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11:54:31

点击下载

作者:任挥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试读:

前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颜氏名徵在。孔子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论语唐抄本(6张)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论语》是一部哲学经典,也是一部教人“做人”的范本。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慎言敏行”、“贫而无谗,富而无骄”的教诲,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学而第一篇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主要以论述学习和做人为主,也有少量论政。宋儒朱熹称此篇所记都是“务本”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原文】[1][2][3][4][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6][7][8][9]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解】[1]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3]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4] 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5] 有朋: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6]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7] 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8] 愠:恼怒,怨恨。[9]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能经常温习,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就是君子吗?”【边读边悟】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同时也真实地流露出孔子积极向上、注意修养的人生态度。也正因此,李泽厚先生说:“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人生在世,能够每天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活法。

恪守孝道,仁之根本

【原文】[1][2][3][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5][6][7]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8]其为仁之本与!”【注解】[1]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2]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3] 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 鲜:少的意思。[5] 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6]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7]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8]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边读边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是全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行,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道德观。在古代,人们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同时也是立国的根本、治天下的根本、为人的根本。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主张“以孝治天下”,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巧言令色,为者当戒

【原文】[1][2]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注解】[1]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2] 鲜:少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伪善的面貌,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边读边悟】

仁是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一般来说,善于伪装的人,必然会在言辞和神态上下一番功夫,必然会把见不得人的意图掩藏在巧言令色之下,对人造成麻痹,使人疏于防范。所以,面对别人的巧言令色,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常省自身,完善自我

【原文】[1][2][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4][5]信乎?传不习乎?”【注解】[1]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2] 三省:检查、察看。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3] 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 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5] 传不习: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心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边读边悟】《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一个人是否具备自我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逐渐走向完美。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反省能力,才能在与人交往时,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恪守信用,诚实无欺

【原文】[1][2][3][4]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5]。”【注解】[1] 道: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2]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3] 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4] 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5]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负责地办理国家大事,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部下,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边读边悟】

这一章用于现代,主要是说:任何成功的管理者,都必须依赖于对手下的人和物的合理支配。因此,管理者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敬业精神,并且要讲究信义;要节省财物,不追求虚华奢侈浪费;要爱护自己的下属,支配下属的时候,要讲究时节,不可漫无节制,不顾时候。这是一种高明的做人做事之法。因为它既对自己有好处,又能惠及他人,而这种惠,又能返达自己。

谨言慎行,尊师重道

【原文】[1][2][3][4][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6][7][8],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解】[1]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 汎:同“泛”,广泛的意思。[6] 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 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 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寡言少语,要诚实可信,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边读边悟】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现在,随着独身子女时代的到来,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中国的独身子女越来越不尊重父母了。因此,培养一个人敬重师长,讲诚信,追求道德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从小就教给孩子懂文明讲礼貌,有爱心,又善于学习,那我们的国家该多好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文】[1][2][3]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解】[1]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2]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3] 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4]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见到贤德的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有献身精神;对待朋友,能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边读边悟】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这种思想在两千五百年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要时常以这几种标准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以便使自己进步、成长。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原文】[1][2][3][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

[5][6][7]己者;过则勿惮改。”【注解】[1] 重:庄重、自持、自重。[2] 固:有两种解释,一是牢靠、巩固。二是固执、闭塞不通。[3]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4] 无:没有、不。[5] 不如己:不如自己。[6] 过:过错、过失。[7] 惮:音dàn,害怕、畏惧。【译文】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认真,即使学习也可以掌握的不牢固;做人,要讲求忠信、守信用,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边读边悟】

古人有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发现错误,及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才能在错误中进步;明知犯了错误而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因此,我们要把孔子的“过则勿惮改”作为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迈向成功。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原文】[1][2]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解】[1] 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2] 追远:远指祖先。【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虔诚地追念久远的祖先,这样老百姓就会日趋忠厚老实了。”【边读边悟】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温良谦恭,团结和善

【原文】[1][2][3][4]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5][6]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7]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解】[1]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2]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1岁。[3] 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位同大夫,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尊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称呼老师为夫子。[4] 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5] 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或是”。[6] 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7] 其诸: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或者”。【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了一个国家,总是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凭着自己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高尚品质换来的。他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相同吧?”【边读边悟】

孔子的温良谦恭的品格同样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人处世的工具,它能让你赢得他人的信赖,为你的办事之路一路绿灯。当然,我们也看到社会上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把社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因此,如果每个人都锻炼自己温良谦恭的品格,那么整个社会将是团结、亲睦、向善的。

用孝道观其志

【原文】[1][2][3]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注解】[1] 其:代词,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 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 三年:泛指多年。[4] 道:这里表示“积极合理的内容”的意思。【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对他父亲所坚持的合理部分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边读边悟】

鲁迅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其实,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礼之根本,在于和谐

【原文】[1][2][3][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解】[1] 礼:指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2] 和:调和、和谐、协调。[3] 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贤明帝王的治世之道。[4] 斯:主语代词,这个。这里指礼,也指和。【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但不论大事小事都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因为为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行的。”【边读边悟】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的《论语疏证》中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因此,提出“和为贵”,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在今天,“和为贵”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它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原文】[1][2][3][4]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5][6]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解】[1] 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 义: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3] 复:实践的意思。[4] 远: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避免、避开的意思。[5] 因:依靠、凭藉。[6] 宗:尊重、崇尚、推崇。【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能做到这些,也就值得推崇了。”【边读边悟】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虽然非常重视诚信,但更重视诚信行为的正义性。换句话说,就是诚信是建立在正义和正当的事情上,而对于不正当、违法犯罪行为,则就没有必要去遵守承诺。这一点,对于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君子好学,忌图享乐

【原文】[1][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3]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注解】[1] 就:靠近、看齐。[2] 有道:指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3] 正:匡正、改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学习而去匡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住,在做事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因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享受饱暖安逸,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自己的追求上,才能不断进步。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原文】[1][2]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3]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4][5]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6]诸往而知来者。”【注解】[1] 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2] 何如:怎么样。[3] 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 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6]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去谄媚、奉承,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比不上贫穷却乐于道,富裕却又崇尚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不断地切磋、琢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边读边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因此,孔子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当然,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人要不为物欲所动,才能不作物欲的奴隶。

为政第二篇

《为政》篇内容涉及政治、教化、学习、修养等问题。主要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原文】[1][2][3][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解】[1] 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该用道德治理国家。[2] 北辰:北极星。[3] 所:处所,位置。[4] 共:同“拱”,环绕、环抱的意思。【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个人修养问题。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转。其实,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做事,提升自己的“人气”,才能发挥自己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周围的人才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围绕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的“精神领袖”。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原文】[1][2][3]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解】[1] 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取其整数。[2] 蔽:概括的意思。[3] 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虚情假意。【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边读边悟】《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绚丽夺目的瑰宝。它共计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从孔子时代起,《诗经》便是进行美育的一本教科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思无邪”。《诗经》富有清新健康的气息,可以怡情养性,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对我们后人的文学艺术的创作,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继承和总结《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以便更好地为振兴祖国而服务。

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原文】[1][2][3][4]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5]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解】[1] 道:引导、教导。[2] 齐:治理、整治。[3] 免:避免、躲避。[4] 耻:羞耻之心。[5] 格:规范、改正。【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能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却从心里认识不到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不去犯罪。”【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无疑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现代人如能深刻领会其实质要领并加以灵活运用,无疑会受益多多,收获多多。

人生之路,循序渐进

【原文】[1][2][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4][5][6]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解】[1] 有:同“又”,古文中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如“十有五”,即“十五”。[2] 立:站立、自立。[3]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 天命:指非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 耳顺:耳聪目明,心中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分辨出事情的是非曲直,能够听得进忠言逆耳。[6]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不越出规矩。”【边读边悟】

