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11:48:16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近代战争

近代战争试读:

编写说明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世界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军事知识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只有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解和掌握,才能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及相关知识。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科技不仅用于发展军事武器装备,用以巩固国防建设和促进和平发展,还逐渐转化为民用科技,它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发展军事科技是我们提高国家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优先进行国防建设,优先发展军事科技。

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我们既要反对侵略战争,呼唤世界和平,尽一切努力避免各种形式的战争,但也要积极参与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至于发动战争的恶魔,他们是遗臭万年的人类败类,他们背叛人类幸福与和平的道义,摧毁人类文明,使广大人民残遭杀害和痛苦,我们必须人人唾弃,让其永远受到惩罚。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总之,学习军事知识,加强国防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学习现代军事科技,加强现代国防建设,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军事历史研究成果和军事科技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军事百科”丛书。本套丛书共分四大部分24卷,具体包括:第一部分武器装备知识1-6卷:第二部分战争战役知识7-12卷;第三部分军事人物知识13-18卷;第四部分战史军史知识19-24卷;详内容如下:

世界军事百科第1卷:陆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第2卷: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第3卷:海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第4卷: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第5卷:现代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第6卷:古代军事;

世界军事百科第7卷:古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第8卷:近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第9卷:现代陆战;

世界军事百科第10卷: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第11卷: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第12卷:现代会战;

世界军事百科第13卷:军事领袖;

世界军事百科第14卷: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第15卷:军事将领;

世界军事百科第16卷: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第17卷:战争元凶;

世界军事百科第18卷: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第19卷:欧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第20卷:亚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第21卷:非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第22卷:美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第23卷:军事历史;

世界军事百科第24卷:作战谋略。

本套丛书内容全面、史事详尽,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军事知识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世界军事百科》编委会

祖鲁战争

近代战争始于19世纪中叶,近代战争的特点是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殖民扩张和反殖民的斗争。近代战争的总趋势是正义战胜邪恶,理智战争愚昧。祖鲁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祖鲁战争指19世纪30~80年代南非祖鲁诸部落(祖鲁人、阿马祖鲁人)与布尔入侵者和英国入侵者进行的战争。开普殖民地的布尔人因受到英国当局压迫,从1836年起,大批居民开始向北——奥兰治河流域和纳塔尔省迁移。1838年2月,布尔人在向纳塔尔迁移时,遭到以首领丁干为首的祖鲁人的武装抵抗。根据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祖鲁人的军队人数为1.5~3万人,其装备有冲锋标枪和大盾牌。他们虽遭火器的大量杀伤,但仍然勇敢地接近敌人,力图迫使进行白刃战。1838年12月16日,祖鲁军在因科马河附近的一次决战中失败,损失3000余人。丁干被迫将土格拉河以南的领土让给布尔人。布尔人深怕祖鲁军事组织迅速恢复,便在氏族部落贵族中挑起内讧,并支持丁干之弟潘达谋求权位。1840年1月,布尔人帮助潘达消灭了丁干部队,2月份宣布潘达为祖鲁人的“国王”,从而取得了土格拉河和黑乌姆福洛济河之间的割地。然而,布尔人在这里建立的共和国也未能长久存在。1843年,沿土格拉河的纳塔尔被英国殖民者占领。

其后,潘达的儿子开芝瓦约成为丁干的继承人,他把各部落团结在一起,率领祖鲁人同外来征服者进行斗争。他于1856年执政之初,就着手进行祖鲁军队的重建、装备和训练工作。1878年12月,英国驻南非高级官员弗里尔向开芝瓦约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解散军队,准许英国总督进驻南非并有权控制祖鲁人的行动。开芝瓦约谋求通过和平谈判来避免战争的努力,未能取得成效。

1879年1月11日,英军在切尔姆斯福德勋爵的指挥下,成3路纵队越过土格拉河。祖鲁军队共约2.5万人,但只有少部分人装备了火枪。1月22日,祖鲁人隐蔽地包围了英军部署在伊散都纳山下的一个纵队,并突然向其发起进攻。他们冒着疾风般的枪炮火力冲入敌兵营,与敌展开白刃战,歼灭了800多名英国士兵和100多名辅助“土著军”的非洲士兵。祖鲁军损失了3000人。祖鲁人歼灭英军纵队,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史上的最光辉的一页。南非共和国的民主力量把12月16日作为非洲人民英勇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象征来庆祝;而殖民者则把这一天当作国家最重大的节日,即白人战胜黑人的纪念日。

祖鲁人战胜英国军之后,开芝瓦约力图和平解决同英国当局的争端。英国人拒绝任何谈判,将军队人数增加到2万,配备36门火炮。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祖鲁人又几次打败英军。两军于1879年7月4日在乌伦底村附近进行的战役,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在开阔地上,5000支火枪和一些火炮的火力使祖鲁人无法进行白刃战。祖鲁人的攻击在英军方阵前30米处受挫,当时就牺牲近2300人。祖鲁军最后被英国骑兵所歼灭。英国讨伐队在对祖鲁各部落推行“绥靖”时,打死和俘虏成千上万的人,烧毁村庄,赶走牲畜。并把全国分裂成13个单独存在的“国家”,他们之间又经常被挑动进行内战。英国殖民者使这个国家陷入一蹶不振之后,便于1887年正式将它并入纳塔尔殖民地,称为“祖鲁兰”。

祖鲁人为争取自由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引起各国报刊广泛的反响,并得到了西方和俄国进步力量的同情。恩格斯指出,用长矛和投枪武装起来的祖鲁人,在与英国步兵交战时“不止一次打散英军队伍,甚至使英军溃退,尽管在武器上非常悬殊”。

虎门抗英之战

虎门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虎门附近筑有南山、镇远、威远、靖远4座炮台,在珠江中的上横档、永安炮台,另在虎门上游还有大虎山、巩固、蕉门诸炮台。

1841年1月,道光皇帝得知沙角、大角两炮台失守和英军占据香港后,十分震怒,下旨对英作战,并征调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兵丁赶往广东。

2月中旬,英军探知清廷已在调兵遣将的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抢在中国援兵到达广东之前进攻虎门和广州。2月19日,英军舰船在虎门口集结,作临战准备和周密侦察,发现清军在下横档岛尚未设防。于是,英船“复仇神”号带领舢舨队于23日冲进三门口内,破除了拦江木栅。25日下午,“复仇神”号又将由150名步兵组成的掩护队和携带3门臼炮的炮兵队运到下横档岛,并在岛上架起了火炮。

2月26日晨,下横档岛上的英军首先开炮射击,压制横档、永安两炮台。英国军舰“威里士厘”号、“前锋”号、“鳄鱼”号、“硫磺”号等,趁上午涨潮时从西航道逆流而上,炮击横档和永安炮台,并压制芦湾山上的巩固炮台。约于13时30分,“复仇神”号和“马达加斯加”号2艘英国舰船运送登陆兵迂回到上横档岛的后面顺利上岸。经过激战,守军300余人伤亡,一部被俘,少数人突围,永安、横档两炮台被敌占领。

与此同时,有6艘英军舰船进攻东岸。由于风潮不顺,直到11时30分,2艘最大的英舰才乘涨潮之机抵达距岸约500米处,以右舷炮射击威远、靖远炮台,其他敌舰炮击镇远、南山等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靖远炮台指挥士兵沉着还击。英军士兵在舰炮的有力掩护下开始登岸,并从侧后攻击炮台。守军坚持一个半小时后,镇远炮台首先不支,开始溃退;接着,靖远、威远两炮台也先后失陷。关天培虽“创痕遍体,血透衣襟”,但仍奋力杀敌,终因力战不敌而壮烈牺牲。

当日16时许,另一部英军开始进攻西岸的巩固炮台,守军未予认真抵抗就四散逃命。英军攻占炮台后,将其炸毁。至此,虎门、横档地区的炮台除大虎山外全部失守。英军还派汽艇排除了江中木桩,切断了铁链,疏通了航道。

2月27日,英国军舰“加略普”号、“前锋”号、“鳄鱼”号、“摩底士底”号、“硫磺”号以及两艘汽船溯江而上,大虎山炮台守军不战自弃。英军长驱直入,中午就开始进攻乌涌炮台。该地守军1600人在湖南提督祥福率领下奋力抵抗,但因江水上涨,炮位多数被淹,只得用鸟枪射击。后弹药用尽,祥福以下500余名官兵战死,其余溃散。英军夺占乌涌炮台后,在其附近江面停泊的40艘中国兵船也被英舰击败,林则徐主持购置并精心改造的大型战舰“截杀”号也成了英军的战利品。

3月2日,英军攻占猎德炮台;3日,又占定功炮台。英舰在二沙尾、大黄滘游弋,严重威胁广州的安全。

克里木战争

克里木战争即东方战争,是俄国与同盟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19世纪中叶前夕,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大不列颠和法国,都加紧了在近东的扩张,以夺取新的市场和获得殖民地。西方列强的扩张意图遭到了俄国的反对,当时,俄国正力图维护它在黑海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巩固它在巴尔干和外高加索的地位。土耳其反动势力在一些西方外交家的怂恿下,也在酝酿计划,想从俄国手中夺走克里木和高加索。东正教与天主教之间1852年在巴勒斯坦的“圣地”归属权问题上的争执,成为克里木战争的导火线。

1853年2月,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缅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自恃有同盟国撑腰,于1853年5月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1853年11月1日,俄国宣布与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在多瑙河战区,土耳其集中了驻克里木土军总司令奥美尔·帕夏元帅约15万人的部队与哥尔查科夫将军8.2万人的俄军相对峙。

在黑海,局势对俄国较为有利。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因此,不仅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兵力,而且还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对峙双方都没有制订具体的战争计划。俄国政府认为,事态不会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可以限制在军事威胁的范围内。因此,俄军统帅部出兵多瑙河两公国之后,遂在巴尔干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土军尽管在兵力上占颇大优势,但其统帅部认为还是等盟国参战为妥。在高加索,俄军的绝大部分部队被调去镇压山地居民的起义,只剩下有限兵力防卫与土耳其的接壤边界。因此,为了对付阿勃迪一帕夏的近10万人的土军,俄国匆忙组建了一个3万人的军队,由别布托夫将军指挥。

俄军统帅部基于敌方拥有比自己多2~3倍的优势兵力,遂打算实施先敌突击,以期同时歼灭驻在边境地区企图入侵俄国领土的敌军。土军指望与山地居民部队协同一起在当地进行一些有成效的战斗行动。

