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02:59:32

点击下载

作者:陶雅慧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试读:

前言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老百姓国学仍然任重道远。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章太炎先生创办了“国学讲习所”,成为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后来出现了著名的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综观当前全球文化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已渐呈蓬勃复兴之势,尤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影响最大,其源也远,其积也厚。三家机构均以弘扬国学为宗旨,但又各具特色——北大国学研究院以学术研究著称,人大国学院以培养人才见长,而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则以传播和交流为重。国学传播中心,就是以推动国学的普及、研究、传播、交流为手段,以文化产业化、科研市场化为突破口,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本书立足于国学经典,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对古代先贤圣哲们的思想智慧进行了筛选、梳理和归纳,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警句箴言,提炼出一套比较系统的人生智慧精华。本书所选国学经典名句出自《论语》、《道德经》、《孟子》、《尚书》、《左传》、《孙子兵法》、《战国策》、《史记》、《淮南子》、《颜氏家训》、《容斋随笔》、《围炉夜话》、《抱朴子》、《菜根谭》等,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多达几十部。全书分为孙子兵法、道家智慧、儒家思想、佛家修禅四篇。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将这些古代智慧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精心选择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历史典故与生活案例,对古代先贤们丰富的人生智慧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解析和论述,力求增进读者对国学经典重要价值的认识与启发。这些故事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从英雄豪杰到贩夫走卒,取材甚广,真实生动,增添了该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读者在兴趣盎然的阅读快乐中开阔视野并得到启迪。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篇

巧用谋略,不战而胜

作为一位名垂千古的军事家,孙子并不认为战争是最高明的手段,他崇尚的是谋略,并不是铁血杀戮。孙子提的“三伐一攻”中,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是放在军事斗争前面的,而战争应该是政治和外交之外的辅助手段,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战争史上,许多以弱取胜的战争,都是由谋略而取得胜利的。而且,孙子提出了兵不血刃而达到目的,即使“百战百胜”也非“善之善者”,孙子认为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最高明的手段。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认为,兵家的战争目的在于以战止战,并非是争强斗狠的黩武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既把它作为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作为具体战役战术的最佳手段。显而易见,王霸也深知孙子所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王霸讨伐周建、苏茂之战,在初战胜利后,即闭营休息,针对苏茂远道而来粮食不足的弱点,对敌人的多次挑战不予理会,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迫使敌人自行退却;同时,周建军队的内部矛盾也因战争而加剧,致使周诵以城投降,从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孙子兵法》中所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如今已成为世界军事家们的共识,这种高超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以柔克刚,这是最高典范,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既然战争的直接动机就是击败敌人,夺取胜利,那么,如果有一种不经过开战就能让敌人屈服的选择,我们应该首选它。但要注意一点,孙子所谓不战,并不是说不需要军队,而是指可以通过计策谋划、外交手段或其他方式来让敌人屈服的手段。

怎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没有具体论述,但从全书中可以反映出其基本内容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心理等斗争手段,把战争遏止于萌芽状态。这种战略目标只有在具有诸多绝对优势条件下才能实现。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孙子在肯定这一思想的同时,基本的还是论述以战制敌。

对于这一战略思想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战争中的特殊现象没有普遍意义;有人认为这是脱离战争实际的唯心论观点不切合实际。但海内外更多的人都肯定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在今天“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宣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是有益的。

在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战役、战斗角度看,例不胜举。

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秋,刘秀派王霸与捕虏将军马武各领一支军队征讨在垂惠(今安徽蒙城北)称雄割据的周建。另一个割据称雄的苏茂与周建互应,得知周建受到刘秀的攻击,就急忙率领五校兵四千余人援救周建。苏茂先派一支精锐的骑兵袭击马武的军粮队伍,迫使马武前来营救,而周建则乘机领兵从城中冲出来夹击汉军。马武的军队认为有王霸的援助生力军,遂在战斗中都不尽力,结果就被苏茂及周建的军队打得大败。

马武率领军队退败经过王霸的军营时,大声呼喊,请求救援,然而,王霸却按兵不动,并对马武及其败军说:“敌人兵力太强,我如果出营,咱们两个都会失败,你们还是自己努力吧。”他部下的将官们都争着请求去营救马武。王霸又说:“马武的士兵全是精锐,他们的人数又多,我们的士兵还对敌人心存惧意,而捕虏将军认为有我们相依靠,所以他们不尽力与敌作战,我们两军的思路不同,这是失败之道。现在我闭营固守,表示决不援助他们,敌人一定会乘胜轻易冒进;捕虏将军及其所部见不到我们的援助,一定会奋战自保。这样的话,苏茂的部队就会疲劳,我们乘敌人疲劳时再出击,就可以打败他们了。”苏茂、周建果然出动全部军队围攻马武。马武及其部队得不到友军的救援却受到敌人的猛烈攻击,也只好人人奋力杀敌自保,双方遂陷入了激战胶着状态。并且由于激战了很久,双方也都逐渐显露出久战后的疲惫状态。王霸及其军队坐壁上观,对此情况看得十分清楚,于是军中人人激奋,遂有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王霸知道士兵们斗志高涨,遂打开军营的后门,出动精锐的骑兵袭击敌人的背后。苏茂、周建军队前后受到夹击,惊慌失措,大败逃走。王霸、马武也各自回到军营中休整。

不久,周建等又聚集起残兵败卒前来挑战,王霸却决不应战,而在军中与士兵们聚餐作乐。苏茂令部队放箭,乱箭像雨一样落到王霸的军营中,其中一支箭还落到王霸面前的酒杯中,王霸依然安坐不动。诸位将官说:“苏茂前几天已经被我们打败过,现在我们更容易击败他。”王霸却说:“不是这样。苏茂是客兵,远道而来,他的粮食不足,所以他就多次来挑战,希望拼死一战能侥幸求胜。现在我们闭营休息士兵,迫使敌人自动退却,正是兵法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苏茂、周建接连数日不得交战,遂领兵回到自己的军营。当天夜晚,周建之兄子周诵向汉军反正,关闭城门不让他们入城,周建、苏茂连夜领兵逃走了,周诵就以垂惠城向王霸投降了。

不战并不是说不需要军队,如果没有军事基础,只靠嘴皮子是难以战胜敌人的。不战的前提是认真积极地备战和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具备了非凡的军事实力,敌人即使想和你开战也要仔细衡量一番。比如,美国和苏联之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美国佛罗里达州距古巴仅有200余公里,中间只隔着一个小小的佛罗里达海峡。

美国政府得知赫鲁晓夫要在古巴部署导弹,立刻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行动。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了态度极其强硬的电视讲话:“苏联即将在古巴布署针对美国的中程核导弹发射场,这对所有美洲人的和平与安全都构成巨大的威胁,美国绝不能容忍他们这样做。即使是面临一场世界大战的危险,我们也绝不后退!”肯尼迪又声色俱厉地说:“我已下令对古巴实行封锁,检查一切运往古巴的战略进攻性军事装备。如果苏联强行闯过封锁线,那就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军事冲突,那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核大战,美国武装部队已作好了一切准备。”

美国的盟友英国、法国、前西德对于肯尼迪也都纷纷表示支持,抨击苏联的轻举妄动。

赫鲁晓夫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警告嗤之以鼻,他认为肯尼迪不过是在演戏而已,照旧我行我素,命令苏联舰队载着核导弹缓缓向古巴驶去。

过了两天,美军侦察机发现了驶向古巴的苏联舰队。肯尼迪立即下令美国军舰迎头拦截,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使赫鲁晓夫得知:美国人已作好了核战争的准备,宁可冒核大战的危险,也绝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千方百计向赫鲁晓夫施加压力。

两支舰队越来越近,星条旗和镰刀、斧头红旗相互辉映,在阵阵海风中飘动,发出“哗哗哗”的声响。

美海军士兵向苏舰发出减速的信号,但苏联舰队既不回答美舰信号,也不减速。美国舰队的官兵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令他们大惑不解的是:苏军舰队上的官兵全是一副若无其事的面孔,他们没有作任何开战的准备。

原来,苏军舰队没有接到任何作战的命令。就在两支舰队在一分一秒地接近时,赫鲁晓夫正通过无线收报机紧张地关注着海面上的情况赫鲁晓夫终于相信肯尼迪不是在演戏,克格勃向他报告:美国人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赫鲁晓夫打了个冷战,真要打一场核大战,苏联也许不是美国的对手论核弹头,美国是苏联的6~9倍;论洲际核导弹,美国至少要比苏联多150枚;论洲际核战略轰炸机,美国要比苏联多400架;美国的北极星导弹潜艇拥有约144枚核导弹,苏联则没有,这是一场实力威慑和心理意志的较量。

双方舰队的官兵可以相互看见对方的容貌了。美军再次发出信号,要求苏联军舰减速,美方要登舰检查,赫鲁晓夫再也支撑不住了,只好发出命令:“返航!全部返航!”“强大”的苏联舰队在美国海军舰队的紧逼下,在海面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在两个超级大国相斗中,美国赢了,没有花费一枪一弹。

借刀杀人,巧“借”东风

国学智慧的回音: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正是诸葛亮预知将有一场东南风,从而使火攻成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放火的器材必须平时准备好。发动火攻要看天时,放火要选准日期。所谓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季节;所谓日期,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凡是月亮行经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就是有风的日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实施火攻之前,必须把一定的条件准备齐。否则,火攻便无法正常进行。

历史上,以火助攻的战役举不胜举,下面就是比较经典的一例。

东汉末年,曹操在平定北方、统一中原之后,统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沿长江东进,企图迫使占有江南六郡的孙权不战而降,然后一统中国。

这时候,屡遭败绩的刘备已退守到长江南岸的樊口。受刘备的委托,诸葛亮只身一人前往柴桑会见孙权。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迎战曹操的决心,于是,孙权和刘备结为联盟,共同抗曹。孙、刘联军的军队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拉开了赤壁大战的序幕。

曹操的军队不善水战,初次交锋,孙、刘联军占了上风。曹操命令荆州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周瑜大会群英,巧施离间计,使曹操斩杀蔡瑁、张允,曹操失去善于水战的指挥官,窘迫之际,将大船、小船或30为一排,或50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在一起,这样,大江之上,任凭风浪再大,战船不再颠簸,曹操自以为得计。

周瑜得知消息,决心用火攻大败曹军。但是,时值冬季,江上多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了曹军,反倒要烧了自家战船,周瑜为此坐卧不宁。诸葛亮察天文地理,早已测知冬至前后将会有一场东南风出现,于是自告奋勇,要“借”一场东南大风,助周瑜一臂之力。

周瑜惊喜若狂,又得大将黄盖以死相助,以“苦肉计”骗得曹操的信任,在东南风乍起之时,驾着十余只载满了油和裹有硫磺等易燃物的干草的战船,在夜幕来临之际,迅速接近了曹操的战船。黄盖一声令下,点燃干草,十余艘战船在东南风的劲吹之下,犹如十余条火龙,直扑曹操的战船。

刹时间,江面上烟火冲天。曹操的战船连在一起,一船着火,几十只船跟着着火,曹操的水军士兵大部分烧死、溺死在江中,大火从江面蔓延到曹军岸边的营寨,岸边的曹营也变成了一片火海。

孙、刘联军乘势水陆并进,曹操从华容小道侥幸脱逃,20万大军损失殆尽。

赤壁一战,为以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借刀杀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恶毒策略,正人君子不屑使用,实际上,假借外力只需要注意分寸,适时地借助一下外力也是无可厚非的。借刀杀人作为一种策略,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也经常用到,目的是借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泽楷的电讯盈科在2000年底至2001年初受网络泡沫的冲击,遭遇前所未有的股市危机,股价一跌再跌。“小超人”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扭转这一颓势。就在这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平常不愿在媒体和公众面前露面的其父李嘉诚忽然一反常态,频频出镜。

2001年春节之前,李嘉诚及李泽楷父子,突然双双在位于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出现。当日他们在酒店订了一间贵宾房,但一改常态,并不是往常习惯去的大门一侧、不大引人注意的那一间,而是在侍应带领下,穿过厅堂走向位于大堂正面的那一间。当时正值午市繁忙时间,大厅内不少客人均可目睹两父子吃饭的情景,引来他们阵阵耳语。饭局约在2点15分结束,李氏父子虽然早知门外有几十名记者守候,但照样一起走出酒店。李嘉诚一见到记者便笑眯眯地说:“怎么你们会在这里?我可不是你们想象推测的那样,只是随便吃顿饭。”

李氏父子一起吃饭被记者碰上,并不寻常,当然事出有因。李嘉诚虽然每月都会到香格里拉吃饭,但一般会在晚上出现。此次与儿子李泽楷一同前往记者众多的酒店用餐,无疑是为因最近盈科股票下跌而烦恼的李泽楷作出正面声援,以帮助其脱离股市泥潭。

作为长江实业集团主席的李嘉诚与其子李泽楷在一家酒店公开进餐,在某种程度上很有可能在暗示李嘉诚将出手帮助李泽楷,为电盈拉拢策略性投资者,收购大股东手上部分电盈股份,以免电盈股价继续寻底。而李泽楷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强调,配售事宜会适当安排,但因法律所限,暂时不能公开任何计划。当被问及电盈是否与刚来港的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洽商与新加坡电信合作一事,李泽楷则三缄其口。谈到是否向父亲求助,他则说“没有主动(向李嘉诚)要求协助。”问及李嘉诚会不会主动相助,李泽楷则说:“你问他吧!”

