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23:22:04

点击下载

作者:华予智教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试读:

前言

100位中国名人,100个不一样的精彩人生,100幅精彩插图,100份“微阅读”,构成了这本奉献给读者朋友的人生导航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结合名人们的特色和人生轨迹,100位中国名人分属八个篇章:

梦想起航

;千重浪 万重山;谁是最耀眼的那颗星;转弯遇见海阔天空;君临天下;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人生也会有遗憾;高洁的灵魂。这八个篇章,构成了起伏跌宕的人生旅程。

说来很神奇,人生道路万千,或许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甚至某句话,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历史名人的命运故事,追慕偶像,警惕失败,能够帮助读者朋友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从而立志高远,并努力去实现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像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名人们就是点点星光,就是温暖灯塔。乘着星光,向着灯塔,扬帆起航吧。梦想起航每个人都是汪洋中的一条小船,梦想就是小船的风帆。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

老子 三问其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春秋·《老子》)

俗话说:“奇人有怪相。”老子(老聃)小时候,体弱而头大,眉毛离得很宽而且耳朵也很大。但他很聪明,喜欢思考,也很好学。他经常请别人给他讲与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有关的事。老子的母亲望子成龙,就请了商容老先生来教他。商容通晓天文地理、古今礼仪,深受老子一家敬重。

一天,商容为老子讲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子问道:“天为何物?”

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

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老子问:“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老子追问:“之上又是何物?”

先生道:“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子又向母亲提出疑问,希望能得到答案,可是母亲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老子仰望星辰,思考天上面是什么事物,一整夜都没有睡觉。

又一天,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子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先生道:“皆神所为也。” 

老子问道:“神何以可为也?”

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子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再以同样的问题去询问母亲,依然没有得到答案。从此老子看见什么事物都要思考一阵,有时候想得太投入,甚至不吃不喝。

又一天,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子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子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老子又把自己的不解告诉了母亲,母亲依然不能回答他,于是老子就去求教相邑的名士。他几乎走遍了相邑,拜访了所有名士。

商老先生教了老子三年,来向老子的母亲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限,聃儿求之无穷。以有限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须至周都求学。”

于是三天后,年仅十三岁的老子辞别母亲前往周都求学。老子在周的三年无所不学,无所不览。后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子的博学和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喜欢思考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好学的精神才有了他后来的巨大成就。老子的学说和著作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的思想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深受推崇。

微阅读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道教奉其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商鞅 立木为信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战国·《韩非子》)

商鞅从小就喜好学习刑法方面的知识,专门研究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他本来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而他觉得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就跑到魏国,但商鞅在魏国当了很久的门客也没受到重用。商鞅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忽然听到秦国的秦孝公正在招聘人才,就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去。

商鞅到了秦国,托人介绍,见到了秦孝公,把他的一套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将士,都要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真能做到这些,国家没有不富强的。”秦孝公觉得商鞅说得很有道理,就同商鞅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商鞅实行变法。

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了贵族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商鞅在秦孝公面前理直气壮地反驳那些反对变法的大臣:“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秦孝公因此更加信服商鞅,让他着手制定新法。很快商鞅就把变法方案制定出来了。

商鞅怕新的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并在旁边贴了张告示,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

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一百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赏钱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

商鞅看没人敢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很强壮的年轻小伙子挤进人群说:“我来试试。”说着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

小伙子放下木头,早就等在那里的商鞅走到他跟前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说着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赏钱奖给了他。

跟着看热闹的人都目瞪口呆,原来真的有这么好的事,于是大伙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没有人敢对新法有什么怀疑了,老百姓都严格地遵守新法。商鞅利用搬木头树立起来的威信,让新法顺利地实施了下去。

商鞅的新法实现几年后,秦国的经济和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这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微阅读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商鞅因为响应秦孝公的“求贤令”到了秦国,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实施“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曾因战功获得商州等地十五邑封地,号商君,所以称商鞅。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被车裂而死。

孟子 赴鲁游学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战国·《孟子》)

孟子三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孟子的母亲是一位很优秀的女性,她深知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曾带着年幼的孟子三次搬家,最终搬到了学校附近,为孟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孟子从小就聪慧过人,学习知识不仅快,而且常常有自己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孟子的学问也日渐渊博,时常会有仰慕他的人前来拜访。但是孟子毕竟年轻,孟母担心他骄傲自满,不求上进,就命他沿着孔子的足迹去登泰山、观日出。

不久后,孟子从泰山回来,孟母问道:“孔子登山,有何发现?”孟子马上回答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正是有了这一次登山的经历,孟子产生了到鲁地游学的念头。

孟子征得母亲的同意后,踏上了赴鲁游学之路。孟子到达鲁国的都城曲阜后,便开始寻找孔子学说的传人。他发现当时在世的儒家学者中最有学问的是一个叫司徒牛的人,但是这个司徒牛早就隐居城外,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为了访寻司徒老师,孟子几乎访遍了整个曲阜。

一天,孟子路经一片柳树林,一时饥渴难忍,便坐到一株枯柳下歇息。当时正值晌午,闷热的天气让孟子昏昏欲睡起来。突然,一阵欢快的小曲随着蝉鸣声从远处飘过来。只见一位驼背老人一手持竹竿,一手提口袋,步伐轻盈地朝这边走来。他边走边用竹竿粘那枝头的鸣蝉。只见他将竹竿伸出去,收回来,那蝉便振着翅翼挣扎着落入他的口袋。看到这情形,孟子不禁想起一个道理:天下之技,一在于手熟,熟能生巧;二在于心专,用心专一则能通神。

老人来到孟子跟前,他微笑着上下打量眼前这位疲惫的年轻人。突然,他放声大笑起来。孟子愣了愣神,忽然眼前一亮,一个箭步上前,跪在老者面前说:“司徒先生在上,受弟子孟子一拜,请先生收我为徒吧!”老者连忙上前搀扶孟子,说道:“你认错人了,老朽贱姓尹,名居牛,一生只会捕蝉,何以为师!莫非你要学捕蝉吗?”孟子不肯起来,说:“不,您就是司徒牛先生!”孟子还向老者讲述了自己的家世,三岁丧父,慈母三迁,断机之喻,以及赴鲁游学,访寻司徒先生的经过。孟子的真诚和求学的决心终于打动了老者,老者承认自己就是司徒牛,并答应收孟子为徒。

司徒牛带着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孟子在司徒先生的指导下,在草棚茅舍里整整攻读了三年。三年时间里,孟子阅读了很多的典籍,还看到了一些孔子的手稿。孟子学习和继承了孔子思想,并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微阅读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

李冰 都江堰的缔造者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唐·岑参)

成都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足。这一切都得益于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作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见的奇迹,都江堰从古到今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都江堰的建造者,正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李冰。大约在前256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这时的蜀郡时常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辛。

李冰到蜀郡后,下决心治水。他带着儿子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成都平原的洪涝多半是由岷江水患造成的。于是李冰就沿着岷江进行仔细的考察,在了解了岷江的实际情况后,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治水方案。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首先命人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又采取在江心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作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遇到了一个难题:刚开始他采用的是往江心抛石筑堰的办法,可是岷江水流湍急,扔下去的石头很快就被冲散了,根本垒不起分水堰。

这个方法失败后,李冰决定另辟蹊径,可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有效的办法来。一次李冰在江边考察时,看见几个民妇拎着竹篮来江边洗菜。这几个妇人将篮子直接放到江水里,任凭江水冲洗里面的蔬果。看到这一幕,李冰大受启发。他赶紧让竹工编了一个个条形大竹笼,往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再沉入江中。石头果然没有被冲散。一个个装满石头的大竹笼叠加在一起,终于筑成了分水大堤。李冰还让人造了一头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

