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音画:音乐、美术、雕塑欣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02:25:2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唯美音画:音乐、美术、雕塑欣赏

唯美音画:音乐、美术、雕塑欣赏试读:

前言

在远古苍茫的大地上,人们追逐同伴时,会情不自禁地呐喊;在狩猎归来的时候,围坐在篝火旁,人们又会击打着手中的工具,手舞足蹈地跳起欢快的舞蹈。音乐自然响起,那是人们在与神灵沟通,是情感的自然宣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如同人的思想一样,虽然是无形的,但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说话,言不尽其意时就用嘴来喊或者唱。

在狩猎和劳作之余,人们拨弄着手中的弓弦,发出不同的声音;人们听到的雷声、雨声、风声、水声是不一样的感觉,多么奇妙,多么动听呀。几乎同时,东方和西方的人发现了声音的规律,人们感觉这是神的指引。于是人们动手做出了各种乐器,来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歌唱的时候也合着乐器,发出更为美妙的声音。在兴奋的时候,高亢的音律使人们振奋;在悲伤的时候,低缓的旋律又使人们陷入哀思。

人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第二种方法,就是用手。于是,人们的双手也不由得拿起笔,把捡来的彩色石头磨成粉,作为颜料,涂抹在山洞里,绘制在陶器上。他们用刀、斧把岩石凿刻成想象中神的样子。人们还发现,线条的粗细、轻重如同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色彩不仅可以模仿自然的颜色,也可以表达人情绪的变化。人们甚至惊奇地发现,人的喜怒哀乐既可以用声音的旋律、节奏、速度来表现,同样也可以用线条、块面、色彩、形状来表达,甚至可以直接利用身体的各种姿态、手势、动作来表现。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人的情感,形式则是次要的。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狩猎、劳作之余,在有了基本的温饱之后的一种娱乐。慢慢地,人们感觉到这种娱乐活动虽然不会给他们创造财富,但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艺术”。

对于人类而言,艺术的内在特质是相通的。音乐的“无形无相”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绘画的“有形有相”给人以视觉的美轮美奂;雕塑的立体质感犹如凝固的旋律。它们虽然是不同类别的艺术形式,但却是“异质同构”“相异而相通”的,它们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永远没有止境。

人类在长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学会了创造美,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欣赏美,如何去追求美的理想。人们在聆听一首音乐作品时,脑海里浮现出电闪雷鸣、波涛汹涌的场景或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画面,音乐的“随声赋形”把音乐与绘画自然地联系了起来。而当你站在一幅油画作品面前时,那强烈的色块、深深的笔触、凸凹的肌理,使你感受到旋律的跳跃、节奏的铿锵、速度的急缓。画中出现了音乐的节奏,而这节奏又引发了观者情绪的激荡。因此,艺术是相通的,“通感”是艺术欣赏中发挥联想、想象的最好方法。

但是,艺术形式的不同,会构成艺术形式表现力的区别。音乐中的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时间中流动,是不确定的,是变动不居的。正如唐代著名文人张说在《山夜闻钟》诗中所写的:“听之如所见,寻之无定象。”又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种刚柔、激荡、强弱高低不同的琴声,进入听者的耳朵里,则形成一个跳跃性、流动性的意象群落,是画家画不出来的。音乐不像绘画那样受到空间形象构成的限制,它可以神与物游,纵横驰骋,展示更为广阔、自由的天地。因此,学习和了解各种艺术类别的基本知识,以及其主要表现方法、手段和形式,就成了进行艺术欣赏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将各类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则可以在审美追求中获得更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任何一个爱美之人所梦寐以求的。第一章 《乐》的历程

声从何处来,

那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音阶的发现,

那是数学家的算术。

言不尽其意则要长言,

长言者即为音出。

长言不足而歌之,

手舞之,足蹈之,即为乐舞。

乐舞丰而成戏曲,

中国戏曲,

在世界留下辉煌的一幕。声从何处来

声从何处来?婴儿在娘胎中是不会发声的,因为肺就像一个未充气的皮球。婴儿出生后,护士一定要提起婴儿的双脚,让婴儿的头朝下,朝屁股上打两下,婴儿感到疼痛,张嘴哭喊,肺就冲了气,这个婴儿才算真的活了。这就是声,人的第一声。声是打出来的,也是后天发出来的。声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声波。《说文》曰:“声,音也。”《乐记》开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声之方为音。构成音乐的音,不是一般的噪声、响声,乃是“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方”即表示具有乐律的音,称为“乐音”。由乐音构成乐曲,就变成了音乐的形象。乐音包含着节奏、和声、旋律等。古时,人们发现在弦上或管子上不同的位置,音是不一样的。在自然界本身就存在许多不同的音,风的声音低沉,金属的声音比较响亮。有人发现一根弦,在一个固定长度的时候是一个音,如果把它去掉三分之一,或者把弦加长三分之一,就会出现另外不同的音。这样采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就出现了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个音。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出现在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代,在《管子·地员篇》中有记载。采用数学计算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方法,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这个现象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管仲发现的。他的发现比欧洲古典音乐之父毕达格拉斯早200多年,所以也可以说音律是算出来的。在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简谱,这五个音就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西方人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人只懂五音,音律不齐,或者嘲笑我们“五音不全”。但是,明代的朱载堉在1582年发现了十二平均律。此时,中国也有了七音,即增加了“半宫”“半商”两个音,也就是增加了4(Fa)和7(Si)。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为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1978年的考古挖掘中,在随州出土的编钟,上面有3755个铭文,清楚地记载了先秦时期的音乐理论,而且编钟可以完整地演奏世界名曲,它不仅打破了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音乐理论的错误观念,并且把世界音乐史大大提前。“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在甲骨文中“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是声音。音是言,长言也。“声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因此,音是由人的内心发出的,在外界表现为声。声与音于是合为一体。

