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8:02:4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荣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试读:

前言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指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总和。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着重探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核心内容、基本原则、主要方法、重要特征、现实意义等,冀希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探讨,较系统地凸现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丰富内容以及对现实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基础;第二部分,邓小平微观经济管理思想;第三部分,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第四部分,邓小平人本经济管理思想;第五部分,邓小平经济结构调整管理思想;第六部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基本原则;第七部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主要方法;第八部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重要特征;第九部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书只是初步研究的结果。许多内容更有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完整准确地掌握和实践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与管理的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必将与时俱进,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性进一步凸显,从而成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管理水平,指引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进而为实现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经济管理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总和。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根本指导思想。认真研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与精神实质,搞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我国己有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一般都包含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研究之中,且多是从邓小平理论这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大视角出发去研究的。专门研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特别是凸现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核心内容、基本原则、主要方法、重要特征、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的却不多见。

有鉴于此,对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本书着重对其哲学基础、核心内容、基本原则、主要方法、重要特征、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掌握它的精神实质,以期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先进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观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成功地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根本性问题提出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新判断、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深入研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全方位践行和丰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观是邓小平分析、研究、思考经济问题的基础观点与根本方法。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以实事求是、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内因和外因相统一为其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有关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从而形成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观。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建立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观基础上的,具有自己特有的哲学基础的经济管理思想。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包括实事求是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实践观是邓小平分析、研究、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的根本基础,其包括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经济实践;实事求是、概括中国经济实践;实事求是、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等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是邓小平分析、研究、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方法,其主要包括包括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等内容。(一)实事求是实践观

实事求是实践观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依靠实事求是实践观,立足经济实践、概括经济实践、指导经济实践,提出并科学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极大地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建立在实事求是实践观基础上的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1、实事求是、立足经济实践是邓小平管理经济思想的时代要求

文革结束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建设目标是什么?是我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经济实践,坚定地指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立足我国经济实践才能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道路,这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1)实事求是,立足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实践

在当今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考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尽管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经济发展中因受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也暴露出高度集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等不利于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体制僵化等方面的弊端,特别是社会主义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较之西方国家显得贫穷落后。针对这些情况,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立足于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实践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今经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2)实事求是,立足我国过去经济实践

总结我国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中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体制的影响,我国通过“一化三改造”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并在随后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巩固。一方面这一体制为我国初步完成工业化调整、生产力布局、维护国家主权和建设国防事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期间也有过惨痛的教训,产生许多消极作用。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过去经济建设实践中这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认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对此,他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实事求是,立足我国当代国际环境和时代经济特征

小平同志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据此,他指出:在这种国际环境中,我们既面临着机遇,又遇到挑战,我们应好好利用。他说“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鉴于此,他提出利用当代和平环境,实行和坚持对外经济开放的思想,以此抓住机遇,加快中国发展。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赶上时代,到下世纪中叶,才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个较高的现代化水平。2、实事求是、概括我国经济实践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丰富来源

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高度概括经济实践,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管理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范畴、新模式,深刻地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以此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加快我国经济建设进程。具体而言,小平同志在概括我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五大实践课题,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丰富来源。(1)实事求是,科学地判断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实事求是地认识判断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回顾了我党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后认为:现在搞建设,要适应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实践情况,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初级阶段问题,指出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是我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历史阶段;初级阶段从社会性质上肯定了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有利于我们划清和正确处理“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便成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理论依据。(2)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 1980年他在接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在92年南巡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人心向背。他一再告诫全党,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3)实事求是,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小平同志把生产力的发展原则和发展归宿统一起来,作为界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他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他还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困的问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当然,平均发展是不可能走向共同富裕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4)实事求是,大胆地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揭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怎样坚持和发展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什么方法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大担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针对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经济思想,他从发展的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5年他在与外国友人谈话时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多年的经验证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办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5)实事求是,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战略目标

小平同志不仅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经济建设的目标和战略步骤,具体体现在他制定了分“三步走”的长远发展战略,选择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说: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怎样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小平同志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有三个:一个是农业,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二是能源交通;三是教育科学。认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能有希望。他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增长周期规律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认为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上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小平同志建立在实事求是实践观基础上的上述五个理论是有机的整体。初级阶段论是前提,发展生产力是核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原则,市场经济模式是手段,三步走战略是目标。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经济管理思想体系,为实现我国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从不发达经济到发达经济的伟大转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实事求是、指导实践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历史任务

