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自我防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15:46:02

点击下载

作者:杨静娴,陶小军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便秘自我防治

便秘自我防治试读:

前言

便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便秘轻者可导致腹胀、腹痛、头痛、呕吐以及精神不振和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会引发脑出血、心肌梗死、肠梗阻、大肠癌、痔疮等疾病。便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防治便秘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绝大多数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通过纠正不合理的生活习惯,调理饮食、起居,采用按摩、拔罐、针灸、贴敷、运动等自然疗法进行治疗。对于严重便秘患者及器质性便秘患者,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为了使广大读者,尤其是便秘患者进一步了解、掌握有关便秘防治方面的知识,我们精心编写了本书。

本书收载多种自然疗法对便秘进行自我防治,内容丰富,简单方便,适合便秘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师、全科医师和医学生等参考。

由于笔者的经验和学识有限,尽管尽心尽力编写,但内容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6年3月

第一章便秘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便秘一、便秘是一种症状

便秘(图1-1)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便秘可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图1-1 便秘

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个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做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果原来就是每天一次的排便,突然变成两天一次,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便秘;但如果一直都是两天一次,则可认为不是便秘。要注意病程的长短,如果偶然一次大便干燥,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二、便秘的程度

便秘的判断标准为持续2周或2周以上的排便困难。可有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严重者可能2~4周排便1次;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费力,有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便秘可以分为轻度便秘、中度便秘和重度便秘。轻度便秘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一般处理就能够见效,无需用药或很少用药。重度便秘症状较为严重,持续影响生活,无法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便秘介于两者之间。三、便秘并非都是大便干结

便秘主要因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以致排便次数减少。所以便秘主要是指排便困难,并没有限定便秘一定是大便干结。有些人认为,便秘就是大便干结,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通常来说,便秘患者大便常是干结的,但也存在有少数人几天未曾排便,而大便并不干结,排便却很困难,这一类患者也应当属于便秘范畴。而单纯的大便干结却排出通畅,排便次数也没有改变的情况,则属于正常排便,不应视为便秘。具体地说,便秘包括以下四种情形。(1)大便过于干结、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排出困难或不尽。(2)大便并不干结,却总是要大便,常在排便后仍有残便感。(3)上厕所不能马上排便,而要蹲着等上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才能够排出。(4)常有频繁的排便感,每次却只有少量黏液排出,也就是中医所称热结旁流,通常被误认为是腹泻,不停地用抗生素或止泻药,结果却越治越重。

所以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问清楚患者排便的时间,大便的性状及排便感觉,患者也应当主动向医生陈述大便时的具体情况,以便配合医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四、短暂性排便不畅并不是便秘

有些人一旦排便不规律就担心自己患了便秘,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对于常人来说,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需要24~48小时,两次排便间隔时间一般为1~2天。便秘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排便习惯也明显不同。有的人每天或2~3天排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排便2~3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结、排便时不费力,均属于正常状态。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只有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有明显排便困难和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了腹胀、腹痛、多屁、食欲减退、头晕乏力等症状时,才能够称之为便秘。这种情况只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不要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运动,就可以逐渐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第二节 便秘的原因一、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1)饮食摄入量不足:进食量少,仅产生少量食物残渣,对结肠壁的刺激比较弱,使肠蠕动减少;同时,少量的食物残渣对直肠壁所产生的压力过小,无法引起排便反射。(2)食物过于精细:食物结构不合理,高能量、高营养、高吸收物质摄入过多,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或无规律。(3)过食辛辣食物:中医学认为,辛辣食物能够使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导致大便干涩不通。(4)饮水过少:大肠内容物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导致大便秘结。(5)排便习惯不良:如不按时排便、人为地抑制便意、排便姿势不良等。(6)运动量不足:导致流向肠道的血液量减少,肠蠕动减弱。(7)疾病:如子宫后位、直肠脱垂,结肠、直肠、盆底功能障碍等,均可以导致便秘发生。(8)药物:滥用泻药,依赖药物排便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肠蠕动无力和肠道干燥。长期应用缓泻药、制酸药、镇静药、降压药、解痉药、铁剂、抗抑郁药等均可以抑制肠蠕动,导致迟缓性便秘。(9)其他:生活、工作紧张,环境改变,使排便习惯和规律被破坏。二、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一)该排便的时候不排,总是忍着

早饭后过了30多分钟,隐约感到有了便意,本来想坐在马桶上从容排便的,可是看看表,快迟到了。是排还是不排呢?最后放弃排便,匆忙奔向单位。有过这样经历的职场人士应该不在少数。还有,在坐地铁或者开车途中,感到有了便意,可是没办法,只能忍着。心里想着等到了单位马上就去洗手间,可是一到单位,又要开例会,又要小组讨论,一上午就这么忙碌地过去了。最终,便意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忍过去了。

问题是,经常这样忍着不排,最终便导致了便秘。在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中,大肠对发出的便意信号反应越来越迟钝,渐渐地,就没有了便意,严重的甚至没有排便欲望。因此,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决。(二)总是拿着书或报纸如厕

有些人去厕所的时候习惯拿本书或是报纸(图1-2),这其实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排便不畅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看着书、报纸,似乎很悠哉。10分钟以后,如果还坐在马桶上,就会给肛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肛门健康就是这样被悄悄破坏的。图1-2 拿着报纸如厕

排便时间最好在3分钟之内,从坐到马桶上,到排泄完毕。超过这个时间,如果用力,很容易患上痔疮。因此一定要抛弃这样的想法:既然坐在马桶上了,就一定要排泄,而且要排得彻底。不,我们应该这样做,超过一定时间,就要果断站起来,离开马桶。哪怕是过后有残便感,还要去洗手间,也不要在马桶上坐太久。(三)经常穿束腰腰带或塑身衣

