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博士的情绪梳理必修课:不完美,才美3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7:16:51

点击下载

作者:海蓝博士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蓝博士的情绪梳理必修课:不完美,才美3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海蓝博士的情绪梳理必修课:不完美,才美3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试读:

海蓝博士

的情绪梳理必修课:不完美,才美3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作者:海蓝博士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9-02-01ISBN:9787559628961本书由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海蓝博士《不完美,才美》系列图书作者

情绪管理与幸福专家

海蓝幸福家创始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美国得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

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

中国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2018中国十大品牌女性之一

出身医学世家,拥有20余年医学领域科研和工作经验,20年身心健康领域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学术背景,同时兼具丰富的临床咨询和团体培训经验,是一位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身心健康专家。

在博士后学习期间,她发现身体产生疾病很大原因是情绪带来的困扰,而情绪困扰的核心则来源于关系的不和谐。为了能从根源上帮助更多人,她38岁时义无反顾转行学习心理学,成为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心理学硕士。

在美期间,她为美国最大的心理健康机构Centerstone设计和建立了移民和难民服务项目,为来自世界32个国家的移民和难民提供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并获得2005年度田纳西州心理健康杰出项目奖。

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驻扎灾区服务三年,带领团队为40多所学校的几万名师生进行危机干预、创伤治疗、压力管理、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等培训和服务。由其担任总督导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5·12 心灵守望计划”被评为“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2012年应阳光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的邀请,担任“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专家导师,先后影响40多万人的成长和改变。

2015年,创立“海蓝幸福家”,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她探索并逐步建立了一套不断完善的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在全球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身心医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帮助普通人成为自己的、家庭的、职场的、社会的幸福教练,用爱点亮自己,用爱点亮家庭,用爱点亮世界。自序不学会处理情绪,既不能善待自己,也不能善待他人,更不会好好活在当下成功不等于功名利禄

古往今来,很多人认为有了功名利禄,才算成功,才能幸福。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人仍然非常多。当然,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算错。

但是,我认为这种认知是有偏差的。

比如人们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海无涯苦作舟”“先苦后甜”……对这些名言、俗语的盲目推崇,让我们的思想陷入了一个长期误区——想成功就应该一直吃苦。换言之,吃了苦就能成功,如果没成功,那就是吃的苦还不够。

所以许多人也都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奉为成功信条。大家苦苦地奋斗着,就是为了等着某个好日子的出现,等着预期的曙光照亮眼前。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许多人苦熬了几年乃至几十年后,所谓的好日子仍旧没有出现;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在苦熬的这些年里甚至连命都熬没了。还有的人终于苦尽甘来(比如公司上市了,成名了),却发现内心非常空虚,并没有感到预期的幸福。

其实,我们所谓的功名利禄,得到后到底能给人带来多少幸福和快乐呢?现在更多科学研究发现,物质财富和地位上的成功,并不是让人长期幸福的源泉。简单点儿说,即便获得了功名利禄又怎么样?衣食无忧,衣锦还乡,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仰望,似乎风光无限,一切尽在掌握,可是,这样的时刻能持续多久?这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吗?你在人后的疲惫、空虚、茫然甚至抑郁,用什么来填补?想想夜深人静无人喝彩时,自己真的有发自心底的自由、快乐与幸福吗?

美国一项对242位企业家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发现,49%的CEO都曾经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到30%,远远高于一般大众7%的患病率。过度疲劳、焦虑、焦躁、抑郁……这些都是创业(或者事业有成)附赠的“礼物”。

我们常常预设一个结果,却忘了享受过程,努力大半生,快乐几小时……所以亲爱的,幸福从来不在远方,别让自己迷失在通往辉煌的途中。幸福不要等到以后

汶川地震后,我驻扎灾区做心理创伤救助时遇到过两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八岁小男孩,有天他跟爸爸要颗糖吃,但他爸爸说吃糖会把牙齿弄坏,所以不能吃。后来这个孩子又让爸爸带他去钓鱼,但他爸爸因为忙着打麻将也没答应。结果不久后就发生了地震,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孩子的爸爸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他觉得孩子才八岁,一辈子长着呢,以后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糖,什么时候都可以去钓鱼……

但到最后,等来的是永远失去了孩子。父子间的幸福生活瞬间没了,孩子的爸爸现在特别伤心,也特别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满足孩子小小的愿望,总以为来日方长,但一切都不复再来。

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学习努力,生活上也很节俭。她爸爸是一名老师,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才,将来要出人头地。所以他对女儿要求非常严格,不许打扮,不许玩,就是一门心思地学习。为了让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后来这位爸爸把女儿转学到了离家比较远的好学校就读。没多久,小姑娘就跟爸爸说,她不想去那儿,想转回来,但爸爸没有同意,说在好中学才有可能考上好大学。

再后来经历了地震,爸爸再次见到女儿的时候,她浑身是伤,安静地躺在存放死难者的地上,早已没了呼吸。

当爸爸看到女儿变成这个样子时,痛不欲生,他无法原谅自己;想到孩子在她短短的十三四年的生命中,居然只有学习,几乎没有享受过童年、少年应有的快乐,他被无尽的悔恨、自责淹没,最后陷入抑郁,难以释怀。

目睹今天许许多多的父母,仍然沉浸在“孩子青春年少,快乐来日方长”的观念中,忽略孩子当下的天性需求,这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无论是平民百姓也好,明星也好,企业家也罢,大家成天都忙忙碌碌,好像都是为了将来能过好日子。但成天忙忙忙,付出了最好的年华,付出了陪伴孩子长大、陪伴父母老去的最好时光,付出了身心的健康。日子一天天过去,到底哪天才是好日子?

