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23:49:29

点击下载

作者:孟宪生 主编 李范珠、路金才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材概论

中药材概论试读:

前言

全国共有二百余所院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除传统中医药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不乏中药制药人才的培养,对于此类学生来说,符合其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中药材概论》现有教材较少,且出版年限较早;其他专业性教材,又存在着专业性过强、知识面过广、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适于此类人才的教育培养。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的飞跃进步与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针对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规划教材,来适应人才培养的国家需求。

本教材是供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全书分为总论及各论,共19章内容。总论包括中药材的相关定义、中药材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中药材基原;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中药材鉴定;中药材质量评价;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各论主要按用药部位分类,约收载300味常用中药材,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中药材。在单味药材品种的选择上,注重了中药材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植物形态、性状、化学成分、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现代研究及用法用量等内容的相关性。各论附二维码,对应该章相关中药材图片及介绍,文末附中药材汉语拼音索引和中药功效分类索引2种不同索引形式。

本教材在原有教材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及特点调整了总论中相关知识结构顺序,并对中药材的现代发展简史、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鉴定新方法、中药材质量标准新规、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等相关内容加以补充,针对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专业设置与培养要求,完善了知识结构。以传统中药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吸收中药材现代最新研究进展,保障了知识的先进性。同时引入二维码扫描的形式,提供二百余种中药材高清图片与介绍,丰富了教学资源。

本教材由多年从事中药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线教师编写。第一、四、七、九~十三章,由孟宪生、张慧、王帅编写;第二、五、八(前50味)、十四~十六、十九章,由路金才、吕重宁、严辉编写;第三、六、八(后50味)、十七、十八章,由李范珠、俞冰、邵清松编写;二维码制作及相关中药材图片,由肖雪完成。统稿由主编孟宪生和编委王帅共同完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委会成员团结协作,各尽其能,以期编写出高质量教材,但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师生、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不胜感激!总论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中药材相关定义

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有的是天然产物及其制品,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化制品。研究各类常用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应用的学科,称为药物学。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各种本草都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典籍。我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概称“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是指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加工的中药原料。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成药指以饮片为配方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适宜的制剂工艺,制备成随时可以取用的药物。草药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药物。随着药源普查和对草药的不断研究,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界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人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应用最广的是植物药,一部分是动物药,少数为矿物药。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不同的是,生药还包括本草没有记载、中医不常应用而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

从广义而言,中药材、草药或生药都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普遍使用,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生药的含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

中药材概论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研究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和现代应用的科学。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与科技手段的进步,中药材已逐步扩展到应用植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来研讨天然药物的来源、分类、资源开发、生产、品质评价、生物合成、药理药效、毒性等内容。

中药材是中药的源头,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兴亡和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节 中药材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一、古代本草简介

中药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积累了医药知识和经验。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在无文字时代,这些药物知识凭借师承口传丰富起来,它是本草学的萌芽。在文字产生以后,就有了关于药物的记载,后经不断积累、发展,编写出了本草著作。从秦、汉到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知识的总结,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治病的药物。我国发现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有药物247种,该书虽非药学专著,但它是提供先秦时代医药学历史知识的珍贵资料。《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著者不明,成书年代在汉代。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在序录中记载,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方法以及辨别药物形态真伪的重要性有一些原则性的概括。各药的记述,则以药性和功效为主。原书早已失传,现有明代、清代的辑本。

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成《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是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本书对药物的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有的还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原书已遗失,现存敦煌残卷。其主要内容却散见于后世本草中。

唐代苏敬、李勣等22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载药850种,新增药114种,其中有不少外国输入药物,如安息香、血竭等。该书有较多的基原考证。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原书已散失不全,现有尚志钧的辑本《唐·新修本草》。

唐代个人编著的本草亦多,较著名的有孟诜的《食疗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和李珣的《海药本草》等。《海药本草》主载外国输入的药物。

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新的本草相继问世,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载药1746种,新增500余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金、元时代的本草著作,有张元素的《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和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

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参阅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800余种,历经30年,编写成巨著《本草纲目》。此书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附方11000余条。可以说这部著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该书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为自然分类的先驱。17世纪初,该书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

