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规划全攻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2:57:1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勇,李萃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规划全攻略

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规划全攻略试读:

前言

自2012年出版《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与技巧》一书,至今六年有余。我国高考改革步伐加快,新高考改革经过浙江、上海试点,即将陆续在全国推行。

新高考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已不单单关涉志愿填报的问题,而是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对高中学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当然,志愿填报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生涯规划和高考志愿规划的核心内容和落脚点。

高考规划与志愿填报,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这一理论体系需要充实和补充。与此同时,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考生家长的文化层次高了,对高考志愿规划的重视程度高了,要求也高了;第二,考生家长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和直接,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升,知识普及化了;第三,生涯规划与高考规划的专业机构、专业咨询师大量涌现,高考咨询业迅猛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便有了重新编著和出版一本新书的冲动,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这本书融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于一体,把志愿填报与生涯规划、高考规划相结合,紧密联系起来,系统地加以阐述,以冀给广大读者更多的帮助。全书共计十四章,涵盖生涯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志愿填报三大板块的内容:(一)什么是生涯规划,提纲挈领地阐述了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方法;(二)什么是高考志愿规划,系统地论述了高考规划的途径、要求和策略,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大学、科学认识大学专业,为填报好高考志愿做准备;(三)什么是志愿填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维度地阐释了志愿填报的技术方法和策略技巧。本书最后还附录一部分颇具价值的资料,以期为读者提供高考志愿规划方面更多的方便和帮助。

在内容的表述上,这本书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旨在通过范例抛砖引玉,给予读者智慧启迪和实践的有效指导。

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定位为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及家长,以及生涯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志愿填报的从业人员。企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达到“本书在手,您需要的应有尽有;本书通读,志愿填报轻松自如”之目的。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参阅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或文章,汲取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和经验,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某些疏漏或差错,敬请指正!第一章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及方法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习却是无止境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不辍。所谓学生,就是职业学习者。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所学知识越来越多,所学知识越来越深。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接近科学的峰巅,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些目标?比如,远而言之,我们将来想做什么?近而言之,我们想读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想学习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就是本章所要讲的生涯规划。第一节什么是生涯规划

所谓生涯规划,就是我们对自己整个人生发展所做的定位和谋划。其中包括学业规划、高考志愿规划、职业规划。

生涯就是生命,就是生存,就是生活。生涯规划,就是自己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探索、计划、决策。生涯规划,也就是提早准备,自己定自己的事儿,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谋划、自我成长,从而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

生涯规划包括:学业规划,高考志愿规划,职业规划。本书所探讨、所讲述的主要是高考志愿规划的问题。高考志愿规划,是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这里既含有学业规划,又包含有职业规划。

比如,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实行“3+X”,“3”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X”是学生的三门自选考试科目。打破原来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界限,从史、地、政、物、化、生六门学科中任选三个科目考试,或者加上信息技术(如上海)七门学科中任选三科考试。选择什么学科,不选择什么学科,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需要分析、研究、判断、决策,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做的谋划、规划。

这一谋划的内容和过程,就涵盖了学业规划、志愿规划和职业规划三个方面。第一,包含有学业规划。选学、选考什么科目,怎么学、怎么考,涉及的是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第二,包含有高考志愿规划。不同大学、不同专业对选考的科目则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一些名牌大学的理学、工科专业要求必须选考物理,医学类大学则要求必须选考化学和生物或者化学或生物。这实际上就是在做高考志愿规划;第三,包含有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就等于选择职业,尽管大学毕业后,未必人人都从事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所用非所学,但应该说绝大部分毕业生尤其工科毕业生还是专业对口的。如果我们学习的是法学专业,意味着毕业之后所从事的职业,可能是法院的法官、检察院的检察官、公安局的警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等。这体现了未来的职业取向。

生涯规划不是假大空,不是闭门造车,它具体体现在学业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和职业规划之中,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变性。

我们说生涯规划具有客观实在性,是指建立在学生客观情况基础上的现实的存在,而不是空想、假想或盲目的设想。所有的规划和构想,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不切实际的盲目设想、空想,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我们说生涯规划具有可变性,是指生涯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诸如社会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变化、机遇的多寡和机遇出现时间的早晚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涯规划的实施,改变生涯规划的结果。因此,生涯规划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进行调整。第二节生涯规划的意义

生涯规划就是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与国外成熟的职业设计经验相比,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明显滞后。对此,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职业启蒙和职业规划意识应融入整个人生历程,尤其提倡从中学开始。我国的职业规划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中小学阶段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职业教育。