现在,大家都在盼着所谓的好日子到来,但即使最后所谓的好日子到了,孩子却长大了离开家了,爱人的心也凉了,自己身体也开始垮了,“苦熬的忙碌”换来的不一定是成功,更大的可能反而是悔不该当初……

事实上幸福不需要等待,享受当下和准备明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幸福和成功的六大能力,条条指向“情绪管理才是幸福成功的最核心能力”

我最近在看一本讲述如何通往幸福的书——The Happiness Track,作者是斯坦福大学Emma Seppala教授,她在书中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决定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核心要素的最新研究结果:通向幸福和成功的六个关键能力。

1.活在当下

2.抗挫折能力

3.让自己处在平静的状态

4.给自己闲暇的时间

5.善待自己

6.关怀他人

任何一个人若不能把情绪处理好,就不可能好好地活在当下,也无法让自己处在平静的状态;既不能善待自己,也不能关怀他人;即便闲暇之时,心中也会一直翻腾着后悔过去、担心未来、不满今天的情绪,并深陷其中;当然也很难拥有抗挫折能力。所以我认为:情绪决定健康、决定幸福、决定生死。

人是特别容易受情绪影响的,比如说某天晚上,孩子对你说他不想去上学了,你大发雷霆,他满脸泪水,非常悲伤,接下来的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你都闷闷不乐;出行时遇到堵车,老半天也走不动,本来心烦气躁,突然接到领导电话,得知你得奖了,还有奖金,你估计自己心情会咋样?肯定觉得堵车根本不是什么事儿了。

实际上,驱动我们人生幸福的第一要素不是别的,就是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是真的想要达到一个目标,而是在情绪的驱使下,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证明给父母、朋友、领导、爱人看,甚至证明给很多年前曾经拒绝你的恋人、贬低你的师长或同辈看。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负面情绪会一触即发;为什么那样苛责自己,不允许自己出错、失败;为什么自己越来越像一只被抽得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不完美,才美》三部曲:从战略到战术,帮你创建幸福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生活节奏、观念的影响中,如何获得活在当下、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如何让自己处在平静的状态,给自己闲暇的时间,善待自己、关怀他人呢?

在我的第一本书《不完美,才美》中,主要讲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包括如何处理与爱人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职场关系——如何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如何提高抗挫力,等等。

第二本书《不完美,才美Ⅱ》讲了情绪对我们生命的影响,里面谈到了情绪梳理七步法和自我关怀,主要讲述了情绪梳理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框架,旨在通过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情绪问题。其中重点介绍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Christopher K. Germer和得州大学Kristin Neff 教授联合创立的“静观自我关怀”(Mindful Self-Compassion)。“静观自我关怀”教我们如何培养通过善待自己、安抚自己的情绪、活在当下的能力,使我们即便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也能够不被情绪卷走,不迁怒于他人,让自己平静下来。在上班的路上,依然能够听到小鸟在啁啾,看到路上的鲜花绽放,看到蓝天和云彩;回到家中,依然能够感受亲情的温暖和饭菜的香甜。这就是觉察此刻,专注于此刻,活在当下。

而这本书里,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真实的案例,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的情绪到底为什么发生,它们的危害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具体影响是什么,以及碰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化解。12堂情绪梳理课,给你方向,也给你操作的方法

我希望大家通过观摩实际案例的梳理与解构,以及案例中所演示的应对各种情绪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收获有效梳理情绪的方法——一看就懂,一看就会用,一用就有效。

说到这本书的由来,其实有一个小故事。

2017年,我在网上做了一个调研——“最影响你的情绪,最常见的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我选取了其中得票最高的12种情绪,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做成了十点课堂《揭开情绪的真相,把握关系中的主动权》的12堂情绪管理视频课。

去年我在上海讲课的时候,遇到一个姑娘,是一个美丽能干的警察。课间的时候,她拿出厚厚的一本手打的“书”,竟然是我在十点课堂12堂视频课的全部讲义逐字稿,以及每节课之后的探索练习,而且每一页都做了不同颜色的重点标注。我问她为什么要自己制作这样一本“书”,她说光看视频课是不够的,做成书,就能随时翻阅学习了,而且只有真的按照课程的方法去践行,才算真的“学习”到了。这让我非常感动。

从人获得知识的科学路径来看,我深知,绝大多数人获得知识的最有效路径是阅读。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将这本书打磨成一本简洁有效的自助式工具书的愿望,以帮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也可以促进视频课程的用户反复学习。

本书可以结合十点课堂《揭开情绪的真相,把握关系中的主动权》的视频课来学习。通过讲解和演示12种常见情绪的具体梳理方法,你会了解到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危害是什么,它对人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解决。比如,通过学习你会知道愤怒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愤怒,愤怒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以及你可以怎么解决。最好的学习是模仿,最好的老师是自己

书里采用的案例全部是真实案例,事先没有脚本,呈现的就是生命和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根据现场梳理的录像整理了逐字稿,原样呈现,让读者产生共鸣,联想到自己,联系到实际,再对案例的关键环节进行点评和剖析,帮助读者从个例中了解规律,从他人的故事反观自己情绪的误区、情绪的创伤以及情绪的源头。

现实中,你跟人讲道理很多时候是很难的,人一般只听自己的道理。但一看真实案例,一下子都被触动,一下就会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想通了。自己想通的道理才是真正会用的道理。这样,既能解决当下的情绪创伤,又能触类旁通,防患于未然。

现在有很多书是在讲解概念和方法。概念和方法也很重要。但概念和方法是别人总结的东西,不容易用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你从来没有做过木匠,我送你一套特别精美的木匠工具,然后就让你去做家具,你能做出来吗?不能,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用这些工具,怎么做家具呢?即便给你最先进、最现代、最高科技的工具,也没有用。

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其实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经历也都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东西,不是专家总结的,而是自己总结的结果——自己总结出来的才是对自己最有效的。

我成立海蓝幸福家,就是为了用一种易学、易懂、易用、易传播的方式,帮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幸福教练,不仅知道原理,更可以上手操作,真正用在生活里,让自己活出幸福的样子。

就像学习做木匠一样,跟着师傅学习各种工具具体怎么用,学习、观摩、模仿,并反复练习。人最快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在模仿中不断练习解决碰到的问题,千万次地练习、学习,慢慢就真学会了,而且熟能生巧。方法也会越来越多。

