等自然灾害,甚至对草木虫鱼野兽,都怀着敬畏的心理。于是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大自然被人格化,山有山神,海有海神,雷公电母,花妖水怪,他们的喜怒无常便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原始的朴素的自然观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是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性认识的产物,也是愚昧与迷信的表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对自然界的感悟,诞生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风俗和原始宗教,人类的艺术由此而萌芽,不仅如此,它们还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人类的精神世界。远洋科考船过赤道祭海神的仪式,正是远古先民敬畏大海的遗风。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在利用现代技术改变世界面貌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自然观。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自然主宰人类的自然观被推翻了,新的人类主宰大自然的自然观得以确定。科学的发现不断揭开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秘密,彻底打破了物质世界的神话,而技术的力量使人类有可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更是科学技术的伟力所致。人类正是凭借科技的威力,移山填海,截断大河,排干湿地,砍伐森林,进而人工合成自然界不曾有过的化学物质,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也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为改善。

人类主宰自然的观念,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一方面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对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威力,因而树立了人们对于挑战大自然的信心和勇气。这种信念鼓舞着人们勇敢豪迈地面对大自然,大无畏地去克服困难,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这种自然观从一开始就摆错了人与自然的位置,将人摆在与自然对立的地位,这样一来,势必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视了大自然的规律;当人类的活动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不管人类运用何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其结果都会与最初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了。

最早提出“大自然的惩罚”这个概念的,不是别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这里,恩格斯提到“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是对人类不计后果征服自然的行为的严正警告!

恩格斯特别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预言,当人类的生产行为对自然界的影响愈来愈多,人们愈会重新认识到,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有关的材料完成于1873—1886年,距今已经1个多世纪。恩格斯不可能预见到今天的自然界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许多物种灭绝的严峻局面,然而恩格斯对于未来科学的预见不幸言中了,只是情况比起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更加严重、更加令人担忧罢了。

正是由于许许多多惨痛的教训,使许多有识之士对人类主宰自然的信念由怀疑而走向彻底的决裂。人们进而意识到,人类企图以统治者的姿态对待大自然,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仅是狂妄的、愚蠢的,也是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征服自然行为,规模越大,结果适得其反,必将遭到大自然双倍的惩罚。因此,人类必须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时,必须首先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视大自然为朋友,怀着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按自然规律办事,才可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地、持续地发展。这里所说的敬畏大自然,并非意味着人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建立在对自然认识深化的基础之上,也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树立这种信念,有助于人类克服无知与狂妄,端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避免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自然观,敬畏大自然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理性化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因此,把敬畏大自然视为反科学,是没有道理的。(2004年2月)5.水与汽车

春节前夕,在《十月》杂志社举行的座谈会上,幸会老翻译家林自新先生,他将刚刚出版的译作《B模式》(东方出版社)相赠,我当然很高兴。不过,看罢这本书,掩卷之余,并没有先睹为“快”,一点儿也快乐不起来,相反我的心情感到相当的沉重。

世上的书有许多是给人以快乐的享受的,它们是动听的旋律,欢乐的舞蹈,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但是莱斯特·P·布朗著的《B模式》传递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使人联想起暴风雪的旷野,乌云翻飞的天空,或者也如怒涛汹涌的岩岸。

布朗是美国(设在华盛顿特区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早在30年前,他率先提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用于他所架构的生态经济。他对世界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思考,使他赢得了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高度评价。

布朗把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实施的社会经济模式称为A模式,即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人为过度消耗地球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也称之为环境泡沫经济。为了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经济泡沫的突然破灭,布朗给世界开了一剂药方,这就是B模式:全球动员起来,稳定人口和气候,使A模式存在的问题不至于发展到失控的地步。

近年来,环境的日趋恶化已经从学者的论坛变为老百姓的日常话题,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破坏似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使人在喜悦之余不由地忧心忡忡。虽然国内的媒体及有关政府部门也不断发布我国环境问题的报道,然而从宏观上、从发展趋势上加以分析,似乎多有顾虑,这也是国情的必然。因而正像许多中国发生的消息,人们常常最先从外电获得一样,我对布朗著的《B模式》最感兴趣之处,恰恰是它所提供的信息和据此所作的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布朗的《B模式》中的观点以及他所提出的疗治世界、拯救地球的药方,世人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然而你无法否认他所罗列的统计数据的权威以及令人信服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中文版(2003年12月)是在原书出版后不到两个月就和中国读者见面,它所搜集的资料是最新的,这一点在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我对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最感兴趣的是两点,一是中国的水资源,一是中国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汽车业。

