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00:44:5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劲军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

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论文集作者:张劲军排版:skip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7-01ISBN:9787502191481本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电子书)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油气储运是油气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52年创办的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至今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决定开办石油工程高等教育。1952年9月在清华大学成立了石油系,其中就包括石油天然气储运专业。以翁心源、张英、汤楷孙先生为代表的开拓者克服重重困难,借鉴英美资料、学习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迈出了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的蹒跚一步。

20世纪50~70年代,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油气储运专业逐渐成长。1961年,我国第二个油气储运专业在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诞生。在这一时期,师生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学习,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建功立业。油气储运专业也逐渐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期间虽经历“文革”磨难,依然顽强跋涉、奋斗不息。

20世纪70年代末,在拨乱反正和现代化建设热潮中,油气储运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抚顺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等院校陆续开办了储运专业。1981年、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石油学院分别获得了油气储运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我国油气储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学科进入“211工程”。与此同时,“西气东输”等一批国家油气储运重大工程陆续投入建设与运行,我国油气储运行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发展时期,储运学科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经过“211工程”建设,储运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经教育部遴选,中国石油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油气储运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人才需求激增、高等学校“扩招”这两个强大“引擎”的驱动下,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短短十年,开办该专业的大专院校由几所发展到目前的近30所。与此同时,各校油气储运专业努力提高办学水平。2007年,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的油气储运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

60年来,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稚嫩走向成熟,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其中,为石油、石化、军队、民航、交通、城市燃气等行业培养各层次人才逾2万名,包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储运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又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有2篇博士论文分别于2009年、2011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成为石油主干专业的佼佼者。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各校油气储运学科紧密围绕生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国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六十一甲子,扬帆再远航。当前,油气储运学科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学科“做大”已基本实现,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做强”。如何抓住我国油气储运行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提升本学科在国家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如何适应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变化,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石油工业国际化人才?如何与时俱进地拓宽与优化学科方向,更新与丰富学科内涵,使这个传统学科焕发新的活力?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2011年7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决定,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暨第十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专业学术交流会”。会议于2012年7月14-16日在北京昌平举行。本论文集就是配合这次会议编辑出版的,收集的55篇文章包括纪念文章7篇、致贺诗词3篇、教育教学论文45篇,内容涵盖油气储运技术进展、专业发展回顾、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等多个方面。

值此机会,我谨代表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院校工作部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对我国油气储运专业的奠基人、对六十年来为油气储运专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本论文集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中油管道投产运行公司的资助,在此谨表谢意!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院校工作部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2012年6月第一部分纪念文章油气储运专业建业—甲子回溯严大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昌平 102249

摘 要:我国高校的油气储运专业创建于1952年。60年来,油气储运高等教育历经风雨,在探索中逐渐成长,并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石油工业大发展而迅速壮大。本文回顾了油气储运专业的创建过程,以及此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油气储运专业办学的优良传统,应进一步发扬光大;着眼能源工业未来发展,加强油气储运重大技术问题的基础研究,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油气储运专业进一步壮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油气储运 高等教育 发展 回顾

1951年,国务院部署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作,拉开了我国高校改革的序幕。60年来,改革的功过众说纷纭,油气储运学科的前进与变化只是这场大潮中的涓涓细流,作为其中一滴水珠的个人更是难能评说。值此油气储运学科创建60周年之际,仅就发展历程中几个方面忆旧述怀(限于篇幅,着重在前30年),但愿有所启迪。[1]一、创建过程

1950年1月,为适应祖国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清华大学校委会与燃料工业部决定成立燃料研究室,并接受燃料工业部委托培养地质和采矿专门人才。1950年6月,清华大学成立了地质系与采矿工程系;1951年3月,在化工系内设石油炼制组。1951年秋,北洋大学的采矿、化工、机械等系也分别设立了石油钻采、炼制、机械等专业组。

1951年11月,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定了工学院调整方案,确定将清华大学由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改为多科性高等工业大学。195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出成立“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的通知。29日,筹委会会议决定成立调研如何组织土木、机械、电机、营建、化工五大类学科的“组科研究组”,以草拟各专业及专修科的设置方案及任务。7月1日,研究组提出了专业设置的原则草案。

1952年7月,教育部决定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进行全面调整,按石油、煤炭、钢铁三大类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设立有关专业。按照教育部8月份的批示,9月12日清华筹委会讨论确定清华大学设8个系,包括22个专业,其中石油工程系设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厂/场机器及设备、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天然气钻井4个本科专业,以及石油厂机器及装备、石油天然气钻井、石油天然气储运3个专修科,系主任为曹本熹教授。

鉴于1952年的高校招生已于8月份完成,新成立专业的新生只好从其他系转入。9月下旬,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将原化工系招收的52级新生全部转入石油炼制专业,将土木系招收的部分52级新生转入石油天然气储运专修科。为适应专业设置的需要,1952年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新聘教授6位(傅鹰、张锦、朱亚杰、王儆、甘怀新、白家祉),并聘请时任石油管理总局计划处处长的翁心源(1912-1970)为储运学科的兼职教授。据曾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筹建工作的方华灿老师介绍,当时储运未设本科的原因是没有专职的副教授以上师资。