本书中大量的真实案例,不是理论,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真实地呈现。他们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总有一个片段能触及你的内心深处,对你有所启发。

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改变始于被感动、被触动的那一刻。能够让人感动的东西一定是触及心扉的,而触及心扉的东西,一定是真实的。

距离《不完美,才美Ⅱ》出版已经两年了,特别又经历了2018年——有许多变化和起伏的一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帮助你在千万次的践行中,真正学会处理自己大大小小的情绪,不是对抗、逃避和压抑,而是把情绪当作通向幸福的路标和入口,与它们友好和谐地相处,从而能够拥有持久的内心宁静与和谐。

当我们真正能够给自己留时间去梳理内心起伏不定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深切地懂自己、懂他人,就会与己、与人、与整个宇宙有了温暖相连的空间;这个空间会使我们有更多的创造力,更能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一切。2019年1月18日第一堂课 1如何控制住你的坏脾气——剥洋葱法当你面对负面情绪时,如何最快调整、安抚自己,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如何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一、关于负面情绪,你最想解决哪一种你的坏脾气是否说来就来呢

我曾经发起过一项调查——关于应对情绪,你最想听哪三堂课?调查结果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排名第一。“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事。它不仅会破坏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伤和破坏。

对女生来说,生气就像毁容,会使皮肤长痘、月经失调、面色灰暗等;还会导致胃疼、头疼、胸闷等。

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是在生活中,偏偏有人就像炸弹,稍不顺心就会脾气爆炸、大吵大闹、出口伤人……尤其对孩子、爱人、父母等亲近的人,我们更容易发脾气;发完脾气后又很后悔,但下一次依然忍不住,如此恶性循环,苦不堪言。

关于发脾气,我听到很多人是这样说的:

第一,我就是会对特别亲近的人肆无忌惮地发火,越亲密,越无顾忌。

第二,不知道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会让我火冒三丈。

第三,我知道生气不好,大道理我也懂,但就是改不掉。人的脾气真的是无法控制的吗

有人说,要学会克制和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只是暂时解决了表面问题,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情绪积压久了,就会变成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触动,猛然爆炸,结果害人害己。

我们先来看一下琳琳和刚子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小事导致分手的事件。

某天下午三点,琳琳跟男朋友刚子约好见面,她希望男朋友这次不要再迟到了。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琳琳越来越焦躁,于是就给男朋友发了条微信:“亲爱的,你到了没有啊?”

很快她就收到了男朋友的回复:“快了快了,已经出发了。”

眼看就要三点了,可男朋友还是没有出现,这也太慢了。

琳琳:“你到哪里了,都已经三点了。”

刚子:“快了,快了。”

说好的时间,怎么还没到?琳琳索性拨通了刚子的电话。

琳琳:“喂,刚子,你究竟到哪儿了?都超过十分钟了。”

刚子:“我就在附近了。一会儿就到,一会儿就到哈,再等一下。”

琳琳:“哼!”

琳琳虽然很生气,但还是继续等着男朋友。

刚子赶到后一眼就看到了琳琳,然后在琳琳对面坐了下来。

刚子:“终于到了,本来我两点四十分就出门了,结果没想到大老板突然叫我加班,我也没办法拒绝,所以就耽误了一会儿。”

琳琳:“加班加班,工作永远都被你排在第一位。我们一周就约一次,你还迟到,你到底有没有重视我们的感情?你有没有重视我?”

刚子:“我错了,我错了。我跟你保证,下回不可能再有这种事,好不好?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好不好?”

琳琳:“哼!你都不知道发过多少次誓了!作为一个男人,你有没有一点儿担当?有没有点儿信用?可不可以诚信一点儿?动不动就发誓,我都开始怀疑你的人品了!”

刚子:“不就是一次迟到吗,这跟人品有什么关系?你扯得也太远了吧。别任性了好吗?”

琳琳:“我任性?你居然还反咬我一口!拜托,是你迟到好不好!一个连时间都不遵守的男人,我看也没啥出息。”

刚子:“我没出息?就你有出息!你也迟到过好吧。上次我在冰天雪地里等你一个小时,我都快冻成冰棍了,你还没来。你为什么不好好反省你自己啊?你心胸也太狭隘了吧。”

琳琳:“我心胸狭隘?你揪住一个女孩子的小毛病不放,还算什么男人?一个不懂心疼女人的男人,真是渣男!怎么?还想动手打人了?原形毕露了吧,幸好我发现得早。分手,免得以后遭家暴!”二、不认清发脾气的三大误区, 就会不断受伤

各位看到了吗,每天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案例不断上演?本来是区区小事,只因为我们找不到合理的情绪梳理方法,就采取了更极端的表达方式,生气、发脾气,结果呢?越闹越大,越来越僵,亲密的人终成陌路。

不知道各位发完脾气之后是什么样子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1)向内攻击,事后内疚、后悔,陷入自责的情绪当中;(2)向外攻击,觉得自己没错,都是对方的错,不断指责、批评,死死揪住对方不放。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对彼此造成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他杀等毁灭性的后果。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关于生气的三大认知误区。误区一:我控制不住自己,必须发泄

正确认知:控制不住是借口,更是对自己的无知。

我在上压力管理课时问大家:“谁想分享自己关于生气的故事?”

一位企业管理者举手说,她最近带领团队冲刺一个重要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多,大家压力都特别大。某天早上,她赶到公司,发现下属原本应该昨晚提交的工作报告并没有放在桌上,就立刻抓起电话,把那位通宵达旦加班的同事臭骂了一顿。

她说:“海蓝老师,我就是忍不住,不得不发脾气。”

我问她,假如你面对的不是下属,而是你的重要客户,或者你的大老板,他们做了同样让你不满意的事情,你会立即发火么?

她停了停,说:“不会。”

我又问她:“你为什么不会呢?”