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一生浑浑噩噩,总是在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到头来自己依然一无所有。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达到了这种最高境界,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安身之处。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原文】[1][2][3][4][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解】[1]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出身于“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2] 无违:不要违背、不要违反。[3]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4] 御:驾驭马车。古代弟子为老师驾车,是礼节之一。[5] 孟孙:指孟懿子。【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他们。”【边读边悟】

孝顺父母本来应该是为人子女者的一种自觉行为,但如果受“不要违背礼”这一理论的限制,就有点强迫人的意味。就像现在有很多子女不孝顺父母,而父母却强迫子女,或者父母总觉得子女不够孝顺自己,最后往往就会演变成父母和子女反目成仇的结果。所以,做子女的要孝顺、尊重父母,而做父母的也要理解子女,双方互相理解,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尽孝父母,人之根本

【原文】[1][2]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解】[1] 孟武伯:鲁国的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2] 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边读边悟】

在两千五百年前,医学还不发达,生病是每个人最难控制的事情,所以,只有在父母不生病的情况下,才能谈到子女尽孝道。因此,关心父母的健康,应是子女尽孝的关键问题。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原文】[1]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2]养;不敬,何以别乎?”【注解】[1]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45岁。[2] 养:音yàng,喂养。【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说能够奉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狗、马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对父母只是做到奉养而没有一片孝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边读边悟】

从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孔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对孝顺的理解都是不相同。当然,关于孝顺本来就没有明文规定,所以,我们孝顺父母也应根据父母的需求,而不需要强求一律相同。但不管如何做,孝顺父母、尊重父母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发扬和肯定的。

服其劳,尽其孝

【原文】[1][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3][4]馔,曾是以为孝乎?”【注解】[1] 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2] 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3] 先生:泛指长辈,这里指父母。[4] 馔:意为食用、吃喝。【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顺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父母有了事情去帮忙,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另一个标准,即孝顺父母就是必须做到让父母满意才行。个人认为这个标准有点太高,而且是很难做到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做的让另一个人完全满意,一个人满不满意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另一个人很难控制,而且我们不是圣人,都会偶尔犯错误,所以,这样的要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非常过分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原文】[1][2][3]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解】[1] 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2] 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3] 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是很愚钝。等他退下之后,我私下考察,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能加以发挥,这样看来,颜回其实并不愚蠢。”【边读边悟】

这一章主要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非常不喜欢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总是随声附和的学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要加以消化和理解,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原文】[1][2][3][4][5]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注解】[1] 视:审查。[2] 所以:所做的事情。[3] 所由:所走过的道路。[4] 安:居心何在。引申为结果或结局。[5] 廋:音sōu,隐藏、掩盖。【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做事的动机是什么,再观察他做事的方法和途径,再考察他干了些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瞒得了人呢?这个人怎样能隐瞒得了人呢?”【边读边悟】

俗话说:人心难测。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如何了解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由内而外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得了的。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原文】[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解】[1] 温故而知新:故,已经学过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译文】孔子说:“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用来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它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我们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达到“以故知新,故为新用”。

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原文】[1]

子曰:“君子不器。”【注解】[1] 器:器具、工具、器皿。【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能固定在某一方面发挥作用。”【边读边悟】

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他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君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变化多端,一个人如果总是静止不动,那么迟早一天会被淘汰,只有具备多种生存的本领,只有精通各种“行业”,才能在社会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先做后说,大丈夫也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按照做了的去说。”【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他主张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是言行一致,行重于言。这也正是做一个真正的君子的难处所在。

君子团结,小人勾结

【原文】[1][2][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解】[1] 周:合群、团结。[2] 比:音bì,勾结。[3] 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缺乏道德观念的人。【译文】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相互团结。【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一章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小人就是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们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团结是一种道德品质,团结是一种力量,团结是做事的基础。只有团结才能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而相互勾结只能是在利益相同时,臭气相投;一旦利益不均,便反目成仇、相互拼斗,十分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学而不思,为学大忌

【原文】[1][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解】[1] 罔:迷惑、迷茫。[2] 殆;疑惑、危险。【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问题,就会犯糊涂而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难解了。”【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思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只有学习与思考两者兼顾,才能悟出真理。读书是为了让人能够明辨是非,但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地全盘接受,还必须用心思考所学的道理是否合乎常理。事实上,人天生就具备了灵敏的智慧,只不过受到外物所迷惑而封闭了。读书正是要启发这种智慧,使人能扫除一切外来的诱惑。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原文】[1][2][3][4]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解】[1] 攻:攻击。[2] 异端: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言论。[3] 斯:代词,这。[4] 也已:语气助词,这里用作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译文】孔子说:“攻击异己的言论和思想,这是有害的。”【边读边悟】

生活是多方面的,美也不是单一的。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方见世上有真美。因此,世界上的很多事,求同存异,才能共同繁荣;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谦虚谨慎,好学质疑

【原文】[1][2]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解】[1]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小孔子9岁。[2] 女:同“汝”,你。【译文】孔子说:“由,你知道什么是知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啊!”【边读边悟】

相传孔子学无常师,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孔子渴求知识,知识面很广,对礼、乐、射、御(驭)、书、数样样精通。他的知识来源,一是借助于古籍,即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二是向整个社会学习。他之所以能“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就是向前人学习的结果。

本章言简意赅,却极富教育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习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都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世上总有一些不知以为知的人,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到头来欺不了人,却降低了自己的品行,所以这种行为千万要不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德修养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裨益。

做学问的敌人是不懂装懂或装腔作势。孔子对待学问的态度向来都是认真的,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真正做学问的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变不知不已知,增加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能力,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谦虚好学、取长补短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天下的学问是做不完的,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视野都有其局限性,在问题面前,谦虚谨慎,好学质疑应该是每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永远遵循的法则。

凡事三省,百忍无忧

【原文】[1][2][3][4][5]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解】[1]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8岁。[2] 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3] 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4] 疑:怀疑。[5] 寡尤:寡,少、缺少的意思。尤,过错、过失、错误。【译文】子张求教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没有疑问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没有疑问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边读边悟】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就像冯梦龙所言“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其实,现在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也都提倡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少犯错误,减少后悔。凡事还是“三思而后行”。

亲君子,远小人

【原文】[1][2][3]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解】[1] 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2] 对曰:《论语》中下级对上级和答话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3] 举直错诸枉:举,选拔、提拔的意思。直,正直或正派的人。错,同“措”,放置、安置。枉,不正直或不正派的人。【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出来,安置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出来,安置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了。”【边读边悟】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当时的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在今天,我们很多的领导者,在选拔、提拔人才上仍然会犯亲小人,远君子的错误。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使你陷入水深火热中,最终走向众叛亲离的地步。

庄重严谨、孝顺慈祥

【原文】[1][2][3][4]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5][6][7][8]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解】[1]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2] 以:连词,相当于“而”、“和”。[3] 劝:勉励、努力进取。[4] 临:对待。[5] 孝慈:孝敬父母,慈爱百姓。[6] 举:作用、使用。[7] 善:品德高尚的人。[8] 教不能:教育能力差的人。【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并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百姓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提拔正直善良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边读边悟】

对于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也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这对我们今天的当政者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原文】[1][2][3]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4][5]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解】[1] 或:有人。不定代词。[2] 奚:疑问副词,相当于“为什么”、“为何”。[3] 《书》:指《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我国上古时代历史的一部文献汇编。[4] 施于有政:施:延及、推及、影响。于:对于。[5] 其为为政:其:副词,用在动词前,做状语,一定。第一个“为”是动词,从事。第二个“为”与“政”组成名词“为政”,有为政这件事之意。【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事方面,也就是从事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是从事政治呢?”【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德治”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只要为官者本身就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老百姓还会不“上行下效”吗?社会还会不安定团结吗?所以,为官者只有做到这样,百姓才能和睦相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国家才能国泰民安。