在李冰的带领下,蜀郡的人民终于战胜了水患,建成的都江堰让汹涌的岷江从此变得温驯,江水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水网,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老百姓自此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蜀郡的老百姓在都江堰渠首修建了二王庙,每年的清明时节,当地的老百姓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开水典礼。

微阅读李冰(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前256—前251)为蜀郡守,在岷江流域主持兴建多项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使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班昭 奉旨修书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清·赵傅)

班昭的父亲是东汉的大文豪、史学家班彪,她的两个哥哥班固和班超也都是当时才华横溢的名人。班昭从小在父亲和哥哥们的影响下,擅长诗赋,文采出众。

54年,班昭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彪生前因为对《史记》续篇感到很不满意,就“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了《后传》六十五篇。班彪去世后,年仅二十二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不料几年后,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史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班固得以无罪释放。汉明帝还给了班家一些钱财,让他们继续写下去。班昭就是在此时开始帮助哥哥修史的。

在其后的二十余年里,班固在父亲留下的《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完成了《汉书》的大部分内容,使《汉书》初具规模。92年,班固因为窦宪案被牵扯入狱,最后死在狱中。他的《汉书》还没有最终成形,还有一些散乱的篇章,其中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终篇。

当时的皇帝汉和帝发现《汉书》还不完整,就命班昭继续修著《汉书》,并恩准班昭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班昭在具有丰富历史文献资料的皇家藏书馆查阅了大量历史典籍,搜集了当代的历史资料,补著了《汉书》不完整的部分,整理了哥哥留下的手稿,并统一校订。当时班昭是唯一通晓《汉书》的专家,于是她教马融等人研习《汉书》,以便继续传于后人。《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班昭的才气也使很多文人对她敬佩不已,都希望得到班昭的指导。汉和帝就经常召她入宫,让她教皇后及嫔妃们诵读经史。邓皇后和宫里的许多贵人们都用事奉先生的礼节对待她。班昭因此被赐号大家(gū),又因其夫家姓曹,便被称为“曹大家”。

班昭的文采不仅仅表现在修编《汉书》上,她所作的《东征赋》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她还作了《女诫》七篇,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

班昭死后,皇太后亲自素服为她举哀,派人监护丧事,以示优礼。

班昭是一位德才俱优的女性,她在《女诫》《女孝经》等文中提出了妇女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后世的传统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儒家和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敬重。

微阅读班昭(约49—约120),东汉人,史学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史学家班彪的女儿、班固的妹妹。擅长赋颂,作有《东征赋》《女诫》等。班固死后,班昭继承其遗志,续著《汉书》。班昭曾被皇帝召入宫中,给皇后及嫔妃们做老师,被尊称为“曹大家”。

诸葛亮 喂鸡延时为求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出身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时母亲章氏病逝,八岁时父亲也离他而去,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一起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来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隐居起来。

诸葛亮的童年虽然坎坷曲折,但是他从小就十分好学,且性格坚毅。诸葛亮少年时代,曾经跟随有名的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那时,没有钟表,计算时间只能用日晷(guǐ),但是一遇到阴雨天气,时间就不好掌握了。司马徽就用定时喂食的办法,训练公鸡按时鸣叫。

诸葛亮天资聪颖,求知欲也很强,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就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上课时间总是以鸡鸣为准,于是诸葛亮想:如果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后一点,那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的时候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在估计公鸡快要打鸣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刚开始,没人察觉到上课时间的变化,但是时间一长,引起了司马先生的注意,于是他留心观察起来。不久他就发现了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的事情。司马先生并没有当场指责诸葛亮,而是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故意问学生们:“你们知道鸡为什么不按时打鸣吗?”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只有诸葛亮心里明白,他承认是自己在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的授课时间。

司马先生听了很生气,当场就把诸葛亮的书烧了。诸葛亮求学心切,见老师很生气,只得去求师母司马夫人。司马夫人听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诸葛亮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刚开始司马先生还是不肯原谅诸葛亮,他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下功夫,倒使小伎俩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司马夫人听后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其他的意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诸葛亮后来成为一代名士,隐居在隆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答曰:“诸葛孔明、庞士元(即庞统)也。”刘备听后十分信服,就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微阅读诸葛亮(181—234),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声名远播,世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为刘备定计取天下。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当政期间,为刘备、刘禅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著有《诸葛亮集》,其中《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慧能 六世禅宗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唐·慧能)

慧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艰难度日。为了维持生活,慧能每天上山砍柴,再背到城里去卖。

有一天,慧能给一户人家送完柴,正准备回家,却看见一位老者手里捧着一本经书在诵读。他听见老人读了一句“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后,心中不由得一动,忙上前询问老者:“请问老人家,您念的是什么经?”老者说:“我念的是《金刚经》。”慧能又问:“那您是在哪里学的这个佛经?”老者回答:“在湖北黄梅山跟五祖弘忍学的。”慧能听罢,竟萌生了出家学佛的念头。他回家将母亲托付给邻居照顾,便毅然动身去湖北求学佛法了。

慧能走了三十多天才到了湖北黄梅山,见到了弘忍。弘忍看见慧能衣衫褴褛,问道:“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做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兴人,此来拜师,是为了成佛。”弘忍于是说:“你从新兴来,是南蛮之人,下巴尖额头突,不像佛祖下巴圆额头阔,如何能成佛?”慧能立刻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吗?你我的形体不同,但我们的佛性并没有差别。”弘忍听了暗自高兴,说:“你这南蛮根性倒也敏俐,就派你到后院舂米吧。”就这样,慧能开始了他的出家生活。他每天在后院舂米,一有时间就专心学习佛法。

这个时候,弘忍年事已高,他急于把衣钵传下去。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将自己所悟的东西写成偈语,如果有谁真正悟道,我便把衣钵传给他。”

在弘忍的弟子中,神秀是被公认的最有希望接传衣钵的人。他写了一首偈语在墙上:“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他弟子看完神秀的偈语后都拍手称好,只有弘忍一言不发地走开了。

慧能不是正式弟子,没能参加这次集会。这时他正在后院舂米,正好一个小和尚跑到后院,嘴里念叨着神秀所作的偈语。慧能叫住他问:“你刚才念的这首偈语是谁写的?”小和尚说:“是神秀大师兄作的。师父要传衣钵,让每个人都写一首偈语。”慧能说:“我心里也有一首偈语,可是我不会写,你帮我写到墙上吧?”慧能让小和尚在墙上写下了这样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天,弘忍看见慧能作的偈语后,心中一震。当天晚上他把慧能叫到自己房里,为他讲解了《金刚经》,并把衣钵传给了他。弘忍还对慧能说:“过去达摩西来,初到我们中国时,人们都不相信他所说的法,达摩祖师就以传衣钵为信,现在这个衣钵传到我这里是第五代了。我将衣钵传给你,你现在就是禅宗的六祖了,希望你承先启后,传法度人。”

因为慧能并没有正式受戒,继承禅宗的衣钵必定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为慧能的安全着想,弘忍命他带着衣钵去南方,并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临别时弘忍吩咐慧能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能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以免其他僧人来争夺。

慧能来到岭南,度过了十五年的隐居生活。后来,慧能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传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得知慧能是禅宗传人时,印宗法师反过来拜慧能为师。第二年,慧能去了曹溪,由许多信徒支持,建立了宝林寺,开始了传法生涯。