紧身衣抑制了调节排便活动的副交感神经,使大肠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在小肠中,将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变弱,于是食物残渣在经过大肠的时候,要比正常情况费时。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便秘。因此便秘严重的女性,尽量不要穿紧身衣,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更不要给身体太多的束缚。(四)平时喝水少

便秘患者每天最好喝8~10杯水。特别是早晨起来,空腹喝一杯温水(图1-3),可唤醒大肠,刺激胃肠反应。粪便70%都是水分,从这一点看,充足的水分摄取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的身体缺水,粪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所吸收,结果大便就会变得干燥。硬结的大便很难顺畅地通过直肠和肛门,这就造成排便痛苦,给肛门造成伤害,引起肛裂等不良症状。图1-3 空腹喝水(五)习惯性地服用泻药

有些人1~2天没有便意,就开始服用泻药,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健康的大敌。开始时服用泻药很有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泻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蠕动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都不能蠕动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吃泻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三、膳食纤维不足

胃肠道相当于一个上下均有开口的管道,除非发生严重的堵塞(如各种原因造成的肠梗阻),否则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粪团)一定会顺着管道向下排泄的,这也是肠蠕动的作用。当然,前提是肠道内有足够多的残渣,即粪团的体积和重量够大。通常而言,粪团体积越大,则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越强,排泄越快。

粪团的组成部分并不复杂,其核心成分是一组被称为“膳食纤维”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及其他胶类等。这些膳食纤维不但本身即为粪团的主要组分之一,而且还具有吸水性(增加粪团中的水分)和发酵功能(增加粪团中的细菌),因此可以全面增加粪团的体积和重量,进而促进排便。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不足是造成便秘日益流行的根本原因。膳食纤维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性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动物性食物如鱼、肉、蛋、奶中没有膳食纤维。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的植物性食物逐渐减少,尤其是粮食和豆类。此外,雪上加霜的是,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越来越精细,为了更好的口感,食品加工业更是不遗余力地清除原料中的膳食纤维。精米、精面比之于粗杂粮或全麦,果汁比之于水果,膳食纤维的含量均明显减少。四、导致便秘常见的疾病(一)肛门疾病

大便秘结时,肚子不舒服还在其次,最遭罪的就是肛门。在常见的三种肛门疾病中,与便秘关系密切的就有两种,即痔疮和肛裂。

在便秘时,因为干燥粪便压迫直肠,且排便时间过长,并用力屏气排便,以致腹压增高,从而引起直肠肛门静脉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则容易导致痔疮。表现为便时鲜血滴沥,严重者便后肛门口有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突出,肛门坠胀,影响工作和生活。肛裂则是因便秘后排便用力过猛,粪块擦损肛管黏膜引起肛管黏膜全层裂开,形成急、慢性溃疡所导致。肛裂的裂口大多发生在肛门前、后正中部位,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少量出血亦很常见。初期肛裂若经久不愈,伤口反复撕裂,创面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瘢痕,即会演变成慢性肛裂,反复发作,患者非常痛苦。

患有痔疮的患者,由于排便时肛门疼痛,因此惧怕排便常抑制便意,逐渐产生便秘,而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疮。当痔核较大,痔黏膜组织变薄,用力排便时干燥粪块易擦破痔黏膜,引起便血。严重痔疮和肛裂都会引起排便疼痛,特别是肛裂疼痛剧烈,排便时有像撕裂或刀割样的剧痛,严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患者由于惧怕疼痛常不敢排便或强忍排便,结果大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又会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二)肠息肉

大多数人由于小的息肉仅仅是在肠黏膜有隆起的结节,虽然肠黏膜有息肉形成,但无自觉症状。大的息肉常为带蒂的小瘤,突入肠腔,可在肠内上下移动,因为受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常有溃疡、糜烂,甚至出血。(三)肠癌

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其主要症状是粪便带血。乙状结肠癌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带有鲜血、脓液及黏液。直肠癌则为便中带血或脓血便,或是粪内有血性分泌物的黏液血便。五、导致便秘的主要药物

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药物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很多药物会引起便秘。药物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如下。(1)抑制肠蠕动,使粪便在肠中停留过久。(2)抑制肠腔黏液分泌。(3)抑制肠神经及排便中枢,抑制排便反射。(4)肠道中无法吸收的物质与药物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固体,形成坚硬的粪便。

药物之所以会引起便秘,主要因素:①肠道的规律性运动是正常排便的生理基础,某些药物会影响胃肠道的运动神经或肌肉,造成肌肉“瘫痪”,进而引起便秘。②药物会影响大便质地,如促进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得干结。

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胃黏膜保护药:如胶体铋、硫糖铝等。

H受体阻滞药: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2等。

抗过敏药:如氯丙吡胺、苯海拉明、高氯环秦等。

抗酸药:如盖胃平、碳酸氢钠片、氢氧化铝等。

抗胆碱药:如溴丙胺太林、阿托品、颠茄片等。

他汀类降脂药: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卡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环氧洛芬钠等。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可乐定等。

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复方甘草片等。

精神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艾司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文献表明,如果滥用泻药也会导致便秘。泻药虽然能治疗便秘,帮助排便,但如果长期使用,肠道会形成对泻药的依赖,自主运动减弱,肠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结果发生便秘。第三节 便秘的分类