八佾第三篇

《八佾》篇主要内容与礼、乐有关,主要包括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论述礼与政治的关系、阐述礼的实质等。总体来看,本篇是《论语》的礼乐专篇。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文】[1][2][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解】[1] 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2] 八佾:佾音yì,古代乐舞的行列名称。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3] 可忍:可以容忍,或可以忍心。【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规格的乐舞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忍心做的呢?”【边读边悟】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现在,当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无法容忍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这句话,可见,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原文】[1][2][3]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4]于三家之堂?”【注解】[1] 三家:鲁国执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或“三子”。[2] 《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3]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端庄恭敬、庄严肃穆。[4] 堂:接客祭祖的地方。【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说)‘助祭的是诸侯,主祭的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呢?”【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抨击了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严重违礼的行为。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因为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只有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百姓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人而不仁,如礼何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礼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礼、仁和乐的关系,他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和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都是外在的表现,所以礼和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它们只有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

【原文】[1]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2][3]与其易也,宁戚。”【注解】[1] 林放:字子丘,鲁国人。[2] 易: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3] 戚:心中悲哀、悲伤的意思。【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把丧事办得完备而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边读边悟】

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礼的真正内涵。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原文】[1][2][3]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注解】[1]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2] 诸夏:指周朝分封的大小诸侯国。[3] 亡:同“无”。【译文】孔子说:“边远的夷狄虽然有君主,还比不上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边读边悟】

在孔子的思想里,“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因此,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而这种观念正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原文】[1][2][3][4]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5]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注解】[1] 旅:古时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2]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3] 女:同“汝”,你。[4] 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5] 林放:见本篇第4章的注释。【译文】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边读边悟】

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孔子对作为鲁国的大夫季孙氏竟然也去祭祀泰山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所以孔子认为季孙氏这是“僭礼”行径,对其提出了批判和指责。从孔子的语气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无奈,其中也包含着讽刺、谴责之意。

君子有理,君子无所争

【原文】[1][2]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解】[1] 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2] 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后,又相互作揖再走下场,然后共同对饮。这才是君子之争。”【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主要发表了关于争论的观点。就儒家思想来说是主张不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即君子之争。所谓君子之争,在现代来说,就是要有君子风度,要按照游戏规则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争。争并不是坏事,能促使人向上,能促进事业的发展。但不正当的竞争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但君子之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下面我们看看蔺相如是如何做到的。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敬仰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剔颈之交”,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蔺相如和廉颇的君子之争,既光明正大,又讲求风度,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礼讲仁义之道

【原文】[1]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2][3]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解】[1] 倩:脸上露出笑靥。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 绘事后素:绘,画。素,白色、本色。[3] 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指卜商。【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本色更迷人。’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图画的美丽是依靠洁白的底色陪衬出来的。”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需要什么陪衬呢?”孔子说:“你这话启发了我,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不但阐述了一个人的“礼”只有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是真正的君子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启发我们,一种好的思想想要流传下来,除了思想本身的价值以外,还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才能让它很好地流传于世。

恪守规范,礼仪之邦

【原文】[1][2]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4]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注解】[1] 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2] 征:证明、验证。[3] 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4] 文献: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记载;献,指多闻多见,熟悉历史掌故的人。【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因为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边读边悟】

本章表明两个问题。其一,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二,孔子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和对历史文献的重视态度。这种求实、重视的态度对于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有借鉴的作用。

礼仪与伦常

【原文】[1][2][3]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注解】[1] 禘:音dì,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礼。[2] 灌:祭祀献酒时,一般跪献,将酒倒在地上,叫做灌。[3] 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译文】孔子说:“举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愿意往下看了。”【边读边悟】

孔子是崇尚礼仪和伦常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所以,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也反映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因为,礼不周,则情疏;情疏,则不诚;不诚,则无敬;无敬,则不利于民风民俗。

礼乐治国,孝悌化民

【原文】[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

[2]诸斯乎!”指其掌。【注解】[1] 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2] 示诸斯:诸,之于的合音,在。斯,此,这里。【译文】有人问关于举行禘祭的意义。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禘祭意义的人,对于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并没有正面回答,但他的手势和答话却寓意深远。因为知道禘祭的意义之所在的人,才是贤明的人,才有传统文化根底,礼乐治国的方略,才有孝悌化民的办法,才能遇事不会手足失措,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其实,不仅古代需要这样的贤明圣君,我们现代也需要这样的为官者。如果我们的为官者都能如此贤明,我们的国家还能不发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译文】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时,就好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举行祭祀一样。”【边读边悟】

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一个“诚”字。所谓以心换心,只有对人以“诚”,才会让人感到受到尊重,从而感到身心愉快,乐意为你尽心尽力;而如果不“诚”,则只能让人感到被戏弄,受了污辱,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春秋时,越国大名鼎鼎的范蠡自淡出官场后,改名为陶朱公,一直隐居于陶地以经商为生。原想平平安安地了却余生,谁知,他的二儿子竟在楚国杀了人,犯下死罪,陶朱公自然不能不顾父子之情,见死不救。他自己不便出面,便让三儿子带上几缸黄金,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友、大臣庄生设法营救。他之所以让三儿子去,是考虑到三儿子自出生以来,未受任何困苦,丰衣足食,养尊处优,不大看重金钱,所以,他是不会心疼那几缸黄金的。但他的大儿子不依,他认为营救弟弟乃哥哥应做的事。如今父亲不让他去,而让小弟前往,分明是有意看轻他。他表示若父亲执意要让小弟去,他就自杀。

无奈,陶朱公只好让大儿子去,并再三嘱咐大儿子,只要把他写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庄生本人,然后送上那些黄金,什么也不要说,立即回来。大儿子当面保证,一定要按父亲的嘱咐去做。

谁知,他又暗中多带了一些黄金,才启程前往楚国。

见到庄生后,大儿子按照父亲说的做了,庄生也把礼物收下了。因为庄生其人,向来以清高廉正自许,楚王及群臣都有口皆碑。他这次之所以暂时收了老朋友陶朱公的礼物,为的是给他先吃一颗定心丸,并非真的要收礼才肯相救。

庄生接受了老朋友的请托,自然会鼎力救助的。他不会白受人的人情,凭着非凡的聪明智慧,此事他办起来也不难。于是,庄生去拜见楚王,称昨夜出现灾星,将危及楚国。一向对庄生深信不疑的楚王自然信以为真,忙问应对之策。庄生胸有成竹地说:只要多积阴德,大赦天下,多造福百姓,便可躲过此劫。楚王深以为然,于是,便准备下令大赦天下。庄生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救出陶朱公的儿子,同时,对百姓也有好处。这正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在不知不觉中,既巧借楚王的大赦令救了陶朱公的二儿子,又在暗中为无数获罪的百姓带来自由,自己也积了阴德。

但陶朱公的二儿子竟在大赦令颁布的前一天被处死了。原来,陶朱公的大儿子因怕庄生营救不力,虽表面答应离开楚国,暗中却又拿出自己私带的黄金去活动另一位大臣。而他背着庄生去求另一位大臣帮忙的事,庄生开始一点也不知道。当他后来找的那位大臣告诉他,楚王要大赦天下时,他便以为庄生无用,大赦是那位大臣之功。于是,他便再次去拜会庄生。庄生问他为何没有回去,他称已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便等着与弟弟一同回去,故前来辞行。庄生已明白他的来意,便让他将送来的黄金带回去。

当陶朱公的大儿子要回黄金时,庄生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愚弄!于是,庄生再次拜见楚王说,前天所说灾星危及楚国,大王将大赦天下,这自然是百姓之福。但也听到这样的传言:那位巨商陶朱公的二儿子已被定为死罪,他的家人正携巨金贿赂大臣,企图逃避罪责。有人把此次大王大赦天下,说成是为了开脱那位陶朱公的公子。这样的传言很不利于大王。楚王听了,火冒三丈,他立即下令先处斩了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再颁发大赦令。

可怜陶朱公的二儿子,才已快走出地狱之门了,却又被死神拉了回去。

当陶朱公长子带着弟弟的死亡通知回到家后,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听说你的行动,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你弟弟被杀,我并不奇怪,我早就料想你会带丧报回来!”