在高加索战区,土军于1853年11月初首先转入进攻,企图向亚历山大罗波尔和梯弗里斯推进。俄军成功地挫败了土军的这一企图。1853年11月26日,土耳其的阿尔达汗军被安德朗尼科夫将军所部击溃于阿哈耳齐赫附近,而12月1日,艾罕默德·帕夏指挥的土军主力又被别布托夫将军的部队击溃于什卡德克拉尔附近。1853~1854年间冬,高加索战区的战斗行动实际上已经停止。

在同一时期,多瑙河战区的战斗行动也很有限。1853年11月初,俄军对在奥尔特尼察村附近横渡多瑙河的土军发起攻击,毫无成效。土军于1854年1月6日在切塔季的进攻,1854年2月3日在茹尔扎的进攻和1854年3月4日在克勒拉西的进攻,均被俄军击退。从战争一开始,俄国黑海舰队就卓有成效地活动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将土耳其舰队封锁于各港口之内。

1853年11月30日,在锡诺普港湾发生了一场海战——锡诺普海战,此战以全歼土分舰队和俘虏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而告终。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国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土军在巴什卡德克拉尔的溃败和其分舰队在锡诺普的覆没,说明了土耳其失败已不可避免,并促使大不列颠和法国很快参战。

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负责护卫土耳其交通线。大不列颠和法国敌视俄国的这一行动表明它们实际上已经参战,俄国政府遂于1854年2月21日宣布与大不列颠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俄军只有70万左右,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它的舰队基本上是由陈旧的帆力舰船组成,军队的武器主要是射程短的燧石滑膛枪,而当时联军装备的多半是线膛枪。奥地利、普鲁士和瑞典都有可能站在反俄同盟方面干预战争,这一危险迫使俄国将军队的主力放在西部边境地区。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为了在巴尔干先发制敌,尼古拉一世命令在该地转入进攻。

1854年3月23日,俄军在布赖洛夫、加拉茨和伊兹梅尔强渡多瑙河。进攻发展顺利,占领了伊萨克恰、土耳恰和马钦。5月17日,俄军开始围攻锡利斯特里亚。保加利亚人民把俄国士兵作为摆脱土耳其统治的解放者来欢迎。希腊北部爆发了反土耳其起义。

然而,奥地利所采取的敌视俄国的立场及其随时都有可能参战的危险,迫使俄国政府命令西部和南部边境地区武装力量司令帕斯凯维奇元帅将俄军从多瑙河撤回。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被奥军占领,这两个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遂遭镇压。

1854年4月22日,联军舰船炮击敖德萨。6~7月间,英法联军在瓦尔纳登陆。联军舰队将俄国舰队围困于塞瓦斯托波尔。在高加索战区,土耳其人集中了穆斯塔法·扎里夫·帕夏近12万人的军队,于1854年5月在亚历山大罗波尔和库塔伊西两个方向上对4万人的别布托夫军转入进攻。当时,别布托夫军主力正在阻击沙米尔指挥的山地居民部队对格鲁吉亚东部的进犯。尽管如此,安德朗尼科夫所部于6月16日在乔鲁赫河附近的战斗中仍然突击并击溃了土耳其的巴统军。7月29日,俄国的一支部队在钦吉尔山口的一次遭遇战中击溃了土耳其的巴亚济特部队,并于7月31日占领巴亚济特。8月5日,土军主力在丘留克—达拉被俄国的亚历山大罗波尔部队击溃后,被迫逃窜。结果,土军被粉碎,失去了积极的战斗力。

1854年春,战斗行动在波罗的海展开,被派到这一地区活动的是海军中将纳皮尔指挥的英国分舰队和帕塞瓦尔·德申指挥的法国分舰队。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有26艘帆力战列舰、17艘巡航舰和轻巡航舰,其中仅有11艘是蒸汽舰。舰队由3个分舰队组成,两个在喀琅施塔得,一个在斯维亚堡。

为了从海上保卫基地,俄军首先大规模设置水雷障碍。敌人在行动上优柔寡断,谨小慎微,仅对沿海一带实施炮击和小规模的登陆,及捕获商船。8月16日,联军舰队和一支1.1万人的登陆队,攻占了阿兰群岛上仅有1600名陆海军士兵守卫的俄军主要堡垒博马尔宗德。联军在其他地区的登陆均告失败。

1854年秋,联军舰船驶离波罗的海。在北方,1854年间有几艘英法舰只驶入科拉湾,炮击了渔村科拉,随后又进入白海,企图攻击索洛韦次群岛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但未获成功。在远东,海军少将普莱斯和普安特所率英法联合分舰队于1854年8月30日驶进阿瓦恰湾,并于9月1日攻击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854年9月1日和5日,敌登陆兵上陆,企图攻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但未成功。联军死伤约450人,于9月8日撤离阿瓦恰湾。联军在以上所有战区的战斗行动仅起一种辅助作用,旨在迫使俄统帅部分散兵力,并诱使其将部队调离主要战区克里木。

1854年9月14~18日,盟国舰队以强大的兵力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克里木半岛耶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由于俄国陆军和舰队处于被动状态,联军部队通行无阻地登陆,并开始向南推进,于1854年9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科夫军遭遇。

由于法国圣阿尔诺元帅和英国腊格伦将军所率法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且技术装备优良,再加上缅施科夫优柔寡断,俄军惨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波尔退却,尔后又退向巴赫奇萨菜地区。俄军的这一机动,使沟通克里木和乌克兰后方地区的交通线得以完好无损,对敌登陆部队的翼侧和后方造成了威胁,但同时却使为数不多的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失去了陆军的掩护。联军统帅部决定不从北面进攻塞瓦斯托波尔之后,遂采取了迂回机动的方法,英法联军越过因克尔芒,从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城。英军夺取了巴拉克拉瓦,而法军则夺取了卡梅什港,并开始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后方基地,以保障后续战斗行动。

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约有6万人的英法联军遭到只有1.8万名俄国步兵和水兵的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的抵抗。塞瓦斯托波尔临海一面,有强大的海岸炮台作掩护,但舰队指挥官会议认为这还不够,决定将14艘帆力战列舰中的5艘和7艘巡航舰中的两艘横向沉没在港口入口处,以阻止敌蒸汽舰突进塞瓦斯托波尔内停泊场;其余帆力舰只和所有汽船及蒸汽巡航舰用于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背陆一方,有一座古老的堡垒从北面扼守着通往该城的各条道路。塞瓦斯托波尔南部的陆上工事刚刚开始构筑。然而敌人却未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拖延了攻城的准备工作,致使要塞守备部队在居民的协助下构筑了一道7公里多长、由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工事组成的防线,从南面完全保障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安全。领导城市防卫工作的是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纳希莫夫和海军少将伊斯托明。

1854年10月17日,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进行了第一次炮击。有120门火炮和1340门舰炮同时从陆上和海上对该城进行了轰击。俄军仅有268门火炮对敌进行了还击。敌人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敌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从而迫使腊格伦将军和康罗贝尔将军推迟了进攻。俄国野战军再度向塞瓦斯托波尔推进,后据守于梅肯集高地。10月17日,科尔尼洛夫海军中将在巡视筑垒线时,在马拉霍夫岗被炮弹炸伤后死去。缅施科夫在得到援兵之后,遂决定于1854年10月25日对巴拉克拉瓦谷地的英军外围工事实施攻击。俄军夺取了敌一些多面堡,击溃了卡迪根将军指挥的英国骑兵,迫使敌放弃了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进攻的计划。

然而,巴拉克拉瓦会战的战果却未能得到扩大。11月5日,因克尔芒会战发生,俄军战败。但是,俄军具有无比的顽强精神,他们使敌人受到很大损失,使英法联军统帅部不得不放弃强攻塞瓦斯托波尔的企图,被迫转入长期围攻。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大不列颠和法国提出要求: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不承认俄国对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保护权和拒绝俄国单方面庇护土耳其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的主张,还提出了实际上褫夺俄国通向多瑙河口的通道的要求。

1854年12月14日,奥地利彻底撕破了中立的假面具,宣布与大不列颠和法国结成同盟。1855年1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俄国、大不列颠、法国和奥地利公使会议。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

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参战,向克里木派去了一个1.5万人的军队。

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但克里木战区仍然是主要战区。在波罗的海活动的是海军少将邓达斯指挥的英国分舰队和海军少将佩诺指挥的法国分舰队。这两支分舰队在喀琅施塔得附近被俄国水雷炸毁几艘舰只之后,其活动有些收敛,仅对沿海进行封锁和炮击。8月18~23日,英法分舰队才企图夺取赫尔辛福斯及其防卫要塞斯维亚堡,但未获成功。至11月底,敌所有舰只驶离波罗的海。在白海,联军的6艘舰只从6月到9月一直进行封锁活动,但成效不大。在太平洋沿岸,联军在杰卡斯特里湾的登陆也被击退。

在高加索战区,俄国穆拉维约夫将军所部于1855年春在埃尔祖鲁姆方向发起进攻,将土守备部队困于卡尔斯城内。联军企图以登陆兵在黑海沿岸登陆和奥美尔·帕夏的远征军从苏呼米发起进攻来解卡尔斯之围,但未能奏效。巴格拉季昂·穆赫兰斯基将军率领的一支俄国部队于1855年11月4~6日在英古尔河一线对土军进行了阻击,但一直到茨赫尼斯茨卡利河畔才将其阻止住。在这当中,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居民反土耳其的游击活动也起了作用。卡尔斯城守备部队待援无望,于11月28日投降。奥美尔·帕夏率残部退向苏呼来,1856年2月由此乘船撤回土耳其。联军利用俄国在黑海沿岸一带兵力有限这一机会,在黑海和亚速海沿海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

然而,主要战事仍在塞瓦斯托波尔城下展开。塞瓦斯托波尔守城军民不愧是积极防御的杰出榜样,他们不断出击,给敌人以打击,进行夜间搜索来骚扰敌人,开展卓有成效的地雷战,在棱堡前面构筑一些新的野战工事。他们将火力与堑壕的使用巧妙地结合起来,首创了多种阵地法。防御工程构筑是按照俄国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托特列本和捷利亚科夫斯基的原则实施的。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们在武器、弹药和粮食方面极端困难,他们为沙皇俄国军事上、经济上的落后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俄国士兵和水兵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斗志。如中尉比留廖夫、水手长斯杰潘·布坚科、水兵彼得·科什卡和费多尔·扎伊卡、士兵阿法纳西·叶利谢耶夫和雅科夫·马霍夫、水兵的女儿塞瓦斯托波尔的达莎,以及其他一些塞瓦斯托波尔的英雄都成了当时闻名全国的人。