明代本草著作甚多,尚有朱橚编写的《救荒本草》、兰茂编写的《滇南本草》、刘文泰等编纂的《本草品汇精要》、陈嘉谟编撰的《本草蒙筌》和李中立所著的《本草原始》等。

清代赵学敏编撰《本草纲目拾遗》,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吴其濬编撰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前者记载植物1714种,后者838种,是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名著,也是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此外,我国古代许多医学和方剂学著作中也收载药物的知识。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编著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代陈师文等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明代朱橚等编著的《普济方》等。二、近现代中药材著作简介

我国中药材的教学和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由赵燏黄(1883~1960)开始,1934年赵燏黄、徐伯鋆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现代本草生药学》上篇,接着叶三多广集西欧及日本书籍的有关资料,于1937年编写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下篇。这两本书是当时介绍近代生药学的中文著作,也是中药材课程的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中药政策指引下,中医药事业得到空前迅猛发展。国家对中药材的质量加强了管理,先后颁布了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即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是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着重大作用。

几十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药材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49~1979年间,我国的中药材研究比较集中于中草药资源和经验鉴别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陆续编写出版了《中药材概论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中药材手册》(1959),《中药志》(1959~1961),《药材学》(1960),《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中药大辞典》(1977),《中草药学》上、中、下册(1976~1986),《中药志》第二版Ⅰ~Ⅵ册(1979、1982、1984、1988、1994、1998)。此后又相继出版了《新编中药志》1~3册,《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986),《中药彩色图谱》(1987),《新华本草纲要》1~3册(1988~1991),《中国中药资源丛书》(1994)(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编1~4册(1994~2001)、北方编1~6册(1995~2003),《中华本草》(1999),《中华本草全书》(2002),《中药品质研究》(2008),以及《中国药材学》、《现代实用本草》、《中国药材商品学》、《中国道地药材》、新版《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中药材组织粉末图解》、《中国药用动物志》、《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民族药志》等大批专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组织中药鉴定工作者完成了3次(1960~1962、1970~1972、1983~1987)全国中药资源调查,2014年到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中药材基原

中药材的来源按照自然属性分类主要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中药材资源调查,其中药用植物约11000种,约占全部中药资源的87%;药用动物1580余种,约占12%;药用矿物80余种,约占1%。第一节 药用植物

我国是世界上应用药用植物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植物药资源,有记载的药用植物约385科11000种,占中药总数的187%。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包括藻类、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藻、菌类和地衣类

藻类植物是一类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可以制造养分供本身需要,能独立生活的自养体植物。藻类植物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根据藻类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种类,储存养分的不同,植物体的形态,细胞核的构造,细胞壁的成分,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等差异,一般通常将藻类植物分为9个门:蓝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其中供入药的主要为蓝藻类、绿藻类、红藻类和褐藻类。

目前供药用的藻类主要有螺旋藻、石莼、海带、昆布和羊栖菜等。藻类中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蛋白质类、脂肪类和维生素类等,其中多糖类成分和蛋白质的氨基酸类分布较普遍,而且多糖类成分大多数有增强免疫和抗癌等作用,此外大部分还具有软坚利水、清热和消炎作用。

菌类植物是一类不具有自然亲缘关系的类群,没有根、茎、叶分化,一般无光合作用色素,依靠现存的有机物质生活的低等植物。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分寄生和腐生。凡是从活的生物体吸取养分者为寄生,凡是从死的动植物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吸收养分者为腐生。菌类植物可分为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菌类中药材均属真菌门。

真菌类中药材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真菌就达100种以上,如冬虫夏草、麦角、茯苓、猪苓和灵芝等。菌类中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核苷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甾醇类和三萜类,其中多糖类成分分布较普遍,而且多糖类成分大多数有增强免疫及抗肿瘤作用。此外,抗生素大多源于菌类。

地衣类是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两个有机体高度结合而成的共生复合体,是一种特殊的类群。通常是绿藻门或蓝藻门的藻类与子囊菌或担子菌的菌类共生。代表性药用植物有松萝、雪茶、石耳和石蕊等。地衣类药用植物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和地衣酸,多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及抗菌等生物活性。二、苔藓类和蕨类

苔藓类植物是绿色自养性的陆生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唯一没有维管束的一类,植物体基本都很矮小。苔藓类植物主要分为苔纲、角苔纲和藓纲。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里。

目前供药用的苔藓类约有40余种,主要有地钱、回心草和五倍子等。苔藓类植物的主要成分较为复杂,其中芪类、单萜类和倍半萜类成分是苔纲类的特征性成分,藓纲的特征是不含芪类成分。除了上述成分,苔藓类的化学成分还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等。其中五倍子内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棓酸含量高达70%以上,具有治疗烫伤和顽癣的作用。

