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始终你好:杨绛与钱锺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6:23:19

点击下载

作者:林舟唱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间始终你好:杨绛与钱锺书

世间始终你好:杨绛与钱锺书试读:

前言

昨日有昨日的传奇,今时有今时的故事。时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时光的那岸,有数不清的人轮番登场;时光的这岸,是我们在守望美好的爱情。时光里的故事在浪花里翻滚,有的缠绵悱恻令人肠断,有的轰轰烈烈让人激昂,结局也各不相同。

那是一个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它距我们只有百余年光阴。我们无缘见到更多的民国旧人,但庆幸,还是有人穿越时代的长河,走到了我们近前,将那故事娓娓道来。

其中,便有钱锺书和杨绛两位老人。

他们从民国走来,满身风雨,几多沉浮,却始终乐观豁达。他们一个是翩翩才子,一个是窈窕淑女,恰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们的性格相辅相成,演绎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佳话。他们皆出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在治学的道路上也一路守护,为学术贡献了一生。他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说,她是钱锺书生命里的杨绛。他说,她结合了绝无仅有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她说,她爱丈夫胜过自己,愿意为充分发挥钱锺书的潜力而做“灶下婢”。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许多人艳羡。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他们不是过客,而是身畔的清风和头顶的明月。清风明月本无价,最美的爱情也是无价的。

也许是看过太多悲剧的爱情,也许是尘世已然够累,我们不再追求年少时的轰轰烈烈,只想拥有两个人的细水长流,不求荡气回肠,只愿天长地久。从前的时光是那样慢,水慢慢地流,雪慢慢地落,一切都缓慢得刚刚好。流水从不问青山,落雪也不问大地,它们只知道,执手便要偕老。从前的爱情也刚刚好,一爱便是一辈子。

庆幸,我们还能细细品读钱锺书和杨绛两位老人的故事,看他们在最美的年华相遇,看他们在乱世里相扶,看他们一同走过六十余年的婚姻生活。看着,看着,我们的心也随着他们的故事,上下起伏,有感动,更有连绵不断的暖意。

从青丝到白发,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在他们心中,彼此永远最好,正所谓“世间始终你好”。—·第一章·—相遇, 蔷薇新瓣浸醍醐我第一次和锺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坠入爱河)了。——杨绛《我与锺书》少年锦时

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

小桥流水人家,杏花微雨江南。无锡,北倚长江,南傍太湖,自古就是文化名城。它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积淀,培养出了无数才子佳人。风在这里停留,雨在这里驻足,这里的一切都让人魂牵梦萦。

沿着时光溯洄,穿过一座座斑驳的石桥,走过一条条青石板小巷,看着年年花开花又落,我们停留在一座院落前。那是1910年初冬的钱家。

正是11月下旬,凉风吹着泛黄的落叶在空中飞旋,一个男婴的啼哭声打破了静寂。婴孩的出生,让钱家人上下喜笑颜开,扫去了这个季节的荒凉与冷清,也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这个婴孩便是钱锺书。

钱氏家族是无锡本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吴越王钱镠时代。据史书记载,钱镠十分宠爱自己的王妃,曾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诗句,表达对王妃的思念之情。看来,钱氏家族的文人气质,从那时起就得以显现。

钱锺书甫一出生,便因长房无子,被父亲钱基博过继给了兄长。正巧,有亲友送来一本《常州先哲遗书》,伯父便给婴儿取名“仰先”,字“哲良”,寓意敬仰先哲。周岁抓周时,小仰先在一堆物件中抓住了一本书,便改名“锺书”,从此跟书结下一生情缘。仰先也随之成为乳名。锺书十岁左右,父亲钱基博觉得儿子好发议论,还喜欢臧否人物,便给他改字“默存”,希望他能含蓄内敛。

小锺书四岁时,由伯父教他读书认字。伯父对他宠爱有加,管教宽松,父亲钱基博看在眼里,内心很是焦急。两年后,父亲找到一个机会,同伯父商议送他去上学堂,小锺书这才考入当地秦氏家族开办的秦氏小学。谁承想,才读了半年,他就生病了。伯父心疼他,留他在家读书。钱氏家族对西洋文化有些抵触,所以,钱锺书读的都是《尔雅》《论语》《孟子》之类的国学典籍。后来长大一些,他也会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济公传》等古典小说,无论雅俗。

小孩子读书,喜欢看故事,更喜欢把有趣的人物和情节讲给周围的小伙伴听。钱锺书就常常给弟弟妹妹们讲他从书本中看来的故事,连书中兵器的样式和数量都描述得一清二楚,讲到兴致高时还会手舞足蹈。不仅如此,钱锺书还擅思考,小小年纪便琢磨:“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他想,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肯定打不过孙悟空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他今后融贯古今中外的书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只觉岁月漫长,后来才发现,倏忽之间,已是十年时光。

1920年,清政府已灭亡多时,钱家人也顺应时代,让钱锺书及其堂弟钱钟韩考取新式小学,便是东林小学。东林小学前身是著名的“东林书院”,创立于北宋年间,那副激励了许多读书人的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便出自此间书院。1902年,东林书院由清光绪朝廷改设小学堂,后又改名东林高等小学堂。伴随着那副千古名联,无论外界怎样风吹雨打,读书声都不曾中断。许多后来的知名学者,都是在此开启了最初的学海生涯,除了钱锺书,还有社会学家陈翰笙、音乐史学家杨荫浏等。进入东林小学后,钱氏兄弟文史课程极为出色,但算术课程就跟不上,还得补考。

兄弟俩上学没多久,伯父钱基成就因病去世了。伯父不仅是钱锺书的启蒙老师,还扮演着慈父的角色。伯父在世时,常带着小锺书到处闲逛,有时去郊外踏青看湖光山色,有时去酒楼尝鲜吃各式菜肴,有时去茶楼静坐听评书戏文,还会帮他租小说,比如《七侠五义》等被多数家长视为闲书的通俗小说。自然风光、社会民俗,以及说书人口中和通俗小说里光怪陆离的故事,使小小的钱锺书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

在伯父的宠爱下,小锺书淘气又活泼,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人世间最悲痛的莫过于离别,而伯父的去世是永远的离别。初通人事的钱锺书悲痛不已,写了《题伯父画像》一文。全文不到两百字,用文言写成,开头几句为:“呜呼!我亲爱之伯父死矣,不得而见之矣。可得而见者惟此画像耳。”这是我们能见到的他最早的文字。文笔稍显稚嫩,却情真意切,哀伯父之不可复生,读来令人心有戚戚焉。