歌也是言,是长言,所以在甲骨文中,言与音同义。在金文、小篆中,在“言”的口字中加了一横,表示长言,长言则为音。“长言”即入腔,成了一个腔调,从逻辑语言、科学语言走入了音乐语言、艺术语言。长言是一个情感的语言,“悦之故言之”。因为快乐,情不自禁,就要说出来,普通的语言不够表达,就要“长言”,即歌唱之。音乐也随之而起。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出,就组成了一种音乐。它不是自然界的简单模拟,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各种乐音组合在一起,构成音乐语言。音乐语言主要包括节奏、旋律、结构、曲式、音色、调式等。音乐就是用音乐语言抒写的悦人悦智的篇章。

人自身发出的不同音律、不同节奏形成的声音叫作歌曲,称为声乐。歌唱的形式又分为男声、女声、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不同的形式。

利用其他辅助的器物发出的声音,是乐曲,称为器乐,而那个辅助的器物叫乐器。中国的乐器里有古琴、二胡、笛子、琵琶、大鼓等;外国的乐器有提琴(大、中、小)、单簧管、双簧管、横笛、小号等。由声乐和器乐组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音乐”。音乐是各种乐音的美妙组合,为人类提供了美好的精神享受。

世界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音乐是以中国汉族音乐为主的音乐体系,它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以五声音阶为主,即宫、商、角、徵、羽。西方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主。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分类和定义是西方音乐理论定义下来的,并且在全世界流传并得到了世界公认,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都采用统一的理论,遵循统一的标准。

中国古人所说的笙、祝、鼓、萧、琴、埙、钟、磬八音,这里称为“音”,实际应为乐,器乐。因为它是笙、祝、鼓、箫、琴、埙、钟、磬八种乐器,利用人的吹、弹、打击后发出的声音。中国古代的所谓“乐”,不是单纯的歌曲或者乐曲,而是歌唱、舞蹈、演奏的器乐表演的一种综合体。例如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以歌颂皇帝功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为帝的德行。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周武王定天下后,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国,《韶》传入齐。孔子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尽善矣尽美矣。可见古代的乐是多么动听,多么有气势,多么宏伟。

在这里为什么要反复地说声、音、言、乐,因为我们古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西方人的理解在观念上有区别,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那么这种不同的观念是什么呢?那就是综合与分解。

对于音乐而言,人类是天生的歌唱家,从呱呱坠地,到劳作之余人们情不自禁地唱歌跳舞。音乐让人们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使情绪得到释放。人们既然会歌唱,也自然地具有欣赏音乐美与不美的潜质。我们往往听到人们说,应该如何进行艺术欣赏呢?家长有时会专门带着孩子去学习如何进行艺术欣赏,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激活人本身的艺术潜质,把与生俱来的欣赏艺术的眼睛擦亮。寻找到源头之水,才能激活人类艺术潜质的那颗“种子”。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任何艺术品的欣赏不是凭空想象而来,也不是仅凭个人的情感决定好与坏。既需要逻辑的分析,同时也需要情感的交流;既需要有时代、社会审美追求的共识,也需要具有个性的判断与见解。

中国的音乐发展与西方的音乐发展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概括地说,中国走的是一条综合发展之路,即沿着“乐”的方向不断加强与深化。由声产生了音(音律)和调(节奏),音与调生曲,曲调的不断丰富,由此产生了戏曲。中国“乐”发展的终极结果变成了戏曲,因为它包含唱、念、做、打,是古代“乐”的延伸,是从一般性的歌舞(简单的人物)转变为具有人物特征和剧情变化的“戏剧”。戏剧是西方的称谓,表示具有故事剧情的表演形式。所以我们现在仍然习惯称“昆曲”是“曲”,而很少叫“昆剧”。中国戏曲(乐)的发展,是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的充实和提高,是传统的延续,万变不离其宗。

在远古时期,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祭祀祖先的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即采用歌、舞、唱的形式。但是,西方人喜欢求“变”,喜欢对每一种表演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所以逐步将综合的艺术形式加以分解。希腊人把歌舞祭祀的方式逐渐演变为诗剧,进而变成音乐、话剧、舞剧、歌剧等。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又沿着一条“分解”的道路继续细分下去,变为主要由声乐和器乐组成。声乐和器乐又细分为各种各样的演唱和演奏形式,各种不同的演唱与演奏方式的不同排列组合,进而形成更多的音乐形式,这就为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适应了时代的进步和人类追求美好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情感的需求。

自人类诞生以来,音乐就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前进。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不是空间的艺术,所以是比较抽象的一种艺术形式。除了诗以外,黑格尔说“浪漫艺术的第二种是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一种主要由听觉产生的形象思维,最后上升为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享受。

