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是整理出来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0:10:16

点击下载

作者:江华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效率是整理出来的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效率是整理出来的作者:江华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0449635本书由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

忽然间书桌上怨声腾沸:

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

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

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

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

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

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

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早晚定规要把你挤倒了”!

大钢表叹息快睡锈了骨头;“风来了!风来了!”稿纸都叫了;

笔洗说他分明是盛水的,

怎么吃得惯臭辣的雪茄灰;

桌子怨一年洗不上两回澡,

墨水壶说“我两天给你洗一回”。“什么主人?谁是我们的主人?”

一切的静物都同声骂道,“生活若果是这般的狼狈,

倒还不如没有生活的好”!

主人咬着烟斗迷迷的笑,“一切的众生应该各安其位。

我何曾有意地糟蹋你们,

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

闻一多先生整日伏案工作,没有时间料理生活事务,以致连他自己的书桌也堆得乱七八糟。等诗人偶尔闲暇下来时,打量着面前这一片“惨不忍睹”的世界,反觉得滋生了许多乐趣。在他眼里,所有的用品、杂物都仿佛“人格化”了,他们互相指摘、彼此嗔怪,好不热闹。“桌子上堆满了东西,重要文件被埋在废纸、手套、钥匙、咖啡杯下面;虽然制订了工作计划,但从没能按计划完成工作;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无暇关注自己的爱好和健康……”相信很多人跟闻一多先生一样,都会碰到类似的苦恼。

当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来时,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你的工作效率这么低呢?是什么导致你的生活这么乱呢?

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往往是疏于整理所致:物品无序摆放,它们就会从你眼皮底下消失;时间不会利用,无情的岁月就会摧毁你的成功之路;人脉缺乏管理,你身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人生缺乏规划,你的一生都将碌碌无为……

这就是整理的重要性,如果你放弃了整理,那么不仅你的空间,甚至连你的整个人生都可能被毁掉。

学会整理,才能让你从紧张、无序、杂乱、焦虑、拖延的泥潭中走出来,进而才能让轻松、高效、洒脱、乐观、快乐、健康的阳光投入到你的怀抱。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整理方法已经过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仅工作需要整理,时间、人脉、情绪、人生也需要整理。只有养成随时整理的习惯,转变思维,才能摆脱杂乱的状态,工作和生活也将会更上一层楼。

本书最大的目的就是:教会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地利用手头的资源,建立起合理的生活秩序,从而使工作变得更高效、更快捷,使生活变得更潇洒、更精彩,使人生变得更简单、更充实。第一章工作整理术——终止混乱,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不管你的工作有多繁重,也不管你有多少借口,都一定要在平时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待这种习惯养成后,你就会在别人眼中留下干净、整洁、负责任的印象,也会使你繁重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乐趣。不懂整理,你的工作就没有效率“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务,恨不得一天的时间变成25小时;工作中总是感觉被掣肘,无法集中精力干好眼前的工作;办公桌上乱成一团,经常找不到重要的文件;昨天保存在电脑里的资料找不到了,只好重做一份……”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吧?这是工作效率不高的表现。

想要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并且在工作的同时还能使自己感觉轻松、愉快,我们需要整理术的帮助。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凡是工作能力强的人,其整理能力也很强。反之,不会整理的人,其工作效率往往都很低下。

王瑜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连锁企业。由于他勤奋努力,工作认真负责,良好的表现得到了老板和同事们的认可。后来,老板任命他为一家连锁门店的店长。

王瑜当上店长后,仍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整日埋头于日常的各种琐碎事务中。无论是不是他的工作范围,他都忍不住要去插一把手。渐渐地,下属们也开始把很多事情交给他去做了,当然,工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很重要,但是自己又不太懂的事情。对于这种事情,他又采取逃避的态度,宁愿让自己去忙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情,也不愿去面对。直到快要到最后的期限了,他才动手去处理,结果往往会因为时间仓促,不得不草草了事。

这样过去了几个月后,王瑜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劲。明明自己已经一刻也不得闲,辛苦地在工作着,每天似乎还是有永远都做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事务,但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一天,老板让他起草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些人力资源工具书,好让他有所参考,期限是半个月。

回到家后,王瑜翻开那些有关人力资源的工具书,正准备往下看的时候,又想到,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没必要这么早就动手。于是王瑜就合上了书本,开始打扫房间了。

第二天,王瑜像以往一样去店里上班,仍然按部就班地处理着店里的日常琐事。很多原本就应该由下属去完成的事情,比如业务谈判、客户回访,王瑜也亲自过问,还是让自己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地旋转。

时间过得很快,半个月的期限转眼就到了,老板要王瑜交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草案,王瑜这时才忽然想起来这件事,于是他打算晚上加班完成,但是适逢月底,正是店里需要盘点库存的时候,王瑜不得不忙到深夜才回到家里。一身疲惫的他不得不坚持着继续挑灯夜战,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才基本完成。

当王瑜将草案递给老板看的时候,老板一边翻着一边不停地摇头,脸色凝重。这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就这样被王瑜错过了。没过多久,王瑜的职位又发生了变化,他被调离了店长的岗位,转到一个不冷不热的岗位任职。

不懂整理,你的工作就会缺乏秩序;不懂整理,你就会将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不必要的琐事上。就像故事中的王瑜一样,当上了店长,却还在做店员的事情,那自然是做不好店长本身的工作了。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王瑜这样的人,他们整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奔波,马不停蹄,看起来很忙,可一天下来,工作效率却低得出奇,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会整理工作。

整理对我们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技术上看,整理是一种流程设计;从结果上看,整理可以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提升我们生命的纯度。

