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23:00:31

点击下载

作者:许文广 过彤主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

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经典咏流传.娃娃读诗作者:许文广 过彤主编排版:汪淼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13ISBN:9787020141357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让经典喜闻乐见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我平时是个不太关注电视的人,但是在看过《经典咏流传》之后,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内心十分感动。据我了解,从节目里走出来的《明日歌》已经成了很多校园的班歌,《苔》《墨梅》《木兰诗》等歌曲都有很高的传唱度。

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经典,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对于尚有理解障碍的孩子们来说,许多经典需要“导读”才能辅助他们进入阅读状态,否则容易形成他们对经典的抵触情绪。从这个层面来说,《经典咏流传》不是一档简单的音乐节目,它对古典诗词进行谱曲、传唱,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传承,让我们的下一代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是很有意义的“导读”工作。

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越来越重要了,这不只是学习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经典咏流传》现在的传播影响力很大,大量作品被许多孩子哼唱,他们之中或许有5%、10%乃至更多会因为音乐的牵引去自发寻找原著拜读,而这些孩子未来又会长成我们极具阅读素养的国民。我想,这就是节目最大的意义所在。

实话实说,电视节目不能解决教育问题,音乐也替代不了文学。《经典咏流传》的创新普及只是第一步,现代流行音乐的改编有助于他们去接触和感知,但不能仅仅依赖于此,真正的阅读需要更进一步,抛开这种形式自己沉浸到书籍中去。年轻一代的书香之气,需要整个社会的氛围营造。如果我们有20%的家庭有些读书的氛围,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可能大大好转。在我看来,《经典咏流传》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了一种普及渠道,也让中国音乐多了一份文学底蕴,值得继续做下去。

为了能让孩子亲近文化,领悟经典,只要不恶搞,各种方式都可以尝试。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孩子们总是比较喜欢流行文化,这可以理解。但有一条,人不能光是消费,要有积累,要多去获取那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美的东西。读书养性,写作练脑。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应该教会孩子让自己沉下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读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节目诗词明日歌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天又是一个明天,明天真多呀。如果我们做事都要等到明天,那什么事都做不好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钱福,他是明代的状元。他写这首诗是想告诫我们,时间是永不回头的,过去就不会再回来了。时间不是无穷无尽的,人也会越变越老。他把“明日”这个词重复了七次,就是想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让我们从小做起,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延和懒惰,否则等到一事无成的那一天,就后悔莫及了。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是清代的大诗人,他的这首小诗,写的是平时不为人注意的苔花。

苔藓一般都生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凉角落,花朵只有米粒那么小,但是它依然尽情开放,就像牡丹一样,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力和魅力,并不因为客观条件差,就放弃自己。

这真是一首励志的小诗。诗人能看到小小苔花的美和顽强,很有眼光。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悯农》诗的第二首,着重劝诫世人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

中午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农民却不能休息,依然在地里劳动,他们的汗水都一滴滴洒在土地上。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体会他们的艰辛。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怎么能浪费食物呢?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人交通不便,人们都是靠写信来传递对故乡的牵挂,对亲人的思念。

张籍是唐代的诗人,安徽乌江人,远离家乡住在洛阳。到了秋天,看见落叶,就很想念故乡和亲人。不能回家,只能将心中的思念写成家书。但心里有好多话写不完,本来寄信人已经要出发了,他却又打开信的封口再检查一遍。这首诗读来让人很感伤。

诗人王冕是元代末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一面放牛,一面自学,终于成名。他画的梅花很有名,尤其是墨梅。这首诗就写在他画的《墨梅图》上。

一株梅树生在洗砚池边,每一朵梅花仿佛都被染上淡淡的墨痕。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自己颜色艳丽美好,只愿清幽的香气能够流动天地之间。

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在池子里洗毛笔,洗砚池的水全都变成了黑色。王冕与王羲之同姓,所以骄傲地自称“吾家洗砚池”。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唐代著名登高胜地,原址在今天山西省永济的黄河边上。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极目四望,看到太阳慢慢向西山落去,黄河正奔流不息。只有站在这高高的楼上,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诗人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努力,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三字经(节选)宋·王应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是古时候小孩子的启蒙书,其中蕴含了很多朴素的道理,影响很大。作者王应麟是南宋的著名学者。

这里节选的是《三字经》的开头四句,告诉了我们坚持教育的重要性。人应该从小接受教育,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虽然《三字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但这些道理没有过时。声律启蒙(节选)清·车万育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在古代,小孩子从读私塾开始,就要学习诗词和对联了。诗词对联有很多声调、格律的要求,清代的车万育编写的《声律启蒙》,就是训练儿童学习对仗、掌握格律的启蒙读物。

书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等。琅琅上口,易学好记,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他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掉官职,过上了隐居生活。

此曲是备受称赞的名篇。秋天郊外的夕阳里,枯藤缠绕着老树,乌鸦返回它的巢。远处,小桥流水,村舍人家,显得宁静而温馨。再放眼远眺,古老的道路荒凉蜿蜒,瘦削的马缓慢地走着。这样的景色,让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感到孤独、失落又伤心。赠从弟(其二)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刘桢是东汉末年一位很有骨气的文人,他博学多才,曾经得到曹操和曹丕的任用,但性格刚正,因为“不敬罪”而被罚做苦力,终生再未受到重用。他的个性和经历,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