3月19日,伊斯托明在敌炮击勘察加多面堡时中弹身亡。沙皇政府命戈尔恰科夫将军接替缅施科夫的职务,但这对后来的战斗进程并没有起什么重要作用。

1855年4月9日,联军开始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第2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进行了英勇抵抗,迫敌再度延缓了康罗贝尔早就认为必遭惨重损失的强攻。

在这之后,康罗贝尔就被主张采取更为积极行动的佩利西埃将军所替代。联军在1855年5~6月初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了第3次炮击和随之进行了数次攻击,夺取了俄军的外围工事。

6月18日,英法联军在第4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之后再度发起强攻,同时,也对科拉别尔方面的几个棱堡实施了主要突击,但均被击退。双方损失惨重,俄军损失5000余人,联军损失7000余人。

马克思在评价这次强攻的结局时指出:“1855年6月18日曾经打算在塞瓦斯托波尔城郊演出修订版的、另一种结局的滑铁卢会战。但结果是英法军队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失败。”6月28日,纳希莫夫在巡视马拉霍夫岗前进阵地时负了致命伤。8月16日,戈尔恰科夫试图再次将敌引开,遂向敌在黑河的阵地发起攻击,但因组织准备不力,进攻失败。以佩利西埃和西蒙斯为代表的联军统帅部下令进行了第5次炮击,紧接第6次炮击之后,其部队随之于9月8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总强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

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1855年底,战事实际上已经停止。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当时,俄国国内受过训练的后备兵已经没有,所储武器弹药也几乎消耗殆尽。军事税收和军事动员使农业衰竭,国家面临饥馑与流行病疫的威胁。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农民反农奴制运动的发展。

此外,瑞典、普鲁士,特别是奥地利这几个国家的立场对于俄国来说越来越具有危险性,奥地利公然以战争相威胁,以迫使俄国政府让步。

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土耳其,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

克里木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带有侵略性的。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的衰败。克里木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各国都很快摒弃了滑膛武器而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帆力舰队而建立了装甲蒸汽舰队。陆军战术和海军战术、筑城学和部队的工程保障等方面也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克里木战争要求重新修正军事学术中的许多原则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纵队突击战术逐渐被淘汰。随着枪炮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增大,出现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克里木战争中,射击精度提高,射程和射击密度增大,这就迫使军队必须在距敌较远的地方展开。在进攻前实施火力准备的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

在克里木战争中,枪炮火力之间不相协调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火炮落后于新式轻火器。敌人的线膛枪火力使俄军炮兵的人员和马匹遭到很大损失。在构筑步兵掩体和采用堑壕体系构筑防御阵地方面,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们是遥遥领先的。

阵地战的产生是与克里木战争分不开的。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是成梯次配备的,与以前城市防御阵地的编成是不同的。

事实证明,火力强大的支撑点能够抵御敌人的强攻和炮击,甚至还能对敌炮兵进行反击。在兵力兵器方面与塞瓦斯托波尔守军相比占颇大优势的联军统帅部,未能达成完全孤立该城的目的。在整个战争期间,塞瓦斯托波尔始终保持了与后方的联系,从而得到了各种补充。

克里木战争的经验,为60~70年代俄国进行的军事改革所借鉴,在19世纪下半叶武装力量的发展和战斗中又得到了广泛运用。

英国——伊朗战争

英国——伊朗战争是英国殖民者为了扩大基地以进一步在中东和中亚实行扩张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英国殖民者以伊朗企图兼并原附属于伊朗国王的相邻的封建小邦赫拉特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赫拉特位于印度同伊朗、希瓦、布哈拉和浩罕贸易往来、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常被英国殖民者用作扩大其中东统治的基地。同时,它又是英国公开插手的伊朗和阿富汗之间激烈争夺的一个目标。

1856年11月1日,英国对伊朗宣战,派出了一支拥有45艘舰艇的分舰队运载1万人左右远征军侵入波斯湾,向伊朗海岸进犯。

12月4日,英军攻占了哈尔克岛;7日,英军在哈利利湾开始登陆;10日,在分舰队炮火支援下,英军从陆上攻占了布什尔港。在1857年2月库沙布战斗中,英军向设拉干发起的佯攻被伊朗军队所阻,但英军指挥部计划以主力经穆罕默尔向舒什特尔和德黑兰前进。3月间,英军占领穆罕默尔;4月1日,占领阿瓦士。当时,英国由于急需向中国调兵,印度又爆发了土著印兵的起义,再加上俄国和法国在外交上声援伊朗,因此不得不在战争紧张关头,于1857年3月4日仓促缔结了和约。等到缔约的消息从巴黎传来,已经是4月初了。

1856~1857年英伊战争是英国为了征服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和中亚各汗国,于19世纪在亚洲推行的殖民主义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伊朗由于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遭到了失败。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指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起义原因是英国当局急剧增加赋税,加强对印度人民的殖民压迫和剥削。到19世纪中叶,英殖民者在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之后,更加残酷地剥削印度人民。英国当局大幅度地提高印度农村公社占有土地的农民赋税,开始限制印度有产阶级、在此之前享有某些特权的西帕依以及新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利益,并取消了对婆罗门的税务优待。起义前不久,根据殖民当局的规定,西帕依的许多特权被剥夺,薪饷被削减了,职务只能晋升到中士。英国兵有自己的餐厅,住舒适的房屋,而印度兵及其家属只能住棚屋。

西帕依的强烈不满情绪曾多次以起义的形式表现出来。1857年2月和3月,在巴腊克普尔发生过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的主要动力是人民群众,首先是农村公社的农民;起义的突击力量是西帕依团队。但是,起义领导权为封建主所夺取。

1857年5月10日,北印军队的3个西帕依团在德里东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义。这次暴动成为孟加拉军队抗英起义的信号。起义的各团开到德里,在那里同警备部队的起义部分会合。他们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区农民的支持,起义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广大地区,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成为起义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领导起义的政府。起义者宣布恢复大莫卧儿王朝政权,杀死英国的军政官吏、军官和民族叛徒,夺取武器、弹药和装备仓库,攻占各个要塞、设防区和居民点。英国人逃往比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击后,惊魂稍定,便开始了镇压。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从旁遮普向德里发动了第一次进攻。在巴赫特汗领导下,首都的英勇保卫战持续了4个多月。西帕依炮手表现出了出色的本领,其射击技术胜过英国人,起义军采取的战术是实施突然的翼侧突袭,围歼小股敌人,进行夜间出击和设置埋伏等。

但是,英国人终于占领了这座城市。在围攻德里的同时,讨伐者从加尔各答沿恒河河谷开始了第2次进攻。他们进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为奥德省起义领袖艾哈迈德沙赫指挥的5万多西帕依和义勇军守卫该城。讨伐军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军4.5万人再度进逼勒克瑙,3月14日开始围攻,19日占领。随着英军胜利而来的是骇人听闻的兽行,对起义军及其家属的大批枪杀。尽管如此,起义军仍然继续战斗。殖民者又分两路讨伐:一路从马德拉斯向班达,一路从孟买向瓜寥尔。占西成为起义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后在那里领导起义。尽管守军英勇奋战,该城仍于1858年4月被英军攻占。退到热带丛林的起义军在莫拉维·艾哈迈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领导下展开了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859年5月。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内部缺乏统一领导。这次起义发生在封建关系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尚未形成的国家里。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权看得高于国家从外国压迫下解放出来。英国殖民者在兵力上较起义军占优势。起义军没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性不强,各起义中心之间互不联系。起义军在军事组织上的不足之处是由装备低劣、未经训练的人组成的非正规部队数量过多。

事实证明,封建主没有能力领导民族解放战争。参加起义的印度大封建主和大地主都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在英国人的许诺和让步下,站到了殖民者一边。封建主领导者采用的防御战术使殖民者有时间动用各种手段,掌握主动权。尽管印度民族起义失败了,但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加速了东印度公司的灭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暴露了英殖民统治的虚弱。这次起义是印度人民驱逐殖民统治者以摆脱悲惨境遇的第一次尝试。此外,印度北部起义的规模与声势如此之大,使英国资产阶级为镇压起义不得不动员不列颠帝国的相当大的兵力。如马克思所说,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同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一样,是亚洲人民对资本主义大国,首先是对英国奴役他们的回答。马克思指出,这次起义“与亚洲各大国对英国统治的普遍不满同时发生”。

越法战争

越法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而发动的侵略战争。1858~1862年的越法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的开端。拿破仑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它进一步向亚洲,首先是向中国渗透的战略阵地。西班牙同法国结成同盟,参加了作战。1858年9月1日,由法国海军上将弋·德热努伊率领的远征军,在14艘战舰的支援下占领了土伦要塞和港口。随后,主力调去夺取主要产粮地区越南南圻。岘港只留少量军队驻守。经3天激战,法军于1859年2月18日占领西贡。

1860年3月,法军指挥部被迫撤退岘港守军。同年夏,法国因参加侵华战争,其远征军主要力量被调往中国战区。在越南南圻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备部队,据守西贡和堤岸两个城市之间的筑垒地域。可是,越军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几乎未对侵略者采取攻势。侵华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新的远征军于1861年1月开进西贡。至1862年夏,远征军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4省,以及美获、巴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越南正规军无力抗击殖民者的军队,但是,在被占领的土地上广泛开展了游击运动。一些游击队甚至大胆地袭击远征军大部队的行军纵队和兵力强大的守备队,击沉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活动的法国战舰。

此外,殖民军因患病和对气候不适应而大量减员。所有这些使法国和西班牙不得不开始同越南进行和谈。而越南统治集团本身担心解放运动发展成社会革命,也力图尽快缔结和约。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贡签署了“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按照这一条约,法国获得嘉定、定祥、边和3省和昆仑岛。越南承诺:未经法国同意不得将其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开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个港口供法国商船航行和进行贸易;允许基督教传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此外,越南需向法、西两国赔款2000万法郎。