商界精英鲍伯·费佛的每个工作日里,一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第二类是为了维持现有状态,或使现有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一切工作;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

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鲍伯·费佛绝不会开始第二类工作,而且在全部完成第二类工作之前,绝不会着手进行任何第三类的工作。“我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将第一类工作完全结束”,鲍伯给自己规定,因为上午是他认为自己最清醒、最有建设性的时间。“你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无休止地拖下去。”鲍伯说这便是去除杂乱无章的坏习惯最好的方法。

同一件事,有的人只需要一小时便可做完,有的人却需要一天;同样的麻烦,有的人会处理得越来越少,有的人却越堆越多。前后的天壤之别在于,前者只会瞎闯盲干,后者却懂得技巧。如果你学会了整理术,繁忙对你来说将不会是一个问题。它将保证你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好眼前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像处女座一样做个整理高手

韩国的OKoutdoor.com公司成立于1994年,创立初期,它只有3700万韩元的启动资金和一间16平方米的办公室。然而,发展到2000年,它的销售额已经跃居同行业第一。不仅如此,公司创立10年的时候创造了1000多亿韩元的销售额,2010年在企业创新大奖中获得了“韩国国务总理奖”。现在占据户外用品网上销售商城的第一位,甚至被称为“登山装备及野营装备领域的NAVER”。

是什么使OKoutdoor.com公司异军突起并成长为今日的局面的呢?OKoutdoor.com公司的社长张成德是这样说的:“所有事情都是从整理、整顿开始的。”

OKoutdoor.com公司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30分,但在8点20分的时候,所有的员工会赶到公司。每个人先拿出5分钟打扫私人空间,剩下的5分钟打扫公共区域,以桌子为中心3~4米范围之内的空间,要打扫得一点灰尘都没有。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分职务高低,都要身体力行,这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让人专心工作的环境。

有些人可能会想,肯定是公司领导让他们干,他们才不得已非干不可的。但实际上,OKoutdoor.com公司的员工已经将整理、打扫当成了一种习惯。商品设计一组的组长金珠闽在《朝鲜日报》的采访中说:“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打扫卫生开始的,从早上8点20分开始,10分钟之内,社长职务以下的员工都要打扫自己的位子和自己负责的区域。大家都很自觉,都会把自己负责的区域认真打扫干净。然后从8点30分开始到10点,是大家集中工作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不能受到别人的干扰,我们甚至会拜托合作公司,尽量避开这段时间给我们打业务相关的电话。打扫完卫生之后,清清爽爽地埋头工作,工作效率真的能够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很容易会被一些小东西分散了注意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整理自己的办公空间,增加效率。

根据哈佛商学院对1000多名员工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承认他们根据工作空间的整洁与否来判断他们的同事。与此同时,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同事凌乱不堪的办公室感到“大为震惊”,大多数人把这归结于纯粹的懒惰。

比尔·盖茨说:“由于现在许多办公室空间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工作区,他们以此做出评判。这通常是个人的感受。他们认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懒散的人……你的表现和你的工作空间保持一致。如果工作空间井然有序、一丝不苟,那么你就具有工作的倾向和动力。”

整理,是一个人必学的工作技能,整理后,我们的思路就会变得很清晰,想要的东西很快就能找到,从而能够尽情地努力工作,尽情地享受工作。

键山秀三郎是日本的一名传奇人物,他193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2年毕业于岐阜县立东浓高中,1953年就职于底特律商会,1961年成立“黄帽子”公司并担任社长。截至今日,“黄帽子”公司在日本已经开了480多家连锁店,此外,还在中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分店。

键山秀三郎还是一名著述颇丰的作家,他著有《每日一扫》《从做卫生学人生法则》《致后辈诸君》等书。键山秀三郎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跟他四十年如一日地打扫洗手间是分不开的。

公司创立初期,经营状况并不好,所以整个公司的气氛也很低沉。键山秀三郎想:“我既不能给职工提高工资,又发不了奖金,那么能为职工干点儿什么事情呢?”想来想去,他觉得想让意志消沉的职工愉快地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扫卫生。键山秀三郎回忆说:“人是一种和他的所见越来越像的存在。通过整理或打扫杂乱的环境,脑子和心灵也会同时得到清理。如果整天困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头脑和心灵就都不可能清醒、敞亮。”

社长亲自打扫卫生,这让职工们大吃一惊,他们觉得很意外,认为打扫卫生本来应该是那些闲人或底层人士干的事情。然而,键山秀三郎却丝毫不在意职工们的眼光,每天都一丝不苟地打扫走廊、窗户、办公室,甚至卫生间。公司变得越来越干净了,职工们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了。

虽然键山秀三郎没有要求任何员工打扫卫生,但是他们都自觉地加入了进来,这让键山秀三郎感到很欣慰。他回忆说:“有烦恼的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叹气、姿态散漫、呼吸浅、失眠。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靠想就能实现,如果不从座位上站起来将想法付诸行动,马上就会被其他的杂念占据头脑,积极思考的能力也会衰退,从而失去做事情的兴趣。要想阻止这种恶性循环,产生积极的想法,就要从整理手边的东西开始。”

一个整洁的办公空间对工作思维的清理有莫大的帮助,因为办公室不是放置工作物品的仓库,而是办公场所。工作环境清爽,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出了名善于整理的处女座能把一切东西都井井有条地归类。我们也应该学学处女座的这一特质,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才能更容易地找到物品,工作效率才会更高。整洁的办公桌可以帮你提高工作效率

