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10:35:09

点击下载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展文涛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试读: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收到留美通知以后

1910年8月5日中午,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唐山路矿学堂的办公室里,暑期留校的几位老师,摇着芭蕉扇子,在饭店聊天。一封官方急件送进来,土木工程班主任朱老师打开一看,原来是留美录取通知书。“竺可桢考上了!”朱老师高兴地对大家说。

这喜讯,像一股疾风,冲破了院里的沉闷空气,迅速传播开了。师生们议论纷纷。“竺可桢,是土木工程班,年年考第一的那个瘦个子南方学生吧?这次考上,应分该当!”“据说,这次京城的留美考试,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试,考国文和英文,七八百人应试,录取前200名;这200名经复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等多科,最后择优录取70名,赴美国留学。通过两次筛选,能留下,真不容易。”“在录取的70我中,竺可桢名列第28,就更难了!”“说难,也不难。竺可桢的成功,是他胸怀大志,长期努力的结果。”朱老师这样说,因为他对竺可桢最了解。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东镇。从小聪明好学,读私塾时,除了学好老师所讲的书外,还要求老师给他更多的书读,深得老师赞许。他家祖辈务农,从他父亲起,才开始在镇上经营粮店。起初生意较好,1900年后,逐渐不行了。这时他在镇上读小学,听老师讲,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烧杀抢掠,烧毁圆明园,抢走了无数财宝,还强迫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所赔白银达四亿五千万两,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每人纳一两。39年还清,连利滚成九亿八千万两。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庚子赔款。这种超额勒索,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滞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竺可桢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国家衰败,人民遭殃的阴影。一次老师让学生用苦、甜两字各造一句。竺可桢站起来,严肃说道,“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以后到上海,进澄衷子堂(中学),又听到蔡元培等先辈讲科学、教育救国的道理。他就立志要学好科学,使国家也富强起来,到路矿学习土木工程后,更加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觉得外国人能做的,我们同样也能做得到。

竺可桢的国文基础好,但英语听力和会话都还较差。唐山路矿学堂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课,都是英国人讲授。起初他有些不适应,但他急需下工夫赶上。

竺可桢学英语的那股劲头,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每逢英语课后的下午,竺可桢都去找史密斯教授解答问题。他提的问题,不仅是英语课的,还有数、理、化课里的一些英语语法问题。教授对他提出的问题,多半是亲自讲解,有时,还请有关的英籍教师共同解答。一次教授说礼拜天午后要修理庭院里的花草,问竺可桢能否去帮他。竺可桢去了,教授一家人很高兴。这样一个中国人和一家英国人在一起,边剪枝、浇水,边交谈、学英语、学汉语,各取所需。大家有说有笑,过得很愉快,也学到不少东西。此后,每逢周日下午,他都去那里帮忙、学习。到期末,竺可桢英语会话进步之快,使不少老师、同学感到吃惊。“竺可桢体质弱,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会不会考完累病,耽搁在那里了?”一位老师很担心地说。过了一会儿,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竺可桢回来了!随着喊声,人们涌向门口。

竺可桢衣着白褂黑裤,一张笑脸黑里透红,闪动着汗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油亮,微笑着来到大家面前。祝贺、感慨的话语,使他应接不暇,一再抱拳、点头,答谢老师和同学,他上前紧紧握住朱老师的手,老师双眼含着激动的泪花,喃喃地说:“你留美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可喜报临门,你人到哪里去了呢?也该做准备了!”说着把录取书交到竺可桢手里。

竺可桢仅扫了一眼榜文,说道:“7月20日,考完复试的最后一科,我估量着考的还可以。听说8月初才发榜,还有十多天时间,就回唐山来了。在唐山站,遇到吴传海同学,他是土工一班的,家住市里,约我到他家,谈谈这次考试的体会。他家在海边经营盐场。吴同学中学读的是教会办的学校,他学习不错,英语会话流利。就这样,我俩一起去盐场住下,上午学习英语,下午去海边游泳,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饱览海天一体的壮丽景色。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看我晒的黑黝黝的这模样,英语会话又有新长进。这也算是点基本的准备吧!”

朱老师听了非常高兴。对他这个蛮有心计的学生,殷切地说:“通知要求,这期留学生,8月16日,从上海起程去美国。时间紧迫,抓紧收拾一下吧!”