便秘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凡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者,均可称之为便秘。便秘一般是指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水分被过度吸收变成球状,像羊粪一样,过于干燥、坚硬,使排便感到困难;其二是正常排便规律被打乱,与平日相比,两次排便间隔延长并且排便时感到费力。上述两种情况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有的便秘患者可能两次排便间隔没变,原来每天排便1次,现在仍然是每天排便1次,但是大便变得又干又硬,排便时要格外用力,感到非常痛苦;也有的便秘患者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并且因为大便干燥而感觉排便困难;有的患者由原来1~2天排便1次,变成4~5天排便1次,粪便变成一个个的硬球,很难排出。便秘的发生可以是暂时的,当引起便秘的原因消除后,大便就可以正常了。便秘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应当分清是功能性便秘还是器质性便秘。一、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分类

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以将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种类型,这是临床最为常用的分类方法。功能性便秘称单纯性便秘或原发性便秘,而器质性便秘称为继发性便秘。凡体内没有器质性病变,因饮食安排不当、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心情不舒畅或年老体弱等因素,使胃肠功能改变而引起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大部分便秘均属于此种类型。而发生器质性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功能而引起的便秘称之为器质性便秘。(一)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包括一时性便秘、弛缓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及痉挛性便秘。一时性便秘是指外出旅行等因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便秘,恢复原来的生活规律后便秘会自然消失。弛缓性便秘也称结肠型便秘,是因全身因素或有关排便肌肉的肌力减弱、张力低下,特别是肠管平滑肌张力低下、肠管运动弛缓等,使排便动力不足或缺乏,肠内容物在结肠内运行过于缓慢而形成的便秘,食物过于精细、体质虚弱、运动不足者的便秘,以及老年人和产后妇女的便秘大都属于这种类型。习惯性便秘又称直肠型便秘,主要是由于后天养成的不良排便习惯(如忍便造成的便秘)。痉挛性便秘也称大肠型便秘,是因大肠痉挛,肠蠕动发生障碍,不能推动粪便排出而引起的便秘。(二)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包括肠道病变、肠外压迫、脑或是脊髓病变、代谢及内分泌疾病、肛门周围疾病等引发的便秘。肠道病变,如结肠梗阻、肠肿瘤、肠结核、巨结肠症(先天性或后天性)等;肠外压迫,如卵巢囊肿、腹腔肿瘤、子宫肌瘤、腹膜后肿瘤等;脑或脊髓病变,如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病变等;代谢及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肛门周围疾病,如肛裂、肛瘘、痔疮、术后肛门狭窄等。二、根据病程及起病方式分类

根据病程及起病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便秘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近期突然发生的便秘称急性便秘,包括暂时性功能性便秘和症候性便秘。暂时性功能性便秘多由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一时性的情绪抑郁、进食过少等因素引起,一旦病因消除,便秘可以自行痊愈。症候性便秘属于器质性便秘,由其他疾病引起,常突然发病,伴有其他一些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等,此种急性便秘多见于急性肠梗阻,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诊断与处理。长期反复便秘称之为慢性便秘,慢性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好发于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慢性便秘因其便秘发生时间较长,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三、根据粪块积留的部位分类

根据粪块积留的部位不同,可以将便秘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由于结肠痉挛、结肠运动迟缓、结肠平滑肌张力低下,使粪便在结肠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变干,粪便排出困难形成的便秘属于结肠便秘。结肠便秘常发生在体质虚弱并伴有内脏下垂者及年老体衰、大病以后或体力下降者。因直肠病变等原因,引起直肠平滑肌弛缓,或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直肠反射迟钝,虽然粪便被推入直肠,但无法激发排便反射,粪便长时间积滞于直肠内不能排出体外,属于直肠便秘。由于直肠便秘的特点是排便困难,因此直肠便秘也称排便困难,这种便秘多发生在无正常排便习惯、痔疮、肛裂,以及经常服用刺激性泻药、经常灌肠通便者。严重的直肠便秘会导致干燥、坚硬的粪块在直肠内嵌塞,称为粪嵌塞,是肛肠科常见的急症。四、根据肛肠动力学改变分类

目前,常将便秘分为出口梗阻型和慢传输型两种类型。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慢传输与出口梗阻同时存在的混合型便秘患者。出口梗阻型便秘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功能不良,多与盆底疾病有关,如直肠阴道隔前突、盆底痉挛综合征等,这类疾病通过排便造影即可明确诊断。慢传输型便秘多由肠传输功能降低而引起,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出困难。第四节 便秘引起的常见症状一、消化道症状

粪便长期滞留于肠道,往往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便秘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以下腹部疼痛多见。疼痛的性质通常为钝痛或者隐痛,如果合并粪块嵌塞或者引起肠梗阻,疼痛可为绞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粪便长期滞留,易发酵腐败,产生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这些气体积聚于肠腔,可使肠管膨胀,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引起食欲减退。如果因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则排出的粪便呈羊粪样,因用力排出坚硬粪块,可能引起肛门疼痛、肛裂,甚至诱发痔疮和肛门乳头炎。有时,由于粪块嵌塞在直肠内难以排出,但有少量水样粪质绕过粪块自肛门流出,而形成假性腹泻。二、口臭

便秘患者的粪便长期滞留,不仅可引起发酵腐败、气体积聚,不仅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可由胃内向口腔散发不良气味,引起口臭(图1-4)。图1-4 口臭三、皮肤症状