不管李泽楷怎么说,李氏父子相约共进午餐的消息,马上在香港金融界流传开去,闹得沸沸扬扬,并令当天上午还在390元水平喘息的电盈股价,下午一开市便急速反弹近一成。这一饭局之后,市场陆续传出多项利好电盈的传言,如持有电盈股份的中国电信,会接下大股东计划于下月抛售的16亿股电盈;也有人揣测李嘉诚要出手接货,撑住小儿子李泽楷云云。此后的一个多星期时间,狂沽电盈的对冲基金以及“空仓之军”,见形势不对,于是暂时鸣金收兵,马上在市场买货补仓,使得电盈股价掉头抽上,升回4元以上的心理关口,最后以425元收市,升幅达一成。而李氏父子这一顿高调的“世纪午宴”,不单令电盈市值一天回升82亿元,而且令电盈股价急挫局面扭转,暂时化险为夷。“借刀杀人”一计,并不一定要用刀,也不见得就要取人性命,而是指假借外力或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借刀杀人”的诀窍是:当对己不利的征象已经暴露,另外又有一种势力不断扩张,将要参与活动的时候,应该设法借助这种力量去击败敌人,以利于保存自己的力量。

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认为,战争中无论是使用火攻还是使用水攻,都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形式。战争是追求胜利的,只要能打败敌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使用的手段,应该在什么样的时机和场合下使用。孙子说,火攻必须有有利的天气条件,火攻的目的是烧营寨、积蓄、辎重、仓库、粮道,给敌方增加困难,扰乱敌人,乘机取胜。从古至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极其有效的战争手段,火攻和水攻时常被兵家所使用。

孙子认为,首先应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这是达到“全胜”战略思想的最好手段。但无论是以谋略胜敌还是通过外交取胜,并非都是可以毫不费力便可获得的。它是从运筹决策和艰苦斗争中得来的。要获取全胜,必须在战前做好一切有关军事的准备工作。并必须运用外交、经济、文化等手段,在平时同敌人进行各种曲折的斗争,方能折冲樽俎,取胜坛坫。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子与太师,就是在一次筵席之间抵御了外敌的入侵。

春秋战国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便派大夫范昭去观察齐国的政治动态。齐景公设宴进行招待,当酒喝得兴致正浓时,范昭竟提出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喝。景公说:“那就用我的酒杯给客人进酒吧。”当范昭喝完杯中的酒时,晏子立即撤掉景公酒杯,仍用范昭所用之杯斟酒待客。范昭假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齐国太师说:“能为我演奏一支成周乐曲吗?我将随乐而起舞。”太师回答说:“未曾学过。”范昭无趣地离开筵席后,齐景公责备臣下说:“晋国是个大国啊。派人来观察我国政局,如今你们触怒了大国的使臣,这可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礼法,他是故意羞辱我国,所以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用您的酒杯给他进酒。”太师接着说:“成周之乐乃是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国君才能随之起舞。而范昭不过是一大臣,却想用天子之乐伴舞,所以我不能为他演奏乐曲。”范昭回到晋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齐国是不可进攻的。因为,我想羞辱其国君,结果被晏子看穿了,想冒犯其礼法,又被其太师识破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赞叹说:“不越出筵席之间,而能抵御千里之外敌人的进攻,晏子正是这样的人。”

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火力拼斗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经济中的“伐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中国就有一位年轻商人,利用高超的智慧获取了利益,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并不是依靠竞争中的“压价”、“占领市场”,与对手打个头破血流,而是依靠智慧与不断创新的精神来树立本公司与众不同的形象,“点子取胜”是其成功的基本因素。

有个年轻人决定凭自己的智慧赚钱,就跟着人家一起来到山上,开山卖石头。

当别人把石块砸成石子儿,运到路边,卖给附近建筑房屋的人时,这个年轻人竟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了。因为他觉得这儿的石头奇形怪状,卖重量不如卖造型。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很快就富裕起来了。

3年后,卖怪石的年轻人成了村子里第一座漂亮瓦房的主人。

后来,这里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

当地的鸭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商。乡亲们把堆积如山的鸭梨整车整车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

鸭梨带来了小康日子,村民们欢呼雀跃。这时候,那个卖怪石的年轻人却砍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

5年后,他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在城里买商品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

小小的山庄开放搞活了。乡亲们由单一的种梨卖梨起步,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和市场开发。

就在乡亲们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却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3米高百米长的墙。

这道墙面朝铁路,背后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看到醒目的4个大字:可口可乐。

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道墙,每年又有4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某著名公司的老板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那个小山庄的时候,听到上边的故事,他马上被那个年轻人惊人的商业智慧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

当日本人寻找到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却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

原来,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批发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这情形,顿时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原来,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其实,“伐谋”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敌人正谋划攻击我,我则先“伐”其谋,使敌人的进攻阴谋失败;一种是我想攻击敌人,敌人已作好防御准备,我用计谋挫败敌人的防御。在军事领域里,“伐谋”关系到将士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在政治领域内,“伐谋”关系到敌我的荣辱成败;在经济领域和体育竞赛中,“伐谋”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竞赛的胜负。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务必要慎谋、精谋、深谋、远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上兵伐谋”。

因敌制胜,大敌之擒也

国学智慧的回音:在强敌面前不敢正面对阵,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样做就如同“胆小鬼”一般。然而,孙子的观点则是:战争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是一时的争强好胜,因此,必须运用智谋,灵活应战。事实也证明,苏建单于之战、特拉西梅诺湖之战、坎尼之战都应了孙子的“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这句兵法之语。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弱小军队如果集中力量坚守,就会成为强大军队的俘虏。

孙子虽然十分强调谋的意义,但是他也决不忽视具体用兵的方法。在如何作战的问题上,孙子对每一战的胜负利害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他珍视每一战的胜利而反对进行无利甚至赔本的战斗。

孙子认为,战争意义重大,一定要慎重。在作战中,要灵活应战,切莫不顾现实条件的一味死守,那样只会自取败果。

西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大将军卫青领兵从定襄(郡名,治所在成乐,即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的土城子,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出发,征伐匈奴,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他们都归大将军管属。汉军出征后,斩了数千匈奴人的首级就胜利返回了。

过了一个多月后,这支汉军再次从定襄全部出发,继续征伐匈奴,杀死、俘虏敌人一万多人。苏建、赵信一同率领三千多骑兵,作为主力军队的一翼行动,偏偏他们碰上了匈奴单于的精锐军队,双方展开激战,持续了一天一夜多,汉军人少势寡,伤亡极大,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了。赵信本来就是匈奴人,他投降汉军后被封为翕侯,他看到局势危机,再加上匈奴人引诱,遂带领剩下的八百骑兵投降了匈奴单于。苏建在这种形势下就失掉了他的全部军队,仅仅一个人逃了出来,回到大将军卫青的军营。

卫青向军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询问,对苏建战败失军的过失,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没有斩杀过裨将,现在苏建丢弃了军队,可以斩杀,以此表明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却不同意,说:“不应斩。《兵法》上说:‘弱小的军队即使战斗力不差,也会成为强大军队的俘虏。’现在苏建用数千的兵力对单于的数万军队,力战一天多,都不敢有背叛之心。苏建自己归来而被斩首,这是叫以后的人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应当有生还归来的意思。苏建不当斩。”卫青说:“我侥幸以姐姐的关系来到军队中效力,我不害怕没有威信,而周霸要求我斩苏建以明军威,这很不合我的心意。况且假使我的职权能够斩杀将官,以我为臣子现在的尊荣、宠信,却不敢妄自有专杀大权于境外,将苏建交给天子,让天子自己处理这事,就此用来说明为人臣子的不敢专权,这样不是也可以的吗?”各位军官都一致同意称善,卫青遂将苏建囚禁起来。

苏建在与单于的作战中,由于人少,仅三千骑兵与匈奴数万人激战一天多,所以虽然他们作战勇敢,却也伤亡严重,几乎到了死伤殆尽的地步。孙子所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这一战恰是一个例证。

在国外的战争中,孙子的谋略往往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特拉西梅诺湖之战、坎尼之战,就是很好的例证。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率领步、骑兵6万人、战象数十头进军意大利。在汉尼拔的精心策划下,迦太基远征军翻越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于同年10月抵达意大利波河平原。在随后的几次交战中,汉尼拔连连挫败罗马军团,逼近罗马城。

公元前217年6月,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设伏全歼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等15000多人。面对汉尼拔咄咄逼人的攻势,罗马城中乱成了一团,一方面加强都城的防卫,另一方面推举出费边担任独裁官,统一指挥军事行动。费边上任后,一反过去与迦太基人正面交锋的做法,采取迁延战术,尾追在汉尼拔军队的后面,伺机骚扰,断其补给,消耗敌人的实力。但这样做的结果使意大利的农村受到严重破坏,又不能很快打败汉尼拔,所以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几个月后,费边不再担任独裁官,新任罗马执政官遂决定改变战略,与汉尼拔决战。公元前216年8月,双方在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地区举行会战。会战中,汉尼拔发挥了骑兵优势,以5万人全歼罗马军团86000人,取得坎尼大捷,兵势更盛。而罗马军初遭重创,士气低落,诸多同盟者纷纷倒戈。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采用“费边战术”,一面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一面出兵讨伐倒向汉尼拔的昔日盟友,切断汉尼拔的补给,消耗迦太基军的实力。

这样过了5年,罗马实力得到恢复,开始将战火引向境外。公元前210年,西庇阿率罗马军进攻西班牙,对汉尼拔军队的后方进行攻击,切断了他的补给源,使远在意大利的汉尼拔处境日益艰难,最后不得不退守意大利南端,罗马城长达数年之久的危险局面终于解除了。

在现代商战中,善于因敌制胜,临阵应变的人往往会更接近成功。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说:“我认为企业的战略不仅是决定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决定不做什么。面对很多的诱惑,我们首先要放弃,决定不做什么,剩下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集中精力的核心业务。”

众所周知,香港著名的大富豪霍英东,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根据竞争对手的变化,根据自身的实力,不断地调整目标,收获成功。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霍英东慧眼顿开,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立即成立了立信置业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不知这个默默无闻的新手是不是神经错乱了。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产都是出售“整栋楼宇”,而霍英东使用的却是房地产工业化的办法,推行住宅与高层商厦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采用分层销售、预订楼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同行一下子就觉得他的这种方法切实可行,纷纷效仿。只用了几年时间,霍英东就成为香港知名的房地产商人。

正当其他房地产商人全力以赴进行房地产大战的时候,霍英东的心中又产生了新的主意。他想,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一定急需大量的沙子。

他马上花重金到国外买回来了大型挖沙船。这种大型挖沙船20分钟就可以挖出2000吨沙子,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东“发”了,急忙奋起直追可是,此刻霍英东已经取得香港海沙供应的专利权了。

后面追兵很紧,霍英东又生一计:众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他觉得,这一次必须下快棋!决心一定,他立即从荷兰、美国等地购买各种设备,放开手脚开始了香港规模最大的国际工程海底水库淡水湖第一期工程。这一工程,标志着外国垄断香港产业的格局被打破,霍英东也因此财源滚滚。

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在现代看来很容易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这句话说得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客观地认清当前形势;二是对敌我双方力量能够作出正确评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这里,孙子用简洁、鲜明的语言,指明了战争指导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知己知彼不仅是普遍应用于战争的科学规律,也是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所借鉴的重要规律。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要“知己知彼”,才能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利润。“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能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武关于兵家制胜的指导思想;也是知和战关系的战争认识论思想。“知彼知己”从狭义范畴来理解,是指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掌握;从广义方面理解,就包括知己以外的各种相关情况。

应当说,“知彼知己”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不仅有对敌我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了解,还有对战争的指导规律和各种作战原则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揭示了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找出作战指导的规律,并按这些规律战胜敌人。因此,孙子这儿讲的已是知与行、学习与使用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普遍的认识论价值。“知彼知己”,不但是兵家制胜的谋略原则,而且已成为科学的真理。历史上用兵的人凡是遵循了这条原则,就取得成功;否则,便招致失败。

楚汉相争时,刘邦一方面坚持与楚正面作战,另一方面开辟北方战场,命令韩信、张耳引兵东击赵王歇。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准备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说:“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虑采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

成安君陈余是一个书生,他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至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他最终还是没听李左车的计策。

韩信派出的侦察人员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韩信非常高兴,大胆引兵前来,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半夜选两千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同时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将士们谁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称是。韩信召集将领们分析后认为,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定会担心我们遇到险阻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天刚亮,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然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军丢下的旗鼓。韩信、张耳退入河边阵地,汉军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这时韩信所派的两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两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命。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逃兵,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今河北省槐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

韩信在制定作战计划之前,先派情报人员探清了敌人具体计划,一旦肯定李左车的计谋未被采用,就果断地抓住战机,巧妙部署,一举夺下赵军营垒。试想一下,如果李左车的计谋被赵军应用,韩信再如此组织进攻必遭惨败。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韩信这一仗的胜利,就在于他做到了知己知彼。

商战比兵战更为复杂,各种因素不是那么明朗清晰,相关的各种条件含混不清,只能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使经营活动顺利发展。因此,更要强调“知己知彼”,才能达到“百战不殆”的目的。“己”指的是自身条件和内部环境,包括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经营场地、地利条件、商品种类、商业信誉、商品来源等等。“彼”既可指竞争对手,又可指贸易伙伴,总之,与之进行业务往来的团体或个人,都可以称之为“彼”。“知彼”,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手段,了解对方的经济实力、商业信誉、人员素质、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经营动态等等。若是竞争对手,“知彼”更要探明对方的强弱虚实、长短优劣,我们便可避实击虚,扬长避短,攻击其弱点。

我们和外商是公平的贸易合作关系。和外商打交道,要坚持原则;同时,千方百计探明对方的经营状况、合作目的、合作担保,不能一见面就把自己企业的全部经营情况全盘托出,结果使对方抓住了弱点,造成讨价还价、施加压力的可乘之机。据说在“文革”期间接待友好人士时,对我国特有的景泰蓝和宣纸生产技术,厂方又是讲工艺流程,又是让其拍录像。结果,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精品,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友好”地窃走了。所以,和外商打交道更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则造成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1985年我国渔业部门同非洲某国合资办了两个渔业公司。我国向这两个公司提供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是相同的。但后来这两个公司经营状况却大相径庭:一个管理好,效益高;另一个管理混乱,亏损严重,短短的几个月,就破产倒闭了。原来这后一个公司是个空壳公司,负责人是个不懂技术的莽汉,其他人也都是临时凑合的,因为事前未能做到“知彼”,不了解其底细,盲目与之合作,所以造成了损失。

从以上实例分析,使我们看到“知己知彼”对于经营成功与失败是何等的重要。

善用兵者,以战养战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主张:用兵打仗,要善于做到就地取食,以战养战。这而种“就地取食,以战养战”的办法,与商业活动中“借地生财”、“借钱生钱”是一致的。洛杉矶奥运会之前的所有奥运会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它。然而尤伯罗斯却看到了它的无限商机,他利用了以会养会的方式,拉赞助,卖播映权,不但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而由此也大赚一把。所以1984年以来,奥运会的主办权亦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会征集两次,粮草不会运送三回;军需从国内取用,粮草依靠敌国解决,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供应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是孙子重要的军事经济思想。“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主要讲就地生产、取用国民,或者是深入敌境作战,夺取敌人粮秣,就地补充给养以加强后勤保障。