她说:“那后果严重啊。所以不敢啊。”

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敢对你的下属发火呢?”

她脸红了:“那我是欺软怕硬?”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和这位企业管理者一样,容易对比自己弱势或亲近的人发火,不是控制不住,是因为不知不觉中,早已在心中衡量过得失利弊了。所以,控制不住是借口,更是对自己的无知(如对自己的欺软怕硬毫无觉察)。误区二:是别人惹我生气的,不是我的错

正确认知:没有人故意惹你生气,是你太把自己

当棵葱,以为别人一切都是针对你。你真的想多了!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是关于我女儿的。

我女儿八九岁的时候,来参加我的一场近千人的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讲座。讲座刚开始没几分钟,我看到场下有五六个小孩儿在那儿跑圈儿。现场的人都回头张望,大家都一脸疑惑,想问问这几个孩子到底是谁家的。请我来的人看看那群小孩儿,然后又看着我,因为他知道其中有一个是我的女儿。

我当时非常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我还没有决定好怎么办的时候,我发现现场就剩下一个小孩儿还在跑。我定睛一看,是我女儿,她自己又跑了两圈。

我想问问,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 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办?

我在家长课堂上也经常会问大家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回答说,我会很生气,回去我会训女儿,甚至会揍她。

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

那天回家以后,我就问我女儿:“宝贝,今天跟妈妈一块儿上课,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结果,我女儿说:“妈妈,我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特别棒!”

我又问:“你什么地方棒了?”

她说:“你看,在一个那么多人的大场地, 我带着那么多小朋友跑了好几圈,谁都不敢,我敢。妈妈,你知道吗,我最棒的地方是他们谁都不敢跑了,我又跑了两圈。”

我当时对女儿讲:“妈妈觉得你确实非常棒,你突破了自己。” 因为她本来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孩子。我又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个场合下你那样做,对妈妈有什么影响?”

我女儿说没想过。

我就问她:“那宝贝,你现在想想,会怎样?”

她想了一下后,脸色一下就变了,她说:“妈妈,完蛋了,我们要住到街上去了。”

我问:“为什么呢?”

她说:“你想想看,你是上课教别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大家一看,海蓝博士的女儿教育得也不怎么样嘛,你在上面讲课,自己孩子在下面瞎跑,那人家以后就不来听你讲课啦。没有人来听课的话就没有人请你讲课了,那你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的话,我们就没有地方住,那我们就得住街上了。”

其实,在我女儿的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她并没有有意地去伤害我,她只是做了那个时刻自己特别引以为傲、突破自己的一件事。

那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呢?我们生气是因为她伤了我们的面子。所以,生气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应该和标准,我们觉得别人做的事情、说的话应该符合我们的标准;当不符合我们的标准,伤害了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

事实上,很多人的行为不是为了惹你生气,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做事而已;他们不是在和你对抗,也不是难为你,而是你对他们的言谈举止的解读让你生气。

当我们觉得别人是在冒犯我们、不尊重我们、不认同我们、不喜欢我们、不顾及我们需求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

太多的时候,别人不是不顾及你,只是不懂或者没能满足你的需求而已。

没有人故意惹你生气,是你太把自己当棵葱,以为别人一切都是针对你,你真的想多了!所以,情绪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看人看事,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误区三:发脾气不是什么大事情

正确认知:其实,亲密关系中真正的杀手不是小三,而是阴晴不定的情绪。

我曾经和司法部门的朋友聊天。他痛心疾首地说:“海蓝老师,关在监狱里的,多数并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其实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犯下大错的人。”

许多人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急性子、暴脾气、心直口快; 甚至有人认为偶尔发发脾气、耍点儿小性子是非常可爱的表现。

事实上,发脾气不仅不会让你更可爱,反而会使你身边的人感到旁边有一颗不定时炸弹。

很多人认为自己为了恋人、爱人做了很多事,自恃劳苦功高,因此就觉得有资格发脾气或者摆脸色。殊不知,你的一次发脾气,可能会把过去所有的辛苦一笔勾销。

情绪无小事,从小处说,关乎身心健康、亲密关系、个人幸福;从大处说,事关生死。

就像曾经发生的云南女网红遇醉汉发生口角,招来杀身之祸,你能说生气是小事吗?

你或许会说这是特殊案例,生活中鲜有发生。事实上,我在多年身心健康工作中,处理过许多因为情绪失控而破坏亲密关系的案例。所以,我想特别提醒广大的女性朋友: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把小三作为底线。其实亲密关系中真正的杀手不是小三,而是阴晴不定的情绪。三、如何梳理坏脾气——剥洋葱法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只有失控的情绪才是不好的

很多人说情绪是魔鬼,其实情绪也是守护我们的天使。

水是生命之源,也会吞噬生命;火给予人类温暖,也会烧毁万物。

那么你是否也可以说,水和火是魔鬼?

正面情绪告诉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幸福;负面情绪提醒我们,现在的状态正在偏离幸福轨道。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只有失控的情绪才是不好的。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让情绪成为我们的卫士和保镖。

这堂课我提出的“剥洋葱法”就是要教会你如何在冲动、发脾气的时候管住自己,通过身体、感受、思维、行为四个层面,解决你发脾气的问题。

一旦触发了情绪,我们要从身体、感受、思维、行为四个方面调整它,不让情绪一泻千里。海蓝博士的情绪魔法:解决生气的剥洋葱法身体层——安抚情绪

任何情绪都伴随着身体的反应。身体是人存储情绪的最大器官。当身体平静了,情绪自然就会平静。处理情绪的第一步,是安抚自己的身体。(1)停下来:停止火上浇油。

当察觉到自己的情绪产生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停下来。以下是几个具体方法:

·离开产生情绪的现场,让自己冷静一下。

·深呼吸: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特别是呼气的时间长一些。十次深呼吸后, 看看自己的情绪是否有所平息;如果仍然激动,就继续呼吸,直到自己平静下来。