一位时间管理学大师曾说:“不喜欢收拾办公桌的人,一般都是富有才智和经验的人,他们都有比较高的智商。但是,一张凌乱、堆满东西的办公桌,也是心烦意乱的真实写照,身处其境会使人们思维凌乱、产生烦躁情绪,使人难以集中精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你只有把办公桌整理得井井有条,才能更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很多人的办公桌总是被纸张、书籍、杂志、笔记本、票据、水杯、电话等包围着,有的甚至活脱脱像一个废品回收站,这样很容易使人产生焦虑、紧张、沉重的感觉,无法感受到工作的轻松和快乐。

英国有句谚语:“整洁近于美德。”很多人会把个人的整洁度和诚信度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整洁度会影响他的道德判断力。

所以,想要迈向成功,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清理掉积压在办公桌上的各类文件、档案,让办公桌回归整洁,让自己保持简单高效的状态。

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威廉·萨德勒曾接待过一个特殊的病人,他就是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威廉姆斯。第一次去见萨德勒的时候,威廉姆斯整个人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郁闷不乐。他工作繁忙,并且知道自己状态不佳,但他又不能停下来,他需要帮助。“这位病人向我陈述病情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萨德勒医师回忆道,“电话是医院打来的。我丝毫没有拖延,马上做出了决定。只要能够的话,我一向速战速决,马上解决问题。挂上电话不久,电话铃又响了,又是件急事,颇费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释。接着,有位同事进来询问我有关一位重病患者的种种事项。等我说明完毕,我向这位病人道歉,让他久候。但是这位病人精神愉快,脸上流露出一种特殊的表情。”“别道歉,医师。”威廉姆斯说道,“在这10分钟里,我似乎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对了。我得回去改变一下我的工作习惯……但是,在我临走之前,可不可以看看您的办公桌?”

萨德勒医生拉开桌子的抽屉,除了一些文具外,没有其他东西。“告诉我,你要处理的事项都放在什么地方?”威廉姆斯问。“都处理了。”萨德勒回答。“那么,有待回复的信件呢?”“都回复了。”萨德勒告诉他,“不积压信件是我的原则。我一收到信,便交代秘书处理。”

6个星期之后,威廉姆斯邀请萨德勒到他的办公室参观。令萨德勒吃惊的是,他也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威廉姆斯说道,“到处堆满了待处理的东西。直到跟你谈过之后,我一回来就清除了一货车的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忧烦。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啦!”

威廉姆斯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边待处理的文件,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威廉姆斯的做法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么忙,也要把办公桌收拾得整洁、有序。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其实就是一个打理工作的过程。将急于处理的文件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千万不要搁置,因为一搁置,就很容易忘记;将处理完的文件存起来,放到比较远的地方,这样会减少你的心灵负担。

老板看员工,同事看同事,看一眼办公桌的整洁程度就产生了第一印象。大家很难把一个座位上杂乱无章、文档堆积如山、桌面布满灰尘的人和一个守纪律、办事效率高、重承诺的人联系起来。其实,哪怕你桌子上的文件堆成了山,只要你愿意分门别类排放整齐,大家都会认为你擅长归纳总结,相信你具备把各种纷繁复杂的项目整理成序的能力。

下面,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办公桌,你就会发现至少有一半的东西都是你平时用不到的。因为桌子上乱七八糟,所以你一时半会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这不但浪费了你的时间,更影响了你的工作效率。

有不少人没有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太忙,无暇顾及那些小事;怕清理东西的时候把有用的材料一块儿清理掉了。其实,这是一种忙而无序的表现,会加重你的工作负担。更糟糕的是,那些凌乱的东西会随时跳出来,分散你的注意力,比如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等。

有一位研究所的研究员,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攻关苦战,终于解决了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这位研究员把攻克这一难题的资料和办公桌上其他的资料放在一起,就带着满足的笑容入睡了。他睡得很香,第二天上午醒来,却找不到攻克难关的资料了。原来,这个研究员的孙子进入他的办公室,为了扎一个风筝,正巧拿走了那些有用的资料。当这个风筝带着小孙子的幻想,在天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变成一个看不见的小黑点时,老研究员的心血也化作了泡影。

这真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如果研究员的办公桌是井井有条的,不把那些无用的东西放在桌上,并告知小孙子办公桌上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不能乱动,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所以,定期整理你的办公桌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习惯用右手的职员们可以按照以下的要点来整理办公桌:

1.文具要放在20厘米以内。

找一支签字笔需要5分钟的员工绝对不是好员工。很多人都习惯把经常用的东西都放到抽屉里,殊不知翻抽屉的这几秒钟可能成为拖延你工作的主要原因。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寻找东西,这个动作不单单是产生一些中断时间,很有可能会因此分散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注意力或者是打破你的节奏感。如果想再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你可能至少要花30分钟的时间。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应该把笔、剪刀等使用频率高的用品放在办公桌的右前方,排列整齐,方便随时拿取。

2.电话放置在左侧。一边左手接听电话,右手持笔记录。

3.办公桌的中间位置,一般会放计算机,将准备处理的文件放置在左侧,排列好顺序;而处理完毕的文件则放置在右侧,再放入固定的文件夹中。

4.将不常用的东西放在抽屉里,如多余的笔、修正液、信纸、夹子和订书钉等。抽屉里最好放一个能划分区域的储物格,帮你归类。

5.适当利用墙壁。可以用一块白板来代替便笺,将每日要处理的工作写在上面,还能避免便笺不小心遗失。

不管你的工作有多繁重,也不管你有多少借口,都一定要在平时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待这种习惯养成后,你就会在别人眼中留下干净、整洁、负责任的印象,也会使你繁重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乐趣。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一位日本的整理大师发现,在一天清理出若干个垃圾袋的物品或者一次性地清理出全部没用的杂物的时候,身体通常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短暂的腹泻或者皮肤上长出疹子。这种变化不但没有坏处,而且还能一次性地排出原先积存在体内的毒素,而过两天就会复原,甚至还会通体舒畅,皮肤也会变得光滑。