某中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展开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考虑过未来职业问题,女生首选的职业是进外企当白领,男生首选职业是创业做老板。当被问到如何实现目标时,24.8%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67.9%的学生选择“先考上大学再说”,只有7.3%的学生能明确说出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当被问及考大学时准备选什么专业时,36.5%的学生选择“不知道”,46.7%的学生选择“听老师和父母的”,只有16.8%的学生说出了明确的志愿,且都集中在计算机类、金融类、管理类等热门专业。

另据调查显示:逾5成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最终选择复读、休学。更有甚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得报考技校或技工培训班,去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媒体称之为“回炉”。

这些不正常现象,都体现出我国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严重缺失。

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是盲目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和适合什么。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缺乏兴趣或不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最终丧失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很多大学生逃课退学、工作后频繁跳槽,也是这个原因。“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目前高中学生的现状。只顾盲目地学习,就会迷失自我。我们很多学生都是没有人生方向、没有人生目标的。我在某高中做生涯规划讲座时,曾问几位高一学生三个问题:(1)你有没有理想志向,将来想干什么?(2)再有两年多的时间要考大学了,你知道不知道你想报考什么专业?(3)你现在就读高一,如果分文理科你是选文科还是理科?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三个问题三个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没有进行人生规划,连想都不曾想过。将来干什么不知道,长期目标规划没有;考大学你报考什么专业不知道,中期目标规划没有;实行新高考要选什么科目一概不知道,短期目标规划也没有。特别有意思的是,我问一位学生:“你为什么上高中?”回答我:“为了上大学!”“为什么上大学?”“我爸爸妈妈让我上大学。”这是典型的方向、目标缺失,迷茫而混沌。

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读小学时,曾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我写的是将来要当一名教师,因为我很崇拜教师,他们有知识有学问,懂的道理和事情多。上中学时又写过一篇作文还是叫“我的理想”,我在这篇作文里,表达了自己将来想当“记者”的愿望。因为那阵子我看过一部新闻纪录片,记者现场采访能说会道很威风,用现在的话说“很范儿”,我很羡慕、崇拜。后来我读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做过中学的语文教师,当过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主持人和编导,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在的中小学学生真正有理想有人生方向和目标的少之又少。

据哈佛大学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人生目标,60%的人人生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之后,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目标模糊的人,能安逸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特别的成绩;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有清晰的长期目标的人,都成了社会各界成功的顶尖人才,包括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离开这个世界,屈指数来不过七八十年。人生,既漫长而又短暂;人生,有平凡也有辉煌;人生,需要目标和方向。有目标和方向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方向和目标,就是我们的理想志向,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原动力。

鼠目寸光难成大事,目光远大可成大器。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一个企业的成长,需要设计;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规划。有生涯规划的人,未必肯定成功,但没有生涯规划的人,一定很难成功。人生便是如此,有理想未必都能够实现,但没有理想绝对不会有成功和辉煌。

人生需要规划,也是可以规划的。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我们是在描绘蓝图,还是在拼图?我们是在航行,还是在流浪?需要我们选择。不同的选择,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正确认知自我,规划精彩人生。张艺谋少年时代喜欢体育酷爱打篮球,曾立志当一名国家级篮球运动员,因为身材矮小而受到歧视。之后他立志从事艺术,考入了中央电影学院导演专业,他刻苦学习,勤奋实践,历经磨炼,成长为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世界级的电影艺术家。张艺谋的人生经历,证明精彩的人生是靠自己规划出来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就理想的导向。大家都知道名人马云,但不一定了解马云的父亲。马云的父亲叫马来法,是我国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马来法年轻时从事摄影工作,就是个照相的,在儿子马云17岁时,转行工作调入浙江省文联,从事曲艺书刊的编纂工作,后一举成名。因为他自幼爱好曲艺,只是不得机会。马云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爱上了英语,第三次高考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被聘为杭州电子科技学院的英语教师,1995年,因工作出色被评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随后以英语翻译的身份出访美国。这期间,马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互联网,回国后带着浓厚的兴趣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9年,创办了著称世界的“阿里巴巴”,成为世界IT行业的领军人物。

方向明确有动力,成才是早晚的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山西阳泉农村走出来的名人,典型的草根子弟,其父是县上的一名锅炉工。初二时,贪玩不好学,其父让其好好学习接父亲的班当个锅炉工。进入高中后,他学习很努力,经常去县里图书馆看书,成绩也不断上升,后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很枯燥,李彦宏一度厌学,大二暑假回家,猜透儿子心思的父亲,让李彦宏去卖冰棍,这让李彦宏感触很深,触动很大。回到学校安心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并课余修学计算机课程。之后李彦宏发掘了自己的计算机方面的潜能和天赋,在这条道路上执着追求获得巨大成功。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人要有理想要有方向,确定目标,执着追求,不懈努力,才能成就完美而有意义的人生。第三节怎样进行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具体的步骤,大致分为认知自我、解读自我、定位目标“三部曲”。一、认知自我