火红的太阳,已开始没入西部天际的团团云朵之中,辐射出的万道金光,映照着大地。聚拢来的人们,各自散去了。

竺可桢回到宿舍,重又打开通知,仔细看一遍。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为了出国留学,1909年春天,他远离春意盎然的江南故土,一个人来到寒气袭人的北国唐山,紧张学习一年来,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增强了体质,磨炼了意志。这期间一直没有回家,看来这是值得的。作为有志青年,虽已无退路可走。既已抱定科学救国的决心,只能舍弃一切,把留学美国作为一个起点,踏上人生新的旅程。

北极阁上的庆典

1930年元旦,早晨六点钟,载着气象预报的电波,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播送的气象预报,是由南京市北极阁上新落成的气象研究所播发的。

竺可桢教授是气象研究所的所长。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1918年9月回国,在东南大学等校,从事气象学和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并曾为学生实习,筹建大学的测候所。1928年初,他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约请,组建气象所。这两年多的磨炼,他来本瘦长的面颊,棱角更加鲜明,却也凝聚了几分刚毅;本来就消瘦的身材,更显单薄,然而却更硬实了。除夕晚上,竺所长与值班人员一起,忙活了大半夜,最后审阅完东亚气象图和气象预报稿才休息。

竺所长清晨起来,就听值班员说,气象预报播出后,收到不少祝贺的电报、电话,院部和市政府还说要来人呢!连上海租借地那家气象台的冷相宜,也说要派他在南京办事的助手冷迪登门道贺。

冬日的阳光,透过薄雾洒满院落,果然是个好天气。虽有几股湿冷的北风,不时迎面吹过来,但也不过二三级,竺所长不禁欢欣自语,信步来到院门口,出了口长气,双扩胸、躬身,做了几个深呼吸,顿觉浑身清爽。忽然听到汽车的阵阵嗡嗡声,由小而大传来,他将视线转向门口一侧的停车场。一辆黑色轿车戛然煞住,从车里闪身出来一个人,朝他奔来,同时喊着:“竺老师,学生向您祝贺来了!”

竺所长张开双臂,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来的这个年轻人,是院部秘书纪宇时。他登临北极阁,已是多次了,但驾车沿新修的石渣路盘环上来,却还是第一次。他对师长亲切地说道:“北极阁,真是大变样了。两年前还是勘察所址时,这里荆棘丛生。山顶上的北极阁道观旧址,也是残墙断壁,摇摇欲倾。您说这是山顶平坦,视野开阔,适于建气象所。现在一座别致的气象院落,出现在山巅,老师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北极阁,位于南京城东北,是属于钟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北邻玄武湖,南瞰市区。在北极阁上新建的气象所,是一坐北朝南的院落,院内两栋平房,一憧楼房,依围墙而立。对院门向下,有灰砖砌成的阶梯便道。墙侧路边,均已植树绿化。到冬去春来时,虫鸣鸟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院内装置的各种观测仪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师生二人兴高采烈,谈论着这些可喜的变化,被所里众人迎进办公室。这时纪秘书才郑重说道:“老院长让我代表他和研究院,热烈祝贺气象所的落成,和首次播送气象预报。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定了基础。竺所长及诸同仁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院长要我向大家致以亲切慰问!”

随后,工商界、航运部门的代表,相继前来祝贺。大家都说,创建中国人自己的气象所,是盼望已久的事情,从此,再也不受外国人的欺诈了。

在参观过程中,各界人士异口同声地说:“在北极阁这个荒山包上,仅用一年多时间,和那么有限的资金,就建成些房舍、院落,还购置了这么多仪器、图书,在当今真是不容易,也太难为竺所长了。这也说明竺教授办‘所’有方,节俭清廉,全所同仁同心协力,以国事为上。”并表示,继续支持办好中国人自己的气象事业。

竺所长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气象预报,是收集了我国和东南亚的56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画出气象图后,才做出来的,是最可靠的。尤其是台风预报,我们有哈佛同学在马尼拉台及时发来的测报数据,就更加准确了。

上午11点左右,南京市政府鲁副秘书长驱车来了。他下车后,首先看到门口左侧,掛着写有“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木牌,心里就不高兴。寻思片刻,见还无人来迎接,就有些恼火了。在进退两难的时候,里面来人忙把他迎进办公室。

竺所长同这位鲁副秘书长,曾打过几次交道。在审批建所用地时,被他挡回两次。他认为,气象所既然是在大学里开始筹建的,就该叫大学的气象所,或江苏气象所,而不应命名中央的什么气象所。这会儿,当竺所长与大家一起来会见这位迟到的来宾时,鲁副秘书长一见众人,觉得在这里官衔本人是最高的了,以致只说了句,“今天我是来向气象所祝贺的,”就大声质问起来了。使在座各位,甚为惊异。这位土地老最后竟说道:“竺所长,你也该想想,若不同地方各界协同办事,这个所还能维持多久!”

这种威胁的话语,激起大家的不满。正要起来争辩时,走进来一位西服革履的洋人。他就是冷向宜的助理冷迪。其实,他已经在室外静听多时了。

只见他不慌不忙,脱帽抚胸,躬身施礼,糅着洋腔说道:“请接受本人新年的祝贺。虽然我迟到了,但我有幸听到,刚才诸位富有远见的议论。竺先生惨淡经营十几年,才办起来这么个气象所,就想把我们挤出去。要知道,在中国我们台已是参天大树,而你这个所不过是棵墙头上的小草。恕我直言,中国人自己是办不了气象事业的!”