他的一位客户告诉他,她曾经对十多年间弃之不顾的壁橱和屋内放置的物品进行了一次性的彻底整理,结果丢弃了100来个垃圾袋的无用物品。在整理过程中,她的腰部和腹部进行了不断的运动,其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十分轻盈了。

丢掉东西之后,居然能够让皮肤变得光滑,这是不是有点太不可思议了?然而事实的确是如此。倘若你一直生活在一个乱糟糟、脏兮兮的环境中,你的身体机能就会下降,思维就会变慢,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整理是为了让所有的物品都有规矩、有秩序地摆放,从而缩短你找东西的时间。只有通过整理,我们才能摆脱和文件、办公用品玩“捉迷藏”,才能心旷神怡、激情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克里斯太太出生名门,丈夫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在嫁给丈夫之前,她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当第三个孩子出生后,克里斯太太便辞去了工作,专门在家里照顾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

以前有工作的时候,克里斯太太总推脱自己太忙,没有时间收拾屋子,所以家里总是乱成一团糟。可现在她辞去了工作,安安分分地当起了家庭主妇,却仍然感到每天都有一大堆没完没了的事情需要处理:小孩的玩具总是扔得到处都是,一大堆的衣服等着她洗,橱柜里没洗的碗已经放了好几天了,丈夫的文件和孩子们的课本也常常被混在一起……

为了这些事情,克里斯太太的头都要大了,整个人每天都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郁闷。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好,可是又不敢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家里的琐事就会淹没她。克里斯太太为此感到非常委屈,于是常常向丈夫和孩子们发出抱怨,当然她自己也知道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虽然丈夫和孩子们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反驳自己,但是她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个令人讨厌的黄脸婆的方向发展。

克里斯太太已经过够了这种生活,她觉得自己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一生就要在杂乱、忙碌中度过了。可是应该从哪里做起呢?她想起了丈夫公司的一位副总的太太,那就是埃里克太太。

事实上,埃里克太太所受的教育远没有克里斯太太高,她的出身也平淡无奇,但是每个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她那种从内而外显示出来的优雅,而且包括克里斯太太在内的许多人从来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对家庭事务的抱怨。

在一次受埃里克夫妇的邀请之后,克里斯太太和丈夫去了埃里克太太的家,克里斯太太发现埃里克太太家的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而埃里克太太干起事来也总是那么从容自若,似乎自己过去所抱怨的忙乱和琐碎从来就不曾在她家出现过。

克里斯太太忍不住问埃里克太太:“那些需要清洗和熨烫的衣服呢?”“上午就处理完了。”埃里克太太回答。“那么,孩子们的书本、玩具还有你丈夫带回家需要处理的文件呢?”“孩子们用得着的书本都在学校里,过去的书本在储物间专门的柜子里,丈夫的文件他已经在书房处理完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使你总是这样有条不紊?说实话,我感到不可思议,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可是你看上去却一点都不忙乱。”克里斯太太又问道。

埃里克太太回答:“家务事也许是琐碎的,不过,如果家庭主妇们都能按照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天花板上的几个醒目大字来做事的话,那么一切会变得十分有条理,这几个字是诗人波普写的,它们是: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克里斯太太认真地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很快,聪明的克里斯太太就知道自己过去忙得不可开交,可家中仍然总是一片狼藉的原因了。在她离开埃里克太太家的三个星期之后,她的丈夫和孩子们都开始夸奖她的能干,而且她还可以腾出时间去健身和购物。“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这句话说得太对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无法逃离秩序;作为在职场上打拼的员工来说,更是离不开职场秩序的约束。可以说,凡是工作效率高的人,都是守秩序的人。换言之,不守秩序的人,其工作效率往往都很低下。

当你的家里、办公桌上、脑子里都堆满杂物时,你怎么能集中精力干好眼前的工作呢?只有养成凡事都守秩序的好习惯,你才能把工作与学习安排得更有效率,让人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警惕!你的时间被电子邮件偷走了

21世纪是电子商务时代,无纸化办公已成了大势所趋,很多人每天都要通过邮件与人打交道。虽然说使用邮件十分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整理这些数量庞大的邮件呢”?

Gartner研究公司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美国工人每天上班时间平均要花费49分钟来处理大堆的电子邮件,而其中24%的人每天用于处理电子邮件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

Gartner公司高级分析师卡普兰·格雷认为,虽然员工大量使用电子邮件有助于工作并能增进交流,但如沉溺其中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事实上,电子邮件已充斥于员工的信箱并填满了服务器空间,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已造成生产力的下降,”格雷说,“在经济增长放慢、企业急于削减成本和提高生产力的情况下,去掉不需要的电子邮件将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职位越高,需要处理的邮件就会越多。假如你一天收到几十封邮件,你没有时间立即回复每封邮件,几个月后,你的收件箱中将会塞满上千封邮件。可以说,邮件的整理已经成为现代商务人士的一大烦恼了。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整理术迅速对其进行整理:

1.将检查邮件的时间间隔变成15~30分钟,不要来一封就停下工作处理一封,每小时特定时间处理一次就可以。

2.创建三个文件夹:“待处理”“感兴趣”“工作备忘”。每次检查完邮件后就把相关邮件放入这三个文件夹中。等有时间的时候,只要看这几个文件夹,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不会让你迷失在一大堆邮件里了。