生涯规划首先从认知自我开始,这是基础,是前提。认知自我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里来;第三,我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是首要问题,是整个生涯规划的基点和出发点,必须弄清楚搞明白。(一)我是谁

所谓“我是谁”,就是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别、年龄、身高、体型、体能、相貌,尤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学业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特长、发展潜质、人生观、价值观等,所有这些都要清清楚楚。

男生与女生,其心理、生理、体能以及未来社会生活尤其家庭生活所担当的角色不同,要学习的专业和大学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不同。有些专业和职业既适合男生也适合女生,如财务会计、艺术设计、法律等;有些专业和职业只适合男生而不适合女生,有些专业和职业只适合女生而不适合男生,所以,规划报考专业、规划未来职业就要“因性别而异”。

军事、公安、航海、飞行专业及相关职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或许你的成绩很好,或许你有迫切的愿望,但如果自身体能不行,最好不要去规划选择。

人才的选拔是不应以貌取人的,但是特殊专业、职业则另当别论。体型、颜值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外交、师范等类专业和职业则有特别要求。自身满足条件要求方可。

兴趣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情感,是激励人行动的动力之一。兴趣在职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比如:喜欢与工具打交道的孩子,可能会喜欢木工、车工、钳工、机修工、建筑工等职业;喜欢与人交往的孩子,可能喜欢做推销员、服务员、采购员、营业员、记者等;喜欢与文字符号打交道的孩子,可能更适合从事会计、出纳、文案、设计、档案管理或图书管理等职业。我们必须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综合特征的表现。比如,多血质类型的人,一般对人和对待事物富有热情,但情绪不稳定,思维敏捷,善于交际。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社会工作、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新闻采访等。

性格是人和职业相适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职业需要由相应的性格的人来承担,因此,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其职业选择有重大的影响。比如,易变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没有固定的活动模式和严格的程序的职业,如演员、记者、推销员等。重复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有固定的活动方式、有严格的规则和标准的职业,如,印刷工、纺织工、机械工、装配工、油漆工、会计、打字员等。

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家长在了解孩子、分析孩子个性的过程中切忌简单武断,盲目机械地贴标签,而应该全面收集和掌握孩子的动态信息,然后在专业生涯规划师的帮助下,合理规划孩子的生涯。

其实,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还要不断验证、修改,因为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我从哪里来

所谓“我从哪里来”,就是知道自己的籍贯、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社会资源以及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职业、学识文化、价值观、教育观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文化状况等;学校环境包括:所在学校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办学特色、教育理念以及同学结构构成等;社会环境包括: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如亲属、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资源,身边所接触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这些外部条件,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决定因素,但的确对我们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我们生涯规划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三)我到哪里去

所谓“我到哪里去”,就是我们在自己人生的未来征程中,奔向何方,到达怎样的目的地。具体说就是,我打算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读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将来想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或工作,怎样在这个职业领域做出点成就,我一生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实现我自己怎样的人生价值等等。

好比军事家谋划一场重大战役,不但要侦察敌情,摸清敌方的军力、战术等战争底数,还要进行敌我对比,摸清自己军事实力、优势、弱点等,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方能胜利。

生涯规划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有摸清自己的真实情况,生涯规划的“套路”“打法”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规划的目标。二、解读自我

在探索、研究自己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能够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对自己的愿景进行以下剖析:(一)我打算做什么

即我的理想志向在哪里?人人都有愿望和梦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艺术家,有的想当军事家,有的想当教师,有的想当工程师,有的想当设计师,有的想当律师等等。那么,自己究竟想干啥?这是自己的宏伟目标,想出来,说出来,试试看。一个人的理想志向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发展的大方向,是首先要把握的。(二)我喜欢做什么

即我的兴趣指向在哪里?人人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有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世上三百六十行,自己到底想干哪一行?我们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自己最喜欢从事的职业,因为未来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幸福度,如果我们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是自己所不喜欢的甚至是厌恶的,那又何谈什么幸福度?(三)我适合做什么

即我的性格类型适合做什么职业?人的性格一部分是生来具有的,一部分是后天环境养成的。人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如同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是可以分类的。不同类型的性格适合某种特定的职业,某个职业适合某种特定性格类型的人。比如,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际的人,就不适合学习市场营销、社会工作、外交学等专业,当然不适合从事营销、社会管理、外交官等工作。而性情急躁,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就不适合学习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管理等专业,自然不适合做财务、金融等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对号入座,找准自己的定位。(四)我能够做什么