孙子“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可以达到“胜敌而益强”,从以战养战的角度讲,这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军事思想。

孙子“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主张,实质上反映了他就地取食、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

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陈武帝令侯瑱等率军围逼湘州,企图将湘州夺回。为此,北周贺若敦率兵急忙前去救援。这时,恰逢秋天洪水泛滥,江路中断,粮食无援,军中无粮,军心危惧。贺若敦派兵到处抄掠粮食物资,补充军队。贺为了让侯瑱等知道北周军不缺粮草,特在营地堆起许多土堆,外边覆盖粮米。召来附近村里人,假装询问情况,然后让他们回去。侯瑱从这些村民口中得知,贺若敦粮食很多。贺又命令部队增修营垒,造庐舍,好像要打持久战的样子,与侯瑱相持一年多时间。贺若敦在断粮之际,便向当地百姓借粮或者派兵向敌人掠取粮食,稳住了军心,并以假乱真,让敌人误认为粮食充足,不敢贸然进攻,争取了固守相持的时间。

就地取食,以战养战是古代用兵常采取的一种策略。在现代社会也可以经常见到这种策略运用的经典事例。

1984年,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洛杉矶举行,尤伯罗斯就任洛杉矶奥委会组委会主席,主持筹办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应聘经营奥运会不久就公开宣称,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尤伯罗斯夸下如此海口,使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人士目瞪口呆。

众所周知,举办现代奥运会是财政上的一场灾难。自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奢华和浪费,成为举办奥运会的一种时髦和趋势。举办一次奥运会要几亿美元的投入,已属于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尤伯罗斯如此说法,难怪人们不敢相信了。

其实尤伯罗斯绝不是口出狂言,他已成竹在胸。尤伯罗斯查阅了历届奥运会举办情况的资料,他看到,前几届奥运会之所以耗资巨大、亏损严重。主要是由于必须要负担庞大的建筑设施成本。他看到洛杉矶有现成的各种运动场地,同时,这里三所大学的学生宿舍可以作为选手下榻的奥运村,所有这些基本的大宗项目几乎都不必另行建设。剩下的就是如何充实一些必要的设施了。尤伯罗斯决定实行各个项目直接由赞助者赞助设施的办法。

与经济界的赞助者打交道是尤伯罗斯的拿手好戏。尤伯罗斯亲自谈判一宗宗赞助合同,运用他的推销才能,挑起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一开始,尤伯罗斯首先对赞助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听起来苛刻的要求非但没有吓走赞助者,反而对赞助者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结果是赞助者纷纷前来,一时间赞助成了一大热门。其中索斯兰公司最急于加入赞助者的队伍,甚至还没搞清它要赞助的一座室内赛车场是什么模式,便答应了组委会提出的条件。

最后,尤伯罗斯以5个赞助者选1个的比例选定了30家赞助厂商。这些赞助单位都欣然应允将使洛杉矶奥运会拥有最先进的体育设施。

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尤伯罗斯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做成的。尤伯罗斯实行了美国三大电视网争夺独家播映权的办法,使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出资2.25亿美元夺得播映权。

尤伯罗斯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被打破了。

1984年奥运会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这不但表现在财政上有所盈余,更表现于这届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尤伯罗斯以经营企业的手法筹办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后的历届奥运会也深深地打上了尤伯罗斯的印记。

速战致胜,切勿旷日持久

国学智慧的回音:事实上,孙子提出的“兵贵胜,不贵久”,不仅是战略原则,而且是战术原则。在实践中,战机是至关重要的,错过机会,就会吃败仗。战争就在于选择一个重创敌军而又能保全自我的“时机”行动,而这一时机,需要兵贵神速,即“其机在速”。“兵贵速”,还是一种战术方法。在战役中,必须以快速作为军队行动的方针。打仗需轻捷、敏锐、高速、灵活。

神速是军队取得胜利的秘诀。

北魏与夏统万城之战,发生于我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时期。当时,我国南方为东晋政权统治,而北方则出现了众多的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建立的独立割据政权。北魏与大夏便是这些众多的割据政权中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北魏由于能够接受汉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因而逐渐强大起来。北魏在将自己的势力向南发展、推进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统一北方。发生于公元427年的北魏与大夏国统万城之战就是北魏为统一北方而发动的。在这次战争中,鲜卑族北魏主拓跋焘对于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面对所要攻打的统万城,作战指挥果断灵活,避免了陷入旷日持久、进退两难的境地,较好地完成了这次攻坚战,推动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大夏国建立于公元407年。当时,北方已有南燕、后燕、北燕、北凉、北魏、后秦等独立的割据政权。夏主赫连勃勃是匈奴族人,在建夏之前,曾经投奔后秦的高平公破多罗没弈于(鲜卑族),谋得后秦骁骑将军的官职,并被没弈于招为女婿。后来,赫连勃勃以在高平打猎为由,阴谋袭杀了岳父,将其领地及手下并为自己的势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夏国。赫连勃勃建国后,没有将高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是以流动袭击的办法蚕食后秦疆土,不断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久,东晋刘裕灭了后秦,赫连勃勃趁势占领了后秦岭北镇戌郡,夺取了长安,在较强的军事力量支持下,其统治权得到了巩固与发展,成为北魏的劲敌,阻碍着北魏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赫连勃勃在其统治得到巩固,疆土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决定将其国都定在统万城(在今内蒙乌审旗南白城子)。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都统万城。他驱使人们用蒸熟的土筑城,筑成后他用铁锥刺土,如果刺进一寸,就杀掉筑城的人。在他的暴力与高压政策下,统万城筑成后非常坚固,其“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其坚可以砺(磨)刀斧。”赫连勃勃妄图以此坚城抵御外族侵略,延续其残暴的统治。

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于公元386年,那时,后燕是当时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则处于后燕势力的包围之中,北魏通过与后燕的多次艰苦作战,削弱了后燕的势力,使自己逐渐强大起来。北魏统治者注意军事与生产双管齐下,稳定其统治范围内的农业经济,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的政权。公元396年,北魏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久,后燕灭亡,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计划。公元428年8月,夏主赫连勃勃病死,诸子争位,互相攻击。次年,赫连昌争取到王位继承权,但大夏内部矛盾更为尖锐,北魏便乘此机会发动了灭夏之战。

公元426年9月,北魏主拓跋焘命大将奚斤率兵上万,攻夏之薄坂(今山西永济西),进袭关中、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己亲率骑兵两万出平城(魏都,今山西大同市),渡黄河袭击统万城。夏主赫连昌率军迎击,战败退回城内固守。魏军分兵四掠,驱牛十余万,掳夏居民万余而归,作了一次试探性的战略进攻。

这年十二月,魏军南路奚斤率军夺取了长安。次年正月,赫连昌派其弟赫连定领兵二万南下,企图夺回长安,恢复关中。两军相持在长安附近。魏主拓跋焘乘夏军兵力被牵制在关中的有利时机,决定动用近十万大军再次袭击统万城。5月,拓跋焘率军西进,以三万骑兵为前锋,三万步兵为后继,三万步兵运送攻城器具。北魏军从君子津渡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杭锦旗境内)筑城修整。原附属于夏的今内蒙南部与陕北地区各族游牧民族首领纷纷降于北魏。这时,北魏主拓跋焘改变步、骑兵齐进的原进军计划,决定率轻骑三万以最快的速度直抵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拓跋焘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定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以攻破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往攻。拓跋焘解释说:“用兵攻城,在军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攻城,敌军见我势众,必然据城固守,不敢出战,我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食尽兵疲,外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抵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未到,意必松懈,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敌。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还因为我军离家二千余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三万骑兵攻城虽不足,而决战则有余。”拓跋焘说服了部队,遂督军前进。

六月,魏军至统万城。拓跋焘将大部队隐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数兵力至城下挑战。夏军坚守不与北魏军决战。这时,夏军一将领狄子玉前来投降魏军,并泄露夏军的作战意图:夏主赫连昌已派人调赫连定回援,赫连定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战败奚斤于长安后,再回援统万城,到时内外夹击北魏军,将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夏主赫连昌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针。

恰巧,此时魏军中有一犯罪的士兵逃至夏军内,告诉夏军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亦未到,宜速击之。”赫连昌听了此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拓跋焘见敌军出迎,喜不自禁。为诱夏军深入并助长其骄气,魏军向西北方向佯作退却。夏军出城追击北魏军。这时,天气突变,骤然刮起东南大风,飞沙满天,雨随风至,赫连昌之军利于顺风追击,便趁势猛攻魏,形势对魏军很不利。但拓跋焘坚定地指挥作战。他除派兵正面迎击敌军外,将骑兵分为左右两队,绕道截断夏军后路,从背后顺风向夏军反突击,将不利变为有利。激战中,拔跋焘身先士卒,虽身中飞箭,仍带伤奋勇杀敌,在魏军的前后夹击、拼死力战下,夏军被杀一万余人,赫连昌来不及回城,率残部逃往上圭(今甘肃天水市)。北魏军乘胜攻下统万城。赫连定却没能攻下长安,听说统万城失守,也退逃至上圭。北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不久,北魏军进军上圭,夏国灭亡。

从统万城之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孙子的军事思想在古代不仅仅是汉族的军事统帅将其作为指挥作战、克敌制胜的指导,而且,在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区域中,也极受少数民族将领的推崇。我们从统万城之战拓跋焘对于攻打坚城的弊端的认识中,从拓跋焘为尽量避免自己军队屯兵坚城而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作出的决策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出这种情形。正是因为拓跋焘对于长途奔袭敌国的弊端有所认识,因此在统万城之战中,他采取了诱敌出城的策略争取了速战速胜,抓住了敌人援军未到的有利时机,以速战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既避免了攻坚战,又避免了受到敌军的内外夹击,可以说是运用《孙子兵法》克敌制胜的成功范例。

反观夏军之失败,其主要原因固然是因为其本身奴隶制政权及其恐怖统治的不得人心,军事、经济实力弱于北魏,但仅就其军事统帅而言,赫连昌作战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北魏军第一次越过黄河袭击统万城之后,夏军仍没有注意加强黄河天险一带的战略防御,反而分散兵力屯兵坚城去攻夺长安,使北魏有了发动袭击统万城的间隙;在北魏军逼近统万城之时,赫连昌在没有认真分析出城速战对于敌我双方之利弊的情况下,临时改变以逸待劳、固守待援的作战计划,出城轻率迎战,结果造成兵败城破,丧国灭国的遗恨,其教训值得后代兵家深思。

投其所好,利而诱之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强调,“兵以利动”、“利而诱之”。孙子认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要摸准对方贪什么“利”,然后针对其所求而施以小利。“利而诱之”,在商战中,也是经常被运用的策略。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正是这个道理。“利而诱之”,在经营中就是“投其所好”,关键在于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仔细研究,认真分析,把自己置身于顾客的角度,想顾客之所想,求顾客之所求,从而追求适销对路的产品,探求最佳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以满足各类顾客的需求。“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孙子这句话,其大意是:能使敌人自己来的,是以小利引诱了它;能使敌人不能前来的,是牵制妨害了它。

孙子主张“兵以利动”,就是说指导战争要讲求效益。战争是敌对势力为着利益驱动而采取的行为,是利益冲突发展的最后结果,也是实现一定政治经济利益的手段,战争必从属于利。在战略决策时,要首先考虑是否有利,“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不可以轻率决策。战争结果也应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以“安国全军”为目的,“唯人是保”、“利合于主”为最高准则。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这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在具体战役的处理上,如何调动引诱敌人,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孙子认为,能使敌人自己来上钩的,是以利引诱的结果,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去引诱它。要让敌人自己来,就是要用利去引诱他。

东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为成就霸业,对内改革,对外征战。斗越椒自恃智勇无比,对庄王有忌恨之心,伺机谋反。当庄王北伐之时,他举兵占领了郢都,随即拦截庄王归路。庄王回师途中,与叛军相遇。双方交战,庄王损失不小。当时庄王心生一计假装退兵,暗将大军四下埋伏,以一队兵引诱敌人,节节败退;让其追赶,待其疲惫之时,聚而歼之。斗越椒果然以为对方败阵而逃,率军追击,自以为获得了胜利。后发现中计,无路可逃,斗越椒中箭身亡,叛军被歼,庄王凯旋回郢都。这一战例,庄王用假退兵之计,施以小利引诱斗越椒上钩,使其陷入埋伏,兵败身亡,体现了以利动敌的原则。

在商战中,“利而诱之”要较之兵战复杂得多。在经营中,从自己方面讲,要“因利而动”、“因得而用”,“有利则动”,“无利则止”,非见利不起兵,非得其利不用其计,要以能得“利”作为经营决策的一个目标,突出“利”,强调“得”,讲求经济效益。但从取利对象顾客来看,顾客是商业活动的主体,而顾客所好是多方面的。

消费者的需求和嗜好,对于生产者、销售者的经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经营者应研究这些,为满足顾客要求,受到他们的欢迎,要运用策略,投其所好,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日本有一家普拉斯公司,专营纸张、文具、图钉、回形针、尺子等文教小用品。开始经营不景气,濒临倒闭破产。后来仔细对购物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购买者来购货,不是仅买一件,而是三五件一齐买,便想出了一个新颖的经营点子——文具组合,将文具及剪刀、透明胶带、小卷尺、塑料尺、小订书机、合成浆糊等,放进一个设计精巧、轻便易带的盒子里,盒子外表则印上色彩鲜艳和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一改造,其实只在包装的盒子上。因其迎合了中小学生的需要,也受到了机关及各界员工们的普遍欢迎。所以一经上市,很快就成为热门商品。上市的第一年,就销售了300多万盒。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额利润。之后又进行了改进,向高档化、立体化发展,在盒子里按上电子表、温度计等,使它更趋完美,外形更精美、多样化,使其风行全球,普拉斯也就成了名牌商号。

攻而必取,守而必固

国学智慧的回音:实际上,孙子所主张的攻守兼备也是一种军事艺术。东汉初年耿弇讨伐张步,他扬言要进攻西安,而实际上却攻克的是防守不足的临淄,临淄攻克后,据守西安的敌人孤立,被迫自动弃城逃走;东汉末年朱儁攻打宛之战,朱儁为了攻克宛,先吸引宛中敌人的注意力于城的西南角,而他则率精兵从城的东北角乘机攻入城中。这两个战例都是“攻其所不守”,从而达到了“攻而必取”的效果。“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攻打而一定取胜,是由于攻打敌人没有防守的地方;防守而一定牢固,是由于设防于敌人必然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该在哪里设防;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该从哪里进攻。

