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药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8:12:22

点击下载

作者:黄元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沙药解

长沙药解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许序

“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内容提要

《长沙药解》,四卷,清代医家黄元御撰,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书选《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某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释药与议方、论病相结合,源于经典又切于应用,使药效阐述不流于空泛。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二年(1832)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长沙药解》,四卷,清代黄元御撰。黄元御(1705—1758),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黄氏自幼业儒,青年时补诸生,三十岁时因目疾为庸医所误,左目失明,发愤曰:“不能为名相济世,亦为名医济人。”自此开始习医,师从金乡于不遽先生,精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旁涉晋唐以后诸家学说,临证主张扶阳抑阴。乾隆十五年(1750)“考授御医”,因其医术精湛,深受乾隆帝青睐,亲题“妙悟岐黄”匾额赐之。黄氏一生著述甚丰,计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玉楸子堂稿》(已佚)等医书十二部,另有《周易悬解》《道德经悬解》。《长沙药解》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据本书自序所言,系黄氏为“正药性而师后世”,“远考《内经》,旁概百氏”,“取仲景方药笺疏”而成。是书选取《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下均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以药系方,以方言证,参病机辨证于其间,理法方药相贯,将议方用药与论病密切结合。对药物的阐释源自经典,又多有独到之处。

本书流传广泛,现存版本较多。单行本主要有:道光十年庚寅(1830)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刻本、同治元年壬戌(1862)刻本、同治五年丙寅(1866)渝城东华观刻本、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等。合刊本《黄氏医书八种》主要有:乾隆刻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刻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宛邻书屋刻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七曲会刻本、咸丰十年庚申(1860)长沙燮和精舍刻本、同治七年戊辰(1868)成都彭汝琮刻本、清代家塾刻本等。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二年(1832)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为底本,以咸丰十年庚申(1860)长沙燮和精舍刻本(简称“咸丰本”)为主校本,同治七年戊辰(1868)成都彭汝琮刻本(简称“同治本”)、家塾刻本(简称“家塾本”)为参校本。

具体校注原则如下:

1.采用简体横排形式,对原书进行标点。原书表示文字前后之“右”今改为“上”。

2.底本中俗字、异体字、古字,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

3.底本中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生僻疑难字词酌予注释。

4.底本中一般笔画之误,如“桂枚”改作“桂枝”等,予以径改,不出校。

5.底本中明显的误、脱、衍、倒之处,有校本可据者,据校本改;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改,均出校说明。

6.原书中药名等名词不统一者,均以通行称谓律齐,不出校。

7.原书中病证名与现通行写法不一者,均以通行病证名律齐,不出校。

8.底本目录与正文标题有异者,据正文标题改目录,不出校。

9.所引经方剂量与仲景原方多有出入,今依底本,不作改动,不出校。

10.原书中所涉典故,简注其义,并说明出处,习见者仅注明出处。序

闻之《吕览》: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成之者,遂其生也,是天人之合也。然生之者,布帛也,菽粟也;杀之者,若锋刃,[1]若鼎镬,若水旱,若蝗螟。生之途,未能十一,杀之途,不止十三,何其生之寡而杀之多也?此人事乎,抑天道耶?玉楸子曰:此未足以为[2]多也,有其至多者焉。屠羊说以屠羊传,而羊不哀,其道孤也。无[3]何,屠牛垣以屠牛传,而庖丁起,其党渐众,牛始哀矣。无何,高[4][5][6][7]渐离以屠狗传,而聂政兴,朱亥出,樊哙生,其徒愈繁,而[8][9][10][11]狗始悲矣。无何,白起、章邯之属以战将名,宁成、郅都[12]之辈以刑官著,自兹屠人者传矣。风气开,下流众,苟道将、尔

[13][14][15]朱荣之徒且比肩来,索元礼、来俊臣之类更接踵至,尤而效[16]之,抑又甚焉!至于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人始哭矣!

此良可疾首痛心已,而君子未以为痛也。何则?大难既平,目不[17]睹兵革之事,耳不闻罗织之经,其人死,其祸绝。往者已矣,来者犹幸!夫何庸工群起而谈岐黄,则杀之至多而不可胜穷者,无如此[18]甚矣。不以戈铤而人罹锋刃,不事箝网而人遭诛夷。其书多,其[19]传久,其流远,其派众,其人已死,其祸不绝。遂使四海之大,百世之远,尽饮其羽,饱其锋,登其梯,入其瓮。水旱不年有,而此无免时;蝗螟不岁见,而此无逃期。痛哉!痛哉!此最可痛哭流涕者也,其天道乎,抑人事耶?