陶朱公的长子救弟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行为构成了对庄生的伤害,使他认为自己从人格、尊严以及做事能力上都受到了污辱。因此,他会在关键时刻,改变自己的决定。可见,待人处世中的虚伪之礼,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是要不得的。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原文】[1][2][3][4]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解】[1] 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卫国的大夫。[2] 媚:谄媚、巴结、奉承。[3] 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4] 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译文】王孙贾问道:“人们说,与其奉承家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用的。”【边读边悟】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只是回答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却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每个人都应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干违反道义的事,否则,早晚都会遭到报应。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原文】[1][2][3]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注解】[1] 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2] 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3] 郁郁:原意为草木茂盛。此处为丰富、浓郁之意。【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两个朝代,它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边读边悟】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赞扬、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孔子也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也应有所损益。因此,我们在接受事物时,也应察今鉴古,肯定它的精华,否定它的糟粕。

入太庙,每事问

【原文】[1][2]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解】[1] 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叫太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2] 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实指孔子。【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边读边悟】

孔子到太庙,每事都问,正是表明孔子谦虚恭敬、虚心好学的品格。其实,学海无涯,学问无止境,时时处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途径。古今中外,在学业上、事业上有所造诣的人,无不具有这种精神。

不在输赢,意在有礼

【原文】[1][2]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注解】[1] 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2] 科:等级。【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时,主要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边读边悟】“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在这里,孔子用“不主皮、不同科”六个字,就将古时的射箭比赛描摹得明白如画,而且包含了君子的谦谦之情,谦谦之状。我们现在的比赛也符合这种精神:重在参与,不在输赢,意在有礼,切磋技艺。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原文】[1][2][3]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解】[1] 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是哪天。[2] 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所杀的羊。[3] 爱:爱惜、顾惜的意思。【译文】子贡主张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时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仪。”【边读边悟】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很重视和保留传统的礼仪和文化。

传统的礼仪和文化是我们中华五千年发展的文化的遗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以便今后借鉴。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孔子说:“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在向君主谄媚。”【边读边悟】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就像现在的人际关系,与人亲近,别人会以为你巴结他;与人疏远,别人会对你心怀抱怨,所以,如何才能把握其中的分寸,得到别人的理解是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原文】[1][2]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3]以礼,臣事君以忠。”【注解】[1] 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2] 使:驱使、使用。[3] 以:按照、用。【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用臣子,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耿耿来侍奉君主。”【边读边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这种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常言道: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相处,你只有付出自己的心,才能得到别人的心。而且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

里仁第四篇

本篇主要以论述道德修养为主,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择不处仁,焉得知

【原文】[1][2][3]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注解】[1] 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2] 处:居住。[3] 知:音zhì,同“智”,明智。【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一个人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算得上是明智的呢?”【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看到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特别是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因此,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育。孟母靠给人家纺纱织布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孟母也从来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为了使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三次搬家。

孟子幼年时,家住凫村(今属曲阜)的一片墓地附近。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看出殡埋葬死人。

回村后,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堆土坟,学打幡、抱罐,还学死者亲属的各种哭法。有的悲切凄楚,感天动地;有的明哭暗笑,掩人耳目;有的幸灾乐祸,假情假意。孟母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在此居住下去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搬到邹国都城中心去住。没想到新居靠近集市,孟子经常到集市上去玩,他听到的是各种叫卖声,看到的是行商坐贾竞相牟利的各种行径,慢慢地也羡慕起做买卖、挣大钱的人来。他经常和伙伴们玩做生意耍花招的游戏,看谁骗了谁。

孟母目睹儿子的作为,担心儿子学坏,终日吃不好,睡不安。她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儿子必然变成一个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人。孟母感叹地说:“这也不是我儿应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决定再搬一次家。

经过选择,孟母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里环境幽静,经常听到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师生们彬彬有礼的文明之举。久而久之,这里的环境使孟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们居住的好地方。”从此,孟家便在那里安居下来。他专心读书,持之以恒,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母不愧为一代教子的典范。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搬了三次家,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而孟子也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因此,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不仅对于孩子,对作为社会个体的所有人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原文】[1][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注解】[1] 约:节俭、简朴,这里引申为穷困、困窘。[2] 安仁:安于仁道。【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是利于仁道的。”【边读边悟】

在这章中,孔子强调的是,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才会安于仁,智者才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原文】[1][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注解】[1] 好:音hào,喜爱、爱好的意思。作动词。[2] 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边读边悟】

人世间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而如何做到正确的爱和恨,孔子认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但是,这个说法有些片面。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有仁德,都有爱人和恨人的权力。而且一个人是否是有仁德的人,没有一个特定的评判标准,谁又有资格真正去评判别人呢?因此,孔子的说法可能会导致个人主观的不公平的判定。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边读边悟】

一个人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会从心里产生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去做坏事,就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一个人只有心存仁德,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真正地吃大亏、被欺负。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用心险恶、手段卑鄙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只有行为光明正大、内心平和仁德,才是成就大事、行之久远的正确的做人做事途径。

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记载有一位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他单名叫舜。据说,舜又名重华,因为他的眼睛与众人不同,有两个眼瞳子。他的母亲过早地去世了,父亲瞽叟又是个糊里糊涂的人。他有个后母,还有一位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后母心地偏狭,兄弟傲慢蛮狠。舜在家里的地位和处境,自是不言而喻了。可他体贴父亲,原谅后母,宽容弟弟,尽管劳动辛苦,又缺衣少穿,但他毫无怨言。乡亲们都说:“能够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人,将来必定有出息。”可是有几次,家里的人却想害死他,舜只好逃了出来,跑到一座名叫历山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历山下的乡亲们,主动让出了土地和渔场。舜在历山下,用水和泥制作成许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给乡亲们。乡亲们爱他,乐意跟随他,只要他住过的地方,便很快成为熙熙攘攘的村镇。

舜的生活好起来了,他主动接双亲和弟弟来历山居住,照顾他们。舜的这个举动,传到了统治天下的尧帝耳朵里。当时,尧帝年老,儿子丹朱却愚钝无能,难以继承治理天下的大事,所以,他决定物色一个继承人。助手们异口同声地推荐舜。于是,尧帝送舜一张琴,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派九个儿子去协助舜,考验他的品德和才能。

乡亲们见尧帝如此信任舜,都很高兴。弟弟象却怀着鬼胎,他想害死哥哥,霸占两位嫂嫂。于是,便和母亲相量,叫糊涂的父亲把舜找来,说是要修补屋顶,以防漏雨。

这天,舜搬来一把梯子,又带了两个大斗签,爬上屋顶去修房。弟弟象见四下无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点着火。顿时,火借风威,风助火势,熊熊大火呼拉拉地烧起来了。舜情急智生,连忙将两个大斗签系在胳臂上,就像大鸟展翅一样往下跳,终于安全脱险了。