便秘患者粪便长期滞留于肠道,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氨、苯并芘及硫化氢等可以通过肠道吸收到达血液,然后作用于全身,而这些有毒物质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皮肤排出,因此皮肤极易受到影响,使皮肤容易衰老,变得粗糙。肠内的氨类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同时,便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使得皮肤循环功能不良,也加重皮肤的衰老。最后,因便秘时肠内细菌可以移位至小肠,从而使小肠的吸收功能减退,营养素的吸收不良也可能加重皮肤衰老,并引起痤疮、雀斑等。四、神经精神症状

粪便长期积于体内,可能给人带来许多不便,如失眠,长此以往,会造成头痛、头胀(图1-5),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后果。再加上粪便长期滞留于肠道,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通过肠道吸收到达血液,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更加重神经精神症状。图1-5 头痛、头胀第五节 便秘的检查与诊断一、消化道压力测定

消化道腔内压力测定是指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消化道腔内压力变化的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多导生理仪记录下来的一种技术。测压术能较全面地评价消化道运动功能,包括括约肌压力和舒张情况,食管、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运动情况,胃感觉阈和直肠感觉阈等。目前,测压术已成为一种胃肠动力生理、病理生理及临床诊断和研究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也是观察治疗反应的方法之一。(一)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运动都会产生局部压力变化,利用液体灌注导管体外传感器和腔内微型压力传感器进行多点、长时间监测,可以将局部压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而记录下来,经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进而获得胃、十二指肠的运动情况。

临床对诊断胃轻瘫、小肠机械性梗阻、放射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有一定的帮助。(二)小肠压力测定

小肠测压可研究肠平滑肌病变、肠神经丛及外在神经病变引起的小肠收缩运动的异常类型,以此可判断小肠运动障碍的病因是肠神经源性,还是肠肌源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导管灌注法、微型压力传感器法以及无线电遥测术。

小肠测压还可了解动力障碍的性质和部位,如病变是源自平滑肌、肠神经丛,或外在神经病变累及小肠,对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帮助。(三)结肠压力测定

结肠测压术是目前检测结肠运动功能的方法之一,可以分为末端开放导管法、球囊导管法、微型传感器导管法和无线遥测胶囊法4种方法,以末端开放导管法最常用。

对评价结肠的运动功能,帮助临床医师诊断一些结肠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及对一些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顽固性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动力监测,可为是否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参考。(四)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肛门直肠测压是通过测压的方法,了解和评估肛管、直肠自制排便的功能,是一种安全、无创、客观的检查技术,已成为研究肛门直肠生理、临床诊断肛肠疾病和评价肛肠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临床上通过肛门直肠测压可以了解肛门直肠压力、直肠感觉、肛门节制能力等。肛门直肠测压有5种方法,即顶端充气(充液)导管法、双囊导管法、单囊导管法、气囊式三点导管法和微型压力传感器法,以第一种方法最符合生理状态。

本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盆底痉挛综合征: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矛盾性收缩,引起排便的直肠容量阈值不正常增高。(2)功能性大便失禁:测压发现肛门静息压降低,最大收缩压下降,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减小,较小直肠容积即可引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受牵拉或腹内压增加对肛门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消失、肛管反应性降低等。(3)老年性便秘:肛管静息压力降低,最大收缩压力下降。(4)糖尿病:直肠敏感性降低,自发性肛门括约肌松弛增加,伴大便失禁时,常可查见肛门静息压和收缩压降低。(5)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乏呈现痉挛状态,蠕动消失,近端结肠扩张,测压可发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6)炎症性肠病:患者直肠常处于高敏状态,直肠内很小的容量变化可引起压力骤增,测压常见直肠顺应性降低、静息压升高、直肠感觉阈值减小。二、消化道通过能力测定(一)胃肠传输试验

本实验是确定便秘类型的简易方法,用不透X线标志物,随同标准餐顿服,简易法于48小时拍摄腹平片1张,如48小时大部分标志物在乙状结肠以上,可72小时再拍摄1张。根据标志物的分布及排出率,判断是否存在结肠慢传输、出口梗阻。此方法简易价廉、安全。对慢传输型便秘考虑手术治疗者,建议术前重复此检查,并延长检查时间至5天。(二)肠道运动通过能力检查(1)不透X线标记物检测肠道通过时间:让患者服用不透X线的钡条或钡囊,利用腹部平片的骨性标志,监测不同时段、不同肠段钡条或钡囊的数量,测算全胃肠的通过时间、口-盲肠的通过时间、结肠及各段结肠的通过时间。

检查前1周停用一切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禁食8~12小时。取钡条或钡囊20个,加入实验餐中,嘱被检者5分钟内口服完毕,餐后站立位分别于每小时摄片或X线透视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钡条或钡囊在胃肠不同部位的数目。测算全胃肠的通过时间、口-盲肠的通过时间、结肠及各段结肠道的通过时间。

本检测适用于肠道的传输功能和排空能力检查。(2)氢呼气试验测定小肠通过时间:如乳果糖、山梨醇等糖类不能在小肠吸收,只有在到达结肠后才能够经厌氧菌分解而产生氢气,经肺呼出体外,口服乳果糖后定时收集并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呼气中的氢浓度,由其浓度变化可以测算出口到盲肠的通过时间,即口-盲肠通过时间。

检查前1天避免进食纤维素食物和吸烟,12小时禁食,检查当日清晨漱口,检查前1周避免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灌肠。

口服乳果糖或是山梨醇10~30g,于餐后4~5小时,每15分钟收集末段呼气标本于密封袋内,用注射器抽取1ml末段呼气,注入氢气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其正常值为60~120分钟。用于小肠通过能力和小肠细菌过度繁殖的检查。