第一次侵越战争后,法国进一步推行侵略政策,又迫使越南政府作出新的让步,鲸吞了越南南圻的许多地区。1882年春,一支近600人的法国部队不宣而战,在3艘战舰的支援下攻占了河内。至1883年5月底,法国人已占领了红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战略据点和鸿基煤矿地区。同年5月19日,法军的一个分队在河内近郊遭到伏击,全部被歼。法国即以此为借口,再次宣战。8月,一支4000人的远征军开到越南北圻海岸。8月19日,法国人攻占位于红河三角洲的海阳。20日,法国一支分舰队占领了掩护首都的屏障顺安要塞。越南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部分官员主张继续进行战争;但许多人却主张投降,期望在殖民制度下仍能保住自己的特权地位。

嗣德皇帝去世后,各派争夺皇位,局势愈加恶化。结果,投降派获胜。8月25日,在顺化初步签订了条约,越南政府同意法国拥有对越南的保护权。但是,反对殖民者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许多地区又重新爆发了游击运动,越军的一些正规部队也没有放下武器。北圻爱国者的实力特别强大。法国被迫将远征军增至1.7万人。即使如此,直到1884年夏,它才把主要基地的抵抗运动镇压下去。6月6日,越法在顺化签订了保护条约。

从此,越南南圻各省沦为法国殖民地,中圻各省获得了被保护国地位,虚有其名地保留了越皇政权。北圻的主权形式上仍归越皇所有,但与安南不同,北圻由法国官员管辖。保护条约使法国完成了把越南变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但当地人民的武装反抗却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大沽抗击英法联军之战

1857年底,英法联军侵占中国广州之后,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又于1858年2月照会清廷,要求派出全权代表到上海进行谈判。3月,清政府对此予以拒绝。4月20日,四国公使带领军舰在大沽口外会合。24日,再次照会清政府,要求在北京或天津谈判。与此同时,进至大沽口外的英法联军舰队频繁地派船侦察地形,窥探炮台,测量航道,立标打靶,并向出海巡逻的清军水师射击。当时,驻守大沽口地区的清军约8000人,由直隶总督谭廷襄统领。其布防情况是在海口北岸设置炮台1座,南岸设置炮台3座,炮兵约3000人,火炮200余门,但这些炮都很陈旧。

5月19日,停泊在白河口的有英军舰艇15艘、火炮185门、官兵2052人;法军舰艇11艘、火炮164门、官兵600人。此外,还有美舰3艘,俄舰1艘。当夜,英法联军16艘舰艇及20余只满载陆战队的舢舨侵入拦江沙内,美、俄军舰各1艘跟进助威,20日8时,英、法公使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清廷同意四国公使前往天津,并限令清廷在两个小时内交出炮台,否则以武力解决。10时,英法联军的6艘炮艇分成两队驶进大沽口内,同时炮击南、北炮台。接着,457名联军陆战队员向北岸炮台进攻,721名陆战队员攻打南岸炮台。

各炮台守军奋力抗击,击沉敌运兵舢舨4只,毙伤近百人。法军炮艇“霰弹”号遭重创,艇长被击毙,11人受伤。这时,清军水师向海口顺流放下50只大船、火筏,以攻击敌舰艇,结果被敌一一拨开,未能奏效。海口外边的联军舰只也用大口径炮轰击各炮台。北岸炮台的三合土顶盖被掀掉,南岸炮台的围墙被击塌,有的大炮被炸坏,清兵伤亡严重。11时许,两支陆战队都已强行登陆,逼近炮台,守兵冲出来同敌兵白刃格斗。在此危急关头,谭廷襄等将领乘轿逃走,后路清军溃散。防守北岸炮台的游击沙春元和防守南岸炮台的游击陈毅先后战死,各炮台相继失陷。敌炮艇趁势攻至东沽,焚毁了河上浮桥,并派兵占领了大沽东、西村。

5月26日,英法联军舰艇直抵天津城下,并扬言要进犯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员于6月中、下旬同俄、美、英、法四国代表订立了《天津条约》。7月,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为了防止英法联军卷土重来,清政府在大沽加强了防御: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到大沽主持军务;恢复了直隶海口水师2000人的编制;在南、北岸各建3座炮台,安置万斤以上的大铜炮11门,5000斤大铜炮2门,西洋铁炮23门,加上其他火炮共有60门;加固炮台防护,台外筑墙,墙外挖壕、树桩;在海口设置3道拦河铁链,安设木栅,配置铁戗;各营官兵加强训练,严密布防;另在双港驻兵,且修炮台13座,安设火炮81门;北塘驻兵1600人;招募团练、乡勇5万余众。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以“换约”为名再次驶至大沽口外。这支舰队由新任英国侵华海军司令贺布少将指挥,共有舰船21艘。其中有英国军舰17艘、运输船2艘、陆战队1200人,法国舰船2艘、陆战队100人。此外,还有美舰3艘随同行动。贺布发现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后,派人向守军要求撤除海口的一切障碍,清军未加理睬,清政府通知英、法、美三国公使从北塘上岸进京换约,但被其拒绝。联军连日在海口侦察、破障、抢劫商船和渔船,并开炮挑衅。炮台清军在直隶提督史荣椿及大沽协副将龙汝元指挥下不动声色地监视敌人动向。

6月25日拂晓,贺布率领13艘舰艇向海口开来,到离铁戗不远处停泊后,派兵拆除铁戗和木栅,开辟通道。陆战队换乘抢来的中国帆船待命。15时左右,海口第1道障碍被清除后,由英舰“负鼠”号为前导前行,旗舰“鸻鸟”号等舰艇随后跟进,并开炮轰击两岸炮台。守军也突然开炮还击。接战不久,敌旗舰舰长拉桑等人被击毙,贺布也负伤,改乘大汽艇“鸬鹚”号继续指挥。激战到16时,参战的联军舰艇多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旗舰“鸻鸟”号被击毁,“破风”号和“呼潮鸟”号2艘炮艇被击沉。“鸬鹚”号搁浅,贺布又换乘到法舰上,清军将“鸬鹚”号击毁。守军越战越勇,史荣椿、龙汝元等将土奋不顾身,相继阵亡。美舰也加入这场战斗,同样受到严惩,其旗舰“托依旺”号舰长被击伤。

17时,敌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分乘舢舨、帆船20余只在舰炮火力掩护下,冲向南岸。登陆后,他们直冲炮台,受到守军的拦阻射击,在泥泞中爬行,难以前进。黄昏后,敌陆战队利用夜暗,匍匐前移。有少数敌兵爬到第1道沟壕边,可是带来的便桥太短,无法架设。清军集中火力向敌猛射,终于将敌赶回。经过一昼夜激战,敌方损失舰艇4艘,另有6艘受伤,英军伤亡578人,法军伤亡14人。清军仅伤亡32人,炮台遭到轻度破坏。这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民抗击外国侵略军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但是,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不甘心失败,蓄谋扩大侵略战争。1859年11月,英、法两国分别任命陆军中将格兰特和孟托班为英、法远征军总司令,重建英法联军。其中,英军1.8万人,法军7000人。1860年3月22日,英、法舰船18艘侵入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8日,法军进占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此后,英法联军就以大连、烟台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7月26日,英法联军舰船在渤海会合后,向大沽口外开进。其中,英军出动舰船173艘、兵力1.05万人;法军动用舰船33艘、兵力6300人。29日,联军舰船抵达大沽——北塘之间的沙垒田岛附近,在距海岸约13公里的海面待机,并进行侦察和测量。但是,清政府因第2次大沽之战获胜后盲目乐观,僧格林沁等将领也骄傲轻敌,竟把2万清军全部放在大沽口,而在北塘却不设防。

8月1日,联军舰艇30余艘,护送陆军5000余人进攻北塘,因该地守备空虚而顺利登陆,并占领了北塘镇。后续部队也相继上陆,在大沽的僧格林沁没有及时派兵阻击,仅派马队“遥为屯扎”,并下令“不得先行还击”,以致坐失抗登陆的良机。

8月7日,清政府要求谈判。英、法公使予以回绝,并强令清军交出大沽各炮台。8月12日拂晓,联军万余人从北塘出发,途中分成左、右两路纵队分别攻击新河、军粮城。9时,新河清军马队2000人对敌右路部队进行反击。马队遭到敌炮火轰击后,又被其步兵包围。交战不久,马队伤亡近400人,只得突围。联军骑兵紧追不舍,清军马队大部被歼,新河失陷。

8月14日晨,联军由新河向塘沽进逼。塘沽是大沽口北岸炮台的侧后屏障,筑有高7米、长近2公里的围墙。墙上开有火炮射口和枪眼。加上新河清兵,共有守兵约3000人。6时,联军到达塘沽附近。白河中的清军水师战船立即开炮拒敌。双方炮战半小时,水师不支而退。7时30分,联军炮轰塘沽,随即发起总攻,守军拼死抵抗。2小时后,联军一部泅水从苇塘迂回到塘沽侧后,守军腹背受敌,退至大沽口北岸炮台,塘沽陷落。这时,英法联军舰艇在大沽口外云集,准备配合陆军夹击大沽炮台。清朝廷已丧失守卫海口信心,再次求和又遭拒绝。

8月21日5时,英法联军集中所有舰炮和野战炮一起向北岸炮台猛轰。守军虽开炮还击,但炮位上的射口多是朝海口方向开的,无法向侧后的联军回击。各炮台的弹药库先后中弹爆炸,守军炮声逐渐稀疏。8时之后,炮战告停。1万余名联军步兵分2路冲锋,以英军为左路,以法军为右路,首先进攻石头缝炮台。直隶提督乐善督众用鸟枪、抬枪和弓矛等奋勇杀敌。9时许,炮台被炸,乐善和守兵大部阵亡,炮台被敌夺占。北岸另外2座炮台也在激烈争夺后失守。北岸作战,清军损伤近1000人,联军死伤400人。

僧格林沁见到北岸炮台尽失,认为南岸也“万难守御”,当晚带兵撤往天津。直隶总督恒福把南岸炮台拱手交给英法联军。

大沽失陷后,贺布又率领5艘炮艇和80余名陆战队官兵,溯白河长驱直入。僧格林沁又带领双港、天津一带清军1.7万人退到通州。8月24日,敌炮艇驶至天津近郊,未经战斗,英法联军就占领了天津。9月18日和21日,英法联军又在通州附近的张家湾和八里桥击溃僧格林沁等部数万清军,兵临北京城下。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终于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奥意法战争