3.清空你的收件箱。把所有的邮件都堆在收件箱里并不是一个好习惯。每天下班前,整理收件箱,该移的移,该存的存,该删的删,迎接焕然一新的一天。

4.不要舍不得删邮件。有一些垃圾邮件,如“把这个在一小时内转发给10个人,你将交好运;否则就会受到诅咒”之类的邮件,需马上删除。

5.使用“智能文件夹”。很多邮件管理程序都支持按照搜索条件来创建智能文件夹,善用这个功能可以提高处理邮件的效率。《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马尔科姆·福布斯曾经说:“一封好的商务邮件,可以让你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帮你摆脱困境,或者为你带来财富。”也就是说,写好邮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职场人士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

但如何才能写一封得体的电子邮件呢?这恐怕不是件简单的事儿。(1)直奔主题

你要明白你写的是邮件而非小说,所以你需要抛开那些无聊空洞的长篇大论,直奔主题。如果你想写封邮件安慰某个心灵受伤的朋友,开头先把你的建议亮出来,然后再用你的亲身经历来辅助说明。(2)将内容编号

若是关于向人提问题的邮件,最好将问题一条条列举出来,以便于他人对每个问题作答,尤其当某些人更倾向于对问题只回答“是”和“否”的时候。(3)一次邮件交代完整信息

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说准确。不要过两分钟之后再发一封什么“补充”或者“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让人很反感。(4)尽可能避免拼写错误和错别字

许多人都很讨厌错别字。当他们发现错别字时就会停止阅读。所以,在邮件发送之前,务必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检查行文是否通顺,拼写是否有错误。

收到他人的重要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如果对收到的邮件置之不理,继续忙手头的工作,一方面会因为惦记应给对方回复而不能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会在客户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客户会根据对方回复邮件的快慢来判断这个公司的工作精神,以及对方项目负责人处理工作的方法是否科学。

如果谈论的事情太过重大,无法给对方以明确的回答,你也应该及时回复说“邮件已收到,我们正在商量解决办法,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等,千万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

如果让对方等得太久,对方说不定会再发一封邮件过来,或是打电话过来询问,这样会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赖关系受到损害,对双方都是一种损失。

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作。

下面是一些回复邮件的技巧:(1)回复不得少于10个字

对方给你发来一大段邮件,你却只回复“收到”“对”“谢谢”等字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怎么着也要凑够10个字,显示出你的尊重。(2)不能给予对方模棱两可的答复

切记,邮件千万不能给予对方模棱两可的答复,如确实有难言之隐,不妨电话沟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3)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

如果双方就一件事情互发邮件超过三次,就表明交流不畅,说不清楚。此时应采用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电子邮件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4)主动控制邮件的来往

为避免无意义的回复,浪费时间,可在文末指定需不需要回复。如“全部办妥,无须回复”“尽快回复”等。

总之,尽快回复邮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建立起商业伙伴之间的信赖关系。给工作设定若干个“最后期限”

很多不善于整理工作、规划时间的人,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直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没日没夜地去赶做,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最后通牒效应”。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人在重压之下,往往会表现得更出色,所以他们总会给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我是故意把工作推到最后一刻才去做,因为我享受这种压力的快感。当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我的效率才会最高,也会迸发好的灵感和创意。”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心理专家指出:在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只会变差,而不会变好。试想一下,如果你手上现在有一个任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前三周拖延过去之后,你指望在最后的一周时间里把需时一个月的任务完成,你能做的除了夜以继日外就只有敷衍了事了。如果正巧此时你生病了,或者突然接到了新的任务,你怎么办?

所以,只有对工作设定若干个“最后期限”,才会迎来优异的效率和时间的自由。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和克劳斯·韦坦布洛克针对麻省理工学院的3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拖延时间问题的研究,结果颇具启发性。

每组学生都必须在12周内完成3项任务。第一组学生完成每篇论文的最后期限分别为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第二组学生没有被指定最后期限——3篇论文都须在课程结束时完成;第三组学生被要求自行设定最后期限。

实验结果是:最后期限设定时间分布均匀的学生——包括第一组学生,以及第三组中自行分开设定最后期限的学生——往往得分最高;没有自行分开设定最后期限或未被指定任何最后期限的学生,则表现得很糟糕。

任何一个目标的设定都应该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最后期限,例如,“我一定要考到驾照”这个目标虽然看上去很明确,但是不清晰,因为它没有设定完成这个目标的最后期限。如果你将其改为“我一定要在今年年底考到驾照”,情况就会好得多了。

所以,在目标确立之后,我们一定要根据目标的任务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设定若干个最后期限。如果“最后一刻”总是在“眼下”,你就会成为效率最高的一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选手山本田一出人意外地夺取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道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希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本田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请他谈谈经验。山本田一性格木讷,不善言语,回答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明显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地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的终点在线,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已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其实,山田本一所画下的那些标志,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里程碑。他所越过的每一块“里程碑”,都如同一座心灵加油站,不断地向他的心灵输送能量,最终使他一马当先抵达终点。

美国著名作家赛瓦里德说过:“当我打算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一旦确定了书的主题和框架,我便不再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有多么繁重,我想的只是下一节、下一页甚至下一段怎么写。在6个月当中,除了一段一段开始外,我没想过其他方法,结果就水到渠成了。”

当年富士康公司一度面临破产,其原因就是当时的产品部门主管在给员工分配任务时,没有事先制定出一份具体的任务时间表,当然任务完成的最终日期也就无从谈起了。结果导致工作进度严重滞后,效率产能明显拖沓,明明一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要拖后几个月。这样低下的生产效率给整个公司的业绩带来了极负面的影响。

后来经过总结分析,富士康公司对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时间目标,规范了完成任务的最终期限。这样就使员工们有了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奋斗,如今的富士康公司已经跻身于世家企业500强了。