·转动眼睛:把关注点放在眼睛上,保持头部不动,尽可能向左看,再向右看。眼球左右转动20次,可以有效停止让你生气的想法。

·活动身体:身体动起来,把关注点放在身体上,做蹲起运动20~30 次。运动会让身体内的皮质醇升高,释放内啡肽,让人感到放松、愉悦。(2)在身体中找到情绪的位置。

把关注点放在身体上,从头到脚扫描自己的身体,感受一下,此刻身体的哪个或哪些部位不舒服。比如,在生气的时候是头痛、胃痛、胸闷、喉咙发紧、浑身发抖,还是其他感受?(3) 继续深呼吸。

继续深呼吸,吸气时吸入你喜欢的、此时此刻你需要的东西,比如平静、淡定、舒适;呼气时把身体里不舒服的感受都呼出去。连续做多次,直到情绪平静下来。

按照以上方式调整之后,你内心的火焰应该会消除不少。感受层——探索情绪

其实,每种情绪都是我们的朋友,都代表了我们某些部分的需求。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情绪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1)如果我们能够命名情绪,就能化解情绪——给情绪命名。

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我们能够命名情绪,就能化解情绪—— “Name it and you tame it”。

所以闭上眼睛,回忆一下那个令你不舒服的事件,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确定自己的情绪是什么——生气、愤怒、怨恨,还是烦躁?然后对自己说出当下真实的感受:我此刻很……(2)想一想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情绪的核心。

继续保持深呼吸,和自己对话。我到底为何生气?我真正需要什么?是因为我不被尊重、不被重视、不被理解、不被关爱,还是我自己的悲伤、失落、恐惧等情绪干扰了我的心智?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所有情绪的核心,通常都与安全和认可相关——人们都希望被看见、被听见、被认可、被接纳、被理解、被温暖、被关怀、被爱。每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不妨探索一下,你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思维层——转换情绪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总是想给别人添麻烦,想惹别人生气;那为什么我们又会经常碰到给我们添麻烦、惹我们生气的人呢?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和资源不足以对当时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就像我女儿的例子一样。

人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其实是这样的:每个人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从他的角度和所在的状态环境来讲,都是对的。而所有给别人添麻烦的人,都是在那个时刻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受限于他当时的能力、认知、环境条件和拥有的资源。

引发情绪的核心,在于对一件事情如何解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转换情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

怎么换位思考呢?

想想对方为什么是对的。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所面临的情况、他的需求、他的资源,以及他的局限性。为什么在当时的环境中,他那样说,那样做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情有可原的?相信以这样的方式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行为层——核对情绪

如果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怎么来挽回局面呢?

方法就是,我们需要与对方在合适的场合进行核对。

核对是化解矛盾的过程,也是知己知彼的过程。发生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了之,不断积压。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核对呢?(1)发完脾气后,等自己平静下来,邀请对方进行一场心平气和的沟通。(2)真诚地分享自己当时情绪之下的需求,并告诉对方你希望他如何满足你的需求。(3)也邀请对方坦诚地告诉你,他当时面临的情况以及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4)共同约定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

值得注意的是,核对首先要在对方愿意和你交流的时候进行,而不是强迫对方,更不是质问。沟通一定是双向的。如果有一方不愿意交流,或者仍然还在情绪当中,那么请保持沉默,因为这样的沟通不但无效,还会继续破坏关系。所以从始至终保持平静是核对的关键。一旦发现自己或对方失去平静,立即停下来,把自己调整到平静状态再进行。

有的时候相关人员无法核对,或者已经故去,可以进行想象核对,也就是在想象中去告诉对方你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然后聆听对方的回应是什么。只要内心静下来,就会看到、听到对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人与人的很多矛盾和摩擦其实都是对彼此无知和误解的结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彼此看到和听到,情绪就会平静下来,我们也会因彼此的理解而释然很多。四、 实操练习:剥洋葱情绪梳理法,一用就灵

现在我将情绪梳理的剥洋葱法教给了琳琳,她会解决她的矛盾吗?

琳琳等到了14:50,刚子还没到,琳琳明显开始生气了。剥洋葱法一:身体层,安抚你的情绪。

具体做法:(1)当发现自己生气的时候,停下来,做几次或更多的深呼吸,特别是呼气的时间要长于吸气,直到情绪平息下来。(2)如果你暂时无法专注深呼吸,也可以先做10~20个蹲起运动,如下图所示。

琳琳等到了15:00,刚子依旧没到,琳琳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剥洋葱法二:感受层,探索你的情绪。

具体做法:(1)继续保持深呼吸,和自己对话,我到底为何生气,我真正需要什么。(2)想一想究竟是因为我不被尊重、不被重视、不被理解、不被关爱,还是我自己的悲伤、失落、恐惧等情绪干扰了我的心智?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琳琳等到了15:10,刚子依旧没有到,琳琳继续用剥洋葱法梳理自己的情绪。剥洋葱法三:思维层,转换你的情绪。

引发情绪的核心,在于对一件事情如何解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转换情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从消极解读转化成积极解读。想想对方为什么是对的。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所面临的情况、他的需求、他的资源以及他的局限性。

消极解读一:

生气——到现在还没到,他是不是故意的啊?约会了那么多次都这样,也太过分了。

消极解读二:

伤心——难道是他不在乎我?一定是他不再爱我了,好伤心啊。

积极解读一:

体谅——估计老板又留他加班了,上了一星期班,他也挺累的。唉,算了,看他这么不容易,这一次就原谅他吧。

积极解读二:

感恩——刚子肯定又是在临时加班,估计又要加班到很晚,他刚刚一直发短信说很快就会赶来,他是怕我等急了,才这样安慰我的吧,傻瓜。这次恐怕为了我们的约会,又把老板给得罪了。刚子,谢谢你的努力,别着急,慢慢来。

假如琳琳最后还是向刚子发火了,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剥洋葱法四:行为层,核对你的情绪。

如果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怎么来挽回局面呢?方法就是,我们可以与对方核对。核对是化解矛盾的过程,也是知己知彼的过程。发生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了之,不断积压。