奥意法战争是意大利撒丁王国皮埃蒙特和法国对奥地利的一场战争。交战各方的动机迥然不同。对皮埃蒙特来说,这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是争取意大利统一的重要步骤。法国的目的是巩固其在意大利北部的地位,以及兼并萨瓦和尼察。奥地利则企图继续维持对伦巴第和威尼斯的占领制度,阻止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

1859年4月,奥地利以最后通牒形式要求皮埃蒙特解除武装。

1858年7月就同法国达成联合反奥协议的皮埃蒙特政府拒绝了奥方的要求。

居莱将军指挥的17万奥军在皮亚琴察和米兰之间集结。

拿破仑第三统率的意、法军队开始时被分隔成两部分:拥有5.6万人的皮埃蒙特军队在瓦伦察附近已经集结,而11.6万人的法军却刚从都灵和热那亚出发。本来奥军完全有可能将敌军各个击破,但由于居莱优柔寡断,致使意、法军队得以于5月月中在亚历山德里亚和卡萨列蒙菲拉托地域会合。在此后的作战中,双方均迟疑不决,机动过于频繁,而且动作缓慢。

直到6月初,双方仅进行过数次小的战斗。对奥战争激起了意大利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6月间,奥地利傀儡统治下的托斯卡纳、巴马、库德纳等公国爆发了起义。加里波第组织的由5000名意大利爱国者组成的部队,在敌后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活动。

6月4日,双方进行了马振塔会战,结果奥军败北。但是,拿破仑第三没有乘胜追击,所以奥军撤退时伤亡不大,并得以在明乔河一线设防固守。居莱被撤职,弗兰茨·约瑟夫接任奥军统帅。

6月24日,在索尔费里诺村进行了决战,奥军再度战败。至此,奥地利的失败已成定局。战事的演变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被民族解放运动的规模吓破了胆的拿破仑第三,又害怕普鲁士增援奥地利,就突然中止了军事行动,并于1859年7月11日单独与奥地利签订维拉弗兰克停战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奥地利丧失了伦巴第。

紧接着,1860年法国又与皮埃蒙特签订了都灵条约,法国获得原属皮埃蒙特的萨瓦和尼察。这样一来,由于拿破仑第三执行的政策是谋求一国私利,以致他许下的要消除奥地利压迫的诺言并未兑现。奥地利虽被削弱,但仍然霸占着意大利威尼斯境内一部分领土。意大利未能实现统一,这必然导致意大利人民解放运动的继续发展。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交战双方均在战区利用铁路集结和调动军队,以及保障部队粮食和弹药的供应。这次战争中还首次使用了从后膛装填炮弹的法国制线膛炮。这次战争证明,成密集纵队的战术已经过时,必须采取散兵线战术,改变军队的指挥形式,即建立专门的军队指挥机关,组建强大的预备队和更有效地使用炮兵。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指美国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各蓄奴州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北部同奴隶制度的南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激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

1860年,反对奴隶制度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意味着奴隶主势力很强的民主党要在全国范围内失去政权。为回击林肯的当选,奴隶主们宣布南部各蓄奴州退出联邦,并开始准备内战,以图保住其权力。1861年2月,“南部同盟”成立,美国34个州中,有11个州参加。1861年4月,“同盟”的军队举行叛乱,占领了南部的许多要塞和兵工厂,当时,联邦的大部分武器和弹药都集中在南部。只有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要塞,对叛乱分子进行了两天的抵抗,但亦于4月14日投降。1861年4月15日,林肯总统宣布南部诸州举行叛乱。南北之间的内战遂告爆发。南部叛乱分子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维护奴隶制的社会制度。

战争伊始,北部资产阶级就认为恢复联邦和防止奴隶制向新的地区扩展是其基本任务。北部各州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远比南部各州优越。北部23个州的人口达2200万,南部11个州的人口仅900万,其中400万是黑奴。美国全部工业企业的86%,军工生产的97%,国家银行资本的80%以上,均集中在北部。全长5万公里的铁路线,有3.5万公里在北部各州。战时,北部应征入伍者达270万人,而南部是110万人。北军舰队1861年拥有舰只90艘,到1865年增至700艘。双方军队的体制完全一样,都编有步兵师,每师辖3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团辖10个连,每连编制81~100人。每2~3个师组编为1个军,几个军组编为一个军团。

内战初期,军事优势在预先对战争有所准备的南部诸州一方。1861年初,还在林肯就任总统之前,在前总统布坎南政府的协助下,南部积聚了大量武器装备。南军拥有许多有经验的指挥官,因为在美国军队指挥官传统上都是由南部各州的代表补充。美国正规军的许多军官,包括后来成为南军总司令的李将军在内,内战一爆发便倒向“南部同盟”方面。南军官兵的军事素质也比北军官兵好得多。但南部奴隶主的优势是暂时的。他们的战争计划是冒险的,是建立在依靠突然性和大不列颠、法国援助的基础上的。他们计划迅速控制密苏里、田纳西、弗吉尼亚3个州,接着打击华盛顿,从而胜利地结束战争。北军的战争计划具有消极防御的性质,在完成军队的组建和进攻准备之前,他们仅限于防御和局部打击敌人。

战争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林肯政府的行动不果断,这是因为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奴隶主的态度动摇不定,反映了他们想用妥协的办法解决冲突和不允许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1年,主要战争行动在华盛顿、里士满方向展开。7月中旬,3.5万人的北军在麦克道尔将军指挥下进入弗吉尼亚州并到达布尔河。与此同时,3.1万人的南军在博雷加德将军指挥下也逼近河区。7月21日,南北两军在布尔河沿岸的马纳萨斯进行了首次大会战,结果北军败北,向华盛顿溃退。然而,南军未能乘胜追击麦克道尔部队。马纳萨斯的失败迫使林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扩编和加强部队,动用北方经济资源,清除军队和政府机构内暗藏的拥护叛乱的分子,构筑防御工事等。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计划规定用陆、海军兵力构成一个针对南部诸州的包围圈,并使之逐渐缩小,直至把叛乱彻底镇压下去。该计划是建立在已经过时的警戒线战略基础上的,它遭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锐批评。

1862年,北军在次要方向取得了一些胜利。4月间,巴特勒将军的军团在海军的支援下从密西西比河口登陆并占领了新奥尔良。格兰特将军的军团从北部沿密西西比河顺利进攻。北部海军封锁了“同盟”的海岸和一些最大的港口,切断了“同盟”与向其提供军援的英法两国的联系。但是,在主要方向——东线,获胜的却是南军。在无能的麦克累伦将军指挥下的10万北军,企图打败南军和占领里士满的尝试未获成功。6月26日至7月2日,北军在契卡霍米尼河同8万南军的会战中失败,并撤至华盛顿。1862年9月,南军李将军企图攻占华盛顿,但在取得初步战绩之后,未能在9月16~17日的安提塔姆附近的会战中取胜,而被迫撤到波托马克河对岸。12月11~13日,北军胡克将军的波托马克河军团在弗雷德里克斯堡附近战败,因此,北军向里士满发动新的进攻的企图亦未成功。1862年6~11月间,杰克逊和司徒雷登的南军骑兵曾数次从后方袭击敌军,但亦未能奏效。

前线迭次失利和华盛顿有陷落的危险使北部的社会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要求林肯宣布对奴隶主进行全民战争,无情地惩治卖国贼和叛徒。国会迫于人民的压力,于1862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过渡到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颁布了没收叛乱分子财产的法案,清洗军队,委派林肯的忠诚拥护者到关键的指挥岗位任职。具有特殊意义的是1862年5月20日通过的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有权获得一块土地,同时还确定了发展农业的资本主义道路。林肯发表的关于解放南部叛乱诸州黑奴的宣言,也同样具有特殊意义。奴隶虽然不需交付赎金便获得解放,但却没有得到土地。

战争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国内的政治生活和联邦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北部各州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高涨,军队得到了新编部队的补充,约有19万黑人入伍,25万黑人在后方部队中服务。政府在战斗中组建和使用了黑人部队。南部后方爆发了多次起义,黑奴在起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北军中参加战斗的有许多侨居美国的欧洲革命者和国际部队:意大利“加里波第卫队”、“波兰军团”、爱尔兰“不死鸟联队”,以及以图尔恰尼诺夫将军为首的俄罗斯志愿军。美国北部人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得到了欧洲劳动人民和所有进步人士的支持。英国工人阶级极力反对大不列颠和法国统治集团策划的向参加“同盟”的各州提供武装援助的计划。俄国立场对阻止上述计划的实行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俄国基于对当时国际舞台上各种势力分布状况不容破坏的关注,这包括维护美国的统一在内,因此,它反对外国干涉南北之间的战争。1863年,俄国海军的两支分舰队到达纽约和旧金山,受到当局和居民的热烈欢迎。这两支分舰队留在美国,有助于联邦国际地位的巩固。

1863年上半年,战争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南军手中。5月2~4日,他们在昌斯洛斯维尔附近的会战中击败了北军。但是,战局很快发生了转折。南军1863年6月在弗吉尼亚州的攻势到7月1~3日终止,结果是李将军7.5万人的军团在葛底斯堡附近与米德将军的8.5万北军进行的遭遇战中,遭到惨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场会战是美国内战之顶点。7月4日,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北军攻占了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维克斯堡要塞。密西西比河全线被掌握在北军手中,至此,“同盟”的领土被分成两半。

到1864年4月前夕,在被任命为北军总司令的格兰特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该计划规定实施3次主要打击:米德将军12.2万人的波托马克河军团由北向南进攻,任务是歼灭李将军军团的主力并攻下里士满;薛尔曼将军10万人的军团的任务是由西向东进攻,从南面绕过阿勒格尼山脉,控制佐治亚州的南方主要经济区,继而前出到大西洋,然后从南面打击约翰斯顿将军军团的主力;巴特勒将军3.6万人的军团则由东部向里士满进攻。

联邦部队的进攻于1864年5月初开始。薛尔曼将军军团“向海洋进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此举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62年就已提出的占领佐治亚并肢解“同盟”的计划是相符的。薛尔曼的部队在挫败南军抵抗的同时,于9月2日攻下亚特兰大,于12月21日占领萨凡纳,抵达大西洋沿岸。接着,薛尔曼挥师北上,攻占了哥伦比亚并插到李军团主力的后方,使李军陷入绝境。1865年春,联邦部队在格兰特指挥下再次发动进攻,于4月3日占领里士满。南军向东南方向溃退,但被格兰特追上并包围。4月9日;李军团在阿波马托克斯附近投降。到6月2日前,南军其余部队均停止了抵抗。