弟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要父亲去找哥哥,说是要打一口井。舜明知弟弟不怀好意,还是带着斧子、铲子和绳子去挖井。他在井里先挖出一个洞穴,然后继续往深处打井。就在这时,只听得轰轰隆隆地响声不绝,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块砸下来了。舜赶忙躲进洞穴。过了好久,舜听上面没有动静,才摸着绳子爬出井来。弟弟的阴谋又落空了。

舜踏着月色回到家里,从门缝里听见弟弟向父母闹嚷着。弟弟说:“哥哥已被我用石块砸死了,我要与你们分家,哥哥的琴和两位嫂子归我,其余的牛、羊、粮食也有我一份。”话音未落,只听得吱呀一声,舜推门进来了。他若无其事地拜见过父母,然后转身说道:“弟弟,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以后你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弟弟听罢,禁不住热泪盈眶,表示今后要悔过自新。双亲也觉得很惭愧,对不起他。从此,家里和和睦睦。

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见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便把帝位禅让给他。舜50岁时开始代替尧帝行天子事。舜61岁时,尧帝死,舜便正式登位。

富贵与仁德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即使在最紧迫的情况下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边读边悟】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当人面对眼前的诱惑时,一定要坚持,否则只能陷入无法挣脱的圈套。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郡华阴县(今陕匹华阴)人。弘农杨氏是汉代的名门世家。杨震少时即勤奋好学,拜名儒太常桓郁为师,攻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当时的经学儒土们对杨震推崇备至,称他为“关西孔子”。

杨震客居异乡二十多年,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州郡闻其名,屡召不出,直到50岁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才应聘到州里任职。将军邓骘久闻杨震贤能之名,举为茂才(秀才),先后担任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等职务,为官以廉能著称。

安帝元初四年(117年),杨震被调到朝廷任太仆(九卿之一),转任太常。他因举荐杨伦等一批贤能之士为博士官,扭转了选举不实的局面,因而受到朝野的赞扬。永宁元年(120年),他晋升为三公之一司徒。

杨震入仕之前家境窘迫,长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除了教授学生之外,还借种别人的一块土地,亲自耕耘,维持生计。当时的人都很敬重他,但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从荆州调到山东任东莱(今山东莱州)太守,路经昌邑县(今山东金乡西北)时,昌邑县令王密特来参见。王密是杨震在荆州时举荐的茂才,他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当天晚上趁夜深人稀,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

杨震批评他说:“作为老相识,我比较了解你,你怎么会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为他假意推辞,便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种事,请大人放心收下吧。”“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杨震严肃地训斥了他。王密只得连连向他道歉,收起金子拜辞而回。

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一直被后世传为美谈。

好仁者,无以尚之

【原文】[1][2][3][4]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5]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注解】[1] 好:喜好、喜欢、喜爱。[2] 恶:厌恶。[3] 无以:不可。[4] 尚:增加、超过。[5] 为:动词,施行。【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无人能及的;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世上有没有能一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我还没有看到力量不够的。这种人也许有,但我没见过。”【边读边悟】

这一章表达了两个思想:一是孔子执着地追求自己所推崇的关于“仁”的主张,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二是孔子认为仁的标准虽然很高,但却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

生活中,很少有人去考虑仁的问题,其实,学习和培养我们的仁爱精神,对于我们为人处世、做人做事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译文】孔子说:“人的错误,总是与他同类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一类的人了。”【边读边悟】

人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一个人在这方面犯错误,只能代表他这方面做的不好,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因此,从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和所作出的成绩两方面出发,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一个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懂得了道,哪怕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边读边悟】“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这里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然而这一段话却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可见此话魅力不小。孔子这里所讲的“道”,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可能是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但我们今天在引用这句话时,往往将“道”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如何真正理解这句话的真谛,还要根据当时的环境,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含义。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凡,学问也不错。他在七十岁的时候,依然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可是七十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因此,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还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很亮堂。

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七十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是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怀疑这是否太晚了。”

师旷回答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扯到哪儿去了?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国君呢?”

师旷一听,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

晋平公说:“那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还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而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好像到了日暮时分,没有了充足的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也很有限,但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

士志于道,人贵有志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孔子说:“读书人如果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么是不值得与其谈论真理的。”【边读边悟】

人贵有志。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理,就必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坚毅自信、果敢不疑,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准备,否则就不是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了,也就不值得其他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与其一起讨论了。因此,看看我们自身,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赶紧反省改过,以防拖累自己的前途。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管宁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淡泊明志,不以物移,努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厚薄亲疏,义之与比

【原文】[1][2][3][4]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注解】[1] 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2] 莫:疏远、冷淡。[3] 义:适宜、妥当。[4] 比:亲近、相近、靠近。【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特定的厚薄亲疏,而是以是否符合义去衡量。”【边读边悟】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儒家认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这个观点在今天也是提倡的,即做事要以正确、坚定的原则做保证,方法要灵活。同时,这也是正确做人的道理,成功做事的途径。

春秋时期,晋国、燕国联合出兵攻打齐国,齐国节节败退。齐景公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如何挽救危局。

齐国相国晏婴认为,最要紧的是选拔一个得力的统帅。他向奇景公说:“臣举荐一人,名叫田穰苴,他文能服众,武能慑敌,希望大王试一试。”

齐景公立即召来田穰苴,和他谈用兵之法,退敌之计,听后齐景公非常高兴,认为他确实是难得的帅才,便当即宣布田穰苴为齐军最高统帅,由他率领大军抵抗晋燕之师,保卫齐国。

田穰苴受命之后,向齐景公请求说:“我素来卑贱,大士虽然提拔我为大将,位居大夫之上,但恐怕人心不服,人微言轻,请大王派一位您最信任的显贵为监军,才好发兵!”

齐景公马上同意,任命他最宠爱的贵戚大臣庄贾为监军。田穰苴和庄贾约定,次日正午在军营的大门口相会。

第二天,田穰苴在军营门口等候庄贾。庄贾平时十分傲慢,仗着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无视田穰苴和军中的纪律。过了正午他还没有到,穰苴只好独自发布命令,部署军队。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慢腾腾地来了。

穰苴责问庄贾:“你身为监军,为何不按时到来?”庄贾满不在乎地说:“哎呀!听说我当了监军,亲戚朋友都来送行,留下喝酒啊,结果晚来一步!”田穰苴很严肃地说:“一个带兵的人,从接到委任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治理军队就应当忘掉自己的亲人;临阵对敌,就应当忘掉自己。今强敌压境,举国上下人心浮动,士卒在边境死战,国君寝食难安,百姓生命难保,社稷危在旦夕,你还有什么心事饮酒作乐!”随即调过头去问站在一旁的军正官:“按照军法,约定时间而不能准时到达,应当怎么办?”军正官说:“杀头!”庄贾听到这两个字,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的手下人忙去报知齐景公。

齐景公听到田穰苴要斩庄贾,立即派使臣持符节去营救。使臣在军中驾车奔跑,也犯了军令,本应斩首,因为持有君命,田穰苴命令斩其仆从及左骖,毁其车左边的立木,以晓示三军,并派使者向齐景公汇报,然后发兵。

从此,无人敢违军令,军威大震,田穰苴带领齐军抗击燕、晋联军,收复失地,取得胜利。

齐景公闻捷大喜,极力称赞田穰苴是个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原文】[1][2][3]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注解】[1] 怀:惦念、记挂。[2] 土:乡土。[3] 刑:法制惩罚。【译文】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乡土;君子关心的是法制,小人关心的是实惠。”【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再次提到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君子与小人拥有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对于君子和小人又有了新的认识,又给他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如何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君子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如果为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君子而弄虚作假,最后只能是成为连小人都不如的伪君子。

唐明皇时,有两位宰相共辅国政。一个是拘谨正直的李适之,一个是阴险奸诈的李林甫。李适之一向反对李林甫,李林甫一直想陷害李适之,但在表面上两人还很要好,看不出有什么冲突或心病。

有一天,两人闲谈,李林甫劝李适之说:“华山出产金矿,谁都知道,如果开工采掘,实为国家增加无穷财富,你何不奏闻皇上?”