话音刚落,鲁副秘书长猛地站起来说:“这里,我们中国人在议论自己的事,你一个外国人,来掺和什么!”

竺所长压抑着内心的满腔怒火,说道:“冷迪先生,谢谢你的祝贺。请转告冷向宜先生,你们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发展本国的气象事业,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所必需的,对此你们是最清楚不过了。所谓大树与小草的比喻,是浅薄无知的。我们脚下的北极阁,原名钦天山。早在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年间,就曾在此设有司更台,元、明两代设观象台,只是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迁往北京。可称得上历史悠久。如今,我所虽在此建成不久,这是一代中国人,十几年奋斗的结果。为此,我们忍辱负重,远渡重洋,学成回国,办教育,兴科技,联络世界各地友好人士,在国内各界贤达的支持下,创办起中国人自己的气象研究所。今天首次播送气象预报,我们的气象事业才迈出了第一步,前进的路还很漫长。”“当我们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时,赞颂固然使人振奋,而诅咒也倒能使人清醒。仅凭后一点,我还得感谢你,冷迪先生!”

泰山建站

雄伟的泰山,如鹤立鸡群,突起在山东中部丘陵之上。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顶上有辉煌的建筑群玉皇庙,为历代皇帝登封祭典和人民登山瞻仰的圣地。景观独特,为世人所瞩目。

竺可桢应国际气象组织国际极年观测要求,负责中国区域的观测工作。于是他就与山东省建设厅联系,合建泰山气象站。他亲自与建设厅的人登泰山勘察,选定在玉皇顶东南一隅的日观峰上建站。在泰山顶上建气象站,可说是登峰造极第一回。

竺可桢一向认为,气象台站的建设,不仅是气象科学研究的基础,而且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际气象事业。早在1921年,他就曾撰文呼吁,我国应设立气象台站。此后,在1928年筹建气象研究所期间,又提出在全国设立气象台站的具体计划,希望十年内完成。但由于政府当局忙于打内战,拨款筹建这样的气象台网是不可能的。竺可桢为应付急需,并作为倡导,一方面从气象所有限的资金中挤出部分来,并抽出人员,建起少数气象站,另一方面积极策动需要气象资料的部门和地方当局,自建或合建一些气象站。泰山气象站就是合建的一例。

1935年4月1日,泰山气象站破土动工,开始建设。山东省建设厅派出建筑师刘福春负责现场施工,气象研究所派出高淇珊监工。平整场地,凿石运料,进展顺利。开工五个月,全部花岗石墙体,多半已砌起来。9月2日,竺所长在南京突然接到高监工发来的急电:工地及测候所财物昨夜遭抢掠,人心惶惶,难以施工,请所长速来解决。

9月5日,竺可桢赶到泰安,与迎候的高监工和刘建工会合。手下人向他汇报了遭抢的详细情况,说道:“9月1日晚,睡在玉皇顶东厢房的观测和施工人员,被阵阵敲门声惊醒,一问,回答说是找地方借宿的。我们说这里边没地方住。他们说不信,要开门看看。待开门后,这哪里是借宿呢?一伙十几个人,持刀端枪,拥进来吓道:住不下,就给点上路钱吧!大家如梦初醒,呆呆地坐着,看这伙人翻箱倒柜,拿衣搜兜,有个像头儿样的还说,你们只要待着不动,不会伤害你们!那头儿还紧催,快点,说若惊动了山下住的冯司令,抓住你,可得吃枪子!有一个说,别怕,这里又没有贴韩司令的告示。那头说,你知道个啥!就是韩司令,见到冯司令也得点头哈腰的,快溜吧!一会工夫,把个测候所及施工房洗劫一空。所幸施工银两大都存在泰安城的银号。被抢去的主要是预备支付的运费800元和施工人员个人的银两600多元。但这对劳工的生活和施工,影响也很大。最好与山东省设厅商量,能予以补助解决。”

竺可桢听后说道:“看来两个问题需要马上解决。一个是补救遭抢损失,二是日后的安全保障。第一个问题,与建设厅商量,按原定方案解决:材料运费由建设厅拨款补足,劳务人员损失由所里补助解决,刘工,你看如何?”