玉楸子悲先圣之不作,后学之多悖,处滑靡波流之日,思以一篑[20]障江河,垂帘著述,十载于兹矣。以为书者,庸工之法律;药[21]者,庸工之刀斧。千载大难,吾将解之。张睢阳曰:未识人伦,焉知天道!天道远,人理近,始欲与之言人理;人理玄,物性昭,今且[22]与之晰物性。恒有辩章百草之志,未遑也。辛未秋,南浮江淮,[23]客阳邱,墨墨不得意。癸酉仲春之初,东郊气转,北陆寒收,遂乃远考《农经》,旁概百氏。近古以来,李时珍作《纲目》,搜罗浩[24]衍,援引该洽,备牛扁、狗骨之木,列鸡头、鸭脚之草,采神经怪牒以炫其奇,征野史稗官以著其富。纪载博矣,而丑谬不经。嗟乎!未识人理,焉知物性?今欲与之言物性,仍兼与之晰人理。侍读吴公驻马相过,闻之惆然,离席进曰:惟吾子删其怪妄,归于简约,以复炎黄之旧,意亦可焉!玉楸子伏而唯曰:吾无从删也。《经》传炎帝,[25]非尽曩文,《录》出桐君,不皆昔义,下及余子,更不晓事,莠盛苗秽,非种难锄,悉铲尔类,利用大耕耳。乃取仲景方药笺疏之,作《长沙药解》。[26]

停笔怆怀,中宵而叹,公孙悼倍偏枯之药以起死人,其药不灵,何则?人已死也。然以治偏枯,则其药灵。偏枯者,半死半生也,偏枯之人而使之不枯,是半死之人而使之不死也,则谓公孙悼之药能起死人也可。今以起死人之药而治偏枯,其药亦不灵,非药之不灵,人之不解也。

噫!前古圣人,尝草木而作经;后古圣人,依感复而立法,欲以生人;而后世乃以之杀人,由其不解人理、不解物性也。玉楸子《长沙药解》成,知其解者,旦暮遇之,斯拱而俟之耳。乾隆十八年岁在癸酉二月昌邑黄元御撰

[1]鼎镬(huò祸):古代的大锅,常作为烹人的刑具。

[2]屠羊说(yuè悦):战国时楚国隐士,复姓屠羊,名说,楚昭王时以屠羊为业。

[3]屠牛垣:齐国之善屠牛者,《管子·制分篇》言其“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

[4]高渐离:战国末期燕国乐人,屠狗为业,善击筑,荆轲至交,后刺杀秦王未遂而被诛。

[5]聂政: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济源东南)人,曾避仇家逃往齐国,以屠为业,后刺杀韩相侠累后自杀。

[6]朱亥:战国时魏国隐士。曾隐居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为屠,力大,后助信陵君窃符救赵。

[7]樊哙:汉初将领,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出身寒微,早年曾屠狗为业,后辅佐刘邦,为西汉开国名将。

[8]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省郿县东北)人。战功显赫,攻克六国城池七十余座。

[9]章邯:秦末著名将领,秦二世时任少府。曾迎击陈胜起义军,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攻杀反秦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等,以善战著称。

[10]宁成:西汉酷吏,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县)人,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都尉、中尉,以贪暴残酷著称。

[11]郅都:西汉酷吏,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为官清廉,执法严酷。

[12]苟道将:河内山阳人,西晋名将。官至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东平郡公。执法以严酷著称,人称“屠伯”。

[13]尔朱荣:北魏末年北秀容(今山西岚县)人,官至大都督。曾于528年发动河阴之变,为控制北魏政权,屠杀皇族和百官公卿。

[14]索元礼:武则天时著名酷吏,胡人。生性残忍,曾在洛阳审理谋反者,施行各种酷刑,并广泛牵涉无辜,枉死者达数千人。

[15]来俊臣:武则天时著名酷吏,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生性残忍,长于严刑逼供,与索元礼齐名,二人联手发明十种枷刑。

[16]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语出东汉班固《东都赋》,言汉末王莽篡位,生灵涂炭,食人成风,血流成河,以夸张的手笔渲染战争的惨烈。

[17]罗织之经:《罗织经》是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著的一部专讲如何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

[18]戈铤:此代指兵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铤,箭头装入箭干的部分。

[19]派:水的支流。

[20]以一篑(kuì溃)障江河:以一筐土阻挡江河之势。此为谦词,义为以己微薄之力挽当时之流弊。篑,盛土的竹筐。

[21]张睢(suī)阳:即张巡,唐朝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誓死守卫睢阳(今河南商丘)。

[22]遑:闲暇。

[23]墨墨:失意貌。《汉书·窦婴传》:“婴墨墨不得意,而厚遇夫也。”

[24]该洽:广博,完备。

[25]桐君: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之臣,从事采药,著有《桐君采药录》等,原书已佚。

[26]公孙悼……起死人:典出《吕氏春秋》。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卷一

甘草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剂气血之灵丹。《伤寒》炙甘草汤甘草四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二两,生地一斤,阿胶二两,麻仁半升,麦冬半升。清酒七升,水八升,煮三升,去渣,入阿胶,消化,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治少阳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以少阳甲木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循胃口而下两胁。病则经气上逆,冲逼戊土,胃口填塞,碍厥阴风木升达之路,木郁风作,是以心下悸动。其动在胃之大络虚里之分,正当心下。经络壅塞,营血不得畅流,相火升炎,经络渐而燥涩,是以经脉结代。相火上燔,必刑辛金,甲木上郁,必克戊土,土金俱负,则病转阳明,而中气伤矣。甲木之升,缘胃气之逆,胃土之逆,缘中气之虚。参、甘、