孙子对战争有必胜的信心,他不仅注重攻守兼备,而且能攻善守。在进攻时,就要攻击敌人防守空虚、薄弱的地方,这种地方敌人或者没有防备,即使有防备,也是漏洞百出,如将领无能、兵马不精、营垒不坚固、防守不严密、敌人救助所不能及、人心不齐、粮草不足等等。对这种地方的进攻,才能做到攻必取、战必胜。相反,防守也要求防守到位,扼守敌人必然进攻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地抵挡敌人的进攻。围绕着如何攻守,历代军事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演练,导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话说东汉光武帝命令耿弇平灭在齐即现在山东中部地区临淄一带的张步。耿弇率领汉军平定济南周围地区后,继续挥军东进,来到临淄附近。当时,张步都于剧(今山东寿光南),派别将驻守临淄,又派他的弟弟张蓝率精兵驻守距临淄仅有四十里的西安,耿弇的军队就在临淄和西安之间,西安东南的画中住了下来,准备对这两处地方发动攻击。

耿弇视察西安,发现西安城虽小但十分坚固,又有张蓝的精兵二万,不易攻取;临淄城虽然大,其实却容易攻取。耿弇就在军中下令,命令各部队上下准备攻城的器械,说是五天后进攻西安。同时,他又命令军中将所俘获的敌人间谍暗中放掉,让他回去给张蓝报信。张蓝得知耿弇的汉军即将攻城,也高度戒备,昼夜严加防守。

到了第五天的半夜里,耿弇命令将士都尽早吃早饭,随后就出发了。到天明的时候,汉军来到了临淄城下。护军荀梁等人发现这是要攻临淄,就与耿弇争执起来,他们主张应该速攻西安。耿弇就解释说:“不能进攻西安。西安听说我军即将攻击它,他们日夜加强守备,而攻临淄出其不意,突然进攻它,城中的人必定十分惊慌混乱,我军乘机进攻它,一天就必定攻克。攻克了临淄,西安就孤立了,张蓝与张步相隔较远,他一定会弃城逃亡而去,这是所谓攻击一城而实际得到两座城。假若我军先进攻西安,不能马上攻下它,在防守坚固的城下疲劳兵卒,将士死伤的一定很多。纵然我军能力克西安,张蓝率领它的精兵逃奔临淄,两股敌人合起来,加强他们的势力,再查看我军的虚实。我方孤军深入敌人的地盘,后无援军,粮草不继,十数天后,不战就已经自动陷入困境了。各位的意见,未必见得合宜。”

汉军遂在耿弇的指挥对临淄发起了猛烈攻击,才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攻克了临淄,汉军随即入城占据了临淄。在西安的张蓝听说临淄失守后,大为惊惧,急忙率领他的部队弃城而逃,投奔到了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在各地起义,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南阳(今河南南阳一带)的黄巾军在张曼成的率领下起兵。他自称“神上使”,集聚了数万的人马,杀死南阳郡守,屯兵于宛(今河南南阳)一百多天。后来太守秦颉与黄巾军交战,在作战中杀死了张曼成。但是黄巾军更立赵弘为统帅,归附他们的兵马更多,黄巾军的队伍多至十多万人,继续占据着宛城。朱儁与荆州刺史徐谬以及秦颉合并兵力,共一万八千人,包围了赵弘。但从六月直到八月,一直没有攻克宛。朝廷中就有官员想处罚朱儁,司空张温上疏说:“以前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是旷年累月地进行一次战争,才能最终战胜敌人,朱儁讨伐颍川的黄巾军,由于他讨伐贼人有功效,国家才命令他率领军队攻打南阳的黄巾军,他消灭敌人的方略已经布置好了,临阵改换将领,素来是兵家所忌讳的事。朝廷应该多给他些时间,以责成他能够成功。”灵帝听后,遂决定不惩罚朱儁。

朱儁因朝廷催促,也就加紧攻打赵弘,并在一次交战中杀死了他。但是黄巾军的另一个首领韩忠,继续统领黄巾军占据着宛,也继续抗击汉家官兵的讨伐。朱儁的兵力太少,正面进攻实在不是敌人的对手,他遂在宛城周围设置营垒包围了宛,又修筑起土山,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可以查看城内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官军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终于鸣鼓发起了对宛城西南角的猛烈进攻,城内的黄巾军们都集中到了西南角,结果城的东北角的防守就空虚了,朱儁见这一有利战机,遂亲自率领精兵五千乘机攻打东北角,并攻入城中。韩忠被迫退守于小城,恐慌惊惧之余请求朱儁允许他投降。

孙子主张攻守兼备,进攻就要攻击到敌人不能防守的地方,防守就要防守到敌人不能进攻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军事战略的目的。

修道保法,出奇而制胜

水是柔软的,石头是坚硬的,然而水却能把石头冲走,这完全是因为势的原因。势可由多种因素形成。如战争中由士气、斗志、勇敢、无畏等形成的气势,有兵力、火力、速度等形成的优势,由地形、地貌、地物形成的地势,由季节、天候、温度等形成的天势等,这种势是压倒敌人的反抗、摧毁敌人斗志的必要条件。

以计制计,凡事都要“计”取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主张凡事都要“计”取,不可以硬碰硬。“计”是智慧的结晶,是力量的源泉。正确地运用“计”,就可以做到化解难题,无往而不利。诸葛亮熟知兵法精髓,深谙用“计”之术。司马懿这只“虎”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决不离山的主意,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了山;他原想用“调虎离山”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真是计外有计,天外有天,军机难测。“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它指导战争就一定会取胜,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必败无疑,我就告辞离去。

孙子一向主张,在行军作战中,一定要善于用计谋、诡道,不可盲用蛮力。孙子又强调计有大小之分,要作具体区分和运用。善于用计者,总能以大计制小计,从而获得胜局。

蜀后主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34万伐魏,分5路进军,六出祁山。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40万至渭水之滨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沙场老对手,双方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诸葛亮在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5个大营,并从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14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应,以防不测。司马懿则屯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水上架起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5万渡河至渭水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务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司马懿受命离开魏都时,曾受曹睿手诏:“卿到渭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战。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所以在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之后,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由于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因而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战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不必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鼓噪攻讦。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司马懿这只“老虎”离山,谈何容易!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司马懿这只善长谋略,经验丰富的“深山之虎”,终竟被诸葛亮调出来了,还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诸葛亮究竟使了什么样的奇招,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也难免上当呢?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他同时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利用这点作文章,期待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困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便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作文章、设诱饵,以此引司马懿这只“虎”离山。措施之一是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作持久战的架势。这就等于宣示司马懿:你不急,我也不急;若是我不急,看你还急不急。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父司马懿说:现在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去,如何是了?何不约孔明大战一场,以决雌雄!司马懿口头上虽说,“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心里其实也很着急。诸葛亮的另一个措施,是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牛流马,长途运粮,据传这东西很好使,“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从剑阁运抵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说道:“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诸葛亮看出了司马懿急于破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于是进一步利用这一点引他上钩。办法是:一方面在大营外造木栅,营内掘深坑,堆干柴,而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造成蜀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而大营空虚的假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置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士驱动木牛流马,伪装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引一支军马在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粮。而司马懿呢?他虽烧粮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深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便也使了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计来应战。他亲领魏兵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却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部将冲锋在前,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这样做,一则是担心蜀营有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挥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力奇袭上方谷,烧掉蜀方的粮草。

然而,司马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未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诸葛亮早料到司马懿这一招。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军四处奔走呐喊,虚张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态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机,另派一支精兵去夺了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司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果然中计。他见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回大营救援,便趁机急领司马师、司马昭及一支亲兵杀奔上方谷来。接着又被蜀将魏延依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诱进谷中,截断谷口。一时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焰冲天。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亏得突来一场倾盆大雨,才救了司马氏父子3人及少数亲兵的性命。

兵闻拙速,巧之久也

国学智慧的回音:“兵贵神速,以快取胜”的谋略思想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影响尤其深远。“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已经成为有口皆碑的名言。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在现代企业家的眼中,一寸光阴不但等于一寸金,甚或尺金、丈金,因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使时间增值。所以,抓住战机,提高效率,用高速度击败对手,便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制胜法宝。孙子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可谓启迪颇多。“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用兵打仗,只听说过宁愿指挥笨拙而求速胜的情况,没有见过为了追求指挥工巧而热衷于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从来不曾有过。

众所周知,持久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时代,战争应当更加慎重。孙子在此提出的速胜论,揭示了战争指导中的一般规律。速战与持久战,是战争中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战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速战速决更为军事将领所常用,因为它能快速地止住战争,使社会资源不至于大量地消耗,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唐朝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除刚即位不久的中宗皇帝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从此,朝政大权尽归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武后就大批地排挤、杀死、囚禁不听命于她的大臣和李氏宗室的亲王。这就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不满,反对武后执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并进而发展成部分人的武力对抗。

这一年,遭受政治打击的眉州刺史徐敬业、其弟周至令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周至尉魏思温、监察御史薛仲璋等相聚于江都(今江苏扬州),以匡复李唐宗室为旗号,起兵反对武则天的统治。

徐敬业起兵后,以魏思温为军师,并向他询问下一步的进兵计划。魏思温便说:“将军您起兵以匡复李唐宗室为借口,兵贵神速,您就应该率领大军正大光明的开进,早率大军出江淮,直指洛阳。那么天下所有人就都知道您的目的是在匡复皇室,四面八方就纷纷响应您的号召了。”徐敬业想采纳魏思温的计策,而薛仲璋则建议说:“金陵(今江苏镇江)那个地方王气已经出现了,我们应该早早地响应,况且又有长江天险,不用布防就已十分牢固。因此,我希望先出兵攻取金陵周围的常州(今江苏常州一带)、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等地,作为我们王霸大业发展的根据地和基础。然后再向北用兵图谋中原,进攻则没有不利的,退守则有根据地可依归,我认为这才是最佳的策略。”徐敬业也认为此一计划可行,便欲采纳。魏思温却不同意这一计划,继续表明他的主张,进而说:“山东豪杰因为武后专制弄权、控制朝政,都愤愤不平,一旦他们听到将军您起兵了,他们会纷纷自发地蒸饭当作军粮,拿起铁锄当作武器,等待您率领大军从南方打过来。您如果不利用这种大好态势建立大功业,反而去积蓄力量退缩于江南经营自己的巢穴,您这不是想自立为王吗?远近四方的人得知您如此作为,他们就聚集不起来,谁还会响应您?”

魏思温的这一中肯可行的计划并没有被徐敬业采纳,相反,徐敬业却采取了向南用兵的建议,他派唐之奇领兵驻守江都,自己则带领一部分军队南渡长江进攻润州(辖境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江宁等县市,治所在镇江)。魏思温见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对杜求仁说:“兵势宜合不宜分,合则声势强大,分则势力薄弱。现在徐敬业不集中兵力北渡淮河,收服山东之众,并率领他们进攻洛阳,失败就在眼前。”果然,在随后的战争中,徐敬业在官府军队的进攻下,步步失败,最后兵败身亡。

战争的目的,是夺取胜利达到政治上的目的,而不是在持久对峙中耗费人力、财力。所以,战争切莫打持久战,要速战速决,节约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战争消耗。这是古今中外一切军事家的共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子,强调论述了这一真理,并由此引申出“兵贵胜,不贵久”的战争根本原则,不能不说是十分光辉的。

孙子所说的“作战”,在这里并不是指战场交锋,而是战前准备。孙子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着重阐释了战争与经济,特别是与后勤的紧密依存关系。

对于如何激励士卒去拼命作战,孙子有着比较精彩的论述。孙子认为要使士卒争先冲锋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愤怒;要想夺得敌人资财,就要用财货奖赏士卒。孙子认为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的方法。孙子所论,今日犹然。

孙子在其兵法中提出:军事用兵应当速战速决速胜,不应拖拉,贻误战机,否则,就只能自取败果。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后,本来应该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集合兵力,直捣洛阳,如果那样,天下的局势也许会改观。但是,他却分兵经营江南,延缓时日,反而给武后以调兵遣将、完成布防的可乘之机,正违背了《孙子兵法》中的“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教训,所以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认为,指挥作战必须根据兵力的大小,与敌人兵力的对比情况,正确使用。有优势兵力就可以采取进攻战;兵力相当就应该首先设法使敌人兵力分散,而后各个击破;兵力小于敌人应采取防御或避免与敌人交战。组织进攻作战要有绝对优势兵力,做到“以镒称铢”;反对不自量力,“以少击众”、“以弱击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最好的用兵方法就是打击敌人的作战谋略,其次是在外交上瓦解敌人的联盟,再次是用军事力量征服敌人,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但他并不认为战争是解决国与国间纠纷和争议的惟一手段。要征服敌国,可以用军事手段,以战争解决问题,但这却不是最高明的做法。他说,百战百胜其实算不上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如果不通过交战就能够使敌国的军队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

孙子崇尚“上兵伐谋,以谋制胜”,而不是铁血杀戮。“上兵伐谋”,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自己有高妙的战略性决策,在谋略上胜过敌人;另一个是在战争中用谋略胜敌。“上兵伐谋”既可以用于战略,也可以用于战役战术;既可以运用于进攻,又可以运用于防御。无论是战机的创造、兵力的部署、战法的使用、地形的利用、目标的选择等等,都是谋略发挥的天地。

拿破仑入主巴黎,采取的就是以谋制胜的策略。“马背上的世界灵魂”——拿破仑,一生以辉煌战绩彪炳史册,其兵不血刃地占领巴黎的胆略和魄力也为世人折服。人们不禁惊叹:“这才是真正的拿破仑!”