蕨类植物是具维管束的孢子植物,世代交替明显,有两个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孢子体发达。陆生、附生或水生,常见的蕨类植物体(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蕨类植物门分为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和真蕨纲。前四纲为小叶型蕨类;真蕨纲为大叶型蕨类,在蕨类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又分为厚囊蕨亚纲和薄囊蕨亚纲,大多数药用蕨类植物属于薄囊蕨亚纲。

目前供药用的蕨类约450余种,主要的蕨类中药材有石杉、绵马贯众、骨碎补、海金沙和狗脊等。蕨类植物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和三萜类等,多数具有抑菌、止血、利胆、驱虫和抗病毒活性。三、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因其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故而得名。我国药用裸子植物有10科25属100余种。重要中药有麻黄、银杏叶和松花粉等。

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黄酮类:裸子植物中含丰富的黄酮类及双黄酮类成分,双黄酮类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常见的黄酮类有槲皮素、杨梅素和芸香苷等。双黄酮类主要分布在银杏科、柏科及杉科,如银杏叶中含银杏双黄酮。这些黄酮类和双黄酮类成分大部分具有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

②生物碱类:存在于三尖杉科、红豆杉科、罗汉松科和麻黄科等。其中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和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③萜类及挥发油:较普遍存在于裸子植物中,挥发油中含有蒎烯、苧烯、小茴香酮、樟脑等。松科、柏科等多种植物含丰富的挥发油及树脂。

④其他成分:树脂、有机酸、木脂素类、昆虫蜕皮激素等成分在裸子植物中也存在。四、被子植物

我国被子植物已知有2700多属,2.5万~3万种,其中药用种类约11000种,是药用植物最多的类群。大多数中药材(包括中药和民间药物)都来自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两类。

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被亚纲和合瓣花被亚纲。离瓣花被亚纲的中药材主要来源于胡椒科、三白草科、马兜铃科、桑科、毛茛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和伞形科等植物;合瓣花被亚纲的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木樨科、马钱科、龙胆科、唇形科、茄科、玄参科、桔梗科、葫芦科和菊科等植物。

单子叶植物中药材主要来源于兰科、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和姜科等。

被子植物代表了植物界现存类群中最高的演化水平,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高度适应地球多样的环境,因而化学成分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天然化合物类型,并随着植物的演化在不断发展和复杂化。第二节 药用动物

动物类中药材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4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记载麝、犀、牛、蛇等40多种药用动物。我国历代本草学著作均收载数目不等的动物药,如《神农本草经》收载阿胶、僵蚕、地龙和麝香等65种,唐代的《新修本草》收载128种,明代《本草纲目》收载461种,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160种。现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动物类中药49种。

动物类中药材根据药用部位分类,常分以下6类:全动物类(如地龙、水蛭、全蝎);角骨类(如鹿茸、羚羊角、穿山甲)、贝壳类(如牡蛎、石决明、瓦楞子)、脏器类(如鸡内金、紫河车、熊胆)、生理病理产物(如牛黄、蟾酥、珍珠)和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

动物类中药材尤其是来源于高等动物的中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常与人体中某些物质相似,因而可直接用于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疗效确切而显著。如,斑蝥中的斑蝥素具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蟾酥中的蟾毒配基类成分具有抗癌和强心作用。第三节 药用矿物

我国使用矿物药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矿物药46种,《本草纲目》收载矿物药161种,《中华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矿物药25种。矿物类中药材虽然比植物类中药少很多,但在临床上具有多种重要用途而不可或缺。

矿物类中药材包括多数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如自然铜、朱砂和炉甘石等;少数为矿物的加工品,如芒硝、轻粉等;此外还包括动物及其骨骼的化石,如浮石、龙骨等。矿物中药材含有的Cu、Fe、Ca等元素具有滋养性和兴奋性;Mg、K、Na等成分的矿物药具有泻下、利尿作用;含S、As、Hg等成分的矿物药有治疗疥癣和肿瘤的作用。