1952年10月25日,经院系调整后的新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11月,根据燃料工业部及教育部的报告,中央财经委及文教委联合复文批准,在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委会。1953年10月1日,在只有一幢学生宿舍楼可以入住的基建工地上,北京石油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

1953年春,在翁心源教授的推荐下,曾任原中国石油公司上海高桥储油所主任的汤楷孙先生(1919-2009)调入北京石油学院,任储运教研室主任。1953年秋,教育部批准将油气储运专修科升格为本科,从而使储运52级成为我国油气储运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同时也回复了部分由土木系本科转来的学生的诘问。1954年初,曾参加过抗战末期中缅野战管道策划的张英先生(1914-1997)调入储运教研室。二、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奠基人——翁心源

翁心源是我国第一个赴美学习输油管道工程的工程师。1942-1944年在美国学习期间,他曾结合设想中的玉门—兰州长输原油管道编写了专著《油管工程》。回国前又考察了中缅野战管道的建设情况,撰写了考察报告。这些资料都是1955年张英教授第一次开设“输油管”课程的启蒙教材。

回国后,翁心源主持建造了玉门采油厂至炼油厂的原油输送管道,这是我国第一条油田外输管道。1946-1949年间,他任原中国石油公司工程室主任时,主持扩建和新建了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广州、青岛、台中、台北等地的储油所,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系列油品储存、销售设施,成品油营业额占我国沿海沿江地区的近1/4。1955年成立石油工业部后,翁心源曾任基建局、科技情报所的总工程师,主持了多项油气长输管道和炼油厂的建设工程。期间,他非常关心和支持北京石油学院储运专业的建设。今年适逢他百年冥诞,缅怀往事,谨表追思。三、学习苏联

1953年7月,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确定:高教改革的方针是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1954年1月,北京石油学院聘请苏联专家为院长顾问,成立专家工作室。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均以莫斯科石油学院为蓝本。1955年9月,莫斯科石油学院储运专业副教授弗·基·别洛乌索夫来校任教,开设“输油管”课程,并指导两名助教作研究生,直至1957年3月离校。1954-1955年间,工业出版社组织储运教研室与专家工作室等合作翻译了《油库的建造与经营》和《输油管的建造》两本苏联教材。当时任课的张英教授还参考英美资料编写了讲义,苏联的“输油管”译本用作参考资料。此外,比照苏联教学计划实施了三阶段实习模式,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开出了两个教学实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毕业设计。除了聘请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外,还聘请校外资深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每个毕业生的答辩时间大都不少于1小时。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长距离输油管,因此,专门安排从事输油管毕业设计的学生去上海卢家湾发电厂学习柴油机驱动,去上海杨树浦水厂学习大型离心泵的运行,认真精神可见一斑。可惜这种做法只坚持了不到两年。

1958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令,实际上结束了学习苏联的教学秩序。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方针锻炼了师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此略作回顾。

1958年3月,储54级的毕业设计走出校门,一半同学去天津参加油库建设劳动;一半同学去克拉玛依参加我国第一条长输管道——克独输油管道的施工,劳动过程中与工人师傅一起对施工工具和方法进行了一些小革新。教研室从北京带去了仪器,现场测试土壤导热系数、含水率和地温;从物探队借来仪器测土壤电阻率。在张英教授的领导下,教师还参加了为增输而修改设计、增建泵站以及试运投产的工作,被玉门市委授予“技术革命红旗手”称号。

1958年储55级的生产实习是为期三个月的北京长辛店油库建设。1960-1962年间,56、57、58级的不少同学都参加了大庆会战,有的参加集输站场的建设,有的则在攻关队里搞科研。1964-1965年间,部分同学参加了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建设。1975年春,73级的学员参加了三个多月的黄岛油库施工,跟随油建的师傅建成了两个1万立方米的钢油罐。73、74级的学生还参加了当时名扬全国的拟建川沪输气管道的踏勘和调研工作。75级的学生则参加了3个月的任京管道施工。

1971年,在“开门办学、把大学办到社会上去”的号令下,储运教研室办了多届培训班,培养军地两用人才。1971年招收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全部来自军队的后勤油料系统,近100人。1972年招收的学员全部是山东省商业系统的油库工作人员,近30人。1973-1976年则面向全国招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储运教研室还接受一些省和中央部委的委托,派出教师在外地举办了油库设计与管理、土壤腐蚀、油品计量、成品油蒸发损耗、成品油营销、原油储运技术等培训班十多届次,每次大多在1~3个月之间,有的长达一年,颇受欢迎,有的连续办了三届。