大枣

益胃气而补脾精,胶、地、麻仁滋经脉而泽枯槁,姜、桂行营血之瘀涩,麦冬清肺家之燥热也。

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大枣十二枚,

半夏

半升,黄连一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治太阳伤寒中风,下后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者。以下后中气虚寒,水谷不消,土木皆郁,升降倒行。脾陷而贼于乙木,则腹中雷鸣而下利,胃逆而贼于甲木,则心下痞硬而干呕。君相火炎,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甘、姜、大枣温补中气之虚寒,芩、连清泄上焦之烦热,半夏降胃逆而止干呕也。

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一枚。治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贼,是以腹胀下利。附子温补其肾水,姜、甘温补其脾土也。脾主四肢,脾土湿寒,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冷。四肢温暖为顺,厥冷为逆,方以甘草而君姜、附,所以温中而回四肢之逆,故以四逆名焉。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以其肾水上凌,火土俱败,寒饮泛溢,胃逆作呕。姜、甘、附子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治厥阴病,汗出,外热里寒,厥冷下利,腹内拘急,四肢疼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微阳不归,表里疏泄。姜、甘、附子温补水土,以回阳气也。

通脉四逆汤甘草、干姜各三两,生附子一枚。治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是以下利。脾阳颓败,四肢失温,是以厥逆。经气虚微,是以脉微欲绝。姜、甘、附子温补里气,而益四肢之阳也。治厥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以水土寒湿,木郁贼脾,微阳不敛,表里疏泄。姜、甘、附子温暖水土,以达木郁也。

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治少阴病,四逆者。以水寒木枯,郁生风燥,侵克脾土,中气痞塞,不能四达。柴、芍清其风木,甘草补其中气,枳实泄其痞满也。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治伤寒汗后,烦躁吐逆,手足厥冷者。以汗后火泄土败,四肢失养,微阳离根,胃气升逆。甘草、干姜补土温中,以回升逆之阳也。《金匮》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白术

二两,桂枝四两。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以水寒土湿,木郁不能行水,湿阻关节,经络不通,是以痛肿。湿蒸汗泄,卫阳不固,故恶风寒。术、甘补土燥湿,桂枝疏木通经,附子温其水寒也。

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麻黄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以土湿不能行水,皮毛外闭,溲尿下阻,湿无去路,淫蒸肌肤,而发黄肿。甘草补其土,麻黄开皮毛而泄水湿也。《伤寒》调胃承气汤甘草二两,大黄三两,芒硝半斤。治太阳伤寒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属阳明者。以寒闭皮毛,经郁发热,汗出热泄,病当自解。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此胃阳素盛,腑热内作,将来阳明之大承气证也。方其蒸蒸发热之时,早以甘草保其中,硝、黄泻其热,胃气调和,则异日之腑证不成也。《金匮》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甘草、阿胶各二两。治产后下利虚极者。以产后亡血木燥,贼伤脾土,而病下利。白头翁以清其湿热,甘草补其脾土,阿胶润其风木也。《伤寒》甘草汤生甘草二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少阴水旺,二火俱腾,上行清道,是以咽痛。生甘草泄热而消肿也。

甘草粉蜜汤甘草二两,铅粉一两,蜜四两,水三升,煮甘草,取二升,入粉、蜜,煎如薄粥。治蛔虫为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者。[1]以土弱气滞,木郁虫化。甘草补土,白粉杀虫,蜂蜜润燥而清风,滑肠而下积也。[2]

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祖气运动,左旋而化己土,右转而化戊土,脾胃生焉。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升则化丁火;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降则化癸水,于是四象全而五行备。木温、火热、水寒、金凉,四象之气也。木青、金白、水黑、火赤,四象之色也。木臊、水腐、金腥、火焦,四象之臭也。木酸、金辛、火苦、水咸,四象之味也。土得四气之中,四色之正,四臭之和,四味之平。甘草气色臭味,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故走中宫而入脾胃。

脾土温升而化肝木,肝主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胃土清降而化肺[3]金,肺主藏气而胃为化气之源,气血分宫,胥秉土气。甘草体具五[4]德,辅以血药,则左行己土而入肝木,佐以气药,则右行戊土而入肺金。肝血温升,则化神气,肺金清降,则化精血。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

肝脾之病,善于下陷,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肺胃之病,善于上逆,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呕吐者,肺胃之上逆也,滞气不能上宣,则痞闷于心胸;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滞气不得下达,则胀满于腹胁,悉缘于中气之虚也。上逆者,养中补土,益以达郁而升陷,则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上行用头,下行用梢。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泄火而消满。凡咽喉疼痛,及一切疮疡热肿,并宜生甘草泄其郁火。熟用去皮,蜜炙。白术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5]《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二两,大枣六枚,