依中医药学观点,矿物药中阳离子通常对药效起重要作用,所以,矿物药多以阳离子为依据进行分类。现按阳离子的种类将常见的矿物药分类如下。

①钾化合物类,如硝石(KNO)。3

②钠化合物类,如芒硝(NaSO·10HO)、大青盐(NaCl)等。242

③钙化合物类,如石膏(CaSO·2HO)、龙骨[CaCO、423Ca(PO)等]等。342

④镁化合物类,如滑石[Mg(SiO)(OH)]等。34102

⑤铝化合物类,如白矾[KAl(SO)·12HO]等。422

⑥锌化合物类,如炉甘石(ZnCO)等。3

⑦铁化合物类,如磁石(FeO)、自然铜(FeS)等。342

⑧铜化合物类,如胆矾(CuSO·5HO)、铜绿等。42

⑨汞化合物类,如朱砂(HgS)、轻粉(HgCl)、红粉(HgO)22等。

⑩铅化合物类,如铅丹(PbO)、密陀僧(PbO)等。34砷化合物类,如雄黄(AsS)、雌黄(AsS)、信石(AsO)222323等。硅化合物类,如白石英、玛瑙、滑石等。其他类,如硫黄、琥珀等。第三章 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第一节 中药材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疆域辽阔,地处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并有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及华南低纬度的热带,加之地貌复杂,江河湖泽、山陵丘壑、平原沃野及辽阔的海域,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生态因素各地不尽相同,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古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强调了气候水土自然与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起,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资料。常见的道地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河南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江的“浙八味”(浙贝母、玄参、杭白菊、白芍、麦冬、温郁金、延胡索、白术)等。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以东北人参为贵;川芎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芎藭,直至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于广西田阳,故称为广三七、田三七,而云南后来居上,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称为滇三七。

现代研究证明,同一种药材由于产地不同,质量会有所差异。如广州产的穿心莲抗菌作用较福建、安徽产者为优;浙江嘉兴产的臭梧桐叶降血压作用比苏州产的强;山东产的金银花中抗菌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高达5.87%,而四川天全县产的仅含0.125%,相差近50倍;山西产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6.58%~8.17%,而甘肃产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2.57%~3.14%。这些研究成果为道地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说明中药行业讲究“道地”的传统是有道理的。

当前,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道地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到道地药材植化的研究、道地药材的药理生态研究及野生变家种的生态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我国按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指出:“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内外中药材需求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道地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开展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研究,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中药材的采收一、合理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是中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中药的产量和质量。而中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与产地、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时已歇。”《千金翼方》也谓:“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强调了药物适时采收的重要性。近代药物化学研究也证实了生长季节不同,所含有效及有毒成分不同,印证了适时采收的重要性。

确定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期,必须将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需加以注意。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位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薄荷的采收,1年2次,第一次在小暑后大暑前(7月中下旬),主要用于提取薄荷脑;第二次在霜降之前(10月中下旬),主要作药材用。经实验证明,薄荷在花蕾期叶片中含油量最高,原油的薄荷脑含量则以花盛期为最高;而叶的产量又在花后期为最高。再如牡丹皮5年生丹皮酚含量最高,但与3年生含量差异并不显著,故可以3年生为最佳采收年限。二、采收的一般原则

根据传统的采药经验及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一)植物药类(1)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早春植物开始长苗前(春初),或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秋末)采收。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现代研究也证明早春及深秋时植物的根茎中营养成分储藏最丰富,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和质量都较高,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黄、桔梗、苍术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太子参、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采收。(2)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鸡血藤、忍冬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3)叶类 通常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叶片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等。有些特定的药物如桑叶,需在深秋经霜后采集。(4)花及花粉类 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如辛夷、野菊花、金银花、月季花、旋复花等。对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开放者,应分次及时摘取。至于蒲黄、天花粉之类以花粉入药者,则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5)果实及种子类 果实类药物除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马兜铃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银杏、沙苑子、菟丝子等。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入药的,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如车前子、苏子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者,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等,则应在刚成熟时采集。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等,最好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时分采收。(6)树皮、根皮类 通常在春末夏初时节采集。因为此时植物生产旺盛,在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进行采集,则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厚朴等。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苦楝皮、地骨皮等。(7)全草类 大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以及刚开花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荆芥、紫苏、豨莶草等;如须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柴胡、小蓟、车前草、地丁等;而须用带叶花梢的更需适时采收,如夏枯草、薄荷等。(8)藻、菌、地衣类 各自情况不一,如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期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海藻在夏、秋季采捞;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二)动物药类