在如何再实践,把理论变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实践活动问题上,小平同志也坚持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群众路线的原则,成功地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事求是,善于把握理论核心,使规律性认识转化为党和国家领导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

粉碎“四人帮”后,针对禁锢人们思想的“两个凡是”,小平同志紧紧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阶段斗争向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转移。而后,小平同志又紧紧把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确立了我党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一百年不动摇”,实现了我党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自此,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2)实事求是,善于把握实践进程,把理论原则具体化为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三中全会后,以联产承包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小平同志主持下,中央在80年代初连续几年发出一号文件,肯定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政策,用新的政策指导农村改革。1984年城市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在小平同志主持下,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开始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80年代中期,根据我国商品范围逐步扩大、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生产力发展手段的思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1992年南巡讲话是小平政治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讲话精神指导下,党的十四大及以后的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分别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化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的方针政策,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3)实事求是,坚持用事实说话,靠实践去转变人们的思想,更新人们的观念

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改革的思想、改革的政策付诸实践,总要一个过程。小平同志认为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为了争取时间干,他不搞争论,坚持用事实说话。他说,对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的政策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但刚开始执行时,对这个政策有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说话。他说,改革从农村开始,一度议论纷纷。经过三年,解决了许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取得成效,认识也就比较一致了。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运动,愿干就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拿事实说话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了实践依据,也把群众路线落到了实处。小平同志十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他指出制定什么样的路线,实践什么样的政策,最终都要由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的标准。他坚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一定都会得到成功。(4)实事求是,坚持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改革属性并判定其成效

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始终把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改革属性和政策得失的标准。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就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990年他在谈到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时指出: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1992年他在总结改革开放政策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中核心是生产力标准,这一标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正是由于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得到了实惠,才使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转化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他的经济管理思想才得以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

总之,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始终体现着事实求是,尊重实践、勇于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求实精神。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没有停留在本本上、口头上,而是转化为蓬蓬勃勃的经济改革实践,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由理想转向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是邓小平分析、研究、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方法,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其主要包括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等基本内容。1、具体矛盾具体分析(1)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毛泽东同志总结我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时说: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建国以后,党和毛泽东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毛泽东又提出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可惜,由于放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这条道路未能坚持走下去,没有取得成功。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清中国的国情,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必然逻辑。(2)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才能认清我国当今国情

邓小平在许多讲话中一再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说:一定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这就是说,对国情的认识必须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做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做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国情,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条件,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依靠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党对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作出了许多科学的论断。具体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我国是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某些具体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还存在着缺陷,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还未改变基础差、底子薄、水平低的落后面貌;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但对丰富资源尚未全局在胸,也未加以充分的利用;我国是十三亿人口(有七亿多在农村)的国家,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有振兴中华的志气,但人口多,密度高,增长快,负担大;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还必然会进行各种破坏和捣乱;我国在政治思想领域中,已巩固地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领导地位,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轻视文化和轻视知识分子的思想,还相当广泛地存在等等。邓小平指出,这些基本国情,都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必须考虑的客观依据和前提条件。(3)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当今中国才能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邓小平在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虽然这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它的科学性,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可靠的验证。

历史表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不尽相同的,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国情来决定。正如列宁所说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在我国,道路已经开辟,方向已经指明。过去,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初期,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夺取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胜利。现在,又逐步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今后,我们仍然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去夺取更大的胜利。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它生动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相结合,深刻地反映了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1)历史经验证明,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事业就能取得进步与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956年,由于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我国取得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在党的八大之前,由于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比较系统地、科学地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既反映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又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党的八大上,党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指出中国建设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加快党的中心工作的战略转移,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可是,这些正确的思想和原则,并没有在实践中坚持贯彻下去。党的八大后不久,由于没有始终如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党在指导方针上产生了“左”的错误,背离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至到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结束,都未能及时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使党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2)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邓小平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邓小平根据对我国国情和特点的科学分析,鉴于以往的历史教训,反复强调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也就是要求要从中国的特殊性、特殊规律出发。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明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步骤、目标和方针政策,既要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共同性的成功经验,又要反映从中国国情出发所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经验。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就是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从中国的特点、特性和特殊规律出发制定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3)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正确处理好各种问题与矛盾,加快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要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稳一点的道路,要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为此,他指出,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在管理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在管理制度上,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单位和个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单位和个人向他们学习,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波浪式向前发展。