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国与西方两个方面介绍音乐的发展。中国《乐》的发展

我们的先民自古就与音乐有不解之源。他们用声音传达信息,用乐音抒发情感,不停地探索着声音的奥秘。作为我国古代的六部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中,《乐》经占其一,说明《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当然《乐》经并不是专门讲音乐里的声乐与器乐的。我国古代把诗歌、歌唱、舞蹈、器乐放在一起统称为《乐》。

箫韶是虞舜时的乐章,相传为舜制的音乐。箫韶之曲连续演奏九章,乐舞奏到最后一部分时,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周朝时歌舞进入宫廷,其中就有大型的文舞《韶舞》,作为场面盛大的祭祀舞蹈,它以“六律五声八音协洽”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演出效果。孔子把“韶乐”称之为《韶》,他说韶乐太好听了,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则尽美尽善。《论语·八佾》中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又说,听到韶乐后,有“余音绕耳,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这说明尽善尽美的音乐已经变成了一种悦志悦神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的感悟。在这里孔子认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这里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美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美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提出“里仁为美”,就是说,和邻居的友善是最美的,他把美和仁义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即美具有仁、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美的统一。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美学观等问题的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美学观是与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他仁义治国的理想分不开的。但是,人类的审美理想确有着更高的追求,她是独立于知识、伦理道德,以及信仰、追求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个人的情感世界。《诗经》是音乐的,歌唱的,由于没有传世的记谱方法,便只能将它们纳入文学的殿堂。但从音乐的角度,它应该属于中国古代《乐》的一部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期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宋代学者指出,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家庙之音曰“颂”。收录了著名诗人屈原的《九歌》《离骚》等作品的《楚辞》也是可以歌唱的。《九歌》原为“楚声”中的一种民间《祀神曲》。“乐府”是汉朝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汉高祖刘邦喜好音乐,他在大业已成之后的一次宴席上,载歌载舞,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之后他便设立了“乐府”这一音乐管理机构,除了搜集他家乡的“楚歌”“楚舞”以外,还搜集各地歌曲并加以整理,经过“乐府”的改编、整理之后形成了著名的音乐形式《相和歌》。《相和歌》中的“大曲”载歌载舞,还有笛、笙、鼓、琴、瑟、琵琶、筝等大型乐器。其中“大曲”包括:“艳”,表示开场音乐,曲调徐缓优美;“曲”,是大曲的主要部分,重在叙述主题内容;“趋”,是将乐曲推向高潮;“乱”,则是将乐曲推向更高潮的结尾部分。这实际上就是一组套曲,它的出现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利用从西域带回来的一首《摩柯兜勒》乐曲,改编创作了28首鼓吹新曲,他也成为有明文记载的洋为中用的作曲家。他的一首《佳人曲》,使得汉武帝大喜,遂娶其妹妹,乃史书上有名的“李夫人”。《胡笳十八拍》是东汉末年蔡文姬创作的大型声乐,堪称是世界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声乐套曲。蔡文姬是历史上“四大才女”之一,但一生极为悲惨,几度嫁人,后又身陷匈奴十几年,被曹操派人从匈奴赎回后,极度思念在匈奴的两个孩子作此曲。乐曲前半部分描写在胡地生活时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后半部分抒发出离别亲子后撕心裂肺的隐痛和悲怨之情。她既采用蒙古族音乐高亢辽阔的特色,又采用古琴弹奏的独特技法,使旋律富于起伏,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对比强烈,使这部琴歌光彩四溢,感人至深。后人评价它是“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胡笳十八拍》创作这组套曲的年代比西方“歌曲之王”的舒伯特的传世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要早1500多年。《广陵散》标志着我国古代古琴艺术的成熟。围绕广陵散有许多传奇故事。最为有名的是,魏晋时期的大音乐家嵇康,他在被司马氏杀害之前,要求索弹一曲《广陵散》。最后他叹道:我死不足惜,只怕从此《广陵散》绝响了。《广陵散》之所以被后人推崇,被视作汉魏琴艺发展高峰的集中体现,与它宏大的结构、复杂的技巧,以及深刻的情感表现能力有关。它明确呈现出《相和歌》高峰时期出现的“相和大曲”中“序—正声—乱声”的大原则。在这一大原则下,两个主题即“正声”和“乱声”相互鲜明地呈现。这与西方在交响乐中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结构相媲美。只不过,中国出现这种音乐形式的时间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大型歌舞曲。相传源于唐朝皇帝李隆基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后产生的神奇想象,并借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的印度佛曲《婆罗门曲》中的一些素材编写而成。内容描写了这位皇帝思慕神仙在月宫见到仙女的梦幻之境。这部宫廷“燕乐”曲,充满了道家“道骨仙风”的韵味,因此也是表现道家风格“法曲”中的代表作。该曲在杨贵妃曼妙舞姿的演绎下,声、色、舞俱佳,成为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白居易一再赞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曲》中舞的出现是唐代教坊和梨园制度的成果。李隆基不仅具有政治才干,而且艺术天分极高,他能歌,能舞,乐器不离手,作曲不离口。他建立了类似今天的国家“音乐学院”“中央合唱团”“皇家舞蹈团”等机构,使得唐代的歌舞艺术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可惜,由于没有当时曲谱的记载,我们今天只能从文字中感受到这些著名舞曲演奏时的盛况。