为保证药效也必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如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全蝎、土鳖虫、地龙、蟋蟀、蝼蛄等虫类药材,大都在夏末秋初捕捉其虫,此时气温高,湿度大,宜于生长,是采收的最好季节;桑螵蛸为螳螂的卵鞘,露蜂房为黄蜂的蜂巢,这类药材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并用开水煮烫以杀死虫卵,以免来年春天孵化成虫;再如蝉蜕为黑蚱羽化时蜕的皮壳,多于夏秋季采取;蛇蜕为锦蛇、乌梢蛇等多种蛇类蜕下的皮膜,因其反复蜕皮,故全年可以采收,唯3~4月最多;又如蟾酥为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干燥而成,此药宜在春秋两季蟾蜍活动时采收,此时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质量最佳;再如哈蟆油即林蛙的干燥输卵管,此药宜在白露节前后林蛙发育最好时采收;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海生贝壳类药材,多在夏秋季捕采,此时发育生长旺盛,钙质充足,药效最佳;一般大动物类药材,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季猎取,唯有鹿茸必须在春季清明节前后雄鹿所生幼角尚未骨化时采收质量最好。(三)矿物药类

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故大多可随时采收。但是各种矿物在其地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因此也有品位高低的不同,一般应采收品位高的矿石。三、中药材采收方法

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植物药、动物药的药用部位各不相同,因此其采收方法必须根据中药材自身特点,并结合药效成分进行采收。(一)植物类中药材

根据植物类中药材各药用部位的特征,其采收方法可分为人工采收、机械采收与化学采收三大类,其中人工采收最为常见,又可分为采挖法、剪取法、摘取法、割取法、剥取法、砍伐法等多种方法。1.人工采收(1)采挖法 主要用于收获根及根茎类药材。选取雨后的晴天或阴天,在土壤较为湿润时用锄头或特制的工具进行挖取。采挖时注意保持根皮的完整性,避免损伤,影响药材的质量。如野山参在挖取时必须注意保持其支根与须根的完整性。少数全草类药材连根入药的也需要采用挖取的方法进行采收,如细辛、紫花地丁等。(2)剪取法 主要用于部分茎类、叶类、花类和果实类药材。选取其成熟期或近成熟期,用剪刀或枝剪等工具剪下药用部位,如关木通、鸡血藤、夜交藤、红花、款冬花、五味子、桑葚等。注意采收时,应保护植株,不要过度采收或损伤它,达到合理采收的目的。(3)摘取法 主要用于成熟不一致的果实、种子和花的收获。由于它们成熟不一致,只能分批采收,以保证其品质与产量,如辛夷花、菊花、金银花等。采摘时,应注意保护植株,不要损伤未成熟部分,以免影响其继续生长发育。另外,有一些果实、种子个体大,或者枝条质脆易断,其成熟期虽一致,也可用本法收获,如佛手、枳壳、连翘、栀子、香橼等。(4)割取法 主要用于收获全草、花、果实、种子,且是成熟较为一致的草本药用植物。可以根据不同药用植物及其入药部位的具体情况,或齐地割下全株,或只割取花序或果穗;有的全草类一年收割两次或两次以上,注意在其收割后应留茬,以利于萌发新的植株,提高下一次的产量,如薄荷、大青叶、瞿麦等。花、果实、种子的收割,亦因品种与需要而具体对待。如王不留行在大多数种子变为黑色时,将其地上部分齐地面割下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后熟5~7天,晒干、脱粒、扬去杂质即可。(5)剥取法 剥取法一般有半环剥取法与环剥法两种,主要用于皮类药材的收获。如杜仲的采收现在多采用半环剥法剥取树皮。在6~7月高温湿润季节,此时杜仲树形成层细胞分裂比较旺盛,在离地面10cm以上树干,切树干的1/2或1/3,注意割至韧皮部时不伤及形成层,然后剥取树皮,剥去树皮后的部位经2~3年后可重新长成树皮。也可采用环剥法,但为了保护杜仲资源,目前采收杜仲皮多以半环剥法进行。(6)砍伐法 主要用于木类药材。一般采用将树木直接进行砍伐后,除去外皮获得。如苏木一般在其生长8年后把树砍下,削去外围的白色边材,截成每段长60cm,粗者对半剖开,阴干后,扎捆置阴凉干燥处贮藏。沉香的采收是采取含香的树干或根部,用刀削去白色木部,然后再用特制小刀将不含香的部分尽可能地除去,干燥后即可。(7)其他传统采收方法 对于藻类、菌类、地衣类及孢子类药材的采收,根据各自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采收,如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进行采挖;松萝全年均可采收。以孢子入药的药材必须在成熟期及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落。树脂或以植物液汁入药的其他类药材一般是根据植物的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药用部位决定采收期和采收方式,如安息香多在4~10月,于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树干上割成“三角形”切口,其汁顺切口流出凝固成香后采收。2.机械采收