此后,钱锺书依然跟大伯母住在一起,生父钱基博接管了他的教育。钱基博是有名的国学大师,他指导钱锺书继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钱锺书开始接触西洋文学,读了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觉得有些乏味;但是读了《林译小说丛书》,觉得十分有趣,从此迷上了西洋文学。他曾在晚年撰文:“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可见,林纾翻译的小说对他影响至深,这也激发了他要学好英文的决心。学好英文,便可以痛快淋漓地阅读西方小说。

就读东林小学时,钱锺书的作文水平虽不得父亲满意,在同龄人中却是佼佼者。晚一届的校友姚方勉先生回忆,学校草庐后的走廊里,设有学生成绩揭示处,钱锺书的名字常常在列,“作文篇篇都是好文章”。

一代才子,在温润的江南小城,文采初露。

钱锺书特别调皮。一次雨天,他穿着伯父的钉鞋上学。路上有很多青蛙,蹦来蹦去,呱呱叫着。他便脱下鞋,捉了青蛙,装满鞋子。待到教室后,他把钉鞋放在书桌下。老师来上课时,青蛙爬得教室里到处都是,钱锺书手忙脚乱地边抓青蛙,边往鞋子里塞。可是,不一会儿,青蛙又跑了出来。他的小学时光,就伴随着这样那样的趣事,在懵懂中结束了。

1923年,钱氏兄弟小学毕业,双双考进苏州桃坞中学。桃坞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教会中学,师生在校内皆用英文交流,钱氏兄弟就读于初中部。

苏州是一座比无锡更灵秀的城市,河道绵密,古镇众多,随处可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美景。

在桃坞中学,钱锺书依然发挥着国文科目的优势,数理课程也依然不理想。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中英文作文竞赛,高中、初中学生都可以参加。入校不久,钱锺书就在中文作文竞赛中获得第七名,这对一个初中新生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可以说前所未见。据传,到后来,钱锺书常居榜首,罕有人撄其锋芒。

其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他的同学叶谦吉先生回忆,有一次,他看到钱锺书没画好解析几何图,便说:“这种图交上去一定不及格。我来帮你画,保证你得甲等,你帮我写中文作文。”钱锺书开心地应许了,最后两人都得了甲等。叶先生可能也觉得有趣:“没想到一辈子唯一的‘作弊’,竟是和大文豪钱锺书合谋而为。”

在教会学校,最大的好处就是英文进步迅速。英文交谈、英文演讲和英文写作,英文充溢着生活的每个角落,钱锺书的英文基础是在桃坞中学打下的。

对一个喜爱读书的少年而言,求学时光安静美好,也难免有些许惨痛的回忆。

有一年暑假,钱氏兄弟从苏州回到无锡家中,当时任教清华的钱基博也回到了家中。钱基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命兄弟俩各作一篇文章。堂弟的文章颇受钱基博夸奖,钱锺书却遭到了一顿痛打。他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平庸,钱基博看后,非常不满,觉得是应付之作。《红楼梦》里,贾宝玉曾受到父亲的一顿毒打,那时的钱锺书就如同贾宝玉一样,在各自的父亲眼里,大概都是不求上进、不读好书的顽劣少年。

这次挨打,成为钱锺书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他从此开始发愤读书,作文有时嵌些骈俪,受到了父亲的赞许。他也开始学习作诗,父亲并未过多指导。1979年,钱锺书在美国访问,遇到夏志清先生时,曾自言:“初不知用功,曾给父亲痛打一顿。十五岁才知发愤读书。”父亲的严厉,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骄傲淘气的少年谦虚上进起来。

不久,北伐军占领江浙沪一带,桃坞中学受到波及而停课,钱氏兄弟转入无锡辅仁中学。辅仁中学建于1918年,校名取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辅仁中学,钱锺书依然才名四扬,参加竞赛,得了国文、英文两个全校第一。父亲对他十分满意,偶尔会让他代笔写一些文章。及至考入清华前,他已经是父亲赏识的儿子,不复挨打了。

故乡,是一个人最初的牵绊,也是一个人灵魂最深处的烙印,它是血脉相连的一往情深。可大多数人都要离开故乡,钱锺书也不例外。来不及伤感,他就要北上求学了。

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余冬夏。杨家四女

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在钱锺书懵懂成长的岁月里,同一片天空下,有个女孩也在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渐渐绽放光华,慢慢向他靠近。

时光回溯到1911年7月,是钱锺书出生的半年后。夏季的北京城,天气炎热,柳絮轻摇,夏蝉在浓荫中高声聒噪,池蛙呜鸣不断,粉嫩的莲花安静盛开。一个女婴,恰似这粉莲,降临人世。父亲杨荫杭为她取名“季康”。

她就是后来的杨绛,杨家第四个女儿。

杨家也来自无锡,在当地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杨荫杭早年曾留学日本和美国,杨绛出生时,他正在北京一所政法学校当老师,晚上在肃亲王府讲授法律课。那时,只有杨绛一个女儿在身边,独得了父母的宠爱。

杨绛天生带有灵性。据说,她出生时,啼哭几声便停了,转而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四处乱看,不一会儿,竟笑了起来。父亲很喜欢这个女儿,时常抱着她踱来踱去,嘴里哼唱着“咿咿呀呀”的摇篮曲。

彼时的北京城已然阴雨密布,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即将到来。

感受到时局的动荡,在辛亥革命爆发前,杨家举家回南。迁回南方后,杨荫杭在《申报》任编辑,同时也做律师,后来又相继任江浙两地的高等审判厅厅长。杨荫杭为人刚正不阿,主张司法独立,在浙江同地方官员意见不合,判处了一个杀人犯死刑,后来被调往北京任京师高等检察厅检察长。

小杨绛就像候鸟一样,随着父亲的调动,南北迁徙。候鸟因季节而动,她却是随时局。那时她尚小,并不能意识到,个人和家庭在风云变幻的局势前,就如同漩涡中的落叶,半点儿不由己。

回京时,杨绛已经四岁,能记得不少事了。杨家租住房屋的主人是满族人,杨绛看到满族妇女梳着“板板头”,穿着旗袍,脚踩花盆底鞋,竟不会摔倒,她觉得十分有趣。北京的一切,都充满新奇。