即我的特长和能力更擅长做什么?职业因工作性质、内容和环境的不同,对人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我们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占优势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学习能力强的孩子,适合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如科研、设计、策划和管理等,那么就选择学习管理科学、控制工程、自动化、设计类、理学类等专业;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可以从事教师、播音员、演员、作家、营业员、服务员等工作,那么就选择学习表演、翻译、教育学、市场营销、社会工作、学前教育、物业管理等专业;计算能力强的人,可以考虑会计、出纳、统计等职业,那么,选择学习数学、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考虑纺织工、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裁缝、外科医生、雕刻家、钢琴家等职业,那么学习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服装设计、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绘画、雕塑、器乐表演等专业,可能是最佳选择。

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显著长处,这些或者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更强。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就是自己最能够做好的方面。或许我们有多个长处,但我们要优中选优,找到自己最擅长学习的专业和最擅长做的职业。倘若做到这点,我们的人生将一定是最成功的。三、定位目标

所谓定位目标,就是在真正明白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制订出自己的人生计划,并能够把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长期计划为目标,短期计划为阶段,由此出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方目标靠近。

充分了解孩子是家长帮助孩子规划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家长盲目左右孩子的职业选择是非常有害的。有的家长“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的家长依据自己的人脉关系盲目给孩子锁定职业目标,有的家长在帮孩子选专业时忽视孩子的兴趣、能力等因素,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使孩子偏离了正确的职业航向。

社会职业三百六十行,我们很难细致列述。为便于生涯规划的应用,我们进行分类概括,把所有职业人员分为三大类,简称之为“红道”“黑道”和“黄道”。(一)“红道”

从前人们把“官禄”称之为“红帽子”,因此,我们把从政人员、公务员称作“红道”。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工作相对稳定,工资薪水较高,“旱涝保收”。如果你有政治抱负,想在政治上有所发展,不妨去考公务员,走官场这条路。公务员实行严格的考试准入制,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要求很严格,必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公务员考试竞争相对激烈,少则几十百人多则几千人竞争同一个职位,难度远远大于硕士研究生考试。

公务员考试对大学所学专业有所限制,不同的职位要求与之相应的专业。一般不限制或通用的专业大致有:法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类、行政管理、管理科学、哲学、政治学等。

如果学生立志考公务员,你就必须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选准高考专业志愿。(二)“黑道”

研究生所穿戴的制服为黑色,故把读书、做学问的人称之为“黑道”。我们这里所说的“黑道”,泛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教授、教师、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其他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系知识分子阶层。如果你喜欢学习,具有学习力,喜欢研究,具有创新研究能力,不妨规划进入“黑道”。这一行当,需要终身孜孜不倦地学习,终身跟书本和知识打交道,地位颇高,收入颇丰,但也很辛苦。学生立志进入“黑道”,你就必须有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准备。你还必须有继续深造的打算,读硕甚至读博。(三)“黄道”

财富的代表是货币,货币的代表是黄金。我们由此引申,把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人称之为“黄道”,泛指企业家,实业家,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自主创业开公司、办企业的人,经商做生意的人,金融、保险、证券系统从业者等。这个行当需要头脑灵活,具有开拓精神、创业精神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生涯规划选择“黄道”,一般所读专业多为: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如金融学、投资学、经济学、资产评估、保险证券、市场营销、经济贸易等。生涯规划如果选择“黄道”,那么,你报考大学就要尽量瞄准这类专业。第四节价值观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生涯规划是受价值观作用的,尤其对职业的认知、判断和取向。无论我们选择大学专业,还是选择未来职业,毋庸置疑地要受到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职业价值观犹如一条无形的缰绳,拖曳着专业和职业选择的两匹骏马,左右着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的方向。比如,看重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人,会选择“红道”;看重知识创造和安逸生活价值的人,会选择“黑道”;看重金钱利益和个性能力发挥价值的人,则会选择“黄道”。

那么,什么是职业价值观呢?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每种职业各有特性,不同人对职业的意义则有不同的认识、评价和取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对考生做了一项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人对选择师范类专业和从事教师职业表示反对。为什么?并非教师职业不好,而是我们的高中学生对职业认知太少、太片面,对众多职业内涵的了解和认识很少,绝大多数高中生除了了解自己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外,最了解的当属教师这一职业。他们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接触最多的职业是教师,了解和感知最深的职业是教师。他们没有职业比较的概念,教师这一职业的优点已经淡漠,唯独教师职业的缺点全然历历在目,尤其对老师有偏见的同学,甚至提起“当老师”时大有深恶痛绝的感觉。

我们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专业和职业方向时,又往往具有自身局限性,多数希望孩子“子承父业”,这就会造成以偏概全的结果,湮没了孩子特质和潜力,可能导致错误的选择。所以,正确的生涯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应当开阔视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导向,树立并完善我们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有种种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重视物质需求