宋代人姜夔为了改进当时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写了《大乐议》并向朝廷进谏,但是受到朝臣嫉妒,不予奏议。姜夔转而开始整理民间音乐。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被后人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它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它是“盖数百年仅存之硕果”,也就是流传至今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曲集。但是,书籍的篇幅比较小,只搜集了不足一百首的曲子,对于当时的词牌不少于1000首的数量来说,只能是窥豹一斑了。姜夔的《曲子词》虽然在前朝就有,但是由于宋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导致了《曲子词》成为宋代人“诗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高的庙堂之上,还是在街头巷尾,人人吟唱《曲子词》,人人填写《曲子词》,这是多么丰富的一种文化场景。人们常说,“宋词是音乐同文学结合的艺术”,但是,更应该看到,宋词是《曲子词》的产物。究竟是先有宋词,还是先有曲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把中国古代的文学与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曲子词》留存的数量很少,因此就把流传下来的“词”即宋词与唐诗、元曲都归入文学类,但是在谈到中国古代音乐史时,万万不能把它遗忘。

元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元代的散曲作者根据风格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马致远为代表,散曲风格豪放。马致远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十七首。其散曲中既有对于现实的愤懑不平,又有陶情山水的放逸潇洒。其散曲于豪放外兼有清逸,是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另一类以张可久为代表,他喜游览山水,散曲骚雅蕴藉,风格清丽。其散曲中多描写隐居和游荡江湖的生活,现存小令八百余首,套数九首,是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其散曲是元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代表作有《金字经乐闲》《梧叶儿湖山夜景》等。在元代兴起的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虽然有比较完整的音乐理论,但是却没有完整的规范、规则、标准,致使我们古代的大量音乐歌曲、乐曲、舞蹈都没有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今天的人们只能从历史文献的文字中看到当时的情况,而不能亲身感受到乐曲的魅力。像诗经、宋词、元曲这样的歌曲也只能将其归纳到文学的殿堂,在叙述中国古代音乐的时候,还要到文学中去寻找和提炼其音乐的养分,这实际上是一件很大的憾事。综合的舞台艺术

无论中外,戏剧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中国古代的《乐》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歌唱,而是包含了歌曲、舞蹈、表演、对白在一起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中国《乐》坚持以综合的形式发展。中国古代的歌曲与乐曲虽然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记谱方式,而只留下了歌词部分,人们只能在文学领域去寻找其音乐的成分。但是《乐》却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发展下来,最终演变为戏曲。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的戏曲是采用歌唱(唱腔)、舞蹈、对白,通过人物的表演来演绎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人物和唱腔是戏曲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戏曲人物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沿用至今,这就是“生、旦、净、丑”的人物划分。在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被称为优孟衣冠,把戏曲演员称作“优伶”,也称“伶人”,男演员为“优”,女演员为“伶”。自魏晋时期,出现了“参军戏”,戏中出现了两个男演员,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hú)。这是最早的戏曲形式,对以后的宋元杂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戏曲的发展,剧中人物的不断出现,于是就有一个如何表现各种人物的问题。社会上的人物万万千,人生百态,如何演绎这百态人生呢?中国古代人的智慧是十分高超的。他们将世上的人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即四大行当。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勇猛战将或绿林英雄。

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青衣(正旦),即端庄娴雅的女子;花旦,扮演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老旦,即老年妇女;彩旦,扮演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等。

净行俗称花脸。净行可分为正净(大花脸),扮演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副净(二花脸),俗称架子花脸,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武净(武花脸),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

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即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武丑,即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

在最初时候,戏曲角色确定为“生、旦、净、末、丑”五类,后来因为“净”与“末”的角色区分不大,在宋代时,就将角色重新确定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这是中国戏曲的一大贡献。在戏曲中角色是固定的,人物却是不同的,演员要靠表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京剧、越剧、豫剧、昆曲,还是其他的地方戏,全部是根据这样一种模式表演的。中国的戏曲用四种人物演绎“人生的百态”,要成为一名戏曲演员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夫,因为它包含了深刻的戏曲理念和深厚的演绎技巧,没有扎实的功底是演不来戏曲的。

唱腔是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关于腔,在《礼记·乐记》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悦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歌”是言,它不是一般的言,是一种“长言”。“长言”即入“腔”,成了一个腔调,从逻辑语言、科学语言走进音乐语言、艺术语言。“腔”既可以表达高亢,也可以表达哀怨,形成了一种带有情感的“语言”,所以才以在戏曲中引发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乐音。

秦腔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起于西周,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经历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也由此而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长安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秦腔作为当时的先进文化必然会影响全国各地。又随着唐东都洛阳的建立,秦腔文化也就进一步流传至各地。

秦腔的“腔”是由民间歌舞演变而来。先民最早的祭祀活动,为了与神灵沟通,必然要大声向苍天呐喊,当采用有节奏、抑扬顿挫的演唱时,不仅使得这种呐喊省力,而且更加悦耳。久而久之,这种“腔”就变成了“调”,即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当几种“调”合起来使用,或者加上一些变化,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二六板等板式,变成一种长调时,就形成了“曲”。