生姜

两半,附子一枚,白术一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大便坚,小便自利者。以汗出遇风,表闭汗回,流溢经络关节,营卫郁阻,是以疼烦。若小便不利,此应桂枝加附子,暖水达木,以通水道。今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在表而不在里,而水道过通,恐亡津液,故去桂枝之疏泄,加白术以补津液也。

越婢加术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自利而渴者。以皮毛外闭,湿气在经,不得泄路,郁而生热,湿热淫蒸,是以一身面目黄[6]肿。若小便不利,此应表里渗泄,以驱湿热。今小便自利而渴者,则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便利亡津,是以发渴。甘草、姜、枣补土和中,麻、膏泄经络之湿热,白术补脏腑之津液也。

麻黄加术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白术四两。治湿家身烦疼者。以湿郁经络,皮毛不泄,故身烦痛。麻黄汤泄皮毛以驱湿,恐汗去而津亡,故加白术,以益津也。此即里水之证,小便不利者也。

理中丸方在

人参

,治霍乱吐利。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去术之滞,加桂枝益肝阳而伐肾阴也。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去术之壅,加生姜降逆而止呕吐也。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去术之闭,加附子开瘀浊而消胀满也。下多者,仍用术,以其固脱陷而止泄也。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以其生津液而去湿也。

白术散白术、蜀椒、川芎、牡蛎等分。妊娠养胎。以胎妊之病,水寒土湿,木气郁结而克脾土,则脾困不能养胎。白术补土燥湿,蜀椒暖水敛火,芎疏乙木之郁,牡蛎消肝气之结也。

脾以太阴而抱阳气,故温升而化木火;胃以阳明而含阴精,故清[7]降而生金水。胃降则空虚而善容,是以食下而不呕;脾升则摩荡而善腐,是以谷消而不利。五行之性,火燥而水湿,太阴脾土,升自水分,因从水而化湿;阳明胃土,降于火位,因从火位而化燥。太阴之湿济阳明之燥,阳明之燥济太阴之湿,燥湿调和,中气轮旋,是以胃纳脾消,吐利不作。

但太阴脾以湿土司令,阳明胃从燥金化气。辛金己土,俱属太阴,而辛金不如己土之湿;庚金戊土,俱属阳明,而戊土不如庚金之燥。缘化于人,不敌主令于己者之旺也。人之衰也,火日亏而水日盛,燥日消而湿日长,湿则中气凝郁,枢轴不运,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则乙木不达,下克己土,水谷不消而为泄,胃逆则甲木失归,上克戊土,饮食不纳而为呕。白术补土燥湿,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医。理中汤方在人参,用之以治痞满呕泄,盖与姜、甘、人参温补中气,转其升降之轴,自复清浊之位也。其性守而不走,故于补虚固脱,独擅其长,而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若脐动腹满诸症,非姜、桂、附子不能胜任矣。

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至妙之法也。

盖湿淫之病,善伤津液。以土燥金清,则肺气降洒,而化雨露,其露气之氤氲而游溢者,浸润滑泽,是谓之津,津液渗灌,脏腑沾濡,是以不渴。湿则气滞津凝,淫生痰涎,脏腑失滋,每生燥渴。津液无多,而再经汗泄,湿愈而燥伤矣。加白术去湿而养津,此除湿发汗之金绳也。

水火之交,其权在土。水化而为木火,由己土之左旋;火化而为金水,缘戊土之右转。土者,水火之中气也。中气旺则戊土蛰封,阴降而抱阳,九地之下,常煦然而如春;己土升发,阳升而含阴,九天之上,常凛然而如秋。中气衰则戊土逆升,失其封蛰之职,火飞而病上热。己土顺陷,乖其发达之政,水沉而病下寒。是以火热水寒之病,必缘土败。仲景治水,五苓、真武、附子、泽泻诸方,俱用白术,所以培土而制水也。禹平水土,非土则水不可平。治天下之水者,莫如[8]神禹;治一身之水者,莫如仲景。圣圣心符,天人不殊也。

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9]

产於潜者佳。选坚白肥鲜者,泔浸,切片,盘盛,隔布,上下铺湿米,蒸至米烂,晒干用。人参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金匮》人参汤人参、白术、甘草、

干姜

各三两,即理中汤。治胸痹心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以中气虚寒,脾陷胃逆,戊土迫于甲木,则胸中痞结,己土逼于乙木,则胁下逆抢。甘草、白术,培土而燥湿,姜、参,温中而扶阳,所以转升降之轴也。

理中丸即人参汤四味作丸,治霍乱吐利,头痛身疼,发热恶寒。以夏月饮食寒冷,水谷未消,感冒风寒,皮毛外闭,宿食内阻,木气不舒,菀而克土,胃气壅遏,水谷莫容,胃逆则呕,脾陷则利。参、术、姜、甘,温补中气,所以拨上下之枢也。腹痛者,加人参足前成[10]四两,以阳衰气滞,土木逼迫,加人参补肝脾之阳,以清阴滞也。