随着对中药材现代化研究的深入,部分中药材在采收中,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采用机械采收的方式进行。机械采收根据药材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进行采挖。

根及根茎类药材可用拖拉机牵引耕犁进行采挖,注意在采挖过程中不伤及根即可,之后拣取,除去残茎、叶和须根等,有的药材还需趁鲜除去外皮,如北沙参、桔梗、粉防己等;有的药材需趁鲜进行敲打以使木质部与皮层部分分离以除去木心,如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五加皮等。

叶类药材可采用往复切割、螺旋式滚动和水平旋转勾刀等切割式采叶机械进行作业。为了避免对树体的影响,一般机采3~4年后,结合1次人工采收或予以平茬,以恢复树势。

山茱萸的采收传统多采用手工采摘方式进行,近年来部分地区采用山茱萸专门采摘机进行采收。山茱萸采摘机利用振动原理,将树上成熟的山茱萸振落,树下只需要人工将果实接住收集即可。这种机械采摘方式省时、省力又方便,比人工采摘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药农的劳动强度。3.化学采收

部分中药材按照传统的采收方式,采收效率较低,可以采用适宜的化学试剂处理后进行采收。此类采收适用于部分叶类、果实种子类和树脂类药材。如银杏叶的采收除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之外,为提高采收效率,还可采用化学方式采收。于采叶前10~20天,喷施浓度为0.1%的乙烯利,使其自然脱落后进行收集干燥即可,适用于大面积的采叶园。

又如树脂类药材的安息香采收,一般是对生长10年以上的健壮成龄树,在夏、秋两季割脂。割脂前,先进行乙烯利处理,于距离地面9~12cm的树干基部,在同一水平上按等距离用小刀浅刮树皮3处,然后将10%的乙烯利油剂薄薄地在刮面上刷1层,刷药要在晴天进行,处理后9~11天,即可开割。收集的液状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变白后,用纸包好放木箱内置于阴凉处贮藏。

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而用于中药材的采收还需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方可进行。(二)动物类中药材

动物类中药材除了根据其种类不同,选择适宜的采收期外,还需要根据各种药用动物的生长习性、活动规律而采取不同的采收方法。动物类中药材的采收方法常有以下几种:诱捕、网捕、活体收取药用部位等。

动物药,可根据其生长和活动季节捕捉。昆虫类药材,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虫卵孵出前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而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如斑蝥,须在夏、秋季清晨露水重时捕捉,否则飞起后不易捉到。两栖动物如蛤士蟆,则在秋末当其进入“冬眠期”时捕捉;鹿茸须在清明后40~60天(5~7月)锯取,过时则角化。对动物药材熊胆、牛黄、麝香、马宝、蟾酥在捕捉后或屠宰场进行采收,近年来有人工培植牛黄、活麝取香、活熊抽取胆汁等新的采集方法。(三)矿物类中药材

矿物类中药材的采收一般没有季节性限制,本草多载“采无时”,实际上说的是矿物药采收时“不拘时节”。大多数与矿藏的采掘相结合进行收集和选取,如石膏、滑石、雄黄、自然铜等。矿物类药材质量的优劣在于选矿,一般应选择杂质少的矿石作药用。如来自盐湖中的大青盐,多系天然结晶而成,不需要加工。有些矿物药需经人工冶炼或升华方法制得,如密陀僧、轻粉、红粉等。(四)采收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采收中药时要注意保护药源,绝不可只顾眼前,无计划地滥采,以致损害药源。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计划采集

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需考虑长远的利益,做到用什么采什么,用多少采多少,不要贮存过多,以致积压变质,造成浪费。2.留根保种

地上部分作药用的,或地上部分可以代根用的,不要连根拔。必须用根或根茎的,以及用全草的,采时应留种,留下一部分块根,或留下一些生长茁壮的植株,以利于繁殖。3.充分利用