为履行开门办学的要求,并接受企业的委托,教研室的教师还带领71级到76级的部分学员先后“真刀真枪”地完成了吉林、保定、衡水、开封、安阳、黄石、乐昌、长沙、盐城、贵州等地10个军、地成品油库的改扩建设计,其中除两个施工后情况不详外,均已投入运行。实践证明,这些设计工作检验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师资队伍,提高了师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五、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从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起家,从石油学院诞生于燃料工业部的请求,从专业课的老教师大都来自现场,从多年来隶属于石油工业部领导这些历史根源出发,石油学院的科研一直是与生产密切结合的,储运专业也一直秉承这个传统。1.科研工作的起步

1959-1960年,北京高校掀起“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搞科研”的热潮。储运师生也不例外,从课余搞科研发展到停课搞科研。当时研究比较集中的课题包括:含蜡原油(川油)加剂降凝(与炼制系合作)、水悬浮输送、油罐液面遥测等。

加剂降凝曾取得凝点下降10℃的“警人”成果,可惜,第二天凝点就恢复了。水悬浮输送技术研究值得称道。这项研究是学生从油滴掉在冷水里凝成粒状随水流走得到启发而开始试验的。1961年建成了室内试验环道,还为此招收了研究生。1962年初,从国外杂志上看到印度尼西亚丹绒油田至巴里巴板238km长的管道即将投产,以水悬浮方式输送凝点高达40℃的含蜡原油,才知道英国从1957年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了。

针对含蜡原油管输的复杂性,1962年以后结合研究生培养,教研室先后建成了原油流变性测试装置(主要是RV-2旋转粘度计)、测定原油静态屈服值的小型U形管和管径为19.05mm的水槽控温试验环道。2.大庆会战与试验环道建设

1960-1962年,在大庆会战中兼任采油指挥部攻关队副大队长的张英教授和热工教研室任瑛教授与参加会战的技术人员、工人、学生一起,攻克了当时大庆地区高凝原油集输过程中因结蜡而回压升高、减产、凝管、加热炉结焦失火等一系列难题,提出采用水套加热炉及油气混输密闭流程,保证了萨尔图油田的持续高产,在1964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国家发明奖。在大庆会战的基础上,为深入研究油气混输机理,结合研究生培养,储运教研室与机械研究室合作建设了各长近12m的19.05mm、25.4mm和50.8mm管径的气水两相混输环道,并为本科生开设了实验课;在结蜡机理方面,建成了研究不同工况下结蜡规律的室内试验环道;与热工教研室合作筹建室外埋地管道停输温降及再启动试验环道。1964-1965年间,在北京石油学院北实习工厂区域内,储运各项研究设施的建设热火朝天。遗憾的是,1966年初迁校计划这场“大雨”将“火”浇灭了,嗣后“文革”的铁锤更是将其“砸烂”了。张英教授1974年调离学校,上任燃料化学工业部规划设计总院总工程师。3.油罐蒸发损耗研究与标准制订

自1960年始,教研室结合研究生的培养,开始基于实验室小型3模拟装置研究储油罐的蒸发损耗。1963年在室外建成了一个10m立式锥顶罐的试验场。1965年初至1966年中,在小型装置研究的基础上,由石油工业部运销司协调组织,兰州炼油厂、北京设计院、天津石油供应站、石油五厂及七厂等单位的储运技术人员及储60级部分学生参加,储运教研室担任技术指导,在兰州炼油厂开展了现场试验,3研究2000m锥顶汽油罐的全天候蒸发损耗规律和降耗措施,以及铁路油槽车装汽油的损耗规律等。虽有“文革”的干扰,教研室还是在年底完成了试验报告和科研总结报告。

1985年,石化销售公司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29个网点的石油产品储罐和装车蒸发损耗测试试验,仍由教研室派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在参考上述系列实验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了考核各油库企业的国家标准GB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4.“八三工程”与密闭输送工艺

1970年夏开始的“八三工程”掀起了我国长输管道建设的第一次高潮。教研室分次派多位教师参加会战,作为技术参谋参加了庆铁、抚鞍、铁秦、秦京等管道的施工和试运投产,在处理事故中出谋划策。

针对当时采用的旁接油罐输油工艺,教研室建议在现场开展泵到泵密闭输送试验,以提高输油技术水平,节能降耗。这一建议得到指挥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现场试验小组,用自行设计安装的泄压阀在刚刚投产一年的庆铁管道上做试验。这在当时风险是相当大的。1973-1974年,密闭输送工艺先后在庆铁管道和铁秦管道的个别管段上成功试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上的应用,密闭输送工艺有了可靠的硬件支持。80年代末,结合研究生的培养,学校与东北管道局合作,开发了密闭输送工艺的配套软件。经过东北管道十多年的积累,长450km的铁秦管道终于在国内首次安全实现了输油管道全线密闭输送。该项研究于1990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5.我国第一条长输成品油管道