这种类型的职业价值观,把人对物质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主要表现为:期望所从事的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身份和地位;追求工作晋升,或取得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向往自主创业,开办公司,开发产品,或经营生意,从而创造和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二、重视精神需要

这种类型的职业价值观,把人对精神的需要看得比较重要。主要表现为:追求美好的事物,渴望得到美的享受;追求社会地位、名誉,喜欢受人尊敬;追求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发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追求技能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能的机会;追求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三、重视社会价值表现

这种类型的职业价值观,把社会层面的价值实现看得比较重要。主要表现为:追求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帮助别人,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追求为大众的幸福尽一份力,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四、重视自我价值实现

这种类型的职业价值观,追求个性的展示,重视个性的释放和张扬。主要表现为:追求施展个人能力,摆脱组织的限制,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追求工作中影响或控制他人,从权力地位中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追求取得成就,得到赞扬,实现自己想做的事;追求依靠自己的能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开发产品或服务。五、重视生活的安逸

这种类型的职业价值观,把生活的宁静、安逸、舒适看得非常重要。主要表现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感与稳定感,不用经常更换公司或岗位,关系、情感稳定;追求整合生活各方面,有弹性地工作,平衡个人需要、家庭需要、职业需要。

另外,还有其他类型。如:出于好奇心,向往探索,想学习心理学,成为心理咨询师;经受家庭成员病患痛苦,想学医当医生的,等等。

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跟自身阅历、知识文化、生活环境、社会心理以及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密切关系。职业价值观无所谓对错,也是可以改变和发展的。第二章高考志愿规划的内涵、意义及方法

高考志愿规划是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生涯规划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高考是青少年的人生的转折点,是青少年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其选择得正确与否,决定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决定着未来的人生发展。如何规划好高考志愿,是所有面临高考的莘莘学子的重要课题。在这一章里,我们着重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高考志愿规划的内涵,高考志愿规划的意义,高考志愿规划的基本方略。第一节高考志愿规划的内涵

什么是高考志愿规划?高考志愿规划,是指我们考生如何备战高考以及确定报考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所做的整个计划和谋划。广义上讲,高考志愿规划不但包括高考志愿填报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了解、分析、判断与选择,还包括考生迎接高考的准备、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安排等;狭义上讲,高考志愿规划专指高考志愿方案的规划设计,即报考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选择及顺序安排。

高考志愿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高考志愿填报,是指在网上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把考生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填写在电子表格里,为高校录取提供根据。高考志愿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同之处,就是内容的同一性,都包含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一、高考志愿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的不同(一)规划在前,填报在后

高考志愿规划先于高考志愿填报。填报时间一般在每年6月25号之后,规划的时间要前置,越早越好。有的考生家长会问:高考成绩没出来,不知道考多少分和成绩排名,又怎样能确定规划呢?很简单,有三次模考成绩大致可以预测出高考成绩的,我们根据预测分数就可以基本确定所报考的目标院校与目标专业。(二)规划决定填报,填报取决于规划

规划得是否科学、合理、全面,直接决定志愿方案的质量。要使志愿方案完美,就要提前规划,全程跟踪研究,细致周全地谋划。(三)互为因果,相互关联

好的志愿方案来源于好的规划,好的规划才能有好的志愿方案。好的规划需要好的志愿,要想有一套好的规划,必须有一个好的方案。凡是成功的案例,无一不是提前规划、认真规划的结果。二、高考志愿规划的四个特点和要求(一)充分的时间

高考志愿规划须及早进行,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动,越早越周全,越早越成功。现实中,多数家长有一种误解,总以为时间还早着呢,想等高考考完后再做规划,但高考考完了又想等到高考分数出来再做规划。但从高考成绩公布,到网上填报仅仅几天时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要把志愿设计得很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资深的专家也很难做到周全,何况我们考生和家长没有多少经验,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失误就在所难免。十年前,高考成绩不出来,家长不会找我的;五年前,不到高考时节,家长不会预约我做高考志愿规划的;现在,进入高三就预约,甚至不少高一、高二学生家长开始提前预约我了。这就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家长对高考志愿规划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这些家长对孩子前途命运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大爱。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实现“6选3”,即打破原来文科的史、地、政,原来理科的理、化、生,根据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目标大学目标专业的要求从中任意选择三门科目参加考试,一共有30种组合方法。选什么不选什么,情况十分复杂,也非常重要。这就更需要及早规划,不然一旦失误,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整个人生的遗憾。(二)全程跟踪研究