秦腔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以其流传地方的不同而有“东路梆子”“西路梆子”“汉调秦腔”“西安乱弹”等名称。流传至浙赣到潮州的则称为“西秦戏”。秦腔流传至湖北一带,结合当地的黄陂调即成为“汉调”,又称为“西皮”,意为从西部流传过来的梆子腔与黄陂调的结合。鲁迅为秦腔题词为“古调乱弹”、中国北方戏曲均包含秦腔的成分。“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从中国戏曲发展史看,戏曲真正出现在宋代,这是由于宋代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商品经济活跃,市场繁荣,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也出现了反映市民生活,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剧本。因此,宋杂剧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以元杂剧(亦称北杂剧)闻名于世。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都是北杂剧的优秀艺术代表。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并且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为区别于“南曲”,故称为“北曲”“北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成熟后的第一个繁荣期,王国维先生说,自元以后,中国的戏曲就称为戏剧了。它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为综合性,即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把唱、念、坐、打、白融为一体,通过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来刻画人物,将百态人物综合成四个行当。第二表现为虚拟性,也就是整个舞台布景是虚景,什么也没有或者只有几把椅子。虚景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给观众留下一个想象空间。第三表现为程式化,它是将生活中的行为典型化、概念化,程式化,并用肢体语言加以提炼、规范,变为一种程式,一种舞台语言。比如抬手扬鞭就等于骑马,一抬步就是过门槛,两手一分开就是划船,等等。“南戏”出现的时间实际上早于元曲。宋室自南渡之后,定都临安,宗室勋戚、文武百官纷纷南迁。温州是南宋除杭州以外最繁华富庶的商业都市,宋高宗甚至把太庙也迁至温州。北方士绅平民,纷纷随之来到温州,温州人口在短期内骤增一半。城市消费人口的与日俱增,进一步推动了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诸色艺人也纷至沓来,各种民间艺人云集于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南曲戏文,就在这样的土壤中孕育、萌发。就形式而言,它综合了宋代众多的技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在表演上的优点,但与储宫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南戏是中国的百戏之祖,由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和余姚腔共同组成。昆曲源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随着戏剧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演技的不断提高,唱腔的不断完善,昆曲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了完整故事情节的戏曲。因此,有人称昆曲为“百戏之祖”。昆曲从此完成了人物刻画所需的角色架构,即“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形成了一系列唱腔,也完成了在同一场戏中不同唱腔的变化,来更好地刻画人物。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昆曲就在苏州昆山一带出现,到了明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各地,这样昆山腔(昆曲)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更为重要的是,昆曲确立的中国戏曲审美取向,一直指导着其他各剧种的发展。因此,中国的戏曲是对中国古代《乐》的延续与发展。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运用京腔对白,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如今,京剧已成为中国的国粹。

昆曲、京剧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从经济最繁荣的东部向西部扩散,秦腔及其他剧种纷纷学习与借鉴,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例如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最著名的“男旦”魏长生,曾先后三次进京演出,由初露锋芒到轰动京师、观者如潮就是有力的证明。

从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来看,先进文化总是从政治、文化中心向外扩散,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得以发展,反过来又向外扩散,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

中国戏曲这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以中国古代《乐》为基础,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乐》的歌、舞、白、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而又创造了新的唱腔,完成了四大行当的人物架构以及其他表演形式的改变,实现了由《乐》向戏曲的转变,从而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保留世界古老剧种做出了贡献。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及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构成了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戏剧观和戏剧美学思想,为世界的戏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值得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一件大事。第二章 西方音乐之旅

两千年前的古希腊,

没有一丝关于音乐“活的信息”,

她仍然是一只“打瞌睡”的“兔子”。

西方古典音乐之父,

找到了音乐的钥匙。

如苏醒的大地,

涌现出无数音乐赤子。

五线上跳动的音符,

像雄鹰展开的双翅。

华彩的乐章

谱写壮丽的史诗。

优美的芭蕾

展现妙曼的舞姿。

西方音乐的辉煌,

为人类写下壮美的历史。西方音乐大师的艺术风采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古希腊文明更是直接催生了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民主制度的萌芽。这是希腊文明对整个人类世界做出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贡献。以至有“言必称希腊”的说法。

但是,就音乐而言,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从考古的遗存中,却没有发现一丝音乐本体的“活的信息”。那时的中国,周朝礼乐发展得已经十分丰富了。中国古代的音乐在众多艺术种类中应该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丰子恺先生曾经把古希腊至中世纪漫长岁月中的西方音乐艺术形容为在龟兔赛跑中“打瞌睡”的“兔子”。直到两千年后的巴赫等西方音乐大师的诞生,才使得西方音乐跃然迅跑。西方古典音乐之父——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并且认为世界上“一切皆数”,他以“一切皆数”的数学观点去研究音乐。他在当时已有的一弦器上做实验并研究出“五度相生律”。不过,在他发明五度相生律的2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管仲已经通过“三分损益”法得出了“五音阶”。这是东西方世界在音乐上的殊途同归。他的实验都是由一律出发,向上每隔纯五度而产生一律,作八度移位以归于一组,如此相生产生许多音律,便得到七音阶。他把这项发明运用于里拉琴的改良上,便得到相应和谐的声音。由此,毕达哥拉斯也被称为西方古典音乐之父。五线谱记谱法