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被演员布斯行刺身死,凶手布斯是奴隶主和北部反动势力的奸细。持续了4年之久的战争以奴隶主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这是一场牺牲惨重的战争。双方约有61.8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北部损失36万人,南部损失25.8万人,双方军队的伤残者约100万人。

战争过程中,军事学术得到了发展。这场战争的特点是规模大、目的性强、参战部队数量庞大。北部转而采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使军事行动变得积极主动。双方都使用了庞大的骑兵集团,骑兵经常深入敌后进行袭击。这个时期出现了每分钟发射175发卡宾枪子弹的霰弹枪。使用经过改进的、有膛线的火器,使以纵队形式进攻的部队伤亡惨重,从而导致了散兵线战术的自然产生。阵地战方式和野战工程构筑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兵的近迫作业得到广泛运用。为了突破由工程掩体和障碍物加固的防线,运用了炮火准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装甲列车、海上和内河汽船。使用了电报,可以更有效地远距离指挥部队。在海上战斗中,封锁海岸及最重要港口的方法得到广泛采用。战争过程中,装甲舰队迅速发展起来,开始建造装甲炮舰,这些炮舰配备有安装在旋转式炮塔上的、后装弹的线膛炮。

这场战争标志着北部进步力量战胜了南部奴隶制度,使黑奴获得了社会解放。

墨西哥远征

墨西哥远征指英国、西班牙和法国为了推翻华雷斯总统的进步民主政府、取消其国家的独立而对墨西哥进行的武装干涉。

墨西哥国会1861年7月17日关于暂停支付外国债款的决定是成为侵略的直接借口。1861年10月31日,英、法、西三国在伦敦签订了联合武装干涉墨西哥的协定。马克思称它是“国际史上最凶恶的勾当之一”。西班牙军队首先从古巴岛进犯墨西哥,于1861年12月18日占领了墨西哥最重要港口韦腊克鲁斯。1862年1月6~8日,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到达韦腊克鲁斯港。由于没有海军兵力,墨西哥指挥部未能组织有效的行动抵抗三强舰队。

但是,仅墨西哥爱国者的坚决抵抗,以及干涉者阵营内部的意见分歧,就使侵略者的计划破了产。

1826年4月,英、西军队撤离了墨西哥。联盟瓦解了,但是法国干涉者却竭力实现其殖民计划。4月19日,法国远征军和墨西哥军队开始交战。4月,法军在洛朗塞兹将军的指挥下,向位于韦腊克鲁斯至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途中的大城市普韦布拉发起了进攻。普韦布拉守军主要是由印第安人民兵组成的。士兵赤膊袒胸,很多人只装备了破刀,所有的武器都相当落后,连火药也是低质量的。墨西哥人由天才的共和国将军萨拉戈萨指挥。

1862年5月5日,法军向控制普韦布拉的两个堡垒瓜达卢佩和洛雷托发起了进攻,但由于受到墨军的炮火拦击和随后的反冲击而归于失败,被迫退至出发阵地奥里萨巴一带。

由于普韦布拉的胜利,干涉军向墨西哥纵深的进犯整整推迟了一年,墨西哥人利用此时机做好了抗敌准备。1862年一年,约有3万名法军被调至墨西哥,法国舰队在墨西哥水域活动。1862年7月任命福雷将军为这些部队的总指挥。

1863年3月,法军在加里波的义勇队吉拉尔迪将军指挥下,向已得到大大加强的普韦布拉发起了第2次进攻。墨西哥军队在贡萨莱斯·奥尔特格的率领下坚守普韦布拉城。但是,法军于3月16~18日包围了该城,并用从军舰上卸下的重炮摧毁了它。

当时,墨西哥军队分为两个军。第1军在科蒙福尔特将军指挥下掩护墨西哥城;第2军由贡萨莱斯·奥尔特格率领防守普韦布拉。

5月初,墨西哥第2军突破包围圈的企图未获成功。

1863年5月17日,由于口粮尽绝,普韦布拉守军投降了。法军直驱墨西哥城,于1863年6月初进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被宣布为君主制国家,拿破仑第三的傀儡奥地利大公费迪南德·马克西米连被推上王位。

但是,墨西哥人民和军队的斗争并没有就此停止。人民的抵抗、墨西哥共和国正规军的反攻、华雷斯政府的一贯政策、法美矛盾的尖锐化和墨西哥冒险在法国引起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墨西哥远征的失败。由于遭受到巨大损失,拿破仑第三政府不得不停止干涉。3月中旬,法军撤离了墨西哥。墨西哥人民的胜利是巩固墨西哥民族独立的重要阶段。

汉普顿海战

汉普顿海战是美国国内战争期间,1862年3月8~9日在汉普顿停泊场发生的一场海战,是有史以来装甲舰艇与装甲舰艇的第一次作战。

北军的陆军向里士满发展进攻时,准备遣送登陆兵在詹姆斯河下游地区要陆。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北军为了登陆,曾在汉普顿停泊场集中了5艘大型军舰、数艘炮舰和汽船。

3月8日,这些军舰遭到南军“梅里麦克”号装甲舰和护送它的5艘炮舰的攻击。北军炮舰和海岸炮兵连的射击没有使“梅里麦克”号受到损失。战斗过程中北军损失1艘轻护航舰和1艘护航舰,有几艘军舰搁浅。黄昏,北军“莫尼特”号装甲舰,在2艘炮舰护送下从纽约驶达汉普顿停泊场。这是一艘特制的装甲舰,舰壳只高出水面2英尺,因而有很大的稳性。

3月9日,“梅里麦克”号与“莫尼特”号进行炮战,炮战中虽然几乎是相互直射,但双方都未取得任何战果。汉普顿海战在海军学术的发展上开辟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使用装甲舰和寻求能穿透敌舰装甲的新型炮弹。

丹麦战争

丹麦战争指普鲁士、奥地利以及一些德意志联邦成员国为夺取什列斯维希公国和霍尔施坦公国对丹麦进行的战争。1863年11月,丹麦违反1850和1852年伦敦议定书,通过了新宪法,把什列斯维希合并到丹麦王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要求废除宪法,并于1863年12月由萨克森、汉诺威、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组成的一个2.2万人的军占领了已加入德意志联邦的霍尔施坦和劳恩堡大公国。

同时,普奥开始准备对丹麦发动战争。1864年7月16日,两国向丹麦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恢复什列斯维希的地位。在丹麦拒绝最后通牒后,普奥联军在普鲁士大元帅弗兰格尔指挥下,于2月1日越过什列斯维希边界。英法俄拒绝支持丹麦的领土要求,因而丹麦在外交上陷入孤立境地。2月6日,杰梅茨中将指挥的丹军在未坚守住什列斯维希附近的达涅维尔克阵地后,经弗伦斯堡,撤到久别利城附近的设防阵地上,其部分兵力撤向日德兰北部,以防守弗列杰里西要塞。3月初,普奥联军包围弗列杰里西;4月18日,实施强击,夺取了久别利阵地。4月29日,丹麦军队放弃弗列杰里西,退到阿利斯岛和和菲英岛。丹麦舰队与3月13日在留根岛附近击败普鲁士分舰队,于5月9日在格利戈兰德岛附近击败奥地利分舰队,但这些胜利都未能影响战争的结局。4月25日,英法俄及各交战国代表在伦敦开始和谈。5月12日,订立有效期到,6月26日止的停战协定。但和约谈判则毫无成效。6月29日,普奥联军重新开始进攻,到7月中旬为止占领了整个日德兰。7月16日,订立新的停战协定;10月30日,在维也纳签订和约。根据和约,丹麦放弃对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和劳恩堡的领土要求。普奥两国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共同统治。

丹麦战争是德意志统一在容克军国主义普鲁士的盟主权之下的重要阶段。在这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首次使用有膛线的后装填的撞针击发枪,其射速超过老式枪的3倍。所以,尽管普鲁土炮兵数量少,但他们在战场上的火力优势仍得到了保障。

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指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对巴拉圭的侵略战争。巴拉圭战争的直接起因是,巴西军队以迫使乌拉圭赔偿所谓巴西国民在50年代中期乌拉圭内战期间所受的损失为借口,入侵乌拉圭。武装干涉一开始,乌拉圭政府便吁请巴拉圭给予帮助。维护乌拉圭国家主权与巴拉圭有利害关系,巴拉圭有一条通向大西洋沿岸的道路经过乌拉圭领土。

因此,它宣布支持乌拉圭希望和平解决巴西——乌拉圭冲突的立场。但是,巴西军队并未停止武装干涉,占领了乌拉圭,迫使乌拉圭加入有阿根廷和巴西参加的反巴拉圭同盟。该同盟图谋推翻以积极捍卫国家主权的洛佩斯总统为首的巴拉圭政府,夺取其部分领土。力图为本国资本输入巴拉圭打开一条通道的大不列颠、法国与美国,在挑起这一场巴拉圭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巴拉圭战争于1864年12月揭开序幕,当时,巴拉圭总统洛佩斯获得同盟军准备入侵的消息后,派部分军队穿过巴拉圭——巴西边界,占领了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地区,从而保障了国家北部的安全。但是,由于巴拉圭舰队在1865年6月的巴拉那河一役中战败,使得巴拉圭与外界联系中断。

1865年8月,巴拉圭军队攻占了巴西的乌鲁格瓦亚纳城;8月底其一支8000人的军队被同盟军包围。经过多次激战后,巴拉圭军队的残部被迫投降。1866年5月,同盟军侵入巴拉圭领土,包围了乌曼塔要塞。但是,同盟军用了两年的时间才于1868年8月攻克该要塞。1868年12月,撤退的巴拉圭军队在皮基西里河一役中又遭失败。1869年1月,同盟军占领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洛佩斯率残部转入科迪列拉山区,展开游击战。1869年1年间,洛佩斯把一些12~15岁的少年补充到军队中,使军队的人数增加到1.3万人。游击战争一直持续到1870年初。巴拉圭军队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国家兵源枯竭,军队无人补充,所以仍在继续后撤。1870年3月1日,巴西的一支骑兵部队在谢罗科拉山地区追上了洛佩斯率领的一支小部队。在众寡悬殊的战斗中,洛佩斯的部队被击溃,他本人阵亡,至此,军事行动遂告结束。