应注意的事项是体力活动、过度换气、睡眠状态、前晚服用安眠药物均能增加呼气氢的含量;急性腹泻可降低呼气氢的含量。(3)同位素技术测定小肠通过时间:用放射性核素法测定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以了解小肠运动功能,因小肠通过与胃排空及结肠填充直接相关,所以小肠通过时间是从结肠填充时间减去胃排空时间而间接获得。

受检者至少空腹12小时,于次日晨将准备好的试餐在5分钟内全部吃完,进食后立即照相。

正常影像见进食放射性核素试餐后,胃立即显影,随后见到放射性食物从十二指肠到达回盲部及结肠各段小肠通过时间,正常参考值通常为4.2小时。异常影像见小肠通过时间加快的病症,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他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小肠假性梗阻者可见扩张的肠管以及小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4)同位素技术测定结肠通过时间:利用缓释技术制备放射性111111核素In标记的树脂小丸,当到达pH值改变的回盲部之后,In标记的树脂小丸才释放出放射性核素,体外测定核素通过结肠的时间。

本检测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腹泻、便秘和各种原因所致的结肠运动功能障碍药物治疗前后的疗效监测。三、其他常见的辅助检查(一)排便造影

排便造影是一种诊断肛门直肠部位,以及盆底肌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其检查方法是将模拟的粪便(一定量的糊状钡剂)灌入直肠内,在放射线下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等参数情况,可以了解患者有无伴随的解剖功能异常,如直肠前突凸、直肠内脱垂、盆底肌痉挛综合征(肛门痉挛)等。因为该检查是在符合生理性的前提下,对肛门直肠部位及盆底肌做静态和动态的观察,所以具有独到的诊断价值,而且简便、快速、可以重复操作,是目前对于其他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可选择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二)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测定

盆底肌电图用以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等的功能,可以帮助明确病变是否为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损害,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测定能显示有无神经传导异常,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有无缺损等。如果这一时间延长,则提示阴部神经病变,常在会阴下降综合征患者观察到。另外,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当做相关心理学调查,并判断与便秘的因果关系。(三)球囊逼出实验

球囊逼出实验,又称气囊排出试验,是在直肠内放置气囊,充气或充水50ml,并令受试者将其排出。可以作为有无排出障碍的筛选实验,对有排出障碍的患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本实验反映肛门直肠对排出气囊的能力,可以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筛查。不过,排出气囊与硬便的意义尚不完全一致。对难治性便秘,如24小时结肠压力监测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结肠对睡醒和进餐缺乏反应,则有助于结肠无力的诊断。(四)肛门超声内镜检查

肛门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生物力学缺陷和解剖异常,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五)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检查直肠、乙状结肠和全结肠。通常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大多选择纤维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检查,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资料。肠镜虽然不能直接对便秘做出诊断,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引起便秘的大肠器质性病变,如肠腔内的肿瘤、炎症性肠病,能够做出及时的诊断。虽然便秘大多是非器质性病变,尤其对于近期出现的便秘或久治不愈的便秘,如同时伴随有便血、经常性腹部胀痛、无法解释的贫血、有固定的腹块或压痛等,均应当尽早进行肠镜检查。仿真结肠镜有非侵入性的特点,但检测费用高昂,目前尚不能作为常规方法用于慢性便秘的鉴别诊断。(六)X线肠道造影

X线下消化道造影,如钡剂灌肠,虽然对结肠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病变的检出率没有结肠镜敏感,但对便秘有关的病变,如结肠冗长、巨结肠、憩室病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肠气钡双重造影,重度便秘疑有假性肠梗阻者应摄腹部平片。(七)粪检和隐血试验

粪检和隐血试验应当列为常规检查。对疑有系统性疾病导致便秘者应当进行相关生化检查。(八)肛门直肠指诊

肛门直肠指诊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伸入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肛门直肠指诊检查无需任何辅助设备。在检查时,医生右手戴上消毒手套,食指和患者肛门外部都涂上润滑油或凡士林,现一般常用液状石蜡。患者体位可采取以下3种。(1)膝胸式:适用于检查男性患者,尤适用于做前列腺及精囊检查,而且也是检查肛门、直肠的较好体位。(2)左侧卧式:适用于检查女患者,男患者也可采用。(3)仰卧式:有腹腔疾病或不便于改换体位时可以用此式,对身体虚弱者尤其适用。术者右手经患者右大腿下进行检查,同时可以将左手置于耻骨上以协助检查。术者以指尖轻轻在肛门口处按摩片刻,使其适应,并嘱患者张口呼吸,全身放松,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然后将右手食指缓慢插入肛门,触摸肛门、肛管及直肠的各部位。

虽然目前已有了CT、B型超声波检查、各种内镜等先进诊断设备,但均无法代替肛门指诊的作用。对此项检查重视不够,常造成漏诊、误诊,特别是对肿瘤的漏诊、误诊。凡是有排便异常、便血、肛门疼痛、瘙痒或有分泌物,直肠邻近器官如阑尾、前列腺和子宫的病变,以及怀疑有腹腔内任何部位肿瘤的患者,均应进行肛门指诊。通过肛门指诊,可发现下列疾病。(1)通过指诊之前的望诊,可明确有无外痔、肛门周围脓肿、感染、肛裂、肛瘘等。(2)直肠癌时可以触及质硬的肿块,可造成直肠狭窄,有时可有触痛及出血。(3)转移癌,腹腔内恶性肿瘤,如胃癌等的癌细胞可脱落并到达腹腔的最低点子宫直肠窝或膀胱直肠窝内,在这里生长形成转移癌,此时可在该处触到质地坚硬的块状物。(4)通过肛门指诊在女性可发现有无子宫后倾、子宫颈肿瘤、附件肿瘤或炎症;在男性可发现有无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5)肛门指诊在某些急腹症中有特殊意义。例如,因阑尾的位置变异较大,有时伸向盆腔,这种位置的急性阑尾炎可以在直肠右前方处有压痛。(6)通过肛门指诊还可了解大便的性状。直肠癌或内痔出血时可以见指套上染有鲜血。有些便秘患者可以在直肠内触到坚硬的粪块,可以用手指将其挖出,起到治疗作用。对于腹泻患者,要注意指套上带出粪便的颜色,有无血液、黏液或脓液,必要时可将指套上的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查。四、便秘的诊断标准