微阅读慧能(638—713),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俗姓卢,世居范阳(治今河北涿州),生于南海(今广东广州市)新兴。继承五祖弘忍衣钵后,在宝林寺弘扬禅学,宣传“见性成佛”。其言论由弟子汇编成书,称《六祖坛经》。慧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僧之一。

司马光 戒谎勤学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北宋·司马光)

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因为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从小就很聪明,他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家喻户晓。司马光救人以后,人们都交口称赞,大家都认为这个只有六岁的小孩不仅聪明机智,简直是个小神童。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面对大人们的赞扬,司马光渐渐骄傲起来。

有一天,院子里的核桃成熟后掉了下来。司马光和姐姐一起捡了好多,拿回房砸开剥着吃。司马光把核桃仁放到口里一嚼便吐了出来:“哎呀,好涩!”看到他那龇牙咧嘴的样子,姐姐笑了:“这回你可不聪明了。这核桃仁外边的嫩皮要剥掉才好吃呀!”司马光便急着剥皮,可那皮粘得很紧,就是剥不下来。

姐姐看看他笨拙的样子,笑着出去了,司马光一个人在屋里不停地用小手剥着。这时一个送水的侍女进来,见他那费劲的样子,就告诉他把核桃仁用开水泡一下,再一搓,皮就掉了。司马光按她说的办法去做,果然不错。姐姐回来后看到他这个妙法,忙问是谁教他的。司马光得意地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姐姐连声夸他真聪明。

一直在隔壁书房的父亲听到这一切,不由紧皱眉头:“这孩子最近骄傲了,虚荣心越来越强,现在居然撒起谎来,看来再不能不管了。”于是他来到司马光的房里,严肃地问:“光儿,这法子真是你想出来的吗?”司马光在父亲严厉的追问下慌了神,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来。父亲就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在堂屋里讲的话我都听见了。一个人聪明当然很好,但诚实更重要。说谎的人就不聪明,因为不诚实,别人就不相信你、瞧不起你,哪还有什么聪明可言呢?父亲就最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司马光低下了头,小声地说:“我懂了,我错了,我一定改!”从此以后,司马光再也不说谎话了。

司马光小时候不仅聪明伶俐,还十分好学。他觉得自己记忆力比较差,便比别人更加用功。每次老师讲完书,别的学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他轻轻地关上门窗,专心地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小时候也有一个缺点——贪睡,他因此也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学们的嘲笑。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下定决心一定早起。于是他在睡觉前喝满满一肚子的水,想早上被憋醒,但是他非但没有被憋醒,还尿了床。司马光没有放弃,聪明的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滑到一边,人自然就惊醒了。从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这个圆木枕头也一直跟随着他,被他叫作“警枕”。

司马光的勤奋好学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历时二十年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微阅读司马光(1019—1086),北宋人,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死后封温国公。撰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岳飞 拜师学艺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岳飞)

1103年,岳飞在汤阴县一个农家出生了。传闻岳飞出生时,一只大鸟在岳家的屋顶盘旋,久久不肯离去,于是父母为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他能像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因为家里非常贫穷,岳飞很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生活的艰苦练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岳飞非常喜欢看书,他常常看书到深夜。除了《左传》,他最喜欢读《孙子兵法》,并爱好武艺。当时北方的金国实力日益强大,金兵时常侵犯宋朝的边境。少年时期的岳飞发誓要练就本领,保家卫国。

岳飞听说有一位叫周侗的老人,武艺高强,尤其擅长弓箭,便前去拜师。

周侗见岳飞来求师,便问他:“年轻人,你学箭法为了什么?”“学了箭法就能驰骋疆场,保卫国家。”岳飞抬起头来大声回答。

周侗见这孩子志向远大,心中十分喜爱,当即便收了这个徒弟。刚开始周侗没有教岳飞射箭,而是让他苦练基本功,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蹲就是半天,或是一个劲老让他踢腿下腰。年轻气盛的岳飞因此十分苦恼,回家把自己的不满告诉了母亲。母亲在听完儿子的抱怨后说:“练武术就像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往上砌,如果砌得不牢,房子就会垮下来。老师让你练基本功,也是为了将来能够让你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啊。”

周侗也看出了岳飞的不满,有一天就特意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长弓取出来交给岳飞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箭。”

岳飞兴奋地接过来,说:“师傅说话可得算话!”

岳飞使出吃奶的劲拉那张弓,可怎么也拉不动,周侗站在旁边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岳飞练功更加刻苦,再也不抱怨师傅让他整天练习基本功了。

周侗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岳飞,而岳飞也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他勤学苦练,掌握了周侗箭法的精髓。岳飞的箭法到后来甚至超过了师傅,他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一天,岳飞对父母说:“师傅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都传授给了我,还教我立身处世。现在孩儿已经长大了,正可以投身军营,保家卫国。”

他的父亲点点头,对岳飞说:“金国侵占辽国以后,即将入侵中原。国家正在招募新兵,我儿准备一下前往吧。”

岳飞离家前见母亲神情有些感伤,便对母亲说:“孩儿这次去东京,以后不能侍奉母亲了,请母亲给我背上刺几个字吧!”说完,岳飞脱下上衣跪在母亲面前。岳母含泪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此,岳飞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经过十多年的沙场鏖战,岳飞屡建奇功。他三次北伐抗击金兵,使金兵看见岳家军的大旗就闻风而逃,当时在金国还流传着“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但是岳飞等人的努力并不能挽救朝廷的困境,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回朝。1142年,岳飞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

微阅读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岳飞自幼立“精忠报国”之志,从军后屡建奇功。力主抗金,一度收复北方失地。无奈高宗、秦桧一意求和,收了岳飞的兵权。绍兴十一年(1142)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岳飞被誉为两宋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戚继光 少年立志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戚继光)

戚继光的祖上是明朝开国功臣,他的父亲戚景通文武双全,在当时很有名望。戚景通一直没有儿子,直到五十多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戚景通虽然老来得子,对孩子十分疼爱,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溺爱,他希望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就给孩子起名叫“戚继光”。

戚继光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和伙伴们玩军事游戏,用泥做“城墙”,用木棍当“旗帜”,煞有介事地排兵布阵。戚景通看到儿子这么喜欢军事游戏,就常常给予指点。

戚继光七岁的时候被父亲送进了私塾。父亲在开学的第一天问戚继光:“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小继光想都没想就回答说:“读书。”父亲摇摇头,语重心长地对戚继光说:“读书只是为了让你明白道理,让你知道忠孝廉洁是什么,让你明白以后该怎么做人,怎样对得起你的良心。”

戚继光小小年纪哪能懂这么多,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父亲摸摸戚继光的头,捋着胡子离开了。他不指望只有七岁的儿子能对这句话领悟多深,只要他记住这句话,在日后读书时能慢慢渗透就够了。

父亲离开之后,戚继光绞尽脑汁琢磨着父亲说的每个字。突然,他拉过一张椅子,来到靠墙的位置。他踩到椅子上,在墙壁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忠孝廉洁。

看着墙上这四个出自儿子之手的大字,戚景通感慨万分,他命令下人不得脏了这墙上的任何一个字,并让人搬来书案,就放在这面墙前面,让儿子每日在学习的时候都能望着这四个字,好好体会其中的道理,坚定自己的信念。

戚景通对儿子寄予重望,他从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以免戚继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次,戚继光的外婆用绸缎给他缝制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戚继光穿上后特别高兴,就走到戚景通的面前让他看。戚景通严肃地说:“小小年纪就穿这么好的鞋子,长大了很难保证不贪图享受;如果当了军官,谁能保证不贪污军饷呢?”说完,非要戚继光把鞋子立即脱下。戚继光说是外婆送的,戚景通才通融了,并要求戚继光以后不许穿这么好的东西。