1974-1975年,总后勤部筹建长达1070km的格尔木—拉萨成品油管道。这是我国第一条长输成品油管道。教研室受邀参加了管道设计咨询及近一年时间的现场模拟试验,在北京房山34km长的同管径环道上开展了多种工况的模拟试验,保障了该管道于1977年顺利投产。6.科研服务于生产

1978年以后,随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的开发及鲁宁输油管道的建成,安全经济地输送多种混合含蜡原油以及输送工艺适应低输量管输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教研室受华东管道局的委托,开展了相关科研工作。其中濮临管道的热处理降凝输送现场试验,为管道投产初期的低输量运行节约燃油消耗提供了技术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成果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在SPE会议及SPE杂志上第一次向国外发表了含蜡原油管输优化的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用学校地处胜利油田的有利条件,教研室与油田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多项科研工作。先后在校内建设了稠油—水两相流动试验环道、固液分离除砂、液—液旋流分离等试验装置,相关试验工作均与油田现场试验和应用密切结合。在“七五”至“十五”期间,这些科研工作中的“单家寺稠油集输”课题获得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底湿气管道运行仿真软件作为东海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一部分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种油水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开发工作分别获得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六、新世纪的产学研三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油气田开发和新一轮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高潮中,储运学科的科研工作在为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循着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道路奋勇前进,产生了质的飞跃,且两个校区各有侧重,相互促进。近十年来,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两校区已有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包括分室)6个。1.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

在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方面,已从“知其然”进入了“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不仅揭示了含蜡原油改性前后在管输过程中流变性的变化规律,更基于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知了改性机理,以及流变性与原油组成及外界环境的关系,建立了一套拥有理论基础的管输模拟方法,并在流变性研究的基础上,与不稳定流动及传热过程数值模拟、长输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经济优化等多项成果结合起来,形成配套技术应用于西部原油管道和东部某些管道,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三等奖各1项,并被评为2010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根据在该领域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及收录情况,学校在该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多相流动与油气集输

在多相流动与油气集输方面,已经从油水、气液两相流动研究深入到含蜡原油及稠油的油气水三相流动研究,并正在进行含砂、含水合物等多相系统的油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从流型判别发展到探索不同工况下流型转变机理及其与流动阻力的关系;对油气集输生产中多见的段塞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有所突破。这些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二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从20世纪80年代中的南海涠洲油田到90年代初的东海油气田,学校与中海油的科研合作已持续近30年,从近海工程发展到研究深海油气集输管网的流动安全保障,从湿气管道的流动控制发展到探索天然气水合物的浆液流动,建成了“深水原油多相流组合实验平台”。3.密闭输送与顺序输送

对于传统的密闭输送与顺序输送技术,学校与管道公司合作,开发了多个应用于复杂工况的控制软件。例如,针对具有多个大落差段的长达1 200km的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开发了混油监测及优化过程控制软件,制订了分阶段投产方案等,曾获得中国石油技术创新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4.输气管道

在输气管道方面,过去的工作大多局限于工艺设计和静态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参加中海油崖城—香港输气管道的方案研究开始,在热工研究室杨延昕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输气管道动态仿真研究。90年代中以来,在陕京管道、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一系列大建设项目的鞭策下,学校拓宽了输气工艺的研究范围,除了继续深入研究管网运行优化和调峰方案外,储运学科与学校高压流体相平衡研究室(在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上国际知名)合作,针对组成、环境、工况多变的输气管道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抑制研究。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开发出控制软件,为西气东输管道凝液和水合物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除了继续深入开展深海油气集输管道水合物的抑制研究外,还在探索如何化害为利,输送水合物。“十一五”以来,为开展液化天然气(LNG)储运技术研究,引进了低温工程人才。5.油气储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校在油气储存技术领域的科研投入较少,仅在油库的安全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十一五”以来,开展了战略储备地下储库的建设和安全方面的研究。七、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科研也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从195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1952-1965年间共招收本科生约750人,1971-1976年间招收工农兵学员约300人,1977-1992年共招收本科生约1 100人。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分北京、华东两个校区,北京校区从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2011年华东校区毕业本科生2 257人,北京校区毕业本科生1 371人(包括留学生59人)。1986-1990年间,受石油工业部运销司的委托,北京校区曾办五届石油运销大专班,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油品销售网络培养了实用人才,是油气储运专业与营销结合的有意义的探索。

1960年北京石油学院储运专业开始招收三年制研究生,当时尚无学位制度。“文革”前,储运专业共毕业研究生9人。1979-1981年又有2名两年制研究生毕业。

1981年,在北京成立了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储运专业分别于1982年初和1985年秋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两地办学后,华东校区于1990年和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982-2011年毕业储运硕士生958人(其中华东校区275人),包括留学生3人。1986~2011年毕业储运博士生163人(其中华东校区36人)。储运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是蔡强康教授(1921-2011),1956归国的留美力学博士。