便秘指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伴有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对慢性便秘的诊断近年来提出了量化的指标(如罗马Ⅱ标准),即在不用通便药的情况下,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状或硬结。(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1/4的时间有排便需要用手法帮助。(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

功能性便秘:除了综合上述诊断标准外,同时需要排除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第六节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认识到便秘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有关,如《素问·厥论》中说:“太阴之厥,则腹满膜胀,后不利。”《素问·举痛论》中也说:“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时至医圣张仲景对便秘更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大黄附子汤的温里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为治疗便秘确立了基本原则。《医学心悟·大便不通》也将便秘分为“实闭、虚闭、热闭、冷闭”四种类型,并分别列出各类型的症状、治法及方药。一、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系大肠传导失常所致,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引发便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阴阳气血不足等皆可能形成便秘,而且各种原因又常相兼为病,使发病之因复杂多变。便秘的发病机制总以虚实为纲,实者在于邪滞胃肠、壅塞不通;虚者在于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同时虚实之间又常转化,可以由实转虚,可因虚致实,还可以虚实夹杂。(1)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或过食醇酒厚味,或过食辛辣,或过服热药,均可能导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即所谓“热秘”。如《景岳全书·秘结》中所说:“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能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气秘。如《金匮翼·便秘》说:“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3)阴寒积滞:恣食生冷,凝滞胃肠;或是外感寒邪,积聚肠胃;或是过服寒凉,阴寒内结,均可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失于传导,糟粕不行而成冷秘。正如《金匮翼·便秘》说:“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4)气虚阳衰:饮食劳倦,脾胃受损;或是素体虚弱,阳气不足;或是年老体弱,气虚阳衰;或是久病产后,正气未复;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或是苦寒攻伐,伤阳耗气,均可导致气虚阳衰,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导致便下无力,大便艰涩。如《景岳全书·秘结》说:“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无法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5)阴亏血少:素体阴虚,津亏血少;或病后产后,阴血虚少;或是失血夺汗,伤津亡血;或是年高体弱,阴血亏虚;或是辛香燥热,损耗阴血,均可导致阴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致使大便干结,便下困难。如《医宗必读·大便不通》中说:“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乃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

概括起来,便秘的直接原因不外热、实、冷、虚四种,胃肠积热者发为热秘,气机郁滞者发为实秘,阴寒积滞者发为冷秘,气血阴虚不足则发为虚秘,并且四种便秘常有相兼或演变,如邪热蓄积与气机郁滞并存,阴寒积滞与阳气虚衰同在,气机郁滞日久化热,可能导致热结,热结日久耗伤阴津可导致阴虚等。二、常见的中医证型

便秘在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或是大便次数减少,常三五日、七八日大便1次,甚则时间更长,多数粪质干硬,排出困难,且伴有腹胀、腹痛、头胀、头晕、嗳气食少、心烦失眠等;或是排便次数不减,但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常因排便努挣,导致肛裂、便血,日久引起痔疮等;或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不畅,排出无力,排便时间延长,常出现出汗、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等症状。

根据便秘的症状特点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归纳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在实秘中有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三种基本证型,在虚秘中则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基本证型,不过各证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相兼出现。(1)肠胃积热型: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2)气机郁滞型:大便干结,或是不甚于结,欲便不得出,或是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质暗淡,舌苔薄腻,脉弦或弦滑。(3)阴寒积滞型: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4)气虚型: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汗出气短,排出困难,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5)血虚型:大便干结,面色少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6)阴虚型:大便干结如羊粪,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7)阳虚型: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面色白,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则减,腰膝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三、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是辨别便秘的排便周期、排便粪质、舌质舌苔等。(一)排便周期

便秘多数排便周期延长,日数不定,且伴有腹胀、腹痛、排便困难;也有排便周期不延长,但粪便于结,便下艰难;还有排便周期不延长,粪便也不干结,但排出无力或出而不畅。因此不能单依排便周期论便秘,应当结合排便及粪质情况判断,且更有常人大便周期延长,粪质并不坚硬,数日不排便而无所苦,此属素体差异,不属于便秘。(二)粪质性状

粪质干燥坚硬,便下困难,肛门灼热,属燥热内结;粪质干结,排出艰难,多为阴寒凝滞;粪质不甚干结,排出断续不畅,多为气滞;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多为气虚。(三)观舌质舌苔

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多为阴津亏少;舌淡少苔,多系气血不足;舌淡苔白滑,多为阴寒内结;舌苔黄燥或垢腻,多属肠胃积热。第七节 便秘的易患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老年人、女性、儿童及术后患者是便秘的易患人群,我国便秘的患病率在3%~17%。(一)老年人