由于战事不断、饥馑和疾病流行,巴拉圭居民有4/5死亡,幸存者中男人不过两万。巴拉圭同盟的军队总共损失19万余人。

根据同巴西和阿根廷签订的和约,巴拉圭几乎有一半领土被夺走。巴西占领军在巴拉圭一直驻扎到1876年,这种占领长期阻碍了巴拉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巴拉圭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得到大不列颠大量援助的反巴拉圭同盟的军队在兵力和技术装备方面均占优势。

奥意战争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已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861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6月17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摩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强大的预备队。

与此同时,查耳迪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从波伦亚、弗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并在库斯托查附近的遭遇交战中击败意军。马尔摩拉损失1万多人后,撤退到克雷莫纳。查耳迪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战败,立即回师后撤。

然而,奥军未能发展这一显著战果。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蒂罗尔再度为奥军占领。

至7月26日,威尼斯省实际上已经全部解放。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斯岛附近战败。但这并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场奥意战争的结局。8月10日战事停止。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行动和革命热情,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与统一。这是武装斗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四月起义

四月起义指保加利亚人民于1876年4月18日至5月23日举行的民族解放和反封建的起义。

四月起义的主要社会力量是农民,手工业者,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大资产阶级反对武装起义。保加利亚各地革命委员会和设在罗马尼亚朱尔朱的保加利亚中央革命委员会筹备了这次起义。

为了同时举事,起义领导人把全国划成4个革命地区,即普罗大迪夫、图尔诺沃、斯利文和弗拉查。起义预定在5月1日举行,但是土耳其当局获悉了起义的准备情况。起义领导人于是不得不提前在4月18日开始起义。在普罗夫迪夫区是群众性的起义。在图尔诺沃和斯利文区由几个小支队分做个行起义。在弗拉查区,一直拖延到在罗马尼亚组建的、由保加利亚的杰出革命家鲍捷夫领导的支队到达时才举行了武装起义。在5月20门的弗拉查战斗中,鲍捷夫不幸牺牲。在他死后不久,土耳其人便把该支队消灭了。

起义者作战英勇顽强,但是在军事上缺乏训练。他们的武器主要是火石枪、长矛、土炮。从一开始,起义便带有防御性质,没有集中统一的领导,行动也不够协调一致。土耳其军队残酷地镇压了四月起义。仅仅在南部地区,就打死了约3万保加利亚人,其中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

世界舆论对土耳其刽子手的暴行深为愤慨。四月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动摇了土耳其在保加利亚的统治。对四月起义的残酷镇压,是1877~1878年

俄土战争

的起因之一,战争结果,保加利亚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桎梏。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指反对土耳其在巴尔干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和近东地区的国际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从俄国方面说,客观上是具有进步性的。土耳其则是为确保其在巴尔干的军事封建统治,而极力镇压巴尔干各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俄国政府始终支持这些民族的解放运动,同时打算在巴尔干恢复由于克里木战争而丧失的威信和影响,并彻底解决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自由通航问题,以适应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始,沙皇政府打算通过外交途径给予巴尔干各民族以援助。但是,它提出的对斯拉夫人实行集体保护的建议却遭到受奥匈帝国支持的大不列颠的反对。随后,欧洲列强又根据俄国的倡议提出了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的建议。1877年4月初,土耳其政府根据大不列颠的旨意,拒绝了这一新建议,俄国政府遂于4月24日对土宣战。1877年5月21日,罗马尼亚宣布加入俄方;随后,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亦加入俄方。

战争开始前夕,俄国展开2个集团军:多瑙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俄国将军斯托列托夫指挥的保加利亚民团加入了多瑙河集团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奥谢季亚等地的民团加入了高加索集团军。俄多瑙河集团军与阿布杜尔-克里姆-纳季尔-帕夏指挥的土军对峙,高加索集团军与艾罕默德·穆赫塔尔·帕夏指挥的土军对峙。俄军在军事组织、部队训练、指挥人员的素质以及部队士气诸方面均较土军占优势,但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却不如土军,因土军武器来自英德美三国。

宣战之后,俄多瑙河集团军各部队即开始向进攻出发地域——多瑙河运动。但由于铁路运输落后和河水泛滥,拖延了渡河时间,到6月22日,俄军多瑙河下游部队才在加拉茨和布赖洛夫强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德拉戈米罗夫将军指挥的步兵第14师以及跟随其后的集团军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区也相继渡过该河。多瑙河集团军从西斯托沃地区的登陆场兵分三路展开进攻:西路部队进攻尼科波尔和普列夫纳;东路部队进攻鲁舒克;先头部队进攻巴尔干山口。约有7万人留在战场接近路作为预备队。由于俄军兵力不足、兵力配置不当和指挥失误,致使战期延迟。西路部队占领尼科波尔之后,未能赶在由维丁出发的奥斯曼·帕夏的土军抵达之前占领普列夫纳,因此,俄多瑙河集团军的交通线受敌威胁。东路部队仅限于监视土军各要塞。

在此期间,古尔科将军的先头部队急速推进,于7月7日攻占保加利亚古都图尔诺沃城,并于7月14日越过巴尔干山脉迅速占领了希普卡山口,从而打开了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但已无兵力继续展开进攻。俄先头部队占领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后,遭到了从门的内哥罗开来的苏里曼·帕夏指挥的土军的反击,于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组建的南路部队来到这里,该部约有1/3是保加利亚民团。

高加索集团军于4~5月间占领了巴亚济特和阿尔达罕两要塞,并封锁了卡尔斯。但是,该集团军遭到艾罕默德·穆赫塔尔·帕夏军队有生力量的反击,于6月退至边境,转入防御。

8月,土军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率部在巴尔干开始反击。苏里曼·帕夏的部队企图在8月间夺取普希卡山口,但由于普希卡俄军英勇防御而未能得逞。土军对俄东路部队发动的进攻亦被击退。俄军对普列文进行了3次强攻,只是在9月3日夺取了洛夫恰并封锁了普列文之后,才迫使该城守军于12月10日投降。10月间,俄军在高加索阿弗利亚尔—阿拉扎战役中击溃土军。11月17日夜,俄军强攻占领了卡尔斯要塞,并向埃尔祖鲁姆发起攻击。

随着普列文的陷落,战争发生了转折。俄多瑙河集团军转入对土军的进攻。塞尔维亚于12月13日加入反土战争,并将军队调到尼什城。古尔科将军的西路部队由保加利亚居民和游击队员积极协助,在严冬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了巴尔干山脉,在索非亚方向击溃了土军4.2万人,并于1878年1月4日占领索非亚。拉杰茨基将军指挥的俄中路部队于1878年1月8~9日在舍诺沃战役中,包围并俘虏了魏塞尔一帕夏军队3万人。多瑙河集团军向巴尔干山以南展开了进攻,1月15~17日在菲利波波利战役中击败苏里曼·帕夏的军队,1月20日夺取亚得利亚那堡,一个月之后又向君士坦丁堡推进。在高加索,俄军封锁了埃尔祖鲁姆,并占领了巴统。

俄军的胜利引起了大不列颠和奥匈帝国统治集团的恐慌,英政府向马尔马拉海派出了一支分舰队。这迫使俄国放弃了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的计划。1月31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1878年3月3日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该条约无论是对俄国还是对巴尔干各民族都是有利的。后来,在柏林会议上和约条款在很大程度上被修改得有损于巴尔干各国的利益。战争的胜利使巴尔干地区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的桎梏,保障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民族独立。保加利亚摆脱了土耳其的压迫,并建立了保加利亚民族政府。这一切都为这些国家的各民族开辟了社会经济政治复兴的途径。俄国收复了在1853~56年克里木战争中丧失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南部,并获得了巴统和卡尔斯地区。在战争过程中,巴尔干各族人民与为他们带来自由和独立的俄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得到了巩固。

俄土战争中,出现了大兵团,部队装备了有膛线的枪炮,并利用了铁路和战地电报通讯,因此,武装斗争的规模扩大了,其特点也有所变化。参加这次战争的有100余万人。两个战区的战斗行动均在宽大正面和大纵深展开,彼此紧密联系着,其特点是紧张激烈,持续时间长。19世纪初历次战争中产生的战役诸要素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部队指挥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战术方面,俄土战争显示了枪炮火力以及各兵种协同行动对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转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队学会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次战争的经验还表明,必须用射程更远的火炮和能够发射重磅爆破弹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种工程器材装备部队,并训练部队掌握野战工程学。战区的特点促使产生了克服水障碍和翻越山脉,以及在这种条件下组织指挥部队的新方法。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指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进行的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智利企图侵占阿塔卡马沙漠中玻利维亚和秘鲁境内的最大的硝矿。战争爆发前,智军有近3500人,秘军8000人,玻军3000人。但智利的陆、海军战斗力较强,且装备较好。大不列颠因经销智利的硝石而大力支持智利。

1879年2月14日,智军陆战队在安托法加斯塔省登陆,从而太平洋战争爆发。

4月,同玻利维亚订有互助条约的秘鲁也参加了战争。企图在南美洲扩大势力的美国则允诺援助玻利维亚和秘鲁。智军于1879年10月掌握了制海权,同年年底前占领了玻利维亚的全部海岸和秘鲁的塔拉帕卡省。

1880年4月,智利海军封锁了秘鲁的主要港口卡亚俄,使秘鲁及其盟国玻利维亚的行动更加困难。

6月,智军占领了整个阿塔卡马,实际上迫使玻利维亚退出了战争。

12月间,智军陆战队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南登陆,于1881年1月占领利马。秘鲁人遂转入游击战。

1883年7月,智军又两次打败秘鲁人,从而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太平洋战争的结果是:按照1883年安孔和约,秘鲁失去了许多省份。1884年4月,玻利维亚签订停战协定,智利据此协定获得安托法加斯塔省,使玻利维亚失去了出海口。

英国——埃及战争

英国——埃及战争是英国为了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镇压埃及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而进行的侵略战争。战争爆发前,爱国力量为反对外国资本及与外资相勾结的地主集团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席卷了整个埃及。这场斗争是由阿拉比·巴夏为首的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所领导的。这些爱国者深得士兵群众和农民的拥护。他们的斗争口号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这次战争以英国分舰队于7月11日从海上炮击亚历山大港开始。

这支分舰队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装备有69门大口径舰炮、88门中小口径舰炮和70门多管连珠炮,计有舰员5700人。