在五线谱发明之前,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都是使用文字来记录声音,或者用简单的符号表达声音的升降。在中世纪的欧洲,格雷格戈利歌的记谱,借用了古希腊“钮姆”记谱法标识旋律的抑扬,它是靠“小点和线”来表示的,教会的神父很不满意。后来一位神父异想天开地在谱上画了一条线,表示一个固定的音符。这个想法启发了另一位神父,他画出了两条不同颜色的线。接着,圣阿芒修道院的修道士胡克巴尔德感到线的妙用,他干脆划出了6-8条线,但是线太多,比较复杂。之后,法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圭多将其简化为四条线的“四线谱”,并以此载入了世界音乐史。他在线上以及线与线之间记录音名,又附带创造了表示音名的音符,使之有记录复调音乐乐谱的可能,这就是“定量音乐”的记谱法。圭多的这一记谱发明,直到14世纪又经人更新,最后到15世纪成为完全用黑色标识的五线谱,至18世纪,才最终定型为现今使用的五线谱。五线谱是西方对于世界音乐一个重大发明。西方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即将理论转化为可以操作的规则、规范、行为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要早于西方,但是却没有研究可以运用的实际方法,致使我们古代许多优秀的乐曲、歌曲不能保留下来,转而只能从文字中去感受。中西方音乐的差距也由此而产生。近代音乐之父——巴赫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人“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近代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开拓者之一。巴赫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一生勤奋却终身贫穷,死的时候都无钱埋葬。当时,德国人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出色的管风琴家。他没有出过国,所以世界上更无人知晓。

巴赫18岁时,在一次临时受邀参加法国杰出古钢琴家、管风琴家路易·马尔珊的“宫廷音乐会”上,他把路易·马尔珊弹奏过的法国歌曲主题,迅疾以从未听闻过的新技巧演奏了12次。这种“即兴演奏”只是巴赫天赋的一般显现。他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都是他天赋完美的结晶。

他在当时古钢琴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第一次将十二平均律理论付诸实践,一举奠定了现代钢琴技术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的伟大还在于,他赋予音乐最深刻含义的同时,研究了当时欧洲各种流行音乐,并进行改进和完善。他将民间艺术素养和古典人文精神,以及最终由他完成的复调音乐手法融合在一起,使音乐能够一次次表现出感情和哲理的本质,非常深刻地讴歌人性,以及对于人类忘我的爱。

他被誉为西方音乐的“开山鼻祖”,人们视他的作品为音乐中的《圣经》。有人说,没有一个演奏家或演唱家不是通过深入地学习他的作品而成为其专业方面专家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就不能成为一个“严谨的作曲家”。交响乐之父——海顿海顿

海顿(1731—1809),奥地利作曲家。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一起揭开了音乐史上最具影响的“维也纳古典主义时代”新篇章。

海顿大半生为宫廷乐队的“乐长”,虽然他有娴熟的技巧,但是却很难创作出思想深刻并具有划时代灵感的作品。40岁以后,由于海顿不满“与世隔绝”的宫廷演奏方式,便产生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冲动,使他的创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晚年在伦敦受到英国资本主义自由思想的影响,创作出了具有严密思想性、鲜明个性的《惊愕》《军队》《时钟》《鼓声》在内的《伦敦交响曲》,以及《朱比特交响曲》在内的最后三部交响曲,都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

海顿的交响曲在“旋律”“柔和的和声”以及“纤细的情感描绘”上不及莫扎特,在“严肃的人生课题的引入”上又不及贝多芬,但是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交响曲,并且确定了交响乐四章结构的性质和曲式,后世将它作为交响乐作曲的标准格式。交响乐四乐章结构:第一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章,抒情歌唱性的三部曲式变奏曲(慢板);第三章,小步舞曲性的三部曲式(谐虐曲式、快板);第四章,舞曲性的回旋曲。乐队则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的现代管乐队体制。他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西方“交响乐之父”。音乐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德国人。他是一个旷世奇才,6岁起,随父亲、姐姐一起去维也纳、巴黎、意大利等各地演奏古钢琴、管风琴和小提琴,受到铺天盖地的“神童”赞誉。莫扎特

他的创作触及当时的交响乐、歌剧、各类协奏曲、重奏曲、幻想曲等。他虚心向巴赫的第二个儿子“伦敦巴赫”学习,并与其成为好友。他像“蜜蜂”一样的采集,又像“蜘蛛”一样的把前辈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编成了属于自己的“网”。他5岁写古钢琴曲,8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12岁作歌剧,17岁已是一位羽毛丰满的大作曲家。短短35岁,创作歌剧22部,交响曲40多部,27首钢琴曲,7首小提琴曲等600多部作品。其歌剧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伊多梅钮》《安魂曲》《海顿四重奏》等经典作品。而代表他交响乐最高成就的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号交响曲,是在1788年夏天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假如把巴赫比作“大学者”,把贝多芬比作“大思想家”,莫扎特则可称为“大才子”,而且是世所罕见的全才、通才、奇才。“维也纳古典主义时代”交响乐的开拓者是海顿,而他的理论的形成者是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说:“我深信莫扎特是美在音乐范围里所达到的最高顶点。”鲁宾斯坦说:“音乐中的永恒阳光——你的名字就是莫扎特。”乐圣——贝多芬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人,迄今为止人类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划时代的音乐革新家。