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和对食物的不断需求,农业的发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利用,导致许多国家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这是布朗归纳的所谓A模式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特别提到许多国家超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导致地下蓄水层有耗尽的危险。书中提到,生产中国一半以上小麦和三分之一玉米的华北平原已大大淘空了浅层蓄水层,并转向深层蓄水层,而深层蓄水层是不可补充的。他引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报告说,河北省的深层蓄水层的平均水位在2000年一年里下降了2.9米;该省一些城市的水位更是下降了6米。书中还引用世界银行的报告,说在北京的周边地区,深井要开凿到1000米才能抽出淡水。书中指出,正是水资源的日益紧张,中国的谷物产量已从1998年的历史最高峰3.92亿吨,降到2003年的估计收获量3.38亿吨,这减产的5000万吨相当于加拿大的谷物产量。布朗由此断言,随着缺水情况的加剧,国际市场上的谷物之争将会加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来购买谷物,其实就是购买淡水。当然,中国未来的水资源匮乏,不仅仅表现在农业灌溉用水的紧张,按世界银行预测,由于中国人口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预计将增加9000万,中国城市对水的需求将由500亿立方米增至800亿立方米,即增长60%。同时工业用水的需求也将由1270亿立方米增至2060亿立方米(增加62%),于是农业用水必将更趋紧张。要知道,像中国这样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旦需要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之不足,那么必将在世界谷物市场引起巨大反响。

关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布朗是持反对态度的,他的着眼点并非是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之类,而是强调汽车与农作物争夺有限的耕地。这是很值得注意的观点。布朗以美国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平均一人一辆)为例,美国用于道路和停车场的土地面积估计为1600万公顷,几乎和美国小麦的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差不多。倘若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两人一辆汽车的拥有率,汽车总量从现在的1300万辆增加到6.4亿辆,那么6.4亿辆汽车需要占有的土地面积(用于道路和停车位)将接近1300万公顷,这是中国现有稻田面积(2800万公顷)的一半。布朗认为,对于一个缺乏土地而人口又在不断增长的国家,承受不了把宝贵的耕地变成道路和停车场的代价。因此,“中国不应当建设以小汽车为中心的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而应当集中发展现代化的城市轻轨交通系统,并辅之以公共汽车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布朗的这一看法,无疑是中外汽车商无法苟同的。

布朗在《B模式》中提出的观点,尚不限于以上两方面,他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究竟是讨人嫌的乌鸦嘴还是善意的忠告,读者自有定论,无需我来评说。我建议中国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环境专家们,尤其是执掌决策大权的官员们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破坏因素”(布朗:中译本序言)。(2004年5月)6.猫与鼠的游戏

我一直对老鼠没有好印象,这偏见也是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的饭菜稍不注意,夜里就有老鼠光顾,你尽管用老鼠夹埋伏在墙角,或者撒上老鼠药,对这机灵的畜牲也奈何不得。它们几乎没有不偷的,咬破米袋子,啃食瓜果,甚至连家具也啃上几口,所以我从小就与老鼠结了仇。有一年去澳洲,在堪培拉一家动物园参观,高大的桉树林中突然跳出几只袋鼠,向我表示友好,竟然通人性地要将它的前肢放在我的肩上,虽然明知此鼠非彼鼠,我也吓了一跳,心想如果老鼠果真转基因,变得如此硕大,那真是太恐怖了。听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当地老鼠受核辐射而变异,体大如犬,只是我没有见到确切的报道,至今半信半疑。不过,由此我对猫也有所好感,作为老鼠的天敌,猫和狗一直是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皆然,这似乎用不着我来多说。

后来到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我的信念却受到不小的冲击。憨态可掬的米老鼠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不必说,卡通片“米老鼠”中猫与鼠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生物习性,而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使我对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