又过了两年,她在贝满幼儿园毕业,进入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小读书,每天跟三姐一同乘黄包车往返。恰逢三姑母杨荫榆在女高师任学监,女高师的学生常带杨绛到大学部玩。她们带她荡秋千,小杨绛随着秋千飞啊飞,荡得越来越高,她害怕极了,却紧紧咬住嘴唇,不肯叫出声来。她也会在运动会上充当大学生们的花神,那时的她,头上绑满小辫,辫子上插着芳香四溢的鲜花,裙子上也缀满了布花,整个人好像从童话中走出来的花仙子。

孩童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喜欢热闹,喜欢游戏,喜欢一切新鲜事物。即使身处乱世,他们也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乐趣。成人的世界,却一片复杂。

有一天,杨绛发现父亲不去上班了,只是和朋友每天上百花山采集植物标本。后来,家里的马车和马卖了,大小马夫也遣散了,只剩下包车。她敏感地意识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父亲又一次因为秉公执法,得罪了权贵。他坚持传讯当时的一名总长,当晚,家里的电话响了一夜,都是为那个总长说情的,父亲一概不理会。结果,父亲被停职。父亲认为当时的北洋政府官官相护,不过如此,便想远离官场。

1917年是个多事之年。6月,张勋复辟,北京城十分混乱。又过了几个月,杨绛的二姐在上海病重,母亲急匆匆赶去,却看到二姐的瞳孔已散去,只剩身体微热。二姐还不满十五岁,这是一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心事。二姐是父母最喜欢的女儿,她的离去让父母一夜苍老。那是杨绛第一次失去至亲,当时她不太懂“死”意味着什么,后来回想起来,总是忍不住落泪。

父亲在两年后递交了辞呈,未等批准,便带着全家人再次回南。母亲购买了许多北京特产,如梅花点舌丹、紫金锭等名药,以及宫制绢花等手工艺品。父亲还带了他特别喜欢的那只黄白色狮子猫,藏在一只纸篓里,跟着他们坐了火车,又坐渡轮。

在去车站时,杨绛碰到了小学同学,心里很惆怅。她懵懂地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和她们一起玩耍,再也不能跟姐姐一同坐包车上学,也不用再抱怨骆驼走过沙土路扬起的漫天灰尘,听不到那“叮咚叮咚”的驼铃声了。随着她靠近车站,老北京的景象渐渐远去。

火车抵达天津,一家人住了两天客栈,才搭上一艘叫“新铭”的海轮。

船从浅海渐渐驶进深海,海水的颜色也由黄渐渐变蓝,再随着夜色变成深黑色。轮船行驶在苍茫的夜色中,海风轻柔地吹着,海浪涌起又落下,船舱里的人沉浸在各自的美梦中,颇有一番“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意蕴。

黎明前,杨绛被三姐叫醒,一同看日出。她们看着海天一线处,渐渐升起朝阳。朝阳倒映在海上,远远地看去,先是两个半圆,再是两个整圆,然后分开。太阳的颜色也由深红变成金红,最后一跃而出,极为壮观。杨绛那时不会形容,就是觉得“好看极了”。壮丽的日出,缓解了旅途的疲惫。

又过了两三天,轮船到达上海,又换了小拖船。父亲带着的小猫咪可以出来透气了,“喵喵”地叫着,逗得全家人不停发笑。父亲特别喜欢猫,杨绛长大后,体态娇小,父亲戏谑:“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

上次回南,杨绛还是个婴儿,对江南没什么印象。这次,她觉着到了一个新天地。北京是粗犷而雄厚的,江南却细腻温婉。

江南人家大多枕水而居。父母预先在无锡的沙巷租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不用出门,就有一座石桥。

杨绛经常站在桥上,看船只来来往往。透过迷蒙的烟雾,桥上一个女孩悄然而立,桥下船只穿梭、鱼虾嬉戏。桥的这头,是一方小天地;桥的那头,是一个大世界。小女孩在桥上看风景,不知有没有哪个少年,在窗前望着她呢?

江南人家喜欢吃一道菜,把小虾从河里捞上来,洗净,浇上葱、姜、酱油,扣上碗,再掀开,直接下肚。杨绛胆小,没吃过。不知是河水不干净,还是虾子不干净,父亲杨荫杭病了,还很严重。母亲在父亲床前日夜照顾,大姐也从上海启明女子中学回来帮忙照看。

父亲只信西医,当时,无锡却只有一位西医。他抽取父亲的血,前后两次送去上海化验,折腾半个月,才化验出来是伤寒。这时,母亲已偷偷请过一个中医,把脉后便知道是伤寒。伤寒在那时是重症,很难治好,父亲接连几个星期高烧不退,神志几近昏迷。

母亲询问那个很有名的中医,他拒绝开方子。亲友们来看望,也不停感叹。母亲不愿放弃,父亲的好友华实甫先生也前来探望,他本身就是一位有名望的中医。母亲含泪恳求,华先生开了药方。没想到,父亲真的退烧了,危机就此度过。

母亲对父亲的悉心照料深深地影响了杨绛,也帮助塑造了她的家庭观和婚姻观,所以才会有后来其乐融融的“我们仨”。

不久,大姐回家,带了杨绛和三姐去上海启明学校上学。这时杨绛已在沙巷口大王庙小学就读了半个月,她一心想受到更好的教育,便不怕离家。

离家前,她还是忍不住哭了,眼泪簌簌地流。一想到要离开母亲,她就越发伤心。她记得,以前在北京过冬时,母亲常常点着一盏昏黄的洋灯,迎着寒风,去后院给她取棉衣。这次,母亲给了她一块崭新的银圆,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钱。大姐送她一块红绣花棉纱手绢,她一并仔细收藏。

少女时代,总是欢乐中夹杂着懵懂的忧愁。每次回想,就像翻看泛黄的老照片一般,每一帧记忆,都是一个故事。那些欢乐和烦恼,成年后只能感慨,却不能再真切地体验一回了。

带着几分留恋、几分不舍,杨绛去往了上海启明。

初到启明,一切都是洋派的。启明是教会学校,跟大王庙小学比,天上地下。这里的一间英文自修室,就比整个大王庙小学大。从东走到西,要经过十几间教室。启明修有宽广的花园和绿草地,还有铺满花瓷砖的长廊和操场,供孩子们尽情玩耍。

每个月头个礼拜时可以回家,有一次,父亲带着三姐妹去朋友家拜访。那是一座精致的洋房,富丽堂皇,有让人瞠目的各种陈设。三姐妹回家后还在讨论,父亲听到后说:“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的。”父亲认为,生活不应过于奢华,一个人不应只追求物质。他早就对儿女说过:“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启明的读书生涯很快结束了,杨绛最后一学年的成绩是优等。她注定是迁徙的鸟儿。下一站,又是哪里呢?