此外,在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要真正做到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就必须始终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正确处理好以下多方面的矛盾关系。这就是:要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纠正过去一度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效益的倾向;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既要发展生产,又要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独资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的长期并存关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并认真推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充分发挥科学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通过国际交换,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重大方针政策,都既充分反映了普遍性经济管理规律又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与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大推动和促进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4)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深入研究各种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不断丰富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法,对一般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建设的规律,还要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尤其要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一切外国建设的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于我们都是重要的,应该而且可以吸收其有益的成份,有所借鉴,有所丰富,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但生搬硬套是注定要失败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还要进一步揭示一般规律在中国条件下的特殊表现,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普遍和特殊的辩证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3、内因和外因相结合(1)内因是依据,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一个独创性的论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他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就说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方针。实践表明,抛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可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只有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探索前进的道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2)内因是依据,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时就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搞革命是这样,搞建设也是这样。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邓小平在会见外国贵宾时说:“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现在要发展经济,还要靠自力更生、量力而行这个原则”。因为,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们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他在谈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时说: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这充分阐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极端重要性。(3)内因是依据,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一切对外交往中所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决不能把独立自主与开放政策对立起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尤其要把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增加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时,在同各国发展贸易关系、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进行科学和文化交流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泛滥。尤其要指出的是,实行开放政策,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不拿原则做交易,政治上不受任何外国支配。邓小平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这里,邓小平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提到了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荣辱的高度,从而不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进一步深化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重要性。(4)内因是依据,但内因要受外因影响,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既要自力更生、又要争取外援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说不要外援和拒绝学习外国的长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的东西。那种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邓小平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深刻阐明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以自力更生为主、学习外国为辅,以此搞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邓小平对自力更生为主、学习外国为辅的方针的深刻阐述,是内因与外因、根据与条件的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杰出运用,生动地说明和发挥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真理。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邓小平微观经济管理思想

微观经济管理是指各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管理,亦即各个“经济细胞”自身的管理。微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微观经济组织。微观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全国工农业企业等生产微观组织是否充满生机与活力决定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邓小平特别注重微观经济管理,形成了丰富的微观经济管理思想。为了搞活微观经济,邓小平强调要“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并且明确指出农业生产管理方式要实现新的突破,企业管理方式要继续进行变革,以此搞活微观经济。注重微观经济搞活,是邓小平微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与一贯主张,是邓小平微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的两个飞跃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对微观经济管理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主要集中于对农业生产关系中的“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邓小平针对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所面临的困惑,总结实践经验,深刻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著名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推进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农业的发展徘徊不前,工业和其他建设事业发展不了,四个现代化也难以实现。邓小平讲“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农民不摆脱贫困,也就是我国绝大多数的人没有摆脱贫困。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不适宜,不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人民公社的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问题,农民致富问题,农村发展问题等等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为过去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实行的人民公社,是一个政社合一的组织,它既是一个“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组织,又是一个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这种生产管理方式中通常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政府对绝大多数农产品实行按计划的统购、派购,对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按计划分配。因而,公社常常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支配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将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变成为政权机构的附属,从而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失去发展经济的动力与活力,农民失去自由流动和自由择业的权力,更谈不上发挥劳动积极性。这种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实质上是“大呼隆”、“大锅饭”,它的实行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中的第一个飞跃197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展开,在以“包产到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变,在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核算的前提下,把耕地上农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操作和管理过程,分别承包给农民家庭去独立完成。由于这种新的农业

生产管理方式能将农户的劳动报酬与产量联系起来,超过可以获得奖励,因而对解决“大呼隆”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问题有明显的作用,并且也能够较好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因此邓小平曾对“包产到户”作了支持与肯定。他针对有些人担心“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时说,“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从而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为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此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包产到户”发展到“包干到户”。在“包干到户”管理方式中,农民交够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管理方式基本解除了生产队“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职能,农户成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从而基本上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和分配上的矛盾,并且改变了农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对此高兴地指出“我们现在的路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从事实上改变了已不能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形式。因此1983年中央作出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的决定。这标志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正式终结,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的第一次飞跃。3、“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中的第二个飞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使农村的分工和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大批的农业劳动力比较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中,农业经营开始日益向兼业化方向发展,这客观上为农业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就会对农业本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邓小平针对客观现实,提出了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中的第二次飞跃问题,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的经营规模,以此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当然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注意这一点。此外,邓小平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实现规模经营的条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因而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慎重行事,不能操之过急。