具体做法:

琳琳:刚子,我们可以好好谈一下吗?你知道我为了今天的约会准备了多久吗?我幻想着,今天晚上可以好好地浪漫一下,共度二人时光。最初想到你没有准时到达,我就很着急、焦虑。再一想到我们晚上的环节也可能要泡汤了,就特别生气、难过。最主要的是,我感觉你不那么重视我了,是不是不再那么爱我了。一想到这里,我就很伤心,很害怕,害怕失去我们这段感情。

刚子:我知道啊,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你知道吗,我连晚上的加班都推了。

琳琳:所以我才特别希望你在不能准时到的时候,能够主动提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你迟到的。这样我也比较安心,也不会自己胡思乱想,更不会乱发什么小姐脾气。

刚子: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是我的错,我应该告诉你事情的原委。还有,相信我,我最在乎的就是你。

看来琳琳学会了剥洋葱法后,就妥善地解决了发脾气的问题。

其实,发脾气、生气是一种硬情绪,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软情绪,比如悲伤、失落,这些是我们内在脆弱的、不太愿意被人看到的部分,所以往往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示不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感觉到自己没有被看见、被尊重、被支持、被关爱、被认可。

下面我们回答一下前面列举的几个困惑。其实那几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故意要伤害别人;如果有人让你生气,是因为你只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事情。总结发脾气不是小事,是关乎幸福、生死的大事

亲爱的,如果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世界,每次生气、发脾气的背后,都是对爱的呼唤,就能更容易理解别人了。

如此,不管是伴侣之间、亲子之间,还是朋友、同事之间,就会少很多的误解。

第一堂课教给大家的是如何控制自己不发脾气的剥洋葱法。当刺激你情绪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请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梳理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的情绪失控。

请大家记住:发脾气不是小事,是关乎幸福、生死的大事。不管你是因为什么生气,一定要记得,不要用发泄和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发脾气就像扔炸弹,你发一次脾气会让之前所有的辛苦都一笔勾销,会使你苦心搭建的爱和信任的大楼顷刻坍塌;使获得爱和信任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没有可能。延伸阅读 学会跟负面情绪做朋友

王晓飞海蓝博士第34位静修生 / 海蓝幸福家全项教练 / 全球静观自我关怀中心正式老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简介:14 年电台主播,2013 年2 月参加海蓝博士静修生学习,在践行成长中最终发现一生要从事的事业和使命而毅然辞职,经过5 年的践行、成长,2017 年经实习考核成为海蓝幸福家全项教练。

上完第一堂课,我们知道了,有的人火气说来就来,怎么也控制不住,其实只是欺软怕硬,对自己的无知毫无觉察罢了。

有的人说自己有情绪都是因为别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其实这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和标准行事而已。

还有的人认为自己发发脾气没什么大不了。亲爱的,别忘了,情绪决定关系,情绪决定命运,情绪决定生死。

在这一堂课后,我想给大家补充三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为什么我们容易有情绪,而且还是负面的?

第二,情绪失控对我们的亲密关系伤害究竟有多大?

第三,负面情绪真的就是坏事吗?

最后,教给大家一个梳理情绪的操作表格(表 1.1)。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有情绪,而且还是负面的

为什么我们容易有情绪?为了生存。

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Kristin Neff博士说:“几千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在篝火边围坐聊天时,那些积极乐观、放松随意的人,会比那些负面思维较多、紧张戒备的人,更容易被狮子叼走。”

我们的大脑天然的倾向是关注负面情绪。不幸的是,这种倾向对于人类生存有益处;对于幸福,却毫无帮助。

人们遇到不舒服时,都会与之对抗。这种对抗虽然在生理层面保护了我们,但是在心理上却并非如此。比如,当我们面临实际危险时,本能反应是战斗、逃跑或僵住不动,直到危险过去。

但当危险来自我们的内在——当我们遭受负面情绪的攻击时,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对抗的本能就变成自我批评,逃跑的本能会使我们与人隔离、变得孤独,而僵住不动则像大脑被卡住了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

当我们与情绪对抗时,负面的情绪会越战越勇,这只会让对抗愈演愈烈。情绪失控对于亲密关系伤害有多大

在还没有跟随海蓝博士学习时,我的情绪也时常难以控制;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个易燃易爆品!可是,每每情绪爆发后,我都会自责;自责后反思,反思后痛下决心,决不再犯!

可是,可是,唉……你懂的。

跟随海蓝博士学习后,我知道了情绪的重要性,也做了很多情绪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被父母的情绪伤害的孩子,也感受到他们的心痛。

于是,我也想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给孩子造成了伤害。我特意找了一个时间,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孩子:“宝宝,妈妈生气时,你是什么感觉?”

孩子想了一下说:“像大海立了起来!”

那一刻,我惊呆了!原来,对于孩子来说,我的脾气就是一场海啸。亲爱的,你的孩子经得起你多少次的海啸?!

脾气对于亲密关系的伤害之大,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全世界有70多亿人,我们只选中这个人做伴侣,这该是怎样的缘分啊。为了恋爱甜蜜、婚姻幸福,我们也做了那么多努力和付出,就像一砖一瓦建造一幢大楼一样;可是,你发脾气,就是一次无计划、无策略、无预告的“爆破”行动。

亲爱的,你见过大楼的爆破吗?(如果没有,我建议你到网上搜索一些图片、影像资料看看。)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次,心里被深深触动。要建造一幢大楼,需要多少块砖头、多少位工人、多少的材料、多少个工序、多少时间啊;而爆破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负面情绪就一定是坏事吗

亲爱的,你的情绪还容易宣泄给谁呢?父母、朋友,或是给你提供服务的饭店服务员、售货员?要么是亲近的,要么是弱势的。

情绪是会传染的,而且会在传染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会说,那太吓人了,情绪太可怕了。

听很多人说,情绪是魔鬼。说情绪是魔鬼,是因为许多人在情绪冲动下做了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说。

水是滋养我们的生命之源,但发生洪灾时也吞噬过数不清的生命;火给予了我们很多能量,使我们能够取暖、做饭、制作很多东西,但火灾也会烧毁一切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生命。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水和火是魔鬼?