父亲回苏州开办律师事务所,杨绛也跟随前往读书。如果说,上海启明读书期间是杨绛的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那么,苏州的中学和大学时代,则是杨绛进一步确立理想和坚定自我的时期,也是她才情初露的时期。

杨绛在苏州考取了振华女校。父亲在庙堂巷购买了一座明朝旧房,大堂悬挂的匾额上“安徐堂”三字,由清末状元张謇题写。这处住所虽然很大,却破旧不堪,经过两年整修才焕然一新。

钱锺书后来有诗描述这座庭院: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

绿槐恰在朱栏外,应有浓阴覆旧房。

家中后花园种了很多花树,一年四季芳菲不断。杨绛在家时,春天,躺在秋千架上看书;冬天,拿鱼缸上的落雪自制冰激凌。顽皮的她还会从厨房偷出鸡蛋做“叫花蛋”吃。少女杨绛,眷恋着这美好的一切。

同时,她在学校也初显文采,有两篇课堂习作《斋居书怀》《悯农诗》被选登《振华女学校刊》。《斋居书怀》中有这几句:

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孙伯南先生批语:“仙童好静。”

苏州这座城市如此契合杨绛的性格,细腻温婉,又不失典雅,杨绛在此求学,也奠定了文风。

在振华,杨绛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这一点受父母影响很深。东西方名著中,从老子到狄更斯,从李煜到司各特,杨绛均有涉猎。她回家时,还会用父亲不用的毛笔习字。

有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活了。”杨绛回答。

父亲说:“我也一样。”

后来,杨绛曾在一次访谈中说:“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杨绛在振华结识了很多朋友,有相交一生的蒋恩钿,还有仰慕她的男同学费孝通。费孝通在振华女校只读了一年,就转学到东吴附中去了。杨绛后来到北京借读,是费孝通在火车站接站。

在振华毕业后,她同时考取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东吴大学。初试都是第一,后者复试第二。师长建议她读东吴大学,男女混读,可以启发思想、开阔视野。

东吴大学靠近城墙,杨绛常常登上城墙,观赏整个姑苏的美景,看那绿水绕城郭、垂柳立岸边。同学们还会组织集体出游,到附近的方山和灵岩山。有时他们也会坐一整天船,摇到青阳地看樱花。樱花如雪,在树上花团锦簇,在空中飘飘洒洒,在地上则像盖了一层白绒毯。杨绛尽情地享受着苏州的诗情画意。

大四时,因为闹风潮,东吴大学停课。杨绛说服父亲,决定北上借读燕京大学;后又在好友蒋恩钿的建议下,改为借读清华大学。

这个一身诗情的江南女孩再次回到了北京,又走向了清华园。那时的钱锺书,早已名满清华。他们在无锡和苏州,错过了彼此。这次,他们会再次擦肩而过吗?春风十里

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钱锺书《围城》

有的爱情,始于初见。茫茫人海中,相遇已是不易,相守到老更是艰难。大多时候,人们肆意挥霍着缘分,等到缘分消耗殆尽,才生出缅怀之情,在高楼西风中,独自吟唱“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总是美好的,是心底最柔软的存在,懂得珍惜的人们会将初见变成一生的相守。

1932年3月的一天,杨绛在清华古月堂前,第一次见到了钱锺书。

3月的春风轻柔地吹拂,空气里尽是春花的香甜味道。那天,钱锺书身穿一袭青布大褂,脚踏一双毛底布鞋,还戴着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杨绛也恰是一位窈窕淑女,娇俏玲珑。

他们几乎没有说话,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便匆匆告别了,但这次见面在两人心中的印象很深。注定要在一起的人,自会念念不忘。钱锺书后来写有一首诗,回忆他跟杨绛的初次见面: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  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即使春风把花香吹遍整个清华园,也不如那个女孩蔷薇般的娇靥让人心动。

很快,他写信相约杨绛再次见面。

工字厅内,一向孤高清傲的清华才子说:“我没有订婚。”而杨绛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

原来,钱锺书的表弟孙令衔对钱锺书说,杨绛已有男朋友,是费孝通。他还对杨绛说,他表哥已经订婚了。这样的误会让两人急于澄清,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对话。小小的误会,让爱情悄然萌发。这次见面后,他们开始鸿雁传书。起初,他们只是在信件中相互介绍书籍,通信用的是中文。渐渐地,钱锺书会把自己写的散文寄给杨绛看。后来,他们一个称赞对方的英文作品好,一个称赞对方的英文信棒。

在对彼此的欣赏中,两颗心越来越近,他们的通信也达到了一天一封的炽烈程度。有一天,钱锺书对杨绛说,他志气不大,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杨绛听后,像是看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她也是喜欢读书做学问的。

初有好感的彼此,偶尔会相约在校园里散步。

最初,他们去气象台散步,因为那里太阴森,后来便改成了荷塘小道。荷塘的小道曲曲折折,时不时有清风吹过,吹得荷叶沙沙作响。恰逢月光倾泻而下,整个荷塘清幽朦胧,为两人的散步增添了几分旖旎。虽然还未明确地说出各自的心思,但他们的相处,越来越像情侣了。

月老早已用红线将两人相系。他们同为无锡人,父亲同被张謇誉为“江南才子”。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是一代国学大师,杨绛的父亲则是著名律师,均出自书香门第,饱读诗书。杨绛第二次回南到无锡时,跟着母亲去寻租房子,恰巧路过留芳声巷钱锺书家。杨绛记得,那座房子,粉墙黛瓦,高高的墙上还有方形的镂空。

注定相遇的人,无论错失多少光阴,总会相遇。时光是最好的酿酒师,它恰到好处地酝酿,让两人在最美的年华相遇。

钱锺书和杨绛对清华十分向往,两人为进清华读书,十分努力,却都不顺利。钱锺书从苏州桃坞中学毕业后,直接报考清华,但成绩出来,数学只有十五分。那年,报考清华的学子有两千多名,清华却只计划录取一百七十四人。还好,钱锺书国文和英文两科极优,总成绩排在第五十七名,引起了校长罗家伦的注意。罗家伦当年读大学也是被破格录取的,他本着不错失人才的想法,力排众议,录取了钱锺书。钱锺书这才有惊无险地进入清华读书。