便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老年便秘者要比青壮年多2~3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经常发生便秘(图1-6),其中大约有半数老年人要依赖通便药物,这主要与年老体衰、活动减少及体质发胖等有关。图1-6 老年人(1)老年人的消化系统结构也发生改变,比如老年人膈肌、腹肌、肛提肌与结肠壁平滑肌收缩能力普遍下降,其排便动力较青壮年明显下降。(2)老年人的胃肠黏膜萎缩,分泌液减少,容易致粪便干燥而排出困难。(3)老年人精神、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排便反射迟钝。(4)老年人的多病性,其全身性疾病及肛肠疾病可致便秘,且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导致便秘。(5)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喜吃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缺少膳食纤维,即缺少对肠壁的持续刺激,使肠蠕动减弱。(6)老年人活动减少,肠蠕动普遍降低。

以上诸因素决定了老年人易患便秘。(二)女性

研究表明,女性患便秘概率要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1∶2.75。

女性便秘发生率高的原因除了全身因素之外,还与其生理因素和特殊的局部解剖结构等有关,例如女性骨盆宽大、生殖三角区肌肉筋膜薄弱等。

女性妊娠和分娩造成的损伤可导致直肠内脱垂和会阴下降,这类因素致使女性易于发生便秘。同时,雌激素持续减少,可能与顽固性便秘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临床来看,女性孕期(图1-7)、产育期及体质较胖、体质较弱者均容易出现便秘。图1-7 孕妇(三)儿童

儿童便秘(图1-8)的发生率也比较高,造成儿童便秘的原因主要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排便习惯(如无法定时排便),精神因素,以及肠套叠、肠扭转、肠道蛔虫症、肥胖、发热、营养不良、脱肛、肛裂、直肠狭窄、巨结肠、肛门狭窄等疾病。图1-8 儿童(四)手术后的患者

手术后患者也是便秘的易患人群,大多见于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腹部手术及肛肠疾病手术后的患者。因为手术后卧床,尤其是骨科手术患者需要长期制动,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少,加上卧床排便所需腹压增加,易导致排便障碍,增加便秘的发生率。手术创伤也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原因,例如肛肠疾病及会阴手术易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而盆腔和胃肠手术可能使肠蠕动减弱,也容易出现便秘。此外,手术后患者饮食过于精细、量少,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足,食物残渣过少,胃肠功能恢复较慢,肠内容物不足等,也是易于引发便秘的原因。(五)肥胖者

临床表明,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相比更易发生便秘。肥胖者,特别是过度肥胖者,由于腹壁脂肪堆积,使腹壁过厚,直接影响腹肌收缩能力,造成排便动力不足而出现便秘。肥胖者由于肠系膜上大量脂肪沉积,使肠管蠕动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发生便秘;因为腹腔及胸壁脂肪过多,腹压升高,膈肌抬高使其运动受限,膈肌收缩性排便动力减弱而影响排便。同时,肥胖者盆腔肌肉的舒缩功能也受到限制而影响排便;或因活动困难,活动少,肠蠕动缓慢而发生便秘。另外,肥胖者多数爱吃大鱼大肉等膏粱厚味,吃蔬菜、水果较少,造成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取量过少,也是肥胖人易发生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六)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

脑卒中、胃下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肌梗死等患者易出现便秘,其原因主要与缺乏排便动力、排便姿势改变、缺乏运动、精神及饮食因素等有关。第八节 便秘的危害

一些人认为,便秘不过是大便干燥一些,排便时困难一些,算不上什么大病,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便秘会给身体健康造成诸多危害。一、便秘是美容的天敌

便秘会增加体内的毒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及微量元素不均衡,进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面色无华、毛发枯干,并产生黄褐斑、青春痘等。便秘还会引起轻度的毒血症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头晕乏力,久之又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便秘造成的新陈代谢紊乱、情绪紧张等问题,都是引起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一旦内分泌失调,黄褐斑、青春痘等自然就会越长越多。因此,我们常说便秘是美容的天敌。

发现便秘后不要忙着服用“排毒”“净肠”药物,虽然它们能够起到即服即排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也会令人产生依赖性,一旦停服,便秘就又开始了。也不要长期口服泻药,否则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疾病。另外,长期腹泻也会致使肛管狭窄,或形成依赖泻药的顽固性便秘,而顽固性便秘则必然导致痔疮和肛裂。通便不仅仅要畅快,还要有利于排毒。除了避免吃药,每天开窗、喝水和走路,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体内毒素。

水是天然的排毒剂。水占身体体重的60%以上,参与人体内几乎所有代谢过程,真正能够去火排毒。

这里提醒大家,为了预防便秘的发生,在平时应当做到生活有规律、排便有时间,确保适量运动,注意合理进食,减少脂肪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每晚睡觉前,最好能够揉腹10~15分钟,以刺激肠蠕动。每天清晨饮一杯温开水或淡盐水,不但有效促进肠蠕动,更有助于排便。二、便秘能诱发多种疾病(一)便秘是“隐形”的杀手

人们常说压力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其实便秘也是。便秘虽不能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但能诱发很多疾病。

排便用力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增加,一般认为较正常排便增加5倍。对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便秘易导致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

便秘导致腹胀,使膈肌抬高,反射性引起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变化,增加心脏负荷,加剧心脏病情变化。

高血压患者如果伴有便秘,容易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排便时用力,可使心跳加速,心脏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会突然升高。当压力超过血管壁的承受能力时,则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冠心病患者如果伴有便秘,因排便费力,加之排便时间过长,排便时腹压增高,心率加快,致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排便性心绞痛”,甚至发生心绞痛性晕厥,或导致心肌梗死。(二)便秘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便秘有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症状,也可能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大肠癌的“残酷”在于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只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大肠癌患者往往会有便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排便不尽、排便不畅等。因此,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引起重视,尽早去医院检查。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本来大小便正常的人突然变得便频,出现腹泻或便秘,甚至有时是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是经常感觉肛门坠胀,并伴有腹部隐痛,这些都是异常信号。中年人出现以上情况应当提高警惕。(三)便秘可诱发妇科疾病