当时,亚历山大港的守备部队由7500名训练较差的士兵组成,工事陈旧简陋。结果,埃军伤亡2000人。市民和守军刚刚撤出这个燃烧着的城市,英军登陆部队立即占领和洗劫了该城。埃军在本国北部设防后,于7月28日,在阿拉比·巴夏指挥下,在达瓦尔村交战中阻止了英军的前进,但在苏伊士运河方面未能守住。

8月,英军大量兵力在运河区登陆;8月20日,占领伊斯梅利亚,并向开罗推进。9月13日,在开罗附近的特勒凯比尔,两军进行了一场决战。训练较差、纪律松弛的贝都英族民军被击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贝都英族的一些酋长被英国人收买叛变而造成的。阿拉比·巴夏曾试图以驻本国北部的埃军主力防守开罗,也因部分军官叛变而未果。

9月14日,英军占领开罗,接着又占领了整个埃及。侵略军屠杀了大批抵抗者,并向埃及索取大笔赔款。埃及从此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中日甲午海战

这是指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交战双方海军之间所发生的诸次战斗。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加紧扩军备战,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难为借口,派兵3000余人,在其“孟春”号、“日进”号、“筑波”号等军舰护送下,登上中国台湾岛,野蛮屠杀我高山族同胞。由于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加之日军实力当时还不太强,在其侵台部队中又瘟疫流行,遂被迫撤兵。清政府向日本赔款白银50万两,使日本政府初次尝到了“甜头”。1875年,日本的“云扬”号等军舰闯到朝鲜海域挑衅,并于次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一直向中国称臣的琉球王国。1882年和1884年,日本两次在朝鲜策划政变,并出兵朝鲜。1887年,日本在派间谍搜集大量中国情报的基础上,制定了《征讨清国策》。为了实现侵华野心,日本极为重视发展军队,特别是海军。1890年,日本海军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12.37%;1893年,天皇下谕节省内廷经费,文武宫员交纳1/10俸禄作为造舰费。日本军方认为,击败中国海军,夺取制海权,是侵华战争成功的关键。

到甲午战争开始时,日本海军已有新式海防舰3艘、巡洋舰8艘、炮舰7艘,加上其他舰只计31艘,另有鱼雷艇24艘,共近6万吨。日本的舰艇大部是新建的,其航速快,火力强,而且装有较多的速射炮;日海军官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那时的中国海军编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共有78艘军舰、24艘鱼雷艇,其排水量共为8万余吨。中国军舰多数舰龄较长,航速较慢,而且弹药不足,缺乏新式火炮。

1894年初,朝鲜爆发东学道农民起义,朝鲜政府无力镇压,请求清政府派兵。6月4日,北洋舰队的“济远”号、“扬威”号及“平远”号进驻仁川港。6月6日,中国首批陆军也到达朝鲜。日本见中国舰队出兵朝鲜,认为时机已到,决心与中国开战。6月5日,日军成立大本营,并于当天派出400名海军陆战队入朝。至同月16日,已有1个日本混成旅团在朝鲜登陆。到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1万人,军舰8艘,大大超过在朝的清军兵力。东学道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议双方都从朝鲜撤兵。但是,日本予以拒绝,并继续向朝鲜增兵。7月19日,日本海军编成联合舰队,随即开赴朝鲜海面,准备寻机对中国海军开战。

在这种情势下,清朝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仍把和平希望寄托于列强的调停上,未从军事上进行认真准备,甚至下令从朝鲜撤回军舰,以求避免与日本海军发生冲突。这样一来,日本海军便在朝鲜西海岸轻易地取得了前进基地。李鸿章的妥协退让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使驻朝清军处境危急。面对这种形势,在舆论的愤怒谴责下,李鸿章又不得不向朝鲜增派援兵。为此,清朝政府从陆海两路调兵入朝。7月23日,日军大本营密令其联合舰队司令长宫伊东祐亨,袭击丰岛附近的中国护航队。于是,7月25日发生了中日丰岛海战。日本海军初战得手,狂妄叫嚣:要“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

中国海军为了加强华北沿海各港回的防卫,自7月27日至8月9日,先后3次派舰队巡弋大同江口。8月10日,日舰队进至旅顺、威海海面进行袭扰,我北洋海军则决定将主力从朝鲜海域撤回。9月12~15日,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大连、成山角一带海面巡逻。李鸿章的意图是以北洋大舰在海上吓退日舰,根本没有决战的打算。而日本联合舰队已驶入黄海,正在寻找北洋舰队的主力,企图一决雌雄。

9月17日中午,在中国辽宁大东沟以南海面,北洋舰队再次遭到日本海军的袭击,发生中日黄海海战。这次海战后,北洋舰队撤人旅顺港,受伤各舰修复后返回威海卫。李鸿章夸大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损失程度,命令海军:“不得出大洋开战”。北洋各舰只能在威海、旅顺附近水域活动,日本海军从而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

10月24日,日本陆军第1军突破鸭绿江防线,侵入中国。日本陆军第2军也在海军联合舰队的护送下,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11月7日,大连守军溃逃,日军轻取大连。22日,日军又攻陷了旅顺。当旅顺告急时,丁汝昌亲自到天津谒见李鸿章,要求率北洋舰队驰援旅顺。李鸿章却严令丁汝昌“保船避战”,并称:“汝善在威海守卫,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日军占领辽东半岛之后,侵略军又把进攻矛头指向山东半岛,其主要目标在于消灭北洋舰队。

1895年1月18日,日军3艘巡洋舰驶至山东登州海面实施炮击,以转移清军视线。而日本陆军第2军却于1月19日至23日间分3批在荣城湾登陆。日本联合舰队全部出动,为其护航和掩护登陆。北洋舰队未能出海袭击登陆之敌,坐失战机。

1月25日,占领荣城之敌开始向威海卫进攻。30日,日军攻下威海卫南帮炮台群;2月2日,又占领了北帮炮台群和威海卫城。随后,日本陆海军联合进攻困守刘公岛的北洋舰队。面对敌军的海陆夹击,北洋舰队广大官兵孤军苦战,多次击退敌军舰艇的攻击。2月11日,在敌军连日进攻下,北洋舰队的“定远”号、“来远”号等舰艇先后被击伤或沉没,弹药将尽,伤亡激增,援兵无望,少数败类哗变,丁汝昌自尽殉节。此后,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炳交出残余舰艇11艘和刘公岛诸炮台,向日军投降。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侵华日军连续攻占山海关外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腐败的清廷惊恐万状,遂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出面议和,使日本侵略者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日军将他在这次战争中使用联合舰队实现战略任务的基本经验概括为3条:第一,黄海之决战,显示了海战的基本特点;第二,黄海一战夺得了制海权,从而保障陆上作战的顺利实施;第三,歼灭对方舰队,即可迫其放弃继续作战的信念。这3点经验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双方舰队的总决战来夺取制海权,从而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日本海军如此总结它的战争经验未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它首先忽视其中的政治因素。

显而易见,中国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道到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昏庸无能;只想求和,而不大力发动和组织军民坚决进行反侵略战争。其次是日本海军没有注意到当时的具体环境,即清廷政治上的投降主义必然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主义。李鸿章等人根本没有树立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强信念,始终执行消极防御方针。因而采取完全被动的战略战术。这些东西不仅捆住了北洋舰队广大爱国官兵的手脚,更重要的是束缚了他们的作战思想,使之不能机警而锐敏地抓住有利战机,主动而灵活地打击与消灭入侵之敌。谁人要把这些特定条件下的作战经验视为永恒不变的一般军事原则,是注定要吃大亏的。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指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的殖民掠夺战争。1870年,意大利国家刚统一就对外发动殖民战争。80~90年代,意大利扩张的对象是东北非。1885年,意大利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在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一带站住脚后,遂向埃塞俄比亚北部腹地推进,迫使埃塞俄比亚于1889年5月2日签订了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割让给意大利。根据补充协定,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得到200万里拉的赔偿。意大利随心所欲地解释条约的第17条,于条约签订的同年宣布将埃塞俄比亚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在红海沿岸占领的全部领土合并为它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埃塞俄比亚拒绝接受意大利的这一要求,不承认它的占领。1893年2月12日,埃皇曼涅里克二世向意政府宣布:从1894年5月2日起,埃塞俄比亚将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为了进行武装干涉,意政府组建了一个1.4万人的军团,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1894年7月17日,意军进入卡萨拉并对埃军展开战斗行动。据意大利人估计,埃军为10万人,其中有1万名骑兵。埃塞俄比亚的各大封建主同时也是他们所辖各省的司令官。曼涅里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埃军的核心力量。1895年1月,意大利远征军连续八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曼涅里克二世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拉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

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隔很远的意军纵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效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5000人,伤6000~10000人。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为向埃军士兵提供医疗救护,俄国于1896年在国内进行募捐。俄国红十字会向埃塞俄比亚派出了医疗队。根据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的条约,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的完整。

希土战争

希土战争指希腊和土耳其为争夺克里特岛而进行的战争。1896年5月,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为摆脱土耳其桎梏和并入希腊举行了起义,同年11月,土耳其向克里特人宣布圣战来作为对此的回答。1897年2月希军的一支部队前来援助起义者。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帝国宣布克里特在“欧洲保护”下实行自治,并于4月5日派遣登陆部队占领该岛。土耳其随即对希腊宣战。由德国教官训练的土耳其军队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大大超过希腊军队,并对战争作好了准备。土耳其在色萨利和埃皮鲁斯拥有步兵9.4万人、骑兵1660人、火炮234门,而希腊人只有步兵5.5万人、骑兵970人、火炮144门。土耳其的作战计划是以主力进攻色萨利,并用两个师的兵力防御埃皮鲁斯。希腊指挥部计划在第一阶段用两个师的兵力防御色萨利,并向埃皮鲁斯实施进攻,以便解放该地区,同时还指望首战告捷会引起反土起义。

但希军在色萨利的边境交战中就遭到失败,并于4月13日放弃了拉里萨城,撤往特里卡拉市。希腊对战争没有做好准备,以康斯坦丁王储为首的希军指挥平庸无能,部队的战斗力不强,以及土军在兵力和技术装备方面占据优势——这一切造成了希军在色萨利地区的法萨卢城、韦利斯蒂农城以及在埃皮鲁斯地区的彭泰—皮加季亚城、阿尔塔和普雷佛扎等城附近的失败。这次战争5月5日在多莫科斯告终。经过大国调停,于5月7日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1897年12月4日在君士坦丁堡签订的和约,希腊将色萨利的6个不大的、但在战略上却很重要的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并赔款400万土耳其镑。克里特岛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