李适之是老实人,亦认为有理可行,果然上折奏知唐明皇。

不久,唐明皇召见李林甫问:“适之所奏华山有金矿可采,你知道吗?”

李林甫饰词相答:“小臣近来常为陛下的疾病担忧,深知华山有金矿的那一方位,实为陛下本命,地下隐伏着王者之气,如果采掘,将不利于陛下龙体,臣正以此为忧,故不敢将此事奏闻。”

唐明皇听此,以为李林甫才是最体贴的忠义之臣,李适之存心整蛊。从此对适之逐渐疏远,终于免除官职,由李林甫一人当政。

李林甫当权,第一步是排除异己,引用一班亲戚贪佞之人,对那些正直之士,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一位名重一时的绎郡太守严挺之,唐明皇对他十分敬重,要加以大用。李林甫看在眼里,怕此人重用后会影响自己权位,就想办法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猛拍其膊头,说自己和令兄如何之相好,怎样之深交,并且当面许诺一定要保奏他做个员外郎,以示关切和表达对好友严挺之的敬意。然后再透露说:“皇上对令兄非常敬重,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令兄内调回京,方能及时水到渠成。”

严损之已被迷汤灌晕,便问有什么办法。李林甫故意想半天才说:“不如这样,你写封信给令兄,叫他写一封呈文来,说患有风湿病,希望能到长安来就医,我自会代他设法。”

严挺之接到弟郎家书后,信以为真,还认为李林甫对自己另眼相看,便如所嘱,写一封“乞调回京就医”呈文。

李林甫拿到这通奏折,即跑去参见唐明皇,说:“严挺之年事已高了,又患风湿重症,行坐甚为不便,不如给他一个闲官调到天气好的地方去调养,也正好见圣上对下臣的体贴。”

唐明皇对李林甫是言听计从的,毫不考虑竟批准,把严挺之调到“闻道花似锦”的洛阳去做个领干薪的闲官,连太守也做不成了。

像李林甫这样的小人古今都有,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因此,人生一世,要做到辨别真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到心明眼亮。

放于利而行,多怨

【原文】[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注解】[1] 放:放纵、放任。[2] 怨:怨恨。【译文】孔子说:“一味放纵私欲追求私利,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但人都是自私的,一旦私欲战胜理智,那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严重者会侵害到别人的,甚至超出法律的范围。古往今来因为私欲而遭致灾难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国时,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

魏武王曹操知道后,非常气愤,于是率兵四十多万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就打到汉中。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曹操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

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旺,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若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人的本性决定人的行为,贪得无厌只能让你最终一无所有。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原文】[1][2]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解】[1] 何有:即“何难之有”,即有何难的意思。[2] 如礼何:礼用来干什么?【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的呢?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怎么能实行礼呢?”【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以礼为国,谦让为本,有了这样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实质,那实行以礼治国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但是,以礼为国也要看时代,因为孔子当时所处的春秋末季,正处于动乱的时候,所以,孔子才十分向往以礼为国。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像伯夷、叔齐以礼为国,就体现了礼让的精神。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原文】[1]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注解】[1] 立:建树。【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忧没有官职地位,要担忧自己没有掌握立足于世的本领。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使人们知道自己的人。”【边读边悟】

这一章主要说到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在我们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把精力用在了与别人的明争暗斗上,为了自己能得到好处,不惜动用一切关系,伤害别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如果你是真才实料,还怕没有出头之日;而如果你自不量力,最后也只能是得不偿失。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机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准备。机遇来了,你能否抓住,就看你有没有真实的本领。有的人常常感叹自己没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整天发牢骚,说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与其发牢骚,不如脚踏实地,静下心来刻苦勤学,这样才能当机遇来临时,不至于白白错过。

苏秦没有发迹的时候,家里人说他每天不务正业,所以都不愿意理他。于是,苏秦发奋读书,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奔波于各国,游说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挂六国相印。各国都送给他车马、黄金、布帛等财物,并派出使者迎送。浩浩荡荡的车队,使老百姓以为是国王在出行。

能力大小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常充实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拥有立足社会、笑傲社会的资本。只要你是一块金子,就总有发光的一天,关键是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块金子。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边读边悟】

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忠恕之道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忠”是强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恕”是强调自己对别人的宽恕。忠恕之道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作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边读边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孔子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但其实义与利两者有不相容的一面,也有相容的一面,因此不能单纯以义和利来区分君子和小人,而只能以是否合法来区分。

但取小利有时就会得大害,而暂时牺牲一点小利就能换来更大的利益。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要领兵攻打虢国。但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要攻打虢国,就必须通过虞国。

晋国的谋士苟息就对晋献公提议,把晋的国宝,即献公所骑的战马和璧玉送给虞国君主,以换取他同意晋军通过虞国。

战马和璧玉可是价值连城啊,晋献公当然舍不得把心爱之物送给别人。

苟息说:“大王放心,把国宝交给虞国,无非就像把东西从里面的库房搬至外面的库房一个样子。用不了多久,仍旧是晋国的东西。”

他向晋献公详细说明了他的计谋,晋献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他派遣苟息出使虞国去办这件事。

虞国也有一个高明之士,叫宫之奇。他一眼看穿了晋国的计谋,就力劝虞君,不要答应借路。

宫之奇说:“虢是虞的邻邦,互相支持,互为后盾,相依共存。晋灭虢以后,再来攻击虞国,虞将成为四面受围的孤军而无外援了。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相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是万万使不得的。”

宫之奇的话,说得极为透彻。可是,虞公看着眼前的战马和璧玉,光想着占便宜,对宫之奇的话根本不以为然:“晋国是大国,要和我们友好,又送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借条路给他们还不行吗?就让他们去打虢国吧。我们和晋国结交,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晋军借得道路,通过虞国渡过黄河,大举进攻虢国,只用了三个月,就把虢灭掉了。胜利回师的时候,路过虞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虞国攻破。国家璧玉和宝马灵驹又回到了晋献公手里。

为了一点点的小利,最终搭上了自己的国家,是多么愚蠢的行为。所以,我们千万要警惕为了小利而忘大义的行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边读边悟】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反,一个人不管出身多么低微,受过的教育多么不全面,只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今天,“见贤思齐”已经演变成我们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要求,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广大的。

但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看见别人的成就就心怀嫉妒,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就加以鄙视和嘲笑,这种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难成大气候,落得不堪收拾的下场。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原文】[1][2]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解】[1] 几:音jī,轻微、婉转、耐心的意思。[2] 劳:忧愁、操劳的意思。【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愿听从,仍然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能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边读边悟】

侍奉父母,这是子女应该的,但如果要求子女对父母一味地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是应该摒弃的。

公冶长第五篇

本篇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这些思想也较大地影响着后世。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原文】[1][2]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注解】[1] 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和女婿。[2] 缧绁:音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监狱。[3] 子:古时儿、女的泛称。【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虽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但是他能把女儿嫁给他,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论人行事,不以境况和遭遇为依据,而以德才学识为标准。因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要单纯地凭借他现在的境况,而应从他为人处世、学识等各种方面全面去考虑。