四逆加人参汤甘草二两,干姜二两半,生附子一枚,人参一两。治霍乱利止脉微。以泄利既多,风木不敛,亡血中之温气。四逆汤暖补水土,加人参以益血中之温气也。《伤寒》通脉四逆汤方在甘草,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一两,以利亡血中温气,故肢寒,脉微欲将断绝,加人参补肝脾之阳,以充经脉也。

新加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四两,生姜四两,人参三两。治伤寒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以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故脉沉迟。经脉凝涩,风木郁遏,故身疼痛。甘、枣、桂枝,补脾精而达肝气,加芍药清风木之燥,加生姜行血脉之瘀,加人参补肝[11]脾之伤,以充经脉也。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治伤寒汗后心烦,口渴舌燥,欲饮水数升,脉洪大者。以胃阳素盛,津液汗亡;腑热未定,肺燥先动。白虎泄热清金,加人参以补汗亡之阳气也。治太阳中暍,汗出恶风,身热而渴者。以暑月感冒风寒,郁其内热,而伤元气,热盛而寒不能闭,是以汗出。白虎清金而泄热,加人参以益耗伤之阳也。

小柴胡汤方在柴胡,治少阳伤寒,渴者,去半夏,加人参、瓜蒌根,以津化于气,气热故津伤而渴,人参、瓜蒌根,清金而益气也。

气充于肺,而实原于肾,肺气下降,而化肾水,水非气也,而水实含肺气此气在水,《难经》谓为生气之原,道家名为水中气。盖阴[12]阳之理,彼此互根,阴升而化阳,又怀阴精,阳降而化阴,又胎阳气。阳气一胎,己土左旋,升于东南,则化木火。脾以阴体而抱阳魂,非脾阳之春生则木不温,非脾阳之夏长则火不热,故肝脾虽盛于血,而血中之温气,实阳升火化之原也。及其升于火而降于金,则气盛矣,是以肝脾之气虚,肺胃之气实。虚而实则肝脾升,实而虚则肺胃降。实而实则肺胃壅塞而不降,虚而虚则肝脾抑郁而不升,而总由于中气之不旺。

中气居不戊不己之间,非金非木之际,旺则虚者充实而左升,实者冲虚而右降,右不见其有余,左不见其不足。中气不旺,则轮枢莫转,虚者益虚而左陷,实者益实而右逆。[13]

人参气质淳厚,直走黄庭,而补中气。中气健运,则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其本位,上下之呕泄皆止,心腹之痞胀俱消。仲景理中汤、丸,用之以消痞痛而止呕泄,握其中枢,以运四旁也。大建中汤方见

胶饴

、大半夏汤方见半夏、黄连汤方在黄连,诸方皆用之治痞[14]痛呕利之证,全是建立中气,以转升降之机。由中气以及四维,左而入肝,右而入肺,上而入心,下而入肾,无往不宜。但入心则宜凉,入肾则宜热,入肺胃则宜清降,入肝脾则宜温升,五脏自然之气化,不可违也。

中气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中气之枝叶,根本既茂,枝叶自荣,枝叶若萎,根本必枯。肝脾主营,肺胃主卫,皆中气所变化也。凡沉、迟、微、细、弱、涩、结、代之诊,虽是经气之虚,而实缘中气之败,仲景四逆、新加、炙甘草方在甘草,皆用人参,补中气以充经络也。

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白术渗土金之湿,散浊气而还清,清气飘洒,真液自滴,人参润金土之燥,蒸清气而为雾,雾气氤氲,甘露自零。至于盛暑伤气之热渴,大汗亡津之烦躁,加人参于白虎、清金之内,化气生津,止渴涤烦,清补之妙,未可言喻。麦冬汤方在麦冬、竹叶石膏汤方在竹叶,二方之用人参,清金补水之玉律也。

熟用温润,生用清润。大枣

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金匮》十枣汤甘遂、芫花、大戟等分,为散,大枣十枚,煎服一钱匕。治中风表解,内有水气,下利呕逆,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汗出不恶寒者。以土败不能制水,水邪泛滥,中气郁阻,肝脾下陷而为泄利,胆胃上逆而作呕吐。戊土迫于甲木,是以心痞胁痛。相火升而卫泄,是以汗出。表证既解,故不恶寒。芫、遂、大戟,决[15]其积水,大枣保其脾精也。[16]《伤寒》苓桂甘枣汤方在茯苓,用之治伤寒汗后,脐下悸动,欲作奔豚,以汗泄肝脾精气,木枯风动,郁勃冲击,土败而风木升腾,是为奔豚,大枣补脾精而滋风木也。《金匮》甘麦大枣汤方在小麦,用之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以木枯风盛,肺津被耗,大枣补脾精而润风燥也。《伤寒》小柴胡汤方在柴胡,治少阳伤寒。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干姜。《金匮》黄芪建中汤方在胶饴,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以其补而不行,益滞而助壅也。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酸则木病,故宜辛散;辛则金病,故宜酸收;咸则水病,故宜苦温;苦则心病,故宜咸寒。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土居四象之中,得五味之和,五气之正,不酸、不辛、不苦、不咸,其味曰甘,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其气曰香。味为阴而气为阳,阳性动而阴性静,以其味甘,则阴静而降,以其气香,则阳动而升,升则己土左旋而水木不陷,降则戊土右转而火金不逆。四象之病而生四味者,土气之弱也。