由此可以看出,设定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是多么重要。

不要被遥远的目标吓倒,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给目标设定若干个最后期限,你就能保证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循序渐进,让每天的忙碌都发挥功效,才能不断地向成功迈进。什么都舍不得丢,那只会丢了效率

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写过一本书,叫《丢掉50样东西,找回一百分人生》,这本书教我们如何清理杂物,如何清理垃圾,打破一种固有的生活模式和习惯性的思维,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来一次大扫除,找回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电脑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不清理垃圾,运行速度就会减缓。人生也是一样,在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杂物,如果不定期处理,它就会堵住你前行的道路。

在日本,有一本叫《丢弃的艺术》的书,它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泉正人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一辆公交车上。这本书重点阐述了“丢弃”的重要性,这是任何书籍上都没有记载的内容。那天,泉正人在车上看书入了迷,差点儿就错过了下车的车站。

回到家后,泉正人马上拿着几个垃圾袋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几个小时后,泉正人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手里拎着整整八只垃圾袋的物品,从不再穿的衣服到小学时期的课本、儿童时代的玩具,以及各种橡皮和贴纸等。很难相信这些都是从他那个仅有十多平方米的小卧室里整理出来的。

整理完这一切后,泉正人坐在垃圾堆旁待了半晌,他想不通:“我以前怎么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多没用的东西呢?”

最令泉正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当泉正人把所有的垃圾都搬走之后,房间里顿时焕然一新,变得自己都不认识了。那些原先被物品占据的部位露出了从未见过的地板,就像是别人的房间。房间里的空气也似乎变得轻盈了许多,泉正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一变化带给泉正人的影响是终生的,从那一天起,泉正人明白了整理的重要性。截至今天,泉正人同时经营着5家企业,每年读书300本以上,经常去听讲座、上英语口语班、打高尔夫,每个月都去海外视察旅行,演讲,还写出了多本畅销书。但他从未感觉忙碌,可以说,是《丢弃的艺术》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

泉正人回忆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擅长整理的人,我应该算是那种‘能不整理尽量不整理’的人。话虽这么说,但我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及时整理,导致一项工作不得不重复去做,浪费了时间;或是丢失了重要的票据,丧失了客户的信任等,这些教训我都曾经有过。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不及时整理,工作效率就会十分低下。有时不得不花很长时间找文件或票据,或是重复同样的工作。而且,这种时候,我大脑中也是混乱的,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但是,只要及时进行了整理,工作就会变得特别顺利。一句话,我整理不是单纯为了环境整洁,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想要清除杂物,第一步就是做出取舍,而要做出取舍,首先得定义什么是“杂物”。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条件进行简单分类:“有用物”:

1.最近一两年内使用过而且以后还会使用的东西。

2.虽然最近没有使用过,但是有预定什么时候使用的东西。

3.有一定的价值,丢掉可惜的东西。“杂物”:

1.最近一两年内没有使用过而且也没有预定要使用的东西。

2.待修理的东西。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杰克和新婚妻子开车旅行,半路车子熄火,杰克修理了半天,车子还是不动。妻子建议说:“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旅馆,我们先去住一晚,明早起来车子自己就会好,不用担心。”杰克笑着说:“那是结婚前才会发生的事,这次车子是真的坏了!”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坏掉的电风扇、手表、锅碗瓢盆呢?如果这些东西不能自己“奇迹般”地复原,那你就需要把它们丢掉了。

3.伤感情的东西。

伤感情的东西包括前男(女)友的照片、上次婚姻的婚纱、未录取的通知书、亲人灾难事故的简报等,这些东西会时常影响你的情绪,阻碍你走向新的人生,所以万万不能留。

美国著名作家布鲁克斯·帕玛说:“垃圾,或杂物,包括你保留的但对你不再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损坏了的,也可能是崭新的,无论如何,它们都已失去了价值,所以成了垃圾。这些东西一无是处,当然不能提高你的生活品质,相反,它们是优良生活的牵绊,是焕发生机的阻碍,也是你必须清除的绊脚石。”

拥有太多的东西会使你的工作效率下降,拥有太多的东西会消耗你太多的时间。如果你不丢弃物品,而一味地任其不断增加,杂物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主人,你的周围就会充满负能量。所以,现在是时候进行大扫除了,丢掉过去的、旧的、没用的物品,你的思想和价值观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开始轻松、快乐、积极的新生活。学会说“不”,摆脱干扰

老板的快递到了,但老板不在,签还是不签?你的朋友邀请你和他一起去唱卡拉OK,但你还有工作没完成,去还是不去?要给客户演示的PPT似乎不够好看,需不需要顺手美化一下?

在办公室里,诸如此类的分外事随时都在发生,你是怎么处理的?

一些员工整天忙忙碌碌,但效率却低得出奇,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拒绝,只要别人一开口,他就会满口答应,大事小事统统全包,却抽不出时间做自己的分内事。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我们大多数人会尽力加快工作速度来跟上节奏,这其实是不对的。关键是要了解什么是重要的,除此之外,都是应该拒绝的。人不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也不能同时关注每件事情。”

王雪菲去年大学毕业之后,应聘到一家服装外贸公司上班,公司除了老板以外,还有十来个同事,有财务,也有文员,所以王雪菲想,作为一个外贸员,做好自己的业务开发工作就行了,工作职责应该是分明的。

可惜办公室的职责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上班不到一个月,王雪菲就发现问题接踵而至。

先是有一天,她不小心把水杯打翻了,在擦桌子、拿拖把拖地时,被老板看到了,老板以为她在打扫卫生,先笑眯眯地表扬她:“小陈就是勤快!”接着吩咐:“待会儿顺便也帮我整理一下办公桌吧。”王雪菲愣了一下,考虑到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不好拂老板的面子,就乖乖地应承了。结果,隔三岔五,这差事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幸好,频率并不是太高。