邓小平关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第二次飞跃的思想,为我国农业最终走向现代化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向。目前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取得了可喜进展,也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与模式。比如公司加农户模式,农村股份合作制形式,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有力地推动着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丰富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第二次飞跃思想的科学性与高度预见性。(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方式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主体,如何搞活微观经济,增强企业活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方式,一直是邓小平思考的重要问题。邓小平总结国企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国企业管理方式中的具体实际,明确指出要改革企业的管理方式”。1、建立以“责任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邓小平指出,传统国有体制的一个很大弊端就在于没有明确有效的责任制,必须迅速予以根除。早在1978年,他就明确强调“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和加强责任制”。因为现在,各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邓小平认为加强责任制是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强调“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以此把权力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此外邓小平还强调实行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要具体到单位,落实到个人,要保证行之有效。为此,他要求发动群众把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建立起来,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同时他还要求,“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例如,引进技术设备,引进什么项目,从哪里引进,引进到什么地方,什么人参加工作,都要具体定下来。从而切实做到职责分明,把责任制落到实处。要使责任制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作保证。其一“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只交责任,不交权力,责任制非落空不可。”因此当厂长的,当工程师的,当技术员的,当会计师出纳的,应当各有各的责任,也各有各的权力,别人不能侵犯。其二“要严格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要发现专家,重用专家,提高各种专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其三,“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所有的企业,学校,研究单位,机关都要有对工作的评比和考核。

要对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口而且这种赏罚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总之要通过加强责任制,通过赏罚严明,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邓小平的这些有关加强责任制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2、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邓小平认为企业改革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严格按市场机制运作,从而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他的这一思想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份文件中,详细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方面与具体内容。第一,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邓小平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下放权力,下放给企业,过去我们对企业管得太死,动都动不了,这怎么能行?因此,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最核心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使企业有自主经营的权力,有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所谓自主经营决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一般来讲,能否自主决策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企业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根据市场变化独立地作出相应的决策,那就谈不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谈不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第二,自负盈亏的风险机制。邓小平指出,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难免出差错,冒风险。所以,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来说,在经营机制转换中,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要具有抗风险的能力,也就是一定要健全风险机制。由于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可能发展,也可能被淘汰,所以企业要为自己在市场上的企业行为负责。过去,在旧体制下,由于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这种风险是由政府承担的。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后,这种风险就应由企业自己承担。第三,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邓小平指出,企业改革要注意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动力机制,用以保证企业在生存、改革、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来说,这种动力机制特别重要。因为企业改革的方针,就是要求企业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而所谓自我发展,就不再是过去那样靠政府推动和支持发展,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这种自我发展的力量,一方面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能力和其他各种企业要素的合力,尤其是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所以企业必须要有一种能调动各种积极性因素的动力机制,否则,企业的自我发展就将非常之困难。第四,自我约束的调节机制。由于市场的复杂多变,由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冲突,要求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善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不断理顺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使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时刻保持“最佳”位置和最佳状态,相互协调,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确保企业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总之,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从国家“负亏经营”,转换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场革命,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它的切实贯彻实施,对增强企业活力,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重视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

在企业管理改革过程中,邓小平非常关注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问题。邓小平关于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围绕在企业管理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要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展开的。首先,在企业管理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企业管理改革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改革的只能是它的管理形式而不是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根据这条基本原则,在具体的企业改革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时,“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在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目的方面,必须坚持“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之,企业管理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能偏离这条主线。其次,在企业管理改革与党的领导关系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邓小平认为,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他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一条真理。同时,邓小平还强调了企业管理的改革对加强党的领导的作用。“过去的工厂管理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既不利于工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也不利于工厂里的党的工作的健全。”因此,我们要实行改革,改变以前的工厂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分开,使党摆脱日常事务,“这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更好地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再次,关于企业改革中工人阶级的作用问题,邓小平鼓励“工人阶级要发扬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严守纪律、服从调动、爱厂如家的光荣传统……工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优异的贡献”。并且要求全国工人阶级在改革中起模范先锋作用,积极协助各企业顺利地实现改革,“为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出新的杰出贡献。”技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对企业管理中技术因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他关于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企业的思想之中。邓小平认为国有企业引进技术时,首先必须要确保引进的技术是现时最先进的,否则就难以使我们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其次引进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要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济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再次,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也就是说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有革命和创新的精神,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最后,邓小平强调国有大型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借此把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和增强企业的技术水平。邓小平关于培养大批合格的工人和管理人才一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人的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工作和管理人才,一直是邓小平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讲:“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充分反映出他对培养人才的重视。在如何培养合格的工人和管理人才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出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

邓小平微观经济管理思想注重微观经济搞活,强调农业生产管理方式要实现两个飞跃、工业企业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方式。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