近十年来,在本科生教学方面不懈探索,成绩斐然: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多相流实验装置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油库设计与管理”网络教育课程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油气集输”、“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均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直是与围绕国家重大油气储运工程建设需要而开展的科研密切结合的,在注重试验研究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博士生的论文都有现场调研和实验验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学校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9-2011年各有一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题目分别为《含蜡原油流变性与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间关系研究》、《油水混合液物性及流动规律研究》,另有一篇博士论文获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一名博士生在SPE亚太地区研究生论文大赛中获奖。“文革”前储运专业课教材都是校内出版的,1979年开始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多地由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有的教材已多次修订再版。迄今应用面较广的教材有:《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1987年获石油工业部优秀教材奖)、《油库设计与管理》、《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2009年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油气储运工程施工》(2009年获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称号)、《地下金属管道的腐蚀与防护》、《油气水多相管流》、《油气储运英语教程》、《油气储运工程实验》等。

经过“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学校的油气储运学科已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八、寄语未来

60年的实践表明,油气储运作为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必须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才能担当重任。专业课教师的任务是传授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与其未来的工作之间牵线搭桥,创造更多优秀的就业机会。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竞争力。除了客观大环境的因素外,要调整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以多种形式深入实际,并争取有经验的现场工程师来校兼课。

高校应该更善于在实践中将工程问题提炼为科学问题,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道路上出发得更早、钻研得更深。要加强重大科技问题的基础研究,并在发挥年轻人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当前,油气储运工程已成为国家能源物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重点学科,要在发挥既有优势、继续深入并拓宽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集输、新能源利用、各种组合燃料储运系统的规划优化、运输、供销等方面进行探索,在解决油气储运重大技术难题上取得新突破,获得对油气储运科技发展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培养出在专业岗位上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此文已发表于《油气储运》杂志2012年第31卷第6期)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九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68-189.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60年蒲家宁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重庆 401311

摘 要:本文记述了1952年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突地成长的创建经历以及随后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在储存、运输、加注三个基本领域大发展的历史,描述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兴起、开展和取得的成就。总体来说,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牵引了军队油料储运教育的发展;学科建设的推进,促进了军队油料储运教育水平的攀升;科学研究崛起,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最后指出,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应为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服务,为部队培养输送人才的同时,推进学科建设。

关键词:军队 油料储运 高等教育

油料是军队运输和战斗装备的食粮,占后勤保障物资吨位的60%,海湾战争更达70%。油料储运保障系统规模庞大,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且需源源不断地补充,人才培养重任就落在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的身上。我军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始于1952年,涵盖油料储存、运输、加注三大领域,建筑设施与器材装备并重,军事特色浓郁。60年的不平凡历程令人难以忘怀。一、从无到有,突地成长

抗美援朝后勤保障的实践表明,现代军队必须建立强大的油料储运工程,人才培养则是当务之急。1952年,军委油料学校和后勤学院油料系成立,开始了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军委油料学校培训大、中专技术人才,后勤学院油料系培训中层组织指挥干部。当时,这种教育对我军完全是白手起家,不仅局外有许多人误认为油料是菜油、芝麻油,就是教师开始也是门外汉。我们这群在学校攻读土木、机械、化工专业,参军抗美援朝的青年,全都没有油气储运专业知识,甚至连校舍也是借的。但也不乏有利条件,敌人在华建造的油库由我军接管,属军方资产,为我们提供了取经的瑶池。

在党的指引下,大家本着在干中学的精神,去上海、天津的油库参观调研,收集资料,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凭靠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和收集到的资料,以及少量参考文献,奋战四五个月,编写出《油库建造与管理》、《泵浦构造与使用》、《油料仓库技术管理》、《油料安全技术》、《油料理化性质》、《油料补给》等教材,油印成书。没有讲过课,就反复试讲磨炼;没有图表,就自己动手绘制;没有教具,就用纸张、纸板、糨糊制作。教学就是这样在“n个没有、自己解决”的条件下进行,简陋得很。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两年后,首期大专教学顺利完成(基础课教学已提前进行)。

1954年,军委油料学校校舍在北京建成,来了苏联顾问,引进苏军教学大纲和教材,新开设了野战油库、供油装备等课程;从苏军旅大撤退移交的装备中,获得了一大批教学器材,兴建起教学野战油库和泵房、铁路油罐车装卸实验设施,制作了大量模型、挂图,教材也变成了铅印的,教学快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以后,军队院校不断调整,但油料储运教育一直存留。后勤工程学院于1961年在重庆创建,开始了油料储运本科教育。

与地方院校一样,军队院校在“文革”十年也遭劫难,后勤工程学院变为后勤高级专科学校。“文革”结束后得以迅速恢复,重启本科教育,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进入康庄大道。

海军、空军是用油大户,在加注领域独具特色,其后勤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油料储运本科大专专业,军队油料储运教育又添生力军。二、军事斗争准备的牵引