杨绛远没有他幸运。她考大学那年,清华不在南方招收女生。之后有一年,她报名成功,临考前,家中大弟不幸生病去世。杨绛在家一边安慰伤心的父母,一边帮助入殓大弟,错过了考试。直到东吴大学闹学潮停课,她才说服父亲同意她北上借读。

杨绛借读清华时,钱锺书已是闻名校园的大才子。杨绛的好友蒋恩钿,也总是在她面前夸赞班上的同学钱锺书如何博学多才,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这些都加深了钱锺书在杨绛心中的印象。

钱锺书就读清华时正是二十岁左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上课时从不做笔记,会带几本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书阅读。老师提问,他却可以很从容地回答上来,并且条理清晰,考试时也总是第一名。无课时,他就整日在图书馆读书,是借阅书籍最多的学生。一本本书,像雪花般,轻轻地飘进他的脑海,再慢慢地融化,浸润着他的思想。

他读书时,喜欢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引得其他同学在后面跟随评论。如果有同学找不到哪本书,只需要问钱锺书,他就会指出那本书在书架上的第几排第几列,比管理员还清楚书籍的摆放。

许多年后,钱锺书的同学许振德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书中写道:“中英文俱佳,且博览群书……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锺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这位许同学,便是钱锺书在课堂上淘气之作《许眼变化图》的男主角。当时,许振德思慕一位女同学,上课时暗中观察,眼神变来变去,这个场景被无聊的钱锺书捕捉到,画在纸上给全班传阅。许振德也并未生气。

另一位同学饶余威也在《清华的回忆》中提及钱锺书:“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戏剧家曹禺也是钱锺书的同班同学,晚年,他常对女儿夸赞钱锺书学问渊博,是真正的学问家。

钱锺书的才名不仅在同学中广为流传,也深受多位先生赏识。

第一个知音是罗家伦校长,如果没有他,钱锺书就不会顺利就读清华。但是,这位慈祥的长者在钱锺书进入清华不久后,就调离到其他单位了。两人之间只能靠书信保持联系,他们常常互寄诗文品评。

还有一位老先生,是钱锺书在路上遇到的老者,便是“石遗老人”陈衍。陈衍先生见钱锺书总是怀抱很多书往图书馆去,有一次便拦住他,随手翻阅了书籍。翻阅完,老先生面露遗憾。他说,早就听闻了钱锺书的才名,可他为什么只读外国文学,不钻研中古文学呢?这个问题,问到了钱锺书的心坎上。钱锺书早已在心中思考过很多遍,他得出结论:“东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化,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中华文化在根骨上比西方文化高,西方也在逻辑、体系方面优于东方。”正是基于此思想,他在后来写出了集各家之长的《谈艺录》,并在序言中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最后一位是钱锺书的恩师吴宓。吴宓对钱锺书十分偏爱,他不会责怪钱锺书在课堂上不听课。每次上完课,他都会请钱锺书评讲课堂内容的优劣,无论钱锺书说什么,也都不会生气。后来,钱锺书毕业,吴宓极力挽留他攻读本校研究生,虽然未果,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师生情。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钱锺书回国后曾短暂任教,与吴宓成了同事,两人的师徒情谊更是传为佳话。

才华是一把双刃剑,它让钱锺书备受赞誉,也让钱锺书饱受非议。

钱锺书有一句很有名的言论:“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才子正年轻,性格也幽默活泼,并未像父亲给他起的字“默存”那样沉默不言。有时,他心直口快,别人问他对某人的看法,他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能让他赞赏的人不多,因此,他得罪了一些人,难免遭受非议。钱锺书并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他十分清楚自己要追求的读书和做学问的境界。不过,他晚年评价自己:“人谓我狂,我实狷者。”狷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杨绛遇到的钱锺书,便是这样一个既满腹才华又少年心性的钱锺书。杨绛一定十分理解钱锺书心中所想,两颗心才能越走越近。

不过,也会遇到小小的插曲。

有一次,杨绛写信告诉费孝通:“我有男朋友了。”费孝通很快从燕京大学跑来,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从中学起便与杨绛是同学,已做了多年朋友,更有资格当杨绛的“男朋友”。杨绛自然拒绝了他。费孝通从东吴大学转学燕京时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回答:“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杨绛对爱情是坚定的,不喜欢就绝不会给对方希望。接连碰壁,费孝通只得接受现实。后来,他与钱锺书也成了朋友,还曾一同出访美国。

时光在恋爱的甜蜜中,匆匆而过。离别翩然已至,可初见还清晰如昨。校园里排排浓荫的树木和聒噪的蝉鸣,提醒着人们迎接炎夏时节。经过一个学期,杨绛在清华借读结束,领取到东吴大学的毕业文凭,同时荣获“金钥匙”奖。她想考取清华外文系研究生,决定留校补习功课。钱锺书下学期才升大四,暑假照例要回无锡老家。

自打相识,他们几乎天天通信,也时常一同散步。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两人心里都很怅然。

钱锺书回家后,杨绛每次回到宿舍,书桌上再也不会静静地躺着信笺了。她心中十分失落,猛然间,她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陷入爱河。

身在无锡的钱锺书,心中也满是难挨的思念。—·第二章·—相思, 如此星辰如此月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渐渐地恨不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钱锺书《围城》南北相隔

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钱锺书《围城》

有人曾问杨绛,她和钱锺书是一见倾心吗?

杨绛回答:“人世间也许有一见倾心的事,但我无此经历。”她初见钱锺书,只觉得对方“眉宇间蔚然而深秀”,是典型的文人书生。她是在后来的相处中慢慢爱上钱锺书的。据钱瑗说,她问父亲对母亲的第一印象,父亲回答“与众不同”。也许,是杨绛白皙的肤色和娴静的气质,让人难忘吧。钱锺书后来写诗赞美杨绛的肤色是“红花和雪”,便是最好的印证。苏州的一家报社曾记载,东吴大学举办运动会,女生穿裙子一排坐开,其间,杨季康肤色最白。杨绛的邻居们见到她,也总是用苏州话说:“花色好得来。”

有的人向往一见钟情,有的人却只信日久生情。而大家所期盼的,不过是与对的人,白头偕老。

钱锺书在无锡家中给杨绛去信,想要订婚。杨绛一心都扑在考取清华研究生这件事上,对订婚并不热切,她拒绝了。她心想,自己是跨专业考试,清华本科四年的文学课,一两个月怎么补得过来?她决定返回苏州家中,边工作边补习,下一年再考。