刘工说:“我看可以,双方承担,估计建设厅不会有意见。但须要请厅里审批。”

竺可桢继续说:“第二个问题很棘手,但必须保证安全。一方面我们与建设厅一起,省政府出个告示,表明是纳入省府的建筑项目,予以保护;再方面,我想去拜访一下冯玉祥将军,请他设法维护一下测候所和建筑工地的安全。”

高、刘二位都认为这样办很好。近几天内即可复工。

9月6日上午7点,竺可桢一行三人,从泰安的县府招待所,乘马车向泰山进发。车行一个多小时,离开环山大路,奔向北侧密林深处的普照寺。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就住在那里。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东西两条登山路之间的山垭坡地上。北靠凌汉峰,东西两边也被群山环抱,丘低坡缓,水土丰厚,林茂景幽。自从冯将军携卫队营进驻普照寺以来,附近百姓安居乐业,从未有过匪患扰乱。

这天上午不到9点,冯将军就来到前院散步。前门警卫看到他在前院徘徊,猜想一定是临门迎候远方来的贵宾,精神更加抖擞。不一会,竺可桢一行三人,风尘仆仆来到门前,才要进前通报,就见冯将军高大的身躯,着中式裤褂,左手持着扇,右手老远就伸向前,乐哈哈地说道:“欢迎,欢迎”,健步朝这方走来。

竺可桢上前握住冯将军一双大手说:打扰将军了!冯玉祥忙说:哪里话,你是博士老师,我冯某请都难得呢?两人如故旧重逢,一行人谈笑着,经过几座庭院,来到菊林院冯将军北屋书室。副官上茶,并给客人递上蒲扇。冯将军摇着蒲扇说道:“蒲扇好,带上它出去散步,可扇风驱热,打蚊子,走累了,放下来当坐垫。”

竺可桢听着这朴实的话语,不断地点头。

冯将军接着说:“听说竺博士在玉皇脚下动土建气象站,我赞赏你的胆识。传说玉皇顶是历代皇帝与玉帝对话、领授玉旨的地方,不过是欺人之谈。但岱顶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你在那里建站,观测气象,服务国家人民,确实意义重大!”

竺可桢说:“为提高我国气象观测和研究水平,当前最起码需要建两个高山气象站。现在已商定在峨眉山和泰山建站。泰山气象站与山东省建设厅联合选建在日观峰的一席平地上。那里离水源泉也近,观测人员生活方便。建站工程自4月1日开工以来,进展很快,现在基础工程已完,房子接受封顶阶段。不料,9月1日晚,遭到一伙人抢掠。财务损失了些,闹得人心惶惶!”

冯将军听到这里,愤怒地说:“真是无法无天!这伙人,是不是些散兵游勇?他们专干些打家劫舍的事!现在竟闹到泰山顶上来了!这里是万民崇尚的圣地,岂能容歹徒意妄行。竺博士放心,我这就写信,叫省府韩主席出个告示,告诫这伙坏蛋。另外,叫我的卫队营,隔三差五上去几个人,到工地转个弯看看,还可以向外界说,是卫队营警卫的工地!”

冯将军略停顿一下,寻思后说:“咱们商定个日期,请卫队营全体官兵出动,以支持你们的形式造下声势。你们哪天用马车将建筑物资运到中天门,卫队营帮着卸车,运上一段,再由你们的雇工接运。中天门游人多,传嚷出去,叫人们知道工地是卫队营照管的。”

竺可桢感谢冯将军的热切关照。但无以答谢,感到非常难为情。

冯将军忙说:“你们建成气象站,搞好天气预报,造福人民,为国增光,是再好也没有了!”

看到竺可桢等起身告辞要走,冯将军阻止说道:“请留下,在我这里吃午饭,午后送你们上山!”

这样,竺可桢一行三人,午后辞别冯将军,坐上卫队的马车,沿盘路上山。三个人不断议论说,如今当政的,有一半像冯将军就好了!

至中天门下车,徒步攀登3.5千米,登高700米,经五松亭小息,再载十八盘到达南天门,这一路攀登真够累人的。但沿途不时出现的胜景,每次看到都有新意,感到心旷神怡。至玉皇顶已近傍晚,望满天晚霞,比山下更光彩夺目。

竺可桢顾不上休息,就到东厢房,慰问测候所和工地人员,随后又看了工地。见花岗石砌墙密实平整,已高过两米。方石等物料,放置整齐,但见到用做输水的马口铁皮管,在地面上裸露,不是长远之计。嘱咐须将其置于沟槽内,上面再用水泥封好,才能耐久使用。

回到厢房住室,竺可桢与大家一起吃饭,并讲了损失钱财的贴补办法和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大家听了很是高兴,表示请竺所长放心,保证如期完工,交付使用。

1936年6月泰山日观峰上的气象站建筑完工。从此,这里的高山观测业务迁新址进行。

至今,那坚固耐用的花岗岩石砌建筑,仍被山东省气象局泰山气象站延用。虽然近年扩大了建筑,远远看去,今非昔比。但人们不会忘记,日观峰气象站是竺可桢三上泰山,不辞劳苦筹建起来的。

气象“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消息传到中国。当时中国还不能发射卫星,但国人不愿冷落这个新词,于是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说法,即把社会上出现的冒失事物,包括做出的成绩、发表的文章等,叫做放“卫星”。一时间各种“卫星”满天飞。这时候,竺可桢已年近70岁,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次与几位老相识聚在一起,遇到年轻人催问:什么时候放卫星?在座一位老科学家,指着竺可桢说:“竺老早在30年代就曾放过气象‘卫星’,那在当时,可真是高水平的!”