学生的自我认识,包括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跟踪观察思考,及时发现变化,改变和提升认知,以使我们的规划更合乎孩子的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发生或少发生失误。(三)全面综合考量

我们认识问题有偏见,根源在于对问题考虑的片面性。孩子成绩的变化,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性格特征、价值取向、职业取向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全面衡量。这自然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内不一定发现,发现了不一定考虑周全。(四)择优而选择

当规划的过程完成,我们才能对形成的多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从中进行筛选,优中选优,选出最佳方案。

高考志愿规划究竟规划什么?高考志愿规划,就是围绕“选大学,选专业”去谋划、筹划。围绕“选大学,选专业”,我们需要下面四项内容四个步骤:

1.“知己”。知己,就是全面了解考生的情况,如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心理素质、高考成绩预测、学科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价值观念、职业取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选大学、选专业的根据、依据。

2.“知彼”。知彼,就是全面了解目标大学的情况和目标专业的情况。比如自己成绩能够得着哪些大学?这些大学的办学规模、办学实力、社会声望、培养理念、专业特色,以及录取分数等;比如专业,自己要选择的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开设哪些主要课程?就业方向是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等等,相关问题必须搞清楚。

3.收集信息。高考志愿规划需要很多信息做支撑,掌握的信息越多眼界就越开阔,头脑就越灵活,对规划的指导也就越有帮助。但要你注意的是,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海量信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虚假的,重复的,以讹传讹的等,五花八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分析,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筛选,为我所用。如何辨别信息,在以后的章节里再做详细分析。

4.积累知识。关于大学的知识,关于专业的知识,关于志愿填报的策略与技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学习,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我们掌握足够多的知识,那我们就会胸有成竹,应用自如,成功在握了!第二节高考志愿规划的意义

高考志愿规划最主要的包含两大方面:一是高中选择学科,过去高一之后选文理科,新高考改革则为打破文理科界限,实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二是高考志愿选大学、选专业。但落脚点是填报志愿选大学、选专业。选学科也是为选大学、选专业做铺垫、做准备。如果把选科目比作出发点,那么选大学、选专业就是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一个字“选”。

其实,人的这一生除了经历,就是不断地选择。选择是人最纠结最痛苦也最重要的事情。古人云:“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高考志愿的选择,好比女孩子选婆家、男孩子选行当,选错婆家,选错行当,都是一辈子的事。选择得正确,可能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选择得失误,可能限制了自己一生的发展。因为大学是“牌子”,“牌子”犹如品牌,品牌就是营销的一块“敲门砖”。不同“品牌”,就会有不一样的平台,不一样的机遇,不一样的前途。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的故事:2012年,山东有一位考生,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21分,因为填报志愿失误,一本大学落选,二本大学败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去了河南少林寺。他的动机和意图,我们应当清楚。老僧人告诉他:“现在当和尚也要本科学历。”老和尚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回家复读了。第二年在我的帮助下,他考上了同济大学。

高考报志愿选择专业同样很重要。选对专业,有可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选错专业,就可能荒废自己的人生。因为专业决定未来的职业,选专业就是选职业。譬如,如果你学的是法律专业,意味着你将来可能成为法院的法官,检察院的检察官,公安局的警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或者企业的法务工作者;如果你学的是土木工程,意味着你将来可能是道路、桥梁、房屋方面的设计师、建造师、监理师、工程师。

志愿填报的确很简单,就是网上填写若干所大学、若干个专业,一会儿就了事。但是要知道,当鼠标轻轻地点击“提交”的瞬间,你的人生命运就一锤定音了!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末,江苏某县有位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一个县人民法院工作。这样一位科班出身的高材生,很受领导和组织上器重。起初,他被安排在办公室,后又安排到政策研究室,再到立案科,后又到一个镇的基层法庭,没过两年又回到县法院,但这次,他被安排到传达室做了门卫。为什么?就因为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表达能力比较差。让人更痛惜的是,他后来还得了抑郁症。如果当初他懂得生涯规划,知道该如何选择专业,就不会选择很不适合他的法律专业,也就不会有遗憾的今天。

有人可能会说,高考是按分数说话的,什么分数上什么样的大学。不,这说明你还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同样的一个分数,一个金榜题名,一个却名落孙山;同样的一个分数,可以上一所高层次的大学,也可以上一所低层次的大学。大学专业数以百计,可以任你选择。究竟什么专业适合你?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有发展?比如有的专业好就业,年薪几十万;有的专业难找工作,月薪不过两三千。这就是差别!