接着是有一天,王雪菲看同事做报价表时,EXCEL操作得不太熟练,于是好心去教了一下;另一个同事收到的客户文件打不开,她又好心帮忙下载了个软件。于是,大家都开始认为她是个电脑高手,有了电脑方面的问题就叫:“王雪菲——”

后来,单位的电脑坏了,需要重装系统,老板把她叫去:“快快快,给我修一下!”王雪菲想,这样下去还了得,装作一脸为难地说:“这个,我以前也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弄。”结果,老板立刻说:“没事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这么聪明,就算不会,看看说明书也就会了。”

以前,单位里接到不明电话找老板,有的同事随口就报出老板的电话,结果老板被一些推销人员弄得烦不胜烦;有的同事则一概回绝说不知道,结果丢掉了一些潜在的客户或资源。王雪菲接到此类电话后,会用技巧过滤一下,把有用的信息转告给老板。时间长了,老板索性吩咐其他同事,遇到这种情况就把王雪菲的电话报给对方,就说王雪菲是他的秘书!于是,王雪菲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跟这些人周旋上,弄得自己的工作做得断断续续的。

中国人把“面子”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好意思”的心理,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们把拒绝的话说出口。在这种心理的制约下,很多人往往会答应一些自己办不到或者花费时间奇多的事情,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变得极为低下。

凯威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有一天,他和客户约好在一家茶楼里谈业务,他用尽浑身解数给这位客户介绍了业务内容,但是这位客户好像诚意不大,心不在焉地喝着可乐,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凯威知道他是搞电脑硬件销售的,而凯威在大学学的就是电脑,他就转移话题,大谈当今电脑硬件在市场上遇到的普遍问题,结果把对方的兴趣提了上来,最后两个人约定下个星期再见面,正式签单。

凯威非常兴奋,到了那天,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相关的材料,然而这时手机响了,他的主管说有个多年没有联系上的大学同学要来,让凯威帮忙去机场接一下。

凯威觉得这是主管交代的事,自己应该帮忙,于是就答应了。

由于堵车,等他从机场回来,客户早就走了,痛失了一单千辛万苦才谈下来的保单。

日本一所“说话技巧”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亦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又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正是由于人们难以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不仅活得很累,而且丢失了自我。

胡梦是一名国内航线上的空姐,按说空姐的收入都是非常好的,基本工资再加上加班费和奖金,每月收入可观,然而她却是个典型的月光族。她经常飞得很累,还要忙着加飞,有时一些小感冒她都不请假,照样飞,为的就是能多积累点钱。可是即使奋力赚钱,她仍然总是没等下个月工资到账,就已囊中羞涩了。

胡梦的爱好比较广泛,唱歌、跳舞、画画。下班后,她习惯回家吃饭、看书、上网、陪家人,也偶尔跟同事吃饭、K歌。

胡梦不买昂贵的化妆品,也不买国际一线品牌的服饰。在同行里面,胡梦已经够省的了。那为什么她每个月总是入不敷出呢?说到底还是不会拒绝惹的祸。

胡梦有三五个铁姐们,她们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打麻将。有一次,牌友们三缺一,于是她们硬拉着胡梦去凑数。没想到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每次牌桌上出现空缺,她们总是想到胡梦。

渐渐地,一遇到同事下班约她打牌,胡梦心里就五味杂陈。本来就不太会拒绝人的她也曾说过“不想去”,但在同事的软磨硬泡下,每次到最后都被迫陪打。同事们“游说”的那些话,胡梦随口就能背出几句:“哎呀,就是几个同事耍一会儿,不会有好大个输赢,就当是混时间”“去嘛,你看我们三缺一,心里好受啊”……

于是,胡梦每个月要被迫陪同事打七八次麻将。本来就不太会打牌的她“很受伤”——基本上每次打牌都会输掉三四百。

当提及同事为何选她打牌而不是其他人的时候,胡梦猜测说:“可能她们一是知道我不会拒绝人,几句话一说就动摇了;二是知道我打牌打得不好,人又比较耿直,觉得我的钱比较好赢,随便输好多都不会吭声,也不会跟其他人乱说吧。”

但对胡梦来说,下班被迫打麻将给她带来的困扰远不止输钱那么简单。“本来这个月,我要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就因为她们老是约我打牌,最后我错过了交稿时间。”胡梦说,“下班后就去打麻将,回到家都深夜12点过了,洗漱完就凌晨1点多了,想想第二天还得上班,根本就找不到写文章的状态。”

职场中充满了机会,却同时也充满了危险。你随口的一句话,一个承诺,说不定就会打乱你的工作计划,让你的工作陷入僵局。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拒绝人,是提高工作效率、赢得精彩生活的重要法宝。

为了帮助你快速入手,下面是一个“不做的事”清单样本:

1.拒绝那些你因为愧疚感而答应的事;

2.拒绝帮助那些总是要你帮忙,而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消失了的人;

3.拒绝那些不能丰富你的生活或者不能帮你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

4.拒绝接受与你人生及年度目标不一致的项目和任务;

5.拒绝在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6.拒绝在一天中安排太多的事,以至于自己压力过大,过于疲惫或失去控制;

7.拒绝他人的高压战术,避免因此做你不愿做的事。

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学会拒绝。不会拒绝别人,你会整天都在给别人打杂,自己想做的事却做不了,浪费许多时间。世界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在她的《生活与爱情》一书中,曾记下卓别林与她最后一次见面时,送她的一句忠告:“你必须学会说‘不’。亲爱的索菲亚,你不会说‘不’,这是个很严重的缺陷。我也很难说出口。但我一旦学会说‘不’,生活就变得好多了。”第二章拖延整理术——从“拖延症候群”到“麻利小超人”只要你每天一点一点地在努力,懒惰和拖延就会慢慢离你而去,时间就会重新回到你的手中。所以,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一定要把拖延和懒惰从生活中清除出去,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去开启成功的大门。“拖延症”,这是病,得治!