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受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巨大,尤以油库的大批兴建、长输管道的异军突起、加注装备的跃进发展最为凸显,教育需求进一步增大,内容也不断充实和提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军事斗争准备主要是防敌入侵,油料保障以储为重,加之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推助,我军兴建了大批油库。先求隐,在丘岭地带建地下、半地下库;后求抗,在大山沟里建可承受核武器的洞库,分布遍及神州东南西北中,储量进一步领先全国。这些油库的建成,极大地保障了国家和军队的油料安全,也为军队油料储运教育的扩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油库教学的军事特色大大增加。

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解决教学设施一时跟不上,新建库特别是战略储备库属国防机密、不能上书施教的问题,从1958年起,油库现场教学兴起,期期进行,直到“文革”。在军队油料系统,院校与油库是一家人,这为开展油库现场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家扛起背包,奔赴河北、河南、湖南、广西,去油库安营扎寨,大部分油库教学就在那里实施。现场教学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大大密切了院校与部队的联系。

军队管输建设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似乎有些奇怪,在那个百兴俱废、万马齐喑、只有少数国防关键项目才能发展的时期,竟有野战输油管道突起的空间。这归因于援越抗美。援越前期,油料靠铁路、公路运送;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对越南北方狂轰滥炸,40%的油料连车带人毁于途中。越南在南方有几个坦克师,但千辛万苦经“胡志明小道”运去的油料却是杯水车薪,只够短促突击之用,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当时正是“文革”困难时期,应越方恳请,从越南引进苏军装备样机(前苏联拒绝向我提供),周总理亲自组织200多家工厂和单位,突击试制生产,钢铁长龙从友谊关经越南北方,沿“胡志明小道”直达越南南方,总长超4500km。野战管道目标小、易修复,美军种种破坏行动都以失败告终,滚滚油流奔向南越,铁军如鱼得水,西贡迅速攻克,南方随之解放,越南将其称为“输血管”。野战输油管道装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由此形成。

援越结束不久,我军组建了30多个野战管道部队,为其编写教材、培训骨干的重任落在后勤工程学院的身上。此后,部队演练此起彼伏,也邀请学院指导和协助。越南统一后,黎笋集团迅速反目,挑起中越边境武装冲突,新成立的几支管道队会战云南,敷设了450km多的管道保障我军作战油料的供应,后勤工程学院派人担当顾问。与此同时,为捍卫西藏的安全,我军建造了长约1000km的格拉固定输油管道,由一个加强团管理操作。随着管道部队的大规模建立,军队油料储运教育的任务又大大加重。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独、藏独、疆独兴风作浪,周边反华小丑鼓噪频频,它们的老总更是威胁多多。局势要求我军能够大规模机动应对,在边境、海疆痛击顽敌,这为油料加注装备与技术的跃进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牵引力。海湾战争的启示甚为宝贵:那里不缺油,多国部队的供油保障唱主角的是加注,展现了现代化军队的加油技艺。美军出动了600多架空中加油机,对战略空军进行了2.6万架次空中加油;为了保持航母舰队和混合舰队的续航能力,每个编队配备两艘补给舰,每舰可装载1.5万吨油料,可随同舰艇进行航行加油;为了满足地面部队机动作战的需要,美军赶制了200多套群车加油装置,每套展开后形成一个小型加油站,其加油软管可延伸到150m以外,能同时为8辆坦克加油;为保障部队向纵深跃进时的供油,大规模使用直升机空运油料,支援101师突击时就派出了300多架次直升机,将4000多人和大批油料、弹药空运至伊拉克境内80km处,尔后又随同部队依次跃进,一直深入到160km处。

以此为契机,我军的油料加注装备与技术迅猛发展,群车加油车、机场群机直线加油系统、空地垂直加油系统、空投容器、岸滩无码头加油系统、海上横向/纵向加油系统、海上单点系泊加油系统等一大批现代装备相继研制成功,装备部队,并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油料装备课程从而大大充实,走向现代化。

新时期的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我军能够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必须为此服务。继续将我军油料储运学科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学科,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任务。三、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前,军队油料储运学科建设道路曲折,80年代步入坦途,90年代驶入高速路。80年代,油库、管道、器材、流体、动力装备实验室及油料装备训练场陆续建成,拥有立式油罐、泵房、油罐车装卸栈台鹤管、长输管道模拟系统、发动机泵实验台、内燃机2喷气涡轮机实验装置、流体力学实验仪器等,训练场占地近10000m。与此同时,总部调拨来大批油料抽灌以及运输和消防装备,野战输油管道长达10km。90年代,又建成管流瞬变、地下库防火灭火实验室,拥有3km长的管道以及数据检测和处理仪器等。21世纪初,管道和器材实验室更新重建,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室建成。2006年,中央军委批准学院整体搬迁到重庆大学城,借此契机,重点建设了油料保障综合实验、油料装备信息工程、供油工程模拟仿真、油料装备维修2技术、模拟油库、油库安全与防护等实验室,占地7000m,拥有仪器设备380多台/套。实验室和器材装备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还为总部定购的1000多件/套装备进行了出厂验收。实验室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军油料储运工程和教学的面貌和水平,国防部在组织外国驻华武官参观,接待加拿大国防部、美国国防大学参观团时,都将其列为参访地点。实验室建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验中心被评为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