2004年,我帮助陕西宝鸡一位李同学填报志愿,他的高考理科成绩是620分,首选东北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被顺利录取。那时高校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还不多,人们普遍也不太了解,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位李同学没等毕业就被北京一家IT公司录用了,按照北京市政府政策规定,作为特殊人才解决了其北京市户口问题。从2008年到2015年七年的时间,他的年薪拿到了100万。而这位李同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当年高考成绩也是620分,自己填报的志愿,被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毕业后被陕西咸阳一家事业单位录用,到现在月薪不过四五千元。两相对比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人生价值不能完全以收入多寡论英雄,但收入起码从一个方面体现一定的价值。

只有经历过高考,才知道高考志愿规划的重要;只有经历过高考,才懂得高考志愿规划的奥妙。高考结束,分数已定,能不能考上大学,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学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已不在于分数,而在于志愿填报。

据新闻报道,2017年浙江新高考形势下一位考生高考成绩640分,却被录取到一所独立学院实则民办大学,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虽说这是个案,但也说明高考志愿规划的极其重要性。

高考志愿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技术活儿!比如,我可以运用策略和技巧,让二本的分数上一本的大学,让二本进去一本出来,让考生压线录取而专业不调剂,等等。有道是,高考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高考考得好,还需志愿报得好!努力固然重要,选择则更为重要。

高考志愿规划案例【案例一】

江苏泰州理科考生陆XX同学的家长,于2015年10月通过网络预约到专家李勇老师,当时该考生的成绩测评在一本线上下,家长的祈愿不高,希望在李勇老师的帮助下考取一所比较好的二本院校,如能考取一所“211”大学就谢天谢地。

李勇老师对该生进行跟踪指导,从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到学习的策略、方法与技巧,因势利导,献计献策,使该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学习成绩稳步提升。高三第一次“模考”,成绩超过校划一本线10分,第二次“模考”因身体不适,成绩骤然掉下校划一本线12分。巨大的落差,使该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情绪变得异常低落。班主任老师找她谈话:“你有什么不开心的,如果这个成绩真实,就很不错了!”刻薄的指责批评,更使她蒙受打击,一度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几乎失去学习信心。家长万分焦虑着急,将这一事件告诉了李勇老师。李勇老师与这位同学进行长达50分钟的电话交流。第一,阐明道理劝阻家长去校访,平息矛盾;第二,循循善诱从思想和心理上开导考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冷嘲热讽为学习的内动力,以誓夺高考优异成绩的实际行动展现自我。自此考生情绪稳定精神振作,第三次模考成绩超出校划线一本线18分。

高考成绩公布,陆同学取得385分的好成绩,胜出江苏一本分数线32分。李勇老师规划设计的第一志愿厦门大学,差2分未达投档线;第二志愿山东大学,超出投档线4分顺利被第二专业志愿交通运输专业录取。考生及家长感激地说:“多亏李勇老师的指导,实现了未曾想到的理想大学”。

一般而言,家长通常看重补习功课,传统观念就是依靠家教或社会机构补习来提分,为此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经济代价,岂不知提升成绩还会有“另外的路”。对于高三学生在高考复习阶段,学习情绪的调控、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品质和意志的培养以及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有效指导,远比刻苦学习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学会学习比学习更重要。【案例二】

山东邹城一中理科男生ZZY同学,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家长于2017年1月向李勇老师预约专家一对一高考志愿规划指导,当时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440分。在跟这位同学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他头脑灵活,学习基础也不差,就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也不得要领。于是对他的学习特点和精神状态以及各科的基础与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给以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比如英语学科相对薄弱,指导他制定自我学习计划,每晚睡觉前记忆20个英语单词,阅读一篇英语短文等。在交谈中了解到他最喜欢的城市是天津,就帮他规划大学的目标定位天津,然后告诉他存在的差距。

之后ZZY同学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升。第一次模考考了480分,第二次模考考了500分。可以说进步是显著的,但是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严重影响了他的情绪,加之思想压力较大,“五一”前夕离校出走,家长万分着急。李勇老师立即与在火车上的他取得联系。原来他在班里进步最大,班主任老师总是表扬其他同学的进步,从不表扬自己,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恼火。李勇老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他思想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第二天即返回学校上课,之后他暗自较劲学习更加刻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高考超常发挥,取得了540分的好成绩,超出山东2017年本科理科433分的分数线107分。李勇老师为他设计的第一志愿院校天津师范大学,第一专业志愿软件工程,结果超出投档线3分被顺利录取,一家人欢天喜地,万分感激。第三节新高考环境下,学生如何选择考试科目

2017年,国家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试点,第一年使用新高考政策进行考试录取。到2020年,新高考政策将在全国普遍推行。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总成绩由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的成绩组成,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生物六个学科中选择三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科目呢?一、尊重自我,选择有兴趣的科目