路易十八复辟后,拿破仑被困厄尔巴岛,人们痛恨路易十八的倒行逆施,怀念英雄的拿破仑。拿破仑深知这一点,他还知道,在维也纳会议上,欧洲的君主们正在为分赃而争吵不休,尚无心他顾。此时,这种洞察力赋予了他新的惊人之举。

1815年2月26日傍晚,风狂夜黑,拿破仑突然带领1100余名士兵登船向法国海岸驶去。28日,他在海上向部下说:“我将到达巴黎,而不必放一枪。”

3月1日,拿破仑到达儒昂港,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他号召军队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向巴黎进军,同时下令自己的军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开枪。

拿破仑有意避免武装冲突,但他在格勒诺布尔与马尔尚的大部队相遇了,回避是不可能了。拿破仑带头走向扼守拉弗雷隘口的王室军队,命令自己的部队左手持枪,枪口朝下,跟他前进。当部队快迈入射击距离时,拿破仑让部队停止前进,自己一人继续前进。他解开上衣,露出胸脯,对王家士兵说:“士兵们,你们认出我了吗?你们当中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我领受你们的子弹。”士兵发出“皇帝万岁”的雷鸣般的欢呼声,拥向拿破仑。不断有各行各业的人加入拿破仑的行列,队伍滚雪球般地不断壮大,快速向北挺进。

3月10日,拿破仑到达里昂城,被王室派来阻击拿破仑的狂妄的阿图瓦伯爵逃跑了,负责该城防务的麦克唐纳元帅也出逃了。这时,波旁王朝又派内伊元帅对付拿破仑。内伊似乎信心百倍,他的军事实力显然要比拿破仑大得多。但内伊本人原是拿破仑“铁的队伍”中“勇士中的勇士”,他压根也不想反对拿破仑。拿破仑也很了解自己的老部下,他派了一个骑兵给内伊带去一张条子:“内伊!到夏龙迎接我。我将像在莫斯科近郊之战后的第二天那样接见你。拿破仑。”内伊服从了,他拔出军刀高喊:“官兵们!波旁王朝的事业已经彻底完蛋了!”他率部队投向了拿破仑。

3月20日夜里,路易十八惊慌地同家人逃亡了。拿破仑还未到达枫丹白露,巴黎的杜伊勒里宫已撤下了白旗,升起三色旗;王宫地毯也将波旁王朝的百合花图案换为帝国的金蜜蜂图案。在拿破仑的进军途中,巴黎报纸的报道调子也在逐渐变化:“科西嘉岛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吃人魔王向格腊斯前进”,“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波拿巴占领里昂”,“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的忠实的巴黎”。

3月19日晚,拿破仑进入枫丹白露。

3月20日晚,拿破仑在随从和骑兵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巴黎。

杜伊勒里宫前,欢呼拿破仑的声音像狂涛一样接连不断,震耳欲聋。当拿破仑的马车到达时,人们在叫喊、在哭泣,直接向马车扑去,像发了疯似的冲向皇帝。他们把随从人员挤走,把马车打开,在经久不息的叫喊声中把皇帝抬进宫去,沿着宫里最大的楼梯,抬进了二层楼的房间。

奇迹就这样实现了。

在孙子看来,从事战争,使敌人屈服有“智胜”和“力胜”两种方式,相应的也出现“全胜”和“破胜”两种结果。“智胜”代价小,“力胜”代价大;“智胜”可以“安国全军”,“力胜”难免国弊兵疲。所以,孙子主张以智谋来运用军事力量,智、力结合,力争做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谋攻篇》)。这就是孙子所说的谋攻之法。

很显然,拿破仑深知“上兵伐谋,其下攻城”的谋攻之法。拿破仑用自己的超常胆略与智慧征服了法国人民。进攻巴黎,拿破仑有太多的阻碍,况且他仅有1100多个士兵;然而真正胜利者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顺应天意、获取人心的谋略,这些拿破仑都做到了。他让阿图瓦伯爵和麦克唐纳元帅逃跑了,一张纸条降伏了实力强大的内伊元帅,路易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兵不刃血,超常的谋略使拿破仑奇迹般成功了。

胜兵先胜,败兵先战

国学智慧的回音:战争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消灭敌人,以达到使对方屈服为目的。同时,战争也在于保护自己,争取发展壮大自己。因此,孙子提出了“能攻善守”的军事谋略。实际上,能攻善守也是战争取胜的指挥艺术。在实际军事行动中,无论是采取守势还是攻势,都要以有效保护自己而消灭敌人为前提。这就需要根据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弱优劣,来选择进攻还是防守。胜利条件充足(“有余”),就采取攻势;胜利条件、实力不足(“不足”),就采取守势。“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能够取胜的军队是先有胜利的把握然后才去与敌人交战,必将失败的军队是先盲目投入战斗企图在作战中求得侥幸的胜利。

孙子认为,人在绝望中总是有一丝力求改变现状的欲望,军队也是如此。明知难以击败敌人,也总是希望能与敌人作一生死决战,企图在战斗中能够击败敌人。而且,能够败中求胜的军队又往往将决战看作生死转化的关键,因此,其将士人人奋勇向前,往往就能如愿以偿地击败敌人,从而做到死中求生、败后求胜。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东联吴,北伐魏,可以说是诸葛亮在早年的《隆中对》中就已经制定下来的恢复汉室的宏大计划。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持了蜀国的大政,北伐曹魏的计划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实施了。

从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到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多次兴兵伐魏,每次不是由于失误,就是由于道远粮尽无功而返。曹魏占据广大的中原及北方地区,势力雄厚,人才济济,资源丰富,蜀国仅仅占有了西南一隅,地小民寡,势力自然不及魏国了。因此,蜀的北伐也似乎注定不能成功。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兵斜谷(今秦岭上的一条山谷),进行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伐魏军事行动。蜀军驻扎在渭水的南原,用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运输粮食。

曹魏则派司马懿统领大军前去抵御,征蜀护军秦朗率领步骑二万,也归司马懿指挥。魏军的各位将领都希望在渭水以北驻军,应对蜀军。司马懿说:“百姓和积蓄都在渭水的南边,那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魏军遂渡过渭水,背水为阵,依靠当地的丰富资源与蜀军进行持久战。司马懿对诸位将军说:“诸葛亮如果是英勇果断的人,他应当出兵武功(今陕西武功),顺山势向东进发。如果他西上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斜谷口西侧),那么我们各军就没有什么事了。”魏军的到来,果然迫使诸葛亮驻屯于五丈原。五丈原地域狭小,当地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大军的需要。诸葛亮企图继续北上的计划,也因魏军在阳遂有了布防而不得实现。

蜀军前几次北伐都不得不退兵,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不足,这几乎成了诸葛亮的心病。这一次,诸葛亮虽然使用了流马运输军粮,但运输来的粮食毕竟还是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消耗。于是,诸葛亮便采取新办法,认为既然不能前进,就让士兵屯田,作为永久性的军事基地,以与魏军对抗下去。但是,蜀军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几个军事据点,而是击败魏军,进而消灭魏国,恢复汉室。如何先击败眼前的敌人,就成了诸葛亮的当务之急。不得已,他只好多次派出军队向司马懿挑战。

魏这一方面也十分清楚诸葛亮的目的,知道他远道而来,利在速战,也命令军队对蜀军的挑战不要理会。诸葛亮由于数次挑战而司马懿不应战,遂送给司马懿一些妇女用的饰品,侮辱他说:你司马懿如同妇人一样,快用这些物品罢。司马懿心中大怒,上表朝廷请求与蜀军决战。魏明帝不答应,又派骨鲠大臣辛毗拿着杖节,作为特派使者以节制司马懿。后来,蜀军再来挑战,司马懿想带领军队应战,辛毗就拿着杖节站立在军营的大门前,司马懿也就不出击了。在早一些时候,蜀将姜维听说辛毗来到军中,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来到军中,敌人再也不会出动了。”诸葛亮看得更清楚:“司马懿本来就没有与我作战的决心,他之所以一定请求决战,是向他的部将们表示自己的勇武。大将身处军中,国君的命令可以不接受。他如果能够制胜,那里会向千里之远的朝廷请战呢。”

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由于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蜀军不得不自动撤退。起初,蜀军的使者曾经来到魏军中,司马懿就问:“诸葛先生每天的起居如何安排的,每天吃多少饭?”使者说:“诸葛先生每天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到政事,使者说:“凡是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诸葛先生都亲自处理。”司马懿听后说:“诸葛孔明事无巨细,太操劳了,他恐怕不能活得长久了。”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孙子对战争中的双方有细微且精深的研究,他对胜兵和败兵的不同表现有着深刻的观察,从而提出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兵法见解。

诸葛亮熟读兵法,他自然知道“胜兵先胜,败兵先战”的道理。诸葛亮出兵伐魏,他深知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也知道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更清楚魏军多数情况下并不急于与蜀军交战。因此,蜀军就多次挑战,企图激怒对方,以求在交战中取得胜利。而司马懿多次与诸葛亮交兵,也十分明白诸葛亮先战而后求胜的心理,因此对蜀军的挑战避而不应,使蜀军久困战地,师老自退。

聪人用势,愚人用力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认为,善于指挥军队作战的人,总是设法求得有利的态势,而不是去苛求部署,因而他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去利用有利的态势。当然,这样的人就容易取得行军作战的胜利。无数事实说明:用势则胜,用力则败。而这些也可以从刘邦与项羽身上得到充分的印证。实际上,用势之所以胜,用力之所以败,原因就在于一个极为省力,事半功倍,一个极为费力,事倍功半。“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湍急的流水飞腾奔涌,以致能把沉重的石头飘移冲走,这是因为借助了水流迅猛之势;凶猛的鹰鹫疾速飞行,以致能捕杀鸟雀,这是因为俯冲时准确地掌握了节奏。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战斗态势是险峻的,发动攻击时节奏短促而急骤。

孙子说,势之所以对于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由于它能够产生极高的速度和巨大的冲力,并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发挥作用。利用势可以以四两拨动千斤,而不利用它,却如同以千斤之力相抗,难而又难。

所以说,聪明的人做事,注意用势;而愚蠢的人做事,则只知道用力。善于用势者必胜,只知用力者必败。

提起西楚霸王项羽,大概没有谁不知道。这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置于帝王之列,专门写了《项羽本纪》,并且在文章的最后以钦佩的口吻写道:“他的崛起是多么迅速啊!秦朝失去了为政的纲纪,陈胜首先发难,接着豪杰并起,互相争夺天下,无计其数。而项羽没有任何地位与影响,乘势起于田亩之中,仅三年时间,就联合诸侯灭掉了秦国,并分疆裂土,封王封侯,主持天下政事,号为‘霸王’。他的地位虽然没有保住,但他的成就却是近古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是一个只知用力而不懂得用势的人。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他被围垓下之后。

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之后,兵少粮尽,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在军帐中与所宠爱的虞姬告别,并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悲歌,美人相和;项羽流了泪,左右也都哭了。

项羽出帐上马,带领手下八百余骑趁夜突围向南。但是他迷了路,陷在大泽之中,于是被刘邦的人马追了上来。这时他手下只剩下二十八人了,而刘邦的追兵有数千人。

项羽估计自己已经无法脱险,于是对身边的人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八年中,身经七十余次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未失败过,所以霸有天下。但是今天竟然困在这里,这是天灭我,而不是由于作战无能。今天只能拼死作战了,我愿意为各位作战斗表演。我要三战三胜,为各位打开突围的缺口,并斩将伐旗,让各位知道今天的处境是由于天要灭我,而不是作战无能所致。”说完,把手下分为四队,各占一个方面。

面对刘邦军队的重重包围,项羽大声说:“我为你们斩敌军一将!”于是令手下从四面驰下,自己大呼着骑马冲向敌军,敌军望风披靡,于是斩杀敌军一员将领。

项羽与自己的手下聚会为三处。敌军不知项羽在哪一处,只好分兵包围。项羽趁机又催马斩杀敌军一名都尉,杀敌近百人。项羽再次收拢部下,清点人数,只不过少了两人。项羽问手下:“怎么样?是不是天灭我?”手下都附和着道:“的确如大王所说。”

这时项羽已经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驾船等候着项羽。亭长说:“江车虽小,也有千里方圆、数十万人,也足以为王了,请大王快上船渡江。”项羽笑道:“天要灭我,我还何必渡江呢?况且当与我一起渡江打天下的八千子弟无一生还,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我又岂能无愧于心?”说完,把自己的座骑送给亭长。

项羽令手下也下马,持短兵器与敌人接战。他一个人又杀敌数百人,自己也受伤十余处。看见敌军司马吕马童,项羽认得,问:“你不是我的敌人吗?”马童对身边的大将王翦说:“这就是项王。”项王于是对王翦说:“我所说刘邦以千金买我的人头,得者还要封万户侯,我就把人情送给你吧。”于是自刎而死。

项羽作战的确十分英勇,但是果真如他所言,是天要灭他,而不是作战无能吗?又不能这样说。谁都知道,楚汉之争不仅是军事斗争,也是政治斗争。在军事方面,以项羽的地位,重要的也不在于个人杀敌多少,而在于指挥作战如何。而在这两方面,项羽都犯有严重的错误。

在新斗鸿门,刘邦军队只有十万,而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占绝对优势。项羽手下的杰出谋士范曾指出刘邦有帝王之心,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项羽不但心怀妇人之仁,在范曾的数次示意下不忍动手,反而轻率地说出了在刘邦身边卧底的人。结果,不但失去了除掉对手的绝好机会,而且失去了一个内线,气得范曾以剑击碎了刘邦送给项羽的珍宝,叹道:“噫!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结果刘邦后来果然背叛了项羽,并成为与之争夺天下的劲敌。

后来,项羽断了刘邦的粮道,刘邦害怕了,请求讲和。项羽已准备同意讲和,这时范曾又一次劝谏道:“现在不打垮刘邦,以后必定后悔。”但在此关键时刻,项羽却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以为范曾与刘邦暗中有来往,不再信任他,削减了范曾的权力。范曾一气之下,离项羽而去,半路上背上发疽而死。从此项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谋臣,只能依靠自己天真的政治头脑与狡猾老辣的刘邦争斗了。天下大势,即此已可明确判断。

从以上看,即使在军事上,项羽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何况他是个好逞匹夫之勇,不肯深入研究军事的人呢。《项羽本纪》篇首明确地写着:“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是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是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一个所学粗浅,而又好逞匹夫之勇的人,遭受失败,自刎而死,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但项羽却直到自杀前仍极力表现自己的匹夫之勇,推卸失败的责任,对自己的作为毫无悔意。正如司马迁也说:“自矜功伐,奋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可以说,项羽之败,就败在好逞匹夫之勇,试图“以力经营天下”上。

与项羽相反,刘邦是个善于观察和利用时势的人。

在他起义之初,便创造了斩白蛇、天命归的神话,借以俘获人心。攻入汉中后,为将汉中作为夺取天下的基地,利用人民盼望太平的心理,与当地人民立下了“杀人者死,伤人及偷盗者抵罪”这约法三章;同时本来极为贪财好色却竟然表现得十分廉明,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戴。