用根或根茎的药物,若茎、花、叶有同样的功用,应该着重采收其地上部分。此外,应结合开荒、锄草、伐木、剪枝等作业,把有用的根、皮、枝、叶或全草加以收集,贮存备用,做到物尽其用。

在野生资源缺乏时,适当种植以开辟药源有其积极意义。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于难以采集或野生株较少的品种,适当地进行引种繁殖,以便扩大药源。第三节 中药材的加工

中药材加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植物、动物、矿物(除人工制成品及鲜品)进行采收、加工处理的技术,又称初加工或产地加工。中药材采收后,绝大多数为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除了少数要求鲜用,如生姜、鲜石斛、鲜芦根、鲜荷叶等,大部分药材用其干品,必须在产地进行拣洗、切碎、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等初步加工。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及按质、按级定价。

我们的祖先用药均为鲜品。但随着中医药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单纯采集鲜药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开始将鲜品晒干贮藏备用,这种晒干的方法是最早的药材加工方法。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和提高,中药材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现已成为中药材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药材的产地加工对于药材商品的形成、饮片和中成药等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场流通和临床使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药材加工的目的和意义1.中药材加工的目的

①除去杂质(如泥土、沙石、虫卵等)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②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保证药材质量。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以保存药效,对需要鲜用的药材进行保鲜处理,防止霉烂、变质和虫蛀。如有效成分为苷类的药材,经过加热处理,能使其中与苷类共存的酶失去活性,便于苷类成分药效的保存;桑螵蛸经过蒸制杀死虫卵,以免虫卵降低药效。

③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如有的药材毒性很大,通过浸、漂、蒸、煮等加工方法可以降低毒性,如附子等。有的药材表面有大量的毛状物,如不清除,服用时可能刺激口腔和咽喉黏膜,引起发炎或咳嗽,如狗脊、枇杷叶等。

④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通过加工分等,对药材制定等级规格标准,使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药材的国内外交流与贸易。

⑤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通过进行产地初加工、干燥、分等等,有利于药材的包装和贮运。2.中药材加工的意义

经过产地加工,应使药材性状符合商品要求,色泽好,香气散失少,有效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适度,纯净度高,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二)中药材加工的一般原则

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规格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现将一般常规中药材初加工方法介绍如下。1.根及根茎类药材

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白芷、丹参、牛膝、前胡、射干等。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蕹白等,应先用沸水稍烫一下,然后再切块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坚、难以干燥的粗大根茎类药材,如玄参、白芍等药材,先要用沸水煮,再经反复“发汗”,才能完全干燥。还有些种类的药材,如山药、贝母等须用硫黄熏蒸才能较快干燥,保持色泽洁白、粉性足,且能消毒、杀虫防霉,有利于药材的贮藏。2.全草类药材

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荆芥、藿香等,忌晒,以避免有效成分损失;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应扎成小捆,再晾至全干,避免散失,如紫苏、薄荷、断血流等。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肉质叶类,如马齿苋、垂盆草等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再进行干燥。3.花类药材

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郁的香气。如红花、芫花、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等。极少数种类则需先蒸后再进行干燥,如杭白菊等。4.果实类药材

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但果实大又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酸橙、宣木瓜等应先切开后干燥;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瓜萎、陈皮、山茱萸等,应先除瓤、核或剥皮后干燥。此外,有极少药材如乌梅等还需经烘烤、烟熏等方法加工。5.种子类药材

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致变质变色的酶,如五味子、女贞子等。6.树皮及根皮类药材

趁鲜切成片或块,再晒干即成。但有些种类在采收后应趁鲜刮去外层的栓皮,再进行干燥,如丹皮、椿根皮、黄板皮等;有些树皮类药材采后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加码叠放,使其“发汗”,等内皮层变成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如肉桂、厚朴、杜仲等。7.菌类药材

在孢子未散发前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泥土继续晒干成“毛货”,将毛货浇上黄酒,使其成软体,整理平直,用红线扎成小把,如海藻、昆布、冬虫夏草、灵芝、猪苓、白木耳、马勃等。8.动物类药材

环节动物如地龙、水蛭用开水烫死,也可用生石灰、草木灰或酒闷死,洗净、晒干或烘干。软体动物如石决明、瓦楞子、牡蛎、珍珠、海螵蛸等,剥取肉食用,将贝壳洗净晒干备用。节肢动物如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蝉蜕、九香虫、僵蚕、虻虫、斑蝥、蜂房等,用捕虫网线、筷子拾取晒干供药用。常用方法有清选、干燥、冰冻或加入防腐剂等。9.矿物类药材