另外几位年近花甲的科学家,也都点头称是,答应把情况介绍一下。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发射地球卫星。但用做气象探测的气球,已施放多年了。把升空最高的气球比做卫星,是再贴切不过了。事情是这样的:

竺可桢通过对欧、美等国高空探测设备、资料的收集分析,置备了高空探测气球和仪器。组装完备,经检查轻盈坚韧可用。于1936年3月16日下午两点,在南京北极阁气象所,将高空探测气球施放升空。过了三天,于19日接到南通函告,有人拾到气球所系仪器,就派人去取回。见所系仪器毫无损坏,气球只炸破一孔,取出仪器后,才发现气球升空7千米以上时,时钟就停了。因温度已是零下28℃,钟内油凝固造成的。最低温度零下63℃,最低气压约为97325帕。据此可推算,气球升空高度为77714米,进入平流层。当时在东亚各国创纪录的第一次。所获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弥足珍贵。所以,把1936年3月施放的这个进入平流层的探空气球,比做卫星,并不为过。

在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气象科学研究,达到新的高度。于1934年9月发表在《地理学报》创刊号上的《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一文,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经典著作。这篇文章内容丰富,立论严谨。文章最后结论有三:其一,夏季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所能产生降雨的多少,取决这种暖湿气流是否上升。上升越快越高,则降水量越大。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夏季降水,纯属季风雨的误解。其二,东南季风强(弱),则长江流域主要是旱(涝)象,华北方涝(旱),这种负相关。其三,肯定苏东坡舶棹风诗:“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意思是说季风刮起来。黄梅雨期就过了。这合乎科学道理。

竺可桢20世纪30年代初关于季风的开拓性研究,所得出的三个重要结论,可比做一箭三星,发射升空。这些结论,在气象科学领域,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人多为患”

谁是认识到中国“人多为患”的第一人?

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是洪亮吉。他是清代乾隆、嘉庆时的学者,有《意言》关于《治平》一节是这样论艺术品的:比如以一个家族的发展为例统计起来,在高祖、曾祖的时候,有十间房,田十顷,单身一人,结婚后不过二人,有宽条;以一人生三个孩子计算,到儿子那辈,父子共四人,各娶妻则有八人,此后,子又生孙,孙又娶妻,家族可发展到二十多人了,仅住十间房,吃十顷地的产粮,已显不足了。洪亮吉是从一个家族的发展,进而提出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的。可谓中国人口论的鼻祖。

但是,谈到人口问题时,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马寅初。1957年,他撰写的《新人口说》,遭到了厄运,被打入了冷宫。但其本人却得到不少科学家的深切同情,这其中就有竺可桢。

竺可桢深知,马寅初是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抗战期间,他所领导的浙江大学在遵义办学时,首邀马寅初到浙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支持马室初任浙大校长。他赏识马寅初的人格,与他的学术思想也是相通的。

竺可桢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但他祖籍是保驾山。在那低矮丘陵和水田交界处的自然村庄里,竺家祖辈都靠种田生活。自己家的田地本来就不多,经几代分家,各家所分得的田地,很难维持生活。竺可桢的父亲,是同胞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青年时,不得不离开家自谋生活,去东关镇设米摊、开粮店,开始的十多年生意还好,攒点钱,在镇上盖了房子,竺可桢就出生在这新落成的房舍里。这时,保驾山老家,和他同曾祖的弟兄,已16人之多。到他这辈,若再把田分成16份,每份就更少得可怜了!

一个族系家庭人口发展造成的后果,竺可桢切身体会。一个县以致一个省的人口状况呢?

早在1921年,竺可桢在筹建东南大学地学系时,撰出的培养目标,即以调查全国的地形、气候、人文、动植物及矿产为己任。实际是包括地理、地质和气象的理科通材。并以清政府曾轻易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沙俄将阿拉斯加低价(720万美元)卖给美国为例,说明当政者,因缺乏地理知识和远大眼光,而酿成的难以挽回的大错。还因以日本人研究中国地理的书籍,远多于中国人对本国的研究,而感到羞耻。此后,在讲解地理学时,强调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作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示范,1926年,竺可桢根据近年查阅县志、省情汇集的资料,发表《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一文。指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每平方千米390人以上的县,浙江省有14个,江苏省(除上海外)有21个。竺可桢认为“已人满为患”,如不采取措施,“生活程度的提高是困难的。”