戚继光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不慕虚荣、奋发向上的品质。后来,他创建“戚家军”,抗击屡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成为令世代传颂的民族英雄。

微阅读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他率领军队在浙、闽、粤沿海等地抗击来犯倭寇(当时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本海商及海盗集团),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徐光启 利玛窦的中国学生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北宋·苏轼)

徐光启入仕途前,曾经受聘去韶州任教。在韶州徐光启见到了传教士郭居静。在郭居静那里,徐光启第一次见到了世界地图,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有个叫麦哲伦的西洋人乘船绕地球航行了一周;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徐光启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从此,他开始接触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后来,徐光启进京应试,本已落选,却又被主考官焦竑(hóng)于落第卷中捡出并录为第一名。徐光启主张文章学问应该“益于德,利于行,济于事”,而这与焦竑的治学主张一致,因此徐光启极受焦竑赏识。不久,焦竑被劾丢官,徐光启回到家乡继续教书,与郭居静来往密切。徐光启听说到中国来传教的耶稣会会长利玛窦精通西洋的自然科学,就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想当面向他请教。后来,他终于得到了利玛窦正在南京传教的消息,随即专程前往南京拜访。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原名叫玛太奥·利奇。他从小勤奋好学,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擅长制作钟表、日晷,善于绘制地图和雕刻。从神学院毕业后,利玛窦被耶稣会派到中国来传教。为了便于同中国人交往,他刻苦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古代文化,换上中国的服装,按照中国的礼节和风俗习惯进行活动,还为自己取了“利玛窦”这样一个中国名字。

徐光启见到利玛窦,对他表示了仰慕之情,并希望向他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利玛窦看徐光启是个读书人,也想向他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并热衷发展他为天主教徒,就同他交谈起来。他们从天文谈到地理,又谈到中国和西方的数学。两人都觉得相见恨晚。

在随后的几年里,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技知识,并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在中国推广开来。

微阅读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今上海市旧城区)人。曾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在农学、天文学、数学方面成就显著。徐光启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编著有《农政全书》,译著有《几何原本》等。

孙中山 走上革命之路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孙中山)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

1866年11月12日子夜,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村头传来“”的打更声,农民孙达成手提一盏旧灯笼、敲着竹梆,行走在初冬的寒风之中。

不一会儿,“哇——哇——”,一间茅屋内传出了婴儿降世的啼哭声。孙达成惊喜地跑向茅屋。

这个刚诞生的婴儿,就是四十多年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倾覆清王朝统治,在东方古国建立起第一个共和国的大总统孙中山。

孙中山是孙达成的第三个孩子。孙家日子过得艰辛,孙中山六岁便上山打柴放牛,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有空的时候还到邻村武馆偷学拳术,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勇敢的品格。贫寒的幼年生活,也使得孙中山对于旧中国的民生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

孙中山十岁时进到村里的私塾读书,很快便成为学校里出类拔萃的学生。这期间,他的同乡陆皓东从上海回乡。二人志趣相投,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1879年,年近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亲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开始了海外求学之路。

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成绩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并获当时港英政府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1894年,陆皓东随孙中山到达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孙中山并不气馁,反而在失败中激发出振臂高呼的勇气。他回到檀香山,在华侨中四处演讲游说,激发民众“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不久,组建兴中会。1895年,又与陆皓东一起组建香港兴中会机关。从此,开始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生涯。

微阅读孙中山(1866—1925),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创立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生屡经失败,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信念从未动摇,革命的行动从未停止。1925年3月12日逝世时,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梁启超 投师康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梁启超出身于广州新会的一个小地主家庭。梁启超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在他两三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四五岁时就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读四书五经。到九岁时,梁启超就学会了写作八股文,当地的人都称他为“神童”。

也就是九岁这一年,梁启超到广州去考秀才。虽然这次没能考中,但是梁启超接触了一些新的思想和学说,开阔了眼界。他从广州买回许多宣传新思想的书,认真学习,大受启发。

1884年,梁启超再次到广州参加秀才考试,这次他考中了,得以进入当时广州的最高学府学海堂读书。梁启超在学海堂学习了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广览典籍,接触各家思想,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1889年,梁启超参加广州的乡试,考中举人。

第二年,梁启超到北京参加会试,却没有中。但是这一年,却是梁启超收获最大的一年。他看到了介绍世界地理和历史的重要著作《瀛环志略》以及一些译作。这些作品为梁启超开启了突破国界、了解世界的窗口,让梁启超眼界大开,也影响了他传统的读书做官的思想。

也就是在这一年,梁启超认识了康有为。梁启超在京城听说了康有为关于变法的主张,很是赞同,就慕名前去拜访。见到康有为后,梁启超说明了想拜康有为为师的意图。康有为却说:“您是举人,我只是秀才;您功名比我高,何必来屈就呢?”梁启超回答说:“先生虽然屈居秀才,学问可远在举人之上,我怎么不能拜师呢?”

康有为见他心意诚恳,就问他读过什么书,梁启超颇自得地说:“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钻研过诗词文章。”没料到,康有为却摇摇头说:“你读的那些书,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接着,康有为谈起了俄国和日本如何变法,如何使国家由弱变强。康有为讲的道理,彻底动摇了梁启超传统保守的观念,令他如饮醍醐。

拜康有为为师后,梁启超开始在康有为讲学的万木草堂读书。1890年到1894年这四年是梁启超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四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为梁启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梁启超很快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时,他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在戊戌变法中,梁启超也担任重要角色。世人将他俩合称为“康梁”。

微阅读梁启超(1873—1929),近代维新派领袖、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陈独秀 “辫子”风波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xíng,磨刀石),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陈独秀从小就性格倔强,非常有主见。他有时候做了错事,任随大人如何责罚他,他都不会求饶,常常把严厉可怕的祖父气得怒目切齿。陈独秀个性好强,读书却也一丝不苟,往往令教他的祖父也禁不住赞赏几句。

陈独秀在1896年就考中了秀才。后来,因为思想激进,进行反清活动,被清政府通缉,便逃往日本。

在日本期间,陈独秀依然保持个性,敢想敢为。当时,清廷湖北留日学生学监姚煜生活腐败、思想顽固,拼命压制进步学生,陈独秀就与友人商量伺机教训教训他。

一天夜里,陈独秀与邹容等偷偷来到姚煜的住所。趁姚煜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将他按在地上,由张继抱腰,邹容捧头,陈独秀挥剪,“咔嚓”一声便剪去了姚的辫子。此举在留学生中传开来,真是大快人心,陈独秀他们获得了一片喝彩。但陈独秀也因此惹怒了官方,不得不回国了。

微阅读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十里铺(今属安庆)人。

胡适 胡母教子

大胆的(地)假设,小心的(地)求证;认真的(地)做事,严肃的(地)做人。(胡适)

父亲过世的时候,胡适只有四岁,母亲无奈中带着他回到父亲的老家生活。母亲对胡适的教育特别重视,在他三岁前就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老家后,母亲就将胡适送到胡适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一开始胡适个子太小了,上学时还要人把他从念书坐的高凳上抱上抱下。

母亲特别嘱托老师要给胡适“讲书”,每读一字,就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就要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才能真正明白道理,这就使胡适比一般的孩子学得扎实。

在母亲的教育下,胡适从小就刻苦好学。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很早叫他起床,催促他上学。因为私塾学堂的钥匙在老师家里,所以胡适总是天蒙蒙亮时就赶到老师家门口,轻轻地敲门。里面的人听到敲门声,就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胡适拿到钥匙后,再赶到学堂把门打开,然后刻苦攻读。