回到苏州家中,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在上海一所小学当教员。她以为教员的工作很轻松,谁知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每天留下的复习时间少之又少。不久,她便身体虚弱,生病回家休养了。钱锺书一心想跟杨绛多当一年同学,写了很多信来,不赞成她下一年考试,希望她当年就考。杨绛因为生病,心中苦闷,就懒得辩驳,也没有回信。

恋爱中的人大多敏感,心上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钱锺书虽是大才子,可遇到爱情也变得柔软起来。钱锺书收不到杨绛的回信,以为她再也不理自己了,心中十分苦闷。他无处寄托,唯有把满心的惆怅和思念,化作一篇篇诗作。他说,自己“心酸一把泪千行”——

海客谈瀛路渺漫,罡风弱水到应难。

巫山已似神山远,青鸟辛勤枉探看。

良宵苦被睡相谩,猎猎风声恻恻寒。

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峥嵘万象付雕搜,呕出心肝方教休。

春有春愁秋有病,等闲白了少年头。

像每个初识愁滋味的少年一样,钱锺书也第一次因爱情而“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学业上的难题,只要用功读书,便可攻克;爱情的难题,自古无解。往昔的甜蜜渐渐远去,那些美好的日子变得越来越模糊。纵有万般良辰美景,也无人与他共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少年白头。

杨绛的好友蒋恩钿见钱锺书如此伤心,便劝他振作,继续给杨绛写信。钱锺书的诚恳,让杨绛深受感动。她当时是在病中,无力回信,实际上心里也很难受,很思念钱锺书。

两人恢复通信后,解除误会,明确了彼此的心意,感情又加深一重。杨绛写信给钱锺书,让他来见自己的父亲,并把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了大姐,大姐当即告知父母。母亲说,儿女的感情还是听从家长安排比较好。父亲却明白,自己这个女儿一向有主意,向来是不肯听从大人安排的。

寒假,钱锺书到苏州拜访杨绛的家人。他跟未来的岳父杨荫杭进行了单独谈话,内心十分忐忑。谈话后,杨荫杭称赞他“人是高明的”,不足的是,他只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前途渺茫。而杨绛的几个姐夫都已经留洋回国,有着很体面的工作。杨荫杭疼爱女儿,不希望女儿将来生活不稳定,内心对他们的恋爱前景有些担忧。可他为人开明,不会反对女儿自由恋爱,而且在内心深处,他对钱锺书还是充满希望的。

年后,钱锺书回到学校继续念书,这是他在清华的最后一个学期。

四年岁月,倏忽而过。在清华,钱锺书除了读书上课,还曾担任《清华周刊》文艺组编辑,学术组编辑是吴晗,文艺组另一位编辑是吴组缃,都是鼎鼎有名的才子。同时,钱锺书因英语特别突出,还兼任了英文副刊的编辑。《清华周刊》像一方小小的池塘,钱锺书把自己的锦绣文章化作了池塘里的一株株小荷,香远益清,亭亭玉立。譬如,他独辟蹊径,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证《牡丹亭》,想要探索其中隐含的政治意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汤显祖的一部吟唱爱情的伟大戏剧。几百年来,人们都难以忘怀《牡丹亭》中对爱情淋漓尽致的描写,情到极处,可生可死。一般人们的讨论都是站在文艺和戏剧的角度,钱锺书却用枯燥的历史学知识,去考证其中的政治思想,令当时大多数人耳目一新。

得益于从小打下的国学基础,钱锺书在清华期间还作了很多古体诗,其中有写给杨绛的情诗,也有生活和读书的所见所闻所感。他并没有想过用古体诗来宣扬才名,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如果刊印自己的诗集,一百本足矣。向来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一个人能有一百个知音,便足够愉悦了。他的每篇诗文,都是因情而生、从心而出,并不为争名逐利。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每篇诗、每个字,都浸透着自己的血泪情思,非知己者不能懂。

清华的校名取自晋代诗人谢混的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魏晋风度,提倡远离功名利禄。清华园也正如诗般美好:惠风轻柔地拂过杨柳,白云悠闲地俯瞰万物,倦鸟儿枝头相聚,池水明净,繁木四合。钱锺书就是在这样的美景里,潜心求学,无问西东。

清华园见证了他和杨绛的爱情最初的模样。古月堂前的白月光里,仿佛还能看到初次相见的美好;工字厅的朱栏画栋,也见证了两人再次相约的甜蜜;近春园的荷塘幽径,亦诉说着无边心意。这段纯洁的校园恋爱,没有世俗的惊扰,没有生活的愁苦,简单美好。

即将毕业,钱锺书心有不舍。水木清华里有他亲爱的同学们,有他可敬的师长们,他的恋人也将来到这里继续读书,可是,他要离开了。他知道,清华只是他做学问的起点,是暂时的驻扎地,他将去往更远的地方,为学识而上下求索。

与此同时,在梅雨季节的江南,杨绛正在苏州的家中复习功课。钱锺书告诉她,清华外文系这次招生要考三门外语,杨绛在复习英语和法语的同时,又自学了德语。三个月后,她勉强可以读懂施托姆的《茵梦湖》。

转眼到了考试的时间,考场设在上海交通大学,杨绛去参加考试,考试公告第三门外语免考。她感叹,白白浪费时间学习德语了,占用了其他科目的时间。但考试结果出来,她被录取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生就是如此,相爱的人,在一次次的分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地相聚。

这一次,换作杨绛去清华读书,钱锺书去江南工作。订婚典礼

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杨绛

情到深处,就想与之永远在一起,无论沧海桑田。

钱锺书从清华毕业后,迫切想要与杨绛结婚。他们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该遵循的习俗一样也没少。媒妁之言、订婚典礼都是必经环节,虽有封建的一面,却也有仪式感的美好。

钱锺书知道杨荫杭对自己印象还不错,没有同杨绛商量,便同自己的父亲钱基博去苏州拜访未来的岳父。父子二人上门求亲,邀请了两家都认识的友人作为媒人。

本来,两家都是无锡人,也陌生不到哪里去。钱基博和杨荫杭虽是初见,却早已听说过对方的大名,两人从古代文学到近代文学,从法律到政治,聊得不亦乐乎。等到想起钱家父子是上门求亲来的,杨荫杭以为杨绛知情,他一向开明,当然尊重女儿的想法,就同意了。杨绛虽然事先不知道,但内心一定是愿意的,喜欢的男孩上门求亲,是他对自己的情意做出的最诚挚的表达。