中国地域辽阔,各省(区)情况差异较大,两个省的情况不一定能代表全国。但竺可桢当时所做的,至少也总算是对国情调查的一种良好尝试。可惜,历来中国的当政者,对国情制宪全面了解,也不注重调查。有的粗略知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有经过国情调查,才发现我国地大,但荒山、沙漠占地颇多,可耕地少;“物博”不错,物种繁多,其中有的矿种丰富(煤),但有的(铁)却较为贫乏。在20世纪60年代,只认识到“人多好干活”,对人口增加带来的沉重负担,缺乏清醒认识,以致酿成人口暴涨的严重后果。1979年后,国家发展步入正确轨道,控制人口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取得的显著成果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赞赏。

竺可桢早在20世纪70年前发表的论文,表明他是对中国人口过多忧虑较早的一个人。也说明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有识之士。

“约法三章”

1936年2月16日,星期天,上午8点钟,侍从室来人告诉竺可桢,陈布雷先生传信,蒋先生约竺教授,21日去住所谈谈。他联想近日,听翁文灏说的,陈布雷打算向蒋先生推荐他,出任浙江大学校长,蒋的约见可能与此有关。但没有想到事情来的竟是这样的快,以致使他觉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决定先找蔡元培商量。蔡先生是中央研究院院长,竺可桢敬重的老领导。老先生听了竺可桢讲的情况后说,蒋先生约见,你是不能不去的,去浙大的事可婉言辞谢,申述一下气象所工作才拓展,不能脱离。听了老院长的话,觉得心里有了底,又不时想到浙大情况。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是书院。1897年由清朝末年的杭州知府林啓,在甲午战争以后图强谋变而兴新学创办的。1902年改称浙江大学堂,至1927年才叫浙江大学。此后,至1936年这10年中,已历四任校长。现任校长郭任远,是1933年上任的。此时,日寇侵略我国,步阀加紧。而国民党却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效法德、意法西斯,在学校强化思想统制。郭任远积极配合浙江省当局,在浙大对学生施行军事管理,依靠军训教官和训育管理人员,侦查学生活动,肆意处分学生。在郭任职三年中,先后开除和勒令退学等处分的学生达百人之多。这位郭校长,对教职员工,也盛气凌人,时有侮蔑凌辱。致使梁希、束星北等50多名教授先后愤然离校。郭的拙劣行径,遭到校内外人士普遍反对。

浙大学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浙大学生首先奔赴南京,要求抗日,引起全国各地学生,纷纷赴南京请愿。1935年,北平发生一二·九抗日游行。12月10日,浙大学生见到报载,当即召开全校学生大会,表示响应。11日,浙大学生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冒雨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并准备于21日赴南京请愿。郭任远竟勾结军警,在20日深夜,将浙大包围,抓走12名学生代表。由此激起驱郭怒潮。全体学生开会决议,发表驱郭宣言,不再承认郭为校长,要求教育部另派人继任,同时决定罢课。

教育部闻讯后,一方面命教务长郑晓沧负责维持校务,一方面准备另行委派校长。但是蒋介石认为“此风不可长”,仍想保郭。尽管,1935年的圣诞节,蒋先生过得并不吉祥。1936年1月,他还是想碰碰运气。1月21日他到浙大视察,先是威胁学生代表“复课,否则将绳之以法。”遭到拒绝。而后对全体学生训话说,“父辈给你们请来的师长,竟能无理赶走?”学生据理力争,坚持罢课。使委员长实在感到局势已无法挽回了,才同意更换校长。当时身为侍从室主任的陈布雷,首先将竺可桢推荐给他,这才有蒋的约见之事。

3月21日9点钟,竺可桢乘车至中山门外蒋介石寓所,应约赴会。本来约上午10点,他早到10多分钟,但见会客室已有浙江省财政厅长等七八人等待了。约过了一小时,蒋先生才来,说是在学校训话,耽误了时间。又过了五分钟,竺可桢由陈布雷招呼见蒋。这是竺可桢第一次会晤蒋介石。不知为什么,蒋开始竟问他,是否才从北平回来?他只好照实说,去年曾去过北平。接着蒋便谈起要他出任浙大校长的事。称他是来自浙江的贤士,学识渊博,治学经验丰富,定能不负众望,将浙大办好。竺可桢说,身为浙人,办好浙大,责无旁贷。唯气象所事,才拓展铺开,须与蔡先生商量后,才能定下来。蒋说,气象所可兼职,希望快些去上任。约谈了七八分钟即出来。竺可桢又向陈布雷询问了浙大的近况。陈告诉他:浙大现有工、农、文三个学院,学生总共700人,每年经费76万元,郭任远任职期间,开除学生太多,与教职工又不和睦,积怨太深,不得不换,望早做抉择。