大枣纯和凝重,具土德之全,气味甘香,直走中宫而入脾胃,其甘宜胃,其香宜脾。而香甘之外,则四象之味俱备,其辛宜肝,其酸宜肺,其苦宜肾,其咸宜心。补中宫而养诸子,既左右之咸宜,亦四达而不悖,真天下之佳果,人间之良药。

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入己土,补脾精而养肝[17]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

盖汗血一也,肺主卫气而司皮毛,肝主营血而司经络。营行脉中,为卫之根,卫行脉外,为营之叶,非卫则营不生,非营则卫不化。酝于卫而藏于营则为血,酿于营而泄于卫则为汗,虽异名而实同出,故曰夺汗者勿血,夺血者勿汗。太阳中风,卫气外敛,营郁而生内热义详桂枝、麻黄。

桂枝汤方在桂枝,开经络而泄营菀,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泄并行之法也。十枣汤、葶苈大枣数方,悉是此意。惟伤寒营闭卫郁,义在泄卫,不在泄营,故麻黄汤方在麻黄不用也。其甘多而香少,则动少而静多,与姜、桂同用,调其凝重之气,使之游溢于脏腑,洒陈于经络,以精专之体,改而为流利之性,此先圣之化裁也。

桂枝为内外感伤之原,遇沉、迟、结、代之脉,一变而为新加[18],再变而为炙甘草方在甘草,总不离桂枝之法。而当归四逆方在当归,治厥阴脉微欲绝,则倍用大枣以滋肝血方用大枣二十五枚,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而大枣之能事始尽。其伟绩殊效,备见于仲景诸方矣。

新制大枣法:选坚实肥大者,煮去苦水,换水煮烂,去皮核,净肉半斤,加生姜汁八两,入原汤煮化,连汁晒干。胶饴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功专扶土,力可建中,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生津润辛金之燥,养血滋乙木之风,善缓里急,最止腹痛。《伤寒》小建中汤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阳脉涩,阴脉弦寸为阳,尺为阴,法当腹中急痛者。以甲乙二木,表里同气,甲木不降,则阳脉涩,乙木不升,则阴脉弦。甲木不降,必克戊土,法当痛见于胸胁;乙木不升,必克己土,法当痛见于腹胁。木气枯硬,是以其痛迫急。少阳胆从相火化气,厥阴肝以风木主令,肝胆合邪,风火郁生,中气被贼,势在[19]迫急。胶饴、甘草补脾精而缓里急,姜、桂、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火也。治少阳伤寒,心中悸而烦者。以病传少阳,相火菀隆,不可发汗,汗亡少阳之津,木枯土弱,必传阳明,五行之理,病则传其所胜[20]也。胃气调和则病愈,胃土堙郁而不和,其心中必生烦悸。盖少阳甲木,化气于相火,而下交癸水者,戊土培之也。汗泄中脘之阳,土弱胃逆,不能降蛰相火,相火飞腾,升炎于上,心液消铄,故生郁烦。胆胃上壅,阻碍厥阴升降之路,是以动悸。以枯木而贼弱土,燥热郁生,伤耗胃脘之精液,则中宫败矣。胶饴、甘草、大枣补脾而生胃液,姜、桂、芍药疏木而清相火也。小建中证,即炙甘草证之轻者,烦悸不已,必至经脉结代。《金匮》治虚劳里急腹痛,悸衄,梦而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以中气衰弱,凝郁莫运,甲木不降,累及厥阴,升路郁阻,而生动悸,相火刑金,收令不行,而生吐衄。肺津消铄,则咽干口燥。乙木不升,生气莫遂,贼伤己土,则腹痛里急。木郁风动,疏泄不藏,则梦而失精。手之三阳,足之三阴,陷而不升,则手足烦热而肢节疼痛。胶饴、甘、枣补土养精而缓里急,姜、桂、芍药疏木达郁而清风也。《金匮》大建中汤胶饴一升,人参一两,干姜四两,蜀椒二合。治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气,上冲皮毛,头足出现,上下[21]走痛而不可触近。以火虚土弱,水邪无畏,中侮脾胃,上凌心火,火土双败,中上寒甚,呕痛齐作,饮食俱废。饴、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黄芪建中汤黄芪两半,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虚劳之病,土败木遏,菀槁不荣《素问》语,是以里急。生气失政,缘于阳虚。胶饴、甘、枣,补脾精而缓里急;姜、桂、芍药,疏木郁而清风燥;黄芪补卫阳而生营阴也。