在形势不利情况下,刘邦从来不以力敌。在鸿门宴上,刘邦鉴于自己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对项羽礼敬有加,又表忠心,又献礼品,利用项羽的妇人之仁保全了性命。即使与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斗争之后,仍然不时以讲和,作为缓兵之计,直到把项羽围在垓下,才一举将其歼灭。

在对人才的任用上,项羽有一个范曾而不能用,而刘邦却广揽天下人才,为己所用,以便形成强大的势力。刘邦自己便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大军所需要的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英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曾说过,自己的原则是斗智不斗力。所谓斗智不斗力,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善于利用和造成有利的形势而已。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国学智慧的回音:孙子认为,隐蔽企图是取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对于自己来说,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严守机密,做到“运兵计谋,为不可测”,即使敌人最精明、最有经验的间谋也难以发现,聪明的敌将也判断不清。为了严守机密,甚至在计划施行之前,要使自己的部属也“无知”、“无识”。行动神出鬼没,“无形”、“无声”使敌人看不出丝毫迹象。同时,还要以积极的佯动迷惑敌人,或隐真示假,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或真假并用,使敌人“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这样,我方的行动“无形”,敌人两眼黑,我方就能取得主动,使敌人陷于被动。“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孙子这句话,其大意是:佯动伪装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底细,老谋深算的敌人也想不出对策来。

示形诱敌,其形式无穷,最高明的示形法,是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法,因时、因地、因人、因物而变化。“应形于无穷”,是使众人在目睹双方胜负的现实中,只知道胜利的现实和胜方取胜的一般战法,而不知道胜方是怎样运用“示形”术取胜的。孙子认为,“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这是“示形法”战术的巅峰,是发人深省的。

战争是难以穷尽的特殊的“艺术”,内蕴着无尽的复杂因素,孙子的“战胜不复”,就是揭示这一真理的。每一次取胜敌人的战法,从来都是不会重复的。一个成功的将帅,会驾驭规则与模式,决不局限于某些规则与模式。每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从战斗需要出发而采取的“示形”术,绝难重复前人的模式。在双方交战中,众人只知我方“示形诱敌”取得胜利的战果,而不知其中的奥妙,乃是“示形”术的极致。在众人对于我方的示形战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时,我方愈发占有主动权,获胜希望愈大。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魏、蜀、吴各据一方。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结束分裂局面,曾多次率兵亲征,先后五次出兵伐魏。

一次,诸葛亮令魏延率军向东进攻,自己则带领1万军队留守阳平(今陕西汉中)。就在魏延率部出征不久,魏国大将司马懿指挥着20万大军直逼阳平。在距阳平只有60里的时候,前往侦察的探子来报:阳平城内兵少力弱,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司马懿闻听此消息,甚为高兴。他暗自庆幸此番前来运气好,乘此空虚之机,一举铲平阳平城,活捉诸葛亮,灭灭蜀国的威风。

此时,阳平城里的诸葛亮也获得情报。魏国大军压城,局势万分危机,将士们人心惶惶,以1万对20万,力量如此悬殊,生死难卜。有人主张撤退,向魏延的军队靠拢。这时司马懿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蜀军进退无路。将士们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主帅,盼着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能有妙计良策,使局势转危为安。在这紧急关头,诸葛亮神态自若。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军中,将所有的旗帜和鼓收藏起来,兵士们不准在城外扎营;又下令将四面的城门打开,叫几个老弱残兵在城门口扫地。他自己竟踱上城头,悠然自得地弹起琴来。“丞相,司马懿来了怎么办呢?”有人心惊胆战地问。

诸葛亮说:“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这时已逼近阳平城的司马懿又接到探子来报:阳平城里一片寂静,全无敌军兵临城下的恐慌,城门大开,城墙上琴声悦耳,城门外,几个老兵在清扫路面。“噢,真是这样吗?”司马懿闻听此报,不禁暗自思量。他心想诸葛亮是个谨慎稳重的人,而如今阳平城空荡荡的,20万大军直逼城下,竟然毫不介意,这其中必定有诈。“向后撤军!”司马懿经过再三思考,做出了撤军的命令。

部下不解地问:“阳平城唾手可得,为何不攻而撤?”“诸葛亮用兵如神,大军压境,他还这般沉着,一定是将大军埋伏在阳平城外,引诱我们中计攻城。”司马懿说。

望着渐渐远去的曹魏大队人马,城内军民无不拍手欢呼。诸葛亮有勇有谋、料事如神,他随机应变运用的空城计成为兵家千古之绝唱。

诸葛亮深知“形兵之极,至于无形”的战略方针,因此当司马懿大兵压境时,他便采用了这种虚实相间、飘忽无踪的方法,从而弄险成功,逃过一劫。空城计成为传世笑谈,千古绝唱,也正基于此。

兵以诈立,分合为变

国学智慧的回音:“诈”是最高层次的军事理智之一。“兵以诈立”,古今皆然。兵史证明,军争不是简单地靠兵力数量,其中技巧往往是军争决胜的条件。孙子所提倡的“兵以诈立”,作为军争技法的战略指导,决定了军争中军队的行动模式,行动原则,行动的传导系统。“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孙武这句话,其大意是:用兵打仗要靠诡诈多变才能取得成功,要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决定如何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兵力的原则来变换战术。

孙子提出的“兵以诈立”,概括了军争技法的主要内容。在军争中,将帅必须以“诡道”为指南,以“奇诡多变”为术,立足于“诈”,战胜敌人。“以利动”乃是“兵以诈立”的深化。孙子认为“诈”术制敌的行动以对我是否有利为最高标准,有利于我方的,则行;不利于我方的,则止。“以利动”的方式为“分合为变”,即根据敌情变化,分别采取分散兵力、集中兵力的方式随机应变。

1940年5月9日下午5时整,德军元首司令部的全体人员接到了出发的命令,但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这一次元首的专列行驶的方向和要去的地方。

坐了一夜火车,然后改乘吉普车。

清晨,远处听到了一阵阵的枪声,希特勒从车上跳下来,手向后面一指说:“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岩巢’,那边进攻已经开始了,我们的部队已经进入了荷兰。”

大家都用力地鼓起掌来。

如何占领“荷兰要塞”,这是德军进攻荷兰的一个大难题。“荷兰要塞”包括海牙、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鹿特丹和莱伊登在内,这个地区大面积的海湾、河流,构成了一道道天然的水上防线。德军占领荷兰重要的是要占领马斯河上几座大桥,如果没有这几座大桥,德军的坦克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为了这几座桥,在开战前的几个月里,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大伤脑筋,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希特勒对此很不高兴:“没有办法了吗?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真真假假,特洛伊木马计不可以用吗?不是说兵不厌诈吗?”

希特勒的军事顾问凯特尔将军,立刻召见了陆军营长弗莱克上尉。“这是元首的命令,你马上派人搞它一部分荷兰警察服,大约四五百件,并抓紧进行训练,要与荷兰警察一模一样,快去吧!”

德军情报局派出了一名间谍到了荷兰,他向一名转包商高价订了一大批警服。当这些警服运往德国边境的时候,被荷兰警方发现了。

几天之后,荷兰所有的报纸都登出了这个消息,还配上了大幅的漫画。

一张漫画直接到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上面画着希特勒正在用力地提一条荷兰警裤,样子十分可笑。“画得一点也不像,我的鼻子是这样的。”搞过美术的希特勒有点不高兴,他边说边在桌子上画出了一个鼻子。

凯特尔将军在一边说:“元首,看来这一招不行了,他们已经知道了,一定有了充分准备。”“我看不一定,他们以为我们不会这样做了,我们偏要这样做,这又是一种真真假假!这衣服,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还可以做一部分军服。”希特勒坚持自己的意见。

5月10日,天还没有亮,一辆德国警车开到了默兹河上的格内普大桥。坐在车上的是德军情报局的军官,他们全都穿着荷兰警察的服装。“弟兄们,让一下,我们到那边接了几个犯人。”

荷兰守桥的士兵有点不放心:“下车检查!”

德军士兵下了车,三下两下就把荷兰哨兵干掉了。

与此同时,两个团的德军空降部队,在海牙附近的机场从天而降,他们列队向首都进发,下一步当然是先捉住女王和政府要员。

可是,这一回荷兰部队从最初的惊慌中很快就镇静下来。荷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下令,炮击机场,步兵也发起了进攻,德军被赶了出来。

5月10日早上,德军的一架老式的水上飞机在鹿特丹河面上降落了,闪电般地夺取了大桥。

战斗一直进行到12日早上,德国人有点守不住了,一个连的兵力,只剩下几个人了。这时桥头上出现了德军的坦克部队,库希勒将军指挥的坦克师,突破了荷兰东部的防线。

到了5月14日的早上,希特勒吃过了早饭,看到送来的战报问道:“荷兰要塞还没有投降?这是怎么搞的?”

这时他又看到了戈林送来的战报,德国空军的战报说:空军出动了4000架飞机,其中有1482架轰炸机,1264架战斗机,他们摧毁了敌人1000架飞机,为坦克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戈林向希特勒送战报的速度和飞机飞得一样快,难怪有人说,他不但是一个骗取女人的老手,也是一个骗取元首信任的高手。

希特勒当着一大批陆军高级将领的面,大声地赞扬戈林。这时的戈林正在柏林郊区一列他称之为“选帝侯王国”的火车上。他身穿白色的元帅制服,手里拿着元帅手杖,一副傲慢不逊、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米尔希将军走了进来:“元帅,我们刚刚收到元首的第11号指令……”“马上读一下!”“命令从比利时前线的第6军团调一部分空军,轰炸鹿特丹,加速夺取荷兰要塞。”“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又是元首给我的一个立功的机会,对,对,让他们尝一尝轰炸的味道,去年波兰人不就是让我给炸怕的吗?”戈林说到这里忍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

5月14日早上,一名德国军官高举着一面白旗,走到了鹿特丹桥上,他边走边喊:“你们马上放下武器吧,德国飞机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你们不投降,轰炸就要开始了!”

这一消息传到了荷兰最高司令部,温克尔曼将军终于下了决心,要求与德军谈判。

可是,这时候戈林为了抢功,下达了轰炸的命令。

天空中出现了36架德国轰炸机,它们发出巨大的轰鸣,低空朝鹿特丹飞去。

几分钟之后,鹿特丹宣布投降了。消息传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希特勒下令取消这次轰炸。戈林将命令传给他的空降兵司令施图登特,可是已经晚了。施图登特发出了停止轰炸的红色信号弹,可是有一个架次的12架飞机,飞在前面没有看到信号,飞行员向毫无准备的鹿特丹市民投下了重型炸弹,一时间烟尘滚滚火光闪闪,到处是哭叫声,烈火吞没了整条的街道,炸弹炸死了900多人,伤了3000多人,另有7万多人无家可归。

5月14日下午,荷兰的威廉敏娜女王爬上了英国的驱逐舰逃往伦敦。无可奈何的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下令部队放下武器,并签署了投降书。

荷兰只战斗了5天,此后却遭受了5年的恐怖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比利时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沿艾伯特运河构筑了一条绵亘不断的防线,在防线的中部是一块突出的山岩,埃马尔炮台就建在上面,所以它比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比德国的齐格菲防线都要坚固。炮台有4座半地下工事,里面配备了40门巨型大炮。炮楼有装甲部队保护。坑道有5公里长。火车站比比皆是,编织成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火网坑道。守军1400多名。

1940年5月10日黎明,当德军大部队跨过荷兰、比利时边界的时候,在滚滚向前的大部队中,有一支小型的工兵部队,这支部队里还有一部分防空、反坦克人员和化学专家。这一支奇特的人马在天黑之前,才来到了埃马尔炮台前面的低洼地里。

德军的轰炸机对炮台进行了一天的轰炸,但比军士兵不以为然,因为炮台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天黑的时候,一架滑翔机运来了50名突击队员,他们落到了炮台的顶上,占领炮台顶部之后,他们一直守到天亮,才开始用火力支援工兵登上炮台。

平射反坦克炮和高射机枪对炮台的松眼进行近距离射击,工兵把炸药塞进了坑道,化学兵则放起了烟雾。

比利时守军司令乔德兰,在指挥部里什么也看不到了,冲到外边的比利时士兵遭到了德军猛烈的射击,所有的重炮机枪都失去了作用。眼看着德军工兵把大量的炸药放进了射击孔、炮台、炮塔、通道和进出口,随着一阵阵的爆炸声,坑道被炸塌了。

德军又使用了火焰喷射器,使整个炮台变成了一片火海……

到了5月11日的中午,比利时守军感到实在守不住了,主要是精神上完全垮了,纷纷举起双手,走出了炮台。

5月11日的晚上,柏林广播电台发表特别公报说:“德军采用了一种新式进攻方法,一举攻克了埃马尔炮台。”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到处散布说:“德国发明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新式武器,能够使人在一定时间内神经麻痹。”

这使埃马尔之战显得更加神秘了。

其实德军没有使用任何秘密武器,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用过的炸药包,只是德国进行了周密的训练,而且进行了高效率和创造性的使用。“兵以诈立,奇诡多变”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经常出现的谋略。德国人要冒充荷兰警察进攻大桥,却走漏了消息,荷兰就以为德国人会放弃这个计划,而希特勒一反常态,依然依计行事,竟获成功。把欺诈手段运用得如此精妙,以至于把普通的炸药包宣传成先进武器,致使比利时人心胆皆碎,望风而降。

君命不受,知用兵矣

国学智慧的回音:打仗如此,商战也一样。商场如战场嘛!从一定意义上说,商场的情况之复杂,变化速度之快,机遇之短暂,并不亚于兵刃交锋的战场。一个企业家如果不敢给下级以必要的临机处置权,将会在商战中丧失许多机会,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多少发展前景的。相反,如果企业家心怀大志,高瞻远瞩,敢于赋予企业各部门主管人员,特别是负责对外营销的主管人员以相当的自主决断权,他的企业便必定能屡屡抓住机遇、出奇制胜。“孙子曰……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这段话,其大意是:孙子说……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接受,有的是不该执行的。将帅能精通各种机变的灵活运用,就懂得如何用兵了。