回家的路上,小雪纷飞,飘落到地上就化了,空气湿润清凉。竺可桢对蒋、陈的敦促仍犹豫不决。他想到,大学的校长,不仅事务繁忙,而且又要常同官场打交道,而他自己是既不善于,又不屑于侍候部长、委员长大人的。更叫他放心不下的是气象所。气象科学研究,才开始起步。正在进行中的气象台站建设还有许多事待人去做。特别是培养的人还不够成熟,这些都使人不忍心离去。虽然他还可以兼任所长,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况且局势日趋紧张,日本侵华的战争,随时可能发生。一旦爆发战争,怎能兼顾两地呢?但他又进一步想到,郭任远的失败,实际上是在校工作的失败,此时若不为浙大着想,而只求明哲保身,则浙大势必又陷于党部之手,结果还是办不好,误人子弟……

回到家中,见亲友齐聚一堂,听他讲,果然是出浙大事,更加议论纷纷。邵元冲,是竺可桢夫人张侠魂的二姐夫,当时任立法院副院长,主张竺去浙大。认为气象所境域有限,远不如大学广阔,大有开拓发展的余地。气象所的同仁,同意他去浙大任校长,但强调一定要兼任气象所长。这样既可以在大学施展才能,又可以利用大学校长广泛社交途径,引进财力,发展气象事业。陈训慈是竺可桢的学生,毕业后在浙江省图书馆工作,是陈布雷的弟弟,有些可靠的小道消息。这次特来告诉竺老师说:“要求竺老师出任浙大校长的事,开始是由浙大教务长郑晓沧提出来的。以后由布雷兄向蒋先生推荐的。据说这一个月来,还有人推荐了几位。品德学识都不如竺老师。近年来浙江省文化衰退,急需浙大做中流砥柱,发展局面。”

竺夫人张侠魂,以前是女子中学教师,支持他出任浙大校长。她说,还因为现时大学教育问题众多,办教育者风气不正,有抱负的正派人,更应该站出来,担起重任,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来。

邵元冲感慨地说:“一所浙大办不好,贻误的将不只是浙江一省,而是江南一方啊!”

在众亲友的劝说下,竺可桢经过反复考虑,又于23日去上海,请示老院长同意,最后决定接受提名,出任浙大校长。

3月8日,竺可桢走访陈布雷,告诉他(实际也是通过他,转告蒋先生),接受提名,出任浙大校长。但提出三个条件,即约法三章:

1.财政须源源接济;

2.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干涉;

3.时间以一年为限。

陈布雷说,财政方面每月国拨4.5万元,可靠无误。时间是否可以不提。大学的教育方面党部不能没有人。竺可桢说,时间不可不提,免得日后想离职,没得说词。至于训育方面的人等,必须信守校规,受校长约束。陈先生点头同意。

对于竺可桢征得当局同意,出任浙大校长的“约法三章”,从深层次看来,虽然双方还多有考虑,但据此三条,在以后的诸多事物中,竺可桢得以主动有据。特别是在人事方面“有全权”,不受政党干涉,使他能够排除干扰,图谋浙大的发展。

大学天地广阔,像个科学文化发达的小社会。学生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不仅是他一生事业上的重大转折,也是他一生思想上引起变化的契机。在以后的故事里,读者会看到的。

竺校长的风范

1936年4月7日,南京政府行政院任命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因仍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将所里事物安排妥当后,于4月21日,偕同诸葛琪从南京到杭州。在车站受到浙大教务长郑晓沧和陈建功、苏步青等教授的欢迎。次日竺可桢赴寓所拜会郭任远。此后两天,他又到家中拜访了几位知名教授和老友,25日上午正式办理了交接手续。接着,在郑晓沧陪同下,巡视了全校环境。他发现浙大校舍相当简陋。物理室、图书馆都是行将倒塌的旧房,图书总计也不过五万册。化学室则是租用的民房,只有农学院楼房是新建的。可见浙大在各大学中,校舍是最差的了。下午三点邀请全校教师开茶话会,听取各位意见。四点召集全体学生开会,竺可桢发表了近一个小时的“就职演说”,讲了他的办学方针。学生们对他的讲话是怎么个想法,他想到学生中进一步了解一下。

趁学生晚餐时,竺可桢偕秘书诸葛琪来到学生食堂。学生们将竺校长围在餐桌旁聊起来。“校长讲得太好了。我们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是凭借本国文化的基础,我们中华民族不比别人差!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就是我们浙江,也出过不少先贤,他们都是报国的模范。当前日寇侵略步步紧逼,我们要团结起来,予以抵制!”“设立公费生好。这样使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国家不致损失人才。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机会均等的措施。”“校长讲办好大学,首要的是有大批好教授,希望校长不仅把离校的教授请回来,还设法请更多的名教授来教我们。”