钱家父子上门求亲不久后,两家便决定举办订婚典礼。

因为杨荫杭身体不太好,所以决定一切事宜从简。订婚典礼在苏州一家饭馆举行,两家人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高谈畅饮,共同祝福眼前的一对小儿女。杨荫杭因着喜事,一扫病体的不适,精神焕发。杨绛的母亲也同亲家母聊着家常,大方得体。钱锺书后来告诉杨绛,自己的母亲回家后,高兴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儿女的喜事,给双方家人带来了很多快乐。钱穆先生也参加了他们的订婚宴席,他当时在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宴席结束后,钱基博把杨绛介绍给钱穆先生,请他多多照顾。

钱基博对这个未来的儿媳特别满意。原来老先生在儿子不知情的情形下,偷偷地拆看了多封杨绛寄给钱锺书的信,其中一封信,杨绛写道:“现在吾两人快活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钱基博看了之后,摸着胡须,十分受用,他称赞杨绛:“此诚聪明人语。”那时,钱基博就已经认准了杨绛这个儿媳,他十分欣赏这个女孩的聪慧与识大体,不似别的有钱人家娇滴滴的小姐那般以自我为中心。他觉得,“痴气”的儿子终于有人可以托付了。

订婚后,杨绛多了一个称呼:钱锺书的未婚妻。

钱锺书从清华毕业后,婉拒了师长让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建议,接受了上海光华大学的聘书,任英文系讲师。父亲钱基博也在光华教国文,父子同在一所大学教课。

杨绛即将北上,钱锺书送她到火车站,钱穆先生也已到达。他们一起办理好行李托运,登上火车。杨绛和钱锺书还沉浸在订婚的喜悦中,却又不得不再次分离,相思的苦楚袭来。不过这次是甜蜜的相思,他们十分确定对方就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道别的月台上,他们挥手惜别,北上的列车缓缓驶走。

那个时代,从苏州到北平,火车要走三十多个小时。在南京换乘北段火车时,钱穆先生对杨绛说:“我看你是个有决断的人。”杨绛很惊奇,钱先生又说,“只看你行李简单,可见你能抉择。”杨绛便在心里偷笑。上次她去清华借读,带了很多大箱子和铺盖,全没用上。这次她当然长经验了,但她只是谦虚了几句,并没多说。

火车轰隆隆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不停变换,从水汽氤氲的江南慢慢过渡到江北景色。杨绛和钱穆先生不太熟悉,话也不多。他们各自吃着所带食物,杨绛吃的是饼干和水果,请钱穆先生共用,先生却拒绝了。先生在车上吃的是麻片糕点心,等到停车,就去月台喝一碗油豆腐汤。虽然已工作多年,但钱穆先生依然很俭朴,杨绛对他更加尊重。

过了蚌埠,窗外的景色一片荒凉,周围全是土墩子。杨绛忍不住叹息这段路太过乏味,钱穆先生却解释:“此古战场也。”他指点杨绛,哪里可以扎营,哪里可以冲杀。杨绛的眼前便浮现出《吊古战场文》的场景,自己仿佛回到了古时的战场,一个个土墩子化作了冲杀的千军万马,肃杀之情顿生。等到靠近泰山时,钱穆先生又给杨绛讲述临城大劫案的事件,以及抱犊山的典故。

这段旅程因为有了钱穆先生的讲解,从枯燥变得有趣。杨绛十分钦佩钱穆先生的才学,但那次分别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两人曾经路过古战场,大概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家国不久后也会硝烟四起。兵荒马乱的岁月,谁又能知道,哪一次相见是最后的相见呢?

清华还是那个清华,却多了新的女生宿舍楼,名“静斋”。

杨绛挑选了三楼边上向北的小屋,视野开阔,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苍茫的西山,还有一些乡村野景。谁承想,到了冬天,这间屋子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凛冽的北风,呼呼地从窗户的缝隙吹进屋子,还夹杂着很多沙尘,吹得屋里到处都是。杨绛只好搬进了高年级同学赵萝蕤的房间。赵萝蕤是叶公超先生的学生,研究的是英国诗人艾略特,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翻译了艾略特的《荒原》。

赵萝蕤曾经是燕京大学的校花,追求她的人非常多。有一次,她问杨绛:“一个女孩被一个男孩爱,是否足够?”不知当时杨绛是怎样回答的。赵萝蕤后来选择了家境贫寒的同学陈梦家做丈夫,那又是另外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了。

心仪的学校和心仪的专业,让杨绛很满意。她一口气选修了很多名师课程,包括翟孟生先生的欧洲文学史、梁宗岱先生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以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她觉得自己是跨专业学生,底子薄,便格外用功。有一次,梁宗岱先生提问她,她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出错了,没想到梁先生是在夸她,此后她也渐渐有了自信。

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课堂上,她交了一篇习作——《收脚印》,描写人死后灵魂到生前去过的地方收脚印。这篇文章用词清丽,又带着淡淡的惆怅和伤感,朱先生看了后,很是赞赏,拿去投稿。不久,这篇文章就刊登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稿费五元钱。杨绛很开心,她花四元钱买了绛红色毛线并织成一条围巾,剩下的钱买了天津起士林咖啡糖,和围巾一起寄给家中的妈妈。

每当放假,杨绛回苏州,钱锺书都会去探望她和她的父母。不见面时,他们仍旧像在清华读书时,每天坚持通信。无锡和苏州之间的书信来往,没有南北通信那么慢。他们的信已不复初相识时只论学问,信中有很多诗作,寄托着两人的情思。

后来,钱锺书把信中作的诗与杨绛的唱和诗自费出版,编成《中书君诗》,赠送给要好的朋友和师长品评。吴宓先生读完后,称赞他“才情学识谁兼具,新旧中西子竟通”。有的学者只研究国学,对西方文学并不精通;有的学者只喜欢西方文学,对中古文学并不赞赏。而钱锺书是少有的精通国学和西方文学,并能把古今中外文学融会贯通的学者。这个特点,从他年少时的诗歌和杂文就可看出。

契合的爱情,是求学路上最好的催化剂。钱锺书和杨绛两人琴瑟相和的爱情,激励着他们在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游北京