将帅受命于君王,然而战场上风云变幻,总有与原来战略目的、战术设计不同之处,君王的指令,总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君命有所不受”,是将帅进行指挥的一大原则。机械地执行君王指令而不考虑战场形势,只能导致良机错失、军队失败的结果。

说到“君命有所不受”,是不能不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正是因为他敢于违背希特勒的命令,又屡建战功,他才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昔兰尼加几乎是个草木不生的地方,因此看不到月光照映下的风景。荒芜的断裂的山峦,几条山谷把它劈开,白色和红黄的沙粒常常席卷在这些山谷之中,没有任何植物能生长。到处看不到一个居民的影子,甚至连矮小的松树也很稀少,多刺的灌木赤裸裸地挣扎着,在地上慢慢的枯死。

1941年4月里,整整一个星期,隆美尔的小股部队艰难地跋涉在这片沙漠之中。中午的太阳使干燥的空气上升到华氏120多度,到了晚上冷空气竟能在一个小时之内使气温降到零度。这里还有沙漠里特有的毒蛇、蝎子和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而赛过一切最危险的敌人则是那令人痛苦的干渴之后,突然沙漠里刮起了红色的风暴。风暴开始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瞬间就会变成一阵狂飙,搅起无数滚烫的细小沙粒,铺天盖地地卷过沙漠。这种风暴会一连持续几天,汽车的过滤器和帐篷,士兵的眼睛、鼻子里都塞满了沙子。

4月4日,隆美尔准备继续冒险,他命令第5装甲师继续向东运动。这时,有一位意大利将军急急忙忙地赶来拦住了隆美尔。他说:“隆美尔将军,那条路是不能走的,那是一条死路。”“为什么不能走?”“两个月前,我们撤退的时候曾在那里布下了热水瓶式的地雷。”

隆美尔听了这位意大利将军的话不以为然。

隆美尔命令施特莱彻继续前进。当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德军第5装甲师的坦克在沙漠上已经分散开了,而且失去战斗的能力。于是,施特莱彻命令所有的坦克都打开车灯,把卡车也串联起来,并且尽量使车辆互相连结在一起。不久,沙漠的道路就在他们眼前消失了。

事实证明,意大利人提供的地图是毫无用处的。在指南针和星斗的指引下,有些部队设法走在前面,其余的则被绳索连在一起拖着走。面对干渴和饥饿,隆美尔仍在不停地下达前进的命令。

突然,地面上传来了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当第一枚热水瓶式地雷爆炸的时候,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一辆装弹药的卡车在火球中爆炸了,把周围几公里的沙漠都照得通明透亮。

施特莱彻将军叫苦不迭:“我的天呀,这他妈的叫什么路,停止行军!”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们继续前进。可是,无线电通讯联络已经失灵。隆美尔无法与他的指挥所取得联系,别人也得不到他的任何消息。就这样,部队在一片混乱中前进了20多英里。究竟还有多少坦克能够到达那边的海岸,隆美尔心中也没有数。

隆美尔自己则乘坐一架飞机,在沙漠的上空飞来飞去,来回地巡视。他曾经有两次闯进了英国人的行军队列,英国士兵不停地向他的飞机开枪,他一边骂着,一边命令飞行员把飞机拉起来,总算没有成为英国人的俘虏。

当他往回飞的时候,落到了德国装甲队伍的中间。因此,他就指责部队的行动太慢。“敌人已经向东逃窜了,还不快追!一个劲地磨蹭!”

有一次,德军第5装甲军已经实在走不动了,他们正在路上休息,隆美尔的飞机飞了过来,他的飞机飞得很低,德国军官一看就知道那肯定是隆美尔。

果然,飞机在从坦克部队头上飞过的时候,掉下来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如果你们再不立即行动,我就下来,隆美尔。”

4月6日3点半钟,隆美尔离港口只有15英里了。实际上他是迫使这支部队孤军深入,他的非洲军仍然困在沙漠里。

过了一小会儿,他的助手通贝兰德尉带着几辆卡车赶来了。

这是施维林的先头部队,隆美尔派他向梅契尼迂回,切断敌军向东的退路。

另一名参谋人员7点半钟才找到了施特莱彻,他正在几英里外一个干枯的盐湖边休息。隆美尔气呼呼地把施特莱彻和施维林叫来,召开一个会议。在这次会上隆美尔一直是大喊大叫:“这里不是德国阿登的风景区,也没有美女和登山索道。我们不是来度假的,如果是度假,我们可以换一个更好的地方!”

两名德军指挥官都穿着土黄色的短衣裤,却全身大汗淋漓,而隆美尔却全身披挂,穿着他的中将服装,穿着马靴、马裤和坚实的灰色短上衣,身上还扎着武装带。

隆美尔命令说:“你们下午3点钟,必须进攻要塞。”

施特莱彻说:“我不能执行你的命令,因为我们的坦克和运输车全都损坏了。发动机温度过高,而且缺乏汽油。”

隆美尔大骂起来:“你,你是一个懦夫,你是一个懒汉。”

施特莱彻也被激怒了,他说:“我并不是不想打仗,我的坦克还在后边100英里的地方。”

隆美尔说:“我不管你什么地方,你必须给我进攻!”

施特莱彻气呼呼地把自己军服上的铁十字勋章摘下来,怒气冲冲地说:“从来没有谁敢对我这样说话,你必须把你的话收回去。否则,我就把这枚勋章扔在你的脚下!”

隆美尔愣在那里,没有说话。

施特莱彻把勋章扔在地下。

隆美尔看着地下的铁十字勋章,不置可否。可是,他的脸上已经有一点动摇和妥协的表情。

到当天晚上隆美尔返回来的时候,又变得暴跳如雷了。他掏出怀表朝施特莱彻嚷着说:“现在是5点钟,6点钟的时候你的部队必须进攻梅契尼,并且,要占领它。我已经命令意大利人用炮火支援你们。”

施特莱彻无可奈何地说:“你让我用什么去进攻?我只有两辆装备有轻型高射炮的卡车,别的什么武器都没有,就是到了七点钟之前,我们的坦克也赶不到这里。”

4月8日,德军第5装甲师在施特莱彻将军的指挥下,终于攻克了梅契尼。他们俘获了1700多名敌军,其中包括70名军官和一名将军,缴获了大批的武器、汽车和粮食。

隆美尔这一出乎意料的跨过半岛的进攻,无疑是钻了英国军队的一个空子。在这中间又出现了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其中包括隆美尔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原因。

他与德国最高统帅部秘密通讯、联系一直是用一种被称为“艾米格马”密码传递出去的。这是一种像个小木盒子的电动打印机,纳粹密码专家宣称这种机器对敌人的密码侦破机是绝对安全的。他们的电文都是通过这种密码拍往罗马,然后再通过电线传送到希特勒的大本营。

然而德国人并不知道,英国制造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机器,他们能够把“艾米格马”的秘密信号译成电报,无数个电台监听站把德国的信号送给这种机器,然后把它翻译出来,再把这种电报直接送给英军最高指挥官,或者把它转送给与隆美尔对峙的英军指挥部,这就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秘密。同时,也是出现戏剧性结果的原因。

英国人不断地破获德国人的电报,但他们始终搞不清楚隆美尔为什么接二连三地违背希特勒的指示。

1941年4月,英国人截获了德国人的电报,他们知道希特勒下达给隆美尔的命令是固守在班加西,因此他们就可以从容地撤退。

可是,隆美尔没有执行这一命令,他们向东发动了突然的进攻。驻守在昔兰尼加的英国军队也得到了德军在原地固守的命令,就在他们猝不及防的时候,德军的坦克冲了过来。

英军的许多指挥官都不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始的时候连丘吉尔首相也搞不明白。

难道是密码出了问题?当年为了使德军无法觉察密码已被破译,在德国空袭英国的考文垂的时候,丘吉尔首相宁可搭上十几万人的生命,也不肯泄露出一丝风声。可这一回反倒不灵了。

很久之后英国人才明白,是隆美尔自作主张,才一次又一次地打得英军措手不及。

战场上是千变万化的,胜败除了要看双方兵力的大小。还要看指挥员应变的能力。孙子用“九变”来形容这种变化,可见变化之多。没有变化而墨守成规,那自然要被灵活多变的对手打败。这其中所说的要有所“不为”、“君命有所不受”都是很重要的军事原则。从古至今许多有作为的军事家,正是靠多变来取胜的。对于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而言,与其说是他自作主张,不如说是他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高超指挥技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希特勒在几千公里之外,对昔兰尼加的战况一定没有隆美尔身临其地所了解得透彻。因而希特勒的命令是不合时宜的,于是隆美尔灵活处理,变化战术,才一次又一次地把英国人轻易击溃,其变化无常,诡计多端不愧为“沙漠之狐”。

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国学智慧的回音:兵力并非越多越好,只要做到不轻敌冒进,而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就可以了,那种既不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士卒们还没有亲附就对他们进行惩罚,他们就不会信服,不信服就难以使用;士卒已经亲附,但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的军队也不能用来打仗。所以,平时要用政治道义去教育他们,用军纪军法去约束他们,这样才能战则必胜。平时能够严格贯彻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不注意严格贯彻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不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的命令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的,表明将领与士卒之间相互信赖、关系融洽。“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士卒未亲近依附时就对他们实行处罚,那他们会不服;士卒不服就难以使用他们去作战。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仍不执行军纪军法,也是不能使用他们去打仗的。所以,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统一他们思想,用军纪军法的手段使他们整齐一致,这种军队才是必胜的军队。

本段文字表明了孙子的“宽严相济,恩威并举”的治军原则,就是要用政治、道义的宽厚的态度来教育、使用士兵,用法纪来整饬部队,使士兵“亲附”并服从将帅指挥。孙子主张教与罚、宽与严并用,恩与威兼施。“宽严相济,恩威并举”,是孙子关于军队管理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军队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团结一致,协调统一。管理的方法,应该是文武并济,即用道理说服教育部队和士卒,使之自觉地执行命令,同时要以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做就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部队就能有效地治理。

乔治·史密斯·巴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

巴顿治军甚严,但他同时又十分体恤和关怀自己的下属。巴顿了解官兵对家属信件的关心,为此,部队专设了一辆邮递专车,总是及时地把邮件送到每一名官兵手中。巴顿对于部队的伙食、换季服装、健康状况总要亲自过问。他曾给全军将士写过一封私信,内容是谈如何预防和治疗一种叫做“堑壕足”的疾病。巴顿总是喜欢在白天上前线视察,他说:“应该让士兵们经常看到指挥官奔赴前线,而不要让他们看见他在撤回后方。”

1944年9月,美军统帅部命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向法兰克福挺进,但德国人已在他前面布下了63个师,其中有15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而且利用法国人遗留下来的边境要塞和马奇诺防线作为自己的防御战线,进攻是异常艰难的。

9月5日,第3集团军的进攻严重受挫。3天后,德军突然发起反攻,激战半天多,才被遏制住。双方的拉锯战打了半个多月。9月30日,希耶河以东的第12军第35师在德军一个军兵力的攻击下,阵地岌岌可危,师长请求将部队撤到希耶河西。巴顿大发雷霆,坐上轻型飞机冒着枪林弹雨飞抵第12军司令部,宣布取消撤退命令:“第35师必须与阵地共存亡,不能后退半步!”下完命令,巴顿又急速赶到第6装甲司令部,亲自组织部队发起反攻。

结果,第35师不仅保住了阵地,还向前推进了5英里。

进入10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由于美军的兵力有限,德军火力猛烈,美军官兵只好在凄风苦雨中坚守阵地。部队中,非战斗性减员大增,厌战、思乡、士气不振,如瘟疫一般在各部队中蔓延。但是,巴顿的第3集团军是个例外——10月下旬,巴顿的外甥因公来到第3集团军,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一种“标准的军人状态”:胡子刮得溜光,头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皮靴擦得亮铮铮的。

11月份后,天空连降暴雨,面对美军的进攻,德军利用坚固的工事和暴雨造成的有利形势顽强抵抗,但巴顿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指挥第3集团军攻克德军最坚固的要塞——梅斯。在军事史上,1301年以来,梅斯要塞是首次被人以强攻手段占领的。此后,巴顿战胜了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迫使德军从摩泽尔河、尼德河、萨尔河的防御阵地后撤。

11月25日,巴顿将军在梅斯城检阅了攻占梅斯城的英雄部队。一个多月以来,巴顿的第3集团军解放了873座城镇,打死打伤德军8.8万人,俘敌3万多人,而第3集团军只伤亡2.3万人。

孙子在如何治军这一问题上强调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也就是宽严相济、恩威并举。从巴顿的治军中,就可以看到孙子所谓的治军见解。巴顿平时关心士兵,施之以恩;战时,行令如山,施之以威。恩威并举,是巴顿治军的要诀,也是他取得辉煌战史的保证。

先居险形,从容待敌

国学智慧的回音:因地制宜是决策的指导思想,也是作战的指导原则。孙武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讲了九种军事地形,又讲了利用地形的六个方面,从而论述了正确利用地理地形的原则,以便指导将帅们如何根据地形地势,扬长避短,取得战争的胜利。因地制宜用得恰当,就可以以弱击强,以少胜多,在战场取得胜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在环境狭隘,兵力不便展开的地形(“隘形”)上作战,应当首先占领隘口,并配备重兵对付敌人的来犯;如果敌人先于我军占领隘口并派重兵把守,那么我军就不要强攻,如果敌人并没有派重兵把守,则我军仍可以攻击。在形势陡险(“险形”)的地形上作战,如果我军先到达,一定要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一步占领了要害之地,那么我军就应当主动撤走,不要盲目进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地形对于作战的重要性。

孙子认为军事用兵就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先居险形,以做到从容待敌,这样方可占据有利的作战形势,取得战争的胜利。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为姚苌、姚兴建立的后秦所取代。北方原在前秦控制下的各族上层又趁机建立起十几个割据政权,出现了再度分裂的局面。他们互相争夺,战乱不已。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南凉、后凉、西凉、北凉等。南燕恭容德原是后燕的范阳王,久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公元396年北魏军南下,后燕被截割为南北两部。南部的恭容德屡被魏军所困,于公元398年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面受敌,于次年将都城迁往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比较强大的政权是北魏,与东晋接壤的是南燕和后秦。东晋在淝水之战后收复了保、兖、青、司、豫、梁六州(今山东、江苏、河南、陕南),但不久因东晋内部争权夺利,这些地方得而复失,为南燕、后秦占领。在不久爆发的孙恩起义、桓玄叛乱中,平民出身的刘裕因镇压起义和平息叛乱有功而官至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晋朝廷军政大权。