清除泥土和非药用部位,以保持药材的纯净度,或经深加工。(三)中药材加工的方法

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药用部位和产地各不相同,药材的性状,如形、色、味、质地及成分各异,故产地加工的方法亦应有所不同,应因地制宜,因种制宜。1.拣选、修整

拣出新鲜药材中的杂物,药材中的细小杂物可用筛子筛除或用簸箕簸去或用风斗吹去。去除非药用部位以及霉变部分,如去除牛膝的芦头、须根,除去山药、白芍的外皮等。有的药材应去心取皮,如牡丹皮、香加皮、远志等,有的应去壳取仁,如薏苡仁、肉豆蔻等。2.清洗

药材在采集后,表面会附有泥沙,要将其洗净后才可进一步加工成药材供药用。清洗的方法有喷淋、漂洗、涮洗、淘洗等。有些质地疏松或黏性大的软性药材,在水中洗的时间不宜长,如瓜蒌皮;有的种子类药材因含有多量的黏液质,下水即黏结成团,不易散开,故不能水洗,如葶苈子、车前子等,可用簸筛等方法除去附着的泥沙。应当注意,洗涤有毒的药材,对皮肤有刺激性,如天南星、半夏等,应戴手套;而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如薄荷、细辛等。3.浸漂

浸漂是用水溶去部分有毒成分或盐分,如半夏、天南星、附子等含毒性成分的中药材;海螵蛸、海藻、昆布等含盐分较多的中药。漂的方法,一般是将药材放在盛有水的缸中,天冷时每日换水2次,天热时每日换水2~3次。漂的天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短则3~4天,长则两周。漂的季节最好在春秋二季,因这时温度适宜。夏季由于气温高,必要时可加明矾防腐。4.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及部分菌类药材,大多趁鲜切成块、片,以利于干燥,避免反复加工损失药效。如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藤、木瓜、山楂、佛手、香橼、茯苓等。但对于某些具有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容易氧化的药材,则不宜提早切成薄片干燥或长期保存,否则会降低药材质量,如当归、川芎、常山、槟榔等。5.去壳

种子类药材,一般把果实采收后,晒干去壳,取出种子,如车前子、菟丝子等;或先去壳取出种子而后晒干,如苦杏仁、桃仁等;或去壳取仁,如白果、薏苡仁、肉豆蔻等。但有的药材加工时不去壳,临用时才去壳,如豆蔻、草果、砂仁等,以保持其有效成分不致散失。6.蒸、煮、烫

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处理,以便易于干燥。加热时间的长短及采用何种加热方法,需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白芍、明党参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透,红大戟、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鳖甲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等。药材经加热处理后,不仅容易干燥,有的便于刮皮,如明党参、北沙参等;有的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如桑螵蛸、五倍子等;有的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如黄精、玉竹等;有的不易散瓣,如菊花。同时,可使一些药材中的酶类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7.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如厚朴、杜仲、续断、玄参等。(四)中药材干燥的方法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可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的干燥方法。1.晒干

利用太阳光直接晒干,这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干燥方法。多数药材可用此法,但需注意:①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以免挥发油散失,如薄荷、金银花等;②药材的色泽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的照射后易变色变质者,不宜用此法,如白芍、黄连、大黄、红花及一些有色花类药材等;③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如郁金、白芍、厚朴等;④药材晒干后,要凉透,才可以包装,否则将因内部温度高而发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尽而造成局部水分过多而霉变等。2.烘干

利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此温度对一般药材的成分没有大的破坏作用,同时抑制了酶的活性。对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以利于迅速干燥。但对含挥发油或需保留酶的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如杏仁、薄荷、芥子等。应注意富含淀粉的药材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温度须缓缓升高,以防新鲜药材遇高热淀粉粒发生糊化。3.阴干

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气中的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如薄荷、荆芥、紫苏叶等。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皮肉分离或空枯,因此必须进行揉搓,如党参、麦冬等。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要进行打光,如光山药等。4.远红外加热干燥

红外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是波长为0.72~1000nm的电磁波,一般将5.6~1000nm区域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加热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干燥的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它与日晒、火力热烘、电烘烤等法比较,具有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节约能源以及对细菌、虫卵有杀灭作用等优点。近年来用于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等的干燥。5.微波加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