兴趣会产生学习欲望,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对这个科目感兴趣,学习起来才会有力量。2017年高一新生就是2000年全面实现新高考方案的第一批学生,应该好好地想想自己到底对于哪个科目感兴趣,就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感兴趣的科目了。当然了,快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需要分析比较和研究。我们不妨根据自己平时的一些生活兴趣来选择,或者关注自己上哪些科目比较有精神有劲头,找到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二、扬长避短,选择自己优势科目

选择科目仅凭个人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对于这些科目有优势才行。比如某位同学对于化学的一些实验非常感兴趣,但是化学的成绩平平,对历史学科的记忆能力却很好,这时候就要好好地考虑,到底选择有兴趣的化学,还是选择有特长的历史。其实,特长比起兴趣更为重要,特长就是学习的一个催化剂,就是能力发展的潜质,特长的科目会让你学习得更加从容,更具考试的竞争力。三、实事求是,选择师资强势的科目

我们考生所在学校,各个学科师资强弱不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同。我们就必须尽量选择师资能力强、师资水平高的学科,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趋利避害。或许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许是自己的优势学科,但这个学科是所在学校的薄弱学科,那么选择这一学科对自己成绩的提升将是不利的。毕竟高考的竞争不是在本校平台上的竞争,而是在全省大平台上的一种竞争。四、依据志愿扣准要求选择科目

不同大学、不同专业对考生选考的科目是有要求的,有的要求甚至很严格的。比如,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名牌大学的理学和工科类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科目必须有物理,如果我们没有选考物理,即使我们的高考成绩总分很高,毋庸置疑我们与这些大学将会失之交臂。再比如,我们报考医学医药类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的科目必须有化学和生物,或者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我们选考的科目不合乎这一要求,那么毫无疑问不会被这些专业录取。因此,我们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必须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我们想要报考的目标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选考科目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考量,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准备报考的目标大学、目标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与限制。

我们在选择考试科目时,依据自己的兴趣与优势,选出一个自己喜欢,又利于特长发挥的学科,同时又是学校教学的强势学科,而且符合目标大学和目标专业要求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那么,物、化、生、史、地、政六门学科共有多少种组合?怎样的组合才算是最合算的呢?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组合示意图来做一个分析:

选科组合示意图:

上图是上海六门科目选课的概念图,一共有20种组合,在上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深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浅色。

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深浅颜色的对比,能够看出你的选科属于偏文,还是属于偏理。如下图:

一般地讲,如果三科为理则属于纯理,三科为文则属于纯文;如果“两文一理”则属于偏文,“两理一文”属于偏理。不过,这里又有两个特殊情况:

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深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浅色多。

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质和文科性质。

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子,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X+Y”,这个组合却能够满足99%的高校的专业录取要求。这些特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以下是不适宜的几种组合方式:(一)历史+政治+地理

专业选择面太窄。

传统的三门文科,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面很窄。

6选3之后,高校的专业录取对于学生的选科有具体要求,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1.三门要求(3选1);2.两门要求(2选1);3.一门要求(规定必选)。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他规定的这门学科你必须学、必须考,否则你就不能进这个专业。

请看下面选考科目对专业录取的影响:(二)物理+化学+历史

竞争太激烈。“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择这样的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

从浙江、上海情况看,选考人数最多的是物理、化学和历史三门,物理,化学因为有中考基础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强势的。那么,在这三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三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悬的。(三)地理+生物+政治

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属于“两文一理”。这个组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即是。

此外,由于这三门学科相对偏冷,优秀师资几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的学生,从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在选择科目时,学校的教学实力是大家千万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不少学校并不是6门科目师资力量都很强大,都很完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高三级别的相关科目老师。第四节学业水平考试与选考科目相关规定

自2017年,在全国各省市区,相继开始施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并相应统一安排。这是新高考的新举措,也是我们参加新高考学生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各省具体规定略有不同,以省教育考试公布为准。一、考试科目和内容

学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其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外语参加全国考试,其余科目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

除外语外,其余科目只考必修内容。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规定各科考试具体范围和要求。外语考试范围和要求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外语均含听力。二、考试时间和报考要求

考试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1月开考全部科目,6月开考除外语以外科目。语文、数学考试时间80分钟,外语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60分钟。

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科目考试不多于3门,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各科目学考。每科一次机会,不合格者可继续报考。外语首次考试“一考两用”,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可用于高考。三、学考成绩评定方式

各科目卷面分值:语文、数学各100分,外语15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70分。

高中学考阅卷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进行。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五个等级,E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A、B、C等按实考人数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经批准设立的内高班、内职班学生成绩等级单独划定。成绩等级和个人成绩诊断报告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查询,成绩等级提供给考生所在学校。此外,因休学、留级等原因转入2017级的学生,其已获得的高中学考成绩等级有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