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钱锺书《围城》

又到了燕草如碧丝的季节,整座北京城一下子从色调淡雅的水墨图,变成了浓妆艳抹的油彩画。

1934年4月初,钱锺书趁着春假,北上与杨绛团聚。北方的春天比南方来得晚,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之前,钱锺书在北京读书四年,连长城和八大处都没去过。他只喜欢在图书馆里读书,学校组织集体出游,他才去了香山和颐和园。

杨绛恰恰相反,她生性活泼,读研究生一年还不到,已经逛遍了北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景点。但是,以往都是跟同学一起去,这次要陪着恋人再游玩一遍,心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钱锺书在《围城》里曾写过:“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旅行,是检验两个人是否契合的最佳途径,不仅是友情,也是爱情的试金石。在旅行中,你会看到对方原本的样子,会看到对方的很多缺点。如果旅行结束,双方还是喜欢彼此,能携手一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春天向来热闹,百花竞相开放,燕子衔泥筑巢,“破例作春游”的钱锺书经不住如画风景的诱惑,诗情大发。他与杨绛一边观赏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边作诗唱和。他们亲密无间的样子和周身洋溢的甜蜜,引得路上的青年男女学生注目不断,每一道眼神中都满含艳羡。钱锺书更是作诗:

欢子懊侬略已谙,嬉春女伴太痴憨。

干卿底事一池水,送我深情百尺潭。

玉泉山逶迤起伏,玉泉水清泠澄澈,山水间注满了他们的浓情蜜意。

难得一同出游,他们一连逛了七天。钱锺书诗云:

分飞劳燕原同命,异处参商亦共天。

自是欢娱常苦短,游仙七日已千年。

这也是钱锺书毕业后,第一次回母校。一些要好的师友陆续邀他小聚,恩师吴宓先生请他到自己的寓所,席间还有在清华任教不久的张荫麟。张荫麟也毕业于清华,后来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文史哲皆通,被吴宓和陈寅恪看作后起才俊。吴宓更是把他和钱锺书并称为“北秀南能”。后来,他们又一同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但张荫麟三十七岁时就因肾病而英年早逝。钱锺书听闻这个消息后,特别伤心,以一首古体诗来悼念张荫麟:“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

再回母校,故地重游,却没有物是人非之感。能与恋人再次共赏美景,能与师友再次谈诗论文,钱锺书的内心十分愉悦。但欢娱的时光总是短暂,昨日还在玉泉山和杨绛一同看祖国的大好风光,明朝就要再次启程了。如果人生没有那么多分离,忧愁也会少很多。他只能提醒自己,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把欢乐和情意深藏于心,留待日后回忆。

钱锺书走了,杨绛还要继续学业。

她说,自己在许多学校上过学,但最喜欢的是清华,尤其是清华的图书馆。读书对于她而言,是人生极大的乐趣,可以缓解与恋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之情,也可以遨游在一个又一个小世界里。她把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每读一本书,就好像到一户人家串门,不用担心打扰主人,就可以增长许多新见识;如果暂时读不懂,还可以常去串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的海洋却没有尽头。

这一年,她选修了温德先生的法国文学课程。温德先生是外籍教师,授课活泼,声情并茂,听他讲课就好像在看一场演出。杨绛对法国文学感兴趣,源于之前梁宗岱先生在课上研读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那之后,她就开始研读很多法国文学作品。

闲时,她也会跟好友赵萝蕤一起学习昆曲。似乎江南的女孩都喜欢昆曲,也会唱几句。咿咿呀呀的昆曲,用吴侬软语吟唱,寄托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让人仿佛回到了梦里的江南。

暑假,杨绛兴奋地回到苏州的家中,却发现父亲的身体又出问题了。原来,杨荫杭在一次出庭中,突然口不能言,法院只好延期审判。杨绛知道父亲一直患有高血压,这是中风的症状。她很伤心,特别心疼父亲,眼泪流个不停。父亲让她帮忙写一份诉状,这是她第一次做父亲的助手,也是最后一次。以前大学选专业时,她想学法律帮助父亲,父亲却非常了解时局,觉得女孩子不适合在那个时代学法律,杨绛才在东吴大学选择了政治学。

父亲需要休养身体,只能暂停律师工作,家中便少了经济来源。杨绛特别懂事,她每个学期有三十元奖学金,十元交学费,剩下的供生活开支。她不想花费家里的钱,但开学时,父亲还是让她带上一百元,以防不时之需。她到学校后,母亲告诉她,父亲又发病了,她急匆匆地把钱寄回家中,让父亲好好治病。大姐和三姐也往家里汇钱,父亲看到女儿们如此懂事,很是欣慰。

冬去春又来,钱锺书在光华大学任教满两年,可以报考庚款留学生了。他们即将去往别的国度。—·第三章·—相约, 永以为好共白头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钱锺书庚款考试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杨绛《将饮茶》

提到庚款考试,就不得不回忆那屈辱的一年——1900年。那一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的铁蹄无情地踏破了北京城的城门,侵占了巍峨的紫禁城,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暴行。清政府软弱无能,在1901年与11个国家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中国要从海关关税中,拿出4.5亿两白银赔偿给各国,要按各国的货币汇率结算,分39年还清,这笔巨额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之后,因为赔款超出条约规定数额,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就退还赔款进行了多次商讨。最终,美国同意退回多余的赔款,将退款用于办学和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其余国家纷纷效仿,陆续退回多余赔款。

自1909年起,中国开始从全国各地招收庚款留学生。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漂洋过海去往西方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他们在异国如饥似渴地学习,归国后大多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最初的几批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还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人,他们都是留美学生。

钱锺书参加的是留英考试,他期待庚款考试已有很久,一符合报考资格,就于1935年参加了考试。那一届共招收留英学生二十余人,大部分名额都分配给了理工科,英国文学专业仅有一个名额,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相传,许多学生本想报考英国文学专业,但听说钱锺书也报考了,便纷纷改报其他专业。钱锺书曾经的老师吴宓也劝告自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吴仲贤改报畜牧专业。后来,吴仲贤在爱丁堡大学动物遗传所获得博士学位。

以博闻强记著称的钱锺书,吓退了一大部分竞争者。他也不负众望,在考试中以绝对的优势名列榜首,顺利被录取,将前往牛津大学入读。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杨绛,希望杨绛能与他一同赴英留学。牛津入学在当年的秋季,杨绛却要等到来年才能在清华研究生院毕业。她经过一番思虑,决定先读完本学期,然后结婚,并办理自费留学手续,与钱锺书一同出国。

她本学期只有两门课需要大考,两位先生与她商量后,同意她以小说和论文代替考试。她创作了她的第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