邦有道不废

【原文】[1][2][3][4]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注解】[1] 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通称南容,孔子的学生。[2] 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3] 废:原意为房屋倒塌。这里为废弃、罢官,不任用。[4] 刑戮:惩治、处罚。【译文】孔子谈论南容说:“国家有道的时候,他有官做;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也可以免于被处罚。”于是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边读边悟】

人的一生,总是有起有落,而能否看准时机、把握机遇,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总是处于生活的“起”点,不至于跌入人生的谷底的重要因素。总是让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是真正睿智的人的做法,而且也能保证其一生都顺顺利利。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原文】[1][2][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注解】[1] 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9岁。[2] 若人:这个人,此人。[3] 斯焉取斯:斯,这,这个。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焉,怎么会,哪能。【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那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通过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来突出子贱是君子,极具说服力。但言下之意,也就是说子贱的君子之德是由孔子一手培养的,因此,孔子认为自己就是君子。

君子之器

【原文】[1]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2]曰:“瑚琏也。”【注解】[1] 赐:这里指子贡。[2]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边读边悟】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从而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但同时,孔子还告诉子贡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孔子的这种坦率是值得我们今天所有的老师学习的,因为只有坦率地告诉学生真实情况,才能有助于其更好地成长。

一言不慎,即酿大祸

【原文】[1][2][3][4]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5][6]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解】[1] 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2] 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3] 御:抵挡、对付。[4] 口给:言语便捷,应对敏捷。[5] 憎:厌恶、讨嫌。[6] 不知其仁:指不知有口才者是否有仁。【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凭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有仁德,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们就无法沟通,人类也不会向前发展。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凡事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考虑好了再说,否则,一言不慎,即酿大祸。

吾斯之未能信

【原文】[1][2]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注解】[1] 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弟子,小孔子11岁。[2] 说:音yuè,同“悦”,高兴。【译文】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边读边悟】

在急功近利的当今社会,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而且也是一种的做人做事的智慧。所以,我们要抛弃那种浮夸、不切实际的思想,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擅长、有能力做的事情。

从我者,其由与

【原文】[1][2]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注解】[1] 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2] 从:跟随、相从。【译文】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木筏子到海上去。能跟从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争强好勇的精神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边读边悟】

人生充满选择,学会选择,学会改变是一种聪明人的举动。当现实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妨转换思路,选择另外一条道路,也许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就像下面几个人的选择。

由也,千乘之国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1]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2][3][4]“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5][6][7]“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注解】[1] 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2] 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千室之邑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3] 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4] 宰:家臣、总管。[5]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6] 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7] 宾客:贵客为宾,一般客人为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财政赋税,掌管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嘛,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担任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边读边悟】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孔子的评论是精妙绝伦的,几字见真,字字金玉,让人感到用词得体,既符合他们的身份,又写出人物特点,收生动形象之妙,含简约意深之效。

闻一以知十

【原文】[1]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2][3][4]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注解】[1] 愈:胜过、超过。[2] 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3] 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4] 与:同意。【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确实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边读边悟】

从本章中,孔子对他的两个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懂得“闻一而知十”,具有触类旁通能力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其实,我们也希望现在的学生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朽木不可雕也

【原文】[1][2]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3]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4]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解】[1] 粪土:腐土、脏土。[2] 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用作动词,指用抹子粉刷墙壁。[3] 诛:意为责备、批评、谴责。[4] 与: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啊”。【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孔子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观察人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因为只有这样观察一个人才是全面的、具体的、公正的。另外,“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尤其是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因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老师发现常规教育无法教育好学生之后,应换一种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的方法,这样就不会出现教不好、教不会的情况。

春秋时,鲁国大夫郈成子访问晋国,以便与晋国通好。途中路过卫国,卫国大夫右宰谷臣留他住下,并设家宴款待。

两个人把酒交谈。宴会上,虽然有家乐助兴,可从右宰谷臣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色,喝到最后,右宰谷臣把一块玉璧送给了郈成子。“这是我的心意,望先生笑纳。”

郈成子到了晋国,完成使命。归途又路过卫国,但他没有向右宰谷臣辞行。

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受到右宰谷臣盛情款待,大人为什么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乐;奏起家乐而自己没有笑容,说明他有忧虑;酒到浓时送给我玉璧,是对我有所寄托。如此看来,卫国岂非要发生变乱?”

他们一行离开卫国三十里,就有人飞马传来消息,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难”。

原来卫国宁喜专权,卫献公联合其他大夫发动兵变,擒杀宁喜,还把他的尸体陈放在朝中示众。右宰谷臣在这一事件中也因为受牵连而被杀。

听到这个消息,郈成子立即调转车头,回到右宰谷臣的府上,在他灵前三次哭吊,然后才返回。

回到鲁国后,郈成子又特地派人把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孩子接来,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居住,把自己的俸禄分出一部分以供他们的费用,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还把那块玉璧送还给了他。

后来,孔子听出了这件事,感慨说:“这件事情,在智慧上可以看出右宰谷臣的内心活动,而在仁爱上能够对之托孤寄财的,只能是郈子成啊!”

郈子成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明察秋毫,从右宰谷臣的细微之处察觉出卫国要发生大事,这说明他是一个智者。

枨也欲,焉得刚

【原文】[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注解】[1] 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鲁国人,孔子的学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个刚强的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边读边悟】

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正因如此,一个人很难做到正直无私。但是,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私欲是他们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惟有克服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嘛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个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变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义,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

一个人不应过于自私,过于自私不仅对他人会造成伤害,而且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非尔所及也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事强加给我,我也不愿把事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可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边读边悟】

人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与他人共生,必然与他人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必然会彼此影响,所以,孔子明确地告诉子贡,不强迫别人是可以的,但不被别人强迫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时为了生存,我们又不得不接受别人的强迫,这是做人的学问,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学问。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原文】[1][2][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注解】[1] 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有关诗书礼乐文献知识等。[2] 性:人的本性。[3] 天道:天命。【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得见,听得到,领会得到;老师讲授的关于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我们却学不到,领会不到。”【边读边悟】

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因此,对于这二者的领悟,就需要用心,掌握分寸,贵在心悟,融会贯通,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还没有亲自实践之前,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边读边悟】

一个人能亲自实践所认识的道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为不能去实践就拒绝接受新的道理是非常无知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需要自己去亲自实践,而且万事都是相通的,道理也不例外,对于不能亲自实践的道理,接受了之后,也可能会启发我们,有利于我们的行动。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不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技术、新观点、新思想,如果凡事都等到我们实践以后再去接受,那我们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3]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解】[1] 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2] 敏:敏捷、勤勉。[3] 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能力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有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而以为耻,所以他的谥号叫‘文’。”【边读边悟】“不耻下问”是孔子一贯的治学态度,而且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末清初,博古通今、名扬四海的大学者顾炎武,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向他请教的人不计其数,都以他为老师。但是,顾炎武并没有得意忘形。每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常常谦虚地向行家请教,没有一点架子。

有一天,他遇见一位见解不凡的城内普通的私塾先生,名字叫张尔歧。顾炎武决定登门去拜访。但是,他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上门劝阻,“你一个堂堂的大学者,怎么能够去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节匠请教呢?这样做岂不是有悖礼节吗?再说,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又能有多大的学问,向他请教,不是浪费时间吗?”听了这些话,顾炎武只是笑了笑,他对朋友说:“你们不要以为张先生是一个教书的,就看不起他了,我前几天亲耳听到过他在谈论《礼》,他的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还有许多观点是我从来未曾听到过的呢。再说,就自己不懂的东西向别人请教,不管被请教的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不但不违背礼仪,而且是一种有礼的表现,孔老夫子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诲了。”