它们都是生命的资源,可以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关键取决于人们是否对它们失去控制。

其实,情绪也一样是生命的资源。天下没有什么情绪是魔鬼,所有的情绪本质上都是天使,都在守护我们。

情绪,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当下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足以实现我们期望中的目标,这就需要添加一些很重要的资源。例如,痛苦会指引我们去寻找一个摆脱威胁的方向,焦虑告诉我们事情很重要。

当我们愤怒时,也许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试图保护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我们的尊严,或者是我们早已遗忘的童年创伤被激活。愤怒告诉我们,也许是时候去正视它,放下它,以便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所以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也无对错。关键是:在情绪中,你对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对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才决定了我们与自己、与他人是否能够和谐。当不良情绪发生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如果对人对己所说所做,都是有伤害的,那么,第一步就是“止损”,即便你的情绪还未完全消退,但起码停止发起海啸或爆破的行为。如何控制自己不发火?具体做法,前面的课程中,海蓝博士已经把剥洋葱法教给大家了,你是否已经操练起来了?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在海蓝博士写的《不完美,才美Ⅱ——情绪决定命运》一书中,有更为详细的介绍。你也可以按照表1.1 的步骤操练起来。发生在一年之内的、让你不愉快的事,难受程度在中等以下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自己梳理。

亲爱的,请记住,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的大脑在进化中养成了一个不良嗜好,那就是偏好把事情往坏里想,把事情往不好处解读。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和负面情绪做朋友,让自己感到安全、被支持、被关怀的能力。

这个能力可以从情绪梳理法的操练中来,可以从自我关怀中来,也需要我们对过往有很多的梳理和放下。总之,亲爱的,负面情绪是一个朋友,要让她当你的情报员,而不是冲锋队。表1.1情绪梳理之发脾气:剥洋葱法练习表格注: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身体、感受、思维、行动”这个方法,一步一步来引导自己梳理生气的情绪。第二堂课 2什么是最适合你的工作——价值驱动法你是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感到乏味、枯燥?是否每天都感觉很疲惫?是否越是应付工作,越是提不起干劲儿?一、你是否患有“职业倦怠综合征”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职业倦怠综合征”

前面讲过,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的朋友,负面情绪也可以在梳理中放下。当你把握了情绪,最终就会发现,负面情绪才是我们智慧的源泉。

据调查,城市中,成人的步行速度近10年提高了10%。这说明了什么?不知不觉中,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匆忙,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现在的你,也一定非常忙吧。忙工作,忙学习,忙赚钱,忙升职,忙看微信,忙和朋友喝酒,忙考试……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像一个不断被抽打的陀螺,不停地转动。然后,我们所有人都变得忙,盲,茫。最终,人生彻底失去了方向。

在幸福家的课堂上,学生们提出了以下困惑,特别有代表性:(1)我对工作失去了激情,感到乏味、枯燥,总有一走了之的冲动。(2)我每天睡不好,吃不好,感觉很疲惫。(3)我内心不想应付工作, 但事实上我一直在应付。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纠结。

他们都在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了?

其实,他们只是得了“职业倦怠综合征”。这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工作时感觉身心疲惫、能量耗尽、价值感低……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职业倦怠综合征”呢?又如何摆脱倦怠感呢?本堂课的“价值驱动法”从喜欢、擅长、价值三个方面,预防并解决“职业倦怠综合征”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小娟的故事。

小娟的困惑:时间过得好快啊,从事行政工作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待遇越来越好,有了一些积蓄,也买了车,可我为什么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场景一:家里饭厅

妈妈:娟,你多吃点儿菜。

小娟: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儿。

妈妈:怎么啦,什么事啊?

小娟:我实在不想做这份工作了,真的没意思。

姐姐:小妹,你疯了吧,这工作多好啊!

妈妈:怎么了?你不是说老板马上就要给你升职加薪了吗,怎么突然又不喜欢啦?

小娟:我就是干着没劲。

妈妈:那要是实在不喜欢,咱再换一家公司。你都做行政三年了呀。

小娟:我不想做行政,我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做插画师。

妈妈:你这是干吗呀,好好的一份正当职业不做?工作又轻松,工资又不少。一天到晚想七想八,不务正业,你这是想什么?

姐姐:就是呀,小妹,别胡思乱想。赶紧吃饭,别惹妈妈生气。

小娟:我就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妈妈:这……

小娟:我吃饱了,你们吃吧。

妈妈:不吃了,气死了。

场景二:小娟接到爸爸的电话

小娟:喂,爸。

爸爸:喂,小娟,我刚刚听你妈说你要辞职。我跟你说,你千万别乱来啊。

小娟:爸,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我对现在的工作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你就不能支持我一下吗?

爸爸:唉,养你这么大,供你上四年大学,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你说不干就不干啦?我问你,画插画能挣钱吗?别忘了你的车子是谁出钱给你买的!你自己猴年马月才能挣到钱买车!

小娟:爸,我不跟你说了,我说不过你。

爸爸:你听我说……

小娟挂断电话。

场景三:卧室里,姐姐和妈妈走到小娟身边坐下

姐姐:你画插画又不赚钱,难道你以后要当啃老族吗?

妈妈:就是啊。我们老了,还得靠你们养。

小娟:好吧好吧,我投降了还不行吗?我决定不辞职了,这下你们都满意了吧!