乙木生于癸水而植于己土,甲木生于壬水而培于戊土,中气旺则戊土右降而甲木不逆,己土左升而乙木不陷。乙木直升,故腹胁松畅而不满急,甲木顺降,故胸胁冲和而不痞硬。中气颓败,不能四运,甲木上逆而贼戊土,乙木下陷而贼己土,土木逼迫,则痞硬满急,疼痛惊悸,吐衄遗泄,干燥烦热之病生焉。总以根本失养,枝干不荣,故变和缓而为急切,作盗贼以犯中原也。风木相火,郁生燥热,内耗脾胃之精液,外铄肝胆之精血,久而生意枯槁,中气亡败,则性命倾矣。胶饴温润淳浓,补脾精而养肝血,缓急切而润风燥,是以建中三方皆用之,以补中而缓急。[22]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审其木燥而用芍药,水寒则用椒、姜,气弱则加黄芪,血虚则加当归,解此四法,胶饴之用,备建中立极之妙矣。

粳米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培土和中,分清泌浊,生津而止渴燥,利水而通热涩。[23]《金匮》附子粳米汤附子一枚,粳米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一两,大枣十枚。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以火虚土败,水寒木郁,肝木克脾,故腹中雷鸣而为切痛,胆木克胃,故胸胁逆满而作呕吐。粳米、甘、枣,补土和中,附子驱下焦之湿寒,半夏降上脘之冲逆也。《伤寒》桃花汤方在赤石脂,用之治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以土湿水寒,木郁血陷,粳米补上而和中,利水而泄湿也。

人之中气冲和,升降不反,则清阳弗陷而浊阴弗逆。中气亏损,升降倒行,清气下陷,痛坠而泄利,浊气上逆,痛满而呕吐,则冲和之地变而为急迫之场矣。物之冲和,莫如谷气,粳米得谷气之完《素问》:稻米者完。最补中焦,而理清浊,附子粳米汤以此和平厚重之气助其中宫,桃花汤以此和煦发达之气益其中脘。中旺则癸水将退,而后干姜奏其回阳之效,己土将复;而后石脂成其固脱之功,阴邪欲遁;而后附子展其破寒之能,卫气欲平;而后半夏施其降逆之力。若非粳米握其中权,虽以半夏、附子之长于降浊,何足恃其前茅?干姜、[24]石脂之善于升清,安得逞其后劲?常山率然,但有首尾,未能如此呼应之灵也。

饮食入腹,是变精气,谷气化精,归于肝脾,谷精化气,归于肺胃。物之润泽,莫过于气,气清而化津水,津旺则金润,水利则土燥。水愈利则土愈燥而气愈清,气愈清则津愈旺而水愈利。故止渴之法,机在益气而清金,清金之法,机在利水而燥土。以土燥则清气飘洒,津液流布,脏腑被泽,是以不渴;土湿则浊气湮郁,痰涎凝结,脏腑失滋,是以渴也。粳米清液淳浓,最能化气生津,清金止渴,长于利水而燥土。白虎汤方在石膏,用之治伤寒表解之热渴,石膏、知母,清金而化水,粳米益气而生津也。人参白虎汤方在人参,用之治伤寒汗后之燥渴,石膏、知母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参益气而生津也。竹叶石膏汤方在竹叶,用之治大病差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麦冬、石膏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参益气而生津也。麦门冬汤方在麦冬,用之治咳嗽,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冬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参益气而生津也。

盖非气则津不化,非津则水不生,譬之水沸而气腾焉,气上之熏泽而滋润者,津也,气下之泛洒而滴沥者,水也。使无粳米、人参益气生津之药,徒以知、膏、麦冬清金化水之品,求其止渴,断乎不能!人之夏热饮水,肠鸣腹胀而燥渴不止者,水不化气故也。

薏苡

味甘,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清金,利水泄湿,补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气,润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沥,最泄经络风湿,善开胸膈痹痛。《金匮》薏苡附子散薏苡十五两,附子十枚,杵为散,服方寸匕。治胸痹缓急者。以水土湿寒,浊阴上逆,清气郁阻,胸膈闭塞。证有缓急不同,而总属湿寒。薏仁泄湿而降浊,附子驱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杵为散,煎服方寸匕。小便当下。治肠痈,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以寒邪在腹,膏血凝涩,堙郁臭败,腐而为脓。肠气壅遏,故腹皮胀急,而状如肿满。凝瘀腐化,故腹无积聚,而按之软塌。血败不华肌腠,故皮肤甲错,而失滑泽。卫阻而非表邪,故经脉数疾,而无外热。附子破其寒郁,败酱行其脓血,薏苡泄湿而开水窍也。败酱能化脓为水,水窍既开,故自小便下。

水非气清则不利,气非土燥则不清,土非水利则不燥。欲燥其土,必利其水,欲利其水,必清其气,欲清其气,必燥其土。土居气水之交,握其生化之权,而司其清浊之任者也。薏苡一物而三善备焉,上以清气而利水,下以利水而燥土,中以燥土而清气。