贝多芬家境贫困,11岁就休学,13岁开始进入乐团担任乐手。他12岁时,遇上了具有丰富学识,又有民主思想的音乐教育家内费,在内费那里贝多芬不仅接受了音乐教育,同时也接受了康德的哲学思想和莎士比亚的文学修养。19岁又接受了法国革命的洗礼。这一切使他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平民的傲骨,使他喊出“扼住命运的脖子”的惊世之语。

贝多芬把交响曲扩大到规模宏大的程度,他把严肃的人生课题引入交响乐中,让音乐不仅能够表现“愉快”“优雅”,还可以成为完全的“思想情感的载体”。贝多芬的作品普遍宏大并具有“英雄性”,音乐中始终贯穿的红线是“英雄的思想”。它体现了革命年代的团结斗争、征服命运、向往民主与自由的理想主义激情。他的思想又与他热爱自然、人类博爱的主题交织在一起。他讴歌那个时代争取民主自由的精神,并与向往自然和谐的人生主题紧密结合。所以,即使他25岁开始耳聋,之后又婚姻不幸,也仍然坚持四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音乐因富于人性与哲理的思考而成为超越音乐界灵魂的艺术。

贝多芬把莫扎特、海顿手下的“纯音乐”变成一种“哲学的沉思”。他在把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顶峰的同时,又融合了自然、人性、博爱的主题,从而开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一生作品丰富,他的重要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钢琴曲有《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告别》等。钢琴奏鸣曲包括《热情》《暴风雨》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

听贝多芬的音乐,总有一种震撼的感觉,总使人觉得他“不是18世纪的人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贝多芬音乐的超越性与永恒性。有人这样总结道,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受人们欢迎,那是因为它“美”,美是永恒的。柴可夫斯基——灵感不拜访懒惰的人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人。他是19世纪后期,欧洲继肖邦、李斯特、瓦格纳之后,在俄国土地上出现的一位堪与莫扎特、贝多芬比肩的光彩人物。

与在欧洲乐坛上争奇斗艳,新人层出不穷状况相反,柴可夫斯基可谓“大器晚成”。他先前从事法律工作,任司法部书记,直到30岁以后,他才写出了第一部交响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因多产与作品高质量,最终被誉为浪漫派与民族派时期“唯一在创作领域中达到古典大师广度的作曲家”。他像莫扎特一样同是在歌剧与交响乐两大领域获得伟大成就的人。他的三部芭蕾舞《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都获得比西方前人所做芭蕾舞音乐“更高的无可比拟的成就”。《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已经成为世界高雅音乐的经典。全世界恐怕没有不演奏或者不播放柴可夫斯基音乐的角落。他的名言是“灵感不拜访懒惰的人”。施特劳斯家族——维也纳圆舞曲与交响的乐观主义

约翰·施特劳斯出身于音乐世家。他专门写作“轻之又轻”的娱乐性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500多首作品,包括16部轻歌剧、1部歌剧、1部芭蕾舞剧,还有波尔卡与进行曲等。就像在他的杰作《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样——如同真正的“舞蹈的诗篇”。

查理·施特劳斯,生于1864年,比约翰·施特劳斯晚40年。查理·施特劳斯5岁开始作曲,10岁前写出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

查理·施特劳斯在50岁之前主要做标题音乐,有《唐·璜》《堂·吉诃德》等10部交响诗,他自感所做交响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故自称这些作品为“音诗”。他受尼采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深信在明白上帝死的同时,“必须相信自己”这一“超人”的精神状态,诗中统领着他的创作,因此,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交响的乐观主义”。他通过音乐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原始、暴虐、享乐的情绪,是一位通过音乐刻画人心理的专家,也被后世公认为是一位“技巧大师”。肖邦——钢琴诗人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诗人,一生只写钢琴曲。在钢琴音乐创作上,肖邦的历史贡献堪与贝多芬媲美。由于肖邦后半生遭逢波兰亡国,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创作出波兰音乐。他拒绝沙皇授予他的首席钢琴家的称号,写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玛祖卡舞曲》,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他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爱国音乐家。他死后要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舒伯特——歌曲之王

舒伯特(1797—1826),奥地利人。他一生贫穷,少年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过着如同“监狱”般的生活。后因变声而被逐出唱诗班,流浪在街。他一生穷得买不起五线谱纸,他用他的名作《摇篮曲》与酒店老板换土豆吃。他一生最大的不幸是没有获得供他作品演出的舞台,他自己也从未听过自己作品的音乐效果。但是他却有着和莫扎特一样的早熟天赋。他可以拿着诗歌,在屋里来回走几次,就能立刻在纸上写下曲谱。上天没有给他优厚的创作条件,但他不畏贫穷,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和勤奋,在31岁之前写下的作品,已经成为不朽的名作,创作出世界的艺术高峰。