专业课程是学科军事特色的重要体现,基本教材均由学科自编,主要有:《军用油库设计与管理》、《军用油库新技术》、《油库伪装防护与抢修技术》、《军用输油管线》、《军用油料装备》、《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导论》、《泵的构造与使用》等。创建了“现代管流瞬变分析与控制”课程和“油气安全与防护工程”学科方向,公开出版了《学科建设与油料装备研究》和《创造力开发与培养》。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本教材成为全军重点教材,“军用输油管线”荣升“国家精品课程”。

教师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力量,而学科建设又铸就了一支献身国防、勤奋敬业、勇于进取的教师队伍。他们薪火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高级职称和学历,从20世纪80年代初只有1个副教授,没有博士、硕士;到90年代初有3个教授,7个副教授,2个硕士;再到21世纪初有8个教授,13个副教授,6个博士,23个硕士;直到现在有14个教授,19个副教授,21个博士,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现在更拥有博导7名,硕导12名。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全军优秀教师4人,全军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人,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18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1人,总后科学技术一代名师3人,总后伯乐奖获得者3人,总后优秀教师3人,总后科技银星、新星4人,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1人。四、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相依相连。20世纪70年代前,由于历史原因,我军油料系统基本上是院校只从事教学,科研由专门单位承担。80年代初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恢复,激发了学院领导和教师向科学研究进军的热情。在军事斗争准备召唤、总后油料部支持、学科建设带领下,奋起冲锋,研究项目从小到大,从单个到系统,从装备技术到学术理论,21世纪又从军用延伸到民用,共有几百项,90%以上由学科主研。

从事军事装备研究,科研工作量大,要少休息,少娱乐,少享天伦之乐,而且要承受不小的体肤之苦,在实验室反复调试修改后,还须做热区、寒区试验,经受零上、零下三十八九摄氏度高低温的磨炼。“三少一苦”换来“三多一高”。一是贡献多。学科主研的20多项装备定型列装部队;几千公里野战输油管道、几百套群车加油车和整体自装卸野战加油站、一大批器材正在为军队的油料保障执勤出力;部分装备出现在1998年华东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2009年西南抗旱的现场,自装卸野战加油站更是参加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理论和技术成果则增添了油气储运的科技宝藏。二是获奖多。总共有60多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军队、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21项,自然科学奖2项,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3项。三是造就人才多。学科人才建设的跃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研。一高则是学科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注入了分析与研究的思想和知识,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此外,在严格遵守军队保密规定的同时,学科成员积极撰写专著和论文,出版专著20多本,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发表100余篇,被SCI、EI检索300余篇。现在的学科,俨然是一个没有科研编制的科研所。

在人才、课程、实验室建设及科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支持下,军队油料储运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联合其他学科申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获得批准,在4个方向中,油气储运排位居首。提高认识,找准方向,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大力争取总部支持,积极开展横向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科建设不断跳跃攀升的主要体会。

60个春秋的辛勤耕耘,我军油料储运高等教育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大学本科、专科3000多人,硕士、博士200余人,桃李遍全军。在为我军服务的同时,还为民航和商业部培训人才12期500余名;承担培训外军的任务,20世纪60年代是越南兄弟,而今是亚非拉20多个国家的朋友。去年,在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大会上,人们惊奇地看到,有一个肤色不同、戎装各异、色彩纷呈的方队,兴高采烈地参加阅兵式、分列式检阅,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统率的“多国部队”!

60个春秋的历程令人感慨万千。现在,成就、荣誉、挫折俱往矣,“而今迈步从头越”。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应当紧密为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服务,为部队培养大批合格和优秀人才,并努力拓宽服务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应当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促使学科各项建设与时俱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军队油料储运高等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此文已发表于《油气储运》杂志2012年第31卷第6期)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黄维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摘 要:油气储运作为能源保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油气储运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通过回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介绍了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国情,概述了近年来我国油气储运在科技和管理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油气储运 技术 发展

2012年,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喜迎60华诞。1952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立了油气储运专业,学制专科2年。同年,清华大学成立石油系,将油气储运专业调入该系并升格为本科。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储运专业划归石油学院。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期冀增强油气储运专业在教育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我国油气储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行业发展历程

石油天然气是国民经济的血液,管道则是能源的大动脉,从运输[1][2]周转量看,管道位列5大运输业第4名。油气储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汉时期。《华阳国志》记载,蜀郡采气煮盐,先民们将打通的竹节连接起来输送天然气,称之为“火笕”。我国近代石油工业起源于19世纪中叶,油气输送经历了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多种方式的交错发展。