盖气化于精而水化于气,薏苡精液浓厚,化气最清,气秉清肃,化水最捷。以清肃之气而行降洒之令,千支万派,尽赴溪壑,水注川渎而大泽不涸,则土处沃衍而神洲不沉,湿消而气爽,露零而木荣矣。[25]麻杏薏苡甘草汤方在麻黄,以治风湿之病,推之凡筋挛骨痛、水胀气鼓、肺痈肠疽、消渴淋痛之类,无不因湿,则薏苡之治效,固当不一而足也。

百病之来,湿居十九,悉缘于太阴脾土之阳衰也。泄湿而燥土者,未必益气清金,而利水者,未必补中。能清能燥,兼补兼泄,具抑阴扶阳之力,擅去浊还清之长,未可得于凡草常木之中也。

小麦

味甘、微苦。《素问》: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小麦是手太阴药。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润辛金之枯燥,通壬水之淋涩,能清烦渴,善止悲伤。《金匮》甘麦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数欠伸者。以厥阴风木之气,最耗精血,风动而伤肺津,金燥则悲伤欲哭。五脏之志,在肺为悲,在肾为恐。五脏之声,在肺为哭。盖肺金燥降,则化肾水,物情喜升而恶降,升则得意而为喜,降则失意而为恐。悲者,恐之先机也。阳气将降,则生欠伸,欠伸者,阴引而下,阳引而上,未能即降也义详《灵枢·口问》。甘草培土,大枣滋乙木而息风,小麦润辛金而除燥也。此与消渴,俱厥阴病。

小麦粥生津止渴,除烦泄热。白术散方在白术,用之治心烦作呕,以其清心而除烦也。枳实芍药散方在枳实,用之治痈脓,以其泄热而除湿也。

大麦

[26]

味甘、酸,性滑,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利水消疸,止渴生津。《金匮》硝矾散方在硝石,用之治女黑疸,以其利水而泄湿也。白术散方在白术,用之治妊娠作渴,以其润肺而生津也。

大麦粥利水泄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也。

神曲

味辛、甘,入足太阴脾经。化谷消痰,泄满除癥。《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治虚劳百病,以其调中而消滞也。

神曲辛烈之性,化宿谷停痰,磨硬块坚积,疗胀满泄利,化产后瘀血。

炒,研用。

吴茱萸

味辛、苦,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中泄湿,开郁破凝,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伤寒》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治阳明伤寒,食谷欲呕者。胃气顺降,则纳而不呕,胃气逆升,则呕而不纳。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吴茱萸、生姜,温胃而降逆也。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以土虚木郁,中气被贼,胃逆不降,浊气上冲,是以头痛干呕。湿气凝瘀,是以常吐涎沫。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茱萸、生姜,降逆而疏木也。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以寒水侮土,脾陷胃逆,则吐利兼作。中气亏败,四肢失温,则手足厥冷。坎阳离根,散越无归,则烦躁欲死。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茱萸、生姜降逆而升陷也。《金匮》治呕而胸满者,以中虚胃逆,浊气冲塞,故呕而胸满。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茱萸、生姜降逆而泄满也。《伤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芍药、桂枝、通草各三两,细辛、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五枚,吴茱萸一升,生姜半斤。水六升,清酒六升,合煮,分三服。治厥阴病,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以土主四肢,而手足之温暖,经脉之充畅者,赖厥阴乙木之力,以乙木性温,藏营血而孕君火,灌经络而主肢节也。积寒内瘀,肝血冷涩,不能四运,故肢寒而脉细。当归四逆补营血而通经脉,茱萸、生姜温寒凝而行阴滞也。《金匮》温经汤当归、阿胶、芍药、川芎、桂枝、丹皮、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半夏、麦冬各一升,吴茱萸三两。水一斗,煮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或至期不来。治妇人带下,下利不止,暮即发热,腹满里急,掌热口干。以曾半产,瘀血在腹,阻隔清阳升达之路,肝脾郁陷,故腹满里急。风木疏泄,故带下泄利。君火上逆,故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暮而阳气不藏,是以发热。归、阿、芍药养血而清风,丹、桂、芎破瘀而疏木,半夏、麦冬降逆而润燥,甘草、人参补中而培土,茱萸、干姜暖肝而温经也。

吴茱萸辛燥之性,泄湿驱寒,温中行滞,降胃逆而止呕吐,升脾陷而除泄利。泄胸膈痞满,消脚膝肿痛,化寒痰冷饮,去嗳腐吞酸,逐经脉关节一切冷痹,平心腹胸首各种寒痛,熨胁腹诸癥,杀脏腑诸虫,医霍乱转筋,疗疝气痛坠。热水洗数次用。

蜀椒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金匮》大建中汤方在胶饴,用之治心腹寒疼,以寒水而凌火土,蜀椒胜寒水而补火土也。乌头赤石脂丸方在乌头,用之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肾邪而贼心君,蜀椒益君火而逐阴邪也。升麻鳖甲汤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