第二天一早,顾炎武就穿戴整齐,步行来拜访张尔歧。因为张住在城里偏僻的小巷里,等他一路打听来到张家的门前已是晌午时分,看到大门紧紧关闭着,他敲打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也没有人来开门。于是,他就坐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等待。当时天气正热,他又饿又热,但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太阳偏西,夜幕降临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其实,张尔歧在听到第一声敲门声时,就从门缝里面看到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但却有心考验。看到他一直等到了天黑,终于感动,打开门将他让了进来,连忙上茶,并准备饭食。当他听到顾炎武说了来此的目的后,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你是名闻朝野的大学问家,我怎能做你的老师呢?”一个是诚恳地要求,一个是坚决地不从。最后两个人决定以朋友相称,互相切磋讨论。从这以后,顾炎武就常常来到张尔歧破旧的住处。他就研究《礼》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向张请教,结果大都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因此,顾炎武后来在写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时,就采用了不少张尔歧的观点和见解。

顾炎武虽身为德高望重的学问家,但却依然不耻下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原文】[1][2]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解】[1]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是春秋时郑国的贤相。[2] 道:立身行事的方式方法。【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具有四种君子的道德:他为人处世庄严谦恭,他侍奉君主恭敬严肃,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合情合理。”【边读边悟】

子产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因此,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原文】[1][2]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注解】[1] 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字平仲,“平”是他的谥号。[2] 久而敬之:“之”代词,在这里指代晏平仲。【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处时间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同时,这对我们来说,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都能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而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也正因为吴起如此善待士兵,所以士兵们个个英勇善战。

可见,与人为善是我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

【原文】[1][2][3]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注解】[1] 臧文仲:姓臧孙名辰,字文仲,“文”是他的谥号。鲁国执政,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孔子对其为人、为政多有贬抑之词。[2] 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 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了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边读边悟】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了水草花纹,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以“不仁”、“不智”来指责他。

未知,焉得仁

【原文】[1][2]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3][4][5][6]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注解】[1] 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2] 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3] 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4] 弑:古称下杀上为弑。[5] 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6] 陈文子:名须无,“文”是他的谥号,齐国的大夫。【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任楚国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表现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新上任的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算得上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由此看,孔子对“仁”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别人也决不轻易地以仁人相许。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达不到仁的标准的。

三思而后行

【原文】[1][2]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注解】[1] 季文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曾为执政之卿,“文”是他的谥号。[2] 斯:就。【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以后,才去做。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边读边悟】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却认为只要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可能是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孔子才建议他不要三思。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生活中,如果顾虑太多,往往就会错失良机。所以,对于做事比较毛躁,总是考虑不周全的人,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但也不能让三思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机会眼睁睁地溜掉。我们应明白:三思是为了让我们的行动更周密、更周密,让我们的成功更有把握,而不应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大宋至和三年(1056)正月,宋仁宗正在朝廷接见大臣,突感身体不适,一下子就病倒了,左右宫人赶忙将皇上扶进宫去。

这件事发生得有点突然,朝中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就借此机会,生出一些事端来。北京京留守贾昌朝,平时就憎恨大臣富弼,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弹劾他,这时刚好富弼采纳了朝士李仲昌的建议,从澶州商胡开挖了六漯渠,把黄河引向横垅旧道。贾昌朝就说富弼乱动水土,冲犯了圣驾。暗中勾结内侍武继隆,鼓动司天监两名官员,在大臣聚会之时进行公开声明,朝廷不应当在正北方挖穿黄河,以致冲犯了圣上的玉体。

宰相文彦博心里清楚这是在无事生非,要找借口整富弼,但当时的人都相当的迷信,他想制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过了两天,武继隆又教唆司天监的两名官员递上奏折,要求皇后一同听政,等到奏折送到文彦博手里,文彦博翻了一下,就放在怀里,也没向大家公开,脸上却显露出快乐的神情。

事后,他把那两名递状的官员传来,责问他们:“今天你们是不是提了什么建议?”“是,是。”两人慌忙答道。

文彦博说:“司天官主管天象。天文发生变化,这是你们应当向朝廷申明的。然而你们却讲什么皇后一同听政,这算什么天象呢?朝廷大事,司天官怎么能随便参与评论?就按这一条,你们两人都犯了杀头之罪,并且要诛连九族。”

两人听罢,吓得面如白纸,浑身颤抖。

文彦博又从容地说:“依我看你们是因为愚蠢,才做出这种发狂的行为,我不忍心治你们的罪,从今以后再不能这样了。”说完,命令两人退出去,文彦博这才把奏章拿出来给大家看。

大臣们看后都怒不可遏,纷纷说:“小小奴才也敢如此进谗言,真是胆大包天,为什么不将他们杀掉呢?”

文彦博说:“一杀了他们,事情就传开了,必然会惊动后宫,事情反而难办了。”大臣们都叹服道:“高,高。”接着就派人去测定六漯渠的方位,文彦博就指名让那两位官员亲自测度。

武继隆怕事情泄露,请求文彦博另派人去。文彦博暗示他说:“他们两位本来没有那个胆量,都是因为背后有人教唆才胡说八道的。”一句话点到武继隆的痛处,于是武继隆再也不敢说什么了。两人到了六漯渠,视察了一番,由于害怕被治罪,回朝后急忙改口说:“六漯渠在东北方,不在正北方。”

不久仁宗的病也好了,朝廷这才得以风平浪静。

因此,凡事三思而后行,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才能最终把问题解决掉。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原文】[1][2][3]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4]也,其愚不可及也。”【注解】[1]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2] 知:聪明、智慧。[3] 愚:这里是佯愚、装傻的意思。[4] 及:赶得上。【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的时候,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装疯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边读边悟】

世事风云变幻,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这时不如学学郑板桥的人生态度“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尤难。”凡事该智则智,该愚则愚,才能明哲保身,以图机会谋求发展。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他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无所隐私,不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抵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事实也证明:由于郭子仪的大智若愚,他才能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

【原文】[1][2][3][4]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5]章,不知所以裁之。”【注解】[1] 陈:春秋时诸侯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2] 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3] 狂简:志向高远但行为粗率简单。[4] 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5] 裁:裁剪,取舍,或控制,节制。【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行为粗率简单,但又很有文彩,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节制、指导他们。”【边读边悟】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志向远大,行为粗率简单,不知道怎样指导他们,这表明孔子愿意对他们进行深入而艰难的再教育。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1][2]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注解】[1] 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2] 是用:因此。希:同“稀”。【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边读边悟】

孔子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们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世界是多元的、多彩的,要做到“薰莸不同器,泾渭不同流”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冤相报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事。忘记旧恶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它能包容人间的喜怒哀乐;忘记旧恶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洪元明的《菜根谭》中也有:“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为人处世不要因一言伤和,也不要因一事成仇,要以自己宽广的胸襟去感化他人,这方面,赵王石勒的行为令人有口皆碑。

古时,赵王石勒称王以后,于公元321年,他把家乡的故友旧交都请到国都,同他们一起欢宴,同时听取他们的建议。但是,石勒的邻居李阳,因为当初曾与石勒发生过争斗,这次没有来。石勒得知后说:“李阳是个壮士,当年我们都有错,不能全怪他,现在我既然当了王,就要兼容天下,怎么还能对陈年旧事斤斤计较呢?”

于是,马上派上把李阳请来,和他一起促膝对饮,最后挽着他的胳膊对他说:“老朋友,以前的事大家都不要再想了,今后我们要一起合作,共创大业。”随后,石勒任命李阳为参军校尉。

石勒作为一国之君,不计前嫌,真是雅量容人。在我们现代生活里,如果与人有过节,也要尽力去使人释怀,如果因一件小事而与人冲突,那也许就会成为日后的绊脚石。为人处世要释人怨,容人过,不但使别人心安,也为自己的未来扫除了障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