便秘常诱发的妇科疾病主要有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女性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内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前与膀胱为邻,后面及左右两侧靠近肠管。右侧输卵管挨着阑尾、盲肠,左侧输卵管与乙状结肠、直肠靠近。如果长期便秘,停留在肠管内排泄物当中的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就会通过毛细血管、淋巴管直接蔓延到左侧输卵管及卵巢,引起附件炎症。轻者病变进展缓慢,症状不明显。重者可能出现下腹痛、腰酸痛、月经量大、白带过多、痛经和性交痛等症状(图1-9)。另外,输卵管如果因炎症而发生堵塞,就会阻碍精卵相遇,造成不孕症。图1-9 便秘诱发妇科疾病(四)便秘可诱发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临床发现,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伴有便秘症状。其原因是便秘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阑尾的血液循环和排空,进而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或干硬的粪便形成粪石,使阑尾腔堵塞,同时由于阑尾是一个开口狭小、管腔细长的盲管,堵塞后难以排空,细菌容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急性阑尾炎。(五)便秘可诱发结肠憩室病“结肠憩室病”是指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经肌层向外突出的袋状结构,其形态特点是位于结肠系膜和结肠之间,自结肠壁突出囊状物,或沿结肠带侧成串排列。此病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结肠憩室病的发生与遗传、年龄增长、组织变性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便秘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便秘患者因粪便滞留,排便长时间过度用力,肠腔内压力增高,使肠腔内与腹壁之间的压力差增大,易导致肠壁由薄弱部位膨出,形成憩室。

另外,便秘患者如果长期服用泻药,可能造成肠道肌神经丛功能紊乱,影响肠壁张力,也可能继发结肠憩室。结肠憩室形成后,由于便秘患者肠腔内大量粪便滞留,憩室内很容易充满粪便,导致憩室扩张、黏膜糜烂出血,多数无明显症状,继发炎症时可出现腹痛、发热、便血等,形成憩室炎。严重便秘者如果排便用力过猛,甚至会造成憩室穿孔,形成腹膜炎、腹腔内脓肿或内瘘。(六)便秘可诱发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俗称“脱肛”,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之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如果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此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在直肠脱垂的发病因素中,便秘是一个重要诱因。

据相关统计,无论在儿童还是老年人的直肠脱垂中,因便秘诱发者占50%~70%。便秘诱发直肠脱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用力排便,造成盆底肌肉功能受损,张力减弱,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减弱,加之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导致直肠脱垂。(七)便秘可诱发腹部疝

腹部疝是临床常见病,可以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腹内疝少见,腹外疝更为多见。临床上常见的腹股沟疝是腹外疝的一种,约占腹外疝总数的90%。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两千万例腹股沟疝患者。腹部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腹部在解剖结构上存在某些薄弱区域,但腹压增高是腹部疝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引起腹压增高的诸多因素当中,便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腹部肌肉张力较低,同时又容易出现便秘,因此更易于形成各种疝。(八)便秘可诱发肠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向肛门方向正常运行受阻,即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便秘患者的粪便在肠腔存留时间过长后,水分被大量吸收,可形成粪石,粪石阻塞肠腔,可产生机械性肠梗阻;一些便秘患者伴有结肠动力异常,如结肠无力或结肠痉挛,使肠内容物的通过受阻,从而产生动力性肠梗阻。与便秘关系最为密切的肠梗阻是假性肠梗阻,其具有肠梗阻的共同症状和体征,即可有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的症状,以及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可见肠型或蠕动波等体征。假性肠梗阻的范围可局限,也可较广泛,但无肠腔内外阻塞的过程。三、便秘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便秘对正常人来说不足以对生命构成威胁,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便秘可能是致命的。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失明和心肌梗死是两项重要的致残、致死原因。然而,如此严重的后果常是由于便秘症引起的。

这是因为糖尿病的病程较长,因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顽固性便秘。研究显示,人在用力排便时,血压可明显升高。糖尿病患者多有视网膜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瞬间的高血压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失明。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便秘可能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心脏负荷加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四、便秘对肝硬化患者的危害

肝硬化是指肝内弥漫性纤维化并伴有结节形成的一种慢性肝病,可能造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严重时会出现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大出血。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燥,难以排出,经常会拼力强排,致使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对于肝硬化患者,腹腔压力的突然升高会使因门静脉高压而迂曲扩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发生血管破裂而出血,进而导致患者大量呕血、便血,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发生代谢障碍,血液里有害物质增多,影响大脑的功能,可造成肝性脑病。便秘患者延长了粪便中含氮物质与肠道内细菌接触的时间,促使氨及其他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进而导致和诱发肝昏迷。五、便秘对肺结核患者的危害

对于肺结核有咯血症状的患者,特别是经常出现咯血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咯血停止后,要特别注意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胸、腹腔压力骤然升高,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再度咯血或大量咯血。六、便秘对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危害

对于前列腺疾病患者来说,便秘还会加重病情。因前列腺是生长在会阴部深处的栗子状腺体,患者如果发生便秘,坚硬的大便堆积在直肠内,会直接挤压染病的前列腺,造成其血流不畅。特别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和处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发作期的患者,因便秘带来的影响会更突出。七、便秘患者易患肛周脓肿和肛瘘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之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