美国哈佛大学的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够杀伤人的积极性,也是时间的天然杀手。

有些事你可能已经想了很久,但是几年了一直没有着手去做;有的亲人早该去见一次了,可你总是以“忙”为借口,迟迟不愿动身;有的电话早该打了,直到上司追问,你才说“马上就打”……凡此种种,都是“拖延症”惹的祸。“拖延症”在百度词条里的解释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认为,“拖延症”是一种心病,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据调查,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患有“拖延症”。尤其在大学,由于作业的时间跨度较长,很多学生都会熬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笔。毕业后,这种习惯就会被带入职场,工作任务一拖再拖,直到火烧眉毛,才草草做完交差。

李成刚是一名记者,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最近,李成刚加入了一个“不到最后一天不写稿”的QQ群,成员是十几个80后记者。他们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一篇稿子,可以从周一拖到周六,直到周末晚上才熬夜赶稿。

以前的李成刚可不是这样的。实习时,他是部门里最优秀的实习生,编辑交代的选题,他每次都会提前把稿子发到编辑的邮箱里。

随着工作转入正轨,规则和门道都已经不再神秘。李成刚先是学会了跟编辑耍赖,慢慢又习惯了跟自己耍赖。不好写的稿子,“明天再写吧,今天状态不好”;需要修改的稿子,“看着就烦,明天再改吧”。就这样,李成刚在“得过且过”和“拿明天说事儿”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直到有一天,李成刚准备在群里和队友们继续“讨论人生”,可好友的头像一个个都暗着。过了一会儿,小A匆匆上线:“今天没工夫跟你聊了,B被老板开了,我要是再拖下去,迟早也会被开了。”C也突然冒出来说:“我们这来了个新手,打算跟我抢食了……”

对着电脑屏幕,李成刚又开始自我怀疑了。也许,自己只是缺少点燃激情的机会,如果遇上那些事情,他也会具有超强的行动力的。生活太平庸,又没有人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自己才会这样打不起精神来。只要有了好选题、有了好机会,他一样可以“今日事,今日毕”。

QQ对话框里弹出一条好友的信息:“阳,你要好好工作了,安乐恬嬉的生活是害人的,再像这样胡闹下去,要不了两年,你的笔尖上再也没有光芒,你的心再也没有新鲜的跳动,那时你就完了。”

李成刚愣了一下,回复对方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吧,从明天起好好上班。”《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在书中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一个人一旦染上了拖延的恶习,就会变成一个精神沮丧、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人。这种人总喜欢把本应该今天做的事拖到明天,把本应该当机立断的决定拖到以后,把宝贵的光阴一寸一寸地消耗在自以为逍遥无忧的日子当中去了。等他们警觉的时候,时间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一位年轻的女士怀孕了,她非常高兴,在丈夫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打算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可她迟迟没有动手,当她拿起毛线准备编织时,她对自己说:“先看会儿电视吧,时间还长着呢!”一会儿之后,她又对自己说:“丈夫快要回来了,看完这集就去做饭。”

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婆婆看到后,对她说:“我来帮你织吧!”她不同意,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1岁了,可是他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2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3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没有织成。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习惯了拖延的人,总是一面信誓旦旦地说着:“我错了,我忏悔,下次绝不会再拖。”一面却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不断地进行自我欺骗,自我折磨。这种人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员工,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懒惰与拖延是一对孪生兄弟“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于是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一小时;脑子被搅乱,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时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就睡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这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发的一篇微博,后面跟了近万条评论,粉丝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共鸣——“原来我也有‘拖延症’!”

曾经有人戏言,“拖延症”患者的墓志铭一定是:“这次我真的……”很多时候,我们宁愿一遍遍地点开微博,也不愿意把厨房里堆了两天的碗筷洗掉;宁愿跟网友漫无目的地闲扯,也不愿把明天要交的稿子赶出来。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懒惰和拖延是双胞胎兄弟,它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拖拉,把头一天的工作拖到第二天,把第二天的工作拖到第三天,拖来拖去,最后成了一个等待死亡的人。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行为上表现为空想、拖延、不按时完成任务等。懒惰由很多因素引起,生气、嫉妒、羞怯、犹豫不决等都会导致人停步不前,懒散行事。懒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个人成功路上的最大敌人。

英国著名作家伯顿在他的名著《忧郁和剖析》一书中说:“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三个人坐在一个小旅店的外面。他们看见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便让一个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轻人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小伙子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个看起来挺可爱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又为什么要谋杀人类?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他们打算去找“懒惰”,终止他的罪行。

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那个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5公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

三个人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们刚刚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皱纹和她的满头白发,还取笑她的脏乱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诉你们,‘懒惰’正在追缠着我,想杀死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赶快把路让开。”“我们不会让开路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那老太太说:“先生们,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看到一座红房子,你们就能找到它。”

三人听到这话,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上山走进那座红房子里,并没有发现“懒惰”,却发现那座红房子简直就是天堂。房子里面有精美的食物,有无数好玩的器具,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三个人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很快就把寻找“懒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以后,三个人什么也不做,只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渐渐地,他们身体长得肥胖了,精神变得颓废了。由于什么都不愿做,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