竺可桢看到学生们是领会他讲话的精神的。但他也细心观察,还有部分学生交头接耳,有想说而未说的话,甚或有低声埋怨的话语。其中就有对军训的意见。竺校长心中有数。他想,对考虑成熟的措施,不必喧嚷,岂不更具果断!所以他对学生们说:“咱们今天还都是口头讲,但见有的同学好像没有说完,以后还可以找我谈。更重要的是要观其行,对校长、学生都不例外!”这种谦虚朴实、平易近人的学者风度,为其学校浙大创造了良好开端,在同学中起到明显的凝聚作用。

从学生食堂出来已是晚7点。诸葛琪说,我可饿坏了,再没劲去饭店吃饭了,到我家吃点吧!竺可桢说,又去讨扰,太不好意思了,明天开始,中、晚在食堂包伙。说着二人来到诸葛住所,诸葛琪的夫人,原在浙大工作,就住校内。竺可桢带诸葛来校,一是他在气象所就兼任秘书,工作得力,来浙大仍任秘书;二是解决两地分居。此时,诸葛夫人已将饭菜做好了,还等他俩回来进餐呢!

第二天,竺可桢在他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校长会议上,便宣布废止军事管理。其实,竺可桢在来浙大上任前,已经向教育部询问过办学方针。他问道:“办学方针是采取英、美式的学术自由,还是效法德、意法西斯的独裁?”

教育部长王世杰对此没有明确答复。

这就意味着,教育部并没有要求他,一定要执行“一切军事化”的方针。他便决心按自己的主张采取行动。宣布撤销郭任远设的军事管理处和一年级主任室。建立训育委员会,下设军训部和训育部,对学生的处理,须经训育委员去集体讨论通过。防止军训教官和训育员个人专断,任意处分学生。

竺可桢对即将出任训育主任的蒋百谦说:“学校军事化,既不符合我国‘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左训,也违背英美大学重个人自由的精神,郭任远在浙大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学生实行军事管理,让军事教官任其所为,学生先是敢怒不敢言,一旦暴发,就不可收拾!”

学生们对校长的这些措施,拍手叫好,称赞竺校长雷厉风行有魄力。也使原有的某些教官或训育人员难堪。听说竺校长手中握有蒋先生首肯的三条,也不敢明言反对,只能走着瞧,寻机报复。

竺校长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使学校出现民主管理的良好气氛。学生们的爱国进步活动又逐渐开展起来。

1936年6月5日早晨,军训教官黄某报告,说学生代表昨晚开会,决定参加全国学联救国会,还要恢复杭州市学联,并商定今天8点开全体大会。并希望竺校长重视上述几个“反动组织。”

在竺可桢看来,学生擅自停课开会是不能容许的。立即会同郑晓沧等找学生会主席梁同学谈话,指出其任意停课不妥。话未说完,集合的钟声响了。竺可桢等立即赶到集合地点,劝导学生回教室上课。学生们陆续散去了。黄又向竺校长报告,杭州警方要逮捕梁同学。次日一早,竺可桢就找梁谈话。告诉他活动已引起军警的注意,随时有被捕的危险,梁提出离校避风,竺可桢同意,由学校作停学一年处理了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7年6月19日,毕业考试结束,竺校长还在主持毕业生招待会。省当局的几个特务,以会客为名将侯焕昭诱至校门外逮捕。侯是土木系四年级学生,曾参加全国学职筹备会议,引起当局注意。这次特务还从其与陈怀白来往信件中,发现有“批评政府”的言论,又要求找陈“谈话”。竺可桢看了这些信件,认为也没有“大逆不道的言论”,拒绝他们的要求。并于24日,派训育处的人将侯保释回校。他爱护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业。

也是在这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提出:大学一年级学生,应该打好宽厚结实的基础,不宜过早分专业上课。应由有学问、有经验的教师,教好一年级基础课。并成立了公共课程分配委员会,负责策划实施。

聘请好教授的工作,竺可桢在正式到任前,已开始进行。他登门约请他的老朋友、物理学家,原交大教授胡刚复一同来校,任文理学院院长。胡教授正直干练,在以后多年共事中,他二人虽有时也激烈争论,但始终友好合作。请郑晓沧继续担任教务长。竺可桢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秉公办事。如农学院长一职,原由他的毕业学生担任,以后又决定由无渊源关系的人担任。请原东南大学梅光迪教授担任外语系主任,还请来束星北等教授。到1936年9月开学时,新聘教授、讲师达30多人,大大加强了教师阵容。

竺可桢在其就职演说里还讲到,办好大学,还要有足够的图书、仪器和相当水平的校舍。为此竺校长多次找教育部交涉,向行政院呼吁,甚至直接向蒋介石反映,但所得到的大都是空头支票。倒是校址扩大事得到初步解决。1936年10月16日,蒋介石到浙大来视察,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