胡适的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也是严父。胡适虽然天资聪慧也喜欢读书,但是小孩子难免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每次胡适犯了错,母亲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如果犯的事小,母亲就等第二天早晨胡适睡醒时才教训他;如果犯的事大,母亲就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了房门,再严厉地责罚他。

一次,胡适吃过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因为当时是秋天,天气已经转凉了,姨母怕他着凉,就拿了一件小衫叫他穿上。胡适玩得正高兴,不肯穿,还随口说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完这句话,就看见母亲从屋里走了出来,他赶紧把小衫穿上,但是母亲已经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等人们都睡下了,母亲让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他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用不着嘴巴来说!”母亲气得发抖,不许胡适上床睡觉,他就只能跪在地上哭。母亲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十三岁时,母亲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为了让胡适安心读书,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1910年,年仅十九岁的胡适通过考试取得了赴美官费留学的机会。此后在美国学习的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母亲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不仅如此,母亲知道邻居宋家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宋家愿意低价出售这本书的时候,母亲借了钱,为儿子把书买了下来。

1917年7月,胡适学成回国,开始担任北大教授。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学有所成,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母亲,次年11月,劳碌一生的母亲就病逝了。

胡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很有造诣,他后来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一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从小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微阅读胡适(1891—1962),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原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等。

叶圣陶 父亲的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

叶圣陶的父亲是地主家的账房,略通文墨,也有一定的见识。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叶圣陶六岁时,父亲就把他送进了私塾。

私塾先生是当地很有名气的黄老先生,学问很好,教学极严。父亲对儿子的要求也很严格。叶圣陶一放学回家,父亲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因为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所以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

跟着黄先生,叶圣陶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父亲又送他到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张老先生读四书五经。

张先生教书,同样非常认真,对学生的要求也特别严格,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都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他用心读书,学过的每篇文章都能顺畅地背诵出来。

父亲鼓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他认为不能把孩子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增长孩子的见识。所以,父亲每次出门都会带着叶圣陶,不仅教给他待人接物的道理,沿途所见,都尽量讲解,这就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每次回家后,父亲还要求他回忆外出见闻,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以此训练他的写作能力。

为了使叶圣陶多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父亲又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叶圣陶小小年纪就听了不少的书,像《珍珠塔》《三笑》《三国志》《水浒传》等,他都听过,有的还不止听过一遍。

这些文化熏陶,使叶圣陶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也使他有了文学根底。叶圣陶的父亲把家庭、私塾和社会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看来都是很科学和开明的,正是父亲的良好教育为叶圣陶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微阅读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并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现代出版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千重浪 万重山

踏遍千重浪,越过万重山,为信念、为希望而战。

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

力平水土势回天,功业三千五百年。四海九州皆禹足,独留陵寐越山边。(元·宋无)

据传,上古时代尧帝统治国家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村庄和农田。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妻离子散,四处逃难。尧帝召集部落首领会议,任命鲧来治理洪水。

鲧接受任务后,偷来了天帝的宝物——可以不断生长的泥土“息壤”。他用息壤东一块西一块地堵水,堵了九年,洪水照样泛滥成灾。后来,天帝派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鲧死后三年尸体都不腐烂,人们用刀剖开他的肚子,发现了一个婴儿,这就是禹。

后来,舜帝开始统治国家,他任命禹为治水的头领。禹吸取了父亲治水的教训,不再用泥土去堵水,而是用疏导的办法,开沟挖渠,让水从沟渠汇入河流最后汇入大海。

为了治水,大禹与涂山氏新婚后几天即离开家,继续带领众人治理水患。走了快一年,禹路过家门口,刚好听到孩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他的儿子启出生了。大禹多想回家看看妻子看看孩子,但他没有停留,他忙着指挥众人测量地势,修建水渠。又过了一年多,大禹再次经过家门口,只见妻子涂山氏抱着儿子启站在门口张望。见到大禹,儿子启不断挥手,想要他回家。大禹停下来,同他们招了招手就继续赶路了。第三次路过家门,大禹仍然没有回家,他把所有心思都用在治水上了。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住着简陋的窝棚,每天都带头干最苦最累的活。禹治水十三年,皮肤晒得黢黑,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磨光了,手掌和脚掌结满了厚厚的老茧,百姓们见了都感动得落下泪来。

大禹治水成功,舜帝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象征最高荣誉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后来,舜帝将帝位传给了禹。

微阅读禹(生卒年不详),亦称大禹、夏禹,夏朝的建立者。因治水有功,被部落首领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即位。尧、舜、禹是我国上古时代最贤明杰出的首领。

越王勾践 忍辱负重成大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勾践即位。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举兵讨伐越国。年轻的勾践统兵抗击,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闾。阖闾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意在为他自己的父亲报一箭之仇。勾践打算先发制人。勾践的决定遭到了谋臣范蠡(lǐ)的反对。可是勾践不顾反对,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大败越军。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眼见突围无望,勾践不禁仰天叹息:“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大臣文种说道:“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最终都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范蠡在一旁建言道:“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在,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侍奉他。”勾践于是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文种去见吴王夫差,一路叩头跪行,并谦卑地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我大胆向您请求,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夫差一脸得意,张口便要答应,伍子胥却站出来说:“天帝把越国赏赐给吴国,请大王不要错失良机。”于是夫差拒绝了勾践的求和。

文种回去后,对勾践说:“吴国的太宰嚭(pǐ)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金诱惑他。”文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太宰嚭欣然接受,就悄悄把文种引见给吴王。文种见到吴王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物全部送给您。万一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毁掉宝物,率领他的五千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帖帖地当了臣子,赦免他,对我国有利。”吴王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

前492年5月,勾践把越国交给文种管理,带着妻子和范蠡前往吴国侍奉吴王夫差。夫差为了羞辱勾践,就让他住在阖闾坟墓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夫差骑马出门,要勾践为他牵马,还故意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对吴王毕恭毕敬,小心伺候。面对各种羞辱他隐忍节制,从不流露一点怒气和仇恨。就这样三年时间过去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太宰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送来的礼物而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便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

前490年,勾践归越。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他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还在房间里挂上了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所受的屈辱。为了使国家强盛,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政策。他与百姓一起劳动,生活非常节俭。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国力强盛,军队壮大。

前475年,勾践伐吴,大败吴军,包围吴都(今江苏苏州)三年,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山。夫差长期被困,力不能支,就派公孙雄去与勾践讲和。但是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拒绝了夫差的求和。夫差见大势已去,就在姑苏山上自尽而亡。勾践在前473年一举灭吴,洗刷了曾经为奴的耻辱。

随后勾践又乘胜率兵北渡淮水,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南)大会诸侯,称霸中原。

微阅读越王勾践(?—前465),春秋末期人,越国君主。曾被吴王夫差击败,屈服求和,到吴国当人质。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转弱为强。前473年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韩信 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唐·李白)

韩信出身寒微,家境贫寒。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就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当地的一个亭长见韩信并非凡夫俗子,便收他做了门客。可韩信在亭长家吃了几个月闲饭也没做出什么有影响的事,亭长的妻子很不满,等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就不为他准备饭食。韩信看出她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没地方吃饭的韩信就在护城河边钓鱼,但是这样并不能填饱肚子。有一位年老的洗衣妇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韩信很感激,对这位老大娘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没想到老大娘听了很生气,斥责韩信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太可悲了!我只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我是企图得到什么回报吗?”韩信听了深感愧疚。

有个年轻的屠户想侮辱韩信,就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又喜欢佩带刀剑,但你还是个胆小的人。”并当着很多人对他说,“你要是有本事,就刺死我;没本事的话,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从此,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后来韩信当了齐王,回到家乡后并没有报复那个羞辱他的人。有人对韩信的做法很不理解。韩信解释道:“当时我并不是怕他,而是我没有杀他的理由;如果当时我杀了他又怎么会有我的今天呢?”