但从这之后,小娟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容易生气、迁怒他人,爱埋怨,迟到早退,经常和同事发生摩擦,身体也越来越差。家人对她也越来越担忧了。

小娟就是典型的职业倦怠。她从事的工作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得不到发展,无法获取成就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表现

职业倦怠通常有以下几个表现:(1)疲劳,缺乏工作动力,丧失工作热情;(2)麻木,对工作表现出抵触、排斥或恐惧等情绪;(3)自我评价低,缺少成就感,有挫败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

职业倦怠很容易引发多种不良情绪,除了上述几种外,还包括烦躁、多疑、兴趣丧失等。很多职场人士对于“职业倦怠综合征”往往有意视而不见,以为它像感冒一样能不治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的原因,往往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快乐;如若长时间放任不管,最终就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抑郁症。二、什么原因导致你职业倦怠追名——好面子

有一次我遇见一个年轻人,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终于找到工作了。我问他是什么样的工作,他说,在一个特别高档的写字楼里上班。

很多人找工作就是为了进一个大公司,去一个好的写字楼,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逐利——没有安全感

我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女企业家,她说,她只有拥有很多的东西才会感到安全。她开着宝马车,住着独幢别墅,家产庞大,什么都有,但就是整夜睡不着觉。

她很羡慕农民工,每次路过工地,看到他们在路边的早点摊子吃早餐,一伙人围在一起吃得很香;中午下班的时候又一起在路边吃饭,不管太阳多大,吃完倒地就能睡着,鼾声震耳;下午去上班,一帮朋友一起有说有笑的。听人摆布——没有目标,混沌茫然

我曾经问过很多年轻人,他们的专业和职业是怎么选择、决定的。大多数人回答说,是父母、亲戚、朋友建议安排的。

一个被安排而不是自己选择的职业,通常不会让人有太多成就感和满足感。

比如我自己,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年轻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于是按照父母的心意,学医、行医,研究近20年。虽然后来在医学领域,在国内外都做到了顶尖水平,但我一直有逆水行舟之感,感觉身心疲惫。

对很多人来说,医生是很值得骄傲、有成就感、救死扶伤的职业,而对我来说,每天看到的都是常见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记录着同样的内容,开着雷同的处方。做手术对我来说就是:切开一个口子,拿点儿东西出来,放点儿东西进去,再合上口子,一共四步。

一想到未来30年我都要做这些,我就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医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只是不适合我。

许多人都想找一份好工作,我经常问大家:什么是好工作?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

为什么许多人容易患“职业倦怠综合征”?因为在选择工作时,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糊里糊涂就进入了职场;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行了,但又害怕丢了现在的好处,患得患失。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而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价值所在。三、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事——摆脱职业倦怠的心理学模型如果你在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可以说,每天都是假期

在我们的一生中,职场生活占据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觉,我们醒着的时间近70% 都花在和工作相关的事情上。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价值和幸福,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你自己可以算一算,这辈子你还剩下几天是幸福的?

工作是价值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如果你的工作让你觉得快乐、充满热情,你的人生就会比别人多了70%的幸福。

很多人有一份高薪、紧张又非常忙碌的工作,就等着一年休一两个星期的假期;但如果你在做一件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儿,可以说,每天都是假期。价值驱动模型——喜欢、擅长和价值“职业倦怠综合征”可以使用“价值驱动模型”来解决。“价值驱动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个齿轮:做自己喜欢的事。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特别愿意为它投入,为它无条件地付出。(2)第二个齿轮:做自己擅长的事。

只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才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时,你会忘记时间,全身心投入。心理学有个词叫“心流”(flow),就是形容这种深刻的幸福体验的。如果我们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可以想象每天的生活会多么精彩。(3)第三个齿轮:做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你所做的喜欢并擅长的事,能够使别人生活得更加容易和方便,或者可以消除别人的麻烦和痛苦,你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在帮助他人中产生的。科学研究发现,助人所带来的幸福感非常持久。如果你回顾自己的人生,也不难发现,助人会带来由心而发的快乐。

我特别相信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认识一位司机,我认为他是我所接触的人中特别幸福的一个。他是给老板开车的私人司机,工作上尽心尽职——他来接人的时候,车永远被擦得干干净净;老板要让他到什么地方接人,他总是提前在那个地方等着……

所以老板的车——当然能雇得起司机的人的车都是好车——一般都是交给他开的。另外,在等老板的时候,他一般就在车里看书。

他生活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开着一辆很高级的车,用不着自己负担费用(连汽油费都不用自己付),还有时间看书(大把大把的时间),而且工资很高。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事。不一定非要读博士,非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要你懂得利用自身的爱好和长处,就会经常拥有幸福感,也会给他人和自己创造价值。

做一份自己喜欢、擅长,又对人有帮助的工作,报酬和收入是自然的结果。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你需要买一样东西,你想从一个喜爱、擅长自己的工作,同时真心想帮助你的导购手里买呢,还是从一个只是为了赚钱而卖东西的导购那儿买呢?如果你找医生看病,你是希望找一个无比热爱自己职业的医生,还是找一个只是为了受人尊敬和薪酬而工作的医生?答案不言自明。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本末倒置,把追求高薪作为工作的唯一目标,所以会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茫然。他们全然不知,其实做一份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福利和回报。更重要的是,如果工作本身就是快乐的,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你的工作激情和热情也会源源不断。

喜欢、擅长和价值,这三个齿轮环环相扣, 互相驱动, 缺一不可。它们产生的持续驱动力,能够持续带给你职业效能。有了它们,我们就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所以,真正的价值不是来自别人和外界环境,而是来自自身拥有的技能和态度。四、如何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喜欢的,还要擅长才行

关于擅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擅长的深度,一个是擅长的广度。(1)擅长的深度

比如我曾经碰到一位年轻人,他说他就喜欢打游戏,是他朋友圈里打得最好的。

我问他,你能靠打游戏养活自己吗?他摇摇头。

其实喜欢做什么都行,关键是这份工作是否能养活你自己。打游戏也可以养活自己, 但是靠打游戏养活自己的人比例大概是七十万分之一。

你要知道自己有多擅长,在什么水平,如果你能够达到别人愿意付薪酬请你打游戏的程度,靠打游戏就能让自己生存,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前提是,必须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否则那就只是一个自娱的爱好而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