刘裕当权后,在政治上实行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势力的措施;在经济上,他迫于农民起义的压力,不得已减轻征调、徭役、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在军事上以恢复中原为号召,训练军队,积极准备北进。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刘裕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得到巩固,东晋的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这时,刘裕开始酝酿北伐战争的战略。刘裕将北伐战争的第一个目标列为南燕,欲一举灭南燕,收复失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在灭南燕之战中,刘裕准确地判断敌情,慎重选择了北伐的路线,利用地形之变灵活地变换战术,取得了北伐的胜利。

公元409年,南燕主慕容超派将军慕容兴宗率骑兵攻陷东晋的宿豫(今江苏宿迁),俘宿豫的阳平太守和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太守而去。不久又派将军公孙归陷济南,俘太守及百姓男女千余人而去。彭城以南的广大民众纷纷筑坞堡自卫,抗击南燕军。刘裕为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北伐南燕,恢复故地。

刘裕进攻南燕的主张,除得到左仆射孟昶、本骑司马谢裕等少数人的支持外,多数朝臣对灭燕的信心不足。刘裕分析了南燕国土幅员较小,政治腐败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等弱点,决心北伐灭燕。刘裕制定了沿途筑城,分兵留守,巩固后方,长驱北进的作战方针。同年4月11日,刘裕率兵十余万从建康出发,由水路过长江,由淮水至泅水前进。5月,刘裕抵达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留下航船辎重,率步骑向琅邪(今山东临沂北)进发。刘裕在所过之处沿途筑建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南燕骑兵的袭击和切断后路。不久,晋军到达南燕境内的琅琊。晋军到达时,南燕已风闻晋国北伐军将至,急忙将营城(今山东莒县)、梁父(今山东泰安)的守军撤走。晋军继续向前开进,欲从琅琊至广固直捣南燕都城。当时,自琅琊至广固有三条路:一是由琅琊经莒城,越大岘山(今山东沂水北)直奔临朐、广固。这是条捷径,水路运输比较方便。但大岘山很险峻,山高七十丈,周围二十里,其上关口(今穆陵关)仅能通一车,号称“齐南天险”。二是向东北经营城、东武(今山东诸城)入潍水北上,再向西往广固。这条路比较迂远,劳师费时。三是向北越泗水经梁父,转而向东北达广固。这条路山路过长,不利行军,运输困难。刘裕根据南燕鲜卑人战前曾利用其骑兵优势二次攻入东晋淮北地区,仅仅掳掠而去而不攻城占地的事实,判断南燕首领定是没有远谋的贪婪之徒,又根据南燕弃守莒城、梁父等要地的情况,判断燕军定是不准备在大岘山以南作战,而意在让晋军主力深入南燕腹地,以便依托临朐、广固等坚城,在平坦地区同晋军作战,以发挥他们的骑兵优势。刘裕通过对南燕的分析,决定走第一条线路。刘裕手下的部将有些疑虑,提出:“如果南燕军据大岘山之险伏击我军,或坚壁清野绝我粮资,我军孤军深入,恐怕不仅无法灭燕,而且还将败无归路。”刘裕向他们解释道:“我已经谨慎考虑过了,鲜卑人贪得无厌,不知深谋远虑,进则专思抢掠,退则吝惜禾苗,他们一定以为我孤军深入,不能持久;他们进不会过临朐,退不会守广固,我敢断定,他们绝不会守险清野。”刘裕的解释,坚定了部将北越大岘山、直捣南燕腹地同燕军作战的决心。

在南燕,慕容超听说东晋军北上,便召集群臣商议与晋军作战的对策。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出上、中、下三策。他认为,晋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我军不要与之争锋,宜扼守大岘山,阻其深入;旷日持久,挫其锐气;然后选精骑沿海南下,绝其粮道,另命兖州(州治梁父)之兵缘山东下,腹背夹击。这是上策。命令各地郡守依险固守,坚壁清野,毁掉田里的庄稼,使晋军无粮可掠,求战不得,旬月之间即可获胜。这是中策。纵敌入岘,然后出城拒战,此为下策。公孙五楼的上策是比较可取的,如采取这一方略,燕军可凭险固守,阻晋军进入南燕腹地;即使退却,也有利于发挥燕军骑兵的作用。这一计策可谓是可攻可守,可以坚持较长时间的作战。但是,慕容超没有采纳。他认为东晋远道而来,一定疲弊,势不能久。而自己据五州(南燕设并、幽、徐、兖、青五州)之地,拥富庶之民,铁骑万群,麦禾布野,为何先除苗徙民,使自己受损失呢?慕容超采纳了公孙五楼的下策,不听手下将领的谏阻,调回莒城梁父的守军,修筑广固城池,整顿兵马以待晋军。

六月十二日,晋军达到东莞,接着兵过大岘山。刘裕见晋军已过险地,高兴地对左右说:“现在我们已顺利过了危险地带,深入敌人腹地,可以拼死作战;原野上到处是成熟的庄稼,我军无缺粮之忧,可以说,胜利离我们不远了。”不久,晋军临近临朐。南燕、东晋军交相争夺水源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晋军以死力争,夺取了水源。于是刘裕布置军队准备与南燕军争夺临朐。6月18日,晋军主力到达临朐城南附近,慕容超出主力骑兵夹击晋军。刘裕针对南燕骑兵在平川作战时所具有的优势,布置晋军以车兵四千名分布在步兵的两翼,以骑兵列于车后机动,组成一个步、骑、车兵相互配合的阵势。这种阵势有效地抵御了燕军骑兵对晋军步兵主力的冲击,兵车上的长矛还阻碍了骑兵的进攻。双方激战半日,未见胜负。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出奇兵走偏僻的小道去袭击临朐城。刘裕接受他的建议,派兵奇袭临朐。临朐守城兵力薄弱,被晋军一举攻下。慕容超惊慌失措,率领余部逃到了广固城中,晋军首战告捷。

晋军在临朐取胜后,连夜乘胜发起追击,直逼广固城下。广固城四周绝涧,一时难以攻取。刘裕命晋军修筑长墙围困敌军,同时就地取粮,不再从后方运粮草。慕容超不是积极防御,而是一心指望后秦的援兵到来,消极地等待援兵。晋军一方面对敌展开了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军,一方面利用敌降将张纲善于制造攻城器具的特长,让他设计出新的攻城器具。公元410年2月初,晋军四面攻城,尚书悦寿开门迎降。慕容超率数十名骑兵突围逃走,后被晋军追获,送建康城斩杀。至此,东晋与南燕之战以晋胜燕亡而告结束。

东晋灭南燕之战,刘裕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地形对于己方的利弊。他正确地分析了南燕政权贪婪、知近利而无远虑的特点,料定目光短浅的慕容超不会凭险固守大岘山,果断地选择了一条捷径直入敌国腹地。刘裕在这次战争中,不仅“料敌制胜,计险远近”,而且做到了孙子所说的“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善于根据敌情制定相应的作战措施,采取灵活的战术、战法来战胜敌人。刘裕根据南燕骑兵善于在平川地区作战,而晋军步兵在平川作战又容易被骑兵冲垮的情况,将车阵这一古老的作战队形与战法运用到作战中,组成了一个步、骑、车兵相结合的阵势,在作战中有效地扼制了燕军之所长。在两军相持时,刘裕及时运用奇兵袭击敌人薄弱的后方,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为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反观燕军所以失败,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浅与骄横自负外,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慕容超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敌制胜。孙子说:“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慕容超违背了孙子所说的这些原则,弃大岘山之险不守,放弃了能有力地阻击敌人进攻的地形而过早与敌军决战,结果首战失败,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导致了最终失败。这一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

道家智慧边读边悟篇

活学活用《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成书2000多年前,世称《李聃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等。《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却似一迷宫,玄达数千年,被视为稀世珍宝。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致理乎?邪说乎?科学乎?戏言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圣人用“无为”处理世事

国学智慧的回音: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目的只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家庭而活着,即使在物质享受上能够得到满足,那又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兴旺作出贡献,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要认识宇宙、自然之道的奥秘,我们人类使用了许多概念与名相。对于此蒋锡昌在《老子校诂》中作了详细的解释:“无名时期以前,本无一切名,故无所谓美与善,亦无所谓恶与善。迨有人类而后有名,有名则对待;既有关与善之名,即有恶与不善之名。人类历史愈久,则相涉之事愈杂;相涉之事愈杂,则对待之名就愈乱。自此以往,天下遂纷纷扰扰,而迄无清静平安之日矣。”

老子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是这个意思。那又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老子告诉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圣人即是明白“道”之要义的人,圣人会采取“无为”和“不言”的态度来对待世上的一切,这就叫做顺其自然。

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必须的,给予概念与名相是无法避免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顺其自然呢?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着自我制约机能的人,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他认识自然规律、按规律去办事时,即使他因有概念和名相而有了美与丑、善与恶的分别,但他也懂得努力去追求美与善,而尽可能抛弃丑与恶,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避免了贪婪,做到一切顺其自然了。

唐懿宗时,由于他的荒淫奢靡,世风日下,官吏贪赃枉法极为猖獗。当时有个叫杨牧的就是个贪婪成性的奸诈之人,他用联宗的手段巴结上了当时宦官左军中卫杨玄阶,当上了宰相。在他当权期间,曾经“收钱百万”,就连他的门吏童仆也狗仗人势,巧取豪夺。他的女儿嫁给尚书右丞裴坦的儿子时,带了很多嫁妆,器皿用具都用犀牛角和玉石装饰着。裴坦是个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不与不正之风同流合污的人,他有着远见卓识、高风亮节,一看到儿媳妇陪嫁的财物如此丰盛,用具如此奢侈,不但不高兴,反而怒气冲冲地说:“这些东西将来必定会毁灭我的家。”于是下令把它们全都销毁了。不久,杨牧这个鼠目寸光、放纵贪婪的小人终因受贿事发,被贬为端州司马,后来又被流放到荒远的欢州,途中被赐死。

可见,裴坦头脑清醒,不追逐奢靡之风,不贪图非分之财,这种品格是值得赞赏的。而杨牧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最后落到可悲的下场,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诫的。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总的来说,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意义,即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2)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应当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理想等;(3)对人处事的根本态度和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在这三个内容中,人为什么活着即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支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人生观,而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我们所说的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一个没有树立起正确人生观的人,他可能认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等等,正由于此,这些人为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而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国学智慧的回音:不知道控制欲望的人,最终会落入自己的欲望深渊而无法自拔;不知道满足的人,就会被自己的贪心所加害;不知道界限的人,只会无止境地放纵自己,直到自己被毁灭。所以,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顺其自然,把握好欲望的尺度,也就不会有物极必反的报应了!

有一则童话故事,名字叫《渔夫与金鱼》,就充分说明了人的欲望一旦超过了界限,不但想得到的无法得到,就连拥有的也会失去。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从前有一个老渔夫和他的老太婆住在海边,他们的生活很清贫。老渔夫每天都到海边去打鱼,而每天他只撒三网,打到多少是多少。这天他又到海边撒网打鱼,头两网一无所获,最后一网,打上来一条小金鱼。他看着这条小金鱼有些感慨,这时,小金鱼对他说:“老爷爷,我是海神的女儿,请你放我回去,我会报答你,满足你的希望!”善良的老渔夫说:“你回去吧,我什么也不需要。”于是就将小金鱼放回了大海,小金鱼在潜人海里的时候,对老渔夫说:“你要想找我,就到海边喊三声我的名字,我就会出来。”老渔夫回到家中,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太婆。

老太婆说:“你这个老糊涂,我们这么穷,你为什么不跟它要一座大房子,里面有好多的食物,我们也就可以安度晚年了。”老渔夫被逼无奈只好回到了海边,呼唤出小金鱼,把老太婆的要求对小金鱼讲了,小金鱼让老渔夫回去。老渔夫回到家一看,一所漂亮的大房子,老太婆正在房里吃着可口的事物。老太婆一见老渔夫就大声骂到:“你这个老糊涂蛋,你就不能跟小金鱼再要些金银珠宝。”老渔夫只能又去找小金鱼,告诉它老太婆的要求。

拥有了很多金银珠宝的老太婆还不满足,又让老渔夫去找小金鱼说自己要当贵妇人,老太婆的愿望又一次实现了。但她依旧不满足,又逼着老渔夫找小金鱼,让她成为女王,小金鱼再依次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成为女王的老太婆,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她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现在的一切是如何得来的,她让老渔夫去对小金鱼说,她想拥有小金鱼的魔法,并让小金鱼为她跳舞唱歌。小金鱼昕完后,哀怨地看了一眼老渔夫,就返回了大海。当老渔夫回到家时,看到的是一切又回到了原样。《道德经》讲到这里,已经是从道德的角度衍生到人的行为真谛中了,老子好像是在讲道论德,其实更准确的是在给我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老子在这里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

综观《道德经》八十一章,思维跳跃性很大,也有好多的重复的表述,好像缺少内在的联系。这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我们看古人的著作,多是语录体,不搞逻辑推理,往往一言中的,直达本源。也与老子在写《道德经》时的背景有一定的关系,老子是在和朋友的聊天讲述中,将他对大道的理解记录下来的,所以,有些地方似乎有些反复。但是,这正是与大道的表现形式相一致的,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因此,老子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节制,要知道满足,万不可以过度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物极必反,给我们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就会背离大道的宗旨,最终走向灭亡!

老子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这一观点的真意。他说,你看剐出生不久的婴儿,虽然只能躺在那儿不能站立,非常的柔弱,可是有父母的看护,任何毒虫猛兽都无法伤害他。他虽然没有力气,但小拳头握得挺紧。虽说他还没有明白男女之事,但小小的生殖器却撅得挺高。这是怎么回事?元气充沛。有涵养、遵循大道的人就可以像婴儿一样抱元守一,使自己的精力不外泄,这就是有道德修养。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性欲越高的人,越容易成为阳痿患者,因为他过度的放纵自己的性欲;力气越大的人,越容易被人打伤,因为他使自己的气力浪费掉了;事业大的人,心里也许最空虚,因为他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钱财多的人,内心深处最感贫穷,因为他的物欲太旺盛,总是无法被满足;想活得长久的人,偏偏很快地死掉,因为他由于过分的珍惜身体导致内心受到压迫。这就是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一旦事物走到了尽头,超越了界限,就会向反面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