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义军纷纷响应。韩信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后,又追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刘邦。刘邦一开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自己,决意离开汉营而去。刘邦的丞相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早有耳闻,于是他在听说韩信出走后,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韩信追回。

萧何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刘邦在和韩信交谈后认识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命人筑好了拜将坛。刘邦择了吉日,沐浴更衣,带领文武百官来至坛前。坛前悬着大旗,威严无比,四面列着戈矛,肃静无哗。丞相萧何将符印、斧钺呈给刘邦。刘邦拿着金印缓步走上拜将台,坛下的一群将领都翘首伫望,不知这枚大将的金印究竟会落到什么人手上。只见萧何代宣王命,高声喊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礼!”只见韩信从容步上将坛。大家一见韩信,吃惊不小,一个军中不出名的小吏,如今竟然被拜为大将军;又见刘邦、萧何都是那么毕恭毕敬,越发感到惊讶。但是韩信后来的表现果然没有令刘邦失望,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他向所有怀疑他的人证明,刘邦为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率汉军度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为汉王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一直是人们佩服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他能屈能伸的性格才是最应该让人敬佩的地方。从忍受胯下之辱到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如果没有之前的忍耐,又怎么会有之后的辉煌呢?

微阅读韩信(?—前196),西汉开国功臣,被封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善于用兵,著有兵法《韩信》三篇,已失传。

张骞 开拓丝绸之路

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汉马死亡宛马到,万人怨怒一人怜。(南宋·陈普)

西汉从建立以来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就想彻底消灭匈奴,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前140年,汉武帝打算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共同攻击匈奴,于是就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满怀抱负的张骞挺身应召,并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

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愿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一行人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从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被匈奴人所控制。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于是一百多人全部被抓获。

张骞等人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单于对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匈奴的北边,你们汉国怎么可以往来啊?如果我派使者去你们南边的越国,汉朝能允许吗?”这就是说,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的地区去出使月氏。

张骞一行人就被扣留和软禁在了匈奴。匈奴人把他们分散,让他们去放羊牧马,给匈奴人做奴隶。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他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后来这个匈奴女子给张骞生了个孩子。但是这些都没能让张骞忘记自己的任务,他始终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

这一等就是十年之久。匈奴对张骞的看管有所放松,张骞就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堂邑父一起逃走了。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他们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他们离开匈奴的地盘,继续向西行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最后到达大月氏。

此时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在前128年启程回国。

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抓获,拘禁了一年多。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一百多人,历经十三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本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微阅读张骞(?—前114),西汉人,卓越的外交家、旅行家与探险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郦道元 行遍万水千山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北齐·《魏书》)

郦道元在小时候就喜欢到处游览,在游览的过程中,他对地理考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父亲被调往山东,郦道元也跟着父亲一起来到了山东。郦道元经常与朋友一起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他们几乎游遍了整个山东。美丽壮观的景色使郦道元大为陶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让他对地理更加入迷。

后来,郦道元也走上了仕途,他先后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做官。一有闲暇,郦道元就进行实地的地理考察和调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尽力搜集当地有关的地理著作和地图,并根据图籍提供的情况,考察各地河流干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风貌。他不仅跋涉郊野,寻访古迹,追溯河流的源头,还拜访乡老,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方言和传说,然后把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掌握了许多有关各地地理情况的原始资料。

通过实地的考察和对地理书籍的研究,郦道元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包括《山海经》《禹贡》《汉书·地理志》以及大量的地方性著作,所记载的地理情况都过于简略。比如《水经》一书,所记河流,繁简不等,甚至存在一些错误,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河流会改道、地名有变更、城镇村落有兴衰等等,特别是人类的活动会不断改变地面的风貌。因此历史上的地理著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郦道元决心动手写一部书,反映当时的地理面貌和历史变迁的情况。

在著书的过程中,郦道元以《水经》一书作为蓝本,采取了为《水经》作注的形式,因此取书名为《水经注》。但是,他并不是简单地为《水经》作注释,跟着《水经》一书的记述走,而是在《水经》的基础上,做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扩展。

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突破了《水经》只记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水经》一书记载的河流仅一百三十七条,文字总共只有一万多字。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补充了许多河流,数量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其中有些还是独立流入大海的重要河流。《水经注》为6世纪前中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微阅读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好学乐游,每到一地,均留心考察各种地理现象,撰写出地理巨著《水经注》。《水经注》不仅为我国古代最早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又因文笔绚丽而成为极富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玄奘 西天取经

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唐·玄奘)

玄奘出身儒学世家。他的曾祖、祖父都曾在朝为官,他的父亲却潜心儒学不再做官。由于家境困难,玄奘少时就跟着他两个兄长在洛阳净土寺寄居并学习佛经。由于他酷爱佛学,十三岁时洛阳度僧,他就破格入选。以后他遍访名师,造诣日深。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感到各派学说存在许多分歧,难得定论,于是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教。

贞观元年(627,也有记载说是贞观三年,即629),玄奘上奏朝廷希望获得允许西行求法,但未获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就“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正在与西北突厥人打仗,禁止民众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死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密市)十余趟的老瘦赤马,由新收的徒弟石盘陀陪同,于夜间上路了。慧琳、道整二人不堪远行,遂回凉州。如此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天竺,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半夜,他们偷度玉门关成功。后来,石盘陀表示再走是死路一条,不愿同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玄奘只身一人穿过沙漠,到达伊吾,随后到达高昌。高昌王笃信佛法,他热情款待了玄奘,希望他留下来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就用绝食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三天滴水不沾。高昌王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就答应放他西行,但是要求玄奘在高昌讲经一个月。玄奘答应了他的要求。一个月后,高昌王给玄奘剃度了四个徒弟,送给他三十匹马、二十五个随从,并写了二十四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请求他们关照。

临行时,高昌城僧侣、大臣以及百姓倾城夹道相送,高昌王抱着玄奘大声恸哭,相送数十里才回城。后来玄奘一行人途经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终于到达天竺。到那以后,玄奘遍访高僧,到各处的寺院学习佛法。后来,他到了那烂陀寺(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受学于戒贤法师。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了五年,他不仅备受优遇,还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

其后玄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次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僧人尊称为“大乘天”。

贞观十九年(645),经历了十余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三百多部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让梁国公房玄龄带领文武百官隆重迎接。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修建了五层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从天竺带回来的经像。在朝廷的支持下,玄奘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翻译经文。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将一千三百多卷经书译成汉文。这些佛经之后传往韩国和日本,对当地的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微阅读玄奘(602—664),唐朝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遍访名师,精通经论。二十多岁游学天竺各地,四十多岁才回到长安,翻译经书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

吴道子 画圣画水

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北宋·苏轼)

吴道子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早早过世了,他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

一天傍晚,吴道子来到河北定州城外的柏林寺。他走进寺门,见院内没人就朝大殿走去。他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大殿的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轻轻走了进去,静静地站在老和尚身后看他画画。

过了好一会儿,老和尚才回过头来。他看见这个十来岁的小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眼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后赶忙给老和尚磕头拜师。从此吴道子就在柏林寺住了下来,专心学画。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带到后殿,指着空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很多次,但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起我带你去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

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不管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一开始还好,可时间一长,吴道子觉得有些腻烦,画起水来就不怎么用功了。