舒伯特一生中做了600多首歌曲,留下了《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冬之旅》《魔王》等在内的千首不朽名作,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奠基人。他的天赋与成就超过了在他之前的那些古典大师们的总和,被称为当之无愧的“歌曲之王”。他是古典大师中的民间音乐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西方音乐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使它至今仍然响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人们可以看得见,听得到,并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西方音乐的辉煌是因为那些天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才的道路也不平坦,有的勤奋好学,博采众长;有的意志坚强,百折不回,将人生的命运和哲理交织在一起,发出豪迈的音响;有的不畏贫穷带来的痛苦,却为世人抒写出向往幸福的乐章。西方音乐大师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音乐的旋律,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励志前行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前进。这就是音乐人及其音乐的力量。器乐与声乐

现代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两个部分。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使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演奏的乐器可以包括所有种类的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乐曲中也有应用部分人声作为效果的,它是配合器乐音效的。一、器乐(一)弦乐器类

弦乐器在交响乐队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弦乐器的特点是音色十分细腻柔和,旋律抒情,能够细腻地表达人的情感,因此不论是在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中都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弦乐器中分为拉弦乐器,例如提琴,以及弹拨乐器,例如竖琴。

提琴是用弓在琴弦上拉动琴弦来发声的弦乐器。它的音色具有多层次的表现力,旋律动听。小提琴音色细腻,善于表达人的情感;大提琴音色浑厚,低音提琴使低音更加厚实,丰富了低音的层次。中提琴介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音色更加均匀。弦乐器音量相对而言比较小,所以在交响乐中都采用多把小提琴和中提琴。

在乐队中竖琴等乐器是通过拨弦来发声的。演奏者用手拨动琴弦,使琴弦震动来达到演奏的目的。这类乐器在交响乐中配置的数量不多,主要是为了使整个乐队的声音更加丰富。

弦乐器具有丰富的演奏手法,如弓法的颤、碎、拨、跳等,使音色更灵动。弦乐器情感细腻,旋律动听,从而使整个乐曲层次分明,丰富多彩。(二)木管乐器类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开始是用植物的空心管子做成发声的乐器,例如利用空心的竹子,在上面打孔,用它来吹奏发声。后来人们发现,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者其他材料,只要是空心的,都会发声。经过不断的完善,就形成了今天的木管乐器家族,主要包括各种笛,例如竖笛、长笛、短笛。也包括各种管乐器,例如单簧管、双簧管、大管、萨克斯管、巴松等。

木管乐器产生于自然,所以它能很好地表现大自然的美妙和田园生活的景象,音色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生动活泼。在交响乐队中常常用它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比如用短笛来模仿各种鸟的声音;用单簧管、双簧管等乐器来模仿熊、大象的发声等。因此木管乐器就成为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它特殊的韵味,诙谐的音乐语言,都使得它在交响乐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铜管乐器类

铜管乐器在交响乐队中是声音最洪亮的一种乐器。军号和狩猎时用的号角是铜管乐器的前身,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包括小号、长号、大号、次中音号、圆号、萨克斯等一系列乐器。铜管乐的音色雄壮、热烈、辉煌;音量宏大、宽广,其他类别的乐器都不能与它比拟。

军乐队通常主要有铜管乐及部分木管乐器组成,非常适合在节日与重大庆典中演奏。直到19世纪上半叶,铜管乐器才逐步在交响乐队中被广泛使用。(四)打击乐器类

顾名思义打击乐器是通过对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声的,打击乐器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乐器。在古老的祭祀仪式上,通过打击各种乐器来发声,以增加祭祀活动浓烈的气氛。其中最常用的是鼓,在交响乐队中使用的有大鼓、定音鼓,还有小军鼓等。通过摩擦、击打、敲打发声的还有镲、锣等。

打击乐器能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同时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管弦乐队里有的还增加了非洲、亚洲音乐的许多音色,更丰富了音乐气氛和感染力。(五)键盘乐器类

键盘乐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乐器都具有键盘。其中最大的键盘乐器是钢琴,它是运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此它具有最广的音域,有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它独奏的时候也具有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及管弦乐的色彩,所以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

键盘乐器主要包括钢琴、风琴、管风琴、古钢琴、羽管键琴、手风琴、电子琴筹。键盘乐器是交响乐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六)交响乐

交响乐是一类器乐的总称,它是一种由多种乐器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是西方器乐最大的一种组合形式,是西方器乐之集大成者。

交响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风格特征鲜明。交响乐的宏大与谐和,是人类向往的最高音乐境界。乐曲总体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表现力强,能很好地将人带入音乐境界和想象空间。

18世纪,在“维也纳古典乐派”兴盛的时期,由交响乐之父海顿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成形式。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由贝多芬最终完善的。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交响乐队的编制一般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它几乎涵盖了西方的所有乐器,所以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交响乐团的规模也很大,一般在几十人以上。

交响曲是交响乐队演奏的大型管弦乐套曲。交响曲和其他音乐题材相比,具有较大的规模。它结构宏大,色彩绚丽,音响丰满,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交响曲通常包含四个独立的乐章,但各个乐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第一乐章是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是一种戏剧性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第三乐章是快板乐章,常为小步舞曲和谐虐曲写成。第四乐章是终曲,通常为快板或急板,多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回旋曲式写成。

19世纪“浪漫乐派”之后,交响曲更被广泛运用,但形式上也做了一些变化,有的加入了声乐,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