1878年,台湾苗栗出磺坑以顿钻打成第一口油井,开创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历史,当时的原油运输主要以马车拉运为主。1907年,在陕西延长西门外打成大陆第一口油井,采出原油桶装后用骡马驮运,送炼油厂加工或作为燃料出售。1942年,新疆独山子油矿年产原油达到7321t,敷设了长2.5km输送管道,这是我国第一条原油管道。

1863年,成品“洋油”进入我国,通过油轮运至港口,上岸后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转运。应太平洋战争的需要,美国人1945年建设了中印输油管道,这是我国境内第一条成品油管道,至1946年停4输,累计向我国输油约10×10t。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仅四川地区修建了少量钢质输气管道,总长约27.7km。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油气储运工业蹒跚起步,目前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期间大致经历了自力更生、引进消化、自主创新三个发展阶段。1.自力更生,艰苦创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敝,百业待兴,西方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成为当时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在陆上,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相继发现和开发了大型油气田,石油工业迅速崛起。油气产量的大幅提升带动了管道工业的发展,开始了管道规模化建设。

1958年,建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管道,全长147.2km,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原油管道,由此开创了新中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历史。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1970年,开始建设东北“八三”管道,形成了国内第一个原油管网,连接了抚顺、锦州、大连各炼厂以及秦皇岛油港、大连新港,这是中国管道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截至1980年,我国累计建设原油管道6557km。

1958年,首都机场敷设了储油库—用油库管道,此后又在上海和广州机场敷设了成品油管道,但管长均较短。1976年,建成投产的格尔木—拉萨成品油管道,全长1080km,形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成品油管道。截至1980年,我国累计建设成品油管道1114km。

1963年,开始修建巴渝输气管道,由此拉开了新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序幕。至1979年,形成了南半环天然气管网。截至1980年,我国累计建设天然气管道2792km。43

1975年,在上海陈山码头建成第一座5×10m浮顶油罐,随后,在石化企业、油田、港口又相继建造了数十座相同规格的浮顶油罐。2.引进消化,提升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工业书写了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国内外高级技术人员的互访、交流与合作,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理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1986年投产的东黄复线原油管道是我国第一条中外联合设计的管道工程,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密闭输送和自动化管理的长输管道。该工程获得了中国管道设计的第一个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996年,库鄯原油管道投产,这是当时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原油管道,也是我国首次选用高强度X65钢管,采用高压力、大站间距、常温输送的长输原油管道。截至2000年,我国累计建设原油管道7697km。

1995年,抚顺—鲅鱼圈成品油管道投产,全长246km。此后,又建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成品油管道,全长291km。截至2000年,我国累计建设成品油管道2143km。

1987年,四川建成北半环管道,并与此前的南半环管道相接,形成了我国第一个区域性天然气管网。1997年,陕京输气管道投产,成为我国天然气管道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截至2000年,我国累计建设天然气管道8764km。

1986年,通过从日本整套技术引进,在秦皇岛首次建造了2座104343×10m浮顶油罐。此后,又在大庆建造了2座10×10m浮顶油罐。3.自主创新,跨越发展(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积极贯彻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在管道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为推进我国管道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随着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管道工业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大力推进能源战略通道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国油气管道工业的国际影响力。“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围绕进口哈萨克斯坦原油、俄罗斯原油、海上进口油和国内原油上产新建了大批管道。2005年,中哈原油管道建成投产,这是我国参与投资的首条跨国输油管道。2007年,西部原油管道建成投产,这是当时国内距离最长、压力最高、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原油管道。2010年,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原4油管道总里程已达2.2×10km。

2002年,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全长1250km,这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大落差、全线自动化管理的密闭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品油管道得到了极大发展。华北、长三角、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建立了区域性成品油管道。兰成渝、兰郑长和西部管道共同组成我国“西油东送”的战略通道,实现了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成品油4管道总里程已达到1.8×10km,初步形成了区域性成品油管网。

2004年投产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全长3900km,管径1016mm,83设计输量170×10m/a,设计压力10MPa,采用X70钢,是当时我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管材等级最高、设计压力最高、输气能力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管道。该管道也是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输运系统工程,标志着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全长9000km,管径831219mm,设计输量300×10m/a,设计压力12MPa,干线4800km全部采用X80钢,如此大规模采用X80钢,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截4至“十一五”末,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达到3.1×10km,初步形成了天然气骨干管网。

在大型储罐建设方面,依靠自主研发,储罐板材、设备、施工工艺已经完全取代国外进口。2003年,我国开始在镇海、岙山、黄岛、大连4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标志着我国大型储罐建设迎来了重要发展期。2004年,又在仪征油库建成2座15×434310m双浮盘储罐,这是国内首次建造15×10m超大型外浮顶储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储罐建设方面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二、技术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成败的国际竞争格局,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紧紧把握新技术革命的良好机遇,依靠几十年来培养的人才与形成的工业基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及原始创新,在管输工艺、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安全管理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了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