老和尚看出了吴道子的不耐烦,就把他叫到身边说:“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滴水珠、一朵浪花地画。”

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滴滴水珠、朵朵浪花或层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去写生,即使遇到下雨天或者大风天,他也打着伞到水边观察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师徒二人回到了柏林寺。可就在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了。

吴道子看见师父在病中都还挂念着要画《江海奔腾图》,就跪在师父的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九个月,他几乎未出殿堂一步,所有的心思都在这幅画上。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

当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的时候,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个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笑罢,他冲着吴道子说:“好哇,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人一年四季都络绎不绝。

微阅读吴道子(生卒年不详),唐朝著名画家。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擅长佛道人物,还擅长壁画创作,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鉴真 六次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鉴真十四岁时就在大云寺做沙弥,跟着高僧智满禅师学习佛法。709年,他又赴长安跟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在长安期间,鉴真勤学好问,广览群书,遍访高僧,不拘泥于门派之别。除了佛经,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鉴真也有了一定的造诣。715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继续修行。由于学识渊博,深通佛法,他成为当地的佛教领袖。受他传戒的人前后有四万余人,当时人们称誉他为“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732年,日本政府派青年和尚荣叡(ruì)、普照跟随遣唐大使到唐朝,代表日本聘请名僧赴日讲佛传戒。他们在长安学习了十年,这期间他们一直在物色合适的名僧,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

742年10月,荣叡、普照准备回国。在回国途中,他们路过扬州的大明寺时,听人说鉴真和尚德高望重,学问高深,还曾给四万人传戒,就前去拜见鉴真。他们见到鉴真,向他介绍了日本佛界的一些情况,说明了来意,想请鉴真去日本弘扬佛法,整顿戒律。鉴真被荣叡、普照的真诚打动了,他不顾弟子们的反对,决定前往日本。

在当时,要东渡日本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由于东南沿海海盗猖獗,唐朝对渡海出国的限制是很严格的,鉴真东渡的事只能秘密进行。742年冬,经过多方努力,鉴真他们终于备足了粮食,打造好了船只,准备东渡。但是这时却有人诬告日本僧人和海盗勾结,预备了船粮准备攻打扬州。官府的人听说后大吃一惊,派人把荣叡一帮人抓了起来。虽然后来查明了真相,被抓的僧人都被放了出来,但官府以海上不安全为由,拒绝了鉴真等人去日本的要求,同时没收了鉴真的船只和粮食。鉴真的第一次东渡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鉴真到日本弘法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七年间,他先后四次东渡,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

748年,鉴真再次东渡。他率领僧人和工匠、水手等数十人,从崇福寺出发。由于天气恶劣,鉴真一行出长江后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才出海东行。在大海上,鉴真的船只遭遇了强风,连续漂流了十六天才看见了陆地。上了岸,鉴真发现他们被风带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

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之后,只得先回扬州。在回扬州的路途中,荣叡和鉴真最得意的弟子祥彦相继因病去世,鉴真也由于水土不服和旅途劳累,双目失明。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后,鉴真不仅没有放弃去日本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了。

直到751年春,鉴真才回到扬州。他顾不得休息就赶紧着手筹备第六次东渡。753年10月15日,由藤原清河大使率领的日本政府的第十次遣唐使团从长安返回日本途中经过扬州时,专程去拜访鉴真。藤原清河邀请鉴真和自己一起回日本,鉴真当即表示愿意同行。10月19日,鉴真搭上遣唐使大船,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到达了日本的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

从鉴真答应荣叡和普照的邀请,到成功到达日本,经历了近十二年。这期间他遭受了五次失败,身边很多的人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自己也双目失明。鉴真遭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心灵上的痛苦更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但是一切的困难都不能磨掉他强大的信念。

鉴真到日本后,建寺庙,讲佛法,为日本信众传戒,并把唐朝先进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了日本人。763年,为传播佛法奋斗了一生的鉴真在他自己建造的唐招提寺里圆寂。

微阅读鉴真(688—763),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著名医学家。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742年,应日本僧人之邀东渡,几经挫折,且双目失明。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此后十年,一心在日本传经授法,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梁红玉 击鼓退金兵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chī)张,桴(fú)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zuò);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ruán)。(梁红玉祠联)

梁红玉祖籍池州(今属安徽),生于江苏淮安,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梁家由此中落。后来,朝廷以童贯统率大军镇压,方腊最后被一位小校所捉,这个小校就是韩世忠。而此人正是梁红玉后来的夫君。

1129年10月,金兵在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金兵的唯一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兵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这时金兵已经孤军深入五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汉人的反抗,完颜宗弼只得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兵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兵号称十万,在兵力上大大超过韩世忠。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是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士兵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

金兵统帅完颜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跟韩世忠约定开战日期。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兵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杀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

双方商议择日再战。休战期间,梁红玉认真分析了附近水域黄天荡的地形,心生一计:她让丈夫韩世忠率领小部分宋兵以舰引诱金兵深入黄天荡,再命大队宋兵埋伏起来,并采取以鼓为命、以灯为引,用火箭焚烧敌船的作战计划,由自己坐镇统一指挥。

不几日,双方重新开战。不可一世的金兵果然中计,被韩世忠引入了黄天荡。梁红玉三通鼓响,埋伏的宋军万箭齐发,顿时火光冲天,金兵纷纷落水,弃船逃命,死伤无数。梁红玉又以灯为引,指挥宋军乘胜追击,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梁红玉协助韩世忠大败金兵。完颜宗弼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四十八日后才得以勉强渡江退去。

微阅读梁红玉(生卒年不详),南宋女将。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建炎四年(1130),与丈夫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兵,击鼓助武,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郑和 七下西洋

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明·郑和)

一年冬天,年幼的郑和被明朝军队带到南京,成了小太监,不久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郑和因为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很得燕王的赏识;又因为“身长九尺,腰大十围,行如虎步,声音洪亮”,在同辈中鹤立鸡群,朱棣便让他做了贴身侍卫。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郑和立下赫赫战功,从此被朱棣视为心腹。由于长期跟随在朱棣身边,郑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总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

登基做了皇帝的朱棣,为弘扬国威,打通海上运输,就命郑和出使西洋。踌躇满志的郑和从此便开始了七下西洋的辉煌壮举。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由两百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多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巴歇国。

当他们到达爪哇岛时,那里正在内战。郑和船队的人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敌方的,于是就将他们抓起来杀掉了。这次误杀事件让郑和损失了一百七十多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要为枉死的同伴们报仇。

麻喏巴歇国国王知道是自己的军队误杀了明朝的船员,就派使者向郑和谢罪,并表示愿意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身负皇家使命,遇事考虑得很深远。他想:一旦发生冲突,难免引发一场大的战争,明朝与西洋各国的往来就会困难重重;加之这是一场误会,国王又主动请罪受罚,应顺势化解冲突。于是禀明朝廷,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了这一事件。同时还决定放弃对麻喏巴歇国的赔偿要求,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国(今印度卡利卡特一带)去世。东南亚各国至今都还流传着关于郑和的故事。(一说1435年病逝于南京。)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凭借超凡的领导能力和巨大的勇气,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率千军的才能,他在航海、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微阅读郑和(1371或1375—1433或1435),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回族,原名马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变中有功,被任用为“内官监太监”,并赐姓“郑”。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创下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

李时珍 立志修医典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蕲(qí)州一带的名医,不仅医术高明,还很有学识。李时珍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他的医术深得父亲的真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二十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冲毁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洪水一过,瘟疫就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拥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就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药铺评理去。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篮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篮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给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混为一谈了,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会害人性命。

李时珍把自己想要修订医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对他说:“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医书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

于是在以后的十年中,李时珍读了很多医书以及历代名家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

1551年,李时珍受到朝廷征召,进入太医院就职。李时珍在太医院一共工作了六年,这期间他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也让李时珍大开眼界。经过长期的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

微阅读李时珍(1518—1593),明朝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历时二十七年写成《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中国历代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纠正和澄清了许多前人的错误或含混的地方,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霞客 伟大的冒险家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明·徐霞客)

徐霞客出身于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只喜欢到处游览山水。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徐霞客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礼的女性,在得知儿子的志向后,她非但没有责怪,还鼓励儿子说:“虽然说‘父母在,不远游’,但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志在四方。你怎么能因为你父亲和我,就像困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更坚定了自己的志向。成年后,他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十多个省。在面对困境和危险时,他从没有放弃。二十八岁那年,他来到温州的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他艰难地爬到山顶,却并没有见到所谓的湖。这里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他继续沿着小路来到一个悬崖边。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陡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到一半时,“嗞啦”一声,带子突然断了,徐霞客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才没有掉下深渊。他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缘,终于爬上了崖顶。

还有一次,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山上积雪太深了,好多地方根本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退,他拄着一根铁杖探路,一路摸索前行。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路上结了坚冰,又湿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于是徐霞客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当他突然出现在山上一座寺庙前的时候,山上的僧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但徐霞客却一个人仅凭一根铁杖就登上了山。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白天游历考察,晚上便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经过考察得出了很多地理学上的著名结论,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他的记录不仅详尽真实,分析精辟,而且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科学性和文学性都极高。徐霞客的冒险精神、探索精神也为后世旅行家所倍加推崇。

微阅读徐霞客(1587—1641),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属江苏)人。一生遍游九州五岳,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去世后由季梦良等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文笔生动,记述精详,极富地理学价值、文学价值,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曹雪芹 人生坎坷造就《红楼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大官僚家庭。作为百年望族,曹家曾经深受康熙皇帝宠幸,显赫一时,因此曹雪芹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少爷生活。只可惜康熙皇帝驾崩后,曹家就开始由昌盛急速走向衰败,曹雪芹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雍正初年,曹家因为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遭受到了一系列打击。曹雪芹的父亲被革职,家产全部被抄。曹家人被命迁居北京,年幼的曹雪芹也跟着家人来到了北京。虽然这时的曹家家产被没收,但作为一个大家族还没衰败到穷困潦倒的地步,曹雪芹还是能读书上学,不必为生计担忧。谁料皇权对曹家的打击还没有结束,曹家卷入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政治事件。康熙朝废太子胤礽(yìn réng)之子弘晳谋反,计划刺杀当时已经即位的乾隆。不久事情败露,弘晳被杀,跟弘晳有瓜葛的曹家被再次抄没。从此曹家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族的变迁让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重大的转折。他无力改变家族的命运,也无力对抗这个腐朽的封建社会,他只能感慨世态的无情。他怀着一腔悲愤,开始创作《红楼梦》。

曹雪芹的晚年生活更加穷苦。他带着全家,移居到了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里。这时他家几乎到了“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地步,但是他没有放下《红楼梦》的创作。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经典名著《红楼梦》。

1763年,曹雪芹的幼子不幸夭折,巨大的打击让曹雪芹一病不起。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前后,年近五十的曹雪芹于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微阅读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曹雪芹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家庭变故,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林则徐 虎门销烟

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林则徐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是一位教书先生,母亲贤惠能干,家中兄妹众多,林则徐排行老二。

小的时候,家里经济困难,母亲和姐妹们常常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林则徐每天去私塾时,都要先将做好的手工活送到店铺寄卖,再去私塾上学。放学后,先到店铺收钱,回到家如数交给母亲。父母非常疼爱林则徐,姐妹们也很喜欢林则徐。为了帮助家里早日摆脱困境,林则徐发奋读书,盼望着早日考取功名。

十四岁,林则徐考中秀才。二十岁,考中举人。可惜家境越加困难,林则徐无法再安心读书了。他开始外出做事,当过教书先生和别人的幕僚。1806年,福建巡抚张师诚听说林则徐才识过人,便把他招入自己府中。张师诚多年来身居高位,颇有建树,被誉为“能臣”。林则徐在张师诚身边待了五年,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官的本事,为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进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为官之路。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影响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于是,英国人用鸦片撬开了中国国门,大肆掠夺中国的黄金白银。鸦片泛滥,不仅令清政府国库空虚,更为严重的是,全国上下,官兵百姓,十之八九吸食鸦片,民族危在旦夕。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皇帝召林则徐进京商谈禁烟事宜。鉴于林则徐之前在湖广一带已成功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全国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他发布命令,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部鸦片。只有少数烟商服从,大部分烟商持观望态度,不为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他会同禁烟派两广总督邓廷桢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外商,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降服,同意交出全部鸦片。

6月3日开始,林则徐亲自到虎门主持销烟。广东高级官员全部到场,不少外国人也来参观,当地民众更是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连续二十日,共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现场的外国观察员都心悦诚服,纷纷向林则徐脱帽致意。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唤起了爱国志士的觉醒,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史学界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第一人臣。

微阅读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为禁烟派代表人物,在湖广总督任内,严厉禁烟,卓有成就。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

齐白石 学画的木匠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

齐白石,原名纯芝。他出身贫寒,从小就跟随叔祖父学习木匠活,后来改学雕花木工。没几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细作雕花木匠,人们都叫他“芝木匠”。

一次,齐白石到一个大户人家家里干活,在书房里无意间看到一部乾隆年间所刻五彩套印的《芥子园画谱》。这是一部学画画的入门书,大部分学画画的人都是从这本书入手的。齐白石对书中精美的画作非常痴迷,忍不住向雇主借这本书。雇主看齐白石一个木匠肯上进求学,就把书送给了他。齐白石拿到书之后非常珍惜,白天忙着干活,晚上就在灯下一幅一幅地勾影描摹上面的画。由于长时间描摹书上面的画,齐白石增强了自己的绘画功底,渐渐地也能够将绘画中的图案及手法运用到雕刻当中了。那时候,当地雕花的题材几乎是千篇一律,他却能突破常规,创造出许多新的花样。这样一来,“芝木匠”的名气便越传越远了。

齐白石二十七岁这一年,湘潭著名画家胡沁园看到齐白石的画后,起了爱才之心,收齐白石为学生,并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下专心学习。胡沁园又介绍齐白石跟湘潭名士陈少蕃学读书、写诗。两位老师为齐白石取名“璜”,取字“濒生”,取号“白石”。

胡沁园教齐白石工笔花鸟草虫,把珍藏的古今名人字画悉数拿出来让他观摩。陈少蕃给齐白石讲解《唐诗三百首》,教他读孔孟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一些古文,还让他在闲时读《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

后来胡沁园又介绍齐白石向谭溥(号荔生)学习山水画,并鼓励他“一面读书学画,一面卖画养家”。在胡沁园的极力推荐和提携下,找齐白石画像的人越来越多,“芝木匠”终于可以扔掉木匠的工作,专做画匠了。

微阅读齐白石(1864—1957),书画家、篆刻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画家之一。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结交当地文人,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以卖画、刻印为生。以花鸟画最为著名,山水、人物亦有独特风貌。平生深研书画、篆刻,数次改变画风,遂成一代大家。能诗文,有《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

李四光 六十岁获得新生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48年,李四光从上海起程赴伦敦,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国一面调养身体,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提前一年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吉利海峡,先到法国。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港,一般人通常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李四光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